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投资机会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产业投资机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产业投资机会

篇1

前段期间,对于广播产业的发展,影视的数字化发展以及影视的重点建设,我国相继推出了一些具有积极推动意义的文件政策。这些政策就直接体现了数字化是电影放映的主要变化趋势。在国家的财政方面,这些年来,也加大了投入,用来支持电影行业的前进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了2.5亿元,用来购买与更换农村的电影放映器具,财政部门也相继投入了5亿元,用来补贴农民对于电影器具的购买;同样,广电局也投入了6亿元,打算用来加快我国电影器具的发展步伐。在经济政策的方面,国家也相继颁布了许多政策,例如在2008年,我国规定: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和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从2000年开始,我国一直都对影视产业的准入政策颁发了一些相关的措施,这就表示了它的准入门槛降低了一个档次,同时,它能够从电影的发行与经营等各个方面,鼓励非国有制以及外来企业对于电影产业的支持与投资,直接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极大的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

二、全方面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

新经济时代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投资,二是风险投资。前者主要是对市场前景比较广阔的文化项目进行经营与投资,它们通过市场销售之后,就会获得投资的相关回收,它主要是表现在对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以及产品销售后回收的利润两方面;而后者则是对对企业的管理以及具体盈利进行投资,通过产权市场出售股份,或通过证券市场出售证券,从而在其中获得收益,它主要体现在市场值的提升方面。这两种形式在新经济时代下就体现出了下文的五大投资机会:1、文化市场分类改革中的投资机会。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国有企业以及一些事业单位的改革会创造出改造,这一投资机会,先前的一些领域很难进入并发挥作用,但是一旦有机会介入之后,就可以运用国有文化资源来进一步完善自己,这就是对自己的投资。另外政策有时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新闻网站转企等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励实力派代表的文化企业跨所有制进而兼并重组,从而吸引文化产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2、整合资源。对于资源的整合,它的力度会逐渐增大,并且在此过程中,国家还会颁发出一些具体的政策以表鼓励,整合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具体的投资机会,这个投资就会促进发展。例如,在90年代时,一些民营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壮大,它们的机制也更具灵活的特性,如果当时抓住这个投资机会,那后来的回报会相当丰厚,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并没有相关的分布,只是这次投资机会被白白浪费掉了。3、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结合时产生的投资机会。由于新经济时代的影响,致使文化出现多元化,就使得许多文化产业与相关的产业发生了结合的现象。由于行业与行业之间肯定存在差别,即使再相似,也会有缝隙的存在,这种缝隙的存在,就直接创造了投资机会。只有充分抓住行业与行业嫁接时出现的新的机遇,进行投资,那所得的回报将数不胜数。4、文化产业与城市融合产生的投资机会。现今我国的一线城市的城区改造都竣工了,但是非一线的城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机遇。很多企业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能够搬迁,致使大量厂房被遗留下来,这时就可以充分抓住这个机遇,进行文化的投资,这个投资机会则不容小觑。5、文化资源在创意转换中投资机会。对于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我国部分地区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懂得浅层次的分析与转换,而资源的开发空间却是相当宽广的,只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就能够使这个投资机会发挥巨大的价值。

三、隐含的投资机会分析

由于新经济时代的影响以及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有些文化价值能够达到反复利用的功效,这种特点就直接形成了延伸的回报链条。文化产业,主要提供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服务,它的载体会被逐渐消耗掉,但是它的内容却可以经久不衰,例如《红岩》这本小说,它的诞生时间非常久远,但是文化投资者仍然会用歌剧、电影等形式来对它进行描述,还把它录制成了光碟等来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军,还有就是数字化电影产品,具有数字转化的性质以及快捷方便的发行趋势,所以它可以转至成其他形式,例如家庭录像带、DVD等,动画电影也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电影元素来开发一些小游戏以及小玩具,由此,足可见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很广阔,像这类隐藏在表象下面的更深层次的投资,就需要有心人的挖掘与开发了。它的回收成本更是拥有了更高的提升空间,保证了投资的收益。

四、结束语

篇2

今年以来,国产电影持续火爆,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在总票房中的占比也远远领先海外大片,对于逐利的热钱而言无疑是一块投资新大陆。近来,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踊跃发起各种形式的影视基金,加入了影视投资多元化的洪流。

