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体力学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交叉型教学 流体力学 类比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导向。高等院校秉行“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一、“交叉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以及优势学科方向的凝练,都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机遇,并据此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科学所探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规律本无学科之分,只是人为将之分为不同的门类,因此,所有的科学研究不应当以学科作为界限。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和团结合作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必然要求。很多诺贝尔奖的诞生都是得益于团队合作与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学科交叉有利于出创造性成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科研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现在,我们通常强调科研方面的多学科交叉,而忽视了教学方面。在教学方面,多学科交叉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交叉型”教学方法的作用
“交叉型”教学是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科学无界限”的完美结合。“交叉型”教学模式融理论基础与专业培养为一体,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三维一体。“交叉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一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主讲课程内容为基础,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传授,让学生体会多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不是独立的,可以触类旁通,加深理解和便于掌握。专业基础课教学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能动性,对强化专业课教学效果,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交叉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流体力学是工科学校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本专业中涉及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流体在静止和相对平衡时压强的分布规律、计算和测量方法、理解涡动力学原理并掌握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理解并能应用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内容涉及:流体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压力;压力作用点;作用于曲面上的液体压力;液体的相对平衡。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流动分类;连续性方程;流体微团运动分析,无旋运动和速度势,不可压流体的平面运动和流函数。理想流体的动量方程;理想流体的能量方程;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积分形式的动量方程和动量距方程。流体的涡旋运动。应力张量及形变率张量之间的关系;粘性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粘性流动的基本性质;精确解;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边界层理论。湍流产生的随机性;湍流基本方程;湍流的半经验理论;湍流边界层。课程的重点是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课程的难点是边界层理论和湍流边界层。但作者发现在课程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以全时段讲授为主的模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心理,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若单一以教学参考书为主线讲授,在教和学两个环节对细节的把握和理解都不尽如人意。申请人前期尝试运用类比的方法授课,也就是在介绍流体力学的概念和定理时,与数学和物理知识相类比,同学可以很快接受,理解也较深刻,讲授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很多与数学和物理密切相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联系,走向前台,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举例一:
流体力学中的很重要的内容势流理论,在势流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势函数的引进,这里高等数学的格林定理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在介绍势流理论时,格林定理要有意识地引入和重点阐述,并且将两者对应起来,使学生在回想起数学重要定理的同时,对流体力学的概念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清楚地掌握。
举例二:
在介绍激波概念时,可以借助如下两个图例,图1是通过计算在不可压缩领域借助浅水波方程给出激波的图形,图2是通过实验在可压缩领域给出激波的图形,在不可压缩和可压缩两个情况下,激波的图形是具有相比拟关系的,是可以类比的。
同样,水动力学的控制浅水波的方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可压缩气体方程形式上相似,具有比拟关系。两个方程的形式如下:
浅水波方程:
可压缩气体方程:
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通过联想比拟,就可以通过记住浅水波方程就可以记住可压缩方程的形式。
在流体力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数学物理的概念和定理相联系,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概念及定理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养成严格的推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流体力学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交叉,不仅对流体力学的理解有帮助,也可以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学科之间可以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1]张兆顺,崔桂香.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Milton Van Dyke,An album of fluid motion,The parabolic press.
篇2
网络流行体是“网络流行语中的一种,是指在网络上被普遍使用的特定句子模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具有时效性强、流行面广、生成性强等特点。”通过对众多网络流行体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其能在网络中流行并在大学生中风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的日益普及使得身份虚拟和信息互动在科技的支撑下成为了现实,这一技术条件使得网络流行体的传播有了物质基础。第二,大学生既追逐潮流、担心被边缘化,又崇尚自我、极富创造性,这一特性使得网络流行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具备了很强的生成性。第三,网络流行体自身时效性强、诙谐幽默、流行面广等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民众的眼球。
二、网络流行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流行体是一种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而生并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出现和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彰显自我、释放压力、表达诉求的平台。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流行体中糟粕的广泛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影响
1.满足了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其提供了彰显自我的平台
2.有利于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维系群体归属感
3.有助于表达诉求,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二)消极影响
1.语言形式畸变,违背传统语法,影响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语言内容失范,助长了消极情绪和低级趣味,侵蚀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三、教育管理者应对网络流行体的策略
