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的来源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淡水资源的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球的淡水资源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浅层地下水中。大部分则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形式储存。其中冰川储水量约24×1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9%,大都储存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
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陆地生命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淡水,它决定着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气从海面升起,被气流夹带到内陆,随着海拔提高,汇聚成云层降雨,这也是淡水基本来源之一,溪流汇聚奔腾大河,雕凿出自然界奇观,河流沿岸提供了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孕育着物种丰富的物种,无论高山,还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非洲国家之一尼日尔,水资源十分短缺尼日尔位于非洲的中部,是撒哈拉沙漠南边的一个内陆国家,它同时也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一个最致命的原因是水资源非常的匮乏。
3、城市中的人们全部的饮用水,都是要依靠其它国家的支持,在他们国家无论是多脏的水,都会被一抢而空,因此在这里一滴水也显得尤为珍贵。
4、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比尼日尔更加缺少水资源,那儿同样也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那里,他们根本不洗衣服,因为水资源太短缺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就是寻找水资源。
5、我国也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两万八千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之六,名列世界第四。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是两千三百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量达到五千四百九十七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百分之十三。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四千七百亿立方米立方米的约一点二倍。
篇3
从太空看,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海洋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但它却不能饮用,不能用之于生产和生活。分布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占地球水储量的3.5%,它们才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我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缺乏和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是世界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世界的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连连发生水荒,使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现在还不提倡和有效的实施节约用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市居民家庭用水量
调查家庭总数为91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注:有4份答卷未写明用水量)
家庭月收入</B><B>内容500~1000元1000~2000元2000~4000元
家庭总数为24(户)49(户)18(户)
≤10吨/月19户36户9户
%79%73%50%
10~20吨/月4户10户5户
%16.7%20,4%27.8%
>20吨/月0户2户2户
%0%4.1%1l%
三、目前市居民是否具有节水意识
1.对本校13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你家每月用水量的问题,只有10.5%的人知道,其中有写每月用水量为1吨的。
(2)就是否清楚当前北京市水价的问题,有26%的人知道,其余大部分持不能肯定的态度。
(3)关于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水的问题,有15%的人回答是可以的。
(4)关于目前节水是否有必要,有96.7%的青少年认为有必要。
(5)就将如何处理正在滴水的水管问题,有95.7%的人认为应马上拧紧。
(6)整个问卷统计下来,具有节水意识的人占2.26%。
2.对92名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目前市水价问题,有66.3%的家长知道。
(2)有33.7%的人认为北京市水资源很紧缺,有63%的人认为比较紧缺,也有3.3%的人认为丰富。
(3)当水价提高到平均每月为30元左右时,有70.7%的人认为自己可以节约用水,当水价提高到40元至70元时,有17.4%的人认为自己可节约用水。有1.09%的人水价需要提高到100元以上。
(4)有58%的人认为加强宣传节约用水就可人人增强节水意识,也有5%的人在问卷上注明节水意识的有无与水价无关。
通过调查表明,我们北京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很差,他们知道节约用水,但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这一点。多数人并不关心中国以及世界目前的淡水资源问题,认为只要多加宣传节约用水,就可实现。但毕竟人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的,尤其是还没有真正发生水危机的时刻,认为淡水是随处可见的资源。他们并不知道,淡水在某些极为缺乏的国家里已成为了商品。以前,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加强大力宣传这种手段,广告画也贴了不少,但作用并不是显著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和强制的手段来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这样,节水才不是一句空话。
只要在用水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就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用水量。因此,节水意识是节水的重要环节、先决条件。
据家庭一月平均用水量的资料表明,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与其用水量是比较相应地,也与有无不同程度上的节水意识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当家庭收入低时,用水量也会相应地减少,以致不使水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较大。相反,家庭收入较高时,用水量也会上升。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用水量的多少是有联系的。
五、培养节水意识的措施
(1)大范围的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这种方式可以有区域性,但方式要全国推广。:
(2)不仅仅以贴广告画作为宣传节水的手段,也可通过电视或在重要的场合内提出来,要使人们觉得节水也是一种义务。
(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居民用水的方式也可改成投币式或读卡式。将水表换成带有感光仪器的投币孔,投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硬币后,水管里会自动流出相应的用水量。这种硬币需要人们自己购买。也可将水表换成读卡机,读人磁卡内的信息后,才会流水直至磁卡上的水用完。
篇4
【关键词】海洋利用;海水淡化;环境保护;前景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淡水占2.5%,而海水占97.5%。海水利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显然,海水利用也是解决我国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向大海要水,要资源,是解决沿海近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
