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保护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保护建议

篇1

一、发挥宣传教育职能,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针对职工安全意识和现场危险的预知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工会组织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在职工中开展以“感受现场事故回放,吸取教训增强意识”为主的案例教育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工会组织还应以“师徒带教”为载体,组织具有丰富现场操作经验和安全技能的师傅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和现场危险预知知识的“传帮带”,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针对员工缺乏对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工会组织要加强安全管理,使职工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安全管理,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减少违章违纪和事故的发生。

三、通过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企业工会通过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归类,督促企业行政进行整改,并要求企业行政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职工进行演练,从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四、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针对工会劳动保护干部业务素质与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企业工会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创新学习培训的模式。可以采取工会劳动保护干部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短期挂职学习和参加安全管理培训班等专题学习培训的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从中寻找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切入点,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与企业安全管理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形成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特色,建立起一支“精业务、懂理论、熟现场、会操作”的工会劳动保护队伍。

篇2

某某市是一座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该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数百万外来员工到务工创业。外来员工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能否稳定和协调劳动关系,是关系到我市能否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劳动关系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者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双方利益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违背的一面,其相违背的一面在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利润与成本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双方是互成反比的关系,而劳动者收入是与成本有关的,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总是以降低成本来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往往导致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投入不足,牺牲员工工资利益。

我市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自身保障意识差,相关劳动权益容易受到侵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存在工资低,拖欠、克扣工资,加班时间长、缺乏劳动保障、福利待遇差等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市加班现象比较严重,相当部门企业员工每天工作在12小时左右,甚至在17—18小时。另外,某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设备成就,无安全防护措施,工伤事故频繁,职业病有增无减,使劳动力身心也受到严重伤害。一些企业在制订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时,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是自主制订。一味追求低成本,使劳动力市场上出现恶性竞争,并且由劳动者来承担恶性竞争导致的后果,即表现为越来越低的工资、越来越长的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缺乏等现象。

(二)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作为政府,既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地方的经济,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以获得最广大劳动者的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处理,将主要由劳动关系双方运用市场机制来自行调整,政府则通过劳动标准的制定和劳动争议的处理来对在这种运行加以宏观调控,实行“主体自行协商、政府适时调整”。但是,我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粗放型的发展形式,投入大量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作为其在国际市场上招商引资的优势,吸引了广大外资企业的入驻。因此,某些县为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较多地考虑地方投资环境对资本的吸引力,而对外来员工的权益较为忽视。“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招商引资的“法宝”,甚至为了所谓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些县将“执政能力”简化为GDP的增长能力,但在各种经济数据背后却有着不和谐的一面。

(三)现有工会组织体制面临挑战。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立工会组织,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设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会活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此同时,庞大的外来员工也因流动性大,不易被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目前,多数企业的工会工作也往往受制于经营者,工会主席往往由经营者兼任,使工会活动缺乏独立性。在一些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件中,如任意辞退员工、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加班等,很少看到工会在维权方面的作为。只以分散状态存在的工人无力抗拒掌握较多资源的管理者,工人缺少诉求渠道,劳资关系无人协调,往往会激化劳资矛盾。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权中,难免与企业发生矛盾,因此造成工会干部自身权益受侵犯的现象日益增多。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却存在不和谐现象,特别是劳资矛盾比较普遍,处理不好会引起社会冲突。近年来,我市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劳资冲突已成为影响和谐的一个个重要方面。

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他们都是通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来感受社会福利的优劣。如果他们在资源分享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感受不到社会的福利,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积累越长,的倾向就越强烈。特别是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富裕阶层的财富急剧膨胀,而普通劳动者收入低、增长缓慢的话,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其实,劳动者的收入低、增长慢,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如果相当大的一个劳工群体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就意味着消费品市场的萎缩。而且从国际上来说,低收入群体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迫使中国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为贸易方实施反倾销、征收惩罚性关税提供了借口。

近年来,我市出现的缺工现象,就与工资水平低、加班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对以往存在对人力资源实行掠夺性开发的“报复”。员工的倒流,出现了某些企业因招工不足,只得取消订单,甚至停产歇业,这说明要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善待员工。

