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人口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动人口的现状

篇1

【关键词】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政策 社区化

当前,广州市流动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已接近1∶1。流动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对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使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利益失衡问题更加凸显。2010年1月广州正式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和推进城市融合的过渡性工具。

广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考察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①文指我国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就业、生活,与城市个体、群体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我国学者王桂新、罗恩立(2007)②运用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公共权益融合、社会关系融合指标考察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具有代表性。笔者采用上述分析方法,分析评价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条件下的广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情况。

广州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状况。经济水平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的基础条件,主要从就业、收入、消费等方面进行衡量。被访的492位流动人口中其所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至高中(中专)层次,占76.1%,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较低端的职业选择,近75%的被访者依然以低层次的服务业、建筑业、小商业、工业为主。而低端的行业决定了其较低的工资水平,进而降低了社区整合的经济基础。47.7%的被访者年度收入在1~2万元之间,与广州市政府近年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每年相差有一定的距离。正因为收入水平低,所以34.7%的被访者认为日常支出是经济压力的首位因素。日常支出、居住条件是流动人口立足于城市社区的基本物质保证,也是社会融合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往往决定了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合的能力。一旦日常支出成为主要经济压力源,便制约了流动人口向上发展的可能,致使其经济融合水平仅处于粗浅层。

广州流动人口的公共权益融合状况。公共权益融合程度主要反映在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是衡量流动人口是否具备市民待遇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社会融合的广度。广州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支持进步明显,但整体评价不够理想。

劳动保护意识有提高,但劳动强度大、劳动培训明显不足。伴随居住证制度的推行,广州首先降低了流动人员调配费的收费标准,由之前的9元/人/月降为4.5元/人/月,极大地降低了用工单位的用工压力,为流动人口同工同酬提供了前提。其次,统一工资的最低标准,从2010年5月起,全市范围内全日制工人工资最低标准是1100元,时工资最低标准是10.5元,为流动人口的劳动保护提供了制度支持。调查数据显示,符合广州市工资最低标准的流动务工人员占72.08%。但是流动人口劳动强度大,51.8%的被访者工作时间在8~10小时,工作时间在10~12小时以上占22%,有7%的被访者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较大的工作强度与偏低的收入相比,反映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保护政策还有待落实。此外,其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流动人口数量较少。劳动培训是流动人口获取新的人力资本并对其向上流动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如此低下的劳动培训比例,无疑增加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的难度。

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工伤三大保险水平有待提升,住房、教育保障的实质性差。调查显示,广州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水平有较大提高,其中享受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分别为33.5%、30.1%、22.8%,有13.28%的流动人口还享受到一定的住房保障。基本上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能不同程度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这是居住证制度所体现出来的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的极大支持。但是,因受地方财政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广州的住房保障制度难向流动人口开放。同时居住证中提出的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应当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对待的规定,执行难度也较大。被访者中38.6%的儿童因无法在父母工作当地享受义务教育机会,只能在原户口所在地上学,成为留守儿童,也成为制约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区的现实障碍。

广州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融合状况。社会融合程度是流动人口在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为前提条件下,形成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进而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的过程。其往往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反映社会融合的深度。整体而言,广州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整合水平较前两水平略高。24.2%的被访者遇困难会找当地政府、社区服务中心、法律部门或律师协助解决,体现出流动人口理性处事能力较高。半数以上被访者能运用粤语与本地人进行交流和交友,90%以上的被访者都对广州有明显的归属感,并对符合条件入户广州的政策充满期待。

广州流动人口的政治融合程度。政治融合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强调平等参与、权益表达,体现流动人口与城市体系融合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质水平。调查显示工会、党、团组织的设置不健全,流动人口参与社团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自身又没有形成任何可依托的现代意义上的自治社团,也缺少联系政府决策部门的有效的制度化通道,广州流动人口的政治融合状态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的评价与思考

以居住证为核心的广州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坚持以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推动福利共享,消除城乡差异,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为目的。从制度上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因政策推出的短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度运行的差异性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广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广州的实践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的成熟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渐进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合政策上,由居住证制度到户籍制度的逐步推进。实现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合,因城市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总体相对不足,只能以居住证的制度形式有条件地分次渐进融合,使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做到水到渠成,降低风险。二是融合的理念上,由静态的管理逐步过渡到动态的服务管理相统一的理念。广州市的流动人口由原来的“以证管人”,人户分离,收费控制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向“人、屋、业、证”四位共管的格局转变,强调服务至上的理念,重点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权利。以服务促进融合,以利益引导管理,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基础。三是在融合内容上,由基本的民生保障逐步过渡到整体市民化待遇。城市社会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纳和认同也需要逐步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政治等领域,最终在权利与义务对应、梯度为原则的基础上,渐进实现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关键要提高流动人口素质。流动人口的素质,国外学者往往称之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劳动技能等因素。“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贝克尔提出,如果移民进入的是一个公开竞争的市场,则他们在迁入国的经济成就将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③对于流动人口要融入城市社区,最根本的就是凭借自身的素质,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获取相对稳定的职业及较好的经济收入,一定的经济收入和地位是形成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广州居住证制度,明确指出持证者可享技能、技术教育公共服务。可见,通过多力量、多渠道支持流动人口的疾病防治、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提高,是制度促进社会融合进程的首位因素。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要着力加强社区化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单元,是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比邻而居、共同生活的空间,也是城市完善功能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载体。一是借助“人、屋、业、证”四位一体的属地化社区管理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疾病预防、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的水平,促进与居民互动、共处,增强归属感。为流动人口由一定经济融合、公共福利融合逐步走向社会关系融合提供良好的社会平台。二是推动党、团组织的社区化建设,为流动人口提供表达意见的渠道和利益表达机制,促进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和流动人口之间脱节的问题,为流动人口有序的政治参与创造条件。

【作者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与社会治安防控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0CGL065】

【注释】

①③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篇2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苏州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苏州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根据苏州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全市237万外来流入入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流入人口中少年儿童和在校生约有34万人(这里的两个数字均包括15岁以上的在校生)。原创:从表l可见,15岁及以下的流入人口中,在沪读中学(12一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学校学习,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为新一代文盲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表1苏州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

其中:在沪读书(人)

