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支付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支付优势

篇1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建立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旨在解决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恶性竞争、电子货币发行流通量不稳定、沉淀资金的难以监督管理和客户权益无法保障等问题。通过定期注册审批制、存款延伸保险制、激励约束机制三大机制措施的提出,该监管平台使得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能够规范有效地运作,同时保证激发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创新活力。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和其三大机制的规范运行将有效地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第四方支付 支付监管 注册审批机制 存款保险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方支付企业独立于银行、网站以及商家来进行职能清晰的支付,是属于第三方的服务型中介机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蓬勃发展对促进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技术门槛并不是很高,难以靠技术优势取胜,但其提供的服务缺乏差异性,该行业很多企业都以零利润或者负利润来争夺用户和交易量,导致支付行业的恶性竞争问题。二是国家可以通过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或制度调节实体货币流通量,但对于虚拟货币,发行企业本身可决定流通量。三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中的中介地位,使该平台可以从事资金吸储,同时也形成大量的资金沉淀。四是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市场充当交易双方的“信用中介”,客户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若缺少平台退出时的客户保障机制,当第三方支付公司暂停或者关闭时,用户的资金难以得到保全并退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对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的设立,并试图将通过建立定期注册审批制、存款延伸保险制、激励约束机制三大机制的措施,来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规范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运作。

我国目前针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监管措施

(一)立法方面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可以依据的只有“三个参考”,即一条法律、一条指引、一个办法,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一条法律,指的是《电子签名法》。该法律涉及网上支付,只是从法律层面规范了网上支付中的电子签名行为;一条指引,指的是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该指引是针对电子支付的首个行政规定,但“一号指引”规范的主体主要是银行及接受其电子支付服务的客户,对作为电子支付指令转发人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监管并未涉及;一个办法,即2005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的性质、业务开办资质、注册资本金、审批程序、机构风险监控以及组织人事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二)监管主体方面

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不高,政府也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大量的小型支付公司不断出现。第三方支付平台普遍具有跨银行转账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结算业务。而结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因而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已经超出了这种特许经营的限制,缺乏一个直接的监管主体对其审核批准。

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筹建“全国支付清算协会”有关事项协调会举行。央行表示,设立全国支付清算协会是为了加强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自律,依靠行业协商机制解决标准执行、支付创新、服务定价中的风险防范等问题,并且与正式的法律制度、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监管相互补充。

(三)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监管上来看,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缺乏相应的强而有力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同时也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主体来解决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将把中心放在后者,也就是着重对监管主体和其运行机制方面。

在监管主体方面,虽然近来央行正在筹建的全国支付清算协会能够解决支付企业的服务定价、标准定价等问题,促进行业的整合,但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相应规则问题,以及电子货币随意发行导致的通货膨胀风险,以及客户权益保护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这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主体。

在沉淀资金管理方面,目前的监管措施并没有对沉淀资金的管理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无法解决其风险管理问题。

在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发展方面,监管太严,像对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方法不适合创新型的电子支付企业。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由IT公司转型而来,IT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运作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的定位及职能

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成立,通过与目前央行正在筹建的正式的支付制度办法和全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相互补充,从而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促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稳健持续发展。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的定位如图1所示。

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关系是: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接受央行的管理,定期向央行汇报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总状况。而央行对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则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其递交的审核报告进行审批。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的出现,有助于分担央行监管的压力和更有效地管理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

与央行支付清算组织和全国支付清算协会的关系是:央行支付清算组织为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提供支付清算业务和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是对整个支付清算的整合,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为其解决了第三方电子支付板块存在的资金风险、恶性竞争等问题;因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是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规范监管,全国支付清算协会则定位为解决支付服务业务标准和安全风险问题,二者是共同促进,且相互补充的,分别在企业监管和平台技术整合两方面对支付清算组织的支付清算提供了保证。

与银行和银监会的关系是: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在我国五大国有银行的协助下,由五大国有银行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进行严格专业的审计和开设专门的支付结算帐户,有效地掌握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资金运行状况。

对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负责对其派发执照和电子货币的审批问题,颁发相应的制度,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等;而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将要严格遵循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的规章制度,形成行业自律和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二者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大运行机制及其分析

(一)第四方支付监管组织的定期注册审批制

第四方支付监管组织的定期注册审批制的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定期注册审批制,指的是凡从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企业,都需要到当地的第四方电子监管组织那里注册成为其会员,并得到牌照后才可以继续运作。获得牌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将扮演金融公司和技术公司的双重角色,并且建立牌照的淘汰制度,即确定牌照是要定期更新的,且是两年的使用期限。牌照达到两年后,该牌照则会被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收回,失去其法律效力。只有重新通过审批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才能够继续进入市场。

定期注册审批制,不仅包括颁发牌照的市场准入制,定期淘汰制,还包括对获得牌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

对已派发牌照组织的发行电子货币的审批。无论是对目前市场上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发行的电子货币,还是即将发行的电子货币,都要上报到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将分析该电子货币的发行对实体货币的具体影响等,做好系统分析后,再向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组织征求意见,最后再决定是否同意发行,并规定其限定发行量。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实行实名制,并且加强对虚拟交易的监管,及时汇报可疑交易和记录保存交易内容和相关信息。一旦出现一些可疑的利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的违法操作,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进行一定的跟踪,同时利用实名制将具体的信息上报给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部门。

实行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及时披露信息。《2000/28/EC指令》明确规定,电子货币机构作为义务,应定期提交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第四方电子支付清算组织将定期分析这些数据,让当地银行进行审核。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可就近选择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之一作为自己的审计方,定期向客户、审计银行和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部门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市场退出机制。获得牌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要向央行递交一定的备付金。因为定期注册审批制的实施,有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因不符合要求必须退出市场。但一旦它们退出市场,客户手头上拥有的虚拟帐户余额将很难讨回。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可以在央行的批准下,让客户可以按照面值赎回电子货币。因而,递交备付金的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客户的权益。

(二)监存款延伸保险制

存款延伸保险制度,是指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在其审计的商业银行开设一个无息帐户,其平台的滞留资金必须及时存放在相应的帐户当中去。保险费则由这些滞留资金在银行产生的利益来交纳。监存款延伸保险制的运作流程如图3所示。

被托管的银行,可以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达成托管协议,实行银行专户帐号存放与定向流动,严格禁止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客户资金用于其他用途。该托管银行具有代位监管义务,必须按照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的有关规定,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定期作出资金汇报。

对实行存款延伸保险制度,第一,当第三方支付企业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该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会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这有利于保障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稳定性和客户的权益。目前为止,已经有法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德国和西班牙都将在电子货币系统中引入了现有的存款保险制度;第二,之所以规定存放到无息帐户中,主要是目前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的流动性比较大,往往是在客户购物或者转账后帐户处于落空状态。若提供利息,必然引起大量的客户涌入存款导致的沉淀资金猛然膨胀和利息难以分配的问题。

(三)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脱身于IT科技企业,很少受到金融监管方面的要求。获得牌照的企业将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承受很大压力去递交准备金以及接受银行和监管机构繁琐的检查,不能再按照IT企业方式较为自由的方式运营,这是不利于其创新性的发挥的和对其金融创新增值业务的开发的。这就需要在约束其合法运作的同时,也要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进行一定的激励。具体激励措施如下:

在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自律方面,可以借鉴伦敦金融监管“风险为本,原则先行”的原则,即只要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能够符合第四方监管组织规定的既定原则的话,其自主研发的各类创新产品可采用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注册、监管机构备案的方式,不必逐项进行行政审核。但若其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则进行严惩。行业自律,许多实际规则是由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内部的技术标准决定,行业自律的灵活性和低成本性是监管部门不具有的。

在技术支持方面,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可以与国外先进的交易风险控制商和支付处理服务提供商合作或者购买技术。

在促进共同标准的建立方面,由当地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对电子支付企业和网银支付系统的融合,促进共同标准的建立。通过共同的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相互兼容,虽然为客户和特约商户提供选择的余地,但对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而言,它们能够用同样的技术标准横向拓展自己的业务,减少之前通过对技术标准的依赖,转为更创新的服务竞争中去。

