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老龄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老龄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老龄化的概念

篇1

>> 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功能探讨 人口老龄化对未来旅游市场的影响 浅析人口老龄化下的旅游产业创新 人口老龄化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关于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 试析人口老龄化对未来旅游市场的影响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旅游业创新思考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影响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探讨 老龄化背景下丽江拉市海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人口老龄化语境下旅游产品创意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旅游市场管理策略研究 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国内旅游消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积极应对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优策略 成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推进积极老龄化的对策 老龄化背景下山东省医疗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关于新疆地区积极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邱洁威,查爱苹.国外社会旅游概念解读:内涵、困境、根源及新构想[J].旅游学刊,2015.3(95-104)

[12]苏琨,郝索,刘迎辉.福利旅游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J].2013.1(33-40)

[13]王莉莉.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1.3(35-43)

[14]王彦斌,许卫高.老龄化、社会资本与积极老龄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5(60-66)

[15]邬沧萍,杜鹏,姚远,姜向群.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余甜,薛群慧.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31-36)

[17]张华初.我国老年人旅游参与的内在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4.1(74-78)

[18]cathyH.C.Hsu,LipingA.Cai,KevinK.F.Wong.A model of senior tourism motivations―Anecdotes from Beijing and Shanghai[J].Tortism Management,2007(1262-1273)

篇2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布七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千民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医药教育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 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 8. 3 :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 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 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龄人口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而健康老龄化观点的提出,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更需加强,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做好老年医疗保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减缓老年人的痛苦、延长健康寿命、改善生命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疾病谱和临床症状也在改变,要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高龄老人临床中出现的特殊症状。对于中医药教育而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必须重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老年医疗保健的学习,如前文所述,目前老年人健康中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故而要重视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引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熟练处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老年旅游 候鸟式旅游

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激发老年旅游市场商机

老年旅游又称“银发旅游”,是以对旅游主体老年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为客体,兼顾医疗保健等功能的旅游。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老年人正在改变传统的“重积蓄轻消费”的观念,“银发旅游”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我国老年出游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长期以来到中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中,51岁以上的游客占到30%左右,65岁以上的游客占到5.8%,且呈上升趋势。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老年人已成为旅游市场中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

二、人口结构变化条件下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老年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1、传统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大多数是为年轻人设计的,特点是行程满、节奏快、花费多、体力支出大,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虽然市场上也存在一部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旅游产品,但这些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老年旅游者轻松、自在的休闲式旅游需求。

2、旅行社对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热情不高

由于老年人出游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特别是老年人受身体条件限制,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旅行社面临的风险较大。此外,旅行社还要为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配备随团医生,这些使得老年旅游产品的成本增高,利润降低,导致很多旅行社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的热情不高。

3、旅游景点门票和综合旅游费用相对偏高

我国的旅游景点基本上对70岁持老年证的老人才实行免门票优惠,而且目前执行规定的只是一些公益性质类的旅游景点。而大多数景区以商业开发为主,暂不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门票优惠,只有少数景区对本市户籍的老人实行门票优惠。这些使得老年人出游门票优惠制度有名无实,从而使得大多数旅游景点的门票和综合旅游费用相对于一般的老年人群均偏高。

4、老年旅游市场缺乏新概念旅游品牌

说起老年旅游,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夕阳红”,如夕阳红专列、夕阳红老年团等,夕阳红俨然已成了老年游的代名词。“夕阳红”品牌的泛滥折射出目前老年旅游市场缺乏新概念品牌,各旅游经营主体只有打造高质量、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才能使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老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候鸟式旅游”悄然兴起

“候鸟式旅游”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根据不同季节,选择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并逗留较长的时间。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老年人除了进行旅游活动外,还可根据其兴趣爱好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及居家养老观念的逐渐改变, “候鸟式旅游”正悄然兴起。

2012年7月15日上午,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和宁波联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东南养老基地授牌仪式在厦门市悦华酒店隆重举行,由宁波联盛集团投资的该养老基地将涵盖休闲、养生、旅游等功能,未来将主打“旅游度假牌”,推广“候鸟式养老”。

2、寓闲于养、生养结合的医疗旅游初见端倪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治病、疗养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游览区进行治疗。近十多年老年人口不断增长,但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国老年人口患病率仅在近5年又增加了18%,这说明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旅游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在经济发达、医疗技术先进、生态宜居型的城市发展医疗旅游极具潜力。2009年上海市医疗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平台起步,该平台于2010年6月16日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在国际医疗旅游方面的空白。

三、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旅游业创新思考

(一)旅行社应转变思路,开发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

一是配备随团医护人员。旅行社应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进行线路设计和配备随团医护人员,旅游线路设计要短而精,旅游景点精炼且特色鲜明。二是要采取灵活的促销策略。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旅行社除提供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外,还要采取灵活的促销策略。如利用特殊节假日(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推出“家庭旅游套餐”,呼应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子女与父母同游。三是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旅行社应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事业单位的老干部管理处、老年活动中心、旅游景区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适宜的时机推出众多价廉物美的优惠活动。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如今上网也已成为老年人喜爱的了解旅游信息的方式之一,旅行社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建立健全老年市场预订系统。

(二)景区、景点应多考虑从设施和服务上便利老年群体旅游

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加速“老龄化”的高峰期,面对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情,我国各地旅游景区应多考虑从设施和服务上便利老年群体旅游。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要畅通,旅游标识系统要完善,旅游厕所要基本达标,并方便老年群体识别和使用,满足老年游客的基本需要。

篇4

关键词:老年 休闲绿地 国内外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2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联合国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按照这一标准,60岁以上和65岁人数超过总人口数10%和7%的国家则为老年型国家。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正式步入老年化社会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起步晚,来势猛,发展快、数量大、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等特点,其中速度之快、老年人口数量之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社会现象,给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者看待城市园林景观的视角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老年人已经成为公园绿地主要活动群体[1],也是当代社会与居住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2]。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创造适宜老年人的园林景观成为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定义

目前在园林景观范围内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翻阅1989-2011年的文献,可发现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各概念区别主要在于范围大小不同或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常见的概念有老年人公共绿地、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老年人户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老年人休闲绿地等等。以下对各概念进行了辨析。

1.1 老年人公共绿地

韩炳越在1999年提出老年人公共绿地,即适宜于老年人的公共绿地[3]。“公共绿地”引自前苏联,建国以来在我国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统计工作中曾广泛使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公共绿地”为“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植物园、动物园、特种公园等”,突出反映其公共性质。“公共绿地”是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市政公用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绿地建设的投资渠道、开发方式和管理基质均发生了变化,由园林系统外建设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在各地均有出现,这些公园绿地与“公共绿地”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功能和用途上是相同的。继续使用“公共绿地”不能如实反映我国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因此,“老年人公共绿地”这一说法也欠妥当。

