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扶贫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助资金;发展现状;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我国农村发展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面向穷人的专门小额信贷机构。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现状来看,其受限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分散而居等特点,农户与正规金融机构相互排斥,小额信贷普及推广程度较低;而另外一种较为乡土化的资金筹措方式民间金融,由于利息太高,使贫困农户望而却步。村级互助资金就是在借鉴国际和民间组织信贷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为缓解特定贫困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制约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由政府的扶贫和财政部门共同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持贫困农户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
一、农户基本特征
贫困村农户人口素质差,社会发展落后。贫困村农户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31年/人,处于较低的水平;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差,病人占比高达28.34%,医疗支出偏高,人口特征远差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非常落后,农户用水基本上还是自来(流)水、井水或是泉水以及窖水,用水安全不能很好地得到保证;在被调查的1351户农户中,仍有21户农户用电不能得到保障,41户家里不能看电视,102户农户家里没有通电话。农户公共设施获取便利性也不高,其中农户到最近银行或信用社的平均往返时间是70分钟,平均距离为5公里,反映出较低的正规金融可获得性。
贫困村农户普遍存在收入低,借款率高的现象。被访农户年人均收入为3373.21元,即使与2010年的最低贫困线2300元相比,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分析农户的债务情况,年均借款次数为1.25次/户,有比较高的借款率;从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农户年均借款总额为3423.04元/户,未还款总额为2414.96元/户,未还款率为70.55%,处于较高水平,农户有较为严重的负债状况。农户的生产经营借款仍以私人有息借款为主导,具有高利息的特点,加剧农户经济负担。
二、互助资金的运行与绩效
(一)互助资金参与及使用情况
参加过村里互助资金的前期宣传活动的农户数占比63.71%,最终加入村互助资金的农户有459户,占比51.98%。参与了互助资金的459户农户中,有232户使用过互助资金,互助资金的使用率为50.54%。2010年8月到2012年7月,互助资金年均借用次数为0.58次/户,年均总借用金额为2191.72元/户,其中有1830.91元用于生产经营,占比83.54%。
(二)经济受益状况与社区发展
被访农户中,77.03%的农户利用互助资金得到了有利的效果,被访农户的年均盈利额高达1750.96元,与年均借款额2196.72元相比,回报率高达79.70%,是相当高的水平,互助资金对农户的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互助资金实施后,社区内人际关系、村落建设都有了好的发展。53.59%的农户认为村民之间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都更好了,62.09%的农户表示互助小组在生产上会相互帮助;43.33%的被访者认为村民的文化活动更丰富了,53.08%的被访者认为村民的精神面貌变好了,超过60%的被访者认为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的开展,给社区成员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互助资金的管理
参与了互助资金的459户农户中,参加了互助资金理事会选举的家庭有373户,占比81.26%;全体社员大会参与率为91.88%;参与率较高。同时30.94%的被访者表示对互助资金的管理提出过意见和建议。认为互助资金理事会选举公正的占比87%,认为理事会对贷款审批和发放的公正的占93.03%,对理事会工作的表示满意的也有92.16%。综合来看,农户对互助资金管理的参与度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烈。
三、问题发现与政策建议
1.互助资金宣传力度不够,建议分散宣传任务,加强互助资金的宣传。未参加互助资金前期宣传活动的被访者中,近一半是因为没收到通知;未加入到互助资金项目中的原因也有相当高的比例是没人通知他们,同时,在未参加互助资金的原因中也有不小的被访者表示是因为对互助资金项目的具体运行方式不了解,可见,宣传是不够的。农村村民往往分散而居,并且电话普及率不高,信息传播速度慢,互助资金的宣传工作存在难度。建议村干部更根据本村村民居住分布状况,按地域划分宣传小组,分散宣传任务,提高宣传效率;同时也可在村民常聚地贴宣传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
2.互助资金不能有效地跟需要它的人结合,建议建立互助金部分减免政策、政府领头配套项目并为农户提供投资指导,提高贫困农户使用互助资金的能力。参与了互助资金小组的近1/3的农户未使用贫困资金的原因是“不晓得拿钱干什么”,而这些农户的实际经济状况普遍比较困难,但受其家庭结构、家庭受教育水平和家庭贫困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缺乏投资的机会与能力,找不到利用互助资金改善经济状况的路子。更有18.45%农户由于交不起互助金而未参加互助资金,而这部分农户正是互助资金旨在扶贫的对象。综合来看,互助资金并没有很好地与需要它的人结合。
对于交不起互助金而参加不到互助资金的农户,建议当地政府应该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互助资金进入到真正的贫困农户手中去,真正起到减贫效果。对于缺乏投资能力而无法使用互助资金的贫困农户,建议政府在推广互助资金项目的同时,配套实施可行的生产建设项目,为农户制造使用互助资金的机会;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给予农民技术上和经营决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使农民真正得到的发展,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扶贫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七军,王海明,李昭楠等.对甘肃省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开发研究,2012(05):30-33.