在沪读书比例(%)

0—6岁

1877

397

21.15

7—11岁

701

506

72.18

12—15岁

354

135

38.14

合计

2932

1038

资料来源:苏州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主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教育费用,1995年苏州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为2.39,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0.74,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消费需求有比较强烈的倾向。但苏州的流入人口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他们来沪后从事建筑施工和加工工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收入大多比较低。根据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见表2),仅相当于同期苏州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根据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7年苏州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2元)。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子女的实际教育投入。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不重视女童的教育。

表21997年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单位:%)

月收入

所占比重

合计

100

300元及以下

12.2

301--600元

44.3

601--900元

27.2

901元以上

16.3

资料来源:1997年苏州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苏州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苏州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由于苏州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来说,其作用甚微,借读为主要形式。以苏州市徐汇区为例,1996年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为9550人,借读生总数为7950人,占适龄人口的80.3%。2001年初苏州社会科学院在苏州全市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在96个在沪的7—15岁外来人口子女中,有33个在苏州本地学校借读,45个在民工学校就读,18个未上学,比例分别为34%、47%和19%。在苏州本地学校借读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1)苏州本地小学容纳能力有限,尤其在同时作为本市动迁人口和外来人口导入区的城乡结合部;

(2)在苏州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掌握,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一形式;

(3)尽管名义上借读费用不高,约为每学期400元,但借读生家庭往往要缴纳数目不小的赞助费(每年1000—2000元)或给学校提供其它资源才能入学,许多处于低收入的民工家庭难以承受,表3反映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就读的每学期费用支出情况,显然,在家乡就读的费用低于在苏州民工学校的费用,在苏州民工学校就读的费用又远远低于在苏州正规学校借读的费用;

(4)借读中突出的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因素。

表3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2000年)

样本数

平均每学期费用

最低

最高

在苏州正规学校借读

38

1830

250

6160

在苏州民工子女学校就读

41

842

100

2200

在家乡学校就读

103

652

50

6000

资料来源:苏州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初的苏州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学期的费用中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住费等。共调查了615个经济型流动人口家庭,共有544个孩子,其中192个孩子在苏州,327个在家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42%至少有1个孩子在苏州生活。

3、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为适应大量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不少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苏州便应运而生了。苏州市最早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出现在1992年,后来发展很快,到1997年已经发展到100多所,据估计,目前有500所以上,主要分布在徐汇、长宁、闵行、浦东、闸北、嘉定等区和一些郊县。以城乡结合部的宝山区为例,1995年开始出现民工子弟小学,当年有8所,1996年发展到18所,1997年36所,1998年72所,至2000年9月有105所小学,27所中学,学生近2万人,其中有个较早开办的学校,分校也已经发展到了十几所。闵行区外来人口学校在最多时有108所,后来经过合并认证留下54所,目前在校学生有2万多人。

这类学校的创办者大多来自安徽省,安徽人在沪办学校的较多,这与流入苏州的安徽人较多有关,也与安徽当地政府支持办学分不开。开办这类学校在满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需要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可以通过办教育来获得收益。一般一个学生一学期学费300多元,所以开办者积极性很高。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办学点。此类学校主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的,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与家乡教委或学校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

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种途径:学费、社会赞助及上级拨款。学费是民i子弟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许多外来人口子女学校都获得过社会赞助物品,一般为课桌椅、作业本等实物,如卉园教学点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捐赠的课桌椅80余套,广丰小学曾获旅游中专捐赠的课桌椅20套,拥有500多名学生的皖浦希望小学的校舍和课桌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还有些得到流出地有关上级部门提供的拨款资助或实物支持。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中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已有一定的管理规范化趋势,市场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的要求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加强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的动力,并有可能促进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各校维持了收支平衡,并有节余,这无疑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动力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外来人口于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流出地的教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与此相比,教师的待遇偏低。月收入在500至1200元左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苏州办学,苏州本地教育部门会同苏州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外来人口学校的主要问题是:1、办学资质问题。有些校长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无教师证书。有个小学校长本人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教小学一年级。这些学生长大后就是“新苏州人”,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2、办学条件不合格。教室采光、通风不好,有些是仓库、公房等,因陋就简。教室面积、课桌椅等不合要求,厕所、饮用水、饮食卫生存在隐患,不少学校操场、体育设施都缺乏,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教材采用流出地,各省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教材管理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4、经费短缺,常见病防治、体检等都跟不上,对儿童的头、齿、眼、耳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学校本来收费就低廉,办学者就尽力压低成本支出,一些最基本的教学器材都不舍得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较难保证。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转三、改进对策探讨

苏州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苏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苏州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自60年代末以来,苏州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到1998年总和生育率已降到0.87,远远低于2.1左右的更替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这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萎缩,造成了部分教学资源的闲置。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苏州市共有小学1208所,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一半多,招生人数也下降了7.65万人;同期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2/3,在园人数减少了42%。也就是说,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苏州市户籍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实际教育需求有所减少。而以往教育投资形成的教育资源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场地、设备、师资都闲置出来,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原创: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苏州,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苏州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篇3

府谷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 陕西省府谷县 7194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对于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计划生育工作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生殖健康的内涵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最后重点提出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以期为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策略

1 生殖健康的内涵

在上世纪九十年来生殖健康这一概念被提出,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中它深刻的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发展。生殖健康是指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中的体质、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性生活正常且满足人们要求、具备正常的生育能力、生育时间和数目能够由人们决定、可负担且安全的计划生育方法能够被获取和知悉、生殖保健服务的获取、妊娠过程的安全是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

2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

2.1 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落后作为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流动孕产妇更加需要卫生保健服务,但她们保健状况却较为落后。相对于户籍孕妇,流动孕妇的生活相对贫困,难以支付高昂的定期产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进了降低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覆盖率。2013 年北京常住孕妇的产前检查率为99.6%,孕早期检查率为89.7%;但流动孕妇的产前检查率仅为76.8%,孕早期检查率为46.6%,住院分娩率为78.6%。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在系统管理、产后访视、住院分娩、产前检查方面流动孕妇都远落后与常住孕妇。

