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协议;多哈农业谈判;发展中国家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54—05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界定,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取足够、安全和有营养的粮食,以维持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在国家层面,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虽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始终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有足够的粮食可以供给那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但由于粮食产量的分布不均以及进口能力的限制,许多国家仍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生产的粮食基本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和粮食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显示,1998—2000年间,世界上大约有8.4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其中有7.99亿位于发展中国家。而到了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总数上升到9.25亿,其中98%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饥饿人口的比例平均高达16%,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农业维持生计。因此,粮食安全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二、WTO《农业协议》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

(一)《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

国内支持是指政府通过各种国内政策,以农民和农业为扶持对象所进行的各种财政支出措施,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直接支持以及其他补贴形式在内的国内保护措施。其政策目标是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由于许多国内支持妨碍了自由贸易,《农业协议》对于国内支持措施的总体思想是进行削减。根据国内支持对贸易的扭曲程度,《农业协议》将其分为“黄箱”、“绿箱”和“蓝箱”,并对不同的支持实施不同的规则。

“黄箱”支持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协议》的规定,需要以1986—1988年(基期)国内支持的年均水平为基础,进行综合支持总量(AMS)的削减。其中,发达国家在6年内平均削减AMS的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平均削减AMS的13%。如果AMS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则不需要纳入AMS的计算和削减,其中发达国家的微量允许水平为5%,发展中国家的为10%。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成员方在基期内没有采取“黄箱”支持,它以后也不能采用,除非在微量允许的标准之下。而那些在基期内采取了“黄箱”支持的成员方,除需履行削减义务外,仍然可以对农业维持相当程度的补贴。事实上,长期以来能对国内农业提供巨额补贴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AMS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因此,《农业协议》实际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使用“黄箱”支持的权利,从而制约了其选择有利于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由于AMS的削减承诺并不彻底,实际上也给发达国家预留了巨大的农业补贴空间,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仍会产生较大扭曲作用。

“绿箱”支持指的是对贸易没有扭曲作用、对生产没有影响,或只有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国内支持措施,免予削减义务。它包括与生产脱钩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收入安全网计划、作物保险计划等。虽然这些支持和农产品价格并不直接相关,但却为农民提供了额外收入,从而间接地补贴了农业生产正如OECD所指出的那样,任何影响生产者财产、资金流动和对风险态度的支付转移都会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比市场更多的支持。实际上,国内支持措施不可能完全与生产和贸易无关,并因此具有非扭曲性。因此,“绿箱”支持仍对生产和贸易存在一定的扭曲作用,但“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底线是什么,《农业协议》并没有确立任何判断标准,导致“绿箱”政策的范围失之过宽,面临不断被滥用的危险。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为规避AMS的削减承诺,经常将“黄箱”支持转化为“绿箱”支持。据统计,在1986—1988年至1995—1998年之间,OECD国家的“黄箱”支持下降,但“绿箱”支持却翻了两倍。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施“绿箱”支持远远超出了其技术、财政和管理的能力,所以实际上“绿箱”支持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发达国家的生产者。

“蓝箱”支持是价格支持的特例(“黄箱”支持的一种),是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美国和欧盟最后妥协的结果。它允许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政府制定的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对生产者予以补贴,实际上是变相地承认了扭曲生产和贸易的国内支持政策的合法性。尽管这些支持不能用于扩大生产,受限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或牲畜头数或确定的基期水平,但是它仍然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并且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根据《农业协议》第6.5条的规定,“蓝箱”支持只有在符合限产要求的前提下才免于削减,即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或享受补贴的产品不超过基期(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或按固定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补贴。由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牲畜头数、基期水平由“蓝箱”支持国来确定,因此这赋予了它们执行该政策额外的灵活性。依据“蓝箱”支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下实施的补偿支付免除削减承诺,美国的差价支付计划也得到豁免。

实际上,“蓝箱”支持并未起到限制生产的作用,无法避免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效应。理论上尽管所有WTO成员都能使用“蓝箱”支持,但由于其只能在限产计划下适用,而发展中国家多数面临农业生产的不足,因此,该规定是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的。

《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它为发达国家保留了充裕的政策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利用“黄箱”和“蓝箱”支持,也无财力去填充“绿箱”,因此缺少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充足政策空间。

(二)《农业协议》关于出口竞争的安排实际上允许发达国家倾销粮食,易致使部分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削弱

出口竞争规则主要涉及到如何减少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所谓“出口补贴”是指依出口实绩而给予的补贴,与国内支持相比,它对贸易的扭曲更加直接、严重,且更易产生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出口补贴成为谈判的焦点,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确立了两项基本准则:凡在基期内(1986—1988年)未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也不得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凡在基期内已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可继续对相关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但补贴支出和受补贴产品应在基期水平的基础上作一定比例的削减。

事实上,农产品出口补贴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WTO成立之初的135个成员中,只有25个成员有权使用出口补贴,其中欧盟、美国、瑞士、挪威四个OECD成员1995—1999年间对农产品的补贴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98.9%。因此,该准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继续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只要其执行削减承诺,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的权利却受限。

基于出口补贴的减让承诺,发达国家的确在实施期内减少了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然而,出口竞争纪律的不健全同时又为发达国家规避出口补贴义务提供了契机。《农业协议》第10.4条要求提供国际粮食援助的成员方保证粮食援助与商业性农产品出口无直接或间接关联,并以赠与方式进行。但该规定往往因不具操作性而被成员方忽视。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借粮食援助之名大量倾销剩余食品,据统计,美国有近一半的面粉通过粮食援助的方式出口。同时,出口信贷也因缺乏相应纪律约束,而被发达国家用来规避出口补贴义务。美国是出口信贷的最大使用者,年提供信贷达30亿美元。因此,《农业协议》关于出口竞争的纪律未能对发达国家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形成有效约束。

《农业协议》关于出口补贴的安排实际上允许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这必然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萎缩,外汇收入下降,粮食生产、进口能力也相应遭到削弱,从而使其粮食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胁。

(三)《农业协议》的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

市场准入规则规定了WTO成员国如何向外国农产品开放的有关措施。关税化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一个核心措施,旨在建立农产品市场的“单一关税制度”,即把各种非关税措施转化为保护程度相等的关税措施。尽管关税化后贸易保护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这有助于增加贸易保护的透明度。执行关税化的关键是进行关税等值的计算。然而,各国在折算过程中尽可能选用对自己有利的价格数据,极力扩大一些敏感产品的关税等值水平,加上计算关税等值的基期(1986—1988年)内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达到最高值,因此,一些国家实际计算出的等值从价关税率高达百分之几百,大大提高了原有保护程度。不少学者将这一过程斥为“肮脏的关税化”。利用这一过程,发达国家在维持其高关税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实现了政策转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历了结构调整计划,其关税等值大多为负值,因此只能选择使用“上限约束”的方式约束关税。实际上,关税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毫无意义,它最终沦为发达国家提高约束关税的一种工具,这难免会削弱关税减让的价值。

