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企合作;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Key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network technology;practice;teaching system;construction.
1、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定位日趋清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长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校企合作的深入给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职业教育者找到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深入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合适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得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的整个环节。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均已开设,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较多,如何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在改善教学硬件环境的同时,也突出专业内涵发展,注重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体系,高质量地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是就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来说,存在一些问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虽说很多高职学校都在研究,但教学体系的设计缺少系统性;
(2)实践教学的资源严重不足,校企合作还处在推广阶段,大量实践课程还处在资源少甚至空白的状态,急需加快建设步伐;
(3)实践教学的外部条件有待改善,实践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实践,然而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使实践的实施受到了很多束缚;
(4)很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下企业实践的时间不足,或者学生在企业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这样使得学生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要完成的任务
3.1 选择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出发点,需要学校教师深入人才市场、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企业人员对人才规格需求意见,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与企业人员一起制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不断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3.2 编写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是学生实训过程中最基本的学习材料,实训教材的质量对学生实训效果的影响最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较快,日新月异。教材的编写必须结合企业生产实践由在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教材应融入企业人员归纳总结的生产实践性知识,将应用在网络工程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成果补充到实训教材,突显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较高,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境优势,学校需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的实习基地,并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补充完善用于实践教学的设施,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但能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能实现企业文化的养成教育,加强了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了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促使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学校以提供实训、办公场所等基础硬件资源等条件,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实行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3.4 建设实践教学团队
培养出高技能学生的关键靠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对于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等生产实践,确保每位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的锻炼时间。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任务,既解决了企业临时人手紧的问题,也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制定对“双师型”教师更多的鼓励政策,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及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引导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发展。
3.5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注重过程学习的实践学习评价方式。考核做到全面客观,以每个项目任务实施过程和最终效果,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定期与随机检查、实践成绩考核、师生座谈、项目考评与教学测评等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实现对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全程管理。
4、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安排的实际工作
(1)专业教师下企业考察、进行市场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
(2)结合市场调研,设计方案研究,搜集有关研究资料;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发实训项目;
(4)编写校企合作实训教材、制作课件、建立教学资源库;
(5)选派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6)组织学生下企业实习,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
5、小结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工作实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深入到实际工程项目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高职院校、企业深度合作,提升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者共赢。
参考文献:
[1] 邓志辉,王兆奇,赵明威.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2013,(4).
[2] 马蕾.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5).
[3] 王炎华.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4] 丁喜纲,国锋.关于酒店特色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3(3).
[5] 韩钢.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探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9).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网络技术;实践教学;重要性;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一、实践教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以应用、实践为主体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在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单纯的理论式教学根本无法满足目标需求,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需求逐渐升高,对各项计算机网络技能需求不断加大,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度。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到各项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够从最大限度提升对各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实践中了解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本质,提升学习效果。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可以保证在教学中形成系统的体系,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学中从实践汲取理论,用理论支持实践,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上述教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保证学生符合当前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环节优化
(一)构建以任务驱动为主体教学体系
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操作及变通能力为基础,依照学生特点形成的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实验项目设定的过程中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确保实验项目与教学资源相符合,能够最大限度服务课程核心目标。在构建以任务驱动为主体的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要规划设计项目整体目标,对各项目标进行细化及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质量。上述项目设定要围绕一个目标和几个任务完成,通过下述步骤实现实验项目设计。
(1)规划设计项目整体目标: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理论课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依照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及实验设备,形成系统的实验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校园网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项目的核心,围绕上述项目提出各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内容及操作内容。例如,在实施网络接口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实践需求设置等停协议ARQ、连续ARQ、选择重新ARQ三项实践板块,确保学生了解ARQ目标。
