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体制改革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体制改革认识

篇1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2

[关键词]产权改革 经济学 经济体制改革

一、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我们通常情况下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权利,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利用资源时必须遵守的适当规则。从直观上分析,产权主要用于表现人与物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归属关系。其实呢,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如果只有一个人或者无限制供给资源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出现我们所谓的产权问题。

清晰化以及流动性是产权的两项重要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化包含了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产权中所涉及的主体的“人”格化。这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必须是被我国法律认可和承认的人格主体。这些主体通常是指法人或者公民自然人。这一特征是不适合抽象的对象的;二是产权归属必须具有独一性。“一物一主准则”在市场经济中是维持我国产权市场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产权制度的第二项基本特征是流动性,产权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从而聚集大量社会资本,最终达到与现代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的。

二、产权经济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

1.产权经济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通过总结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产权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经济理论之一。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充分表现了产权的复杂性,因此产权经济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挑战。产权不是单一的某项权利,而是一组围绕人们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改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激励是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

2.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的明晰以及界定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微观基础。产权制度在法律的保护下和政府部门的适当激励下,才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产权是发育市场经济主体的第一要义。

3.市场经济中股份制改革的精髓是产权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要求以多样化的产权主体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竞争,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有效载体即产权多样化。同时,这也是是产权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因此,股份制被称为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一项重大发明。

三、如何应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以产权经济学为第一要义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总结我国早些年间实行计划经济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国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慢慢的以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项正确的举措,在现在的经济改革浪潮中,我们要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由于全民所有制在产权制度中是模糊飘渺的,更加无从谈起所谓的激励,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要将产权所有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要勇于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大胆深化企业经济改革,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产权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权多样化

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然而改革开放前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完全是抄袭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全民所有制是一个宽泛而且抽象的概念,它不具备明晰的产权关系,无法形成利益驱动。因此如何在全民所有制中建立起优良的动力机制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课题。因此在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中很多企业采用了股份制,通过参股、集股、控股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从而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将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最深层次困扰和较难突破的体制瓶颈。经济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它通常是以政府、企业等单位组织作为支撑点和连接点的, 而产权则是经济活动的对象以及重要纽带。运用适当的制度来界定经济主体的具体责任和相关权益叫做产权的界定。产权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优化配置经济资源,实现我国经济有序而且高效的运行。目前有的产权归属关系还是很模糊,这一现状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疏忽了自己的资产情况,缺少具体人员对国有资产负责。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重视产权制度改革。

4.将产权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

每个公民都希望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产权并使其不断增值,因此我们必须将产权的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私企和个体商户应运而生,我们必须通过法律来保护这部分人的私有财产, 这也是产权经济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

结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魏杰,赵超俊.构建新的财产制度[J].国有资产管理,2004,(4).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在不断增强,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也急需通过改革,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只有改革才能促使农村摆脱贫穷和落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有必要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此切实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农村经济产业化程度低,集约性差。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舞了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传统人力生产作业的方式为主,农业生产中对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足,同时,农业生产方式上,仍然以粗放型生产为主,农业生产集约性差。除此以外,农业结构也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例过高,农民单一的从事农产品种植,鲜少涉及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和销售,我国农村尚未形成农产品的产销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农村市场的不健全因素,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农民观念陈旧,缺乏进组市场的意识,同时,大多数农民参与市场当中都是以个体的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此外,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卖给政府,或者是其他个人,无法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2、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农民从农产品中获得利益主要依靠对农产品的生产,而农民无法获得加工和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3、农村经济落后,也导致了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落后,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崎岖,阻碍了农产品进去市场,导致农产品无法进行流通。(三)农村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政府财政有限,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农村的既得利益,最终影响了农村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自古以来,农民就被成为靠天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若是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则会影响农产品产量,进而影响农民收入,还有病虫害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要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了“三农”的概念,可以说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国民的综合素质,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兴衰。因此,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加大对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尽快完善基础设施,重要要解决农村的水利问题,以及农村交通问题,帮助农民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市场的秩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和准则,以此方可保证农村经济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益。除上述措施外,政府还应该发挥政府智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让有需要的农民能够顺利融资,用于农业生产或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购买先进的农机设备等等。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标语宣传等方式,丰富和更新农民的农业知识和农业发展理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现代农业的相关内容与内涵,帮助农民从传统型农民过渡到具有专业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现代型农民,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二)农村要积极落实政府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与生产力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想要解决这一现实矛盾,政府就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改变农民个体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同时,还要改善农村资源配置,促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农民要转变意识,与其他农户之间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也就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民合作经济,让农民以农民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让农民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民自身还应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及自己农业素养,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能进行农业生产,以便自己更好的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是由于城乡之间长期的分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想要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就应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促使城市中先进的生产要素能够流入农村,提高农村、农民的地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首先,政府好做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构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促使城乡之间实现商品、人才、资源的顺利流通。此外,政府还应该扩宽农民的经济来源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例如,对于创业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综上所述,实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可以在朝夕之间完成的,需要农民以及政府的长期坚持和努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充分自身的职能,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