1.密切关注网络流行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
网络因其匿名性和虚拟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是他们认知世界、了解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众多网络语言中极具时效性和生成性的网络流行体在其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态度。他们通过模仿生成各种极具个性色彩的网络流行体,并借之抒感、表达观点、彰显诉求。因此,教育管理者若能密切关注网络流行体,不仅能开阔自身视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而且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年轻人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2.恰当使用网络流行体,增进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交流
在网络流行体迅速流行的今天,教育管理者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网络语言阵营里,以网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在适当的场合(如个人微博、QQ空间、校园贴吧、主题论坛等)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积极、格调高雅向上、风格活泼幽默的网络流行体(如“撑腰体”“纺纱体”“凡客体”等)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这样,既能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又能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另外,教育管理者也可不耻下问,向学生询问某些网络流行体的来源和特征,并把自身感受分享给学生,让其逐步明白哪些网络流行体是积极的可倡导使用的,哪些是低俗的应该摒弃的。
3.加强思想和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翻转课堂”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网络语言,尤其是网络流行体对本科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育管理者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向网络领域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时政热点、校园文化以及新闻快报等内容的讨论。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并对其直接愿望和间接诉求进行总结和梳理,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及时有效地减少网络流行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4.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力度,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场所。然而,这些场所使用的网络流行体夹杂着许多糟粕,它们有的形式异化、过度求炫;有的内容浅薄、缺乏内涵;还有的情感淡漠、态度消极。因此学校的相关部门还应从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监管力度,定期清理那些形式畸变、内容失范、态度消极的网络流行体,过滤并屏蔽那些的风格极度异化、形式过度求炫的不规范网络用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篇3
论文摘要:从石油工业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石油工业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石油工业人才已迫在眉睫。特别是榆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在的榆林市,作为重要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对油气储运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在学院领导的努力下,我院的油气储运专业已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为了加强油气储运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工程型人才,对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但是,由于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相对榆林市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毕业学生不能达到目前油田企业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样的形势,本项目提出对油气储运专业课程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油气储运的课程编排中,《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可以将储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衔接的很好桥梁。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方式有所不妥,使得这门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下,应该配套一系列仿真课件,与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脑海。仿真课件可以使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从而更好地学习该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以便为将来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加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以仿真课件的训练,再配合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可以综合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分析目前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体系、内容与实践课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作为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那么其它课就很难学习。据调查发现,学生很多都不太明白课程中一些具体的流态名词,以及抽象的流体损失问题,如果有了仿真课件,这些疑难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其次,我院储运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中,有些由于厂家设计问题造成数据不准确,所以原本刚够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数目,现在只能增加每小组的人数才可以维持正常开设实验课程。由于该课程中涉及的实验数目较多,也导致了场地的严重不足。再次,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课知识与生产实习相互渗透。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习的相互渗透又甚为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针对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现状,以及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情况,笔者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按照实用、新颖、精练的要求,着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更新
课程建设旨在突破学科专业局限,又要照顾到专业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本课程中加入非牛顿流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的特色。
2.强调计算机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一部分符合我院具体专业情况的仿真模拟课件的使用量,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课件相结合,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不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节省了学生花在琢磨流型变化上的很多时间。鉴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对于各种工艺流程图的介绍,传统的板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笔者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抽象、晦涩、枯燥的缺点,使学生从动态的画面中,比较轻松地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