(2)化整为零,层次化任务目标:在层次化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目标任务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各项内容细节,行程容易理解的各个任务目标。上述任务驱动实验目标细化可以通过真实的项目背景,实现对任务及情景的建设。任务目标细化操作中要:从三项实践板块中了解ARQ作用原则,实现数据帧自动重发能力技术的提升。教师要对数据帧技术分析、构建任务拓扑结构、实验拓扑结构、规划任务组,达到对目标的化整为零。
(3)化零为整,将层次目标整合:任务驱动模式需要通过任务培养及情景提出实现知识的整合。在ARQ任务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数据帧处理,将三种ARQ内容整合,确保ACK1信号能够保留在缓冲区内,提升确认质量。在层次目标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数据帧对网络信号的影响阐述,保证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接口层信号的处理操作及运作原理,将各项分散的知识统一,保证学生能够在整合中加深对网络接口层信号的认识,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实践技能,从综合项目背景下感受到实践教学的魅力。
(4)教学结果评估:教学结果评估作为当前任务驱动实验项目的重要内容,可以明显提升评估的效果。上述体系评估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考核方法,依照学生在ARQ实践中的操作效果进行评测,确保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相一致,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有效性。
(二)丰富仿真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效益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实验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项仿真软件进行合理应用,确保最大限度消除操作对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的破坏性,提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应用效益。教师可以选取思科或华为模拟软件,对实验环境进行设定,保证学生在仿真操作中不断丰富自身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任务驱动项目实践教学效益。
(1)借助模拟软件,完成计算机独立实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要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各项实践教学原理,对路由器及交换机中模拟软件进行应用,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各项实验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应用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上的模拟程序,让学生组建网络,形成系统的网络配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项实验步骤及内容进行熟练,在模拟器上独立操作,熟悉实践教学内容。在上述模拟软件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熟练度,提升实验室操作的效益。
(2)借助虚拟机软件,完成实践操作优化:虚拟机软件可以通过在一台电脑上模拟,实现学生操作的优化,完成对各项操作系统内容的全方面练习。借助虚拟机软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明确各项操作系统种类,能够真正掌握各项技术内容,高质量、高效益实现实践操作的优化;要对操作操作要点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依照计算机虚拟软件实现教学操作,降低由操作失误导致的虚拟机软件故障,提升虚拟机软件辅助项目实践教学的效益。
三、结束语
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学生网络实验室,但是由于受到设备闲置、缺乏系统实验室设计、缺乏有效设备利用等,直接造成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机会,无法及时培养、训练计算机网络操作,直接限制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发展。因此,在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各个层次、各个内容出发,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构建以任务驱动为主体教学体系,不断丰富仿真内容,确保从根本上提升实践教学效益,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7(06).
篇3
关键词: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81
在信息化时代下,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目前职业高中的计算机网络教育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由学校培养人才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能力以及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定。为此,中职教师应充分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开拓学生思维的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一、整合教学资源
1. 选择合适教材
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极快,很多旧的理念或理论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教材通常都是多年前就已经制定,虽然每隔几年都会作出修订,但实质上均为换汤不换药的更改,因此很多教材已经跟不上当前时代的发展脚步。此外,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没有经过严格审核,质量参差不齐,这也给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带来了较大阻碍。对此,校方应针对当前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特点,选择新颖的、实用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意义的教材,并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教材内容。
2. 丰富课堂内容
校方或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在专业,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性质和关系性入手分析,通过新技术和新理念为学生整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块,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学生所学专业有机融合,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整合内容相近的章节,通过版块分割的方式教学。在整理具体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主次有别,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而对次要内容一笔带过即可。
二、优化教学手段
1. 开展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将某一相对独立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法中,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并实施项目是关键步骤。项目教学法应以某一具体项目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范围选择合理的项目内容,案例应具有针对性、范围不宜过大、项目程序不宜过长、难度要适中。教师将项目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网络相关项目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2. 提升学生信心
职业高中的学生和大专、本科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距,这会造成部分中职学生产生较严重的自卑心理,或者秉持得过且过的心态,而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学生学习任何课程。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一道,积极探讨其困惑,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技能掌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组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考核时,教师也应制定针对性目标,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考核任务。
3. 加校企合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仅进行理论教学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必须结合实践操作进行实用性教学。目前很多职校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存在明显缺陷,而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再加上校领导的不重视,这一问题在短期之内也难以得到解决。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同相关企业取得合作机会,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实战岗位实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有效地锻炼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努力培养实用性人才。
三、强化实践教学
1. 习题强化练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显著特点在于,计算机教学偏重习题训练,通过习题训练的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课程内容,并扩展知识技能。在此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章节的重点内容选题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查漏补缺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认识盲区进行重点教学,及时弥补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漏洞,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
2. 上机强化练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偏重理科思维,内容较抽象,理解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因此,在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时,如果仅进行理论教学,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想要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效果,就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练习和实践探索方面。通过课堂理论结合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迅速、更轻松、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应用性很强,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此背景下,学生如果不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就无法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也不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服务社会。因此,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上机操作练习,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意义重大。
