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78-03
一、当前泰州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建市以来,泰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现已成为一座以工商业为主、投资环境十分优良的滨江城市。近年来,泰州全市上下不断与时俱进、奋力创业拼搏,已逐步形成了以重工、建筑、医药、化工、旅游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及地区的客商投资泰州经济发展。随着泰州建设“三大名城”伟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泰州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城市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泰州人口流动现象日益频繁并表现出新的趋势特征。
1.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近年来,随着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的提出和付诸实施,泰州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均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即为在充分彰显泰州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尽早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以及“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2006年10月,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泰州“中国医药城”挂牌成立,多个高科技医药技术项目先后在园区落户。泰州大学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初见成效,为泰州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泰州图书馆、泰州大剧院、“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老省泰中文化旅游区、城北农业生态观光园、溱湖湿地公园等文化和生态设施以及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演艺业等文化产业均已相继建成或正迅速发展。泰州医药、文化、生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吸引了一大批非本地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扎根泰州、建设泰州、服务泰州。“江苏省医药产业暨中国医药城2012年冬季大型人才交流会” 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1.3万名各类人才前来应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较高学历的医药研发、新药申报及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另外,在泰州的各所高校中,均有较大比例的教学、管理人员属于非本地户籍的外来流入人口,他们的到来为泰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随迁式人口流动出现。泰州的船舶制造、建筑业、食品及化工等普通制造业较为发达,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前来就业。这些劳动力主要为泰州以外地区的家庭男性劳动力,他们为了改善自身或者所在家庭的整体生活状况而只身前来泰州从事某种形式的劳动服务,具有流动主体的个体性和流动方向的往返性等特点,这也构成了过去泰州人口流入的主要类型。家庭男性劳动力独自前来泰州在建筑业、制造业从事劳动,家庭的其余成员,包括配偶、子女、老人,一般不随同在泰州就业、就学或者生活。到了年关或农忙时节,或者为了处理其他人情事务,男性劳动力便离开泰州返回家庭。这种个体往返式的人口流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原因,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也给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随着泰州工作、生活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改进,外来人员的配偶、子女、老人等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的现象日益增多,即举家迁入泰州定居生活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这也构成了新时期泰州人口流动的一大特色。随着外来人口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问题的解决,家庭人员的随同迁移流动非但不再成为人口流动的障碍,反而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
3.服务业人口流动增加。长期以来,泰州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人口,这是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出现以及低层次就业需要的形成相关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型工作,这也刚好满足了第二产业迅速发展而对体力劳动者的大量需要。随着泰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型,特别是在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提出以后,泰州的第三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泰州医药、文化、生态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大量高层次人口流入泰州、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泰州,势必导致泰州金融、教育、餐饮、家政、医疗等各式服务的需求大增,相关的社会产业将获得膨胀式的发展机遇,这也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前来泰州从事各个种类的服务性工作。与此同时,近年来江苏及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历和技能教育也继续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不同专业素养的多层次人才。泰州对于各类服务性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服务性人才的供给形成了泰州区别于以往第二产业趋向性人口流动的第三产业服务型人口流动新特色。
二、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知识的更新。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为泰州的整体知识更新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泰州的“三大名称”建设步伐、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泰州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及时更新,需要快速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前沿成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能进步。泰州的医药研发、新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需要频繁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持续的人才投入。随着泰州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医药、金融、化工、光电、机械、管理等领域高层次技术和服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泰州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为泰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泰州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更新保障。
2.产业的带动。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为泰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新时期的泰州人口流动是泰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泰州各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首先,高层次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对泰州高档住宅、高等教育、优质医疗、个人金融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贡献和收入水平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的更多要求,这也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带动力。家庭附属人员的随同流动为泰州的教育、养老、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历史机遇,泰州将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学生就学、老人照料以及人员就业的要求。服务性人口流动的出现,对于泰州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以及各种各类服务性产品的提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性人口的大量流入为泰州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各种服务技能的培训需求,促进了相关培训产业的发展。
3.服务的改善。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将对泰州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改善带来巨大的内生推动力。泰州地处苏中地区,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城市,一直以来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难以企及苏南地区以及其他长三角城市的水平。如今,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强劲的消费潜力,对于优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休闲以及家政管理等的服务需求将会出现迅猛的增长。随迁式人口的大量到来,对泰州基础教育、养老服务、就业指导与培训、妇幼保健、社区管理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流动人口的出现,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将产生更多的需求。人口流动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随迁式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大量出现,对泰州尚不完善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带来极大的改善空间和升级需求,这给泰州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泰州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将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改进工作,满足流动人口以及全体市民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三、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1.生存空间的萎缩。泰州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历史新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流动随迁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到来。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泰州的城市居民人口为257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例上升了16.23个百分点。十年间,泰州城市人口有了较大涨幅的增长,城市居民们势必深刻感受到城市拥挤导致的生存空间萎缩感。例如,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马路上的堵车现象日益增多,医院里的就医等待时间日益变长,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日益短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地理面积本就不大的泰州容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及人均城市生存空间日益减少。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面对着日益萎缩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将不断降低,紧张、压抑、焦虑等各种情绪问题将会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阻碍泰州社会进步和市民全面发展的重大因素。
篇2
一、富阳区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一)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构成基本情况
近年来,富阳区流动人口增幅迅速,从约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8万人,其中育龄妇女(18-49)约6.23万人。与户籍育龄妇女数之比为0.35:1;已婚育龄妇女4.92万人,与户籍已婚育龄女数之比为:0.36:1。
1、育龄妇女年龄构成。根据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卷结果分析,富阳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以21-30周岁的青年为主。
2、来源地构成。从省外流入的育龄妇女主要是来自中西部及部分沿海农业人口大省。以及省级为流入区域看:排列前五位的是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江苏,共4.24万人,占流动人口育龄女总数的68%左右,其中安徽省最多,约占20%。
省内流入人口11512,其中育龄妇女5671人,已婚育龄妇女3939人。主要来自温州、丽水、台州等浙南地区。
3、文化构成。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问卷结果分析,在1000 从有有效问卷中,小学文化程度295人,初中536人,合计831 人,占83.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序169人,占16.9%,文化程度相对偏低。
