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方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保护方面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保护方面的建议

篇1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合理发放**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个人的劳动保护用品,做好劳保用品的供应、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正式员工与聘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正常工作环境中获得安全与健康所必须提供的防护性辅助措施。劳动保护主要通过为员工提供必需劳保用品的途径来实现。不同的工作环境领取不同的劳保用品。

第四条

根据公司建设管理的特点,对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采取“量入为出、控制费用、物款兼施、集中采购”的方法。

第五条

劳保用品的主办部门是公司办公室。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集中采购(或按物折价,统一造表),按季发放。

第二章

劳保用品的采购与发放

第六条

费用来源:

公司提取的福利基金;聘用员工月工资的5%。

第七条

日常劳动保护用品采用以钱代物方式发放给个人,其标准为30元/人月。

第八条

项目部人员到工程现场所需的部分特殊劳保用品,如安全帽等,根据实际需要,由项目部负责人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造表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由质量安全部统一购买发放。

第九条

部分特殊劳保用品以使用年限和劳保用品实际价格,采用以钱代物方式发放给个人。

第三章

劳保用品使用说明

第十条

劳动保护用品要严格按员工的实际岗位发放。

第十一条

员工兼做多项工作时,可按其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标准发放劳保用品。对于特殊劳保品可以备用。

第十二条

各岗位劳保用品使用年限是指领用和使用劳保用品的实际时间。员工脱产学习、病休、调离工作岗位或临时抽调做其它工作等,连续在三个月以上,其劳保用品的使用年限应顺延或停发。

第十三条

经常到工程现场的员工(指占该工程总天数的80%以上),按附件1中项目部的标准发放劳保用品。

第十四条

为了加强对劳保用品的管理,提高其使用功能,对使用年限较长、商品价格较高的特殊劳保用品,如若发生丢失或损坏,视情况按劳保用品原价的50%-80%予以赔偿,或折价处理给本人。

第四章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1994年11月30日颁布的《**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陕电建司发[1994]第08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员工个人劳保用品标准

发放周期(年)

品种

岗位类别

司机

项目部

公司

毛巾(条)

6

6

6

肥皂(条)

4

4

1

线手套(双)

4

4

卫生纸(包)

6

6

6

(特)护目镜(付)

0.5

(特)雨衣(件)

0.5

(特)雨鞋(双)

0.5

0.5

(特)棉大衣(件)

0.5

(特)防寒帽(顶)

0.5

(特)防寒鞋(双)

0.5

(特)防寒手套(双)

0.5

(特)安全帽(顶)

**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劳动保护工作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履行**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会在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中的“群众监督参与”职责,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员工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公司根据《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劳动保护工作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公司工会主席对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质量安全部负直接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和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汇报,研究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

(三)独立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应当实行建档备查,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对拒绝整改的,应及时报告上级工会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参加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工作,对不符合“三同时”规定的,向有关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建议。对劳动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不予签字。

(五)按照国家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六)指导公司工会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总结推广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先进经验。

(七)在评选先进和劳动模范中,对发生重特大死亡事故部门和负有责任的个人,提出意见,落实一票否决权。

第三章

工作内容

第四条

监督和配合行政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组织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

第五条

参与制定公司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以及年度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目标、计划,并督促付诸实施。

第六条

制订年度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每季度一次检查实施情况,安排下季度工作。

第七条

参与公司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并组织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成员对本公司劳动保护状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按要求对事故隐患填写“事故隐患通知书”,

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第八条

参与安全生产例会和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会议,代表员工提出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意见。

第九条

收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职代会提案和员工的意见、建议,按规定程序落实处理,重大问题列入职代会议程,作出相应决议,并督促执行。督促集体、劳动合同中劳动保护条款的执行落实。对没有劳动保护条款的经济承包方案应提出补充和完善的监督意见、条款的执行落实。对没有劳动保护条款的经济承包方案应提出补充和完善的监督意见。

第十条

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劳动条件和安全设施及安全工器具存在的问题出具意见和建议;对未完成劳动保护项目施工的工程,提出不能验收的意见;对随意削减劳动保护施工项目的情况,提出意见,必要时报上级工会、工程主管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

参加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和危害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督促实施,代表员工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报上级工会。

第十二条

组织、开展安全、劳动保护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竞赛活动。

第十三条

督促按规定时间,定期对员工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测,对高空、带电作业以及其它职业危害超国家规定标准的场所,应督促和协助行政予以治理达标,对一时难以达标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种安全设备的可靠投用;结合劳动条件分级工作,听取员工意见,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从事高空、带电作业员工的防护用品等标准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督促和协助对员工特别是特殊工种和女员工按规定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参与劳动鉴定工作,对伤残等职业病员工,督促和协助及时做好康复、治疗、疗养工作,按规定落实有关待遇。

第十五条

会同女员工委员会,做好女员工的特殊保护工作。

第十六条

督促贯彻国家有关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制止超体能工作,限期加班加点。对必要的加班加点,督促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督促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劳动保护经费,按规定在生产工作现场设置可靠充足的劳动保护设施。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和发放,对不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应要求有关方面予以完善、补充或更换。

第十八条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并督促做好员工、外包工临时工安全培训,督促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定期研究分析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奖励,建立劳动保护工作的档案、台帐,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公司工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1994年11月30日颁布的《**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劳动保护工作管理办法》(陕电建司发[1994]第08号)同时废止。

**省地方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室

篇2

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多发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全面、不深入。为了解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现状,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于2012年3―12月,对近3年来各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状

全总对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职工、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各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概括起来包括6方面。

精心部署

2011年,全总下发《关于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各省总工会高度重视,不仅积极转发《意见》,还根据近年来各地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工会劳动保护的新要求,迅速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如:设立省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各市、县总工会也分别设立本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形成上下联动,立体交叉的监控网络。

