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

篇1

关键词:应届弃考 教育机会 教育问题 升学就业 社会公平

长期以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承载一个社会对命运、对知识、对教育本身的关注。一批又一批通过高考走进大学的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体现着国家意志选拔人才的高考牵引着社会注意力。每年高考时节,“高考新闻”都会牵动国人神经。

2009年高考有两个数据引人关注,一是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人,比去年减少了40万人;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这意味着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没有报名而弃考。

一、弃考现象利与弊

持乐观态度:其一,高考人数下降反映了学生及家长长期固有观念“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转化,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社会的成才观也逐渐从高考独木桥转变成立交桥。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不少家长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但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的选择。

其二,高考人数下降预示着“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将被逐渐淡化,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被逐渐落实。

其三,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会逐渐将高考降低为一个合理的环节。

高考人数下降不仅反映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变化,更说明教育内部的一种嬗变、危机,即教育品质的下降和沦落,当务之急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快着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进程,恢复和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包括高考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的信任。

重庆有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湖南罗彩霞冒名顶替和浙江航模加分事件触动了人们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引发高考公信力的缺失让高考失去原有的魅力,高校忽视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公信力下降,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

持消极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教育虽是大势所趋,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依然需要大多数国民能接受高等教育,从这一层面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应引起省思――人口整体素质怎么办。

读大学当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可能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进入大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累“势能”。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大学接受良好教育。弃考无疑是对教育机会和社会公平的挑战。

二、弃考原因初探析

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弃考原因复杂多样,84万人的流动去向也多种多样。

1.是为出国弃考。一些高考生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空巢班”备受,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出现高三毕业班“空巢”现象。

2.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被迫放弃高考。

3.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不少学生家长算起“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真不如早点就业。

4.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5.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

6.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7.职业教育更能顺应社会需求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文凭和能力在不断较量,掌握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培训能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提前进入社会。

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三、解决弃考之殇的措施

当前就业压力增大,引发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尖锐,学生对于未来期望和投入产出的充分衡量后做出放弃决定,导致缺乏对教育预期的信心,直接影响到现行的高等教育。

1.积极稳妥扎实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让已经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成为社会人才,重振教育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机构。

2.国家要出台政策举措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3.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放高端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当前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折射了经济结构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4.要积极探索教育体制的改革,真正推行重视社会教育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要努力跟社会需求接轨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严格自身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导思想是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高考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证明的、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中国正在大力推动高考改革,使高考从单一标准下的考试功能转向为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服务。”

篇2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困境;超越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61-02

高考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中国高考制度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论不断的历史,高考制度改革也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

一、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1.在高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近二十多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从未停过,有人曾说过中国目前的教育局面是“素质教育抓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而高考则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基础教育出现“应试”弊端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片面,但是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代教育中“学而优则仕”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育对象处于被动地位,而其影响则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人甚至一度将现代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相提并论。[1]可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深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中,比如,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科目的不断变化、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自主化,以及正在试点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种尝试,都给考生带来了实际的优惠。但是,高考制度无法超越现实条件的束缚:在高校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中毕业生需求时,考入大学的竞争加剧;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时,进好学校、进名校的竞争愈演愈烈。虽然应试教育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是高考制度将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与矛盾表面化激化了,因此,不得不说高考制度是其愈演愈烈的催化剂。

2.人才标准的多样性与考试选拔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又一困境。高考制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选拔一流人才”。“人才”是一个丰富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它应该还包含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创新等深层次的品质,恰恰这些品质发展的抽象性是难以直接测量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却是难以测量的。这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之一。值得庆幸的是,高考制度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缺陷,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内容的改革以及考试形式的丰富都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才选拔的创新尝试。理论上,这些改革是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高校自主招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去命题,选择恰当的考试内容以及更有效的考试方式去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然而从实践角度来讲,实施这样的创新选拔尝试,就要求高校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选拔学生。即使学校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考试内容应该是什么?高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能否向“能力立意”转变?其次,“自主招生”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全部高等院校都实行自主招生,是否会产生更混乱的竞争压力?最后,考试形式的创新性不够,面试虽然可以弥补笔试缺陷,但是否就可以全面考查一个人的素质能力还有待试验。从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程度来看,高等院校在整个人才选拔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扮演其重要角色。

3.高考制度改革进程中公平公正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考即高考制度的公平以及高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招生考试和录取过程的公平。任何一项改革都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倘若达不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有动力的。可见公平公正性问题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跨越的困境。由于中国是一个由多层次社会成员组成的国家,必须考虑到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去有计划地向部分社会成员倾斜去实现公平。例如,以加分的形式增加部分社会成员(如: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高考加分政策;另外,国家为了防止高考舞弊而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还有考生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1]这是对高考公平性最致命的打击。

以上是现行高考制度面临的三种困境,这些困境交织在一起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显然,高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不是偶然的,他们既是深层次教育矛盾的反映,也是深层次社会矛盾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2]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

二、走出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

1.充分发挥毕业会考的作用,为“高考”松绑,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在上文提到,虽然高考不是导致“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但是高考却是“应试教育”的催化剂。为“高考”松绑,虽不是根除“应试教育”的途径,但是却可以减轻“应试教育”对高考功能的侵蚀,相信也可以缓解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高考考查的内容始终改变不了“知识本位”的立场,而对基础教育的考查本身应该是各省高中毕业会考承担的任务。将考查基础教育的任务强加给“高考”,不仅造成毕业会考政策流于形式,而且“高考”不能实现其“区分和选拔一流人才”功能。因此,重视各省毕业会考对基础教育的总结性考查,可以将会考成绩与高考考查以合适的比例组合起来真正发挥选拔人才的功能。[3]会考不但可以为“高考”松绑,也为全国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这可以说是高考制度走向个性解放的必经之路。只有“高考”真正自由了,才能个性化,这样高考制度改革才会充满活力。