4、集聚地构成。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主要集聚在富春街道、银湖街道、春江街道、新登镇、大源镇、东洲街道、鹿山街道、灵桥镇、上官乡、场口镇,这些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占全区的95.56 %。流动人口以租住出租房为主,问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71.35%居住在出租房里。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1、生育意愿相对较高。调查显示,51%被调查对象认为生育两个子女最好,25%一孩生育对象希望再生育一个子女。
2、出生、怀孕人数多,违法生育比例高。据报表统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流动人口在富阳出生1663人,同比减少213人;问卷调查显示:1000个已婚育龄妇女中,二孩生育331人,二孩符合率只有33.1%。
3、持证率低。1000个被调查对象中,有354人回答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占35%,实际数据可能更低。
4、长效节育率较高。通过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查询,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流动人口为37829人,占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76.89%,低于户籍育龄妇女88.55%的长效节育率。
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目前,区、乡、村三级均有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也均设有流动人口管理员,并在村(社区)设立计划生育工作站。全区共配备29名流动人口协管员。
(二)创新健全协作机制
一是开展联合稽查。与公安局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督查工作。二是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实行流动人口协管员计生固定待遇,按照每人3.5万元的标准给予保障。实行计划生育通报奖励制度,每提供一条信息,提供5-10元奖励。实行考核奖励,奖励计生工作优秀的基层流动人口管理员和协管员。
(三)优化宣教技术服务
积极开展社会化宣传,组织流动人口婚育阳光课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年”活动。2012年以来,共开展活动50次,发放宣传品9.3万,服务流动人口8.5万人次。2015年度,全区共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各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74450例,比上年年增加38886例,增幅141.38%,700例接受四项手术的流动人口按规定报酬10余万。
(四)加强信息管理应用
加强“浙江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2015年通过软件累计录入信息15万元余条,2015年开始开展流动人口清查基层信息工作 ,共注销流动人口信息10万余条,补录、修改信息20万余条。目前,富阳区流动人口建档率达95%以上、信息完整率达90%c以上。
三、存在问题
我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多年业一直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目前仍有许多工作未从根本取得突破,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服务管理压力大。我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占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服务管理工作做得越深入工作越大。现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匹配,部分地方流动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落实服务管理难度较大。
二是对基层工作指导有待加强。个别地方对工作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发现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有时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帮助基层解决,甚至往上一推了之。如:针对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况,基层干部基本上束手无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
三是乡镇孕检职责缺失。少数镇(街道)有设施无操作人员,不能开展B超孕环检服务,辖区内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只能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孕环检。
四是信息网络开发滞后。省综合平台流动人口模块应用后,基层反映流入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必填项太多,操作繁琐,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已制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开展。
五是两地沟通难度大。流动人口配合程度低,由于现居住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工作水平差异,存在与流出地沟通联系难、信息通报反馈率低等问题。流入育龄妇女出于各种原因对协管员信息采集不愿配合或提供假身份证明等虚假信息,导致采集的基础信息准确率低,流入育龄妇女对现居住提供的服务存在不愿接受或者拒绝的现象。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保障措施
要抓好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人员配备,每个乡镇、街道计生办(科)至少要有1名流动人口管理员,流动人口超过5000人的可按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配工作人员。村(社区)实有人口超过2000人的要增配1名计生服务员。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各级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中,必须单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按照与户籍人口均等标准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所需的经费。
(二)健全服务网络
要切实加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整合卫生计生资源,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硬件设备,按照省标准每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配备2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幼保健人员。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确保能服务、会服务。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计生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不断完善“10分钟服务圈”,提高避孕药具的可及率和获得率,在流动人口集聚的村、社区、企业和集贸市场设立标识明显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点,方便流入育龄妇女领取。依托卫生计生网线,开展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动态监测,不断深化人口流动迁移趋势和服务管理政策研究,为卫生计生工作及至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强化工作指导
要认真学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以及省、市关于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扎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调配研究,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要强化对基层日常工作的指导,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四)强化依法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严格依法办事,做好生育服务登记本的发放工作,完善服务记录,“三免费”服务做到全员、全程和全覆盖。完善和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对流出育龄妇女的跟踪和管理,免费为流出育龄妇女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家庭应该享受的奖励优惠政策。
(五)落实均等化服务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四部委要求扎实做好创新流动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通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建立健全流动计划生育均等化的政策体系,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员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待遇逐步趋同,并按规定共同享受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和谐融合。规范流动人口流入地二孩以及以下生育服务登记,将原来的生育登记承诺库扩展到二孩。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流动人口生育服务、出生等相关信息的网上沟通。
(六)强化平台应用
要强化省综合平台流动人口的应用,规范信息管理,及时提交查询、接收、反馈信息,修改、补充、完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工作。完善省综合平台流动谷模块应用通报制度,提高平台的应用水平。及时反馈省综合平台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建设,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继续做好流动人口流向、分布、内部结构变动及流动人口迁移趋势的监测调查,及时了解掌握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服务管理落实情况。开展信息共享工作,推动流动人口个案信息与居民健康卡、妇幼保健手册等信息的联通。
(七)深化区域协作
篇3
【关键词】公共卫生;方差分析;趋势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R6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201-04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扩大城市规模,建设城市新区,成为城市寻求新的增长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市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随着新区、开发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流物流的剧增,作为城市主要功能及重要的生活配套,卫生事业的发展突现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当前,南昌市拥有新区、开发区区域面积近四百平方公里,占全市5.4%;区域人口约80余万,占全市 17.8 %。2004年南昌市新区开发区主要卫生统计数据:一岁以内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82%,每千人扣注册医师数0.4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27,每千人口病床数0.21,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占全市的1.61%,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为2.21,人均医疗卫生经费为14.5元,各项指标均远低于南昌市的平均水平[ 2~4]。
在现有机制体制下,如何合理组织卫生事业,以有限的卫生人力、物力、财力构建符合新区特色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加快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区开发区亟待解决的社会事业发展问题。
1 方法和对象
1.1 对象:于2004 年7 月~2009 年6 月对南昌市三个新区开发区公共卫生运行管理的模式和卫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参照卫生部关于社会卫生资源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统计报表,制定南昌市新区开发区卫生资源状况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查表,由新区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卫生管理办公室和经贸局负责统计上报,对2004~2009年南昌市三个主要的新区、开发区社会卫生资源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进行调查;
1.2.2 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红谷滩新区与南昌市、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卫生状况指标的差别;
1.2.3 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2004~2009年红谷滩新新区卫生经济工作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三个新区开发区建立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2.1.1 由新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下属的社会事业发展局,承担辖区内卫生事业发展工作。
2.1.2 委托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代为管理。
2.1.3 将公共卫生部分委托上级行政部门。
2.1.4 红谷滩新区公共卫生运行管理模式:
2.1.4.1 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2004年,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主导,选派市级卫生行政和公共卫生龙头单位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与管委会社会事业发展共同搭建新区卫生事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措施实施的平台―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纳入新区管委会统筹管理。
