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媒介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传媒
一、引 言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起,党和国家就不断努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生了变化,因而有必要对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研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媒介现状分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起,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将近7年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作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力量是分不开的。电视节目对于农村、农民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农民学习、娱乐有了新的途径,农民对于网络的认识由最初的排斥和盲目已经逐渐变成了对于网络的探究和学习,这些变化无疑是新闻媒体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贡献。
然而,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村受众目前依然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之中,各种“涉农传媒”依然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困境。目前来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涉农传媒数量比较匮乏。二是涉农的传媒本身就存在节目分配机制的先天性缺陷,涉农内容简单。 总体来说,涉农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积极为农民知晓国家惠农政策提供途径和学习的平台。
为了给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的探究奠定实践基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典型代表和落后的农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象选择了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花马村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示范村,而罗堡村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依然属于传统农村。两个村子同属第一产业,花马村从新农村建设中逐渐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和传统农村村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存在差异。花马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较为了解,清楚本村的发展方向。罗堡村却对于新农村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媒角度来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决策的不同。两个存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恰好验证了“媒介示范论”,即媒介对两个村村民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新农村和传统农村对于信息的需求产生较大差异。对花马村村民发放的问卷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都对农业生产类信息和致富类信息关注度较高,而罗堡村对于该类信息的需求量较少。花马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远远小于罗堡村的村民。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中,环境以外的事物是无法影响到环境之内的事物的。正如罗堡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度远远大于花马村一样。由于环境的影响,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一地区的力度也是微乎其微的,罗堡村的村民接受到的新鲜事物还很缺乏,对法制教育的着重关注,说明他们自身并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过信息的传递,在该方面属于轻度的闭塞。
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
(一)保障“受众权利”,实现下情上达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基本权利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1]。新闻传媒作为保障受众权利的直接中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民的该项权利,以实现下情上达,更好的为农民了解外界事物服务以及为国家做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然而面对长期城乡二元化的体制模式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利益的驱使,农民、农村一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媒体世界中的弱势状态,农民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匮乏普遍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途径,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常处于“失语者”和“缺席者”的境况。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应该努力的丰富涉农新闻和信息,深入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和交流,做到下情上达。以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为例,作为新农村和传统农村的典型代表,同样在新闻传媒上的劣势不言而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涉农传媒应该积极的深入农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报道。
(二)实现“信息滑板”,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前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多年来,大量农民离家、离开土地奔赴中国东南部发达城市去打工的情形彻底改变,许多农民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本领,掌握了许多新技术,许多农民不再单纯的去打工,而是积极回到家乡去自主创业 。面对新农村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新闻媒体应该在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上进行相应变革。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虽然他们在外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加上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远远较为落后,农民从城市回来后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非常稀少,当前媒介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涉及农村信息和信息的节目匮乏,这给农民创业带来了不少困难。因而,媒体首先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目前传媒的节目设置显然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便是积极的推动和实现“信息滑板”功能。在信息时代,凡可以随信息一起运动的区域发展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都可以随现代信息传播跨地域、跨梯度地进行,从而使相关领域差别逐渐缩小。这便是新闻传媒的“信息滑板”功能[2]。在信息滑板价值下,新闻媒介应当积极的增加涉农媒体的数量,在宣传和报道的内容上积极增加农业科技和最新惠农政策等内容,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和政策支持。
(三)发挥“活血化瘀”作用,构建和谐新农村
当前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城乡之间、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现实中各种显现或者隐藏的矛盾时时刻刻有可能爆发出来,这一系列矛盾必然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质量。新闻媒体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将隐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不断的寻找出来,为政府决策和农村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新闻传媒首先应该发挥自身预警功能,善于见微知著,捕捉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症状,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受众认清其危害,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3]。不可否认,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农村、农民群体的利益不被重视,他们的心声没有一个适当的发泄途径,这使得各种群体性事件以及上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的显现出来。新闻媒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不断的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功用,在对待“群体性事件”上,新闻媒体应当切实承担起营造和谐气氛、疏通渠道的职责,通过有效舆论的引导来不断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的稳定,预防“群体性事件”等不和谐因素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新农村,矛盾的发现比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更有难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媒体功能发挥上下重力气。花马村与罗堡村在村民矛盾的解决方式上还是存在着若干差异,花马村侧重对媒体力量的寻求来不断的加大对村民的宣传,以此来化解村民间存在的若干矛盾。而处在传统农村下的罗堡村对媒体的运用还很欠缺。
(四)推动“环境监测”,适时调整农村发展
环境监测被认为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信息丰富与触角广泛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大多数人提供有用、能够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使公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适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调整[4]。新闻媒介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被施拉姆形象的比喻为“社会雷达”,它可以充分的了解农村地区的最新变化,为政府做出农村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介可以多多报道农村地区建设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新闻媒体在花马村中农业成就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息,同时也能寻找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启示。
五、结 语
探究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于媒体价值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固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的对比分析以及传媒在建设中作用探究,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未来新农村发展的方向,据此来更加深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A].媒介的市场定位[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吴信顺.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J].新闻记者,2004(1).
[3] 汪三汉.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篇2
