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身体素质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身体素质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身体素质的方法

篇1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身体素质训练重要性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其中身体素质是综合素质的关键与物质基础,对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只有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通常,身体素质指的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各种能力,如柔韧性、灵敏度、耐力、力量、速度等,素质越好,越能更快地掌握技术技能。如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学习跆拳道中的横踢技术时,不能很好地踢腿且快速踢出,导致整体动作不规范。第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体质的强弱可以成为身体素质好坏评定的依据,有效衡量学生的体质状况,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增强体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器官系统技能,改善身体形态,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运动器官功能,如韧带、肌腱、肌肉、骨骼等,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运动成绩。[1]第三,为社会提供健康的人才。身体素质训练能保证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有序进行,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取代,身心压力不断增大,致使现代文明病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高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实施路径

首先,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身体素质训练时,必须要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思想认识,让学生对身体训练在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加以理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训练活动,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实践课来提高学生认知,培养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对身体素质训练的身心愉悦进行体会;或者是利用定期的理论课来增强学生认知,根据心理、生理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意识到身体素质训练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意义。

其次,贯彻落实身体素质训练。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加以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如在每周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高校主管部门应贯彻落实身体素质训练,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对其作用及意义加以明确,使其成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2]另外,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可以定期培训教师,量化要求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时间等,及时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更新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模式。“双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提高身体素质的形式与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组织适当的身体素质练习,练习时间可为课后的20分钟。当然,每单元的练习内容需要多样化,采用竞赛、循环练习、分组游戏、综合练习、转化练习、辅助练习等方式,并以学生的锻炼能力、体质、性别、年龄为依据,有计划性地进行身体素质练习。[3]此外,安排与选择身体素质练习的强度和内容时,必须要注意区别对待,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问题。

三、结语

当前普通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状况方面不够理想,这与体育教学中忽视身体素質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普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立足实际,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终身体育意识,更新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模式。这样才能满足高校体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彩彩克.体育教学中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要点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2]孙健.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素质训练[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篇2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致使排球教学培养目标模糊,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职业劳动的性质、形式、条件与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对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现行的排球课程结构,职业特色不突出,严重制约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高职阶段的学生,身体的各部分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了缓慢增长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积极性也明显下降,导致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实习或就业所从事的岗位具有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繁琐且强调细致、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点,这些要求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要掌握好必须的护理专业技能、技术以外,还需要具备健壮的体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排球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作用

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活、耐力、弹跳、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且能够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状况,而且还能培养机制、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素质,还可以培养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锻炼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积极作用。科学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打好身体基础,为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提供可能。

4、排球教学中针对护理专业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

4.1、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度和灵敏度

注重身体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尤为重要,全面发展各项素质才能有效掌握并且运用排球的各项技战术。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有些体育老师注重身体素质练习而忽略它的全面性,往往只注重抓速度、耐力和力量,而忽略抓柔软度和灵敏度。其实柔软度和灵敏度与其它三项同样重要,因为它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速度、耐力、力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排球身体素质练习方法:速度练习。如折返跑或折回动作;面对墙做各种反弹球的练习,也可结合球做各种不同落点、不同节奏的防守练习;三米侧向或前后快速往返移动等。力量练习。如用小哑铃或杠铃做腕屈伸;手指俯卧撑或卷重物;实心球练习;仰卧起坐;俯卧体后屈等。耐力练习。如800-1500米跑;排球场内步法移动;重复练习战术跑位等。柔软度。如立体前屈;坐位体前屈;拉伸大腿;拉伸肩韧带;体侧运动等。灵敏度。如对墙反复扣杀排球;变速跳绳;绕“8”字跑;追逐游戏;小步跑等。

4.2、发展身体素质应该多渠道、多途径

在排球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该以专项训练与辅助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为主,结合其它运动项目共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每次体育课都进行素质练习,效果不尽理想。若多做辅练习,再加上一些球类运动,同样可以达到良好训练效果,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换而言之,就是要采用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运动能力。

5、身体素质教学的注意事项

由于身体素质的练习比较枯燥,强度较大,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入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练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牢固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从理论的高度上提高认识。另外,在安排素质练习时,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在安排身体素质的教学时,教学内容选择、练习方法、采取练习的手段上应符合科学性原则。各项素质练习要恰当合理,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动作的规格、质量。教学时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种练习对身体的作用。练习中应认真观察、指导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练习的效果。由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渐进性和迟效性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持之以恒、长期训练。

6、结束语

篇3

【论文摘要】根据现代健美操本质特征,探索在我校健美操重点课程建设教学中实施: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加强素质练习。在扎实掌握动作姿态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传授所需理论知识,开展健美操创编和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学好健美操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达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中小学培养师资人才。