1.2 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又称行为空间,是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工业空间和商业空间等城市的物质实体空间不同,活动空间的概念强调个人的主动行为,属于居民在使用城市设施、参与社会组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空间[5]。目前学者在园林景观范畴内研究的老年户外活动空间包括休闲绿地活动空间[6]、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7]、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8]等,可见学者都先将研究范围定义于不同大小的园林景观范畴进行研究。户外活动空间一词单独使用概念依旧较为模糊。

1.3 老年人户外环境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对于我们专业而言,我们研究的环境主要是可以进行设计改造的人工环境。本论文研究的是城市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城市户外环境是城市中由人类直接或间接创造而产生并可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人工环境,《雅典》提出的功能分区理论,将城市户外环境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及游憩四大空间类别,可见其涵盖范围很广。

1.4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

居住外环境指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即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特定的建筑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是老年人居住为主体展开的各类生活序列的综合,是一个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多元性生活序列[9]。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10]。目前研究多限定于居住区内部的室外物质空间环境。因此该概念不能涵盖针对老年人的园林学科所有研究。

1.5 老年人休闲绿地

孙新旺于2001年提出城市休闲绿地,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重含义。广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应该包括城市中所有带有休闲功能的绿地.请如城郊风景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小游园、滨河绿地、居住区绿地等,而狭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则是介于“城市广场”和“小游园”之间的形式[11]。按照功能分类,休闲绿地主要包括三部分—— 与传统意义上的广场相比,注重绿色环境营造和客观生态效益的城市绿化广场,具休闲功能的街头绿地,处于特定环境的休闲绿地(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工厂、风景区等)[12]。

2002年丁俊清将人口老龄化和休闲绿地的流行联系在一起,认为休闲绿地是对应老年型社会所产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13]。2003年孙樱提出充分利用城市绿地资源、建设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的思想。认为老年休闲绿地系统是从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14]。2009年郭子一和徐峰认为城市老年休闲绿地,即承载城市老人户外休闲活动的绿地场所,包括能为老人提供休闲活动空间的各种城市绿地[15]。

由上可知,研究范围较为全面的概念为老年人户外环境和老年人休闲绿地。前者研究文献较多,但随着休闲绿地的研究兴起,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认为休闲绿地这种新的园林形式对老龄化社会更具针对性。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休闲[16],休闲绿地的提法更能体现老年人强烈的活动需求,因此本文将老年人休闲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综述,以期明确发展趋势。

2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状况

1982年7月26日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world Assembly on Aging),这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我国人口的老龄化。198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载有七个领域的行动建议:保健和营养、保护老年消费者、住房和生活环境、家庭、社会福利、收入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面对社会老龄化的逼近,我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本文将国内的相关理论与时间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综述。

2.1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初始阶段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晚,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完成了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从80年代初开始,国内一些学者如陶立群、邬沧萍、熊必俊等开始在社会保障、医学、社会老年学、社会医学、福利社会学、人口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老年问题[17]。

这一时期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的相关研究涉及了老年人心理与环境,老年活动设施规划,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等。80年代后期,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率先跨入老龄社会,强烈的社会呼吁催化了各种社会养老设施的涌现,90年代初形成了建筑类型学的新课题,从而也吸引了我国建筑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这一阶段研究最多的是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集中在老人住所附近的户外空间,强调建筑及附属空间的无障碍研究等。

2.1.1 老年人户外环境及绿地研究

张剑敏于1997年提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户外环境的特殊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包括安全、方便、健康,心理需求为追求归属感,需要尊重,要求独立,社会需求体现在老有所为,实现存在价值。随后引述1992年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从必要、自发、社会类型分析,将老年人户外活动大致分为同样必要、自发、社会性活动三类。

韩炳越于2000年归纳了现有公共绿地较为普遍的问题,包括对老年人考虑不够,活动场地狭小,缺少活动设施,互相干扰,服务半径不合理。提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对老年人活动场地给予足够重视18。呼吁规划合理的服务半径,注重周边环境,综合规划足够面积,保证老年人需要

2.1.2 老年人活动行为与活动设施研究

我国城市老年人生活、公共活动设施问题至80年代中期才被提出。于此之前,我国城市老年活动场所基本上是以自发的形态存在。

李锡然于1998年将“绿线”定义为在城市新建和旧区重建中,为保障“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逐步实现所制定的控制性通道的法定宽度,并提出绿线内要有脆弱群体专用的平滑地面、防滑道以及健康人群步行道,采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区分。文中论述了老龄化城市创建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绿线控制”的概念和立法制定绿线的内容,并指出无障碍步行系统是城市物质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求得城市整体中各部分无障碍设施的同步发展[19]。

2.1.3 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

在分析城市老年居住环境问题时胡仁禄指出社区室内外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尚未适应老龄化的悄然降临,提出了改善城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初步构想,其中包括研究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认为北京菊儿胡同创造的尺度宜人和形象亲切的院落空间,有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20]。此外,还介绍了美国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以老年人为核心,创造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到达、易于交往和无障碍的空间环境[21]。

2.2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阶段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城市老年休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城市资源,尤其是休闲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绿地系统是城市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等功能外,在老年休闲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逐渐丰富,相关的调查研究开展迅速,研究方向也愈加多元化。

2.2.1 老年人休闲活动特征与休闲绿地关系调查

任超于2005年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针对老年人行为特点、休闲活动类型和影响参与程度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今后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场所及其环境设计问题。提出在设计线形公园绿地时,设计者应充分利用使用者对空间产生的方向感、方位感和环境的“掌握和控制”感,有效划分休闲空间,以道路为轴串联起各种活动场地[22]。

此外,武文婷等人于2009年建议对集约化发展下的城市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进行研究[23]。

2.2.2 老年人休闲绿地设计原则及对策研究

刘颂,钱仁赞于2008年提出随着养老方式的转变,户外环境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功能,因此需要大量弥补性景观。将弥补性设计定义为针对残疾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进行的人性化设计,弥补性设计营造出的人性化景观环境即为弥补性景观。特点:易于到达,易于交往,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选择,无障碍化[24]。