2.2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差某权威机构在2014 年通过对五千多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仅有七成流动人口知晓艾滋病知识,约六成人在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整体被调查人群中仅四成人在过去一年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在流动人口中占比较大,不能采用正确的避孕措施、对生殖健康预防保护知识缺少了解、性生活频繁使他们的生殖健康面临较大威胁。深圳的一项调查中,没有在性活动中使用安全套的男性占总被调查流动人口的四成,并没有深入了解怀孕、避孕的相关知识,使得众多女性因此而进行人工流产,而没有清楚认识艾滋病、性病是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3 流动人口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

高危性行为频繁、文化程度低、生活条件差是流动人口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也提高了这些人的生殖道感染概率,使他们更易感染性病。某机构通过对浙江2079 例流动孕妇的调查发现,患有一种及以上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孕妇有630 例,占总数的三层。其中有四层的流动孕妇表述有不适症状,但其中仅有六层孕妇到医院治疗。另外,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截止2014 年6 月,有9.6% 艾滋病感染者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艾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流动感染者加快了不同地区间疫情的扩散,并使得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大幅增加。

3 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鲜少制定和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规定早已陈旧过时,无法满足现阶段人口管理的需要。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首先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但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各部分政策的冲突使得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举步维艰。因此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现有法律进行清理,对具有歧视性的政策进行取消,将冲突的规定取消,保证法律的一致性,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件朝着注重服务、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相互独立,难以异地转移是我国目前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的首要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建立健全,使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倒基本满足,为流动人口享有平等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保障[1]。

3.2 强化流动人口居住地管理制度

不同于常住人口能够获得健全稳定的医疗保障服务,现实中的流动人口户籍地和流动人口所在地都不愿为流动人口提供医疗保健支持,流动人口的医疗卫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居住地管理模式适用于流动人口的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歧视外流人口。在制定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时,应当将流动人口纳入支持范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财政管理应采用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模式。政府责任部门还应当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奖励补助政策进行建立健全,利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促进流动人口更好的为居住地的建设做出贡献。

3.3 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信息数据库

掌握信息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如果不能有效掌握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量,会使得流动人口先关政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实质在于对登记系统进行规范,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各方面信息。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人口信息的作用,就要在电脑中录入信息,并对相关电脑进行联网。所以,责任部门应当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化管理,对税务、房管、计生、劳动、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的提升,推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的改善和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2]。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还有待改善和提升,各级责任部门应当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本文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责任部门能够加强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特征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县市各级城市开展务工及经商活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前在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一千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在各级城市的大量流动,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沟通,但同时也使城市成为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如新疆发生事件后,全国各地人民对新疆人都产生了排斥心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1.1亿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8.5%,在乡镇街道登记离开居住地半年以上人口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81%,也就是说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两种,当前家庭式流动已成为流动方式主体。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语言掌握不熟练、生活习惯、与汉族群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

二、浅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

(一)经济融入

从就业状态分析,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八成以上人员处于就业状态,另一成左右流动人口在家操持家务。从产业分析,近半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从事制造业人口达四成以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工作人口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流动人口。不同户口性质与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性质影响差异较大。从经济收入分析,在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青海等地区,少数民族收入的劣势地位非常显著。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内部,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职业差别都和经济收入成正比。从消费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消费支出主要在食品、住房、出行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要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从居住类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多以单位及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为主,其次为租房,居住条件非常不稳定。

(二)行为融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形成有效互动,按照当地行为习俗参与社会活动,才能算行为上的融入。从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各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普遍不高,除选举、评优等活动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汉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主要途径,人际交往范围的宽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融入度。当前,受生活与工作、语言、沟通方式等限制,少数民族人口的人际交往以同乡或同民族群体为主,与本地人及同乡之外的人交往程度偏低,社会融入步伐也相对缓慢。

(三)心理认同

心理认同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心理认同程度能看出其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情况。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程度相对较高,也愿意融入现居城市之中,但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及文化习俗影响,对流入地的社会归属感不高。

三、加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策略

(一)加大关注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通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素质高低、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的融入程度。因此,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其社会融入的有力举措。首先,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再教育,培训其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提供就业辅导。其次,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其了解流入地的生活、经济、就业特点,协助其利用公共资源开扩生活空间。再次,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交流活动,鼓励其跳出族群活动圈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后,关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范教育,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生活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管理呈现脱节状态时,致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功能缺失,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务必要加强其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协调机制,如信息的沟通,用工需求等,保证人口流动的有序性,解决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劳动用工、经济往来问题。其次,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的落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再次,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的构建,如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实,在服务过程中落实管理职能。最后,结合社区化管理,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总而言之,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管理职能,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安心工作、生活,在社会融入中无顾之忧。

(三)尊重特性,寻找共性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生活中有其独特的规律,社会做为文化符号汇聚环境,要包容多元文化的碰撞,在特性之中寻找共性。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之内,民族间、地区间都存在差异,但是在相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下,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就要倡导文化的互动,对各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并在其中不断寻找与创造社会共性。

篇5

一、流动人口的现状及作用

现状

原XX江东部分地区、XXX、XXX建邺区后,流动人口成倍增加。基本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规模总量看,具有增幅性。区划前,建邺区流动人口保持在5万人左右,区划后达10万多人,随着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全面开工,流动人口还会激增。

从从事职业看,具有广泛性。除了雨润等产业化集中用工外,大多数从事建筑、收旧、贩运、种植、加工、餐饮、服务、拾荒、游医等职业。

从人员来源看,具有地域性。主要来自于省内的苏北地区,省外的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其中河南籍占30%,安徽籍占30%,苏北地区占20%。

从居住地点看,具有边远性。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环境比较差、卫生设施缺乏的城郊结合部地区,居所多为工地工棚和简易民房。

从滞留时间看,具有不确定性。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占50%以上,一年以上至二年的占20%左右,二年以上的占25%左右。

从年龄层次看,具有青壮年性。在流动人口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仅占9%左右,18岁以上至50岁的劳动适龄人员占80%以上。

从文化结构看,具有不适应性。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不到10%,多数人员只能从事体力型职业,远不适应新城建设发展的需要。