一、前言

现代健美操的本质特征对认识和研究健美操的发展、教学、训练原理和方法、创编程序和方法、比赛、评分规律及价值作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健美操除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艺术性强和不断创新外,还具有集健身、健美、健心为一体。运动负荷大,有针对性,动作的多变和协调性、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性等特征,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掌握基本功传授所需的理论,开展创编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增长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性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方法、内容

2.1研究对象:我校体育系99级二个班共89人分5个组,实验组3个组共54人,对比组2个组共35人。

2.2研究方法:实验组,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扎实掌握基本功,传授所需的理论知识,开展健美操创编和竞赛活动。对照组按学校学大纲,教学进度,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鸭填式教学)

2.3研究内容:身体素质提高状况,竞技三级达标情况,理论考核,大众健美操创编成绩的统计,兴趣和动机调查。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3.1加强身体素质练习。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健美操掌握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素质好掌握动作的速度就快,相反则差,因此,在实验班教学中有计划地按各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每次课结束前安排1-3组内容的素质练习和布置专门的课外练习,对照组则不专门安排身体素质练习,随教材进度适当安排。

3.2扎实掌握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由于健美操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扎实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是完成各种独特风格健美操的先决条件。在实验组的教学中,在强调掌握基本姿态的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的重要意义下,严格要求动作质量,没达到要求不进行下一阶段教学,并采用一些易学小组合练习强化基本动作。

3.3讲授所需的理论知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更深人理解健美操,创编健美操强有力的保证,它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创编能力。因此,在实验组的教学中,除教材知识外,还讲授大众健身操相关知识,如音乐的节奏和风格及其音乐的选配,在动作技术分析时结合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学、体育康复学等讲解创编原则方法,及绘图方法。让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健美操竞赛录像,从录像运动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4开展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的能力是健美操重点课程建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掌握一定基本动作和理论的基础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传授给同组的其它同学,相互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创编和教授中提高了对健美操本身的再认识,同时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自信心,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将创编大众健美操作为考核内容。

3.5开展竞赛活动。竞赛使学生从中尝试到表现自我,自我发挥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实践中锻炼自我,找出差距,从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因此,在实验班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比赛内容采用国家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形式是规定和自选动作,学期结束时进行统一比赛,由体育系体操组的专职教师任裁判(共6人)

四、结果与分析

4.1结果

4.2分析

4.2.1从(表一)中不难看出实验组单项身体素质提高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五)中可看出特定动作、难度动作、完成情况,实验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四)兴趣机调查中看出,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了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2.2从(表五)中可以看出健美操教学比赛中,特定动作、完成情况(动作姿态、力度幅度、熟练和协调)得分,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3中可以反映出,加强了基本姿态和动作练习,不仅提高了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优美性,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能力。

4.2.3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理论均值为80.4分和对照组的理论均值为73.7分,从(表四)中看出实验组对学习健美操兴趣为92.6%,而对照组为71.4%。表二、表四、的结果说明在实验组所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4.2.4从表五看出在规定动作的比赛中实验组为第二名,对照组为第四名,自选动作的比赛实验组为第一名,对照组为第三名。从总分情况看实验组分别为(8.9和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和7.8分)。因此,开展健美操达级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编、竞赛等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在以后健美操的创编中不断创新意识。

篇4

二是加强心里素质训练。擒拿格斗实战对抗中,既是身体和技术的较量,也是心理和智慧的较量。双方在付出身体能量的同时,还要付出一定的心理技能。特别是在临战状态,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多变,胜负条件在迅速变化,再加上激烈的对抗场面,形成了对擒拿格斗手心理状态和意志的严峻考验。常见的心理类型有:过度紧张、盲目自信、焦虑怯阵。在平时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实战中才可能时刻保持勇敢顽强、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这是克敌制胜的必要条件,也是淋漓尽致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前提。

三是加强协调性训练。在实战对抗或擒拿格斗训练中,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对胜负及训练效果也有较大影响。无论在力量的发与收上,身体各部位、各肢体的配合上,还是动作的某些细节上,都要协调一致。协调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决定着速度、灵活、耐力、力量的发挥,协调还直接影响到平衡,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一些辅的训练,如:交叉步、侧身跑、有节奏的蹦跳、一些反关节转体运动等,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四是创新训练模式。在擒拿格斗训练中,普遍都是沿用以前的训练模式即观看教学光盘、教练示范、体会练习、对抗赛等,这种组训模式不利于提高受训者的攻防能力。擒拿格斗实战对抗具有突然性、随机性等特点,所以在平时的组训中我们可以采用手势信号、光线信号、声音信号等,诱导受训人员时刻保持擒拿格斗战术意识,提高受训人员反应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