2008年刘志强提出了老年人重视园林的保健性和能弥补其生理机能的衰退。从规划服务于老年人完善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和创建治疗性园林三方面阐述了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对策。空间布局上形成等级清晰、结构合理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安全性和无障碍性。交通安全、空间安全、材料安全和对潜在危险的预防等,并保留适度的困难,以激励老年人的自信心,维护和锻练老年人的能力。此外通过亲近自然,发挥植物保健作用,开展体育运动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创建“治疗性”园林[25]。

这一阶段关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硕士论文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对环境的特殊需求、行为模式特点出发,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在不同地域环境下老年人使用休闲绿地时存在的问题,普遍得出就近方便、安全舒适、设施合理、动静结合、老幼互补、意境丰富的设计原则和建议。

尹亚坤于2008年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座公园的实地调研,总结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绿地公园绿地不同休闲空间共性,提出设计遵从易达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弥补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和交往性原则[26]。

2.2.3 针对老年休闲绿地构成要素的研究

园林的构成要素指地形、水体、植物、园路、建筑。学者们在阐述老年休闲绿地的构成要素时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或者直接指出某些设施的重要性。

余树勋于2008年提出需要路面最好用软材料散铺,建议公园内设置问询处介绍园内现状,同时提供为老幼游人设“招手可上”的电瓶车。座椅设置上希望每走50 m就有椅子可坐,厕所需比正常设计多一倍。鼓励公园定期主办各种社团组织[27]。张芳燕于2009年等提出运用通用设计理念来指导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努力形成一个全体参与、人人共享的和谐城市,通用设计主要遵循七项设计原则:公平性,灵活性,易操作性,易感知性,宽容性,省力性,空间性[28]。王江萍2009年在《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一书对基于老年人的住区场地规划与设计,室外活动空间规划与设计以及道路、步行空间、绿化空间、作息空间、灯花色彩与小品标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9]。朱洁冰2010年将景观标识系统分为依赖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标识,从老年人生理特点考虑标识环境的基本条件[30]。

2.2.4 老年人对休闲绿地视觉感受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运吉和朴永吉于2009年对老年人进行单一色彩喜好倾向调查,明确了老年人更喜欢中明度组的色彩,同时选择红色的女性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对老年人喜欢的绿地空间局部色彩配置进行了调查研究,老年人普遍青睐于艳丽、视觉冲击强、易于视觉感知的色彩或色彩搭配,并且老年人更偏爱暧色调与绿地的色彩配置[31]。

张运吉于2010年基于视觉,对老年人公园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视野明显缩短,色彩明度大的会有更远的可视距离,在一定距离区分物体细节的能力降低。由此提出在适当布设舒适安全的休息设施,方便观景。植物模纹、地面艺术铺装、壁雕或壁画等,考虑到老年人视力的需求,尽可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从而在公园设景、视距预留、纹案表达提上实现人性化设计[32]。

2.2.5 老年人休闲绿地实例分析

李战修,张迟,靳桂隆于2006年对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全新概念的养老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共分三期工程,一期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老年服务社区。

项目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而设计,以增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为原则,设计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区,两个集中休闲活动区(清娱园、绿秀庭),两处楼间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园艺栽植区。环境细部设计处处为老人服务,除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无障碍通用设计外,还体现在过渡空间的设置,出入口和主干道设计,以及感官花园、鲜花散步路和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33]。

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3.1 国外相关理论发展概况

法国早在1865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1890年瑞典第二个老龄化国家。随后德国、比利时等国都步入老龄化。1938年美国出版了题为《老龄问题》的专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才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34]。

早期关于老年人的设计研究主要局限在老年社区规划和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如1981年Leon Goldberg的《老年人与城市住宅》,1984年Michael E.Hunt的《退休社区》,Rosetta E.Park的《老年住宅》等,主要介绍了美国社会对老龄问题认识的进步和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构思以及设计要点[35]。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著作有1985年出版的黛安娜·Y·卡斯坦斯的《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这是第一本分析与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相关的老人需求的综合型手册。作者通过阐述其观点,试图让设计师认识到关于老年人的感知、功能和社会角色变化。书中主要针对相对独立的老年人,提出关于空间组织、设计和户外空间细节处理的具体建议,并探讨了使老年人尽量能独立生活的设计方法[36]。

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翻阅近期关于老年休闲绿地的外文文献,可以发现国外研究热点主要在于环境、人、健康三大主题之上,具体研究范围为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对环境、老年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老年人特殊需求与环境评价研究,关于具体设计实例分析很少。

3.2.1 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

Hieronymus C.Borst于2009年对荷兰老年居民从特定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步行路线选择进行调查,建立环境连接阻力模型,描述街道环境特点对老人步行路线选择的影响。发现斜坡和楼梯,绿化带,盲墙(即没有窗户的墙),大街上和公园里垃圾的存在都增加老年人行走阻力.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有便道,一楼住宅有前花园,或沿路有商店的路线。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的存在(即绿化带)使得穿越公园的阻力增加。老人对高犯罪风险的感知也会减路线选择的动机。此外,最短路线的选择仅占总数20%,反映了人们找准最短的路线能力有限,其他因素可能对路线的选择影响较大[37]。

3.2.2 环境与老年人活动、健康关系的研究

Takemi Sugiyama等人于2007年在英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邻里环境可能通过提供活动机会或交往和享受大自然的空间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发现邻里环境对健康的益处可能是由于社会交往与他人发生在室外环境中,与身体锻炼无关。目前的研究显示户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与老年人的健康有关[38]。

Lai Poh-Chin等人于2009年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香港旺角地区老年人跌倒与环境因素进行生态关联分析,可视化两者的空间关系。该研究确定了11个老人有独特环境特征的跌倒热点地区。提出在这些环境特征中,繁忙的街道和路口、露天市场和垃圾收集站与场地有很强的空间联系[39]。

3.2.3 老年人需求与环境评价的研究

Hieronymus C.Borst等人于2008年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步行时道路的感知吸引力主要三个部分组成—— 即街道整洁程度,景观价值和有沿街活动或其他行人。具体来说斜坡或楼梯,斑马线,行道树,前花园,巴士和电车站,商店,商务大厦,餐饮场所,穿越公园或城市中心,交通量等街道要素都与感知吸引力呈正相关,而街道垃圾,高层建筑,邻里居住密度与感知吸引力呈负相关[40]。

Takemi Sugiyama等人于2009年提出邻里开放空间质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关,开放空间的步行与道路质量有关。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邻里开放空间的路线是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环境干预措施的关键部分。其中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开放空间给人愉悦感和安全感。愉悦因素包括距离邻里开放空间步行距离适宜,空间能满足儿童玩耍,天,参与各种活动(或观看),拥有高品质植物以及厕所和遮蔽设施等。安全感体现在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其的道路在夜间安全以及没有犯罪可能。道路质量与三部分有关,包括通过园路步行进入开放空间的容易程度,通往开放空间的道路给人带来的愉悦程度,以及无障碍程度[41]。