在资金扶持方面,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组织可以在央行的审批下,对一些很自觉遵循监管规范,并且有开创性有前景的支付创新会员单位提供创新支付扶持基金,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资金支持,并且授予星级奖励制度;而对于无法获得资助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而言,它们将加大自己创新的力度,争取资金奖励和星级奖励制度,对该第三方支付企业本身也是一个促进。

三大机制的优势分析

(一)定期注册审批制

这有利于第四方电子支付企业对第三方电子支付整个行业的运营情况和构成要素等都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便于制定出有效、有针对性的政策,为牌照的颁发提供了基础保证;另外,获得牌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虽然借助这个机制的大力实施,减少了很多对手,但定期注册审批制度实现了淘汰制,有利于它们不断地提高竞争忧患意识,并加强自己的企业规范,同时也给予其他想进入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企业一定的准入机会,这样有利于带动整个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有序竞争,并进行金融创新。同时,通过对电子货币的发行量进行严格控制,解决了电子货币对实体货币随意冲击的难题;备付金制度用来处理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退出市场后无法偿还给客户虚拟户余款的风险,是对客户的权益保障。

(二) 对沉淀资金实行存款延伸保险制

有效地解决了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的非法转移、套现、洗钱以及逃税漏税等问题,是符合我国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有工行为支付宝公证资金托管例的基础上,将保险纳入到这个托管体系中,实现金融机构业务的融合和创新。对于客户而言,通过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介入,就相当于对自己的存款有了双重保险,保障了客户的权益;对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而言,一旦自己出现经营危机或者面临破产倒闭时,可通过该银行保险机构去申请财务救助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对于托管银行而言,由于托管银行可以共享到用户支付的指令信息,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支付业务进行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和得到借鉴,对自己的网银业务的推广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帮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由于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的潜力很大,托管的资金很多,通过这样一个机制的建立能够开拓自己的业务,形成很好的并且稳定的利润来源。

(三)约束激励机制

给予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足够的空间,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标准去研发和创新资金的金融产品,挖掘行业的客户价值。第一,“风险为本,原则先行”的原则,即更好地让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形成行业自律,授予其足够的空间去开拓自己的金融增值创新业务,也能够减少自己因监管程序复杂导致的人力、物力成本;第二,在技术支持方面,减轻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技术支持压力和资金压力,促使它们由竞争力不强的技术平台竞争和价格竞争转为行业的价值竞争和服务竞争;第三,在促进行业共同标准方面,用户能够比较容易地转用另外一个支付系统和减少对支付平台的依赖,以获得更好的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能够减轻自己在标准维护和盲目追求方面的压力,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金融创新,让企业能够有更持久的竞争力;第四,在资金扶持方面,获得资助的企业将有更充足的资本去开拓自己的业务,不能获得资助的企业也将加大自己的创新力度,二者的反应行动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个激励,将更有效地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是在目前我国缺乏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一个有效的监管主体的基础上,沉淀资金引发的交易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电子货币发行缺乏规范等状况下提出来的。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和全国支付清算协会都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二者相互补充和有效结合,共同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有序竞争和稳健发展。该监管平台主要有三大实现机制,定期注册审批制和存款延伸保险制在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竞争和沉淀资金存储方面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进行规范,而激励约束机制则在调动监管对象的积极性方面提供了保障。这三大机制的运作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科峰.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监管[J].青年记者,2009 (26)

2.时辰宙.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伦敦-纽约的经验教训与上海的作为[J].上海经济研究,2009(3)

3.赵润静.欧美经验对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8 (11)

4.侯春俊.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9 (7)

篇2

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即政府运用法律或行政手段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克服或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失灵,保证市场利益的合理分配。规制的内容主要有内容、市场和技术等几个层面。在此我们重点讨论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规制,即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费率和技术标准等的规制,不包括政府对内容的规制。

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规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有线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要求政府规制

有线电视被公认为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产业需要巨大投资,且需要通过较长周期才能逐渐获得回报,沉淀成本大,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高,但一旦运营,容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规模大,资金消耗大,这就要求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制定管制政策,以保证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有线数字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容易带来另一个后果,即生产的低效率和分配的低效率。垄断企业可能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高于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政策,放松市场进入的门槛。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之间取得平衡。美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政府规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2年的美国有线电视法尽管在法律上禁止某一地区有线电视的特许约定,但并不禁止或者说默认某一地区事实上的垄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和增加市场竞争的力度,美国在1996年的《电信法》中打破了电信和有线电视的界线,允许电信业进入有线市场,刺激了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2.新型的媒介业务要求政府规制

每一种新的媒介产业或新的媒介业务的出现,都必将对原有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给市场带来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以确保媒介市场有序、良性地运行。美国有线电视才兴起的时候,与无线电视竞争,产生了许多矛盾,曾困扰着有线电视的发展。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Must-CarryRule(有线电视系统有责任传输当地无线电视台的信号),较好地调节了二者的矛盾和平衡二者的利益,保证了有线电视的发展。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开展,将导致原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势必对原有媒介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政府能发挥全盘宏观调控的作用,来预防或弥补市场的失灵;

有线数字电视的兴起,并不仅仅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还在双向互动的平台上提供许多新的业务:如数字电视付费节目,影视作品的点播,游戏,股票交易,数据库等信息服务。这些新的服务的出现,需要政府针对种种市场行为出台相应的规制措施,来确保其发挥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3.有线电视的国家产权要求政府规制

根据《有线电视管理规定》,我国的有线电视台由政府或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立,个人不得申请设立有线电视台,且不得与境外机构或个人合资、合股设立有线电视台和建设、经营有线电视网。尽管我国媒介遵从市场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追求市场效益,仍然是公共资源,需要求得市场效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市场机制失灵出现恶性竞争和垄断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规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收获最大的市场效益。

二、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政府规制现状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主要涉及到有线电视的一系列法规和新出台的有线数字电视法规。

1990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于11月16日施行。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由此走上了政府规制的轨道。广播电影电视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有线电视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划、标准,如《〈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1994年2月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了《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将有线电视台分为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和非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资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路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82号文件)。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05年1月开始执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国家广电总局了《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暂行)等四项行业技术要求。

总的说来,我国有线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规制的权威性不足

纵观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主要以行政手段进行,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其他管理部门颁发,而不是通过立法。这些条例的出台往往缺乏谨慎的考虑和长远的目标,经常更改,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就导致对有线电视乃至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比如2003年12月1日施行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五条关于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率规定为:“付费频道的收费标准,由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等相关运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物价管理的规定,共同协商确定,并报相关物价主管部门备案”。在一年后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中重新规定:“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政府定价,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二条规定“制定或调整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收费标准应执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和《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试行)》有关规定”。虽然这一规制的更改避免了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因利益分配的分歧导致的拖延,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更举行了一系列政府举办的价格听证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不够科学和权威,给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带来了一定损失。

2.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失

在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中,存在着管制太笼统的问题,尤其是对有线数字电视这一新兴的电视业务,还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管理。比如2005年1月开始执行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没有具体规定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的构成,太过笼统。实际上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用中应包含安装费、维护费以及频道节目费用。长期以来我国有线电视收取的费用主要是较为低廉的安装维护费,基本上不含节目费用。而有线数字电视的推行,意味着开始收取付费节目费用,目前尚没有法规对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的构成以及不同费用的征收进行相应的规制;另外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其他环节如全面实行有线数字电视后的多余频道如何处理分配也缺乏相应的规则。

三、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各省市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正在全面展开,亟需完善现有的政府规制,以促使有线数字电视良性发展。《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规定“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指明了方向,即政府在确保媒介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市场的结构、市场行为等方面进行规制以促进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1.对市场结构的规制

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我国的有线与无线在2001年已经合并,加上其他行业不能进入,实际上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我们看到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决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合一”意味着有线电视进入门槛的放松,电信可以进入有线电视,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政府应有前瞻的眼光,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结构进行立法,对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及实施时间进行明确规制,使得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合理结构。