转变方式,达到经济发展与维权的“双赢”目的

(一)统一认识,加强执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稳定劳动关系对稳定整个社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地方局部经济也不可能发展。具体到地方,就是使政府认识到以牺牲劳动者代价来换取本地经济发展不是长远的办法,应引导政府平衡招商引资与维权的关系。加强各级镇政府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强劳动、工商、税务、工会、法院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二)保护和善待外来劳动者

1、地方政府在努力发展经济、集中力量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应关注市场与劳动力生产率共同驱动的工资水平增长,达到社会发展良性循环。切实执行劳动标准,从源头上约束只重视经济发展的“一边倒”行为。

2、提高工资待遇。我们要看到,一味的追求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按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人工成本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层面上。如果提高工资待遇,一方面,不仅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另一方面,随着工资的提高,企业成本相应增加,那些依赖加工费来赚取利润的企业的生存、赢利的空间将被逐渐压缩,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竞争优势,考虑投资、经营战略的调整或再次转移,将企业竞争、营利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加快企业转型。

篇3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劳动局《关于安置城镇待业社残人员就业,扶持保护区街福利生产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目前,我市城镇中仍有一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盲、聋、哑、残青年尚未得到安置。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对福利生产加以扶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使这部分社残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关于安置城镇待业社残人员就业,扶持保护区街福利生产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

据调查,我市城镇人口中,盲、聋、哑、残人员约有一万四千九百余人,其中年龄在四十岁以下,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约有八千二百余人。近年来,各区街和各级民政、劳动部门安置以及个体开业等多种渠道,相继安置就业五千四百余人,目前尚有两千八百余人待业。为了尽快安置城镇社残人员就业,切实扶持保护区、街福利生产,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90号《批转民政部〈关于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生产的请示报告〉的通知》和民政部、劳动人事部民〔83〕城12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待业的盲、聋、哑、残青年就业安置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一、根据“三结合”的劳动就业方针,对城镇中社残人员的就业问题,继续采取多种渠道,积极加以解决。

1.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要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力争多安排一部分城镇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盲、聋、哑人。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举办盲、聋、哑人的职业训练班,为他们创造就业条件。

2.各区、街要发动、依靠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福利生产、生活服务单位。同时,还要发动街道集体生产单位、商业网点,因人制宜,就地就近安置社残人员。这是今后安置社残人员的主要渠道。对有条件从事个体经营的社残人员,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予以扶持。

3.各级劳动、民政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在招工中,对具有专业技能、工种对口、残情较轻的待业青年,在经德智体考核合格后,用人单位应予以照顾录用。各企、事业单位,在组织本系统职工家属和待业青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对待业的伤残子女应当统筹考虑,积极吸收。也可以同区、街联合举办集体福利厂、店,予以安置。

安置社残人员所需劳动指标,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在国家下达的计划内解决。属于集体所有制的,由市劳动局统一解决。社会福利工厂职工的调动使用,应和其他工业部门的职工一样对待;其劳动保险福利,应根据生产发展的水平,参照当地同所有制、同行业、同工种企业职工的标准执行。

二、遵照社会问题社会解决的原则,各有关单位对区、街福利生产和生活服务事业,要积极扶持,大力保护,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1.经委、计委、建委、市场委、城市集体经济办公室和有关工业部门,对区街福利生产,在活(货)源安排、产品调整、计划归口、物资供应等方面,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给予扶持、保护。各厂的生产原料、基建指标、维修物料计划,由民政部门汇总上报,由有关部门列入计划,切实予以解决。各厂需要的大工业的边角余料,可由福利厂与国营企业自行挂钩,直接供应。

2.福利生产、生活服务单位所需的场地和房屋,各区人民政府应统筹考虑,适当安排。一时难以安排的,也应在规划集体网点,或新建、改建住宅区时,做出相应的安排。

3.对区街福利生产单位安置的待业社残青年,由劳动局从城镇青年就业补助费中,按每人二百五十元标准,一次性拨给民政局,作为待业社残安置补助经费,对分散安置社残青年、区街福利生产单位安置的非社残待业青年所需的经费,按市财政局、劳动局津劳服字〔1983〕370号文件规定办理。

4.税务部门要从减免税方面鼓励区、街生产厂、店安置社残人员。对集体社会福利生产单位,社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免交所得税;社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但未达35%的,减半交纳所得税;社残人员在生产人员总数中占不到10%的,照章纳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单位,经市、区主管部门审查,税务部门核准,给予适当减免照顾。

