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融合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产教融合的实质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作了题为《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强调“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职教园与产业园同步建设、融合发展”。所谓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依托产业,积极开办专业,与产业深度合作,互相支持和促进,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颁发了《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物流专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然而,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学生就业层次也主要是一线操作岗位,且不受企业欢迎。其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专业定位较低,调查的物流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电商、快递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基层操作岗位,且上升空间小,而这些岗位群即使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农民工都可以胜任。二是学校实训条件不足,设备落后,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三是专业实训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与产业融合。四是产业和企业参与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
三、产教融合的途径
我国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曾对湖北省物资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出:“研究现代物流结构要素、建设现代物流专业基地、培养现代物流行家里手、开拓现代物流发展商机”。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结合教育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性观点,研究产教融合的突破口,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产教融合,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一方面,由于物流行业起步晚,中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因此,产业、行业、企业界应逐渐认识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核心优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更是认识到深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石,与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培养人才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发展能力就落到了实处,做强做优也就有了基础,思路逐渐清晰,高职发展愿景就更加美好。
(二)坚持“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合作,最终的结果都希望是“共赢”,但共赢的前提是双方责权问题。一是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和管理状况,引入产业中管理和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且愿意开展校企合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双方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二是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学生融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学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同时解决了企业技术资源和人才招聘成本的问题,校企双赢。
(三)找准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应该是产业和企业元素有目的和方向的融入。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专业师资、教学实训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动态,找准切入点,积极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将产业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
四、产教融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学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还要受国家、企业、区域、学生等多方面的限制。现代物流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复合型人才。实施产教融合,根据地方区域物流企业实际,在聘请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论证的基础上,确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带动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群的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区域物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物流专业方向,从而形式特色。
(二)促进学校实训设备资源的完备。
物流企业使用ERP、仓储和运输管理等信息系统,利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全自动分拣系统、电动叉车、驶入式货架等先进机械设备进行物流作业管理,完全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训的要求,解决了学校实训条件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只要产教融合顺利,学校需要,即可安排,满足了职业教育需要,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学校师资资源的完善。
一方面,企业派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每学期担任专业核心技能课和实训课教学工作,还可以帮助学校联系落实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指导学校专职教师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制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让教师通过在企业实际岗位挂职锻炼,获得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改革。
(四)促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的提升。
产教融合应落实到实质上,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目前,物流企业多而杂,门槛低,且不同的物流行业有不同的项目特点,能提供专业学生成批量实习实训的较少。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有些物流行业也有淡旺季。学校根据企业和教学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序安排学生进企业实践。起初,把企业基层岗位变成学校的教学一线,而且能做到“员工怎么工作、学校就怎么训练”,提高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促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
(五)促进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的发展。
行业企业经常进行技能大比拼,学校也有专业技能大赛,产教融合将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同步的水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有现代物流存储与配送作业优化方案大赛,企业为大赛提供实训平台,可以通过学生在企业实训,让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比拼,从而发现问题,找准努力的方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步伐,促进大赛与产业同步发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成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
五、结语
篇2
摘 要: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旅游产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本文基于旅游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融合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障碍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障碍因素;竞争力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与扩散而产生的,并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Tapscott,1996)。信息化进程中,微处理器技术替代传统的半导体技术、开放式的技术标准取代个别技术标准、新的标准化和集成化组件开发软件取代原始的手工劳动开发方式等3种主流技术的产生和成熟统一了信息实现手段,从而增强了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由此构成了产业融合的背景。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最早是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交叉现象,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产业融合只是一种技术现象。实际上,产业融合涵盖的范围很广,建立在具有更广外延的现象上的理论研究才更具有普适性。所以说,产业融合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European Commission,1997)。
也许有人会认为,产业融合是打破产业分立边界而呈现的一种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的过程,而旅游产业原本边界就比较模糊,所以不存在所谓融合问题。其实,传统的产业界定是从企业或生产者角度界定的,而旅游产业是需要从需求角度来界定的,正是因为旅游活动才发生了相关消费及相关供给,正是这种需求串联的特点,使得旅游产业表现为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传统产业,而是表现出很强的产业类型渗透性――旅游产业总是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叉关系。因此,产业融合不仅在旅游业是存在的,而且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旅游业天然就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特性。