篇5

所以在身体素质训练实践中,如果能够科学地安排训练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蹦床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应贯穿整个训练计划。

一、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主要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蹦床运动中较好完成动作的必要条件。蹦床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应抓好反应速度和瞬间的肌肉收缩速度训练。速度又分为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主要是冲刺跑、变速跑等训练。专项速度是结合专项特点,如快速两头起、快速背肌、快速吸团、快速高跳等。专项速度要求与一般速度密切结合,一般速度是专项的基础。在蹦床运动中,身体素质训练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1、20M,50M、100M冲刺跑,20M折返跑等

2、快速两头起、快速背肌、快速俯卧撑、快速吸腿跳等

速度素质训练应多采用趣味性和竞赛性的练习,因为运动员兴奋,才可发挥最快的速度,适应专项训练的需要;应多采用信号的练习手段,有效地训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要严格要求,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完成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严格注意掌握间隔时间等。

二、力量素质训练

在蹦床运动中,所有动作都是在高空完成的。而且追求越高越好,所以高度越高对于身体的负荷压力就越大,对于身体的肌肉力量就要求越高越严格,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蹦床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发性的快速力量,要求肌肉有迅速地伸展和收缩的能力,要求神经兴奋的高度集中,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转化,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在快速、频繁的技术动作翻转过程中,所有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和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练习方法如下

1、发展腰腹力量练习是蹦床训练的核心力量,保持身体平衡,以及协调用力,自我保护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目的地加强和提高腰、腹部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是提高腰、腹部力量的关键。如仰卧举腿、仰卧折体、俯卧挺身、悬垂举腿练习;利用杠铃负重转体、“8”字体绕环、体前屈伸等练习;跳起空中吸腿、转身练习等。

2、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对少年儿童蹦床运动员主要是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安排训练时多做动力练习,少做静力练习,负重轻。如蛙跳、立定跳、多级跳、连续纵跳摸高练习;负重杠铃快速提踵练习;负重半蹲、半蹲跳、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

3、力量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蹦床运动特点。训练中要特别加强爆发力训练,同时注意儿童少年以轻、快的力量练习为主。力量素质训练要与灵敏、弹跳、速度等素质和蹦床技术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活力”。力量训练后,注意肌肉放松,要使肌肉既有力量又有弹性。每周可安排二次力量训练。

三、弹跳力训练

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的能力。好的弹跳力可以提高争夺空间优势的能力。它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中必须抓住力量、速度的关键因素,弹跳力训练必须与蹦床技术相结合。要在发展下肢力量的基础上主要提高爆发性的快速力量。如跳绳练习:单、双摇跳,单、双脚双摇跳,规定时间和次数:跳台阶、立定跳远、多级跳、连续蹲跳、收腹跳、跳深:原地连续纵跳摸高,行进间单脚起跳摸高。少年儿童训练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强度,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动作速率的发展,避免运动员受伤。

四、柔韧素质训练

篇6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生打好篮球。篮球是一项激烈的运动,特别是高中学生特别喜欢,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篮球运动当中。本文分别从教师的指导和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探讨学习篮球的技巧,从而真正让学生学会篮球,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合作意识。

关键词 高中生 教会 打篮球

篮球运动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是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学习篮球的技术,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锻炼身体。若达到掌握篮球技能,提升身体的素质的目的,教师要做好动作示范、指导学生加强训练、观看比赛、参加活动等方面。

一、动作示范

任何一种运动都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动作要领,因此学习篮球也应规范动作,以提升篮球运动的技能和水平。若没有篮球专业老师的示范和指导,那么学生的动作不会标准,那就谈不是篮球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的示范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的学生也会一些篮球动作,但要真正的掌握,还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和指导。对于篮球的技巧很多,如投篮技巧,传球技巧、过人技巧等,并且学习完后,需要长期训练后才能掌握。

(一)投篮技巧,投篮分为双手与单手投篮,双手投篮现在运用的少,主要是双手难以掌握力度,就会在投篮的方向难以控制;现在主要运用的是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若右手持球,左手则放在一段,固定篮球的位置,在篮球投出时,不用力,右手发力即可,两眼注视前方球篮;即当你投篮时,双手稳住篮球,左手稳住后保持篮球稳定的方向,双脚同时起跳,右手用力拨篮球,让篮球成一个弧线出手。

