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学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

篇1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商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2;TS201.3-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知识更新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1]。《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本文通过对武汉商学院13级和14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双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情分析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3级和14级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达总人数的75%,而男生仅为25%(图1)。如图2所示,13级70.3%的学生和14级61.8%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背景,理科学生相对较少。由以上数据我们初步推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较好,但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上需要补充大量理论基础知识。

(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本科前双语课经验及本科英语成绩分析

如图3所示,14级学生中本科前修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4.5%,显著多于13级,双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越来越普及。多于1/3的学生有过双语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由图4可知13级烹教班当时仅5.9%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过四级;而大二下学期该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达72.9%。仅5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达到学校外语教学要求水平;实际上全班仅5.4%尚未达标。由此可见13级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度不自信,在双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提示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合适安排语言难度,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英语比例。

(三)学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态度分析

由图5可知,不论是13级还是14级学生学前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的约为24%,持肯定及较为肯定态度的占绝大部分,约为76%。多数同学(50%13级学生和58.6%14级学生)在学前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可以尝试。

在双语教学开始前52.9%13级学生和65.5%14级学生都认为课堂英语比例应低于30%,约30%的学生认为英文应控制在30-50%,低于10%的学生能接受英文占75%,仅13级1位同学认为应该全英文教学(图6)。绝大多数同学(85.3%13级学生和96.5%14级学生)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中英文应控制在50%以下。学生的英语比例期望值与学校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相差较远,学院规定双语课程建设第一年英语比例达50%,而第二年英语达75%。这要求除专业上尽量使用英语外,其他课堂用语尽量使用全英文。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定位及分析

(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生化代谢以及在环境中的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后果;熟悉食品企业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获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微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3]。此外在烹饪与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中后期的《烹饪卫生与安全》、《食品贮存与保鲜》和《食品法规与标准》都需要《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食品微生物学》的先修课程为《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我院并未单独开设《微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同在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这可能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多而且部分章节很有难度。此外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均有开设,也就是说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同时也在学学英语课程,这样英语学习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双语《食品微生物学》还可以为大三下学期《食品专I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麦凯和西格恩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学术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目标[4]。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学生对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所以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隐形的[5]。

针对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及“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我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英文水平。《食品微生物学》短期目标是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课,具有阅读英语教材的能力,掌握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而长远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可以自行使用的语言而且具有较为先进的学科体系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重难点分析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大中专烹饪及相关专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因此本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二)关键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三)较强的动手能力。课程重点在于微生物对食品的作用。尽管前半学期“基础微生物学”也非常重要,是理解食品与微生物关系的基础,然而后半学期“食品与微生物”的学习才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而“基础微生物”中“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涉及数学模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对13级学生课后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较多;20.6%的学生反映自己高中是文科生,因而基础较差,在涉及到微生物生长中数学计算时和微生物代谢中涉及到生化知识时,感觉较难。学生反映的重难点基本符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规律。

三、《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凝练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由于本院烹与营养教育专业并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故而《食品微生物学》理论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第二部分为食品与微生物的知识,此外此门课程还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但是课程总课时只有48节,所以必需凝练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在基础微生物部分,最终选择“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新陈代谢与遗传”和“微生物生态”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4课时,共16课时。在食品微生物部分,包括发酵食品10课时、腐败微生物4课时以及微生物与疾病6课时,共20课时。食品微生物实验部分共12课时,包括显微镜与革兰氏染色、培养基与无菌操作、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微生物计数四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拖延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课堂进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以便稳妥有序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语言策略上

总体而言,我校采用“维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采用中文,然后逐渐地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采用中文教学[6]。在此大语言环境下,《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需分阶段实施。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前半部分即讲解基础微生物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双语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英文极度不自信,故而对新的知识点我们采取先讲中文,在中文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英文占课堂语言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代谢》这一章,这是全书的难点之一,故而英文较少约30%左右。随着学生渐渐地适应双语环境以及专业词汇不断的重复,在课程后半学期即食品微生物内容部分,逐步提高英文比例,最终稳定在65-70%。

(三)教学资料上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科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Brock微生物生物学》和江汉湖、董明盛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再版的《食品微生物学》两本教材。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而畏难情绪较强,我们还提供双语PPT供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Brock微生物生物学》语言难度不大,信息量较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每次课前课后需要阅读70-80页英文,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负担重,故而并未强行要求阅读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仅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补充读物。此外本课程每次课前还提供专业词汇表,以便学生更有效地预习;课后提供相关的听力练习和阅读材料等习题库,以巩固所学的微生物术语和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上

在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食品微生物学》上半学期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而下半学期时在“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7],即: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选择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为主题,进行文献调研,做成PPT和报告;就做成的PPT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后在课程后期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约为3-4个同学,全班约10组。汇报时一个负责主讲,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回答提问,这样能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课程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 “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的专题讲座。由于学生选题与专家报告内容有密切联系,相当于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后再听专家报告,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反响较热烈。总体而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建立了 “听课+讨论+展示”的学习模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微生物形态时多采用图片讲解,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在讲解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时则使用Flas,完整生动地展现微生物的生命史;在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则多采用案例分析,在案例中生动体现微生物感染的环境、条件及病理特征等理论知识[8]。

(五)作业方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中学习微生物形态结构时,课程内容虽然不难,但是内容较多而且抽象,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掌握此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用橡皮泥或者卡纸做3D的细菌细胞模型。学生反映热烈,认真对照书本、课件以及其他资料完成模型的制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下半学期以“发酵食品”及“病原微生物”为主题的PPT和报告,学生完成地非常认真,修修改改多次,因而整体质量较高。

四、《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一)课程教学评估

对学生综合成绩的统计表明:未采用双语教学的13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2.5 ±5.0;而采用双语教学的14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0.3±7.3,两者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14级烹教班学生学前学后对双语教学态度有较大改善(如图7所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由17.2%变为44.8%;反对双语教学的由24.1%减少为6.9%;82.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英语比例合适。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的兴趣和创新性,学生参与的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二)课程改进措施

尽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食品微生物学》仍有迫切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专业教师的语言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教师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国内培训、观摩教学以及国外培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其次要重构学生考核体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目前仍然以学术知识的考查为主,后期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过程的考查[9]。

参考文献:

[1]葛菁萍. 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10):1537-1540.

[2]孟祥忍, 吴鹏.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普招生源的实践性教学[J]. 美食研究, 2014, 31 (4): 61-64.

[3]雷晓凌, 吴红棉, 吴晓萍, 等. 普通高校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 (7): 1121-1124.

[4]麦凯, 西格恩. 双语教育概论[M]. 严正, 柳秀峰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25-36.

[5]俞理明, 韩建侠. 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3):1-4.

[6]蒋亚瑜. 汉语语境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8 (2): 74-77.

[7]陈明选, 陈舒. 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2): 63-67.

[8]张凤民, 李玉军, 付英梅, 等. 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9): 1-2.

