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7年5月29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条例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答: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层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平台。近几年来,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全国平均每年通过行政复议这个制度平台解决行政争议8万多起,纠正了一大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了政府的形象。在行政复议实践中,各地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具体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的要求,有必要总结行政复议实践经验,把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具体化,进一步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可操作性。为此,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问:制定条例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要求,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和效率,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五个指导原则:
一是依法完善。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的范围、申请、受理以及行政复议决定作了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反映,这些规定比较原则,建议进一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为此,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践经验,条例对行政复议的有关制度作了具体规定。
二是方便申请。人民群众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是对行政机关的信任,表明愿意通过合法、正常的渠道解决行政争议。针对当前行政复议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按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行政复议权的要求,条例就方便人民群众申请行政复议问题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是积极受理。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是各级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履行的职责。条例对依法积极主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作了相应规定。
四是改进方式。行政复议的审理方式事关行政复议的办案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便捷高效解决问题的优势,增强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高办案质量,有必要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为此,条例在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五是强化监督。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监督,是行政机关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行政复议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条例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并强化了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机构的责任。
问:条例在畅通复议渠道,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答:行政复议渠道是否畅通,是行政复议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要把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条例在畅通复议渠道,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为保障行政复议机关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复议权,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除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条例规定的申请条件的,行政复议机关必须受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受理的程序,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先行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认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三是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复议知情权,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四是为确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条例明确了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方法以及行政复议申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
问:条例在改进审理方式、提高办案质量上有哪些新的规定?
答:一是健全了行政复议审查方式。条例规定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二是增加了和解制度。为了有效化解行政纠纷,平衡利益,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可以自愿达成和解。
三是增加了调解结案的方式。虽然行政复议法中没有规定调解制度,但行政复议实践中调解被大量地运用于处理行政争议的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条例规定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定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或者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四是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中止和终止的适用情形,完善了行政复议审理程序。
问:条例在强化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的责任方面有何规定?
答:为了保障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构切实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条例做了如下规定:
一是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支持本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并依照有关规定配备、充实、调剂专职行政复议人员,保证行政复议机构的办案能力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二是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篇2
推进上述工作,农村“留守妇女”(以下简称留守妇女)是主要受惠者之一。
历史地看,留守妇女作为发展问题终将得以解决;现实地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帮助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政府、社会、留守妇女自身均面临艰巨任务,在这方面,安徽省含山县的探索令人眼前一亮。
只有发展经济,
才能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
据《安徽日报》报道,3月15日上午,在安徽省含山县“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发起地――清溪镇太平村,村部张贴着高清数字电影《留守姐妹》的宣传画。村妇女主任王自莲自豪地说:“我们村许多妇女当上演员了,在电影里,能看到我们。”