作者:周敏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篇4

“现在该是我们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前瞻而后顾未来走势的时候了。”高培勇教授如是说。

“二元”制度下的“非公共性”

《新理财》:1978 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并与之同步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已步入而立之年。作为国内财税研究方面的资深学者,您如何评价过去30 年的改革?

高培勇:这显然是一个既意义重大,又颇不轻松的命题。因为,一方面,在过去的30 年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之复杂,所走过的道路之曲折,所承载的使命之沉重,所发生的变化之深刻,所取得的成果之显著,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特例;另一方面,对于有了30 年改革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而言,举凡涉及类如财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方面的话题,已经不能停留于史实的追溯和再现层面。

可以说,财税体制改革不过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30 年来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在于市场化,发生于财税领域的改革事项,不仅数不胜数,而且犬牙交错。回顾以往的改革轨迹,总结以往的改革经验,必须放在改革规律的揭示上。过去30 年所取得的财税体制改革成果,固然显著而丰盛,但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中国财税体制目标相比,只能算是阶段性的。通向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道路,依然漫长。

《新理财》:在您看来,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那么,财税体制改革是从哪里开始的?

高培勇: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由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起步的。对于那一时期的财税运行格局,尽管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归结,但本着收入――“钱从哪里来”、支出――“钱向何处去”以及政策――“收支安排所体现的目的”这三个有关财税活动运行层面的基本线索,可以将其概括如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投向于国有部门;财政政策倾向于在国有和非国有部门之间搞“区别对待”。以1978 年的情形为例,全国财政收入的86.8% 来自于国有部门的缴款,全国财政支出的85.6%用之于国有部门。这样一种“取自家之财”、“办自家之事”的财政收支格局,所折射出的,无非是财政政策的鲜明取向――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削弱以至铲除私有制经济。

换言之,这种“二元”制度下的财税体制机制所覆盖的范围,不是全面的,而是有选择的。“二元”的财税体制机制所提供的财税待遇,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有薄有厚的。财政支出的投向,不是着眼于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而是专注于生产建设的。于是,便形成了同属一国国民、身处同一国土之上并受同一政府管辖,但因财税覆盖程度不同而须面对不同财税待遇的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居民。

这即是说,这种“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背后的体制机制,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起点。也可以说,正是这种“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同财税本质属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相适应性,把中国财税体制推上了改革之路。

一枚硬币两个面

《新理财》:您前面说到,“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背后的体制机制,造成了财政实行不同所有制分治和城乡分治,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的财税运行格局是怎样的?

高培勇:一是以所有制性质分界,财政收支活动主要在国有部门系统内部完成的国有制财政,非国有部门则或是游离于财政的覆盖范围之外,或是位于财政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二是以城乡分界,财政收支活动主要在城市区域内部完成的城市财政,广大农村区域则或是游离于财政的覆盖范围之外,或是位于财政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三是以财政支出的性质分界,财政支出活动主要围绕着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的生产建设财政,非生产性或非建设性的支出项目――其中主要是以改善民生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性的支出项目,则往往被置于从属地位或位于边缘地带。

有选择而非全面的财税覆盖范围,有厚有簿而非一视同仁的财税待遇,专注于生产建设而非整个的公共服务领域,如此的财税体制机制以及作为其结果的财税运行格局,显然不能说是“公共性”的,至少其“公共性”是被打了折扣的。事实上,“国有制财政+城市财政+生产建设财政”所集中凸现的,正在于传统体制下的“二元”财税体制机制的“非公共性”特征。

《新理财》: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广为流行的表述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说整体改革是沿着一条颇具规律性且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的道路走过来的,那么,财税体制改革应该有怎样的改革路径?

