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 绿色食品 贸易壁垒 贸易摩擦 品牌价值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近20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出口量已由世界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如表1 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位列第七位,2008年的出口贸易量约占全世界的3.2%,2009年为2.6%,2010年为2.0%,贸易出口量呈现出递减之势。而我国近邻越南同样在世界大米出口不稳定的情况下,出口量反而持续增长,世界市场占有率在2008―2010年分别为20.4%、15%、21.7%,增长率达39%。

可见,中国大米出口海外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近邻泰国、越南等国到遥远的南美洲阿根廷等国都有可能吞噬中国的市场。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力图扭转下滑趋势。

二、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出口的大米数量和地区是相当有限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出口大米从品质到价格也只能位居世界大米出口市场的中低阶段,同等情况下,完全不能和美国、泰国等国高品质的大米进行竞争,因而如果要进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优质市场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我国大米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质量问题

国内大米行业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农户和龙头企业为主进行的,其保证稻谷的生产、加工,随后再被相关贸易公司收购并进行对外贸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说是分工明确,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造成监管不严,水稻品质不佳。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期间,为避免病虫对稻谷的侵害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户有时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在大米中;此外,对原料进行质量管理、品种管理、生产管理、收储管理等外部管理问题带来的执行企业标准模糊,以及某些地区水稻产区受工业污染等情况都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2、出口价格的影响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优势主要在于比较价格优势。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我国大米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许多年份已超出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大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米的贸易量或贸易额的变动也会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生产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1988年以前,我国大米出口一直比较活跃,但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大米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幅达到35%之多),我国大米出口一直呈下滑的趋势。

3、贸易摩擦

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始终是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中备受关注的重点,经常引起贸易摩擦。当地政府会通过关税、税收、技术壁垒等策略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毫无疑问,中国的产品出口品质远远高于国内同类销售产品的质量,但是这些高品质的产品在国际销售中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公认,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定制的标准。以中国大米出口到日本为例,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安全,到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技术要求日趋复杂、严苛,检测项目竟然达到了579项。这种极具苛刻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我国大米对日出口,削弱了我国大米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大大米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环保理念,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稻产品的质量,以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坚持环保理念,生产绿色无污染产品。

从优良种子的选育到水稻种植及相关环节的监管不能放松,拒绝不合格肥料、农药以及实验产品种子等进入市场。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上的主导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合成物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始终坚持高环保、高效能、低碳及低毒性的原则,在科研成果转换中,在水稻种植户中落到实处,增加水稻产出量,提高经济收益,多生产绿色产品,同时解决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2、拓宽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多样化

和越南、泰国等大米超级出口大国相比,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的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面对当今国际大米市场贸易激烈竞争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发挥水稻大国的优势,迎接挑战。除了基础的大米出口外,还可按一定工艺加工成满足工业和食用要求的各种大米深加工制品,如制作糕点、酿酒、米线等。走向利润更为丰富的欧美国家市场,不仅可以带动大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大米产品价值的提升,收获更为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大国内农企合作,共同开辟新的市场。

3、加大品牌投入,实现品牌价值

好的品牌,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加大品牌投入,首先就要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大科研的投入,研发出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来。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使自己的品牌被市场和广大消费者认可。

大米市场要塑造自己的品牌不能仅依赖于做广告,还要多加利用其他的品牌传播途径,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达到最大化。首先,在宣传过程中,要做到以消费者为导向,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位,确立消费者的需求、媒体使用形态、信息使用接触时机等,使目标市场能够识别出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和自己的顾客建立长久互惠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打出自己品牌的名称。其次,应打破传统的宣传模式,广泛应用平面杂志、网络、电视媒体广告标语,举办具有官方认可性质的展销会,吸引国内外买家,传递出品牌信息,将自身品牌信息传递到目标顾客群中,得到消费者的回应和认可。

4、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规避贸易壁垒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变化大,导致国际大米贸易市场起浮也很大。为保护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在不少国家重新抬头。面对这种形势,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便是制定绿色壁垒政策,即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米的进口。加入WTO后,中国享有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权利,获得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的权利,可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在国际环境保护和贸易交流的立法过程中,我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表达自己的合理要求和重大关切,反对某些国家为了维护一己私利而滥用权利的行为,维护贸易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针对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立的不合理贸易壁垒,我国完全能够选择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诉诸这种合法手段,获得较为公正的裁决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更要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联合抵制这种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贸易壁垒,保障全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善、实现贸易的公平与正义。

随着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善,相信我国大米出口问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大米出口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大米出口的前景会更可观。

【参考文献】

[1] 李巧玲、黎重晋: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2] 白建军、徐立军:我国大米的外贸竞争力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2(9).

[3] 武丽娟、顾颖:我国大米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 茅飞虎、张昌礼:实施大米品牌化战略 提升行业组织懈――射阳县大米协会持续推动“射阳大米”品牌升级的调查[J].社团管理研究,2012(7).

篇2

>> 碳关税压力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新出路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初探 关于无配额时代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数据解析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我国体育服装出口贸易的瓶颈及策略选择 “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回顾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格局的变革及对我国的影响 试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于目前服装出口贸易形势及对策的探讨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研究 反危机时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如何走出困境? 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原因分析 转型升级:应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遇寒流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对TPP威胁的“三品”应对之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影响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反规避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7-03- 15].

[4]陈春根,徐文娟. 我国纺织企业出口现状分析与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4,(11):111-114.

[5]中国纺织网.中国纺织业面临诸多挑战,2017年现良好发展势头[EB/OL]..[2017-03-15].