2.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是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关键。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可以说是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4]纵观高考制度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部逐渐解放的历史,允许各省自主命题,允许高校组织联考,允许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统一的笔试形式,保送生、小语种考试等等形式都是高考制度逐渐个性化的形式。虽然其发展还不成熟,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矛盾与问题。那是因为高考还没有完全走向个性解放。因此,要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就必须打破僵化的高考制度,扩大高校的招生自,允许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是由学生的多样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这就是个性化的高考制度。

3.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考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目前所实行的高校招生计划是由学校到省,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层层申报、审批,再统一下达到各省,在培养层次、专业比例、省内省外计划比例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完全属于政府指令性计划。[5]既然是指令性计划,那么一定是许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最为高考制度行为主体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在研究与制定高考制度改革的计划时必须持有公平公正的态度,只有改革本身是公平的,那么整个改革过程才会是公正的。其次,在基层履行教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目前,“应试”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顺利展开工作的瓶颈,这也是对基层教师的重大考验。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端正心态,避免卷入应试教育的洪流中,积极进取地进行教学实践。

高考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考虑并设计整体方案,而且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试点工作。[6]我国高考改革一直涉及众多方面,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不得不承认,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虽然步履维艰,但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其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高考制度超越困境必定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国东.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8.

[2]陈金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分析[J].教育研究,2011,(10).

[3]隋迎鑫.浅谈高中毕业会考与统考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08).

[4]唐安国,李小波.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03).

[5]陈阳.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6,(7、8).

篇3

关键词: 中学政治 学业水平测试 评价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些地方初中思想品德课已经退出升学考试的历史舞台,高中思想政治课到2017年大部分省份也作为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来考查。考试方式的转变,给一些中学政治教师带来困惑。是不是新的考试评价方式意味着政治课地位的下降?它给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启示?新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在哪里?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当前的中学政治课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

学业水平测试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有一段历史,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江苏省开启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的,也就是教育界熟知的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08高考方案。随着高考考试改革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是考试评价方式的一个历史大趋势。综合近十年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革;核心在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实关照,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方式多元化。

(一)以生为本,回归本质。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一种考试评价方式,其背后的根本价值思维方式在于回归教育的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回归到教育的生态自然环境。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现实,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信息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劳动者。教学不再仅仅以考试评价为目标导向,要符合时代客观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师为先,评价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目标导向作用。这是传统教育对教师思维的引导,不过可以趋利避害,发挥效率优势,积极进行政治课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加快中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具有重大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政治教师考试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尝试新型的命题观念,“命题是学生学业成绩检测的重要环节,是每个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1]。

(三)关照现实,减负进步。如今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学生学业减负是一个社会热点。学生不是学的东西太少了,而是很沉重。而这一切原因,一些教师归结为高考的指挥棒。这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否定高考的巨大历史价值和作用。教育者更应该从教学、管理、课堂和评价上综合考虑。另一方面,科目众多考撕脱习,并没有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出发评价,不利于培养有个性、有专长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说回应了这一教育和社会现实问题。

二、考试评价方式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新启示

伴随着新一轮考试评价改革的大潮,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开始回归全国卷,打破了以往考试评价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的局面,而且研究新课标卷,能够发现新的课程改革考说姆绞胶湍谌莘浅A榛睿不是考试评价回归全国卷后呆板、陈旧、封闭了,而是更加灵动、新颖、开放了。一线中学政治教师也有很深刻的感受,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要求更高了,以前形成的应对高考的“八股文”不行了,这是思维长期封闭僵化的结果。新的考试改革的确迫在眉睫,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一)积极应对,认清目标。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性要求,更侧重思想性考恕H绯踔兴枷肫返驴危初中思想品德的考俗吖了从封闭式考试到开卷考耍直到今天许多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从评价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能看出是在回归政治课的学科本质,初中生的法治观念、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封闭式的绝对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现实要求。教材、教学、评价都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过程性考试评价方式也是对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积极回应。

(二)丰富形式,高效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要求教学方法要积极进行改革。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形式上和思维上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朝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政治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各种高效课堂模式,如翻转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

(三)求真务实,主体为本。应对新一轮的考试评价方式,逼着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不能缺位,对课堂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能错位,对学生不恰当的引导;更不能越位,就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满堂言”。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是课堂的主旋律。新的考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恕4鸢敢丫不再固定,走向开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回到自然地课堂生态中,有压迫、压力、约束地进行自由、大胆、开放的思考和争辩,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各种思辨能力。

三、中学政治评价方式新趋势及政治教师的新使命

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会响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并不意味着政治学科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政治教师工作任务的减轻,更不意味着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放松,而是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上提高,从而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根据思想政治课学科的复杂性、时代性、实践性等学科特性,思想政治课是紧密结合中国化成果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科研、评价必须积极回应新动态,增强本学科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政治教育者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新任务,动态地提高学习、科研、教学的能力,适应新的考试评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几十年来,高考为我国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于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导致选拔人才上出现不少问题。