据全总统计,2010年和2011年,全国基层以上工会共提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意见约33万个。另据7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市级以上工会近3年共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1万4 567次,查出各类隐患19万9927个,提出整改意见24万5660万条,采纳率94%以上,协助监督企业整改隐患10万6125项,避免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

上下联动

全总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工会积极配合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实施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福建省各级工会加强与劳动、安监、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督促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协议、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协议等,指导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11年,福建省总工会还与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部分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推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在福建省部分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推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浙江省多数小微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由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同时邀请工会参加,通过部门协作推动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机制

在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中,很多省建立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考核机制。江苏省总工会制定了《全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评审考核制度》,将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对各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细化了评审标准,明确了考核分值。同时,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开展情况纳入“安康杯”竞赛和“企业劳动保护合格、示范工会”的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浙江省总工会将企业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考评分值满分设为100分,其中开展隐患排查占35分,以此作为考核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各级工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增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搭建平台

组织职工提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是工会安全生产工作的传统手段,也是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各地在实施中赋予传统方式以新意,为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搭建了平台。2012年,浙江省总工会会同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引导和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8万余家企业的530万余名职工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1860多万条,实现企业和职工的良性互动。

注重基层

班组安全建设是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工会普遍重视班组安全建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会参与公司《班组安全达标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活动。中国大唐集团工会参与制定《发电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目标。开滦集团做到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教育不放松,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安全哨兵”。

创新方法

近年来,基层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在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中创新许多做法。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工会,发挥首席技师工作室等在技改技革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上海鲁中矿业工会,在井下一线班组实行手指口述交接班制度,落实一班三检,互保互检制度。江苏省总工会将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延伸到非公企业,结合“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1”是指“监控法”;“3” 是指“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的全面推行,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困难

虽然近几年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从实际调研来看,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部分企业缺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和动力

很多中小企业迫于严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重视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环节的资金投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也没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隐患多、职工缺乏安全培训。有些大型企业,由于存在体制上的弊端,也不愿对一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造成职工安全知识缺乏,不能发现、排除事故隐患。导致在这些企业中,群众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名无实。

政府机构缺少技术服务和激励手段

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在监督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现状看,政府职能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更多地发挥了“市场监管”职能,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足。

2005年以来,政府职能部门先后颁发了《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责任做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2011年以来,有关部门先后颁发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这些规定对帮助企业运用先进的方法排查隐患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政府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方面,还显不足。特别是对企业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病预防缺乏激励机制,不利于鼓励企业在隐患排查方面加大投入。

职工主动开展隐患排查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职工对发现的隐患不敢向企业方面提出,担心受到企业的报复。

其次,一些高危行业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隐患排查的能力和意识。在高危行业,农民工已经成为主要劳动者,很多农民工未经培训,直接进入或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到高危行业企业工作,缺乏隐患排查的能力和动力。

第三,有些企业,习惯性违章已经成为职工普遍接受的行为,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劳动者对隐患视而不见,这样的企业发动职工开展隐患排查,难度极大。

工会的工作机制和组织形式不完全适应隐患排查的要求

全总曾于199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建档跟踪监督整改工作的意见》,2011年又下发了《关于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上述两个文件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很难落实。并且工会劳动保护机构的力量普遍薄弱,突出表现为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工会组织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对策建议

督促企业建立长效机制

工会组织可以通过职代会、联席会等方式,督促或协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如: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建档登记逐级报告制度,整改治理结果公告和确认制度。

基层工会对一般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协助并督促企业整改,或与企业协商并动员职工对危险源(点)进行改造;对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企业工会在提出整改建议的同时,也可报上级工会,请上级工会进行评估,跟踪监督企业整改治理。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会应督促企业采取防范措施,提出限期整改治理建议,跟踪监督整改,并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通报。

借助政府力量

安全监管部门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主体,具有强制力和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工会组织要善于借助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如:在政府部门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时,提出自己的主张,从源头上保证工会参与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政府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时,工会应积极参与,全程协助政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跟踪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全总、地方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推荐国内外先进的隐患排查方法和经验,借助政府的力量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推广。

广泛组织一线职工参与

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认识到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是减少职业危害,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要确保企业支持职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工会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企业认识到,做好隐患排查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保障,让企业鼓励职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应加强对隐患排查工作的宣传。要树立本企业、本系统内隐患排查工作的优秀典型,通过宣传来扩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工作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调动一线职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参与积极性,用榜样的力量,号召全体职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加强队伍建设

在组织建设上,各级工会要巩固和发展群众监督检查队伍网络,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组织机构,增加人员配备,稳定监督检查队伍。同时,发挥产业工会熟悉产业特点的优势,鼓励建立产业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也可发挥产业园区工会、乡镇工会、村工会的地域优势,鼓励建设区域性的工会劳动保护组织。

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全总的有关规定,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任免、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工作程序,使群众监督检查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完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篇3

通过下基层、进班组、广泛深入到一线与企业领导和职工交谈、座谈、查阅有关原始档案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一、全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省总工会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益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群防群治、群众监督的组织优势,扎实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安全生产这个党政最关切、职工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1、工会劳动保护机构健全,为职工健康、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组织保证