2.对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的规制

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用是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收取多少费用,怎样征收费用都应该有明确的政府规制。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广一开始就以有线电视为切入点,征收的数字付费频道的费用对于长期以来只交纳基本的安装维护费的广大用户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除了“内容为王”,以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受众外,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收费,才能真正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有线电视分级收费的方式,为受众提供可供选择的服务等级,收取从低到高的费用。在美国,1992年《有线电视法》依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建立起相应的费率管制。基本服务级由政府参照FCC制定的规则进行管制,高级服务级由FCC制定规则并管理,按频道收费和计次收费不受管制。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收费的合理。

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营运资金扶持的政策规制由于有线数字电视承担了一定的公益的任务并且具有正外部性,政府理应有一定的财政扶持;再加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营商需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事实上目前有线数字电视推广的不如人意跟资金的紧缺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降低运营商的风险,保证足够的资金,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事业进行补贴,另一方面降低贷款利息,以减轻运营商在机顶盒及其它环节上的巨大开支。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国家开发银行放贷扶持试点城市有线数字电视转换,目前也有个别省市政府出台了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资金扶持政策,但力度仍然不够,仍缺乏一个国家的统一政策规制。

事实上,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还有多方面的规制要完善,如实行数字电视后多余频道的分配原则,服务的规范细则和惩罚的条例,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等,政府都应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尽量通过立法的手段加以规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线数字电视是一个发展中的事业,需要政府在制定法规进行规制时有前瞻的眼光和不断调整的策略,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促进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有效有序的竞争,做到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智慧政府 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 韩国

1 引 言

1999年,我国40多个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10多年过去,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已逐渐走向完善,政府网站的集群规模、服务效率也已今非昔比,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关服务和管理能力[1]。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上要求我国的电子政务向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建设,已有多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而电子政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智慧政府”的概念应运而生。有学者认为,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2],是电子政务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我国目前电子政务服务性、智能化不足问题的良药。但也有学者认为,从“智慧地球”、“智慧国”到“智慧城市”,再到“智慧政府”,这更像一种概念的滥用,治标不治本[3]。

从国外对“智慧政府”的具体实践来看,大致按国家的发展程度出现了两个阵营。第一阵营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进程中起步较早,所以有着良好的信息化背景。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了基于公民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子政务建设新阶段,即智慧政府(smart e-government/smart government)。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度,提出了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4];较著名的还有韩国公共行政与安全部(MOPAS)提出的智慧政府实施计划[5]以及新加坡在“智慧国”建设中对智慧政府的要求。第二阵营为欠发达国家。这类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甚至处于零起步的状态,这也暗示着这些国家在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与规划时,能够直接借鉴最前沿的经验,尝试一步做到最好。这一类的案例有2003年非洲在信息化“E-Africa”的初始规划中[6],提出了智慧政府的建设,通过信息化和技术来加强对基本公民优先权的保障;还有印度的安得拉邦(印度的一个欠发达的州)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提出了不能仅靠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要建设智慧政府,建设基于IT技术并以服务为主的智慧政府[7]。

我国智慧政府概念的提出皆晚于上述两类国家。鉴于我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将探究智慧政府的具体含义,并以韩国“智慧政府实施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智慧政府的建设模式,为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提出建议。

2 概念

2.1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大多经历了以上几个过程。首先,从电子政务发展历程上看,世界各国无一

例外地经历了从“办公自动化”开端向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也是我国兴起办公自动化的阶段。其次,“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部分, 1999年1月,我国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之后便是“电子政府”的建设,要求实现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的跨越时间、地点、部门边界的全天候的“虚拟政府”,发展至今,已开始了突出智能化及服务化的政府信息化——“智慧政府”的建设进程,如图1所示:

2.2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的概念在政府信息化的基础上强调了智能化及服务化,强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2]。简单来说,智慧政府是指通过将政府服务与智能IT技术整合,使公民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设备方便地获取政府服务、参与政府活动并与政府交流的新型政府。

智慧政府的特点应从5个方面来阐述[8]:①无缝性。要求政府的服务需连接及整合多个部门,提供以人为本的、综合的及可个性化定制的服务。②移动性。强调实现移动电子政府,能随时随地为公民提供方便的服务。③随时性。政府的服务应是在任何时间都可获取的。④实时性。服务回应系统要能实时地回应公民的需求。⑤集成性。先进的服务基于共同繁荣,政府的服务要充分考虑到那些被疏远的社会阶级和公民的参与度及交流度。

3 智慧政府实施计划——韩国

2011年3月,韩国公共行政与安全部(Mini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ecurity)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8],有力地帮助韩国继续蝉联了《全球电子政务调查结果》第一的位置[9]。这些年来,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一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其顺应时展提出的“智慧政府实施计划”,为其未来5年电子政务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对该计划的背景、框架、实施措施等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为我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提出借鉴性的建议。

3.1计划实施背景

3.1.1背景 韩国实施“智慧政府”计划的背景有三:①自从韩国在由联合国的《2010 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结果》中排名第一之后,韩国需要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来帮助它在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中保持领先的地位[10],需要从还在进步之中的电子政务走向领先的保持者。②韩国需要下一阶段的电子政务战略来保持IT环境的智能化。从大环境来看,云计算、Web2.0/3.0等技术崛起,智能的IT时代已经到来,从国内环境来看,韩国智能手机的用户2010年底已经达到700万人,预计将在2013年突破2 500万人,达总人口的50%。这些都促使韩国政府快速适应智能IT时代的到来。③韩国政府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气候问题、社会两极化等,并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政府需实现更多的个性化的服务及构建稳健的社会安全网络。这使得韩国政府需要一个灵活的电子政府策略来应对未来社会环境的变化。

3.1.2 智慧政府计划的由来 韩国智慧政府的计划是其2008年电子政府总体规划融合韩国现阶段形势后的升级。

由图2可以简单看出韩国自1996年以来电子政务及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智慧政府发展的规划可以说是韩国整个电子政务发展历程中循序渐进的成果,它建立在2008年的一个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之上,并考量了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弊端及韩国的社会环境,从利用智能化技术,突出服务公民的角度提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目标是在2015年建成智慧政府。

3.2智慧政府的构建框架

韩国“智慧政府实施计划”的框架从定位、目标、策略及议程4个部分来描述,韩国智慧政府的总体定位是“与公民一起实现世界顶级的电子政府”,充分体现了服务于民的思想。本文着重描述计划中智慧政府实施的策略与实施的议程(见图3)。

3.2.1实施策略 韩国智慧政府的实施策略可概括为4个方面:①智慧政府要求政府的开放性。一方面政府需保证公民能方便地获取公共信息与服务;另一方面政府的工作及运作需保证透明度。②智慧政府要求政府服务和IT技术进行整合。从服务方面说,需做到个性化服务的整合;从技术角度,需做到多渠道的整合,如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间的技术整合。③智慧政府要求政府与第三方或私营机构实现合作。政府在提供政务服务时需扩展合作伙伴,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共享信息,实现跨文化及跨机构的合作。④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政府在构建智慧政府时需通过绿色的IT系统来达到低碳的目标,并且实现电子政务的各个相关者共同发展的目标。

3.2.2实施议程 韩国为智慧政府的实施提出了五大议程。五大议程的确定是为了应对信息化范式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是对现有电子政务的改进。图4为5个议程的产生及对应关系。

? 实现世界顶级的移动电子政务。移动电子政务意味着在移动通信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行政管理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①需要促进移动电子政务服务的发展。移动电子政务要求政府主要的服务向移动的范式转化,例如移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还要求能提供根据位置定位的创新型移动服务。②需要加强公共部门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快速、安全的宽带无线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国无线网络体系的建设做准备;另一方面,需要建设移动通信的安全保障系统。③通过私有部门利用公共信息创造附加的价值。通过建立全国资源共享网站(data.go.kr),增强公共信息的披露,并支持网络监管和预防政府数据作假,这些功能都能为政府信息和政府服务创造出额外的价值。