2011年7月,由安徽省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拍摄、反映清溪镇太平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真实情况的《留守姐妹》在太平村开拍。那几天,许多留守妇女成为群众演员,她们在摄影机前演自己生产、生活的情景,虽然是第一次,但很快进入角色。导演李恬感到意外,原定15天的拍摄计划提前完成。
这部全面描写留守妇女生活的情感电影,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揭示了留守妇女夫妻、邻里间的伦理关系和矛盾冲突,展现了她们的婚姻、家庭、爱情生活和自立、自强、自助的精神状态,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的人文关怀。电影长度为93分钟,已在全国发行,并制成光碟在全国3万个村放映。
由《留守姐妹》破题,《安徽日报》对含山县帮扶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做出进一步报道。
2011年年初,含山县农村有2万多名留守妇女,“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有1105个。尽管这些互助小组很有成效,但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还是影响了家庭的稳定。
“建立‘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只是一种过渡办法。根本目的还是通过发展经济,实现生活宽裕,使留守妇女和丈夫尽早团聚,过上幸福日子。”含山县县委书记孙军如是说。
2007年开始,该县成立农村留守妇女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支持各“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开展活动,在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学习、项目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为留守妇女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含山县留守妇女从互帮农活,到互助经商、互带就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县农村妇女中,有各类养殖大户56户,特色种植大户78户。
含山县努力扩大留守妇女的就业面。在清溪镇华侨橡塑有限公司,青横村留守妇女张晓燕便是一条生产线的负责人。春节过后,她的丈夫从无锡回到镇里的除尘设备安装公司上班,夫妻两人早上一道走,晚上回家照顾孩子,其乐融融。
一项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随着留守妇女人数的减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从原来的1105个,减少到现在的874个,吸纳留守妇女1万多人。
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走进了工厂和企业。含山县“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的工作经验,已经被全国妇联予以推广。“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的经验,让含山县妇联获得许多荣誉。含山县妇联主席吕修年表示:“现在压力更大。要让‘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成为过去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月16日下午,在位于仙踪镇的安徽依斯特工艺品有限公司,《安徽日报》记者见到了总经理蔡晓菊。有200多名留守妇女在这家企业就业,每人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上。
一些留守妇女因家务的拖累不能按时上下班,蔡晓菊便鼓励姐妹们把玩具原料带到家里去加工,平均月收入也在1500元以上。她说:“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彻底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工作岗位多了,在外面的男人才能回来,并且固定在家门口就业。”
除了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之外,“互助小组”的组长难选,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组长没一分钱的报酬,要有能力、有威信,还要先人后己、乐于助人,才能赢得组员们的信任、支持。清溪镇肉鸽养殖互助组的领头人王福莲,就曾将种鸽免费提供给村里的妇女。但是,874个互助组的领头人,并不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吕修年表示:“当前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先把小组长培养成发家致富的能手。”
一些村干部对《安徽日报》记者说:留守妇女的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极大。“得从精神上、物质上加大支持,让留守妇女们撑起家乡这一片天空。”
深化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不拘一格提高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
安徽省含山县帮助留守妇女自强、自立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借鉴价值。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点浪花,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乃至信息化不同程度地存在关联。综合本报记者了解的信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帮扶留守妇女自强、自立的思考、建议,至少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为留守妇女人数的减少和留守妇女问题的最终消失提供制度保障。城乡二元结构是形成留守妇女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留守妇女的人数会逐步减少,加快这一进程,需要深化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为留守妇女进城与丈夫团聚、为留守妇女在外务工的丈夫回乡就业或创业提供方便。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健全,在一个人口流动不存在制度门槛的社会,留守妇女即使出于自愿等原因依然存在,也不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令人纠结的问题。
二是强化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需要背井离乡,也能实现务工、发展的愿望。发展经济,有助于促进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妇女的数量。安徽省含山县清溪镇华侨橡塑有限公司张晓燕命运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振兴。
三是进一步动员社会组织的力量,增强留守妇女的归属感和生存、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徽省含山县围绕“留守妇女互助小组”所做的探索,就带有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的色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依托“留守妇女儿童之家”等机构,为留守妇女搭建议事平台,为留守妇女提供农业生产、就业创业、家庭教育、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帮扶救助等方面的服务,提高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发展层次。
篇3
关键词:法治理念;教育管理;大学生教育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提出,法治理念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法治理念渐入人心。法治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法治校园的建设,使教育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一代的大学生,思维更加发散、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教育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已不再适用,无法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教育管理工作中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现象,许多学生开始提出质疑,发出不满的声音,甚至发生多起对簿公堂的事件。基于法治理念下的教育管理,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与学校间的矛盾冲突,更能够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为教育活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界定与特征