[6]孙洁.棉花价格波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价格月刊,2015,(02):66-69.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优势;问题;应对策略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优势

1.交易成本降低

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无疑给进出口贸易成本提供了下降空间。其具体表现有:传统进出口贸易产品主要通过产品展销会、电视广告等方式来宣传产品优势,或获取交易信息。但电商出现后,进出易双方可直接利用互联网对接交易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中间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信息利用率。据美国《福布斯》提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电商可为进出口贸易企业节省5%到10%的交易成本;其次,在电子商务的辅助下,交易企业对接目标客户的可能性提升,以至于企业无需聘请过多的外部联络销售员,从而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

2.贸易范围扩大

电商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新运营方式。在电商的支持下,进出口贸易有效规避了有形壁垒与无形壁垒带来的贸易阻碍,以至于本国企业能够将贸易触角伸向更广阔的贸易领域。其具体表现为:进出口企业将产品信息公布到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上,并设置关键词方便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行搜索。全球各地的客户搜索、查找到页面并查看信息,而后再直接通过网络提供的对话窗口与进出口企业进行产品交易沟通,最后达成跨国交易;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将商品信息置入网络拍卖平台传送给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而吸引有兴趣的客户商谈交易事项。由此不难看出,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辐射范围已从某个国家逐渐扩散到了全球。

3.贸易效率提高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合作已可直接利用网络实现。具体表现为: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出易双方可直接传送电子合同、发票、提单、信用凭证乃至保险凭证,进而使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文件并交换文件;在电商的支持下,交易双方还可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商品订购、商品价格谈判、合同签约、支付结算等,整个交易过程速度快,便利性强,交易时间短。由此也大大提高了我国金融、海关等各个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4.客户满意度上升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企业能够全天候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向客户输送所需产品资料或相关信息。特别是在电子邮件与MSN等实时交流工具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已能随时随地回复客户,解答客户的产品疑问,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大大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电子商务打破了各国时差带来的贸易谈判问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都能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重重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形成的一种网络交易方式。它对数据传输、交换乃至处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下,大部分进出口企业为了方便交易,提高交易效率,都开设了网上资金交易通道。即直接在网上划拨资金,使交易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交易资金。然而,电商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各项安全交易认证技术与系统都还不够完善,各项网络基础建设也比国外落后。加之我国并未构建权威性信用体系,以至于进出口企业的网络交易,特别是资金划拨等存在较大的损失风险。此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黑客攻击、未授权资金中途篡改等问题频频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重重。这也说明,电商环境下我国要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必须要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交易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至今还未有标准统一的法律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管制。这也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有:电商单据资料是否真实并无可靠的辩伪法规可依;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合同虽然提出了多种书面形式,但书面形式并未有统一的规定;不同国家制定的进出易法规不同,使得进出易双方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在合同签订方面,进出易双方只能用电子签名,但电子签名是否属实无法识别,且各国也未针对这方面问题提供法律依据。这些电商交易法规问题严重阻碍了进出口企业的正常交易,促使进出口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忧虑重重。

3.电商物流未及时跟进

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贸易逐渐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高度统一。其中,信息流与资金流能够在电子支付技术支持下迅速完成,特别是无形商品,只需直接进行网络交易即可。但实物交易则需依赖物流来完成。纵观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还相对落后,硬件设备陈旧,功能少,更无法进行机械化大规模交易。更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出易有关的通讯设备、传真设备等设备都还相对较差,外部引入技术昂贵,以至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物流无法及时跟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严重受限。因此,若想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必须要及时解决电商物流问题。

4.网络消费观念落后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实现了网络交易。交易双方能够直接通过网络选购货物并付款。然而,由于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货物运输路线长,一旦抵达客户手中的货品质量不佳,客户需花费大量的退货邮寄金额。部分客户为了减少支出,则将就收下了已破损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但这种做法却让客户对网络进出易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印象,甚至由此催生了客户对所有电商的不信任心理;另一种情况是,我国不少进出口企业对电商存在误解,认为电商就是单纯的信息查询与方式。这种错误观念,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始终无法扩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则害怕在电商交易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资金亏损,而不愿启用电商为进出口贸易服务。这些落后网络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进步与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解决我国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若想有效规避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要适当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具体来看,可实行以下几个措施:一、落实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方式以确保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与交易的可靠性;二、引入非对称密钥码技术,提高交易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交易信息被黑客技术半路拦截或泄露;三、引入数字摘要、信封或签名等验证方式,对所有进出口信息进行验证;四、引入进出口贸易双方均认可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并做多次合同协议条款确认,充分确保交易协议安全可靠,并由此规避篡改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双方必须要达成及时更新网络电子安全技术的协议,以防止双方安全防范技术落后而带来不良入侵现象,导致企业交易亏损。

2.完善网络交易法律机制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立法机构应将电商重视起来,并将电商的发展纳入法制建设轨道,真正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这也要求我国立法相关人员,乃至政府部门要积极关注的国际电商贸易规则、合同协议制定规则及相关讨论活动,主动参与国际电商贸易标准的制定与合作活动。特别是在电子合同、签名辩伪、电商关税、纠纷仲裁、交易标准等方面,要逐步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我国进出口贸易能够在电商环境下顺利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要向前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针对性创新跨国物流体系。对此,笔者建议,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时要积极引入跨境专线物流与海外仓储服务两种物流模式。其中跨境专线物流主要是指以航空包舱方式运输货物,抵达国外后再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进行目的国派送。这种专线物流最大的优势是物流运送规模大,且配送范围广。如当前,市面已形成了美国专线、澳洲专线、中东专线多条物流专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物流配送方式价格比普通商业快递低,可有效节约进出易企业的物流成本。海外仓储服务则是指进出口贸易企业直接在销售目的地设立仓储地,以实现货物分拣、包装与派送。其具体操作为:首先,头程运输主要以海陆空方式将大量商品运输到销售目的地仓储库房;其次,我国进出口企业直接利用电商物流系统发送交易信息到仓储管理部门,由仓储部门直接派送商品;最后,本地派送部门按照上个环节提供的订单信息,直接用当地邮政或快递向客户派送商品货物。相比跨境专线物流,海外仓储服务需花费相对较大的成本。对此,笔者建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4.重视电商优势宣传以转变消费观念