(二)传球技巧,传球的技巧包括传球的动作和时机,如果这两个都掌握好的话,就能形成助攻,助攻就有可能得分,因此非常重要,特别是后卫,传球是看家本领。传球动作包括空中传球和击地传球。空中传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球在各队员之间相互传递,一般情况是双手在胸前将篮球用推出;而击地传球是在空中无更好的传球路线时,才使用的,可以骗过防守队员,其基本动作是单手将球用力击地,然后向反方向弹出,其特点是速度快,难以抢断。

(三)过人技术,过人技术是篮球动作中最难的,需要加强训练和自己具有一定的悟性才能掌握。其中包括带球前摆、转身、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等。前摆是将篮球在膝前,将球在左右手中不停的运,做假动作骗过对手,从一侧将球运作走;转身是通过腕力加球,然后转动身体将人闪过;胯下、和背后运球的动作的要领和前摆的要领类似,只是倒球位置是在胯下和背后,然后也是左右摆球,通过假动作过人。教师通过示范标准的篮球动作和技巧外,学生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二、加强训练

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要领之后,就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要想篮球技术提升,要进行两方面的训练,一是篮球基本动作的训练;二是身体素质的训练;高中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投入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但打好篮球的前提是除了有身高、还要有很好体质,包括耐力、爆发力等,那么就需要篮球技术训练和体力训练同步,这样才能提升篮球的技能,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篮球技术训练包括投篮、运球、过人等,需要每周需要有固定时间练习,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体力训练,可以采用中长跑的形式,或练习调试、哑铃、杠铃、举重等活动,也可以两天一次一小时的练习与篮球技能训练隔天一次,也可以是每天进行这两方面的训练,注意把握好时间,以防运动过度,造成身体损伤。老师在训练学生时,应注意加强指导,制定具体的训练时间、项目、运动量,以确保合理、有效的运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篮球技能的效果,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观看比赛

中国篮球起步较晚,再加上天生的亚洲人素质无法与欧美相比,特别是在爆发力和耐力方面是弱点,但这正好是篮球运动所需要,因此我们的学生要注重体育运动和合理饮食以增强身体素质。但在篮球技术方面也缺乏灵活性,虽然是团体运动,但是个人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强大的个人能力,再加上合理配合组成的团队是最优秀,在这方面我们要向NBA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观看NBA录播,当然有爱好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观看和研究,看一看全球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是如何打篮球,从中得到启示。建议,打得分后卫看麦迪、科比、乔丹的经典比赛,从中理解全能球员是如何得分的,如何传球的;打组织后卫看、斯托克顿、基德、纳什是如何控球,如何助攻的;打小前锋看皮蓬、看马龙是如何得分和配合的,打大前锋和中锋看奥尼尔、姚明、加内特是如何扣篮、盖帽、抢篮板的等。我们把最好的篮球运动员拿来研究,再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长期的训练,那么篮球技术一定会提升。

四、参加活动

篇7

乓球乃中国的国球,本文主要阐述乒乓球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初中 体育教学 乒乓球 训练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的乒乓球训练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缺乏了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另外,大部分初中生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比较薄弱,以及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功、训练意识方面也比较欠缺。要做好初中乒乓球训练的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身体与心理素质,巩固和扎实基本功,强化训练意识。这些都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乒乓球训练必须重视的。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乒乓球训练遇到的问题

由于当前小学教育中,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关注程度不够,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有着兴趣、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乒乓球的教学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尤其严重。

(一)对乒乓球训练的兴趣不浓

众所周知,若是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会付出高于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反之,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往往以随意、懒散、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笔者发现,对于乒乓球而言,很多学生的兴趣都不浓烈。他们有人觉得,乒乓球太枯燥,没有激情;有人认为,乒乓球没篮球劲爆给力;也有人说,乒乓球不能真正的锻炼身体,只能当作一项消遣的运动……基于这些观念,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进行乒乓球的训练。

(二)身体素质不佳

21世纪以来,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身体素质却差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在初中生中有大有体现。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一些学生练习没多久就汗流浃背,大口喘着粗气;更有甚者,光明正大告诉老师,他身体不好,不想训练。

(三)心理素质、训练意识不强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又不会成为乒乓球运动员,不会参加比赛,更不可能成为国手,所以不用参加乒乓球的训练。当前世界乒乓球竞技是向着积极主动进攻方向发展的,力争在练习中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加以战术变化多样,全面发展。但是,很多老师与学生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只是一味的完成任务而已。

(四)乒乓球基本功太差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仍然处在顶峰时期,依旧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作为培养后备资源的乒乓球教学来看,并不乐观。大部分的初中生乒乓球基础知识普遍很匮乏,更不用说成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后备资源了。要想成为高竞技能力的乒乓球手,基本功一定要从小练起。虽然初中生很少有人立志成为乒乓球手,但是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笔者觉得初中生理应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二、解决乒乓球训练问题的措施