3.2.4 适宜于老年人设计实例研究

Margaret Nagel于2000年介绍了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郊区设计的老年社区的两处景观,以“祖母花园”为主题,设计意图唤起老年居民对于年轻时代的回忆,设计前考察了当地老年住宅景观,收集具有良好和长期景观效果的传统植物名录,具体绿化设计采用了适应当地条件的传统植物,同时种植现代流行植物以增添色彩和质感[42]。

4 结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实例调查分析,但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不同。国内研究多直接指导具体设计实践,而国外研究多根据老人特征及使用评价,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间接指导规划设计。两者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差异。

4.1 研究存在问题

4.1.1 缺乏宏观层面研究

国外研究调查范围广泛,涉及城市街道、社区环境、综合公园甚至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内展开研究。则往往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老年人、环境和健康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老年户外行为模式,建立适于老年人开放空间的评价体系,都是基于实践提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以同时指导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与国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调查研究的结论往往局限于微观环境,大多是调查一个或几个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对于老年休闲绿地使用现状分析后针对景观细节元素和设施提供改造建议,并归纳设计原则,没有上升到绿地系统的高度。对于把握城市全局环境的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1.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丰富

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适宜老年人的微观环境设计方法的研究,除设计理论外的研究较少。设计理论中对于补偿性设计研究相对较多,而激励性设计则关注较少。事实上,一些比较挑战体力的休闲活动同样受到老年人欢迎,比如北京的一些老年人每天都要去爬香山。在补偿设计中,缺乏绿地在不同季节对老年人的补偿作用研究,如研究提到冬季阳光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但针对老年人冬季活动补偿性设计的研究较少。此外,国内调查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4.1.3 缺少理论应用

具体采用研究成果的实践较少,调查结果与设计脱节。这也阻碍了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由于缺乏实际项目,只能对老年人使用城市休闲绿地进行评价,而应用研究理论老年休闲绿地的使用后评价研究较难展开,缺少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反馈作用。

4.2 研究展望

4.2.1 建立老年休闲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老年休闲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保护生态、组织城市空间、体现城市文化、科普教育、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功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憩休闲功能的部分。综合考虑时间、地域、社会等因素,从老人的住所到社区环境再到休闲绿地的系统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在绿地系统高度对其研究。例如可对连接各级别绿地的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老年人的游憩路线,从而为更好地联系绿地系统各部分提供参考。

4.2.2 调查分析老年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当前老年群体应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要来源,建设休闲绿地应从老年人生理需求(安全、健康、舒适)、心理需求(和睦、归属、依存)和社会需求(学习、工作)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老人休闲行为、休闲方式,空间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人对环境的偏好,行为特征和健康状态受环境影响的机制,从而更好指导设计。此外,在设计中应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特殊老龄社会来说更显重要和必要。

4.2.3 调查方法和内容多元化发展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理论方法有待于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仍将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对于调查范围、调查因子、影响因子的设定应不再局限于硬件环境,例如可以对于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审美特点,不同天气对老年人绿地利用影响进行研究。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利用多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欢.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以南京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11.

[2]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8.

[3] 韩炳越,李宝昌.老年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1999(4):20-22.

[4] CJJ/85-2002T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柴彦威.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7.

[6] 贠禄.休闲绿地活动空间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51-52.

[7] 艾春玲,谷桂云.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17-118.

[8] 王婷.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5):25-26.

[9]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25-26.

[10] 李允雪.人性化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3.

[11] 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的定位[J].中国园林,2001(3):11.

[12] 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类型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园林,2001(10):15-16.

[13] 郭子一,徐峰.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93-97.

[14] 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1997(9):11-15.

[15] 韩炳越.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2):63-64.

[16] 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4):23-26.

[17] 李锡然.老龄化城市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1998,22(5):47-48.

[18] 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10):39-41.

[19] 胡仁禄.美国老年社区规划及启示[J].时代建筑,1995(3):39-42.

[20] 任超.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 西安环城公园老年使用者实态调查[J].华中建筑,2005(1):136-138.

[21] 武文婷,任彝,田密蜜.城市集约化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及其研究意义[J].新西部,2010(6):228.

[22] 刘志强.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6):59-62.

[23] 尹亚坤.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例子[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4] 余树勋.园林丛谈—— 向往的“老人公园”[J].中国园林,2008(2):27-28.

[25] 张芳燕,梁浩,刘珺.城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9(4):22-24.

[26] 朱洁冰.老龄化社会的标识环境探索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2):180-181.

[27] 张运吉,朴永吉.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2009(5):78-81.

[28] 张运吉.老年人视觉及其公园利用的研究[J].现代园林,2010(1):12-14.

[29] 李战修,张迟,靳桂隆.“接触自然、享受人生”—— 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6(10):17-20.

[30] Stephen J. Johnston,Housing for the Elderly: A Diverse Literature,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1985,4:195.

[31] John Hiltner,Book Review,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6 18: 678-680

[3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著.人性场所[M].2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3] Hieronymus C.Borst,Sanne I. de Vries,Jamie M.A.Graham,Jef E.F.van Dongen,Ingrid Bakker,Henk M.E. Miedema,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street characteristics on walking route choice of elderly peopl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477-484.

[34] Takemi Sugiyama,Catharine Ward Thompson,Older people’s health, outdoor activity and supportiveness of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3:168-175.

[35] Lai Poh-Chin,Wong Martin,Chan Ming-Houng,Wong Wing-Cheung, Low Chien-Tat,An ecological study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elderly falls in an urban setting of Hong Ko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207):6157-6165.

[36] Hieronymus C.Borst,Henk M.E. Miedema,Sanne I.de Vries,Jamie M.A.Graham,Jef E.F.van Dongen,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e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for walking reported by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8,28:353-361.

篇5

在江苏宜兴,九如城投资38亿占地300余亩的养老地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养老地产已经成为地产行业全新的资本角逐之地,九如城的探索是“大势所趋”,还是谨慎筹谋?