影视基金带给中国电影、电视产业一个金融对接资本的模式,一场场关于中国电影票房的狂欢不断落幕,而关于文化、影视的金融合作却正式登场。

大银幕“吸金”

在日前一个影视投资基金的募资会上,大牌影星捧场,金牌编剧上马,PE大佬坐镇,百余位意向投资者问题踊跃,场面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无利不起早,今年火爆异常的电影市场,正在催生出更多的影视投资公基金。博纳影业联手诺亚财富推出10亿元影视专项投资基金,弘毅和尚世影业联手成立30亿人民币影视基金。基石资本联手北京“其欣然”发起首只电影投资基金……据投中集团统计,至今年8月,国内共成立25只影视投资的私募基金,目标规模达322.81亿元。

利从哪里来?当然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和能够让风投们以小博大的投资机会。中国电影市场在今年的迅猛增长早已被人说滥了。在今年4月新一期“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时,曾经用“疯狂电影年”形容过去的2012年,但是显然更疯狂的是2013年。按照艺恩咨询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8个月中,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超过148亿元,在2013年余下的四个月中,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可以说已成定局,甚至有望冲击230亿。

除了市场总体规模、增速,单片过亿数量也是衡量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2013年暑期档,就有16部影片取得过亿票房,创造历史纪录,去年同期为10部,2011年则只有8部。在16部票房破亿的影片中,其中有5部突破3亿大关,超过1亿的国产片独占9席,《小时代》(1、2)稳居前两名,《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和《盲探》紧随其后,都超过2亿。这种增长显然刚刚开始,观影人次、人均观影次数以及银幕数在持续增加。

投资的机会,来自于老规则的玩法正在迅速崩溃,市场正在重新整合。过去9个月,这种中国电影变天了的感觉前所未有地强烈,变数重重,也机会多多。

在类似的“财富神话”的刺激下,国内的影视基金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壹基金进入影视领域较早,2009年其旗下的“一壹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在天津设立,总规模5亿元,由此成为国内首只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一壹影视基金曾投资《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目前产业基金包括影视基金、股权基金、区域文化发展基金等,对影院、并购重组、区域文化发展等行业进行挖掘,以50亿元的资金池撬动百亿元的大市场。”一壹基金资本运营部总监丁弘说。

在他看来,专业的投资机构通过商业性和风险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投资标的。以一个大概1亿元票房的电影为例,根据历史经验,加上每年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即票房的固定增长、导演、主演、发行、策划还有包括营销、档期,甚至涉及到广告植入等各种元素去核算,投资成本一定不能超过4000万元,可以保本。另外还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商业预期规模和收益进行评审。风险管理会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评估,最后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做出最后决策。

中国电影“变天账”

风投最大的机会来自于国产电影的快速崛起,这种增长中又蕴藏着新人导演的集体上位:除了曾经是演员的徐峥(《泰》)和赵薇(《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之外,去年导演了7亿票房《画皮2》的乌尔善有美院油画系教育背景,而专长是拍广告;《北京遇上西雅图》则是编剧出身的薛晓路自编自导;而总共斩获8亿票房的《小时代》(1、2)由青春作家郭敬明执导。

曾经是票房金手指的三大名导则形成了鲜明对比,几乎成了亏损之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在2010年堪堪保住自己的5亿票房承诺;但在2012年底积淀19年的“圆梦之作”《一九四二》票房仅收3.7亿,对比2.5亿的总投资,按票房分账片方只能收回1.5亿,亏损达1亿。而投资最高、亏损最严重的当属2011年底的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该片号称投资6亿,尽管票房高达5.9亿,但投资方分成仅为2.4亿,亏损3.6亿,该片最终也令合作十多年的张艺谋和张伟平分道扬镳。这重变数也导致张艺谋的新片《归来》要迟至今年末才能上映。

分析新人导演几部电影的题材,你会发现这些电影更加现代。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题材的把握更符合观影主群体“80后”“90后”后的精神期望和诉求,同时他们以更注重同这一代人双向沟通式的交流和共鸣,而不是老导演们的单方面的诉说。新导演一次次成功,无疑在增强投资人发掘其他更新的导演的信心。