作用

对于流动人口,我们应该具有一个客观、正确的态度,看到他们对XX新城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他们是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许多重点工程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缓解了城市中一些苦、累、脏、杂、险工种劳动力缺乏的矛盾;二是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流动人口大多从事第三产业,弥补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服务行业网点的不足,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要;三是带来了项目引进、资金流入。外地来宁落户和投资经营的企业,为经济发展了注入了活力;四是沟通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了经济繁荣,增加了财政收入。因此,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开发,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及原因

在肯定流动人口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诸多新问题:

1、城市设施的压力加大。10多万流动人口聚集到建邺,他们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给生活服务、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有些方面处在超负荷运转。

2、社会治安的隐患严重。流动人口来自各地,成分复杂,尤其是流窜犯罪分子夹杂其中,是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一是犯罪率居高不下。从刑事案件发案情况看,流动人口作案占整个刑事案件的57.3%;二是侵财型犯罪突出。流动人口作案的侵财性案件达80%左右;三是犯罪的恶性程度加剧。杀人、抢劫、、流氓伤害等暴力性案件多数是流动人口所为,且手段凶狠残忍;四是结伙犯罪现象突出。流动人口家乡和宗族观念很强,以亲友、同乡、同业为纽带的有组织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建邺区破获的穿电信制服,携带专用工具结伙偷盗电缆案件,并由此带出的10余起案件,抓获的16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湖北籍人。

3、登记办证的难度增加。流动人口受居住和从业条件的限制,且经常变化,加之施工单位人员进出频繁,人头难以掌握准确,因登记困难带来办证困难,造成管理上存在失控现象。如河北三队原来掌握的流动人口只有1000多人,进行“滚动式”整治管理后,查出的流动人口达到4000多人。

4、藏污纳垢的现象突出。许多城郊结合部地区居民、村民出租的私房成了不法分子落脚、结伙的场所,成了、赌博涉毒、制假贩黄、非法游医的窝点。

5、监管约束的严重失控。一些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地无党团组织,无行政管理,成了“自由王国”。

6、计生管理的难度加大。流动人口青壮年居多,育龄妇女占流动人口妇女总数80%以上,许多人没有流出地的生育状况证明,超生、逃生现象屡有发生。

7、在管理上出现“四大矛盾”。当前,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管理上的矛盾较多,突出表现在:一是大规模的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薄弱的管理力量的矛盾。以建邺区为例,建邺区常住人口23万多人,而流动人口也有10多万人,比例接近2:1,急切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然而现有的管理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工作还未真正管到位。二是无法可依与执法不严的矛盾。流动人口管理中,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备;另一方面,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法规未很好地执行。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存有很大空间。三是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的矛盾。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机制,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目前为流动人口提供完备的服务机制条件尚不具备。四是条条管理与属地管理的矛盾。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中街道、社区(村),很难协调得动省、市属的部门和单位,更难以对这些部门和单位进行制约。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难到位”:首先,认识难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不能适时调整管理措施,被动应付,满足现状。其次,协调难到位。对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往往涉及公安、市容、工商、文化、计生、房产、卫生等许多部门,有的地方和部门是重收费轻管理,甚至是只收费不管理,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造成一些非法游医、制售假文凭和劣质食品加工窝点屡禁不绝。第三,教育难到位。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文化水平较低,又没经过专门的劳动技能培训,而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的法规教育、文化补习、技能培训等还比较缺乏。第四,服务难到位。从总体上说,流动人口属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根据他们的生存状态提供心理疏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劳务中介、技能培训、房屋租赁、婚育指导、入托入学等方面空白点还较多,不能适应外来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趋势。

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人口流动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新的课题;既是一个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共性的问题,又是在建设XX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标志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避其短而扬其长。近年来,建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从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指导思想,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管理工作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和措施:

1、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平等相待的意识。《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样平等地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的权利。据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中,必须树立平等相待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凭劳动挣钱、创业是主流,为我们的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在态度上热情,从感情上贴近,变“反感”为理解,变“外来户”为“自家人”,与常住人口同等对待,同等待遇,激发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的热情。防止出现歧视外来人员,态度生硬粗暴,引起外来人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2、不断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目前,建邺区建立了区、街、社区(村)三级立体的、多层次的管理网络。区、街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办公室由综治办、公安、劳动、市容、房产、计生、建设等7个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实行长期联合办公。街道“流管办”保持专职人员3人以上。社区,行政村建立了管理站。层层签定了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并按1:300的比例建立了协管员队伍。在区统一要求和协调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加强管理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计划、协调有力度、管理有人抓、结果有讲评,避免重收费、轻管理和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的现象。同时,本着“谁聘用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抓房东、房东抓,抓工头、工头抓,抓系统、系统抓,真正形成政府带动、各方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组织网络。

3、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长效管理措施。为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邺区先后制定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编印了《流动人口管理公示手册》、《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条例选编》以及办公室、流管站、协管员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抓好私房出租户、用工单位的登记办证制度落实。在取消流动人口管理性收费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建邺区拿出流动人口城镇垃圾处理的费用,专门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和协管员的工资,保证了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不减,管理队伍不散。

4、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建邺区把110巡逻车扩展为流动派出所,深入流动人口集居地,为他们提供报警、求助、纠纷调处等服务;利用村、社区“一站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实行流动人口各种登记办证手续“一条龙”集中办理。“管理服务站”还提供劳务中介、家政服务、租赁房屋、法律咨询、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外来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彻底消除流动人口中儿童失学现象,深受流动人口的欢迎;同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公寓式管理模式,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把流动人口公寓建设列入整体规划中,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改造,营造宽松适宜的居住环境;加强专门培训,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不断改进管理办法,构建自我管理组织。建邺区十分重视流动人口自身的组织建设,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体系。针对流动人口老乡观念重、彼此易沟通的特点,挑选其中有威信、素质好、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协管员、协教员;针对流动人口中有一定数量党团员的实际,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团支部;针对流动人口青壮年多的现状,成立了流动人口民兵连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这些组织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建邺区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经常组织力量对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不间断的清查整治,提高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犯罪的能力。今年以来,全面推广以重新编制门牌号码为切入点,进行“滚动式”的循环清查整治。切实做到出租户登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保持查一块清一块,整一片建一片,发展一方巩固一方,不断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难点地段循环滚动。通过不间断的“滚动式”清理整治,大大增强了管理效果。一是遵纪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房屋出租户和流动人口主动登记办证多了;二是自我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过去那种一把小挂锁、一扇破单门、物品随地扔、外出敞开门的现象少了;三是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增强;四是社会风气明显改善。矛盾纠纷减少,和睦相处、邻里守望的风气形成;五是打防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房屋出租户主和流动人口主动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00条,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80多起,破获刑事案件40多起。