源于梦想的养老

九如城的养老之路始于其掌舵人谈义良的公益梦想。2009年,谈义良成立专门基金,致力于帮助贫困的学生和长者,在一些缺乏养老活动设施的社区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本完全是公益性质的举措,却让谈义良切实触摸到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脉搏,并在脑中生根发芽。

谈义良用三年的时间走遍国内外知名养老项目后,开始让自己来自公益活动的“梦想”落地宜兴――这就是以养老综合体概念著称的九如城的由来。以做“工业地产”起家的谈义良也由此全面“进军”养老产业。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夕阳”群体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但随着各路资金的进入,养老行业良莠不齐,利用养老的噱头跑马圈地的企业亦不在少数。但真正成功并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项目并不多见。

九如城副总经理王学东接受《中国地产总裁》杂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生事物,从事养老地产这个行业是存在风险的。首先,当前的政策并不明朗,政府层面可以实际操作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并没有落地。其次,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而养老产业在中国也并非成熟的产业。养老地产在整合资源时,面临的是并不完善的上下游体系。”

虽然前路艰险,九如城在宜兴的项目还是如期动工。或许这正是源自理想的力量。

养老地产的核心是养老

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导致部分房企离开住宅市场,转战养老地产。而以此为噱头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拿地的企业也为数不少。王学东认为,房企进入养老产业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中国来说,地产商是民间力量率先进入养老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王学东解释说,住宅地产商的资本优势,对硬件设施开发的成熟经验以及其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都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养老地产在各地的“火热”也正源于此。但是,以快速销售实现投资回笼的住宅开发模式,在养老地产市场难以为继。“做养老地产,不仅要面对较长的资金回笼周期,而且要面对与整个养老产业的全面融合,这绝非易事。”

“养老地产的本质和核心是养老,养老的本质和核心是服务。养老地产是先有‘养老’后有‘地产’。”王学东这样解释养老地产中“养老”和“地产”的关系,这同时成为九如城的建设理念。

地产是载体,养老才是核心,对于将做养老地产作为调控政策“避风港”的企业恐怕要大失所望,“在没有想明白之前,在没有通过长期经营和服务来创造价值之前,在没有完善的盈利模式之前,不要贸然进入养老地产。”王学东建议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本市场蠢蠢欲动。虽然专家不断提醒要“慎入”养老地产,但商人逐利的本性使其对这块蛋糕难以无动于衷。

“做好‘硬件准备’,发挥‘软件’优势,‘软硬兼施’,在养老地产市场中分一杯羹也并非不可能。”王学东介绍说,做养老地产,开发商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养老地产与传统的住宅地产差异很大,要避免将住宅地产的规划思想带入到养老地产中,不能只看到养老地产背后的巨大利益,更要以一颗养老、侍老的心来做地产,要围绕对老年人的服务来做地产。其次,选择做养老地产,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在中国产业配套设施并不健全、养老观念并未转型的情况下,建立长期运营意识。第三,养老地产对开发商的资金链要求很高,长期的运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整合优秀的养老服务设施团队资源,将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融入其中,才可能提供好的产品。

而除去心态方面的准备,“技术层面”的准备也很重要。对于养老地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医疗环节,王学东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真正适合中国养老市场需求的并不是普通的综合性医院,而是“小全科,大康复”的医疗机构,“这样的医院才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更能满足老年疾病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实现真正的医护结合。”

软件和硬件同时具备,仍然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模式将软件和硬件融入其中,进而形成可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养老地产模式。九如城的模式是:打造养老综合体。

打造养老综合体

“养老产业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养老地产只解决了其中‘老有所居’的部分。”很明显,仅仅解决了居住的问题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九如城养老综合体的魅力正在于此。

按照谈义良的规划,九如城要打造的是一个包括养老院、医院、购物中心、绿色食品基地、酒店、学校、公园、公寓等形态,同时高度集合养老养生需求,覆盖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照顾区和临终关怀区等功能区,满足养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体。

“在我们看来,养老并非被动的养老,而应该是主动的。所以,养老就应该和养生结合起来。”在老年人“老”而未“老”的阶段开始“养老”的进程,不失为上策。而为了照顾中国传统长者希望子女承欢膝下的念想,“我们鼓励多名家庭成员的混居,但前提是,所有的配套设施都要按照老年人的诉求来完成。”在王学东看来,养老不仅仅是经济供养,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养,是包含敬仰之情的体贴与感情的双重付出,且精神方面比生理层面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建筑的养老功能设计,如全区无障碍设计,产品功能老年化,老年活动空间多元化等等,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长者,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以强大硬件设施如医疗设计、服务设计以及科学的管理设计来完善建筑“适老性”的需求,同时,打造CSA农场,以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而在技术层面,利用物联网和云中心技术将所有体系联接,最终实现长者生活数据化以及管理的一体化。

盈利模式的创新与坚持

无论是九如城还是其他养老项目,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都是开发商不得不考虑的“难题”之一。

王学东指出,在我国,养老地产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国家产业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养老服务并没有进入医保体系和社保体系。“这使养老地产难以形成完整的赢利模式,也使当前的养老地产只能将目标客户对准有支付能力和品味追求的中高端人群,所谓的赢利也只能依靠这一人群。”

篇6

【关键词】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会越来越大,人们需要从专业的机构了解基础的医疗保健知识,健康的生活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康复理疗正成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全国每年有近亿人进行体检,市场规模在100亿左右,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医疗机构工作主要是疾病治疗,而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后期康复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工作做的较少,越来越多的机构也意识到健康体检、康复理疗等健康管理极大需求。

2.健康管理组织的发展

健康管理组织最早出现在美国,1929年美国洛杉矶水利局成立了最早的健康维护组织。近30年,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完善,如今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近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着医疗服务,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O计划的享用者。德国将保险保障、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下,通过收购医疗服务、疾病管理、居家护理服务和老年公寓等服务机构,搭建、整合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多元盈利渠道。英国采用的是NHS系统,该系统分为三层管理等级,第一层为社区基础医疗系统,第二层为地区医院,第三层为教学医院。在我国,健康管理发展较晚,专门的健康管理机构始于2001年,此后,健康管理行业在学术交流、服务提供、风险管理和经营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性实践。

3.健康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客体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简单的来说,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包括采集信息,评估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等。健康管理的主体除了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外,还包括专业的体检中心、高端养老机构等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管理的客体包括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同时也包括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可适用于所有人群。

4.健康管理需求分析

(1)居民收入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根据目前25个省(区、市)公布的数据,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广东、天津、山东这7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14153元;北京排第二为13503元;江苏位列第三为11516元。居民收入的增长为居民健康投资提供了经济保障。