传统的产业界定是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特征提出的,不仅忽略了服务产业的重要性,而且忽略了产业系统中除企业外的其他构成要素,如技术、产品、市场、制度等都是产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要用历史发展观,从系统论视角来研究旅游产业的演化规律。如果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待产业的话,则产业是指由技术、产品或服务、企业、市场及制度等子系统构成的集合,这些子系统在围绕满足游客旅游需求方面构成了相互协作与竞争的旅游产业系统。从系统论视角理解旅游产业,必须把握这样几个产业特征:
1. 产业系统的发展是不同子系统间共同演进的结果。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联性使得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对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只有不同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的演进。在产业演化过程中,时间因素和某些随机因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某种技术变革或需求变动可能会促使原本没有关联的产业系统产生联系和互动,从而改变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2. 产业系统是具有层次性的。构成旅游产业的子系统又是由更低一级系统组成的,如产品系统中,食、住、行、游、购、娱产品满足游客不同方面的需求,彼此之间是互补的协作关系,但是构成行产品系统中的子产品间又是互相替代的竞争关系。当然,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在系统演进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旅游企业间的互动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技术则是产业演化的动力,而制度则起到了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3. 产业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开放的产业系统是指产业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系统,通过交换促进不同产业系统由原来的非竞争关系变成竞争关系,并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作为开放的产业系统,在产业自组织演化进程和外部力量的影响与干预下,其产业边界在原本不太清晰的基础上,呈现出更加动态的变化特征。所以,旅游产业融合是开放的旅游产业系统本身动态演进的必然结果,并不受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性的影响。促使旅游产业发生融合变化的内在动力在于旅游产业系统的强关联性以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冲动性,其外在驱动力则由市场需求的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拉力和规制放松助力构成。正是在这种内外力和互动作用中,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出现与发展。
所谓融合是指朝着一个点运动或者是两个或更多要素的汇合(Merriam Webster,2000),或者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1]。即融合就是不同要素(系统)向同一方向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要素(或系统)的过程。因此,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旅游产业融合是指在开放的旅游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的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其外延包括了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等。
旅游产业在与其他产业融合中,在使自己内涵与外延丰富的同时,也使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并且从融合产业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本,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产业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麦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学说中提出了国家竞争力发展的4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导向阶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旅游业经过30年的飞速发展,需要并且正在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创新已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基于融合的创新是我国发展旅游经济和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所谓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市场盈利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2]。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一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最主要的是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产业结构转型的成功与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创新必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进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产业融合对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分析,能否真正转化为现实竞争力,还需要克服融合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否则,融合不到位就难以获取产业发展新空间、新资源、新能力和新利益。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分析
产业融合的产生作为一个自组织过程,必须符合自组织的前提条件,即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相互作用散个关键因素。产业系统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产业企业能够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进行知识的传播与扩散等。由此促进了技术、标准和产品等知识的扩散,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间的线性关系,促进不同产业间的非线性关系的形成,推动产业系统远离平衡态。而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开放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网络关系相互联系与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会通过更多负熵的流入而促进系统远离平衡态,推动产业系统向有序化发展。应该说,旅游产业从其属性来讲,基本具备了融合产生的条件,但是实践中的旅游产业融合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说明仅符合前提条件还是不够的,一定存在一些障碍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没有解决,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认识有助于我国旅游产业克服障碍。结合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条件分析,可以将产业融合的障碍分成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见图1)[3]。
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归纳起来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是供给因素的制约,而供给因素又包括宏观的管理制度与微观的企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求因素的制约,融合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消费市场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只有供需双方对产业融合引发的变化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时,才能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真正实现。
1. 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包括产业政策管制、产业管理管制和市场垄断结构。我国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一直以来都是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并存的体制,各产业和行业出于各自管理目标的需要形成了各自的政策和制度规定,如风景名胜区属于建设部,文物景点属于文保部门,各商业接待单位隶属于各行各业。他们在纵向体制上必须遵循上级管理部门的管制,但在横向关系上又共同构成对客服务中的不同模块。由于各自所处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其他产业企业要素进入时面临不同的制度障碍,不利于融合的推进。如以携程为代表的网络业在融合旅行社业务中就遇到了部分旅行社业的抵制和进入的审批障碍,这里既涉及到原有管制规定的存废问题,也涉及到对融合以后的政策管制调整问题。再比如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就遇到了体育产业严格管制的制度障碍。如果不克服或变革这些政策与管制,就难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从而错失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大好机会。
2. 能力障碍