2.1.4.2 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履行职责,形成全区上下共同支持公共卫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2.1.5 实施适宜新区开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策略,构建新区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合理规划,积极引入大中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建设重点,以个体、乡医及其它医疗机构为延伸补充,构建新区特色的医疗救治体系,打造新区“15分钟医疗健康圈”;建设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妇幼保健、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全区公共卫生的龙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责任健康管理医师;构建新区特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以行政委托为手段,将卫生执法权力以委托方式下放新区,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区卫生分中心,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员,构建新区卫生监督网络,;构建纵横贯通、立体交叉的公共卫生信息交流平台,开发社区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医院管理系统“六网合一”搭建新区卫生网络平台;将卫生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将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坚持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按服务人口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卫生事业发展的经费逐年增长,逐步建立完善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补偿机制。
2.2 统计分析红谷滩新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市四者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否有差别。
表1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是对人均医疗卫生经费的分布描述,县区中1、2、3、4分别代表红谷滩新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市,N、Mean 、Std. Deviation、Std.Error、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Minimum、Maximum分别表示变量的调查数量(样本量),均数,标准差、标准误、95%可信区间、最小值、最大值。
表2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的方差分析结果,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分别表示变异、自由度、均方、F值、P值;第二列的三个值分别表示组间变异(Between Groups)、组内变异(Within Groups)和总变异 (Total)。
2.3 所有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由表3、表4可见,人群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卫生保健因素等相关指标在四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2.5 所有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6至表7所示,第2列和3列的1、2、3、4分别表示红谷滩新区卫生办、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市。
A社会卫生事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策略应用后红谷滩新区与其他开发区同期比较。
B社会卫生事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策略应用后与南昌市比较。
2.6 趋势分析的SPSS实现过程。公共卫生费用随年份的变化趋势进行直线模拟,复相关系数(RSQ)为0.928,自由度(d.f.)为4,检验量(F值)51.60,检验P值0.002。截距为0.667,偏回归系数为12.861,如下表所示。
复相关系数表明该直线直线回归趋势可解释公共卫生经费随年份变化的92.8%。b1为回归系数,表明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变化的量,该值为正,则因变量为增长趋势,该值为负,则因变量为降低趋势。本趋势方程中表示每增长1年,公共卫生经费增长13.857万元,该趋势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2.7 红谷滩新区与其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结果。红谷滩新区主要评价指标中人均医疗卫生经费、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高于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人均医疗卫生经费、出生率、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一岁以内儿童计划免疫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高于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公共卫生策略实施后,与其他两个同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评价指标比较,红谷滩新区区部分指标有较大发展。
2.8 红谷滩新区与其南昌市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结果。从红谷滩新区实施创新适宜的公共卫生策略后,其社会卫生事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与南昌市总体指标的比较可见,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红谷滩新区高于南昌市,表明红谷滩新区人口健康状况已超过南昌市的总体水平;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人均医疗卫生经费与南昌市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红谷滩新区健康影响因素、卫生经费投入已达南昌市水平,对辖区的安全饮用水设施建设和卫生工作的重视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而一岁以内儿童计划免疫率、每千人口注册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口病床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县区住院人次数、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红谷滩新区仍低于南昌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公共卫生策略实施后,红谷滩新区卫生事件发展的部分评价指标已达到南昌市的水平,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纳入全市的统筹规划。
2.9 红谷滩新区自身增长趋势分析。除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三指标呈负值(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流动人口、当年财政卫生拨款、卫生事业费、公共卫生费、中医事业费、上级卫生专项补助、卫生建设基本投资、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平均期望寿命)均为正值,随时间(年份)呈增长趋势;其中除流动人口、中医事业费、乡村医生三类模型拟合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红谷滩新区实施科学规范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后,人群健康状况、卫生保健、物资资源、财政投入等随时间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3 讨论
新区开发区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对新区开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工作责任制[ 6]。计生、卫生、财政、人事、科技、药监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各级共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3.2 进一步提高加强对新区开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仅是卫生问题,而且是国家安全和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各部门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加快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地抓好公共卫生工作。
3.3 建立财政投入和补偿的长效机制,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卫生事业经费必须向公共卫生倾斜,确保疾病监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业务的运行经费。
3.4 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城乡一体”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区开发区公共卫生运行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快新区开发区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信息体系、人才培养社会支持体系,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卫生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威、肖红茂、符艳,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社会卫生状况综合分析 ,《江西医药》2007,42(10):931~932
[2]Xia WANG;Dan-hong LIU;Ke-qin RAO;et al .Defining Chinese National Health Indicato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ttributes.China Digital Medicine; 2006,1 (01):38~41
[3] 2004年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市统计年鉴
[4]Sun Yuwei;Zhao Zhongtang;Li Shixue; An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Effectiveness of New Public Health System in Shenzhen Bao an District;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2006. 05
篇4
医护人员诊疗艾滋病的行为及需求调查
2005-2009年江西省抚州市暗人群HIV及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趋势
2000-2008年贵港市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HIV-1感染中的白介素-2免疫治疗作用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新药:杀微生物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MSM人群HIV/STD新发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稿约
100例HIV/AIDS患者接受AZT+3TC+EFV治疗不良事件的分析
HIV-1感染者CD_4~+T淋巴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增殖和消亡情况的观察
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河南省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研究
云南省昆明地区高危人群HIV-1二重感染的研究
湖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与关怀的一站式转介服务模式
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临床特点研究
福建省两市戒毒所和妇教所开展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的定性研究
不同地区吸毒者HIV感染与危险行为调查
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阳光家园”安置模式下的心理状况调查
我国10省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有关社会保障权益的现况调查
179例HIV/AIDS病人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高危人群安全套需求状况调查
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部分项目县(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结果分析
卫生九项目部分省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12212人次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资料分析
河南三地AIDS病人幸福感的探索性研究
云南某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儿童身心健康现况调查
山西省运城地区PLWHAS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天津市男孩的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深圳地区MSM性伴数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大陆7城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黑龙江省四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2002-2008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副作用探讨
医科大学生参与社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讨
POL干预方法在MSM人群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
2008年广西南宁市部分男男者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湖北省推广实施100%安全套使用与女性商业者艾滋病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配偶不同标本滴虫检出率及致病情况分析
