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电网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036-02
智能电网,即电网的智能化,也被形象地称为“电网2.0”,是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分布式数据传输、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目标的电力传输网络。电力能源是国家的支柱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力网络及控制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现实,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主流方向。
1智能电网的特点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提出了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构想,明确提出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以“智能、高效、可靠、绿色”为建设原则,以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为支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满足社会用户需求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构建包括发输电、变配电及调度在内的电网可持续发展体系,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重大目标。智能电网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愈能力强
自愈能力即自我维护及保障功能,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智能电网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全面搜集异常信号并进行分析、决策及控制,也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最快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有效隔离故障点,缩小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范围和时间,减少因故障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
2)可靠性高
在提高电网中各关键设备的制造水平和工艺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种一次设备实施状态监测,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3)资产管理优化
电力体系是技术与资产相对密集的系统。为了维持电网的运行,需要较为先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电力技术和设备。智能电网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这些复杂繁多的资产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达到延长设备高效运行和使用、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4)经济高效
智能电网的建设理念就是要提高系统和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经济和高效地利用电力资源,切实提高电力投资的社会效益。如果说能够承载更多新能源发电是智能电网的外在效益,那么提高电力系统的投资效益则是其内在效益。过去那种被动满足用电需求的发电和输电模式造成了电力工业投资成本较高、投资收益低下现象,智能电网通过全面互动、智能管理的方式有力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5)与用电客户友好互动
依托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电网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二者的充分互动,一方面,能够使用电客户能够实时了解电价、供电等信息,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用电计划;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用电计划,合理优化配置发、输、配电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多可选的增值服务。通过上述策略,促成多样化、互动化、高效化的电能供应局面,促使电力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6)适应不同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提高,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设备等各种不同规模的小型发电、储能设备将广泛分布于用户侧,智能电网必须具备与之适应的安全、控制及保护设备。同时为了便于电能计量计费,还需要拥有配套的双向测量和能量管理系统。
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作为传统电网的全面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制。电网企业作为引领推动者,在技术研究、设备研制方面积极投入,发挥了核心作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电网应用优势明显,功能强大,其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除了传统电网的技术体制外,智能电网技术体制还涵盖了多种关键技术。在各项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及充分应用的前提下,智能电网的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实现智能输电的关键要素有:特高压输电、先进计量基础架构、双向通信系统、智能变电站等。
2.1特高压输电
特高压输电是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其技术和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联网范围内的所有电网,目前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关键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2.2计量基础架构
先进计量基础架构,主要由用户智能电表、前端采集装置、数据储存和处理系统、双向通信系统及和后台应用系统构成。
2.3通信系统
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需求侧响应都依赖于高速双向通信系统的支持,主要包括对开放性的通信架构、统一的技术标准、高可靠性与高带宽等等。
2.4智能变电站
智能配电具体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SCADA系统、配电GIS系统、配电工作管理系统、停电管理系统以及配网管理高级应用系统等等。智能电表应具有双向通信计量、接通或开断等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电价和用电等信息,并实现室内用电装置的负荷控制。供电企业在实时采集、有效监测、全面分析用户用电量及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力能源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科学安排发电计划,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最终实现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调度、配电工作管理以及配电网络分析等功能。
另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以及大规模并网也会给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一定影响。智能电网技术还应包括输送纳入调度甚至参与系统调节,电力电子、超导、大容量储能等先进的设备是提高输配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智能电网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需要相关部门及企业加大研发与建设力度,针对智能电网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促进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智能化电网 低压配电系统 特点 典型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电气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逐步提升。现阶段,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技术的监控、保护以及管理,使其能够保持长效持久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质量,这种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电网建设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以往的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控制设备、仪表仪器等相互组合来对低压配电线路实施控制、监测、保护等功能。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如果需要采用智能化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就需要采用微型处理器以及PLC来完成,这种控制方式的成本较高,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相当复杂,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可靠性和精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或单位都开始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并结合微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从而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
1 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原理