? 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社会。通过应用智能IT技术来对预防和应对灾难、防范犯罪、应对食品危机以及完善社会福利的建设,以此实现一个能让公民安全、安心生活的社会。①需要提供实时、智能、公共安全的网络服务。政府需要为社会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建立犯罪预防及应对系统;为促进灾难预防与提前应对而建立综合的灾难管理系统等。②扩大公共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一方面需建立健康食品系统(杂货食品、农产品、家畜和水生产品等);另一方面要建立疾病预防管理系统等。③发展个性化定制的全国社会保障系统。将各个部门和单位的社保信息联合,建立通用的利用系统;建立满足个性需求的社会福利系统,例如为多元文化的家庭提供整合的支持服务等。

? 提倡“智慧工作”来平衡工作及生活。提倡人们改变工作方式,提倡从努力工作向智慧工作转化,这样能使公民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高效、智能地工作。①建立和扩大基于IT技术的智能工作环境。加大对智能工作中心的引进以及创建包括视讯会议及电话办公的基于IT技术的工作环境。②为智能化工作提供基础。例如,建立工作时间灵活的服务系统以及个性评估系统,并且在各公共部门间建立一个智能工作委员会;或是在公共部门中寻找成功案例来营造智能工作的文化氛围等。③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整合管理系统[11]。在多个部门间建立合作管理及信息共享利用系统;通过智能IT技术(Web3.0、4D等)来提升行政管理服务水平。

? 通过与公民交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社会化媒体和开放信息政策来增加公众对政府治理的参与,为公众提供定制的综合服务(电子政务服务):①为公众的参与和与谁沟通提供多种渠道(透明及开放的政府)。通过社会性媒体等渠道增强公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加大对主要国家政策、信息和预算的实时披露力度。②为公共提供定制的综合服务。向着更加个性化及整合化的方向改善服务;通过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来提升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使用(通过使用频率来反映)。③通过提供定制的服务来增加商业竞争力。增加支持企业活动的专门窗口服务;增加与全球商业网络的连接等。

? 建立强大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基础设施。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可以保证电子政务服务的可靠及不中断:①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环境。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网络可以为残疾人员及贫困人员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统一的电子政务环境可以防止信息化的功能紊乱,以此构建一个可靠的信息化社会。②全国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例如,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为全国的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公共利用的系统等。③应对网络攻击,加强隐私保护。为了应对网络攻击对IT环境的改变,需要建立政府的技术备份中心;更需要加强对机构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保护。④建立一个平衡的IT生态系统。一方面需要加快公共信息化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需要为在公共部门建立一个可靠的IT生态系统来夯实基础。

3.3 智慧政府的实施预期

韩国政府预期在2015年实现的智慧政府与现有的电子政府有诸多不同,下文的比较主要以人为主体展开。现有电子政府与智慧政府的比较,充分体现出了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服务化,以及智慧政府超越电子政府的优越性,如图5所示:

4 我国智慧政府的实施现状

目前在中国,智慧政府相对于智慧城市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目前并没有针对智慧政府建设的总体规划。

虽然智慧政府的建设并没有在政策级得到具体的体现,但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电子政务服务化及智能化的要求,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府有着向智慧政府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智慧政府研究及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 理论界对智慧政府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过多地强调了智能化及信息化,而把对公众的服务性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如我国把智慧政府划分为“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和“智能决策”[3],认为智慧政府是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云计算、物联网等)的产物,忽略了其实信息技术的发展仅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及辅助,并不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而韩国等国在对智慧政府建设进行规划时把服务导向、公众需求放到了首要的位置,而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视为是对智慧政府发展的重要辅助支持。

? 我国智慧政府的建设似乎已经起步,并且初具规模,但总体上没有具体规划,相对零散,不够系统。比如,在灾难的预防及应对方面,我国现有的成果有“宏观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防范经济风险[12]。此外,我国各级政府还有针对不同工作的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分析中心等。这些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从小的方面体现了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但从宏观总体上看,并没有对智慧政府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并制定实施目标。

5 结论与建议

韩国“智慧政府实施计划”为韩国建设世界顶级电子政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该计划的总体分析及对我国智慧政府实施现状进行剖析,试对我国未来电子政务的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 需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将电子政府的服务性置于首位。韩国在智慧政府的总体规划中一直强调要将政府为导向的电子政务服务转化为公民为导向的服务。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过多地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建设,但其首要任务应是以公民为中心,将服务性放在电子政务放在建设的首位。

? 需要提升对智慧政府的认识,将建设智慧政府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重要目标,对智慧政府的建设实现总体的规划。从韩国的经验来看,智慧政府实施计划极大地推动了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许多欠发达国家也将智慧政府的建设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我国也应该尽快对智慧政府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智慧政府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 韩国在智慧政府建设中的许多具体议程值得我们借鉴。如韩国进行总体规划强调要建立移动电子政务,让电子政务能随时随地为公民提供服务;强调要建立知识型电子政务,将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为公民提供一站式的系统服务;还强调在政府部门中实现智能办公,公职人员可以打破时间及地点的限制,高效方便地工作等。许多具体的措施可能在我国还很难去筹划,但其作为一种电子政务领域的先进思维和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首席时政观察员.建智慧城市先建“智慧政府”[J].领导决策信息,2011,4(16):8-9.

[2] 金江军.智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J].信息化建设,2011(11):16-17.

[3] 胡小明.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J].电子政务,2011(6):84-91.

[4] The 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EB/OL].[2012-06-19].http:///ideas/entry/framework.

[5] MOPAS. Smart e-Government[EB/OL].[2012-06-19].http://mopas.go.kr/gpms/view/english/national/ national02.jsp.

[6] Background paper:Smart e-governemnt[R/OL].[2012-06-19].http:///intradoc/groups/public/ documents/CAFRAD/UNPAN012490.pdf.

[7] Sudan R. Towards SMART government:The Andhra Pradesh experience[EB/OL].[2012-06-19].http:/// 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5509.pdf.

[8] MOPAS. 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R/OL]. [2012-06-19]. http://mopas.go.kr/gpms/ns/mogaha/user/userlayout/english/bulletin/userBtView.action?userBtBean.bbsSeq=1020088&userBtBean.ctxCd=1030&userBtBean.ctxType=21010009¤tPage=&searchKey=&searchVal=

[9] Korea’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amazes the world in winning UN e-government survey 2012[EB/OL]. [2012-06-19].http:///story/20157/korea%E2%80%99s-e-government-development-amazes-world-winning-un-e-government-survey-2012.

[10] MOPAS. Korea ranked 1st place once again in the 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 2012[EB/OL]. [2012-06-19]. http://mopas.go.kr/gpms/ns/mogaha/user/userlayout/english/bulletin/ userBtView.action?userBtBean.bbsSeq=1021882&userBtBean.ctxCd=1030&userBtBean.ctxType=21010009.

[11] MOPAS. Creating the World’s leading knowledge-based government[EB/OL].[2012-06-19]. http://mopas.go.kr/gpms/ns/mogaha/user/userlayout/english/bulletin/userBtView.action?userBtBean.bbsSeq=1010957&userBtBean.ctxCd=1030&userBtBean.ctxType=21010009.

