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对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逐步实行保健管理”。本文对盐城市亭湖区流动人口妇女围产保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亭湖区流动孕产妇有关情况调查

1.1 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情况:2004~2007年本地户籍与流动人口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见表1,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每年有小幅下降,至2007年已降为31.41/10万,虽低于报道的其它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44.44/10万[1],但却是本地孕产妇死亡率的6倍;围产儿死亡率为12.46%,虽低于余国萍报道的48.53%[2],但明显高于本地围产儿死亡率。

1.2 流动早产妇一般情况:通过对2005~2007年亭湖区270例流动孕产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上报资料的统计,建卡率为57.04%,定期产检率为10.7%,有25.1%的产妇从未做过检查;33.1%的产妇是计划外怀孕,24岁以下占40.0%,其中20岁以下没到法定婚龄的就占了12.0%,年龄最小为17岁,20岁以下的产妇中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的竟占了40.0%;她们的文化程度见表2,经济状况见表3。

2 流动妇女围产保健中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程度低,围产保健意识淡薄:大部分流动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因缺少孕期保健及优生优育知识,不能主动接受保健服务,故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较高。

2.2 收入偏低,经济困难,不愿花钱接受保健服务:由于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有一半以上的孕产妇处于贫困状态,由于经济困难,她们大多不愿花钱到医疗、保健部门接受保健服务。

2.3 早婚早育普遍,计划外怀孕较多: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少女妈妈竞占了总数的12.0%,且其中的40.0%有2个或3个孩子。计划外怀孕竟占总数的33.1%。这说明在一些贫困地区,早婚早育现象仍较普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有所松懈,由于是计划外怀孕,她们大多不愿到正规医疗单位产检或分娩,有些偷偷地跑到私人诊所去检查,得不到正规保健服务。

2.4 流动性大,无法跟踪保健服务:流动妇女工作单位及居住地不固定,流动性很大,有些不办暂住证,且经常更换手机号码,这导致平时跟踪保健服务困难。

3 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影响流动人口接受卫生保健服务最重要的因素除经济状况外,就是自身保健意识,故要加强卫生知识普及宣传,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保健意识;可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健康宣教。如广播、电视、黑板报、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及开办孕妇学校等。

3.2 加强计生管理深度:要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进行理念创新,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建立综合治理协调制度,加强社区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对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要一视同仁,同样管理;其次,要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障她们在流入地依法享有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3 加强卫生服务广度:为流动人口妇女建立健康档案,一旦怀孕就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定期检查,定期追踪,及时掌握她们的情况和去向,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转诊制度,一旦发现该孕产妇搬离本社区,即把档案转到现居住地社区。

参考文献

[1] 骆雅,刘琳,罗永王,等.杭州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比较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9(6):526

[2] 余国萍.绍兴市省外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7):554

篇2

关键词:流动人口 管理 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流动人口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诸多新问题,现就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管牢控好流动人口,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谈几点建议。

1.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流动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这个流动的庞大育龄群体,不仅使传统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面临严峻挑战,而且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新形势,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攻坚破难,加快建立完善新机制,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情况分析来看,我们应该出台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借鉴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职能分离、下放权力和以市场为导向等理论,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各方面的对策。并对现行管理上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从中看出一些政策的不足,从而得出完善相关政策的对策。流动人口具有双重效应,管理得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有益的贡献,管理得不好容易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管好流动人口、发挥流动人口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在政策上,要给予外来人口同等福利待遇,用工管理上,出台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用工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出台能够吸纳外省人才为我所用,使外来人员能够安心工作,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组织上,落实现行政策,真正赋予各乡镇人口管理办公室(即公安派出所)的应有权利,形成以公安机关为主,其他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管理机制,使管理工作政出一门,任务清、职责明、工作连贯,使各项管理措施能真正得到落实。另外,政府还应从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包括外来人口的素质教育,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减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无序性。

1.2作为劳务输出地,要加强本地流动人口的管理

一是要发挥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的作用,对外出人员进行登记,重点要清查这些人在计生、遵纪守法等方面有无存在问题,掌握这些人的去向、服务处所等,对列入重点管理人口的,要将性别、年龄、家庭成员等原始资料收集齐全、备案管理,必要时还要录入档案;二是及时掌握外出人口的动向,及时向流入当地公安机关反馈信息;三是对于在外务工遵纪守法,事业有成的居民,给予足够的关心,让其在外地更好发展。

1.3作为人口流入地,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

一是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明确有关部门对外来人口管理的权限,提高对外来人口常管、巧管、善管的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发动和动员群众,让群众关心和参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让广大群众密切配合公安机关的管理,及时报告、反映流动人口出现的突发性情况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化。包括申领暂住证制度,登记制度,录入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实行电脑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四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充分发挥流动人口自我约束的能力。公安机关作为流动人口的主管机关,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交通的知识教育和其他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流动人口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2.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措施

失业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国家问题,他是流动人口的部分来源,他的数量关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只有做好就业的相关工作方可杜绝社会不和谐声音的出现。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统计制度和手段,能够为政府及时而准确的提供相应的数据。

2.1建立各职能部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整合资源,实行综合管理,切实落实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责任制势在必行,各职能部门对此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要制定明确的责任倒查工作规范,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并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列入各职能部门的综治考核,在年终作为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一项重要依据。