关税化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问题就转化成关税减让的问题。根据《农业协议》,成员方必须约束所有关税,并在约束税率的基础上进行关税减让。但是减让承诺只限于所有农产品平均关税,并非针对每一产品的关税减让。这就使得各国对进口数量多或本国生产的农产品保持高关税税率,而对一些本国不生产的产品降低关税。选择性的关税削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关税高峰。发达国家利用关税高峰阻碍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产品的出口,也利用关税减让的机会,提高原材料的关税削减比例,压缩加工产品的削减比例,通过关税升级压制发展中国家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其产业升级。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由于一些成员在实施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方面存在困难,《农业协议》允许其保留某些产品的非关税措施,但这些产品必须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各成员方应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口一定数量(配额)的农产品,确保有效市场准入不受侵蚀。然而,《农业协议》对于配额的管理和分配至今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则。因此,成员方对于贸易配额的管理拥有较大的自。利用这种自,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参照以往的进口构成情况,将配额分配给传统供应商,以延续特定国家之间过去存在的特惠贸易安排,这种配额管理模式明显具有歧视性,发展中国家因此被排除在特惠安排之外,一些对其具有重要出口利益的产品也被征收高关税。事实上,关税配额制度在改善市场准入方面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反而弱化了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

为避免关税化的结果可能使原先受非关税措施保护的国内农产品直接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及过量进口的冲击,《农业协议》规定了关税化的例外条款——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SSG),即在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大增,或进口价格跌至规定水平时,成员方可以征收一定的附加关税,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按照《农业协议》第5条规定,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农产品必须经历关税化过程。由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进行关税化,因此失去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利。加之该措施适用的技术门槛高,导致即使有权使用该措施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能频繁地对其加以利用。2003年行动援助报告指出,在允许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6072项关税税目中,67.2%适用于发达国家,31.8%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一份WTO刊物统计数据也显示,在1995—2008年有权使用SSG的22个发展中国家之中,仅有6个国家实际援用。

通过肮脏的关税化、选择性的关税削减、弱化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战略性的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等手段,发达国家极力规避市场准人的义务,因此《农业协议》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这严重削弱了关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农业协议》确立的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规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它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出口补贴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逐步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它为发达国家的国内支持保留了充裕的空间,却令发展中国家与农业补贴失之交臂。这造成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公平竞争合法化,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因此,现行的《农业协议》很难有效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多哈农业谈判不能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一)多哈农业谈判期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鉴于现有农产品制度安排的不公平性及南北国家在农业竞争力上的悬殊,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多哈农业谈判,争取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

在提案、磋商阶段,发展中国家均强调农业对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粮食安全,他们认为有必要保护本国粮食生产,给予国内农业政策充足的空间和灵活性。为保护本地的粮食生产和农民生计,发展中国家建议终止蓝箱,改革或移除绿箱,并取消出口补贴。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承认贸易是一种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粮食进口国。但贸易带来的进口激增也会影响进口国国内主要粮食的生产,影响农村发展和减贫。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农产品特别保障机制(SSM),取代只能由发达国家适用的特殊保障措施。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尤其强调特殊和差别待遇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扩大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古巴等11国提出的“发展箱”以及印度提出的“粮食安全箱”包含了所有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灵活性。

古巴等11国提出的“发展箱”要求,发展中国家有权以积极列举的方式指定何种农产品受《农业协议》规则的约束;允许发展中国家重新评估并调整关税水平,以应对廉价进口产品的冲击,保障粮食安全;OECD国家应大幅降低现行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给予发展中国家国内支持方面的灵活性,包括将其微量支持水平提高到20%;禁止发达国家继续援用特殊保障条款,但该条款应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禁止所有形式的倾销,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各种出口补贴应立即取消。之后,印度又提出了“粮食安全箱”,要求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一切与保障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就业和反贫困有关的国内支持措施应免于任何形式的削减;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关键性投入所提供的补贴应具有灵活性,给予低收入和资源贫乏农民的具体产品支持应免于综合削减;允许发展中国家保留适当水平的关税限制,免于提供任何形式的最低市场准入;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权采取一种有别于特殊保障措施的独立可行的特殊保障机制。无论“发展箱”还是“粮食安全箱”均着眼于:在不公平的世界贸易体系中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空间,为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二)《框架协议》未能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并未引起发达国家足够的重视。以美国为代表主张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国家认为,自由贸易将稳定全球市场价格,同时增加贸易收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购买力,从而有助于粮食安全,因此自由贸易和市场导向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路径。以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农业保护主义势力则主张一个理想的国际框架应充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粮食安全的需要,以此作为延缓贸易自由化,推行农业保护主义的借口。立场的分歧,导致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僵持不下,几经周折,最终达成一项《农业谈判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框架协议》虽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照顾了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关切,但同时也使许多焦点问题被淡化或模糊化处理。其中,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就未能得到充分的考虑。

在国内支持方面,《框架协议》关于削减模式的选择、政策箱的改革维持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1)削减模式的选择。《框架协议》要求按照分层公式对所有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OTDS)进行实质性削减,总量削减和分项削减同时进行,即不仅要对OTDS进行分层削减,还要分别对“黄箱”、微量允许进行单独削减,并对“蓝箱”进行封顶,但是,《框架协议》规定的削减基础是约束水平或被允许水平,而不是现有的实际支持水平,削减后的支持水平通常比现有的支持水平要高。即使按照以后达成的削减幅度将分层公式适用于每项具体的削减步骤之中,削减的只是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的水分,并不能达到实质削减的目的。(2)政策箱的改革。《框架协议》规定对“黄箱”政策进行实质性削减,同时改革“蓝箱”政策。但从“蓝箱”的内容来看,框架协议显然有意使发达国家运用“蓝箱”政策代替“黄箱”政策。《框架协议》规定“蓝箱”支持按农业总产值的5%进行封顶,将“蓝箱”标准从原来的“限产”扩大到“不对生产进行要求”。这一变革扩大了“蓝箱”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发达国家使用“蓝箱”支持的空间。由此,具有AMS削减义务的高补贴国家,可以通过“箱间转移”(从“黄箱”移到“蓝箱”)来调整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规避削减义务,如美国,其AMS承诺水平为191亿美元,2001年实际使用量为144.13亿美元,比较接近承诺水平。但是,目前美国农业总产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按5%的封顶要求,美国将有100亿美元的“蓝箱”使用空间。这意味着如果取消蓝箱的“限产”要求,美国只需将一部分措施从“黄箱”转入“蓝箱”便可大大缓解削减压力,甚至可以不作任何削减。这样,美国《2002年农业法案》的反周期补贴便能顺利的从“黄箱”转向“蓝箱”。

在出口竞争方面,框架协议关于削减日期的模糊规定为发达国家继续进行出口补贴提供机会。《框架协议》指出:成员同意制定一个详细的削减模式,以保证在一个可信的终止日期前,平行削减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措施。削减日期待定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继续维持高额的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或保险计划,同时也拥有充足的时间将“出口补贴”向“蓝箱”和“绿箱”转化。《农业协议》出口竞争纪律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消极影响将继续存在。