一、媒介发展路径的转换:从版面扩张到界面拓展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传受关系的解构,传受关系的重构是新旧媒体交替的时空点上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探讨的重要话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数字互动界面相比于传统媒介界面有更大的整合力,未来媒介融合的方向将以数字互动媒介界面为核心,这一趋势不可动摇。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中对信息时代的产业发展做出这样的论断:“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他的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传媒产业,广电及报刊领域近年来的改革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版面扩张式的改革历经十余年来的发展已经将中国传媒的整体规模扩张到了一个高点上,使受众对于媒介产品的规模化要求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但很难有更大的作用空间,因为受众对于媒介产品信息的接收、消费以及反馈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使得受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受众双向交流的诉求无法得到实现;传统媒体批量复制的信息增殖方式决定了在媒介内容的呈现上依然以“推送”的方式无差别地作用于一般受众,但已习惯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寻找信息的受众更希望有选择地“拉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传统媒介的传者本位意识及工业化的信息生产方式难以有效获取受众的反馈信息以及基于反馈信息提高内容采编的有效性,但受众已逐渐习惯了对媒介内容的反馈及看到其他受众的反馈,习惯于数字媒介对于动态循环传播功能的支持。这一切都源于数字媒介独特的界面形式。
新的媒介形式和新的受众习惯要求我们对于传媒发展的研究要打破传统的研究范式,以界面传播的新范式重新加以审视,而传统媒体一旦实现由版面扩张向界面拓展的转变,将不只是增加有效的传播渠道,更会将媒介经营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媒介经营重心的转变:从单向式传播到嵌入式沟通
将无差别的信息以媒介组织为中心向数量庞大的受众单向传播,以完成媒介内容的一次性售卖,这是传统媒体经营的基本思想。在传播渠道有限、受众选择内容较少的情况下,这种假定所有的受众都有大致相同的媒介消费需求的媒介经营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它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收益,无论在效率方面还是效果方面都能达到不错的水平。但媒介发展的现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但传播渠道大大增加,而且受众可以选择的内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呈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余地。这带来的变化是:媒介组织不加区分地面向所有受众传播的内容,不但很难实现规模化的传播,而且即使能够传播到目标受众的接收范围内,也会因内容过于常规无法契合受众的需求而被拒绝。更为重要的是,受众在多元选择面前对特定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媒体为实现有效传播,不得不持续投入大量营销成本,致使媒体的营销费用保持一定的规模,这无疑会降低媒体的营收水平。在这种媒介环境下,媒体所要做的调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转变传播观念,变一次性媒介产品单品售卖为持续性媒介资讯打包服务。媒介消费属于文化消费范畴,具有重复消费的特点。对于媒介产品而言,受众在消费之后如对其认可,往往会持续消费,这意味着单次消费后并不意味着媒介组织与受众之间关系的终结,而是持续发生关系的开始;媒体售卖的也不是单品,而是连续性产品。将单次消费的受众转化为媒体的忠诚受众,是媒介经营的重要内容。为吸引受众的持续消费,就不能按以往视受众为无差别的个体而同样对待的粗放管理方式,而是要尽量为受众提供个性化、增值性的服务,比如未来刊播内容的预告、同类资讯的汇总等。
二是要改变传播的方向,变单向传播为双向沟通。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特点将媒介组织置于传播体系的绝对中心,高高在上的形象拉大了与受众的距离。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地位,并培养起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习惯。因此,在信息传播上,媒体应提供更多的渠道接受受众的反馈、接纳受众的意见,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媒介接近权。某市级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本市新闻”栏目一开始播出关于市委领导的活动新闻时用字幕预告后面即将播出的社会、民生新闻的节目提要,由观众投票数决定哪条新闻被播出以及播出的前后顺序,这就给受众以一种参与感、悬念感和期待感,该节目收视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是双向沟通的思路,借助数字技术提供的便利工具,双向沟通会更顺畅,媒体的经营也会更有成效。
三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随机性的传受关系为嵌入式的供需关系。最好的媒介产品是能够在受众需要的时候能让受众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的产品,其最高境界就是嵌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圈,与受众需求高度关联,不但能为受众本人消费,而且能够嵌入其关系圈中,在受众所能辐射的范围内增加产品被更多受众选择的可能性,有效利用受众的人际传播渠道。这种嵌入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将媒介内容提要以电子邮件、RSS订阅或博客、微博展示的形式,为受众获取(及再传播)有价值信息提供便利的渠道。不但如此,传统媒体所习惯的单向传受关系应该转变为以有价值信息为联接纽带的供需关系(确切地说应该是需-供关系),媒体所提供的是根据受众需要而提供的个性化的信息。当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有价值信息从而为受众降低了消费成本时,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会变得非常稳固,受众不但会成为忠实的消费者,而且还可能发展成为媒体的免费推广大使,让媒体变得更有竞争力。
三、媒介生产方式的调整:从自足全能到开放多元
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高速运转的重要条件是以媒介组织从业人员为主体的专业化分工,这使得社会资源和技术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确实能够确保达到一定标准的媒介产品按照一定周期生产出来,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自足全能,一切都由媒介来安排,体现的是媒介的意志。
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这种生产方式的劣势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那就是将受众排除在外而造成的受众满意度的持续下降。在资讯日益发达、人际网络日益紧密、媒介生产环节日益为受众所熟悉的今天,受众不仅仅要行使自己作为媒介内容消费者拥有的反馈的权利,而且要行使一定程度参与媒介制作的权利,至少在某个制作流程上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组织所要做的除了将媒体最为核心的内容做好外,还要出色地扮演社会资源组织者的角色,为受众参与媒介内容制作提供便利条件,将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纳入媒介产品的生产中去,或直接使用受众提供的内容。媒体应该清楚这一点:当受众愿意参与媒介内容生产、为媒体提供一己之力的时候,不是在为媒体添乱,而是有助于媒介产品质量的提高,因为大量受众所提供的内容,原本是媒体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可能获得的,而受众却愿意免费提供。
互联网、手机这类数字媒体的普及已经为受众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当越来越多的受众愿意帮助媒体做原本属于媒体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时,媒介内容的生产便开始具备了“众包”的特征。
关于“众包”,美国《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的解释非常到位:企业原本需要花钱雇人去做的事,用户们却很高兴免费去做,这不是外包,这叫“众包”。“众包”的优势不仅在于经济效率,有时候,顾客们的作品更加出色。顾客们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唯有协同生产,才有能力伴随长尾无限延伸。参与生产的人就是最关心生产的人,他们最理解自己的需求。在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的趋势面前,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而且是一定意义上的生产者,他们兼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有人称这种身份的人为“产消者”。当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这一类的群体时,媒介组织就应该打破以往的自足封闭的生产流程,将媒体转变为开放的平台,允许多元的视角和声音进入其中,媒介组织依然控制着整个生产流程,决定着受众提供的内容的取舍。这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顺应媒体地位下移、受众地位提高的趋势并有效引导,将更多源于受众需求的内容经过媒体的加工后输出给受众,不但会节省制作成本,而且会提高媒介产品被受众欢迎的程度。
总之,界面式思维、嵌入式管理、“众包”式生产构成了今天媒介经营的基本逻辑,逻辑的起点就是受众行为方式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忠诚度由于替代媒体的大量出现而变得游移不定,以固定时间或版面形式推送给受众的内容,却由于受众对时间把控力的降低而很难延续以往的“约会”成规。在“碎片化”消费媒体内容的习惯面前,为吸引目标受众而投入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而相关成本的增加一起拉高了媒介经营的整体成本。
从整体上看,传统媒体在今天依然没有摆脱“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在经营上依然按照“素材采集――内容生产――产品营销――产品销售”的链条按部就班地进行,尽管传统媒体一直在强调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但步伐却非常缓慢。
即使传统媒体采取了相应的步骤,如将媒介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后放到了互联网上,但绝大多数媒体只是将其视为权宜之计,或者出于简单扩大受众范围的考虑,或者出于与网络媒体交换资源的目的,其结果是,这些内容往往并没有为传统媒体本身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无论是营销层面、收入层面还是受众层面。
究其原因,在新旧媒体格局动荡、受众日益分化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依然按照传统的惯性思维,坚守着“中心化”的传受结构,这不但没有给受众以便捷的进入媒体的通道,而且在接受环节上依然让受众在不同的渠道上跳转才能够跟上其内容传播的步伐。同时,在营销环节上坚持媒体本位,继续借助自身的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即使在渠道延伸上做了尝试,但却没有延伸到受众希望的范围。
在各个经营领域都在强调资源整合、集约经营以达到效率至上、成本优先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传统媒体既有的优势资源,同时以合作的思路以全面激活媒介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传统媒体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从传统媒体面临的问题出发,以整合的思路来全面梳理媒介经营的各个环节,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的巨大能量,将所有的环节都集中于数字技术提供的平台之上。打造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就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外部挑战、强化媒体优势的必然选择。
注释: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文化;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08-02
以往,传统文化传播依托传统媒体,随着媒介的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迅速转化。新旧媒体融合使传统文化扩大了传播效果和影响,提供了新的转化平台和载体,以及新的途径和方式。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1]。利用媒介融合,可以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各自优势,实现传播内容融合和传播方式融合。
一、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
(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融合
传播内容融合是指将不同形态传播内容如报刊、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加以数字化整合,形成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和传播,利用数字化终端,生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对于将传统文化由传统媒体传播转向媒介融合并加以传播,同志曾要求“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例如文物、古籍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融合与转化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如何在媒介融合中实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新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中必然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新的整合、选择、开发、规制,以便于符合传播发展的新趋势。内容融合,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能够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播时如虎添翼,使得其在传播中更好地展现传统的民族性和原创性以及时代的延展性和创新性,也能够更好地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融合