篇4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很多商业模式与创新型企业,而这一产业在积极发展以及拓展范围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支付问题。通过手机终端移动电子支付方式付费是完成电子化及移动化钱包的理想抉择。

 

一、移动电子支付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3G网络建设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愿望。发展到目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手机的作用十分重要,综合了MP3、照相机、电视机等各种功能,还可以令人们在各类消费的支付过程中不需要携带钱包。这一将金融与信息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促使银行业务实现了电子化,称其为移动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组成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部分,其是构建在金融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前提下,将商用电子化工具与各种交易卡作为媒介,将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电子数据形式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完成支付。同时移动电子支付是无线电子商务的基础。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基于有线网络的电子支付向无线网络延伸。在未来移动电子支付势必很好补充传统支付手段。

 

二、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支付概念在2008年在我国真正出现,从此逐步进入了这一领域。2010年有关移动电子支付的各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形成了产业初级形态。2013年是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其一是移动电子支付行业标准真正形成,生态系统初具模型,创造了一个有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二是资本和产业链逐渐在移动电子支付领域科学布局,产生了大量的解决方式;其三是积极发展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电子商务等真正增加了移动电子支付需求;其四是产业链的大规模发展壮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银行等积极加入到手机支付领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目前移动电子支付获牌企业有34家,分别是三大运营商、互联网支付巨头、银行和移动支付独立企业。移动电子支付在市场中表现的形式有:手机钱包、手机支付宝、财付通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市场在2014年达到了1512.5亿元,同比增加了89%,预计中国移动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在2016年将会冲破万亿元大关。

 

通过分析移动支付市场业务结构可知:移动近端和远程支付分别是2.6%、97.4%。远程支付比例明显比短信支付大。通过分析移动电子支付市场份额了解到,支付宝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31.5%,紧随其后的便是联动优势,见图4。

 

三、移动电子支付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电子支付优势

 

1.相较于网上支付,移动电子支付体现出两优势。其一是手机便于携带。移动支付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影响交易。其二是客户群体在积极扩张。在人们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手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促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并且人们已经无法预期其巨大的应用规模。

 

2.对网络营销平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支付宝手机钱包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淘宝的统计数据可知,支付宝无线支付在2014年春节时期交易量同比增加了20倍。40多万用户在一天利用手机进行支付,增加速度非常惊人,有效支撑了庞大的手机淘宝交易,逆向驱动了2000万人通过手机对淘宝实行访问。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超过八成都是实物。新型支付方式促使交易虚拟物品的发展,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在淘宝中已经达到了千亿元,同时还在逐步增加。

 

3.形成了移动支付产业的结盟,借助于打破支付、通信、智能卡等行业壁垒,统一组建一个能够互通有无、密切协作的沟通平台。结合各方积极推出基于金融账户、利用ISO相关非接触通信的国际化智能手机卡支付业务,并且统一编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移动支付平台与技术措施。

 

(二)移动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电子支付安全度极低。由于移动电子支付是用户和商家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势必会对人们造成安全困扰。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正在逐步解决,例如通信产业与金融机构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保证信息安全,保障交易业务的过程中,逐层保护金融系统和通讯系统,积极比较用户资料、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任何可能产生的错误或者可疑信息都会被认为无效而终止交易。

 

2.移动电子支付信誉风险。在我国调查手机用户的过程中,超多40%的用户怀疑移动电子支付,65%的用户不会应用移动电子支付发送自己的相关资料,超过90%的手机用户均收到过诈骗类短信。由于手机是随身携带的设备,经常会出现丢失和损坏问题,因此泄露个人信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移动电子支付业务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由于许多移动电子支付通过绑定信用卡的形式进行支付,使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且处于多变的使用环境中,这样形成了巨大的泄密和丢失风险。

 

3.有关法律制度的缺乏。当前,由于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业务还是发展初期,竞争日常激烈、利益关系复杂,缺少完善的法律法律保护措施,交易彼此的权利义务也是模糊不清,导致移动电子支付出现了法律风险。

 

四、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前景

 

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但是我国的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大量因素限制了移动互联网支付消费。相信伴随着人们不断成熟的消费心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势必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帮助人们尽情享受高速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乐趣。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是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支付业务终端问题。还需要手机充分达到智能化并且价格低廉,从而保证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可以看出,移动电子支付要想发展,需要获得各产业链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强化政府支持以及社会的信任,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利国利民。

 

五、结束语

 

随着手机用户的大量激增,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应运产生了,这就是移动电子支付。其有效继承发展了传统金融非接触、安全性能、多应用等优势,并且突出了存储空间巨大、计算能力较强、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特征,很好糅合了智能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受理网络,进一步产生了全新的移动金融服务,这也是金融“互联网+”的一种展现。本文通过认真研究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情况,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详细进行了梳理,最终畅想了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前景。

篇5

关键词: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问题;举措

电子商务的支付服务业是指围绕电子商务而产生的部分金融业务,目前主要体现为电子商务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即电子支付。随着武汉、宜昌、襄樊等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汉正街都市工业园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建设,武汉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与辐射,以及个人支票业务、本票业务和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为我省电子商务提供了稳定的支付环境。但目前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发展问题分析

1.1电子支付认识不足,支付习惯有待改变

湖北省作为内陆经济大省,与北上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对电子商务支付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对网络支付环境的安全心存疑虑,再加上没有完善的赔付保障体系做支撑,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传统支付方式来完成电子商务的资金结算,湖北省的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目前最大的门槛便是人们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还未形成电子消费与支付的习惯,影响了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对在线支付方式进一步投入的积极性。

1.2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信用体系亟须完善

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创下新高,和电子商务有关的电子支付业务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然而我省到目前为止还未正式出台电子支付的地区性行政法规,业务规范已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约束力较弱,监管相对滞后。信用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难题。电子商务支付,脱离了传统银行柜台的资金转账和传统的面对面的现金交割,资金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完成了转移过程,在极大地考验着整个社会的诚信。尤其是和在线交易相关的法律保障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如何提升电子商务支付服务商以及用户的信用问题,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1.3支付行业整合不足,区域发展有待平衡

目前,湖北省的电子商务支付企业的支付业务还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使得电子商务支付的转换成本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特别是对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来说,还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湖北省获得了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仅有5家,均分布在武汉地区,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支付的服务范围,阻碍了电子商务支付的发展速度。

1.4支付机构发展缓慢,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湖北省已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其数量较少,且业务类型较为单一,均只能提供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少,业务类型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北省企业的网上交易活动。另一方面,各类型的电子商务支付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待加强,目前湖北省各商业银行开通的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程度还不高,服务内容单一、与电子商务交易结合不够紧密。在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方面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主要集中于账单缴付等业务上,移动支付与网上银行业务在内容上缺乏创新。

2.湖北省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趋势与举措

2.1培养电子支付习惯,加强电子支付安全意识

加快打造有利于电子支付发展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电子支付的技术水平,转变消费者的支付观念,积极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为湖北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意识的宣传,近年来,电子支付从单一的网购应用转化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悄然改变着人们传统支付方式,对资金流动和聚集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电子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升高,除了支付产业链的企业提供安全保护之外,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同样也必须了解在日常的支付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安全。

2.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信用体系构建步伐

加快制定政策法规的步伐,就通信安全、存款保险、争端处理等加以立法,尽快制定和完善有法可依的电子交易的法律条例,一旦出现纠纷,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在法律和制度上为在线支付提供保护和支持。依法组织开展网络违法交易专项整治,探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加强技术监管,更新观念,加强业务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实施适时与定期监控,制定监管政策并适时审查,监督运作的合法化,防止恶性竞争,同时保证用户资料的保密和用户资产的安全。

2.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支付行业有序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第三方支付的企业的政策扶植和资金帮助。关注培育创新型电子商务骨干企业,特别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从而提升湖北在华中、乃至全国的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对于符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申报条件的地方企业,支持其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鼓励已取得牌照的支付机构创新支付服务,丰富支付产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有效地细分市场,提高创新意识,增强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业务的有序发展,形成立体化的支付体系。

2.4积极培养创新人才,提升支付行业竞争能力

目前电子支付行业竞争激烈,未来的服务需求会变得更多样化,湖北省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竞争路线,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创新,需要充足的科技创业人才,将知识逐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摆脱传统业务的限制,挖掘潜在企业用户,推出更多符合湖北省地区特色的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从而提升湖北省电子支付行业的竞争能力,推动湖北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作者:庞靓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关税;电子支付系统;法人卡;电子签约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581-01

1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的概念

电子支付系统是由海关业务系统、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等四部分组成的进出口环节税费缴纳的信息化系统。进出口企业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可以缴纳进出口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进口环节代征税、缓税利息、滞纳金、保证金和滞报金。较网上支付只能支付税款,功能有很大完善;而且是以税费为单位进行支付,改变网上支付以报关单为单位的支付方式。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是商业银行与海关合作推出的以电子支付平台为基础的全新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与原有的海关税费网上支付系统相比,具有增加税费支付种类、简化海关税单流转、完善担保支付的优点,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快速、低成本的报关交税通道,也提高了海关资金入库和通关服务效率。实现了银行、海关、企业的多方共赢。商业银行通过创新产品和电子银行服务,为进出口企业在国际结算、国内结算、网上报关、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通过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商业银行还可以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跨境汇款、境内外币汇划、外币结汇、商业银行理财、国际结算单证服务、跨境集团服务、全球现金管理等电子银行服务。电子支付系统的特点:功能更全、性能更好、服务更好、覆盖面更广。