四、结束语
篇4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得以迅速发展,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体系在高校网络技术领域之中仍然薄弱,教师在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积极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还要具有维护及管理大小型网站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的能力,从而向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啊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接口技术、局域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以及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基础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实验课程体系之中。
2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教学思路
2.1目标的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争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也应该以满足市场所需为原则,结合现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例如: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本就是以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及应用课程作为开设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针对此门课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后,让学生对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综合布线技术、TCP/IP技术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等知识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和清晰地认识,这部门属于第一层次的目标,其次,在充分知晓必备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可视化的对象编程以及高级语言的编程和设计,具备一定思想高度,该部分为第二层次的目标,最后,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与研究,进而达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充分相结合的目的。
2.2方法的改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在每一节课中适当引入教学案例,这样不仅让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形象化,而且在实际的讲解操作中。锻炼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提升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探讨,经过细致地研究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创造性的激发具有明显效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设定任务,以促进其积极研究探索。
2.3内容的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同样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结合课程中主要的三个方面的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以便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将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网络的构架、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子网的划分、路由器的配置等各种网络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在实验教学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此达到专业技能的培训目标。
3总结
篇5
其一,资源浪费较严重。在高校教育中,根据部门职责不同,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大都被安排在教辅工作岗位,职能管理部门岗位的专业要求更多的需要具有文科专业背景的人员,但这些人员往往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对网络硬件的需求,片面认为价格高其功能就越强,操作就越简单,从而导致了网络资源的浪费,过多的购买硬件设备,出现设备闲置的现象。例如打印机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几台计算机同时使用而不影响相互之间的工作,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节省空间;但大多数高校的打印机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根据相关教育行业网络化建设趋势预测显示,2011年教育行业网络化投资达到了近570亿元,比上年增长9%左右;2012年教育行业网络化投资达到了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左右,2013年达到760亿元,增长14%左右,如图1所示。过多的资金投资在硬件方面,使得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图1教育行业网络化投资增长比例其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较少。在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包括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内部信息和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大多数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初期,对硬件投资较大,忽略了信息资源的建设。高校管理、监测工作量化程度较低,在管理和决策中,通过客观数据进行分析的判断比较少。高校信息管理档案不够规范,没有进行数据化管理,或者数据化更新速度较慢,数据库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没有落实好,为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提供的网络服务不够完善。高校各部门间的数据无法共享,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2计算机网络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意义作用
其一,高校行政管理的任务是充分运用一切有效的资源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能够将教育管理资源进行共享,高校教育机构内部在研发和管理本单位的信息数据库时,要从通过级别、用途等角度将部分数据分配给各部门使用和维护,从而有效避免同类资料的重复收集。其二,在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重要数据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故障处理、网络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能够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和技术上的支持。极大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时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模式,使得行政管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优良作风为高校的各种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计算机网络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其一,完善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理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它也是一个规范化的体系,在共同的数字化标准、信息化标准、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上运行。不同的学校在不同的时期,网络平台构建理念也不同。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其二,完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首先需要构建网络技术应用于各项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即构建管理平台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其三,完善资源平台。资源平台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数字化的各种资源,其核心是各种数据库。学校的信息库一般有学生信息库、教学信息库、科研信息库等,详情如图2所示。在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就需要将资源平台进行完善,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图2高校教育行政管理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
3.2增强管理人员运用网络技术的意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体系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载体,运用网络技术来改变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首先需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将管理和网络技术联合起来,将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转移到管理应用系统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将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行为程序固化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并根据当今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化办公体系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事物,由于管理人员更加熟悉原有的人工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的人员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抵触情绪,适应新型的办公方式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得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手法,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用率。
3.3提高管理人员操作网络技术的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较多,这些部门的工作大致为教学、科研、财务、学生、人事、设备、生产、后勤等方面。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的管理职能进行划分,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和统一,更加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资源配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需要与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沟通,避免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高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各种需求,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不断完善。
