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篇1

关键词:新高考;人才培养;选考制度;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高考改革成效截至目前,浙、沪等首轮试点省份已经有四届新高考学生进入高校,新高考生源的学业发展情况是评价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2020年1月,在前期持续跟踪评价基础上,笔者对试点省份6所高校的93名教师和新高考生源进行访谈,涵盖高校招生部门、教务部门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学生群体包括2017级、2018级、2019级新高考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了解新高考生源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可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后续改革省份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从总体上来说,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在满足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新高考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等多元录取方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也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首先,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录取,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了学生调剂的可能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新高考招生录取政策认可度较高,这也是新高考改革过程中阻力较小的措施。其次,试点省份探索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录取方式,实现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的转变,满足了普及化阶段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再次,新高考在增加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性的同时,也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内涵建设。最后,新高考促进高校内部招生与培养工作的联动,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衔接,促进高校招生与培养的一体化衔接,拓展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边界。从学业表现上来看,新高考生源质量因为学校类型、专业、招生模式等差异而有所不同。试点省份高水平大学因为有充足的生源,又可以对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的等级予以限制,可以确保生源质量不降低,省属高校和高职院校部分优势专业生源质量还有所上升。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继而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1],试点省份将学考成绩与招生录取“硬挂钩”也保障了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学科基础,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潜力,学习后劲足[2]。但是同时,新高考给高校招生与培养带来一些挑战,尤其是学生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要求不一致而带来学业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北京等四个省市已按新高考模式招生录取,因为考试科目设置、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首轮试点省份新高考生源学业发展状况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的隐忧,在后续改革省份也可能同样存在,应该引起重视与提前应对。