在现代电网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都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数字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也不例外。它是在传统低压配电系统的控制基础上,与新型的器件和仪表仪器相结合,实现对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电流、有无功率等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各个控制器件进行监控。另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通信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并结合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起到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系统中实时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并显示在系统显示器上,而且能够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第二,利用遥感信息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技术的提示并发出报警信号,还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故障记录。第三,遥感控制技术,对系统中的电器动作进行控制,并记录每个电器操作的时间、类型和对象等。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控主机。这一部分是通过通信和数据采集前端机来获取保护及对智能装置实施监控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会下达控制命令,由保护及监控智能装置和现场智能装置对低压配电设备实施保护、调节以及控制。监控主机还能对图形进行监视、自动生成报表、曲线分析等功能。第二,通信与数据采集前端机。顾名思义,这种前端机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实现低压配电系统设备的通信因实时数据的采集。通信与数据采集前端机适用于工程研究所相关的电气设备和系统的通信协议。第三,现场智能装置。这一部分是对低压配电线路中开关实施遥信、遥测以及遥控,并对所有开关实施保护等功能。第四,通信网络。这一部分是低压配电系统的关键部分,它是整个系统的神经,系统运行需要借助通信网络来实现各个环节的连通,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在选择通信介质时,应该采用光纤或抗干扰的双绞线。
2 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
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是根据低压配电开关配置,结合通信技术和智能监测控制保护装置,并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信功能对低压配电系统的设备运行实施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有其良好的优越性,不仅为电力用户提供可靠的电能资源,还能为整个系统的供电状况实施保护,为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稳定的供电保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质量。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低压配电系统,能够为系统自动化供电提供保障,这样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系统负荷运转,还能节约系统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与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相比,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实现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与传统低压配电系统之间存在的根本区别,也是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优势的根本体现。利用微型处理器以及精确度超高的数字模块,将整个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数据参数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能够提高系统测量的精准度,进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数字化能够实现系统的分散数据参数的集成,从而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时效性。
2.2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实现多功能化
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各元件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管控、测量以及保护等效果。而智能化电网配电系统却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它成功摆脱了以往单一功能的形式,实现各个系统的集成,以此实现多功能的效果。另外,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取代了以往复杂元件配置的控制设备和接线处理,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全面,而且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所控制、保护以及监测的对象都非常明确,比传统低压配电系统更加便捷,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还为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能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障。
2.3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实现网络化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此实现低压配电系统在计算机上的监测控制,并且对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存储、数字通信、远程控制、保护管理、自动记录、故障分析以及系统设备维护管理等多种功能。彻底淘汰传统的人工控制、管理以及保护,实现无人值班的工作形式,这对于电网系统的发展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也为未来电网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典型应用
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情况。本文结合某工厂循环水泵站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状况,对其实际应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该水泵站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由进线柜、无功补偿柜、电动机控制中心、控制柜、配线柜以及联络柜组成。根据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原理,可以将以上元件按照如下方案进行配置。
3.1 进线柜和联络柜的智能化配置
在该循环水泵站中,联络柜和进线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件,一般情况下,需要对两种系统元件进行测量,主要测量电压、电流、有无功率、有无电能等实时参数,并且需要对该元件的开关闭合状态进行监控。因此,针对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该循环水泵站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网络电力仪表,这种仪表能够对实时电压、电流进行数据采样,通过相应的数据计算,可以实现对元件中各项数据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显示。同时,还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网络通信,并将通信协议与网络电力仪表相互连通,以此实现远程控制。
3.2 无功补偿柜的智能化配置
在电网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输配电线路的电能损失。在配置智能化的无功补偿柜元件时,需要采用微机型的无功补偿控制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对电力用户的负载情况实施监控,并自动实施电能补偿,将无功功率控制在供电要求的范围内,对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电流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还能对三相电压、电流以及有无功率等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显示,并利用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实现对整个无功补偿柜的运行监控和设备运行管理。
3.3 网络通信控制器及监控中心的智能化配置
在该循环水泵站的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中,网络通信控制和监控中心是两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该水泵站的低压配电系统应该选用符合系统的网络通信控制器和监控中心。该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控制器带有两个通信口,可以将各子系统的设备与其中一个通信口相连接,形成一个主站接口,这样比较简单方便。智能低压配电监控中心能够实现整个循环水泵站的数据采集、操作控制、故障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管理等功能,而且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各类数据传送到上级管理中心。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以往的低压配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所以,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相关电力政策和方案的颁布,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农村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也顺应了电网系统发展的实际要求。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得不说,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使得电力行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增强。由此可见,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伟波.智能化技术在广州地铁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建设,2011(2).
[2]郑亚轩.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4).
[3]王培龙.浅谈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4]宋新启.基于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地铁配电电能管理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2).