4总结
篇6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不断推广深入,中职院校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中职院校如何调整自身的教育策略,做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技术型人才的选择,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出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教学改进。如何在中职院校中培养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在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深化研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交流学习。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学校,目的是培养大量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要求中职院校在进行高中程度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但在实际的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师实际应用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中职院校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际应用经验不足。不了解当前社会对网络技术型人才技能的需求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例如,在网站开发这门课程中,教师教授的内容也许还停留在使用ASP网站编程语言来编写开发网站,但是在目前网站开发的实际应用中,ASP由于代码简单容易使网站受攻击已很少使用甚至不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知识与社会应用脱节。这样的不足在网络专业教学的其他很多科目都存在。
(二)师生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保证每一次的课程内容都能够详细、生动有效地讲解;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的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课后由于工作繁锁,实训条件受限,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实践与巩固;同时网络学科的知识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基于以上因素,学生学不到知识后便出现厌学情绪。这样循环下来,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学不会,教师不愿教。久而久之,便形成教学上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师生教与学的质量。
(三)学生的基础相差悬殊
中职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徒增了教学的难度。有的中职生在入学阶段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上网冲浪、打游戏等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有的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四) 教学实训环境不完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更偏向于实际的操作应用。然而,能够拥有良好的网络实训资源用于开展实训教学的中职院校较少。网络设备的价格昂贵,损耗大,维护难,导致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无法大规模地投入资金建设网络实训基地。没有实训环境的支持,学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只能通过一些模拟软件去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应用,甚至于“纸上谈兵”,专业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改进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上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如何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现状,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网络技术型人才,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提高教师网络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熟练驾驭的同时还必须要拥有符合企业需求的网络技术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合理规划、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适应不断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及企业对技术的更新需求,还要时刻关注行业上的技术升级与信息更新,做到教学上的“与时俱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下企业实践、专业培训或为教师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网络专业教学上出现的“学生学不会,教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现象不能单纯地把责任归于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是掌控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能否成功的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是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在课堂中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课程的特点,根据当今中职生的特点,研究出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突破网络专业教学的瓶颈。例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都是当前提倡的几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结合学科进度,多采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甚至基于它们再创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三)针对学生特点,实现分层次教学
不同的学生基础相差悬殊,合理的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学科知识结构要分层次。在计算机网络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做到由简入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企业网络搭建》课程中,首先通过简单的制作网线,向学生讲明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如何连接;连接后,为了实现网络的通路,需要通过各个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而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当网络出现不通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进而对网络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等,层层递进式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
2.对学生群体要分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教师在布置实训任务的时候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分层次的布置实践操作练习。针对基础弱的学生布置简单的基础练习;针对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基础练习之外,增加拓展练习。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功课可做,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发挥。同时可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实训任务,教师可针对组员的优缺点,分配每个组员应该负责的内容,使人员的分工得以优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完善教学实训环境的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实训环境的支持,用于开展实训练习。
首先,是计算机网络机房的升级与完善。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是主要内容。而如今应用软件的升级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机房电脑设备落后甚至老化,则会影响教学实训的开展。其次,是网络设备的完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网络设备的连接与配置。这需要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PC机等网络设备的支持,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技术应用教学,而不仅是停留在模拟软件的使用上。
各中职院校应当根据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适时引进新的计算机教学设备及网络实验设备,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实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操作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掌握和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国家对素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需要中职院校针对现有的教学方针、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改进。同时,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进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现阶段社会所需求的网络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导向,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收专业知识内容,学以致用。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应用
0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了时展的代名词,它在推动电子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然而,电子信息工程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技术和专业还不够成熟。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过程中,需要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完善[1]。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运输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信息利用率的同时,也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进步。