新高考生源学业质量隐忧

第一,学生功利化选科的隐忧。新高考选考制度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成绩。但也有学者认为新高考学生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基础[3]。因为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问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驱赶效应”既对成绩中下的考生不利,也对成绩优秀的考生不利[4],带来功利化选科倾向。学生会首先选择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而不是感兴趣的科目,试点省份物理选考人数“断崖式”下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跟踪评估发现,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专业学习困难,难以适应专业学习要求的学生,有的只能转到文科专业。同时,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也倾向于放宽专业选考科目限制,一般是二选一、三选一,甚至不设限,这就造成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现象,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但在严格限制选考科目的情况下,也会带来报考人数下降,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总之,在新高考促进文理融合的改革目标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文不理”,继而带来理工科学生学业困难。尽管部分高校会采取先修课程、微课、加强基础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补课,但收效甚微,与传统文理分科的学生相比,大学物理课的不及格率增加,学生整体成绩差。学生功利化选科的根本原因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未能很好地解决不同选考科目之间分数转换的等值性和可比性的问题,很难阻止出现功利选科博弈现象[5]。从对北京第一届新高考生源的调查来看,学生选科相比首轮试点省份更加理性,物理选科人数下滑的并不凸显,但学生选科存在盲目和随意性,其在高校学业发展状况亟待跟踪评价。第二,学业水平考试降低难度。我国从1990年开始正式确定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意图是将衡量高中毕业生全面素质与合格考试,同以升大学为目的的选拔性高考区别开来,在高中合格考试及全面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高考科目数量,也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拔新生[6]。新高考在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同时,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个科目成绩与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成绩组成考生总成绩[7]。学业水平考试的质量就成为新高考“统考+选考”科目设置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从跟踪评价来看,浙江省探索外语与选考科目一年两考,学生会尽早参加选考,如果能够达到高分或者满分,就不再学习这门科目,所谓“早考早了”“考完一门扔掉一门”;上海市将地理和生物科目等级性考试固定在高二进行,多数学生会本着同样的目的选择这两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尤其是物理、化学等传统理科科目,学生选考后会放弃这门科目的学习,这也造成新高考生源学业困难,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北京等后续省份等级性科目考试放在高三年级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合格性水平考试难度降低,而且在北京高考方案中对学生的合格性考试仅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就可能存在“放水”的情况,学生进入高校后也会很难适应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要求。这就有违新高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关联度的改革初衷,应该引起重视。第三,生源质量呈现两极分化。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方式,增加学生选择性、专业认同感,继而提升生源质量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使得冷门或者弱势专业产生生源危机,继而影响生源质量和办学质量。同时,新高考选考制度设计及其等级赋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高考成绩区分度降低。从跟踪评价来看,一方面,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录取分差拉大,各专业之间的生源差异比较大,同一所学校有的在二段线以上招生,有些专业在二段线以下二三十分,专业之间的分差比较大;另一方面,即便在高水平大学内部的优质生源也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在参加学校校测环节,或者入学后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考试的时候,学习成绩有较大差距。这给高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为学生成绩明显的差距,同一个专业混班教学难度大;有的学生基础好,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基础,无法用同一个卷子考试,教学评价难度大。同时,那些长线、冷门、缺乏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减招或停招、退出的风险,如何突出特色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脱颖而出,成为高校招生与培养环节的难题。第四,高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我国为解决就业难题,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大规模扩招100万人[8]。当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功不可没,但其也存在隐患。跟踪评价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因为报考人数多,生源质量有所上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高,但同时部分院校表示高职生源有所下降。一方面,高职院校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模式,试点省份实施统招、单独招生、提前招生、“3+2”、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模式,学生来源多样,学习基础也不同,生源质量呈现阶梯式分布,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因为选考科目与所学专业的不匹配,高职院校因为师资等局限,也不可能像高水平大学那样开设“大学物理”等先修课程,或者单独编班进行针对性教学,难以弥补学生因选考科目带来的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9],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出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应对新高考生源知识结构和生源质量多样化的挑战,尤其是要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果高校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因为“文理融合”的改革初衷而导致“不文不理”的局面,势必将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新高考生源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长远影响。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对策略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高考背景下,应该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监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从政府、高校、高中、学生、社会等多角度统筹引导学生和学校的理性选择;关键时候高校要有危机意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完善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促进大中衔接,统筹考虑高中教学与考试、高校招生与培养等环节,建设发展性、开放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一,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拓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将成为影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新高考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成效,关系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继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加强高考综合改革跟踪评价研究,研制高考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对新高考学生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的跟踪评估机制。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第二,深化评价改革,引导学生合理选科。目前,教育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三种途径引导学生合理选科:一是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引导高校合理限制选科。二是第三批8省市实施“3+1+2”科目设置,限定物理或者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三是启动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功利化选科问题,还是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府部门、学校、学生、社会等统筹协调,协同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对高中和高校的外部评价机制,改变以高考升学率、最低录取分数线等为标准的评价导向,引导高中转变育人导向,推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制度约束和引导个体、学校的理性选择,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第三,加强危机意识,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新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引导高校审时度势,对新高考可能带来的生源质量冲击有充分认识,及早应对,集中精力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制度建设,处理好宽口径培养与专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质量。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完善专业准入、调整与退出机制。同时,对国家需求的基础学科和特殊专业要予以保护。三是加强高职院校发展保障,缓解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多重压力,包括多种招生模式生源质量差异、高职院校扩招、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等带来的外部压力,探讨适当拓展优质高职院校与优势专业上升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高校、高中、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领域,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高风险、高利害、高关注度的综合改革。系统推进高考改革包括:一是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于试点省份改革成效的系统评估,对后续改革省份改革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有充分预估,做好风险预案。二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完善高考选考制度、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安排等,加强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三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培养全过程的衔接,加强学考与高考关联度,尤其是以“合格”“不合格”划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省份,应提供各门考试科目的原始分,高校招生录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予以参考,从而保证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凤.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学业表现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7):73-78.

[2]钟秉林,王新凤.基于高校学生发展视域的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考试,2020(10):1-8.

[3]邵光华,吴维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2017年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8(6):50-55.