[5]刘莹.低压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篇3
论文摘要:以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的需求特点为出发点,为实现以人为信息中心、信息主导的理念,提出智能检索的含义,并分析实现该功能的主要相关技术。
0 引言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在对新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克服当下网络信息检索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加强对不同需求进行信息搜集和发送的智能化服务功能。
1 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的特点
1.1 数据量巨大。在网络环境下,数据量大的惊人。大数据量会导致一些难以预料的软件异常,流量也会难以控制,对各个环节的策略和算法选择将会更加复杂。
1.2 多用户服务。多用户模式的信息检索服务必须注重快速反应,注重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对公共数据的共享,对临时工作数据的清理等。如果要针对不同用户开展不同服务,就要获取并管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大量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主动送到用户的手上。
1.3 用户层次复杂。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服务的用户中,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用户,他们的层次区别较难,拥有不同的操作技能和操作知识,面对这些非专业的用户,将更加需要人性化的引导式信息服务。
2 智能化信息检索的含义
智能化信息检索是在信息检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检索技术,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并满足同一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来学习用户的兴趣和行为,并综合利用这些用户信息,提高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从中识别出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偏好,并且能够根据用户对搜索结果的评价,自觉地调整搜索策略,使得对于不同的检索请求,不同用户都能够得到最贴近自己需要的信息服务。
3 信息检索服务的主体技术
网络信息检索通常采用搜索引擎技术,该技术是为了解决“信息迷航”问题而提出的。它通过相应的算法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
现阶段,网络搜索引擎有很多,用户比较常用的有google、有道、百度等等,这些搜索引擎能进行网络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等比较有特色的服务,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检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想要的不仅仅是有用的信息,他们更希望做信息消费的主人,使信息的搜索可以在一个相对主动的环境中进行。
4 智能信息索引的相关技术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检索服务就需要以下的相关技术进行支撑。
4.1 智能技术。智能又可以称之为智能体,它是在用户没有明确具体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用户需要,代替用户进行各种复杂的工作,如信息检索、筛选及整理,并能推测用户的意图,自动制定、调整和执行工作计划。
智能首先要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建立用户基本信息表(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名、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用户职业信息表(包括职业编号、职业类型、等级、职称等字段)和用户兴趣信息表(包括兴趣编号、兴趣类别、程度等字段),用来详细描述用户的个人情况,其中第一个字段可以设置成关键字。
然后建立用户检索策略表(包括策略编号、策略控制、检索词控制、检索时间控制、检索范围控制等字段)和用户检索评价表(包括检索编号、检索时间、检索词、检索结果数量、查全率、查准率等字段),同样的,第一个字段设置成关键字。检索策略表主要是给用户模型的检索定义一个比较完整的检索策略,检索评价表主要是对用户检索的满意度作一个简单的评价描述。
有了用户个性化数据库,一方面,在服务器端吸收智能技术的思想,引入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引入用户反馈机制来完善检索机制、提高检索命中率,同时也可提供面向个人的特殊检索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检索用到智能主要集成在客户端,配合用户兴趣完成搜索,它会对用户信息需求、偏好进行区别、归纳、总结,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并借助学习的规则,自动、独立地用户查找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4.2 用户兴趣挖掘技术。实现信息检索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对用户的喜好和习惯进行分析,日前,通常使用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用户主动提供自己的兴趣来得到用户的个性化向量;其二是在用户没有明确参与的情况下,系统通过观察用户行为来得到用户的兴趣,从而得到用户的个性化向量。使用第一种方法,可以选择下面两种方式:一是用户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类或在线文档分类后提供给系统,系统从这些文档或信息类中发现用户的兴趣;二是用户提供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其它阅读爱好等信息,系统从这些信息中发现用户的兴趣。但是,由于用户的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用户一般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兴趣以及感兴趣的程度,因此还需要使用第一种方式进行补充。使用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用户对推送页面的评价信息来更新用户的个性化向量。
5 结束语
智能化信息检索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一项被广泛研究的领域,它需要多种技术相支持,我们虽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道路还很漫长,真正实现信息搜索的智能化服务,还有待技术的智能性、主动性、自主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智能微电网;保护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展望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50
1 引言
智能微电网是由分布式发电技术组成的新型电网。智能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能量转换装置、负荷以及保护装置等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发配用电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不仅可以以大电网为依托构建微型配电网系统,而且还可以构建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能量管理的孤立配电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在某些情况下,智能微电网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电能需求而且还能满足用户热能的需求,在这种状态下,智能微电网相当于一个能源网。
本文对智能微电网最新发展展开了综述,从智能微电网的概述及特点、智能微电网的保护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并从电力市场背景下及新能源背景下进行了智能微电网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智能微电网的实用化和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2 智能微电网概述
智能微电网是独立分散的供电系统。在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可以通过交流母线上公共连接点的静态开关实现与交流大电网的链接与断开,即并网与孤岛模式的平滑切换。智能微电网由于靠近用户侧,输电线路短,减少了线路功率的损耗;同时,由于智能微电网能够并离网切换运行,增强了系统抵御大电网发生故障影响的能力,提高了智能微电网系统自身运行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智能微电网应具有以下特点[1]:
(1)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在并网运行的状态下,智能微电网在大电网中充当削峰填谷的重要角色,降低因负荷峰谷差带来的电力故障,保障了大电网运行的暂态和动态稳定性。当大电网接纳能力有限或者发生故障时,智能微电网可以根据保护装置迅速的与大电网隔离,实现系统孤岛稳定运行,提高了智能微电网系统自身供电的可靠性。
(2)稳定。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智能微电网在孤岛运行状态下能够保障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和电压/频率的稳定和减小系统谐波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满足用户负荷电能质量的需求。
(3)兼容。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导致分布式电源的分布具有分散性。智能微电网可以将局部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进行集中整合,从而实现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兼容。
(4)灵活。智能微电网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微型受控单元实现 “即插即用”,而且通过手段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下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
(5)经济。智能微电网作为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形式能够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3 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
在众多的智能微电网的关键技术中,保护技术和控制技术是智能微电网能够实现稳定运行的关键,开展智能微电网保护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1 智能微电网的保护技术
与传统大电网的保护策略不同,在进行智能微电网保护技术的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 智能微网内部的短路电流是双向的;(2) 在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下,智能微电网的短路电流有明显差异;(3)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可能含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各种分布式电源的短路电流差异较大;(4)更短的故障切除时间;(5) 微电网的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
为确保智能微电网保护策略的成功实施,在进行智能微电网保护技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 建立智能微电网以及各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模型。各类分布式电源以及同类型不同控制方法的电源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暂态稳定性可能不同。因此,应根据智能微电网发生故障时电压和电流暂态特性建立准确的故障特征模型。(2)研究有效性的故障识别处理算法。智能微电网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以及网络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应研究能有效识别网络拓扑结构和运行状态的故障情况识别处理算法。(3)如何实现智能控制终端与传统一次设备的可靠性集成。智能控制终端应能够通过故障在线分析、智能控制和保护、通信等功能与传统一次设备可靠性集成,从而实现智能微电网的智能化保护。(4) 智能微电网的保护策略应拥有足够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通信网络。在智能微电网系统中,信号采集系统的畅通是现实保护控制的基础。在智能微电网中央保护单元、分布式电源以及各个节点上应加入可靠的信号采集系统,以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2]。
由于智能微电网的网络结构、运行方式等与传统电网差异较大,基于三段式过流保护策略的传统继电保护不能直接应用于微电网。基于三段式过流保护理论,本文对智能微电网的保护策略重新进行了设计。智能微电网保护策略的实现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微电网保护策略实现方法
3.2 智能微电网的控制技术
智能微电网系统通过采用合理的协调控制方法实现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之间的稳定运行。智能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通常可采用主从控制、对等控制以及分层控制。其中,分层控制在智能微电网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智能微电网变流器控制模式是决定智能微电网系统能否孤岛稳定运行以及能否实现快速并网的关键技术。常用的智能微电网变流器控制模式有PQ控制、恒压恒频V/f控制以及下垂控制。
(1)PQ控制。PQ控制模式主要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并网变流器控制中,通过PQ控制模式可使智能微电网变流器按照功率指令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输出。PQ控制模式可通过电流控制或电压控制来实现。
(2)V/f控制。V/f控制模式常用于智能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在孤岛运行模式下,V/f控制模式通过采用恒定的电压幅值和频率值来控制变流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以满足负荷的需求。V/f控制模式智能微电网变流器表现为电压源特性。
(3)下垂控制模式。下垂控制模式是智能微电网变流器模拟同步发电机静态下垂外特性输出,以实现智能微电网系统电压幅值和频率的控制。下垂控制模式智能微电网变流器可以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可调输出阻抗的串联组合,既可以用于智能微电网并网运行状态,也可以用于孤岛运行状态。
一般情况下,在智能微电网并网和孤岛运行状态下变流器均可以采用下垂控制模式。在智能微电网并离网切换过程中,下垂控制模式的控制方式基本不发生变化,更有利于智能微电网系统的并离网刚切换[3]。
4 展望
智能微电网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有效形式,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柔性电力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智能微电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快速发展:
4. 1 大容量多级混合微电网技术
近年来,单一的智能微电网研究和应用已纯熟,但复杂的多级混合微电网仍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无法满足基于智能微电网技术的区域性多级配电系统改造需求,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多级混合微电网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4]。
4. 2 智能微电网与新能源
随着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传统发电成本的不断上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得到广泛重视。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及无污染等特点,而逐渐被电力市场所接受。以新能源发电为核心的智能微电网也必将被电力市场所接受。
智能微电网作为信息和能源双重载体。未来智能配网、物联网业务需求对智能微电网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家庭、k公室建筑等为单位的灵活发电和配用电终端、企业、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物流等将在微电网中相互影响,分享信息资源。承载信息和能源双重功能的微电网,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对等网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能源和信息[5]。
5 结论
本文对智能微电网最新发展展开了综述,从智能微电网的概述及特点、智能微电网的保护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并从电力市场背景下及新能源背景下进行了智能微电网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智能微电网的实用化和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智能微网研究综述[J].智能电网,2014(02):34-38.
[2]周龙,齐智平.微电网保护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3):147-154.