首先,内容融合的目的是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报纸、书籍、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以一种“多媒体编辑”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资源共享、传输融合”的方式是当前媒介融合的最大显性表现,将传统文化的资源应用在各种传播媒介,是其弘扬光大、传播传承的最新方式;其次,传播平台在一个大平台上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平台整合基础上最终以网络为主要平台以数字化大容量、高速度、高清晰、综合性、广受众的方式得以进行。指出:“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将会与时俱进,兼具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优点,“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2],掌握媒介融合传播方式的新特点、新优势给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二、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规制挑战
在我国媒介融合刚刚起步而又迅速发展的阶段,迫切需要对于融合中的各种媒介进行选择与使用,以达成传统文化内容的有序、规范、高效、深入传播。但是在传统文化内容的多种媒介传播中,已经造成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现象与本质等对立的传统文化的分化边界被消除,“传媒所产生的拟像铺天盖地,形成一个比现实更现实的超现实独立领域”[3],这种超现实会给传播内容的受众教化功能的效果造成“双刃剑”的影响和后果。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核心内容,体现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实现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效果评价与传播功能的最大、最佳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根”与“魂”,“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2]。传播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决定于媒介融合的选择与控制,而选择与控制取决于传播的管控规制与发展规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规制给新旧媒体的选择与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实现“管控”规制与“发展”规制的融合与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内容传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技术挑战
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得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媒介融合正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拓展与模糊传播边界、细分和扩大受众。这种技术发展与挑战要求传播者具备高度的传媒素养;也要求受众在接受传统文化传播中需要不断随着技术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尤其是IT技术。随着“知沟”的扩大,不同受众的认知能力与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传播提出技术挑战;同时,媒介融合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具有技术先导性,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极大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由于新旧媒体的各自特点与优势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异化”的问题,造成人们对于媒介融合技术尤其是新媒体的过度依赖,所构成的“是一种‘真实’的虚拟空间”[4]。这种面对新技术的“主体性”缺失的“异化”会给传统文化的受众的辨别能力、接受能力和传播效果的广度与深度带来不利影响。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
(一)应对传播内容规制的挑战,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媒介融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传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融合中,最重要的是内容融合,传播内容的开发发掘作为新媒体产业的核心与支柱,要求在媒介融合中遵循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为王”的管控规制原则与发展规制原则,这是传统媒体传播中的“基石”,也是新媒体传播中的“铁律”。
首先,“创造性转化”就是把以往的媒介形式的传统文化内容“创造转化”为新媒体文化,使传统文化内容具备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特点,尤其是新媒体文化的传播优势,这就要求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挖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并利用媒介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载体、内容转化,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管控”规制要求对于媒介融合做出政策调整,对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来说就是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传播中都使其不脱离民族属性和传承性,具备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与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因此,在管控规制原则中,要求我们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后,既要坚持传统文化内容转化的原创性,获取原始的第一手的文化资源,保持传统文化转化内容的独特性,转化为不同受众的独特个性化的文化资源;又要保证传统文化内容转化的实用性,体现转化内容的特色与深度;还要有的放矢,具备可信度,吸引受众,拓展转化内容广度。
其次,“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向着正面的因素即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正能量”的传播提供支持。“发展”规制要求既为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提供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又使其发展遵循新媒体内在的规律,最大程度地实现传统文化传播内容有机融合、发掘开发与传承创新。因此,在发展规制原则中,要以传统媒体传播中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核心价值与内容基体,又要以新媒体的创新创意为激活要素,推陈出新,增强感染力、丰富和创新传统文化内容的表现与存在形式;同时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容与平台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使传统文化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部分,顺应时展与创新的趋势。
在媒介融合中,通过管控规制和发展规制,传统文化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管控规制求得规范与有序,以发展规制求得繁荣与丰富,从而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在与媒介融合的政策规制的调整创新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应对传播方式的技术挑战,推进“数字化改造”与“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是应对媒介融合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必然方向,数字技术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利器,也促成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模式。新媒体的大传输量、高速率、移动性的特点,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基于多种媒介整合的“立体式”、“集成式”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多功能传播,例如实现报刊与网络的融合,形成电子出版;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形成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媒体的产生,形成卫星电视以及IPTV。数字化技术完全颠覆以往的单向性的传输技术,转而以融合的媒体实现自身的技术转型,走出技术困境,实现传统媒体利用新技术的改造升级。
首先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改造中,应针对不同传统文化资源及时进行多种融合媒介的抢救、发掘、保护、开发,通过各种数字技术手段如拍照、录音、摄影、摄像、复制、记录,使得这些优秀文化资源不至于因为岁月流逝而消失;其次要通过数字化进行多媒介融合式的研究与传播,使得这些沉寂、静止、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获得新生,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通过不同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发挥其作用;再次是通过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在媒介融合建设中实现全社会、全方位、全领域、全时段的传播,在传播效果“子弹论”逐渐式微的今天,传播学更强调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使用与满足”;数字技术能够较好地通过媒介融合使得受众“浸润”在数字化时空全覆盖、数字化传受互动、数字化自主选择的传统文化传播中,走出“异化”的困境,主动“使用”、“选择”、“接受”和“满足”,使得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篇4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篇5
关键词 媒介融合;广告媒介;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041-01
广播媒介诞生于一战时期,其诞生在当时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二战时期得到广泛应用。进入到20世纪末,广播媒介的传播进入到巅峰时期,广播成为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但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进入普通家庭,广播开始走向下坡路,而到了新世纪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广播媒介受到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困境下,广播作为曾经无比辉煌的媒介必须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媒介融合就是近些年来非常人们的一个概念,它给广播媒介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非常独特的可行道路,完全符合我国以广播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介发展。
1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介发展的特点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介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其一,受众群体的年轻化和特定化。传统广播媒介受众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而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年龄有向下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收听广播。另外,出租车司机和建筑工人成为最频繁收听广播的人群;其二,节目内容的本土化。基于受众的固定化和人们审美价值观念的发展,当前广播节目更加注重本土化,以更为亲切和熟悉的听觉观感吸引更多的受众;其三,收听工具多样化。广播不再成为收听广播的唯一途径,车载收音系统和智能手机中的广播APP成为当前更受到人们欢迎的收听工具。
2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介发展的瓶颈表现
媒介融合背景下,当前广播媒介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第一,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统广播各个频率之间泾渭分明,内容分别趋向于新闻、音乐、体育、道路交通等等,而当前,广播媒介为了吸引听众,各种类型节目的专业化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容开始出现同质化,特点并不鲜明。这样很容易让受众失去收听兴趣