要想解决乒乓球训练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一种方法就能实现。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多下点功夫,学生也该尽力去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一)寻找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教学时,老师应该尽可能认真地设计课程,尤其要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到乒乓球练习的乐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利用乒乓球练习搞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享受快乐。

(二)多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决定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长短在于自身的身体素质,若身体素质好,运动寿命就比较长;反之,身体素质差,再怎么优秀的运动员也要提前退役。初中学生也应该多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哪怕不是为了成为运动员,也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在一定层面上也与身体素质有关。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乒乓球练习时,运动灵活、耐力突出、训练时间也较长。

(三)多给予心理暗示,强化训练意识

有人说“体育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这话一点也不假。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国际竞争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方面之外,还有体育。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获得的奖牌数是参加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那是运动员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奋力拼搏的意识。作为初中学生,在训练乒乓球中也要尽量做到这些,以使自己变得更强。

(四)加强基本功练习,尤其是步法与手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一个现实:不管做什么,都要从“基本”做起。乒乓球的训练,基本功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步法与手法的练习。步法是指选择合适的位置跟着球移动,主要的步法有单步、跨步、并步、跳步。手法训练主要是为了发挥大臂、小臂以及手腕三个部分各自的功用与特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性地练习。老师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务必对这些步法、手法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使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并灵活运用。

三、结语

此外,在乒乓球的训练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防止训练时产生损伤。总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乒乓球训练问题还要不断探索与分析,并对症下药,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投入乒乓球的练习中。

参考文献:

[1]张海菡.苏州市吴中区中学乒乓球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何瑞映.不同水平学生乒乓球教学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04.

篇8

关键词: 短跑 上肢力量 送髋

短跑不仅是世界大型体将比赛的项目,而且是在农村业余学练中开展得最为普遍的项目。高考体育加试中的百米成绩,对于特长生的加试总成绩很重要。“百米是灵魂”这句话即充分体现了100米成绩对于其他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100米成绩好的学生,立定三级跳、铅球成绩都会好,甚至800米成绩也很不错。(100米的成绩尤其对男生起决定性的作用,每0.1秒占1分)。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要想提高短跑成绩,除了加强技术训练外,还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状态,决定着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水平,决定着短跑的成绩,即使短跑的基本技术而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也不能发挥理想的运动水平,这就意味着技术水平和运动员的素质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正常发挥技术的物质基础。因此,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术的掌握,而且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抓好有关素质的练习,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以便使学生正确运用技术,发挥理想水平,在跑步时达到最快的速度。

一、上肢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上肢力量对短跑的影响:美国著名教练在《跑速与摆臂加摆腿》中提出,手臂动作越快,腿的动作就越快。上臂摆动有利于下肢配合,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大,增加两腿的剪刀差,从而有效地延长大腿前摆的有效距离,增大步长。由于在短跑中摆动腿带动同侧髋向前扭转,人体的矢面与运动方向的矢面常常偏离,因此摆臂的方向与运动矢状面要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上肢力量不够会造成摆臂的方向与人体矢状面不一致,从而减慢跑速。所以,上肢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速度。在比赛场上,特别是在100米的后程跑时,由于速度下降的原因上肢力量太小,破坏了平衡,从而减慢了运动速度。

2.上肢力量的训练:在准备活动完成后,做专门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手握哑铃摆至侧平举、手臂上绑沙袋单练摆臂动作或慢跑等抗阻力性练习。(上肢力量的强度因人而异,感觉量小就及时跟教练说。)

二、下肢的送髋动作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下肢的送髋动作对跑的影响: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在跑的过程中,积极的送髋动作使摆动腿一侧的骨盆产生旋转,加快摆动腿的速度,同时也加快支撑腿积极扒地的动作,从而缩短支撑腿的退让性收缩的时间。这与优秀短跑运动员倾向于增大大腿前摆和大腿下压准备着地阶段的大腿摆动速,而保持或增大支撑时大腿伸展速度,支撑腿髋关节的伸展速度加快,跑动的速度就越快,摆动腿下摆的速度决定着跑速是一致的。

2.送髋速度和送髋幅度的训练方法:先慢跑做准备活动,再作专门的练习:(1)半高抬小步,要求运动员注重体会膝盖放松、大腿积极下压、髋关节充分伸展、积极把地动作;(2)车轮跑,要求运动员体会小腿折叠、大腿的下压、髋关节的旋前、旋内的动作;(3)下压式高抬腿跑的练习,强调伸髋的动作与速度,在练习时要求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摆速度。有关研究表明,在跑100米时,从50―70米后就开始减速,最高速度的跑只有一小段距离,约占全程的14%―16%,开始的加速度大约有33%-35%的距离,减速过程大约为49%-53%的距离,由此可见速度耐力的重要性,速度训练的方法有400-600米间歇重复跑、长短段落的间歇跑,等等。