篇2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84-02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发酵工业、医学卫生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它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微生物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1,2]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既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又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日趋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我院生物技术双语专业的需要。其具体表现是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因此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载体,也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作为生物学科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3-8]。为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课程组针对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体系,精选不同层次教材,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采用分层次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分别培养成应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语式教学为手段、网络为场所”的现代教育思想,构建“一个教研网站”、“一部双语电子教案”、“一部双语电子课件”、“一个教研资料库”、“一部多层次的实验指导书”、“一套标准化实验操作光碟”和“一个(双语)试题库”等“七个一”的现代组合式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体系,将学导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双语式教学、演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一个教研网站

通过访问微生物学教学专题网站,可以了解微生物课程的建设、教学和发展的情况,实现资源共享。一些在课上不能体现的内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供,比如:学习笔记、微生物图库、视频文件、微生物研究的前沿和新闻热点以及著名的杂志文章,等等。教研网站设立了网上课程作业批改系统,教师可在系统中留习题、批改作业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可以上传作业和查阅结果,提高教学效率。

二、一部双语电子教案

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我院2008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双语班。因此,微生物课程将原有的教案进行重新修订,制定了一部高质量的双语电子教案。其优点是有利于在双语教学中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和更新授课内容,同时保证教案的完整性。

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开展评教促教活动。明确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大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适时修改教案,使教学注重知识更新,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专业发展动态,适当地引用新进展,新成果,新概念甚至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进行讲授,以弥补教材中某些枯燥的理论阐述。尝试采用分层次因材施教方法进行双语教学,不搞一刀切。中文教学与英文教学相结合,避免专业课变成专业英语课,保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引导学生加强专业英语训练,要求学生检索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借以熟悉本专业最新动态,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三、一部双语电子课件

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表述和显示微生物学的真实结构,学生感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通过制作电子课件将图像、录像和图片等资料引入课程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微观内容宏观化。我们将优化后的教学内容,通过认真整理归纳,不断提高和创新改进,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内容先进、形象化的多媒体素材。通过精心制作,把优真和动感清晰、环环相扣的多种图像(有模式图、光学显微镜图片、电子显微镜图片、平面或三维半动画图片和动画图片等,其中很多图片来源于高年级学生在实验课中获得的片子)、表格和文本,展示给学生,实现将抽象、复杂、微观的微生物世界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师教学更加生动,启迪学生的多方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一个教研资料库

通过学校和学院的支持购置最新版的中英文微生物学教材和参考书,与已有的资料和网络共享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资源丰富的教研资料库,并且根据(双语)教学大纲要求组织编写适合我院学生的双语教材,以提高微生物(双语)教学水平。

五、一部多层次的实验指导书

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的平台,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9]。因此,对微生物实验指导书进行修订,设计新的实验教学结构层次势在必行。将实验重组为基础、专业、研究性三个教学层次,各层次均由指导、自主、综合、设计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同要求的实验组成;以课内、课外,必做、选做,开放、培训和竞赛等多种形式开设;研究性试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设计,独立准备和操作,从材料的准备到实验结束的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微生物学大实验,使学生品尝自己实验的成果。在实验中,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学过的实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综合训练。学生在实验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激发他们再学习和不断实验,营造浓厚的实验学术氛围。完善实验考核体系,以操作、答辩、撰写小论文、完成小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六、一套标准化实验操作光碟

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在详细讲解后进行操作演示,但学生对标准的操作要领并不能很快掌握,以至于在实验过程中还是犯同样的习惯性错误。以实验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录制的一套标准化实验操作光盘,不仅可以增强实验操作演示的生动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操作要领,加强记忆,很好的完成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七、一个(双语)试题库

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自编习题)收集微生物相关习题,建立含有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多种题型的适合双语班和普通班的试题库。实现考教分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确保试题的难易度和题量的适中。由课程组负责人亲自把关,坚决杜绝泄题、漏题。

通过组合式微生物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应用,可以提高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质量。一方面可以提高任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该体系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组织分析能力、文献查询和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更关注“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时展[10]。重视并加大双语教学体系的建设,必将有效提高微生物学本科双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民主[J].现代大学教育,2002,(1):55-56.

[2]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

[3]廖德聪,陈强,张小平,等.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7):1266-1271.

[4]张庆芳,迟乃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9):1432-1435.

[5]林海萍,张立钦,张昕,等.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7):1054-1057.

[6]朱旭芬,贾小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微生物学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85-187.

[7]林海萍,张立钦,张昕,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2):1912-1915.

[8]辜运富,陈强,张小平,等.强化基础,拓展应用,构建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新体系[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72-1776.

[9]韩冰,李蘅,孟建宇.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44-145.

[10]龚克.适应时代要求,认清高等教育改革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8,(6):10-12.

篇3

【关键词】 本科;教学;管理;水平

基础医学部是我院规模最大、人员最多、教学任务最重的教学部门,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独特的复杂性、繁琐性和重复性,是高校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一定要先行[1]。为适应学院改革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不断研究和探索基础医学部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5年,基础医学部正式将迎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迎评促建的要求,确定了基础医学部基本工作思路:面向学院各专业,研究、实施、改革和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抓住一个契机,做到四个促进,即以评促建、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有利契机,促进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改革、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条件的改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精力向教学的投入。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医学部以“夯实医学基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工作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加强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1 领导重视确保教学工作为中心 教学工作是基础医学部的中心工作,为确保其中心地位,首先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由部主任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并指导分管副主任做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确保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顺利运行[1]。近3年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48余次。每周召开部领导例会,研究、布置、总结近期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每学期到教研室、实验室调研;巡视考场,参加教学研讨会。从思想到行动真正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近几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1.2 制度健全强化管理 (1)为了保证管理水平上层次,首先确保有一支得力的管理队伍。通过竞聘上岗选聘了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其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为医学博士,实验中心主任为医学硕士,均为高级职称。通过举办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聘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年资教研室主任介绍管理经验,使教学管理队伍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提高了管理艺术和水平。(2)教学、科研、思政、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详细的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并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3)健全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3次;期末领导巡视考场;实行各级听课制度:部领导听课>4次/每学期,专家组成员听课>3次/每学期,教研室主任、教师相互听课>3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各教研室之间交叉进行试卷评阅、成绩录入的全面检查,确保差错率低于1 %。

1.3 加强培养确保师资水平 (1)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年均90%,并保证授课质量。以教学评估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严格训练教师的授课过程,以教学名师的观摩教学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年基础医学部对新进青年教师举办岗前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请相关专家教授分别开设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何书写规范的教案、如何备好课、如何讲好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及网页制作、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等课程,安排观摩教学等。各教研室对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定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资教师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的专门培养。1~2年内主岗位在实验室,兼顾专业的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理论闭卷考试、实验技能考核。提供外出进修学习、培训机会,并鼓励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授课比赛、教案比赛等。要求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教学岗位。近几年青年教师获国家课件比赛优秀奖2人,授课及课件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优秀奖3人,学院授课比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6 人、三等奖12人,学院教案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2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2.1 学科重组调整与更名 多年以来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同在一个教研室,微生物学教学占优势,而免疫学从教学时数到师资配备等各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学科,是新知识、新理论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必须予以加强。另外,寄生虫学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则是相对萎缩学科。为此,2005年将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教研室进行调整,成立了免疫学教研室,由4名免疫学硕士组成,提高了免疫学师资力量,强化了学科特点,提高了教学水平。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师兼任微生物学课程,弥补了课时不足,改变了教师资源闲置的现象。达到了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三个学科师资积极性的目的。为顺应国际国内潮流及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2004年将生物化学学科更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特别是大型、较贵重仪器,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将原来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合并为5大实验室,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该中心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并推进课程负责人制。2005年进行的首批精品课程评选,在上报的全部3门医学课程中,基础医学部的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两门课程入选;2006-2008年又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为自治区示范课程。近三年基础医学部主编或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参考书83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16部;基础医学部自己组织主编了实验教材《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和《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均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包头医学院的知名度。

3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发展

基础医学部重视开展教学研究,近五年完成自治区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13项;发表教学研究及管理论文20余篇。获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8项。

3.1 加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 药理学开展PBL、SGD教学法;病理生理学开展病例教学;生理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组织了四届生理学知识竞赛,开设实验设计等,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课题在教育厅立项,并获教学成果二等奖;病原生物学开展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实验技能竞赛。多数教研室都开设了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3.2 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基础医学部率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举办课件制作培训班,举行课件教学研讨会。现在基础医学部所有教师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积极参加课件竞赛。“生理学互动辞典式多媒体课件研发”课题在教育厅立项,获首届课件竞赛一等奖,主持人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全国课件竞赛优秀奖、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上报教育部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

3.3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从2005年开始,在医学主干课程部分章节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共计开出12门课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开课数量和开课学时。召开了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利弊,取长补短。2008年组织编写了《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学中使用,由听课组、学生反馈意见对双语教学进行质量监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给予肯定,认为对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授课和编写教材,对授课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学连续两年开展了无人监考考试,经过严密组织,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学生诚信考试的教育;生理学开展人机对话考试、口试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其他学科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进教学