在市场准入方面,《框架协议》对敏感产品的定位,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的模糊规定未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1)敏感产品。《框架协议》关于敏感产品的概念允许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继续对某些产品提供保护,只要每种产品的市场准入通过关税配额承诺和关税削减得到改进。“敏感产品”是欧盟和十国集团为使其部分维持高关税的敏感产品少做减让而提出的概念,旨在维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出口利益的农产品高关税,这必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出口。(2)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框架协议》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粮食安全、生计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指定特殊数量产品作为特殊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活待遇。同时,《框架协议》也要求制定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仅供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使用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措施的有限能力,特殊和差别待遇在其市场准入领域的重要性。但是,在特殊产品问题上,《框架协议》的文字相当模糊,几乎所有的实质性问题都被留到下一阶段解决,对如何特适用殊保障机制也没有任何详细规定。

(三)后《框架协议》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关注的分歧依然严重

《框架协议》指出,农业对于发展中成员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必须能够实行支持其发展目标、扶贫战略、粮食安全以及生计关注的农业政策。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后《框架协议》阶段更为艰难的具体模式谈判。然而,后续谈判过程中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补贴、农业关税等核心问题上依然各执一词,让拖延了10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谈判悬而未决,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在OTDS的削减幅度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面临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削减OTDS的要求,美国和欧盟一直消极回避。从农业补贴的规模看,欧盟农业补贴为600亿欧元,美国为482亿美元,根据2008年7月谈判案文欧盟应该削减75%—85%,美国应该削减66%—73%。但欧盟目前仅许诺削减70%。由于欧盟从总体上讲处于农产品进口入超的局面,且农产品出口的大部分是欧盟各国间的贸易,因此其并未成为众矢之的。美国虽然同意削减至150亿美元,即削减69%,进入了谈判案文的削减范围,但美国2001—2005年实际农业补贴平均为170亿美元,2006年为110亿美元,2007年又下降为90亿美元,因此,印度和巴西认为美国削减的幅度远远不够,要求其必须削减到108亿美元、至少削减到121亿美元即削减75%以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农业补贴的对峙成为具体模式谈判阶段的主要阻力。

在农产品的特殊保障机制的适用条件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僵持不下。特殊保障机制是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发展中国家可以动用这个在农业领域的防御性政策工具,在进口产品数量激增或进口产品价格锐减的情况下,提高关税壁垒,保障农民的生存、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由超过40多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33国集团是特别保障机制最积极的捍卫者。他们主张在农产品进口量超过正常年份的5%、10%和30%并造成国内价格下跌时,就可采取追加不同比例关税的特殊保障措施,而且程序应简单、易行。美国等粮食出口国则坚持只有当某种农产品进口突然增至40%以上时,“受害国”才能启动特别保障机制,提高关税。最终,美国以必须界定该机制使用的合法性和防止滥用为由,没有作出让步,导致2008年谈判破裂。

谈判破裂后,农业委员会又组织多次谈判,但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进展。2011年伊始,农业委员会主席沃克(David Walker)提出预计在年终结束谈判。然而谈判的进展并不乐观,WTO大使们一致认为,各项议题在年内不太可能达成一致。目前,为挽救多哈,代表们选择了分阶段完成的妥协方案,其中农业问题被列为“慢速通道”。综观十多年的多哈农业谈判,尽管发达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关于粮食安全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而发达国家的削减承诺很大意义上是空头支票。可以预测,多哈农业谈判不可能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

四、结论与启示

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WTO《农业协议》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为改变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利用多哈农业谈判,积极阐明粮食安全立场,争取农业政策空间,以保护国内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历经十年的“发展回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因此,《农业协议》及多哈农业谈判最多仅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外部环境。如果多边贸易体制不能与国内政策很好地衔接,或者没有附以相应的国内政策激励,发展中国家从农业贸易自由化中获取的利益有限。从这一点来看,国内政策的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篇2

关键词:公共危机 区域安全圈 发展战略

一、区域风险增加:当前重庆市发展的现实困境

2006年以来,重庆市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构想,以“一圈”带动“两翼”,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发展和区域融合。在2011年的《第十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重庆市首次跻身全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位居中西部第一。“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也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国家重点扶持的区域战略规划。

然而,伴随区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圈两翼”的区域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尽管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跨越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定的“非稳定”状态,但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仍然居高不下,破坏力度和危害程度不容忽视,重庆市发展的外部风险压力依然存在。再加上重庆市所处地域一直存在的自然风险和生态风险威胁,使得重庆市成为各种危机和不稳定因素的聚集地,一旦风险压力超过区域社会承受能力,就容易产生危机源体,诱发大规模公共危机事件,对区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维护重庆市区域安全的必然选择

区域安全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关系国家整体战略安全的头等大事。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安全的保障水平,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这一长期目标,当前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突破传统的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模式,基于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理论,结合区域发展实情,以推进“一圈两翼”战略发展为契机,打造覆盖整个大重庆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网络,即“一圈两翼”安全圈,为保障区域发展修建一道可靠屏障。

首先,建设“一圈两翼”安全圈是顺利推进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肩负着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领中西部发展的重要使命。重庆要想做好这个“领头羊”,首先就必须想方设法规避亨廷顿的“现代化陷阱”,防范区域内外的各种风险,保证重庆有一个长期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一圈两翼”安全圈正是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超越行政中心主义和传统政府一元管理模式的桎梏,形成联动机制,构建区县联合、多元参与的立体防护网络,以网络合力有效化解区域内的各类风险和公共危机事件,保证整个大重庆地区的长治久安,为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打下最重要的基石。

其次,建设“一圈两翼”安全圈是进一步推动重庆城市发展的需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建设国际大都市。而现代化国际级大都市的一个主要标志便是拥有明显优于其他城市的区域竞争力。近年来,重庆市以“一圈两翼”战略规划为发展蓝图,大力推进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的典范。但是,相较于经济实力的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升却有所滞后,这极大地限制了重庆城市竞争力的发展。为了填补区域风险不断增强和政府应对能力相应不足之间的张力,一个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从管理模式入手,构建区域危机治理网络,用“一圈两翼”安全圈提升区域稳定性,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加发展动力。

最后,建设“一圈两翼”安全圈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安全圈的建设在发达国家早有先例,尤其是对于日本等自然灾害爆发频繁的国家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建设区域安全圈是目前应对突发危机最为有效的治理模式。在国内,一些地区因为某种重大事项的推动也开始探索区域安全圈的建设,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以区域安全圈为形式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建设效果并不明显,主要的症结在于地域分割和行政归属限制。而重庆市下设的各个区县地理位置相邻,地域文化相似,且属于统一行政区划,拥有建设区域安全圈的天然优势。如果这种模式在重庆地区率先顺利推广,那么必然为我国区域安全治理找到一个新的路径选择,成为国内破解类似难题的重要典范,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理念与理论创新: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的思想基石