篇2
[关键词]小额信贷 覆盖面 可持续性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自出现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小额信贷是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中国小额信贷的历史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发展迅速,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小额信贷还不尽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额信贷的相关概念
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小额信贷可由正规金融机构及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或组织提供。小额信贷组织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分两类:商业性和福利性,也称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后者则更注重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
二、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小额信贷组织主要分三类,即依靠国际组织援助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或国内公益组织开办的小额信贷项目;正规金融机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试点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本文主要比较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这两种组织形式。因此在发展小额信贷运作思路上,主要按照独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设计,而不涉及正规商业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组织设计问题。总体上,我国小额信贷现状存在制度主义与福利主义的矛盾,也就是覆盖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覆盖面广,但是不能可持续运营
我国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和国内公益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基本上都属于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它们着重强调小额信贷为低收入的贫困人口服务,注重对这些人的收入和福利的改善,不少机构强调以贫困妇女为主要受益群体。在这方面,这些机构的小额信贷确实给贫困人口提供了信贷上的帮助,提高了他们的自立能力和生活水平。在我国,这类小额信贷机构约有300家,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的约有100家,能够经营的约有50家,能够可持续经营的不足10家。它们不但经营状况不理想,而且市场份额很小,约1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对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普查数据显示,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比例超过50%。
(二)试点的商业化的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覆盖面难以顾及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初衷是解决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探索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新路子。其经营原则是为在农村的自然人和微小企业提供小额度的贷款服务。2005年12月27日,山西平遥晋源泰和日升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在经营一年后,小额信贷公司遵循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平均贷款利率为20%左右,运转良好,公司基本都实现自负盈亏,实现了经营性可持续发展。但从05至06年成立的7家贷款公司的贷款方式和贷款对象可以看出,大多数公司的贷款方式依旧采取抵押和担保形式,贷款条件过于严格,单笔贷款额度过大,贷款对象倾向于回报较大的微小企业和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农户,在可持续发展的背后,贫困者真正从中获益的较少。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之路
(一)小额信贷的双重目标
小额信贷通过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工具,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若只注重社会及扶贫效益,必然导致自身难以生存和持续下去。反之,如果没有扶贫理念,社会责任感缺失,纯商业化的经营会带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能真正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完善的小额信贷机构应以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和追求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双重发展目标,兼顾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而且,扶贫和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目标是不矛盾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国际小额信贷的实践来看,小额信贷可以兼顾消除贫困和持续地扩展金融服务的双重目标。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的拉基亚特银行尽管分别以扶贫和扩大商业银行持续性为其主要目标,但殊途同归,最后都实现了扶贫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具体的制度设计建立覆盖面和可持续并重的小额信贷模式
1.在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首先,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从整体上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贫困地区的市场机制的发育情况更为缓慢,因此,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小额贷款运作的市场载体,小额贷款的扶贫效果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情况下,必定大打折扣。其次,政府应充分肯定小额信贷机构在扶贫和金融创新领域的作用,给予其合法经营权。对于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经营历史达到一定年限并具有优良业绩的机构,给与一定金融业务的合法经营权,并在中央银行的指导下,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加以监管。
2.具有社会责任感扶贫的目标
首先,确定目标对象,把低收入的贫困人口作为服务对象。这要有一套有效的识别目标群体的作法。对农民的土地、收入和家庭成员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做出基本判断,区分贫困人口。其次,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设计符合贫困者需要的信贷产品,建立完善的贷款和还款机制。小额信贷应根据贫困户的经济和社会特点,合理设计一套有利于改善对贫困户的信贷服务,使得贫困户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金融产品。
3.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经营。在利率方面,政府应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允许小额信贷机构按照合理的市场利率开展经营活动。制定激励贷款人按时还款又能使信贷机构实现自负盈亏的利率政策。在资金来源方面,除了接受捐助外,还应获得优惠贷款,当地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向小额信贷组织提供贷款。另外,还可借鉴国外经验,创立一个总部机构或批发式资金形式。其次,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自身运营能力。建立有效的运作机构,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有效运作资金,保证信贷活动正常进行。
总的来说,在我国,不管是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还是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其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是可以兼容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可以在发挥其覆盖面优势的同时,多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保持其商业运作的基础上,多注意其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两种组织形式不一定要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发展,可以在侧重某方面的同时,适时兼顾另一方面,发挥出组织自身的特色。只有实现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这两方面的目标,小额信贷机构才会实现其真正的使命,取得其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国正在探索小额贷款的发展之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防止小额信贷产生变异。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组建形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而应根据我国金融体制环境因地制宜,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收官“十二五”,四川人民备感自豪。回首这极不平凡的5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和遭受了重大自然灾害,省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战胜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经济总量将超过3万亿元,实现5年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强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市(州)经济梯队,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14个市州的经济总量过千亿元,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骨干工程;聚焦“四大片区”打一场扶贫攻坚硬仗,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经过“十二五”发展,四川的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将迈出关键一步。开好局、起好步,对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至关重要。经济新常态,仍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蕴藏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建设成渝城市群,实施精准扶贫开发战略等,为四川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必将为我省“十三五”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节点谋划未来,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着力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抢抓发展机遇,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来。
要实现好“十三五”新开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最鲜明的特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十三五”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尤其需要做足做好改革大文章。过去5年,四川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改革,用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成功探索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任务艰巨繁重。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攻坚,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重点抓好军民深度融合改革、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改革和科技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生态文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找准改革中的关键点,找出改革中的“硬骨头”,并一个一个地攻克,使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篇4
关键词: 商业银行战略 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1770(2008)011-059-04
2008年9月25日,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笔者认为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要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但在侧重点上又有所区别,通过银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实践方式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态度,它要求企业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谨慎对待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产生于20世纪初的公司革命,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逐渐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对于如何实践社会责任,近几十年来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企业担心将社会责任与业务关联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商业行为,因而倾向于选择与自身业务无关联的主题,形式上主要以公司慈善活动为主。而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的加深,对如何实践社会责任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企业在社会责任战略中更多地奉行战略连接的原则,选择与自身业务有关联点的社会问题来参与解决。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应当利用自身资源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我们的承诺和责任是建立在公司使命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利用整个公司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各种机会,促进各地的经济增长,并通过创新技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对发展和利润的追求是其永恒的目标,也是其存在的前提。同时,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能够用于社会责任事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不伤害企业主导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企业更多地将社会责任活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是必要的。企业选择解决与自身业务有结合点的社会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塑造自身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而这种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的创造,也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所在。因此,那种只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慈善公益的认识是片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企业拿出多少利润做慈善公益问题,而是企业如何通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实现其价值的过程,是关于他们如何创造并使用利润的问题。
二、可持续金融的内涵及与银行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可持续金融的内涵
