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状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流动状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流动状况

篇1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甘肃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就业。由于当前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限制,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服务较难得到保障[1],健康素养水平较低[2]。再加上居住相对密集、基础卫生设施简陋,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解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我们于2014年9月—10月开展了甘肃省流动人口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现场调查,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随机抽取大中型宾馆酒店和建筑工地各4个,每个调查场所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2%。

1.2方法1.2.1调查方法采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常见传染病预防普及技术研究和应用”课题组编写的测评工具《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人口信息、自评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状况、传染病防治素养测试题。传染病防治素养分为意识和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决策能力、获取与理解信息能力5个维度,共39道题目。1.2.2评判标准两周患病率可作为健康状况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指调查对象过去两周曾到医疗机构就诊,或服药、理疗,或因患病/受伤而休息/卧床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调查对象传染病防治素养测评得分在35分及以上被认为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总分100分)。1.2.3质量控制根据课题组专家编写的调查操作手册对调查员、质控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过程中课题组专家对调查进行现场督导和质控,调查问卷进行双录入和检错。1.3统计学分析使用EpiData3.1建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5.0±10.1)岁。其中男性占52.3%(519/992),女性占47.7%(473/992);宾馆酒店的占50.2%(498/992),建筑工地的占49.8%(494/992);未婚的占25.1%(249/992),已婚的占70.5%(699/992),离婚/丧偶/其他的占4.4%(44/992);≤24岁的占23.2%(230/992),25~34岁的占23.6%(234/992),35~44岁的占29.1%(289/992),≥45岁的占24.1%(239/99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4%(202/992),初中的占40.9%(406/992),高中/职高/中专的占27.7%(275/992),大专及以上的占11.0%(109/992);自评身体状况很好的占31.0%(308/992),好的占45.5%(451/992),一般的占20.8%(206/992),不好的占1.8%(18/992),很不好的占0.9%(9/992)。

2.2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2.2.1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可以用两周患病情况来反映。结果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204/992),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建筑工地高于宾馆酒店(P<0.05);已婚、离婚/丧偶/其他高于未婚(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低于不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P<0.05)。不同性别、不同自评身体状况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多因素分析以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因变量,以工作地点、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协变量,多分类变量以哑变量引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自变量纳入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0)。结果显示,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OR=4.135,95%CI:2.907~5.882,P=0.000)、年龄(OR=1.995,95%CI:1.264~3.150,P=0.003)是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略低于昆山市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21.9%),高于绍兴县(5.7%)、重庆市(9.5%)、北京某区(13.1%)、西安市(18.2%)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同时也高于我国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15.7%)[3-8]。有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两周就诊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毒损伤[3,5]。表1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类似研究结果一致[3-4];随着文化程度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随着年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与类似研究结果一致[5];未婚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低于已婚、离婚/丧偶/其他(P<0.05),考虑与未婚者年龄较低有关;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高于宾馆酒店(P<0.05),考虑与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有关。研究发现,不同自评健康状况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较差,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认识不足,自评健康状况往往好于实际健康情况[6-7]。排除可能的混杂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是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传染病防治素养是个体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所应具备的健康素养,体现了在预防传染病、维护自身健康状况方面的能力。由于评价体系基本一致,传染病防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反映个体健康素养的状况。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较低的人参加健康教育以及利用卫生服务的概率均低于健康素养较高者(P<0.05)[9-10],慢性病预防素养低者更容易发生慢性病[8],健康素养低的患者较普通人发生不良健康结局风险的可能性更高(P<0.05)[11-12],接受职业安全及健康培训的流动人口患病风险比未接受培训者低(P<0.05)[3],考虑与接受培训者健康素养较高有关。流动人口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很少接受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其身体状况前景令人担忧[7]。有研究显示,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并明显提高患病后的就诊率[13-14]。因此应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人口健康管理范围,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常识、职业病防治知识等健康教育[6],同时要考虑流动人口时间机会成本大的职业特点,卫生服务机构应该主动深入流动人口工作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工作[3]。

参考文献:

[1]肖瓅,胡俊峰,马昱,等.济南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72-174.

[2]盛立英,任苒,孙扬,等.大连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2):956-959.[3]赵欢,张开金,杨菊,等.昆山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29-4431.