能力障碍主要包括企业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刚性和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如果说制度与政策形成的环境可以通过变革加以完善的话,那么企业能力方面的障碍就不是那么容易提高的了。且不说不同产业的企业间存在着能力上的极大差异,就是某一产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认识到了与其他产业的企业融合的必要性,但在实施融合的过程中,会遇到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中相随而生的核心刚性的困扰(Barton,1992)。核心刚性是一种阻碍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惯性系统,它时刻面临着被打破的需要,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顾客追求的核心价值的逐步转移以及不同资源在竞争中相对位置的变更等,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否则竞争优势就会被其他企业取代。正如学习学派所认为的那样,尽管组织已经在知识积累方面工作多年,并发展起了独有的技能,仍然要不断再建和改变技能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4]。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虽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是微观层面上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仍然较弱。旅行社业散、小、弱差的局面并未改变;饭店业虽学习到发达国家饭店业管理的经验和知识,但在转化为自身能力方面尤其是在融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新方面仍然较弱,甚至出现不少固守所谓行业惯例的不适合环境变化需要的情况;而其他产业在向旅游产业融合中虽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商业运作模式优势,但融合是双方甚至多方的事情,在竞争力观念和实力都较弱的情况下,也很难出现良好的融合效果。
3. 需求障碍
需求障碍主要包括消费能力、消费行为习惯和消费者的学习能力。既然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那么融合型创新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在推向市场时,都面临着市场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的问题。如果融合型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那么缺乏市场融合的产业融合也是很难形成并具有竞争力的。是否愿意接受融合型旅游产品与市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惯性有关,消费行为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在过去竞争中常会通过增加产品的转换成本来提高游客忠诚度,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消费行为的惯性。能否接受融合性产品与游客消费支付能力和新产品价格及游客学习能力有关。
在当今国内市场的高端,已经形成了一批支付能力很高、学习能力很强并且愿意尝试新鲜产品的游客群体,但相对于整个大众市场来说这毕竟是少数。其实需求方面的障碍固然与消费者的成熟度有关,但在中国旅游市场发育时间不长,游客消费惯性或观念还未固化,关键还在于供给方如何引导和创新营销,在新兴消费力量不断崛起的今天,制度与企业方面的创新努力会更加重要一些。
总之,这3方面的障碍因素共同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融合进程,虽然它们在影响产业融合不同构成要素方面的作用程度不同,但是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从克服障碍因素的实施途径来说,既要重视系统创新中自然演化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干预演化的作用,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与竞争力的提升。
三、克服旅游产业融合障碍的对策建议
1. 放松产业管制,完善跨界治理机制
旅游产业是一个民生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政府应放松产业管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进入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更新换代。当然,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因规则、资源及利益分配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所以完善跨界治理机制以协调各局部利益主体在产业融合中的行为不配合的矛盾是十分必要的。跨界治理机制强调各利益主体之间持续的互动,以认可的目标为前提,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以达到基于目标实现的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5]。为此,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一个超乎产业成员主体之上的组织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来约束成员主体的行为,制定政策目标,运用政策工具,实现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各成员主体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平衡,可根据需要设立不同内容的专项基金如“产业融合市场开发基金”、“融合型产品营销基金”、“创新性旅游人才引进基金”、“旅游环境改善投资基金”等等;最后,要完善约束机制,主要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完善来实现对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约束和监督。
2. 加强产业协作,强化政策引导效应
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多变性,所以旅游产业的融合可能发生在任何产业之间,因此,要在加强对科技进步和需求变化关注的情况下,加强各产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从中寻找创新产品的可能。而在引导产业融合的探索中,不同产业间探索联合出台有助于融合的促进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和基于农家乐的乡村旅游中,农业部和旅游局联合出台鼓励农民发展新型农业旅游的产业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各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寻求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业发展形势,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初期发展的需要,可考虑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编制产业融合规划,出台产业融合标准,引导产业融合行动,如根据三次产业融合的需要,我国及时出台和评选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如果能将这样的做法进一步推广到诸如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将会更好地促进产业融合的进程。
3. 培育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其实力的大小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融合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现有旅游集团虽然有个别的已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但是整体来看靠行政力量捏合形成的各地旅游集团尚缺乏真正的集合力和竞争力。培育企业集团一方面靠政府扶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在市场竞争中经受磨练而自然成长,这样的集团才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目前,旅游企业集团创新能力不足有实力不够的问题,也有市场秩序不完善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的问题,因此培育企业集团更重要的是培育集团成长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度,而其中重要的是完善法制法规建设,保护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利益。同时,要用鼓励政策如建立产业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倡导企业不断学习创新的行为。产业融合具有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政府和市场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待融合产业已度过幼稚期后,政府应该及时从微观推动者向宏观管理者转变,任由新的融合产业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竞争、成长、提升和壮大。
4. 强化市场营销,引导市场消费方向
对产业融合形成的新型产品,市场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过程,而靠市场自然接受和扩散可能耗时较长,因此通过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段的运用,引导市场消费方向变化,会有助于克服产业融合中的需求方面的障碍,加快市场融合的进程,促进新型产业的成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产业融合本身就是创新,所以在市场营销中也要以创新的思路、以创意的手段将创新型产品推介到市场上,其中至为关键的是以适当的方式将创新型产品的顾客核心价值表达出来,激发消费市场的消费意愿。首先,要通过广泛运用各种媒介体宣传旅游产品信息,将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传递给市场,使之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从而为创新型旅游产品被市场接受奠定强大的基础;其次,要在把握当今旅游消费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大胆地将新型技术融入到旅游体验产品的设计中,运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媒介宣传融合后的新产品体验价值,用价值增值利益打动消费者,促进消费市场的融合和扩散;再次,要整合各种营销资源,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实践指导融合型旅游产品的推广工作,从市场需求角度创造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有利条件。
旅游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新型产业创新方式,它从需求的角度适应了游客需求更加精细、更加个性、更加多样的消费特点,它也从供给的角度创造了产业成长的更博大的空间、更深化的链条、更持久的能力,从旅游供需契合的角度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土壤。而认识和克服产业融合中的障碍因素,将会为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受南开大学文科创新基金项目《我国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研究》(NK0606)资助。)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69.
[2] Michael E.Po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127.
[3] 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5.
[4] 多萝西・伦纳德・巴顿著;孟庆国,侯世昌译.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23.
[5] 任鸣.健全“跨界治理”机制共筑旅游合作基石[J].旅游学刊,2007(12):30.