第二,品牌栏目的缺失。面对着媒介融合的背景,同为传统媒介之一的电视媒体正在不断做出改变,各种品牌栏目层出不穷,既给大众带来了新的娱乐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吸引受众。举例来说,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就是非常优秀的节目。而对于广播媒介来说,并没有品牌栏目的支撑,再加上听觉媒介相对于视觉媒介天然的弱势,很容易让受众疏远。
第三,创新不足。当前的时代信息技术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各种全新的发明创造都是基于人们的需求和行业的推动来实现的。广播媒体天然的弱点就是不可视化,而广播媒体人基本上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创新和改革,广播媒体发展停滞不前也就成为必然。再者,当前移动互联高速发展,广播媒介在手机中的适用力度不够也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
3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介的发展模式创新
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介想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应当努力实现创新。笔者认为,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性改革。
第一,与新技术融合。上文中提到,手机APP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也有一些广播类APP的出现,但是其所占比例仍然不大,用户仍然有限。实现广播媒体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向综合的方向发展,是未来广播媒介的唯一出路。未来广播应当达到可以听、可以看、可以查阅、可以回放的综合性媒体。
第二,重视品牌经营,走产业化道路。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其同样适用于广播媒介的发展。未来的广播节目也应当积极经营品牌节目,用核心结合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产业化和产业联动也是改革创新的根本,可以结合与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走一条共赢的道路。
第三,重视内容,用高品质的节目迎合受众需求。形式上的改变只能够图一时新鲜,而只有内容上的丰富多彩才能够真正让广播媒介立于不败之地。广播媒体应当探索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充分发挥声音传播这一特性,将其功能和优势最大化;要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结构的受众,制作个性化的、受众细化的节目。另外,结合当前“微”时代的特性,更短、但内容更加丰富的“微广播”可以作为未来广播节目的主打。
4 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价值就是并不需要消灭或者放弃那些已经与时展特征严重不符的传统产业,而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模式来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媒介融合就是“互联网+”时代媒体领域的重要尝试,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彻底打破壁垒,将所有资源进一步整合的巨大动力。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共存,新媒体给广播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把握住这种媒介融合的契机,实现广播媒介的创新发展就成为了中国所有广播人和媒体人应当关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崔保国编.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篇6
关键词 企业危机 媒介治理 治理模式
一、企业危机的媒介治理背景
众所周知,企业危机事件的出现都是媒介呈现给人们的,比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都是媒介的曝光和追踪报道才得以为大众所知的。另外,危机的频发与人们能够迅速获知危机信息也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等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周期多为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新媒介如互联网等信息的更新则是全天候的,而这就加大了各类信息包括危机信息进入人们视野的频率。这并不是说危机的发生是大众传播和媒介造成的,因为危机事件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大众传播和媒介有加速其发生和传播的嫌疑。莱文森的新新媒介一书中提到的博客、微博等新新媒介就是催生危机事件迅速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企业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媒介治理是当前社会环境下最为有效的办法。但在企业危机的媒介治理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加快捷、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企业重新从危机的困境中挣脱出来。下面是根据当前企业所处的社会媒介环境,并结合目前某些企业成功使用媒介治理危机的案例总结、制定出的媒介治理模式和原则,希望对正处于和未来可能处于危机事件中的企业起到指导作用。
二、媒介治理模式分析
在社会日趋媒介化的今天,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要把危机当成企业生活的一种常态,而不是突况。企业要明白危机的发生和解决都要依赖媒介才能发生作用,媒介是企业想远离但又不得不依赖的双刃匕首和生存工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这把双刃匕首呢,如何让媒介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低等。
这在一些企业处理危机的成功案例中,我们试图找到了一些适合大多数企业可以采用的办法。文中将给以较详细的说明。
(一)重视媒介力量,努力做到与媒介平等对话
生活在当前的媒介社会下,媒介无孔不入,并彰显出巨大的力量。做为企业,尤其是那些时刻生活在媒介这把双刃匕首光影下的企业,就更要重视媒介的力量。各种交往中,企业要能够做到与媒介的平等对话,切忌趾高气扬。
另外,在媒介社会中,大大小小的媒介往往令企业无暇应对,并不是每次对话都能考虑到各类媒介。因此,在日常交往对话中,企业可以选择就重避轻、抓大放小,以此减少不必要的对话和麻烦。
(二)借鉴企业公关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媒介中心
在传统企业的企业公关过程中,企业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能言善辩、办事周全的公关队伍,负责企业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投资、经营、宣传、销售、突发事件应对等一些列工作。但这些公关重在权力和利益方面的斡旋,缺乏与公众、媒介等深入全面、持久有效、坦诚相见的沟通和交流,这是造成日后企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企业的公关队伍还有很大程度的倾向性,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利于企业真正利益的维护。
(三)与时俱进,紧跟媒介发展步伐,重视和使用新媒介
媒介发展有自身的发展路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切新媒介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要充分重视,而且还要学会使用,并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服务。
企业电视台、企业网站等都是企业使用媒介为己服务的最好例子,尤其是近些年博客、微博的兴起,更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时刻跟上媒介的发展步伐,重视、学会使用新媒介,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并勇做企业突况的急先锋。
(四)以媒介为平台,进行多方会话
企业发展道路上,要时常与媒介沟通交流,向公众传达企业相关信息,尤其是当企业遇到危机事件时,这样的沟通就更加频繁和重要。为此,企业一定要以媒介为平台,和多方面进行会话。
三、媒介治理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战战兢兢、时刻保持警醒原则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风险的媒介社会,媒介就是我们的守护神和评判者。对媒介的敬畏则是我们对于媒介最好地态度,不仅如此,敬畏媒介可以使我们时刻保持警醒,让我们明白危机将是我们的生活常态。
(二)第一时间发放信息原则
当企业出现危机时,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放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这不仅是传统企业危机处理中危机公关所遵循的原则,更是企业危机媒介治理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因为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是公众所关注的重要对象,尤其是媒介,它在对信息关注方面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企业在向社会发放危机信息的时候,不仅是满足公众和媒介对信息的需求,而且这对企业积极应对危机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企业要为自己挣分,而不能让公众乃至全社会觉得企业故意拖延时间,以至于对企业产生更大的敌意。
(三)发放信息真实性原则
在信息发放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保障发放信息的真实性,而不能歪曲事实,因为不论人们获知危机信息的时间有多漫长、多艰难,事实最终都会水落石出的。如果企业歪曲事实最终被公众知道,这不仅会是企业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显得被动,而且会在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失更多的分,这对企业危机处理乃至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害的。
(四)诚恳对话原则
企业出现危机事件后,公众和媒介参与到企业危机的处理过程中来,不可避免会出现情绪激动、严厉指责的情况。但作为危机的行为体企业来说,不能慌乱、急躁,而且还要诚恳地与媒介乃至公众进行对话,让公众看到企业的诚恳态度。
(五)责任先行原则
企业出现危机事件后,公众和媒介不想看到的是企业喋喋不休的辩解,而是危机后企业能否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负责。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媒介和公众才会对它理智和谅解,因此企业要勇于承担责任,不管引发危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企业自身在管理等方面也难咎其责。
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本文总结出了以上几点。简单点来说就是时刻警醒、积极反应、态度诚恳、平等对话、勇担责任,让媒介治理在企业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发挥更加有利于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收听率不断下降。媒体融合是形势所趋。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
关键词:广播电台;移动终端;微信;点播模式
2015年的春晚让人映像深刻,这场每个农历新年全中国最大的盛宴上首次被另一个媒介――微信――抢尽风头。这一天在微信上抢红包是看春晚最大的乐趣,比节目更吸引。
微信来自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腾讯的动作的整合时快速和激烈的,上线仅仅四年的微信,全球使用人数已经突破6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甚至已经成为了腾讯的“管道”,甚至传统企业都正在被腾讯削弱。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中,很容易看到类似“CCTV焦点访谈”这样的媒体人都在大家关注之中。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广播电台面临着巨大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微信的媒体营销,虽然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微信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代表,具有个性化、私密化、移动化、互动性等传播特点,笔者认为简直像是为广播量身定做一样。而且因为它是一种声音传播软件,尤其适用于广播。此外,我们发现,许多传统广播软件多是同步播出,其次是在线自主点播,原创内容是比较罕见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移动终端使用人群的特点,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突出优秀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将有更强的服务性和影响力。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溯源
“媒介融合”是过去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一切拉平了地球,人类改写了通讯的历史,创造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已成为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口语、纸笔、印.刷到广播、电视等,人类无一不被媒介的强大气场所震慑:一种媒介接踵另一种媒介出现,一种媒介交错另一种媒介,信息环境里媒介的演化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完善化。“后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在融合研究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媒体的发展是一个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的系统,其作用机制是弥补媒体,后生的媒体对先有的媒体有补救作用。”[1]我国媒介融合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2009年后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理论探索和问题的丰富度逐年提高。媒介融合的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媒介融合的政策、法规研究;二是中观层面: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传媒业的管理;三是微观层面:新闻制作、流程再造。本文涉及媒介融合为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由于媒介融合的学术定义又不同的意见,所以这篇文章对媒介融合和整合相关媒介的概念做溯源界定。