2.2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保障制度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点建设,配备足额的流动人口协管人员,综合开展日常登记、管理和教育工作,协助做好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各项管理工作。要建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将各项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采取多渠道投入的办法,切实解决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篇3

按照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我局于20xx年4月7日至10日深入到市区7个协管部门和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胜利镇、金星镇等5个乡镇开展工作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了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中收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16条,经过认真梳理和总结分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全面掌握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 截止20xx年3月底,我市共有流动育龄人口44175人。其中:市区共有育龄流动人口4173人。流入育龄人口2766人,已婚育龄妇女1249人(其中外省流入779人,本区外县流入470人),重点管理对象934人;流出人口1407人;已婚育龄妇女571人(其中流到外省205人,流到本区外县366人),重点管理对象518 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没有形成有效的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效办法是形成部门职能联动管理机制。目前我市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工商、公安、劳动、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在这方面形成合力。虽然市政府对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明确了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和考核。有的部门基本没有把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职责当成自己的份内的事,而是当成了可有可无的事。对计生部门来讲,与有关部门是平级,督查力度不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作用不明显,齐抓共管的环节相当薄弱。

2、对房屋出租户不履行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处罚措施不得力。其原因:多年来,市区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始终要求村(居)委会与房屋出租户签订了计划生育合同,但基本起不到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出租业主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在房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出租房屋;有些承租人与出租业主私下商定,不进行申报。即便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处罚依据。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经费缺乏。其原因:目前,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特别是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没有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造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薄弱,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优惠政策落实率低。

4、管理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其原因: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流动量大,分布广泛,管理成本高。根据宁人口组发[20xx]2号《关于加快形成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乡(镇、街道)设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 但每个乡镇仍只有一名兼职管理人员,尤其是撤乡并镇后,管理的人多了,范围加大了,如金星镇、胜利镇和金积镇加上流动人口,人口总数均在4到6万人之间,社区又未配备专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服务需要。

5、全国流动人口padis信息平台提交的部分信息不够准确,核查难度大。其原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要建立联系制度,及时互通已婚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情况,或者督促已婚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将避孕节育情况寄给户籍地”。我市虽然通过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但在登记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是不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的“三无”人员,不愿意说详细地址、编造假地址,是造成流出、流入两地普遍存在着信息通报不及时、不连续,信息反馈率低,查无此人率高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流动人口的生育信息难掌握,节育措施难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1、必须加快形成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一是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公安部门定期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流动人口总数、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劳动保障部门为人口计生部门提供流动人口就业信息,工商部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作为个体工商户培训工作的必备内容等。二是开展重点问题联手整治活动。计生部门每年利用公安部门整治租赁房屋、工商部门办(换)营业执照的有利机会,与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对流动人口联合登记、联合办公、联合验证,进一步摸清流入育龄妇女情况,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工作。

2、政府出台房屋出租管理相关规定。一是流动人口无论走到哪里,首先要要有一个居住的场所,房屋出租人是最先得知流入人口的流入时间,最容易掌握其基本情况,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 房屋出租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出租房主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增加物业公司的计划生育管理职能,把出租房业主吸纳为计生协会会员,充分发挥用工单位和出租私房房东的积极性,以便于管理。社区在辖区内建立由楼栋长、计生协会会员、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提供动态信息,确保计生工作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3、将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要求、自治区《关于加快形成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按照常住人口标准,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实行专款专用。要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以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62-0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份在中央的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曾加,据不完全统计,定西市城区大约有四千名左右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为了给有关部门解决定西市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职能部门参考。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西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主要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希望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子女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许多家庭教育应该完成的内容又被交给学校教育去完成。调查表明,30.5%的家长在子女的发展上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56.8%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9.4%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4.5%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由于流动人口家庭不充裕和动荡不定,其教育功能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不够稳定,因而需要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疏导。因此,应该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而在调查中,69.2%的家长表示与学校老师只是偶尔联系,并不密切。这就更说明家长和学校及老师的互动有待加强。

2、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

这次调查选取了两个典型学校作为样本,目的是考察学校性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两个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对于私立学校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更容易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环境,比例分别为54.5%和47.1%。但由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来源较为单一,所以在私立中学中一般不存在老师和同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偏见问题,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更为融洽。同时,流动人口子女人地生疏,缺少玩伴,每逢节假日只能呆在家里,或“流浪”在社会上,相比较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更能在组织课余活动时对流动人口子女“特别照顾”,让流动人口子女尽可能地选择参加书法、美术、舞蹈等双休日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一、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在公立学校方面

(1)公办学校收费高,许多流动人口家庭承担不起

尽管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公办学校向流动人口子女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很多学校仍然照收不误,即使公办学校取消了这些费用,其他费用也仍然很高,对于收入水平低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是个很重的经济负担。据调查了解,目前在一般公办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除了交学杂费和代办费两部分费用外,还要交一部分借读费(小学170元、初中250元),而在条件较好一点的公办学校就读的,还要交比以上三种费用更多的“赞助费”,一般在1000元到10000元不等,且往往是一次清。公办学校收费高,使流动子女家庭对公办学校望而却步。

(2)借读条件高,流动人口子女进不去公办学校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借读还有严格的借读条件。

(3)使用教材不统一,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需求

定西地区的学校通常都采用人教版的教材,但流动人口由于来自各地,在流入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更大的问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将来还面临回家乡升学问题。如果两地使用的教材不是同一个版本,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利于他们的高考。