篇3

VR产业生态已经形成良性分布。随着VR/AR技术的快速提高,以头盔显示器为代表的VR硬件设施逐步克服了其技术层面的发展瓶颈,开始从概念和设想阶段逐步向实用和推广阶段过渡。由此,以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为主轴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当下各大IT巨头都在布局VR/AR产业,同时,诞生了一批植根于VR/AR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新兴企业。VR/AR产业大有蓬勃发展的势头。

VR产业市场前景诱人。高盛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VR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可以达到1820亿美元,即便VR发展受阻,市场规模也不会低于230亿美元。

VR产业链逐步完善。VR/AR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为VR/AR设备元器件、VR/AR头盔以及各类VR软件和影视作品。我们认为适合目前硬件设备的VR内容和应用还是不够丰富,还不足以带动硬件设备的出货量的爆发。但各种资本力量都在探索和投入这个领域,未来两年内将会有突破。

篇4

目前以及未来很长时间,资本市场可能对文化娱乐产业表现出持久的兴趣。”日前在京举行的“2010年文化娱乐产业投资论坛”上,主办方之一中投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高玉喜非常看好以电影为核心领域的文化娱乐产业。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大量资金蜂拥而至。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寻找投资热点、怎样有效控制投资风险是焦点话题。

电影“不差钱”

与网游、动漫、电视剧、音乐等文化娱乐产业的其他核心领域相比,电影既顺经济周期又逆经济周期的特殊行业属性是吸引投资者的一大原因:“这种行业属性使得电影攻守兼备,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是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投资品种。”中投证券研究所传媒分析师冷星星分析说,2010年以来,A股传媒板块持续跑赢大盘,多数个股实现了正收益,中国传媒股的投资机会正在显现。

有与会专家从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九部委8月份的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中分析,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将“不差钱”。正是如此,保监会、证监会和银监会等以往距银幕甚远的三大“钱会”也开始密切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的发展。

降低投资风险 拓展回收渠道

篇5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0日,富国低碳环保、华宝兴业服务优选、大成中小盘、汇添富民营活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富国城镇发展、华安逆向策略、兴全轻资产、国泰估值优势、交银先进制造、长信内需成长、国联安优选行业、易方达科讯等13只主动方向偏股型基金(简称“股基”)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100%。纳入统计的618只可比股基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为41.15%,回报丰厚。

实际上,在经历了2015年极端市场情况之后,2016年市场将如何演绎正成为投资者当下关注的焦点。毋庸置疑,在2015年整体取得较好战绩的公募基金的观点尤其重要,当然,投资者对接下来的2016年里公募基金的表现也必然更为期待。鉴于此,《投资者报》记者独家邀请了10位不同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请他们聊聊2016年A股市场上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来自公募基金圈投研力量的灵魂人物们的观点,必然能够给投资者参与2016年行情提供较好的参考。

景顺长城投资总监余广:

以企业盈利为主驱动的慢牛

“我们判断2016年A股市场会呈现出慢牛的格局。”

从经济上看,2015年四季度经济依然疲弱,下行趋势还很明显。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仍在荣枯线(50)以下,工业增速降到6%以下,而且未来仍可能继续下行。投资增速依然低迷,资金来源不足令基建投资增速连续下跌,较难大幅改善,在需求疲软、库存仍待去化的背景下,地产投资增速转负。因而2016年经济仍在探底过程,预计CPI较2015年略有回升,PPI累计负增长将超过50个月,但同比跌幅将收窄。货币政策从过去的主角将变成配角,降息空间明显收窄。股灾以后杠杆率难以恢复,市场博弈的难度也在加大。市场上涨很大程度要靠企业盈利的增长,有盈利增长的企业来自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有收入增长的行业,以及收入虽仍难改善,但成本节约将缓慢改善企业盈利。

事实上,近两年来A股的繁荣大部分来自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和改革带来的转型预期从而提升估值,企业盈利并没有明显改善。2016年由于经济仍然在下行,企业盈利也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无法支持A股市场的大幅度上涨,但低利率时代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未变,“供给侧改革”将成为驱动内生增长的关键,市场或许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总体来说,未来A股格局将从过去几年估值提升的快牛演变为以企业盈利为主要驱动的慢牛格局。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史博:

2016年倾向于震荡慢牛行情

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史博表示,“2016年倾向于震荡慢牛行情。”

