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

篇1

在我看来,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有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负向的就是类似于像微商的概念对整个化妆品行业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或者消极的推动。但是对于这些变化,行业也很快就有了自我修复能力。

从正向上来看,行业所有的人都在关注020。原来020的概念是指从线上到线下,但现在的020大部分是指从线下到线上,它现在反而是将原来完全分隔的两个群体变成了一个群体,也就是说原来线上看不起线下,线下不理解线上。

但今天020的概念已经确保了两者之间有机结合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很正向的一个趋势。这就是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思维具体落地的一种表现方式和载体。

我们今天要看的020给了90后消费者更加容易掌握的技巧,对于一些非90后,尤其像60年代出生的人,020的确是一个技术难题。如果单纯从消费者的应用程度上来讲,我觉得020会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可以说是因为现在的消费群体年轻化了,所以商业模式也更互联网化了。

我个人认为,基于对互联网的理解,未来商业的新世界借用互联网的思维,一定是去中心化的,很多的商业机会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零售商和品牌商之间其实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关系来找到一个更高效、安全或者更便捷的方法。

资本对行业的影响也有着正向和反向的作用。比如上海家化、霸王的案例,这些都是在资本市场上的反应,可能今天看来有些方向是不受鼓励的,它们可能更加残酷、更加现实,但是资本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恰恰因为它们要求高,所以也逼迫了本土之前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变得更加有序、规律。

篇2

[关键词]T2O模式 电视 融合

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人纷纷运用互联网思维探寻新的电视节目形态,“T2O”模式应运而生,这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产物,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T2O”模式(TV TO Online/offline),即从电视到线上或线下,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传播到电子商务终端,进行即时消费;或者将电视节目内容带到线下产业链,进行即时体验。 “T2O”模式最初是在O2O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O2O 模式,即 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即消费者在线支付线下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从互联网O2O概念中延伸出来的“T2O”,成为电视人践行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尝试。

2014年5月,旅游卫视和淘宝网“阿里旅行・去啊”一起,第一次提出了“T2O”的概念,双方以《鲁豫的礼物》试水,共同探索旅游节目电商化的全新商业模式。观众可以边看节目,边感受旅游产品,淘宝网同步上线《鲁豫的礼物》栏目活动,内容包括互动及出国蜜月游等产品售卖。随后,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2》纷纷试水“T2O”。

进入2015年,“T2O”模式迅速升温。江苏卫视的《一票难求》东方卫视《女神新装》、旅游卫视的《超级旅行团》等栏目全面融入“T2O”。不仅如此,电视剧开始试水“T2O”,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四川卫视的古装大戏《华胥引》等纷纷与淘宝天猫合作,观众边看边进行互动消费体验。

一、T2O:互联网+电视的融合新思维

过去,传统媒体是社会各种信息的主要生产者、传播者。当新媒体浪潮滚滚而来时,电视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手机客户端,以电视+互联网思维方式办节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殊不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社会需求、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更促生了人与人之间以互动、分享、交流为主要特点的新的传播关系。当我们以主体思维模式办节目时,不是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而是电视主渠道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这种以“电视+互联网”为主导的方式很难立足于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如何融合新媒体?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渠道改造传统媒体?去年以来,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纷纷开启“T2O”模式,无疑为电视融合新媒体找到一个很好的融接点,这是在互联网+电视新思维主导下的媒体融合新突破。

旅游卫视总监韩国辉谈到T2O运营模式时,提出了旅游卫视栏目新的评判标准,“第一,有没有产业链条;第二,有没有新媒体气质;第三,有没有线下活动。”基于这一思路,旅游卫视去年底推出了一档旅游体验式栏目《超级旅行团》,栏目中四位主持人运用真人秀的表现方式,在旅行顾问的带领下开始一场半自由行状态的旅行,栏目配套相对应的旅游产品线路,同时上线旅游卫视“年假旅行App”。旅游卫视通过《超级旅行团》《疯狂星旅行》《我家厨房》《鲁豫的礼物》等一系列节目,和淘宝等电商合作,实现“所看即所买,所看即所行”。

“T2O”模式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成功尝试。我们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电视节目,不是仅仅只开通节目的微博、微信,而是将电视节目内容和电商、用户消费紧密结合,运用互联网构建栏目新平台,将平台、产品与用户进行链接。当我们用“互联网+电视”的方式运营电视节目时,电视节目的价值判断和形态发生了质变。

二、T20:内容+消费的场景新构建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通过看报纸、电视选择信息,面对的是一个有限的媒体竞争环境,但是当今互联网将信息连接到一个无限的市场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当受众将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从朋友圈、消费圈中根据自己所需定制信息来源时,电视、报纸可能是受众被选择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传统媒体面临渠道失灵的窘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解决传统媒体渠道失灵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内容+形式”的两要素模式升级换代为“内容+形式+关系+场景”四要素模式。他认为,传播的内容再重要,必须要和传播对象发生实际关联,嵌入各种环境因素,构造场景。

2015年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出现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边买边看”。东方卫视和天猫合作,在《何以笙箫默》播出期间,观众可以在天猫手机客户端上购买与电视剧同步播出的男女主角同款服装,剧中涉及的家居、护肤品、手包等各类消费品,十多个品牌,都在天猫手机客户端在线销售。《何以笙箫默》的T20运营模式将电视剧剧情与消费内容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互动购物场景。

T20模式最初始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无心插柳”。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掀起了人们对地方特色美食的追捧,一时间,观众纷纷在各大电商平台寻找纪录片中的美食。2014年4月18日,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开播时,天猫出现了《舌尖2》的身影,天猫食品“舌尖上的中国”页面同步更新,从林芝野生蜂蜜,到四川的烟熏香肠,再到三门湾小海鲜,甚至陕西的臊子面和红油泼辣子,一系列产品都能在这个页面中寻找到。《舌尖2》通过美食和观众发生关联,营造让观众及时消费的新场景。

“T2O”模式为电视媒体融合之路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今年,电视媒体纷纷发力“T2O”模式。四川卫视与阿里巴巴影业合作,在古装大戏《华胥引》播出期间,推出手机淘宝“摇一摇”参与领淘金币、竞拍片中道具等活动。江苏卫视推出电影映前宣传栏目《一票难求》,邀请演员、导演在该电影上映前进行宣传评论,激发观众的观看欲。与以前电影评论类栏目不同的是,《一票难求》与电影票预订网格瓦拉联手,观众可以边看电影预告边在“微信摇一摇”里赢取格瓦拉发放的电影券,另外,观众还可以在格瓦拉APP《一票难求》专区中抢票。《一票难求》集电影预告评论和票务互动消费于一体, T2O运营模式更清晰。

“T2O”模式将电视节目内容和消费连通起来,弥补了电视和电商两大平台的不足,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电视融声画于一体,生动形象,但缺乏互动分享,电商平台传播双向互动,但宣传形式单一。电视通过“T2O”模式实现了内容与观众的互动,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要,弥补了传播单向性的不足。而对于电商来说,特别是在美食、服装、旅游等消费领域,以生动、丰富、直观的电视表达形式,通过纪录片、真人秀等电视栏目营造消费场景,极大地增强用户的购买欲,实现对不同产品的有效推广。

三、T20: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

“T2O”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8月在东方卫视开播的《女神的新衣》,每期节目出现六位明星女神和服装设计大咖,围绕着一个主题创意,每组设计一台T台秀,舞台现场有四位服装买家竞价,天猫网上同步发售同款服装。在每期节目中,节目内容变商品,观众变成用户,《女神的新衣》开创性地勾勒出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方式。