经过对收回的200份调查问卷、183份问卷回答及有关档案资料的分析,说明我市工会劳动保护组织是健全的,不仅县区工会劳动保护组织健全,就是在企业厂级、车间、班组工会劳动保护三级监督检查网络也比较健全。各县区、企业都高度重视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能够做到充分发挥、调动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民主监督管理,查隐患堵漏洞已经成为各科室、各班组每天的必修课,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到重要作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保护活动,为职工健康、企业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县区、企业高度重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劳动保护活动,为职工健康、企业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海尔电子强抓安全“十个一”工作,通过网络、宣传板报、培训卡片、在岗教育、会议沟通、会议讲评、月度表彰、案例警示、专项培训、责任承诺等手段,不断推进海尔电子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各班组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不仅实现了全员管理,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还带动和促进了各部门安全生产的基础创建工作,已连续多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保证了公司正常、持续的生产经营。海毅公司工会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即学习一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一条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查一次事故隐患或纠正一次违章行为,写一点安全生产体会,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看一次安全生产录像,接受一次安全生产培训,记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搞一次安全签名。每年的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相关人员突击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超前预控,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班组安全管理效果显著。同时,在海毅公司二期厂房建设施工期间,公司工会积极参与监督相关安全设施的设计、安装情况,并参与二期厂房的验收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佳通公司以六月“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悬挂横幅标语进行安全宣传,组织车间开辟安全板报专栏,由工会、厂办、安全环保处对安全板报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安全板报给予奖励;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滨湖杯”竞赛、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十个一”等活动,公司工会积极参与了安全项目的“三同时验收”。

3、定期发放劳保用品,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

大多数企业都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发放、按生产规程使用劳保用品,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佳通公司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在粉尘、噪声、有毒有害环境中作业的员工发放防尘口罩、耳麦等,夏季对高温岗位员工发放绿豆汤、冰红茶、矿泉水、十滴水、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作业现场放置冰块降温。制定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由安全环保处拟定,总务部实施发放,根据岗位不同发放的劳保用品和数量也有所区别,如对电气作业人员发放绝缘鞋,对模具更换人员发放防砸的铁头劳保鞋,对露天作业人员发放雨衣、为防止缠绞事故,对所有一线女工发放女工安全帽等。为改善作业环境,投资数百万元在全钢四辊机台、半硫化罐上方安装抽排烟气装置;在斜交硫化、半钢硫化、全钢硫化车间的南北方向加装气楼,以改善通风状况。海尔电子、海毅公司工会能够有效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充分发挥工会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海尔电子的防热手套,根据工作要求,随时更换破损的防热手套,确保职工安全。

二、存在问题

1、超时加班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在重点调研的4家

企业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加班现象。其中尤以佳通公司、海毅公司较为严重。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造成轮胎需求量增加;加之2009年6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从9月份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低成本轮胎征收最高55%的惩罚性关税,促使美国经销商在此法案实施前抢购中国轮胎,从而使佳通公司外销订单突然增加,佳通公司从今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部分工序实行连续的三班三运转,没有休息天,在换班的当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只有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大大超出了职工的身体极限,职工意见较大。虽然从7月份开始,公司为确保员工正常休息、维护员工身心健康,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上夜班的员工换班可以休息24小时;离公司较远的员工由员工自愿申请,公司为员工安排公司宿舍,以保障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不愿意上三班三运转或身体状况不适应上三班的员工,可由本人提出,公司尽量安排其上四班三运转;员工如有合理的理由要求请假部门主管应准许请假,如有不准假的现象员工可直接拨打高管手机,高管负责协调处理等。但以上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行,员工对此意见仍然很大:因为这种规定实际上只有在夜班换班时可以休息一天,也就是17天才能休息一天;对不愿上三班三运转的员工,公司为其调整岗位,实际上难以做到;如要请假一天,从工资中扣60元,扣款太多,等于有一天的工作是白干。最主要的是员工的身体无法承受如此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因此员工强烈要求实行四班三运转。海毅公司长年坚持两班制,即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休息一天。企业却以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为理由,员工多劳多得,工作时间长。金工轴承实行的也是计件工资制,基本上可以做到八小时工作制、每周休息2天,但有时也有加班现象,加班没有加班费。

2、多种劳动用工并存。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单一的劳动用工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原来由企业正式职工承担的工作,或采取区域承包的外协作业模式,或采取岗位插入的协力作业模式交由外来务工人员承担。虽然外来务工人员与正式职工同在一个单位甚至同在一个岗位工作,但由于身份的不同,加上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安全意识、劳动保护条件和技能与正式职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如海尔电子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有四分之一的员工就是劳务公司派来的员工。

3、部分企业劳保用品发放不规范,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金工轴承作为一家金属加工企业,职工每天与钢筋打交道,但企业的劳保用品发放存在较多问题。如劳保鞋,有的员工反映,从2005年发过一双后到现在一直没发过,穿坏后只好穿布鞋;手套一季度发12双,员工普遍反映不够用,只好将破损的手套一而再、再而三的缝补后接着用。据企业领导反映,劳保用品是交给各二级单位发放,规定是2年一双劳保鞋,手套一季度12双。从这可以看出,企业并不是按照职工工作需要来发放劳保用品,而是按照企业的生产成本来规定劳保用品的数量。

4、企业工会劳动保护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工会劳动保护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与当前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工会干部普遍“身兼数职”,投入劳动保护工作的精力受到影响。有文化、高素质工会劳动保护干部较少,影响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发挥。

三、工会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存在的困惑

1、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手段。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担负着“群众监督”的责任。但是,工会要切实履行职责,掌握现场基础资料,缺乏有效的必要手段,影响工会劳动保护职责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

2、非公有制的企业工会作用难以发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工作者基本上都是兼职,并且大多数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老板的雇员。他们端着老板的“饭碗”,在工作中不能不顾忌老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有效保护。

3、安全设施“三同时”实现难度较大。《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但是,除国有企业在改建或扩建项目时能做到这一条以外,其他企业在改建或扩建项目时做到这一点很难。项目竣工验收不需要工会参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可能在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存在隐患。