[3]梁建钢.微电网变流器并网运行及并网和孤网切换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篇5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市场 电网建设 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的发展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生活的追求也随之增高,社会对总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电量需求,则必须做好电力事业的管理工作。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电力事业的发展应当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种新兴的产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对其十分重视,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能够推动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提供更为稳定的电力市场。
1 智能电网的相关含义和特点
智能电网的兴起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探讨的话题,备受世人的瞩目。不同国家对不同电量的需求则有所不同,在智能电网的规划方案方面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智能电网的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而言,智能电网主要是一种以物理形式为基础的电网模式,充分应用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传感测量技术和其他等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环节都有所改变,能够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有效的整合各个环节的电力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的电网系统。实现电网系统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供电质量的提高,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网服务。另外,智能电网系统的形成,符合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做好节能工作,提高电能效益,而且所供应的电能更具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智能电网具有自愈性,能够自主地检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及时发现智能电网工作中的问题并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智能电网具有优化功能。其能够优化电网的结构,有效地规划电网系统,并对电网系统进行有效的运行和维护;最后,智能电网还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不仅能够满足分散发电的要求,又能够实现有效的集中发电工作。而且智能电网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以达到绿色电网的目标。
2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共同促进的作用。建设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电力系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很难被预测,而且也不是通过计划便能够得到保障,极易受到干扰。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则能够充分应用现代化电力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维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障电网运行的质量。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增加电网系统的容量,避免出现过多的检修数量。另外,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益。实施有效的智能电网,能够搜集更多更为准确的电力信息,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论是供电质量信息还是供电价格信息都能够及时地提供,有利于确保电力市场双方之间的利益,促进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且使用智能电网系统,能够提高人们的用电意识和节电意识,以使人们树立节能意识,减少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措施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市场的设计应当以此为基础,遵循新时期的要求,以推动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现如今,电力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好,所取得的成效也更上一层楼。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所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资源的应用效果也有所提升,所创设的市场机制也愈发完善。鉴于这种情况下,电力市场更具开放性,在抵御方面也随之加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市场需求。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电能多是来自于清洁能源,所使用的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在电力市场中,市场主体是用户,而用户的需求变化莫测,用户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负荷。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电网系统的零售市场发展更为迅速,而且零售市场的竞争性逐渐增大,能够增加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了稳定电力市场的批发与零售市场,则应当制定相应的响应机制,以保障高峰时期的电力供应充足,填补低谷时期的电量。在电网投资方面,则应当提高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要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确保供电价格的合理性。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和突破。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电力工业市场的改革,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采用新的设备,以促进现代电网系统的提升。在电力市场和智能电网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也会随之改变,受到一定的影响,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则必须加强对电力工业的管理,以智能电网的发展保障电力市场的秩序,以电力市场环境的稳定来推动智能电网的形成,从而实现我国电力工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9):1-6,22.
[2]唐凤海.分析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消费电子,2013(6):139-139.
篇6
关键字:智能电网;电力技术和系统;应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当今世界的资源越发不足,因此应该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眼前的发展和永久的利益结合起来。从电力系统角度来看,电力技术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并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智能电网的融合和推动。鉴于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那么智能电网的重要性就逐渐体现出来了。本文就根据智能电网的主要作用、特点、技术构成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和技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
一、智能电网的含义和特点
(一)智能电网的含义
若干年前,一位科学家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控制器,主要是采用一种群体方式,将楼宇中的电器进行统一协调和调动,这就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也被称为未来电网,它并不是具体的一个电网设施,而是一种综合了先进技术、将电网设备与其相结合的现代化电网,其主要特征为“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智能电网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广泛,包含了制动控制、分析决策、导航感应、传感测定和计算机技术等。如果想深入研究智能电网,那么应该充分理解其含义、特点、所采用的技术等多个方面。
(二)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是以环境内容、市场导向和安全信息为基础的,其特点有如下几点:兼容、绿色、优质、协调、集成、交互、自愈、高效。这8个特点中,自愈的含义是供应电力的同时,智能电网能够及时找出运营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进而妥善解决,从而使得电力输送的质量更加稳定,并且安全性、可靠性也更加切实;此外,交互的含义是智能电网将用户和电力企业进行双向的沟通和反馈,最终使得两者相适应,智能电网的双向通信和双向沟通是交互性的重要体现,那么电力用户就能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电力企业就能为其提供指定的需求。智能电网中的先进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采用先进技术对智能电网进行优化和融合,就能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益,并且高效运作;而绿色则是为了凸显智能电网所用能源为清洁的、绿色的、可再生的,这些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还能缓解目前资源消耗量大的现状,能有效解决地区的能源不平衡分部问题。此外,智能电网还能将自动化生产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并应用,且通过联网,还能够实现地方性的具体交易甚至全国性的大宗电力交易。
二、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和规划中的运用
在对智能电网的含义和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后,可以具体分析其特征,进一步实现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多元化应用。
(一)智能电网在发电中的充分应用
电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发电,那么如何将电力资源进行转化和储存所需要用到的科学技术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是目前电力技术和系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智能电网能够利用最新的发电设备和技术传输并储备电力,在上述过程中,智能电网所利用的发电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生物发电系统、风能发电方式和地热发电等等,智能电网能够将上述发电方式有机综合,在为社会带来充足电力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率;另一方面,智能电网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技术,还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性和安全供电性,从根本上缓解了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将供电和发电趋向平衡。