3.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在工厂的实习,可以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厂中实际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尽快解决实验设备结论不准确的现象,使教学仪器百分之百地准确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尽可能地将流体力学作为向外专业进行开放实验,让有兴趣的学生也能参与。
通过该项目制定的措施实施于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使每届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此举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效果的考核
前已述及,这门课程主要是油气储运学科的专业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扎实的基础,树立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方式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测试,考察学生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这样,考试题型多是一些发挥性的,让学生用“渔”的本领去为本门课程的学习画上休止符。
四、结语
总之,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分析,可以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变,按此目标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学有所用”,“教学相长”。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和长期艰巨的实践过程,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只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实践,就可以开拓出一条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更加富有成效的新途径,而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改成果。
篇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蛙泳是人体模仿青蛙游行动作而得名。但人体的双腿如何能在水中发挥最佳的前进动力,这就需要了解水的特性。水是自然界中最典型的一种流体,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H2O),无色、无味,具有流动性、粘滞性和延续性等物理特点(由于篇幅所限,关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部分,本文不在此展开赘述)。在自然界中,任何形式的做功,最终均体现在“效率”二字上。比如;人们在游泳时蹬水的频率很快,但蹬水的效率为零,那很难想象会产生前进的动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人们游泳速度的快慢与否,根本差别体现在人体腿部蹬水效率的高低上。如何提高腿部蹬水的效率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人体双腿的功能是用于维持人体站立平衡、行走、跑跳,特别是人体的双脚在长期的进化中己形成了踝关节只能前后自由的活动,而左右活动范围极小。人体可以通过双腿、双脚后蹬,作用做地面;地面由双脚对人体形成反作用力,使人体前行;由于地面与人体双脚之间较大摩擦力,使双脚的反作用力几乎达到100%。但由于水的特殊性,人体无法象在陆地行走那样完成在水中的“行走”。提高人体双脚对水的反作用力向前游行,并使双脚的反作用力的效率最大化,成为提高蛙泳速度的关键。从流体力学和仿生学角度分析,需要人们增加脚踝关节的柔韧性,才能提高蛙泳蹬腿作用力的效率。
在教学训练中,我们选择1990―1995年龄段出生的十名学员,分为两批进行对比测试:一批增加了蛙泳腿的专项训练,每天增加进行30分钟的柔韧性练习科目,并对蛙泳腿部蹬腿动作进行了重点改进;另一批维持正常的训练内容。
二、分析、讨论
从流体力学作用力(X)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作用力大小产生影响的有流体的密度(p),物体的阻力系数(Cx),运动物体的截面积(S),物体的运动速度(V)等因素。
X=1/2 p Cx S V2
从公式分析中可以发现:水作为流体气度是不变的;人体蹬腿的速度也是相对稳定的;只有人体脚掌与水的角度会发生改变――阻力系数和脚掌与水保持的角度。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仿生学角度分析,正常训练的学员受脚踝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无法将脚掌正面对水蹬腿,较长的蹬腿效率低,图2。如果脚踝经过专门柔切性练习后,能够使脚掌正面对水,提高脚掌蹬水的效摹率,从而增大作用力,图2b。
通过每天指导学生采取增强脚踝柔韧性的练习,来提高脚踝关节转动灵活性,从而提高蛙泳蹬腿动作的效率。
为便于更形象的比喻,我们一同分析推动渔家小船前进的工具――橹,它是在通过水平方向(与船的前进方向相垂直)的往返运行,产生了推动小船前进的动力;舰船上的螺旋桨的工作原理;风筝在空中飞行的原理等许多现象都对蛙泳蹬腿动作的改进起到了启迪作用。本文提出的论点与它们的做功原理完全一致。还可以再想一想鱼儿尾鳍左右摆动与双脚脚掌夹腿的动作(都与其有相似之处)。
三、实践、结论
以上论点在流体力学和力的受力分析原理的指导下,通过对上述两组人群的对比测试,在进行25米蛙泳蹬腿测试中,由原来两组人员水平十分接近,经过半年的对比训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差别最大的达0.6秒。
篇5
【关键词】网络交流工具;高职;班级管理
0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现在的90后高职学生的层次差异较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感封闭性较强。因此,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QQ、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在学生群体中已非常流行,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利用这些网络交流工具可以开辟学生管理模式的新视角,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 网络交流工具对高职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
1.1 信息传达,由点及面
QQ和微信的使用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起着较好的通讯纽带的作用,支持点对点交流,可以通过QQ和微信与学生对话,向学生传达信息,非常方便。另外,可以建立朋友群组,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的工作传达可直接面向所有群成员,也可将班级成绩、通讯录、班级行事历和考试时间安排等重要文件挂在群共享里,学生可以从群共享下载相应文件,方便快捷。高职学生的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做事缺乏主观的能动性,可以督促学生主动从这些平台获得信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1.2 建立群组,强化凝聚
高职学生的情感封闭性和自我意识较强,加上网络化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的概念很容易被弱化,很容易形成小集体。所以,通过QQ和微信建立班级群组,在群里时常开展主题讨论和意见征集等活动,在群里能够畅所欲言,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1.3 缩小代沟,拉近距离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一般都与学生有着一定的年龄差距,即使刚毕业也会长学生几岁。这种年龄差距会使得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时产生心理上的代沟。学生在感情上会自然地排斥教师,总觉得我们的思想是落后的不适应时代的,我们不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必定会给交流和管理带来障碍。班主任如果能够开通QQ、微博和微信,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和学生互动,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外,还有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是基于这些交流平台的,可以在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交流使用经验和心得,能够缩小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在情感方面,学生觉得我们和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增进了亲近感,使我们和学生的沟通更加顺畅。
1.4 了解动态,知已知彼
学生利用微博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见闻和心情,也可以转发别人的微博。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态,可以知道学生最近在忙于什么事情。高职学生已经成年了,他们的学习业余时间的支配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有的同学会打工,有的同学则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他们很多人会将相关活动发在微博里面。作为班主任,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又不至于让学生感觉我们在时时刻刻监督他们而产生抵触心理,关注微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微博还可以知道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和学生沟通时就可以知己知彼,效果会大大提高。另外,学生也会把自己的心情写在QQ“最新说说”栏里面,可以通过查看该栏目了解学生近期的心情状态,获知学生的心情动向。有些学生因为某些事情而导致情绪低落而影响上课,当我们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后就不会因为表象就直接训斥学生,避免了误会学生,使得学生管理更加人性化、多元化。