要定义媒介融合和媒体融合,我们必须首先定义“媒介”和“媒体”这两个词。学界等同换用这两个词的现象经常存在,但其实是有广义和狭义差别的:
媒介:中文当中“媒介”第一次出现在《旧唐书・张行成传》中。当时的“媒介”是指使彼此发生关联的人或事物。“媒”指媒人,后来扩展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介”字,一直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中介或工具。英文当中首次出现有关媒体的字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其意义是使事物发生关系的中介或用具。在第二十世纪原始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名的论断:媒介就是讯息。[2]中国学者胡正荣认为媒介是中介,在事物的发生中存在。[3]
媒体:此词来自拉丁语“Medium”,音译成媒体,意指信息从发出到接受两者之中承载并传递的承载物和工具。媒体指两层寓意,一指携带消息的东西,二指贮存和传递消息的实体。中国学者大多数认同媒体是一种媒介组织,指的是拥有、使用并经营媒介的机构。如广播是一种媒介,广播电台则是一种媒体。[4]
不过中国传播学者们一般认为媒体和媒介两词不需要有那么明确界定,可以尝尝互换使用。蔡雯就认为“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5]这种使用方式源于:当代大众媒介,一般都由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故提及“电视媒介”时会同时考虑作为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的双重存在。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早载30年前在《自由的科技》中被美国学者伊契尔・索乐・普尔提及,指多种媒介呈现混合各功能于一体的趋势。“媒介融合”被美国新闻传媒学院的媒介融合中心主任定义为:“打印、音频、视频、互动数字媒体战略、经营、文化联盟。”[6]
中国学者邵培仁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不同的媒介在一起,“量变”到“质变”过程,构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如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等等。而广义的概念指所有的媒介和相关要素趋向一体化。[7]
中国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传输平台的创建,可以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媒体之间,内容和传播方式可以互相借用,从而形成发展潜力。
二、媒介融合研究的焦点
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试验层出不穷,信息与经济的增长点也不断涌现。这种高速实验性的发展导致了媒介融合的报告里糅合了很多个人倾向与意愿。媒介融合研究是一个急速变动的领域,笔者搜集的研究资料不过多时就急需更新。
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出版等具体媒体,从宏观上从产业着手,微观上从个案剖析。研究者对“媒介融合”具有两种态度:
(1)三网融合说
提出不同的行业“将/正趋向融合”的人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的Nicholas Negroponte(1978)。他用三个互相穿插的圆(代表计算机行业、印刷及出版业和广播电影业)来展示他们的技能和描绘聚合过程的边界重合,而它们三个的交织处将成为增长最快、改进最多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他会理解为各种技术和形式的媒体融合在一块。这给新闻传播学界的许多其他研究者启迪[8]。不断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实践中走向深入的媒介融合状态下,传统媒介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种观点在业界和学界中涌现,将来会出现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超媒体集传统媒介的所有功能于一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
(2)新旧媒体共存说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2000)并不赞同超级媒介会取代所有传统媒介的说法。他引用1950年代美国人对“通用载体”的研究给了答案:“尽管媒介融合一直被描述的天花乱坠,我们不应期望,一种单一网络突然取代电视机、收音机、电话、传真机、书刊。所有形式的媒体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体的想法几乎就跟当年1950通用载体的想法一样异想天开,当时人们认为所有形式的个人交通工具将被集成到一个单一的通用的携带装置。想把一般媒体混合在一起的通用媒介,是不可能得到的所有功能都特别好。[9]”根据菲德勒的观点,每一种媒体都有独特的优势不同于其他媒体,互联网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高岩研究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相关新闻变革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后,同时研究了西方媒体的形态,他总结为六个字:矛盾、融合、共存[10]。孙旭培先生坚持在中国国内推进新闻变革,他主张中国国内的新闻改革,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说起,通过对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有余的仔细研究,媒体在改革背景和国家开放时期,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和优点,新闻事业在中国曾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媒体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积极促进社会进步。孙旭培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化、电子化改革,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中国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这将极大影响我们的媒体未来的发展模式[11]。
中国学者王菲(2007)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情景下,考虑移动终端需求的情况下,媒介生态的演变由内容、网络和终端三者构成。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和‘任何时间’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标。由此产生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形成。[12]”新闻改革应考虑如何针对融合的方法到目标,达到整个媒体的融合。
但笔者发现研究较少探究媒介融合深层次矛盾,常聚焦媒体与微博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缺点、传播渠道的简单互动,较少研究传统媒体是如何艰难被迫适应新闻媒体的传播侵染,并给出解决答案。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生产者虽然借助了新媒体寻找新闻线索,利用了新媒体自身内容来扩大影响力,但传统媒体却沦为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提供商,且无法得到新媒体的同等回馈,传统媒体已成新媒体的免费打工者。若由此角度开展融合研究,或许将会为两种媒体提供一种解决之道。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综述
(1)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世界各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升级,尤其日本韩国普及率较高[13]。日本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增长快速的国家,它的发展仰赖和产业链的合作,尤其结合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金融业,对中国移动通讯互联网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14]。移动支付方法的普及和降低互联网流量的成本,这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人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迈克尔.塞勒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的影响有较详细的叙述描写。在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要大力覆盖3G网络并提高网络的稳定,还需要注意和产业链紧密联系。
(2)移动终端与广播结合的条件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即时通信使用手机率为91.2%,逐渐演变成移动即时通信渐渐从一个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变为付款、娱乐、O2O等附加值的服务入口,其庞大的用户群为其他服务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商业价值。笑蜀(2010)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人为本、即时为深化和扩散的人际传播形式的方向[16]。广播的传播特征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私密化、移动便捷性、互动沟通性这些传播特征,具有天然的适应性。
(3)移动终端的代表――微信
关于微信的研究著述和分析报告大多是从传播学或者社交网络的视角出发,如方志鑫,蔡莉白两位在传播学上对微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微信的产生、传输和微信传输模式所带来的彼岸花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效用和满意理论”为基础,分析为什么受众普遍接受微信。[17]再如党昊祺分析微信的使用人群、传递内涵、传播媒介和受众三者的关联主要通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文章介绍了整个过程,明确阐述了微信通信,详细分析了通信内容的多样化和微信发展的紧密联系。’[18]匡文波和刘德寰写作描述目当前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手机媒体的应用。[19][20]上述著作对微信和传播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好的指导作用。不只在通信领域,在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视线,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将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如张敏展示了微信、米聊等几个颇具特色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和改变。[21]此外,媒体《微信潮不是传统的短信“生与死”的咒语》报告中,也将微信和传统的短信相比,微信对短信彩信业务有影响,但分析后,认为短期内微信取代短信“有难度”。这些研究总结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及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电台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运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工具和概念的创新组合,全方位的整合传播资源,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新的媒体宣传大战中,微信是不可取代的传播手段。
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3]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4]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5]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6]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
[7]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8][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
[9][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0]左艾甫:《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电台改革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1]孙旭培,王勇:《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
[12]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
[13]柴雪芳.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J].移动通信,2010.3(6):6-8.