高培勇: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始终作为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与整体改革捆绑在一起并服从、服务于整体改革的需要。

就总体而言,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首先带来的是GDP 所有制构成的多元化。这一影响传递到中国财税运行格局上,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的公共化――由“取自家之财”到“取众人之财”。到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例,已经退居到19.2%。而且,仍在继续下降。而财政收入来源的公共化,自然会推动并决定着财政支出投向的公共化――由“办自家之事”到“办众人之事”。到2006 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包括基本建设、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门以国有经济单位为主要投向的支出占比,已经由1978 年的52.7% 大幅下降至15.87%。与此同时,面向全社会的诸如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等社会保障支出以及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和政策性补贴支出等所占的份额,分别上升至11.25%、18.69% 和3.58%。而且, 其中不少项目,还是从无到有的。

财政收支的公共化,又进一步催生了财政政策取向的公共化――由在“自家”与“他家”之间搞“区别对待”到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国民待遇”。也就是说,经济的市场化已经带来了中国财税运行格局的公共化。

呈现在财税运行格局上的这些变化,当然是在财税体制机制的变革过程中发生的。没有以公共化为取向的财税体制机制的变革,不可能有财税运行格局的公共化。

这即是说,经济的市场化和财税的公共化,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带来财税的公共化。由“非公共性”逐步向“公共性”靠拢和逼近的所谓“财税公共化”过程,是过去30年间中国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所经受的最可称道的重大挑战。

“一条主线+一个取向”

《新理财》:我们常说中国经济体制的

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那么,我们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否也是一样?

高培勇:正如整体改革是一个由目标不那么明晰、靠“摸着石头过河”,到目标愈益明确、以自觉的行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程,财税体制改革也有着类似或相同的经历。

当改革必须调整航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棋盘上谋划全新的财税改革方案的时候,虽然并未清晰地意识到经济市场化与财税公共化的高度相关性,但那时所操用的几乎每一个棋子或推出的几乎每一个举措,也都是基于财税运行格局已经变化且不可逆转的现实而选择的。而且,在那样一种情势之下,能够作为改革参照系的财税体制机制,自然是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税收制度。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接的财税体制机制安排以及相关的原则界定,也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市场化这个基础。来自于诸多方面的同市场经济血脉相连的因素、理念、规则、制度等叠加在一起,不仅催生了公共财政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实践。而且,改革的着眼点也越来越向公共化的方向聚集。

到后来,当局部性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向全局延伸,以至于必须对财税体制改革目标有个总体定位的时候,也许是水到渠成的功效所致,“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便被作为一种当然的选择,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从那以后,包括收入、支出、管理和体制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财税改革线索和几乎所有的财税改革事项,都被归结于这条改革的主线索,都被覆盖于这一改革的总目标。也正是从那以后,关于中国财税改革与发展目标或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从学术界到实践层,都越来越集中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或“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概括或表述。

可以并不夸张地说,经过了30 年“摸着石头过河”般的艰难探索,在我国,全力和全面建设公共财政,已经演化为一种围绕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有意识、有目标的自觉行动。也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全力和全面建设公共财政的时代。

这即是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在于公共财政。由“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起步,沿着“财税公共化”的路径,一步步逼近“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方向,并贯穿未来的中国渐进式财税体制改革始终。

《新理财》:在您看来,30 年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是否存在着一条上下贯通的主线?也就是说,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究竟有无一个一以贯之的改革取向?