1.5 工作展示,积极暗示
作为管理者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相关工作在微博上面,让学生知道我们在日常管理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平常的班级管理要做的事情是非常琐碎的,很多时候也看不到什么大的成果,学生并不知道在我们在做什么,觉得班主任除了约束他们就没有别的事情了。作为高职学生,当他们感受到我们的付出时,大部分同学是能够做到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的,也能促进他们对自我的管理。还有,班干部也可以通过微博和QQ“最新说说”,展示自己的工作动态,让同学学会理解和尊重班干部,对班级的自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1.6 心情宣泄,情感交流
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内心会因为学生而感动,也会因为学生而伤心,这些丰富的情感我们希望同学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但是又不方便用口头的方式表达。那么可以将它们写在微博或者QQ空间里,当学生访问时,便能踏入我们的情感世界。高职学生的这个年龄是非常感性和敏感的,这种方式产生的情感交流也是他们从前很少感受过的,这样的感受会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
2 利用网络交流工具的方法
1)班级管理者自己申请微博、QQ和微信账号,然后组织学生申请账号并建立班级通讯群组,由班主任和主要班干担任管理员。在群组里面要求学生采用实名制,以便于身份认证,做好班级学生的账号管理工作。
2)管理教师对于这几种平台要进行功能划分,通常QQ可以用作班级的官方平台,在QQ里通知班级事务和相关信息。微信可以是非官方交流平台,和同学可以就任何问题进行交流,微信有比较好的语音短信功能,很方便。微博可以用来关注学生的动态。
3)在不同的平台上和学生互动,及时关注学生的动向。
4)定期更新信息,也要发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内容,让学生对于这样的交流形式保持新鲜度。
5)及时查找发现问题,并且和班干部讨论解决方法。尊重学生的建议,找到适合于他们的方式。
3 存在问题
当然,网络化的普及以及网络交流工具的应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生QQ、微信群聊和微博上能说各种新鲜有趣的事情,但是见面却一言不发,学生越来越不善于人际交往。另外,网络谣言、娱乐信息过多,信息爆炸繁杂,对于还不够成熟的高职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来说,需要班级管理教师时刻把控,正确引导,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4 结论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创新。发挥QQ、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的积极作用,使得高职学生管理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李丽.高职辅导员融入学生QQ群的积极管理作用[J].青年与社会,2013(13):112.
[2]朱萍.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05):60-62.
篇6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 创新实践 多媒体
飞机空气动力学作为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飞机和气体做相对运动时气体的流动特点,分析飞机的受力特性,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门学科。近几年,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先进的机型陆续投入运营市场,需要大量机务维修人员,给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空气动力学作为民航机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对飞行器整个飞行速度范围内的空气动力特性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空气动力特性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飞行器气动力设计所需知识。鉴于本课程为民航机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并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成四大部分:流体的基本属性,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特性,飞机的高速空气动力特性四大部分,在高速空气动力特性部分将飞机的速度范围细分至亚声速、跨声速和超声速三个速度阶段进行介绍,以便区分这三个速度范围空气动力特性的差别。同时,结合现在民航飞机的设计理念,介绍有限翼展和后掠翼的空气动力特性,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飞机空气动力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基础性环节,该环节的关键在于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第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首先要深入了解概念的本质,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以概念清楚、推理严谨、重点突出为原则[1],重视概念理解和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即理解过程,一个正确有效的推导过程可以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和概念,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其次,在理论介绍和推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理论结合,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最后,可以适当介绍国内外流体力学的研究现状,包括一些知名学者的科学贡献、人物事迹等,例如,在介绍描述流体的两种运动方法时,其中一种方法为欧拉法,便可以介绍欧拉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以便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及积极性,扩大学习知识面。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样是教学主体,传统教学过程属于注入式教学,教师过于注重讲授过程,而忽略学生的接收过程,导致学生上课效果不理想,因此,可以考虑改进教学过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采用上课提问、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飞机的亚声速空气动力特性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可以目前主流机型B737为例,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探讨B737飞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结合机型的设计参数分析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
(2)创新与实践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愈加重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反思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2]。
第一,空气动力学的很多结论包括研究数据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实验便是风洞实验,风洞实验是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飞行器或其他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对于一些民办高校或者专科学校来说,专门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风洞专门用来采集数据和模拟气体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建造一座小型风洞用来模拟实验现象,并且可以借助简单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等测量数据。例如,可以通过风洞中的烟雾描述流体流过物体时的流态变化情况,还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所测数据分析空气低速流过翼型时的压力分布情况,从而理解升力的产生与变化过程。尽管所测数据或者观察的现象并不十分精确,但是制作过程和实验过程能很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教学,采用分组制作方法,既通过竞赛方式调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制作的小型风洞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用,在课堂上使用便携式的小型风洞模拟实验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