[4]高绍,倪海芬,何科茗,等.绍兴县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9-6171.

[5]范远洋,钟晓妮,周燕荣,等.重庆市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4):3891-3893.

[6]周海清,高丹丹,常文虎,等.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73-376.

[7]罗桂华.西安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54-157.

[8]许玲,张巍.中国3省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2):126-129.

[9]曾庆奇,田宇,田丁,等.健康素养对妇女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5):2730-2733.

[10]SandersLM,ThompsonVT,WilkinsonJD.Caregiverhealthliteracyandtheuseofchildhealthservices[J].Pediatrics,2007,119(1):86-92.

[11]DewaltDA,BekmanND,SheridanS,etal.Literacyandhealthout-come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J].JGenInternMed,2004,19(12):1228-1239.

篇2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殖健康的定义和内容,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其为有关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对策

1 生殖健康定义和内容

1.1 生殖健康定义。在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生殖健康定义:生殖健康是指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因此,生殖健康表示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

1.2 生殖健康主要内容。将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归纳出以下6点:(1)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2)有生育能力。(3)可以自由而且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生育数目。(4)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所选取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5)有权获得生殖健康服务。(6)妇女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

2 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

2.1 生殖健康知识贫乏,自我保健意识薄弱。我国近80%流动人口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生殖健康知识匮乏、自我保健意识比较薄弱。如在未婚女性中,近六成的人不知道何时同房最易怀孕;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对性病及性传播疾病认识不足,对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疾病特征、后果等知之甚少,并对此类疾病有过度恐惧感。

2.2 缺乏固定场所,性生活充满不安全性。居住条件的简陋和不稳定,给外来务工人员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已婚外来务工人员首选性生活地点都是集体宿舍(分别为41.37%和31.54%),其次是其它和旅店;未婚女性性生活地点的选择依次为其它(46.34%)、旅店(28.29%)、集体宿舍(21.46%)等;未婚男性性生活地点的选择依次为旅店(37.05%)、其它(36.36%)、公园(8.41%)等。这些不固定的性生活场所不仅使他们的性生活卫生条件及质量下降,也增加了其性生活的不安全性。

2.3 未能受到很好的生殖健康服务。我国流动人口接受基本卫生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主动性不够,对所在城市社区或单位所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管理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由于很多流动人口受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约束,很难主动寻求生殖健康帮助,加上中国现行的以计划生育为目的的避孕药具发放等活动多针对已婚育龄人群,她们很难获得其需要的服务。

3 对策

3.1 加强生殖健康教育,转变生殖观念,提高流动人口素质。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条件、生活时间和居住状况等对其生殖健康意识和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从源头上改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观念,提高保健意识,就必须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意识。此外,还应考虑到流动人口所处的环境不同,充分调动外界的积极因素,促使其养成健康的卫生行为。例如,对流动人口进行性病/艾滋病等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时,应从他们有急需的生殖健康知识和信息为着手点,并结合其生产与生活技能,或结合他们感兴趣的教育方式着手。

3.2 规范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各部门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1)建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根据地”。除了一部分流动人员在私营企业或国营企业等就业,生殖健康服务可以以单位作为依托进行,还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以社会服务工作为主,散居在社区的各个层面。所以专家建议,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以社区为中心,建立社区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2)建议将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进,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管理和服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外来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动态管理。(3)全国应制定统一的平台管理制度,保证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户籍地、现居住地的信息交流。(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信息平台进行整合,避免条块分割,实现各部门资源、信息的共享。

3.3 加强我国流动人口生殖保健服务。(1)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和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以及利用情况;与此同时,了解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流动人口生殖保健服务的情况和能力。(2)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我国流动人口生殖保健服务的供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文化背景的为我国流动人口提供生殖保健服务的适宜途径。

3.4 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政府所提供的所有的生殖健康服务都是基于户籍人口设置和考虑的,而要切实保障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服务,需要配备足够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1)政府应以目前的生殖健康“四级网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的生殖健康服务机构,按区域常住人口服务数量,增设服务机构、增加生殖健康服务人员编制、适时补充与培训生殖健康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人力资源上根本保障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开展。(2)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生殖保健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国家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把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费用从现行的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对流入地要增加计生和生殖健康投入,且投入应以实际居住人口拨款,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也应以实际居住人口设置。