高培勇: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的这条主线,说到底,就是由“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不断向“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靠拢和逼近。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事实上也有着一个一以贯之的基本取向。这个基本取向,说到底,就是构建并实行既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与财政的本质属性相贯通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

以如此的角度并站在宏观层面上“俯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全景,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的30 年间,我们正是瞄准“一个取向”、沿着这“一条主线”奔跑过来的。未来的若干年间,我们仍要瞄准“一个取向”、沿着这“一条主线”继续奔跑下去。“一条主线+一个取向”,正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前瞻未来走势的基础上,对于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规律做出的高度概括。

《新理财》:在您看来,当我们对以往的改革轨迹、改革经验和改革规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应该如何勾勒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

篇5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经济改革的目标

进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时,要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建立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推进事业单位经济体制及配套管理体制市场化和社会化,形成事业化健康发展的格局。所谓目标是目的和标准的统一,目标是事业前进、发展的方向与动力,目标是主体在某种实践活动之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于自身活动及其结果的预期设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目标,是人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使事业单位的运作总体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人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从根本上使事业单位的发展进人全新时期,其目标必须要做到:进一步明确国家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公共事业,正确划分公共事业可经营性与不可经营性以及国家事业单位下属各单位的事务活动性质,正确判断国家事业单位与国家行政部门职责,不以承担国家管理职责为主要目的。由于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明确所属子单位的服务对象,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实施改革目标的措施

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要实现我国事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目标,必须确保国家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它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要沿着市场化地方向进行改革,重点好机构与人员的编制工人。实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计划管理和法制化,必须用法律形式予以保障,上解决政府与各个事业单位不合理的隶属关系,有效调节整个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实现国家事业单位的分类转型,按各单位事务活动的性质与功能进行分类转换会出现的情形有:单位主体仍界定为事业单位;整个单位的事业功能都已衰变,正以企业的方式营运与发展;单位主体己非事业性质,但却仍有部分事业单位职能。因此,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于管理。建立现代事业制度是改革与发展的标志。

具备条件的坚决迅速改革到位,指导、协调、组织,弥补市场资源配置失效,使其尽快地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明显具备商品化、市场化的事业单位分类变型,逐步改善事业单位的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实现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对策。要有利推动事物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求事业体制作出相应的变更,端正对现有事业单位的理解,准确地界定事业单位的市场界限;要特别注意政事分开,确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与事业组织各自的职责,实现政事机构及其人员编制分开,必须实行政事经费分开,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积极促进“还权于事”的改革;更加注意做好相应的福利保障工作。

篇6

一、市场经济改革及其理论创新

市场经济,是一种按照价值规律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果,从理论层面看,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从实践层面看,构建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传统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和理论认识深化的必然抉择。

市场导向的改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模式的建立,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与高度概括,也是对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人们不仅在认识上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飞跃,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升华。

正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与理论创新,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3万亿美元;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12年的世界第二;中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3.31万亿美元。

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改革不代表没有失误,更不能因为成功而忽视失误,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系统地总结和反思这些失误的理论与政策,为以后更好地推进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市场导向改革的理论与问题

市场导向的改革当中,针对价格改革、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理论发生过很多的争论,由于受到各种错误理论的影响或指导,使得政府采取的政策并不能够真正很好地解决问题,甚至有些政策还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现简要总结和回顾有关的几种错误理论导致的问题。

1、“价格双轨”与“双轨合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改革过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指令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即实行主要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经济形式,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同时依靠经济参数、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的粗线条、大弹性计划管控经济。市场导向的价格改革有多种选择,例如:有控制的价格改革、渐进式的价格改革、完全自由的价格改革等,“价格双轨”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价格改革,是实现从行政管制为主到市场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本质性转换的基础环节。可见,价格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回顾30多年的历史,“价格双轨制”就是在市场导向改革过程中因错误理论指导而走过的一段弯路。

“价格双轨制”,是将生产资料的价格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由国家控制,“计划外”由买卖双方协商议定,因而出现同一地区、同种商品同时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状态,国家计划内的实行国家牌价,“超计划”部分或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可以实行市场价格,包括: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主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某些紧缺商品价格等。由于当时许多生产资料短缺,出现卖方市场,协议价格一般高于计划价格;因而,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存在两种价格的所谓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称之为“价格双轨”。