A Studying on the Obstacles and Competitiveness Promo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XU Hong,FAN Qing
(Business Schoo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篇3
关键词:旅游业 服务业 产业融合 新经济模式
新经济模式下的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产业融合基础
(一)新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融合概念的双重特征性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发起于互联网发展领域,以“三网融合”作为构建基础。产业融合概念的广义延伸可以定义为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和有机互补,逐步融合具有创新特征的综合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化的经济协同增长模式(见图1)。在图1中,A过程代表以旅游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延伸发展,B过程代表以产业聚集为目标的旅游资源开发,C和D过程则指代延伸和融合。从产业融合的循环作用路径中可以看出,新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融合概念具有双重特征性:
一是产业融合的内在推动力是经济效率的集聚性提升,由于经济效率、不同产业形态之间的聚集,从而导致了集约化优势,进而创造了产业间的共同资源基础,使得产业间基于生产地域距离寻找到有效的契合点。产业融合过程是以资本的融合作为催化剂,产业间竞争在由内部向外部发展时,必须重新定义无限合作条件下的有限竞争关系,调整企业组织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重新划分市场格局。
二是产业融合的过程往往伴随产品、业务和市场在不同地区间的界限突破,行业管制性有所减弱,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就可以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的产业和地区间进行充分流动。在地区和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由于要素交易和资本流动已经很难再通过一般性的市场等级机制得到协调,生产竞争等矛盾频发,此时产业融合是解决矛盾和协调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二)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的复合型融合诱因
产业融合理论包括三级特征识别体系,第一级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是否具有从技术到市场的创新过程;第二级是产业之间的差异性技术基础融合完善程度是否良好;第三级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区分是否趋于模糊。在此原则下,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具有复合型融合诱因:
一是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的直接诱因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出现是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区域性的集中规模经济效果达成,由此也实现了范围经济发展,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留存利润。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以市场需求作为直接带动力量,产业融合往往在创新供给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于跨产业边界的新型消费者需求的催生,新出现的市场需求则反过来进一步拉动产业融合向深化和扩大化发展。
二是新技术在产业融合中的引用使得旅游消费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以日益红火的电子商务为例,其在促成消费者搜寻旅游资源、拓展渠道途径方面逐渐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旅游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寻求与电子商务业务整合等新兴产业融合目标。后消费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强迫旅游企业发展产业融合业务,天生的开放性、低进入壁垒和垄断竞争格局使得旅游企业在进行产业融合过程中更方便掌握市场变化,及时改变产业价值创新策略,提升特色服务体验,应对市场波动更加从容和及时。
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模式构建
综合性强、联系程度紧密是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旅游业与之类似,呈现出较强的可融合性,表现在交通业、工商业、餐饮业、酒店食宿业、娱乐业以及博览会展等传统特色服务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可以将地区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特色产品,其中尤其以旅游公司对博览会展旅游市场的供应商具有很强带动作用(见图2)。在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高端行业的融合方面,旅游业一方面可以盘活区域资源,扩大相关服务行业的资源存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构建跨层级服务行业的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一)旅游产业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融合
在旅游产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创新性技术服务的融入具有核心关键作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融合会催生旅游业孕育产生新型业态模式,这已经在部分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如芒果网、捷程旅行网等,产业融合实践使得旅游服务体系更加丰富,旅游市场时间和空间局限得以打破;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与管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具有促进产业要素发展创新的作用,融合后的集成化产业会在资源整合、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以及服务咨询等领域更加具有运行效率,信息技术的融入对于集合化产业的边界限制具有很大的消融作用,产业业态融合不会面临中途停止的尴尬。
(二)旅游产业与金融资本服务行业的融合
旅游业是具有综合性发展特征的行业,无论是开发资源还是建设产业链条,都需要巨大的金融资本支撑,在经营初期并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旅游业和旅游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来说,融资渠道是否畅通、资金投入是否充足和及时对于地区复合型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而通过旅游业与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兼并融合就可以引入更多经营资本,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建设新型产业实务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化旅游产品服务组织形式,这既可以在较高的起点范围内谋求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完善高标准产品包装物流业务水平,又可以搭建趋于完善的配套性旅游产业价值链。
(三)旅游产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在旅游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过程中,其具体实现往往包括微观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系程度紧密或松缓的业务市场,进而获取跨行业性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在产业融合实践中,不同企业间的融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组织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产业间并购模式也会经历由内部纵向并购向外部横向并购的转变,因此,政府在旅游业和服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尽量放松行政管制,领导建设地区间企业并购网络信息平台,出台政策促进服务性行业与旅游业的重组整合进程,鼓励地区性产业融合品牌的建立,通过拓展旅游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价值链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的新经济模式发展策略
旅游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要突破制度局限,在地区内达成以旅行社和景区建设开发公司为主的新型旅游产业资本、以娱乐休闲和餐饮酒店集团为核心的服务产业资本、以软硬件研发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为主导的信息技术资本以及以金融保险和信贷风投为主的金融资本的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传统与当代结合。
通过融合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与信息技术资本,加速建立新型旅游经济体。着眼于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高投入和慢回报特点,我国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政策也陆续出台,且要求旅游企业加速维护经营资金增长需求,这在各地旅游业发展中频频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中可以得到体现。然而,复合型旅游服务产业的打造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投资,新型旅游经济体必须着力解决资本融通问题,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以联合规划的形式来编制旅游服务业融合标准,调整新兴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实现地区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以资本为核心的联结。
通过旅游主管部门作为带头人,分配各地区主管部门自由开放市场,加速旅游服务业要素、信息技术业要素、金融服务业要素等充分流动。以复合型旅游服务人才、知识、品牌以及管理作为发展重点,以互利双赢为基础支持不同产业之间的跨地区交叉重组并购,搭建企业集团联盟,通过企业联盟来稳定和加速融合旅游新业态。在争端解决机制上,要建立以省级主管部门主导产业合作委员会的形式来建立统一合作机制,突破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等束缚,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产业博弈主体偏向问题。产业融合共同发展基金要交由专业化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以便用于重要产业合并项目贷款。
打破地区间行政管制局限,建立跨地区的旅游服务业合作协调机构。在经营资金以外,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服务业的融合壮大还在根本上受制于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政企不分、职责混乱、重复管理以及各自为政现象突出,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景区运营等存在脱节问题,统一性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需要建立。此外,由于地区间经济利益存在竞争性,旅游经济摩擦和要素资源争夺现象频发,地方保护、割据市场及服务贸易壁垒等难题得不到缓解,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结构、配套服务设施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统筹产业融合的约束保障机制,为旅游服务业发展创建适宜的制度环境。在统筹完善产业融合约束保障机制方面,要多角度进行产业二次创新,要注意到地区旅游企业与服务性行业的合作不仅包含组织形式变革,还包括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业务创新,因此,旅游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市场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出台各项法律法规,保护旅游服务业创新利润和创新动力。针对产业融合的行为主体约束开发机制,要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作为先行措施,规范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监督行业协会、企业和政府部门,在交易成本方面降低产业融合费用。
结论
新经济模式下的旅游服务业融合需要打破常规思维,综合渗透金融、信息技术、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由密集保守发展向动态离散发展也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新兴服务业对于传统旅游业的注入实质是现代旅游业全行业价值链渗透,这种具有转型思维的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会助力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广视角的进行行业发展前景规划,明晰现代服务行业利润来源,在后消费经济时代始终把握服务行业发展脉搏,为我国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阎如良.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2.李进兵.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企业自愿保护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1(10)