运城市18名艾滋病防治人员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例儿童因废弃注射器造成HIV非职
艾滋病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85例临床分析
以耳鼻喉科疾病住院的10例HIV感染者临床分析
哈尔滨市南岗区2004-2007年艾滋病与各种报告性病疫情分析
12例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方城县3例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调查报告
271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 态度 行为分析
老年人感染HIV的风险不容忽视
牙周炎症可能会激活潜伏的HIV
美科学家发现抗HIV的天然抗体
HIV-1感染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有影响
抗HIV药物可以抵御新的感染
到2050年人类有望根除艾滋病
三唑类抗真菌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艾滋病疾病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HIV/AIDS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研究进展
第二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征文通知
2009年《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征订启
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继续教育;农民工
一、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及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广东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量的增长表现为经济总量上升至全国的1/8,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全国的1/7;质的飞跃则由一组下降的数据来表现: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四个指标的下降”。这正体现了广东经济正逐渐步入质量型、效益性的增长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虽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状态。现在,资源问题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广东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释放创造能量,逐步进入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能耗下降阶段。
二、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广东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业门槛较低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广东省政府逐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改革,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对用工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会更加明显。广东省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对于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一)广东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从受教育人口看,广东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方向发展,但文化程度低的人口还占绝大多数。五普资料显示,全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7.94%,在全国只排在第八位,远远低于北京的77.50%和上海73.45%[1]。再从大专以上人口比重来看,广东只有3.88%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全国排在13位。这说明了广东省高层次人口比重偏低,人才储备不足。与总体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存在同样问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例高达78.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48%,大专及以上的占5.13%,虽然高中及大专这两个层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北京、上海、辽宁、江苏要低[2]。
(二)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要求
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最直接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广东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是明显匮乏的。从五普及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广东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60人,不仅远远低于上海的10940人,而且还低于全国3611人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与工程师分别为26人与17人,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从国际看,广东每万名劳动中R&D人力为18人年,日本为136人年、德国为116人年,差距巨大[3]。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创新力量的薄弱,将会严重制约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受外生因素影响较大,这些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促使广东必须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尤其是人才资源的存量上与之发展相适应。广东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状况要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是比较严峻的。广东过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地的人才,这是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缘故,但随着近年来像长三角、京津冀等有实力的区域发展起来后,人才的多向选择使得广东的人才储备受到挑战。外地人才流失、本地高层次人才匮乏,这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改变人才投资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教育投资是必由之路。
(一)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显现。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教育。与其他要素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不一样的是,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递增的,简单的说只要投入都会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大。因此,从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的结构
继续教育是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人们提供的一个知识追求的平台。由于继续教育本身特点就是注重内涵的发展而不偏重形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设置适应市场趋势与用工需求的课程和培训内容。
四、农民工是现阶段中国继续教育的主体对象,但不能忽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根据统计分析,我国近期内将有6亿多人必须接受新职业的培训或学习不同于他们原来工作的新技能[4],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问题逐渐显现。从2007年开始,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降到1000万以下并继续下降。“十一五”过后,中国就会开始面对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
(一)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农民工对广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农民工的素质逐渐不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民工素质已成了广东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质量的保证。
1.从农民工的素质看加强继续教育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五普数据分析,广东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体,两者共占比例为78%左右;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3.19%[6]。这说明了广东的流动人口素质与广东整体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整体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相加只占20.41%,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省产业接受转型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求。
在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的缺乏。“民工荒”问题其实就是产业知识需求较高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矛盾的表现。从技术工人的结构对比更能看出这种供需的失衡状况,从表2可以看到,广东省的中高级技工是严重缺乏的,2005年,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达502.4万人,而实际满足需求的只有365万,缺口达130多万[7],如果把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初级工比例降低,这种供需失衡情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职业技术教育是继续教育体系重要方面,是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再教育形式。面对如今的广东技术工人的供需失调严重状况,职业技术教育应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举措。
2.从农民工的主观意愿看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构建继续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但要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个人必须有需求,也就是主观意愿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越发强烈。在2004年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指出,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有71.8%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但在这部分人中有76.3%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班。报告中还指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不断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比例增长的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从参加培训的方式来看,接近60%农民工是自己主动参加培训的,这个比例远远超过政府组织10.7%,企业组织30%这两种方式。这体现了广大的农民工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学习”。
农民工培训也是继续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递增,提供培训的地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需要的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储备。
(二)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虽然农民工群体是现阶段继续教育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对于广东省来说,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不能忽视的。从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中已经看到,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乏。过去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当外在优势逐渐消失时,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是最关键的因素。继续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时限最长、形式最多、服务面最广、最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面对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继续教育承担着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布局,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丰富继续教育内涵,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保证继续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道春.广东人力资源与人才战略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黄培伦,李鸿雁.和谐广东中的人才结构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5,(9).