2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的优点

1)与传统柜台支付相比,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提供全天候电子支付业务服务,实现了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电子支付服务,避免了受海关、银行工作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进出口企业;该支付业务系统与海关税费信息同步,企业可及时查询了解需支付的税单记录。

2)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是原来网上付税的进一步优化,是电子支付业务的银行、进出口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公司高度融合的产物。引入了第三方服务的理念,简化和改变了税单流转方式,该系统与原来网上付税相比更加安全、快捷。企业通关时可直接在海关现场取得税单,提升了客户在办理税费抵扣业务上的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海关注册十位编码的企业可以网上在线申请开通电子支付,电子签约,签约流程更加简化。税费支付种类增加,基本涵盖了海关通关所需增收的绝对多数税费种类;支付企业范围扩大,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默认报关单上经营单位、收货单位、申报单位三类企业之一,均可在支付平台上查询到属于该企业的税单,并进行电子支付。

3)该系统以税单为单位进行支付,不在以报关单为支付单位,企业可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支付灵活性更强。企业可在海关现场领取税单,系统大大减少了税单的流转时间。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通过法人卡对操作员卡的不同授权实现财务、关务的独立控制。企业可授予关务操作员卡的查询权限,方便关务操作员查询相应的税费信息,并通知财务;授予财务操作员卡查询和支付权限,由财务直接进行支付。

4)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系统增加了支付功能,企业可通过法人卡授权给第四方企业代为缴纳相应税费,企业能直接查询到委托单位的税费单,并进行电子支付;系统在电子担保业务中增加了提前还款功能,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在税款到期前提前支付。

参考文献:

[1] 海关海规: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7号文件_海关法规《网络(),2012-02-09.

[2] 赵宇青.海关税费电子支付[N].珠海特区报,2011-09-12.

[3] 黎宇霞.试论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若干问题[J].北方经贸,2005(6).

篇7

[关键词]第三方电子支付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36-01

一、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即将推出的《2009-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将达5766亿元人民币,相比2008年的2743亿元增长110.2%。网上支付交易额连续五年增速超100%。2005-2009年这五年间,交易规模增长了近30倍。2009年网上支付行业发展速度超艾瑞年前预期,体现出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艾瑞继续保持对行业的乐观预期,预测2012年行业交易规模将超2万亿元。按照0.5%的收益率(营收/交易额)估计,届时行业营收规模将超100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在我国有极高的增长潜力。

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基于互联网,提供线上(互联网)和线下(电话及手机)支付渠道,完成从用户到商户的在线货币支付、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系列过程的一种支付交易方式。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是服务满足社会网上交易的需要,为买卖双方提供电子交易担保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的价值链理论

1985年美国著名的战略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价值链是一个组织特别是一个企业中那些能够增加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链条,即价值链。这些价值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活动。从波特价值链的角度考察,企业就是一个研发、生产、销售、移交和辅助产品生产活动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里面的每一个活动过程都产生价值为顾客服务。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代表着顾客需求满足的实现。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这些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它们是企业制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其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迈克•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三、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是整个电子支付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纽带,一方面连接银行,处理资金结算、客户服务、差错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另一方面又连接着非常多的客户,其中包括企业、个人、政府部门等等,使客户的支付交易能顺利接入。它是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自己本身并不创造实体商品,以给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为赢利点。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借助网络平台与网络第三方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简称)、银行等金融机构、给客户提供交易的各类B2B,B2C, G2B,G2C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网,莎啦啦鲜花礼品网,各类游戏网站,政府的便民部门如纳税等机构的网站系统),以及辅助网店系统提供物流服务的平台、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各类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互利的关系。另外,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包括支付网关建设、网站内容设计、特色服务、基本客户服务等。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价值链模型

图2中,辅助活动主要列出了与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各类机构。其中,第三方认证机构给参与网上支付的各银行、客户、商家提供身份认证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各类交易平台给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提供各类客户;物流服务平台提供商品或服务物理位置的转移等服务;网络服务接入商给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接入互联网提供主机托管等服务,其中移动网络接入服务是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基本活动主要列出了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必须为广大客户提供有特色的、让客户满意放心的服务,所以它的基本活动就在于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与各机构的有利合作,以及内部服务的结合构成了它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取胜的企业价值链。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篇8

“第三方电子支付”一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字眼,在步入21世纪之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应用。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电子商务也成为商品交易的最新模式,但是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交易双方不能谋面,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流与物流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又是相互分离的,无法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交易双方的博弈:即卖家不愿意先发货,怕买家没有诚信不给货款;买家也不愿先付款款,怕卖家不发货或者发假货。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购将不能进行。第三方电子支付正是为了解除交易双方这种不安全感运用而生的,它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平台。该平台通常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是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收到货并进行检验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这种支付模式不仅具有资金传递功能而且可以对交易双方起到了约束和监督的作用。像支付宝、财付通、paypal、易宝支付等等,最初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这种担保功能运用而生的。

一.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

1、市场更加规范竞争愈加激烈

从时间上来看,虽然早在1998年我国已经有第三方电子支付,但是目前普遍将2005年称为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元年”。2005年2月,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花费3000万美元的巨资开发,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出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在2005年前后集中出现了近50多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但市场规模也仅仅只有163亿万,在短短的六年的时间里,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经历了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更多的商家和企业涉足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在不断地竞争和整合中发展壮大。进入2010年更是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具探析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文/李娜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先是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先后重新规划移动支付,而后是美国电子商务网站eBay旗下支付系统PayPal宣布与中国银联合作,以便中国银联的用户进行海外网站的购物结算,同时又降低向商家抽取的佣金,以对抗支付宝“零交易费用”的竞争策略。8月份“超级网银”的上线,可以说对那些只做接入银行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2010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虽然消除了某些第三方支付企业业务发展的盲目性,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场更加正规化、健康化。同时也将促使更多的支付服务运营主体参与该市场中来,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同比增长118.1%,并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另据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49.0%的市场份额居于市场首位,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财付通以20.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8.4%、7.5%和7.4%的市场占比分居三至五位。

2、拓展业务领域构筑竞争壁垒

从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具体的业务操作层面来看,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虽然一直在不断完善自身业务,但政策监管的空缺,却纵容了乱象丛生的生存环境:诸如盗号、窃取密码、钓鱼网站、诈骗、涉黄、涉毒、洗钱、逃税等与其相生相长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无数行业发展史表明,初期国家为了支持某行业的发展,总是给其提供宽松的环境,甚至对一些打球、钻政策空子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就会插手进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规范、监督与管理,以保证行业继续健康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重拳出台大大规范了当前发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对其起到了的引导作用。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竞争壁垒也不高,有人将其盈利模式形象地比喻为收取各种资金在卖家和买家之间流转的“过路费”,单一而透明的盈利模式,使得其背后的利润点也是非常低而单一的。所以,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必须要想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增强竞争优势,就又必要走规模化、独特的自身定位及向行业的纵深方向发展的路子。所以,众多第三方电子支付除了专为网络交易平台及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之外,都纷纷开始涉及保险、航空、票务、基金、房产等,覆盖了从B2B、B2C、C2C、网游到航旅、教育、生活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等众多领域。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0年受央行利好政策的影响,支付企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开始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支付宝、财付通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推出面向生活服务的开放平台战略;快钱、汇付天下、易宝等企业依托其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经验,加大了在航空旅游、保险基金、教育等领域的拓展。随着网络经济的渗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缴费也逐渐趋向网络化。自2010年4月份以来,国内多个大城市相继开通以支付宝缴纳水电费以及暖气费等相关费用的渠道。支付宝在2011年推出”快捷支付”和”快捷登录”计划,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支付成功率和用户体验,使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支付宝还通过收购安卡支付,与银行和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在航空等传统领域的行业地位。财付通除了传统团购、游戏等优势领域和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加速合作拓展外,一方面,推出了“财付通一点通”(信用卡快捷支付)业务,大幅改善了用户支付体验;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物流和钢铁等行业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体系,利用大宗交易拉升整体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银联在线支付则强力推出了”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以及认证支付、快捷支付等服务;并依托其传统金融机构背景优势,拓展航空、保险、通信、快速消费品等行业,推出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拉升整体交易规模。而对于主要面向行业应用和企业服务的快钱和汇付天下,2011年逐步从网络购物、商旅服务等传统意义的第三服务产业,向传统金融、直销、物流等交易规模更大、信息化需求更高的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一产业进行产业链纵深拓展。易宝支付更是在前几年就联合国内多家银行开通网上话费缴费的业务,并在国内多类考试缴费中引入网上缴费功能等。这无一不彰显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持续创新在传统行业的拓展与应用。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思考