3.尚雪梅.基于旅游流空间结构视角的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2(7)
4.李志刚.浅析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六大误区[J].中国商贸,2012(3)
5.方百寿.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小费制度与旅游服务质量分析[J].旅游论坛,2012(7)
6.王德勇.黑龙江省旅游业系列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2)
篇4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在环境、科技、需求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具有明显分界线的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这种产业融合使得各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实现了资源节约、产业进步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农业旅游也是产业融合表现的一种,即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并延伸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它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充分结合了两大产业的优势,扩大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旅游产业优化和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实现了旅游业、农业向新型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农业旅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是全国旅游总量的1/3,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359家,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农业形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农业旅游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增长核心点,为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背景因素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发展为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在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后十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口号。为响应国家号召,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因此,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本文以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定量分析,以找出制约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影响要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辽宁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体现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
1.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主流方向,其表现为利用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自从2005年以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起的高科技应用浪潮中,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文化业态,努力将其打造成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有效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在这方面,辽宁省着重搭建以“官、产、学、研”为主体、以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辅助的文化创新体系,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在研发、传播、消费等方面形成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接轨的有效机制,通过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拉动了相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
辽宁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仅注重动漫、创意设计等富含高科技元素的新兴业态,还注重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例如,在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主流的广播电视业方面,辽宁广播电视系统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率先在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省级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第八位。2012年,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31%,该成绩则主要得益于辽宁广播电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2012年5月,沈阳市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辽宁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演进;实现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紧紧依托辽宁省雄厚的文化科技基础,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针对辽宁省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研发能力强、创新体系完善、制造规模雄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1.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建立
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具体因素作为二级指标,构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品研发投入(亿元)X1
全国影视节目进出口情况(亿元)X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元)X3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比重X4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X5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万户)X6
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X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X8
续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X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X10
地方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及科学技术支出(亿元)X11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比重X12
2.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输出结果分析,模型只提取一个主成分,其特征值为10.638>1,方差贡献率为88.651%>85%,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因此选取这一个主成分为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份得分矩阵,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0.093z7+075z8
+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综合得分=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
+0.093z7+075z8+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3.依据实证结果综合分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得出综合得分方程,并对2005年至2012年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综合得分 -1.4423 -0.9612 -0.7694 -0.2297 0.4156 0.6756 1.0139 1.297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从公式可知,各要素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权重或贡献程度不同,其中z7、z9和z10分别代表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影响权重最大。而z6、z8所代表的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权重相对较小。由此分析可得,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科技水平不高、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即:文化科技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建议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鼓励发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升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辽宁省政府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专知识产权地引导作用,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赔力度,以司法判决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司法保护公信力。第二、探索完善专利快速维权机制。促进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降低专利维权成本,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等创新主体对专利制度的认识,引导其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制,加强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
2.加大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使最新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其相应的经济价值。只有加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生产出更富表现力与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参与的研发模式,实现多方联动有力促进辽宁科技成果与专利的使用率。第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投入资金机制,积极扶持一些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辽宁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集中科研资源,协调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3.探索切合实际的人才支撑计划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其关键还是要靠精通文化产业和相关科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支撑。辽宁省加强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人才培育环节,鼓励有优势的高校实现教学创新,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由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企业、研究院共同组建相应的“官、产、学、研”联盟,建立配套的专业人才实习基地与文化科技创意孵化基地等,实现人才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第二,在人才引进环节,应结合辽宁省自身人才储备情况,引进适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产业人才信用、能力、贡献评测体系,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亦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雅明.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的融合发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王国平,刘凌云.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J].求索,2013,07.