(二)智能电网在输电配电中的应用
输电和配电属于智能电网应用中的关键步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输电配电中对智能电网的有效应用,是目前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合理应用输电和配电,能够对电力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智能电网能够智能配置电网,并利用特高压的输电技术和设备进行电力的分流和运输,将输电和配电有机融合,不但能够将较远距离之外的电力系统相连接,还能利用超高温高导输电措施将损输电的耗降到最低,将污染度控制在0。
(三)高速双向通信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技术中,高速双向通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通信所用到的是智能电表和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且这些高新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能够达到智能管理的目的。在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能够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对用电量、输送电力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运行时出现的问题,也能进行智能纠错,因此,智能电网在高速双向通信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实现了电力输送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四)智能固态表针的应用
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是电磁表,电磁表能够对用电进行有效管理,而智能固态表针与其相比,其优势和特点就明显体现出来了。例如智能固态表针能够促进电力使用情况的即时通信和及时交换,对于不同时段的电力使用情况和用电价格能够进行记录、综合和掌握,从而推进用电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五)采用先进的电力技术对电网进行管理
智能电网的应用就代表必须要对旧式的电力技术进行创新,智能电网在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多元化的新型技术和性能极佳的设备,例如全控型的大功率电器和元器件等等。这些最新的高科技设备也是目前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和应用的最新要求,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六)智能电网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的电力管理和调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中,它涉及的面相对较广,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实现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对电力资源进行跟踪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力调度和控制,因为智能电网可以对电力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智能化的操作,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用电故障和电力管理混乱情况的出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我国电力系统更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整改应对措施。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积极的应对,在改进基础上提升智能电网效率。在改革过程中,电网发展越来越顺畅,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想而知,在未来发展中,它将具备新前景。这也正是我国电网发展之趋势,这个趋势呈现出美好的景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之国家,电网布局要符合我国国情,进行布局时能够充分考虑全局观。基于复员辽阔的国情上,进行科学化的电网建设和布局,这对未来电网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具体的建设时,应该着重做好电网规划,制定出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位。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电网建设离不开智能化电网技术的融合,想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王梦彪.智能配电网通信实时性与可靠性QoS路由机制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03)
[2]鞠阳,张惠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杨洋.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电网线路传感器系统的研制[J].贵州电力技术,2013(03)
篇7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化;探究
开展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标准。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形势日趋突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聚焦的热点问题,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采取技术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我国也在积极开展关于智能电网信息的标准制定和技术研究,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纳入国家规划,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信息安全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遇到的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整个智能电网运行环境的基础建设,供电部门为了保障整个智能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已经将信息安全技术放在在了首要位置。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在设备、网络和数据方面面临威胁。首先在设备方面,智能设备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物理载体,利用设备代替人们为完成工作,在无人监控的环境中,容易被攻击者盗取和篡改智能电网中的信息,同时新设备的技术部完善,也直接影响智能电网运营。其次在网络安全方面,智能电网应用范围广、用户类型多的特点导致信息通信网络成为影响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威胁之一,非法用户通过窃听、入侵、侧信道攻击及DoS攻击等手段进入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盗取客户隐私,泄露客户信息和密码,截取传输信息,恶意篡改系统设置,导致信息传递受阻,电网系统混乱。最后在数据安全方面,智能电网在整个运行工作中涉及海量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和认证措施的不严谨,会造成访问机制的混乱和数据的泄露。数据存储中心和容灾备份等防护措施的不完善,会引起数据管理混乱导致数据交换瓶颈,导致灾后数据修复困难,影响智能电网的有序运作。为了最大程度的服务智能电网的需求,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2009年,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了《工控SCADA安全指南》,同年6月,成立了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研究小组,专门针对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进行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维护智能电网的健康运行。
二、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1.传感测量技术。智能电网通过智能信息采集设备,例如无线传感器、短距离超宽带和视屏识别技术等收集电网数据,并且将大部分数据匿名化,实现对用户的信息安全的保护。2.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中,为了实现节能、可靠、无缝和低开销的远程通信和监控,无线网络成为主要措施。将Wi-Fi技术应用在对干扰不太敏感的非重点或者本地网络中,将CDMA技术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4G技术应用于窄带系统中,将先进的通信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中作中。3.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建设是对防火墙的有力补充。只有建立一个可以用于不同过程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完善的智能电表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到未知攻击,才能为智能电网提供一个安全全面的维护工具。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建设,根据智能电网的数据数量巨大,数据结构复杂等等特点,通过云计算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案来进行数据库建设。为数据存储提出新理念,避免在自然灾害和不可预见的意外发生时,智能电网的瘫痪,建立集中性的容灾备份中心,为各区域的运营部门提供一个良好的异地备份环境,支撑智能电网的有序工作。5.访问控制和认证技术。在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中,访问机制和认证机制属于核心技术。目前我国采用的密码技术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解决了部分例如机密性、数据完整性、认证、可控性等问题。当下我国对智能电网访问控制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以利用其他场景的访问控制,将其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加强用户以及设备的认证。