网络消费是我国现代化交易发展的必然趋势。若我国消费者依旧畏惧电商带来的欺骗性,那么我国进出口贸易将无法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进出口贸易也将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电商优势宣传投入,让国民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消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打造规范化、程序化与标准化的运营环境,真正使进出口贸易企业能够使用电商为消费者服务,防范坑害消费者现象。在企业方面,进出口贸易企业要积极参与电商操作培训,了解电商给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好处,并积极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电商运作环境。

四、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蓬勃进步,国际网络全面普及,电商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商务运作模式,电商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竞争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等。这也要求,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商优势,剖析电商带来的问题,进而针对性采取应对策略,使电商真正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朱翠婷.中国贸易伙伴国电子商务的进出口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韩冰.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及其战略应对[J].长江论坛,2013(05).

[4]岳云霞,武小琦.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现状及应对———以巴西、阿根廷为例[J].中国经贸,2013(03).

篇4

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中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国电商市场新的增长点。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为促进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稳定外贸增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广东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在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未来开展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瓶颈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23

近年来,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对于广东省企业来说,跨境电商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跨境电商作为一个开拓外贸市场的新渠道,中小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更好地解决在跨境电商交易中面临的问题。

1广东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1.1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基本情况

2016年1月,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宁波、上海、重庆等12个城市被国务院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区获批,和政府促进叠加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带来了广阔的广东加快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在传统外贸发展压力大的背景下,广东跨境电子商务多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4年,广东跨境业务交易额占交易总量的70%以上;2015年广东继续保持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发展的第一大省,对欧洲和美国,东盟出口也保持良好。据海关统计,2015年,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167.3亿元,同比增长3.6倍,其中出口贸易规模约为进口贸易规模的3倍,占绝对主力地位。

1.2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1.2.1优势

首先,广东是我国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区域,1985 年以来广东外贸总额已经连续30 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外贸总额占据全国外贸总额的1/4左右,详细情况如下表1所示。

其次,广东省有较好的电子商务基础。2014年广东省的网络购物订单量全国排名第一,订单量超过8亿单;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在2015“双11”全球狂欢节,最终成交额定为912亿元,在活跃交易省份排名中广东位居榜首。

再次,广东省产业基础好。广东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之一,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毗邻香港澳门,粤港澳产业互补性强,经济关联度高。

1.2.2劣势

广东省物流发展滞后,跟不上电商的发展速度。完整的物流网络和物流供应链尚未在广东省的大多数城市形成。另外,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稀缺,很多企业存在商务知识和管理难以两全的问题。再次,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多,跨境电商竞争激烈,假授权的事件不断曝出,信用不足的问题层出不穷。

1.2.3机遇

广东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文件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2015年7月,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出入市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方便企业开展“阳光进出口报关”。2015年9月,省商务厅连续出台了三个新的政策来支持企业发展,省商务厅目的是扶强扶优,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跨境业务,第一时间力争填补公共服务、物流、仓储、停车等多个方面的短板。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2.4挑战

上海、杭州、重庆、天津和郑州也获得了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广州、深圳存在着很大的竞争。上海口岸是中国最大的口岸,海运、空运都占全国最大份额,并且上海和浙江相邻,长三角的大力发展,给广东省的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不少压力与挑战。

2广东省开展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存在的瓶颈

2.1通关和结汇问题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是小额的,高频率出口的,因此要求能够快速通关。而目前的海关通关效率低、时间长,费用高,影响了小额货物的快速出境。此外,目前广东省中小企业以零售为主的跨境出口量居多,主要通过速卖通、亚马逊、敦煌网等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找到国外消费者,而这些零售的货物都是以航空小包、邮政系统等方式出境,没有纳入到海关的货物贸易监管体系,难以进行正常的外汇核销和货款收付。据统计,能正常享受出口退税的跨境电商企业不足10%。

2.2物流问题

在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影响国外消费者重复购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物流配送是否及时就是一个重要因素。物流的快慢直接影响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决定国外消费者对电商企业的评价。发货越快,好评越高。对于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物流成本是一个很大的开支。当前跨境出口贸易主要采取三种物流方式:邮政国际小包、国际快递和货运。对于大多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而言,国际快递及货运等成本很高,邮政国际小包成为广东省中小企业跨境出口的主要方式。然而,邮政系统在运作中存在着物流费用贵、速度慢、损坏率高、退换货麻烦、出口商无法享受正常的出口退税、境外客户体验较差等不确定因素。因此,物流系统的不完善,是制约广东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之一。

2.3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网站效果差

广东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较多,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域名和网站,但企业网站带来的效果差别很大。有些企业由于配备了专人维护网站,信息完整,不断有意向客户产生;有些企业却不能通过网站找到客户。由于网站功能简陋、信息不充分,不能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的形象,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信息的需求。另外,产品上传更新缓慢,有些潜在客户在线上咨询却得不到卖家及时有效回复,导致潜在客户的丢失,企业网站的运营效果不理想。

2.4复合型人才缺失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综合性知识。除了要熟悉电子商务外,还必须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顺畅地跟国外客户交流,另外还必须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规则、法律、各国文化、习俗、等,从而能够与客户达成交易。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相对不足,不舍得在人才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很难吸引到复合性人才。而广东省一些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2.5信用管理体系缺失

据《2013 年中国网络购物安全报告》指出,有 30613 例消费者反映在网购过程中遭遇过不诚信事件。据eBay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卖家在eBay完成的跨国交易中,平均每100个交易就会接到5.8个投诉。