支付牌照的颁发对于电子支付产业而言,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获得市场的肯定,被正式纳入到国家的政策监管体系之下,这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很多提供第三方支付的企业来说,获得牌照仅仅是一个开幕,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寻求业务创新、拓展业务领域、进行差异化发展、创新新的盈利模式,才是企业生存壮大的关键。

1.支付移动化

移动支付眼下已然是移动领域最热门的应用,据易观国际日前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移动支付正在成为电子支付业继卡基支付、网上支付后出现的又一股新兴势力。国内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手机支付业务,乘坐公交车、订酒店、订机票可以通过刷手机来完成,另外,手机还可以实现手机购物、食堂吃饭、买彩票等。正是由于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前景诱人,因此,移动支付已成各领域企业都看好的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各支付厂商纷纷加大了对移动支付领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互联网支付厂商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三家电信运营商也已于2011年相继成立支付公司。

2.支付全球化

2011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小额出口业务的总体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100%,并由此带动了跨境第三方物流、跨境支付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然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环节长期以来一直被未取得国内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外资支付机构垄断。面对境内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海外支付企业的进入,跨境支付市场无疑是第三方支付的下一个争夺点。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尘埃落定,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加速布局跨境支付领域。截止2011年11月,国内已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银联涉足跨境支付业务。预计未来跨境支付竞争将愈加激烈。

3.支付多元化

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规范,第三方支付步入多元化发展快车道。一方面,体现为运营主体企业的多元化。截止2011年底,已有101家支付企业获取牌照,这些企业涉及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众多业务领域。另一方面,体现为支付业务的多元化。随着政策地位的确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得以在横向层面拓展更多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同时实现在不同业务领域产业链上的纵深拓展,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盈利增长点。

篇9

本刊“2006电子支付产业调查”自今年3月6日启动,至4月7日截止,历时一个月。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共有400多家企业,他们都是进行在线交易较为活跃的互联网公司,这些企业以中小公司居多,占比达到75%以上。本次调查采用了包括在线调查、电话调查、数据库定向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形式,共收回问卷366份,其中有效问卷322份。此次调查主要从商户的视角出发,样本数量有限,调查时间较短,相关结论难免有失之偏颇之处。文中所述观点仅代表本刊意见。

现状篇

在互联网概念重新被资本市场追捧的同时,“鼠标+水泥”的电子商务也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从2001年至2003年,虽然不少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得以进化,但传统的支付手段仍然阻碍着新商业模式挺进的步伐。而近三年来,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在成长,据相关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这一市场的总交易额可达到605亿元人民币。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的步伐更加轻快起来。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也从商户角度感觉到了电子支付市场的高成长。

电子支付一路飙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被调查的商户对电子支付这一结算形式十分热衷。在业务结算中,电子支付与其它交易结算形式相比,使用率较高,在某些企业中已超过了60%。货到付款、邮政汇款、银行电汇等传统形式仍有一部分忠实的使用者,所占比率分别为39.4%、12.3%和6%。货到付款在同城结算业务中应用较为广泛。电子支付除了在使用率方面一路飙升,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的交易额占企业总交易额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一半交易额的商户占总体被调查企业的41%,完成总交易额11%~49%的企业占比达到33%。起步较早的网上支付仍然是电子支付形式中的绝对主力,完成的业务量占比达到80%以上。电话支付这一新形式也逐渐被商户重视起来。不过,目前,商户对移动支付的态度有所保留,47%的商户对其持观望态度,40%的商户看好这一支付形式,9%的商户并不看好它。

支付市场信心不足

尽管第三方支付公司在2006年格外活跃,但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商户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依赖程度并不是很高。在选择支付模式时,有56%的商户表示愿意与银行直连,另有38%的商户选择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无论与银行直连还是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商户都需要开放业务平台的接口。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为商户提供支付服务的同时,也在运作与之相同的业务交易,当商户开放平台接口,在这一平台上的客户数据就有可能会流失。因此他们更愿意与银行合作。商户们对自行研发支付平台的兴趣不高,只有6%的商户考虑自行研发支付平台,其原因在于这种模式会大大增加自身的技术投入和运营成本。对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如果希望吸引更多的商户,如何处理好与商户的竞合关系是一大难题。另外,只有25%的支付公司为商户提供了小于或等于3天的结算周期,38.7%的支付公司与商户之间的结算周期在一周左右,另有36.3%的支付公司提供了两周或两周以上的结算周期。因此,在结算周期偏长的情况下,自家资金的安全如何保证也是一些商户不小的顾虑。

用户最看重安全

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电子支付考虑的诸多因素中,64.5%的商户首选安全因素。39.8%的商户很关注电子支付是否快捷和方便。这同时也是支付公司和银行共同关心的要素。因为支付产业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安全产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从技术角度看,国内电子支付的安全系数远远高于国外,但是从支付安全管理而言,与国外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少商业银行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使用第三方证书和动态密码作为支付安全的双保险等等。在关注安全的同时,电子支付的快捷和方便等因素也受到商户的重视。如何让商户更安全地完成支付,同时又能保证这一过程快捷方便,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很大挑战。 面对目前市场现存的几十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商户以实际行动进行了投票。76%的商户首选支付宝,同时也选择YeePay、网银在线、银联电子支付等公司作为自己的支付合作伙伴。

环境篇

虽然支付市场告别了需要用麻袋运输纸质票据的“石器时代”,但整个市场仍处于“拓荒”阶段。商户、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是这一市场中的主要玩家,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正不断演绎着这个市场中的新规则。

三方关系日趋理性

业界曾流传着第三方支付公司有可能在未来的支付链条中被淘汰出局的传闻。不仅如此,来自相关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也显示,在未来605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支付市场中,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正在呈下降趋势。但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三方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即在目前阶段,商户、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市场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三方是市场的共同培育者,缺一不可。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商户、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并没有完全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些地方还存在相互抢位现象。不过,这一现象应该只是暂时的情况,有关调查数据也表明三方的关系正日趋理性。有66.7%的商户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有效地帮助他们处理了交易流,同时另有30.1%的商户认为与之合作省去了与多家银行谈判的麻烦。

商户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业角色尚没有明确的认知。有45%的商户认为这一群体应该是技术角色,另有33%的商户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属于金融角色。在选择第三方支付公司时,66%的商户希望他们拥有较强的银行背景,21%的商户则希望他们有较强的电信背景。

在与银行合作中,商户对自己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认识得比较清楚,有65.4%的商户认为自己和银行之间只是进行网上交易的结算关系。不过在与银行的深入合作中,也有23.7%商户认为自己已经成为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渠道商。

银行是支付产业主体

在调查中发现,有91%的商户表示银行与自己的合作态度很积极,只有极少数的商户表示银行的态度没有转变。从银行角度而言,不少大银行更乐于与规模较大的商户进行直连,同时也不放弃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整合中小商户。

100%的被调查商户相信工行将在电子支付产业链上发挥重大作用。来自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的数据表明,这家银行通过电子渠道完成的交易量已经占到总交易量的28%,未来有可能占比更高。招商银行则以创新能力、强大的营销能力以及较好的服务受到商户的欢迎。以浦发、华夏等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在支付业务上表现得极为活跃。在走访中,有关人士甚至预言,中小商业银行正在成为推广多种金融产品的渠道。当各商业银行都在零售业务上精耕细作时,浦发等中小商业银行在创新速度上体现了极大的优势。商户对中小商业银行群体也寄予厚望。