第二,机务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学校会给学生提供相关实习与实训平台,学生在修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便可去相关实训单位参加实训,实训过程是一个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最直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在深化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触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外实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会让学生提早接触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第三,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可以借助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相关平台,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如航模比赛或者直升机设计大赛,参赛过程即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有目的地进行补充,对学生充分掌握行业相关知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针对课程当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即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及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采用黑板板书方式更符合知识本身的认知规律,板书的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按照一定逻辑思考的过程,使知识的讲授更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而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不完全具备的。相对黑板板书教学有很多优点,如教学过程不再单一呆板,更绘声绘色,甚至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理论过程,使知识的呈现更生动直观,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喜悦,寓学于乐。在飞机空气动力学的讲授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实现,例如空气流过物体时的流态变化情况,翼型的设计特点及一些特殊机型的机身设计等,都需要多媒体展现,单单借助黑板板书不可能完全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是空气动力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三 、结语
飞机空气动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适应社会需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意识,本课程经过几年研究与教学,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课外知识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知识点可以考虑采用学生讲授的方式,锻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3.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合理的奖惩制度不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石油地质动力学 层次与方法 成岩过程
1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基本内涵及相关概念
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沉积盆地中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储层的演化等五大基本环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过程的动力学演化。从学科发展角度也可看出,石油地质学已经经历了早期宏观、粗略认识阶段和中期各分支学科深入研究的历程,并发展到今天再度综合研究的石油地质动力学时期.石油地质动力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本质是在现代地质理论基础上,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模拟技术,定量地研究沉积盆地中油气的生、运、储、聚和保的机制、速率和过程,而传统的石油地质学侧重独立地研究上述各环节的状态,并根据各种状态定性推断油气地质的机制和过程,速率参数研究尤为薄弱。
油气的状态空间是指油气赋存的时变系统,一般包含了空间3 维和时间1 维共4 维的描述方法,并强调了三维空间中赋存油气的时变性。按从小到大的尺度划分油气状态空间可表述为: 油气层~ 油气藏~ 油气田~ 油气区~ 油气省(或带)。
油气层是含油气的最小单元,它受到储层单元物性分布控制,描述的参数有油气层厚度、储层孔隙度、渗透性和非均质性、含水或含油(气)的饱和度等。
油气藏是具有统一流体压力系统、由一个或多个油气层构成的整体。人们往往用含油气层层数、有效厚度和面积、油气藏充满系数等来描述它。它可能受到沉积岩性和旋回性、构造和断层等因素的控制。
油气田是由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圈闭类型、在时空上具有成生联系的油气藏组成,多数情况下各油气藏具有各自独立的压力系统和油(气)/ 水的界面,受盆地次级构造控制明显。
油气区基本上与盆地属于同一个规模,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包括两个盆地 。它是盆地地质动力学及充填作用的结果,具有含油气面积或体积的地理标志、与盆地类型和沉积类型相关的地质标志以及根据油气藏类型、数目和已发现油气体积的成果标志。
油气省(或带)是受全球构造、气候甚至天文因素控制的具有多个特征性油气区的总称。例如,中国东部以张扭性背景下的含油气带和中国西部压扭性为主的含油气省。
2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手段来看,与其它动力学系统研究一样,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有动力学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三种方法。其中第一个层次由于涉及到地球范围的时空跨度以及初始和边界条件限制,一般难以建立复杂定量的动力学模型,即使根据假说和相关参数构筑的动力学模型也较简单,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二个层次的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定理、定律应用到石油地质过程研究中来,建立较为细致的石油地质动力学模型,表现为一系列的微分方程或方程组,第三个层次的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是运用当今科学的最新成果来了解石油地质各个过程演化时多种因素强烈藕合所表现出复杂非线性特征,是依据系统的复杂反馈行为,设计或构造出一个或一组制约系统演化的规则―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迭代求解获得系统演化规律性认识
3 成岩过程动力学研究概述
成岩过程动力学分析将成为沉积盆地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使得人们将从过去定性描述各种成岩标志研究转到从各种动力学机制、过程和速率等方面定量地研究成岩过程的本质特征,诸如无序干酩根~ 有序的油气藏、蒙皂石~ 无序I/ S 混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中的条带状和环状构造的形成以及砂岩储层中矿物的沉淀/ 溶解与孔隙介质的热质迁移等等。可以说,沉积盆地热流体的温、压条件、化学组成和相态,以及各种矿物物理化学特征是成岩过程动力学的基本要素,而构筑各种成岩反应路径模型是运用成岩过程动力学进行成岩一成矿定量预测的关键。因此,成岩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初步框架包括有机/ 无机成岩过程动力学和埋藏过程动力学两大部分,其中干酪根热解动力学和干酪根及烃类组分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属于有机成岩动力学研究范畴,而矿物组分,如粘土、长石、石英和碳酸盐矿物等反应一迁移过程动力学,则是无机成岩过程动力学研究对象,温压条件、组分浓度和相态,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强烈藕合一反馈机制是埋藏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动力过程,成岩参量的局域性和非局域性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具体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研究目的。
总体来说,在本世纪未来的几年里,沉积盆地热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成岩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化学模拟与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结合,有可能使反应一迁移模型更普遍地趋向商业性应用,从而降低勘探风险和大大提高定量预测能力。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引出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譬如: 埋藏条件的热动力学数据库还很不完善,真实成岩系统多矿物体系和流动条件的复杂性都要求对现行地球化学模型作进一步改进,古流体场、古温度场的有效校准以及深盆成岩与低度变质作用等等,都将成为成岩过程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热点。