教育管理指的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的作用,利用有限的教育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几乎贯穿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职员工职能的发挥,主要管理要素包括: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教师、学生、财务等等。若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管理存在问题,无法有效管理,教育质量便难以得到保障,大学生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虽然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与传统教育管理有着一定差异,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依然以传统教育管理为基础。大学生教育管理对学生个体感受更加注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把握教育活动主旨,重视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先导性、前瞻性、全局性特征,具有反思功能、指导功能、评估功能,把人才培养当作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规范学生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仍存在问题,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甚至诱发学生反感,激化了师生矛盾。为了保障教育质量,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基于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1.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根植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必然要求之中,是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民主、法治的客观要求。虽然法治理念是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才开始受到关注的,但实际上法治理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法家便是法治理念的先驱,《管子》中已对“法”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另外,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中也曾对法治进行过阐述。上,依法治国更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与传统人治理念相比,法治理念更科学,更能够体现自由、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
2.基于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的缩影,是由学生组成的社会。基于法治理念进行大学生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使大学生教育管理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高校应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摒弃传统人治理念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思维,树立民主精神,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育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打造法治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听取学生建议,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这样才能制订出学生自觉遵守的制度。此外,应构建一个适合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允许不同声音,接受学生监督,完善学生民主参与路径。当前许多高校不重视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学生的参与,不仅学生参与能力不足,且参与过程也存在问题,缺少完整的参与路径。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法治管理,因此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势在必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应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民主实践,参与教育管理,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建设,保持学生组织的独立性,强化对学生干部的考核,通过学生组织服务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管理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教学质量。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已不再完全适用。而基于法治理念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更能够切实维护学生权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校园的法治建设。
篇4
1.个体公民是法治建设的内驱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仅仅依靠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全民的自觉参与。从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来看,法律社会化程度普遍很低,法律难以从功利层面向更深层次的心理和信仰层面推进,从而造成了中国人法律生活的缺乏,使得法律不被社会的核心即社会大众所认同、接受和发自内心的服从,这便让法律很难为民所用,中国社会也难以真正实现法治。因此,法治难以真正实现主要原因便在于我国缺乏推动法治建设最根本的社会力量即个体公民自觉推动法治建设的力量,即使有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也终究是乏力的。
2.个体公民的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建设持续发展个体公民的公民意识、法治心理和法治态度以及他们的法律信仰共同构成公民的法治思想,而这种法治思想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根本驱力所在。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评估古希腊政治变迁时所指出的:即使是完善的法制,而且为全体公民所赞同,要是公民们的情操尚未经习俗和教化而符合整体的基本精神,这终究是不行的。公民法治思想的提高和增强,才能确保法的永恒,才能树立起法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至上权威,才能促进法治的深层文化根基的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也才能成为社会现实。
二、个体公民的微法治环境建构
微法治环境是相对于宏观法治环境而言的一种法治环境,它与个体公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法治环境中直接影响个体公民的主要因素,主要由公民社会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构成。由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公民文化的形成都不能靠强制的方法,主要得靠人们自身在社会实践中去提高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转变法律观念和形成法治思想和公民文化,而只有建立和完善公民的微法治环境才能有效地引导公民积极的参与法治建设,形成公民社会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有力的推动法治建设向前发展。