(4)政策刚性不足,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绝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尽管国家及流入地的政策要求,公办学校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但都没有针对公办学校不愿意接纳外来学生的任何强制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尤其是一些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对流动人口子女网开一面。就目前来说,还只是普通公办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比较多,重点中学根本不接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5)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流动人口子女除了很少一部分从一开始上学就在公办学校读书外,大部分是在家乡读过几年书以后,又转学到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到流入地后,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同时,由于各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科目设计的多少也不一样,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千差万别,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另外,语言、习惯也存在差异。这大大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如许多外地学生以前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开设英语、电脑等课程,到公办学校插班就读后一切要从头开始教起,从而增加了公办学校的教学难度。

(6)没有政府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公办学校教学经费紧张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颁布的,当时的流动人口不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异地入学问题也不突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也就是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对于招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较多的公办学校,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拨款,所以感到资金缺乏。以前公办学校依靠收取流动人口子女的赞助费或者借读费来弥补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但政府规定公办学校减免或不能收取赞助费、借读费后,“资金缺乏”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如果这个负担一直由学校来承担,学校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公办学校就没有了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就不可能从长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2、在私立学校方面

(1)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私立学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师资上达不到办学要求,教学质量差。教师的文化程度不高,一般以高中、中师为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不多。教师教学的连续性很差,由于私立学校更多的是考虑招生的规模,在招生开始的时候可能聘请一些名气较大的名师用来招揽学生可这些名师通常只在学校教两三个月便离开,此时换来的教师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师范学生,既没有教学经验也不可能保证与前面教师教学的连贯性,对学生是很不负责任的。

(2)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

资金缺乏是私立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与公办学校不一样,私立学校属于社会力量办学,政府不会对其投入资金,能否发展全靠自我经营。私立学校运营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收取学费来维持运转,还有少量以实物形式(如课桌椅、学习用品)为主的社会赞助,基本没有政府拨款。因而私立学校一般都面临资金方面的困难。资金缺乏,限制了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提高。一方面,往往很难再投入更多的资金用到增加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如图书馆、音乐室、电脑室及语音室等;另一方面,也不能及时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因此,很难吸引或留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其发展。

(3)地位尴尬

私立学校并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它们仍然处于很尴尬的地位。由于社会对于私立学校的认识要么是贵族学校要么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因此,举办者一般没有长远打算和相应的投资,不敢兴建校舍、不购买相应设备、不改善师资条件,只能是因陋就简,得过且过。另外,私立学校不能得到流入地政府的帮助和城管部门的保护,也享受不到学校用地租金的优惠政策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限制了私立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伴随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而日趋严重,它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想出办法来缓解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1、完善相关制度政府需要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首先,应该尽快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转换现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制度,使外地来兰人员可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当地就学的自卑心理问题。

其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各部委的相关政策法规。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 ]21号)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3 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78号)时强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要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其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强调完善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

教育部关于九年义务教育以公办为主的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应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在公立学校借读应该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实现教育的公平。所以,从现阶段开始,应该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逐步形成一个公平的、灵活的、有效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体系。

首先,放宽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限制。不要把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许多做法照搬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孩子在城市的入学,不应该以其父母有没有三证为限制。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三证问题丧失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监督公立学校收取借读费等相关费用。由于流动人口在公立学校就学占用其教学资源,所以公立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少公立学校漫天要价,并且除了借读费用外,收取其他附加费用。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就由于家庭无力承受过高的这部分费用,只能转去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私立学校或者被迫辍学。

3、支持多渠道社会力量办学

由于目前完全依靠公立学校不可能完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并且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使之可以补充及支持公立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金,从中拨款支持私立学校的建设、教学设备购买及相关发展。其中,为了保证教育资源运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应该根据相关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来发放发展资金。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牵头整合零散的社会教育资源,使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质量。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执行,和以公立学校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副的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资料

[1] 罗义. 流动人口基础教育的府际责任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1).

[2] 莫怡文. 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J]. 台声, 2007,(7).

篇5

关键词:中国流动人口;政策;综述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58-01

1 研究现状

1.1 对流动人口政策管理过程的研究

1.1.1 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依据现有的流动人口政策研究文献,学术界观察与分析流动人口的重要视角是社会权利。户籍制度使自发性的人口流动与现有的户籍属地管理体制之间产生制度性冲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动人口的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傅崇辉,2008)。有学者指出,当前全国性的政策供给远滞后于一些地方的社会实践。跨省流动人口规模扩大,造成退保人数增加,流动人口聚集区社保制度碎片化状况严重。在目前社保政策下,流动人口所在的打工地社保制度将获益,流出地将受损,流动人口的养老权益受到极大侵害(郑秉文,2008)。

1.1.2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安全性研究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面积的人口流动现象出现,公共行政部门制定了许多服务、保护和管理流动人口的政策、法规,但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流动人口问题上轻视服务行政而重视政府管制,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性做法,流动人口对公安民警执法行为满意度较低(徐镇强,2008)。有学者认为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工作异常辛苦,生存条件极差,又处于社会底层,缺乏精神生活的调剂,如果出现外界的刺激,可能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丘银英、沈建武,2002)。