5.人民银行对区、街福利生产、生活服务单位的兴办和发展应积极扶持,发放低息贷款。即在两年内优惠40%,按月利率三厘六计算;两年后优惠20%,按月利率四厘八计算。

篇4

一、基本概况

(一)调查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问卷分个人问卷和企业问卷两种。在全市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中以1%的比例抽取1100家和5000名职工。另外还选取了100家个体工商户和200名女雇工。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3份,有效率为89.4%;发放职工问卷52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977份,有效率为95.7%。

(二)本次调查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女职工就业保障(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工会组织的建立)、一般女职工劳动保护(包括经期保护、避免从事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避免从事有毒有害劳动、健康检查)、孕期劳动保护产期劳动保护、哺乳期劳动保护和女职工卫生设施。这次调查的内容是1988年以来最全面的一次。

(三)经济类型构成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女职工人数较为集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公司制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机关团体单位等。调查的1073家企业中,扣除没有法人代码的非个体经营户后,为895家单位。被调查的1073家单位共有职工223991人,其中有女职1115245人,占51.5%。

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执行的基本情况

(一)76%以上的女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也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保证。从调查的企业卷来看,职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180177人,占全部职工的80.4%,其中女职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94902人,占全部女职工的82.4%,略高于全部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从个人问卷来看,4977名女工,已签劳动合同的占76.7%。

(二)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情况

在被调查的单位中,822家单位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占全部单位的76.6%,其中692家单位还在工会组织中建立了女工组织,占64.5%;在建立工会组织的822家单位中,有468家单位的工会组织代表女职工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占56.9%;而且有449家单位还在集体合同中写进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内容,占签订集体合同单位的95.9%。从本次调查的个人卷来看,女职工所在单位一般均有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

(三)对《女职工禁忌劳动规定》的执行情况

从调查的个人问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单位对《女职工禁忌劳动规定》的执行情况很好,90%以上的单位均遵守不安排女职工从事四级劳动、井下作业、有毒有害工作,以及一切不适合妇女经期承担的高空、低温、冷水和三级强劳工作。未安排不适合的劳动和四级体力劳动,占被调查人数的99.0%;未安排有毒有害工作的禁忌岗位工作的女职工占被调查人数的97.0%。

(四)对女职工的孕、产期保护情况

孕期保护是女职工特殊保护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母婴健康,大部分单位对怀孕7个月以上女职工及时调整适宜的工作,不安排其加班或从事夜班劳动。从总体上看,约有94.8%的怀孕女职工能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人劳动时间者占73.4%,在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工作的被调查女职工有80%的人产前检查列入劳动时间。从对企业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单位能执行90天产假的规定。从不同的经济类型来看,在被调查的8种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中,集体经济企

业、公司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享受90天产假的产后女职工比例均在95%以上。

(五)女职工健康检查和妇科检查的情况

在被调查单位中,68.4%的企业能够定期对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其中77.4%的单位能在1—2年检查一次,17.4%的单位能在2-3年检查一次,其余单位则要在3年以上才能检查一次。另外,能对女职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的单位有711家,占66.3%,其中1-2年能检查一次的占72.0%,2-3年能检查一次的占17.9%,其余单位则只能在3年以上的时间检查一次。

三、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存在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工会的80.2%,未建立的74.0%)、是否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工会的74.32%,未建立的56.7%)、定期妇科检查(建立工会的73.7%,未建立的46.1%)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说明建立工会组织,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建立工会组织又与单位的经济类型密切相关。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比例是最低的,不足10%和20%,其次是私营企业。而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伤害的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单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外商投资企业如果是跨国公司,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尊重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合法经营。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这是造成工会组织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些单位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不易管理,又缺乏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也是原因之一。再有就是一些单位规模较小,变化较大,经常处于频繁的转产、重组或关闭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原因。

(二)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经济类型的单位在维护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将女职工劳动权益写进集体合同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9%)、外商投资企业(4.8%)比重极低,私营企业也不高,最高的是国有经济单位;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妇科检查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得最差,特别是定期妇科检查,这些单位的比重只有国有经济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以下。个体工商户对女职工的妇科检查和两年以内妇科常见病检查率不到50%;在妇科检查费用的报销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报销比例最低,只有20%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不予报销。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缺乏