鉴于以上情况,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一定要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来考虑,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城区建设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拟对现行管理体制提出如下过渡性建议:

一是认识要到位。对外来人口的流动,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纳入城市管理总体布局,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改善管理服务措施。

二是总量要控制。流动人口不能处于无序流动状态,要制定科学的用工计划,特别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同主要流出地密切协作,做到输入有需要,输出有组织,逐步做到有序流动。

三是体制要健全。当前迫切需要体制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单列、力量落实,使协调机制变为主管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版权所有

篇6

其次是规范和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频繁决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流动人口需求,省人口计生委改变了过去把所有流动人口“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方式,按照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了《婚育证明》管理。明确已婚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经常性、制度化的管理和服务,其他人员作为一般性管理,及时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教育、技术服务等。这样,不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对于没有《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在本地有效的临时《婚育证明》;对婚育信息完整准确的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办理有效期为3年或5年的《婚育证明》,以便建档立册,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减少了漏洞;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流动人口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二是以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主要目的,统一规范了流动人口表、单、卡、册的管理。增加了服务内容,强调了依法维护流出人口合法权益。流出人口因居住、就业等变化频繁,使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到位,违法生育较为突出。在目前,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体制,还未很好建立的情况下,户籍地有必要也有责任加强管理,为现居住地实施管理创造一定的条件。要加强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的管理,并增设“落实奖励优惠政策、金额”等服务项目。要求户籍地村级统一建立基础档案,记载每个流出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外出时间、地点、办证和从业等基本情况,力求做到人头清、婚育清、措施清、去向清的动态管理。

第三,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有新起色。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作为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加快了户籍地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跨省、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流难的问题。去年培训班以来,我省信息平台交换工作有很大起色。20*年12月21日至20*年3月20日,我省共提交信息9216条,反馈率为30.35。今后,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加强指导、培训和督查工作。

对下一步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篇7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乡差距 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的流动人口以每年1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已达到500余万人,短短20年增加了50倍。由于这些流动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各种保险严重缺位、农村社保与流动人员社保严重脱节、流动人员频繁变动工作、保险部门手续繁琐等原因,流动人口的参保人数远远低于实际流动的总人数。因此,建立与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保体系,已成为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当务之急。

一、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推算,2009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11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预计未来30年,还将有3亿以上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成为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必要。

(一)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却被排除在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发展能力,增强归属感,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主动接纳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变农民为市民、变小农经济为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

(三)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部分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无社会保障,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果这一群体长期承受经济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将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从根本上保护流动人口的劳动权利,避免出现因病返贫、贫困的代际传递等现象,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和睦相处、促进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增强社会活力。

二、河北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现状

河北省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弊端。

(一)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问题。

当前,我省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小。对于流动人口这一群体来讲,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尚不足20%。

2、社会保险范围较窄。尤其是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很少覆盖到流动人口。此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流动人口中的扩面工作刚刚开始,而国家强制缴纳的工伤保险在其中的覆盖率也很低。

3、社会保险保障功能差。工伤保险方面,在严峻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形势下,现阶段的工伤保险水平远远满足不了流动人口的工伤保险需要。养老保险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收入不稳定,实际平均收入水平不高,而缴费基数无论高低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并无差异,所以他们往往选择最低标准的缴费基数。

4、社会保险制度不灵活。当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是按照城镇职工正规就业形式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到流动人口这一特殊人群就业灵活、流动频繁的需要。各地在具体规定和办法上千差万别,给流动人口转移和接续社会保险造成了实际困难。

5、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行法律缺乏对国家主体责任的界定和规范,导致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角色不清、职责模糊,这也是政府责任缺位的法律原因。

6、企业和流动人员各有顾虑。企业担心加重企业经济负担,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流动人员自身则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

流动人群在城市的社会救助几乎是空白。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受到灾害也不被列入救济范围,至于其他的救助更是无从谈起。在农村就业的人群,除了国家对于大的自然灾害组织的社会救助之外享受不到其它任何社会救助措施。

(三)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问题。

流动人群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十分有限。在医疗福利方面,计划免疫、健康检查、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在流动人员中的普及十分有限。教育福利方面,65.3%的农民工没有得到任何岗前培训;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少年儿童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住房福利方面,个别发达地区采取措施为流动人口建设了一批廉租房,解决的仅仅是他们当中相当小一部分的住房问题。

三、河北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政治因素。

流动人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的途径。

(二)经济因素。

1、流动人口在经济收入上处于弱势地位。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平均月收入在900元左右,有限的收入支撑基本生活都捉襟见肘,根本没有经济力量投入到为自己提供社会保障。

2、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流动人员多从事重体力劳动,而且劳动力市场低端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供过于求,导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与企业主谈判的资本,从而不能有效主张自己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益。

(三)社会因素。

1、畸形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各地针对农民工实际上使用的是“经济上吸引、社会上排斥”的政策,以至于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相应需要配套实施的进城农民工政策没有跟上,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必然地出现。

2、社会公正体系尚未根本确立。社会对于任何社会成员,给予的机会、待遇应该是相同的。显然我国当前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休、同工不同时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管理因素。

政府公共管理上的原因是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人为划定,使得已经进城工作、生活了许多年的农民工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生活圈、社交圈之外,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

2、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根本完备。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不能广泛适应社会成员的不同需要。

3、缺乏对用人单位的强制性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感低下和企业先天的逐利本能,在没有国家资助或优惠政策支持,在没有政策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企业大多不愿意主动为流动人员提供社会保障。

四、河北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完善对策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在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流动人员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研究解决。