(2)健康理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合理健康投资,主动追求健康,定期健康体检, 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3)人口老龄化。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1 亿。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呈年轻化,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从而控制患病风险,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5.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通过对国内健康产业组织的运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以体检中心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公司直接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独立的体检中心,向居民提供以体检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①以个人健康调查为前提,健康评估报告和体检数据为基础,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人健康管理计划,并且用专家回访、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依照计划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②在客户生病时,根据客户提供的初步病情,告知注意事项,提前预约专家就诊,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客户就医回家后,代送报告和医药,及时了解恢复状况,并安排医师与客户沟通;③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多种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2)保险公司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社区居民购买了健康保险产品后,健康保险公司作为其人向社区卫生服栈构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购买者信息,并提供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为客户指定医生和公司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保险公司服务专业联合为客户进行健康体检,收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评估,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营养膳食、运动健身等健康管理计划,根据系统中防控路径单的要求和提示,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健康教育、短信提醒、电话提醒客户按时到医院进行随检和配药。

(3)医疗器械IT公司提供的健康云管理服务模式

医疗器械IT公司通过网络技术和专业的远程监护设备,依托合作医院的知名医疗专家与专业健康顾问团队,建立开放式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个人与家庭提供科学、系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具体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慢性病健康促进、健康维护方案、家庭健康远程监护、健康顾问、医疗专家、门诊预约、住院预约、手术预约、特需医疗等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把专业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带进家庭,改变过去传统的有病才就医的服务模式。一些IT公司都开发了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有的把家庭用的终端监测仪,比如血糖仪、血压仪等与网络进行连接,系统自动传输检测数据到中央数据库,公司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数据值的变化和异常,更关注一组数据的状态和变化,从而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反馈给管理对象,帮助管理对象改善健康行为,维持健康状态。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民健康管理工程的推进、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期望寿命的延长,健康管理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健康管理产业组织运营模式,创新健康管理机制,才能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7

一、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概念内涵

在探讨老年人继续社会化之前首先对社会化的含义进行诠释。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1]

继续社会化也叫做发展社会化,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庞树奇和范明林(2000)认为,所谓继续社会化就是“个人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熟练运用基本生活技能,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逐渐调整社会关系;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并掌握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的过程”。[2]高志敏(2006)认为,继续社会化是指“以个体成年期社会角色的变化为中心,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的初级社会化水平基础上来继续发展成人的社会性,传授、更新、充实和提高成人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使之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并创造社会生活, 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延伸和发展”。[3]杨敏(2013)认为,“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的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个人自身状况的生物性变化和新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要求,老年人在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的完成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社会规范,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渐进、累积和更新的社会化过程。

二、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是文化变迁时代的必然要求

早在上世纪末,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群体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增长变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老龄办联合举办的,以“中国梦:老龄事业发展议程”为主题“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 上,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委副主任李立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受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持续低生育水平、快速城镇化以及三次生育高峰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发展。今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5]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和不断加深的社会老龄化程度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由于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一系列老龄问题,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就是其中重要的议题之一。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老年人继续社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宏观和客观来看,一方面,由于个体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群体的老年期也不断延长,晚年时间几乎占到了人生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比重。这不仅向老年人自身提出了继续社会化的任务,而且继续社会化对走好人生最后的历程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以及不同文化环境中多元价值观的相互冲撞等等,这些都对老年人提出了继续社会化的要求。从微观和现实来看,伴随着离退休这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老年人将面临社会角色的急剧变化。因此,老年人还需根据宏观社会大环境和微观周边小环境的变化,学习新的角色规范,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通过继续社会化获得社会再适应能力。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文化变迁也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体系开始衰落和解体,逐渐丧失主流文化的地位或对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随着行为准则的破旧立新,人??的行为方式也要根据这种变化而调整,使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加社会期望的要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思想、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也会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一些现代文化意义上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在这种文化转型背景下的人们,作为实现这种转型的载体,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熏陶和浸染,并且沿着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经过不断的整合和内化,保持着与文化大趋势的一致性和适应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年人继续社会化也是文化变迁时代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变迁视野下的老年人继续社会化解析

立足于文化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F.Ogburn)系统的确立了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与社会进化论观点不同,他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从人的生物本性中去寻求社会变迁的原因。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层面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精神文化的变动。特别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和与外来文化模式交流产生的文化震惊以及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都对国人精神和心灵带来了剧烈的冲击。那么,究竟文化变迁对老年人社会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文化变迁与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互动关系问题。

首先,在文化变迁时代,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伸,原有的老年文化内涵不断丰富。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高新技术、价值观念、文化信息不断涌入,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特质不仅丰富了原有社会文化的内涵,而且也在形塑着社会文化新的构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进程也受到了影响。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是新型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和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迅速更新和广泛传播。老年人群体在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方面不具有优势,其在前工业社会老年人传统的受人尊敬的社会权威形象逐渐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变迁为老年人的学习和生活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技术性的便利条件,使得老年人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了继续社会化的进程。

其次,老年文化的发展通过社会化的正、反两个方向的作用也不断影响和推动着文化变迁的进程。简单地讲,正向社会化是指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则是指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施加影响,传授其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社会化。[6]从社会化的正向来讲,老年文化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和推动体现在:(1)老年人以自己的文化优势直接贡献于社会。具体是指老年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社会发展和对下一代的重要指导或影响作用;(2)老年人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老年人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传递给下一代人;(3)老年人对人生的启迪作用。即老年人结合自身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对后来人人生的启示作用。从社会化的反向来讲,老年文化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和推动体现在:通过将亚文化上升为主文化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旦被年长一辈所认可和接受,就会由一种亚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主导文化,从而引起社会文化的更新。这种文化的变迁有利于主文化中价值观的与时俱进,促进主流文化的更新。

四、从“文化堕距”理论看老年人继续社会化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征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F.Ogburn)提出了“文化堕距”(culture lag)理论,该词又被译为“文化滞后”。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奥格本称之为“适应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7]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已经成为文化变迁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相比,老年人的“文化堕距”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外在身份改变快于内在素质提高,缺乏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文化素质与技能。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文化参与和更新文化的需求。例如,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为了便于语言交流,老年人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快于心理调适速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是生活节奏和生活观念不适应,一部分老年人即使已经退休,仍然有从事相关工作和业务的能力,不愿意安于现状,希望继续发挥余热,因此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不适应。另一方面是交往形式不适应,老年人在退出社会角色之后,之前建立起来的以业缘关系为纽带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交往形式逐渐向以地缘、趣缘关系为联结以情感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形式转变,从而导致部分老年人不太适应;三是客观制度设置快于主观规范意识的建立,对新社会规范的认识比较迟缓。老年人在退出社会角色之后,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弱化,而新的社会规范和交往形式尚未确立,急剧的社会转型和快速的文化变迁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的角色不清,进而造成角色扮演的失败。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是老年人经历剧烈社会变迁的过程,也是由此产生社会化新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变迁中重新获取发展资源,全面提升老年人素质,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才能尽快消除文化堕距。一是不断更新文化知识,提升老年人的内在素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成员,因此在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进其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二是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学会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老年人应当自觉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承担新的角色,参加各种积极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三是继续内化新的社会规范,完成不同社会角色的转换。