调查显示,在女职工卫生设施的保障上,各经济类型单位均不高。这主要与单位人员的规模有关。在被调查的全部单位中,有345家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2%,而在221家女职工大于100人的单位中,有72个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6%,在852家女职工小于100人的单位中,有273个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0%。虽然比重很接近,但是应该说,大于100人单位的问题更严重。因为根据1993年《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女职工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法规已经公布8年多了,被调查的女职工在100人以上的这些单位,仍然有三分之二没有执行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在一些企业女职工“四期”保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在经期保护上,本次调查只设立了“经期是否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及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劳动的人数”,就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并不严重,但差别最为明显的是在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在国有经济、公司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比例分别是0.05%、0.04%、0.05%,而在外商投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一比例高达6.9%和0.66%,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孕期保护上,总体上约有94.8%的怀孕女职工能够定期进行产期检查,但在孕期检查费用的报销上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经济类型的单位

,差别很大。国有经济单位孕期检查费100%报销,比重最高,私营企业的比重最低,而外商投资企业中是根本不存在全部报销的。在不予报销的单位中,以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最高,达到82.4%;从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人劳动时间的情况来看,尚有26.6%未计人劳动时间。公司制企业,港澳台商企业以及个体商业户工作的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入劳动时间的比例更低,未算作劳动时间者占50%以上。

3、在产期保护上,突出问题是不同经济类型单位怀孕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工资标准的情况上差别比较明显。主要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只有24.2%的怀孕女职工能享受100%的原工资,而在外商投资企业,根本无此待遇;在这两类单位中,还有15—17%的怀孕女职工只能享受最低工资以下的待遇。

4、在哺乳期保护上,在全部调查单位中,三年内怀孕的女职工只有58.2%的人哺乳时间有保证,比例是相当低的。

(五)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要求和运用范围已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经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标准及相关报销标准和当前工资制度不相适应,各单位难以准确执行。例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基本工资伸缩性很大,在企业自主确定工资的情况下,要给予新的、具体的说明。

(六)国有企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一些项目上不如其它类型的企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国有企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方面一定比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做得好,但本次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在一些项目上不如其他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在避免女职工接触有毒有害工作岗位方面、在女职工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卫生用品发放方面、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方面、以及在产假工资100%发放方面等都出现一些问题。由此说明,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四、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条款较多,主要集中在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犯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中。从这次调查情况看,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直接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条款主要集中在第3—11条中,而调查显示,其中违反第4—10条的情况都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这说明我们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为此,建议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一项定期联合检查、监督的制度。定期检查贯彻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落实情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使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采取措施,让广大女职工参与到法律的监督执行中去,充分利用现有法律维护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尽快出台职工生育保险制度

目前,我市五大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四项保险制度相继出台。为保障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不受侵犯,解决女职工孕、产、哺乳期内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建议**市尽快出台生育保险制度。对女职工的生育价值实行社会补偿,将原来的生育“企业保险”变为“社会保险”。这样既体现新形势下政府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又有利于女职工生育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对促进和保护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立法,修改和补充女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已经颁布实施14年了,“**市的实施办法”也已经颁布实施了13年。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许多是原有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原有的女职工保护条款局限于对女职工的生理保护,而对社会保护未涉及到,这就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产充和完善。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有待从以下方面加以修改和补充:一是

某些内容有待补充和细化;二是检查、监督要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对于违反者如何进行处理或处罚,及其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缺乏罚则,难以有效地制止违法行为,应补充具体的条款;四是对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主要领导者给予奖励。建议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拿出补充、修改的详细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如前所述,在被调查的1073家单位中,有180家(16.8%)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它们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将很难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调查数据显示,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在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对于建立工会组织的问题,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员流动率较高的特点,组织跨行业、单位的工会,由管委会直接管理。这个办法可以在工会组织比较薄弱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加以推广。有了跨行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就可以在保护职工利益、特别是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等方面发挥监督、检查、督促的作用。

篇5

独山子石化公司针对企业生产特点,以确保安全生产为目标,践行“安全要诚实、治本、养成文化”的理念。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搞好劳动保护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使劳动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体系评估名列股份公司第一,连续八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一、完善参与渠道,积极推进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和全总颁布的《三个条例》关于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要求,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抓组织建设,形成劳动保护工作的网络

工会建立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32个,组建了一支千余人的班组劳动保护检查员队伍,基层工会各级劳动保护检查人员配备率达到了100%。