[3]廖卓娴.长沙市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现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4]毛磊,张洋.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R].人民日报,2014-06-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
作者简介:杨 凤(1976-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产业哲学研究。
篇6
文化和科技融合强调技术进步对文化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融合的表征有:一是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二是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是创新创意的重要载体,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战略方向,文化和科技融合既是重大实践问题,又是理论创新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1、基本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文化和科技融合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视角展开。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文化内容信息的技术转化。哈佛大学的Anltaony Oettinger关注到信息的数字转化和传输产生的融合,提出“数字融合”。美国学者Yoffie(1997)认为融合即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1996年欧盟提出“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二是文化信息产品传播的技术应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用“新媒体”概念(1998)泛指以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媒体。三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 Negroponte(1978)认为,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的技术融合,三者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欧洲委员会“绿皮书”(1997)认为,数字技术导致“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总体上,都将文化和科技融合视为由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变革。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实质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创新模式,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是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优势,实质上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从横向来看,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线性整合。市场主体倾向于在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中被授权,在保持原有线性价值链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的导入,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创制过程的迂回度,延长最终产品的价值链,进而巩固原有的市场或是获得新的市场。从纵向来看,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网状整合。通过技术的整合实现产业间延伸或产业内部重组,吸纳新的参与者,形成一个可将不同产业部门容纳于其中的新业务框架,建立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价值链结构。例如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融合,引发交互式文化科技创新,建立以内容、渠道、终端为框架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这一过程很可能引起价值链的转移,导致新进入者有机会把原有的业务扩展到较高的价值区域。
2、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在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同,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因此,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功能,形成三者之间良好有序的联动机制,进而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和中介要切实发挥作为连接市场和政府纽带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有效缓解文化产业发展中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二、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美国:市场主导型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市场型发展模式,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消费导向,强调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除了利用行政力量如宏观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工具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调节和少量公共资助外,基本不介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运作过程,文化市场中的生产商、销售商、运营商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结果。从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乔布斯现象”,无不说明美国注重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注重创意产业的转化。在美国,“大科学”体系的形成,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特别是文化潮流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此外,美国社会运行机制上的特点也催生了美国的创新文化。美国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表现文化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力,其技术支撑下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4%,占GDP的30%以上,其年产值在国内GDP中达1/4,其中版权产业产值达1.25万亿美元,占GDP的12%,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绝对优势。
2、日韩:政府主导型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国家战略推动型的发展模式,这与韩国、日本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关。两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中,国家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是最为重要的。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国家文化产业领域实现了要素的汇聚和力量的裂变。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全面介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市场机制尽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的。
韩国一方面,通过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口号,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基金、游戏产业振兴中心,颁布《文化产业促进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明确了将数字游戏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的文化数字产业成为最活跃、成长最快、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已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已占GDP的15%以上,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
日本是一个民族意识特别浓厚的国家,具有深厚的政府主导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日本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基础,将两大产业紧密融合,诞生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跨国企业。日本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日本在游戏软件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作为文化与技术集成的典范,动漫业已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日本已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新增长战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文化和技术产业业务的政策后,预计到2020年,它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超万亿日元的目标。
3、法国:混合型
法国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发展模式,政府与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虽然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细分产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是绝对均等的,但对于整体的国家文化产业而言,两者的影响是难分伯仲的。法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发展路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挖掘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在法国,政府对文化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主要分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资助、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由于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政策的支持,以及产业技术、创意文化的导入应用,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世界图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市场占有率高达15%。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技术手段为支撑、先进设施为配套的法国旅游产业为例,仅有6500多万人口的法国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在8000万人次以上,收入高达350亿欧元,占GDP比重超过6%。
4、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析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产业的培育发展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显著。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扶持,又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模式的剖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市场型、国家战略推动型还是混合型的融合发展模式,这些国家都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方式,来配置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以发挥其各自优势。政府从科学的制定规划、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搭建融合的载体平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而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环境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同时,市场主体也随之被激活,市场潜力逐步被释放,市场力量将逐渐成为配置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便水到渠成。
三、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止到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达2.8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年平均增长23.35%。然而,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相对滞后,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战略还有待落实
虽然国家、省、市都明确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在城市层面还缺乏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具体的发展目标、创新方向、重点布局和项目支撑不明确。按照现有的政府部门设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主要由宣传文化系统承担,推动科技创新的职能由科技管理部门承担,在体制机制上还不能适应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
一方面,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集成能力不强。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衔接,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形成。文化科技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偏少,缺乏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行业规范标准研究,缺少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较少。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多数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强;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优势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相对滞后。
3、文化科技创新缺乏产业主体
企业文化科技创新活力不强。文化企业、科技企业主动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影响力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少,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偏低;文化科技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技术、前沿引导技术和集成传播技术等研发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保障缺失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和协同,鼓励企业开展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虽然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涉及到大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容,但是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仍不够系统和完善。在城市层面,还缺少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同时,现行政策的条块分割特点较为突出,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都难以获得与高新技术产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5、文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紧缺
文化科技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是制约国内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和文化艺术人才资源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既通晓高新技术又熟悉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高层次的文化科技创意人才匮乏,文化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基础性研究人才少,高校信息技术、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偏向于按照传统方向培养人才,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薄弱;二是专业化高端创意人才少,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领域一般性内容加工制作人才众多,但长于内容创意、集成传播、终端创新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三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少,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应用水平滞后,导致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印刷复制等领域的产业效率不高。
四、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1、制定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互动创新
科学制定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更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建立功能定位合理、特色明显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使之成为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地,文化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平台和窗口。重点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理、产业转型、产品创新、社会影响、政策环境、战略路径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密切关注与跟踪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关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和引领作用。
2、完善政策扶持,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动、左右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要从原来单纯的要素供给促进政策转向要素融合的促进政策,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要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产业。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文化科技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此外,应完善文化科技管理制度,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优化财政投入模式,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
3、完善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二是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合,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并扩大其影响力;三是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交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等文化中介机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4、创建智库载体,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创建国家级和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凝聚整合国内外研究人才和力量,建设人才智库载体,使之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敏锐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点关注文化科技创新,在若干优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及知识产权研究为重点研究领域,持续增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5、培育创新人才,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保障
人才是创意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新兴产业,必须建立起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管理与激励机制,发挥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和人才相对集聚的优势,鼓励各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构筑文化科技新兴产业人才高地。
(注:本文是成都市科技局2012年软科学课题《成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沈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6(5).