1.1.3 关于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以及生存状况研究

从既有的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来看,普遍存在知识匮乏的现象,流动人口缺乏从事非体力劳动行业的能力。从而,要探索职业技术培训的培养方式,大力开展城市外来的农村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劳动力市场,依托市场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张肖敏,2006)。有学者指出在城市建设中也忽视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居住需求,对流动人口将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趋势缺乏认真考虑和系统安排(李英东、石红溶、2005)。

1.2 学术界对未来流动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的建议

1.2.1 居住证制度及户籍制度改革设想

学者曾凡华认为,“居住证”制度除便于政府管理外,更主要地体现了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员的角色定位(曾凡华,2007)。属地化管理是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发展方向。属地化管理要求流入地政府将流入的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居民来管理与服务,而不是当“流动人口”特殊对待(罗仁朝,2004)。

1.2.2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要实现科学化,人性化

政府应规定所有的企业在雇用流动人口时,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障基金。对那些在城市中已经拥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的流动人口,他们的社会保障可以参照城镇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而对那些工作和收入都不太稳定的流动人口,在制度安排上既要考虑尽可能降低其市民化进程的风险,又要兼顾其工作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樊小钢,2004)。

1.2.3 以社区为依托,加速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安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将流动人口整合于城市社区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和个人的自身发展。在社区层面上,加强社区建设,通过功能整合和文化整合,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促进社会融合(高春雁,2007)。

1.2.4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困难,整合现行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些学者指出我国未来人口融合政策发展的方向包括: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学为主的方针,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尹德挺、黄匡时,2008)。有学者指出,流动人口在治安安全需求、职业保障安全需求、社会适应与日常安全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当务之急是制定全国性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满足流动人口的职业保障安全需求方面的相关政策,实现政策体系的效能优化(徐镇强、徐向群,2008)。

2 结语

2.1 现有研究的经验不足之处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政策的研究呈现积极活跃的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个别不足之处。如对流动人口政策执行的相关监督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对于流动人口政策制定执行等方面具有指导性与实际推广性的研究资料。多数学者将目光聚焦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忽视了流动人口政策中一些非热点问题的研究,导致了流动人口政策研究资料的不完善不全面。

2.2 笔者创新及建议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学者们大多关注流动人口政策制定执行阶段的研究,忽视了流动人口政策的评估和监督阶段的研究。因此,笔者建议:在研究流动人口政策制定执行管理的同时,也应重视流动人口政策的评估与监督环节的研究。流动人口政策的评估研究是流动人口政策研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是流动人口政策得以改进的动力来源。可是长久以来,流动人口的政策评估与政策监督机制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并不受重视。一方面,一些针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在制定以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预期的政策效果没有实现,有时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政策问题。因为缺乏一个有效的流动人口政策评估机制,这些人口政策并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调整或终止,致使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政策监督部门自身的地位不高,导致监督力不足。完善流动人口政策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应该广开思路,从流动人口政策的体制结构思考,对社会采取流动人口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而不应该闭门造车。

流动人口政策研究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应该扩展视野,思考政府治理与地方配合的问题;思考非政府组织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考社会非赢利组织及其它慈善组织对政府流动人口管理的补助作用。综上所述,对未来流动人口政策和管理的发展趋势,笔者拟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深入探讨实现建立非官方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逐步尝试实现流动人口自治组织自治,地方政府监管的机制。

第二,深入研究NGO(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治理流动人口的现实可操作性及优越性。

第三,解析NPO(非盈利组织)评估监督流动人口政策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傅崇辉.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发展――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8,(05).

[2]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05).

[3]徐镇强,徐向群.流动人口社会安全需求现状与相关公共政策分析课题组.流动人 口社会安全需求现状与相关公共政策分析[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2008,(03).

[4]丘银英,沈建武.务工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调查及心态分析[J].城市问题,2002,(04).

[5]张肖敏.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初探[J].学海,2006,(02).

[6]李英东,石红溶.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城市政府政策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03).

[7]俞德鹏.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J].城市问题,2001,(1).

[8]周维强.人口城市化尚需破解五大政策难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2,(12).

[9]陆杰华.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理论视野,2007,(09).

[10]曾凡华.上海、广州人口管理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7,(03).

[11]罗仁朝.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及策略优化探析――以南京、苏州为例[J].城市规划,2004,8(28).

[12]樊小钢.流动人口与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4,(03).

篇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数量日益增多。流动人口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渐渐成为常住人口。据统计,目前在1.8亿的流动人口中,90%以上是进城农民工。这种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这从政策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难题,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仍然突出。毋庸置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将来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目前对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停留在就学的基本状况和人口特征等表象方面,而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研究则很少,而这些正是农民工子女问题研究的薄弱之处。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

根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我国国内最早涉及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章是胡进的《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 》,他首先调查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接着进行实地干预,并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他的个体干预和集体干预。[1]

1.不同区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如李雅儒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农民工子女从暂居趋向久居京城;最满意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最不满意学校的硬件设施;最希望就读北京市的公立学校,但不愿意让北京孩子知道自己的流动人口身份。现状令人堪忧,歧视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带来伤害;“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条件较好的打工子弟学校尽快给予合法身份;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和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心和培训打工子弟学校教师。[2] 再如,陶红梅、许燕等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3]

2.不同年级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孙维平等关于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存在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自卑与敏感等心理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结合观察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4] 张清霞、王赛男等为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调查法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5] 陶红梅等对北京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公立学校学生做了相应的比较。结果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6]