1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而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或通信卫星是主要的连接截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能力较为广泛,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同时具有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2]。伴随科技进步,现今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成为服务现代科技的重要技术,也实现了资源共享,成为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联系
电子信息工程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有线系统、信息系统以及无限通讯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信息集中起来传递出去。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技术基础,依靠网络技术背景迅速发展。通过物理知识实现各种通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呼唤就是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当它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时,就可实现信息技术的传输更为方便、高效。首先,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范围而言,范围较广覆盖面积较大,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电子信息工程取长补短,让人们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泛性的应用和推广;其次,从计算机网路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它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加强和促进工作平台的交流与信息的分享,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在当今科技前沿的时代,数据永远都是发展的证明。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数据引入到电子信息工程中,让人们通过值观的数字了解、剖析和掌握各自的需求和对方的诉求,且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可以丰富电子信息工程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数据,成为各个领域需求和建设的有力依据,也为电子信息工程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同时,电子信息工程在时代变革中,在网络技术影响下反作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项功能,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两者在发展趋势中相辅相成,电子信息工程在网络技术加强张发展,也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进一步的研发。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3.1电子信息工程中传递信息
科技时代的影响造成信息传递较快,每天会涌现出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周围的世界。电子信息工程在通信方面缺少创新信息的作用,但是他可以通过自身数字化的优势将信息进行传递。它主要依托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加强传递过程中的性能,保证了信息交流的完整性同时,也为信息传递提供了安全保障。
3.2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网络安全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技术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信息资源的必要形式。随着网路技术拓展,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网络安全也被高度重视。面临较为符在的网络技术,需要经历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一系列的对策等过程。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所应用的网络技术进行筛查和核实,检验安全系数,是否存在网络技术漏洞等。如果所应用的网络技术存在漏单,极易被黑客侵袭,不仅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具体应用造成威胁,也会丢失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所应用的网络技术进行一一核查和排除,并准备网络风险预案,一旦发生网络安全问题可以有效的将网络风险隔离,控制问题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应用的网络几乎增设保护屏障,降低网络安全风险[4]。
3.3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随着应用网路技术的人员不断增多,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重要的信息渠道和传播途径。这就需要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应不但提高和拓宽,这其中包含了网络技术、宽带技术和区域网。例如,提高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区域网应用的主要目的,应有利于城市之间的数据传播和数据交流,因此,对区域网的要求也应日益提高。
3.4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作用,技术人员可利用网络技术对自我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查看和互通,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设备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传输。在TCP/IP协议中分为应用层和接口层,它们将信息进行了汇总后,通过构建分层体系实现了传输[5]。在网路技术的应用下,信息文件也实现了逐渐的整合,逐步实现了精细化的演变和管理。技术人员可通过相关的设备,将所需文件存放指定位置,如在管理中一旦存在问题,会通过所设置的装置将所需要的信息及时传送回来。
3.5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开发设备
特定性设备的设置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条件,不仅需要建设好的通信干线,对各个单位进行导向的接入线及接口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防护的加强工作也是较为重要的条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UNIX系统就被广泛的应用,要保证通信的顺畅就必须配置同意的结构和标准,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确保通信畅通。以下图片就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开发设备应用的具体流程进行的诠释和说明,也明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之间密切的联系。
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医院管理
医院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生活中日益体现,其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加困难。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因此,在全国各个地区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系统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之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在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社会公共医疗服务机构的医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展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医院若想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从与外界交流的角度而言,就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地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医院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
1.2医院信息化改革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关键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其中不仅对医疗硬件技术的要求提高,对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在医院信息化改革中,唯有积极地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能实现医院管理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比较特殊的位置,其服务对象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院方更加重视自身的服务水平。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1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系统的具体体现
(1)网络系统在病理病案和统计管理方面上的应用。以往医院对于病人、病历、病案的管理工作,都是基于人员的手动记录等方式来实现的,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毕竟人为操作相较于计算机,出现错误的概率要大得多,尤其是涉及就诊人数、入院患者人数、病危患者数量等。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该领域,可使得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病例案卷、就诊人数、入院患者数、病危患者数等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落实,并且在对于病例案卷得到妥善、安全的保管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计算机网络系统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优势,那就是能够利用系统中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等处理工作。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辅助,医院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指日可待。(2)医院药品采购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网络系统的具体体现。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提高现代医疗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医药的数量,丰富了药物品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药品采购方面的应用,使得院方能够对药品有关的数据进行精细的管理。同时在建立药品数据库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精细的数据管理,对药品的整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药品价格、生产日期、过期药品进行报警)等。计算机网络系统除了能够在医药采购方面发挥作用,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方面也有着显著作用。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医护人员的数量也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医护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很好地将工作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仅通过输入工作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一种或是几种关键信息,便能够查询到该名工作人员的全部信息。(3)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体现。在医院的整个管理系统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公共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财务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极其庞大的数据之中,能够较好地处理涉及金钱和利润的事项,并进行有效的核算。