[14]路凌霄.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发展[J].中国科技财富,2009(22):23-28.
[15]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至140页
[16]笑蜀:《微博客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9日
[17]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219-220.
[18]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 (7):71-72.
[19]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19.
篇8
在新技术浪潮的推进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传统新闻媒介纷纷迈出了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步伐,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比如报纸这一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媒体,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出了电子报纸、手机报、新闻视屏公告、综合新闻网站等,将新闻信息载体从单一的印刷纸变成了多种不同载体的集群,报社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生产企业转向现代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这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
对于所有的新闻媒体来说,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都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2006年11月2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崭新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这一消息在美国报界引起了广泛关注。Craig Dubow对这一变化的解释是:“甘奈特集团日益意识到报纸读者感兴趣的远远不只是新闻本身。他们还对其他信息,特别是对本地信息(如天气、航班、饭店、电影等与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有着需求,而且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使用‘信息中心’这一名词可以突出我们对这些需求的回应,而且突出我们不仅在为报纸,而且也在为网站、手持移动设备以及其他多种平台搜集新闻和信息。”①根据这一构想,甘奈特信息中心不再采用新闻编辑室的原有部门设置(如城市、经济、体育等新闻采编部门),而是将其分为7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原评论专栏的延伸,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生活类“有用”信息)以及多媒体内容制作部。
据分析,甘奈特集团的这一改革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突出本地新闻和信息优先于全国和国际新闻信息的地位;二是发表更多的由受众贡献的内容;三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跨平台更新和新闻和信息(报纸的作用从而下降、网站的作用因此上升);四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舆论监督作用。②
其实,甘奈特集团的改革不过是媒介融合发展潮流中出现的个案,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下,新闻传播正在发生变化。从中外新闻媒介的传播实践来看,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新闻信源结构的改变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在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为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新媒介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如2005年初东南亚发生海啸,英国BBC、美国CNN的网站都专门设有栏目来自灾区现场的普通公民的新闻报道,2006年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照片出自普通民众而非职业记者。虽然专业媒介组织在新闻传播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的面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网络已经形成,传者受众一体化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特征。新闻传播主体在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新闻信源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博客越来越多地从由个人化媒体走入大众传媒,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其次是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改变与工作流程的变化。媒介融合发展导致新闻传播业务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融合新闻”,美国也有学者称之为“多样化新闻”(Multiple-journalism)。而“融合新闻”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前文中所说的甘奈特集团的改革就是一例。此外,美国一些地方性的媒介集团在这方面的改革也非常著名,如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省略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河南报业集团报网互动的专栏“焦点网谈”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奖的第一个网络新闻名专栏。这个专栏由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稿件在网站上首发,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整版,并且24小时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接收群众的建议与投诉、收集新闻线索。目前“报网联动”、“报动”的媒介还有很多,如大江网和江西日报、浙江在线与浙江报业集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媒介”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到那时“融合新闻”也将由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互动进一步演变成一种更新的新闻生产模式。
第三是新闻载体性能的改变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为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体,更具备诠释新闻的资格和能力。但也必须看到,传统媒介要发挥自己固有的优势,成为高水平的内容提供商,目前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能否突破传统的媒介理念、采编机制和业务技能的约束,能否顺应潮流进行组织机构与生产流程的重构,能否掌握并运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手段……,所有这些都将决定这次转型的成败。
上述媒介融合发展带来的新闻传播的变化,客观上赋予新闻编辑部以新的角色定位。有一位曾在多个国家的报社、通讯社、电视台做过记者、编辑,又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多所新闻学院担任教职的教授Stephen Quinn在2005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基础》。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将由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这本书第七章的标题就是“智慧的新闻编辑部:知识管理与融合”。
Stephen Quinn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③耐人寻味的是,时隔不到两年,华尔街日报美国本土版的改版恰好为Stephen Quinn的这个预言提供了一个佐证。
2007年1月2日,华尔街日报酝酿了一年之久的新版面终于同读者见面了。除开本缩小和版式调整之外,这次改版还对印刷版和网络版重新进行了新闻分工。美国《主编与发行人》评论说,这次改版是华尔街日报118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
华尔街日报的这次改版实际上就体现了传统的报纸编辑部角色的变化。该报总编辑说:“读者已经习惯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了的那些新闻事件已经没有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商业金融类报纸,分析、深度、见解一直是华尔街日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该报在2007年的改版中对编辑方针进行调整的核心内容也是基于此,那就是压缩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华尔街日报将原来占印刷版50%的事件性新闻报道转移到网络版,免费对读者开放;大量金融数据也被放到网站新推出的“市场数据中心”,同样免费对读者开放。改版之后网络新闻的分量大大加重。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网络版自1993年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扮演着资料库的角色。上个世纪90年代纸媒体与网站的互动很少,网络版编辑与头版编辑几乎没有往来。1996年,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开始收费,到2004年订户便达到68.省略网站,使报纸的订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申请主页,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服务,等等。有研究者认为,从新闻操作上看,这既是报纸应对网络冲击采取的收缩防守,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主动进攻。从经营策略上看,这又是对集团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不难预测,这种调整将很快成为报业集团的必然选择――不管最终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印刷新闻深度,放大新闻附加值,可能是华尔街日报改版带给传统报业的最重要启示。④