3.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甘柏花从三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家庭因素。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的不稳定性往往使其子女的学习出现断层,导致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流动人口终日忙于生计,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孩子往往疏于管教或进行简单粗暴的管教。第二,学校因素。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后,往往也不能得到同等的对待,与同龄的城市孩子之间,流动人口子女客观地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第三,社会因素。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做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自然也就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公平教育机会。[7] 再如,欧阳岚的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8]

4.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

杨文娟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人格有其独特性,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了独立、灵活、创新、合作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有关,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当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磨练与培养,促进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的显现和个性的张扬。[9] 梁晓燕、章竞思从环境变迁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家庭的亲子交往、学校教育等因素对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转变观念,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0]

5.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顾唯页认为应从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应杜绝社会歧视现象,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及加强与儿童的交流,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窗口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11] 武春玲等为使农民工子女真正享受到总理提出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基本权利,认为这需要全社会从制度完善、政策落实和人文环境方面加以改善。[12]

三、局限性及思考

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透视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的状况和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些研究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平台,为各级政府制定调整相关规定提供了依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

1.已有研究大都调查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的问题

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待遇,进城农民工子女感觉到与城市孩子的明显差别,而这种差别又难以逾越,他们的内心自然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这就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生了缺陷和偏差。当前,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如何具体地对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上。

2.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

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学术界大都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这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就微观方面如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促使城市学生与进城农民工子女之间的交流,消除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具体操作上需要仔细探讨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教育工作应侧重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另外,根据地方实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疏导的专门工作班子,并由职能部门具体指导落实。学校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社区环境等差异,相应建立专门的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专题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疏导工作。

3.很少做支持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使农民工子弟学校更好地发展的研究

从有孤独感的测量结果表明,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要好于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心理状况。这是因为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流动儿童学校中是最为自然的,最符合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与心理成长的需要,他们不会因为受歧视、忽略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孤独情绪。[13]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上学并不是在城市中最佳的学习环境,尽管公立学校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合格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良好的学习条件,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4.已有的研究多从学校、家庭的角度展开,而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较少

社区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学校要主动争取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文明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做好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注:本文系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BSHO26。

参考文献:

[1]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2]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3][6]陶红梅,许燕,张小方,顾莉莉,洪金侠.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4]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

[5]张清霞,王赛男,王倩倩,高峰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7]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8]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9]杨文娟.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探微[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10]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11]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

篇7

一、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现状

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的地方,进城后由于经济的原因,居住地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的子女也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1.家长与子女和学校沟通问题

家长与子女和学校在沟通上存在着一定障碍。流动人口大多文化低,在城市打工,工作时间长,就子女教育问题与学校老师交流得较少,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也因为工作太忙不能参加。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认为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心愿。也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很高,觉得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大事,完成义务教育就可以。流动人口对孩子的关注少,孩子因缺少家长的管理而学习习惯差,有不少初入城的子女在新的环境中不适应,显得孤僻和冷漠,融入集体较慢。极少数子女认为父母没出息,与父母关系冷淡,自暴自弃。

2.学校与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有时会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上闲杂的无业人员较多,他们有时到校园周边用一些小便宜引诱在校学生,而由农村进城上学的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因此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离家出走。城市生活也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趋向发生变化,逃课、说谎、爱慕虚荣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的相对薄弱,社区教育活动的匮乏,使不良的游戏活动占用了流动人口子女的课余时间,加上缺乏家长监督,以及法制意识等相对薄弱,对个人的约束能力不够强,遇到问题容易冲动,从而引起冲突。

3.价值观问题

流动人口进城后家庭经济状况逐步改善,致使其子女认为父母没读什么书,可以在城里挣到钱,因此读书无用,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喜欢吃喝玩乐,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并形成了“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不良思想,逐渐树立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二、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成因

1.社会因素

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城学习和生活,这些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流动人口子女期望和社会接触,但是城市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进不了“真正城市人”的圈子,久而久之就出现不良现象,如偷东西、寻衅滋事等,成为“问题少年”,而他们又反过来影响在校的同学,使更多人的成绩和品行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

一是唠叨。当流动人口子女做错事时唠叨和训斥,取得好成绩时也唠叨,认为孩子要不断提醒才能成长;二是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近于溺爱;三是专制。父母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子女的行为进行限制,致使孩子的自由活动空间很小,且缺少深入沟通,即使偶尔谈话,也难实现心灵交流。

3.教育部门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城,城市学校并没有增多,导致城市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每个班都有很多学生,对老师来说,要做到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关注学生成绩之外的事情。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教育部门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该办法虽然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有书读的问题,却无意识地把流动人口子女列入“另册”,而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应政策让流动人口子女成为实实在在的“另类”,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

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建议与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比书本知识教育更重要,因为书本知识通过努力学习可获得,而心理不健康则是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灵摧残。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预防流动人口子女心理疾病的产生,减少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可能性;二是要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健全的个性,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使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和自我,在环境和自身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调节好心态,用好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保证心理健康,从而让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茁壮成长。

1.家庭措施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破除只要给子女挣钱,让子女上好的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就是对得起子女的思想。还要改变交流方式,与孩子多进行心灵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所想,多跟子女交流、沟通,在子女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但要避免唠叨,更不要溺爱。要尊重子女的选择,让子女有一定的空间。只要正确引导,有情况时,不要简单否定,对不能满足子女要求的,说明情况,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消除误会,就不会产生代沟。如果子女遇到困难时,父母就要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子女就不会有孤立感,不会因此而心烦,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2.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措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全社会尊重和关心流动人口,制定好措施。让流动人口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权益,使流动人口及子女在城市能愉快地生活。在教育政策上,要落实“国民待遇”,让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一样接受正规的城市教育,从全体国民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上说,使流动人口子女真正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数,合理配置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合理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