四、对策及建议

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针对加班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作为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员工多少、生产能力等接受订单,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求员工加班加点,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作为企业工会,要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要求企业行政按法律办事,执行8小时工作制,确需加班也要遵守每天不超过2小时,每月不能超过34小时的规定,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作为员工,对企业的超时加班现象,要注意收集加班的证据,为政府部门查处提供真实的依据,并及时向政府部门举报或反映。作为政府的有关部门,接到职工的举报或反映后,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或限令企业及时整改。

2、增强职工的归属感。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认同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工会组织要将他们视为“自家人”,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并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减少违章违纪和事故的发生。

3、切实负起监督责任。针对劳保用品发放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工会要切实负起监督责任,监督企业不能以货币的形式代替劳保用品,对二级机构的劳保用品发放情况做到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确保劳保用品及时发放到位,员工穿戴、使用到位。要形成员工向企业行政、工会及时反映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情况,企业行政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工会及时把员工的建议转达给企业行政的机制,让劳保用品真正发挥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的作用。

篇4

一,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740份,收回有效问卷719份.

1,女职工妇科检查情况.在被调查女职工中,有381人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占总人数的53%;

二,维护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针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工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女职工的健康受到影响.在参与调查的719名女职工中,妇科病普查率为53%,享受"四期"劳动保护待遇率为63%,相当数量的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这大大增加了女职工患职业病及妇科病的风险,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

2,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比较匮乏.《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规定,对女职工较集中的企业要求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并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但很多企业没有做到.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女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依法自主维权意识.由于很多女职工素质较低,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无法判断自身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敢向企业提出合法正当的要求.很多女职工从主观上缺乏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和要求,一部分女职工在就业中以"找到,保住"工作为目标,根本不去考虑就业要求是否苛刻,工作条件是否合法,更不用说向有关部门反映,申

诉,维护自身权益.

2,部分 (一)对各级妇联组织的建议

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履行妇女维权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

1,加大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挥巾帼司法志愿者服务团和妇女法律知识宣讲团作用,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营造更有利于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社会环境,促进妇女劳动权益的有效保障.

2,充分发挥妇联系统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职责,对企业进行执法监督,加强维权执法力度,为女职工维护劳动权益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当前妇女劳动权益保障中的难点问题.

3,将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纳入各社区,村委会矛盾调解室和法律顾问处的调解处理范畴,使女职工在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出社区,就能够及时得到法律帮助,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4,在法院设立妇女维权合议庭,使妇女的劳动,人身健康等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建立健全陪审员制度,妇联维权干部参与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从源头上为妇女维护劳动权益提供法律服务

5,搭建妇女劳动权益诉求表达维护平台,通过提供劳动权益法律咨询和援助,解决她们维护劳动权益中遇到的问题.

(二)对各相关部门的建议

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妇女劳动权益维护社会化的工作格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问题.

1,积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宣传,行政,执法等措施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保证就业妇女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5%以上;加大对妇女平等就业,劳动合同签订,社会缴纳,工资支付等方面的宣传引导,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政策规范劳动关系;做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和劳资纠纷监察执法工作,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发挥人大作用,在人大对政府职能部门执法检查监督时,应将工会女职工组织纳入其中,确保女职工各

项合法权益真正得到落实.

3,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在依法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时,必须将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劳动标准,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待遇等内容纳入集体合同中.

篇5

关键词:煤矿工会;劳动保护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煤矿工会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1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煤矿企业竞争制胜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企业只重视生产,忘记或忽视安全,伤亡事故、职业病、职业中毒就会增多,职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国家财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搞好劳动保护,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及社会的稳定,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煤矿工会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需要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当职工在劳动中发现了危及到他们安全和生命的问题时,当职工中出现职业病、职业中毒和伤亡事故时,就迫切需要工会代表他们的利益,替他们说话,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工人有时会经常遇到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不安全、劳动保护不力的情况。当职工把这种情况向管理者提出改进意见不被采纳时,就迫切需要工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当行政领导为追求功效和利润,盲目蛮干违章指挥,要求职工冒险作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需要工会出面干预,抵制违章蛮干,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同时,新职工到岗后,也需要工会对他们进行劳动保护知识方面的教育,以保护新到岗位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1.3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法律赋予煤矿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工会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和义务,而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所以工会应理直气壮地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如果工会不关心职工的劳动条件,不注意帮助解决安全生产、工业卫生方面的严重问题,不同那些漠视和违反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和行为作斗争,那就违背了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失去职工的信任和拥护。

2制约煤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因素

2.1工会组织的建设

2.1.1工作人员方面

企业工会负责人(工作人员)的人选必须是政治素质较好、作风民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敢于和善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能与企业经营者合作共事,共谋企业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会是一个NGO组织,因而对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并且对于所要承担的道德领域表现出关心理解和兴趣。

2.1.2工作经费方面

煤矿工会无独立账户和工会经费使用权,不能保证工会工作的正常运转。由于基层煤矿工会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也不是事业机关,工会经费难以依法拨缴到位,煤矿企业工会无独立账户和工会经费使用权,只能依附于企业,因而工作开展十分艰难,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2.2对煤矿工会工作认识方面

2.2.1由于行业特点,上级总工会组织及相关部门对煤矿行业工会的认识不到位,县级地方工会对煤矿企业工会工作服务、协调和指导不够有力,实现工会工作的重心向非公有制企业转移的步伐较缓慢。因而对该行业工会的指导、支持和重视的力度不够。上级总工会未能协调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给与基层煤矿工会的强有力的支持,涉及工会基层组织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有关政策法规,执行、落实相当不到位。因而使得基层煤矿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尤其是在维护煤矿工人最基本最迫切的生命安全权和身体健康权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侵害非公企业务工人员在劳动、分配、安全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现象屡禁不止,这进而使得基层煤矿工会对煤矿职工缺乏吸引力,因为煤矿工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节日的慰问,更需要的是生命的安全与尊严。