史博认为,市场已经回归到正常状态。目前牛市的三个催化因素,包括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回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改革预期,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2016年再度走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企业盈利在经济底部企稳时短期很难跟上牛市节奏,因此光靠估值提升的牛市最终或导致一定程度泡沫,因此2016年更倾向于是震荡慢牛行情。

从影响牛市的关键因素来看,25万亿理财资金部分进入股市的问题和2016年即将推出的注册制等,在史博看来将会是市场的关键变量和市场长期走牛的利好因素。史博称,随着人口红利转向,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下降较快,基础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后必然倒逼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下行,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理财收益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这种竞争格局的转变将迫使部分银行在理财资金池中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最终会导致25万亿理财资金将有部分成为股市的增量资金,推动股市走强,而且也会严重影响行情的结构。“这是必然方向,但是节奏快慢需要跟踪求证。”

史博认为,注册制是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注册制实施后,大量符合转型方向的创新型企业得以在高速成长之前顺利快速上市,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选择,对市场中长期发展而言,是莫大的利好。在注册制下,壳资源价值将迅速下降,此前市场中流行的炒作ST股、绩差股、小市值股票等有效性将大幅削弱,有利于市场配置真正的价值股和成长股。

具体到投资板块而言,史博认为,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大方向的行业或题材将会是2016年着重配置的区域,如教育、医疗、养老、体育、互联网、共享经济、环保、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工业4.0等。但是转型经济板块牛市持续时间已经较长,本轮调整后再次上涨时幅度也不小,因此多少面临估值偏高的问题。对此,史博给出了两大应对策略,一是进一步挖掘估值相对合理、或初次涉及转型、或转型业务取得较快进展可以消化较高估值的板块和个股,对业务突破缓慢且估值相对较高的公司将有所减持。二是,在符合转型的方向中,要深入研究细分行业,寻找未来能诞生大公司的领域,并重点跟踪和投资。以教育为例,短期更看好K12教育,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市场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光课外辅导就有上千亿的市场,而在题库练数据、APP流量转售等领域都存在培育平台型大公司的沃土。

对于2016年一些热点领域的投资思路,如打新、定增和新三板领域等,史博也给出了自己的独到分析,“新股发行和新股发行制度的改变,对市场的趋势方向影响有限。”

华夏基金投资总监阳琨:

2016年最重要的主线是“供给侧改革”

“我们相信2016年随着沪港通的开通,A股资金会进入香港市场,香港证券市场将是我们常规的投资领域。这个市场会扩大,这是2016年必将发生的事情。”

个人觉得2016年市场还是处于资金推动的过程,这个趋势没有结束。2015年6月份到9月份的股灾只是一个点,只是因为4、5月份融资太快,后面清杠杆清得比较猛,所以带来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如果去掉这个过程,利率不断降低,大家不断把估值推上去,这个过程还会持续。所以2016年还有机会,市场还是很活跃的。

“投资者方向很简单,2016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就是‘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有保有压”。“有保”很简单,为什么各个地方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包括现在注册制的改革,其实都是在加快权益类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这个跟基金经理加仓创业板套路是一样,所以2016年产业基金推出更多项目。新三板等不愁2016年没有投资机会,因为只要资金进入这个市场一定会有。市场还有活跃性的机会,我们也会努力寻找这个机会。另外就是改革,其实就是“有压”的一方面,有压的东西大家不太谈。为什么谈“给供侧改革”?我觉得大家在反思,尤其次贷危机以来,我们搞了这么多货币端的刺激,但是带来效果不那么明显,资金放了那么多钱出来,但是都“脱实入虚”了,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对于经济转型起到的作用不是没有,但是有限。另外就是结构性改革,我们在需求侧做的事情,如果效果不是那么明显,那就从供给侧来做一些调整,所以会有“压”。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改革的推进都是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一个步伐,希望把一些无效的供给去除掉,把有效的供给增加,我觉得这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我们认为国企改革,清理过剩产能,甚至带来周期性行业,明年可能都会面临投资的机会。我们说GDP在过去几年,如果从克强指数来说,可能下降的幅度远远高于看到的官方数据。大家看到经济过去一段时间开始逐步的平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相信中国GDP走低,经过几年跌到5%至6%,如果不会马上跌到3%的话,意味着经济在这个地方走平,可能复苏也很慢,不会复苏很快。但是只要进入一个平复期,意味着很多周期性行业已经进入历史的低点,就是见底了,周期性行业见底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觉得乐观的情况下,也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此外,目前香港证券市场基本是国际上估值最低的市场,业务上面跟A股有重合。为什么会这样呢?投资者结构决定这个市场的表现。在过去几年,大家可以看到香港本地投资者占比并不高,没有超过50%,而且本地投资者相当大部分是属于中国内陆过去的资金,而不是香港本地。因为香港中产阶级的财富其实很有限,他们的房子太贵了。他们本地人不太做股票市场投资,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香港证券市场在过去很多年,是一个偏资金驱动的市场。