显然,传统媒体的转型,对于新闻从业者个人而言,最大的改变不是强化发现和采集新闻的职能,而是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专家型新闻人才的价值将更受珍视。
注释:
①Gannett's“Information Center”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2006年12月5日获取自省略/forum/view_post.asp?id=11983
②参见邓建国《“信息中心”:未来报纸的新闻编辑室?――美国甘奈特集团的“激进”报业改革》,《新闻记者》2007,2
③Stephen Quinn(2005)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p.153-157),Peter Lang Publishing,Ink.,New York
篇9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广泛运用,当代众多美术作品已经对传统架上绘画(油画、国画、水彩画、版画)这一分类标准形成挑战,大量作品难以单纯地归于某一类别,“绘画走向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倾向促使当代艺术语言产生新的形态和新的审美标准。新的物质材料和传媒方式大量在美术领域的意义得以重新发现价值得到重估,媒介的混合性走向前台成为现实,绘画走出所谓的象牙塔和自治的范围,综合成为绘画领域的有力组成部分。艺术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引起艺术理论研究的变化,尤其是中国艺术的高等教育开设新画种和运用新材料的课程成为普遍现象,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综合绘画教学和实践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
尤其是近年来, 在诸如电子、计算机、影像、数字、网络等等新兴艺术媒介的影响下, 当代新艺术媒介所催生和推动的新兴视觉艺术颠覆了过往传统,当代绘画语言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和表现手法的拓展。通过对综合材料的研究,是理解当代艺术观念变革的关键,是研究现当代艺术的有效捷径。新的物质材料是实现艺术语言传达价值和意义的桥梁。对材料研究是掌握绘画语言的基础,是绘画的最根本语言,所以对物质材料展开必要的专研是在当代复杂艺术语境下的迫切要求。
在不同艺术媒介形制的创新和包容并蓄的过程中,更为广泛延伸了自身艺术形态的探索和创新,已经产生了很多当代绘画创作在当下艺术生存环境多元化背景下引人不断瞩目的发展成果。综合材料(或混合媒介)是西方绘画中“Mixed Mdeia”的汉译名称。 “综合材料”指多种媒材,如油性、水性、颜色,也有染料、矿物色,或是泥土、玻璃、钢铁、化学试剂、织物、纤维等等,各种材料都可以在绘画创作中交叉和混合使用。“Mixed Mdeia”就是用“综合材料”来创作的绘画作品,是“综合材料”和“综合技法”在绘画上的统称。国内已经有诸如陈心懋、郑建启、王珠珍、张元、赵维华等一批学者从材料的工艺、材料与媒介、材料与艺术表现、中西方材料与造型对比、材料艺术实验等角度出版了《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材料工艺学》、《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 》、 《艺术材料的遐想;绘画应运的结与解》、《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综合材料艺术实验》、《中国抽象艺术学》等一批研究成果。国外也有丰富的实践成果,诸如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塔皮埃斯、德国现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立体派画家雷捷、波普艺术家劳申博格等人利用综合材料探索了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本文基于艺术媒介与艺术语言的关系,深挖愈发多样性的艺术生存状态,如何激发当代绘画艺术语言新的探索思路和发展方向,从理论层面系统梳理综合材料如何突破原有表现的张力,催生当代绘画语言的突破与创新,从实践层面创作紧密结合当代艺术变革,掌握现代人对艺术自身过程及世界和生活的切入途径和方法,通过综合材料的使用,使绘画语言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性化”、“多元化”的文化趋势。
材料媒介的价值与艺术家的自我表现
当代艺术家在很多艺术领域都选择综合媒介材料,许多艺术家身份非常模糊,他们的艺术品跨越不同艺术领域。“绘画走向多元化与综合化”,在相当的层面上已经成为了事实。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作用既是表达艺术家个体精神的方法,还又带着普遍社会大背景和文化性质。在综合绘画在架上绘画创作中,材料媒介已经不再只是某种单一性的构架形式语言,因为它除了作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审美语言以外,必须还应该具备文化性的内在涵义,并要承载着时代的精神走向未来的艺术。
从二十世纪以来,自立体派、达达派到波普主义的一系列艺术发展,材料作为媒介对推动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改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材料媒介的选择目的是服务于艺术形式与思想的表达,所以材料的多样是使架上绘画重现活力的方法之一。材料可以相对自由的使用打破了许多传统概念,传统架上绘画的唯一的艺术标准已不复存在。现代主义的发展将形式提到了极至的高度,综合材料的介入带给架上绘画发展的可能。综合材料介入艺术作品,一定会通过变化多样的材质丰富和加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与内涵。
在艺术创作中,材质媒介不论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最基本的元素。现代绘画中的材料运用不是直接的制作,而是要把各种材料自身的物质特性与生活经验、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艺术观念等相结合在一起。综合材料媒介的自我表现是富于视觉变幻的,充分显示了艺术家独到见解和体会。综合材料的应运,可以扩大与丰富自身的表现力,最终使多样的材质融入架上绘画产生多样的艺术表现方法。
材料边界的跨越与艺术观念的突破
材料是绘画作品最基本的物质构成,是绘画作品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材料承载了画家所有的意图和审美,成为绘画全部意义的唯一载体。材料在艺术家和欣赏者,创作意图和画面作品之间承担中介作用。材料以绘画作品的桥梁身份承担了艺术的语言作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因其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的意念。艺术家的创作意愿决定了必须使用材料作为主要的运用手段,通过材料的使用表达思想和目的,
当代绘画拥有的新的美学观念、新的视觉媒介手段,正使其传统艺术形态逐渐涉入当下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象。艺术主体创作手法的旧有模式被改变,传统的艺术表现媒介被新的艺术观念颠覆,伴随而来的传统审美价值取向也随着新兴艺术形态的出现而从其内部悄然改变。
早在20世纪早期毕加索就已开始尝试把各种综合材料应用于架上绘画中。发展到20世纪中期,更多的如石膏、沥青、沙土、各种胶等综合材料都被艺术家们应用于绘画中。综合材料较单一的传统架上绘画在表现手法及材质运用方面更具优势。通过对各种综合材料的精心筛选可以更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真实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意图,使作者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达到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境界。
从发现新新综合材料到筛选有价值的能够表达绘画思想的材质,再到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将其转变成可以在绘画作品中将作者的思想从欣赏者的视觉角度表达的效果,其实综合材料及绘画工具的多样化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已然成为绘画语言形式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伴随着艺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综合材料必将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架上绘画中,它对绘画探索新领域的影响力也将日趋显露。
对比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在对纯粹手段的追求,对过程、自发、偶发、行动等的重视等等方面具有独特标志,这一创新对观众的奇思妙想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也成为当代艺术介入世界的新鲜角度。 研究综合材料如何突破传统材料边界的跨越,实现材料表现的张力,是对当代艺术观念变革的关注,是接触和了解、研究现当代艺术的有效捷径。
综合材料的审美意味与艺术语言的多维视角
综合材料的跨界使用,尤其是当出现了使用现成品材料等加入画面,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绘画创作的面貌,也使得当下绘画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观念取得了迥异于前人的发展,使其在形式规范、语言结构、媒介技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较大的拓展。绘画技法是绘画材料在绘画中融化和实现审美价值的需要,不是简单罗列而是个体和整体,手段和目的合二为一的需要,是审美属性和表现方法的具体化,是作品整体感觉整体意蕴形成的黏合剂。