4.1 异常Hb筛查 生物化学血红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大影响。为了将科研应用于教学,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学教研室将异常血红蛋白筛查的研究课题应用于本科生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例异常血红蛋白,并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目前,学生实验已筛查近2万人次,检出异常血红蛋白 4例。该课题荣获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4.2 血栓形成仪的应用 由药理教研室研发的血栓形成仪,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3071.6)。该仪器成为医药学领域研制止血药、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必不可少的仪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专业药理学实验课中应用,开出了“药物对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已发表3篇论文;2004年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2005年度获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3 开展创新性实验 为了鼓励各学科积极探索新实验及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基础医学部设立了“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奖励基金”,近三年有14项创新性实验得到资助,学生参与4篇。

5 加强学风建设

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学,教授、副教授硕导、博士联系学生班级,成立学风检查组,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学习情况。发出倡议书,开展签定“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承诺书,举办“无人监考”考试等各项措施,以加强学风建设,倡导优良学风。

篇4

[关键词] 计量检测特色;工科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90-03

药学是结合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毒理学、数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药品和药妆品(含药物成分的化妆品)的生产、销售、检测、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药学与社会公共安全、大众生命安全、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国家标准等都是密切相关的。2003年我国化妆品产值达520亿元,处于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八。2005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4 422.7亿元人民币,医药市场规模居全球第7位。据统计,我国化妆品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5%,据预测200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8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纪正昆司长和食品生产监管司王红副司长来我校指导时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药品和药妆品市场兴旺,进出口额较大,药品和药妆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不断增加,特别是目前我国药妆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功效性及适应性评价方面还是空白,检测机构的能力也不尽完善。因此,有关药妆品的系统的毒性、功效、成分检测实验数据的技术支持力度相对欠缺,使得中国也受到来自药品和药妆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将生物与医药作为优先发展战略,进行着激烈的科技与市场竞争。”众所周知,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都在于质量水平的高低。要在这场质量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从事质量工作人才的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培养方案的确定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药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很广,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培养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药学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办出品牌、办出特色,是高等学校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1]。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及部分教育部直属医药院校,如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四川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逐步确立以研究型和药师型模式来培养药学人才。为更好地发挥我校优势,我们开展了具体研究。

我校药学专业是依托中国计量学院,其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计量、检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鲜明办学特色,如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依托,而且以生命学院的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研究室”、“生物产制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基因工程检测实验室”、“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2个省属高校 “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等为平台建立的。我们按照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适应宽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凭借我校检测、质量、计量、标准等优势,构建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药品和药妆品检验和安全评估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并展开调研、学习、探讨和实践等。

1 构建有检测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1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培养能适应国家尤其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1]。结合我校在计量、检测、质量、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浙江省是我国医药生产和经济大省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初步训练,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标准制定和研究开发过程中,从事药品和药妆品的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医药营销、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研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

1.2 适应社会医药事业和市场需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医药是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浙江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形成了以康恩贝制药集团、青春宝药业集团、民生药业集团、海正药业集团、新昌制药集团等为核心的制药企业群体,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由于浙江省培养的药学人才严重不足,导致众多药厂每年到外省招聘药学专业人才。截止到2004年9月中旬,按发达国家从业人员要求,我国执业药师的缺口至少有100万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明确提出了必须配备执业药师的七个方面,它们是:新开办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具有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资格的零售药店;跨地域连锁经营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通过GSP认证的大中型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药房和制剂室必须配备执业药师,这一切为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浙江省不仅有知名、上市的医药制造企业,而且100多家化妆品制造小企业,由于看到药妆品的无限商机,现在国内药企涉足日化企业加快了步伐,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其他省份高,对进口的药品和药妆品需求大,但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不强,药品和药妆品的安全不容乐观,非常需要懂专业、懂法规、懂检测的技术人才。

我校药学系的教师们2005年到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调研,了解这几所大学的专业发展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情况;2006年到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学习和走访,聆听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产品监督司和质量司的司长们、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和领导们作的报告,深入了解国家在检验、计量、标准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大批检验检测、标准、计量方面人才。我们以培养强动手能力、熟悉药品检测、标准和安全评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特色,从而达到更能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1.3 仪器科学、检测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点学科对有检测特色的药学专业的支撑

中国计量学院的药学专业是以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依托,以生命科学学院的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2个省财政专项“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目标的。在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上,经过教师们的调研、学习、汇总、讨论和专家多次论证,将我校药学专业与生命学科、计量检测技术学科有机结合,将药学专业的定位由2005年重点培养生物制药人才转变为现今定位于培养检验检疫和标准化的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药学专业人才,作为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2]。

2 建立具有检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化学、药学、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检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注重化学合成技术、检测技术(生物检测、化学检测、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等)和计算机在药学中应用和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药物和药妆品的检测和标准化方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充实和壮大我国在药品检验检疫领域高级人才队伍,符合药学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教育,同时又强调加强现代复合型的检验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即能以其专长为药品检验和药妆品检验做贡献。

根据教育部有关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2],结合我校是我国质量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制订药学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如下做法:

2.1 结合药学专业特色和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科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校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共175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共60个学分,共1 155学时;学科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共34个学分,共678学时,学科基础课的选修课必须修12个学分;专业教育课中的必修课9个学分,180个学时,专业教育选修课必须修12学分;全校选修课中含人文社科类模块、经济管理类模块、学校特色类模块、综合能力类模块等共计10个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必修课共计30个学分, 和课外科技课8个学分。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2.2 在化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基础上,体现药品、药妆品的计量检验特色

化学一直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主干学科,也应是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专业化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3]。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体现灵活性。同时注意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引入。在专业教育的选修课设置方面,我们采纳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为国家培养含药物成分的工业品检测人才的建议和希望,增加了化妆品化学、中药化妆品学等课程,并开设“药品检验技术发展”、“药妆品检测技术进展”、“新药研究与开发”等学术讲座。

2.3 将生物学的主干作用应用到医药检测领域

生物学也是药学的主干学科之一,特别是生物学的检测技术在医药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是当今检测的一个发展方向[4]。因此,设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技术等学科基础必修课。

2.4 在多学科交叉的大药学教育基础上,抓住特色,适应时代需求

目前药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纯化学模式发展到理、工、医、药的多学科交叉结合,使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具有“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特点[2]。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不仅设立一般药学专业都有的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还设置生物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化妆品化学、中药化妆品学等课程, 使学生学到的内容能相互渗透、融合,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 立足计量检测特色,构建结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药学还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1 开展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学生结合药学和生物学、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我校是全国质量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 药学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在国家、省市和企业的药品检验部门。因此,在实验类型上,我们设置了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和开放性实验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方面,我们以校化学实验中心和1个省财政专项“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为平台,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在检测方面,我们以1个省级“生物测试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开展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生物药物分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安全与毒物分析、生物制药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在药品的检测和安全评估方面, 我们以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1个省财政专项“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为实践平台,开设药品检验综合实验、药学专业实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课程设计等的实验教学。

3.2 提供校内科研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们实施 “小研究生培养制度”,让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从培养低年级学生入手一直到大学毕业,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 也为教师的研究生生源奠定了基础。从2005年至今,培养的药学专业学生,入选了浙江省“新苗计划”和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创造杯大赛”等,以学生为第一、二作者分别发表了2篇SCI收录论文和多篇其他学术期刊论文。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面,开展了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的性激素、莱克多巴胺试剂盒的研制、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查新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基础实验和前沿科学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引发了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3.3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培养目标实现

2007年暑假期间,药学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开展一系列暑期活动,分别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进行大学生就业趋势-社会调查和到浙江省血液中心调研等,并提交了报告,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目前药学系已签订的实践教学基地有9个,将逐年增加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专业认识、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需要。由于中国计量学院药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要2009年才能毕业,暂时还未开展毕业设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适应性的好坏还未知,课程体系整合的好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进行探讨,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出针对性,更好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韩新才,潘志权,丁一刚,等.构建化工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5,3(85):26-29.