2.2.2煤矿的业主及其管理者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对工会工作不闻、不问、不支持。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方业主的支持与否。企业经营者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工会才能“有位有为”。目前,业主普遍认为工会的职责仅限于收费和节日慰问,没有认识到工会在发动和鼓励职工对煤矿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直接监督,配合矿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最终能促进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没有认识到工会是培训和教育职工提高劳动技能、遵章守纪作业,营造爱岗敬业氛围,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没有认识到工会是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最为有效的正式的沟通渠道之一,在缓和与调解工人与矿方、工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某些煤矿业主非公开地不支持甚至阻挠工会依法开展工作的情况,而问题在于缺乏对这类经营者采取刚性制约机制。

2.2.3煤矿职工对工会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清。一方面,煤矿工人流动性大,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漠,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甚少。没有认识到工会是工人的家,是工人自己的群众组织,是工人合法权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是工人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情况、建言献策的正式渠道,是工人与矿方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的代表。由于煤矿职工对工会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清、工会与自身权利的关系不了解,以及所看到的煤矿工会目前运转现状,导致煤矿工人参与工作、参加工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工会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较低。

3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途径与对策

煤矿工会能否正常运转取决于煤矿工会是否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和较好的内部环境协作。

3.1做好煤矿工会外部环境支持的建议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对工会的性质、职能和权利作了规定,对工会的组织、人员组成、经费来源亦作了规范性的阐述和界定。工会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的加强则更多地靠上级工会和基层煤矿工会共同协作开展有效工作来实现,而基层煤矿工会人力、财力、智力缺乏是显而易见的,基层煤矿工会正常运作所需的人力、财力、智力的兑现,在理论上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在具体实践、运行、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此外,对于某些业主非公开地不支持甚至阻挠工会依法开展工作的情况,缺乏刚性制约机制。对于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负责人未能履职或不称职,上级工会没有合法的干预渠道。鉴于工会是群众组织,是NGO,在基层煤矿工会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因此,依法开展组织活动、依法维权,是唯一的、最终可行的道路。地方立法机关或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出台相关政策,为工会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夯实法律基础。

①尽快规范上级工会对基层企业工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程序。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出台实施细则,促进基层企业工会相对独立于企业,依法开展工作。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对中小型企业(乡镇煤矿)工会设定专职工作人员人数比例、煤矿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办法、煤矿工会经费的征缴和使用管理。④尽快形成和完善保障乡镇煤矿工会正常运作的政府部门、上级工会、司法部门联动机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⑤尽快形成和完善政府、煤矿企业、煤矿工会三方对话的平台和机制,及时协商解决和消除矛盾。

3.2做好煤矿工会内部环境协作的建议

主要是基层煤矿工会与煤矿业主及其管理人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致力于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劳、资双方共赢。

①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结合。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具体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企业的整体利益,职工具体利益就成为一句空话。反之,不保障职工的具体利益,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②双方利益的协商方式维护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相结合。一般应采取与有关方面协商和调解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分歧很大,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讼。③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具体维护与政策维护相结合。④提高职工素质与提高经济效率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大力提高职工的素质,职工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会要充分发挥大学校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做好提高职工素质的工作。

4结束语

对于煤矿行业来说,生命安全权和身体健康权是煤矿职工最迫切需要维护的最基本的合法权益。而要使这一目标能够基本实现的前提是煤矿企业必须做好煤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从行政管理、执法、服务扶持的角度,出台了若干法规和政策,扶持了不少的资金,旨在推进煤矿企业向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转变,促进煤矿行业有序、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篇6

“女工的职业健康保护问题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话题,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女职工得不到应有的职业健康保护,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工人以流动女工为主,她们基本上没有得到良好的职业健康保护。”谈及我国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保护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妇女职业健康研究室主任俞文兰开门见山地说道。

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女工职业健康保护的现状?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又该如何改进这种现状?俞文兰根据自己多年的调研,提出了她的看法。

经济发展过快

忽视女工职业健康

“我国的妇女职业健康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保毓书为首的一批老专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推动了1988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1990年《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法规的出台,这些法规对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俞文兰介绍说。

此后20年,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走出农村从事务工劳动,而妇女劳动卫生的研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强,反而逐渐被削弱,绝大部分高校由于经费、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取消了妇女劳动卫生专业,或将妇女劳动卫生专业合并到妇幼保健专业中,相关的研究机构也不再设有妇女劳动卫生研究室,女工的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问题陷入尴尬的局面。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制鞋、制药、箱包、电子元器件加工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70%~80%的一线员工为女职工,而且流动性较强,通常一名女职工在一家企业工作一两年后,又换到其他企业。“这些女职工平均年龄25岁左右,基本上都还没生育;30%以上的女工接触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而且她们未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长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将影响流动女工的健康,进而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情况。”俞文兰举例说,制鞋过程中使用的黏合剂,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机溶剂。最早使用的黏合剂的主要成份为苯、甲苯、正己烷等,由于这些溶剂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染色体等器官会产生危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了职业接触限值。目前黏合剂中大多使用苯或甲苯的替代物,如酮类、聚氨酯类。但是大剂量、长时间的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也对女工的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害。“为此我们还立项研究‘黏合剂中苯的替代物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影响’。”

立法促进女工职业健康

随着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政府与企业开始逐渐重视起职业卫生问题,其中也包括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俞文兰说,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委托全国总工会牵头修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并于2012年4月正式颁布实施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以下简称《禁忌范围》)的修订提出建议,修订后的《禁忌范围》作为《特别规定》的附录一同公布。