通观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不论是在考试组织上的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还是在考试内容上的“3+X”科目设置方案,以及在考试时间上的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甚至全国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主权”,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扭转中小学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始高考改革,进行自主招生,通过“面试”选拔了近600名学生。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种观点荟萃网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对面试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质疑。比如,面试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本来就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见仁见智。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会给考官以“木讷”的印象,但实际是有真才实学的。面试在一些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艺术、管理等比较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不太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技术、研究等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灵”的情况。相反,不少人认为,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素质。笔者认为,这两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对在中国国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简单化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当今中国千家万户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张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强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执意废除高考,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然而,从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脉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做点改进,一直没有轻易废除高考的说法。废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便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过去,人情关系因素也还是存在着。如果在当今学风浮躁、关系盛行这样的大环境下,放开政策、自主招生,那会使得高校招生的状况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保证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改革的相对可控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这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改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过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为什么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通识教育通常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而进行综合性的、普适性的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知识或者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过强等问题,导致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产生。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视人文精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具理性化”倾向。关注一些可直接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忽略人文素养的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专业化导致了知识的狭窄化。

进入新世纪,尽管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足,通识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学本科阶段仍然注重专业教育,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却差强人意;高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在学生批判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关,而所有这些的原因又归结于现行的高考制度。

1.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小学生紧张忙碌地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和创造力吗?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实际中,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从高二起就将学生按文、理科分班。从知识结构方面讲,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而且还为高中毕业生以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带来了问题。现行的“3+X”高考科目设置依然未能改变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学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3+X”与以往高考选拔相比,没有显露明显优势。鉴此,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不能沿袭以往一贯文理分设的老路,机械地通过各种考试科目的组合设计而力图反映不同群体考生的不同知识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这会使得考试科目设置过多,依然改变不了高考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精简压缩考试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精简压缩考试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减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对高考的“依赖”,真正使得高考指挥棒“失灵”。

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只懂得通过反复的识记和演练考得好分数,使得高校选拔的人才只会“考试”,即所谓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单纯的知识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高分数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质的学生: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成为准以认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热衷于通识教育,殊不知我国高中阶段已经文理分科后选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识”呢?如果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到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其实,无论从中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仍然是打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促进知识融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人格养成。

2.观行的高考制度难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够发挥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据划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的高低“被动地”录取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国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高等学校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招生的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再根据既定的规则和标准由学校自己来选拔,过多的限制必然会使得高校丧失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有大的作为。因此,应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给予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发挥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

高考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统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须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站在体制角度去认识。体制的背后是制度,仅仅在体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没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校选拔人才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所谓系统性就是改革要彻底,制度设计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问题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谓衔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衔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为沟通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避免改革动作过大对中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使其对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实现高中毕业生的平稳过渡,同时还要兼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经过精心设计、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转贴于 三、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

目前高考实行的“3+X”科目设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实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个科目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试行。“3+1”中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了“3+2”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一直实行到2001年。“2”指物理与化学或历史与地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试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国除上海外都实行此方案。1999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高考科目没置改革,2000年推广到五省,2001年扩大到13个省,2002年全国务省市都实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各省市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从10多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实行的“3+x”方案脱离不了原来考试科目设置的藩篱,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仍在考试科目的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个省市考试科目设置都不完全一样。“x”的组合有很多种,很复杂。显然,“3+X”方案只有当考生选择“X”科目完全相同时成绩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具体地讲是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和招生录取的方式。所以,必须把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试科目设置是大方向,而考试内容则显得较为具体,必须在有限的考试科目数内,让考试科目设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而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解决相关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充满人情与资历的社会,托关系、找路子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个高校承诺的所谓“自律”,彻底废除高考、完全放开也不现实。不但老百姓担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光搞“面试”成本就很大,更何况面试的公平性本来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种“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主要观点是:一是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即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可分存秋两次;允许多次参加考试,可以最好成绩申请入学,成绩两年内有效。二是以省划线,分省招生。二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者,即达到分省的本科线、专科线两条线。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设置其他考试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选拔。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

1.高考考试科目只设语文和数学。高考考试科目为什么只设语文和数学?

(1)避免文理分科,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铺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偏科。现行的“3+X”单纯按照科目的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取消英语(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们放到高中阶段的会考中解决,不但能够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导基础教育、中学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起到中学教育重视这些科目教学的作用,扭转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铺平道路。

(2)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语文强调会“写”,数学强调会“算”。在门数众多的高中课程中是否存在基础性核心课程?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别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语文与数学因其较高的负荷量而成为众学科中的核心学科。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质的科目。语文虽然作为一门语言,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没有一定阅读量,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用于交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会“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写出来。实际当中,不少学生有了想法、有了实验结果就是不会写,写不出来,缺的就是写作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更是需要一些写作规范、技巧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一样的实验结果,有的人写的文章条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却缺乏严密的论述,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数学知识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不必说,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已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知识,就连文史哲这些文科味最重的经典文科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工具。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源于人类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把他们进行抽象精炼后又指导生产实践。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很多学科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各种-~-I~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数学推导、演算来求其解。因此,数学强调“算”。这里的“算”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或运算,还包含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语。英语同语文一样,本质上是语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这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英语的考纲内容作简单对比。除了英语有听力,语文和英语在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要义、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并能做出适当推理;写作就是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语言,本质的东西是通的,没必要重复设置两门语言作为考试科目,此外,外语语种不同,考分同样缺乏可比性,这也是不考外语的理由之一。

仔细想来,从小学到研究生,英语居然要学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一门外国语的教育如此重视!英语教育投入过多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制约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英语教育投入过高,导致人力、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教育界应该好好测评一下英语教育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事实上,没必要这么多人、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外语。在我国,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专职翻译,他们能够迅速翻译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明,使得更多的国民省下精通英语的时间去搞创新或干实事上。

总之,在实行语文、数学二门科目入学水平考试制度时,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从重视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点及覆盖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转变;考试题目不应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回答了的;重点考查和检测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以及熟练运用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确定了,有那么多的语文、数学专家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出题目了。

2.语文和数学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阶段的会考考查。关于高中会考成绩的参照性,以往对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会考与高考虽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力水平,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平时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与高考分数一起,作为高校录取的有力参照。