[2]马凤余,彭代银,王键,等.21世纪初地方药学院校人才培养探讨[J].药学教育.2003,19(1):4-6.

[3]丁长江,李绪文,余振宝, 等.整合医学类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20-22.

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 农科专业 发展 考核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使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成为目前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双语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经之路。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10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10%。在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设双语课程。

1.在农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农业院校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各地院校根据学校情况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双语教学[1,2]。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必需的[3]。由于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原因,来自城市的学生很少填报农林院校。虽然农科专业的学生具有优先录取的政策,但农村生源的学生又迫切希望跳出农门,所以一般的农科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都比同等批次录取院校其他学科的学生质量差,基础相对薄弱。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农科专业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水平,扩大学生视野,尽量与国际接轨,所以在农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农林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4,5]。如通过引进“海归”型教师扩充师资,或对高学历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改善教学条件如增加多媒体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引进原版教材的力度,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专业英文表达方法;不少院校还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如通过支持研究项目、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给予优先等。

2.双语教学专业课程考核办法

在双语教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同农林院校都摸索出适应自己学生的方法[6,7,8]。但是目前对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的考核办法还没有较好地解决。笔者通过探索,对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办法不断进行改进,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加以比较,为同类课程考核提供借鉴。

课程考核可以通过开卷或闭卷。目前对必修课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采用闭卷,而选修课以开卷为主,把平时成绩比重适当提高,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给学生布置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农科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待培养。通过布置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的掌握能力。专业英语阅读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学生提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

让学生尽量选择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的文献,地道的英文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会有帮助。

在内容选择上,让学生尽量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特别是选择与中文专业知识背景相近或相关的外文文献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成就感,经过这样的考察,学生自己感觉英语进步比较快,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笔者的一次教学中学生曾这样反映:“老师,我通过阅读这篇文献收获很多,掌握了很多生词,语感也增强了很多,英语进步非常快,对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以后自己会主动加强这方面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语学习。”

在查阅文献的时候学生需对现有文献进行比较鉴别和筛选,此过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既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其优点如下:(a)扩大学生的知识面;(b)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c)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d)了解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e)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f)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对教师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翻译结果等进行认真校对,指出存在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进一步校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以小组形式完成布置的专业英文阅读任务。任课教师可以将课程的某些内容定义为双语教学的重点,班级分小组,每一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任课教师给每一小组指定主题或学生任选主题。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通过查阅外文文献,查找关于这个主题内容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研究趋势等。然后集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针对该小组的汇报提出问题。对能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比较好的小组适当加分,对于小组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适当鼓励。对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是:(a)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在学习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c)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在毕业论文准备中查找文献、综合文献的能力;(d)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e)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3)考试的部分试题可以用英文出,学生用中文形式作答;部分试题可用英文出题同时用英文作答。但这类题目既要兼顾专业性又要兼顾通俗性,使学生能在理解和综合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用英语答题,达到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同时学习的良好效果。优点是可以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缺点是是灵活度稍差,对学生快速应对能力要求较高,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这种方法对农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该考核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这些相关方向的知识要详细了解。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扩大教师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总之在考核过程中应尽量促进学生主动意识,培养主动思维习惯,掌握知识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边秀举,李瑞奇.双语教学在草坪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4:67-68.

[2]林晗.农科院校双语教学功能与实践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7(3):86-88.

[3]黄瑞华,班宏,周波等.浅谈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中国农业教育,2007.2:42-43.

[4]何如海,陈涛.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13(6):85-87.

[5]杜凤国.农林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发展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8:53-56.

[6]赵万菊,张小平,廖德聪等.农业院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32-135.

[7]孙群,吴羽纺.“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课堂实践及评估[J].高等理科教育,2005,(1):71-75.

篇6

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化检验

1953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开始设立卫生组(科),随后其它市县亦成立卫生科(股),开展理化检测。省内高校陆续开设预防医学、分析化学、食品分析等课程,为我省培养了卫生检验人才。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退出微量和痕量分析舞台,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在地市级机构得到广泛应用,色谱光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加速溶剂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免疫亲和色谱法在省级机构得到了应用。ELISA等方法被用于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的快速筛查。2003年,卫生防疫机构改革,全省各地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年开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参加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工作,并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自2010年来,按照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的职责要求,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九地市及相关监测县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的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对18大类食品样品中的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和禁用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近百个,基本覆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系统。

全省历年监测任务的完成率和数据准确率均位居全国前列。针对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开展了养殖鱼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和氯霉素类药物等专题研究,加强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了业务能力。2010年来,完成淡水鱼孔雀石绿、肉制品瘦肉精等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对奶粉三聚氰胺、食品中塑化剂、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长乐市食用鲎食物中毒事故、福州北冬虫草食物中毒开展应急检测。完成氰化物、毒鼠强、氟乙酰胺和溴敌隆等二十几起鼠药中毒事故的应急检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全国首批保健食品评价机构,开展保健食品中芦荟甙、角鲨烯和皂甙等31种功效成分的检测,开展了原花青素、虫草素、腺苷和洛伐他汀等功效成分的方法研究。开展30 余项食物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承担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的研究与制订工作,并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的重点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

省疾控中心作为全省疾控系统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核心,发挥着业务指导作用,是全省唯一具有保健食品、涉水产品检测评价资质的机构,在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营养与功能、环境健康监测和检测等的某些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专业人员围绕氯丙醇、丙烯酰胺、有机锡、多氯联苯、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氯丙酯、氯霉素、重金属、洛伐他汀等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保健食品功效因子进行科研立项,针对检测技术等开展研究,已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级和厅级课题15项,合作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20余项。20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0篇。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污染的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典型食品中氯丙醇污染的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医学科技奖,《二噁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等7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食品中瘦肉精检测技术等约20个项目获得地市级科技奖励。修订了食品中三氯杀螨醇、维生素B1、N-亚硝胺、氯丙醇、黄曲霉毒素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约20项,制订了鱼露、蜂蜜等卫生标准或卫生规范7项。合作出版《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等著作10部。全省疾控系统每年举办各类理化检测技术培训班、研讨会8~10次,以加强检验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水质与环境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是了解水质卫生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级疾控机构已长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突发饮用水污染事故调查和应急监测等工作。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安定的民生大事。近10年来,随着理化检验技术和分析仪器的进步,以及对水中化学致病因子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WHO和世界各国修订了水质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此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对全省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自2004年开始,开展农村饮用水监测,以掌握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表明我省农村水质安全问题突出,水质合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消毒设施或措施不完善,导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较低。在水质监测的能力方面,省级和部分设区市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较强,检测项目达到九十几项,省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在全国居前列,在2012年卫生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大赛的水质检测能力比赛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成绩排第五名;在CNAS多次能力验证如水中铅、镉和水中无机盐(四项)等项目检测中,测定结果接均值,处于全国最好水平之列;在2010年紫金矿业水污染物事故的应急检测中,水质检测项目(20余项)与国家疾控中心结果完全一致,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然而,县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较弱。在42项水质常规检验项目中,平均每个县仅能开展27项(占64.6%)。在仪器配备方面,按全国爱卫办要求调查的27类仪器设备统计,平均每个县仅购置12类,购置率为43.3%。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万分之一天平、恒温干燥箱和酸度计平均每个县仅有一台以上,但其它仪器则不足一台。在被调查的38个县中,只有2个县配置火焰原子吸收仪等较为先进的仪器,县级均未配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和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定仪。部分县级机构质控工作待加强,全省38个监测点所在疾控机构中,通过计量认证的仅占81.6%(31/38),未开展计量认证的占18.4%;在砷、氟化物和氯化物盲样考核中,指标全部合格的机构占80.7%。