应取对流动人口实行分层分类保障。即将稳定就业(从事正规就业,建立劳动关系,以及事实劳动关系5年以上)的流动人员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对不稳定就业(签订短期合同,频繁流动以及从事各种灵活就业的)的流动人员引入过渡性的办法,除工伤、失业保险按现行规定执行外,养老保险先建个人账户,不建社会统筹,实行过渡性的个人账户制度,将本人的社会保障权益直接记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先建社会统筹,不建个人账户,实行低门槛、保大病、管当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再考虑如何将流动人口逐步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一)将流动人员纳入工伤保险。

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流动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为进一步保障流动人员的权益,要努力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高风险行业和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还要强化工伤预防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二)为流动人员建立大病医疗保险。

在现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针对流动人口流动性强、收人水平低的特点,开展大病医疗保险,着重保当期住院医疗;同时,为切实降低用人单位和本人的负担,流动人口大病医疗保险单独管理,实行低费率,费率尽量控制在2%以下。农民工凡已参加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的,原则上不再同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本人不愿或无能力在城市治疗的,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将大病医疗保险关系和资金转入农村合作医疗。

(三)建立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由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员双方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10%,个人按本人工资5%,全部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并发放个人账户卡,账户内养老金不能提前支取。在不同统筹地区参保缴费的,个人账户和保险权益只接不转,也不允许退保。

(四)将稳定就业者加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员与城镇职工一样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已参保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要继续参保,不得退保,并确保其享受同等待遇。用人单位要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1、改进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允许参保职工在转移社会保险关系时,不仅转移个人账户余额,而且也接续与本人缴费对应的基础养老金权益。

2、降低费率。应努力扩大覆盖面,明确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降低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调整计发办法,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减轻财政的支付责任。

4、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建立全国统筹。

(六)建立流动人口应急救助机制。

流动人口在城镇缺乏生活基础,为保障其基本生活和权益,应建立应急救助机制。一是通过政府和有关民间机构维护流动人口的权益,开展法律援助。二是对遭遇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的流动人员,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的应急援助。

篇8

【关键词】城镇流动人口;就业;劳动者素质;政策歧视

一、长沙市流动就业人口现状分析

(一)流动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沙市社会经济飞步发展,城镇化不断提高,尤其最近几年,“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流动人口大规模流向长沙市。跟据《湖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表明,1990 年长沙市的流动人口为 150203 人。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沙市流动人口数量由 1990 年的 150203人一度跃至 882050人,10之间流动人口增加了近6倍。根据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沙流动人口近167万,是1990流动人口的10倍,是2000的2倍。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二)流动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以25~40岁为主

长沙市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庞大,然而长沙地区就业年龄结构大致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跟据《2011长沙市流动人口社会服务工作情况汇报》中统计的数据表明,2010入口中25岁以下的720052人,占43%;25~40岁的896203人,占53%;45岁以上的57635人,占4%。

(三)流动就业人口从事的行业以服务业为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沙市也不例外,流动人口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和民事往来的人的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的比重趁增多趋势。长沙市流动人口从事行业分布主要为:从事的行业来看,流动人口中的比例为,务工的500620 人,占29.9%.;务农14865 人,占0.89%%;经商 136784 人,占8.19%;服务业101773人,占 60.94%。

(四)流动就业群体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具有受大学教育程度人数不断增加,文盲、半文盲人数不断减少,这对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10年1%人口的抽样调查显示:长沙市就业人口中,劳动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43.09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3.09%,比2000年的9.08%提高了4.01个百分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6.23万人,占17.09%,比2000年的16.38%提高了0.71个百分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57.82万人,占47.96%,比2000年提高了4.70个百分点;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69.65万人,占21.16%,比2000年下降了8.98个百分点;文盲、半文盲人口为2.3万人,占0.70%,比2000年下降了0.45个百分点。

二、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性歧视问题

随着长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也大规模地流向城市,目前,长沙市流动人口已达到167万。城市里流动人口快速的增多,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城镇流动人口大都是失地农民和毕业生,长期居住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人口流动同时也带动了核心家庭流向城市,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融入城市的意愿愈发强烈。数量巨大的城镇流动人口对他们的所在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利益诉求日益激烈。流动人口在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也给了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很多麻烦。然而,不少政府部门在制定和颁布相关服务政策和措施时,很少考虑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 流动人口办证难就反应了政策性歧视。外地人口流入长沙,仍面临很多规章制度的障碍和歧视。

(二)违法用工现象仍旧存在

跟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为之缴纳法定的保险金和住房公基金。然而,由于来至农村流动人口缺乏法律意识,不懂的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今大多数未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即便用人单位和流动就业人口签订劳动合同,但多数为短期或者临时的,签署长期的劳动合同的比例比较少。合同到期后或解除合同后,与合同相关的保障政策的费用,又成为了流动就业人口生活问题了。由于政策的歧视和忽视,用人单位的违规拒绝为流动人口缴纳法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导致流动人口的“五险”的参保率明显普遍低下,相关权威数据表明,有59.4%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流动人口中五项社会保险全部参加的比例仅为14.3%。另外,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普遍大大高于城镇居住人口的工作时间,同工却不同酬,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大部分流动就业人员被剥夺了休息休假的权利。尽管,我国出台各种劳动政策与法规,但违法用过普遍存在。

(三)流动人口失业压力大

尽管当前长沙市区的流动人口就业率有63%,就业形势较好,但伴随城镇就业的压力加大,当地居民和新来的流动人口会加入原来流动人口聚集的工作领域和工作职位的竞争,从而增加流动人口的就业压力,城镇流动人口的失业率也大大地提高。。此外,农村流动人口由于不具有城镇户口,失业后不会列入“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就难以获得当地政府的失业补助和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指导。流动人口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所以在寻找工作的的时候方式相对单一,所以城镇就业服务工作亟待加强,以便缓解流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四)政治地位低和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

政治方面看,由于流动人口不具备当地城市户籍,因而丧失了选举与被选举权这一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此外,更高层次的权利等方面监督和管理国家的公民政治权利,更得不到最基本保证,得到的却是忽视。比如企业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的时候,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大部分临时工都没有机会参加,从而,丧失了应有的民利。甚至,为保持自身员工的低流失率,某些企业竟扣押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和暂住证,使其丧失公民自由流动的权利。而文化权益方面看,出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大部分用人单位拒绝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机会,更不用说流动人口失业后再就业培训了,从而导致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进一步的被限制。大部分流动人口从事是低下层行业,以及自身素质和经济条件的缺陷,使得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条件和机会参与城市的相关文化活动,直接导致城镇流动人口精神生活不满足,相对城镇人口的是很欠缺的。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和学籍的限制,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求学的道路显得异常艰辛,进而,阻碍了社会和流动人口整体素质整体提高。