三、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1.力量对短跑的影响:在短跑中运动员的速度性力量的训练最为重要,但力量训练要注意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不仅要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而且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对短跑的运动员特别要注意发展小腿屈肌及足底肌肉的力量,从而有力地进行后蹬。

篇9

关键词;足球运动 身体素质训练

当今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足球训练先进的训练方法,较快的被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回归到足球文化和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上来。高水平的运动竞赛各种先进技战术的运用也是超强运动素质为基础,我国近半个世纪足球运动水平的停滞不前,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相对世界高水平国家运动员身体素质较低。在身体素质方面差距,成为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足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足球运动员在同场对抗的情况下与对手进行的竞技比赛,身体素质的强弱往往是比赛场上技战术细节成败的关键。我国足球运动员在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有较明显的差距。

(一)力量素质差距明显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我国足球运动员无论在有球或是无球状态下与对手的身体对抗都表现出我国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不足。往往在运动中有较好的位置或时机优势,可在与对手的拼抢对抗下,就会失去在竞技场上的种种优势,而转变为不利的境地。尤为明显的是在决定足球比赛胜负的进球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在射门时力量的不足,难以在关键时刻打出“世界波”。也是我国足球运动在世界大型足球比赛中一直没有较好的比赛成绩原因之一。

(二)速度素质较差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而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足球运动比赛是同场竞技比赛项目中运动场地最大项目之一,足球场上运动员各种移动的快慢,往往是进攻和防守成败的关键。技战术的核心就是较好的完成进攻。速度素质的好坏就是在对手防守之前完成射门进攻的程度,我国运动员在组织进攻阶段,传球、移动的速度较慢,往往不能突破对手的快速逼抢。通过中场阶段和最后进攻阶段很难创造良好的进攻速度优势,不能给对手造成有利的威胁。相反在与高水平足球队比赛中,在组织进攻,中场衔接,前场进攻阶段速度优势明显,往往每一次对手的进攻都会造成本方球门前的危险。

(三)耐力素质较差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对抗疲劳的能力。足球比赛时间较长90分钟,没有暂停时间,只有一次的半场休息时间。足球比赛对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较高,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决定比赛的最后15分钟的进攻和防守能力。长距离奔跑,连续突破过人,都需要足球较好的耐力素质。整场比赛竞技水平的保持,或是连续比赛体能的恢复,都需要足球运动员有较好的耐力素质。我国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明显体能储备不足,防守被认为涣散。其实就是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较差的表现,虽然我国实行多年国内足球联赛的耐力测试标准,但从多年的国际比赛效果来看,没有什么作用。

二、我国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足球运动政府投资较大,各个省市的足球学校都很普及。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批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每年都有一大批专业足球运动员被淘汰,各个阶段足球学校的竞争也很激烈,运动成绩往往决定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就促使各级训练单纯追逐比赛名次,不顾及足球运动员的权益,拔苗助长,毁坏足球运动的寿命,恶性竞争选拔出的国家队很难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足球运动员专项练习过早,不注重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科学发展。足球运动员训练的很累很辛苦,但对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却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一)力量训练不系统

竞技运动中力量素质被认为是重要运动素质之一,身体对抗类竞技运动中力量素质是各国竞技训练的重要内容。我国足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不系统,因为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在各级各类的足球学校,而我国足球训练的足球学校较注重技术的学习训练,力量素质训练没有系统安排,力量素质训练多数安排在训练课的间歇,很难保证力量训练的长久效果。

因为我国足球运动员从小进行单一的足球专项训练,就难以保证各种力量素质的均衡发展,各种力量素质的不均衡发展又会限制某一项力量素质最大发展,从而使我国足球运动员在与国外高水平足球对比赛中,表现综合力量素质的差距,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二)速度训练与专项结合不好

速度训练应与专项运动相结合,足球比赛中奔跑多是短距离的急起、急停,在对手积极防守的情况下利用速度达到有利进攻和防守的优势,我国足球运动员不适应与高水平足球队的比赛速度的发挥,速度素质处于劣势,很难利用速度创造优势,所以在足球比赛场中突破、过人等带球的移动速度较少采用,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较差而不敢采用。我国足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加强与专项运动的结合,加强专项速度实用性的训练。同时速度训练与专项结合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越专项越好,本人认为速度训练与专项结合不应过早、过多,以免影响足球运动员纯速度素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三)耐力训练与比赛关系不大