[2] 郑庆伟: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J].文化学刊,2010(7).
[3] 曹京明、王国华:论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22).
篇7
关键词: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秦皇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秦皇岛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而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为秦皇岛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效应,还能实现资源整合、产业结构完善以及区域竞争力提升。
1.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是实现秦皇岛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
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更能多方充分调动秦皇岛社会和自然资源,使得社会和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化,更有效的整合社会和自然资源去实现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并且,旅游和体育产业本身关联性更强、涉及面更广、影响力传播范围和力度更大,也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充分整合给出了新的方向。
2.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是完善产业结构与功能的必由之路
随着秦皇岛市经济的发展,人们节假日休闲时间增加,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对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有较大的增加;而秦皇岛旅游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样旅游与体育产业的融合不仅优化了各自产业结构,也促进秦皇岛整体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是完善产业结构与功能的必由之路。
3.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旅游与体育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当做商品来看,其竞争力提升的某一方面则来源于对该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市场上有效需求越多则对商品的价格、销量会起到很好的推动;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增加市场上有效供给,则必然会带动区域整体旅游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因而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秦皇岛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可行性
1.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都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
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渗透力和关联度,而产业关联性高是旅游产业的特征之一,产业关联性越强,它的资源利用率就会越高,资源高效利用其实就等于是在降低成本。因此,利用两个产业关联互动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完全可以配合旅游产业共同搭建起更大的市场平台;也要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巨大联动作用,形成双赢的模式。
2.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的需求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都能满足消费者健身休闲娱乐这一需求,现如今体育和旅游这两大时尚、休闲元素在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也显得日益活跃。虽然体育和旅游产业都具有休闲娱乐功能,但两者之间不会产生机会成本,造成替代性竞争,反而会产生一种促进的效应。两者功能相同,彼此促进。
三、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对策
1.增强科技应用,确保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动力
从旅游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来看,科技水平不仅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也是发挥新型旅游与体育产品特色的必要手段;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形态来看,它还是实现高附加值旅游产品、创新型旅游业态和多元化旅游功能的充要条件。可以说,技术是确保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基础。因此,秦皇岛要想提高在城市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另辟蹊径,使静态的旅游与体育资源变得鲜活起来。
2.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进程
秦皇岛市的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要求有关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组织编制秦皇岛市体育旅游深度开发科学的发展规划,保证有关秦皇岛市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案和措施的合理性,并积极抓好区域体育旅游发展重点;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手段确保优化调整的落实和顺利实施,严格控制与整体空间结构布局不协调的开发行为。同时,加强政府调控还包括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3.优化企业战略,推动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
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其实力大小和创新能力高低对能否实现旅游与体育产业的融合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第一,加强产业融合理念,促进企业互动合作。第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通过体育旅游空间集聚,培育体育旅游龙头企业,组建不同类型的黄金旅游线路和品牌。第三,转变营销观念,树立体育旅游品牌。推行整体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并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主体模式。
4.培养消费需求,增强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拉力
体育旅游需求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最根本动力。因此通过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段的运用,向消费者提供体育旅游的信息,引导市场消费。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挖掘旅游需求。体育旅游产品区别于传统的旅游产品,它强调创意性、体验性。通过创意和体验,抓住体育旅游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开发出具有体验性、参与性、休闲性等的体育旅游产品,通过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等宣传媒介来宣传融合后的新产品的体验价值,培育出新的消费群体。
5.定位政府角色,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保障
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是推进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极为重要的一环。政府在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扮演着三个角色:开拓者、规范者和协调者,第一,提供政策支持。第二,给予资金保障。第三,完善法律体系。第四,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体育又熟悉旅游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一部分人才是推动两者尽快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4):678-681.
[2]龙江智,保继刚.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1):42-46.