会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题,以减少招生命题考试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负担。考虑到会考成绩的可比性,会考可在分省范围内进行,即分省命题。会考的成绩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要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会考成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会考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再结合中学的表现等。考生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结合中学的表现以及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目前以省为单位确定分数线即以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不失为好的办法。以省划线要分清层次,录取线可直接分为本科线、专科(含高职)线两个层次。取消大多数省市人为地区分重点录取线和一般录取线(第一批录取线和第二批录取线)的做法,即打破重点、非重点的界线,由考生自己选择个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时,应根据每个省考生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个省的招生数量。根据当年全国的招生数量和考生数量来确定一个录取率,再按照全国录取率和各地考生数来确定每个省的招生数,即“按相同比例录取”的方法。这样,考生在每个省机会都是平等的,既照顾了公平,又照顾了不平衡。这样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论

篇5

高考完毕之后,同学们就等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那么四川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呢,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四川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公布最新,欢迎阅读!

2021年四川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21年高考成绩查询预计于6月22日晚22点开通考生凭考生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查询高考成绩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四川教育”微信公众号“四川教育”新浪微博

高考志愿填报批次是什么意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考生志愿分本科、高职(专科)按录取批次顺序填报。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除外)。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以河南省为例,2021年本科(非艺术类)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含体育、军队、公安、司法、地方公费师范生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专业,公安、司法专科专业随该批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提前批各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艺术类本科分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专科层次分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

填志愿要一次填完吗填报志愿是分批次的,在填报批次的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有的省份可以修改志愿,但是会限制修改次数,要注意要求。如果考生填的是一本志愿,在填完之后没被录取,可以继续填报二本志愿,如果还没录取,也可以继续填报专科志愿或征集志愿。

填志愿要先打好草稿,填完立马交,一旦显示超时影响会很大。

其实在网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因为没有提前选好自己想要的专业,再打开报填志愿的系统,登录后,边选边填。等到填完之后,点击登录才发现已经超时了,已经失败,在打开之后就已经全部都没有了。

所以大家在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选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一个专业,只有确定好目标之后把它写下来,在登录到电脑系统之后,才不会忙中出错。

高考填志愿没被录取怎么办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如果征集志愿也都没录取只能复读了。本科没录取可以填报本科征集志愿,还可以填报专科志愿,如果没有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只能选择复读了。在填报志愿时,建议勾选服从调剂选项,这样能够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高考志愿一个都没录取等于没有考上任何大学,只有去复读或者做别的事情。

“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高考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控制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无法被省招办投出。

篇6

关键字:高职院校 生源 前瞻性 专业方向

最近几年,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经分析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不可估量的位置,这种现象对于山东省而言尤其如此。在过去的一年,山东省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中,高职(专科)计划招生人数比普通本科计划招生人数多了将近五千人。尽管如此,这种现象对于山东省其他所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按平均计算下来,出乎意料的每个院校招生的人数却并不像我们所预计的那样多。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抢夺高考毕业生生源上,无疑已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另外,由于大部分省外的高等职业院校以及其他民办职业院校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加入,不断下降的适龄高中毕业生,还有因出国留学或部分考生选择复读以及其他途径就业而放弃高考等情况,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更为紧张,这种现状对于山东省内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来已经构成了一种威胁,可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另一种竞相矛盾的现象,根据过去三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山东省高考生的录取率则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就今年而言,高考录取率就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其中一种现象是生源的持续减少,而另一种现象则是录取率的逐年增长,这就意味着山东省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将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生源危机。毫无疑问,这种现象迫使各高职院校进入更为激烈的竞争时代。在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称,生源危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机会。聚集教育热点,关注教育发展,是山东省的教育宗旨。通过共同探讨,来共同促进山东省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高职院校生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山东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呈现往下走的趋势,根据教育部给出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就是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的逐年减少,这个减少主要是受小学学制的影响,由原来的小学五年改为小学六年,这种“五改六”势必影响了生源的减少。“五改六”小学学制实在全省分批次、分阶段进行改革,相继展开的。 由于受到此种因素的印象,山东省从2009年起,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中,应届毕业考生的人数逐年下降,并且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生源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非应届(往届)人数的也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几年,山东省的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虽然连续下降,但是其招生计划人数却在按照一定的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基于此原因,山东省的普通高考入学率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从2008年到2010年期间。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增长,各省的落榜生在逐年的递减,参加复读的往届生势必也在逐年不断的减少,尤其是2011年与2010年相比,降幅是最大的。2011年往届生的减少,应该可以说跟山东省新课改之后的首次高考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担心自己跟不上新的高考方案,所以选择复读的人数有很大的减少。往届人数的减少,对高职院校的生源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三个原因,是“三校生”考生的减少。山东省从2009年开始,严格限制“三校生”单独报考的条件,有效的限制了一小部分高职院校违规招生的不良行为。使得之前部分因招生“三校生”而饱满的高职院校,现在却呈现出名额不足的现象,致使高职院校出现整体生源不足的现象,“三校生”考生报考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11年报考人数还不到四千人。这个数据明显的严重落差,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也在逐年下降,其影响因素也是不可估量的。

改善高职院校生源的策略

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看起来是由一组组的数字组成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实际上来分析,里面却包含了更为丰富的更多方面的知识。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的改进,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速度的不断增长、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招生数量的不断调整,主要强调的是要把教育工作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上,这一重要决策目前正在响应中,加上山东省政府等领导的高等重视,以及各教育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设具有高度内涵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这些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过去辉煌的“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显著成绩为现在的“十二五”计划做下了很好的铺垫,奠定了稳固的的发展基础。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即 目前“十二五”中高等职业教育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这期间必须把握的机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不断根据所面临的挑战和把握的机会,以求得在平稳中发展,保证在稳中求快、求变、求升,也应该要求减,根据需求财务不同的措施和措施。具体分析为:

第一:求快,质量提升要求快,要着力推动和促进高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速度。

第二:求变,是我们体制机制要求变,要着力推动和促进影响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第三:求升,是指办学水平要求升,要着力推动和促进我省高校综合办学能力和实力。

第四:求减,就是攀比之风要求减,要着力推动促进我省高校科学发展,切勿攀比。

面对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生源的吸引力。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服务社会,把握发展机遇。从这两个方面来讲:

一、服务社会发展。山东省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山东省高等教育将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二、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山东省建设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为山东省高等教育提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的调整、科技队伍和平台建设的加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学校招生质量的好坏,主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特色来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科学研究方面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政策。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大力推动高等拔尖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案、注重加强通化教育知识,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人格的素养,强调人人成长的理念,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充分的发挥学院的综合能力优势,抓住实践环节的重点,着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要不断继续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式培养方案和模式,不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有远大开阔视野的精英杰出人才。同时还要不断积极的探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模式,在创新创业中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江庆翘.对高职生源状况及对策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第2期.

篇7

关键词: 高考 高中历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是教师的教学现状,第二是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新高考方案确定以后,高中历史如何迎合方案,优化教学是每个历史教师都要重视的问题,也是关系到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大事。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还有些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一直是教师讲重点,学生课下背重点,将高考成绩作为终极奋斗目标,难以体现“生本”理念。第二,当前高中生学习环境不容乐观,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学习方法需要优化,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是长久以来高中历史教育的桎梏,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阻碍教育的发展。特别现在很多学生讨厌学历史,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毫无趣味,师生关系僵化。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确保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每一章节乃至每一堂课的重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和认知能力。如教授我国古代商业经济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阅读构史”这个环节,更好地将知识、情感、方法糅合在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本堂课教学目标。教师先通过问题设置,帮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究竟要讲什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做积极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强化阅读练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商业的特点在哪里,实现教学目标。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活跃课堂。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为高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给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高考,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传统以高考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担起教学大梁,学生只是被动地背诵。新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后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教评一体。在课堂上多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历史课堂的活跃性。教师从心理上转变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以高考为目的,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生从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对历史课的态度,提升学习兴趣。如教授《中日》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创设情境帮助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情境,如放映电影短片或者PPT,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感受到清政府的逆来顺受和软弱无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屈辱。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新高考方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变课堂教学侧重点,将教师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新阶段如何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活力,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缺乏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一门没有趣味性的课,每天都需要背诵,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没有兴趣甚至厌恶,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教育者没有凸显学科的趣味性,给学生呈现出的就是每天重复枯燥地记忆,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历史课的态度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如教授我国古代商业经济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利用“阅读构史”的环节,通过图片和材料双管齐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史实。如花木兰从军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木兰词里提取出花木兰从军列出的物品,然后由此提出问题:第一,从刚才列出的图片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第二,花木兰在四个方向买齐了所需的从军物品,这么费力地购买物品折射了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在教师材料和图片的引导下,再经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南北朝商业控制严格的现象,让历史故事更形象。

三、结语

基于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不仅是由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决定的,而且在于新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思维的碰撞,以及新高考方案在实践中的磨合所致的。所以,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有效历史教学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抓好教育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发力点与改革点,大力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兵武.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6+192.

[2]明安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提问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 技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一档多投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56-04

2011年湖北省开始的“技能高考”改革试点是以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对象的新的高校招生模式。所谓“技能高考”就是以技能测试为主,录取时,技能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文化考试成绩只占30%的一种高考制度。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等等,它为社会输送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全国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职毕业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指出,“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中职毕业生升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2011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录取情况

2011年,湖北省报名参加高考的中职毕业生有2.3万人(不包括参加国家示范性高职和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中职生),其中,有1.8万考生成功进入到高等院校就读,72所高校录取专科层次16921人。

报名参加“技能高考”的(也即全省机械类专业统一测试的)中职毕业生有689人,通过技能测试,有482人合格,这些技能测试合格的考生全部被高校录取,其中还有较为优秀的50名考生被省属本科院校录取,录取层次为本科。参加录取院校、录取层次和录取人数见表1。

2011年,湖北省在已进行了一届“技能高考”的基础上,在7月份开始2012年的“技能高考”的专业测试,由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承担机械类和电子类专业测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计算机专业测试。2012年的“技能高考”在专业类别上增加到了三个,总报名人数有大幅增加,达到5123人。(详见表2)

“技能高考”所测试的专业类别不能涵盖所有中职教育专业,对于这些未涵盖专业,湖北省尝试着由相关高职院校进行单独考试招生,如2011年有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骨干高职建设单位开展了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专业涉及电子、建筑、服装、会计、护理、汽车和计算机等类别。年初,下达给8所高校单招试点招生计划1830人,实际报名参加单招考试3745人,最终录取2206人。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的单独考试招生是“技能高考”的一种补充,体现了多元化录取方式,保证了“技能高考”的推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因其在录取方式上的特殊性,本文将不再赘述。

二、“技能高考”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现有的升学模式弊端逐步显现,为了应对高考升学,重文化、轻技能的教育方式在中职教育中日渐突出。各高校在录取这部分考生时,也只能依照文化成绩录取。对于专业技能突出、有创新成果的学生会因为文化达不到线,而无法进入到理想高校学习。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逐年提高。高考的主要功能从选拔向既注重选拔又注重区分转变,所以高考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将有利于体系的构建,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湖北省的“技能高考”就是这种新的尝试,也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率先试点高考改革,属于一种实质性的教育制度创新。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技能高考”的推行能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同时,“技能高考”也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这也使已参加了工作而又想深造的中职毕业生有了更公平的上大学机会,“终身教育”理念得到体现。