材料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不只是重要的塑造的手段,它自身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物质材料自身就有其特殊的美感,就叫“材质美”,不同的物体的外形有着其个性的空间特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用的材料媒介可以分为:自然中的动植物材料、工业人造材料与实物应用等。各个材料的物理性质给人以不一样的美感。各种物理属性的材质美,在艺术家眼里都转化成为艺术作品美感的来源,艺术家通过艺术加工与表现,将艺术价值与材料相结合,创作出了非常多的经典作品。
“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质地(粗与细等)或者纹理所形成的美感。肌理对绘画作品来说,是具有装饰化的美感,给人表面视觉特征印象深刻。各种物质的肌理具有不同的美感,各种变化使得肌理丰富了综合材料的语言。现当代架上绘画中,艺术家常使用肌理来表现物体的外在特征。肌理可以让画面产生可触摸的艺术效果,是薄画法和平图无法达到的,其中包括基底的纹理、笔触力度的变化、画刀法的应用以及物材的使用。肌理在综合材料中是种视觉形态,它的表现力影响着观众的感受。另外,质量感也是肌理的视觉传达。每种材料都有独特的体量感,光线变化、固有色彩。同观者的心灵反应交融产生了肌理质量的美感。
阿恩海姆说:“艺术最优美的地方与最强的生命力,就是在于艺术能够表现运动。”作品的张力就是综合材料绘画形态美的灵魂。正是新材料、新技术的介入,使得新材料绘画其具有不确定的空间、不确定的动与静、不确定虚与实,正是这些艺术形态特征,使得材料艺术的形态美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材料艺术空间的美。各种材料自身的质感可以决定画面形态的内外在结构,产生整体和谐的视觉美感。
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色彩是以营造美的感官为本。材料的色彩是作品中最直观的部分,也是构成绘画的语言。现代综合材料艺术的色彩在西方艺术家的探索中有了突破式的发展,艺术家开始尝试把材料物质、塑造肌理、夸张的色彩用来组织画面结构,色彩也同时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色彩的概念不再只是上万种颜色的再现,而是绘画中独立的构成性语言,它作为一种抽象装饰的形式被分离出来,是作品空间的表达,也是艺术思想的表达。
新艺术媒介环境下当代绘画语言的重置
新兴艺术媒介下的绘画创作在表现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的当代性上愈发显现出媒介技术化的艺术创作特征,正以媒介化的视觉语言特征重置传统视觉语境。艺术媒介从来也没有像20世纪这样的丰富多彩,科技发明延伸了人体的功能、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不断为人类增添生存的媒介,拓展生命的价值。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数字化的世界同样为艺术预留了无限的幻想实践的空间。在现当代艺术中,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创造,艺术传播变得更为迅速和复杂,艺术创作的材料变得越来越丰富。尤其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内,艺术创作的材质并不直接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材料,而可能是传播媒介和虚拟材料。进入20世纪中期,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诱发艺术创作语言的变革。现代艺术突破传统创作媒材以为根基的物质层而以影像形式作为其基本构成,包括使用模拟信号和电路传输的电子影像,以及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影像,主要体现在录像艺术、实验摄影、多媒融合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艺术和远程通信艺术等。 “影像就是媒材”,这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影像作为媒介,主要是指电子和数字成像技术制作的可复制图像,随着电影、电视及其派生技术而出现的,包括电影、电视、录像等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主控和传播的图像。自摄影术发明以来的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都是以影像为媒介的艺术类型。” 西方当代艺术继新媒体、多媒体之后提出混合媒介的概念,对其内涵的界定更宽泛,不仅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媒介都可以混杂利用,人的行为表演也被纳入其中。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影像艺术"、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艺术"、20世纪80年代的“数字艺术"、20世纪90年代普及的“网络艺术”以及21世纪盛行的“虚拟交互艺术",都是以技术为基础,借助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普及,从而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思潮,并根据各个媒介不同的技术特征,制造出大量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化发展,新媒体艺术不断创造出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审美体验。
当代绘画艺术中,空间形态不断从平面性走向空间化,从单一绘画材质的纯粹性向复合性艺术手段的融合;架上表现与空间的复合并置,为大众展示的是艺术的界面变得更加宽泛以及媒介重置化带来的新兴艺术视觉感受,而取代了过往对绘画单一纯粹性的传统视觉表现途径。数字艺术媒介的拓展和以前任何一次现代艺术媒介的拓展相比对中国现代艺术家的意义都不同,因为这次面对数字媒介从某种角度讲我们与世界是站在同一个起点,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世界创造出只属于数字化时代的精彩的艺术。
篇10
新媒介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传播也在不断的进步,其中新媒介对视觉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快捷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的具体速度主要取决于所有物质载体具有的传播速度,同时受到运动相互反应产生的速度影响。在新的媒介下,信息在生产以及传递的整个过程中都在推动着信息具体的传播速度。在当代的广告设计中,平面设计中的具体信息内容,只有拥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就可以选择在任意时间通过媒介,并不像过去一样还要等到完成印刷才能最终。因此,在新媒介下产生的各种平面设计,在物质性方面来说,完全摆脱了以往必须要经过印刷环节的弊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各种广告的速度非常快。由于新媒介具有的这种优势,新媒介拥有的传播速度超越了传统的媒介传播。
(二)有效的视觉传播
在新媒介下的各种平面设计,通过各种动态图形以及各种声音的综合运用,能够为受众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这种视觉的刺激改变了传统媒介中单一使用的静态视觉语言,使平面设计的视觉传播更具有表现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有效的促进受众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传统媒介中的各种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信息具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印刷的基本形式,利用实体展现视觉信息的具体内容,通过印刷品完成视觉信息的传播,例如,海报以及各种产品的包装等。传统的视觉传播停留在一种比较单一的静态画面中,对于一些视觉信息的传播会造成一定的限制。然而,现阶段在新的媒介下,各种平面设计使用的传播方式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平面设计具体的视觉语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将各种形式的语言综合利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设计创意。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充分的考虑受众群体的具体情况以及受众接受的环境等多个因素,从整体上分析设计的主要构思,从而实现有效的视觉语言的传播。现代信息传播具有的新特点包括全方位的设计以及多种视觉语言的综合利用,属于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二、新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具有的审美特点
(一)平面设计使用视觉语言具有的多样性
在新的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具体视觉语言具有独特的多样性,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比传统媒介使用的视觉语言更具有挑战性,受众审美的角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媒介下,平面设计具体的视觉语言多重整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特点,视觉语言的选择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通过多重整合实现平面设计的多样性。
(二)视觉语言逐渐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环境
在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改变了审美特点的同时改变了以往的传播环境,包括阅读模式的转变,受众不再仅仅停留在以往报纸杂志的阅读,而是拓宽了阅读的渠道,在各种阅读环境下,受众都能够实现平面设计的阅读,欣赏多样化的视觉语言。
(三)视觉语言推动了传播艺术
活动的开展平面设计属于一种具有艺术元素的美术设计,在平面设计中除了展现了人们追求的美感更多的是注重人伦美的设计。在新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充分的激发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现设计的艺术内涵。并且,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受众不会局限于一种形式单一的空间阅读,也不会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的信息传播,通过新媒介的传播,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会存在多种形式,并结合自身的审美观念充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