2.2远程医疗诊断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体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异地视频操作等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物。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上的不断应用与发展,远程医疗诊断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技术基础和操作经验。所谓的远程医疗诊断技术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的异地操作,以实现远程医疗诊断的效果。远程医疗诊断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如:能够大量地节省医务人员在路途中消耗的时间,这样就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耗费。同时此项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结合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远程医疗诊断技术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医疗信息尤其是病患的病历病案信息的远程传输与共享。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能够采集病患的各种信息,同时还能够将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输。在实际的远程医疗诊断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位于A地的某病患,在接受当地的医疗诊断过程时,其病况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实时共享,因此B地和C地的两组专家人员也能对其病况进行实时分析与研究,最终为病患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而方案的落实仍旧可以在A地进行,期间,B地和C地的专家一直未曾到过A地,但实施了对A地病患的诊断和治疗。
2.3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提高计算机可靠性的两种有效途径即为附加相应的冗余部件以及提高相关部件的可靠性。在对计算机采取冗余技术的时候,必须在满足计算机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进行,同时由于冗余部件的增添,将会导致建设计算机网络的预计成本增加。同时在冗余技术之中,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区域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直接影响计算机可靠性高低的因素就是网络中的链路数量,并且可靠性和成本同样是每条链路的两个重要控制因素。在提高计算机可靠性的所用方案中,提高计算机网络容错率的方案无疑是最优方案。关于计算机容错率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确定计算机的常见故障点。在将其常见故障点确认后,利用冗余技术,就能够大大地缩小故障的持续时间,间接提高计算机的容错率。
2.4医院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日常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能够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而医院的管理水平又与其信息化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若想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便必须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进行完整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艰难险阻。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引起院方的足够重视,因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安排并维护各类更新,保持其先进性和稳定性。
2.5邀请专家参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在医院进行信息化的具体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征求、采纳管理专家的可行性建议,对医院进行专业的调研分析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软件方面,同样需要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软件的研发,并且对后期对接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术责任的专业培训。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的安全性。
3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尤其是精神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其中公共医疗事业备受关注。客观来讲,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医疗单位,不论是对病患还是对于院方自身人员的管理均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项新兴的且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应用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医院进行现代化信息改革建设中,管理者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
作者:郝颖 单位:邹平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小波.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09(7):26-29.
[2]张亮.计算机网络与医院信息化管理方案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384-385.
[3]胡皖.计算机网络与医院信息化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81-82.
篇9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8-02
一、前言
“工程式项目化”指在与企业深度合作收集到的网络行业中真实的工程项目,通过科学的分析并按照高职教育特定面向的层次,对其实施裁剪、序化、组合,形成可真正适用于教学的项目;“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指的是以高职院校(三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对象,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环境研究、教学组织方式研究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力求构建科学的、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教学模式,本研究既是应用研究,也是实践探索。
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良好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教师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应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多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已普遍建立网络机房,但由于建设经费问题,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滞后网络新技术发展的实训需求,也没有足够的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应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观念
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本科院校低了许多,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比较散漫。在教育学生由被动学习、依靠教师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靠自己学习时比转变教师的观念更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注重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三、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以联合办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旨,紧贴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适应于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主要采取学校主导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科类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类型有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共建共享模式(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等三种模式。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采取第三种共建共享模式进行建设。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满足《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网络管理配置与应用》、《工业企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应具有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的功能。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与思科(中国)系统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大部分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了思科网络设备实训室,不仅满足了专业教学,同时还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了多次培训。
(三)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组织方式
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以项目案例驱动,遵循“咨询(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项目驱动法为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网路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其步骤是:下达任务书(提出问题或项目背景)? 分析任务(分析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任务实施(合作实践)?任务完成(客户反馈)?项目展示、点评与总结。
(四)创建项目教室
创设项目教室的想法来源于企业都需要项目实施人员,强调毕业生若有项目实施经验的优先录用,而在学校很难有机会让全班的学生去外面承担实际工程项目,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有工程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对企业的项目实施流程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用“裁剪、序化、组合”方法,转化成教学项目的实施流程,再依据这个项目实施流程设立项目教室。