三、“技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思考

“技能高考”是一项实质性的高考制度的改革创新,一项完整的高考制度除了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试方式外还要有一套招生录取模式与之配套。

1.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现状

1998年,教育部推行“网上录取”之后,招生录取工作借助现代通讯与计算机技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此之外还极大的提高了高考录取的效率,增强了录取的透明度,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网上录取”涉及志愿填报和投档,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归纳下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录取中普遍采用的模式。

第一,志愿填报方式

从志愿填报方式上看,全国采用的是“估分填报”方式和“知分填报”方式。“估分填报”又分为“考前估分填报”和“考后估分填报”。“考前估分填报”是指考生在高考前,根据平时成绩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考后估分填报”是指考生在高考之后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根据高考发挥情况进行的高考志愿填报。“知分填报”一般是指:高考成绩出来,同时省内各批次资格线也公布的情况下,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方式。

以上三种填报方式是按照完成时间先后进行的,这三种志愿填报方式现在全国各有代表,例如湖北是“考后估分填报”与“知分填报”方式都有,中职毕业生的录取采取“知分填报”方式。笔者认为无论是“估分填报”方式还是“知分填报”方式都有缺陷:“估分填报”因为考生没有时间关注相关院校或专业,志愿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包办”;“知分填报”方式容易形成惟“分”是图的局面,志愿“扎堆”的可能性增加。

第二,投档方式

与志愿填报相结合,全国各省级招生部门采取相应不同的投档模式,普遍采取的是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档方式和资格线上全投方式。其中按比例方式也有按顺序志愿情况下的120%以内的投档和平行志愿的100%~110%间的投档方式之分。

顺序志愿投档方式是以“志愿优先,遵循分数”为原则,也即以考生的志愿排序为前提进行的投档,这种投档方式一般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投档。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是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按考生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高分考生先选择学校方式投档。这种投档方式比例一般在110%以内,有些省直接采用100%的比例投档。线上全投方式一般在艺术体育类考生中采用,按照相关要求将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全部投档给志愿院校,由院校负责录取。

2.现有录取模式与“技能高考”匹配的缺陷

“技能高考”的特点是以技能测试为主,技能测试成绩在录取时所占比重较文化成绩大。如果按照普通高考方式录取,势必造成公平性问题,所以在录取时,录取模式也应做相应调整。那么我们采用何种录取模式呢?笔者认为,现有录取模式各有利弊,与技能高考匹配起来都存在着缺陷:首先,顺序录取模式过大的强调第一志愿的重要性,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大,再加上参加“技能高考”的考生对高考政策的研究较普高生要少些,因此“高分低就”就会出现,就读意愿就会变淡,他们选择的可能就不会是复读,而是直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了,造成了“高能低就”,自身技能优势得不到延伸发展。虽然平行志愿录取模式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它的惟分数论造成了考生专业选择受限,一般是选择了学校而选择不了专业,院校自也降低,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退档造成落榜风险较高。从“2011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录取专业表”(表3)上不难看出,对于同一专业中职毕业生,高校所录取的专业是有所不同的,这样,考生在志愿选择上必然要考虑专业问题。线上全投方式容易强化高校之间的等级之分,对于“技能高考”生来说易造成志愿“扎堆”,而部分学校生源不足也造成资源浪费。

3.“一档多投”模式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使“技能高考”更加“以人为本”,更加贴近社会要求,除了考试内容改革创新外,还要在录取模式上突破传统思维,可以借鉴重庆市和福建省的经验,在“技能高考”录取过程中“知分填报”的同时采用“一档多投”模式。所谓“一档多投”是指同一考生档案可以同时投给多个学校,院校对考生进行“预录取”或“退档”处理,考生最后可以根据“预录取”状况自行决定确认要被录取的学校及专业。其流程见图一。

从图一的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档多投”的特点:一是多所院校志愿平行,可采用平行投档模式出档;二是高校生源交叉,多校预录,一名考生被多所院校预录取;三是考生确认录取。此种模式是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优点较现有录取模式较为明显。它与英国现有高考录取方式较相近,同时,国内的重庆市在高职单考单招中已有尝试,福建省在艺术和高职录取中也有成功经验。这种模式,对考生来说,利用平行志愿增加了出档机会,同时兼顾中职毕业生对录取专业较录取院校更为看重的特点,也照顾到专业志愿的选择。而且也给招生院校极大的自,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考生技能做出选择。

三、结束语

“技能高考”做为高考录取制度的一种,在考虑到中职毕业生实际的同时,还兼顾着科学选才的高考制度要求,任何制度的创新都必须考虑公平性和人性化。当然,我们目前无法对现有高考制度进行颠覆性的改革,但应努力从中职教育现状出发,对录取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更好的保护中职毕业生的求学意愿,保护考生的利益,维护教育公平,以实现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张金元.《技能高考》属实质性教育制度创新[J].中国青年报2011,10-17-11.

[3]王彬.“平行志愿”改革七年综述[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10,(2).

[4]聂海峰.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J].经济学,2007,6(3):899-915

[5]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熊丙奇.平行志愿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考试研究,2009,(1).

[7]何颖.更好的公平与更高的效率[J].教育科学,2008,(3).

[8]邹卓鹏.论高考的价值取向[J].中国考试,2006,(09).