1998年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在分析国内外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之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学界和业界的积极关注,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由金融业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它与整个经济体系联系极为紧密,其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结构和效率,其一个环节的振荡,就有可能立即扩及其他并导致金融领域的一部乃至整体的振荡,进而影响到经济生活的全局,因此,它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金融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金融发展,它是将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并使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就广义上来说,所谓的金融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它包括各种金融工具、各类金融机构和以金融管理组织、管理体制、金融意识等形式存在的金融制度。因此,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是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的过程。这种创新与变革的终极目标是使得金融发展可持续。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金融业的基本功能,可以将可持续金融的内在要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信用是金融活动产生和运行的前提条件,是金融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衡量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标志;二是金融发展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金融业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它与实体经济部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既要高效率地满足实体经济融通资金的需要,又不能脱离开实体经济的需要过度发展;三是讲求效率,金融效率与金融体系的竞争力表现直接相关,功能良好的金融体系必须要体现出良好的金融效率,有效地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运行;四是要兼顾公平,金融资源本身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供应与配置要体现公平原则,同时金融业通过引导资源配置的功能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福利。
(二)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内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金融内在要求金融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社会共同性,它内含着对社会利益的诉求,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要求企业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谋取私人利益。因此,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调实际内含着对金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银行尽职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便是为金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贡献。但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在侧重点和概念外延上又有区别。责任是个伦理概念,指的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它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被动的义务,而可持续金融则首先是个效率评价标准,指的是一种愿景和理想状态,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金融连接起来,就意味着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上从义务向战略的转变,企业可以主动的按照可持续金融的原则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实践社会责任,在实践社会责任中打造可持续金融,在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以此来实现银行与社会的双赢。
三、股份制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推进可持续金融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枢纽和资源配置的中心,这种行业特性要求其发挥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应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它要求银行遵循市场准则,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通过提供卓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发挥影响力,支持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以银行社会责任为主题,展示了中国银行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推进可持续金融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以人为本,员工与企业共成长――交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透视
员工是银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交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深深体现了这一点。
在深化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交行注重构建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员工提供充满机会的工作岗位、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多样化的激励计划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近年来,交行实施了管理培训生项目和后备人才库项目;根据“以才定迁,双向增值”的理念,为员工设计和提供不同职位族群的职业发展路径;建立了“以绩定奖,突出贡献”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进行科学管理、客观评价,不断激发员工的发展潜能,努力实现员工与交行同成长的目标。
(二)绿色金融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兴业银行能效融资案例
社区是银行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环境的维护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落脚点。绿色金融指银行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通过信贷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兴业银行在能效融资方面的出色作为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6年5月17日,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在国内首创推出能效融资项目,为中国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该项目创新开发了损失分担机制,将项目的销售现金流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弱化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使众多经营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生产经营优势明显,但缺乏抵押担保资源的中小企业客户获得节能技改资金支持,实现了商业利益与环保公益的良好结合,推动了中国节能和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兴业银行籍此成功切入中国新兴的节能融资市场,在市场上打响了一个“绿色信贷”品牌,在内部培育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模式。继兴业银行与IFC签署能效融资项目合作协议之后,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积极与IFC谈判,并相继签署了能效贷款合作协议,工行、建行、国家开发银行、招行也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
(三)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银银平台案例
建设高效的金融市场秩序是业内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的应尽职责,也是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案例说明了这一内在机制。
兴业银行银银合作业务以“共享资源、创新服务”为基本理念,通过输出核心的产品、服务、技术,与拥有区域性网点优势的城商行、农信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成长,从而达到中小型银行的和谐共生和多赢局面,并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的网点服务便利和更优质的整体金融服务。
与中小银行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塑银行业价值链的过程,与价值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建立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合作共赢机制,通过一致性战略和一体化标准,使价值链上的所有参与者一起建立共同履行企业责任的价值链。它拓宽了国内金融机构间合作思路,开辟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运用差异化的竞争手段突破金融产品同质化的“怪圈”,驶入广阔的“蓝海”。目前,银银合作业务已成为兴业银行特色业务之一。截止2008年6月末,银银平台累计签约客户186家,上线客户117家,联网网点近万个,架设了一条在自设分支机构、战略并购之外的第三条服务通道,有效地弥补了自身服务网络的不足。以代销理财产品为例,兴业银行2008年上半年通过银银合作网络销售理财产品即达80余亿元,合作效果十分明显。
(四)服务小企业,推动金融资源公平配置――浙商银行小企业贷款案例
小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金融的公平原则要求小企业也应当享有与大企业的平等的金融服务,因此,银行履行针对小企业贷款的社会负责也是实现可持续金融的重要途径。浙商银行的扶助小企业贷款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浙商银行大力探索小企业贷款专业化经营模式,专营模式成效初显,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近距离设点、高效率审批、多方式服务”的经营特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专营模式成效明显。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银监会评为“全国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在浙商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所在地,初步形成了“要贷款、找浙商”的良好品牌。
(五)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民生银行全面变革案例
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既是银行履行经济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可持续金融的基本方式。民生银行的案例说明了以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和文化理念的变革,探索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民生银行认识到,银行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并为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奠定基础,为此,民生银行以银行的全面变革,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民生银行着力打造以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为基本特征、以流程银行为基本方向的全新经营模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体系,并从五个方面全面变革经营管理体制。即实施公司银行事业部改革;调整分支行职能定位;推动零售银行能力提升;实施中后台改革;推进新核心系统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对推动民生银行提升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招商银行扶贫工作案例
国家和社会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当对国家和社会的目标负有一定责任。扶助弱势群体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维度,也是推动社会公平和谐,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招商银行在其扶贫工作中不仅有效地扶助了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尽到了一个商业银行应有的扶贫责任,而且特别注意将扶贫工作与提升员工素质结合起来,体现了“尊重人、发展人“的责任情怀。
十年来,招商银行派出9批34个扶贫干部,扎根于两个定点扶贫县――云南武定、永仁。招商银行通过智力扶贫、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以产业致富、解决经济上的贫困。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招商银行认识到企业参与扶贫不是同情和施舍,也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是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员工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是一种与社会互动沟通的机制。招商银行参与扶贫的员工不仅自己深受教育,而且他们还把在扶贫过程中获得的精神财富带给了招商银行的全体员工,变成全体员工的感受,形成招商银行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小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给出了银行通过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金融的几种模式,当然,这并不是对可持续金融模式的一个全面性概括。我们认为,只要银行以积极的姿态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之中,那么都可以归结为可持续金融模式。
对于当前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暴这一严重的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灾难事件,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其成因有过度提前消费、利率短时期内大落大起等原因,但透过金融危机链条上的当事人和当事企业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责任缺失的影子。由于缺乏诚信,缺乏对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足够责任心,从而使企业和当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日益背离了社会价值要求,当几乎所有环节上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悖的时候,这种力量积聚起来便破坏了金融的可持续性,形成了对金融体系的一种灾难性的破坏。可以想见,如果在次贷每个环节都有社会责任意识,不过度证券化,不以各种微妙心态诱惑客户,也许就能避免局部金融失衡酿成全球性危机。
近几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具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性和系统性。基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殊性,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秉承“寓义于利”的理念,将社会责任元素融入银行战略规划、嵌入银行业务流程,形成一种可持续、可推广的商业模式,使银行商业行为本身即能实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福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李仁杰等.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会议论文集[C].南宁: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会议,2008
4. 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 唐斌,赵洁.银行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金融模式――从能效融资得到的启示[J].银行家,2008,(1)
6. 钟伟.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 变迁