在跨境电商外贸出口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存在法律和区域差异,还未有统一的信用标准,各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尚未能很好地将其应用到跨境电商领域当中。我国还未建立起跨境电商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在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经常出现交易信用不佳问题,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欺诈信息,海外消费投诉众多,跨境电商行业市场秩序混乱,影响了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3广东省开展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对策

解决广东省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共同协作。

3.1提高通关效率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通关难的问题,广东政府可以借鉴试点城市杭州的经验,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对出口商品实施“集中申报、集中查验、集中放行”等便利措施。同时,在园区实行扁平化管理,设立海关报关服务大厅、办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等配套齐全的办公部门,降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通关时间和成本,实现园区内跨境电商出口便捷通关。对于占企业跨境电商一半以上的业务,企业的货物可以先行出关,再将某个时间段的出口总数向海关统一申报。

3.2解决退税问题

出口退税能提高中小企业出口货物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零售货物,由于没有纳入到海关的货物贸易监管体系,不能享受出口退税。为解决广东省中小企业不能结汇、退税问题,可以借鉴杭州跨境电商园区的“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方式,企业先把数据上传到电子口岸后,之后把包裹送到园区,经过海关在X光机同屏比对,之后装上监管车,立即到达机场,发往全球。月底生成报关单后,采用传统模式收汇和退税。

3.3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建设海外仓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可根据自身的交易规模和实力进行选择物流方式。类别比较少,单品销售量比较大的企业可选择在海外建仓库,通过海运、空运或者快递等方式将商品集中运往的海外仓储中心进行存储,并通过物流承运商的库存管理系统下达操作指令,根据国外买家订单然后派送,这样能够缩短订单周期,完善用户体验,提升重复购买率。交易量小的企业,可以选择具有全面服务渠道的物流公司进行长期合作,一般情况下,选择在―个物流公司发货越多,企业享受的优惠就越多,企业的物流成本能够大大降低。

3.4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缺乏的瓶颈,一方面广东省政府可以依托省内高校加强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开设跨境贸易专业方向,学校积极开设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二是政府可以在国内外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优秀人才,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补贴。另外,中小企业要重视跨境电商人才的投入,在薪金待遇方面满足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3.5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信用体系

为了提高广东省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的信誉,需要建立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广东省信用征信平台,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认证体系。同时支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信用服务、信用公共服务平台、政务公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服务数据资源,提供资金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中小外贸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积极配合电子认证的参与和网上信用评价,注意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建设信用体系,积极参与的跨境电商平台必不可少。平台可以通过企业认证、支付认证、黑名单等措施,确保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对于“不诚信”的客户,可以采取通知曝光,通知当地工商部门违规企业所在地,进入网上黑名单等措施处罚,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7).

篇5

[关键词]出口贸易;高新技术;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19-03

[作者简介]张颖(1972-),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董欣(1994-),女,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社科联经济发展课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的对策分析”(课题编号:2016lslktzijjx-24)阶段性研究成果。一、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一)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种类

2015年,辽宁省高新技术出口贸易产品中主要涵盖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其中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科技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出口额分别为4050亿元、19511亿元、5106亿元和2653亿元;而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航天航空技术占比较小,出口额分别为045亿元、517亿元、476亿元和1294亿元。同时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较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977%、1643%、687%和703%。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企业性质

2015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集体企业所占比例较大,而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私I企业占比较小。随着辽宁省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规模,外资进入辽宁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加, 2015年呈现增长趋势,国有企业较2014年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放开,使其不断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差呈现了下降趋势,占比也较小。

(三)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包括亚洲、东盟、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其中在亚洲、东盟和北美洲的出口额较大,分别为10724亿元、8376亿元和6873亿元,大部分呈现增长趋势。同时,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香港、日本、韩国、台湾、伊朗、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地区成为辽宁省高新基础产业出口国外的主要市场。

(四)辽宁省高新技术出口贸易方式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出料加工贸易等。占比较大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2015年出口额分为别19314亿元和9959亿元,随着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较2014年有所下滑。其他贸易方式,如出料加工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等,虽然有所涉及,但是比重不大。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

通过表1可以看到,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虽然比较齐全,但是产品结构却不是很合理,有的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很大,有的占比很小,像计算机于通信技术2015年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795%。同时也可以看出,生命科学技术、及电子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占比也很高,但是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出口额很少,在2015年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额的013%、154%、141%和384%。由此可见,目前辽宁省的高新技术产品结构严重失调,极大地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竞争力较低

通过表2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中,除了中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额最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国有企业不能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以及政策的限制,外商独资企业占比很小。民营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由于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不足,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良莠不齐,虽然企业数量多,但经营较为分散,整体竞争力较低。

(三)市场较为集中

通过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市场主要是在亚洲,其次是东盟和北美洲,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出口量均较小,而且出口国家也比较分散。因此,主要出口市场还是在亚洲地区,集中在香港、日本、韩国等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较大。同时,在其他大洲的国家也是较为发达或发达的国家,比如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市场过于集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某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汇率、经济形势出现了波动,就会使得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极大风险。因此,市场较为集中是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较大问题。

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制约因素;转型;对策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对外贸易规模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22072亿美元,增长107.1倍。其中出口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12017亿美元,增长123.3倍;进口额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10056亿美元,增长92.3倍。1979—2008年的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8%,进口年均增长16.6%。从增长率上看,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17.9%,远高于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8%的年均增速。

由此看来,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及世界贸易的持续扩大,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挑战,中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也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摩擦竞争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国的贸易结构问题而导致的,而这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日后发展。因此,了解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且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对中国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的对外贸易目前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其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中国经济2011年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