实践证明,实行“价格双轨制”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双失误”,它是在旧体制还没有完全被新体制取代之前,为了搞活企业、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加短缺产品的供应而在错误理论指导下进入了改革误区,提供了腐败的温床,反映了双重经济运行机制和双重经济管理体制的交错并行。改革为“价格双轨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一方面,市场价格的利润空间刺激企业的“虚假需求”,制造“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巨大的价格差吸引着各路“能人”,寻租现象与行为普遍发生。

为了解决“双轨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央采取了变“双轨”为“单轨”即“双轨合一”,确立了市场导向的新的价格改革思路。“双轨合一”使得价格改革重新走向正轨。一方面,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和比重逐年减小,最终实现“双轨”变“单轨”,由市场决定价格;另一方面,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价格分期、分批、分步向市场价格靠拢,逐步缩小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之间的差距与比重,最终实现市场价格的单轨性。“双轨合一”基本消除“价格双轨”带来的各种弊端,还原市场的本来面貌,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统一的出清价格。

2、“价改中心论”与“企改中心论”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选择上,究竟是价格改革优先,还是企业改革优先?从1985年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中就存在着“价改中心论”与“企改中心论”。

“价改中心论”者认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的导向作用是通过价格的导向作用来实现的。价格改革是最基本的,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体系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果价格不合理,价高利大的产品就会盲目发展,低价利小特别是亏损的产品就更有可能产生萎缩,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只有调整价格体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做到活而不乱。只有以价格改革为重点和中心,生产要素才能合理流动,资源配置才能优化,从而企业才能活起来。他们还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只能通过利润来衡量。但如果价格不合理,许多企业盈利多是由于产品价格过高,或者所用原材料价格过低;许多企业盈利少是由于产品价格过低,或者用高价的原材料。用不合理的价格是无法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因此,调整价格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从而督促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通过价格改革,实现通过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自负盈亏,使企业按市场价格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换,推进企业改革,逐步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企改中心论”者认为,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放开价格只能引起价格的轮番上涨,而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价格的全部放开应当是经济改革的最终成果,而决不是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活则全局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活了,中国经济从基础层面和总体状态就活了。

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的结果是“价改中心论”占了上风,价格改革过程中又是“价格双轨制”占了上风。于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严重失误就在这里发生了:1988年夏天的价格改革闯关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众性挤提存款和抢购商品即“抢购风”和1989年的“”,也就是“88、89双风波”先后证明了“价改中心论”的失败和“价格双轨制”的破产。

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企业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社会生产的基础,离开了企业改革及其活力的激发,价格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当然,企业改革又不能没有价格改革的配套,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住房私有”与“保障民生”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些错误理论的影响,一些脱离中国国情与国力的认识满天飞,包括鼓吹“住房完全私有化、商品化”。

2000年初,中国的福利分房制度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也直接刺激了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之后,中国房价进入井喷时代。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住房改革不能完全市场化和私有化,中国虽然地域辽阔,但仍然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特别是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因此,要做到完全住房私有简直是“天方夜谭”,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民以食为天,以住为地。住有所居是民生大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进入商品交易,一些住房实现私有,乃是改革过程的实际,不值得大呼小叫,但要完全“商品化、私有化”,恐怕就有问题。现在看来,确实也出现了问题,百姓对房价暴涨的反感以及政府对房价的“屡调不降”就是明证,所以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同时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就是对住房改革的一次调整。

4、“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西方经济学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影响,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基于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进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配差距会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但是,并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衡量多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合理的核算体系,导致了实践与理论出现了偏差,直到现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根本扭转。

合理、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但收入分配的失范和不公现象却明显地凸显了出来。近几年来,基尼系数屡创“新高”,甚至跨越了国际警戒线。在一个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下,不只是对穷人不公平,实际上富人也是不可能享有公平的。况且,一些人个人财富的急剧增长,甚至比起人们当年所说的“暴发户”还要来得“痛苦”,他们奢侈的消费令世界瞩目。进而,整个社会的诚信与公德急转直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金钱和财富,而不是诚实与守法。

不仅要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重要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确保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靠诚实合法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安排走向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如此,和谐社会断无成功之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新阶段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绝不是新形势下改换了面孔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套用新模式的大锅饭。“差距”还要有,“共享”要强调。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民生的要求。要真正、切实、迅速、有效地采取果断措施,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民众的财产性收入。通过改革成果共享走向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三、严重失误的理论分析与启示