农村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筹集和分配必要的资金,组织和调节农村领域的货币流通,而且在宏观上可以作为国家调控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促进农业的协调发展(何广文、李树生,2008)。而农村金融的发展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制度和结构变迁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确立和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制度,才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政府拓宽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农村金融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所以本文以下部分试图阐述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探索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此阶段的发展路径。
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特征的简要回顾
在经历了恢复拓展风险控制产权改革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农村六项制度建设,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1.各类资本进入门槛降低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办的成功理念,促进了中国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政策。中国银监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不仅使境外银行资本与民间资本可以进行农村地区的投资与收购,并且调低了注册资本限制,设立三类新型金融机构,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的进入门槛,就是为了“解决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此项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同时,中央政府对民间金融也放松了管制,推动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公司试点,意在引入竞争和推动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政府对《放贷人条例》的制定更欲使民间借贷走商业化道路,合法化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日渐活跃,促动了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股份制改革,农业发展银行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等措施,无不显露着目前农村金融开放政策的意图: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真正为三农提供服务。
2.农村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
这一时期,各地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不仅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且针对不同的农村金融需求开发了多种新型信贷产品。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按服务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扶持性金融产品,如扶贫贴息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第二,针对传统种植业农户的抵押担保金融产品,如农户联保贷款、农机贷款和兴农贷款等;第三,针对农村个体经营和农民创业的金融产品,如农户助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和失地农民创业贷款等;第四,针对农村金融企业的服务可分为微型企业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从贷款服务对象的覆盖层次看,初步体现了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三农”的目标和原则。
3.农村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
2006年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基本步伐:首先,深化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确立农业银行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监督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的金融需求;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2007年2月银监会批复同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200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拓宽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指引》,进一步明确兑付考核标准和程序,加强了信用社的内部管理。2006年2月,银监会首次系统提出要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统一起来。2007年3月,银监会《农村信用社监管内部评级指引(试行)》,进一步加深对农村信用社内部监管的融合。
二、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缺陷
但是,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并未彻底。首先,由于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清,管理者、经营者和社员对资产质量、经营成果漠不关心,导致风险承担责任人的缺失,由地方政府出面承担风险责任,容易引致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其次,农业银行由于之前承担了较多的政策性信贷业务,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较多,严重制约了农业银行经营结构的调整,不仅使经营管理复杂化,也导致目前农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整个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难度加大。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由国家供给,导致各分支机构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贷款不规范,内部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机制严重缺位,对其发展产生了约束作用。第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制度安排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约束。以村镇银行为例,其准入制度的发起人仅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导致选择面太窄,无法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村镇银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投资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若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存款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我国的小额贷款组织目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使其长期发展缺少了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利于小额贷款的顺利发展。而小额贷款的扶贫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在制度上得不到保障,使其对农民的脱贫致富作用较难发挥,制约了小额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对于改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不同产权模式的改革,对于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信用社,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标准,加快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以进行政策制定与重大经营问题的决策,使信用社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第二,应创新农业银行组织结构。现阶段,农行应积极配合完成资产处置工作,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政策,加快财务重组,使财务指标尽快达标。此外,农业银行面临着政策性与商业性目标的冲突,需要创新组织架构,实现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融合,并要采取如专门增设政策性业务的窗口等措施来避免风险和损失;第三,应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改革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性缺陷,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定位应坚持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将支农业务放在首位,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综合支农功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同时,农业发展银行要按市场化原则健全完善治理结构,加快转换内部的经营机制,逐步推行审慎授权制度;第四,应完善村镇银行新型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应建立长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涉农贷款的补贴制度。在资本准入方面,放宽村镇银行的限制条件,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多种金融组织,有效将资金注入农村。同时,村镇银行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来分散村镇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使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最后,应明确小额贷款组织的法律地位。政府应早日出台《放贷人条例》,使赋予小额贷款组织合法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组织,成为市场功能明确的经济主体。同时,通过金融创新使小额贷款组织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完善小额贷款的制度保障,降低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何广文 李树生: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袁洪斌 谢 丹 熊德平: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32-34
篇6
论文关键词:农村;农民;社会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行了重大变革,逐步改变了原来城市居民由企业保障、农村居民由集体保障的格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努力形成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场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农村的广大成员来说,仍然未能彻底改变其所处的无保障或低保障的状态。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形成巨大的社会隐患。下面,就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客观需要
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农民作为社会主要劳动者,应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但是,目前我国事实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制”的结构,使农民的生活处在风险较高的状态之中,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l%,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支出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相违背。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状况的必要措施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矛盾。当前农村约有3.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剩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尽管国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国城镇化进展却依然缓慢。这其中除了户籍制度没有完全放开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没有社会保障,以他们微薄的工资根本承担不起在城市生活的社会成本,等他们残了、病了、老了,还是要回到农村。这样就导致了两种矛盾:一是农民工虽然进了城,但他们赚了钱也不在城里消费,都带回家养家、盖房,对城市经济带动不大;另一个就是尽管种田已经无利可图,但他们宁愿选择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因为土地是他们最后的依靠。这种情况对当前一再倡导的农业要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难在农村落实并不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低、觉悟低,而是因为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养儿防老”是他们的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除了靠自己的积蓄解决一部分外,更多的都是靠子女保障,子女越多,日后的保障系数就越高如果赋予农民切实的养老医疗保障,农民是不愿意多生养子女的。因此,要顺利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农村消费水平不高,农民有钱也不敢花的原因是农村缺乏一个令广大农民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担心的是一旦他们失去劳动能力,养老和医疗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农民要“积谷防饥”,为未来打算。这样就失去了农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国家经济发展也缺乏持久的拉动力。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仍不见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依然存在,中央适时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思想,而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因此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消费,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农村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保障资金不足。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适应。国家对农村民政社会保障的投入,核定的社会救济费,其保障能力只有原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二是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采取农村负担的方式,单纯实行农民负担,难以提高优抚和五保供养标准。
(二)保障覆盖面窄
一种情况是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全国农村有300多万“三无”孤老残幼人员,应保未保的有l5万人,约占总数的5%。另一种情况是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原农村社区内的保障已很难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权利。
(三)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仍然很低,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尚待解决,三是一些地方因合作医疗解体而使早已被消灭或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发生甚至流行,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低下。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就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然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从各方面看都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四)农民的失业风险正在产生并加剧