项目实施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项目教室的功能主要用于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能置身于一个情境仿真的工程项目中,真实的去体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确认、开箱验收设备、现场安装设备进机柜、连网布线、设备配置调试、系统测试、工程验收等等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环节。项目教室的具体布局按方案区、安装区、配置区、验收区共4块功能区划分,如图3示意。
项目教室中的安装区可针对不同类的核心课安装不同的设备。如核心课《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可分别选用三家不同厂商的路由交换设备,并配置三台机柜,项目实施前应将这些设备装箱(与新设备到货时一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所有其他实验实训室都无法进行的设备开箱验收过程。同样,现场布置安装设备也让学生真正实践了设备安装的技能。
(五)编制教材
针对目前高职教材难以满足“教学做”的现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兄弟院校教师积极探索、共同研究,编写反映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的工程式项目化教材。
四、结束语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项新的尝试,以网络行业为渠道,选择实际项目为载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实施,推动专业建设,最终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行业运作的衔接,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无缝连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培养适应下一代网络发展需求,掌握网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及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工程能力的高技能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 王琴 唐林伟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5期
[2]宗序炎 项目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与职业 2010(26)
[3]张跃西 课程项目化理论创新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4]刘科 祁春清 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术 2011(09)
[5]刘高山 专业课程项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 职教论坛 2012(16)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各级各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经过不断地学习、调查、实践和思考,逐渐获得了对专业建设的一些认识。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应用,各单位、各行业都迫切需要既懂技术开发,又能进行管理、维护的复合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几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站应用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需求的人还不足20万。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围绕社会需求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计划,那么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为社会接受,受社会欢迎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
1 通过调查分析各个行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岗位进行划分
(1)按照工程实施流程划分
售前工程师(包括技术支持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售中工程师(包括现场项目实施经理即现场经理、工程实施工程师),售后工程师(包括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工程师即呼叫中心技术支持CALLCENTER和售后服务工程师)。
(2)按照工作内容角度划分
可分为: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系统维护)、主机管理员、存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负责NOS系统平台管理)、数据库管理员(负责MS SQL/ORACLE/SYBASE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中间件平台管理员、信息安全师(负责安全设计与安全维护),网络设计师(负责网络规划设计)。
(3)根据以上内容,可归纳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典型职位类型有:网络工程师(具体又可分为网络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主要进行网络系统管理、主机管理和存储管理)、应用工程师(主要进行NOS维护、数据库与中间件等应用系统平台维护)、信息安全师(负责安全设计与安全维护)和网络设计师(负责网络的总体架构设计)。
2 根据各岗位所需能力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
(1)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能够按照项目所规定的要求合理地搭建网络软硬件平台,并能实施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及时修复系统缺陷,达到最终交付网络系统的能力;应具有维护网络机房环境,维护网络运行平台系统,系统优化的能力;能按照信息系统整体架构的要求,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管理和维护,具有合理部署安全策略、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2)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能持续学习和掌握网络工程实施的流程、规范、方法与工具。能对项目实施任务和工程实施进度、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建立稳定的日常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工作关系。有一定技术文档编写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阅读专业技术文档。
(3)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能够熟练地根据项目的流程、规范和质量标准搭建出合格的网络软硬件平台,能按设计要求使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高效实施网络建设方案,具有对通信线路、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进行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安全相关技术和相关安全工具,进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处理维护安全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及相应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以上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又具备相当理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建设时注意克服以往“理论讲得多,动手操作少”的问题,特别强调和突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配合,以促使学生能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向技能转化。同时注意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进入企业和社会见习或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状况,建立企业、行业意识,为以后进入职场做好准备。根据以上分析,建立起以下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四、实践课程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
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生来说,实验课程和实训尤其重要。根据以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分析,将网络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确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在设计实践课程时一方面应考虑其独立性、完整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在具体题目的选取上既要传统,也要实用,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既要限制固定,也要兼顾灵活性。这样才能训练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由于计算机网络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几乎每门专业课都有实验内容。所以应针对以上核心课程精心设置实验和实训内容。实验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课程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和创新实验之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多为验证性的,创新实验是非验证性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实验,多用于开发设计的课程。为了保证各门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在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具体说明该课程课内实验的目的、具体内容、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指导书,使实验课程的进行有依据和法度。
课程实训的题目应该是最新的,可以有一定的难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为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工作技能。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一是通过校企共建,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体现统一性;实训室的构建和设备配置应与对应企业吻合度高,做到贴近企业,贴近技术发展。校内实训基地要基本参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绝大部分要是生产性实训。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要参考IBM公司、思科公司、华为3COM公司等企业专家的意见。实训室要逐步建设为开放型实训室,由学生来负责机房内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同时也负责上机人员的协调。通过这样的锻炼,达到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目的。二是创建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设备虚拟实训环境”,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三是争取开发一种与计算机交互的“手把手”实训教学软件,以丰富实训手段。
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意义也很重大,毕业设计的正规性和有效性是最重要的,如有条件,最好将学生送入正规的公司去参与开发的整个流程,如果没有条件,可以仿效公司的开发流程,让学生真正在毕业设计中得到锻炼。
- 上一篇:大学生对于线上教学的总结
- 下一篇:后勤工作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