[4]王新凤.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0,8(1):58-66.

[5]罗立祝.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14-20.

[6]杨学为.高考文献(1977-199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4-09-05(6).

[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2021-04-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23)[2021-04-23].

篇2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能力水平强的人才,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全面激发,让高考发掘更多的综合人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新高考改革下报志愿攻略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其一,选学校VS选专业?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其二,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其三,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1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2新高考有哪些劣势

1、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数学取消文理科后,势必造成数学考试难度下降,再加上物理、化学成为选考科目。因此男生高考比较吃亏。从2015、2016年高考就能看出端倪。考进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的女生大幅度增加,而男生大幅度减少。提案人并不是性别歧视,总体说来,男生理科天赋一般强于女生。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提案人认为中国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担忧。

2、学生课业负担更重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作乙作业等,学生学习效果差。

紧接着,恶性循环来了:每一科目的老师怕其他学科老师挤占自己学科时间,布置作业加码,学生就陷入了题海中了。教委虽然三令五申,不准进行周考、月考,但各学校均以各种名目进行模拟考、周考、月考、综合考、联考。考得天昏地暗,考得日月无光,考的学生快要吐血。学生思考时间少了,悟性降低了,能力当然就降低了。这几年来,抱怨学生素质下滑厉害的高校老师明显多了。

高考改革前后具体对比1、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

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篇3

20*年,*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作为教育大省,*的高考一直在变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体归纳出*的高考“十年换了5个方案”。如此高频率的变换,在该省设计新高考方案时也未能幸免。

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年*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方案的一大特点。”*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当年*高考结束后,爆发了几次考生和家长上访的,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对于*频繁调整高考方案,*认为,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它不仅是一个考试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与公平、稳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篇4

关键词: 新高考方案;艺术类考生;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新高考方案将于2017年在全国推广施行,目前只有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做出相应改革。

在新高考方案即将施行的前提下,如何能在兼顾专业课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文化课成绩,就成了摆在当前教师和考生面前一个共同的课题。

一 艺术类考生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

1、教育特征

通过近几年对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课平均分数追踪调查发现其高考文化课成绩大多停留在 300分左右 。究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二:其一是由于艺术类高校在录取考生时对于专业成绩要求较高而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相对较低,因而造成对文化课的学习动力不足,对文化课的要求上只求上线;其二是兴趣爱好使然,有的专业从小学就已明确了方向。对于文化课仅限于课程安排。因此,对于艺术类考生的历史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艺术生的教育现状和教学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2、性格特征

当今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再加上有的艺术授课形式单独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文化课的集中授n模式下,这种特征则表现为自由散漫,给文化课的授课带来严重困难。但由于艺术类考生大都处于青少年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故可塑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并适合艺术生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完成教学。

3、思维品质特征

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需要较多的利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重要特征就是非逻辑性。而文化课要求较多的利用逻辑思维,这就需要缜密的思考问题,不能跳跃,不能随意组合。这与艺术的形象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两种思维的特征,选择较好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两种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差异。

二 艺术类考生历史有效教学措施

1、把握教材,大胆取舍

自2014年新高考方案公布以来,北京和上海等地施行走班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不难看出二者改革的本质都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尊重学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在艺术考生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现有水平、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在充分尊重新高考改革观念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艺术生的现状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历史教材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大胆取舍,将现有的教材内容按照客观规律重新编排,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编排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按照 个人习惯编写知识体系。对于一时不易掌握的内容坚决舍弃。

2、语言平易,方式灵活

语言是课堂上教师使用最多的知识传播载体,同时语言也有多种表达方式,在何时、何情境下用哪种语言方式就要看具体的教学需要,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语言表达上充分考虑艺术考生的现状,尽量采用平易的语言。