农民失业风险的产生与加剧,成因有三:一是耕地少,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并难以向非农部门转移;二是由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等,土地收益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三是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和家庭增多。事实表明,农民所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这乃是农民失业风险产生与加剧的根源所在。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一)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解决资金不足,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一是要求国家投入资金,包括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二是为了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必须开辟新的税源,征收社会保障税;三是要建立个人帐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四是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五是要通过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六是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
(二)着力抓好社会互助活动
中华民族具有扶贫济困的光荣传统。虽然我国农村几经变革,但这种传统的互助行为一直延续下来,并有所增强,传统社区互助活动为农村社区保障实施提供了可接受的社会基础。在抓好社会互助活动上,一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互助的意义及好人好事,并采取激励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二是要拓宽社会互助的领域,要注重对社会互助活动的引导,使募集到现金、衣、被的管理和发放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互助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要坚持生活救济与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救灾扶贫基金”、“村民互助储金会”等基层群众性基金组织,从资金及技术、信息上扶持社保对象,兴办经济实体或其它生产项目,增强自我保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三项制度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第一,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完善该制度,一是要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二是正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第二,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实践表明,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通过互助救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二是要合理补偿医疗费用。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曰益突出和紧迫。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二是要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四)土地政策必须具备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灵活性
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变革普遍坚持了土地福利性均分的原则,把土地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执行好土地政策,一是必须坚持农村家庭经营制度,这是保持农村土地分配福利性质的需要;二是要严禁违法征地行为,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为农民留足可以生存的土地:三是停止“四荒地”拍卖,由政府征用农村社区中集中连片的“四荒地”用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整体搬迁”的移民开发,将稀缺的土地资源用来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手段,避免土地分配的两极分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农民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失业风险。
(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篇7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于2008年在浙江省部分县(市)开始启动①,两类机构均面向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运行三年时间来,对改进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经营宗旨和市场定位基本相同——即服务于微小企业与“三农”经济体。由于两类机构在股权结构、法律地位和企业性质的不同,使其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客户群体、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现就浙江省南部A县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作一比较分析,希望从中揭示两类机构各自利弊,为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额信贷背景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人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小、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随着近年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小额度的持续信贷服务活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持续发展的农村民营经济是浙江省内小额信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是这种农村民营经济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无法得到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巨大的融资缺口也由此产生。随着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机构出现,合法、规范的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正式登台,它打开一条民资“输血”企业的合法渠道,为资金匮乏的“三农”经济体和微小企业带来帮助。
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对比分析
(一)经营模式
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为银行业金融机构②,其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均由发起银行派遣,经营方式、操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沿用主发起银行的业务模式,可以说是大银行“克隆”一个小银行,或者说是银行延伸的独立核算的网点。由于股权结构所限,村镇银行是在主发起银行完全控制下经营,很难改变主发起银行固有的经营模式,其董事会和高管人员同样是在主发起银行股东控制之下,以执行者身份履行职责,自主经营空间有限。小额贷款公司由民间资本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最高权力完全归属于全体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团队分工明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对独立。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方式没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模式,完全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相关制度,着力于金融服务创新,体现经营的灵活性。
(二)经营理念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由主发起银行主导,而主发起银行往往受银行业固有的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习惯沿用面向传统银行客户的风险考核框架对村镇银行或者小额贷款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风险考察。对外使客户感觉村镇银行融资门槛并不低,对内在经营团队中形成风险控制至上的“零容忍”企业文化,容易遏制村镇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内生动力,导致村镇银行在现阶段无法很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的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拥有相对自由的自主经营权,以A县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股东均为长期在A县进行生产经营的民营企业,由于股东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均遇到过不同程度融资难的困境,对于广大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感同身受。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更愿意选择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解决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与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业绩考核方面,A县的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在所制定的业绩经营奖惩办法中,对经营团队实行信贷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双重考核,注重资金使用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同时提升,坚持以效益为基本前提,为信贷风险的发生留足缓冲空间。
(三)服务意识
村镇银行在客户服务上借鉴主发起银行的一整套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在受理贷款的过程中相较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专业化、流程化、职业化。村镇银行的营销导向决定了其存款与贷款并重的任务指标结构,一笔贷款是否发放成功与客户经理的经营业绩不完全挂钩。以A县某村镇银行为例,一笔贷款审批流转周期在一周左右,而客户经理对放款成功与否并不是十分关切,导致客户在借贷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容易缺乏主动权。小额贷款公司在服务方面更能体现“草根金融”机构人性化、平等化特性,作为扎根于农村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面对广大乡镇居民和村民,在服务过程中更直接、更直白。在A县的某小额贷款公司中,客户上门咨询借款意向往往是直奔总经理办公室,以平等的商务交易关系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通,一笔贷款从接洽到成功发放在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
(四)客户群体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的市场定为小额、分散,服务对象为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但是由于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差异,具体的客户群体有较大区别。村镇银行主要面向专业的农、商贸市场,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则利用股东及经营团队成员的社会关系,通过多渠道了解借款人及担保人。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在利率定价方面是村镇银行1倍左右,其客户群较村镇银行更加不固定,客户群体主要是短期急需资金周转或者新创办的微小企业,以及优惠利率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植业。由于涉农贷款以保证担保贷款为主,贷款对象均为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不可测的自然灾害因素,贷款风险大,而户数多、面大、分散、区域广,贷款发放和维护成本高,就目前A县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规模和资源的限制下,难以发挥明显作用。 转贴于
(五)人力资源配置
村镇银行的经营队伍由主发起银行派遣,注重团队人员的存款资源,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队伍注重行业社会资源和工作经验。村镇银行在大银行的支持下,保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员管理机制,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人员培养机制,仍是靠师傅传帮带模式下信贷管理经验的言传身教,比较适用于小集镇农村客户的交流,但是缺少现代金融管理知识。
三、几点启示
(一)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小额信贷模式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因为贷款风险高而“因噎废食”降低资金使用率,这是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在经营理念上的最大差别。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问题,究其根本源自传统金融机构在其风险框架下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但这并不能否认农村金融市场潜在的商业价值。小额信贷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观念中无利可图的业务,在当前城市中、高端金融市场已现饱和疲态的情况下,它在农村市场开创了一片“蓝海”,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一样能够融资过程中创造出持续的商业价值。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判断,国家才推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定位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机构。因此,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小额信贷的发展源自农村金融市场,只有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跟随其变化不断完善更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思维定式是发展小额信贷的核心
对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而言,其自有资本少,在品德、才能、企业经营的持续性等银行用作借款人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往往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规范性差,具有个性化和高隐蔽性的特征,因而传统商业银行在为其融资时注重提供抵押担保。然而抵押担保实际上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从另一角度来看是不愿意承担适当信贷风险责任的体现,这是与传统商业银行过度强调“零风险”有密切关系。但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普遍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没有财务报表,甚至可能没有账本,要在这些传统商业银行眼中的“垃圾客户”中找到价值,首先就应该打破其风险管理的思维定式。因此,小额信贷不应该过分倡导零风险的理念,更应该对还款采取灵活的态度,注重对借款人的经营业务分析,强调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和还款能力的过程把控。
(三)建立标准规范的企业运行机制是发展小额信贷的保障
面向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的小额信贷,呈现出单笔放贷金额小、个性化强、手续复杂的特点,相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来说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同时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资产总量小,抗风险能力低,且无财产抵押,理论预期违约率高,导致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因此,搭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导向、富有创新内生动力、公开、透明、可量化的企业运行机制,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化的业务流转,将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成本且覆盖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同时,量多面广的小额信贷要求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做保障,结合实践操作中具体的案例式教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保障团队人员能保持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开拓小额信贷市场。
注释:
①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末《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200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②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必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
参考文献:
[1]李树杰.孟加拉格莱珉小额信贷银行二次创业的经验[J].金融经济,2007(3下):56-57.