(二)搞业务培训,提高劳动保护工作的水平

工会坚持举办劳动保护知识学习班,努力造就懂政策、懂法律、懂理论、懂技术,既有调查研究能力,又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先后开展了《班组建设安全卫生知识》、《三个条例》、《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知识等相关培训,覆盖面达100%。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均经过培训考核,颁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证,100%挂牌上岗,并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

(三)建规章制度,履行劳动保护工作的职能

工会结合企业HSE认证体系建设,编发了《工会工作考核标准》、《关于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制度》、《各级工会专兼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挂牌上岗制度》、《工会组织参与行政安全大检查制度》。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到六个坚持:

1.坚持例会制度。公司工会每季度与安全环保部门或有关领导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影响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对策,对于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妥善解决。

2.坚持质询制度。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会主席牵头,职工代表及职能处室相关人员对部分单位进行管理质询,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坚持监测制度。确认工业卫生监测点,扩大监测点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同时,健全完善了监测、分析和登记制度。公司工会、环境监测中心、职工医院三家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将取得的有关数据记入台帐并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卫生点评,列出应治理的项目和岗位,为搞好尘毒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坚持参与制度。一是在源头上参与,参与行政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动保护各项制度措施的制定;二是在点子上参与,积极参加行政开展的安全生产活动,想办法,出点子;三是在关键处参与,针对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中的难点重点做工作,把掌握的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状况向行政提交书面反馈意见和建议。

5.坚持巡检制度。从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到各分厂、车间和班组的检查员都实行了巡检制度,坚持设备发生故障和进行检修时、节假日生产时,工会劳动保护检查人员必须到现场,做到“四不放过”。即发现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不彻底制止不放过;对事故隐患不妥善处理不放过;遇到险情不彻底排除不放过;问题处理后对危害认识不足不放过。通过加强巡回检查,坚持对事故隐患的及时报告,跟踪促改,有效地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6.坚持奖惩制度,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尤其是公司党委,对认真巡检,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的单位和个人立功嘉奖大力表彰,充分体现了党委对安全工作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加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约束力。

二、加大实效力度,认真落实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1.抓好基层,把劳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把劳动保护工作落实到生产班组和一线岗位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和基础。公司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在履行检查中发现,个别单位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在履行职责时,有时不敢说真话。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工会编发了《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岗位检查表》,将“有无发生劳动保护检查员因履行职责、照章办事而遭打击报复现象”编入其中。该检查表由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每班亲自填写,各单位工会每周检查落实,公司工会每月进行抽查,以保护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履行职权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大大激发了广大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公司各单位也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列入班组管理,并为其增加岗位津贴,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工会坚持在基层开展“结对互保规范运作”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人人为安全生产提建议、做好事活动,每年提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近千条,实施率达95%以上。同时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将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还建立了“劳动保护检查记录”、“隐患整改台帐”、“易燃易爆、设备要害,尘毒危害”防范措施平面示意图,把基层劳动保护工作推上新台阶。

2.替职工说话办事,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工会针对不安全和不健康因素拟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先后投入技改技措项目,改造了公司锅炉污水池除灰系统、锅炉渣仓、锅炉房输煤廊降低粉尘污染,锅炉厂房密封改造、天利实业碳素厂粉尘治理等项目,对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碳素厂职工佩戴的防尘口罩每月一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公司工会立即同单位进行协商,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机械厂制桶车间,磨边机噪声大、粉尘输送通道不畅、喷漆岗位劳动防护不到位。公司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与行政协调,配备安全可靠的耳塞,改变粉尘输送通道,取消喷漆岗位,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3.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安全环保持续向好

各级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组织开展关键单元工艺危害分析(HAZOP),深入组织电网罐区、盲肠死角、火炬系统、报警联锁、地下管网等专项检查。推行看板管理,规范“两书一表”,集中整治受限空间、涂装等重点作业,检查、施工安全受控。低碳循环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造裂解炉衬里、智能监测蒸汽管网,全面实现节能节水目标,供热锅炉煤耗水平保持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一。烟气脱硫除尘,废渣综合利用,废气达标排放,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

三、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回顾近几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深刻认识到:

1.工会要履行监督职能,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争取行政职能部门的有效协作,是搞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保证。