加强环境保护和金融支持的宣传,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劳动和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几点:①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提高并逐渐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同时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也逐步超过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3.5%大幅下降到2008年的5.4%,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则由1978年的46.5%大幅提高至2008年的94.6%。②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由1994年的26.4%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54.5%。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4.9%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28.6%。③从进口商品看,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④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渐渐下降,这是顺应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要求和我国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的必然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对外贸易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前,由于实行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经营,我国对外贸易主体只有清一色的国有外贸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营门槛的放低和出口管制的放松,外商投资企业、集体私营企业逐步成长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国营外贸企业份额不断减少。据相关资料统计,集体私营企业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4%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6.65%,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2001年突破50%,2008年更是创造了我国出口贸易总值的55.34%。而同期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则由2000年的46.71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18%。②对外贸易方向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该阶段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主要依赖加工贸易这种方式。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相对下降。我国的加工贸易逐步由单纯契约式的加工贸易升级为投资式的加工贸易。③服务贸易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1.88%,居世界第五位。

3.中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现状

从内部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我国从原来主要依靠几个沿海省市的支持力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从外面看,主要是在日本的中国的传统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三大贸易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与三大贸易伙伴的中国保持一个较高的贸易往来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涵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4.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总结

笔者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归于以下几点:①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虽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依然较低。②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存在问题。从内部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及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从外部看,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样的过于集中的对外贸易势必会增加经济风险和贸易摩擦。③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市场资源过于集中、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及高附加值产品稀缺等问题。

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因素。

1.要素禀赋因素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享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目前仍然面临自然资源不足、人口压力过大和很多资本不足等问题,当前的要素禀赋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和人口上面。

2.产业技术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第一大国,而且中国劳动力就业水平等社会问题决定了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也知道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着需求缺乏弹性、市场扩张难度大、贸易摩擦剧烈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仍然受制于中国资本结构和技术结构。

3.商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虽然有较大好转,逐步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在出口份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而且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容易受制于人,也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我国出口的商品中低污染、低物耗、低能耗产品的品种也较少,品牌竞争力也比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弱势地位。

4.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绿色壁垒要求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原理去统领和指导整个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到报废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周密的绿色环境管理体系。

5.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进程。国内方面,我国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不断攀升并大幅搞出国际同行的平均水平。国际方面,欧洲债务危机、汇率市场波动过大等问题也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四.对策建议

1.扩大内需,增加消费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三者保持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当前存在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而忽视消费的问题。

2.大力发展自主创新

要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就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一是要促进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二是要大力促进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的形成与改进,要组织科研力量在一些技术难度系数大、零部件较多的产品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相应突破,之后迅速产业化;三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高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3.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仍占一定比例,这使得在国际竞争中经常面临绿色壁垒问题。因此,我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金融支持的宣传,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地区,部门,使环境保护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事业。(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红梅.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顾卫平,邓雅勤.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7.4.

[3] 郭晓岩.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战略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8.8.

篇7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农产品出口贸易;J曲线效应;EViews

一、导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猛,同时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贸易作为中国国际国内贸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出口量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格局瞬息万变,不断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挑战。而对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供需状况,GDP数值,关税的设定,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人民币汇率(本文所指人民币汇率均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等。自2005年7月份我国对汇率实施改革措施以来,市场上便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这种新的汇率制度提高了我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进行至关重要。

安徽省的农业发展较为成熟,同时地理条件也较优越,要想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就必须扩大产品市场。然而,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经济繁荣的省市来说较为低下,这就使得农产品贸易显得越为重要。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农产品的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成本都会造成影响,故研究如何避免该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安徽省的农产品贸易具有积极的作用跟意义。

2.研究方法

我们通过我国的统计局网站搜集到安徽省近十几年来的农产品出口数据以及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同时运用所学过的研究理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本文运用了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结合着“J曲线效应”理论以及可决系数等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二、影响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分析

贸易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影响一国贸易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国际汇率的波动、外国政府所实行的政策措施、关税的征收、本国的政府补贴、国内生产总值等等,而对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中我们考虑到以下四个因素:

1.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

我们知道,判定某一省份农业发展态势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据该省的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图1表示的是2000年到2016年安徽省的农产品出口额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我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大致成正比关系,并且2000年到2014年间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产品出口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为188.81亿美元,2014年达到最高,344.99亿美元,一方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对于农业生产的愈加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安徽省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在2015年又同时出现了略微下降的趋势,因此,从该图可分析出:安徽省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安徽农业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

2.人民币汇率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汇改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768,在2016年,达到1美元兑6.6423人民币。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均是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企业的利润得失关系密切,而企业为了维持济效益则会愈加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做出预测。下图2所作的是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额与人民币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在本文的第三章将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做出具体的定量分析。

3.关税设定

国外政府为了限制本国进口商对国外商品的进口数量会对不同的进口商品设置不同的关税。关税的设置对于进出口贸易额及进出口商品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一国的生产及消费。一般来说一种产品所设置的关税越高,贸易数量就会越少。

4.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为了对本国商品进口数量进行限制而采取的一系列严苛的技术标准及检验规定,近些年来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发展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各国间贸易的障碍。

三、人民币汇率与我省农产品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根据以上分析,收集2000年至2016年的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EX),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tGDP),人民币汇率(RATE)的数据,如表1。

2.数据的相关分析

借助EViews软件以及得出的变量间相关系数来确定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EX)与人民币汇率(RATE)变动的相关程度,得出结果如表2。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EX与RATE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26949,可看出EX与RATE高度相关,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3.模型构建

此节需要用到多重可决系数以及“J曲线效应”。

多重可决系数(R2)是用来度量所估计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J曲线效应”,也称为时滞理论。即一国货币汇率发生波动后在短期内产生的结果与长期后造成的影响不同。比如短期内贸易量上升,经过必要时间后贸易量下降或者短期内贸易量下降,而经过必要时间后贸易量增加。这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出最终影响的现象被称为时滞效应。比如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贸易变化随时间呈现一条斜率为负的反J曲线,即“反J曲线效应”,如图3: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而在此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单独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采用对数形式建立模型:

EX: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

RATE:人民币汇率(由于贸易额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时滞性,我们采用人民币汇率滞后两期的数据);

tGDP: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十亿美元);

μ:随机误差项

4.样本数据实证回归

(1)单位根检验

根据量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对于时间序列的变量通常会存在非稳定性,在此我们就需要对模型中的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法),检验结果如表3到表5:

从以上的检验结果看,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变量EX、RATE、tGDP单位根检验的t统计量值均大于相应的Mackinnon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农产品出口总额(EX)序列、人民币汇率(RATE)序列、农业生产总值(tGDP)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属于非平稳序列。

(2)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为了分析变量(EX)、(tGDP)和(RATE)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我们需要先做三者之间的回归,运用OLS方法所得结果如表6:

回归结果: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中,可决系数R2=0.980025,调整后的可决系R2=0.976695,说明方程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同时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3)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需要对做出的回归模型进行残差的平稳性检测,将之前得到的残差序列命名为新序列et,对et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法),结果如表:

从检验结果看,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为-2.7570、-1.9677、-1.6285,t检验统计量值为-5.264348,小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也就是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与人民币滞后两期汇率以及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有长期均衡关系。

(4)误差修正模型

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精度,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

根据EViews的GENR功能,生成以下序列:

GENR DLNEX=LNEX-LNEX(-1)

GENR DLNRATE=LNRATE-LNRATE(-1)

GENR DLNTGDP=LNTGDP-LNTGDP(-1)

然后再由OLS方法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最终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

5.模型实证分析

从前面所得到的的线性回归结果(公式3)可知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方程式为:

可决系数为0.980025,说明方程整体拟合度较好。从前面相关分析得知,人民币汇率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是负比例关系,后面的实证分析则具体说明了滞后两期的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安徽省农产品的出口额将下降约1.483%。而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是与农产品出口额呈正比关系的,每增加l%的农产品生产总值,农产品出口额就相应的增加约0.727%。

而根据误差修正模型方程(公式4)可知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方程式为:

可决系数为0.653252,说明拟合效果也较好。该模型的经济意义为:滞后两期的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安徽省农产品的出口额将下降约0.517%,安徽省农业生产总值每增加l%,农产品出口额就相应的增加约0.482%。

四、对于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截止2016年10月底,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达3.53万亿美元,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间接反映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而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阻碍我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同时,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经济是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下是基于前面所做的实证分析对安徽省政府以及安徽省的相关企业提出的关于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1.对于政府的政策建议

(1)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自2005年实施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政府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应当正确借用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进行合理调节,在保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对外贸易量。而安徽省政府应当贯彻实施国家所做出的调控政策,同时,为了确保安徽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我省必须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机构监督体制,从而促进省内的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放心大胆地与国外厂商进行进出口贸易,加快我省的经济发展。

(2)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我省农产品出口增长属于粗放增长,主要依靠低附加值产品,初级产品的增长来实现,相比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拉动的出口增长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微乎其微。因此,要想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益,必须不断进行产品技术革新,大胆创新。

2.对于企业的政策建议

(1)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农产品要想出口到国外,对于出售价格在无形中就设置了一道标准。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得用本币表示的国内农产品价格换算成外币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就需要尝试各种方法做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可以在加快产品创新,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规模生产。另一方面,企业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减少产品流通及销售过程中的不必要费用。

(2)加强品牌建设,及时掌握信息

某一商品的品牌效应对于该商品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要想提高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必须形成安徽省农产品的品牌效益。一方面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与国外农产品贸易建立互动平台,方便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贸易信息,以便及时对贸易政策的变动做出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使我省建立起一个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3)重视金融工具的使用

在国际市场上,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农产品交易是无法避免的,而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我省相关农产品出口企业应提高汇率风险意识,认真学习金融工具的使用,妥善处理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积极有效的提前做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巫建海,李晓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99-13902

[3]吴F佳.汇率波动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5(15):113-115.

[4]张旦华.汇率变动对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4.

[5]汤艳丽.汇率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J].科学决策,2004(1):61-62.

[6]管叔琪.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87-1288.

[7]苏成苗,杨玲玲.通胀背景下我国黄金价格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检验[J].金融教育研究,2015(6):26-33.

[8]巫建海,李晓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99-13902.

篇8

【关键词】 FDI;进出口贸易;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目前,国内关于FDI(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对全国的多,对地方的少;对东部的多,对中西部的少。湖南属于内陆省份,其进出口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FDI因其带来的技术转移效应是促进东道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笔者拟通过实证研究湖南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相应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在经济学上,确定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一般采用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完整的检验过程包括: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先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为非平稳时,则采用差分对其进行平稳化[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yt经过d次差分达到平稳,则称其为d阶单整序列,记作I(d)],实行平稳化后的d阶单整序列可以用来建立回归模型。

(二)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检验

平稳性检验避免了伪回归问题,但这种做法忽略了原时间序列包含的有用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分析问题来说又是必要的。为解决此问题,必须检验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根据EG(Engle-Granger)法,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过程分为两步。

1.采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对d阶单整序列xt和yt建立回归模型,即有:

yt=α+βxt+εt (1)

其中,α、β为回归系数,εt为残差。

2.对方程(1)进行移项,得出残差方程:

εt=yt-α-βxt (2)

根据方程(2)得到残差序列resid,采用ADF法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εt~I(0),则xt和yt具有协整关系。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揭示了X与Y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须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验证。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若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增强回归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为非Granger原因(Granger,1988)。

二、数据处理及变量设定

基于研究对象,本文主要考虑湖南1983-2008年的四个时间序列:进出口总额(T)、出口额(EX)、进口额(IM)和FDI总额(FDI)。数据处理过程如下:1.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将以上四个时间序列用当年年终(12月31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0)换算成以亿元为单位的人民币额(结果①)。2.为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将结果①用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0)换算成以1983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额(结果②)。3.为了消除各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异方差将导致参数估计值无效、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模型的预测失效等),对结果②的四个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对数处理(结果③)。结果③即为设定的研究变量(见表1)。