2010年起,全省全面开展城市饮用水监测工作,疾控机构根据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对市县城区市政水厂与自建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和城市学校自备供水进行监测。省级机构还开展涉水产品卫生学检验与评价工作。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省级疾控机构开展居民血、尿、头发和胃液等人体生物样品中有害物的监测和暴露评估,完成了《福建人群体内有害物质蓄积水平的动态》、《五氯酚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胃癌高发现场化学病因——微量元素与胃癌病因关系》、《福建省正常人群血清、头发微量元素正常值》、《福州市正常人群血中铅、镉含量监测》、《福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监测》和《连城铅锌矿镉污染与人群影响研究》等省部级课题研究。

公共场所和室内环境理化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涉及环境卫生学的许多领域,包括大气、饮用水、室内空气以及噪声、采暖、采光、照明、公共用品污染等卫生问题。通过监测,可制订与实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评估有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确定相关措施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与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的目的。公共场所监测包括作业场所、实验动物环境及洁净区等场所的46项指标。省级疾控机构每年监测10家省级单位的公共场所卫生,项目有甲醛和微生物等8项。还开展医院手术部、保健品厂、饮料厂清洁车间的洁净度监测工作,监测21个理化项目。设区市和县级疾控机构也开展公共场所的卫生检验、卫生学评价。近10年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居室装修热的兴起,装饰材料、烹调和吸烟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尤其建筑结构密闭性能的改善,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因此,省疾控机构和部分疾控中心开展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卫生理化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滥用非食用物质、食品掺杂掺假现象还未得到根本遏制,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风险监测和突发事故应急检验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全省卫生理化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与先进省份尚有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检测仪器仍然不足,前处理自动化水平不高,非食用物质排查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快速检测能力不足,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随着仪器精密度和检出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生物与环境介质中健康安全指标严控的渴求,国与国之间贸易保护的增加,导致食品中很多指标的检测限由mg/kg降低到μg/kg乃至ng/kg的浓度水平,这导致检测过程复杂。除了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真菌毒素等传统食品化学污染物问题外,当前我国禁用化学物质滥用情况尤为突出,这给我省食品理化检验带来较大压力。水质检验方面,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普遍偏少,分析自动化水平不高,检验项目离国家的规划尚有差距,尤其是一些县级实验室。水质污染事故应急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省水质安全和检验技术方面的科研项目开展较少,在水质检测标准研制上的投入不大。随着涉水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新的卫生学问题不断出现。个人生活用品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这些新的挑战都要求疾控机构开发多残留、超痕量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平台,进一步做好科研技术储备。目前公共场所监测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不完善,法规、标准和检验方法之间不够配套,甚至时有错误。某些卫生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全省从事公共场所监测的技术人才偏少、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费投入少,监测设备偏少,购置、更新和维修困难。这些因素影响监测质量和速度,在基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卫生理化检验趋势与展望

食品卫生检验学科将从食品安全与营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控技术入手,配合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规划的要求,瞄准和跟踪国内外先进检测监测技术手段,大力加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功效成分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提高检测方法的通量、精确度和灵敏度等,继续加强快速筛查方法的研究应用,建立符合省情的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全面实施,该标准大幅度增加了检测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新增71项指标,而且一些对健康危害较大的铅、镉、砷、四氯化碳、硝酸盐氮等指标限值更加严格。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T5750-2006的要求也更高,对仪器投入、自动化和试验消耗品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对饮用水保障工作的重视,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改善,人员技能和队伍素质的提高,饮用水检测工作将明显得到提升,检测质量再上新台阶,为饮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主要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的重视,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做到监测仪器数量合理、人员操作熟练、维护管理科学。要增加监测人员的数量,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能力与素质。配合实施《国家健康行动计划》,开展对居民生活区以及公共场所PM2.5的监测。加快研制现场实时监测仪器,建立规范、快速的监测方法,完善和提高现场实时检测技术,适应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求。开展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开展室内环境和公共场所污染来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建立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

卫生微生物检验

1概述

卫生微生物检验通过对食品、水、环境、物品及人体等载体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进行规范的检验和监测,微生物检验既集成了各种现代分析技术,也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从外部到内部、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指标到综合评价的完整的检验方法技术体系。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分别由原省卫生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承担,环境卫生微生物后由省环境卫生监测站承担,1983年,这两项检验工作合并到原省卫生防疫站。各地市防疫站也组建相关科室承担该工作。1976年~1984年间,检验人员在工作环境相对简陋和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省情况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霉菌和真菌毒素检验研究较为深入。1984年,我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布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科得到重视,人员和设备等投入明显增加,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检测的自动化、仪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工作呈现出全面、快速、定量的发展趋势。

1984年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如完成1985年永安冷饮沙门氏菌中毒、1994年某大宾馆群体细菌中毒和1996年某中专学校数百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等数次食物中毒的应急检验。2000年前后,各地检验机构在人员、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特别自2000年省疾控中心加入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全国同行认可;现代检测设备也有所配备,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细菌生化快速筛选仪。各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通过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开始,多次举办了影响力大的全国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包括乳品抗生素残留、维生素、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肠道致病菌、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香港海鸥菌等的检测。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方面贡献较大,制订了GB4789.4-2010、GB/T4789.7-2008、GB/T4789.29-2008和GB/T4789.30-2010等标准,研制了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检测方法。这说明我省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自2009年后,随着《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职能的调整,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有所减少,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逐年上升。全省举办了生活饮用水、化妆品、饮用天然矿泉水、公共场所、空气洁净度等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对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了宣贯,基层机构环境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了规范。在满足环境微生物检验需求外,在沙溪口蓝藻污染事件、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等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我省也体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率较高。省级单位在全国能力验证考核中获得满意结果。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监测工作,2010年省级机构获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清洗、监测评价资质,可开展集中空调清洗效果的卫生监测。

3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水未经消毒出现的微生物问题,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50%,县级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质控水平亟待加强。虽然卫生微生物检验是基层卫生检验机构普遍开展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偏少,仪器设备配置不足,自动化程度低且更新维修难度大,与国家规划配置要求差距不小。检验人员较少、部分为兼职且业务素质不够高;基层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多,奖励机制不灵活、待遇较低,工作量较大,重复性工作多,开展更高层次研究的机会小,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都造成基层单位检验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不断发生的突发事故应急检测技术储备不足,一些机构疲于应付,食源性或水源性疾病病因查明率低。

4卫生微生物检验发展趋势与展望

卫生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水等健康相关产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卫生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运用和开发各类检测新技术,满足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卫生微生物检验正朝着简便快速、实时在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和无损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指示菌代表致病菌及其毒素存在的方法已被直接检出致病菌或其毒素的方法所代替。发展绿色检验技术,研制新型检验仪器和方法已成潮流。食品微生物学重点运用基因分型技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新型检验技术,提高致病菌DNA溯源能力,应用免疫学方法拓展生物毒素的研究领域。配合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跟踪国际国内检验技术的发展潮流。推广应用核酸技术,发展实时在线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病原菌的精确定量和溯源技术,为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和食物中毒的诊断服务。食源性疾病监控研究的重点是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和从食品生产到销售多环节的全省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在研究食品中危害因素与暴露水平的基础上,找出食源性致病菌作用的阈值。

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1概述

卫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是研究保健食品中活性(功能)组分与机体相互作用,并阐明其作用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工作与国内先进省份一样,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能够开展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第一、二阶段全部以及第三阶段部分项目的评价工作。我省食品毒理学学科发展偏向应用性,目前,全省仅省疾控中心从事食品毒理学检验,检验工作朝着更加严谨、规范的方向迈进。省疾控中心多次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均获得优秀的成绩。与应用毒理学所取得成绩相比,我省在食品毒理学科研、跟踪国内外最新进展方面,略有不足。健康相关产品的毒理学评价包括化妆品、消杀产品及涉水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我省消杀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发展多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常开展的项目有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皮肤刺激、眼刺激、阴道粘膜刺激和皮肤变态等试验。化妆品和涉水产品卫生毒理学检测项目开展较为齐全,但社会委托样品较少。我省依山靠海,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毒理学检测有其特殊性,有毒动植物和微生物毒素中毒在食物中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尤为常见,毒素种类和中毒事故数量呈增加趋势。常见生物毒素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雪卡毒素和毒蕈毒素等,中毒食物品种有河豚鱼、织纹螺、贻贝和毒蘑菇等。