今年8月,《女神的新衣》第二季《女神新装》再次亮相东方卫视。升级版《女神新装》的T2O盈利模式更加清晰。首先将栏目收看人群定位在18―30岁都市女性,并围绕着这部分人群喜欢的服装品牌、类型及明星订制节目内容;另一方面,将合作电商由天猫换成京东和微信,观众的互动性更强,只需要用微信“摇一摇”和“微信支付”功能即可实现边看边买。据微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期内微信“摇一摇”互动量峰值达到10万人次/秒,多款“女神新装”一上线便遭到抢购。截止10月31日《女神新装》收官之时,《女神新装》十二期节目共获近10亿的拍卖销售总金额,创下电视T2O营销模式的业界奇迹。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的主要产品。过去,电视节目营销以广告为主,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媒体融合促生新的营销方式。以T2O模式为代表的跨界营销转变了传统的电视节目生产与营销方式,营销途径多元化。《女神新装》集电视广告、买家竞价销售、电商销售及通讯渠道流量费于一体,成功实现了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及节目价值的即时转换。现象级栏目《爸爸去哪儿》的广告冠名虽然从第一季的2800万元猛增到每三季的5亿元,但是湖南卫视的经营目光瞄准了《爸爸去哪儿》的全方位产业开发,拍摄同名电影、开发同款手游,与携程网等网站建立合作关系,适时推出旅游产品,在许多地方建《爸爸去哪儿》儿童乐园,赚得盆满钵满。一直致力于探索实践T2O的旅游卫视今年也终于尝到了甜头。截止目前,旅游卫视在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收益将过亿,产业收入与电视广告收入比从去年的1:9大幅提高到3:7。

篇3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数字时代;新观念

视觉传达设计是当代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广义上包括人类视觉接收的一切东西,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变化迅速的当代设计学科。伴随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时代是数字信息储存、处理和交流的时代;数字时代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生活方式到传达理念,从思维方式到设计理念,数字时代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综合性的,是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全面设计。数字时代不可避免地冲击和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从而引发了设计新观念的产生。

一、技术支配化

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理论模式、试验成果、先进机器工具等都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物质基础。知识的迅速传播加快了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丁艺、新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新的设计方式的出现。传统的设计观念、设计思路和设计趣味常常不得不加以调整,以适应设计的新方法,而这种适应反过来又使设计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荷兰技术哲学家e.舒尔曼指出:“现代技术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西方文化及其未来……在今天,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动荡不居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当代科技的进步,因为科技的进步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

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是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随着技法、材料、工具等的变化,技术对于设计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从造纸术、印刷术的诞生到摄影、电影、电视的发明,再到电脑多媒体的出现,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断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和表现方式不断扩大。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体现着传统设计艺术所没有的交互、瞬间、动态等特性。以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设计为例:它能够根据不同场合改变结构和色彩的波纹图形,在整体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由著名设计师组成的国际评审组织在评价中指出,这个外观看似生物结构的造型,是标志设计领域技术运用手段变化的重要标志,在设计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被称为“会呼吸的标志”。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成熟,完全可以将设计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充分、自由地表达出来,商业、艺术、高科技相互结合,以综合的力量形成视觉传达设计在商业领域的绝对优势。

技术支配时代,高科技与新观念的融合成为当代设计展示自身的方式。为了使品牌展示出独特的个性,并契合人们的理解和情感,设计必须采用一种我们喜欢的、操作简单而且可靠的技术。数字技术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模式的冲击,首先在于对设计实践的对象和程序的影响,进而是对工作方式和设计观念的重构。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数字技术具有鲜明的优势,数字技术使影像的复制、修改、挪用、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技术规则超越了艺术的规则。新的处理技术已经使表现技能很少成为障碍,构思和表现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先进的表现手段使创意往往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高科技的发展为视觉传达创造了新的无限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带动视觉文化的发展。没有人能低估数字革命带来的相应的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设计师必须采用先进的、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以确保设计准确传递信息,展示出独特性,并契合人们的理性和情感。而正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设计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不断延伸和扩展的机会。因此,我们的设计师只有主动地迎接数字时代的洗礼,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人手,才能彻底地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时代的大发展。随着电脑的发展和普及,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变成可以由任何人从任何电脑上访问的更具流动性的内容时,应该正确认识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还应该体现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真正内涵。

二、设计创新化

创新是当代设计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设计创新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是评价一件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美国著名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 1911—1999)为广告业的后学们写下了这样的感叹:“要是你想使你的声音越过这一片嘈杂,它必须极不寻常。”为了突破平庸、制造影响力,设计师正在寻找创新的方法,去传达他们的信息。创新的令人心动之处就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考工记》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创新思想和元典精神。‘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不但强调设计的元创性,也强调巧创、继承和发展。因为元创性才是最有价值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是对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创新需要设计师从全新的思路出发去认识问题,在创造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想象力在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和意念,从而产生新的观念和意识。不论是在材料、形式、风格上,还是内涵等方面都强调标新立异。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师学识、文化、艺术修养、数字技术的综合体现,是智能与灵感撞击后发出的闪亮火花。视觉传达创新的特殊性是更接近科学,而不是艺术;更接近于制造,而不是创作。

创新是一种特殊的求异思维方式,需要超常思维,要善于在既定的参照模式反面、侧面进行探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怀疑、否定,从中得出全新的解决方法。设计力求出新是一个痛苦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设计者全身心地投入。开始设计构思时,就应在设计立意、设计语言、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具有突破性。固有的习惯性思维往往会阻碍着我们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案要不断地自我否定,立意要突破平庸、形式语言需有特点、要有整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找到设计真正的创新点。创新的良苦用心关键不在于用不用心,而在于用心何处。求“新”是设计创意的本质属性,创意的宗旨就在于“新”,就是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表现别人未曾表现的,联想别人未曾联想的,创别人未曾想到的组合形式。创新的设计诉求会改变人的态度,影响人的行为。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 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重视起来,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人手,进而才能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时至今日,人们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软件只是我们实现创新的工具,而创新和个人的艺术修养才是真正的主导因素。真正的设计创新有赖于设计者对生活、人类的了解与剖析,去洞悉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消费习惯等,以一种亲和的、认同的方式展现给受众,从而建立起最大限度的信任。创新有赖于深厚的理论基础,而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设计创新所带来的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设计大众化

设计就其物的本质、特征和形态来说,比纯粹的艺术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大众化是指一种泛阶层的倾向,表现为广泛的参与性和对世俗生活的贴近。”设计大众化是使视觉信息及其交流适应社会多数人水平与需要、便于多数人理解和接受的设计。以科技开发为背景的新艺术媒体的诞生,使设计艺术趋于“大众化”。当代设计艺术把传统艺术的个人品味方式转化为集体或公众的大众模式。如电影、电视等这样一些“大众艺术”的出现,通过印刷、复制以及各种电子技术等手段,使这种艺术大量地生产和“流行”,艺术从艺术家“个人”的手里解放出来,艺术成为一种大众的表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更加广泛,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和复杂。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对象是大众。它往往借助于流行艺术,采用直白、简单、明确甚至是娱乐的方式,体现出一种亲和力,通过广告和各种媒体以及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为商业服务,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诱惑,参与消费。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具有了解和认知世界的能力,对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更趋于大众化,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变得不再那么神秘、高不可测和难以接近;电脑技术及各种媒介、操作软件的普及,使设计越来越接近大众,并日益普及成为大众化的且有趣的活动了。过去必须经过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的创作技巧,如今借助数字技术创作工具可以轻松达到,设计者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表现技法,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成为设计的创作者。今天,在人人都说设计的年代,应了并套用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后现代艺术的名言:“人人都是设计家而又人人都不是设计家。”由于多媒体设计软件易于学习,上手快,只要有独特的创意,人人都可以凭借电脑与网络将自己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而且,随着交互性的发展,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时代也许已经不远了。由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由影像媒介构成的大众文化深入日常生活。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已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存活于每一个人的心目中,设计的面纱被当代人撩开,人人都成了设计师。