三、分析过程

(一)平稳性检验

在Eviews6.0中,采用ADF法对结果③的四个时间序列T、EX、IM和FDI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T、EX、IM和FDI的原值在10%显著水平下均无法通过平稳性检验,但一阶差分后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这四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对其进行协整分析。

(二)协整检验

根据EG两步法:第一步,采用OLS对三组变量T和FDI、EX和FDI、IM和FDI进行协整回归;第二步,采用ADF对协整回归方程的估计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T和FDI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EX和FDI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IM和FDI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三组变量T和FDI、EX和FDI、IM和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对满足平稳性要求的三组一阶差分变量D(T)和D(FDI)、D(EX)和D(FDI)、D(IM)和D(FDI)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D(T)和D(FDI)之间不存在任何单向的因果关系,D(EX)和D(FDI)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D(IM)和D(FDI)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

四、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湖南FDI与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每增长1%,就能引起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分别增长0.2669%、0.2272%和0.3921%。

第二,湖南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任何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湖南FDI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发动机”效应还未很好地发挥出来。

第三,湖南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两者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一方面,FDI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带动当地相关企业的出口,再加上FDI企业生产的产品会有较大部分返销或向国外出售,从而形成FDI对出口贸易的引致效应;另一方面,湖南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等都将有利于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促进FDI更好的吸收。

第四,湖南FDI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说明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湖南FDI流入后,当地往往要从国外或子公司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以及中间产品等,由此形成一定的进口刺激。

终上所述,湖南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收、利用和转化FDI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带动当地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投资主体上,优先选择大型的跨国公司;二是投资内容上,重点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三是投资产业上,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贸易贡献率更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四是投资环境上,着力改善FDI的硬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配套以及财税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子柰.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樊欢欢,张凌云.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Mundell 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6):321-335.

篇9

摘 要 论文首先就汇率变动对于贸易商品价格、支出变化及收入变化等几个途径分析汇率变动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这是对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方式和机制的梳理;其次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的进出口贸易的大环境,就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需求来源及完善政策性出口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应对汇率变动给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 贸易 进出口 对策

1.引言

自1994年我国开始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以来,汇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汇率变动对贸易发展的调节范围和调节强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化。

2.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几个途径

2.1汇率变动引起的贸易商品价格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商品的相对价格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在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时,本币贬值即意味着国外产品价格的提高和本国产品相对价格的降低,此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出口商品的价格则会降低,即造成扩大出口量限制进口量的局面,一定条件下是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贸易收支对汇率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变化有着促进竞争和价格传递两个效果,但这种效果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进出口商品在受到汇率变动时是否存在时滞,时滞的长短又如何,本币贬值可能存在使本国贸易收支先降后扬的现象,当中有着J曲线效应的影子;另一方面是汇率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的制约。

2.2汇率变动引起的支出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变动带来的支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代表数量变动的支出改变,另一种是代表结构表动的支出转移,汇率变动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两种形式共同完成的。如前文所言,汇率变动会引起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本币贬值则本国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更便宜,这样贬值带来的支出影响是使得国内外支出从外国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这就是结构变动的支出转移;但尽管支出转移完成了,其能否起效果且效果是否显著则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弹性大时则支出转移就能改变贸易收支,若考虑回传效应,本币贬值带来的国民收入的提升,则本国支出规模扩大,即涉及到数量变动的支出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但因其更具有复杂性此处不展阐述。

2.3汇率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影响贸易收支:一是贬值通常会造成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扬,若国民收入中支出于进口的比重很大,则贸易条件对支出的影响很大,即当国内货币贬值后,同样名义收入下,国民只能购买更少的商品,这可以理解为实际收入的降低;二是若贬值国存在没有利用充分的资源,则贬值可以间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于该种资源的大量需求,贬值的这种效应会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而通过凯恩斯乘数的作用,这种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就能提高国民收入。此外,如果贬值引起的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满足贸易余额的改善,即这种改善超过因国民收入增加而带来的进口增幅,则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仍然是正面的。

3.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研究

3.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汇率固然对于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绝不是唯一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产品的出口仍然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产品为辅,这就是的出口商品的附加价值不高,回馈的利润自然就低。因此,要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最根本的对策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即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加工行业的正面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将数量型出口转变为质量型出口,这样不仅仅能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对外贸易中获得良好的口碑,更能有效的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2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尤其是正当我国处于初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单纯依靠出口的发展战略的很危险的,对于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的结果就是必然受制于国外市场,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国如华硕等移动通讯企业在美国、欧盟等相继收到掣肘,需要我国动用外交关系来进行磋商就可见一斑。如果将我国转变为内需型发展战略,扩大内需的政策可以有效的低档人民币升值后可能下降的外需,从而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关系。

3.3完善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世贸组织多次重申禁止成员采取倾销或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平竞争原则。对于这一点我国出口补贴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与此禁令确实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随着世贸组织对出口补贴的限制规定逐渐完善,旧有的补贴措施实行起来有着越来越多的限制,但世贸组织对于不以出口实绩为基础的支持手段至今无明确纪律约束,这就使得我国对产品出口可以采取更完善的政策性支持体系,逐步采取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等措施为主体来支持农产品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出口信贷并不等同于出口补贴,并不直接作用于出口价格,信贷数额的大小也并不标志着市场扭曲的程度,也正是因为出口信贷公平的特性,使得这些措施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就这一点来讲,这种政策性金融支持措施是值得我们再三思考的,如何举一反三的完善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新西部(下半月).2008(3).