1、理念创新:突破区域行政中心主义的桎梏

近年来,随着治理与善治理念在公共管理范围内对传统管理的取代,区域间管理的行政中心主义也逐渐让位于区域治理主义,成为应对区域内公共事务的最新指导理论。Norris认为,区域治理应该是通过建立合作的政府或专门的机构,运用和动员社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充分尊重并鼓励公众参与下,进行的一种解决区域宏观和微观问题的政治过程。而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下,面对区域内的公共危机事件借由地域、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生态联系,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生愈加密切的相互联系、立体化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形成难以抑制的“同城危机”的外溢性和扩张性,建立区域城市安全圈日益成为区域危机治理的发展趋势。

2、理论创新: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是治理理论与公共危机管理事务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框架。总体而言,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是一个全主体、全危险要素、全过程应对公共危机的长期合作网络和制度平台。从参与主体上来看,它将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社区为单元的公民个人及家庭、国际组织全部纳入其中。在框架内部,各个主体作为地位与权力彼此平等的决策主体或行动主体,各自明确其具体角色、法律责任和恰当的应急响应,在共识原则与默契套路之下,不约而同地按照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模板,共同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工作。除了治理理论一向主张的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社区治理等层面以外,公共危机治理网络又增加地方(指省级大城市)、区域(如长三角)两个层面,主张在实际运行中至少可以在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区域层面和社区层面五个层次上,建立应对多种需要的合作网络。

四、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的实现路径

1、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的制度战略

近年来,重庆各区县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适用于本区域的应急预案,在实际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公共危机事件在各区县之间的外溢性和扩张性不断加强,“各自为政”的防控办法越来越难以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实现对公共危机的有效遏制,区域间在制度层面上的合作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由市委有关部门牵头、各区县联合制定的办法,分别出台适合“一圈”和“两翼”的区域联合行动条例。同时,综合分析重庆地区常见突发危机事件,评定相应等级,使之能在大范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对应区域的应急预案,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实现为危机事件的有效管控。

2、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的组织战略

当前重庆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架构主要是沿着市级—区级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的管理色彩浓重,高度强调纵向管理,而缺乏横向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面对波及某些片区的公共危机事件时,区域联合协作行为难以直接响应,不仅增加了上层管理机构的负担,同时也使得前线行动迟缓而缺乏效率。因此,当前一个可行的建议措施是在常规的市级领导模式下,增加区域间的管理合作,以定期召开区域联席会议的方式,组建区域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在市级治理权力的部分让度的基础上赋予其专门的权力和资源,使之真正成为区域危机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

3、构建“一圈两翼”安全圈的技术战略

信息技术是当前公共管理活动所面临的最大科技背景,尤其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是决定管理者能否突破时间压力和信息局限,实现有效决策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信息网络在重庆地区的基础建设已经相当完备,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日常管理活动中,但遗憾的是,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却相对滞后,没有发挥应用的功效。因此,当前应尽快以“一圈两翼”发展规划为基本划分架构,实现区域间危机管理信息的畅达和流通。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区域内建立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网(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支撑体系,在日常管理中该网络体系应主要发挥危机信息收集、甄别和上传的功能,在危机管理中,网络体系又承载着传达上级决策信息、接受行动指令,乃至于向公民信息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凌学武.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研究[ J ].前沿,2007,(9).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 .中国行政管理,2003,(7).

篇3

关键词: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Abstract: how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safety accidents, i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unit and construction units in the first question of work.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 安全管理

1.1 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

1.2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l.3提高职工素质

这是一个与现场作业人员相关的命题,领导者的素质在此关联不大。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如:未到时间看回头炮,导致事故的发生就是典型的事例。这是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他的素质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强,就不会发生问题。对此,安全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素质,规范操作。

2 质量管理

2.1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3)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2.2.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2.2.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2.2.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2)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F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3)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4)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2.3质量验评管理

2.3.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 尤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2.3.2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3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 0180-01

1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1.1强化监管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实施质量自控,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实施建设管理,推进市政工程市场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管理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质量监控,保障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性;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地实施监督抽查,加强过程控制,强化见证取样和检测制度,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确保市政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质量。

1.2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

开展市政建设市场行为的检查,针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通过检查使受检单位受到教育,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受到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均要得到整改和纠正,建设市场各方主体依法建设的责任意识都要得到增强。把日常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把市政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责令改正与要求监理单位督促其整改相结合。结合对受监项目的监督检查,开展对项目监理的质量行为检查,督促其跟踪旁站和平行检验,做到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到位。

1.3精心组织施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水平

质量是施工企业赢得市场的法宝。为保证质量,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执行现行的标准规范,施工企业要有较强的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要健全,在对主体工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同时,也要重视附属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推进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从人员的主观性来讲,市政职工始终要把握质量这个主旋律,努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行业管理水平上都要有所提高。

2市政工程安全生产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要在对参建各方主体安全管理行为实施监督的同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市政工程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单位设立专职安全生产机构,人员到位,施工单位要任务明确,安全责任到人,监理单位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监控范围,承担安全生产监理责任。

开展专项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施工企业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开展市政工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重要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对已暴露的带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及时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召开安全事故分析会,召开案例分析和座谈会,让项目参建各方从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中受到启示和震撼,引以为戒。

开展安全施工达标现场整治或竞赛等活动,推行安全生产公示制度。全市市政行业要开展安全施工达标现场活动,对施工企业申请争创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的工程,经建设、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安全监督机构审核挂牌后,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颁发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监督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结合市政工程实际,召开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情况通报会,使大家从通报的案例中受到教育,提高对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防范意识。

3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的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的质量不高。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以及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甚至出现断板现象。另外,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

同步建设子项目的施工质量差。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道路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隐患,造成路面沉陷。

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设施的保护不到位。一是建设单位提供的管线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二是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使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三是施工企业对现场未做详细调查或全段面探坑施工。

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处在城郊结合部的小型施工场地,施工用电极不规范,仍然存在使用木质配电箱、不安装闸刀保险盒的情况。施工机械带病作业现象较为普遍,检修不及时或违规操作,以致酿成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要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并且要重视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

4提高市政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市政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

加强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市场行为和建设行为;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合格率;确保市政工程地基、主体结构和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质量和施工安全;努力推广和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水平和精细化施工水平,打造一批市政精品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市政工程不发生二级以上死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4.2实现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素。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加强对市政附属工程的精细化施工。附属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着重于精细化施工。针对质量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实用性和协调性的目标。

严格实行旁站监理制定。在施工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现场监理机构除了按有关法规要求和监理规划进行巡视和平行检验外,要切实做到跟踪旁站监督,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市政工程工序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

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必须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因为,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鉴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

管涵沟槽等施工要作为安全生产自控的重点。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应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对涉及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的地段,施工企业要会同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对于结构工程,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保证构筑物结构安全,确保桥梁和通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并且要重视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证分析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飙.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12).