参考文献

[1] 张明.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5月

篇3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现状

(一)总体规模

截至2009年统计,乌鲁木齐市总人口2411938人,其中汉族人口174935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5%;维吾尔族人口3098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回族人口24321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共计63707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从事各种职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为77.4万,其中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22万,占流动总人口的28%。近年来,这个比例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35.4%。

(二)分布格局

乌鲁木齐市下辖七个区一个县,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等49个民族。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多分布于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例如,仅天山区与沙依巴克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就占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总人口的64.4%。这里较为繁华的瓜果批发市场、二道桥维吾尔族传统商住区以及牛羊屠宰加工批发市场等条件有利于他们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同时这里的许多城乡结合部,又能够为其提供便利低廉的房源。这些地区原为汉、回、维等多个民族杂居的区域,随着近年来维吾尔族的不断迁入,汉、回等民族逐渐的迁出,才形成了目前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城乡结合部,并形成了雅玛里克山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湾管委会和延安路管委会(这四个管委会均为“7.5”事件后由街道办事处升格成立)和团结路办事处等区域。

(三)流出地分析

从地域分布上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全疆维吾尔族人口的74.35%。而其中有85.24%的维吾尔族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受到语言、文化、宗教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南疆三地州与外界尤其是与内陆发达地区的交流和交往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南疆三地州长期以农业为主,而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随着南疆三地州人口不断的快速增长,人多地少矛盾不断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计算,南疆三地州剩余劳动力数量多达近百万。

二、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特征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流入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从来源地看,大多数来自南疆的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维吾尔族人口的80%从事第一产业。尤其是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四地州的维吾尔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5%以上。因此也就有学者指出“新一轮的新疆发展,关键在南疆;南疆的发展,又关键在南疆三地州。只有南疆社会发展进步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谈得上新疆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以2008年数据为例,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构成的南疆三地州,占全疆人口比重的30%,但GDP比重和投资比重分别只有9%和12%。

(二)从职业特征来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从业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传统的工商业为主的从业领域

主要是从事一些清真屠宰业、旧货买卖、干果批发零售、皮毛销售、牛羊杂碎加工、打馕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职业;还有一部分是从事一些流动式、小规模的个体经营,主要以坐商、餐饮业、流动商贩和旧货买卖等为主;另外一些则是在建筑工地、餐厅、商场、等行业打零工。总的来说,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以服务业为主,工作稳定性较差,技术含量较低。调查中也发现,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等非技术类工作,餐饮业是其主要就业渠道。

(三)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劳动者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不仅决定着劳动者适应城市管理方式和城市现代文明的能力,也与他们能否在城市中具备市场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密切相关。从乌鲁木齐市来看,外来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构成明显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其自身专业技术缺乏,在市场竞争中中明显处于劣势。例如,有关学者的调查就显示,乌鲁木齐和西安两市维吾尔族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和初中以下占到了总体的77.5%,其中还有2.5%的文盲。而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仅为22.5%。另外,流入乌市的维吾尔族汉语沟通能力普遍低下,一般只能够在日常交易和生活中进行简单交流,一部分人甚至基本不具备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能力。

(四)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意识

宗教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受宗教的影响很大。据2009年1月,乌鲁木齐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在提交给自治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和水磨沟区等四个中心城区沿街的宗教活动场所,以每周五主麻日为例,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中流动信教群众占75%左右。

尤其是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集中聚居区,宗教氛围更是浓厚,在城市强烈的贫富对比环境中以及“”的蛊惑下,有可能使其情绪强烈,很容易将自身生活上的贫困、精神上的苦闷归咎为民族和宗教问题。在乌鲁木齐市历年查处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中,有许多都是位于这种聚居区。

(五)在城市适应中面临较大压力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该群体城市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现实问题。例如,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汉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在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很自然地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心理,使他们融入城市现代生活的步伐更加缓慢一点;在子女教育、自身权益的保障、与城市居民的相处等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困难。总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方面具有的相对滞后性,阻碍了他们顺利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使其无法很快适应都市现代生活与社会主流文化,在城市中遇到了经济、社会、心理等不同层面的各种困境。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外力・依米提,胡宏伟.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乌鲁木齐市和西安市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J].民族研究,2005,(03).