在这个设计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因为设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众。当今世界设计创新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消费者只能在最后阶段,购买产品的时候才可以选择有限的几种产品,事实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已经可以逐渐参与到从概念、创意到设计的全过程。数字时代为大众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工具,设计大众化便开始流行和时尚了起来。设计回到大众,它会使人感到亲切与自然。“设计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为大众而设计是设计的根本。设计的对象是产品,是物、环境,目的却是人。脱离了大众的设计原则不仅违背了现代经济学的原则,也从根本上背离设计的出发点。”设计改变生活,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设计。如何使大众化设计在满足商业利益需求的同时又有益于精神文明,在满足大众的需求的同时又有合理的导向,这是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方法多样化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视觉传媒的变化,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方法的多样化。“方法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解决某一项具体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是从实际上或理论上掌握或认识现实的方法或步骤的总和。”数字时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使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成为现实,而且还具有多样化的发展空间。设计变得不再是循规蹈矩,创新意识不断涌现,表现的手法也各不相同。视觉传达设计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狭义的平面设计传达,而是对信息传达的多种设计形态;它是具体体现时代精神的最广泛、最直接、最敏锐的手段,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它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由于现在人口变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多数受众的需求和反应,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伸展,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设计方法的多样化能满足设计师的不同创作需求;而人们需求的多样性是设计风格、设计方法不断更新的永恒动力。随着设计的发展,不少设计师在现代平面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多的设计手法。他们将文字、图片、影像等进行打破、解构、拼贴、重组,生动地运用空间,设计的方法更加多元化,使设计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为丰富与多样化。

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当代设计方法发生了变化,一些全新的设计方法出现在设计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电脑设计。电脑技术开拓出设计方法的新视野,它能够灵巧地、随心所欲地拼合形象,达到摄影无法表现的超现实效果。电脑技术中的各种艺术手法,使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构成关系,而是构成了多视点、矛盾性空间层次的立体化,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产生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强烈地刺激观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而不断地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领域。以包装设计为例,目前市场上的三维软件很多,rhino、3d studio max、maya、pro/e、ug等,使用频繁的如rhino、3d studio max等软件。3d studio max具有许多优点,不仅有很强的建模功能,而且还有超强的材质编辑功能,为三维包装模型提供材质,渲染后就可得到产品包装的设计效果图。因而,设计方法的多样性对设计艺术的创作有着诸多的便利性,无数新的可能性等待设计师去选择与运用,也可以让设计师有更多的思维的空间与设计理念。方法多样化促使当代设计飞速发展。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视觉化、艺术化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并力求以艺术化的个性表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赢得受众的视觉好感,以最佳的方式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

五、媒介整合化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离不开媒介。媒介指的是信息到达受众的手段的总和,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人类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感官的,视、听、触、嗅、味的感官综合使得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各种事物。媒介是信息的承载者,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结起来的纽带。信息的传达、交流、互动需要一定的媒介,媒介在视觉 传达中起到了桥梁和载体的作用;媒介存在于人类一切传播活动中,是人用来传播信息与取得信息的工具。为达到信息的全面传达,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着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

伴随着科技的一次次进步,媒介也在一步步转型。继印刷媒介(报纸、书刊、杂志)、广播、电视后,第四媒介——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四大媒体共存的现状。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地传播信息的独特优势,满足人们的参与感。互联网(internet)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传播媒介,在21世纪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将继续产生巨大的作用。互联网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堪称集各传统媒体之长,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新的舞台,其信息资源无限、图文互动、高速高效的特点对印刷媒体有着巨大的冲击,网络经济也对设计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视觉传达信息的重要阵地,是当今世界最迅捷、最方便、范围颇广的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篇4

迄今为止,还有什么行业是“互联网+”涉及不到的?几乎没有!但任何行业“互联网+”的核心都不是互联网,而是行业本身。比如,过去医疗信息化喊了很多年也没有解决的号贩子的问题,“互联网+”能行吗?

去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推行手机APP挂号,但消息刚刚传出,微博上就有人感慨“与其要一个医院的APP,还不如多存两个号贩子手机号实在”。近年来,医院和管理部门没少借助网络平台和通信平台解决挂号问题,比如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和114挂号平台,以及医院的官方APP,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去年有媒体探访发现,医院APP挂号一经推出,便出现一堆专业用APP抢号源的黄牛党。

可谓“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在医院挂号问题上,互联网似乎失去了所谓的颠覆能力。相反,北京22家市属大医院取消现场放号,推广预约就诊,成为大家期待的良方。

为何“互联网+”在医疗领域里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看到,医疗资源就像春运的火车票一样,不单单是稀缺商品,更是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被定义成为的公共福利品。被认定“人人有份”的公共福利,而在老百姓的心里公平就是至高原则。医疗资源本应该是人人都享有且公平想享有的,但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仅稀缺且高度集中,必然会催生了寻租空间。

“互联网+”所能颠覆的,只能是传统行业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以共享型的经济和信息架构来解决掉多余环节。在医院里挂到专家号是明明是作为一个公民手中的权利,实际上黄牛的存在把这最普通的权利化为其手中的利益。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最大的原因是资源不对等。资源不对等,是体制性的深层弊端,仅仅依靠互联网的外部颠覆,很难达成实质性改变。别忘了,优质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人类的欲望会永无止境地膨胀。

资源稀缺作为不可更改的本质,很多人早已默认,遇见插队、走后门的现象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但他们未必会容忍这种结构里滋生出来的寻租链条,时间久了遇上积怨,就足以变成汹涌民意。

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变应该起到的是推动和优化的作用,其本质还是要保证医疗行业链条内部的完整性,做到“好无节于内,不陷诱于外”。医疗机构本身更应秉要执本,越是封闭性的顶端资源结构,越需要更严苛的监管。专家号虽少,但对资源分配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设计和监督,保证起码的机会均等,依然重要。

“互联网+”与医改共鸣要把握体制创新的方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除了技术创新,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而当前正在逐步推动着医疗体制机制的变革,首先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当前医改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不管是看病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还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我们都期待“互联网+”这种思维工具能够为医改提供切实可行的一些办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是政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为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营绩效诸多方面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应该首先针对医改难点,发挥自身价值,有所突破。

分级诊疗制度是提高医疗整体效益、牵动供需双方、解决人们看病就医困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不少地区都开始探索,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这也就要求患者的健康和诊疗信息能够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及时流动,让医师能够对患者健康信息进行全面全程跟踪,并提供连续性的整合服务,在这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医患互通。

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管理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互联网技术应该进一步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流程,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更重要的是,需要互联网技术在加强对医院整体绩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强化公立医院监管和评价,通过对服务行为、财务会计和医疗费用等大数据的及时获取和分析比较,来提高监管能力,为精准制定相关政策决策,引导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更有,如何帮助医务人员开展精准、规范的慢性病治疗和管理,提高医患双方沟通互动,推动和方便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来开展自我管理,为医务人员在应对疾病谱变化、诊疗环境变化、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扩展更好的学习途径等,互联网技术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互联网+”依旧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与医改共鸣要把握方向,规范推进。对比之前的例子,在推广网上挂号服务时,要统筹大小医院、上下联动,引导公众更多到基层看病就医,而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大医院看病越来越方便。在互联网与医疗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相关行为和服务还应符合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守相应的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互联网+医改的多角度突破值得期待