俞文兰称,《特别规定》为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将《禁忌范围》作为《特别规定》的附录列示,使其上升为行政法规,提高了《禁忌范围》的执行力。同时考虑到《禁忌范围》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调整,因此保留了许多开放性条款,便于修订。

如《禁忌范围》中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属于孕期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一个‘等’字体现开放性,表示如果发现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只要有研究证明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危害的),即使没有在《禁忌范围》中列出,也应当作为孕期女职工禁止从事的劳动范围。”俞文兰解释说。

“《禁忌范围》修订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我国女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企业用工模式与社会保障等情况的前提下,也参考了国际社会及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弱化了常规性的劳动保护,将女职工一般时期的禁忌劳动范围由过去的5条改为3条。”俞文兰说,“这样规定是为了在保护女工职业健康与平等就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强调企业要通过改善作业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女职工自身素质来主动保护女职工的职业健康。”

俞文兰认为,《禁忌范围》的种种规定,不仅是为了保护女职工免受职业危害的威胁,预防职业病及与职业病相关疾病的发生,更是为了保护其子代的身心健康,维护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各尽其能

共同改善女工职业健康

政府——政策推动

《特别规定》和《禁忌范围》相比1988年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1990年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在适应我国社会、企业及女职工自身发展要求的方面有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过去20多年来,我国缺少一支专门从事妇女劳动卫生专业研究的队伍,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有力的医学数据,因此《特别规定》在修订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对此,俞文兰建议,政府应与时俱进,对妇女职业健康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更好地适应女职工职业健康保护的现实需要。同时,政府还应推动建立社会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生殖健康服务),使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在本地还是在外地,不管在东部还是在西部的流动女工,都能够享受到均等的职业健康保护。或者政府通过一些社会化机构,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使其承担部分女职工职业健康服务的职能。对于国有大企业,本身拥有相对完善的职防机构,除了给企业内部的女职工提供职业健康服务外,也可以考虑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为他们的女职工提供职业健康服务。

科研机构——理论支持

政府部门除了加强对政策的修订完善,还应加强对妇女职业健康研究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广泛开展妇女职业健康的相关研究(如保护女职工的职业卫生策略与服务模式研究、女职工生殖健康监测指标体系、职业性生殖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促进等),为政策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俞文兰介绍说,2010年,保护妇女职业健康的研究已被列入《国家职业病防治科研规划》中,下一步将针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女工,分行业、有重点地开展调研,分析女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类型、所致女工身体和心理健康损害的特点及严重程度,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探讨改善女工身心健康的策略。

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联合其他25家医院、企业、职防机构等研究单位,成立了全国妇女职业健康研究协作组,以集中更多力量进行科研探究。

企业——主体责任

俞文兰认为,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对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也负有主体责任。企业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改善作业环境外,还要为女职工提供职业健康服务,如定期为女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测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等。

另外,企业还要告知女职工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以及产生的后果,并加强对女职工的培训,提高其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水平。俞文兰还建议,企业应创造多元的文化氛围,或让企业工会组织参与促进女职工心理健康,因为女职工(尤其是特殊时期的女职工)在应对压力、紧张时,承受力相对脆弱,更加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

女工——提高素质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 农民工 劳动保护 探析

新春伊始,全国多地再现“招工难”、“用工荒”,企业用工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让农民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成为稳定农民工队伍,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多重历史原因,农民工劳动保护实施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工作环境差,职业病多发。表现在:个别用人单位只重视生产,忽视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健康安全,作业环境评估不及时,防范措施不到位,劳动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差,甚至造成个别劳动者的职业病多发。

1.1.2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检查监控力量不足。表现在:劳动保护网络不能覆盖迅速增长的协作队伍。个别单位对协作队伍劳动保护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缺乏必要的过程监控,缺乏严厉的问责措施,客观造成劳动保护监管不力、问责不严。

1.1.3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维权意识差。表现在:多数农民工对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隐患、健康危害认识不足,不知道规避的方法和必要的防范措施,更不能主动要求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自我保护能力差;职业健康事维权程序过于复杂,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

1.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劳动保护、安全环境对施工生产和人体伤害上的认识不足;对工作环境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公示制度,危害认识不足,危害信息不透明;劳动保护过程管理不重视,投入不足、监管乏力。

1.2.2劳动力市场不均衡性。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使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劳动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1.2.3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工人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具有就业容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劳动保护监管范围广、难度大、稳定性和持续性差。在用人单位特别是雇主用人行为不规范和追求超额利润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在劳动保护方面出现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2.4农民工教育层次的局限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层次低,健康知识水平有限,安全意识、健康意识低,上岗前没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农民工一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在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和健康。

2.关于改善建筑业农民工劳动保护权益的几点思考

关于改善建筑业农民工劳动保护权益,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思想观念上重视农民工,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农民工氛围,动员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借助工会载体提高他们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了解,增强维权意识,实现其利益诉求与维护的合法化、制度化。随着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提高劳动报酬以及福利待遇的逐步落实,改善农民工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体面劳动,才能使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劳动力来源和持久发展的动力,是一项需要企业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多赢工作。

2.2加强劳动保护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施工生产中劳动保护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依法管理、诚信待人,把善待农民工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形成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

2.2.1发挥工会集体协商制度作用。进一步贯彻《集体合同规定》,通过集体合同或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协议的形式,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在施工生产中获得劳动保护的合法权益。扩大集体协商范围,在工程招、投标和进行劳务承包时协商劳动保护需要投入的资金比例,签订合同(含劳务承包合同等)时关于劳动保护方面的内容,改善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分包协作队伍农民工合同的签约率等关系到农民工权益、劳动保护内容都纳入到集体协商的范围内,从而改善部分企业注重施工生产,而劳动保护投入资金不足的现象。