1.2研究意义
海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宝库,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分析我国海水利用技术的现状,提出我国海水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促进海水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出路。
2、海水利用现状
2.1 国际海水利用现状
海水作为水资源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海水直接利用,即不改变海水的化学成份而利用其恒温性、流体性等物理性质,直接代替淡水的使用过程,如海水直接用作冷却水、稀释水、洗涤水或大生活用水等等。其二是海水淡化,即将海水中的盐份脱掉一部分或绝大部分。海水直接利用的水量约占海水取用总量的90%以上,淡化水量不到10%,但它对满足工业用水和人类饮用水的需求则是非常重要的。
2.2 我国海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对海水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引导,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不完善。
2.2.2海水利用发展慢、规模小
我国海水淡化水日产量仅占世界的1%左右,海水作冷却水用量仅占世界的6%左右。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品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海水淡化成本仍相对较高。海水淡化吨水成本虽已降低,但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偏低的自来水价格而言,仍然偏高,这是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2.2.3关键设备、核心部件还主要依靠进口
尽管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发展较快,但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受制于人。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及耐蚀材料等主要依靠进口,这样就造成了海水淡化出的淡水成本高,大型海水利用装备自主创新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2.2.4成套化、规模化技术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针对万吨级、1O万t级海水利用工程的公益、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尚缺乏系统化开展,大型海水利用集成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大型海水利用成套化、规模化技术尚需工程化验证。
2.2.5海水利用与各种能源耦合技术需要继续探索
海水淡化与核能、海洋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耦合的技术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耦合关键技术尚需不断完善。
2.3 针对我国海水利用存在问题的建议
2.3.1技术的自主创新
要进一步强化海水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重点开展海水利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海水利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海水利用装备制造产业。其中,海水淡化的重点是大型化低温多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型反渗透工程技术和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新能源与海水淡化技术耦合等。海水直接利用的重点是超大型海水循环冷却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大规模海水冲厕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海水烟气脱硫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研发与应用。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的重点是开展海水提钾、溴、镁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与产业化示范,解决浓海水综合利用问题,探索浓海水提铀、锂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2.3.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推进海水利用技术集成创新。对引进的成套海水利用工程设备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通过引进部分关键部件,进行研发并形成自主创新的集成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实现海水利用自主创新领域的新拓展。
2.3.3强化海水利用政产学研用
加强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加快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海水利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政策环境优化、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攻关及合作研发等方式,实现海水利用自主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有机对接和融合,加快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
3、前景
海水利用业作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需求角度
海水利用业作为淡水资源的主要补充途径,其重要地位不可动摇。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陆域开发活动的不断升级,海水作为淡水的重要补充来源,将会在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3.2 技术角度
目前海水利用的各项主流技术已经成熟,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水脱硫技术等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已经进入典型示范阶段,为海水利用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3 产业政策支持角度
海水利用业是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产业,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海水利用业。国家政策的导向,为海水利用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保证了海水利用业的长期发展。
结 语
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缺水地区发展海水利用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海水作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海水利用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加快海水利用技术与设备制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步伐,认真开展海水利用示范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海水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研究相关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鼓励社会参与、拓宽融资渠道沿海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展海水利用产业,优化用水结构各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海水利用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屈强,刘淑静.海水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M].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7):22.
[2] 杨尚宝.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J].水工业市场,2007(8):11.