回顾这些理论,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理论导致的种种问题,给我们以启示,在改革实践中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纠正改革中的错误,实现科学发展。

1、理论到实践的传导不能失误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何抓住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如何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中国工业化果断地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转移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实现信息化”的轨道上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去解决,因此,正确的理论至关重要。但是,正确的理论并不能保证就能够指导好实践,就一定有理想的实践效果,这其中,理论到实践的传导至关重要,不能发生偏差,否则就会出问题。例如,前面讲到的住房改革,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明确提出将中国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严重存在着把房地产市场向完全市场化推进的趋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理论与实践能否结合,结合的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科学理论能否产生实践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避免发生偏差,坚持做到理论对则思路清,思路清则行动明,行动明则效果佳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发展理论。

2、理论是实践的函数

从新时期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的曲折来看,有两个严重的教训:一是教条主义;一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表现为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上的从“本本”出发,而不是根据从中国的实际和国情出发的具有惯性的倾向,顽固地排他性的倾向。主观主义则表现为经济浪漫主义与经济空想主义,当然包括不从实际出发只凭感情或想当然而臆定出来的某种经济目标、经济方针和经济政策等。正是主观与教条在经济理论界的存在,才导致“价格双轨制”、“价改中心论”等理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至少是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理论是实践的函数,用理论指导实践,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实际。因此,理论必然随着国情的变化而改变,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的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的指导下更大胆地冲破旧框框、旧习惯势力、旧体制及旧理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中国的各项经济改革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顺利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篇7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建设的原则

    (1)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原则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有助于投资决策或解释、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或受托者受托责任的“商业语言”,而且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传统习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各个国家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上体现着经济利益的不同分配及其格局,因而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各个国家的会计政策及其实务处理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各国会计的现实态度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为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并存,而且这种并存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基于此,国内有些学者对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提出质疑,认为中国会计的“特色”阻碍着国际化进程。我认为,具有一定的国家特色并不能影响或阻碍会计国际化进程,关键是看这种“特色”能否促进或有利于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强调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绝不是否定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趋势。事实上,会计的国家特色不会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一定意义上讲,会计国际化无非是各国会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当代会计发展的历史中得到佐证。在一定时期内体现本国特色的会计思想或方法,在未来环境变化之时可能成为国际公认的会计思想或方法%从而步入国际化的坦途。因此,会计国际化从其内涵与时代性要求来说,具有双向运动的特征,对某些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科学会计思想或方法,尽管目前还体现为国家特色,但在国际化热潮中也绝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这最终会阻碍会计科学的世界性发展。

    (2)比较研究于我有利原则

    会计国际化理当建立在各国会计共同性的基础之上,不能以某个国家的会计模式作为准绳而强行“国际化”。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建设来说,绝不能全盘照搬,盲目引进,而应当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会计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研究比较其与我国会计的差异之所在,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背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作出是否借鉴或在何种程度上借鉴的正确抉择。

    强调会计国际化,无非是期望世界各国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等方面遵行国际通行的做法或惯例,使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达到信息的国际共享。各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总是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会计国际化目标无一不是为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提出的。因而可以说,“于我有利”才是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因。在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建设中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体现了“于我有利”的原则。如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并颁发,“两则”并存,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恒等式,按谨慎原则允许运用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以及提取坏账准备,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建立全新的财务报告体系等。这些改革和建设,尽管尚需完善,但却使中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中国会计来说,这一过程应当是在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双向运动中进行的,也应是在持续的借鉴与输出的交替更换中实现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学习和借鉴仍将占重要地位。为了把国际化建设的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当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把国际化建设的必然性目标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力求实现国际会计惯例和我国实际比较完美地结合。