3、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本文所说艺术类考生是对高中阶段从事艺术专业学习考生的笼统提法,按照所学专业可分又为音乐、美术等,由于专业的不同在其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由于这些特征,使得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础和能力差异明显。表演、美术和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对历史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因而在上述所考查的历史能力方面较有优势。而音乐、舞蹈等专业与历史学科联系较远,因而学习过程中在上述基础和能力表现上差强人意。所以对于舞蹈、音乐考生强调基础,教学进度放缓难度降低,而对于表演、播音和美术的考生则要提高在基础知识的要求,训练强度加大,难度亦应有所加大。

笔者由于对于艺术学科特征不甚熟悉,纰漏、粗浅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彭兆春,论艺术的情感特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1月

[2]房伟,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张菊芳,新课程标准下对艺术生的物理教学研究[D],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2009年3月

[4]王洁,解析高中艺术生的“文化断腿”现象[J],才智,2011年第1 3期

篇5

一、旧高考模式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原因

旧高考模式中,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着部分致命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来自于考试模式所带来的变化,而且也源于家庭及学校对旧高考模式的解读和反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历史教学目的和功能不清晰。虽然设立历史课程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高中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部分中学为了高考而高考,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内容;第二,历史课堂被孤立,与学生生活关系不紧密。目前的高中历史课程基本是一种固定模式,如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沿革等,这些生硬的东西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教师对学生缺乏引导。旧高考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他们负责向学生教授内容,布置作业。日常中较少了解学生的真正诉求,也缺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或者广泛阅读,最终致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单调乏味。

这种弊端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历史观念的束缚。在旧高考模式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家长和学生对文理科的倾向性更加明显。理科好就业,因此大部分选择读理科。这种极端的思维和做法造成的结果是理科生不涉猎文科相关知识,文科生也无法对理科知识产生兴趣,最终使得各高中重理偏文,并且如此恶性循环,使学生的知识面受限。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新高考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致命一击。高考改革中不再文理分科,而是从整体上考查学生。这一巨大变化,引起了各中学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的高中重视。他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需要根据当地的教育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辅导各位学生开展学习。

1.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单向教学活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然而,现有考试模式的变化引发了历史教师的热议和反思。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应当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技术进行讲学,同时也可以自制一些教学道具。历史课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学生与历史的关系过于遥远就会使得课程变得枯燥。如果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照片或视频,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能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和具体。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文理科生的优势,对于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或者在某个方面互相学习、互相协助。例如,理科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擅长年代推算题和地域记忆,可以由此帮助文科生。再次,教师在讲解课程中,可以采用归纳式讲解、重难点讲解或者讨论式及演绎式。归纳式讲解是在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后,分析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对零散、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重难点讲解可以提取历史知识中的重点知识,或对难点知识透彻分析。讨论式是将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远远不止于教材相关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及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已有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历史讲堂中。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生活中与历史相关的信息,并搜集和整理。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并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案例,结合时事热点分析。

篇6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考复习 备考效益

高中化学科目是高考理综必考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化学复习效率比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没有讲究备考复习策略。其实,高考化学试题大部分是考查考生对高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评估考生的学习发展潜力。为此,广大考生不要一味地沉浸在题海之中啃“硬骨头”,这样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收不到良好的备考效果。那么,如何抓好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呢?笔者认为,广大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好高考化学这场硬仗。

一、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新高考方案中占比42%左右 。为此,高考化学不能忽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复习。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才可以扫清高考化学备考复习的障碍,攻克高考化学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拦路虎”。在实际中,有些考生往往化学基本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导致高考化学成绩比较糟糕。考生应该要讲究基本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基本知识的复习实效,狠下功夫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弄懂、吃透。然而,一些考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一遇到化学实际问题则难以入手。也有些考生总觉得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太抽象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摸透其中的“奥秘”。那么,该如何去记忆与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呢?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中的关键字或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学习与理解其中的本质及内涵。[1]