A Brief Study on College Admission Mode of Skill-based Gaokao

LIU Han-min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50, China)

篇9

当我们远离了倦怠,振奋了精神,有了昂扬积极的职业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中来,教学,无疑便成了我们最需坚守的阵地,也是我们实现教育理想最重要的途径。面对新课改所带来的诸多理论、观念、实践的冲击,对教学的反思理所当然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步前进的积极举措。那么,如何反思我们的教学呢?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价值观,教学的“三维”目标谁重谁轻?这是课改中课堂教学不易把握的方面。在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上往往有两个误区:

一种误区是重知识目标,轻能力提高,轻必要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单一,他们不敢搞或者不愿搞课改,主要的担心是害怕课改主张的教学方法影响高考成绩。

经常听到不少校长和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同声音,他们认为课改必须在不影响高考成绩的前提下进行。一所高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介绍了一些经验,最后归结为一点,对高中课改的态度是“积极加稳妥”,去年是积极,今年提稳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战略调整呢?原因是社会和家长最关注高考而并不看重课改。如果课改影响了高考谁也负不起责任。显然高考的压力使课改成为教师们带着镣铐的舞蹈。在他们看来,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在新课改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另一种误区是过分强调人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忽略了知识目标的落实。不少课堂形式化地、频繁地开展肤浅的交流互动,而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训练,课堂感觉是热热闹闹,但基本的知识点落实不到位,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倾向。听课时发现有的课堂自主探究活动的目标不明确,表面上很热闹,但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看不到自主活动与知识目标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种过于热衷形式的创新导致教师疏于研究挖掘课程和教学中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课堂失去了灵魂和应有的学科内涵,学科应有的魅力在淡化和模糊,这是一种浮躁的作风和肤浅的学风。

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谁是课堂的主体?古今中外有着不同的回答和争论。新课程关于课堂主体的观点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也是一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课堂给学生。听课中发现个别教师依然一言堂、满堂讲,置学生于不顾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课堂上仍然存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毫无反应,那叫演讲,不叫教学,因为课堂不能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要追求互动对话,要重视生成与体验,要在创设和谐、民主、互动、科学、参与的课堂中不懈努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扮演好策划者、发动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教师要有充分的控制权,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做到收放自如。

教学形式。关于教学形式也有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深入细致分析准备,课前的设计不够,课堂沉闷,学生活力不够,虽然也有提问、小组讨论,但学生互动不起来,原因是或设问过高,问题太抽象,学生回答起来难度太大;或者设问过低,问题难度太小,甚至学生感到很幼稚,不懈回答;或者提出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无从回答。

另一方面是为了赶时髦,课堂过分热闹,太花哨,课件图片满堂飞,设问太多,活动太频繁,缺乏逻辑主线,形散神也散了,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学生静不下来,活动的设计与知识点的关联度不大,学科的灵魂和内涵缺失,课堂效果并不好。这实际上是形式主义的课改,不是新课程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教学内容。刚接触新课程的教师都会感受到最大的问题是教材容量大、任务重、课时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不少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教材的教学,乍一接触到新教材,一时间就变得不会教学了,他们由此开始产生焦虑甚至埋怨情绪,表现出对新教材的不满。这是当前发生在高中实验教师身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反映在理科教师身上。

出现这种困惑甚至焦虑,很大程度上是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模块特点把握不准导致的。他们依然采取传统的一讲到底的做法,不敢放手去实现对教材的整合与取舍,不懂得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不少教师备课把握不准重点难点,设计过满,未能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学任务一律以教来呈现,对教参的过分依赖,资源意识缺失形成,出现了节奏拖沓、容量过大、甚至奢侈浪费时间的现象。

现在,高中新课程已经在全国普遍推开,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防止矫枉过正,防止走偏,要确保课改的正确方向。

篇10

关键词 江苏;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71-04

2011年,江苏改革传统高考招生模式,对部分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制度,不再设置省控线,由校方自行设定录取要求,通过一档多投和多轮注册,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共26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23所,最终有2.56万考生通过注册入学。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江苏省所有公办高职院校将纳入“注册入学”的行列。

一、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背景

(一)注册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1]。江苏省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40%,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阶段。这一阶段,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其中,高职教育资源已相当充裕,完全能满足一般社会大众的需求。这种情况下,高考的选拔新生功能在高职教育层次已基本丧失,宜简化入学手续,降低入学门槛。因此,由考试入学向注册入学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二)注册入学是高职生源萎缩困境的应对策略

据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数据,从2009年开始,江苏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以18~22岁的学龄人口计算,2008年达到最高峰617万人,到2015年将降为390万人,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与此相对应,江苏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也逐年递减,2009年为54.6万,2010年降为52.7万,2011年又降为49.98万人,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高中毕业生数将每年减少2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江苏高校招生人数还在以每年3%~4%的幅度进行扩招。不断减少的生源和不断扩张的招生计划两相叠加,使处于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招生陷入尴尬境地。据了解,2009年,江苏省专二批次高职院校实际录取4万多人,超出原计划6000人。到了2010年,招生形势急转直下,实际录取不到3.2万人,比原计划少了近5000人,报考人数首次少于招生计划。面对生源日渐萎缩的困境,抛开原有高考选拔方式,实行注册入学,成为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发展的应对策略。

(三)注册入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2]。2010年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逐步把测试评价结果作为不同层次高校的入学资格。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3]。根据上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探索高职(专科)院校自主录取办法,经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2011年2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了《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决定从2011年起,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中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入学的录取模式。同时,加快完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等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在高职(专科)院校全面实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以中等教育阶段在校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等直接申请注册入学的招生录取模式[4]。