篇6
关键词:外来人口;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大连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35-03
引言
目前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呈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并用的态势。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如外来人口的规模结构、发展过程、流动原因,对城镇的影响(多从经济方面)以及人口政策和管理方面[1~14],而对外来人口与人居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还鲜有报道。作为人居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特殊的物质流,外来人口改变着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它与其他要素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如果人口(本文只研究外来人口)与其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谐和适配的关系时,人居环境系统就处于稳定状态。反之亦然[15]。本文把外来人口作为系统的干扰因素,首次依据动机和目的把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旅游、投资、投亲访友和外来打工人口,分别探讨其变动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影响,多层次分析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的规律。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政府部门更好引导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对其他同类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一、外来人口的界定
“外来人口”是相对于当地人口而言,用中国现存户籍制度来区分,是指户籍不在现居住地的外地人口。而外地人口划分一般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对外来人口有几种称呼:(1)农村流动人口;(2)外来居民;(3)新移民;(4)外来农民工;(5)“新某某人”(如新大连人)等。笔者认为,以上称呼是基于不同角度对外来人口作出的认定[14]。本文所说的外来人口是指在大连工作、生活、学习的来自大连以外的不具有大连户籍的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依据他们来大连的目的和动机,本文将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外来投资、外来旅游、外来打工和投亲访友人口。
二、外来人口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影响
人居环境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或社区系统)[15] 。它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内外要素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外部要素的变化引起系统结构的改变,这种变化的实现是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的反馈控制完成。外来人口作为输入的物质因素改变了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结构和状态。
外来人口通过其人居活动与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发生紧密联系。适量的外来人口和适度的人居活动可促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这又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当外来人口的数量和人居活动超过系统承受限度,系统就会不稳定,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从而形成新平衡,但是新的人居环境系统的适居性和价值性可能会有很大降低。从系统观点出发,要求分析系统要素间、要素与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系统与系统间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为有效控制与改造系统,外来人口研究要始终着重从整体(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部分(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综合考察对象,以最佳处理和研究外来人口问题。
(一)外来人口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物质系统的影响
物质系统包括住宅、环境生态和公共设施。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影响它们从而影响物质系统。
由于外来人口来源和结构多样性,为住宅建设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愈来愈多的外来人口流入,对住宅、环境生态、公共设施带来更大压力,也对其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自身稳定性,系统借助自身调节功能从住宅、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加以改进来缓解外来压力:
1.对大连外来学习人口的调查可知,自2000年以来,其数量逐年增加,相应地,大连各类高校、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也呈现这一趋势。
2.外来打工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没有能力购房,居住方式以租赁房屋为主,有的住在单位宿舍、工作场所、雇主房屋、亲友房屋等。这些集中住宅区(或是暂住区)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如甘井子和沙河口区的机场街、中华路、辛寨子街区已成为“城中村”。
3.外来投资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与较高的收入水平,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对住房档次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连住宅区分化,例如大连友好广场、中山广场周围、星海湾的高档住宅区的出现。
4.大连外来旅游人口逐年增加,他们多数以各种档次和类型的酒店和公寓作为休息娱乐场所。为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各种酒店及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酒店及附近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外来人口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非物质系统的影响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非物质系统包括住区安全、住区智能和住区文化。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与当地人居活动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人系统的非物质系统:
1.外来学习人口的提高了住区的智能和文化交流。例如,大连沙河口区外来学习人口众多,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大连市科学教育中心区,住区智能水平高;在校外来大学生大多在课余时间兼职与专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提高了住区文教水平和智能。
2.外来投资人口的增加拉动了大连高档公寓和租房市场消费。高档公寓入住率逐年提高,如星海国宝、明泽园、维多利亚庄园。一些短期投资者和外资企业的外籍员工以租房为主,大部分选择住区智能好和居住品质高尚的落脚地。这为住区特别是高档公寓项目提供了稳定而持续的客源,使大连成为东北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促进了住区的智能的提高。
3.大连拥有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接待网络。酒店宾馆规模、设施、装修均已达到国际水平。优秀的软硬条件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形成特有的大连旅游文化。它们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4.外来打工人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确定因素。外来人口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和当地居民有一定差异。他们将各自生活习惯带到住区时,可能和当地文化冲突。大部分外来打工人口处于流而不迁的不稳定状态,定居意愿不高,购买力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降低了系统的非物质系统功能。
三、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
城市人居环境由自然、经济、社会等交织而成,各部分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只有当人居活动强度小于城市环境承载力时,城市人居系统才会向着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演化,城市也才会持续发展。
(一)外来人口对环境系统的影响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对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生态失衡严重。以水资源为例,根据预测,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经济发展,大连市缺水量逐渐增加,到2020年缺水量将会达到7.09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供给保障也逐渐降低。从2005年的87.22%降至2020年的66.4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大连目前水资源供给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及经济发展需要[16]。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个别年份负增长。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外来人口,从1994―2007年每年外来人口增加量都在50 000人以上,按照人均生活用水中等程度200升~250升/日进行计算,外来人口平均每年用水总量最少是488万立方米,并且还呈增长趋势,考虑到外来打工人口的节水意识薄弱,每年消耗水量应该还要多。这给大连用水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外来人口数据,对大连外来人口进行趋势分析,得到图1,可以看出大连外来人口与总人口的数量关系。
(二)外来人口对大连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外来人口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和服务业,多是脏累差本地人不愿从事的行业。大连1998年来自然增长率低,外来人口为大连劳动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大连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大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大连商业、旅游、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大连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文化层次外来人口流入,弥补了大连管理人才和技术不足。随着大连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外来人口加入使大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从外来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外来人口延长了大连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负面影响。但是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人居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极大冲击: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管理难度加大,住房紧张,能源紧张,就业形势严峻,这对宜居城市大连是个很大考验。
结论及建议
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使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与人居环境系统要素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如果外来人口与其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谐和适配的关系时,人居环境系统就处于稳定状态。为保证大连人居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研究和管理,提高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大连所辖的六区三市一县应加强对口引进,建立外来人口信息库,既对外来人口数量上进行合理控制,又要结合大连“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对劳动力和人才需求,实行有效合理引进;提高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实现由劳动力输入到人才流入的转变。
2.加强大连人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克服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现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包括地铁和轻轨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落实公交先行原则,抑制私家车迅猛发展局势,通力协作构建智能化公交网络和城市智能管理系统。继续加大外来人口公寓和人才公寓建设,提高外来人口住区环境质量和智能水平。
3.加快大连城市职能转变,既要加强大连的石化和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又要努力实现向东北亚中心城市、国际航运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的转变,发展现代化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文娜.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8):76-82.