医疗方面的问题不断发生,相关的政策出台,医院的行动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改来改去,大家都统一口径说由于市场环境问题,没法根本解决。但这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加上互联网可能会在几个角度上有所突破:

第一,解决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人民均等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互联网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它的分享性,因为互联网的天性就有一种打击垄断的共享性,这一点应该给我们讨论的问题带来新的曙光。

第二,分级诊疗推不动,其中一条是许多患者对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不信任,还有基层卫生资源不够优质,很多情况下医生也不称职,问诊也只是草草了事。互联网的信息分享能力从技术上给我们带来新的突破,也就是可以利用互联网解决分享医疗卫生中人力资本、优质资源的能力,这是互联网本性所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三,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格局已经形成,所以医疗改革在很多方面受到牵制,互联网的开创性质有利于打破既得利益群体,在互联网中信息不再是垄断的,不能垄断信息就难以保持垄断地位及其造成的原有的利益格局。

第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成本的表现方式,其实是用成本作为一种不作为和不突破的借口。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性质,这个性质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去,同时也可以显著的降低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真实降低了医疗成本,另一方面至少不能以成本为借口妨碍改革,医药分开的障碍也是和信息不对称,信息垄断,以及所谓的监督成本是有关的。

结语

理论上,解决“号贩子”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当专家号不再稀缺,患者就不需要彻夜排队,号贩子自然也就没了机会。不过这个过程注定一路漫长。而客观来讲,即使医疗资源供给总量充足,优质医疗资源也注定永远稀缺。

当前医改面临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不管是看病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还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我们都期待“互联网+”这种思维以及工具能够为医改提供切实可行的一些办法。患者要专家号去治疑难杂症,相关部门也可以让“智囊团”去治黄牛;对于号贩,集思广益总会开出一个标本兼治的良方,不让看患者病这件事比医生治病还要困难。让互联网企业的外部努力和治疗黄牛的内部对接,做到真正的“里应外合”,才能促进互联网医疗的超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起来。

篇5

关键词:网络广告;视觉设计;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68-02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应运而生,它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而所谓网络广告是指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目前国内外网络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它仍然是一种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媒体,因此,视觉语言设计的研究必将由传统媒体拓展到新媒体上。网络视觉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自然拓展与延伸,其源动力来自人类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人的本质使然。因此,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研究网络广告中的审美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广告是一门说服性的艺术,其目的是让消费者自觉自愿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网络广告当然也不例外,说服的过程必须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相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的说一个网络广告要想实现它的传播效果,首先广告要能够引起网民的注意,并要对它产生良好的感觉,从而引发购买欲望。根据主题和创意的要求,将传达信息内容的各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动画等内容要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运用设计形式处理的法则,合理安排各元素之间的视觉关联与配置,做一个重点突出,简洁明快,完整而又富有视觉美感的网络广告信息,发挥最佳的诉求效果,从而实现广告主的最终意图。

一、目标明确主题鲜明

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曾强调,“广告不应该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广告唯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我们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网络广告最终的目的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任何一则广告都是通过影响受众心理发生作用的,从而启迪受众或引发受众的购买行为。因此,网络广告的视觉设计表达要有明确的主题,网络广告中所有符号要素的设计运用,都应该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尽可能让所有受众群体接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层次受众群体所接受,以满足不同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简练、精准。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受众的需求。

一个成熟的网络广告在设计伊始,必会搞清楚广告是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在网络广告中,通过独特交互性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并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例如PUMA的网络广告如图1,品牌定位于“一个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装品牌”,它的受众主要是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因此PUMA的网络广告选用个性音乐组合“大嘴巴”为主角,活力四射、色彩鲜艳,将有希望、有趣、充满色彩、充满生命力与雀跃感的品牌追求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是作用于人感观的外部力量,内容是借助这种力量体会形式的思想内涵。设计的内容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指的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最终要通过内容来证明,内容也必须要依靠形式来展示自己。没有脱离形式而独立存在的作品内容,也没有不具有内容而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网络广告设计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一方面,网络广告设计所追求的形式美,必须符合主题需要,这是网络广告设计的前提。另一方面,营造符合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突出主题,增强浏览者对网页的注意力,增进对网页内容的理解。只有两个方面有机的统一,才能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另外,网络广告由于所占空间的关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表现出所有的内容。因此,必须在有限的空间,把最想表现的内容或是最能吸引人的内容表现出来,这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充分的考虑全局,才能保证内容体现美感,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例如iphone 3Gs手机网络广告如图2,在形式上采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手操作手机程序的画面,使人一目了然。网络广告的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完美的形式,一个主动出击的形式,不仅给受众视觉乃至心理上的冲击,而且能引导受众视觉反应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实现网站的目的,有效的视觉形式享有控制与引导受众视觉方式的主动性。因此,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必须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三、强调整体统一与变化相结合

网络广告设计强调其整体性,可以使受众更加快捷、准确、全面地认识它、掌握它,并给人一种内部有机联系、外部和谐完整的美感。统一与变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切形式中占支配地位。统一与变化意味着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视觉上的统一,统一在这一法则中占据主导地位。变化不是无序的变化,是在统一中的变化。

广告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它要表达的是一定的内容、主题和意念,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环境里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它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为目标。整体性也是体现一个广告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广告的结构形式是由诸多要素构成,根据这些视觉规律,设计出能够穿透点线面及空间重重繁琐的造型、色彩、图案、质感、动作等有组织的外观轮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知觉组织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性”特征是指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不是由对象感觉元素的各个具体特征决定的,而是由感觉元素所组织的整体特性所决定的。换就话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整体不能分割,整体是由各部分所决定的。每一个部分都形成了自己视觉元素,要想使观众产生深刻印象,各部分元素,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部分的变化都能影响到整体的视觉观赏性。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如图3,运用与观者互动的形式,广告画面的元素统一,操作者将百事的标志拖放在箭头指向的白色圆圈中,画面依次变换颜色及文字,引起观者的好奇,直到出现第四个画面,百事可乐的灌装形象出现,箭头指向百事可乐的宣传语。整个广告画面整体,既有整体观感又富于变化的画面形式。统一中赋予造型条和谐与变化,统一中寻求变化,变化中激起新鲜感,使画面从单调到丰富,丰富中体现和谐之美。

四、比例恰当对比与调和相辅相成

版面中各种要素以及它们同背景之间形成合适的比例关系,是做好网络广告设计不可缺少的因素。如两个广告要素并列配置时,一个比另一个大一些就感到和谐。因为有了变化才显得不单调,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古希腊人曾发现:两样物体放在一起,如甲物的大小是乙物的一半或三分之二,或者介乎期间,配置起来就感觉相称。重视比例关系的运用,能使版面设计达到和谐、匀称,活泼,给人以美的感受。

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素做强弱的比较,以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大小、形状、方向、明暗以及情感变化等对比方式,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画面主体部分。缺乏对比的网络广告设计单调乏味,往往缺少视觉冲击力,难以引人耳目。可是只要稍加对比,就能提高广告的注目效果。调和是对造型各种对比因素所做的协调处理,使产品造型中的对比因素互相接近或有中间的逐步过渡,从而能给人以协调、柔和的美感。对比和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对比使产品造型生动、个性鲜明,避免平淡无奇;调和则使造型柔和亲切,避免生硬或杂乱。