目前全省开展海洋生物毒素毒理检测的机构仅少数几家,但在检测的规范化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我省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卫生部认定的全国首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能开展免疫力增强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和抗氧化等21项功能学的检验与评价。

我省近年来加大了对卫生毒理学、保健食品功能学科研工作的重视,在全国保健食品功能检验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做出不少贡献。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功能性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功能因子关键检测技术》子课题、国家药监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等多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方法改进等科研工作。注重关键毒理学技术的攻关,开展了肺癌胃癌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癌症早期筛查生物标识技术、致癌化学物的筛查方法和遗传毒性等方面的研究,申报了致癌物筛查评价技术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其中《p53、GADD45a基因表达水平在评价食品化学物致癌性中的应用》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二丁基锡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得省卫生厅青年科研项目资助。在《CellBiologyandToxicology》、《卫生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论文约10篇。

3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疾控机构卫生毒理学工作无归口管理和技术指导部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和工作会议,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少,业务技术提高慢。全省从事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的人员不足,学科发展不快。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卫生毒理学检验除少量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外,大部分工作都是社会第三方委托检测,属于市场调节行为,而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全部为委托检测服务,以一类公益性机构从事第三方检测存在一定困难。中毒事件应急检测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检测工作不够规范。部分实验动物和有证毒素标准品难以获得。应用毒理学技术发展缓慢,未能跟上世界范围内毒理学学科前沿的迅速发展,毒理学检验分支学科的科研工作受到制约。2010年开始,国家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机构资质审批机构与检测机构行政主管机构属于两个部门,导致协调沟通难度加大,对检测工作产生不少影响。

4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毒理学试验方法朝着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方向发展,研究更灵敏可靠的评价方法、指标以及筛选敏感动物、器官和组织已成主流。保健食品功能学试验方法将向指标客观、定量、更加注重人体试验方向发展。卫生毒理学发展趋势是分化与综合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试验、从传统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从环境基因组学到环境表观基因组学、从描述毒理学到预测毒理学。我省卫生毒理学科研究新方向包括开展病理常规指标量化、化学毒物联合毒作用研究,建立毒性病理学的标准检查程序和诊断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研究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的毒理学新方法。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在立足于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群众保健需求、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功能的定位将更加注重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针对特定人群,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能的设立更注重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功能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将更加科学、公认、可行。我省将重点开展药食同源植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新资源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推广应用GLP规范,研究新型吸入染毒装置,开展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值范围的研究。开展人体试食试验规范化、动物试验条件控制、样品前处理的科学性及规范化、生物毒素毒力检测方法的国产化和规范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验经验探索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开展对我省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工作。引进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基因扩增、分子杂交、单细胞凝胶电泳、图谱图像分析、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质量控制

1概述

卫生检验机构为卫生执法、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产品服务,因此卫生检测的生命在于检测的质量和可靠性。随着社会各界法律意识的增强,检验机构间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服务效率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近年来得到很大重视。通过对人员、环境、设备、物资、信息等技术资源加以管理和控制,使抽样、样品保存、前处理、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检测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最终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持续改进,使检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全省卫生检验实验室共91家,61家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厦门、南平、泉州和三明等9家机构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原省卫生防疫站于1994年成立了质管办,负责计量认证等质量管理工作,1996年获得省级计量认证,2005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2010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2012年获得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至2011年底,省疾控中心共参加CNAS的35次能力验证活动,涉及食品、化妆品、水及涉水产品等,参数80多项,满意率为96.3%。还参加国家药监局、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组织的质控考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4种)、氯丙醇、氯丙醇脂肪酸酯和氯霉素的国际比对考核,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省疾控中心多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监委和中国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质控考核和能力验证,参加美国ERA水中菌落总数国际比对,结果为“满意”。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提升,已被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摆上重要议程。为提高卫生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省疾控中心多次举办疾控系统质量管理培训班,同时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水质和食品检测的比对工作,包括铅、铁、锰、氟、亚硝酸盐氮、二氧化硫、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省疾控中心组织了全省食品检验机构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考核,2011年起作为微生物领域能力验证提供者单位,组织全省108家食品检验机构(疾控、质检、农检、药检等系统)参加了菌落总数实验室间比对。厦门、龙岩、三明等部分地市疾控机构针对辖区内机构开展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除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每年均制定内部质控计划,在理化检验中采用加标回收率、平行试验、空白对照、实验室间比对复测、阳性样品重复测试等多种方式;在微生物检验中通过培养基质控、关键试剂验收、阴阳对照等多种方式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配合国家制定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

3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①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和内部质量控制等质控工作的经费缺乏来源。②检验人员质量意识还不够强,质量控制工作不够规范,未能充分考虑从采样到检验以及报告出具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针对性不够强。③体系文件规定与实际检验操作协调性不够强,甚至脱节。④与质控工作相关的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畅通,物资保障不及时。⑤缺乏激励机制,检验部门和人员参加外部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⑥质量控制活动覆盖的项目不够广,未覆盖到子领域,公共场所监测、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验证活动少。⑦对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总结不够,尤其是出现可疑或不满意结果时,对原因分析的深度不够。⑧年度质控计划落实不彻底,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在本部门检验质控中发挥的作用不够。

4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是较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需求、政府对实验室监督管理的需求、还是对于新领域检测技术的需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引进智能化纠错程序。利用统计技术对检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对输出质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过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针对重要的、薄弱的检测项目,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国内外的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选择性参加国际性比对活动。能力验证的产品将由单一的食品、水质扩大到卫生检验的各个领域,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和集中空调清洗相关卫生指标或者标志物。注重实验室日常规范化的管理和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把外部质控所用的技术措施应用于日常检测,减少质控给检验带来的风险。努力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全省性实验室能力验证与比对活动,鼓励参加国际性质控比对活动和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推动县级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规范检验人员行为,提高检测质量,保证各项检验出证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促进质量控制考核工作标准化、常规化,以平常的心态同等对待质控考核和日常检测工作,对于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学习质量控制先进技术,建立适合我省卫生检验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制备的管理体系,满足质控考核需求。要注重采样、样品流转、前处理、样品检验、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检验报告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面临的挑战

1经费投入少、仪器设备不足

政府对卫生检验实验室的投入明显不如其它系统同类检测机构,公共卫生经费中用于卫生检验的比例也较低,缺少专项工作经费。检验收费标准滞后,有偿检测服务收入低,不少项目是赔本检验。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各级疾控机构开展检验技术储备、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均有困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开展卫生检验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疾控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老化、不足和缺乏的现象,省级机构虽然接近国家基本的设备配置要求,但近一半市县级机构达不到国家要求,这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全省卫生检验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气相色谱仪、蛋白质分析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等仪器使用时间长、老化现象严重。旋转蒸发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和超低温冰箱等常用前处理设备数量不足,使实验室难于应付日益繁重的常规检测和突发事件应急检测。省级疾控中心缺乏低本底α、β测量仪、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快速检测设备(Filta-Maxxpres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等必要的仪器设备,使得水质全分析检测能力达不到106项的要求。用于非法添加物检验检测的高端仪器设备仍为空白。

2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检验人员数量不够、结构不尽合理、培训机会少,人员业务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检验市场需求和国家对检验工作的要求。人员在开展新项目和掌握新设备方面面临困难。人员年龄比例不够合理,有的机构高龄职工比例较高,而有的机构则青年人员比例偏高。学科带头人、高水平领军人物少;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论文水平和质量待加强。对检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挖掘不够。