篇5

××××年是公司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半年来,在×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紧密团结,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为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质量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上水平,公司于年初制定了《工程质量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质量责任和质量工作考核的标准,为公司质量工作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同时,于三月份开展了以告别“低、老、坏,追求零缺陷”为主体的质量管理年活动,以彻底克服多年来形成的低要求、老毛病、坏习惯的生产陋习,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大力宣传了“质量追求零缺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就是用户满意”等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在四月通过了××××年度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次内审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今年的质量情况比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上半年累计施工的项工程中,项分项工程,一次合格项,优良项,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优良率%。特别是由×施工的×,经过三个月紧张施工,公里管线已全部完工。总计焊口道,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防腐补口一次合格率,获得了甲方和监理的一致好评。由×厂施工的×工程,一次试制就取得了很高的焊接合格率,无损检测共拍片张,一次合格张,一次合格率达到%。在丘东温西三、温五产能建设工程中,在项目部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月份共无损检测拍片张,一次合格张,一次拍片合格率达到%。

但在进步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上半年我公司共发生质量事故起,其中严重质量事故起,一般质量事故起。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纵观这起事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⒈基层公司领导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个别单位管理职责不明确,对质量管理理念的宣传和落实,缺少广度和深度。

⒉有的领导对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不高,重进度、轻质量的凑合思想仍然存在

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现场的管理不够严谨,对“三工序”、“三检测”等监视和测量工作执行不严格、不规范,同时对质量问题缺乏预判能力。

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⒌一些员工满于现状,不思进取,质量意识不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⒍工作的灵动性不高,对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动,缺乏相应的调整。

面对上半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下半年质量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管理年”活动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⒈进一步加大质量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质量,人人心中重质量”。

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质量安全监督站要加大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和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力度,查处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或操作规程执行不严等行为,彻底杜绝重进度、轻质量和施工过程的低、老、坏现象。分公司要明确专(兼)职质量检验员,同时加强质量相关信息的传递速度。及时对质量问题作出快速反应。

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和“三工序”,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责任制。同时增强主观灵动性,针对临时检修、维修、抢险工作,项目部接到任务后根据甲方要求和施工区域、危险程度、气候环境、人员素质要求,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但绝不是违章冒险,合理安排设备、人员、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甲方的要求,双方签字记录在案。避免为了赶进度、抢时间,降低工程质量和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篇6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通报了2019年省、市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工作目标考核情况;XX同志传达学习了2020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2019年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提升工作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X县、X县就食品安全、质量工作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分析很到位,困难问题找得准。下面,我就当前全市食品安全和质量提升工作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客观看待工作成效和不足

(一)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有序。2019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强化应急管理和风险排查,加强应急处置,没有发生公共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过桥米线放心消费”、“非洲猪瘟防控”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圆满完成,合格率和安全指数逐年提升。总体上来看,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有序,人民群众饮食消费总体向好。

(二)全市质量提升工作稳中向好。2019年,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夯实质量基础,质量提升工作卓有成效。一是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市、县(市)政府和各质量相关部门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进一步调整充实了质量工作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完善年初安排部署、半年联席研讨、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横向对接、信息共享、共管共治、激励考核、宣传通报等制度,常态化、制度化的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二是质量提升有效推进。深入开展各行业(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稳定提升,重要工业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质量持续向好,农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工程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三是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围绕市四大重点产业,协同配合,精准发力,重点选择具有行业领军、区域影响、核心竞争的优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的名牌培育体系,企业自主创新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四是质量安全稳定向好。以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为重点,持续深化综合整治和专项打击,集中整治一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依法查处一批质量违法行为,始终保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市场秩序繁荣稳定,全市未发生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食品安全、预防野生菌中毒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同全市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品质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和诸多薄弱环节。

在食品安全方面:一是食品安全领域风险隐患等级较高。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分布点多、面广、线长,食品产业发展“散、小、弱、乱”问题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广泛存在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监管难度大;基层力量薄弱,执法装备不足,检验检测能力低,食品安全还存有监管盲区和空白点。二是预防食物中毒形势严峻。我市农村人口较多,群众居住分散,饮食习惯多样,因食用野生菌、吊浆粑等家庭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2019年,全市发生家庭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X起,共X人中毒,其中X人死亡,在省对我市的考核中被扣了X分,说明我们防控食物中毒工作还存在漏洞和短板,宣传有盲点、有死角,责任还没有完全压实。三是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低。省政府食品安全办通报的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我市除西畴县外,其余县(市)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得分都在X分以下,城镇居民满意度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农村居民满意度在全省排名顺数第八,整体排名靠后。四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目前全市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紧缺,队伍老化,业务能力亟待提高,难以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在质量提升方面:一是质量发展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质量主体意识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基础薄弱,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能力不强;少数企业缺乏工匠精神,质量品牌创建意识不强,社会公众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特别是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不高。二是质量品牌建设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和培育工作滞后,中低端产品比重大;自主品牌、知名品牌标准低、数量少、实力弱,目前全市还没有能拉动经济明显增长的品牌,特别是以三七为特色的优势资源品牌建设推进缓慢;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现有品牌知名度低,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效果不明显。三是质量提升基础薄弱。县(市)质量安全监管呈现人手紧缺、能力不足、手段滞后等问题,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质量工具运用效率不高;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规模小、布局散、装备落后,日常巡查、监督抽查、风险预警等投入不足、响应迟缓;中小企业执行产品标准水平较低,质检、标准、品牌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四是质量监管服务机制有待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形成,质量事故报告、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有待改进,分级管理、联合防控、应急处置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二、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和质量提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要切实深化思想认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做到谋发展必须谋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保民生必须保安全。要坚持最严谨的标准,强化最严格的监管,执行最严厉的处罚,落实最严肃的问责,零容忍、出手快、下重拳,严厉惩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要不断增强质量提升工作的责任意识,定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步骤、有重点、有组织地推进各领域的质量提升行动。

二要层层抓好责任分解。市政府食品安全办要加强与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的沟通对接,及时制定和组织签订全市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要围绕省、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任务,抓好抓实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评议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汇报反馈情况,确保食品安全责任抓早、抓小、抓好、抓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对照《XX市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及任务分解方案》要求,认真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坚决捍卫全市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质量强市办要对照今年确定的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尽快拿出落实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位,落细抓实。发改、工信、商务、住建、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主要牵头部门,要按照“一业一案”的要求,聚焦产品、工程、服务三大质量,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进一步完善牵头行业、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总体设计,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等9个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装备制造、原材料、建设工程、生活业、生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二)突出七个重点,全力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目前,校园周边大部分是流动小摊点,而且学校食堂学生就餐人数多,安全隐患大,是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区域。近期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已高温季节学校食品安全预警,各县(市)要按照今天会议要求,认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督促学校健全校园(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防严控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风险,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日常管理,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和“六T”(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全覆盖,全力确保学生在校饮食安全。

二要大力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结合全省“一部手机游XX”总体部署,全力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作,鼓励餐饮单位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