因此,个体公民微法治环境的建构,意义重大。从前面分析的我国法治现状和个体公民的法治心理和素质的现状来看,对于个体公民微法治环境的建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首先要健全民主机制在法治建设中,一方面应建立民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机制,让民众真正身体力行的参与进来。人们往往对自己创造的东西感到骄傲,而对别人强加来的东西会产生反感,只有人们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的意识,才会真正信服法律。另外,按照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通过“民主的立法程序”产生的法被称作“程序主义法范式”,只有这样的法律,每个人既是立法者,同时又是守法者,才具有实质合法性。法律本身是合法的,才能让人们愿意服从。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在任何国家,政府在司法过程中都发挥着一种表率作用。如果负责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政府部门本身的行为都不合法,让公民如何信任和遵守法律,同时,政府行为一般是以公正的民主立法程序为前提,这意味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也应受到人民的有效约束,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有赖于民主机制的健全。
2.注重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文化公民意识是从法律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得到尊重,才能使公民意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了提高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增强公民意识,我们须重视公民教育,为公民意识的形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将公民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之中。在公民教育和公民文化的建设之中注重强化社会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评判能力和认同感,从而极大地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理性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并增强公民对民主法治社会的治理能力,这是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文化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篇5
关键词:法律文化 人治 息讼 礼法结合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礼法结合,伦理为本。礼与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礼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宗法等级制度,即“别贵贱、序尊卑”。在中国古代,法就是刑,刑就是赏与罚,并没有现代法治的意义;二是德主刑辅,教化为先德主刑辅,教化为先是儒家大师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他们认为,教化可以使犯罪消失,达到社会平稳的状态。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人人不犯罪并非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使人们拥有荣辱之心才是治国之本。虽然教化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教化一旦形成,人心已正,只要心术不变,便可永不为恶。所以,教化是一种恒久的回报。教化可以使得社会长治久安,而不像法律只会有暂时的功效;三是追求和谐,调解息讼。息讼是礼治的产物,而争讼是法治的结果。息讼在中国的形成有深厚的根源。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特点是强调整体的和谐,而忽视个体的权利。儒家所追求的不是明辨是非,而是要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儒家认为,与伦理道德相比,法律处在次要的地位,应以礼让作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
二、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
首先,受传统“人治”观念的影响,法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大都忽视法律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主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强调人在治国安邦中的主导作用,并且将儒家的“礼”当作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国家长治久安的灵丹妙药,认为“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使道德礼仪成为人民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则是道德的附庸。司法实践中,重大案件的办理,有的案件不是依法独立办理,而是按照领导的指示来办理,有的案件,甚至以道德习俗评判代替法律公断。这种轻视法律的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现代法治的。
其次,受“权即法”观念的影响,“法律至上”的观念难以形成。现代法治要求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党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必须建立在法律至上的基础上,屈从于法律之下。党和政府作为执掌和行使国家权利的机构,应该接受法律的监督,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滥用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古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法自君出,皇帝拥有特权,超越于法律,支配着法律。法律成为权利的附庸,一切法制秩序的兴废,都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品德与才干。
再次,受“法即刑”观念的影响,公民的怯法心理难以消除,自觉守法意识难以形成。现代法治要求公民信仰法律、自觉守法、积极护法,这是法治建设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的源泉,也是法治规范转化为法治现实的关键。只有广大公民认识到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并最终对法律产生深厚的情感与由衷的敬仰,无条件地遵守,法治才可能实现。
最后,受传统“等级特权”观念的影响,现代“平等”、“公平”、“权利本位”难以实现。现代法治不仅要求人们普遍守法,而且要求人们服从的法律必须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良法应该体现人民主权原则,能够保障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人身权利与自由,做到权利与义务平等,体现权利本位。
三、传统法律观念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首先,“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的法律观念对以伦理道德辅助依法治国的现实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主张“礼治”、“德治”,把礼当成是社会关系的主要调节器,德主刑辅,伦理道德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法是实现礼的工具,是道德的奴仆,这固然与现代法治所提出的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相背离,但是,封建统治者并未否定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而是主张礼法互补,综合为治,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则,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形,以礼移民心与隐蔽,以法彰善恶于明显,以礼彰显恤民的仁政,以法渲染治世的公平。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的主张说明封建统治者也认识到法与伦理道德间相互为用、共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道理。
其次,“重义轻利”的法律观在现代法治实现中也有积极的作用。“重义轻利”的法律观包含有重仁义道德、法律义务、轻视个人利益的意思。当仁义道德、法律义务同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它要求公民为保全仁义道德,服从法律义务而舍弃个人利益。