    (4)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原则会计国际化的改革既不能超前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能滞后,应当是同步。“超前”会使会计改革失去依托,缺乏明确的目标,“滞后”则会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拖改革的后腿。所谓“同步”并不是同时,而是指会计国际化改革必须紧紧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做到相互配套,相互协调。近十多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阶段,为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第三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步会计改革无不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和引导,同时,也说明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不仅是会计自身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会计改革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不应该也不能完全被动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会计改革方案、措施和步骤应该自成体系,相互配套,不应该亦步亦趋地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措施。为了国家财力的需要,经济改革采取一些迂回措施是可能的,但是会计改革就不能盲目适应,否则,只会导致会计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在保证会计提供经济体制改革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要保证会计改革的连续性和改革方案的配套。

    (5)统一性与选择性并存原则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它要求各国会计事务的处理程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但是考虑到各国会计差异的现实,对某些会计业务可以在要求的框架内制订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供各国会计工作者选用。这样做可以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适当排除一些阻力。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与措施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做法。

    (1)了解借鉴阶段

    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了解借鉴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学习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

    ②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资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③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

    ④加强会计协调理论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⑤深化改革会计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2)协调阶段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在协调阶段,应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①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

    ②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③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④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从1996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七个具体准则和一个实务公告,基本形成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基本符合国际惯例;二是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三是体现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四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可以说,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对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进程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规范统一阶段

    在协调阶段的基础上,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己日益减少或消除,这就为全球会计的规范和统一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各国会计都在自觉地缩小差异,趋于统一,因此自觉性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和统一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规范统一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篇8

当前,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长期粗放扩张型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要依靠深化改革,形成激励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改革决策,用体制机制的变革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市场认识更明确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提出了“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2012年十更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再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反映出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以前的问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特别是事事都要审批,有些地方还搞行政垄断,导致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强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比“基础性”作用更鲜明,明确了下一步改革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就什么事都不干,政府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主要是实行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保护好环境,而不是直接去配置资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是对20多年来沿用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提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新提法,能够更加确切地反映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国企的重点是管资本

谈到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得不提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此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际上,将国资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高到30%,也是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从1980年到2000年,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平均利润分红均提升至30%左右。另外,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也合情合理,回应了广大老百姓的诉求。因为国有企业既然是全民所有,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其利润就应该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后对国有资本提出的改革,最重要的一条是未来国有企业的重点不是管企业,应该是管资本。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即要成立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通过管资本来管企业,而不是自己来管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思路转变,可能会对中国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很好地界定国有资本的职能。总的来说,国有资本可以分为公益性和收益性两大类。公益性资本主要投资于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中普遍服务部分;收益性资本主要投资于重要竞争性产业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包括投资于引领科技进步、具有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房产税将是地方财政主要税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有一大亮点是要深入财税体制改革,因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篇9

根据县规划和建设局的安排,我将参加省建设厅、市规划和建设局组织的《城乡规划法》培训和我自己学习《城乡规划法》的体会向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作汇报。我的汇报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第二部份是《城乡规划法》的立法目的,第三部份是《城乡规划法》与原《城市规划法》相比较彰显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份:《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

对《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代背景主要从二个方面来看:

一、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构建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

1、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法》出台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对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城市规划法》,对村庄和集镇的规划管理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偏重技术管理,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

《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内容上难以突出城乡规划必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难以充分体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原则。今天已十分明确,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城乡规划由物质空间设计走向综合规划,由技术管制走向公共政策。由于《城市规划法》没有突出对公众利益保护的规则,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3、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开发管理

《城市规划法》在内容上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

4、《城乡规划法》出台前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

⑴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城乡规划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⑵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理依据;

⑶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⑷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效规范;

⑸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

5、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举李伯富规划修改的例子)

6、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城市规划工作大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

1、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⑴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建设量大面广;

⑵小城镇发展,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⑶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数量庞大。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为1.3亿人。全国人口流动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从距离上看,以近距离的省内流动为主体;分省看,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分城乡看,主要是从乡村向城镇流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流动人口的流向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规模可能会持续增大。

2、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规划工作面对新问题

⑴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⑵快速城镇化与人均资源少、环境脆弱的矛盾更加突出;

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看不见的经济之手发挥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强大,给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体制尚未健全、行业分割、城乡分割的因素,也存在着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第一,以优胜劣汰为主要特点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由于城乡发展政策。第二,城镇商业性公共设施建设过量,政府主导性公共设施建设普遍不足。第三,必须依靠政府才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住房供应结构失衡、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保障和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城市规划管理依法行政成为迫切要求