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受到很大的国人关注,对于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拼抢不积极,防守不到位,归因于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不足,先后我国足球联赛,进行各种耐力测试项目,不及格就不允许参加比赛,一些优秀运动员因为“十二分钟跑”等测试,而不允许参加各种比赛,相反测试合格的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耐力也没明

显效果,说明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和测试与比赛关系不大。

三、我国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建议

(一)加强我国各个级别足球运动员与世界足球强国的比赛交流

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有一定的发展敏感区,而各种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有一定的波动性,与世界强国的比赛对我国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波动性的把握有一定的借鉴性,有利于减小平时训练中与世界足球强国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距。

(二)注重平时训练中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在对抗性比赛身体素质是一切技、战术的基础,转变平时注重技战术训练到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决定运动员提高的后劲,是运动水平的基础,足球运动场上身体素质决定对抗优势的区别,一定程度提高技战术发挥,拟补不足。

(三)加强我国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赛实用性的训练。

每项运动项目都有本身的运动特点,足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专项特点有利于比赛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赛实用性是训练的中心,身体素质比赛实用性,才会在足球比赛场上发挥具有的身体素质优势,取得好的比赛结果。

参考文献:

[1] 席志德.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群体的水平提高[J].成才之路.2009(32).

[2] 叶杨.普通高等学校足球专项课专用教材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3] 王卫宁.论普通高校足球队的教学与训练[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02).

[4] 孙雷鸣.浅议足球球星的特质[J].湖北体育科技.2001(03).

篇10

关键词:科学锻炼身;原则;方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认知甚至崇尚也逐步提高,从思想上意识到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在实践的锻炼中不讲科学、盲目是从,反而适得其反。怎样才能锻炼了身体又能延年益寿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指锻炼身体者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锻炼目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按照人体发展规律制订科学的健身原则。

由于人的性别、年龄和体质状况等不同,因此身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有差异。其生理、心理、体质、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等都不同。例如:有健康者,有体弱多病者,有肥胖者,有消瘦者,有训练水平高和低者。他们锻炼的目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他们对参加运动的项目要求也就不同。另外,外界环境条件及学习生活等情况也能直接影响锻炼效果。所以,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确定锻炼项目、内容、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此外,在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同时,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2.锻炼必须坚持持之以恒、自觉性、积极性原则

体育锻炼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坚持常年不断地运动,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水平的目的。体育锻炼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体内异化作用的加强,继而得到同化作用的加强,加快体内物质的合成,从而使机体内部的物质得到补充、增加和积累。这个变化过程的重要条件在于保持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的衔接和连续性。假如间隔时间过长,中断过久,已经获得的效果就会消退直至消失。如一个人长久坚持身体锻炼,每一次身体锻炼后对机体的影响,就为后一次身体锻炼打下了基础。而后一次身体锻炼又在前一次锻炼的基础上再一次给机体良好的影响。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必然会收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反之,截然不同。如果是间断锻炼,前一次锻炼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作用已消失,后一次锻炼对机体的影响还得重新开始,不能形成锻炼的积累而受到影响。所以,古人用“闻鸡起舞”来督促自己经常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自身惰性,战胜各种困难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体育锻炼与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锻炼者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付出一定的体力,并在心理上要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只有持久坚持锻炼,才能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

3.坚持循序渐进、运动负荷要适宜原则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是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而形成的。循序渐进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基本规律。人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锻炼身体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与肌肉活动能力是逐步适应、逐步取得平衡的。我们应遵循身体发育的客观规律,坚持经常性的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锻炼者也应如此。持之以恒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促进体内异化作用,加快体内物质的合成,使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得到提高,而锻炼的运动负荷大小直接影响身体机能。运动中弱的负荷刺激,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过强的负荷则有害于健康。只有适当地刺激,才有利于能量的消耗和恢复。运动负荷的大小可以用心率来衡量,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心脏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康效果明显;心率超过170次/分以上对身体有害。参加体育锻炼,在运动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考虑简单易行,容易收到锻炼效果的项目。如跑步、健身操、体育舞蹈、跳绳、太极拳、太极剑等。当锻炼逐步提高后,可以在锻炼和学习动作上加大难度、增加负荷。在每次锻炼的同时,也要合理地运用。在运动负荷上由小到大,在难度上由易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使身体机能逐步提高。因此,锻炼身体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4.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原则

我们必须要明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因此要因人而异地选择锻炼的内容及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锻炼内容要全面化原则

人体是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随日于发生变化的。而人体具有复杂调节机能,他可以改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机体的正常活动。例如:人体参加锻炼对,不仅肌肉活动,其他所有的器官系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参加适宜的锻炼能促进机体和各器官系统技能的改善和提高。