[2]谢守红.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4):81-84.
[3]于,张晔.北京外来人口结构与分布问题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5) :50-55.
[4]但涛波.中山市外来人口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
[5]史彦廷.外来人口与城镇化建设――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5,(10):94-96.
[6]赵秋成.大连市人口变动特点分析[J].人口学刊,1996,(2):52-56.
[7]王丽华.大连市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
[8]赵文琛.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5):52-58.
[9]宋迎昌,武伟.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J].经济地理,1997,(4):71-75.
[10]冯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16-22.
[11]鲁奇,黄英,孟健,等.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和近远郊区分布差异的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2005,(6).
[12]李若建.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3-80.
[13]崔承印.外来人口对北京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2,(5):21-25.
[14]朱乐燕.简论外来人口的区分标准及社会融入[J].宁波党校学报:2007,(3):47-49.
[15]李雪铭.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32-44.
[16]赵晖,蒋昭彦.大连还能容纳多少人口[N].半岛晨报,2008-05-18.
Influence of Migrant Popul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lian’s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System
WANG Wen-hua1,LI Xue-ming 2,Ma Hui1
(1.Institute of City and Environment,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The Research Center on Ocean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篇7
关键字:CPPS软件;人口预测;枝江市
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自然增长率法,但这几种模型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回归分析法在预测较长时间人口时误差较大。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由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研究开发,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理解、预测质量高的特性,是预测总人口和年龄结构的良好工具。
枝江市人口概况
枝江市2008年户籍总人口50.49万人。户籍人口从1949年的27.04万增加到2008年的50.07万人,共增加了23.0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0.5‰。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增长期,从1949-2000年。这一阶段户籍人口基本上为正增长,1998年时达到最高的51.44万人。第二阶段:稳定期,从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人口有增有减,年均增加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波动变化,基本稳定在50万人左右这样一个水平。
从年龄结构看,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时枝江此系数即达到7.7%,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00年该系数上升至9.2%,比1990时增加了1.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明显,将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表1:枝江市历次普查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预测参数估计
预测基于两个假设:①所预测的人口为封闭人口(不流动);②未来人口的死亡模式保持不变。
总和生育率(TFR)
从枝江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来看,枝江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时的2.52到2000年时下降到0.86,到2008年略升到0.92,仍属于超低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小于1.3)。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6.3‰下降到2009年的1.8‰,已经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超低生育水平区间。
按照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人口生产有其巨大惯性,总和生育率在近中期将保持现状;另一方面,人口政策正逐步受到人口专家、政协委员的关注,纷纷呼吁为计划生育松绑,在2030年之前,人口政策调整是可以期待的,独生子女婚配生育二胎现象普遍,而且充分考虑外来人口数量增和生育水平偏高因素,总和生育率将有所上升,设定到2030年总和生育率为1.15。
平均预期寿命
2008年枝江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2,女性为76。根据联合国预期寿命的平均年增长步长的经验值,从2009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0.1岁;2020年以后按照高龄步长递减的原则,平均每年增加0.05岁。
出生性别比
为了防止未来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预测出生性别比线性插值到2020年115,以后保持110的水平。
生育模式
生育模式即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数量在全部生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预测采用现状生育模式不变。
预测结果与分析
在CPPS软件支持下,以2008年人口数据为基数,以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和生育模式为主要控制变量,对枝江市2009-2030年人口进行预测。
总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分析
如图1,从总人口走势上看,枝江的户籍总人口在未来20年间将出现持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出生率低而死亡率上升的缘故,人口总量将从2008年的50.1万人下降到2030年43.8万人。具体预测值见表2。
图1:枝江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9-2030)
表2:枝江市2009-2030年总人口预测值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及分析
如表2和图2所示,0-14岁人口数量和比重迅速下降,在2011年左右达到第一个谷底,随之小幅上升,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5万人,随后开始一路下降,到2030年人数减少到3.3万人,只有2000年的1/3,占总人口比重只有7.5%。
15-64岁人口先增后降,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39.5万人,占总人口的80%,此后逐年下降,2020年降至35.3万人,2030年降至2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也持续下降。
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则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而且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从2026年开始,上升幅度陡增,到203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1.1万人,占总人口超过25%。
枝江市不同年龄段占总人口的比重整体而言是:0-14岁人口发展态势趋近“右下倾曲线”型,15-64岁人口呈典型的“抛物线”型趋向,而老龄化人口的走向则为“右下倾曲线”型。这意味着随着年份的推移,枝江市人口抚养(包括0-14岁和65岁以上)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目前国际划分老龄化社会标准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者老化指数(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老少比低于15%的人口被认为是年轻型人口,高于30%的被认为是老年型人口,介于二者之间的是成年型人口)在30%以上的为老年型社会。
枝江1990年人口已经开始老化,到2000老龄化程度缓慢地加深,但随着生育意愿的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此后20年,枝江将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殆尽,面临严峻的“未富先老”的考验。
表2:主要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值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也同样反映了这一趋势。2000年时,金字塔中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为静止型(稳定型),到2015年,金字塔下部收缩、上部变宽,到2030年,金字塔底部更窄、上部更宽,表现出强烈的收缩态势,是非常典型的衰退型人口结构。
应对建议
积极应对老龄化
就一般情况而言,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负面作用。首先老年人口不断扩大将导致退休金、养老金、社会保险基金等国家与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同时需要对其提供更多的老年医疗、娱乐、福利等多种社会服务和设施,而相应的政府用于生产上的投资将不断减少,从而加重了国民经济负担。
人口老龄化也会对居民个人消费产生影响,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消费支出将呈现减少趋势,年龄结构变化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于收入较低,人口老龄化的消费减退效果将影响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
政府应稳妥应对老年人口问题,立足于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对老年人的供养能力,提供社会救助,建立覆盖全域的社会保障体系。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吸引劳动人口转移
枝江作为宜昌市域次中心城市和宜昌沿江突破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宜昌市和湖北省县域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增长和承接沿海地区及宜昌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枝江将迎来产业大发展,同时在疏解宜昌中心城区职能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从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需求进行测算,到2015、2020和2030年,劳动力的缺口将分别达到1.2、8.4和17.6万人,这部分人口只能依靠外来人口进行补充。
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促进经济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良好就业岗位吸引人口集聚。改善城市环境,以高质量综合环境吸引周边人口流入。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人口结构转变的影响,合理配置各类设施
人口结构变化与房地产市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直接相关。如城市住房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这一人群的购房情况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运行;人口老龄化带来老龄基础设施包括老年公寓、敬老院、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的增加,并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分配;青少年人口的减少带来教育网点的变化等等。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正视这种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董银兰、周艳华、解鸿泉:《人口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
2、许峰、冯健亮:“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结构预测分析及其规划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6期。
3、夏业良:“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篇8
一、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评价
1999年河南的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5.81,而现在河南省的人力资源能力状况及发展趋势是什么呢?本文通过查询统计年鉴数据对河南省从2002年到2010年评价,并进行动态趋势分析。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11》人口、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和教育与科技三部分对河南省文盲人数、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数量进行搜集,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数据,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一直在上涨,但是到2010年底才达到8.42,离临界点10还有一定的距离,仍然处于较弱水平。增长速度只有2006年较2004年达到10%以上,2002年到2010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6.3%,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加强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可以看到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最近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河南省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引进和教育体制等方面的落后,制约着其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本文认为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基数大,素质低。截止到2011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9388万,农村人口5579万。文盲率5.4%,高于全国水平。文盲人口仅代表具有体能的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很低。河南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人口占32.8%,初中文化程度占44.4%,高中文化程度占15.3%,专科文化程度占5.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6%。如何将基数较大的低素质人口转化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2.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2011年河南省三次从业人员共6198万,第一产业占43.1%,第二产业占29.9%,第三产业27%。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过大,高出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属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就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促进其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3.科技人才少,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2011年,河南省专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92902人,占河南省从业人员的0.5%;科学家工程师人数123594人,占河南省从业人员的2.1%。科技活动人才非常匮乏,与全国相比有比不小的差距。河南省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河南省70%的高科技人才分布在省会郑州及周边城市,过度集中的人才分布造成人才闲置与匮乏结构矛盾突出,制约着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教育的投入情况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河南省2010年教育经费911.12亿元,仅占河南省2010年GDP的3.95%,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北京等发达地区。培训是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无论是在职培训,还是其他培训,河南省的投入都不足,还未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培训体制。