篇8
关键词 巴西;反贫困;启示
作者简介 王俊文(1968-),男,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ZZ0805)阶段性成果
发展中国家内部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性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失业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以至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与经验,这对于我国制定反贫困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发展中国家贫困基本特征及反贫困措施
发展中国家一般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达”和“一般不发达”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财富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孟加拉、泰国、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家。发展中国家贫困状况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主要特征:一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以绝对贫困为主。虽然这类发展中国家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层面,但由于这些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有一部分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陷于贫困,甚至部分群体或个体因营养缺乏而生病甚至死亡,即存在生存贫困或绝对贫困问题。但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不能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而陷入绝对贫困的现象正逐步减少,但根据个体收入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之间的相对差距而定义的相对贫困现象正逐渐增多。总体而言,这类国家贫困的主要形式仍然是绝对贫困问题。二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但以乡村贫困为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人口必然多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农村贫困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形式,当然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又有传统文化等方面(传统劣质性)的负面影响,但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低下、社会分配不公,因而消除发展中国家贫困应从发展生产力、改善收入分配两方面着手进行。
纵观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实践,共同举措主要有:一是实施特别计划,主要以国家计划这种强有力形式推动解决本国贫困问题。如印度乡村综合开发计划(IRDP)和就业计划;泰国乡村发展计划、小农发展规划(sFDP)和乡村就业工程;菲律宾的“KKK”计划及其更新形式;印度尼西亚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社区自主自动能力建设、移民计划等。上述计划均由国家制定实施,从而有效消除或缓解贫困。二是区域开发政策,主要通过政策倾斜加大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力度,使之尽快脱贫致富。如巴西在发展极战略指导下的扩大农业边疆系列化政策;印度在基本需求战略指导下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开发系列化政策等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其目的都在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有力推进反贫困进程。三是传递系统建设,即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传统权力结构三方面传递系统建设。如孟加拉的格莱米乡村银行、马来西亚艾克迪尔私人信托机构、印度阿默达巴德市个体妇女联合会合作银行、泰国南龙地区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综合发展项目,巴基斯坦的雪村和罗村的农村支持计划等,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建设的成功典范。四是开展职业培训活动,通常包括传递系统工作人员组织管理能力培训和生产经营人员职业培训,如泰国小农发展规划(sFDP)及卡伯特(CBIRD)计划。五是宏观倾斜政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财政、金融、税收、行政、产业发展、投资、法规法令等宏观调控方面,对部分地区、部分群体或个体脱贫及国家消除或缓解贫困提供多种优惠政策。
二、巴西反贫困的实践与经验:“发展极战略”的实施与运行
巴西是南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贫困问题相当严重,其贫困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重。据巴西中央政府有关资料显示,1969年巴西人均GNP为347美元,比拉美17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NP平均值545美元低198美元。其中收入低于50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为1270万,占总人口的14%,收入低于75美元的贫困人口为1820万,占总人口的20%。即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20世纪70年代,巴西贫困状况依然没有缓解,反而呈加重之势,出现经济发展与贫困同步增长局面。20世纪8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和90年代初经济调整时期,虽然政府加大反贫困力度,但贫困数量和贫困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统计,1990年巴西贫困人口接近总人口的1/2,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占73%。二是贫困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如巴西东北部的9个州是南美最大的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仅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1/3,1990年贫困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74%,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皮奥伊州是巴西最贫穷地区,其贫困人口高达90%。巴西北部地区、包括亚巴逊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开发尚处于“处女状态”,中西部是稀疏草原地区,情况与北部地区相似,都属落后地区。
巴西政府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其针对贫困人口及贫困区域采取了哪些反贫困措施呢?第一,基于“发展极战略”的反贫困战略模型。巴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反贫困斗争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发展极”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一理论基本思想是坚持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则,即首先选择和培植“发展极”,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力量,并通过经济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为此1967年巴西政府首先选择远离海岸线一千多公里的亚马逊首府马斯作为“发展极”,给予重点投资,并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一是在贸易政策方面,规定该区域内消费商品,以加工产品为主,发展农牧业所需物资及再出口物资均可免缴进口税。二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规定自由贸易区投资企业均能得到“亚马逊开发私人投资基金”赞助,对于国内企业实行免缴利润税、工业产品税、商品流转税,免缴工业生产所需进口机器设备、零配件和材料税。1974年后,巴西政府又在亚马逊地区相继建立17个规模不等的“发展极”,初步形成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开发的“发展极”网络,并取得明显成效。据巴西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89年12月底,自由贸易区经济开发总投资为135亿美元;
1985年至1989年工业企业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4%,区内共有工业企业577家,产品销售额达70亿美元;1990年农牧业区共建立170多个农场和畜牧场,从业人员达2.7万人,有力推动了亚马逊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为了建设“发展极”和发挥“发展极”作用,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有:(1)建立专门开发机构指导、组织、实施落后地区开发。并形成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体系。其结构体系主要为:内政部(政府主管的区域开发机构);4个跨州的地区开发管理局(东北部、中西部、北部和南部);经济特区管理局,专项开发工程处及开发公司等。(2)制定推行各种落后地区开发计划。如1970年巴西政府制定的《全国一体化规划》,其目的在于推进亚马逊地区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开发,以改变原有农业生产布局,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产部门。同时巴西政府也制定地区性综合开发计划,如中西部开发计划,试图通过该地区公路、仓储、食品加工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该地区沼泽地治理,加速区域开发。(3)实行各种鼓励政策、促进“发展极”建设。其一采取财政刺激办法筹集开发资金,引导私人向落后地区和农业部门投资;其二通过预算拨款保证区域开发所需资金,使开发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其三实行农业品最低价格保护政策,鼓励农业发展,特别是保护新开发地区生产者利益;四是加强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和电子业建设。第三,组织实施落后地区移民,把工业布局与人口、农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加快北部和中部开发步伐,1960年巴西政府实施迁都计划,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同时在中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戈亚斯州和北部朗多尼亚洲、帕拉洲设立移民点,组织东南移民迁入定居,开发土地资源,强化农业基地建设,从而为工业西进、北上提供所需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进而改善人口和农业布局。第四,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发展极”开发步伐。为了弥补财政不足,巴西政府还将马瑙斯开辟为自由贸易区,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投资,重点发展电子,摩托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1996年底,巴西政府又出台一项政策性措施,对于前往西北部投资的外国汽车厂商提供大幅减税优惠。同时巴西地方政府也纷纷向投资者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减免土地使用、参加新建企股份等,以吸引外商前往投资。第五,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开发不发达地区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快不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巴西政府累计投资7亿美元成立东北部教育基金,帮助不发达地区培养师资,免费发放教科书,1996年启动“远距离教学计划”,通过电视卫星向偏远地区播放教学节目,使不发达地区文盲率大大降低。
三、对我国当代反贫困的若干启示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巴西政府的发展极战略的实施与运行取得较好成效,其在具体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给我们以有益启示,值得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具体国情,选择适合我国的反贫困模式、路径。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性,所以在选择反贫困模式、路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以及比例较小的贫困人口数量,因此在反贫困进程中,主要采用“社会保障”方案,同时辅之以政府大规模干预及系统开发,促使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整体经济实力和贫困人口数量的制约,大多数没有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反贫困模式、路径和方法,即“社会保障”方案,而是根据具体国情,选择与本国经济实力、贫困状况相符的反贫困道路,从而制定出各种形式的反贫困发展战略。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偏重于人类基本需求反贫困发展战略及“发展极”开发战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东、中、西部地理区域,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在选择反贫困战略、制定反贫困政策、措施时,应该从具体国情出发,在充分吸纳国外反贫困成败得失基础上,归纳、总结我国反贫困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虽说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如199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50美元,在世界银行所统计的157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03位。我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解决人民基本需求的低收入国家之一。1999年全国有365万农村居民享受“五保”待遇,“五保户”中有336万人获得救济,平均每个受益者获得40多元的救济金,此外还有2100万左右的持续贫困人口得到生活救济或救助。因此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实力而言,在较长时段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方案只能作为我国反贫困的一种次要手段,而应把主要精力用于人类基本需求开发战略和“发展极”开发战略上。
第二,逐渐加大反贫困资金投入。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血液”动力,资金投入力度决定扶贫效果。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按本国贫困标准测算,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有1000万人,目前墨西哥中央政府每年直接投放反贫困资金高达30多亿美元,平均每个贫困人口达到30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3000元,并且逐年增加。又如玻利维亚全国人口只有720万,但每年也有数亿美元的国际、国内援助用于解决穷人问题。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政府每年向贫困地区投入40多亿元扶贫资金,但由于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所以平均到每个贫困人口还不及50元。1994年是我国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比较多的一年,达98亿元,但平均到每个贫困人口手中,也只有122.5元,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扶贫资金投入相比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1999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248亿元,与1980年的8亿元相比,增加将近30倍。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累计达到1378.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73.6亿元,以工代赈资金349亿元,信贷扶贫资金755.5亿元。按照中央要求的配套比例(1996年以后为30%-50%),地方政府扶贫投入的力度也相应加大。