五、合理运用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

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灵活而合理地运用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组织好自然流畅的视觉导向,直接影响到传播者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所以在网络广告的编辑设计中,视觉导向是一个要点,视觉设计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首先要立足信息的传达,但又要符合人们较为普遍的思维习惯,做到视觉流程自然、合理、畅快。成功的视觉流程安排,能使网页上的各种信息要素在一定空间内合理分布,能使页面上各信息要素的位置、间隙、大小保持一定的节奏感和美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平面上,上半部分让人轻松自在,下半部分则让人稳定和压抑。同样,平面的左半部分让人轻松和自在,右半部分让人稳定和压抑。所以平面的视觉影响力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也就是最优选的地方。在广告设计中一些突出的信息,如主标题、每天更新的内容等通常都放在这个位置。当然视觉流程是一种感觉而非确切的数学公式,只要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就可以更为灵活地运用。

合理安排视觉流程人们注视画面的视线一般从左到右,由上到下移动。利用视线移动规律,通过设计安排,可以诱导读者视线,从广告的重要内容开始依次看下去。一般网页界面的自然视觉流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只要合理运用视觉移动规律,巧妙的编排各种视觉信息,就能赋予网页界面合理的视觉流程。水平线使视线横向移动,给人精巧、安宁感;垂直线使视线上下移动,给人直观、坚定感;斜线使视线沿斜线方向移动,产生强烈、不稳定的动态感,往往能更加吸引人;而曲线视觉流程具节奏、韵律和曲线美。

六、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同样道理,当以网络广告的形式展现某一产品,传播信息等活动时,广告中的各种元素必须合乎逻辑,其形式必须遵循美学的基本规则。因此,在网络广告中,单纯和秩序中可以求得整体与完美的组织,在对称和秩序中可以求得稳定的因素,在韵律和节奏中可以产生乐感和情调,对比产生强调的效应,和谐统一了整体。网络广告既是商家宣传品牌形象、在线促销的工具,也是现代视觉文化传播的使者。融入了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凸显文化底蕴的网络广告也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及艺术鉴赏力。

参考文献:

[1]刘文沛、应宜伦,互动广告创意与设计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的微型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由过去的纯文本化讲解开始向多媒体讲课方式转变,一直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已得到广泛普及。从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但体现了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计算机教学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媒体播放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而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书本、粉笔、黑板的传统式授课方式。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许多抽象的、理论化的计算机原理通过图像、声乐、案例重现等方式使其立体化、实践化,便于教师讲解和分析,也便于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这相较于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影响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在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呈现和说明计算机运作原理和语言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入门学习,但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和思路,并且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其本身存在着思维断层和思考缓慢的情况,这相较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时不利的一面。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有利有弊,本人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就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简要分析。

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主要是通过课件形式,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希望课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的确存在这优势。但是,大量的课件同时也造成了学生负担,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有些教师演示课件就需要十几二十分,这造成了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时间不足,学生虽然对教师的课件非常感兴趣,但是这些低层次化的课件内容却很难进一步深化,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在课堂开始阶段由大量的课件加以吸取后,对后期老师的讲解就显得兴趣缺缺。在这一层面上来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容易造成师生双向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师生课堂思路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具有统一性,基本都是通过图文音色的方式,这样的表现方式对解释说明教学原理和知识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无法达到知识的衍生和扩展。初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延伸发展为计算机系统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和思路的引导。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教师思维和思路往往可以通过黑板的板书内容给学生进行同步的演练和说明。学生在摘录老师的板书时,不但可以及时地理解到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吸收老师思路和思维方式等。这样的过程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展现的,多媒体技术展现的知识都是静态的和片段的,连续性的思维和思路方式并不能得到诠释,因此,课堂上师生思路的结合和相互推进还是需要借助传统的授课方式,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而提出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平台,特别是互联网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平台学生省去了许多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省略过程其实是不利于学生探究性的独立学习,导致学生的知识未能很好的内化和深化,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例如,在讲授BASIC语言时,学生对{}""这几种语言符号的代表范围和意义存在异议,有的学生愿意更为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这些符号在编程语言中的不同意义,但是,由于网络查询的方便和快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快查询到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偷懒”,最终只是将他人的解答进行简单的记忆,并未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从这方面而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三、如何科学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中

针对上述的三点问题,结合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经验,就如何科学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的数量和频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具有唯一性和必须性,它的应用应该讲究课时性和阶段性。一般在知识点的开始阶段的前一两堂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需要控制在十五分钟内,这样才不会因课件繁多造成学生记忆的重复和浪费。在学生对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解后,就应该避免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深化和讲解,而应尽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二)要多鼓励学生动手练习和操作,提倡其独立思考

计算机教学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这与大中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院校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编程练习,让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获取新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对于呈现现有知识和现有经验具有直观、具体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相反,如上述的问题之一,互联网的便捷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遇到问题不愿思考而求助于网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而培养学生这样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减小对多媒体授课技术的依赖。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培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以疑问式和启发式内容为主

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上,课件的内容多为疑问式或启发式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若多媒体的课件内容多为讲述式、解析式的内容,则可能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思维的断层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退化。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选择。

四、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案例

列举计算机教学中关于PPT制作和使用课时为教学案例,在本课堂开始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显示成功的PPT案例,这样可以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应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控制在十张以内,更可以通过课件显示PPT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来说明PPT制作技能的重要性。然后,课件显示完毕后,结合学生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引入PPT制作的初步知识,让学生通过回忆式学习法来了解PPT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入门后,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制作PPT,让学生适当操作和联系。最后在本章节进行到后期阶段时,可以讲PPT的模板制作的相关知识深化,由过去的系统自带模板向自做模板深化,待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性学习后,再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学生的优秀成果并加以讲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热情。

五、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而发挥其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切实地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要清晰把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的程度和频率,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要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更不能因为应用多媒体技术而最终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多媒体设备的“俘虏”。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术,改变其使用方式的单一性,最为重要的一点时,要尽量将教学的思维和思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不仅仅是接受现有的知识成果,更能接收到教师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思路,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海东.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2009,(02).

篇7

【关键词】传统广播 移动新媒体 智能终端 融合 转型 用户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用户还是商家,纷纷将注意力转向移动新媒体,用户从移动新媒体获取资讯,满足娱乐、社交、购物、生活等需求,企业借力移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营销售卖、转型升级。

移动新媒体不仅冲击了传统媒体的用户资源与广告投放,也分流了电脑终端的用户资源与广告营收。根据百度搜索资料,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脸书(Facebook)移动广告收入在总广告收入中的占比超过66%,2014年第二季度,百度移动端对总体营收的贡献首次达到30%;阿里巴巴的移动营收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大概为12%;腾讯的移动营收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5%。如何借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拓展生存空间,成为传统媒体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广播现状尚好,但面临较大隐忧

就总体形势而言,广播媒体在传统媒体中的生存形势相对较好,但也从之前的“风景这边独好”转向“风景这边尚好”,增幅呈下降趋势。目前,广播媒体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车载与移动收听的增长,以及活动营销带来的衍生收益。就收听终端而言,车载、手机、收音机是三大主要收听终端,聚拢了广播收听的三大主力人群,车载终端承载了中青年、高收入、高端化这一广播媒体的核心价值群体,手机终端则吸附了青少年、高学历、高消费潜力这一未来广播媒体的价值人群,收音机终端锁定了中老年、高储蓄、消费需求旺盛的银发一族。但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技术升级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化发展,车载与手机终端的收听均面临了较大的威胁与隐忧。

(一)车联网的发展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驾车用户的媒体接触行为

在未来的车联网时代,车载收音机也许会演变成另一个类似智能手机的移动智能终端,加上语音识别技术的完善,通过声音指令就可以从车载智能终端调取、获得任何网络信息与服务,传统广播的伴随性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实际上,随着各种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诸如滴滴打车等应用软件(App)的发展,私家车主与出租车司机的精力已经被大大分散了,开车听广播不再是典型的车载伴随活动。