篇5
关键词:海水 资源化 综合利用 曹妃甸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淡水资源都匮乏,我国淡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地下水也极近枯竭。水资源的匿乏,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具备开发海洋、大规模发展蓝色产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 向大海要淡水、要资源,是解决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淡水危机 、能源、原料匮乏等问题的重大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一、海水综合利用
我国海水利用的重点领域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1.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指不经过淡化,直接用海水代替淡水的技术。海水直接利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海水代替淡水直接做工业用水,用量最大的是做工业冷却用水,其次还用在消防、洗涤、除尘、冲灰、冲渣、化盐等;二是做生活用杂水,主要是作冲厕用水。是解决沿海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途径。
1.1海水直流冷却
海水直流冷却技术,是以原海水为冷却介质,经换热设备完成一次性冷却后,直接排放的冷却水处理技术。在海水浊度小、取水方便、取水能耗小的场所适合采用直流冷却技术。海水直流冷却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取水、预处理、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等[2]。
要保证海水直流冷却正常运行,必须采用有效的防腐措施,主要措施包括:(1)选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换热器传热管主要是采用钛材料,钛材虽然昂贵,但可以大大延长使用周期,减少维修费用。(2)涂层防腐技术 在海水冷却系统中,涂层防腐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海水工艺管道很多也是用碳钢管,采用环氧沥青漆、环氧树脂漆等耐海水腐蚀的涂层进行防护。
1.2海水循环冷却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是以原海水为冷却介质,经换热设备完成一次冷却后,再经冷却塔冷却、循环使用的冷却水处理技术。由于循环冷却可使用缓蚀剂,其设备系统不需要更大的投资来防腐。对于沿海城市中原来采用淡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工厂来说,改用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更为经济。
1.3海水作冲厕用水
据统计,城市生活用水占城市供水的20%左右,冲厕用水占城市生活用水的35%左右,因此海水冲厕是海水直接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海水冲厕,需解决海水预处理、海水腐蚀、污水处理及排放4个技术问题。淡水资源紧张的香港地区早在50年代末就采用海水冲厕。目前,每天用来冲厕的海水量已达54万立方米,年耗海水量近2亿立方米,约占全港用水的18%。
近年来,我国的部分沿海城市也在实践利用海水冲厕。按照规划,青岛市将在沿海部分生活区建立一到两处设计能力在100立方米/天左右的海水冲厕示范区。取得经验后,分别在东部麦岛、团岛、高科园等地建立三处海水冲厕系统,逐步在全市推广,争取到2015年,使用海水冲厕达40000立方米/天。此外,天津塘沽区也己成功利用了海水冲厕技术,浙江省也有使用海水冲厕的计划[3]。
2.海水淡化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己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海水淡化有很多种方法,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超过20余种,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压汽蒸馏、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4]。
2.1蒸馏法
海水淡化蒸馏技术是应用于海水脱盐的较为成功、可靠、应用广泛的一种技术。特别是多级闪蒸发的应用尤为普遍。无论哪种蒸馏法,都是把海水加热使之蒸发,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过程。蒸馏法是最早应用于海水淡化的方法,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操作容易,所得淡水水质较好,缺点是所消耗的能量较大,在有多余的热能产生时厂家可以考虑此法。目前曹妃甸首钢淡化海水就是利用电厂的余热进行的。
2.2 反渗透法(膜法)
由于反渗透过程的推动力是压力,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变,膜仅起着“筛分”的作用,因此反渗透分离过程所需要的能耗较低。目前,美国海水淡化研究所的重点发展是反渗透法。我国始于60年代进行反渗透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反渗透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类型的反渗透器正在许多方面(如海水淡化、各种工业用水的处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反渗透法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是比较可靠的,再加上各种反渗透膜的出现和发展,无不对海水脱盐的可行性及脱盐效率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在我们的地球上已发现的109种化学元素中,海水中就含有80多种[5]。海盐、溴素、钾盐、镁盐是其中的四大主体要素,铀、氘、锂、碘是其中的四大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我国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海水制盐方面,除了氯化钠是从海水中直接提取外,其他溴素、钾盐、镁盐仅限于从盐田苦卤和地下卤水中提取。随着曹妃甸工业区大规模海水淡化和大规模的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应用,产生的浓海水的量是相当可观的。浓海水是指海水经淡化技术提取淡水后,海水被浓缩一倍左右的部分;以及采用海水循环冷却技术,作为工业冷却水时,海水中的水分将逐渐挥发,在海水的浓度达到增浓一倍左右后排放的部分。由于浓海水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提高了一倍,综合利用该资源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提取其中的化学物质的能量消耗、减少造水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目前,我厂就纯碱的生产中就增加了浓海水冷却和浓海水化盐项目。
现以10万t/d海水淡化装置为例,其一年排出的浓海水中化学资源总量为200多万吨。这些化学物质若不加以提取利用,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同时将浓海水排放也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综合利用海水,可将曹妃甸工业区生产淡水、海盐、溴素、钾肥、镁肥(和氢氧化镁等)、发电以及微量元素的提取等工艺,进行有效链接联产,将可改变传统的产业、产品结构,降低土地、能源、淡水等的综合消耗,充分发挥出海水资源利用的潜力。
3.1提取海盐
曹妃甸工业区的南堡盐场的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一,但滩晒制盐占据了大片的沿海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值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每平方米产值约1 000元,而盐场晒盐用地每平方米产值只有约2元,是制造业中的最低值,因此,应利用新的资源或技术减少占地,发展其它高产值、高附加值工业。为节省占地又要保持或增长盐的产量,日本主要以电渗析法制盐,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正在计划利用海水淡化后浓海水制盐。以年产海盐100万吨的盐场为例,若使用日产16万吨海水淡化装置产生的浓海水(含盐量比海水高一倍)仍采取目前的日晒法,在保持盐产量不变的同时可减少占地约70km2,价值约30多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
3.2提溴及溴化物