老年人在遵守业已习得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适应已经变迁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的制度,扮演好社会生活中的多重角色。

篇8

(一)银色人才的出现与意义

步入21世纪以来,社会竞争逐步由器物的竞争,制度的竞争,慢慢演化成为信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伴随着这种现象应运而生的则是一个新的就业群体,即离退休的返聘人员,又被称为“银色人才”。银色人才也就是老年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状况

我国从1999年开始,人口的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且老龄化速度加快。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需劳动力越来越强劲之际,我国执行的22年的“独生子女”政策,逐步使社会劳动力缺乏,而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相应增多,加上人类寿命的延长是的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快。而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又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即总量多,进程快,我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老年人口从2005年的11%增长到30%,这样快速的老龄化,世界上少见。并且支撑老年用资金有限。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从目前的现实状况开看,我国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老年人力资源供给充足。按照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原有的庞大基数。首先就在数量上保证了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另一方面,从老年人本身来说,由于70岁以下的老年人口中大多数人的身体都还比较健康,再加上老年人由于退休工资低或者赋闲在家不习惯等等原因,在退休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大多愿意再就业。

2.劳动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这也为老年提供了凭借其智力和经验优势再次参加工作的可能性。

3.老年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老年人相对于年轻劳动力资源有其特殊的优势。老年人身体有些衰退可能无法承担一些体力劳动,但是从老年人所具备的知识文化,精神文化上来说,这些价值是不会随着身体的衰退而下降,反而这些东西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增长。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庞大的待养老人给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以巨大的压力,也对国家在养老福利问题上的政策举措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那种传统的仅以劳动年龄而不是以劳动能力作为区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标准的做法就意味着把拥有较大潜在资源价值和知识存量的老年人力资源排除在整个人力资源之外。这种分法既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概念的完整内涵,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得一部分的消费人口转化为生产人口。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国家、企业以及家庭的负担。

2.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弥补社会人才资源的短缺。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到21世纪中叶可能都不会出现劳动力总量的短缺,但是却会出现劳动及结构性的短缺。把老年人和青年人才相结合,才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从结构上弥补我国人才资源的短缺,而且可以在性质上对我国人才资源状况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3.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国经济转变时期的特殊推动力。从众多的研究和访谈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被返聘回企业的离退休员工,也就是这些所长得以发挥的老年人力资源,大多数都是基于经济转变时期对技术和经验的高要求而促成的。因为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所以经济体制内对技术和经验的需求就格外的重要。需要有坚实的技术和经验体制来保证经济转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聘用哪些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离退休员工对于组织来说,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现阶段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转轨的顺利进行。

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举措

加快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解决我国目前高素质人才短缺最有效,最迅捷的方式。

(一)提高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

解决任何实践性问题的前提首先就在于得站在理论的角度与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要解决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首先必须站在理论的角度去了解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除开老年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不看,单仅从因为其本身具有的能力而节省的培训开发成本来看,老年人力资源就是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块可开发的人力资源群。

(二)从政策上给予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最大的支持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与国家的人力资源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出台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给予老年人力资源最大的支持。

(三)设置老年人力开发管理与协调机构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覆盖面广泛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这是需要有专业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和管理。我国可以仿照日本建立类似:“银色人才开发中心”那样的专门的老年人才开发组织与协调机构,并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置分支机构,形成全国网络,对全国老年人才资源实现统一协调管理。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转变现下的养老观念

老年再就业能够使就业者同世界产生更多更积极的交流,从而也就避免了退休后的赋闲在家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因此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所体现的已经不仅仅只有经济意义了。而通过这种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让老年人逐渐树立起“既享受权利,也要尽相应的义务”的观念。

(五)发展老年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任何知识体系都是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当今形势的发展下,老年人同样也存在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因此各地区,各组织要充分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如建立老年大学、举办老年职业培训等。充分健全老年教育网络完善老年教育的内容。使老年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科技的发展,为老年再就业人口参与社会劳动创造更有利的调整。这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还不那么完善,除了机制不完善之外,还存在着老年人自身观念及社会观念转变的问题。所以,中国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些问题中吸取经验,更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政策制度不明,阻碍老年人力资源的发展

从现今市场上的老年人力资源案例中分析发现,中国在老年人力资源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对老年人力资源使用中的劳动合同,以及福利薪酬待遇等方面都是与普通员工有所区别的,并且在政策法规这一块也并没有给予返聘的老年人细致详细的政策规定。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上存在偏见

中国是一个尊老的社会,有着很多传统的养老观念束缚不少人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偏见,认为让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重返工作岗位势必会加剧就业难的问题;或者认为老年人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来自社会上的一些压力与批评使得许多允许老年父母出去工作的年轻人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这样一来,就给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造成了无形的社会压力。

(三)老年人力资源对自身的评价存在偏颇

纵然现在有一部分老年人不甘心赋闲在家,或不想浪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但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或为其他原因所阻不选择外出工作。有些人自我认知意识较差,有些人对自己老有所成有所担忧,有些人缺乏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意识。因此,老年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 2001) [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4).

[2] 陈红.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1(4).

[3] 熊斌.关于我国的结构性失业分析与治理[J].人口与经济,2001(3).

[4] 熊斌.浅论我国老年资源开发与利用[J].重庆工业学报,2004(5).