4石油地质动力学展望
石油地质动力学作为一个名词术语提出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从有关《石油地质动力学》的专著来看,其内涵显得比较单调,还没有脱出动力学术语和盆地分析的“ 结合”框框,我国石油地质界对之也了解得不够,应用就更少。但从我国具有多旋回叠合性含油气盆地勘探与开发的研究和东方人强调整体性思维特征来看,石油地质动力学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它将以油气藏形成的静态要素(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和地质作用的动态过程(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成藏动力学过程,从而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和寻找隐蔽油气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理论 力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05
理论力学作为力学当中的核心部分,对习题的解答和公式的运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部分物理教师在教授理论力学知识的时候,不仅采用了生硬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对学生严格要求,导致学生在较大的压力下来学习和理解,结果反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认为,理论力学的教学和学习必须互相帮助,要在整体上形成良性循环,教师需要根据理论力学的实际难度,设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则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地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对理论力学的教学和学习进行一定的分析。
1 理论力学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理论力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在物理当中,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但是理论力学的专业性更强,并且与其他的学科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理论力学的相关知识构架和教学方式,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加顺利进行。首先,理论力学和物理学具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它的侧重点是基本原理的各种演化形式以及与工程实际相适用的定理和定理形式的多种表达,因此理论力学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当中的力学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力学与高等数学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概念、理论上来分析,理论力学的很多基本概念的定义,都可以应用到高等数学当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理论力学与微积分学和解析几何的联系异常紧密。从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到,理论力学的教学对其他科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今后可以深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理解和记忆知识。
2 理论力学的学习
理论力学的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阶段的理论力学既拥有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又增加了后人的多种总结和结论。学生在学习这个科目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非常繁琐,并且理不清思绪。本文认为,要想良好的学习理论力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从课程侧重上来着手
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较强的侧重点,通过分析侧重点,可以找到理论力学的重点学习部分,同时在理解公式和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减少阻力。理论力学的侧重点主要在于,物理学当中的力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基本概念和一些公理、定理。但是理论力学不同,它会采用公理化的方法,首先选取少数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作为出发点,之后加以严格的逻辑推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和演绎一个完善的力学系统,也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由以上侧重点可以得知,学生在学习理论力学的时候,可以首先了解一下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体框架之后,再学习其中的公式、定理等一系列的知识。最后可以根据理论力学的侧重点来学习,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个符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力学系统,从而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理论力学的知识。
2.2 从研究对象上着手
有些学生虽然理论能力较强,可以较为清楚地理解理论力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在应用的时候,往往达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从日常的习题解答到真正的测验,都达不到一个理想的结果。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论力学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从研究对象上着手。不同的学科之间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差别,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研究对象不同。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学习,相信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在此,本文以物理学作为对比对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较为简单,主要是质点;但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较为复杂,不仅有质点、质点系,还有刚体和刚体系统。这些内容和物理学当中的力学知识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考验学生的知识量和理解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力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步学习。在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部分知识以后,再进行下一个部分的学习。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获得较大的成功,并且充分掌握相关知识。
3 理论力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锻炼
由于理论力学的知识较为复杂,并且在运用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很多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教授理论力学的知识,教师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首先是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和定理;其次是记忆能力,理论力学的很多知识都相似,但是不相同,锻炼记忆能力,可以避免学生混淆;第三要加强综合运用能力,只有将理论力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解题,从而得到一个理想的成绩。以上三点作为学生重点要提高的能力,教师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锻炼方式。
4 总结
本文对理论力学的教学和学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教学情况来看,依然有很多地方存在生硬的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知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从学习上来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抓住关键点,死记硬背的方式依然有大量学生在应用,所以整体成绩不高,两极化趋势加重。未来的工作重点就是,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教授理论力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在理论力学领域和相关学科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艾薇,侯作富,周思柱,冯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2009,(5).