2.依靠职工,群防群治,是开展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要通过群众性的安全活动,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篇6

关键词: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70-02

劳动保护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作为劳动保护的重要体现,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全总每隔几年都会根据实际重新修订颁布三个《条例》,进一步明确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使我们对这一工作的落实有了法规政策依据。但从目前一些企业的情况来看,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发展还比较缓慢,离法规要求尚有差距,无法跟上企业安全发展的需要。

一、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劳动保护监督缺乏应有之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层劳动保护监督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组成部分,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从人们固有的观念看来,基层车间有负责安全的专职人员,安全生产的事由他们来管是天经地义,基层单位的工会干部去管安全则属于多管闲事不守本分。不少人认为,劳动保护监督工作就是可有可无的。而从工会干部自身来说,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大部分基层单位的专职工会主席已经转成兼职或承担了更多的工作,虽然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是工会的职责,上级也有部署要求,但本来就工作缠身的他们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长此以往,导致制度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基层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成了摆设。一些职工也不知道有这个组织,就更谈不上参与监督了。

(二)基层劳动保护监督缺乏群众之基础

劳动保护监督的本质就是组织群众自发、自觉地监督安全生产的手段。失去了群众这个基础,就谈不上什么监督了。笔者近日通过调查询问职工三个《条例》是什么?大部分职工隐约知道有三个《条例》的提法,但都不知道三个《条例》的内容。其实三个《条例》每次重新修订颁布的时候,各级工会组织根据上级要求也专门组织过培训,但到了基层,一般都认为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是安全部门的工作,跟工会没有什么关系。基层工会也就只进行了简单的宣传,职工对具体内容不了解也在预料之中。可想而知这样的群众基础,如何去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三)基层劳动保护监督缺乏落实之机制

工作创新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劳动保护监督也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才更有活力。目前,上级工会对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提出的创新要求不少,但对在基层如何落实却考虑得少。一些企业虽然年年搞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但检查的效果不突出。虽然工会组织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中是以宣传教育为主,以法律手段为辅,但是应及时把检查结果通报行政,并监督行政进行整改。而实际上往往是对检查出的问题,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整改一下,否则就因资金、技术和条件等原因,最终落实不到具体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上。时间久了,上级再怎么要求,基层也有一套应付检查的程序,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和作用。

二、深化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基础建设,创建良好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环境

在当前形势下,要真正做好劳动保护监督工作,首先要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建设一支过硬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从而为劳动保护监督打好基础。

在工作作风上,要勇于开拓、大胆敢为。作为执行者,基层工会组织要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各项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破除依赖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依法独立的开展工作。在实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既要教育纠正忽视安全的现象,又要认真协助车间行政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在工作方法上,要围绕中心、突出监督。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要放在车间中心工作中来抓,要有整体观念。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不能脱离车间主体工作,由基层工会组织单独执行。因为工会组织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中主要是立足于参与和维护职工利益上,因此,要把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和安全生产融为一体,发现问题在通过调查属实后,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进行解决,努力改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组织建设上,要健全组织、完善网络。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群众监督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把责任心强,安全知识丰富的工会会员吸收进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中,为基层织就一张安全大网,形成安全人人管的群众监督机制。基层车间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要靠班组去落实,因此基层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前线哨兵作用,把好安全生产关。基层工会组织要抓好劳动保护的专业培训,提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掌握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监督能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

制定一个好的制度体系,可以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必须要和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建立长效地安全防范机制。

健全管理制度。有关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意见、办法有很多,基层工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各项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对监督检查员的任命、管理、考核、奖惩等,就要建立具体的工作细则,这样在执行过程中有规可依,使监督检查员知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同时,还应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小组定期汇报制度、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安全措施合理化建议制度、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落实基层工会监督检查的职责,形成有序的工作格局。达到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管,职责能落实。

健全监督制度。要把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化,就必须制定劳动保护监督员参加安全部门的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监督整改制度、违规操作曝光制度等。积极开展班组职工排查事故隐患活动,及时制止不顾安全冒险蛮干、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不安全行为,特别对危害职工安全利益的隐患,要以“隐患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向行政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整改,营造“人人重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氛围。