在对“2006电子支付产业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尤其关注商户在调查中的意见和建议。在调查问卷的开放题部分,我们发现商户对各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格外关注,发表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应被调查者的要求,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特增设了商户心中的电子银行前五家排名。

它们分别是:

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浦发银行 华夏银行在这一排名中,工商银行被关注的程度最高,有52%的用户首选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时间较早,广大的客户基础为其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商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也有目共睹。招商银行位列第二,有18%的用户看中招商银行在营销方面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他们尤其青睐招行在网络银行方面开发的一些个性化产品。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的种种努力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虽然这些银行的规模不大,但他们在电子银行业务上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姿态很受用户的欢迎。同时,这些银行也为客户提供了一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调查结论

通过本刊“2006电子支付产业调查”,我们了解到商户对支付市场的认知情况和基本的判断。虽然电子支付已经被很多商户作为首选的支付形式,但这个市场仍然处于开拓期,安全和信用等问题也影响着支付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商户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理顺。不过我们认为支付市场必定会迎来由乱到治的景象。正如当当网市场总监张睿帆所言,支付产业链上的伙伴们需要密切配合,共同撑起支付产业的大梁。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推广高级经理王兵也表示,银行作为支付产业的主体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比如加大在支付业务方面的投入,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推出保障支付业务安全的更多新举措。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旭进一步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要找准自身定位,不要在基础的银行业务方面跟银行正面竞争,专注于差异化的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专注和创新将是电子支付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

篇10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建设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

一、引言

1、国际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在19 世纪初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后,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得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继而成为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将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作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瞄准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计划”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而引领潮头的当属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2001年起就启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取得了瞩目的教研成果。李艳梅,冯婉玲(2003)指出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即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要有明确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要有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架构,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要解决好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孙宏斌、孙元章等(2006)对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运用了课内研究型的授课方式(历史溯源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和课外自选研究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通识性、研究性和趣味性,建成了高水平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并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建成了《电力系统分析》国家级精品课程。阎绍泽,申永胜(2009)指出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并运用于机械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之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效果均有了显著提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其他高等院校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浸润”的教学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发现法和问题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研究型题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理论课课堂、研究型教学的“双主模式”等,对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金融学与电子商务学科、管理学、信息科学的前沿进展交叉融合的创新课程,主要体现电子商务的“资金流”运动规律和知识体系,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杨琦峰教授负责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目前已通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考核,申请获得湖北省省级精品课,该课程教学队伍保持前沿研究的活力,以持续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精品课程建设,将科研主攻方向和该门课程建设方向统一起来,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为载体,经历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以研带本”实施阶段,实现科研成果向教研、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态势,在国内同类课程建设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优势。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在线支付)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是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持续支持较多的团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在2010年2月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分析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授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往往过分依赖课程负责人。教研成果及教学资源集中在课程负责人手中,其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性差,导致优秀的教研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和延续,课程质量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大学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知识体系完备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材。针对《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国内同类教材主要有“电子支付与结算”类和“网络金融”类。“电子支付与结算”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周虹副教授(2009)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东北财经大学李洪心、马刚(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及李洪心(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结算”;西南财大帅青红(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李蔚田、杨雪、杨丽娜(2009)主编的“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祝凌曦(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类主要有:陈进、崔金红(2010)主编的“电子金融服务”;张劲松(2010)主编的“网络金融”;岳意定、吴庆田、李明清(2010)的“网络金融”。已有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材并不能涵盖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当前课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处处为使用者考虑、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材内容取舍、结构布局、板式风格、配套资源等方面与国外优秀的立体化教材存在较大距离;教材辅助教学系统欠缺,与之配套的音频、视频等电子化教学资源不足。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传统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方式过度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缺乏音频、视频等电子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将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迫切需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为课程定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配套的教育技术。

第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国精品课程主要是针对评审的要求而建设,而评审的要求并不能直接的反应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优秀的课程在入选之后,会缺乏与教学的再次交互,在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案例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教学服务系统、数字化开发试验平台系统。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保留教学内容中经典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体系重构,及时地将课程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发展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着重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纲领,以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为辅,开发适应该课程教学需求的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提出 “科研、教研与教学”协同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实现《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变革,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中。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协调一致,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态度。为此,必须形成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针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平台三大方面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第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针对教育部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定位,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型特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强化科研、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联动与协同发展,建成《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将课程组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教学优势,建成“精品+特色”课程。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和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使课程建设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

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如图1所示。

(1)教学内容建设。在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处理好先进性与规范性问题。力求使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体现“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分类梳理、模式匹配”在对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归纳整理,在形成教材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和“项目驱动”方法获取前沿理论知识和实现前沿问题的探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关于《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类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及其局限性分析,展开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知识能力体系研究,逐步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重构。

(2)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于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项目训练模式等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驱动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归纳出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驱动 “以研带本”模式,以项目/实验为依托,以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在项目/实验中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将“科学假说驱动法”、“综述研究法”、“科学查新法”、“演绎法”、“比较法”、“实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导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纲领,以学科课程为中心,辅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

(4)教学管理建设。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检验,开展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动态评价研究,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优化。建立项目研究成果的动态优化、更新与维护机制,促进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指导方案与激励机制。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将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解决讲授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效果过分依赖于课程负责人的局限性;解决成果的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问题。同时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整合。

4、《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1)案例库。根据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形成系列专题、案例用以支持“Seminar”模式,用以开展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初步形成以下前沿研究专题: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在线支付服务体系、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无纸贸易在线支付集成、城市一卡通支付模式、校园一卡通支付结算模式等。

(2)项目库。依托课程组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成果的实施方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教育部国家级项目等的项目成果以及项目中引申、内涵的专题纳入项目库中。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案例库相比,项目库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创新研究,针对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3)教学资源库。进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有《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资源梳理与探究性方法匹配研究,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库。对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电子支付知识模块。如现代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与结算、在线支付协同监管等;二是网络金融知识模块。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进行全面梳理,采用“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进行整体考虑和系统设计。

(4)试题库。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相应的,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网络教学服务系统。

(5)开放性实验平台。建成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数字化开放性实验式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的实训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创新的基础理论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形成小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支付的技术和原理开发小型支付系统,如低碳交易系统、未支付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知识原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实验内容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实验项目要求的框架内可以进行全程自主创新;二是指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低,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调研、设计、编程开发,突破实验课学时的约束,使学生整个学期都能参与实验;三是指实验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增删改,并可与其他高校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6)立体化教材。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开发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纸质教材是以书面形式印刷的教材,除了包括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模态的内容,如图画、图表等,以及对其他模态内容的提示,如在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音频,到什么地方(如精品课程网站对应模块的网站链接)才能找到这些内容等。电子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教材,可储存在光盘、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中。电子教材不仅包括纸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其他所有与其匹配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包括课件、电子教案和录音等,还可附有相关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的链接,甚至还可能包括练习答案等。演示教材是用PPT或者其他软件编写的教材,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用于教学,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层次、特点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用于教学。演示教材应该是只提供给教师的,它不仅仅是电子教案,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所以它应该包括纸质和电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也包括一些教学内容的链接和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多模态材料。其中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统称为数字化教材,置于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发展。

四、总结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过去以评估为主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为面向教学,旨在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建设,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武汉理工大学培养了五届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本课程组正在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列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规划教材。

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和相关专业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进一步力争将该课程建成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营造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学氛围,建成富有特色、辐射性强和影响力大的课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95,71073122);教育部社科基金(07JA630028,08JA630064);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及支付结算类相关课程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13).

[2] 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8).

[3]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优化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 阎绍泽、申永胜: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6] 吴於人、于明章、鲍鸿吉、顾牡、毛骏健:踏踏实实创建现代探究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5(6).

[7] 门、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 王淑娟、齐明: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9] 蔡冬梅、刘丰文:开放式学习环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10] 赵姝、杨晓露:精品课程探究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实现――以国家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11] 邓杰、白解红、邓颖玲:“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