三、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想要不断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环境,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秩序,使信息安全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安全的发展方向,针对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安全技术加以研究突破,在设备的智能化、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我国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确保信息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第二,在纵向集成方面努力研究,信息的安全需求作为电网发展的重要基本,通过对现有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对关键技术进行专业开发和深度剖析研究,让信息安全技术更好的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做贡献。第三,随着现代信息化要求,网络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智能电网中,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安全的载体,因此,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第四,不断完善和改进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的管理体系,在追求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要以成熟的管理体系为依靠,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五,注重智能化、数字化的设备建设。智能电网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是保证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安全的基础条件,不断开发研究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统一配备,才能保障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安全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工作,其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智能电网安全运行的先行条件。因此智能电网信息技术安全的标准化建设,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有效支撑,是当下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祝婷 单位: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现状;特点
引言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未来电网发展方向。在智能电网环境中,新一代的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性能,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智能电网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使继电保护向着网络化、信息化和通信一体化发展。继电保护的传统技术在智能电网坏境下有明显的不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但是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继电保护技术将适应电网需要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智能电网发展及其继电保护现状
1、智能电网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电力调配负荷也在迅速增长,传统电网的继电保护缺陷日益明显。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电网继电保护的电源点潮流流向是固定的,易由于不合理操作,导致继电保护相关性能不能正常发挥;同时系统传感器及智能设备不足,不能持续地对外界进行检测和观察,发生严重的外界干扰时,如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不能自动预警,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低,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智能电网主要是以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物理网络为基础,创建开放系统,组织各级电网进行协调发展,整个系统中的数据,并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纳入应用范畴内,通过这种方式而使电网系统具有自动化、互动性、智能化以及高度集成等特点,有助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优化,从而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智能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及决策系统具有灵活发达、高度集成、实时运行的特点,智能电网还有着快速故障诊断和排除系统以及新型继电保护系统。
2、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现状
就当前来看,电力系统的发展向超高压及大联网系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灵敏性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加以保护,避免元件发生异常及短路现象,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选择性及速动性。尤其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采用先进的科技水平可对继电保护的性能进行强化,进而确保运行的方式。加上当前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使用先进的技术可解决多个设备、变电站网络的问题,为生活、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电能供应,实现继电保护的快速发展。图1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示意图。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
1、数字化
智能电网中互感器的传输性与传统电力网络模式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起到了良好的消除作用。基于此特性,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流互感器饱和、二次回路接地和二次回路短路等故障可忽略。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会随着电气量信息传输真实性的提高而提升,且在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传感器将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使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性能得到整体提升。
2、网络化
在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的同时,传统的继电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立将会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促使继电保护系统网络化。网络化对继电的保护主要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和发送,网络化给继电保护带来了安全,使得网络是实现了共享式,这样信息的获取与发送使电网运行实现高效化,把突变站的所有设备的信息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使得控制信号更加及时准确的传递于整个系统中。
3、自动整定
在智能电网中采用的继电保护装置通常为自适应继电保护,其特点在于可根据电力网络的实际运行方式、存在的故障对保护性能、保护定值和保护特性作出相应改变,可很好地配合与适应电力系统的变化,有利于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性能的转变。智能电网在运行中的频率会受到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影响,进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应用自动整定技术后,电力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时的过渡电阻、故障发展方向的判定都将随之受到一定的良性影响,其在保护性能的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
根据智能电网的运行环境及状态,着重分析继电保护。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1、广域保护
继电保护中的广域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内,以电网子集为分析对象,同时作为继电保护的运行单位。继电保护根据电网系统的子集状态,选择保护信息,通过分析继电保护的信息,明确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广域保护将电网运行范围划分成域,利用广域的范围处理智能电网的保护信息。广域保护技术的核心为控制与保护两个部分,广域保护中的控制理念,是为智能电网提供自愈的方案,方便智能电网运行中的自我保护,在最短的时间内保护智能电网,而广域保护则注重电网的状态与运行,致力于找出智能电网故障的原因,按照原因提出匹配的解决措施,由此能够解决智能电网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体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广域保护技术属于继电保护中的核心,保障继电保护更加适应智能电网的运行环境,跟上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确保智能电网的全面运行。
2、保护重构
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环境内,继电保护面临一定的压力,继电保护必须与智能电网保持同步状态,才能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解决智能电网中的各项安全问题。继电保护中的保护重构技术,可以根据智能电网的具体需求提供重构保护。例如:智能电网的运行方式发生变革,相对应的继电保护需通过保护重构的方式,适应智能电网的运行新方式,确保电网保护的可靠性。继电保护对系统重构的需求比较大,通过重构继电保护的功能,为智能电网提供诊断、保护的作用,及时继电保护的各项部件出现问题,也能快速、自主的寻找保护元件,协助继电保护系统恢复功能,因此,保护重构技术按照智能电网的环境要求,重新组合继电保护的功能,促使其适应智能电网的需求和发展。
3、保护设备
继电保护为适应智能电网的环境,还需采取科学智能化的设备,以此来保障继电保护的性能。电力系统内,智能电网构建的过程中,已经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可以为继电保护提供数据信息,方便继电保护了解智能电网的运行。根据继电保护的需求,电力企业应引进先进的保护设备,如智能设备、传感装置等,完善继电保护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熟悉智能电网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准确的评估传感信息,缓解继电保护信息处理的压力。目前,电力企业积极建设智能电网的同时,非常注重继电保护的应用,着重更换继电保护设备,促使其可提供精准的电网信息,强化继电保护的性能,发挥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优势。
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框架属于刚性框架,其网络条件、保护对象和连接方式均是预先制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在今后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的过程中,需不断改进和更新,从而实现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军,赵玉梅.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3).