三要重点抓好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夏秋是食用野生菌和吊浆粑等中毒事件频发高发期,全市每年都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但野生菌中毒事件仍屡屡发生,这其中既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也有群众饮食习惯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从宣传教育入手,严格按照市食安委的安排部署,提前谋划和做好食物中毒防控工作,以预防食用野生菌、吊浆粑、草乌、附子中毒为重点,让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进学校、进市场、进餐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工地,确保宣传工作无盲区、无死角,让食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各县(市)政府要切实履行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态度要求,统筹抓好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早部署、及早安排、及早防范,严禁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农村宴席等群体用餐单位加工、出售、食用野生菌,全力防范公共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各级财政部门要为食品抽检监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物中毒防控和应急演练等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加大应急救治物资装备储备,积极开通“绿色通道”,全面提升食物中毒救治能力,确保中毒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的巡查检查力度,维护健康的野生菌市场秩序。

四要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聚焦大米、面粉、食用油、肉、蛋、奶、蔬菜、水果、茶叶等大宗食品及地方特色食品,深入开展“瘦肉精”、农药兽药残留以及水产品和生鲜乳品添加违禁物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开展校园食品、山寨食品、网络配餐、白酒生产经营等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监督检查,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

五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特别是当前随着城区对食品犯罪打击力度加大,大部分“三无”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地区,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日渐增多。下一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各类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农村集贸市场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要从严从重处理。同时,近年来保健品、化装品行业投诉大量增加,要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行为,曝光典型案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六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工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深入推行“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倒逼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

七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新兴媒体作用,全面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推广西畴县经验做法,大力开展预防野生菌、吊浆粑中毒等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多渠道多形式提高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满意度。

(三)落实七项任务,全力推动全市质量提升行动

一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抓提升。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矿业、建材、制药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二是推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围绕省“三张牌”和市四大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技术科技攻关,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低碳循环等生态产业发展。三是提升质量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质量风险监测、预警、管控措施,继续完善惠企服务制度,强化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技术帮扶,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二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提升。一是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农产品绿色有机化发展定位,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管理,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供给质量。狠抓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推动以三七为重点的中药材等六个“100工程”示范园建设,开展“10大名品”、“10强企业”和“10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促进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二是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继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推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推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切实增强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标准备案管理,推进特色食品、民俗食品等产品安全性评价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深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食品药品风险管理,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提升管理规范、

技术规程等级。继续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3年提升工程,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提档工作和“明厨亮灶”建设,推进实施农村食品统一配送和“农村便民药柜”设置工作。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全面加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等食品摊贩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三是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工业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升消费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四是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组织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五是开展原材料质量提升行动。坚持以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水电铝材一体化和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为龙头,大力发展铝板带箔产业链、铝铸造产业链和铝型材、铝线材产业链,推动发展有色金属下游深加工产品。六是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两书一牌”等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七是开展生活业质量提升行动。重点聚焦健康养老、家政、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等行业,着力推进生活业向品质化、精细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

三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抓提升。严格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切实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企业产品更新和结构升级。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制度。

四要加强品牌培育建设抓提升。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名牌意识,从质量、环境、安全“三标”和地理标识、商标注册等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推动实施品牌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中华老字号、“三品一标”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名品牌示范区、鲁班奖、大禹奖、A级景区等各类质量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一批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知名品牌和质量标杆。

五要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抓提升。深化监管制度改革,严格市场准入,坚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特别是涉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落实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加大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农产品和重点消费品等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点生产资料、重要消费品、重点建设工程、矿产生产、特种设备、污染物排放风险监测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让守法诚信经营、追求高质量的企业有动力。要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完善质量信息披露机制,实施质量“黑名单”制度,建立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和质量倒逼机制,营造老百姓满意、消费者放心、企业诚信经营的质量安全环境。

六要强化政策支持抓提升。在科研、信贷、技改、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对名优企业、名牌产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促进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壮大,推动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建设。要重视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高层次质量管理人才培养。

七要推动社会共建抓提升。广泛开展质量管理、质量安全、质量提升教育,加大质量发展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特别要广泛宣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典型经验,宣传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和品牌产品。要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篇7

【关键词】 新时代;医院驾驶员;车辆安全管理;挑战;策略

一 新时代下医院驾驶员对车辆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 医院车辆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空白区域。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深入,国家针对医疗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步提上日程,为何还会出现整体意识缺乏呢?究其根源,是由于医院是一种作为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其发展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导致医院在过去的时间里将重心都放在了自身医疗水平的提升上面,对于车辆安全管理只是传统简单地进行管理,并没有完善相关的设备,制定相应的明文的车辆管理制度和驾驶员对于车辆安全管理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驾驶员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引发了驾驶员在仪式上出现了空白区域。

2.医院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疗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意识的缺乏,医院管理层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自然会出现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现有医院对车辆安全管理问题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主见,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仅仅借鉴了其它行业的车辆管理经验,并没有进行自我探索,这就直接导致了医院现有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与自我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对驾驶员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考核,没有形成标准的KPI指数,在管理的过程中,所谓的制度也只是名存实亡。

3.高素质的车辆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医院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行业的车辆管理工作;医院的车辆管理工作,不仅仅事关医院的兴衰,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大事,如果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病人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高素质的驾驶员是医院进行有效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由于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及医院车辆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整个社会针对医院车辆安全管理而存在的专业人才是十分缺乏的,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态。

4.日益复杂化的外部环境增加了车辆安全管理的难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私家车辆也开始与日俱增,这就直接导致了道路驾驶环境和停放环境日益复杂化,那么,驾驶员在进行车辆驾驶和停放的过程中,相对于以前也是更有难度,而现有的车辆安全管理设备不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程序和管理手段也不断受到挑战,此外,在车辆驾驶的过程中,随着酒驾等现象的出现,车辆的安全问题更是难以得到有效而可靠的保证。

二 新时代下医院驾驶员应对车辆安全管理挑战的具体策略

医院驾驶员并不是医院的领导者,在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中,驾驶员具有绝对的建议权,却没有任何的决策权,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意识欠缺问题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补救,但是,驾驶员可以从自身着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反作用的力量,带动医院车辆安全管理的意识得到有效补充。

1.不断增强自我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驾驶员要应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挑战,真正做到从自身出发,从自身做起,首先就要不断增强自我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如果你自己对于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都没有足够的认知,在进行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够专业,你又要用什么理由去说服医院的其他人,甚至医院的领导者呢?