(五)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看,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求职困难者不都只具备单一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熟练技术工种岗位大面积空缺,而公司却难以招聘到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而大学生和企业下岗职工主要是劳动里市场结构性矛盾问题所涉及的两大主体。《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表明,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长沙,作为我国城市早期的发展,作为中国领先的在中央市场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异常突出。截至,2012年5 月20日,长沙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率只达 52.6%。,低于 2011 年同期 9.6个百分点。2012年长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是不容乐观。然而,企业为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优化人员架构,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自身素质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岗位提出的新要求从而被企业辞退。所以,无论是从改变客观环境出发,还是着眼于改变自身条件比如,提高劳动者自身综合素质,对于提高劳动力就业率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

三、流动人口就业的促进

(一)转变流动人口就业的思想理念

促进流动人口就业指导思想是要继续坚持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优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政策实施鼓励创业,就业,职业,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工成为企业家和优秀的员工。提高人口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充分把握21世纪前30年的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充分利用城―乡劳动力之间,结构差异的工人有利条件的人口,增加就业,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乡,区域差距,就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改革户籍制度,消除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权益的不公平

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流动体制机制,坚持和实施《劳动法》;消除招聘、用人的户籍限制,建立和完善公开、信息透明、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就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涉企业招工和用工, ,企业的选择权应当在企业自身,国家机关和国家事业单位也应当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择优录取。通过和执行法律和法规的发展,调整城乡利益,区域模式,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和地区差距消除湖口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条件下,还依赖于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城市的社会管理体制, 在市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终止和取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和限制政策 ,使流动人口能够在城市生活和就业中获得与市民平等的待遇。

(三)加强公共服务,营造良好就业的市场环境

为吸引和促进流动人口进城择业、就业,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的就业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劳动力一体化。为此,要加快对体制改革的速度,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消除对流动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统一管理,提供就业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完善城市的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增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力度。相关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并及时为其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管理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政府的管理系统,使城市居民可以参加相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城市。

(四)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监管,规范劳资关系

取缔和清理对歧视和阻碍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法规,及胡乱或非法收费的相关条款。为健全对流动人口就业权益的保障机制,政府,一方面,应该完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应该大力鼓励保障流动人口制度的创新。设立劳资第三方-公会组织,以仲裁的身份,调节劳资关系,也不失为一种保护流动人口就业相关权益。 政府应该健全面向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制度,使流动人口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国家应允许民间社会组织,自律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组织,参与保护流动人口权益的原因。近年来,一些地方组织,律师,社会工作者和法律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人员,农民工提高工伤的发生概率,劳动关系纠纷,事故和其他事件。为了更好的为流动人口维权, 有许多地方专门设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咨询投诉站”等部门,从而方便农民工接受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并及时受理法律诉讼申请。政府也可考虑有条件建立流动人口法律援助,救济专项资金基金,应当逐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专门用于为流动人口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普法教育等费用,为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开展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工作资金保障。

(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健全就业能力培训机制,提高就业群体就业整体素质

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就业投资意义重大。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坚持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普及义务教育,推广中高等教育,完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部门需要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机会。政府应该统筹用人单位,流动就业人口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等各种形式力量,在不断地变化的劳动供需情况,根据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和人力供给,提供专业技能就业培训并拓宽就业渠道,使流动人口顺利就业,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政府部门应消除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歧视和忽视,进一步向流动人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城乡户籍政策和专业培训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4).

[2]吴霞.城镇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大连地区的流动人口就业调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29(21).

[3]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11).

[4]薛娟.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就业状况关系分析――基于重庆市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 [J].2013(11).

篇9

关键词:人口众多 经济 流动人口 探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27-02

随着春江街道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流动人口流入也大量增加,到2013年5月30日春江街道已在册登记的流动人口有23111人,其中49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有13580人,使用结扎5432人,宫内节育器4074人,避孕药101人,3973人。目前使用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人群相对减少,服避孕药和使用人数的增加,流动人口育龄人群对避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使得我们的工作难度也大大增加。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对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管理和使用。

1 流动人口对婚育工作的影响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在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婚育方面,比以往要重视。由于社会的变化很大,也给婚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阻碍。在这阻碍之中,流动人口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活动区域日益变大,活跃性也比较强,这就导致了流动人口的数量非常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数量也就增长得越迅速,对社会的各个行业的渗透也就越深入,虽然这种情况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给婚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想出针对流动人口的办法,对于的发放,必须要有比较好的发放模式,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安全,二是有效,三是方便快捷。

在婚育的工作中,为了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就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避孕措施,在发放避孕药的发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婚育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是非常低的,在各地区之间,关于人口流动的信息,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平台不够完善,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比如,搜索查询的速度不够快,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简单而又肤浅,对相关人员的登记不够及时;在婚育工作中,对婚育的信息把握程度不够,对流动人口的流动信息把握得不够全面,对流动人口的构成成分的信息了解得不够正确,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了解得不够正确,对流动人口的生育调查得不够正确;对当地的文化多元性了解得不够正确;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不够强,在公安部门办理暂住证时缺少了婚育证明这一环节;在登记户口时缺少了婚育证明这一环节,这些情况给婚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对婚育工作的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就需要对人口的特征有足够的了解。流动人口的数量非常大,流动的区域也非常广,流动性非常强,流动人口的构成的成分非常复杂,流动人口的年龄比较轻,流动人口的学历比较低,流动人口身体正处于生育的旺盛时期。这些人群渗透进社会的各个行业。这些人口的社会特征,既不属于农业社会,也不属于城市文明社会,严格说来,应该是处于两者之间。由于种种原因,流动人口处于一个被城市居民歧视的尴尬地位,就导致了流动人口复杂的心理状态,希望自己能够被城市居民所接受,与此同时,又对城市居民的歧视报以敌视的态度。这就给人口的婚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2 所采取的措施