(三)加强监督力度,履行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

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基层工会应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指导下,积极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监督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加强监督检查基础工作。各基层工会应根据三个《条例》的要求,建立起安全监督检查组织网络,发挥网络监督检查作用,提高劳动保护监督和现场安全检查的水平。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员的培训工作,争取做到持证上岗。现在有的单位佩戴袖标上岗,效果更好。对班组劳动保护检查员,要根据班组人员和生产变化,及时调整,加强培训。要着重提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培养一批能监督、会检查、敢管理的职工监督检查骨干,承担起基层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基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需要有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职工如果缺乏参加监督的欲望,这项工作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因此,强化激励因素是强化安全监督检查行之有效的方法。现阶段基层工会要根据制度,加大对安全劳动保护工作的考核,对在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最终达到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篇7

一、移动支付项目总论

1、项目背景

2、可行性研究结论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移动支付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项目发展概况

3、投资的必要性

三、移动支付项目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1、市场概况

2、市场预测

3、营销战略

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四、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1、建设条件

2、场址选址

五、移动支付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组成

2、生产技术方案

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土建工程

六、节能节水与环境保护

1、节能及节水

2、环境保护

七、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

1、劳动保护

2、安全卫生

3、消防

八、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1、企业组织

2、劳动定员

3、员工培训

九、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工程项目管理

2、项目实施进度

十、移动支付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

3、投资使用计划

十一、移动支付项目财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2、财务评价

3、不确定性分析

4、敏感性分析

十二、社会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十三、风险分析

1、风险类别

2、风险应对措施

十四、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附件

1、项目承办单位营业执照、法人证书复印件

2、当地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关于项目的支持文件

3、查新检索报告

4、检测报告

5、相关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复印件

6、自有资金存款证明

7、相关银行贷款承诺

篇8

关键词: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近年来,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主要围绕群众展开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工作场所的现场监督与操作过程的防护,由于监督的滞后以及防护工作缺乏主动性,劳动保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整个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由于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有效展开。

一、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现状

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如何在新时期应对和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方面的作用,要积极推进和谐企业的构建,即是工会的工作要求、职工的期望,更是时代赋予的重任[1]。由于劳动安全防护的被动性以及监督的滞后性,劳动保护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大大减小,如果说将来动保护工作重心有被动保护向积极预防转移,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效果会更好。

(一)职工对自身劳动保护认识不足。部分员工技能素质不适应,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动维护自身安全与健康的意识,大部分的职工没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问题,会对职工自身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缺乏了解,忽视了劳动保护对身体健康的保护,这说明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不全面。

(二)工会干部对劳动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忽视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工会领导对劳动保护工作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经常只是嘴上说,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另外有部分单位在劳动条件改善上的投入不足,对于职工劳保的用品发放不及时,这种情况下阻碍了健康检查的工作展开。甚至有的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减少了相关安全投入

(三)工会对相关维权工作没有做到位。工会对于职工劳动保护相关的决策不能及时参与,意见与建议得不到及时采纳,只有事后监督,导致工作效果差。尤其是有的单位工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参与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相关维权工作处于滞后的状态[2]。

(四)基层工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下,对工作监督不足。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缺乏,工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有的相关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严重影响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的工艺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差,不清楚工会劳动保护的具体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他们的监督力度不够和不知如何进行监督,使得监督职责难以履行。

二、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相关问题的对应措施

(一)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实现劳动保护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在大多数高危行业中的职工中,他们由于缺乏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也缺少参加相关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基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要学号《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劳动法》等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成为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专业。可以通过举办相系统的内工会干部培训班,强化劳动保护知识培训。加大对职工安全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工安全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并对预防事故的意识提升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做好劳动保护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加强调查研究与源头参与。加强调查研究是工会正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对职工群众呼声真实的反应,是提高源头参与实效性的基础工作。工会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另外,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源头参与的力度,从源头上对职工的劳动保护权益进行维护。对于基层工会来说,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平等协商制度的作用,保障职工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通关相关的职代会,对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和监督实施。

(三)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维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参与立法和依法维权已经成为工会开展好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第一,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时刻关注立法动态,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提出当前经济活动中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对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优化法制环境,为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提供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第二,坚持依法维权,以贯彻落实《劳动和合同法》为基础,在高危的行业中应该签订劳动安全合同,这是预防职业危害的有效法律手段[3]。另外,应加大预防性条款的比重,促使基层单位及时发现并对隐患进行整改。在转向合同中要说明职工在劳动保护方面的权利义务以及待遇,以期提高职工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自觉性。