2.2.2完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安全监督检查网络是工会组织加强安全和劳动保护强有力的手段。完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建立对分包单位的两级劳动保护体系,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分包协作队伍中,在分包队伍内部建立劳动保护监督网络,设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督促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使用,提出改善生产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形成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两级管理,对及时掌握农民工职业健康状况、劳动保护情况、改善农民工生产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2.2.3建立农民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定期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民工队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讲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灌输安全生产理念和劳动保护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监督技能和整体素质。

2.2.4简化维权程序,扩大维权渠道。加大媒体宣传和法律援助力度,实施部门联动,简化职业病鉴定、诉讼维权等的工作程序,通过实施有效的帮扶工作,提高农民工应对劳动保护诉讼的能力。

2.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工整体素质。

2.3.1社会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有效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农民工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公共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结合全总实施“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出版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教材”等切实帮助农民工提高技术技能素质。

2.3.2开展企业新市民(农民工)夜校活动。在企业中大力推广新市民(农民工)夜校活动,强制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农民工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既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从业水平,又能增强农民工的自觉学习热情。改善农民工整体素质低,学习热情不高的局面。

2.4关爱农民工,提高建筑业农民工幸福指数

将分包协作队伍的农民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灌输企业文化理念,开展暖心工程,为农民工送去关爱和健康,帮助农民工解决困难,改善生活、子女上学问题,将农民工纳入每年的健康查体范围,改善工作环境,节假日帮助农民工平安返乡,从心理健康、缓解压力入手提高建筑业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幸福指数,形成热爱城市,建设城市,融入城市,和谐共荣的新市民群体。

总之,建筑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创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让农民工享受体面劳动的快乐,稳定农民工队伍,激发农民工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文会.农民工问题形成分析与解决[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8):91-92.

[2]柳斌,胡高平.农民工维权亟待加强[J].人大建设,2009(8):36-37.

篇8

认定员工构成旷工比较困难,有夜班安排且提前明示的情况下,员工的这种行为构成不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更为妥当和贴切。建议公司从以下几个层面处理这一问题:

一、从人性管理角度出发,公司可以在工会的介入下充分考虑员工提出的诉求和解决方式,考虑采取协调将其换到不上夜班的岗位或者安排轮换夜班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公司也应积极地解答员工困惑并提出公司的难处。比如,员工的夜班在收入上是有对价补偿的,而其他人没有;公司若安排其他同岗位员工上夜班,涉及变更其他员工工作时间的问题。法律规定涉及休息休假的事项需要与员工达成一致方能变更,不是公司单方面一句话就能说变就变的。

二、过渡期间的妥协方案。公司尽可能地采取减少员工夜班班次、时间,但同时要求员工在达成调整一致结果之前的这段协调期间,其应当配合完成正常的工作安排,否则将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三、若员工仍然拒不改正、拒不服从,公司应当及时地记录并进行处罚。员工要多次存在相同事实后才能以严重违纪解除,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规章制度才能证明员工主观上的恶意,单单一次的行为就按照违纪解除,处罚方式上显得过重。同时,也提醒公司及工会应在处罚期间提示和告知员工不应当再有相同的违纪行为,做到及时警示和告诫。

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

能否又以未缴社保为由索要补偿金

公司一员工2007年1月进入公司工作,入职之后一直拖延和拒绝提交参加社会保险的材料,直至2009年双方就这一事项达成说明,员工出具一份自己手写的承诺书,载明“本人在和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公司将个人部分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费用以现金折价的方式计发给员工本人,由本人自行缴纳,若因不能缴纳社会保险原因导致的法律责任和后果由本人承担”。2014年3月,该员工诊断出患有癌症,再未到岗工作,公司出于社保方面的顾虑,重新发送书面通知要求员工提交参保材料,想着先解决其一部分的后续医疗救治保障,但员工仍然拒不提供,并以单位未缴社保为由,提出补偿金请求,请问公司是否需要支付该员工补偿金?

从形式上看,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确有法律上的依据和理由,《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在很多实务案件中,对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各种情形的适用还是有限制的,并不是表现为有这个现象就必然导致单位方的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但是法律所要规制的是违背了基本诚实信用义务的行为。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存在有悖诚信的情况,拒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才属于立法所要规制的对象。

由于公司未能缴纳社保的原因系员工本人拒绝,并且有书面上的承诺,公司也尽到了相应的催告义务,因此,造成员工未能缴纳社会保险的主要原因和责任在于员工方,用人单位并没有明显的在经过员工提出缴纳要求后仍然拒不缴纳的主观恶意,所以员工的请求在司法实务中很难被支持。当然因为员工自身身体的情况,公司也可以考虑予以人道性补助或帮助。

需要提醒的是,在行政管理层面,未缴纳社保和事后补缴的问题,双方的承诺和约定并没有法律效力,员工和单位应当在协商好之后,在行政管理部门就补缴社保的金额和期限进行处理。

未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改正后员工还能否提出补偿金要求

公司一员工2010年3月入职,从事塑封岗位工作,该岗位接触有毒材料,属于有毒有害岗位。公司在其入职时,书面告知中遗漏一项危害因素,但是岗位操作的产品包装上有明示危害的事项和操作禁忌。2015年4月7日,公司收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整改通知,要求公司发放书面的危害告知书、提供更高一级防护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具,公司在收到整改通知后,于4月28日全部整改完毕,并通过区安监局的整改监督复查。该员工于5月初向公司口头提出补偿要求,理由是公司违反法律规定,未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条件,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无效,且有隐瞒和欺诈的行为。请问公司应当如何回应?公司是否会有支付补偿金的风险?