2.1 规范管理,同城对待。年初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合理安排,做到保障有力,及时发放,满足需求,做好流动人口药具供应服务。

2.2 从宣传入手,提高知晓率。第一利用5.29协会日、7.11世界人口日大力宣传避孕药具知识使避孕药具知识人人皆知,第二公寓是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在春江有三个大的流动人口公寓,不定期的组织村计生服务员发放药具知识的资料和免费发放避孕药具,转变了被动接受避孕药具为主动自主选择避孕药具,提高了避孕药具的知晓率。

2.3 建立服务阵地,提高服务意识。根据春江流动人口集中的特殊性,建立了村计生服务站免费向流动人口的育龄人群发放避孕药具的基础上,在人员集中的公寓配备了流动人口免费发放点,使她们不出公寓就能领到免费的避孕药具。

2.4 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对村级的避孕药具管理员和免费发放点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使药具管理员做到“三懂”、“三会”、“三到户”。由于流动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接受药具知识的水平也不一样,在发放避孕药具的同时,要求药具管理员讲解如何使用,来提高使用避孕药具的准确性,建立台账制度,在每个站点来领取避孕药具时,登记造册并要求做好随访工作。

3 结语

在对流动人口发放时,必须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自觉接受。这就需要普及避孕知识,与此同时,还应该晓以利害,必要时可以夸大害处。

参考文献

[1] 常素华.做好流动人口药具服务、促进城镇药具免费发放全覆盖的经验介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6(8):106-107

篇10

【摘要】 目的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2008年6月对吴忠市区0~6 岁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家长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0~6岁流动儿童65名, 建卡率93.85%,建证率92.31%,卡证相符率92.31%;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3.85%、92.31%、92.31%、93.85%、93.85%。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占93.85%)。结论 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 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影响因素

随着吴忠市区商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了吴忠市区。为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我们于2008年6月对市区流动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0~6岁居住在吴忠市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常住儿童及居住在流动人口聚集地1个月以上无吴忠市区户口或虽有市区户口但户口所在区不在儿童现居住区的流动儿童。将2007-2008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上报流动儿童较多的乡镇、社区医疗服务站和2004-2005年吴忠市区麻疹病例中流动儿童较多的地区选定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共选定8个村(古城镇的五星村和红星村、上桥镇的花寺村和解放村、东塔寺乡的一村和二村、板桥乡梁湾村和罗家湖村)、8个社区(裕西、民生、绿地园、金星花园、金花园、上桥、开元、永昌)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其中乡镇为农村人口,社区为城市人口)。

1.2 调查方法、内容及判断标准 采取挨门逐户的方法对每个流动人口聚集地0~6岁儿童进行调查,每村和每个社区各调查20名儿童。对儿童的基本情况、免疫接种状况、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调查,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判断。

2 结果

2.1 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 共调查320名适龄儿童,其中流动儿童65名,占20.31%。流动儿童地区分布、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选择家长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及流动儿童家长职业分布见表1。表1 流动儿童基本情况

2.2 调查儿童的免疫管理情况 见表2。

2.3 调查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见表3。

2.4 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 65名调查的流动儿童中,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的占93.85%(61/65),电视占3.07%(2/65) , 亲友占1.54% (1/65), 邻居占1.54%(1/65);家长知道儿童1岁内接种疫苗的占89.23%(58/65),不知道的占10.77 %(7/65);知道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疾病的占76.92 %(50/65),不知道的占23.08 %(15/65)。 表2 0~6岁儿童免疫管理统计表3 0~6岁儿童接种率统计

3 讨论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一定的难度。针对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状况差[1],且疫苗接种率远低于当地儿童的特点[2],吴忠市自2003年以来,制定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要求各接种点每月对所辖区域入户1次,清查近期迁入的流动儿童,并进行管理,登记造册,上报流动儿童报表,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明显提高,但与常住儿童比较,建卡率、建证率、疫苗接种率仍需进一步提高[3]。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难于管理,由于流动性强,迁移频繁,联系电话不固定,使得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及时掌握流动儿童迁出、迁入的情况;儿童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预防接种,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 经济困难,预防保健意识不强, 不能及时主动到接种点接种疫苗,有的家长甚至拒绝接种疫苗,有的流动儿童即使在原籍已接种疫苗,但由于家长未将接种证带到现居住地,而且不能说清自己的孩子已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时间,造成接种医生无法给儿童补种疫苗,使得流动儿童接受常规免疫机会减少,疫苗接种率低。

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明确职责,并把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年终检查考核目标;加大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根据流动人口特点,重点加强居(村)委会、流动人口租房的房东、接种点医生的宣传,采取定期到流动儿童较多的聚居地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影像等多种宣传形式, 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自觉参与免疫规划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容海,李承惠,严建国,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成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5,9(12):27.

[2] 孙美平,刘大卫,刘爱华,等.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2,8(2):91-94.

[3] 杨爱华,侯艳,汤立英,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分析[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10(2):38-39

3 讨论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一定的难度。针对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状况差[1],且疫苗接种率远低于当地儿童的特点[2],吴忠市自2003年以来,制定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要求各接种点每月对所辖区域入户1次,清查近期迁入的流动儿童,并进行管理,登记造册,上报流动儿童报表,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明显提高,但与常住儿童比较,建卡率、建证率、疫苗接种率仍需进一步提高[3]。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难于管理,由于流动性强,迁移频繁,联系电话不固定,使得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及时掌握流动儿童迁出、迁入的情况;儿童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预防接种,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 经济困难,预防保健意识不强, 不能及时主动到接种点接种疫苗,有的家长甚至拒绝接种疫苗,有的流动儿童即使在原籍已接种疫苗,但由于家长未将接种证带到现居住地,而且不能说清自己的孩子已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时间,造成接种医生无法给儿童补种疫苗,使得流动儿童接受常规免疫机会减少,疫苗接种率低。

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明确职责,并把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年终检查考核目标;加大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根据流动人口特点,重点加强居(村)委会、流动人口租房的房东、接种点医生的宣传,采取定期到流动儿童较多的聚居地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影像等多种宣传形式, 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自觉参与免疫规划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容海,李承惠,严建国,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成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5,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