[3]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

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贫困;研究综述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在反贫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流动人口贫困在城市贫困问题中开始显现出来,成为了"新城市贫困人口",同时其规模呈现了扩张的趋势。但是,纵观现有文献,对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而关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通过整理归纳相关贫困理论和关于流动人口及贫困问题的文献,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关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奠定基础。

一、流动人口及贫困人口概念的界定

(一)本项目关于流动人口范围的含义

关于流动人口的定义一直都比较宽泛,离开原居住地并且与户籍相分离的人口往往都是流动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向城市,也开始引起学术界关于流动人口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基本成为了流动人口的代名词,根据尹海洁、黄文岩(2010)的分类,流动人口主要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之间的流动,这部分流动人口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和生活,而是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第二部分是指农村人口短期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只是季节性的到城市打工,而生活重心还在农村;第三部分是指长期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他们的生活重心已经转向城市,但是却没有户籍身份的城市人口。

(二)关于流动人口贫困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概念没有统一和明确的界定,基于现有文献和学者观点,本文总结流动人口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并且没有户籍,生活处于贫困的流动人口;另一部分是在城市就业的大学生"蚁族"。

(三)流动人口贫困发生率

贫困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贫困标准的设定水平,我国经常采用两个贫困县标准,一个是我国的官方标准,每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另外一个是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标准,即每人每天1美元。而流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指流动人口中贫困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例,反映地区流动人口的贫困程度。

二、流动人口贫困原因的理论分析

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流动人口陷于贫困呢?结合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力贫困等贫困理论,我们将深入探讨了流动人口贫困产生原因的理论。

(一)收入贫困视角

学者们最早将贫困解释为收入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需。Rowntree(1901)最早将贫困定义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国家统计局(1990)关于贫困的定义也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收入,这导致他们的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二)能力贫困视角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从能力的角度来定义贫困,这是世界上首次从能力角度来定义贫困,贫困被认为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阿玛蒂亚・森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对能力贫困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应该引入能力的参数来测度人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能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根源。"

能力贫困理论不再将贫困局限在收入不足这一概念中,而是拓展到个人能力的角度,使人们认识到解决贫困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穷人的个人能力。但是能力贫困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一理论过度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力,而忽视了社会上存在的客观机会。现实中有很多穷人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权利。因此,权利不足也会导致贫困。

(三)权利贫困视角

Townsend(l979)在对发达国家出现的"新贫困"研究中发现,"贫困是一个被侵占、被剥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不知不觉地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主流之外。"阿玛蒂亚・森也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根本在于穷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往往被系统性地剥夺,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相关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在权利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这些权利上的不平等致使流动人口更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

(四)脆弱性贫困的视角

贫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脆弱性,即贫困不仅仅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更是一种仅有一点点东西也很容易失去的状态。Chambers(1985)指出穷人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暴露于冲击、压力和风险之中的外在方面和孤立无助的内在方面,这两方面都意味着缺少应付破坏性损失的手段"。因此,穷人之所以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容易遭遇外来的冲击或者风险,但又缺乏应对这种冲击或风险的能力和手段。

总之,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状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经济收入低下、个人能力不足、权利不平等以及自身的脆弱性等。因此,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帮助流动人口摆脱贫困,获取更多的收入。

三、流动人口贫困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

Soo Min Toh和Angelo s.Denisi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提出了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具体方法,使迁移者能够更快地适应迁移的生活;Qian Cai研究中发现中国国内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即流动人口向家乡汇款,影响移民者的汇款的倾向和汇款的数目是由于流动人口的状态,而影响流动人口还款的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的情感和经济状况;

Kam Wing Chan对中国的无户口和有户口的流动人口进行了研究,有户口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区域,具有较高的学历,被较好的部门所聘用,而无户口的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的是自己,不能通过正式或者正规的渠道就业,往往容易陷入贫困,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户籍政策对人口的流动有较强的控制力;Marina Della Giusta对亚洲的迁移者在英国定居的影响因素中得出,住房政策和教育制度对移民者具有较大的影响;Kothari研究中发现流动与贫困的关系问题,认为对于穷人而言,流动虽然是解决贫困的方式之一,但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流动人口可以摆脱贫困,没有摆脱贫困的流动人口也有很多,也就出现了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