含溴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感光材料、制冷剂、阻燃剂、防爆剂、钻井等领域。地球上的溴素99%在海水中,陆地上的溴资源90%以上集中在美国、以色列、俄国。我国溴素产量6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其中80%来源于山东省的地下卤水溴资源(含溴为210 g/m3),其提溴技术主要采用空气吹出法,但由于工艺技术等问题致使溴资源利用率只有65%左右,而且地下卤水含溴量也在迅速下降,我国溴资源面临危机。
现以10万t/d海水淡化装置为例,其一年排出的浓海水中含溴达4500吨,随着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气态膜法海水卤水提溴新技术的研究”的成功,该项目若能在曹妃甸工业区得以实施并推广,将彻底解决我国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
3.3提取钾盐
钾为植物生物的三大要素之一。据统计,世界平均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 0.42: 0.30。我国目前氮磷钾施肥比例仅为1:0.38:0.13,钾肥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是一个钾矿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50年的努力,探明钾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47%,只有青海等盐湖的液体钾矿可供开发。据海关统计,近年来我国钾肥进口量都在500万吨以上。现以10万t/d海水淡化装置为例,其一年排出的浓海水中含钾达2.6万吨,若能在“人工合成钾吸附剂的研究” 寻求新的突破,将会进一步提高浓海水提钾的经济效益。
3.4提取镁化合物
海水矿物中,镁盐仅次于钠盐居第二位。金属镁是制造铝镁合金的重要材料。美、英、日等国陆地镁矿缺乏,对镁的需求又大,这些国家都建有大型海水提镁工厂。这些国家海水提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虽然我国陆地镁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从海水中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镁,从而满足工业上的特殊要求。
镁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全世界每年使用硫镁肥300万吨,东南亚各国每年从我国进口30多万吨。目前我国镁肥产品只有硫酸镁和以硫镁肥为原料生产的复混肥,品种单一。我国南方十二省缺镁情况十分严重,对系列镁肥的需求量在百万吨以上。因此,充分利用浓海水中的镁资源是健康稳定发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3.5提取微量元素
海水中微量元素铀、锂、碘、重水等均是陆地资源储量较小的战略物资。海水提铀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将成为铀材料的主要来源。而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其铀含量增加1倍。现以10万t/d海水淡化装置为例,其一年排出的浓海水中含多达45亿吨,海水提铀达0.23吨[6]。
二、曹妃甸工业区资源化利用海水前景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面向大海有深槽, 背靠陆地有浅滩”,具有建设国际深水大港、发展现代临港重化工业的独特优势。目前, 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已被列入国家 “十二五” 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在地下取水和跨区域调水受到越来越多的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就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淡水紧缺的一条有效的重要战略途径。若将使用海水的河北南堡盐场(海水晒盐)、唐山三友集团(海水化盐制碱)和曹妃甸电厂(海水冷却、海水淡化)等进行有机地联合,将会发挥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优势,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大规模的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新兴产业群。该产业群包括淡水、电、土地开发、盐、纯碱、烧碱、钾肥、镁肥等大吨位基础产品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系列化多品种的溴素及含溴精细化学品(阻燃剂、医药中间体、农药、染料、有机化学品等)、含镁精细化学品(功能增强材料、耐高温材料、高绝缘材料、绿色中和剂浆状氢氧化镁、阻燃剂等),形成强大化工产业。目前曹妃甸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已在逐步实施中。
三、结论
海洋资源在人类未来生存中的潜力值非常可观。目前 我国海水利用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海水利用的技术不断成熟 海水利用成本不断降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无疑为海水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曹妃甸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的实施,对于我国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解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环境与发展等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洪军,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 海洋经济, 2008(1):19-25.
[2]艾万铸,李桂香,《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出版社,2000.12
[3]《水处理技术》.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2001.01
[4]李雪,天津将建中国最大海水淡化厂[J].海洋信息,2006(02):48-50.
[5]王占坤,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研究[J].海洋信息,2003(01):17-20.
[6]马贵武,等,海水综合利用的新路[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7(1):78-80.
篇6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解决措施
前言
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不可能离开水资源而独立存在。在广义上讲,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圈内水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时也包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用的一些水资源,比如冰山或者是高山上的积雪。从狭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每年在使用过后可以回复或者更新的可用水的总量。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机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于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但是对水的利用效率却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指的是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是国家对某一地区水资源开况衡量的重要数据指标。
1 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1.1 我国淡水资源较少