比如,对“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高中化学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大多数考生是通过背诵来强化记忆,然而这样一来只记住了文字的表层意思却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深层内涵。假如考生对上述中的“改变”、“一个条件”、“减弱”等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则会发现抽象理论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第一,对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而言,“改变”一词是指增大还是减小(升高或降低)?第二,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是否一定会移动?为什么?第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两个条件或多个条件,能判断出平衡移动的方向吗?第四,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状态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大气平衡、水平衡、生态平衡、贸易平衡、人口发展平衡等。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流日益受到污染,虽然河流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污染,但河流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清澈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说明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影响,而非“消除”影响的实际例子吗?通过这番研究,相信考生对勒沙特列原理就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解答这个知识点的题目的应用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二、 实施作业改革,提高备考效率

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以来,高考化学科目的考试比重有所下降,教师布置作业的量也越来越少,考生完成化学作业的时间也逐渐减少。在新的形势下,对高中化学作业实施改革与优化,是符合新高考方案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改正一道错题的意义高于做一道新题。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错题这个“工具”,引导考生认真做好错题题析。每次模拟等大小考,笔者就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布置作业,即让学生做好易错题的题析。为了节约学生抄题的时间,笔者要求学生直接在考试试卷上做出题析,并要求学生保存与整理好题析,平时多花点时间去复习与巩固。为了检查学生的错题题析的完成情况,笔者会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查阅或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笔者发现,学生在做题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纠错与改错的感悟与体验,经常会受到许多启发。[2]

三、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实验文字表达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是理综考试化学科目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也比较怕麻烦,没有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复习实验知识,致使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掌握不牢,做理综考试时遇到实验题便无法下手,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见到化学实验题就直接跳过,直奔其他大题而去。实验教学中“讲实验”还是“做实验”,相应的学生对实验题应该有很不一样的分析能力。在高三复习中,笔者则常常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题,只要花点时间去钻研,每个学生均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一些学生对高考化学实验解题中常见的化学用语经常使用不当,错别字严重:如“搞、伴、抹、融、容”,特别是搅拌的 “拌”字考生写错的最多。为此,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加强学生对实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实验表达用语,经常要求学生写出及掌握仪器名称与实验操作步骤,并通过投影,让所有学生进行点评。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每一个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学会从仪器,试剂,操作,现象,结论”等方面完整描述、规范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文字表达能力。[3]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复习应该讲究复习策略,厘清备考思路,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搞好复习。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准确把握高考化学考试新动向,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带领广大学生走向丰收的季节。

参考文献:

[1]李月英.化学高考复习策略与建议[J]. 高中数理化,2013(11).

篇8

关键词:新高考;课程建设;四类三层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01-4

浙江省2014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浙江省的试点方案凸显高考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建设、高校教学改革的紧密联系。选择性教育思想和高考评价标准、多次考试、多种录取方式得到有效落实。与新高考方案相适应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促进学校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为目的,转变育人模式为途径,将高中必修和选修学分分别调整为96学分和48学分。物理学科如何开展选修课程建设,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1 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课程建设的依据

1.1 基于物理学科的性质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那些灿若星辰的科学巨匠们,几乎都是实验大师。物理实验课程应设计和实施实验探究方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评价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

物理学是严密的理论科学。物理学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与论证,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引领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对自然科学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物理选修课程应立足于知识和能力拓展,构建拓展类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物理学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物理学奠定了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课程应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

综上所述,物理选修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充分体现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作为评价的依据。

1.2 基于学校的办学发展定位

我校是县域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最强的学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的顶层设计加以落实。实施“自觉教育”,以主体性教育铺就学生自觉成长的通道。构建自觉课程,让学生进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打造自觉课堂,深化课堂改革,构建师生发展的生命场。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阶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物理课程建设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总目标;以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做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未来能力需求、大学专业和职业导向融为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和应对社会挑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掌握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2.2 物理课程体系

物理课程建设在功能上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阶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知识拓展类课程应多元化,职业技能类课程应专业化,兴趣特长类课程应个性化,社会实践类课程应课程化,研究类课程应项目化。物理选修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递进性,满足学生选课的结构性、方向性和个性化选择。