汽车无人驾驶技术更是将车主从驾车操作中解放出来了,车主以后可以脱离手、眼和注意力的限制,在车上乐享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享受各种媒体信息与服务,广播的可替代性就更强了,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很可能会成为车载广播的终结者。目前,谷歌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进入路测试验阶段,百度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旦技术成熟投入市场,车载广播用户将可能大量流失,这将会是广播真正意义上的寒冬。

(二)广播的手机终端用户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威胁与流失隐忧

根据赛立信调查数据,目前,手机终端听众占广播听众的四成以上,但大部分仍使用手机自带的调频收音机(FM)功能收听广播。目前,支持调频收音功能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少,大多数高端智能手机都不再激活这一功能,苹果(iPhone)内置的无线通信芯片硬件并未附带调频收音接收模块,三星从GalaxyS3后也开始放弃对调频广播功能的支持,另有不少手机一直通过耳机充当天线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没有强制政策出台,随着内置调频收音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减少与退出市场,在手机网络收听尚未成为主流收听方式形成收听习惯之前,手机终端的广播用户将可能会大量流失。

(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数字广播技术的完善,传统广播线性播出、无线电波传输的发射方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挪威已经宣布,将在2017年彻底关闭调频广播,同时切换到数字广播。因此,从广播技术演进这个角度分析,调频广播的逐步没落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从调频广播向数字广播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市场未进行充分培育,也将带来传统广播媒体的衰落。

二、广播电台重视与移动新媒体的融合,但多是“新瓶装旧酒”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与影响下,众多广播电台已经意识到了转型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也纷纷进行了相关的尝试,或成立新媒体研发中心,或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与试验,或对旗下频率提出硬性融合要求。

这些媒体融合的举措目前看总体上是做得多,但成效小;宣传多,但收效少;投入多,但收益少。对于新媒体融合的未来方向和具体操作步骤,广播业界还处于迷惘状态,知道需要去做,但不清楚做什么、怎么做,花多大代价去做,因此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大多仍采用原有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与运营思路来经营新媒体业务

部分广播电台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立了新媒体部门,或者设立新媒体公司,并从各频率、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加入其中,进行管理运营,但新媒体部门或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员与资源配备、管理体制、考评机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广播电台业务管理模式,或部分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创新乏力、裹足不前、投入多但产出少的尴尬局面。

(二)宣传推广的意味相对较浓,缺乏良好的管理协调与反馈改进机制

目前,广播电台涉及新媒体的举措和业务主要侧重于宣传推广,打造知名度,扩大用户量,如电台微信公众账号或订阅号,主要还是信息、宣传介绍型,辅助线性直播节目进行推广,吸纳听广播的粉丝关注,只是作为传统广播的附属与补充,并没有考虑将其作为相对独立的移动新媒体平台来打造,推出相对成型的产品或服务,去进行微信营销,扩大知名度,经营粉丝群。偶有个别电台微信号开设微商城业务,介入电商,但也因资源投入不足,运营维护落后而缺乏实际效益与影响力。

而且,运营微信或新媒体客户端的人员在内容制作、产品设计等方面,也缺乏与传统广播人员的协调与协作,往往是将传统广播的音频内容或资讯服务直接嫁接到新媒体平台中,而没有根据新媒体用户的偏好进行内容与产品的二次加工与重构,或从新媒体用户使用的角度提出思路建议,与传统广播精英一起制作全新的面向新媒体用户的节目内容与产品服务。因此,新媒体融合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在宣传时大多以“我拥有多少粉丝用户”作为卖点,对于用户的活跃度、留存度、使用偏好、具体需求、关联效应、效益产出等不甚了了,效果反馈缺乏具体测量手段,改进升级缺乏动力与抓手。

(三)节目音频仍以线性直播流为主,辅以部分品牌节目的完整音频或片段,少有针对新媒体用户偏好的独立音频节目

目前,大部分广播电台在新媒体平台的音频服务都只是在线收听直播或往期节目点播等服务,但这仍然是典型的台式电脑终端、电台官方网站思维。

在移动智能终端,大家没有理由花费上网流量、在特定的时间等待收听在线广播节目,并忍受较长的节目时间与其中大量的插播广告,对于以时效性新闻资讯为主的新闻类频率而言更是如此。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收听行为一定是以点播为主的,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收听的内容、喜欢的选题,并且对节目时长有明确的要求,广播频率的概念在此大为消减,代之以独立的个体音频节目。原来以广播频率直播流为主的蜻蜓.fm也在转型中进行了业务调整,在继续保留广播直播流的同时,开设了详细的节目内容与类型分类,增加了大量的个性化音频节目,并与广播电台主持人合作制作适合网络收听的音频节目。

三、转变思维,培育用户,前期介入,拓展移动智能收听市场

推进传统广播与移动新媒体融合,首先是破除传统广播的藩篱,摒弃做广播节目的传统思维方式,根据移动新媒体的特点与用户偏好打造新媒体平台。

(一)打造自身平台,还是融入成熟平台,关键要量力而行,合作共赢

目前,移动互联网大多还处在融资烧钱的阶段,打造移动平台,本身需要巨量的投资,并且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网络广播领域较为成熟的蜻蜓.fm、喜马拉雅、考拉FM等公司虽然聚拢了大量的用户资源,但是仍未盈利,并且尚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对于传统广播而言,进军陌生、多变的移动新媒体领域,方向尚不明确,风险相对更大,很多广播电台处于徘徊、摸索阶段。虽然在移动互联时代,快速聚拢用户资源至关重要,但在各种不确定性面前,还是要量力而行,因此,是打造自身平台,还是融入成熟平台,要综合考虑各种成本与收益。

在此,对于有实力的电台而言,可以尝试打造自身平台与移动客户端,进行潜心经营,避免日后受制于人,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过,在起步阶段可以考虑双轨并行,一边打造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另一边同时与成熟的网络广播终端合作,吸收经验,扩大影响力。此外,在自身平台初具雏型之后,可以在目前用户量领先的移动客户端应用中进行宣传推广,借力它们的用户资源,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与关注度。

对于大多数地方电台而言亦有相关的需求,但实力欠缺,难以承受较大风险,可以尝试与强势电台合作,共享平台与内容,也可以入驻成熟的网络广播客户端,提供节目与主持人资源,加强该平台对相关内容的本地宣传与推广,强化本地市场影响力,并通过相关合作,逐步了解网络用户的需求与偏好,为转型融合奠定资源基础。

(二)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新媒体、新管理、新文化、新团队

传统广播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管理体制与文化氛围,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强的发展惯性与思维惰性,对于发展全新的移动新媒体而言,思维惯性的转换较为困难。新媒体的特性与用户偏好与传统广播差异明显,需要新的管理思维,打造新的团队,吸收契合新媒体发展需求的新鲜血液,同时塑造适合新媒体发展的宽松文化氛围,鼓励创新,鼓励新的想法与思路,进行合理的尝试。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融合的不确定性,传统广播在探索实践时,需要容忍失败、错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与试错机制,呵护其发展壮大。

(三)提供音频服务,而不是广播节目,提供点播服务,而不是线性直播流

电视媒体走向衰落,但视频行业欣欣向荣,广播媒体受到挑战,但音频服务仍有需求。传统广播在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转变思维,变身音频服务提供者,而不是广播节目制作者。凡是与声音相关的内容,都是广播媒体可以尝试的对象,凡是用声音可以展现的节目,都是广播媒体可以合作的目标。

在新媒体平台,音频节目不再局限于新闻类、音乐类、经济类、文艺类等划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个性化的关键词或个人化特点,聚合的不再是松散、无关联、不明确的泛泛大众,而是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个好的小众化社群。同时,移动客户端的可视化特点赋予了音频节目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更为便捷的检索、选择与收听功能,彻底解决了广播音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缺乏可视化的问题。