篇8
1 两化融合的概述
1.1 具体内涵
两化的融合实质上就是在我国的各个经济体系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然后在实际的生产、加工等多种行业中得到了融合。在这种新型的融合模式下使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所涉及到的领域非常的宽广,从政治到文学、从工业到社会等,具体包含以下四层含义:① 是指战略上的相互融合。在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上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发展模式上显得非常的匹配。② 在能源上的融合。信息能源上与工业资源有着相互的融通,通过二者之间资源的互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的使用程度,同时保护了不可再生资源。③ 经济上的融合。在虚拟经济与工业上的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促进知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④ 技术上的融合。信息的TI技术和工业上的生产设备融合起来能够产生新的科研成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2 两化融合的含义
具体含义包括以四层:① 两化融合是中国新型工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措施。将信息化得快速发展与工业融合起来,能够有效的促进工业化得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走向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道路。②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工业化融合,能够提品的科技含量,改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低的现状,可以通过对科技、管理的不断创新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增加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③ 推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的增多,促使信息化的不断创新,所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能够给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④ 提高国际竞争力。两者的融合能够创造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关键技术的快速形成,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以及信息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具体而言,物联网包括了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感知层是至各种传感设备,由其采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是整个物联网的数据基础。网络层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中网关以及接入网络,是整个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基础,用于支撑整个互联网的数据传播。嵌入式网络设备(Network Embedded Devices)等传感器部署于城市各个角落,能够采集大量的监测数据信息。由于这些数据具有时间与空间属性,所以可以将城市现实活动反映到网络虚拟空间上,进而将这些信息汇集,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层则主要包括了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业务分析管理系统。
物联网就是指“物与物之间的互联网,最初是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被提出来的。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依托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延伸,通过互联网将网络不断的向广度扩展;第二层含义是值在物体上的应用范围已经包含任何物体,在所有的物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所以物联网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利用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以及监控、扫描等信息设备,按照互联网的要求,将各种各样的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达到对物体的跟踪、识别、定位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体现出来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获取问题,而信息如何管理与如何制定决策进行检修,则需要从全局考虑。管理决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是与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分不开的。世界各国从不同的管理目标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系统,在考虑市场情况及技术条件的前提下,考虑一种包括状态检修在内的多种策略均衡应用的检修管理系统。引入诊断专家系统可以保障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并对检修计划及检修流程进行优化。
2005年被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介绍了物联网的具体概念和含义,对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也作了明确的分析。2008年在物联网的发展基础上加强了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在2009年提出了物联网的计划,并将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层面上的重要发展过程,因此在国内物联网成为了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等的新型信息产业。
3 基于物联网的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
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的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具体可以通过图一表示出来。物联网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不断崛起的,在各种领域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融合,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工业产品的研发和经营管理上进行融合,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而且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者相互促进,在物联网背景下形成了现代的产业体系。政府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也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对这种发展模式做出了以下几种分析: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快速生产,二者有效的融合,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水平。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物联网,在这种新兴的产业浪潮中,会带动不同领域的技术快速提升,将信息化中的先进技术融合到工业生产中,能够促进新的产品的研发和技
术的创新。② 信息化中的研发设计理念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并对产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在物联网的背景下将信息化中的技术与手段与工业生产进行融合,使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增加了新型的电子信息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扩展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现在的生产行业中包括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中都进行了信息技术的推广,比如计算机的辅助制造CAM技术、辅助工艺计划CAPP以及相关的芯片等,融合到生产的环节当中,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具电子信息的特征。通过不断的采用对产品优化设计方式以及对管理制度的改革,使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密集的融合,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都有一定的好处。③ 信息技术与工业的经营管理有效融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物联网背景下的两化融合能够带动大规模产业的发展,并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进行了改革,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实现了先进的制造设备以及服务水平等,对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上都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④ 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的融合,促进了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能够推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包括农村信息化、工业信息化以及服务信息化等,同样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以后的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新兴产业必将会起到主导的作用。
以上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是从技术、业务、经营管理以及新兴产业的角度去讨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物联网背景下两化融合是一种抽象的体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对于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不仅仅对应用效益起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提高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通过物联网的作用,能够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将产业的模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在产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两化融合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以及重要作用。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实际的应用中对经济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两化的融合必将成为时代的潮流,物联网作为两化融合的支撑条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化融合的速度,同时也促进了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年11期.
篇9
可以说,文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印刷技术的发明、文字和图画技术的创造、摄影原理的发现、多媒体设计和电脑的提出,微电子和计算机网络时代与文化技术的结合等等。文化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表现在文化资源整合作用、经营模式转变作用、市场需求创造作用和演化周期缩短作用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财富,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也在逐年增长,但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市场发展不容乐观,与欧美国家的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相差比较悬殊。据统计,我国约2500家主题公园的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盈利者只有10%左右,亏损较为严重,能够保持盈利的可以说寥寥无几。目前,各地竞相开发的文化产业园与文化产业基地也遭遇同质化质疑。与此同时,许多的中华老子号正在悄然退出消费市场的舞台。因此,在文化技术日益更新的时期,我国能否把握住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将文化技术与经济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将是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文化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文化技术借力高新技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对新兴业态的培育,是各省市乃至全国实现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和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基础上,转换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新业态、新企业、新模式的创立发展,亟待我国借力文化技术、重视创意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层次,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技术加快产业融合进度。产业融合是在数字与网络技术发展下出现的新现象。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传统产业如电信业、传媒业、出版业等产业间的边界不断模糊,逐步融合,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融合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的产业结构及相关政策形成了挑战,一种适应性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可以说,随着文化技术的革新与新兴产业形态的出现,网络融合、大传媒、数字出版等融合多个产业特性的组织形态不断涌现,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文化技术辅助产业效益增长。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文化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短期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的持续稳定具有根本的支撑作用。提高文化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投资速度,可加快当地的产业竞争力,从而提升产业效益。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的战略转型阶段,国家出台的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文本,内容集中在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地方实践部门仍需提高认识,重视文化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要以高新科技手段改造、升级传统文化行业;要大力扶持和培育新业态,推动新业态的创新,实现高端融合。要重视文化技术在文化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效益。实践证明,文化产业结合先进科技,它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将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与巨大的发展空间。
篇10
山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省份之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门类涵盖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工业等领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整和发展,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完成了由单一军品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战略性转变。
山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省经信委党组成员冯志君表示,为加快形成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将采取五大措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建立完善以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共享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军地双方科技人才交流合作、联合攻关,促进非和无特殊规定限制的实验室、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双向开放、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二是建设山西省军民融合成果交易中心。聚集军工院校、军工集团和山西省各类资源,开展新a品、新技术、新项目对接,形成具有区域带动效应的重要对接平台。做好军民融合科技信息,促进军队、军工单位、民口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单位沟通交流,开展军民技术需求对接。
三是筹建山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实山西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深化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山西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四是建设军民融合园区。重点建设三个园区:山西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长治市城南工业园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太原科技产业园。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和军民协同创新项目入园聚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