虽然说我过的幅员辽阔,但是我国是一个缺水型国家,主要是我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较少,同时我国的人口较多,每日的用水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是导致我国成为缺水型国家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淡水资源有2.8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百分之八,属于缺水型国家。在我国的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中除去一些地下径流和偏远地区等不能利用的水资源,我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为1.1万亿立方米,再平均到我国的总人口上就变成了一个很小的数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较为复杂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的不均匀,在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现状。其中在南方的水资源总量可以达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六十,而南方的人口为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北方有我国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但是水资源仅有百分之二十,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均水资源南北比例不协调。在现如今。我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出现了日常供水不足的现象,在这四百多个城市中大约有一百一十个城市面临的缺水问题较为严重。
1.2 水资源浪费及污染现象严重
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我国的工业用水是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倍以上,然而在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上发达国家的利用率是我国的五到六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在此之外,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我国的水资源被污染。水资源的污染不但影响了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的健康。
1.3 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量达到了6180亿立方米,比前年增长了大约百分之一点四。在我国2015年的用水量上,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生活用水增加比例较高达到了3.1%,增长幅度较小的就是农业用水,增长量仅为0.9%。而我国的供水结构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用水来自地表水,剩下的大都来自地下水,只有非常小的部分来源自于再生水等来源。随着我国的人口增长以及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不断地增加,我国的用水将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这对于我国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 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评价方法
2.1 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不同的理解方式来理解水资源利用率就有着不同的意义。从广义上来理解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的利用率指的就是通过水资源而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狭义上来理解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的利用率指的就是通过水资源而得到的经济效益。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准确地反映整个社会在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完全地反映了水资源实现的价值。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公式:R=R0/(E0-N0)表示的是水资源利用效率,R0表示的是水资源的消耗量,E0表示的是水资源价值产出,N0表示的是水资源消耗所带来的负面价值,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体系和方法对水资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运用水资源利用率评价方法主要是为了评价某一地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在开发利用之后所产生的效益,再使用一定的方法来使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主要是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及其产出,在对我国水资源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建立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标准体系。在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过程中对于不同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使用的评价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的时候使用的方法与对城市或者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是不相同的。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方法和体系可以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准确的评价。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3.1 强化国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能正确的认识到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强化国民的节水意识,使我国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进行节约用水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减少生活用水量,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在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限制水资源的使用,同时还要规范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水的排放以及污染物的使用,例如农药等。提高我国国民的节水意识,在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采用何种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要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水资源的适度开发还要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我国的工业用水量也很大,所以要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就要提高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提高工业用水的可重复利用量,这样才能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 结束语
水资源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现在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水资源的极度紧缺,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节水意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尽自己的所能去做一些事情来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的重要数据标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的保护我国的水资源使其免于被污染和浪费。在工农业的生产中应该尽量地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从而节约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大量使用的水资源,从而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雄,王红瑞,高媛媛,等.基于迭代修正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2013(04):478-488.