篇9
【关键词】智能电网;利益相关者;权利-利益矩阵
1.引言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具有建设规模庞大、投资多、周期长,建设成果影响重大等特点,是一个具有众多利益相关方的集合体,从理念上升为实践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推进。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及建设重点,分析各建设阶段利益相关方的特点,从而对各阶段利益相关方进行定位研究。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米切尔和伍德总结了自1963年以来的27种代表性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弗里曼为代表的广义利益相关者定义,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1]。
3.基于影响力/利益矩阵的分类方法
由Gardner等人提出的矩阵分析法为实现关系描述开辟了一个重要途径[2]。与其它方法相比,更加直观、具可操作性是这一方法的突出优点。影响力-利益矩阵图如图1所示:
4.我国智能电网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及特征分析
4.1 我国智能电网利益相关方
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体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机构、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终端用户、装备供应商、协会/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
4.2 影响力与利益关切点分析
为追求核心价值,各利益相关方结合业务领域,将价值导向细化为利益关切点,围绕其制定战略规划和实施部署。表1给出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分析。
进一步梳理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力及具体表现,如表2所示。
将利益相关方利益关切点以及影响力水平一并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将利益相关方在影响力-利益矩阵中明确定位。这样的定位有便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极富针对性、并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析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应用改进影响力/利益矩阵,分阶段定位各利益相关者,并总结其各阶段的特点。我国智能电网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作用,关系到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以及战略未来,对其相关方进行透彻分析,有助于我国政府针对各方特点以及协调关系,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助推我国智能电网愿景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问题;对策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电网系统日益完善,给智能电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条件。但是随着智能网络的发展,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关研究工作人员除了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应重视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确保智能电网通信的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概述
2.1问题的提出
由于电网系统相对复杂,使智能化电网的实现相对困难,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精准度,首先要对智能化电网和通信技术进行优化,解决二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
2.2智能电网特点
2.2.1安全性能高
智能电网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运行的多种设备硬件,达到高效防护的目的,从而避免由于人为失误所导致的系统停止运行情况的发生。另外,智能电网和可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防止外来系统的侵入,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跟踪,以达到防止数据丢失的目的。
2.2.2稳定性强
智能电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通信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即使出现问题,智能电网也会在第一时间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
2.2.3自愈性好
智能电网遇到故障时,可以尽快完成修复工作,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传统的电网系统故障会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不仅给用户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也给电力企业本身造成困扰。智能电网可以在遇到故障时,将原有信息进行保留,传送给后台操控人员,有效避免了信息丢失情况的发生,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
3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给智能通信网络系统的建立造成了困扰。
3.1质量问题
现阶段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即通信信息系统接入网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给电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通信信息在接入网络时一方面可能造成信息传输方面的延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给智能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困扰。由此可见,对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首先需要对通信网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得到高效的维护和管理。
3.2稳定性问题
虽然智能电网系统必须保证通信信息的传输具有高稳定性,需要加强电网后台操作的稳定性能,以确保信息传输的高效进行。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稳定性较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2点:(1)网络因素造成的信息传输缓慢,这就使得通信系统的信号不稳定,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数据运行故障;(2)智能电网稳定性能降低,使通信信息稳定传输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困扰。
3.3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之下。目前,智能通信网络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网络黑客的存在,它会造成信息通信数据的丢失,从而泄露用户的信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智能电网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应当严格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从而降低企业和用户的损失。
4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4.1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在信息运输数据的安全上要重点关注,保证信息不被破坏和丢失,通过加密等功能防止非法盗用,对侵害以及非法入侵要严格抵制。智能电网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必须要在智能输入、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及网络路由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得到有效完善[1]。
4.2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
要实现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顺利结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层次模型和设计标准体系。一方面,构建人员要对电网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划分,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想使智能电网的运行始终保持高效状态,必须不断对智能电网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电网各个环节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需要预先设计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4.3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包括以下2点:(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需要对信息传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解决对策,确保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有效将损失降至最低。(2)加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智能电网系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查,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从而有效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5结语
电网通信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二者进行优化,通过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以及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等手段,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崟.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