[2]胡百鸣,龚相超.浅议大学物理与理论力学静力学的两个问题[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篇9
关键词:英语 名词复数 汉语 翻译
一、部分学科名称
在学校开设的学科中,有部分学科的汉语名称在用英语翻译时,译者得使用与之相应的英语来进行表达。尽管不少英语界与非英语界的有识之士经常提醒人们对之加以注意,虽然在高校的课堂上英语教师或专业教师三番五次地强调记住这些学科名称英译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人在学习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疏于关注。这部分学科名称的特点是都以英语名词的-s复数形式结尾或其中有一个词是以英语名词的-s复数形式结尾,总括起来它们主要有如下一些:
(1)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
(2)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
(3)天体物理Astrophysics
(4)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5)固体力学Solid Mechanics
(6)大气科学Atmospheric Sciences
(7)工业催化Industrial Catalysis
(8)儿科学Pediatrics
(9)战役学Science of Operations
(10)经济学Economics
(11)声学Acoustics
(12)美学Aesthetics
(13)西方经济学Western Economics
(14)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
(15)国民经济学National Economics
(16)美术学Fine Arts
(17)工程热物理学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18)计算数学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19)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20)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Particle and Atomic Nuclear Physics
(21)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Military Chemistry and Pyrotechnics
(2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China Ethnic Economics
(23)水文及水资源学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24)临床检验诊断学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2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26)人文与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7)外国语言文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28)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Hydraulics and Dynamics
(29)统计学Statistics
(30)物理电子学Physics Electronics
(31)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
(32)力学Mechanics
(33)天体力学Celestial Mechanics
(34)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
(35)老年医学Geriatrics
(36)战术学Tactics
(37)政治学Politics
(38)光学Optics
(39)伦理学Ethics
(40)理论经济学Theoretical Economics
(41)世界经济学World Economics
(42)应用经济学Applied Economics
(43)国际关系学International Relations
(44)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45)基础数学Fundamental Mathematics
(46)弹性力学Elastic Mechanics
(47)低温原理Cryo Fundamentals
二、某些要译成源自形容词或介副词或副词或-ing词带-s词尾名词的汉语
某些汉语的习惯表达可译为英语中源自形容词或介副词或副词或-ing词带-s词尾的名词。在实际的翻译中,要弄清这一点对译者来说也不那么容易。现试举几例:
(一)译成源自形容词带-s词尾名词的汉语
(1)可能的事possibles (比较:可能的possible)
(2)不可能的事impossibles(比较:不可能的impossible)
子孙youngs(比较:年轻的young)
(3)可吃的东西,食品eatables (比较:可以吃的 eatable)
(4)青菜greens(比较:绿色的green)
(5)化学制品chemicals(比较:化学的,化学作用的chemical)
(6)正规军regulars (比较:正规的regular)
(7)三角裤briefs (比较:简洁的brief)
(8)短裤shorts (比较:短的short)
(9)糖果sweets(比较:甜的sweet)
(10)备尝人生甘苦to taste the sweets and bitters of life (比较:苦的bitter)
(11)详细情节,细情particulars(比较:特别的particular)
(二)要译成源自介副词或副词或-ing词带-s词尾名词的汉语
(12)反对票,投反对票者noes (比较:不,没有no)
(13)赞成票,投赞成票者yeses(比较:是,对yes)
(14)执政党与在野党the ins and the outs
(15)上坡,兴盛ups(比较:上位up)
(16)倒霉,潦倒,落魄;丘原downs(比较:下位,下行down)
(17)上坡下坡;盛衰;沉浮;迂回曲折ups and downs(比较:上上下下up and down)
(18)一切难解的人生问题all the great whys of life
(19)对事情可能做出的选择whethers of the matter
(20)个中缘由,其所以然the whys and wherefores of it(比较:为什么why;为什么,何以wherefore)
(21)他现在行踪不明。His whereabouts is unknown.(比较:在哪儿whereabout)
(22)地点和时间都重要。The wheres and whens are important. (比较:哪里where;何时when)
(23)过去的日子yesterdays(比较:昨天yesterday)
(24)生意,交易dealings(比较:dealing处置,待遇)
(25)附属品,附件,财产,行李,家属belongings(比较:亲密,关心belonging)
(26)家具,设备,服饰品furnishings(比较:装潢furnishing)
(27)出租房间,公寓lodgings (比较:住宿处lodging)
(28)刨花shavings(比较:刮脸,剃须shaving)
(29)乐队的弦乐器strings (比较:string细绳,带)
(30)一堆垃圾,底层的人们sweepings(比较:扫除,扫清sweeping)
(31)教导,学说teachings(比较:教学,讲授teaching)
三、译成总是带有个-s词尾英语名词的习惯表达
这里所谈的是当译者在翻译一些汉语习惯表达时,要使用英语中的某些习惯表达,而这些习惯表达不是毫无道理地通过在其中名词之后任意添加-s词尾而构成的,如汉语“与某人握手”,译成英语便是“shake hands with sb.”,笔者认为该英译文中之所以用hands,是因为要表达一种双边活动,又如汉语“常做鬼脸”,译成英语便是“make faces”,其中复数形式的faces说明“做鬼脸”动作的重复性。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时所得之译文得有一定的合理性与习惯性。试看下列汉英互译:
(1)向某人道喜offer one’s congratul-ations to sb.