驾驶员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要不断增强自我培训,首先要通过书本阅读的方式,增加车辆管理知识的阅览,增加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其次,要不断增多自身实践的机会,将车辆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医院车辆安全管理的特殊性进行融合统一;最后,要多参与专业的车辆安全管理的培训,多与车辆安全管理的专业人才或者医院车辆安全管理的人才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和进步。

2.多加强与医院相关人员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

多沟通,是任何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不沟通,不交流,就无法与同事达成共识,也无法开展工作,所以,驾驶员要取得更多的支持,就必须要多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明医院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明确提出现在医院车辆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遇到的挑战,争取能够获取领导的相关支持,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自我建设和发展,用于车辆安全管理的设备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要尽可能通过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等途径,增加与社会人员的沟通,让大家明晰医院车辆安全管理与大家的关联性,让大家能够在日常行为中为医院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3.在车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三心”

驾驶员做好了自我提升的工作,也做好了相关的沟通和交流的工作,接下来甚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日常的工作细节问题了,因为,不管你的专业技能如何强,背后又能够有多少的支持,都必须依赖你良好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进行更加强有力的说服,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更加长远的发展。那么,驾驶员在医院的车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必须要摆正态度,树立良好的心态,在事故面前能够坦然应对,其次,必须坚持“三心”到位,用心做事,专心做事,细心做事;用心做事,就是要用心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专心做事,必须要专心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件事,细心做事,要能够将分一个环节都做好精细化。

结论

在进行医院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驾驶员不仅仅面临着社会环境复杂化的挑战,更面临着缺乏足够有力支持的挑战,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没有专业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是步履艰难,但是,这些挑战并不是无法战胜的,驾驶员自身要能够冷静分析,从自身抓起,用心做事,专心做事,细心做事,并不断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医院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

参考文献

[1]王春军 杨卫国 抓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四要”[J] 汽车运用 2008(02)

[2]鲁权鸣 李瑞珍 浅议运管部门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工作[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2(06)

[3]王海东. 浅析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J] 科技信息 2012(33)

篇8

1 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当前国际上对医疗不良事件没有统一的定义。Pmnovost[2]等认为,差错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导致或有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错误,包括故意地或利用了错误的方法达到某种目的的计划行动失效。医疗差错是指医疗过程中的任何错误,无论是否造成伤害[3]。美国医学联盟(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将不良事件定义为:由医疗导致的伤害,与疾病的自然转归相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残疾的一切事件,包括可预防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4]。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指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指医疗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5]。台湾医策会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为:伤害事件并非导因于原有的疾病本身,而是由于医疗行为造成患者身体受到伤害、住院时间延长,或在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甚至死亡。

2 患者安全的定义

患者安全是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在客观心理上的认同与信赖。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避免和预防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任何损害。台湾医策会对患者安全的定义为: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误与意外。

3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现状

根据国际有关医疗错误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急诊住院患者约3.5%~16.6%曾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其中约有30%~50%的不良事件被研究者认为应通过全国统一报告系统的介入加以预防避免[6]。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建立不良事件报表系统,对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以及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7-9]。世界卫生组织的《患者安全联盟》在其2005年的指南中就明确提出[10],每个医院都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使之网络化。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好的报告系统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良事件,增加对医疗不良事件辨别能力,促进形成更为安全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

3.1国内现状 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明确规定,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2008年,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医院要建立医疗不良事件修改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不能瞒报和漏报,但未针对瞒报和漏报规定处罚措施。

2007年,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建立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试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自愿性和非自愿相结合的、非处罚性的、匿名,以保护报告方的利益,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7],增强医院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建立医院内部健全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简化上报程序、减少报告文本的填写、节约医务人员上报花费时间,从而增加医务人员上报意愿。

3.2 国外发达国家现状 为了促进医疗安全,美国质量机构间协调特派组制定了《患者安全法案》,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时获取导致死亡和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信息[7]。在加拿大,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仍然存在很多不良事件未上报的现象,有数据显示:在加拿大,大约有50%以上的医疗不良事件未上报,同时有70%的专家认为在加拿大不良事件不上报是个严峻的问题[11]。日本建立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后,2004年10月1日~12月31日3个月中,有医院及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渠道上报有效不良事件42869件。

4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

4.1 医务人员 影响医务人员报告的因素有以下:首先,医务人员的心理。国外学者Judge Herbert P.Wilkins提到人们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缺乏热情,可能医务感到羞愧、害怕受到处罚,也可能是害怕损坏名誉以及和同伴之间的关系[12]。同时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害怕个人名誉损坏、同事关系破裂、被处罚等是影响报告主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3-14]。其次,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美国医学学会、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组织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认为下列因素会阻碍医务人员上报:①上报者缺乏上报需要的意识,比如对上报内容或者上报原因不了解;②技术上过分自信导致其不容易意识差错的发生;③对上报程序缺乏理解;④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上报等[15-16]。

4.2 管理者 管理者方面因素是指管理者对不良事件报告态度以及相关制度执行力。①管理者不够重视,导致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缺失。②管理者在辨别不良事件方面缺乏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③管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监督不到位,影响报告系统正常运行。④管理人员处理报告信息不及时、分析不到位、反馈不及时,阻碍了不良事件信息的分享与借鉴[13-16]。

4.3 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因素是指除人以外的其它因素如报告系统性质、报告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等。美国医学学会、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组织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认为下列因素也会影响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①缺乏清晰的报告标准、工具;②上报的时候需要填写的文本太多或者上报程序复杂;③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15-16]。

5 对策

5.1明确非惩罚性原则 WHO建议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建立安全医疗体系的第一步[17]。有调查[18]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显著上升,达到10倍甚至20倍。

5.2保密与政策支持主动报告 主动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管理者实施地方性的政策来保护上报者;对于引起事故的主观原因,予从轻或不予处罚。

5.3建立一个有效、畅通、无障碍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有合理的报告流程是促进医务人员报告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5]研究认为,如果报告的途径的多元,如手写不良事件报告单、电脑报告或电子邮箱及电话报告等方式会增加医务人员的报告率。

5.4构建以人为本的不良事件管理模式 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医务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注重有效沟通,鼓励不良事件的报告。医院的管理者提高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有研究表明[19],管理者每月3次下基层关注、询问安全的问题,可以促进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记录不良事件报告,重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原因的诊疗效率,因此,明确非惩罚性原则,保密与政策支持主动报告和构建以人为本的不良事件管理模式,是我国卫生部和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Weingart SN, Wilson RM, Gibberd RW, et al. Epidemiology of medical error[J].BMJ,2000,320,(7237):774-777.

[2]Pmnovost PJ, Thompson DA, Christine G,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patient safety[J]. Crit Clin,2005,21(1):1-19.

[3]李明子.建立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确保患者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44.

[4]Brennan TA, Sox M, Burstin HR. Relation between negligent adverse events and the outcom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litigation[J].N Engl J Med,1996,335(26):1963-1967.

[5]罗丹,周立.明星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9,26(6A):27-30.

[6]吴炫桢,张明吉,方鹏骞.深圳市医疗纠纷现状及其防范策略[J].医学与社会,2009,22(1):37-38.

[7]罗秀,蒲川.美国的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6):26-28.

[8] McFadden Kathleen L.七大策略降低医疗差错[J].中国医疗前沿,2007(7):47-50.

[9]罗小燕,廖勇彬,吴素贞.11例医疗事故安全管理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7):40-41.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raft guidelines for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and learning systems[R]. Geneva: Switzerland,2005:3-7.

[11]Tim Outerbridge. Building Systemic Models for Medical Error Reporting[J].Health Law Joumal,2004,12:275-293.