第三,改善、提高贫困地区社会服务。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玻利维亚、印度、泰国等,都比较注重改善贫困地区社会服务,如文化、教育、卫生、就业培训等。以泰国为例,泰国政府不仅重视贫困人口技术训练,而且更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为培养农村企业家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使培训者牢固树立起“三自意识”(即自主意识、自强意识、自助意识)。而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乡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导致当地政府提供教育公共物品的稀缺性,即在提供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方面,无论从“硬件”或“软件”上都存在严重缺口。尽管贫困地区教育
状况呈恶化态势,但地方政府也感受到强大财政压力,这是因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大多数贫困县,占到政府经常性支出的30%-60%。由于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缓慢,而自身衍生、发展经济的能力又极其有限,所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潜力存在很大局限性,靠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筹集足够教育经费可能性很小,而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贫困农户更没有可能也没有能力去解决孩子所需要的教育经费。因此,要加强贫困地区初等教育,就需要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新的巨额经费预算。在目前扶贫开发中,中央政府也只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从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中拿出相当于专项贴息贷款5%的技术培训费用于改善、提高贫困地区社会服务,就这一要求,大多数贫困地区也达不到。与教育一样,医疗卫生服务也是贫困地区的又一薄弱环节,基本卫生服务依靠贫困乡村自身力量是很难提供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计划在贫困地区也很难实行,因此中央、省级政府应增加对贫困地区基本医疗设施经费补助,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医务人员,增加医务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
第四,充分认识反贫困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辛的历史发展过程。意大利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开发其南部时,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用了8年时间;第二步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用了30多年时间,至今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差异仍未完全根除。我国贫困地区比意大利南部地区辽阔得多,且多是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山区、深山区、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地方病高发区、水库淹没区及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由于资金不足,贫困地区近50%的乡村不通公路,近一半的农户用不上电,另外还有1300万人、700万头牲畜饮水发生困难;97%的贫困县不同程度流行地方病,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5%。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如1996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意大利的3.77%,就世界范围内来说,我国也还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落后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反贫困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推进过程。事实上,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还有38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形势不容乐观,20多年的反贫困实践充分证明,消除或缓解贫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使贫困地区脱贫并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在我国不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中,有些脱贫目标定得过高,有些事情办得很仓促,甚至个别扶贫项目不经过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就急于上马,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下马,给国家、集体、贫困地区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再者由于急功近利,我国不少贫困地区总是想方设法把不多、有限的扶贫资金投到能够短期见效的项目上或挪作它用,虽然扶贫资金能得到眼前一点效益,但从反贫困长远来看,对于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况作用不大,其扶贫效果大打折扣。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一定要有长远规划,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战略性部署,只有这样,才能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这也是被国内外经验所证明了的。
篇9
1农村政策性金融概述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以政府发起、组织为前提,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配合、执行政府农业和农村产业政策、区
域发展政策为主要目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支持、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形式。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业,还包括农村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其市场主体主要是农户(农民)、农村私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国营农场等等。农村政策性金融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政府组织成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业提供优惠贷款或发展资金;二是由政府部门确定使用方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必须为农业提供的政策性贷款;三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分配政策受政府干预,不能自主地根据其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信贷分配。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营方向的政策性。二是经营目标的非盈利性。三是经营范围的界定性。四是资金运用的优惠性。农村政策性金融还为业务对象提供优惠条件的担保,以改善借款人的融资条件和地位,鼓励其它金融机构扩大农业贷款。
2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尽管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非常不完善,政策金融缺位现象严重,这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政策性金融规模小、业务萎缩,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近年来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总体上讲规模比较小,政策性金融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业务面比较窄,支持效果不佳。目前广大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人畜引水工程、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急需政策性资金支持。而对于这些项目,大部分政策性金融服务都未涉及到,部分已涉及的项目政策性贷款也在逐年减少。
(2)立法滞后,政策性金融无独立的法律依据。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都有独立的法律依据,它们在政府支持的产业方向和范围内独立决策和经营,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而我国恰恰相反,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关于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却一直没有出台,对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运行规则、违规处罚等都没有明确规定。这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一是使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不规范;二是监管部门监管无法可依;三是制约政策性银行职能发挥和自身发展。
(3)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开办政策性金融业务遇到较大困难。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自身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难以承担起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二是农业银行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职能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三是农村信用社因开办小额农贷造成部分经营亏损,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支农信贷役入。
(4)农村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性资金功能分割,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近年来中央明确了“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财政转移支付逐年增大,但未与政策性金融资金配套使用,作用发挥十分有限。一是财政转移支付支农资金通过多个途径多个部门分散划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二是财政直补资金未能与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相结合,支农作用分散。3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思路
(1)推进农村政策性金融立法进程。目前,在农村政策性金融方面应尽快出台《社区再投资法》,规定任何金融机构只要吸收县及县以下农村存款,就应有一定比例必须用在其吸存业务所在社区的农业贷款上,如果不用,就退出存款市场;出台《农村政策性金融条例》,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条例和章程,明确农发行的业务定位、服务领域、经营宗旨、经营原则、风险补偿机制和有关部门对农发行的监管职责;颁布《农业保险法》,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易受灾害的品种、项目和行业确定为政策性险种、由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免税支持。
(2)重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从现阶段农村市场需求来看,单凭农业发展银行现在的规模和实力,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对现有农村政策性金融进行重构。重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有两种思路:一是继续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规模和业务,使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农村市场举足轻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形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辅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二是细化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按照不同业务范围设立多种政策性金融机构,如设立区域扶贫银行、住房储蓄贷款银行、农业项目银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等专项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并存,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拓展农村金融业务范围和深度。
(3)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之间相对分工、适度竞争。需要明确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以宏观经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必须以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为主。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准确定位,准确界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充分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之间要做好协调配合,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允许适度竞争。现阶段,要转变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避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混淆,更不能利用政策性金融的幌子来参加商业性竞争。在业务分配上,政策性金融必须立足于政策性业务和范围,为实现经济社会的特定目的,运用政府指令、财政直接补贴等方式,开展业务;在业务运作上,主要通过业务招投标方式保证政策性业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力求政策性业务的透明,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之间相对分工和适度竞争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
(4)在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进行不断创新。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拓展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大力发展农业贷款再担保或农业担保信用保险等中间业务,通过引用国家信用对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或者担保信用保险,以此提升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的信用,有效分担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的风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贷款担保体系,扩大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从而达到以少量政策性资金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政策性资金在更宽的范围,以更大的倍数达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结算以及由财政部门承担的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我国农村的转贷款业务。
参考文献
[1]李扬.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篇10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0亿元,增长9.7%(可比价,下同),总量位居全区第4位,增速位居全区第6位。其中,一产完成67.2亿元,增长4.9%;二产完成757.1 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完成706.9亿元,增长11.8%,总量位居全区第三位,增速位居全区第九位;三产完成295.6亿元,增长6.5%。