(2)对国家做贡献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untry
(3)对某人抛媚眼make(或throw) sheep’s eyes at sb.
(4)把好人与坏人分开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5)埋头工作be up to the eyes in work
(6)更糟糕的是to make matters worse(用作插入语)
(7)仔细看be all ears
(8)仔细听be all eyes
(9)对……视而不见shut(或close) one’s eyes to
(10)在某人看来in one’s eyes
(11)盯着fix(keep)one’s eyes upon
(12)游手好闲keep one’s hands in one’s pockets
(13)人多好办事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14)在可靠人手里in good hands
(15)掌握在某人手里in the hands of sb
(16)做早操do morning exercises
(17)使某人感动得流泪move sb. to tears
(18)泪流满面sb. is bathed in tears
(19)使某人伤心流泪reduce sb. to tears
(20)有礼貌have good manners
(21)没礼貌have no manners/have bad manners
(22)衣衫褴褛be in tatters/be in rags
(23)各行各业all walks of life
以上我们对用英语名词-s复数形式来翻译汉语相关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发现在汉英互译中有的源语好译,因为它们在互译中除了语言符号不同外,在表达方面符合常规,没有特殊性或没有必要用其他特别的方式;有的源语则不太好译,它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语言的个性或特殊之处,所以译者很多时候都要用心关注、恰如其分地表达,防止出错。
参考文献:
[1]李延林.汉语常用词英语巧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唐述宗.英语词组大全[Z].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篇10
一、物理力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仍以封闭型为主,激编辑。不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通过培训了解了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与理念,转变了教学观念。但是部分教师已有的课堂提问技能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速度,课堂提问仍以封闭型为主。所谓封闭型问题,是指教师提问时要求学生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而开放型问题是指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有多个正确答案的问题。他们虽有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愿望,但实施效果不佳。
(二)对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重视不够。
在注重升学率的今天,物理教学只注重了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力学教学中还需要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函数图像、矢量的运算、几何知识、极值等多种数学工具的综合运算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这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难提高。
(三)物理力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
当前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主动学习开展很少。加上目前我国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物理的实际教学目标与要求过高,多数学校用两年时间上完三年中学物理内容,平时加时加量,使一部分基础薄弱及思维反应稍慢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完全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无奈地选择文科。这是导致物理力学教学问题的人为因素。
二、提高物理力学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单一的师资培训模式,内化教育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改变教学行为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内化教学理念,没有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是单一的师资培训模式,即集中讲座式培训,专家讲,教师听,培训内容主要以课程纲要和标准的解读为主。但是,这种培训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映,且仅靠一两次这样的培训整理就让教师们掌握和内化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是不现实的。
(二)把握教学的起点,注意阶段性和层次性。
在教学衔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平均学习能力确定教学起点,认真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防止出现忽略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等问题。在教学时,设法创设思维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类比、等效、控制变量等方法,在学习中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的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的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总之,在不同的阶段应通过不同的物理规律来深化力的概念,通过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三)强化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1.做好新课内容的预习。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大致内容,回顾所需要的旧知识并及时复习淡忘了的部分,找出本节内容的要点,初步学习导出新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那些仍不明白的问题。有了这样的准备工作,学生上课听课就具有针对性、主动参与性,由知识的表面深入知识的内涵,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为了增强预习的效果,在高一开始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2.认真听课。听课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听好课,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尽量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包括动手、思考、讨论等,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强调学生听课的几个环节,真正做到教师能有效地教,学生能有效地学。
3.课后复习。复习是学习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复习,一是要及时,当天的内容应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要抓住课本,抓住基础知识的要点,进行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融会贯通;三是注意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四是记住、记牢所学的知识。
课后复习的总结,一章或一个单元后的总结相当重要。知识在于积累,积累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要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归纳整理出本章的结构,找出章节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个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这样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的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更提高了能力。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增强教师个人魅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大学生处于心理成熟期,生活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诱惑,有些学生反感某位老师时也会反感上这位老师的课。这就要求教师能吸引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为他们指引学习的方向。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如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向教师提出意见,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他们能接受的或他们觉得更好的教学方法或讲授内容。
2.各章引言介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除了认真准备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外,在讲授每一章前都准备一个精彩的引言,介绍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3.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多媒体是指文字、图像、音频、影像等形式相互结合的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结合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对流动现象的感性认整理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五)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