物理学习建立在对物理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之上。在物理课程体系上,按3个层次立体分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突出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物理现象。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物理学的知识、规律,形成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方法。

拓展类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一要重视物理学与人文科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交叉与拓宽;二要向大学延伸,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物理竞赛课程、大学AP课程;三要引入国外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四要校企合作引入专业技能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和专业化发展奠基。对基础类课程的拓展延伸,要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迁移应用过程以及渗透在课程内容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提升物理知识、方法的建构和探究能力。

研究类课程――面向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适合部分在物理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注重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为拔尖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问题出发,突出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及时吸纳现代物理发展的新成果,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物理学科选修课教材开发的4种途径:一是学科组自主研发选修课程;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选修课程;三是与高校教师联合开发选修课程;四是与兄弟学校联合开发选修课程。

课程开发立足于6个要素。物理学习强化对物理知识建构、方法内化、探究能力的培育以及科学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学习力提升上立足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等6个要素。系统构建选修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结构多元,尊重选择,激发潜能,差异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的物理观念、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2.3 物理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群

学校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企业、社区、家庭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持力量。在四大选修课程体系中,如表1所示,职业技能类课程开发难度较大,可充分利用当地企业提供的当今世界本领域中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人才和文化资源。我校物理学科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如浙江银轮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联合打造多层次、可选择的机械工程类和电子工程类课程群。在“水平Ⅰ”选修课程的基础上,以研究小组的方式开设项目课程(水平Ⅱ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学生项目学习,探索更高难度的专业知识,由此形成两级梯度课程――通识性的选修课程与高层次的研究项目课程。

3 物理选修课程的实施

3.1 物理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层次性

知识拓展类中的能力发展类和专项研究类按内容难易在三个年级分别安排。专业技能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安排。研究型课程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安排。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分别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内容要凸显选择性。从学生发展现状、学生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的递进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研究性出发,整合基础型和拓展型教学内容,实现选修课加厚加深,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2 建设专用实验室,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

学校物理特色课程群建设需要实验支撑,新高考要求学校围绕学生的发展配置所有资源。物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物理选修课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的4个专用实验室对应于12门选修课程,如表2所示。

3.3 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打造高效课堂。为适应新高考和深化课改,高中实行必修课分层走班、选修课分类走班的教学模式,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课堂让互联网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形成师生间、生生间、人本(文本)间多维度深层次的动态课堂,形成“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导动,多元互动”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3.4 构建“以学论教”物理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

随着新高考和深化课改的不断推进,应着力构建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教学过程,关注全景式教学过程。基于“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各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差异,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增量为评价依据,构建个性化科学素养评价方法。将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整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改进功能,让评价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教与学的信息,成为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有效手段,成为师生体验成功的载体,激活师生发展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希贵.学校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篇9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复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高考模式业已确立。新课程,新高考,给中学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三地理教学带来深刻影响。如何实践新课程理念,适应新高考要求,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摆在我们高三地理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高三地理即将进入最后复习阶段,面对新课程、新高考,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明确思路,注重方法,从而确实提

高复习的相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讲究复习策略

“策略”是方向性问题,复习“对路”、“到位”最重要。地理教师要努力抓“有效”,求“实效”。

1.抓“有效时”。所谓“有效时”主要指课堂时间。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质量,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1)发挥主导性。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这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和基础。(2)遵循规律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要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3)提高针对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不着边际。(4)突出主体性。教师要通过激情感染学生、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激励学生、通过艺术性的评价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高度关注教学的终端环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之,教师要增强时间观念,争分夺秒,精打细算,努力变“粗放型”课堂为“集约型”课堂。