员工的请求和要求比较难以成立,原因有二:

一、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其所主张的这些违法情形都已经消失,员工没有解除权的行使基础。退一步讲,即使公司存在员工所声称的违法情形,但是在员工2015年5月行使解除权利时,公司已于2015年4月通过安监局的整改复查,已将这些违法情形全部予以纠正。员工以此提出补偿请求,违法情形至少在员工行使解除权的当下是要客观存在的。

二、公司并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要规制的恶意。劳动者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情形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的原则,参照前款精神处理。

如果公司拒不改正或提供劳动劳动保护用品,才是属于三十八条所要处罚的恶意情形。公司积极配合安监局的整改要求,第一时间启动了整改的程序,并且连同其它岗位一并进行了补正,可见公司并非具有拒不改正、恶意侵害的不负责任行为。从监管形式上看,安监局也同样给了公司一个纠错的机会,说明公司的行为并没有严重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同时,也建议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服员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升级:

一、告知员工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不成立。公司并非未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只是安监局此次的整改要求公司提供最高等级的防护用品,这个并没有强行性的规定,只是出于防护的需要进行的升级。

篇9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班子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出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制订整改措施。

2、项目部组织班子人员,每十天组织一次大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填写整改报告书。

3、施工班组每天坚持召开班前活动会,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安排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班前班后对作业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4、施工现场每个工人在作业前都要对施工机具和作业环境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5、安全员、各工种工长随时随地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6、对检查出工人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视情节轻重进行罚款处理。

7、对重大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班子。

(二)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施工高峰、夏季、冬季、雨季、夜间施工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使职工能够正确认识生产与安全的辨证关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及安全管理水平,防止事故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制定如下制度:

1、凡新工人(包括民工、 临时工)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

2、对架子工、电工、起重工、焊工、 起重机械司机及各种施工机械操作工人,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3、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4、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置新设备、制造新产品、调动新工人工作时,应对工人进行新的操作方法和新工种岗位的安全教育。

(三)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1、为确保安全施工,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各项目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2、必须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班组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班前交底内容主要是当天的作业环境、邻近高压线、附近建筑物地基情况、气候条件(如台风、雨季等)、当班主要工作内容、各个环节的操作、安全技术要求的特殊工种的配合等。班前检查,主要查上岗人员的劳动保护情况,现场每个岗位周围的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无患、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以及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上班前由工地负责人(工长)对当天的工作安排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记录在案。

4、班组长在班前向职工交待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让职工了解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正确使用和发挥建筑工人“三宝”,发动职工对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组织落实和实施。

5、必须建立班组每周的安全活动日制度,即在平时的班前活动中,增加以下内容:小结本周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提出下周安全生产要求,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的工作环境和特殊作业部位等,如何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分析班组工人思想动态及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和吸取教训。

6、上级有关单位对工地的检查情况均应按实记录。

7、记录要齐全、详细、认真,并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必须按时复审方为有效。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熟知本职工作和工作范围。

3、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擅自把机械、机具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挥。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班前班后检查本人所使用的机械、机具,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6、严禁机械、机具带病工作。

7、特种作业人员严禁酒后操作。

8、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9、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后应附操作证复印件作为安全检查资料附件。

(五)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之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制订本制度:

1、严格执行国务院第75 号令《企业职工之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的条款。

2、伤亡事故发生后,保护好现场, 积极抢救伤者,立即书面上报公司主管领导。

3、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4、对事故的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和职工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事故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5、对事故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损失大小给予不同的处理,对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不报或虚报的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六)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制度

1、各项目部应按规定为职工发放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2、物资部门应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管理,按统计的工种和性别,做好年度劳动保护用品计划,并按批准的计划进行采购,不得盲目采购,防止积压。

3、各项目部在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须在国家审批的劳动保护用品商店采购,所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质量安全鉴定证书等。

4、劳动保护用品入库后,必须进箱、进柜,经常检查,严防霉烂变质、鼠咬、虫害、保持清洁卫生。

5、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中,要建立发放领用台帐,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6、职工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七)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保管制度

1、各项目部对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储存,必须设立专用仓库或储存室。

2、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场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防火规范;

(2)有防雷保护措施;

(3)电气设备符合国家电器防爆标准;

(4)有防静电设施;

(5)设置有相应的通风、防爆、监测、报警、灭火等消防安全设施;

3、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发的许可证;

(2)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储存、使用的场所、设施;

(3)有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含保管、使用等人员);

(4)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有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

4、运输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车辆及驾驶员必须至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申办准运证,配备的押运员也要办理押运证。

5、运输工具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6、各项目部必须严格填写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分类清单,逐级上报,报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审核、签证并盖有公章。

7、当日未使用的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必须严格按规定退库,不得在使用单位滞留,即使是明日还要使用,但也要办理退库,明日使用时,再按规定领用。

8、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必须严格入库验证、领用签证批准、退库签证确认等工作。

(八)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奖励细则

篇10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践行工会服务职工宗旨,现就推行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如下制度:

一、推行职工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层次需求,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平台,推行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形成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服务功能

职工服务站提供了三大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

(一)困难帮扶救助平台

主要包括:困难职工生活帮扶、大病救助、意外灾害救助、助学帮扶、结对帮扶、技能培训等。

主要职责: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按规定进行救助、对残疾职工进行结对帮扶。

(二)权益维护平台

主要包括:监督信箱、监督电话、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处、来信等。

主要职责:职工可就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劳动保险、职工福利、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与职工利益相关事宜通过电话、书面形式进行咨询,如需帮助的,可由公司聘请的律师进行解答。发生劳动争议的,工会组织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协调解决。

在门卫办公室北墙上设立监督信箱,并开通电子邮箱jieligh@sina.com职工可通过无记名书面形式将意见/建议放到信箱中,工会相关负责人每月开信箱收集一次信息。设立监督电话3458930,可将意见/建议随时反馈。

(三)人文关怀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