⑴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首先要保护公众利益与公平,而不是操作具体项目;

⑵城市规划决策对经济发展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各级领导都认识到,城市规划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⑶经济成份多样化,城市规划涉及到公共管理与私有权利的关系,城市规划的实施无权损害私有权利;

篇10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经济管理科学,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观念等环境,各国的会计实务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程度的差异。正因如此,会计界才存在不同会计模式的分类。其中,P.H.阿伦(Aron)博士对会计模式的国际分类是广为流传的。他以维护谁的利益作为分类的标志,把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体系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式:

1.强调公司应按“真实和公允”的观点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的不列颠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

2.通过“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证券市场投资人利益的美国会计模式。

3.服从税制需要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会计模式。

4.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以德国为代表)会计模式。

5.服务于集中计划经济的苏维埃(苏联)会计模式。

二、会计国际性的必然性

国际化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方法的差异,寻求处理国际经济业务对双方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包括国际企业会计、国际比较会计、国际社会会计、国际审计等。会计的国际性是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管理问题发展起来的,而且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在会计事务处理中尽量采用国际通用的做法,以求一方面促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促使各国会计在履行对内管理职能时尽可能采用一些先进的方法。会计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使会计产生国际性并且不断加强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去企业所需资金一般只靠国内供应,但是当国内缺乏必要的资金时就必须依靠外资了,二战后,一些国家为了恢复经济都曾大规模引进外资,同样我国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引进外资。虽说目前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是比较自由的,但它还要受当地市场规则惯例和政府规章、法令的约束,为了摆脱这种约束和管辖,许多投资者就采取了很多对策,把某一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移到该货币发行国的境外进行。

2.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国际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跨国公司的出现。跨国公司是区别于那些只在一个国家内经营的单国性的公司。从跨国公司的性质来说,西方跨国公司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国际垄断组织,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和垄断的基础上突破国界,由国内垄断组织发展成为国际垄断组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西方跨国公司的垄断性和国际剥削性。另一方面适应现代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跨国公司这一世界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从世界市场范围内规划生产,在地理上更有效地组织要素投入,使产出更靠近销售市场的一种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并与之相适应的,因此只要有条件和需要,这种组织形式对任何一类实行开放经济的国家都是有用的。

3.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出现是经济区域化的典型事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象欧盟那样以特定地区的联合为目的,而是24个发达国家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这个组织于1961年9月成立,其宗旨是稳定会员国的财政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贸易等。

联合国从1972年开始重视会计准则的制定活动,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联合国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的披露。跨国公司委员会于1974年建立,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跨国公司的行为规则。综上所述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必然导致会计的国际化。

三、会计国家性与国际性的协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发展,各国经济运行方式日渐趋同,迫切要求消除和减少各国会计之间的现实差异。会计协调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日益受到各国会计界的关注和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是经营全球化的需要。市场的国际化必然导致企业经营业务的全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跨国企业开始涌现,消除各国会计核算上的差异,按国际惯例办事已成为当务之急。

2.是吸引国际投资的需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提供者如果能够很快地掌握资金需求者真实、可靠、详细、明白无误的财务信息,那么他就会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一个公正反映公司财务信息的财务报表能被潜在的投资者所理解,那么这个公司就能比较容易地从市场上取得资金。这种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增长客观上要求进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世界各国会计国际化的实践经验,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原则。因为在我国,是由中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一种类型和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以公有制来配置资源,同时十分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些都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会计来说,一方面要与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按国际惯例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使会计信息符合国家经济管理的要求,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

2.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原则。会计国际化改革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并受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的过程。所谓同步是指会计国际化改革必须紧紧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做到相互配套相互协调。

总之,对于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也具备实施条件的,我们应毫不拖延地接轨。而我国目前不具备条件的,一方面规定过渡办法,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其靠拢。对于国际上没有定论的做法,我们不一定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应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西化”,即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做法。实践表明,一味照搬或一味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注意,会计国际化应以国家化为前提,在加强市场经济发展,保护我国民族经济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与国际会计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