篇10

关键词:林产品 进出口贸易 风险 机制

林产品是社会商品的一种,主要包括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生产的木材,还有以木材为原料的各种产品,例如锯木、原木、各种木质的半成品或者成品,木质人造板、木浆等,除此外还有各种纸和纸制品、林化产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是林产品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总称,是指将本国生产、加工的林产品运往本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进行销售或者从国外输入林产品在自己国家进行销售的交易行为。本文研究重点就是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这种交易行为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提出规避的办法。

一、国际贸易风险的内涵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与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令人无法预料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国家贸易主体在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发生差异,带来了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贸易风险就是在贸易活动中可能发生在各个环节的不利因素,增加了贸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贸易利益的获得。简单说来,国际贸易风险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针对未来将要发生的贸易活动;

2.预测的是贸易活动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的差异;

3.风险重点是在整个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发生不利的可能性,风险值公式为f=(v,t.h)其中,v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t表示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的等级;h表示风险及时防范的可能性。

二、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现状

受世界和我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环境。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劲头,国内供大于求;而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较多,阻碍进出口的顺利进行。2011年我国与欧美国家在林产品贸易上处于下滑趋势,处于贸易逆差。中国的林产品贸易面临原料进口的价格上涨迅速,价格成本压力增大,此外受人民币汇率增值的影响,我国的许多林产品相关的外贸企业面临着经营危机,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我国的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风险性因素,需要认真研究对待。

1.林产品贸易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是保障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给出警告,最大限度的捍卫林产品企业的利益。但是在我国这样的风险预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主要缺陷是不稳定,效率低,未建立起全面科学规范的风险预警体系,不能发挥真正的预警作用。不少林产品贸易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对外经营活动的程序与规定进行交易活动,容易产生外贸风险,而如果预警机制不健全的话,风险损失不可估计。

2.林产品贸易企业缺乏风险内控的意识。贸易风险的内部控制非常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都没有对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风险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风险发现和内部控制都是由人决定的,若是林产品贸易企业中的领导者没有这种风险自觉意识,没有长远的风险远光,不能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那么该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市场上站稳脚跟。

3.林产品贸易主体抗风险能力弱。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还没有培养出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具体表现在两点:(1)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形成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风险管理缺乏主动性。(2)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难以承担林产品风险管理的重负。

4.林产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关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整与系统,存在一些漏洞,比如立法跟不上实际林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没有建立起专业的林业风险管理结构,让林产品企业风险管理缺乏组织保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科学的林产品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预测、风险抵抗等内容上都缺乏可操作性。

三、应对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的建议

1. 防范法律法规与政策带来的国家风险。加大行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力量,大力拓展林产品出口的市场,对原材料的获取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应对贸场中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或者防范法律法规和政策带来的贸易风险。

我们要加强国内人工林的培育,不断提高国内人工林的规模与质量,大力开拓国内的林产品市场,建立起完善的国内林产品市场体系;要走出去,面对复杂的国外林产品贸易环境,要大胆参与国际森林资源的生产和分配,培育国外林产品市场,这方面就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与领导,政府要带领国家企业实施海外开拓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需求。

在竞争优势上,逐渐摒弃以价格低廉为主的竞争力,要建立新的技术优势,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林产品名牌,建立多种渠道的销售模式,以此不断增强竞争力。要加快技术的进步,要增大技术在林产品中的比重,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此促进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在林产品经营的规模上,可以依靠政府职能,设立一定的产业规模标准作为产业进入壁垒,促进林产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面对风险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反对不合理的技术壁垒;要落实对林业企业森林认证的要求。

2.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影响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非常关键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对林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很大压力。为此,林产品外贸企业必须将人民币波动的汇率风险纳入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机制。本文主要选出两点内容给予建议:

(1)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及订立保值条款。这个主要是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初步签订林产品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首先是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出口企业尽量选用硬货币进行计价,因此它不会贬值,未来只有升值的潜力;进口企业尽量选择软货币进行计价,因为它汇率不会上涨,未来会有贬值趋势,不会提高进口成本。其次要订立货币保值的合同条款,以抵御或转嫁出口商不能选用硬货币、进口商不能选用软货币的风险。

(2)合理选择结算手段。这是在履行林产品进出库贸易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首先企业出口时在报价时要充分考虑汇款变动的风险,选择按固定换汇成本结算的方式;其次当计价的货币汇率走低时,进口企业可以选择提出交货时间后延或提出延期付款,以规避汇率风险损失。

(3)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灵活的利用金融工具可以应对汇率风险:①利用贸易融资提前办理结汇,现在通用的主要贸易融资方式有押汇、贴现与福费廷。②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汇保值,锁定汇率,例如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

3. 价格风险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种办法:利用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利用林产品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前者主要是防范价格风险,合同定价方法主要有固定作价法,非固定作价法、制定价格调整条款;后者主要是规避和转移风险,只要规范合理的利用期货市场,局可以减少价格风险带来的损失。

4. 结算风险应对策略。(1)严格调查贸易对手的信用。对贸易对手的资信调查是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首要任务,因为客户信用不良是所有结算风险的直接原因。要严格的调查企业的信用记录、经济实力、支付能力等,还要调查对手的国内经济政治环境,是否会对贸易的结算造成影响。

(2)采用合理的结算方式。各种结算方式风险由低到高分别是信用证、托收、汇付。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注重的是货物的质量,出口商注重能否收到货款,银行注重的是双方是否符合业务的要求,其他两种结算方式,只是注重对方的信誉。

(3)完善出口保险制度。完善出口保险制度我们应当做到:首先,我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给予帮助,保险规模应当逐渐扩大。其次,提高资信调查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最后,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法律法规,学习国外先进的保险经验。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对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更好的防范、规避与转移风险有所裨益。林产品外贸企业要认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与金融环境,针对可能存在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结算风险,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警惕意识,采取多种有利措施规避和化解各种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取得更加长远的、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倩,田禾,罗信坚.前三季林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中国绿色时报,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