篇7
国家如何降低极端缺水的风险,并且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降低?
约旦在解决该国极端水短缺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约旦是一个极端缺水的国家,该国的水资源无法满足其使用,严重依赖于进口水资源。该国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全国可再生水资源的总量,满足不了其淡水需求,因此,约旦的用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境外的水资源。约旦对于境外水资源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约旦要与邻国分享跨境河流和含水层中的水源,另一方面,约旦要通过“虚拟水”国际贸易进口国外水资源。在过去,约旦已经与以色列和叙利亚在共享水资源方面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现在,约旦周边许多国家的难民进入该国,政治上的紧张和难民潮使得约旦满足国内用水需求更加艰难。
约旦可获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只占用水总量的69%,约旦的地下水资源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该国对地下水的消耗几乎是地表水总量的两倍。此外,水污染也加剧了该国水短缺的严重程度。
约旦大约有34%的水资源依赖于过境河流,此外,该国通过外贸途径获得的水资源占有更大的比例。据统计,约旦86%的用水来源于国外,很多水消费隐含在食品或者动物产品的进口中,例如肉类、皮革和牛奶等。
研究人员对约旦的水短缺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该国有10条有效的节水措施,这10条措施都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海水淡化,实施雨水收集利用措施,有效地利用雨水,在小的范围克服水短缺。防止污染,一些不可避免的污染造成的水污染,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处理后的再生水。使用更加精巧的灌溉系统,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农场的灌溉效率。对每条河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可持续用水方案,重点是流域的地下水,同时管理地表水。提高国内水资源分配的效率,确保满足国内的用水需求,种植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在出口的农产品中,减少隐含水资源的出口。以“出口换进口”的方式获得国外水资源,就是向外出口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进口那些种植需要高耗水的农作物。改变公众的消费模式,例如引进“无肉日”,以及对产品进行标注,标明产品的耗水量等。针对拥入约旦的难民,该国正在寻找国际援助,以满足其生活用水需求。
篇8
关键词:淡水资源;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是生命的源泉,几乎所有生物的生长都需要水,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但是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人担忧,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水污染的加重, 人类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 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 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 有87% 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 26%。目前, 全世界有1/ 6 的人口约10 多亿人缺水。专家估计, 到2025 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 亿。所以, 在常规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水的需求时, 一些非常规的水资源, 如污废水资源的开发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城市污水具有水量巨大、水质较稳定, 而且就近可得、易于收集、易于处理等特点, 因此城市污水再生水作为一种可靠的非传统水源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 城市污水概述
城市污水是指城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 它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流的雨水。城市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三部分构成, 工业废水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冲洗废水以及综合废水。由于各种工业生产的工艺、原材料、使用设备的用水条件等的不同,工业废水的性质千差万别。其中污染杂质约占0. 1%, 相对易于处理。不同类型的城市, 其城市污水的水质情况会有所不同, 但对于特定的一个区域, 其城市污水管网尽头的污水水质波动不大。另外, 城市污水水量巨大, 据统计1985 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就达342 亿t, 到目前为止已增至700 亿t~ 800 亿t, 城市污水的上述特征, 显示出了城市污水回用的巨大潜力。
2 城市排污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已经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其形势仍然极其严峻。我国目前淡水资源相当短缺。由此来看, 我国目前的水污染形势较严峻, 特别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非常突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一直沿袭旧的经营管理模式, 对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的建造、设备运行和价费行使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体制, 给城市污水处理相关行业带来了很多弊端。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一直沿袭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的建造、设备运行和价费行使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体制,给城市污水处理相关行业导致了很多弊端。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着水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要求高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全国还有297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全国5万多个城镇,370多万个村庄,9亿多人口居住地尚无污水处理设施。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基本不运行。城市内河道大都已成为污水退路,有的已成为污水沟渠,严重的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威胁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3 污水处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 我国近些年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到今天为止,我国城市排放污水每年达到约800 多亿吨,处理的污水占排放不到1/5。这个数字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少得可怜,而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都在80%以上。除此以外, 很多污水处理车间乃至厂家处理后的污水也没有达到环保要求, 还会对环境产生很多危害。
2) 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 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心区雨污分流还没有实现, 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目前我国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及管道收集率较低, 许多厂管网不能配套, 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作。现有的处理设备还存在着设计水平低、设备质量低、运行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 而且更新改造和达标改造资金短缺、运行费用不足。