3.学校措施

学校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管理,在对流动人口子女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随父母进城的这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要强化他们的自尊、自立教育,课堂教育中加强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可增设“流动人口子女之家”,购置一些设施及图书等专供流动人口孩子使用,使他们的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成立心理咨询室,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倾诉的渠道。学校要召开流动人口子女专题会议,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克服困难,在学校关心的同时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把被动变为主动。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流动人口子女课余生活,开展培养和发展流动人口子女个性特长的兴趣活动,切实减轻他们在假日里的孤独感。在学习上,老师要热心辅导,班级成立学习互帮互学小组,当流动人口子女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学校要召开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与家长多沟通,对流动人口子女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及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4.社会措施

在社区,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可在退休人员中选些义务监护人、义务辅导员,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帮教,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流动人口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流动人口子女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此外,应加强城市治安综合治理,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赌博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规范,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城市社区教育监护体系,积极建立托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鼓励社会人士当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为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流动人口子女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后能较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学习、生活各方面也有较大改善。一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状况得到改善。教育部门整合流动人口子女选择的教育资源,妥善安排,依法保障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二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学校积极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对特别贫困的学生实行免费入学;三是多数流动人口子女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入城后健康状况良好,性格乐观开朗,学习成绩良好,学习愿望很强,与同学关系融洽,尊敬父母。流动人口子女这个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晶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0.

[2]管以东.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

[3]邓竟红.论就读城市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J].世纪桥,2011,21.

篇8

[关键词] 流动孕产妇;管理现状;对策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从妇女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内,对孕妇、产妇、胎儿和新生儿进行系统检查、监护、保健指导和处理,包括:早孕检查及12周以前建立《母子健康档案》、产前检查次数≥5次(农村)、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2]。近年来上海妊娠生产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人数急剧上升,但这其中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进行产前检查,目前已成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重难点。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采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卫生中心提供的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分娩1523非上海市户籍的流动孕产妇的孕产妇保健卡的相关资料,包括这1523例孕产妇的基本信息情况。

1.2方法

对2009~2010年本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数据按流动和常住(居住时间1年及以上)进行分析,整理分类。该报表由社区固定人员管理,每年进行报表填写。然后用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分析

2.1流动孕产妇的管理状况

本社区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流动孕妇与常住人口孕妇建卡率分别为43.69%(426/975)和94.16%(516/5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流动孕产妇的基本情况

流动与常住孕妇孕早期初检率分别为50.39%和96.32%,产前检查≥5次比率为57.85%和91.06%。产后回访率分别是:54.65%和94.42%。有223名流动孕产妇没有接受产后回访(45.35%),其中52人拒绝产后访视(23.32%),171人因不能提供准确产后家庭住址离开嘉定区江桥镇的外地居住而无法回访(76.68%);2010年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比2009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如下表

3、讨论

3.1流动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产妇系统管理有所改善。该社区的流动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不断提高。常住孕妇的早孕检查率要远远高于流动孕妇的早孕检查率。因在常住孕产妇中,大部分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她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孕产期保健的有关知识,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比较高,愿意得到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完善的的保健服务;而在未建卡的流动孕妇中,她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保健知识,经常把实际是优生及相关基础检查费用误认为是只要去医院建卡就要要一次几百元建卡费,以她们的经济能力觉得费用过高。

12周以前建卡率很低且产检意识不够强。上面记录的的流动孕产妇的12周之前建卡率只有一半左右。在早孕建册后孕14~18周要到产院开始系列产检,整个孕期一般情况下要求产检5次或以上[3]。而本社区的流动孕产妇的≥5次产前检查率也还是处于较低水平。相比较流动孕妇来说,常住孕产妇的情况要好一些。由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知识的宣传的加强,她们意识到住院分娩是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故该社区的流动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很高。达到98%以上。但产后回访率非常低,大多数流动孕产妇都是来沪打工,她们的居住地不稳定,导致没有办法接受产后回访等。综合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应该加大力度来提高本社区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3.2对策及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根据下面的对策开展活动。

一、强化健康教育流动人口卫生保健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淡漠。社区尽量多次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她们的保健意识。

二、强化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孕产妇保健网络社区应每月定期走访常住和新住进的外来人员。流动人口的社会背景、工作状况比较特殊,公安、工商、计生、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应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真正做到信息共享。

4、结语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对于流动性大的社区来说,一直是个难点更是重点工作,近年来有取得显著改善,但是要继续加大力度来宣传孕产妇保健意识。在此基础上今后还需要继续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到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声尤,冯胜梅,周绍荣.依法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关键[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1):9-10.