总体来说,农牧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服务业发展平稳,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发展加快,民生进一步改善。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通辽市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主要是全国、全区经济逐步企稳,市场预期进一步向好,但由于上半年通辽市与全国全区一样经济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尽管进入三季度以来形势有所好转,但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依然十分艰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困难和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52.3亿度,同比下降0.16%,其中工业用电量132亿度,同比下降1.1%。铁路发送量3477万吨,同比下降13.1%。从主要指标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2.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受电煤、铝锭、淀粉、水泥等价格下降影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预计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特别是铝产业利润下滑较大。
3.消费需求低位运行。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煤炭等大宗商品外运量减少
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2013年通辽市和自治区一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年初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二、通辽市2014年经济运行的环境及因素分析
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缓慢曲折复苏进程之中,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效益下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因素仍将制约经济持续回升的空间和力度,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相对低迷的增长态势还将延续较长时间。但总体来看,对于通辽市,经济运行环境有如下有利因素:
1.从全国看。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调动全国上下的发展热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环境、扩大内需的发展环境总体趋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速已基本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回暖势头有所稳固。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观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微观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预期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7%以上。
2.从全区看。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2013年全区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明显,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放缓,GDP增速比年初预期回落3个百分点,但从下半年以来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全社会用电量、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看,四季度,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将好于前三季度,呈企稳回升态势。
3.从通辽市看。由于通辽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在市委、市政府的融入东北、环渤海经济圈战略引领下,近年来承接产业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有效地抵御了国内内需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蒙东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总体而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辽市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各项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相比于我区西部,仍然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特别是通辽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加快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同时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正在实质性推进,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工作获得成效,尤其在自治区“8337”重要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初步构建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构架,煤电铝、煤化工、玉米生物科技、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蒙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镍铬合金以及新材料等10大产业逐渐成形,商贸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另外,随着中心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都将等给经济带来发展后劲,全市具备向更高目标、更高层次前进的良好基础。同时,政策效应将为全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国家西部开发、振兴东北、支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等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有效发挥;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定位等11个专项规划,将对东部盟市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和支持通辽市加快在蒙东地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通辽市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上确立了 “开放转型 创业富民”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这些明确的政策意见,都有利于我们把国家、自治区的扶持政策同自身发展实际有机、有效、有作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潜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4年趋势展望及主要指标预测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按照自治区党委“8337”战略思路和对通辽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新期待,全市上下将继续坚持开放转型、创业富民,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创新思维、完善思路、强化举措,集中精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基本市情,并与“十二五”规划充分衔接,初步考虑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0亿元,同比增12%(现价比);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投资达到1840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亿元,增长1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0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40元,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四、主要对策建议
(一)着力抓项目,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对锦联铝板带箔、创源高强高韧铝合金、霍林河机场等列入自治区的重大项目,坚持定期调度、专项推进,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征地、拆迁、用水、用电问题。对签约项目,解决好土地、环评、安评、能评等关键要素,为项目建设做好保障。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动态,抓紧谋划、储备和申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及时主动与上级汇报对接,力争上级更大支持。抢抓新一轮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强化全产业链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和投资强度大的项目,特别是在玉米精深加工和铝精深加工项目上要实现大的突破,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发展。
(二)着力调整结构,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褐煤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打造资源富集地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升级版。各旗县立足优势,着力营造低成本效应,既重视抓大项目引进建设,更重视发展科技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加强与民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三)着力增收富民,推进农牧业深度转型
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加快实施一批现代农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好生态节水农业、现代农牧业、优质肉牛、生态草业、绿色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6个示范区,培育百万亩膜下滴灌示范工程,科左后旗“东大荒”百万亩粮食功能区、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百万亩现代有机农业,科左中旗百万亩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科左后旗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千万只肉羊基地、百万口生猪基地、亿羽禽类饲养基地、十万头肉驴生产基地等十大农牧业增长点,抓好20个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0个专业合作社、10个农畜产品专业市场、30个农畜产品品牌、10大保障行动等6项重点工作,推动农牧业实现深度转型,夯实农牧民持续增收基础。
(四)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商贸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主城区万达、欧亚、金源尚都、红星美凯龙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培育打造“四个核心商圈”,大力推进现代连锁商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加快科尔沁综合物流园、开发区蒙东物流园区、莫力庙物流园区、木里图工业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发挥好保税物流中心、内蒙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辐射带动功能,加强科左中旗成峰牲畜交易、科左后旗科尔沁黄牛、开鲁县红干椒、通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等10个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蒙东地区物流集散基地。围绕“一轴三区两翼”500公里文化旅游带的要求,深度挖掘通辽市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后旗大青沟、库伦三大寺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引进外埠金融机构入驻通辽设立分支、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增加贷款额度,创新投放更多的金融产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孵化、居家养老、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推进全市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
(五)推进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实力
1.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旗县的比较优势,搞好县域特色产业、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找准发展定位,选择好各自的发展路径,打好各自的优势牌。霍林河北部经济带加快发展综合能源和新型有色金属加工、新型煤化工、新型煤基产业,率先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尔沁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率先实现深度转型;开发区加快建设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集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开鲁县加快发展非资源产业,率先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南部的左中、后旗、库伦、奈曼四个旗建设安全绿色有机农牧业经济带。通过扬长补短,实现率先突破,走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发展路子。
2.加快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科技方面,我们将着力实施蒙医药、褐煤综合利用、玉米生物等重大科技合作攻关工程,建设十个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畜牧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切实提升科技带动能力和创新水平。改革方面,主要是落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举措,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充分激活民间资本和各类发展要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全社会创业发展的活力。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开放模式,全面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面向全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深度融入互动,提高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通过大开发、大招商吸引资本和市场高端要素。
3.积极转变职能,打造良好环境。进一步精简和下放审批权限,给予旗县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为旗县发展减负、放权、松绑、助力,建设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财税、金融、用地等方面更多的向旗县倾斜。比如,通辽市正在推进农村牧区金融创新试点县建设,探索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牧区融资难的办法,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农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把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2014年,在主城区组织开展“苦干400天,共建美好家园”行动,计划实施7类86项工程建设,包括10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6项生态、园林绿化工程、10大公建工程、建设10个特色博物馆、建设10个城郊采摘园、建设10个休闲旅游乡村、开展10大环境整治战役等,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
(七)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加快建设幸福通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