[12]Judge Herbert P. Wilkins. Medical errorreporting:professional tensions between confidentiality & Liability[EB/OL].http:///publs/mass/errors2001.Bdf.

[13]李海燕,许增禄,张唐林.中美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系统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5,21:353-354.

[14]徐军,蒋鹏程,王鑫扬.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1):23-25.

[15]Great Britain. Deparyment of Health,Building a Safer NHS for patients-Implementing 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40.

[16]Ian Kennedy. Learning from Bristol:the report of the public inquiry intochildren,s heart surgery at the Bristol Royal Infirmary 1984-1995,[hereafter Bristol Inquiry],Julysses2001,para,42.

[17]张振伟.摒弃惩罚,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7(5):9.

篇9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观;粮食供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06-06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极为重视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立足于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始终被看作是国策性的基本战略。从2004至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增产,总量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然而,“连续增产的时间越长,可能离减产的拐点也就越近”(陈锡文,2010a),因此在8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将更具警醒的意味。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对近几年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尝试将他们置于一个多维的分析体系之中,以便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到一些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粮食安全观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和深化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从宏观层面追求粮食产量增长的粮食安全观,即较多地从宏观供需的角度来考察粮食安全。如1992年我国政府就将粮食安全定义为“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随后学界对粮食安全的认识逐步深化及延伸,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从单纯重视粮食生产,转为综合性、全局性地考察粮食安全。

1. 能力安全观

学界普遍认为应从能力的角度来考察粮食安全的实现基础,即不仅要考虑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粮食需求,更要考虑如何以多种渠道来保障粮食的生产能力。相应的,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从藏粮于民和藏粮于仓、以丰补歉的战略(周小萍等,2008),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外汇储备、藏粮于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姜长云,2005)相结合的战略。

2. 非传统安全观

将粮食安全置于国际经济背景下考察,可以发现当前国际粮价的波动原因已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已从之前的供给、需求和库存转变为金融和能源(高帆,2011)。或者说,我国粮食生产已开始呈现出粮食石油化和粮食金融化的倾向,本文将这两种倾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界定为粮食的非传统安全。由于我国粮食生产高度依赖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相关程度较高,因此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传导机制国内粮价将会与国际油价直接关联,这便会增加国内粮价及生产的波动性。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成为“石油农业”(国研中心课题组,2009)。此外,粮食的消费品属性逐渐弱化,而其作为投资品的属性显著增强。石油化和金融化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我国粮食价格及生产的复合影响逐步凸显。

(二)粮食安全形势

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学界主流观点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即在短期内我国粮食能够维持供求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众多学者对我国未来粮食供需的预测来看,尽管预测方法有所差别,结果也不近相同,但普遍认为未来我国将会出现粮食“产不抵消”的局面。柯炳生(2007)认为202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为3,650万吨~5,840万吨,而到2030年产需缺口将为3,100万吨~6,600万吨;马晓河、蓝海涛(2008)预测2020年产需缺口在1,600万吨;李国祥(2010)推算2020年产需缺口会达到约1亿吨;陆文聪(2011)预测2020年产需缺口为5,100万吨。

学界作出“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一判断的依据则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自然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凸显,表现为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而且这种制约在中长期不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甚至会进一步强化;第二,粮食生产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粮食产能越来越向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倾斜,区域供求矛盾逐渐加大;第三,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下降的约束不断强化,与之相伴的是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反向变动,这将直接损害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四,科技支撑粮食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在技术研发、推广转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环节尚有诸多问题。(姜长云,2005;梁子谦,2007;马晓河、蓝海涛,2008;国务院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

也有学者对我国粮食长期供求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黄季焜(2004)认为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坚实的农业生产力基础,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几十年保持高水平的食物安全。卢峰、谢亚(2008)则认为我国粮食长期供求会朝相对宽松的方向]变,从经济而不是政治策略的角度考量,认为未来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的观点可能缺乏依据。

(三)科技进步

篇10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8-02

叙永县地处四川西南地区,幅员面积2976.9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其中5个民族乡),231个行政村、1657个村民小组。 2013年全县总人口72.1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1.07万人,农村从业人员36.5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1.78万人,另有超龄劳动力8.91 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67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0.06公顷。与2012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48万公顷,减少23.11%;粮食总产量23.08万吨,减少25.09%;农民人均纯收入6014元/年,增长11.10%。从数据变化可见,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出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缩小、产量减少的现象,笔者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现状

据有关资料:2012年叙永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达20.29万人次,占适龄劳动力的 51.37,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61.9。笔者曾在本县5个乡镇分别对1个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5个村在籍人口平均为2110人,在家务农的只有135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71人,家庭妇女164人,16岁以下少年儿童845人,5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只有74人。从合乐乡的调查情况看,全乡原有居民2653户11450人,现仅有2281户9873人,50岁以下劳动力3291人,外出务工5828人。如方元村有青壮年劳动力人361人,外出务工284人,而超龄劳动力务农的占现留农村总劳动力的76%。目前,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

二、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种植面积缩减

土地是生命之根、生存之本。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1],基础建设用地大大增加,加上大中型城市企业用工量急速增加,在偏远落后的农村掀起了一股“打工潮”,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有效种植面积减少。

2.作物播栽量不足

在耕土地大多播栽量不足,难以获得高产。如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构成的,一般情况下大田移植穴数1.5~2.5万穴,基本苗数为4~6万株(因品种特性而论)。而目前我县水稻的播种量普遍不足,为正常播栽量的三分之二。2014年整个水稻种子销售量比往年减少了三分这一,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情况。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如玉米种子的销售情况也是如此。

3.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由于叙永县属于“老、少、边、贫”地区,农村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对滞后。目前全县农村从业人数36.593万人中,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占25.7%,上过初中占61.8%,高中(含高中)及以上文化占12.5%。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仅占2%,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0.9%,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96.8%。象这样的文化教育结构,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可想而知。

三、对策建议

近十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部门的核心目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单产和总产[2~3]。然而,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虽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危及到粮食的安全,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稳定农村基本劳动力,确保粮食的生产和安全。

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

一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09年四川省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始实施至今,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共培训6580人,50岁以上劳动力占60%以上,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仅占20%。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把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政府规划,学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农村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校乡结合,校企合作”等培训新模式,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新型农民创业等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2.统筹兼顾,合理分流农村劳动力

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滞留农村,不利于对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但过度、无序地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新增劳动力都流向城市,农村基本劳动力无保障,必然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因此,要统筹兼顾,正确引导,在保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动力的前提下,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忙时务农种田,农闲时务工挣钱,使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两不误”。

3.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一是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在政府稳定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向农业科技领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稳定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4.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种粮食积极性

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增加种粮补贴,特别是要努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粮成本不断增加,收益降低,增产不增收,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田不如打工”意识越来越浓,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过度外流。除国家政策支持给予种粮农户补贴外,还需要增大农资补贴,提高粮食的收购保护价格,降低和稳定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使农民种粮能获取较好的收益,才能从根本上稳住农村粮食生产的基本劳动力,保证粮食的正常生产和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许高峰,王运博.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