2.抓“有效点”。所谓“有效点”是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内容。高三后期,时间十分紧张,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做或少做无用功。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考试说明》,深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复习内容。(2)侧重基础,突出重点。根据目前的高考精神,地理教学应重“理”(指规律原理及条件成因)重“人”(指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对“地”(指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客观存在即地理事实)的内容则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3.抓“有效分”。所谓“有效分”是指平时的练习和考试相对于新课程、新高考的效度。如果练习和考试的内容与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无关或相差很远,这样的练习和考试相对而言就是无效的,就是在做无用功,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为此,教师必须:(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内容;(2)深入研究高考试卷(我省及相关省份,特别是课改省份地理试卷),深刻领悟高考命题精神;(3)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密切关注高考动向。

4.抓“有效人”。所谓“有效人”是指学科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学生。认真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情,高度关注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新高考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从我省高考的要求看,特别要关注选修科目与统考科目的吻合度。因此,教学中要做到一校一策、一类一策、一人一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努力追求学科平衡,追求有效等第,追求高位平衡,促进全面发展。

二、明确复习思路

高三后期复习要防止两种倾向:(1)缺乏整合。仍按教材顺序,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简单重复,学生不感兴趣,复习效果差。(2)整合不当。仍按传统复习思路设计专题,专题太多,要求偏高,流于形式,不符合目前的教考实际。当然,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专题整合,设立多少专题为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此只想谈谈个人的认识。根据新课程、新高考要求,结合我市选用教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三后期复习可整合成三大专题,即“地理规律”、“可持续发展”和“试题解析”。“地理规律”专题可覆盖必修模块一、二的主干知识及《海洋地理》部分内容;“可持续发展”专题可覆盖必修模块三、《环境保护》的主干知识及《海洋地理》部分内容;“试题解析”专题旨在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相关技能、能力,指导解题方法技巧,训练答题规范。具体内容可整合如下:

专题一:地理规律

设立该专题是非常必要的,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该专题绝不是地理试题的简单拼凑和解答。应以“试题”为载体,贯彻落实教师意图,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为此,该专题的设计和复习应注意下列问题:(1)目的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意图(如等值线图分析、太阳光照图判读、地理计算、区位分析等等),精心选择例题,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2)典型性。选择的例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过典型例题分析,指导学生答题思路、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做一题,懂一类”。(3)规范性。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题规范,并提出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提高应试能力。

三、注重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应十分注重方法。“一讲到底”和“练字当头”均有失偏颇,实不可取。高三教师要研究复习课的结构,研究复习课的模式,确实提高复习课的效益。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应“讲”、“用”、“练”结合,“知识”、“能力”并举,“两个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课堂结构可采取“三段式”(或称之为“三个三分之一”)。

1.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回顾构建”。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要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做到:(1)注重基础,突出重点;(2)善于联系,合理整合;(3)师生合作,突出“主体”;(4)结合实际,查漏补缺。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影响因子

一、教师的素质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1.知识、能力结构。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初等数学中次要的、较为陈旧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同时新教材也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有着广泛应用的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并把多项数学内容综合编写为一门,这就要求教师对删减和增加的内容非常了解,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努力吃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

2.教学能力。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师必须深刻地意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这决定了教师应该给学生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板块,而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3.教育能力。新教材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差异的多样性,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

4.教师培训。新课程的推行也对我们的教师培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1)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二是课程的生成意识。三是课程的资源意识。(2)树立新的课程观。一是确立整体的课程观。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3)更新教师的知识观。

二、应试要求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繁重的课业任务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课程资源的欠缺也阻碍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施。

三、新增内容的适用性(选修3、4)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中数学选修3、4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以及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以往课程大大不同,造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难以把握好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教师更感到难以适应。

四、新高考对新课程推行的影响

新高考对知识三个层次的要求由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这一要求变为了解、理解和掌握。其中新说明的了解增加了模仿要求(可理解为类比)。理解增加了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用数学语言对它们作正确的描述,能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和应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则相当于以往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增加了能够对所列知识进行准确地刻画或解释、推导或证明、分类或归纳,相对而言说明中的要求更加明确。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变化为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其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更具操作性。新课程目标和新高考目标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林全,吴有昌.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