(二)国内对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

关于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体系性、专题性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朱慧涛(2005)在研究中发现,农民工整体上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底层,农民工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作为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又面临着很多社会上就业的歧视,而农民工也成为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的必然产物,他认为,造成农民工处于贫困状态是由于结构和制度的缺陷造成的,也是城市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王朝阳(2007)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流动时,发现流动人口正在呈现贫困边缘化的倾向,而城市的流动贫困人均已经成为无稳定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无固定场所的新的城市贫困群体。

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蔡(2003)年对流动人口的贫困现状以及造成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的原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性建议。蔡(2003)认为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收入状况、住房状况以及人文状况。

1.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

蔡认为流动人口的贫困状况第一个表现就在于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的贫困,通过流动贫困人口与城市贫困人口相比,流动贫困人口的收入要比城市贫困人口收入要低很多,同时在居住、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

调查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时,李强(2003)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和济南市为调研地点,通过对1504名外来农民工、流动农民工的调查发现,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工资基本上都很低,与城市人口的工资有很大差距,在流动人口的内部,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和家政服务业等行业,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工资就很低,与那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流动人口的工资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而言,流动人口的工资与城市人口的工资相比是比较低的。

3.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

蔡(2003)针对北京、珠海和无锡的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口的住房条件很差,生活环境也较为恶劣,10个流动人口家庭中有7个居住在很差的住宿条件下,比如工棚或者宿舍,流动人口很多都只能租用别人的住房,而城市人口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性支持,部分人口也能够得到福利分房,而李培林(2004)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住房面积非常小,而城市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比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大很多。

4.流动人口的人文状况

蔡(2005)认为流动人口不仅在经济和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着贫困,而且在人文贫困方面也同样面临着与城市人口不一样的贫困状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流动人口在城市能够获得的就业培训和教育的机会非常少,相对于城市人口的子女,流动人口的子女还将面临更加高昂的教育成本,在教育成本方面流动人口的子女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不利于流动人口的发展,同时,流动人口又缺乏必要的资金用来人情交往,使得流动人口的人文贫困也显得很突出。根据农民工课题组(2007)在珠江三角洲的调研情况表明,能够在进入工作之后获得培训的流动人口只能占到29.1%,而那些参加了职业培训的流动人口,往往又是自己在寻找就业的培训,甚至只有一小半的流动人口参加了自己所在单位组织的培训。

因此,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表现为二元结构,农村和城市表现的非常清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改变了城乡之间原本的对立面,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随着城乡一体户的不断推进,而使得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资源占有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地位。从目前来看,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市场依然面临着分割的状态。

(三)述评

关于城市贫困和流动人口两个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城市贫困和流动人口,关于流动人口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程度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都提出了相关的度量标准,在流动人口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分析了流动人口个体特征和贫困的特征。但是,流动人口贫困发生问题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系统和体系性研究还非常少,而流动人口贫困问题已经在城市中凸显出来,逐步形成了"新城市贫困人口",对某个侧面的分析描述也只是个别的研究,少数个案的访谈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在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运用上还比较少见,往往是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论述流动人口容易陷入贫困的原因,或者从流动人口的视角出发,论述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相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交叉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一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蔡.转轨时期民工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标课题,1996.

[3] 鲁甜.外来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Q.Cai.Migrant Remittances and Family Ties:A Case Stud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2003(6).