三、加强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加强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建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发展基础教育对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巩固和加强九年义务教育,从整体上减少文盲人口的基数。以郑州大学城为中心,开封、洛阳、焦作为支点,向河南中南部辐射,建立多城一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对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转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和多样化。
2.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截止到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偏高,高出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进步能够改变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流动量和流动格局,能够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并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之目的。而且,科技创新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龙头。因此,河南省要把科技创新当作产业结构优化的首要推动力,加大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进程。
3.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的计算中权重最大,是文盲权重的100倍。因此,加快人才引进步伐是加强河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通过提供各种优厚的待遇重点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尤其是院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人才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充分利用马太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其次,针对河南省紧缺的技术型人才,加大引进力度,满足发展需求。再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构建合理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做到科学合理,留住人才。
4.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职业培训、岗位培训。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要素。从历史看,1900年美国追英国,1950年日本追美国,1960年韩国追西欧,人力资本投资在中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在GDP所占的比重。高等教育是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教育经费的增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是增长人口素质、改善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的重要一环。培训可以促进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优化就业人员比例,进而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
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模式
一、背景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老龄人口作为人口中的“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早在1982年,标志着“理解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人口老龄化国际会议”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种趋势,作为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社会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的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2011年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进入了新的起点。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们面临着诸多人口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对人口问题提出以下几个重点:大力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为全国人民关注,甚至为全世界所瞩目。
自成立以来,社会经济都在稳步向前发展,而伴随其中的人口问题也日渐明显和突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在全区24706321的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68157人,占常住人口的7.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21个百分点。正如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佳指出,“已进入了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眼富民强区、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将老龄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呼和浩特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呼和浩特市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首府,全区各族人民高度聚居,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人口战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全区其他盟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榜样,呼和浩特市更是首当其冲。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作为标准时点,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286.66万人,在全区12个盟市中居第3位。2000-2010年10间,呼和浩特市人口净增加42.87万人,增长17.59%,年均增长1.63%。比较上次人口普查,呼和浩特市1990-2000年的10年间,人口净增加52.63万人,增长27.53%,年均增长2.38%。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9.76万人。然而,在2011年常住人口286.66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21.90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7.64%,这表明全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本次人口普查结果与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相比,65岁以上的老人增加了6.63万人,这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期,这部分人即将进入老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呈继续发展态势。而相对于老龄人口,0-14岁儿童比10年前少了7.53万人,这表明,近10年来呼市地区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比较好的,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这4个城区的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9.1%,而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这5个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区人口的30.9%。这说明,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人口压力较大,而旗县地区地广人稀,全市整个人口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中心城区老龄人口明显多于五县一旗地区。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旗县,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等场所和设施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高于旗县。“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174元,比上年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46元,比上年增长12.1%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938 人,发放低保资金24717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946人,发放低保资金9246万元。通过这一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多,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却其本持平,基于城区人口是旗县人口的3倍之多这一人口情况,可见旗县人民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况且在旗县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这部分人群多为孤寡、贫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经济条件及身体条件的双重制约。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官员吴玉韶表示,未来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将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等趋势。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6.7%;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占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此外,城乡空巢家庭将超过一半,部分大中城市达到七成,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是全国乃至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养老产业的发展事关数以亿计老人的晚年生活,因此,研究内蒙古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符合内蒙古地区的养老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相应的养老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现在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一直都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养儿防老”、“坐享天年”这种思想一直都存在,但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的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养老院等各种“社会养老”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在呼市主体城区,养老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民间一般养老机构与现代化老人公寓、文化型养老机构和养老型医院等多种养老形式为辅的方式完善老年人的生活。截至2011年6月,呼和浩特市共有敬老院42所,并且2011年计划在5个农业旗县新建敬老院10所、改扩建7所。在五县一旗地区,多采用农村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养老模式。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近年来,国家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增加了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但仍然存在着居家养老水平低,社区养老功能不全,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养老服务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养老机构床位数为例,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50-70张。而据民政部门统计,呼和浩特市现有养老服务机构23家(不包括农村敬老院),床位数406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2张,这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张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且呼和浩特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失能、半失能老人和低收入老年人为主,难以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养老行业属于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微利行业,民间资本参与意愿不强。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问题。
三、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新农保等养老制度从无到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存在着多方面问题等待破局和完善。呼和浩特市作为的首府以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养老模式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其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因素,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成唯一老年人口超1亿国家直面老龄化社会挑战[EB/OL]. 内蒙古人口网,2011-08-29.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 2011-5-16.