3) 各级政府筹集资金或借债资金方式等组建的污水处理厂,很多时候被各级政府委托排水厂机构管理, 各种运行费用的来源都靠政府, 政府财政状况的好坏决定了各种运营费用的多少。这就容易导致因为财政资金缺乏有效监控, 产生浪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各级政府筹集资金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者缺乏成本的意识, 将导致人浮于事、陈旧的管理方式、工作不讲究效率等现象的重复发生。
4 对策和建议
1) 污水处理要形成产业化, 并且加大宣传使各级管理机构能够充分认清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各级政府明确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对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能提供主要保证和强大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要把污水处理工作的好坏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 干部的提升、任免也要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只有这样, 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不至于被污水处理拖住后腿, 才能使我国的天更蓝, 水更绿, 经济发展更健康, 人民生活更幸福。
2) 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目前, 影响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投入短缺、技术落后。为了有效发展城市污水回用, 在借鉴、汲取和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水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加大科技投入、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的力度,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利用率, 建立专门的研究和开发机构, 提高技术水平, 加快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和设备的改造, 积极开发、研制和应用城市污水回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能力。
3) 城市污水回收利用应纳入节能减排计划中。城市污水是可利用的水资源, 增加一些技术使城市污水就近处理就近回收利用, 不仅可回收水资源, 而且还可节省管道投资和运输消耗, 因此污水的再生回收利用应作为节能减排的组成部分纳入总体规划。
篇9
水质监测是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是贯彻执行水环境保护法规和实施水质管理的依据。通过水质监测,达到以下目的:
1)提供代表水质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
2)确定水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追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
3)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为制定有关法规水质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1.水资源及水体污染
地球表面约有70%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的存在。地球总水量138.6*108亿m3,其中淡水储量为3.5*108亿m3占总储水量的2.53%。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还很少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为104.6*104亿m3,还不到全球水总储量的万分之一。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这部分可供使用的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资源。
水中的杂质悬浮物(水中呈悬浮状态不稳定)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溶解物(能溶于水的物质统称为溶解物)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杂质(其成分复杂,杂质种类繁多)
水体污染水的污染最终会引起水体的污染包括各种厂矿如化工厂冶炼厂造纸厂等等有害物质的排出如汞铅铬镉铜,水体遭到污染居民的健康和工业农业生产以及自然环境都要受到危害。危害的程度取决于污染物质的浓度特性等因素。
2.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是衡量水中杂质的标度,能具体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是水质评价的重要依据。水质指标种类繁多可达百种以上。也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三大类物理指标常用的有温度浑浊度色度嗅味固体含量电导率等。化学指标有以下几种类型A表示水中离子含量的指标如钙镁离子的含量等B表示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指标如二氧化碳等c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如化学需氧量等D表示水中有毒物质含量的指标分无机有毒物如汞铅等有机有毒物如酚类化合物等微生物学指标常用的有细菌总数等。
2)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根据各用户的水质要求和废水排放容许浓度,对一些水质指标作出的定量规范,水质标准是环境标准的一种,是水质监测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这里就不一一捅编了。
3.水质分析方法及类型
水质分析就是分析天然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各类水体含有哪些成分含量是多少等,是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在水质研究中的应用。
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其又分为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为止,再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重量分析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如反应沉淀过滤烘干恒重等)使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转化为另一种纯粹的固定化学组成的化合物,再通过称量该化合物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通常我们做有如下测定A色度的测定。B浊度的测定。C水中总碱度的测定。D水中总硬度的测定。E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F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G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光度法。
2)仪器分析法通过用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测试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仪器分析法。通常我们用A比色法B分光光度法。尽管仪器分析法有很多优点,是分析测试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它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化学分析法。
4.水质监测
1)水质监测其主要内容是A站网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B样品采集(注意的是水样采集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微生物的作用及化学的作用,水样水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尽快进行分析测定。)C确定监测项目D水质分析E数据处理及资料整编等。
2)水质评价是根据水的不同用途,选定评价参数,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质量定性或定量评定的过程。目的在于准确的反应水质的情况,指出发展趋势,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开发利用和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3)水质评价的一般程序