篇5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服务质量

当前在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当前我国免疫预防工作中也存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①计划免疫工作出现滑坡,一些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回升;②对计划免疫等预防接种工作投入不足;③计划免疫外疫苗使用缺乏规划;④计划免疫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⑤流动人口是计划免疫等卫生服务的脆弱人群;⑥专业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⑦计划免疫宣传力度不够。其中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问题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当地常住儿童。而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必须强调政府行为,重点突出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和多部门的协调、支持和配合[1]。②加快计划免疫法制化建设步伐,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化流动儿童管理,保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公平。③通过完善新生儿出生报告制度、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和建立督导检查考核等制度和加快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促使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更具体、更有效。设立计划免疫门诊,保持正常的冷链运转,并在流动人口集居地设立固定或巡回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免疫接种机会和更好的免疫接种服务。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入册登记制度,并根据儿童流动状况,将常住流动儿童免疫接种逐步纳入常规管理。④计划免疫引入计算机管理是卫生防疫工作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尝试。随着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原来完全依靠手工操作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纳入计算机管理,可以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优化硬件设施,改善接种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负荷,避免漏种、错种、重种等差错,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建立专册登记,及时建卡,消除免疫空白;流动人口中发生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可作为传染源传播疾病,对健康人群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改进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计划免疫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已成为各级卫生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2]。地处城乡结合部,是流动人口经常聚居的地方。在“4125”计免活动日、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等针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到集贸市场、出租屋、工地、窝棚,送疫苗到家门口进行查漏补种,由于经济条件和防病意识较差的原因,即使不断宣传动员要预防接种,这些流动儿童的家长们站在那里无动于衷,或者你越叫他,他走得越快越远。毫无疑问,人口流动问题已成为免疫预防工作的难点,但很难成为重点工作进行开展。

参考文献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监测对象为建筑工人、农业工人和宾馆饭店从业人员三类人员。所有被调查人员均要求户籍不在博湖县本地,且除外旅游、上学、访友、就医、探亲、从军等情况。

1.2方法

通过摸底调查,获取博湖县内流动人口聚集场所或单位的名单,根据流动人口类别分别抽取1~2个场所。每类流动人口至少调查200人。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按照自愿、保密的原则,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指标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同时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参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计算方法:问卷8道题中,被调查者回答正确6道及以上的人数占监测人数的比例[。

1.3检测方法

HIV抗体初筛采用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为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初筛阳性者再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的样本送确认实验室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上海英旻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进行确证。检测均由实验室专业人员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及判定结果。

1.4统计分析

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共监测746名流动人口,来源:建筑工人276人,占37.0%,农业工人260人,占34.9%,宾馆饭店从业人员210人,占28.1%。男性400人,女性346人,男女比例为1.16∶1;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37.9+11.6)岁,年龄分布以40~49岁组人数最多;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共697人,占93.4%;民族以维族为主,共452人,占60.6%;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共447人,占59.9%。

2.2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此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46份,回答正确6道或以上者402人,艾滋病知晓率为53.9%。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50~岁年龄组知晓率最低,20~岁年龄组最高;按婚姻状况,已婚组知晓率最高,未婚组最低;按民族分组,汉族组知晓率最高,维族组最低;按文化程度分组,高中及以上学历组知晓率最高,文盲组知晓率最低;按职业分组,建筑工人组知晓率最高,农业工人组知晓率最低(见表1)。

2.3安全套使用情况

在调查的746名流动人口中,最近一年内每次和配偶/固定性伴发生都使用安全套比例和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宾馆饭店从业人员均最高,为9.6%和38.5%;农业工人最低,为1.0%和14.6%。最近一年内每次和商业性伴发生都使用安全套比例和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宾馆饭店从业人员仍最高,为55.6%和77.8%;农业工人最低,为33.3%和60.0%。不同类别流动人口使用安全套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且同一人群由于发生对象的不同,使用安全套情况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取方式

被调查的人员中70.9%以前接受过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获得途径包括: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宣传材料及其他。信息来源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电视/广播(50.4%)、宣传材料(31.0%)、报刊/书籍(13.5%)、网络及其他(5.1%)。2.5血清学检测结果746名监测对象中,HIV抗体确证报告阳性7例,阳性率为0.9%。7例阳性监测对象均为已婚人员,均有婚外异性,其中女性4例、男性3例,男女比例1∶1.33;最小年龄28岁,30~岁年龄组最多,共3例,40~岁组1例、50~岁组2例;所有病例均为已婚;维族最多(6例),汉族1例;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以上2例;感染途径均为异性传播。

3讨论

篇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加上元旦、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130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当前返乡农民工工作,从促进农民工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要高度重视当前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全面把握*届三中全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讲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一是抓紧实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研究落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重大项目安排。按照《通知》要求,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返乡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和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宣传,组织和支持返乡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进农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同时,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采集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做好对返乡农民工及其随返家属的计划生育服务。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计划生育工作的协调配合,落实好各项服务管理措施。流入地要进一步强化属地化服务责任,建立健全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制度,畅通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渠道,落实流入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定点服务制度,提高流动人口享受计划生育基本免费项目服务率,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出地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责任,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返乡农民工家庭应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建立随访和动态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外出人口的登记、宣传教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统计监测