3对卫生检验学科认识不够

现代卫生检验对仪器设备、物资和人员投入要求越来越高。卫生检验工作如未科学合理安排和管理,将可能是投入多、产出少,这影响到决策层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再投入。实验室建设上,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到位,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共享利用难。部分设备利用率偏低,甚至长期闲置,产出低下,进而影响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设备维修更新经费不足,大型仪器设备投入后,缺乏后期维修经费来源。在检测能力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未充分考虑地区和需求的差异,应建设区域性实验室,分工发展各自优势的检测领域和项目。

4学科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够

检验人员多满足于简单按照国家检验规范或标准进行检验,方法验证等研究工作开展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不够。食品卫生检验研究较多,而公共场所监测、饮用水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少。卫生检验人员科研创新精神与大学、研究所等机构相比有较大差距,科研立项少,论文深度不够,卫生检验学科建设重视不够。综上所述,就我省卫生检验总体能力而言,不论是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水平、检验项目,还是专业技术队伍,都难以满足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服务于疾控工作的大局,全力满足社会需求。深化改革,实现疾控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利用,建立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服务便捷高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卫生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全省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发展思路要正确定位、机制要创新,卫生检验部门本质上还是检验服务机构,在业务开展、服务、管理等方面应考虑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的特点,实现检测的公正、准确、及时、科学、高效。多探索多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卫生检验机构持续发展的制度和工作模式。

1增加投入、改善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当今检测水平和效率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各级疾控机构卫检经费都存在较大缺口,仪器设备更新、维修费用不足,基层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下滑严重。政府部门要落实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增加投入,提高检验人员待遇,改善仪器装备和设施条件。

2加强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性较强,人才是卫生检验学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检验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职业道德高尚的检验队伍是保证学科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提早做好检验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重点着眼于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培养,鼓励在岗学习,强化学科带头人作用和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要立足于已有人才队伍,同时有重点地培养领军人物,鼓励课题研究和科研协作。争取优惠政策和提高优厚待遇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从事卫检工作。

3研究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公共卫生风险监测与评估亟需检验技术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关键指标检测方法研究,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做好技术储备,为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饮用水监测和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验服务。针对我省典型公共卫生问题,开展自主检测技术的开发,如贝类毒素、蘑菇毒素、剧毒鼠药和易被误用的剧毒中药材和野生植物的检测技术。开发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仪器或技术,满足卫生监管监测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农药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溯源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4开展标准制(修)订,为卫生执法服务

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标准的制(修)订,使已有成熟、较为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牵头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卫生规范。鼓励参加其他机构的标准制订活动,通过方法验证、比对等形式,来做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储备工作,走出加快检验能力建设的新路。

5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机构间的合作协作

加强与其他行业、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先进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实验室资源向社会开放。扩大国际间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培训。

篇7

关键词:放射损伤临床;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75-02

《放射损伤临床》是苏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放射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主要研究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的临床表现、诊断、救治和医学随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核工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核能、核技术和放射源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在其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的同时,将存在着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的反恐的复杂形势下,常备不懈地做好核事故应急的预案和各项防备工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我校的放射医学学科是全国的重点学科,在放射医学专业开设《放射损伤临床》专业课程,为核事故医学应急储备专业人才,是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技术支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从事《放射损伤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现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一初步的探讨,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充分备课,精心准备

与现代临床医学一样,放射医学也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放射损伤临床》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据此,即使每年所讲授的章节基本相同,教师也必须在课前精心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案。“备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弥补教材通常稍滞后于学科发展的不足,教师要在平时经常查阅最新出版的相关书刊的基础上,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查阅一些学科专著和文献资料,以便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把握学科的前沿知识,把新进展、新成果及时补充进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来教”,而并非仅仅是完成“教教材内容”。这一方面是为见习学生负责,为培养医学人才尽责尽心,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终身发展的需要;“备学生”就是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状况,瞄准学生的“最新发展区”,个性化地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备教案”就是要确定教学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尽可能多地结合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就是写好教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信心满怀地走进课堂。只有精心准备,才能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二、激发兴趣,注重教育

兴趣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和“我会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Walter)所指出的:“兴趣可以看成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正像兴趣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一样,兴趣也是今后学习的手段。”[2]对于见习生来说,职业和就业已成为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就要把学科的实用价值及其职业目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放射医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主要是肿瘤放射治疗方向,他们的主要价值观是所学到的知识是否对将来临床工作有用。放射损伤临床由于属于边缘学科,在将来用到的机会很少,因此学生常常会消极对待,学习的目的往往只是应付考试。为了让学生对《放射损伤临床》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从国家核事业的快速发展、核事故应急后备人才的稀缺、储备人才的紧迫等方面阐明该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核事故的发生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一样,虽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在人员救治上将亟需大量放射损伤临床专业人才。学生树立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后,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三、精制课件,建立平台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特殊的教学手段,有着比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3]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可将枯燥的文字和复杂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达到优化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内照射、内照射损伤、内照射与放射病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动画效果,再配以文字说明及教师的同步讲解,能使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有效建构,对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学习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判断依据时,则可采用卡通人物,把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和体内外检测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还可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把国内外会议、培训班和网络中对教学有用的教学资料收集起来,把一些国内外典型的核事故案件和放射损伤的案例形象生动地进行展示,通过资源共享,丰富和提高教学效果。

四、分析病例,提高能力

在每章节的理论课学习中,教师可留出一部分时间介绍1~2个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在病例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迁移本章节学习的知识,有时还要运用到前面章节学到的内容。只有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和融会贯通,才可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并根据诊断给出正确的治疗措施和医学随访意见。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共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共享取得成功的快乐,且又反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学生终身享用的能力。通过几次病例讨论分析,学生普遍反应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积累资源,及时评估

放射性疾病不是多发病,目前国内的病例极少,如何让学生对该类疾病有一个感性认识,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收集积累宝贵的病例资料。例如,笔者在职业生涯中曾收治过3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将这些照片演示给学生,可以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演变过程清楚地展示给学生。笔者还曾收治过一例7种放射性核素体内、体表污染后随访的患者,该患者在发生污染若干年后表现出多种放射性损伤的远后效应,这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其宝贵的医学资源。为了让学生对该类疾病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校每年都会把该患者请到教室,现身讲述事故发生过程及感受,再结合教师介绍患者的救治情况及目前坚持医学随访的资料,让学生观察患者目前的皮肤现状。通过以上珍贵医疗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完成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师讲了多少。因此,课后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联系,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需求,然后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

参考文献:

[1]谢涛.如何在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4).

[2]叶一舵,严由伟.心理健康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K82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164-02

200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要求各高等学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1]。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使学生在專业技术方面较快掌握本学科相关的英语词汇,增强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加快高校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2]。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3]。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并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

(一)先进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我们本着先进性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先进,及时反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适宜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高素质研究生。主要表现为:(1)先进性目标,强化课程的学科前沿性,教学内容先进,及时反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该课程应有的前瞻性。(2)整体性目标,本课程的建设考虑完整的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课堂授课水平、教与学的互动、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评价能及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等,要抓住多方面间的关系,关注整体建设而不是局部建设。(3)开放性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高质量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网站,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谋求更高水平的网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

二、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级分子生物学》是我校植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是发酵工程、食品科学和生物化工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由于其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举措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精心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在教材选择方面,我们紧跟时展,采用最新版本的权威教材。采用BenjaminLewin编著的《GeneX》英文原版教材,该书是对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内容涵盖了基因的结构、序列、组织和表达。新版中还包含了一些新的教学特色,便于学生在阅读《基因X》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增加一个在线学习导航,学生可以使用它对关键内容进行自我测试。科学出版社发行了该书的中、英2个版本,便于同学们对比学习。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我们还为同学们推荐了Watsonetal《MolecularBiologyoftheGene》6thEd,Albertset.al《MolecularBiologyoftheCell》(5thEdition),朱玉贤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以及国际一流杂志相关网站。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大部分研究生同学在本科阶段已学习过分子生物学基础内容,因此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结合最新版英文教材,着重讲述分子生物学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和高级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理论内容,并同时在课堂上引进国际一流期刊杂志如science,Nature,Cell,JournalofMolecularBiology等相关文章,使同学们在掌握书本最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及时把握国际上最新的科研进展。