篇9

关键词:老龄化;政府购买;养老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热点话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未富先老”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与低生育率相连的是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需要数十年甚至一个多世纪才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阶段仅仅只用了18年。若仅依靠政府单一提供养老服务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只有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将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纳入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符合国情的必然选择。

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内涵

(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概念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指政府为履行社会职能,在与社会各类服务机构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从公共财政的预算中拿出经费,通过公开招标或直接拨款资助的形式向其购买养老服务。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并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契约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相互协调沟通共同为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服务,从而将政府从生产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由直接提供者变为资金提供者和监督管理者,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类型

养老服务的目标群体需求层次多样,养老服务内容实现程度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单独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所以从服务主体的角度,建立由政府出资,社区、机构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而言,养老服务内容包括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与医疗康复以及精神关爱服务三个基本方面。根据养老客体的不同,养老服务可分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其中,机构养老服务是由社会养老机构向老年人提供食宿、生活照料与专业化的护理等的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有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等多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主要载体,以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阵地,这不仅吸纳了家庭养老的地域性优势,能够就近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也可以根据老年人具体的生活需求,合理规划养老措施。这不仅弥补了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照料父母的生活与精神方面的缺陷;同时可以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关系不变,使老年人精神愉悦,而且还可以构建起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责任理念,还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三、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专业水平低

养老服务业的进步有赖于从业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中专业医护人员占比低。实际上,因为专业护理人员主要集中在医院,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比例非常低,2014年注册护士与与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比例为1∶13,与全部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为1∶54,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护理人员缺口非常大,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健康护理需求。而且专业的医护人员受编制、工资报酬等因素影响,并不愿意主动投入到养老服务业中。同时由于老年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容易产生孤独等负面情绪,所以在精神慰藉等方面需要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社区服务人员,而这类人员更是缺乏。其次,从业人员缺乏专门的技能训练。养老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多为年龄偏大的下岗女工,他们虽然能够照料老年人基本的生活起居,但是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很难满足老人特殊需求与较高层次需求。

(二)我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急速增长起来的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对我国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而言,养老机构的资源更是不足。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都暴露出了各自的局限性。首先,当今社会老年家庭空巢化的趋势不断加大,根据2010年“六普”数据,到2010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共1824.4万。①空巢家庭的出现使传统依靠家庭成员的家庭养老服务供给越来越短缺。其次,由于养老服务业成本高、获利低,愿意进入该行业的民间机构较少,而其所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使老年人也不愿入住养老机构,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养老服务研究报告”,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只有6%~8%。而且养老服务的供需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对于技术型的养老服务的供给还比较欠缺,同时面向收入低层的老年服务项目比较少。因此,如何应对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下最棘手的话题,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急需政府构造新的养老模式缓解。

(三)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不健全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探索过程中暴露出的购买养老服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小、服务种类单一。目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主要以独居和困难老人为服务对象,解决的只是老人群体中很少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而且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仅仅为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护理服务和家政服务,而对老年人所需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需求等方面鲜有涉及。其次,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资金供给不足和安排错位并存。目前在我国的财政预算中尚未为养老服务形成制度化的预算安排,购买养老经费投入少,使得养老服务的资金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保障。同时,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但是资金安排错位的现象却不断出现,如2012年政府共投入31亿元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试点设施建设,这些补贴仅用于床位建设,对于每月高昂的食宿和护理费,政府并没有清晰的财政支持手段,到2012年末全国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但入住成本没有降低,机构“空床”与老人“无力入住”并存现象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政府的财政补助并没有被用于老人最需要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上①。最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缺乏连贯性。大多数政策的颁布是迫于形势的发展,只为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政策之间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和统筹全局的能力,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

养老服务业专业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专业队伍的建立。首先,可以参照我国现行的薪资标准适当上调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尤其是从事高端护理的专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吸引医护人员从事养老服务业,提高从业人员中专业医护人员的比重。其次,可以开办养老服务类职业学校从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四个方面来培养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同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对服务员进行基本护理常识、心理学基础、沟通技巧等高端养老服务技能培养,更好的了解老年人需求。最后,要明确养老服务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设定适当的奖惩标准,调动服务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并且结合社会工作者制度的建立,倡导志愿者服务,建设志愿者队伍,形成专业化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队伍。

(二)培育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为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政府必须通过购买养老服务培育大量的供给主体,并组建专业性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业务中介组织,将民间资本和非营利组织纳入服务提供市场中,运用竞标等形式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竞争,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供给效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政府要将完善传统养老模式与发展新型养老模式并举。一方面,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和购房优惠政策增强家庭养老的动力。②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业,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有益的补充。此外,应进一步扶持非营利组织,发挥其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的特点,并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场地、设施与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从而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

(三)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

首先,健全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必须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不仅应该将社会服务覆盖到社区居民,也要能够及时关照到当今社会的困难群体和边缘群体,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服务对象的资格审查和资助信息的收集。其次,地方政府应将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并建立与财政增长相统一的自然增长机制,保证资源的合法使用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正常实施。最后,要增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划与整合能力,建立较为科学的评估机制,根据主客观环境定位养老服务购买的总体战略,将养老服务政策、养老保险政策、社会救助政策等纳入整体性框架,进行整体考虑,做好各项社会政策间彼此的衔接与整合,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质量,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规范的购买流程、市场准入标准、项目招投标的程序和范围等内容,从更高的层面支持养老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东生,张艳芳.养老服务供求失衡背景下中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

[2]郑苏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为重要合作伙伴[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

[3]周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6期

[4]张盈华,闫江.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1期

[5]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2期

篇10

关键字:社会老龄化;养老问题;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89-01

居家养老服务,从概念上分析,不同于家庭养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有很大区别。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既需要照料又不愿意离开家庭的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又与当前“未富先老”状况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既有效缓解了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矛盾,又弥补了家庭养老的缺憾。

一、 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推广

居家养老社区化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为居住在家里的老人提供符合他们个人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可以先选择具备条件的社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依托社区公共用房或其它设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和群体,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中心的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多元化服务机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由政府提供无偿服务,主要用于基本生活依靠政府救济(救助)的城镇“三无老人”、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以及其他特殊困难老人;提倡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邻里乡亲为高龄、失能、贫困、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无偿、低偿服务。

二、 建立服务队伍,增强服务能力,加强居家养

老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通过竞争招标比选,建立服务准入制,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公司和企业加盟到服务队伍中,组建一支专业服务队伍。同时建立相对固定的志愿者队伍(招募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与相关单位联系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低保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做义工,引导社区失业人员和有服务技能的居民从事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优先招聘失业人员、低保对象、“农转非”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居家养老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和定向、接力服务制度。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资格认证,推行持证上岗。按照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三、 建立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活力,发挥

社会化专业服务作用

社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有强劲的需求,要合理地配置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这就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居家照料,以自付费用为主,政府分类给予补贴,使居家照料有偿化、市场化,使服务业发展起来;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托老所或俱乐部,实行入住制或会员制,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对重点对象,尤其是特殊对象,如高龄失去能力的老人、独居老人,利用志愿者实行义工制;政府和慈善资助,实行分类按比例资助,总额封顶。同时对加盟企业实行合同协议约束的方式,签订服务承诺协议。有社会需求,就能形成市场,就能产生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机构、民间组织、个体经营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将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

四、 建立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标准,提高居家

养老专业化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为有经济支付能力且有服务需求的各类老年人提供价廉优质的服务。

五、 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环境,建立健全居

家养老协调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