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网络优势,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流动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的统计监测工作。利用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网络,开展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状况调查,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和流向,了解返乡农民工及其随返家属的计划生育情况、生殖健康需求和返乡后的就业意向,及时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为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监测的有关要求,探索建立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和流入、流出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形成以城乡社区为平台、以部门信息共享为依托、以人口计生部门信息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交换、监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适时掌握流动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的变动状况及发展趋势。流出人口较多的省份要对农民工节后返城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统计,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各地要认真实行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统计报表制度,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和分析研究水平。

篇8

【关键词】 江苏省;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现状调查

近几年来,江苏省流动人口中女性流动人口已接近到流动人口总数的一半[1],围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制定各种政策都要将妇女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因为流动人口中的女性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健康问题更加突出[2]。政府应为流动妇女在生殖保健服务中努力创造均等条件,使之达到比较完美的健康状态。了解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情况,为实现流动人口与常驻人口享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致性,促进我国人口素质整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省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8-9月以居住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州、南通、盐城等地年龄在15-49周岁的流动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别以各市所有的街道为抽样框,结合各市流动人口规模,每30万流动人口抽取1个街道,共随机抽得4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并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40名流动妇女,共发放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567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问卷由南京人口学院课题组设计,调查项目为生活工作状况、怀孕生育状况、避孕节育状况、生殖健康服务状况,宣传教育状况等。样本抽取及问卷调查由当地计划生育局经过培训的专职计生工作人员实施和完成。

1.3 分析方法 调查问卷回收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清理和逻辑检验,对调查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调查的1567份的有效问卷中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中年龄在20-44岁者占96.6%;从文化程度来看,已婚流动妇女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7.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4.1%。从工作性质看,产业工人占31.0%、批发零售人员占17.0%、餐饮服务人员占13.0%,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以低层次务工为主,而且无业人员占到调查比例的12.3%。从事一定工作的流动妇女中12.4%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在1000-2000元之间占61.8%,在2000-3000元之间占19.6%,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仅有6.2%。本次调查中,流动妇女的流出地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主要以江苏本省(38.9%)、安徽(26.0%)为主,两省合计占64.9%。她们的居住方式一般以独立租房或借房为主占63.6%,自购房占7.1%,仅有0.3%的人在政府集中提供居住区居住。

2.2 孕产期保健情况 调查的1567份的有效问卷中有1457名妇女生过孩子或者怀孕过,在最近一次生孩子或者最近一次怀孕时,有1232名流动妇女做过产前检查,占84.6%。产前检查的次数在3-6次占32.7%,有50.7%的流动妇女记不清检查的次数。在户籍地做产前检查的妇女占52.1%,在本地做产前检查的妇女占31.8%,在其他地方做的产前检查妇女占2.2%,没有做过产前检查的流动妇女占13.9%,问及没有产前检查的原因:有39.9%的妇女回答没必要做产前检查,有23.9%的妇女不知道要做产检,10.6%的妇女没时间去做产检。产前检查的地点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占做过产前检查妇女总数的47.1%,其次是妇幼保健院(24.9%)和综合医院(17.4%)。在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79.3%的妇女对产前检查服务感到满意、18.6%的妇女认为一般,有0.9%的妇女感到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当问及对产前检查服务最不满意的选项时,有241名妇女做出回答,收费高(27.8%)、检查项目太多(15.8%)、交通不便(14.1%)、手续繁琐(13.7%)是最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最近一次生孩子或者最近一次怀孕时,分别有56.7%、37.5%和46.2%的妇女吃过补钙制品、补铁(补血)制品、叶酸制品。

2.3 妇科病检查情况 2006年以来,1567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中有80.0%的人做过妇科病检查,在本地检查的占76.5%,在户籍地检查的占19.6%,其他地方检查占3.9%。参加妇科病检查的最主要原因是该检查免费组织(48%),觉得应该定期检查(35.7%),身体不舒服去检查的分别是35.7%、15.9%。检查结果发现,47.2%妇女没有什么问题,分别有23.9%、14.4%患是阴道炎症和宫颈炎。