(三)多元化双语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课堂教学也开展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双语教学,但对难理解的原理性知识,则采用中文讲解。

1.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了强化学生对分子生物学专业术语的学习和培养良好的英文学习习惯,我们采用英文多媒体课件;同时,为使所讲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刺激学生活跃的思维,我们搜集了大量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精美图片和动画,制作了生动的英文多媒体课件。

2.双语板书。对于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概念、需要重点记忆的专业词汇,辅以中英文板书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学到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专业词汇,方便对英文文献的阅读。

3.翻转课堂。建立2人小组学习单位,教师为各小组指定题目并提供部分英文阅读材料,要求每名同学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书写书面报告,制作双语PPT,并做学术报告,每名同学10分钟的报告时间和5分钟的讨论时间。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阅读、归纳总结中英文文献的能力,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学术报告能力。

4.启发式教学。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运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是在实验技术内容讲解时,启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

(四)开放教学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课件及多媒体动画,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还可在河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网站(http://depart.hebust.edu.cn/jpk/molecular/index.htm)进行学习,也可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xuetangx.com)进行在线学习其他高校分子生物学内容,也可在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搜索世界知名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在线学习。

2.建立课程学习QQ群。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建立《分子生物学》课程QQ群,共享教师教学课件和同学们学术报告的课件及相关文献,老师和同学利用课下时间随时进行自由的学术交流。

(五)课程考核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克服期末一次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弊端,遏制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拟采用综合考核的方法,即总成绩由中英文文献阅读(15%)、专业汇报(15%)和期末考试成绩(70%)三部分组成。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教师用心备课及教学,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不同,接受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不同水平同学中开设双语教学的方式;另外,老师自身的英文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我省或我校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双语教学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为期1—2个月的双语教学培训。

参考文献: 

[1]葛亚东,葛雅丽,王鹏,朱国萍.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8):1251-1254. 

[2]张迎梅.“动物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3,(1):67-681. 

篇9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迀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篇10

生态学

人们都向往亚马逊热带雨林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人类工业、商业的文明使得热带丛林成为一片返璞归真的孤岛绿洲,它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而且是一种身心的超然脱俗。

大家所看见亚马逊那样五彩斑斓的植被与各种光怪陆离的生物,其实也是生态学所研究的对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学学习课程看起来特别富有“科学味”,从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到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环境生态工程,隐隐都透出一个科学家的成长之路,闭着眼睛就能想象出一个身穿白大褂,静坐在电子显微镜前或者是手拿滴管做实验的形象。

就业观象台: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过度砍伐、放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野生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态破坏没有得到控制。我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阶段,生态保护的任务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方案。国家这些年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央下拨的资金连年增加,生态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态学毕业生可以从事农业生态、气象生态、生态农业和区域农业开发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景区、花卉企业(基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等众多用人单位都是生态专业毕业生的热门就业选择,当然林业局、环保局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TIP:

在生态学专业的排名中,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均榜上有名,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和实力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考自己喜欢的院校。

化学工程与技术

每天我们都在消耗着大量的清洁淡水,同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生活污水,这些汇聚了多种“污染源”的污水在一起,即使是洁净能力再强的洗衣粉恐怕都不能将其转化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那么究竟是通过什么神奇的处理工艺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化学工程与技术可谓是功能强大,它是一门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基本规律和应用的基础性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仅仅能解决氢能与燃料电池以及纳米粉体材料合成的问题,还能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合成、无机材料合成工艺,也能参与到生物医药工程与生物材料制造的工作中来,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能源及制药等领域,当然进行水处理也是其在生态化工的分支运用之一。

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确和许多学科相比已经不属于新兴学科行列,看似很普通,其实内在要求较高,它要求毕业生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将化学工程知识运用于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品研制、新工业过程研究及市场开发中来。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学习到现代生物技术、高等分析分离工程、结构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高等物理化学、手性药物合成等课程的知识,这些课程都是较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学习好这些课程是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功底。

就业观象台: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个宽口径的就业学科,毕业生可在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的研制、生产,选择面较为广泛。该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状态,基本上毕业生都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工作,毕业生基本不会沦为“毕业就失业”的失败者。就其工资水平来讲,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处于全国平均工资之上,但是和银行金融等相关专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TIP:

化学工程与技术属于多种学科的交叉综合,它不单单是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的结合,也需要发挥生产管理与产品研制的作用。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有名院校,其中大部分院校的专业技术含金量也是相当高。

核科学与技术

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至今还令人心有余悸,事故共造成31名消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自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能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福音还是恶梦,核能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也逐渐走热。

人们在广泛利用核能和核技术的同时必须面对特殊的人身安全和环境问题。为此,要研究和解决对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和污染控制;要确保核设施的安全,同时妥善解决放射性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不但要解决核设施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防护问题,而且要使核设施周围的公众受到的环境辐射剂量达到合理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核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科学组成的综合性很强的尖端学科。核科学与技术分支方向较多,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都是核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反应堆工程重点倾向于工程实践,而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则侧重于开发研究和日常应用。核科学与技术的主干课程特别具有专业特色,一看便知道是核专业,核反应堆核工程,反应堆燃料管理,高等反应堆结构力学,核反应堆控制与动力学,核反应堆及核电厂安全分析这样的课程看着都直呼过瘾,更别说亲自体验一番的感觉了。

对于核科学与技术专业,想必部分同学还是对该专业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有所顾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报道过因为在核相关单位因为日常工作受到辐射而死亡的案例,对于核防护,100%的企业和相关单位都是做足了功课的,完全能达到防护要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常在用人单位面试前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身体检查以备选择。

就业观象台:

从家长和考生最关心的角度出发,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基本是百分之百,同时专业本身的特色也决定了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总体环境,在如今形势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选择与核相关专业的确是非常明智的。现代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最后还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许多核电企业为了争夺人才,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和大多数同学签订了就业意向,就业以后薪水和福利都让许多非核专业学生瞠目结舌,羡慕不已。许多核电企业的校园宣讲会提出的口号是“有车有房不是梦,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你会在惊讶于强大的核能转化成水蒸气的动能再转为成电能的同时,震惊于核能所创造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TIP:

目前国内开设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由于该专业准入门槛较高,要求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以及过硬的实验环境。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等在学术界以及就业市场都享有较高声誉,在就业的问题上,同学们千万别担心这些院校的强大号召力。

环境科学及工程专业

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都将被水淹没;尽管在多方努力下,多国政府已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都会出现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则高达50%以上,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自己的将来,环境科学及工程也引起了全球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的环境问题异常复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更是日益突出,这形势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挑战。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和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要求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为国家的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支撑。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既是社会急需,也是这一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因此,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综合性学科,也是科学技术领域最年轻、最活跃、最具影响的学科之一。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还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一致的看法,由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综合性,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部门都已积极参加环境科学的研究,形成了许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分支学科,环境科学及工程便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但是环境科学及工程近年来的不俗表现足以证明自己在环境科学中的独特地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工程治理的技术,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们传递最新的环境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理工结合的高层次、高境界、视野宽阔、基础扎实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具备末端治理的技术同时也具有源头控制的理念与方法,能够去参与实施我国新世纪的环境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业观象台:

毕业生可以到政府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部门、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监督与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当下也是一份非常热门的工作,好多项目的开发以及工矿企业的新建都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一些污染大、高耗能的企业往往还没来得及投产运行就“胎死腹中”,败倒在环境评估中,但是鉴于好多上述部门都是公务员部门,所以大家还必须要做好公务员考试的准备。由于环境压力大和近些年来国家对环境工作的重视,因此也衍生出了许多环境咨询公司,环境咨询公司目前也是该专业大热的就业焦点,环境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多项环境相关的服务,其中包括生态和工业相协调的开发模式、项目建设书的编制(例如垃圾资源化处理及再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等)、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评估、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这些都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大的私营企业因为我们的生态和生存环境受到压缩而蓬勃发展,同时这也为我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和从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