如果说中资过去,比如2015年清明节前,大家讨论说深港通开通的时候,香港基金市场有非常强劲的表现。2015年11月,大家开始误传周小川的讲话,香港证券市场又有非常强劲的表现。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典型资金驱动的市场,而且跌的时候很明显。所以我们觉得2016年随着“深港通”的开通,香港证券市场向下空间有限,向上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觉得香港证券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机遇,如果A股市场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香港证券市场可能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诺安基金投资总监杨谷:

2016年上半年香港市场会补涨

2015年,尽管我们遭遇了一场大跌,但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指数,一个涨幅超过60%,一个涨幅接近100%,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平均也达到40%以上,这种涨幅和收益率是傲视全球股票市场的,也大幅度提高了明年的基数,我们需要在一个高估值的基础上来讨论明年的投资机会。债券市场也是如此,国债收益率下降到了近年的低位。大家再用“资产荒”来解释这个现象――流动性太充裕而投资渠道缺乏,大量资金追逐投资资产,拉高了资产价格。这是2016年的有利因素,但是同时我们需要警惕两点:第一,流动性是最会变脸的因素,而且变化速度之快,令大部分投资人很难提前做出充足的准备;第二,资产价格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是个长期因素,而流动性是短期因素,在流动性充裕的时候,用很高的价格去买资产,这是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账的。

除了“资产荒”外,2016年第二个有利于股市的因素是,上市公司股东及管理层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市值联系得更紧密了,这一点从本次大跌时,出现这么多停牌的股票就可见一斑。而目前股票上涨的动力并不仅限于上市公司的内生增长,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和市值。当然,也有较大比例的上市公司股东完成了减持,大股东与流动股东的利益未必是一致的。而且随着指数上涨,这类公司会越来越多,所以,这个因素,我们可以用来预期未来一部分股票会有机会,但是不能用来预期指数会有机会。

另外,市场对新经济或者说新技术的追捧是第三个利好2016年股市的因素,目前经济比较差导致企业业绩整体低于预期,但由于市场对新经济、新技术比较追捧,因此,投资者可以在没有业绩的情况下,为未来美好前景支付较高的价格。这种对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追捧属于市场情绪的一种,市场情绪的变化速度并不亚于流动性。

对2016年股市不利的因素主要是估值、企业业绩和扩容速度。估值贵是个影响长期投资收益率的因素,我们需加以重视。另外两个因素是短期的,企业业绩在经济情况差的时候,可以暂时低迷,等待经济回升后,好企业的业绩自然会回升。

因此,我们在2016年选择投资机会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机会主要有这几类,一类是估值低、分红收益率高的股票,这类股票可能会成为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选择的重点,尽管长期来看,这个选择未必对,但是对于2016年来说,会有部分机构做类似的选择;第二类是大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与流动股东较一致的公司;第三类是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公司;第四类是企业业绩进入低谷,但是在未来半年内有望出现拐点的公司。

鉴于债券收益率已经下降比较多,2016年债券市场的风险不亚于股票市场。香港市场是可能成为流动性出口的市场,香港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性,不像A股市场一样容易受国内流动性波动的影响,但如果流动性一直比较充裕,香港市场就可能会在未来6个月内,成为流动性的出口,有望出现一波补涨行情。

新华基金投资总监崔建波:

A股市场2016年结构性行情可期

2016年全年,市场大概率仍将呈现区间震荡。上方压制因素包括: IPO加速和注册制放开;减持限制放开,以及大量的增发和首发解禁;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美联储加息后跨境资金流出;货币政策从全面漫灌到灵活调控,引导资金“脱虚入实”;加快出清,刚兑继续打破,市场风险偏好可能随之下降,但是下方也有充裕的流动性支撑,股市的收益率相对仍然具备吸引力,股票在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也有提升空间。