篇8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影响;拓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0-0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题和信息传播(包括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融合不仅对传媒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变化与要求,将在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拓展科技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1 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结合与共存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也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使当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网络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符号整合在了一起。网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数字电视、楼宇视屏、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整合,产生了一些融合性的传媒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广使用。以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媒体融合,除了对传统的几大媒体进行整合以外,互联网也通过对自身技术的运用,开发出了网络论坛、博客、播客、SNS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工具,这些新型的传播渠道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青睐以及热烈追捧。

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出形式各异的新型媒体,而且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都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尤其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等。目前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新媒体大多都是作为一种虚拟平台,为信息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渠道由电信的运营商提供,而信息本身由新媒体提供。虚拟平台不只是通讯公司建立的,他们只是修通了信息高速公路,让这条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是那些能够提供新闻和综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跨国媒体,如雅虎(Yahoo)、新浪(Sina)等”。当前已出现一些新媒体和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相互融合的案例,例如新浪网和中国电信的相互合作,还有中国移动持股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所带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基本成型,这将会成为未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尽管不同模式的媒体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对其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1]。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多方面影响

媒体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传播技术以及媒体机构之间的变革,媒体融合同样不可避免地将对科技传播方式、传播效率、受众接受乃至传播内容等多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媒体融合使科技信息传播具有多媒体性和综合性

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性主要指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综合多种数码产品设备提供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多种媒体的融合不仅保证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使得科技工作者更加方便地针对某一传播主题,综合多种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多方面的传播。同样,受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科技信息,多方面、直观生动地了解与掌握科技信息,实现科技传播的综合效果。在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方面,网络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也是占有优势地位。互联网络可以无限拓宽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它拥有海量存储科技信息的功能,公众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复杂多样的科技信息中获取并引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将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内容丰富而具有综合性,并便于检索和引用。这些都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2 媒介融合提升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快了科技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

媒介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传播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科技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大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占有的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还加快了异地科技信息的交流速度,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及时地更新科技信息的内容,了解科技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发表自己的相关主题的科学见解”[2]。新媒体对科技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不仅仅只是针对科技传播的主体,作为传播客体,广大的受众,同样也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科技信息,主观能动的去选择和接受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两者传播效率同时提高,才能展示出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效率的巨大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科技的更新不再以年、月、日来作为计算单位,而是以时、分、秒来计算。因此,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效性。

2.3 媒体融合改变了受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

媒体融合改变了现代传媒信息的传播手段,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传播,缺少互动。而新旧媒体融合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传播主体不再是仅仅提供少量、单一的信息,而是给受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传播内容的广阔空间,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对受众目标进行细分,满足不同受众提出的不同要求,改变传统媒体量化生产的模式,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当今的科技传播要积极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受众,影响更广大的受众人群。

3 媒体融合环境下拓展科技传播的渠道

当前科技传播的媒介技术融合趋势逐渐加强,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成为一种必然。在媒体融合的新传播环境下,想要拓展科技传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新媒体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作为科技工作者,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想要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顺利地开展好科技传播,就应当摒弃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来完成传播内容的想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科技传播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信息的消费需求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科技传播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科技传播理念,积极对其进行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例如探索频道Discovery就模仿体育频道“娱乐+体育”的模式,开拓“娱乐+科学”的科普影视新作品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科技传播,科学性不是唯一要素”[3]。我们只有突破原有传统传播思维的束缚,才能开创一个新的科技传播思路。

3.2 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传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传播技术、工具、以及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科技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传播技术的变革与更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媒体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等。另外,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因此,我们在今后进行科技传播时,要善于运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媒体综合方式来收集和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要学会善于使用各种表达形式,例如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制作和传播。近期有些科研论证、演示,科普宣传就利用三维动画、3D视频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视觉感,缩短了人们心理距离感,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与理解。

3.3 注重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

过去在科技传播时,信息的传播者较少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传递的科技信息对于受众而言往往内容晦涩,难以理解接受。在媒体融合新的传播环境下,科技传播在传播方式与内容方面应该适时而变。要对受众本位意识进行强化,坚决遵守科技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原则,确保科技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便于

接受。

由于科技传播主要面对的是公众,因此,想要达到精准地传递科技信息与科技知识的效果,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以公众的偏好和接受能力作为选择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标准。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记者、编辑首先要尊重事实,在科技信息的编写过程中要贴近读者,写作的内容要设法让读者感兴趣,要有新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在科技信息的创作过程中,科技传播者也应在内容表达上实现多元化、多样化。从而精准地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阐释工作,让读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信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传播方式上,除了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还应提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在使用文字、图片来传递科技信息之余,还应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增强其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收到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媒体融合趋势和媒介发展新格局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科技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媒体融合有效推动了科技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和媒体间的多种融合不仅使科技传播在技术上有创新表现方式,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科技传播在内容上也有着量和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更新科技传播观念,不断拓展科技传播渠道,综合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知识与科技素养,为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较大的

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波.媒介融合建设多科技传播平[J].科技传播,2010(02):206.

篇9

关键词:西河大鼓;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315-01

一、西河大鼓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西河大鼓概况。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型的鼓书、鼓曲形式1,清道光年间, 河北省艺人马三峰将流传于河北省民间的说唱曲艺进行改革,使得说唱形式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将这种新的说唱曲艺称为“西河大鼓”。由于西河大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受众喜爱,使得其在百余年间就从发祥地广泛的流传到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及华东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西河大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表现为:冀中语言,受众容易听懂;唱腔灵活,亦说亦唱;题材多为经典故事,起到寓教于唱的作用。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二)西河大鼓的传播现状。为了更好的分析西河大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2年2月在河北省、天津市做了随机的市场调查,该份调查问卷就与西河大鼓相关的问题设置了11道题目,比较全面地对现代社会公众在观赏曲艺方面的爱好程度、倾向、接受方式,需求以及受众年龄、性别分布等做了解。

调查分析显示,西河大鼓的一些传统的传播形式(“撂地说书”、“赶庙会”、在茶馆说书)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西河大鼓的传播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模式僵化,面临着如何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借助新的传播载体,采用创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新的生活,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审美新需求的问题。

二、西河大鼓的传播危机分析及其传播手段的创新

(一)西河大鼓传播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西河大鼓传播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问卷分析,了解到这一传统的鼓曲说唱曲艺所面临的困难与危机,同时分析问卷调查也得出了产生这些危机的原因:

1.表现方式以及传播形式方面缺乏创新,因循守旧。

2.缺乏对受众的了解,不能及时了解受众变化与多元化的需求。

究其根本原因仍是缺乏创新,缺乏和大众媒体的融合,正是由于西河大鼓在表现形式、及传播载体上缺乏创新才导致了西河大鼓这一传统的说唱类节目与人们生活中日新月异的发展产生脱节,使得这一传统曲艺陷入被大多数人们遗忘的困境。

(二)电视媒体中西河大鼓的传播创新。传统戏曲与电子媒体的融合的范例是河南电视台于1994年创办的《梨园春》这一档节目。为了探索新形势下戏曲的出路,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传播手段的有效对接,河南省电视台于1994年开播了一个以地方戏曲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梨园春》。2这一栏目充分挖掘地方戏曲特色,吸引了一批青、中年受众,一时间在河南省形成了热闹非凡的戏曲文化景观。

而与西河大鼓的相关电视节目,目前为止仅河间电视台(西河大鼓的发源地)举办的名为“欢乐大篷车”一种。节目形式单调乏味。《梨园春》为戏曲文化的传播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作为传统戏曲与电子媒体融合进程的促进者,它的发展、创新与成功是西河大鼓发展借鉴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可供西河大鼓借鉴的经验:

1.借助电视传媒,传西河大鼓之神韵。曲艺的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传媒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丰富艺术的表达形式,我们应结合西河大鼓自身的艺术特点,并加以创新的元素,把传统曲艺的思维方法、表现形式转换为电视的思维方法、表现形式。打破原有这类节目的制作传播套路,打造出轻快或热烈而又不失底蕴的唱腔来吸引新的受众,利用西河大鼓所说唱的内容、节奏、舞台设计等来吸引观众的感情与关注,利用电视媒体的制作技术来传播出西河大鼓的神韵。

2.根据节目定位,取舍传播内容。由于西河大鼓的传统剧目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承性和社会教化意义。这也决定了,以西河大鼓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所以,在内容上应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进行包装传播,例如《杨家将》、《呼家将》、《马前泼水》、《丁香割肉》等,这类定位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节目,设置在晚间黄金时间段播出,老少皆宜。

同时,位于休闲时间段的节目,可播放一些关于历史名人的鲜为青年人群熟知的西河大鼓的片段,例如《宋江杀楼》《临潼山救驾》《火烧绵山》等,为了使受众在观看这类节目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设置无声的影视画面,作为节目背景,使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满足,起到西河大鼓传统的传播形式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

3.分析受众心理,创办和受众互动的节目形式。西河大鼓之所以面临受众群日益减少的危机,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对受众心理的了解。于是在充分调动、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的情况下,可以借鉴《梨园春》的创新形式,调动观众参与热情,增强节目互动性,使西河大鼓回归大众文化艺术的本位。例如设置现场观众参与的环节,自己点唱段、为演员打分等;还可以设置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参与环节,如回答问题、答对有奖等,这样极大的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识,拉近了西河大鼓与观众的距离。

(三)西河大鼓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创新。

西河大鼓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传播,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媒平台(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最突出特点的就是其在传播方面的信息的海量性、互动性、虚拟性、多媒体性以及超连接性。

西河大鼓的传播要利用互联网数字整合的功能,创建庞大的数字库平台,通过超链接实现对西河大鼓各方面信息的获得。在西河大鼓与互联网对接初期,我们应该考虑到在大多数网民对西河大鼓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要想吸引、促使网民打开关于西河大鼓的网页,首先要将其超链接到网民较关注的戏曲、相声、二人转网站等。同时,西河大鼓可以在新浪、雅虎、腾讯等网站制作植入式广告、弹出式广告等超链接来吸引受众的关注,鉴于这些网页中广告量大这一方面,同时为了达到吸人眼球这一效果,西河大鼓的广告不能单靠文字,必须得加入一些“刺激性”元素,例如加入音频、视频广告,或在做广告的演员形象上创新。通过这些超链接,网民进入关于西河大鼓的网站,便可以看到其创建的数字平台包括图、文、视频、音频、以及互动游戏等。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电子媒体、互联网的强有力的传播优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西河大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代表着当今艺术发展中最有力、最尖锐的探索力量,将传播出综合与融合了各种艺术样式的经典名段,这体现了艺术发展与传播手段的复合性与多元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声 :《 西河大鼓史话》,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1年5月。

[2]施中阳、关艳霞:《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打造电视精品栏目》,载自 《当代电视》。

[3]杨瑞:《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4]叶志良,陈丽萍:《寻找现代戏曲传播的生长点》,载自《新闻届》,2008年第六期。

[5]杨洋:《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

注释:

篇10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媒体转型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媒体数字化的发展机遇

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是由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的特征,它们集传统媒体优点于一身,并增加了海量、及时、互动、精准等优点,突破了单向的传播维度,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读者兴趣、终端界面形成细分化服务市场,同时注重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这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求新、求变与新媒介合作,寻求自己的新媒体发展战略,谋求数字化生存和跨媒介发展。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互联网是补充品而非替代品。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主要的传统媒体的覆盖面。来自数字化媒体的竞争使得传统媒体在编辑预算和内容上面临严峻挑战。但是这一竞争所带来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供应商

受众真正需要的是内容。人们订阅报纸,在报纸上寻找的是内容;人们登录网站,在网上寻找的也是内容。而受众通过什么载体,到底是纸质的载体还是网络的载体或是手机的载体来寻找内容,那只是载体的不同。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网络媒体嫁接,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与徘徊。“嫁接思维”要求传统媒体顺应发展潮流,树立数字化战略意识,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制高点。“嫁接”的关节点在于:内容为王,实现多渠道传播,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

3 学习国外成熟的报刊网站的经营模式

一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以原有的媒介内容为主体,扩张和包容新的信息量,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二是众多媒体联合经营一个大型新闻网站,但内容相对独立,将传统媒体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它是一个链接各报刊网站的通道,更是一个把信息进行综合分类与深加工整理的加工厂;三是一家或数家传统媒体与其他网络服务商联合,经营专业性网络信息服务,这样,可以为传统媒体业开拓各种类似中介服务的新商机。

4 数字化创新进行品牌延伸

数字时代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内容,因为内容的采集、核实、归类、分析都是报刊等传统传媒的优势所在。静观10 年来的网络传播,其新闻几乎全部来自传统媒体,网络的海量信息不过是传统媒体信息的汇集。特别是在中国,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报刊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网络扮演的角色是二次传播。而传统传媒拥有专业水准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策划、编辑、记者队伍,他们在大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和强大的社会动员和影响能力。这是传统传媒的生存基础,也是传统传媒向数字化进军的创新基础。

要实现传统传媒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一是挖掘资源特质,延续传统传媒的生命。进一步“养活”对传统传媒情有独钟的受众,拓展的产品应当有:以深度的解释性报道为主的报道;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类报道;以提供资讯和广告服务为主的免费报道。二是生产数字化产品,促进传统传媒在生产方式上的彻底转型。从目前国内外的探索看,已经成熟的数字化产品主要有:在线新闻,即通过网络进行即时新闻;网络报刊,即把编辑成型的报刊省去印刷环节直接通过网络传播;手机报刊,即把报刊内容直接传送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三是多品牌延伸,使传统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品牌延伸的方向包括:通过网络开展音频视频业务;介入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图书、期刊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向电子商务延伸;向其他领域,如会展经济、中介服务等延伸。

5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表现方式――国外报业的转型实践

5.1考虑读者兴趣

《泰晤士报》网络版在向网民推出“最受欢迎的文章排行”时,采用“最多E-mail推荐”、“最多博客引用”、“最多搜索的关键词”这样一些统计指标在网络版的主页上,也有三个排行榜:“最多阅读”(Most Read)、“最多评论,(Most Commented)和“最大惊奇”(Most Curious)、显然,前两个排行榜是有客观依据的,而“最大惊奇”的依据是主观判断。有两个记者专门搜索和挑选这样的故事。选择标准是:一要出人意料;二要特别有幽默感、有趣,对报纸是个补充,因为《泰晤士报》是很严肃的报纸,一些有趣的事登不出来,网络版则可以做报纸所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三要有影响力;四要有视觉冲击力,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短片等,声像信息是纸媒介所不能表达的,这也是网络版的优势所在。

5.2报网融合,新闻标准保持不变

比如《泰晤士报》网络版要把读者链接到别的媒体,一定是链接到和《泰晤士报》差不多的大媒体。链接是有标准的,必须链接到可靠网站,可以证实的内容链接的内容是否符合这些标准由编辑决定,这和记者采写新闻时必须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辨别一样,网上信息太多,必须运用新闻专业标准进行取舍。归纳起来,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要符合集团文化,还要经过编辑的专业判断力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