再次,“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观念蕴涵着人与自然应保持和谐的要求。“天人合一”的内涵是自然与人的统一,它产生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当时那种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 情况下,人民只能靠天吃饭,完全依赖大自然,风调雨顺能给他们带来五谷丰登,幸福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则会严重威胁他们的生活,因此他们懂得保护自然,反对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他们由对自然的崇拜与敬仰的朴素思想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理法观念。提倡“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依法治理环境的观念,促进人们自觉遵守有关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
最后,重调解的“无讼”法律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调解制度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历来将建立和谐、安定、有序的大同世界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将“无讼”的出现看作大一统社会在司法实践上的最好体现。因此,千百年来,“无讼”成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为了“无讼”,哪怕是曲解法律、丧失公平。违背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一味强调调解,这种违背法律、不讲原则的调解与现代社会的调解相去甚远,其消极因素应加以消除。但是,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形式,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民族多、地区差异大,公民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法律基础薄弱,法律专业人员与司法人员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吸收古代重调解制度的合理性,可以建立一套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并达到重视人权、减少诉累、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一、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法律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建立并完善民主法治制度,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此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就国家而言,法律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监督的支持和支撑,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法律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氛围
一定的制约与监督职能,是确保落实法治权利的根本要求。公平正义的弘扬、有序秩序的建立都需要依赖政府及公共财政来保障,并以建于、法庭、警察以及军队为后盾,以此来实现国家政权。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权利及相应的运作。然而,权利却具有双面性,权利使用得当,不仅能够有利于社会上正义公平的弘扬,而且还能够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相对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若是权力运用不当,则会形成反效果。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对权利的运作加以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强化法律监督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立法监督
就立法监督而言,其对于一个国家的立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立法监督,主要针对具备立法监督权力的各种主体,以及对于具有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权利的国家机构,对其法律创建活动以及结果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察与督促,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维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与统一,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确保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现阶段,我国在立法监督上采取的是违反宪法审查制,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该制度属于代表机关审查制,具体的讲就是在立法监督机制中,只能够由上级监督下级,由高层次监督低层次,对于层次相同的国家机关,只能由权力机关对立法活动进行监督。
从我国现行的立法监督体制上看,缺乏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这一情况已经成为立法监督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因此,为了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强化立法监督职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首先,成立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以此强化、规范立法监督行为。在该机构中,既要监督违反宪法行为,也要监督权限落实、程度规范等若干环节;其次,建立健全公民立法监督参与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立法公开、立法公正、行政复议以及宪法控诉等若干环节。尤其加强对宪法控诉制度的重视,在立法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审查立法的最终目标在于改善行政矛盾,对行政主体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宪法控诉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纠正立法违宪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公民实现权利救济;再次,国家应制定并出台专门的立法监督法,利用法律武器规范立法行为,在此项法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监督程序、实体内容、立法监督组织以及处理结果等方面的规定等,从而确保立法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在执法监督中,应注意保持人民主体的立法监督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宪法得以确认,这也是宪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但是以我国现有的监督制度来看,采取自上而下形式,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力度,监督体系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没有充分体现。因此,必须加强人民监督行为,这也是改善监督体制矛盾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法治方式,发挥人民主体的监督力度,才能充分表达政权中的人民性,以制度作为监督标准,以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优化监督导向,同时强化行政法律的监督体系。其次,应加大检察机关的监督力度。改变行政机关不受检察机关监督以及各种监督法律关系模糊不清的状况,诸如行政不作为。滥权越权均可纳入检察监督审查的范围,具体可与法院司法审查分工,对行政执法实践中突出的“纠而不理”问题明确解决方法,同时可赋予其一定惩罚权等。
三、结束语
由上可见,法律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加强法律监督也刻不容缓。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现状仍然问题重重,需要不断改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加强法律监督的信心与决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从各个方面完善监督手段、落实监督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承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科.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治建设探讨[D].山西大学.2007.
[2]何继强.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35).