[3]呼和浩特市第6次人口普查现状,每户平均不足3人[N].内蒙古日报,2011-06-13.
[4]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未来五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EB/OL].内蒙古人口网,2011-03-02.
[6]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与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EB/OL].内蒙古人口网.2010-07-08.
篇10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对策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近况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2010年,60岁及60以上老年人口中城镇人口为4631万人,其占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为11.69%;乡村人口数为9930万人,乡村人口占老年人口总人口的比重是14.98%;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城镇人口数量为3102万人,其占老人口总人口中比重的7.8%,乡村人口数量为6667万人,其占老年人口总人口比重的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联合上述数据阐发可得出,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的水平要高于城镇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水平更比城镇的高龄化紧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性差异大,东部地区的生活条件要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生活条件,西部农村的生活条件要远低于东部农村的生活条件。
二、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老年人的抚养比难以承受。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农村老年抚养比为4.22:1。也就是说,4.22个农村劳动力赡养一个老人。我国总体上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未富先老的特点更为突出,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造成这类现象既有政策方面的缘由又有经济社会方面的缘由,早在197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得到有效的遏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又由于现代人的压力大,生育意愿也在不停的降低。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的必然导致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二)存在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中的一个特别群体,一般是指,60周岁以上的无后代或者子女持久居住在外地,本身自立糊口的老人。大部分的空巢老人缺少生活上的顾问,老人不免有孤寂之感,尤其是老人抱病时,子女又不在身旁求医看病比较难,乃至出现病死无人问津的征象。在农村,农民首要是外出务工,赚些外快进一步提高本身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动也是造成农村中的空巢老人的一个因素。
(三)农村中医疗卫生条件状况不是很好,农民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中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体检活动,小病累积成大病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瞧瞧。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会保险简称新农合,可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因素是得新农合轨制还未发挥有效的功能。由于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农合轨道对患大病的老年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大多数老人就是小病抗、大病挨的状况,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人会去看医生。农村偏远地区甚至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农村老年人养老办事条件严峻欠缺。长期以来,民政局在农村的养老办事方面着重于保障那些“五保户”、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对农村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及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慢慢正视起来,但与众多老人的需求相比仍然是无济于事。农村中大多以家政服务项目为主,其服务内容跟形式比较枯燥,还不能充分满足农村老年人对服务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模式在农村中受到阻力,往往进行不顺利。然而多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因为报酬较差,业务素质总体不高,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异常少。
三、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出公道响应的对策
(一)加速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程序。要对合适零丁二孩生养政策的方针人群,政策要宣传到位,办事合理到位,简化再生养证审批流程,真正将人口政策盈利落到到实处。加速推动信息化建设,建设好下层卫生计生的管理平台。连续推进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展开优质服务建立做好榜样性的服务工作,加以推行从而使农村里出生率的比例高于老龄化的比例,从而改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为农村增添新鲜血液。
(二)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率,加大公众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本地政府应当增强城乡统筹规划建设,出台写惠农政策,用财力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勉励农地集中以便形成规模性的发展范围,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和产业链,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政府引进外地投资者企业,以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得到有效的应用。提高农村劳动人的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利用,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此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能使农村能集中劳动力,从而空巢现象会减少,老年人从身体和精神上都能得到有效的照料。
(三)增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1)在建立大病保险政策的同时也要健全商业保险,同时做好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一部分原合管办人员负责对保险公司经办业务的监管,从而实现医疗保险全流程办事。(2)建立好网上结算工作,能实现省内省外核查信息和报销,实现民不出户就能办理好一切医疗繁琐事务(3)政府加大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力度,培养专门的新农合基金管理人员,使其具备相应的资金管理知识。
(四)在摸索的道路中寻求新的农村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外,还要鼓励民间资本力量的参与,并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连系农村改革的情况,在许可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措施,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发挥土地资产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钻研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所必要的食物产品,开展对老年人在营养与膳食方面进行检测指导,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健康水平。要继续鼓励农村中有劳动力的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积极参加当地村里的活动、对新农村的建设及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等,以提高老年人自己的身心健康精神上得到满足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农村养老当前严峻态势,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J].新农网.2015
[2] 在2015年全省农村基层卫生、计划生育基层和新农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A].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
[3] 主旨演讲与理论研讨之一:人口老龄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34)
[4] 刘生龙.健康老龄化战略缓解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
[5] 黄宏磊.以湖北省为例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农业经济.2012(3)
[6] 王红珠.宁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2014.
[7] 万宝瑞.农村养老当前严峻态势[J].中国乡村发现.2015.1
[8] 蔡茜.向丽华.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9] 崔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C].南京师范大学.2006.
- 上一篇:水利工程测量方案
- 下一篇: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