2.4 服务需求情况 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希望今后得到的服务分别是:检查治疗妇女病(25.0%)、避孕方法的介绍(18.4%)与提供新的避孕药具(13.8%)见表3。较为喜欢的宣传方式有免费发放宣传品、培训讲座、面对面咨询等,分别占应答总数的28.5%、16.4%、16.1%。

3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流动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占调查总体的74.1%)。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强度大的务工、家政和服务性工作,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63.6%)。居住在春天潮湿、夏天闷热、冬季阴冷的简易房(63.6%)。缺乏保健的意识,最近一次生育中有13.9%的妇女没有进行过产前检查,回答没有产前检查的主要原因是没必要做产前检查、不知道要做产前检查、没时间去做产前检查,分别占39.9%、23.9%、10.6%;2006年以来,有80.0%的人做过妇科病检查,只有35.7%觉得应该定期检查,检查的结果分别有23.9%、14.4%患有阴道炎症和宫颈炎。已婚流动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定人群,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既受到来源地(多是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影响,缺乏相应的知识[3],其年轻,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薄弱[4],又直接制约了她们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为更有效地规范和改进流动人口生殖保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出台地方相应的政策法规,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住房、保健、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在生育保障方面,生育保险作为一种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生育保障制度,国家应立法赋予流动妇女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5],同时把为流动妇女检查治疗妇科病纳入普查、普治和妇幼保健卫生服务体系,并尽快覆盖全部流动人口[6]。

参考文献

[1] 毛京沭,尹勤,李晓铭.江苏省流动妇女生存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13):1820-1822.

[2] 张洁,王德文,翁金珠.流动妇女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人口学院学报,2007,23(3):42-45.

[3] 仇叶龙,韩优莉,李力,等.北京市某区流动妇女和儿童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4):1339-1342.

[4] 冯祥武.流动妇女生育保险问题新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4):52-57.

篇9

一、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工作,首先要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和生育状况。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1990年“四普”数据估算,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仅为2135万人,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02亿,2010年“六普”时达到2.21亿人,《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53亿人,年均增长8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39%[1]。

(2)流动人口中高龄孕产妇的数量增多

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前,流动人口中部分从业人员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而未能生育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之后以往不能生育二孩的流动夫妇获得了生育机会,这就导致受前期政策影响的一孩夫妇的生育势能得到释放,高龄孕产妇在数量上将大为增加,给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流动人口的婚育年龄推迟

2014年的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的婚育年龄在推迟。2012年流动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3.7岁,平均初育年龄为25.5岁,与2000年相比分别提高1.3岁和1.6岁。这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年限变化有很大关系。

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流动人口呈现出的新特点,侧面反映出了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新问题,突出表现在计生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上。

(1)计生服务供给能力难以满足流动人口不断扩大的服务需求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加剧了短期内对妇幼健康、孕期保健、托幼等计生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多,计生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不足上。

尽管近年来流动人口专项经费连续增长,但是大多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对免费技术服务的经费投入反而有所下降[2]。“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面,流动人口还难以享受到充足的、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生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了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计生公共服务保障程度难以满足流动人口最基本的服务需求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结婚、生育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但所需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服务观念的缺失则是造成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得到保障的重要原因。

(3)计生服务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一盘棋的需求

尽管国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了有益尝试,但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运作机制和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模式,“一盘棋”式服务机制建设尚未形成,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常态化、动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部门协作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必要的沟通,统筹协调能力弱[3]。当前,地方政府较少有单独的管理部门来统一协调、负责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

三、促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针对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供需状况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实现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以中央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各级地方政府分级负担;同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

加强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以社区为依托,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服务之中,为流动人口实行“一站式”管理,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流动人口能够获得平等、便捷、实惠的计划生育服务。

篇10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浅析 包头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浅析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贫困问题论析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与对策 东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文献综述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边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思路及对策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与管理研究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模式新探 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浅析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 试论发展权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 从藏族流动人口状况看汉藏民族关系 论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郑信哲.浅谈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3):10.

[3] 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