[3]包玉秋.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A].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篇7
关键词:法学专业;人文素质;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勇气和魄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03—03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意义
法学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法学理论,通晓法律规范的法律人才为目标。这些法律人才走出校园后将主要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职业等。鉴于社会需求的不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将从事律师工作。因此,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应以培养优秀的律师人才作为侧重点。这正是本文以律师职业为视角的原因所在。
从我国目前的行业准入制度来看,要想专门从事律师职业,单纯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通晓法律知识、具备法律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在形式上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在就业率高于一切的大背景下,在法律法规作为司法考试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高校法学教育往往会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过分强调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注重的是学科专业的发展能力与就业技能的教育,是人的经济属性的培养。而本文所述之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以及勇气与魄力等方面的教育,它注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重视法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法学教育的特色极其鲜明,它以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为终极目标,但法学教育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在关注法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高等教育的一般任务,即实现受教育者的人化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法学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通晓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这些法律人才应当能够在现实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种法律问题,从而推动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一般来说,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取决于人们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换句话说,人文素质的好坏将决定一个人在法律道路上能够走多远,以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
二、重视事业心的培养
所谓事业心,是指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事业心将决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现代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半开放式的教育,宽松式的管理与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处的环境与其在高中阶段与处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环境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彼此交融,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正是在不断的追波逐浪中迷失了自我。与此不同的是,那些具有较强事业心的学生往往目标远大而明确,他们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强烈的事业心如同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对各种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出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在事业心的指引下,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强劲,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极致的发挥。第二,事业心将决定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离不开立法者们的理性思考,更离不开律师、法官等实务工作者的践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的工作不论是就其个人来说,还是就整个国家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然而,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创与延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必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困难压力。没有事业心或者事业心不强的律师往往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选择屈服和回避,相反,只有那些事业心较强的律师才能坚强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事业心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
从法学专业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 法治 德治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的历史,治理国家从来都离不开严峻的法治和良好的德治,很少出现过纯粹的“法治”状态和“德治”景象,只不过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或轻或重,或偏或倚。如今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离不开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
构建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民主法治是在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之中居于首要位置和最高层次的重要元素,对于和谐社会整个总要求具有统领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根据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民主可以界定为多数人决定的制度。所谓法治,就是良法之治,指法律(尤指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和生活状态。近现代的政治发展已经表明法治与民主之间存在内在的亲缘关系。民主是法治生存、发展和真正实现的政治条件和政治框架,在法治社会,从法的制定、实施到最后法律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民主。另一方面,法治是民主的实现形式,民主必须建筑于法律之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政府,就是严格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就是把行政权力自觉限制在法定范围内、坚持依法办事的政府,就是把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作为归宿的政府。
不可否认,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但法律并非万能,再详细缜密也必有疏漏之处,法治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盲区。而道德是人类自我完善的精神自律,引导人们在广泛的社会领域自觉地遵循社会行为规范,往往能够起到“法治”所不能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若仅有法治而无德治,人类社会“绝对不是一幅完美的图像,甚至还可能表现出某种异化的、冰冷的面貌”。中国古代秦朝的覆灭、“”时期对传统道德的破坏都从反面证明了道德对维系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重要标志,也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公平正义就是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正义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制等“显性”制度资源,还需要公民道德、社会伦理、精神心理等“隐性”制度资源的有效供应。正如麦金太尔先生在《追寻美德》一书中所说,对于一个没有正义德性的人来说,即使是再完备合理的正义规则也等于零。在和谐社会面临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些主要矛盾冲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人的利益冲突,而道德是以调节人们的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或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一旦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能达成共识,每个人都内在地尊重道德法则。社会实行德治,人人成就德性,都遵循怀正义之心、扬正义之气、做正义之人这样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谐社会的到来便指日可待了。
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石,和谐社会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此为基础。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
诚信友爱本身是法治的一项价值追求,真正的法治离不开诚信,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都与诚信原则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要使社会有良好的诚信秩序,首先就要把诚信作为一项法治原则,并制定具体规范保障这一原则的实施。诚信原则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往往被称作“帝王条款”,法律中的情势变迁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暴利禁止原则、一般恶意之抗辩、禁止反言等一系列原则均源于诚信原则。各国民法一般都规定当事人意思表示应当真实,不得以虚假、欺诈的方法来缔结契约、履行义务。合同法更是确保诚信、维护诚信、恢复诚信的法律。有诚信作为基础,各项法律才能得到切实执行。另外,在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枉法裁判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执法者缺乏诚信意识。
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在人类所有的高尚道德中诚心与爱心是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正如古人所言:诚心与爱心为人的道德之心。“同仁堂”等一些老字号企业就是因其主人独具特色的经营活动取得了顾客的长期信任而成为讲诚信、重商德的“百年老店”。如今,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和精神内核,它不仅是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立足之本,而且是人生重要的美德之首,也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对国家、民族、政府、企业、公民来说都至关重要。
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充满活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来加以保证,而“法律便能够促使潜存于社会体中的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力量流入建设性渠道”@。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
充满活力同时也是道德调节所要达到的“功能状态”,因此,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社会道德的支持,还必须建立在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基础之上,加强道德文化的建设。试想,在一个道德缺失、诚信全无、秩序混乱、犯罪频仍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激发又从何谈起。这样一来,社会活力也就必然遭到压抑和摧残。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扶弱济贫、互相关爱等等良好的传统美德都为中国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做好了铺垫,只有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氛围,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安定有序本身又是道德协调整合社会关系所致力于实现的相对优化的人伦秩序,也是道德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基本价值目标。不过,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以大多数人对道德信念和原则的信奉与坚持为前提。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缺乏道德信念,不坚持道德原则,必然造成社会秩序紊乱。因此,在解决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德治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调节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安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要调控手段。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必须德法兼治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石。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其中生态良好是基础。因而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进而把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去制裁各种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实现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法治,才能为维护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德治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在人们心目中建立起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我国公众在环境保护上对政府的依赖意识偏重,自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的途径不多,方式也比较单一,同世界上一些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
篇9
大家晚上好!