A调查整理分析水质监测的数据和有关资料。B确定水质评价参数C选择评价方法,建立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D确定评价标准。E提出评价结论。F绘制水质图。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化;水资源保护
随着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即要求城市环境在物质、能源、水、大气良性循环的条件下,保持生态平衡,以提供居民健康、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由此,建设生态城市便成为各国城市化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是谋求以人为中心、以资源保护为条件、以经济发展为手段,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战略。其中,城市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1、何为生态城市与水资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广义上讲,是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不断提高,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2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水圈内全部水量的总体。从狭义上讲,是指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雨水、淡水的湖泊水及潜在的地下水,另外还有近些年出现的非传统水资源,如再生水等。
1.3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2、生态城市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国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石化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由此,各国开始关注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生态城市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发展模式。
水资源是技术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因子。生态城市建设的多项指标都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城市建设的诸多领域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
3、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水资源作为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对于维系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水资源对人类来讲意义重大。
3.1 水对生命体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8000亿至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甚至国外的一些专家预言,未来水的价值堪比现今石油对人类的价值,水将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由此可见,水资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3.2 水对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日常生活中的烧饭、洗碗用水时常间断等。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水量不足。
4、城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4.1 城市水资源短缺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有些城市任意扩大建设规模,配置的产业不够合理,计划失控必然引起供需紧张,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供水设施能力不足及水源污染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
4.2 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化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致使城市河流、湖泊、水库污染严重,使本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4.3 地下水超量开采
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大量超采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水源井报废,严重的地方甚至发生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
5、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保障城市供水的长期稳定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
5.1 首要任务是做好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
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市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现状及预期,考虑城市用水的来源及其数量与质量,合理进行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作。
5.2 建立有效的节水管理和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大力节约灌溉用水。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比较低,工业用水的净消耗率为70%左右,工农业产品单位需水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地区间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节水仍有较大潜力。
5.3 加大投资力度、改革投资回收机制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资源的开发必须根据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区域上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彻底解决缺水问题,逐步做好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
5.4 加强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改变以往水资源工程的重建轻管现象,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以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水资源权属与开发利用权属分开为原则,实现包括城市与农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在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模式,加强水资源立法工作,加强流域规划与滚动规划工作。
5.5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因此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如何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可从战略级、政策级、技术级和社会级等不同层面上采取一系列政策。
水资源作为维护公众健康,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统筹规划,通过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及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国未来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利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敏,李英杰,李萍.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工厂学院学报,2002,17(4):42-48.
[2]怀特(Rodney R.White).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