篇9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实证分析

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起源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的研究。遭受社会排斥的群体主要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到的社会排斥通常以不同阶层间的排斥与疏离以及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等作为表征。在社会排斥的研究背景及其反向研究过程中,社会融合的概念框架逐渐清晰起来。纵观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社会融合不是一层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是一个阶段性的社会问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社会画卷也呈现出多向度、渐进性、非平衡的动态发展特征。其中,在这种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流动人口衍生出了城乡二元对立与多元共生的时空转换。本文基于对深圳女性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力图在深圳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证研究中,为探讨女性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视角。

深圳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描述分析

深圳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这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尤其是女性流动人口功不可没。从人口数据来看,深圳的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呈现出一种比例倒挂的现象。2008年深圳市的年末常住人口达到876.6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8.07万人,占总人口的26.01%;非户籍人口高达648.76万人,占总人口的73.99%。①在此背景下,2010年7~8月,笔者在深圳市进行了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调查项目,就深圳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经济层面。一、收入。收入指标反映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程度。根据调查数据统计②,女性流动人口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201~2000元之间,占女性总人数的48%,24%的人群收入在1001~1200元之间,每月收入为800元和801~1000元之间的群体各占5%,月收入达到2000~3000元的群体有14%,甚至有4%月收入超过了3000元。另外,50.5%的女性认为她们的收入比来深圳之前有所改善,37.9%的群体认为两者相比差不多,没有明显差距,只有5.83%的人认为收入有大幅度改善。二、开支。女性流动人口的首要开支中最主要的是购买食物,占总数的44.66%,其次是房租水电,占20.39%,然后是添置衣物,占19.42%。可见,大多数女性务工人员每月用于娱乐等其他的消费极少,生活相当节俭。三、工时。尽管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较其他流动人群较高,但是普遍存在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假期休息时间过短,以及加班工资难以保障等特点。除此之外,她们的休假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定,大部分外来务工女性一个月仅有2天休息时间,尤其是从事娱乐服务行业的女性,即便是过年过节也很难保证有短暂的假期。四、居住现状。关于住房状况,有71%的被访者住在“集体宿舍”,26%的人住的是“私人出租房”,而住“亲戚家”、“工作场所”和“自己所购买的房子”的人群各占1%。对于大多数想融入城市的女性来说,购买住房无疑是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带有福利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仍然与户籍制度紧密挂钩,从而将这部分人群完全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女性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而难以享受住房补贴与公积金制度。此外,缓解购买住房者经济压力的住房贷款也由于其较高的门槛只能使望而兴叹。显然,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流动女性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障碍。

社会层面。女性流动人口社会层面的交往是她们与城市社会适应并最终融入的最直接的中介因素,对于她们是否决定在城市长期居住并融入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闲暇生活。调查统计显示,女性流动人口最主要的娱乐休闲生活方式大多为:“看电视或听广播”,居第一位(31.4%);其次为“逛街”(28.5%);再次为“上网”(26%),另外还有许多流动女性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休息时主要是与亲友或同事聊天,或者干脆睡觉。二、社会交往对象。根据本次调查,70.9%的女性流动人口认为自己的朋友圈子“一般”,她们长期倾向于跟自己的亲戚、老乡以及打工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而排斥与城里人或者是那些已经在城市定居的朋友们来往。这种社会交往方式影响了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融合与适应,不利于她们的市民化进程。三、社会保险。根据样本统计,在270名女性中,购买了各类社会保险的人仅有114人,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即便是购买了社会保险,也存在保险项目不够健全以及费用难以持续缴纳等问题。根据样本统计,在深圳务工的流动女性人口,当前最需要的社会保险中,医疗保险排在第一位,占30%;养老保险排第二位,占27%;失业保险占26%,居于第三位。四、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女性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面临的最大困难包括:“物价太高”,居首位,占67.6%;“社会关系少、情感孤独”居于第二位,占17.6%;“生活艰苦、环境差”居于第三位,占4.9%。

心理层面。深圳女性流动人口的心理层面的融合程度是她们社会层面交往最直接的反映,由心理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共同组成。一、婚恋配偶。婚恋配偶的选择既体现了女性流动人口的自我认同,又体现了城市市民的社会认同。调查显示,31.1%的人选择“顺其自然,看缘分”;27.2%的人选择“在城里找”;有23.3%的女性选择“回农村找”;只有少部分人选择“在老乡中找”和“在打工者中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年轻的外来女性人群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时往往困难重重,而且伴随着潜在的危机,由此而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以及大批大龄未婚女性青年群体的存在。二、留深意愿。是否愿意留在城市体现了流动人口对于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在“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调查表”中,女性流动人口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这一项显示:有33%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农村人”,有24%的人把自己定位为“暂时定居者”,有18%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半个城市人”,另外15%的人“说不清”,只有10%的人明确把自己定义为“城市人”。

深圳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证分析及相关探讨

结合任远(2010)四维社会融合模型和陆康强(2010)的综合指数社会融合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文将测量指标分为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并进行细化,然后采用加权TOPSIS法建构模型,测算出每个样本数的Ci值并进行排序,得出深圳女性流动人口融合程度。依照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目标进行排序,可以形成决策依据。Ci在0与1之间取值,由于Ci值(Ci范围为0~1)越大其排名越靠前,因此愈接近1表示该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即融合程度越高;反之,愈接近0,表示该评价对象越接近最劣水平,即融合程度越低。根据加权TOPSIS法得出155个样本的Ci值结果,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来说明调查样本的融合进程:第一层次(Ci≤0.3),34例(21.9%),基本不融入;第二层次(0.3≤Ci<0.4),71例(45.8%),一般融入;第三层次(0.4≤Ci<0.5),41例(26.5%),较好融入;第四层次(Ci≥0.5),9例(5.8%),完全融入。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城市持续发展的进程。面对21.9%的基本不融入和45.8%的一般融入的基本现实,从多元、多向、动态的视角来梳理女性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融入阻障因素,将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由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主要发生在城乡之间或是城际之间,流动人口一般来自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地区。因此,提高社会融合度,需要从流动人口自身与流入城市两个方面着手,更需要从国家这一更高的层面思考对策。