在花香四溢的美丽五月中,我们迎来了食品学院第一届“普法校园你我共创”演讲比赛的举行。自从我国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来,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对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的在高校开展普法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普法校园你我共创”演讲比赛。下面请允许我介绍现场的评委他们是: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接下来,我们有请
(嘉宾讲话)
感谢精彩讲话。从精彩讲话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校园普法的重要意义。下面我简要介绍本比赛的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
接下来就是我们选手的时间了。
1、法律社会我们更是离不开法律,就像信息时代,我们离不开计算机一样。大学生学习法律、懂得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本次演讲比赛首先上场的计算机系多媒体091班的孙正伟,他给我们带来的演讲是《守法、懂法》
2、我们的社会是法律社会,我们的校园更应该是有个法律的校园。普及法律知识,创建法律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参与。下面请听生物工程系微生物091班郭琳琳的《普法校园、你我共创》。
3、美丽的青春谁都想长久的拥有,但是青春路上难免有些荆棘,为了使我们如夏花般绚烂的青春不是去美丽请欣赏经济贸易系国贸092班的王灵灵同学给大家带来的《莫让青春失去美丽》
4、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推进,法律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也不短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下面有请会计学系会审091班的鹿奇同学给大家带来演讲《法在我心中》。
5、普及法律知识,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风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和谐校园的创建也离不开法律知识在大学生当中的普及。请欣赏由外语系文秘091班杨洁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演讲《普及法律知识、共创和谐校园》
6、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我国法律建设的原则,也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权威。尊重法律在公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更是对我们大学生的的要求,这样既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也有利于建设我们的和谐校园。下面有请食品工程系食生094班的孔庆同学为大家带来《创法律权威、建和谐校园》掌声欢迎!
7、公民的法律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了法治一个重要标志。要培养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必须从每个个体的意识入手。因此让每个公民心中树立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请欣赏机电工程系电子091的吴亚云为我们带来《普法在我心》。
8、有了目标,我们有了信念,我们不再彷徨,有了法律,有了规矩,我们不再迷茫!学习知识是为了服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然而如果我们知识运用的不当。不但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甚至会成为人民的危害。为了我们的大学不再迷茫请欣赏由旅游烹饪系旅游091班的卞文娇给大家带来演讲《大学,我们不再迷茫》
感谢各位选手的精彩演讲,现在我们今天比赛的各个奖项也产生过了。下面我公布本次比赛的获奖名单。
然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
篇10
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又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是对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重大考验。
毋庸置疑,这些年我国在房屋信息的公开、查询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相关法规的健全完善,使得这项工作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和规范的框架。从《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到《物权法》,再到《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我国对房屋信息的公开、查询进行了越来越清晰的规定,其核心内容为:我国可以向社会公开查询的房屋登记信息仅限于房屋登记簿中房屋的基本状况及查封、抵押等权利限制状况,而房屋登记原始资料和其他权利信息则需由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部门提供相应证明文件方能查询;同时,明确规定:登记资料不得仅以权利人姓名或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即明令禁止“以人查房”。
因此,依法公开、规范查询房屋信息是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房地产管理部门,还是社会相关方面都必须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严格依法办事。
- 上一篇:流体力学作用
- 下一篇: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