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意义

(一)创新招生模式,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

长期实行的普通高考模式,考试标准严格,难度系数过大,着重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忽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及专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实行注册入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结构和特点挑选学生,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柔性的招生政策和个性化措施,还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因此,注册入学制度在创新高校招生模式和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方面,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二)降低入学门槛,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当前,生源不足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在以往统一考试招生模式下,由于高职招生有省控分数线的限制,使得每年总有部分希望读高职的低分考生不能如愿。此外,以前中职毕业生主要通过“对口单招”到高校继续读书,但全省每年有几十万中职毕业生,“对口单招”计划却只有1万多人,使许多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通过注册上高职,高职生源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善。

(三)强化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战略

据统计,参加2011年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职院校中,有11所全部完成计划,有12所完成招生计划的50%至99%,还有3所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50%。与部分院校生源火爆相反,有些试点学校则在注册入学登记中遭遇生源“寒流”。注册入学在给高职院校提供更多招生自的同时,更将其推到了竞争的前沿。为了生存,提高办学质量是唯一的竞争法宝,这将极大地促进有关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逼使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而给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推力[5]。

(四)实行双向选择,赋予学生入学选择权

在统一考试录取模式下,即使考生符合多个院校的投档条件,考生档案也只能被投放到一所院校,由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所录取的专业。而注册入学的录取方式则是学生和院校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同时申请注册多所院校(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两所),由多所院校同时审核学生档案,决定录取与否。同时,注册入学可分多轮进行(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三轮),第一轮注册中未被学校录取的学生可以再进行第二轮注册,直至最后一轮注册,可注册轮数越多,学生的机会就越多,被录取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注册入学不仅使一部分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高考之外多了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径,而且使学生有了入学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五)减轻学生负担,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

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惧怕、厌恶考试。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差,学习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分展现,他们很难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因此失去信心。注册入学只将高考成绩作为一种参考,使这部分学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参加社会实践上。因此,注册入学将使一部分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属性:为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保障[6]。

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社会各界对注册入学的疑虑及其对策

由于注册入学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一些家长对这类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学校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等表示担忧;一些中学校长认为,这类学校都是学生和家长“看不上”的学校,如果再降低门槛,对学生和家长就更难有吸引力;相关高职院校也有顾虑,没有分数线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校本身;更有激烈的批评者认为,高职注册入学是一剂毒药,零门槛入学机制,无异于毁人,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7]。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除了加强政策宣传,澄清错误认识及偏见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注册入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实行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在注册入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招生不必过多强调对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但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制定入学标准,采取不同形式的入学测试。如组织综合测试、面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以多元化方式考查学生。

二是执行宽进严出的策略。注册入学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培养标准,入学后可按照适当的比率实行淘汰制,学业不合格或技能不达标或品德不好的学生不可毕业。只有保证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注册入学高职院校毕业文凭的含金量。

三是实施教育质量监督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注册入学院校的教育质量应采用教育评估的宏观管理手段进行外部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实施稳定的评估计划,给高职院校以动力和压力,促使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完善校内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育质量的内部控制。

(二)注册入学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及其对策

在注册入学过程中,一些院校为了争抢生源,实施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有的试点院校为了抢生源,打起了“价格战”,靠“降学费”招揽学生;有的试点院校为了吸引考生填报,给中学教师提成。上述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既有主管部门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学校发展策略上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注册管理。招生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注册入学各环节的指导和监督,规范高职院校的招生行为。具体途径包括:加强注册入学章程的审核,确保院校依法实施招生行为;加强注册入学平台的管理,确保注册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对注册入学过程的监督,建立招生问责制,做到赏罚分明。二是指引竞争取向。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学校发展策略是部分高职院校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应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办出特色。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培养模式,与公办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三)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不完善及其对策

由于是首次试点,加上一些条件还不具备,江苏2011年的注册入学方案,仅仅是一个过渡方案,总体上还不够完善,需在总结、研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改进:

一是注册入学的条件。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或对口单独招生考试),院校可对申请注册本校的考生提出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或技能和相关考试成绩的要求)。这表明,现行注册入学方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入学。作为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高等教育入学模式,注册入学应使考生不需参加高考,凭借手中的高中毕业证书、中职毕业证书即可向高校申请入学。同时,为了充分体现注册入学制度的开放性,注册入学不应仅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也应列入注册入学对象。当然,从江苏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操作还有待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进一步完善,以提供统一的毕业认定。

二是注册入学的时间。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时间设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招生对象只能是未被录取的考生,使注册入学院校的生源受到限制,也给注册入学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今后无需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注册入学完全可以放在高考前进行,这样既可以使有关学生提前“解放”,也可避免注册入学者以“高考失败者”的身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还可避免部分注册生源的流失。

三是注册入学的院校范围。目前参加注册入学的试点院校绝大多数是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院校很少,而且试点高校都是处在传统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的高职学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影响范围也比较有限,应逐步扩大注册入学院校的范围,最终过渡到所有高职院校都实行注册入学。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孔祥博.高校注册入学值得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20(10).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29.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8-30.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通知[Z].苏教考[2011]2号,2011-02-01.

[5]刘尧.注册入学:高职改革进入新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1-09-28(6).

[6]陈国祥.注册入学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1-06-13(2).

[7]经贵宝,戴勇,王伯庆.高职注册入学:是催化剂还是毒药[N].中国青年报,2011-02-21(11).

Analysis on the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GUO Guang-ming

(Jiangsu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Academy, Nanjing Jiangsu 210024,China)

Abstract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2011 is the inner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s well as the reform measures proposed in the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xpanding enrollment autonomy, easing enrollment cri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romot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o change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giving students the right to choose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return to its essential function.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uch as the communities misgiving, illicit competition in recruiting students, imperfect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cheme, which impair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experiments. Therefor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ust be adopted to guarantee the steady promo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enrollmen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