第一,对于流动人口而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要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支持、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增强对城市社会的适应力。其次,扩展社会资本范围。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来说,应在现有的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不断维护以及拓展新的社会网络交际圈,提高其融入城市的倾向,并最终完成城市融合的过程。

第二,对于流入城市而言,城市管理者要对公共资源进行规划,引导原有居民培养更加包容的现代公民意识。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乃至公共设施方面,流动人口都应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应逐步实现均等化。

第三,对于国家而言,要加强社会制度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城市融合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在于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宗旨是提供一个“出口”,使流动人口通过努力逐渐转化为常住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其附加的劳动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医疗制度等,要打破本市户籍下的垄断模式,完善一系列保障措施,体现资源公平性原则。(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注释

篇10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缺陷及对策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movements scale, this aggravated the difficulty of the management of family planning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for the existing system flaw, defect management system defects,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perfecting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methods,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asures.

Key words: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De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融入大城市,这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冲击,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且各地也实行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但是,从整体来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情况仍旧存在,而且呈现出增长势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

制度缺陷

基本性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

其一,条文规定“形式化”。很多规定没有强制性要求,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中规定“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负责,未达到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个人或单位,由当地政府或是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这就造成权力行使过程中人为成分增加。其二,生育政策缺乏一致性。不同的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存在一定差异,而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生育政策协调问题,仍旧没有统一性规定,这就造成一些流动人口按照最利于自身的生育政策进行生育。其三,缺失流动人口考核制度。在人口考核上,很多地区并没有将流入1月以上的育龄人口列入本地区计划生育管理范围中,事前管理的疏忽,引发一些超生育问题。

管理体制缺陷

其一,责任落实不到位。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管理职责并没有清晰定位,虽然国家提出了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管理原则,但是对具体管理服务内容并没有规定,这就造成流入地不知道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和到底那些机关具有管理监督职责,在权责不明的情况下,必定会出现责任推诿、配合不力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管理效果。其二,行政控制力不强。一方面,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频率快,这就加大了生育信息以及人口信息收集的难度,进而影响了管理、监督的执行。另一方面,由于处罚条例、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完善,这就造成处罚难、抚养费征收难等问题,进而影响了管理的实现。

管理机制缺陷

其一,缺乏监督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需要诸多部门的配合,需要发挥媒体、舆论以及社会人的监督作用,但是,由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内部以及社会各种监督体制缺失,造成管理部门违规管理,如对超生育进行不正当处罚、教育宣传不够等。其二,缺乏考评机制。缺乏统一性的管理考核标准是造成管理效能低的重要原因。在地域性流动人口管理中,往往以县市级考核为标准,这就造成大范围的考核标准与小地域的人口流动情况不一致,进而引发考核结果和工作目标脱节。如流动人口办证率与计划生育率不能准确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质量。而相应的管理服务奖惩制度的缺失,也影响了管理者的积极性。其三,缺乏综合治理机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并没有考虑对低生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综合治理的力度;而由于各地区执行管理工作时,缺乏带头部门,加之一些政策性的变化,如现阶段“一证先行,无证否办”的规定失效,使得综合治理的力度降低。其四,动态管理机制缺失。属地化特征的静态管理体制是现阶段计划生育管理的主要模式,但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人户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静态化户籍管理方式,对“社会人”就失去了控制,这就引发人口流动和静态管理矛盾。

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措施

1、完善相关制度,调整利益差异

其一,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为管理标准,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计划生育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强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下来,以提升管理的权威性和实际性。其二,针对差异性生育政策,要出台统一性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范,并强化对生育人口的孕前管理,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并建立跟踪系统,实现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其三,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利益补偿制度、流出地利益补偿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以经济补偿的方式,提升人们少生优生的生育意识、健全农村的基础资源和服务水平、缓解城乡差距,实现流动人口数量的减少。

2、健全相关机制,增强各方合作

其一,建立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社区服务以及群众参与的综合机制,并充分运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社会群众的计划生育意识,有效实现全面化的管理。其二,转变静态管理的模式,以村为单位,时刻把握人口的流动方向,并进行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和完善,加强流出地和流入地合作。其三,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将考核重点放在对已婚妇女的生育、节育管理上,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工作目标相结合,在提升管理服务的同时,降低生育率。其四,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相关部门的合作等,切实将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3、坚持人本管理,扩展服务途径

加强社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将相关法律法规传达给群众;加大社会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根据流动人口的多元化要求,对办证、验证手段进行优化,并实现证件管理,以组织化管理的方式,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以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方式,树立榜样作用,并对违规生育者进行相应处罚,实现强制与民主双管理;建立服务站点,发放避孕药具,提供生育咨询服务;以网络管理和网络共享资源,来强化管理人员以及社会成员的计划生育意识和技能。

结语: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是实现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其体系完善中,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管理机制等相关因素的作用,并通过多元性的管理和服务,来提升社会成员的意识、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肖万春.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创新[J].决策探索,2012(01)

[2]杜会军.创新机制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