由于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使人在长期的客观环境中发生适应性变化。各种运动有不同的特点,产生的效果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参加体育锻炼者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手段、方法进行身体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均衡发展。

此外,机体的能力表现为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在锻炼中各种素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所以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以某种单纯的形式出现。例如:速度与耐力的练习,我们就应该选择长跑练习耐力。短跑是练习速度的。有人为了提高某一项运动成绩,就突击性地进行锻炼,忽视了全面锻炼,结果是难以求成,事与愿违。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时,必须贯彻全面锻炼的原则,才能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机能和各种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二、科学锻炼身体的内容

体育锻炼的内容很多,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和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健身运动

健身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根据个人特点和爱好,可选择如田径中距离跑、武术、游戏、骑自行车、体操、舞蹈等。

2.健美运动

人体美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人外在的形体美,二是作为社会人内在的心灵美即气质美。从古至今形体与姿态美是人们不懈追求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身体美感进行的身体运动,通过具体的部位练习,塑造体型和姿态,达到完美和谐的效果。如健美操、韵律操、瑜伽、体育舞蹈、太极拳、轻器械综合性的上、下肢练习。

3.医疗体育与康复体育

这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锻炼,其目的是治疗健身、恢复功能,是在医生或专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其特点是负荷小,动作轻缓,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温泉浴、保健操、矫正操、韵律操等。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内容。

4.娱乐运动

此类运动的目的是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它具有鲜明的娱乐色彩。内容上一般以个人爱好为前提,如钓鱼、游戏、球类、跳橡皮筋、保龄球、门球、踢毽子、游园、登山等。

二、体育锻炼的方法

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有重复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循环锻炼法、变换锻炼法、综合锻炼法等。

1.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指锻炼者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计划和要求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在这种练习方法的情况下应该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运动量、强度、数量,克服练习中的枯燥感。采用重复练习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的确定重复的要素。包括重复练习的总次数,每次重复练习的距离、时间、强度、间歇时间等。

(2)保证每次重复练习的质量。不能由于重复次数而降低动作质量和减少计划练习数量。

(3)克服练习枯燥感。一方面要加强意志力,另一方面可采用一些调整措施,如在练习前后或每次间歇中穿插安排一些轻松活泼、趣味性强的辅助练习。

2.循环锻炼法

循环锻炼法是把各种类型、具有不同练习效果的动作组成一组练习,按一定顺序和要求循环往复地进行锻炼的方法。这种运动符合个人生理卫生要求,如上下肢的交替,跑与跳的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和动作练习的重复次数不同而编成一组练习。采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锻炼的具体任务出发,确定循环练习的各项内容,不同部位互相搭配、互相配合,项目应照顾不同的运动素质,使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

(2)合理确定各项练习的比例和顺序。确定一个中心项目,其他项目围绕着中心项目适当安排时间,并不要求一定是平均分配。

(3)合理安排项目之间的间隙。在进行练习后通过休息,使体力恢复后,再做下个练习,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内容要注意承上启下。锻炼的方法的选择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既要考虑方法的多样性,又要讲究方法的实效性。

3.间歇锻炼法

同重复练习法一样,间歇的时间也要根据负荷的有效价值标准去调节。一般来说,当负荷反应(心率)指标低于有效价值标准时,应缩短间歇时间,而在高于价值标准时,则可以延长间歇时间,通过适当的间歇,把负荷量调节到负荷有效价值的范围,以追求良好的锻炼效果。实践中,一般心率在130次/分左右时,就应再次开始锻炼,间歇时,不要做静止休息,而应边活动边休息,如慢速走步,放松手脚,伸伸腰腿或做深而慢的呼吸等,因为轻微活动可使肌肉对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帮助血液流回和排除代谢所产生的废物。

4.变换锻炼法

是通过变化要求、条件、环境以激发锻炼兴趣,提高效果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方法要灵活掌握变换锻炼计划,克服单调、乏味之感,及时反馈信息。采用变换练习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变换要从锻炼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

(2)科学安排具有灵活性,不能忽视锻炼的目的,以免失去锻炼的意义。

(3)计划安排一定要因人而异,根据身体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4)无论如何变换,注意力应集中在锻炼上,不能因环境的改变而忽视了锻炼的内容,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5.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是指各种练习方法的结合运用。根据锻炼者需要将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练习组合起来,反复依次练习的方法。这种练习方法针对性较强,能合理安排时间、运动量、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效果,激发锻炼者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综上所述,这只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几种简单的方法,包括锻炼前后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在锻炼中自己要摸索、了解,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