(四)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是开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基础。建立各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机制,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另外要抓好工会劳动保护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工会工作人员的做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配齐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兼职干部,还应该配齐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并充分利用工会系统和安全监管部门等各方面的力量,用培训、排除学习等方式提高劳动保护队伍的理论政策和专业技术水平。最后要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动工会劳动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使得劳动保护工作重心转移,依靠基层,发挥基层工会组织贴近职工,了解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能够及时维权的特点,提高工会劳动保护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一支业务知识强、责任心强的劳动干部队伍已适应劳动保护工作重心转移对工会干部素质的要求,鉴于此,才能有效保证基层劳动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金玲.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应重在落实责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2(03)

篇9

从眼下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现状来看,整体上不容乐观。一些地方说的多做的少,只说不做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还没有真正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劳动保护工作也没有随经济发展而有所进展,有的甚至是停滞不前,很多工作只注重表面。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订在纸上。农民工劳动保护实际处在一种难以言表的尴尬境地中。

从时下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归口管理来看,思路不是很清晰,虽然很多面上工作大多由政府主管。但在具体实施中,劳动保护部门由于人手有限,经费不足,专项资金匮乏,这项工作实际难以开展。卫生、安监、工商联、工会等机构或组织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协调联动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不尽人意。

从当下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实质性来看。虽然任务重。形势紧,压力大,但进行的效果不太理想。总体起色不大。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也没有更好地加强联系和横向协作,实际运行此一时彼一时,遇有上级检查,就骑着马拎着鞭地应付一下。按照先选几个点。再进行走访调研,后形成汇报材料的套路,重视一下劳动保护工作。基本模式是说一说成绩。摆一摆问题,找一找方法。表一表态度,提一提建议,谈一谈打算也就算完成任务,实质上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

篇10

【关键词】综合型服务企业 职工劳动安全健康

一、综合型服务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健康发展形势

某实业公司为综合型服务企业,拥有餐饮住宿、运输汽修、物业服务业务。随着近年的发展,企业经历着经营思路、服务意识、硬件设施设备乃至服务方式及流程的改变,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管理问题尤为凸显,此现状下要对涉及各项不同领域的服务统一进行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管理具有一定难度,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及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涉及职工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保证。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铁路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这些都为开展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三是职工群众对劳动保护的迫切要求,职工群众对劳动保护的迫切需要,决定了组织必须把维护职工的劳动保护权利作为劳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切入点,发挥在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不利因素。迅速发展的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重视度不足,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多发;大量农民工进入企业,在一些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情况下,造成职工队伍整体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下降;由于简化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等程序,致使事故隐患增多;一些干部对劳动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劳动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需要。

二、综合型服务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开展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但内容有待提升。综合型服务企业要求对新员工、班组长、作业现场技术操作人员、转岗人员、主管领导及主要负责人进行职业安全培训,确保公司的各项服务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但存在对职工职业安全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内容不够有针对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效果。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但部分职工对所从事岗位的职业危害不重视。综合型服务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并具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条款,但由于服务行业岗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劳动内容较为简单,因此部分职工与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没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内容或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所从事岗位职业危害不重视。

建立职工劳动保护体制,但执行不到位。综合型服务企业制定劳动保护措施,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组织职工定期体检,有效防范职业危害病发生。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不及时、部分职工不定期体检等问题,给防范职业危害病工作带来隐患。

控制安全生产硬件条件和环境,但安全生产投入还需加强。综合型服务企业对其设备设施按时维护保养,定期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要求检查现场作业环境,最大限度的排除企业安全发展、职工安全健康隐患。但实际中仍存在设备设施更新不足,作业环境距安全生产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问题。

三、改善综合型服务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健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综合型服务企业主管领导、主要负责人和专(兼)职技安员要切实承担安全监管职责,制定全面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行为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准入条件,并加强监督检查,遵循“四不发过”原则,不留死角,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作业环境。综合型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工艺、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安全监控手段,减少生产场所的危险物品数量,从源头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坚持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职工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并定期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提升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技术方法。

加强劳动保护,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活动。综合型服务企业须贯彻落实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强化劳动保护内容,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专项行动,做到有专门机构、专项经费、专门人员负责劳动保护工作,并督促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同时发挥安全职能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和监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