2016年一季度,我们认为仍将出现春季躁动行情,重点关注“两会”议题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若有“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出台,则能够引发周期行业的行情。改革+创新仍然是热点,国企改革,尤其是地方国企仍然有较大投资机会,“互联网+”、工业4.0是创新核心,其他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消费中的传媒娱乐、教育、旅游也被长期看好。

突破向上的影响因素可能有二:一是改革的超预期;二是经济基本面的超预期。向下的风险因素包括:一是信用风险或者失业风险大规模爆发,经济再下台阶;二是汇率风险带来资金大幅流出;三是地缘政治导致风险偏好下降。

缺乏增长点也是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全球人口增长率下滑,潜在增长率下移,主要表现为中等收入国家,同时在欧洲、日本也很明显。在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资产回报率出现系统性下降。美联储加息后,全球流动性将开始收窄,12月加息落地之后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大概一季度之后资金流出开始缓解,所以预计2016年二季度开始,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扰动将会收窄。

2016年将会是各项市场化改革开放、市场逐渐回归常态的一年。随着IPO重启、注册制的实施,A股供给不足、标的稀缺的情况将逐渐解决。1月8日之后5%以上股东禁止减持的限制取消和增发、首发股东解禁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上半年定增解禁的市值合计约两万亿,相对于全部A股20万亿的总自由流通市值的10%,影响不可忽视。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包括两方面:增加要素供给和提高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对于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调整以促进重组、去库存、去产能为主。因此,存在两类投资机会,一是重组出清政策出台时;二是政策执行、库存和产能出清完毕、企业盈利开始向上时。

投资标的包括三种,一是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提升,基本面见底;另一种是选择退出的企业,有广阔的转型预期;第三种是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供给侧改革”对于新兴产业的意义在于创造有效供给,政策对于新经济的支持力度会更大,包括政策鼓励、减税降费、放开垄断、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等。

投资机会包括四类,一是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而发展壮大的行业,如PE/VC、产权交易、小微企业服务等;二是质量需要提升、实行进口替代的行业,如食品、化妆品、高端服饰等;三是需要打破垄断、民资能够分享、效率能够提高的行业,如能源、通信、军工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效供给的新兴行业,如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信息经济、教育、养老等产业。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刘明月:

2016年大概率“慢牛”行情

在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波动之后,展望2016年,中欧基金刘明月认为,市场整体中长期的发展走势并没有改变,2016年大概率将会呈现“慢牛行情”。不过,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估值较高,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调整。

在“慢牛行情”中,合理的行业配置颇为重要。中欧基金刘明月称,“新消费”和“新科技”等方面存在投资机会,其中,调结构受益的相关行业值得关注,各类与改革相关的政策或将带来行业发展机会。

具体来看,医疗大健康、文化娱乐传媒、教育产业、体育产业等“新消费”概念,以及TMT、“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化学新材料、军工装备等“新技术”概念的相关投资标的或存在机会。此外,金融服务中,包括金融创新、信托、创投、保险、资产证券化,以及地产、零售、交运、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九泰基金投资总监吴祖尧:

2016年上半年宽幅震荡,下半年重拾升势

“中长期来看,国内存量财富再配置仍是大逻辑:地产进入下行周期,财富人群将调整资产配置的结构,降低在房地产上的配置比例;刚性兑付逐渐打破,无风险利率下行,信托、理财等领域资金流入股市。”

2016年无风险收益率将继续下行,“资产配置荒”仍将延续。下半年市场上行的核心逻辑有三点,基本面改善带来的盈利好转,改革预期强化及基本面好转带来的风险溢价下行,股市资金面状况也更为占优。基于对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预计2016年下半年增量行情有望取代存量行情。在此之前,受情绪面及资金面的波动影响,上半年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以宽幅震荡为主。

行业配置:配置具备增长驱动力的新兴消费及90后消费板块,包括影视、休闲娱乐、动漫、互联网等;配置兼具成长性和政策支持的高端制造板块,包括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等;把握风格切换带来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包括券商和保险等大盘蓝筹。主题投资: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工业4.0、信息经济(云计算、大数据、VR)以及体育教育主题。

海富通基金投资总监丁俊:

2016年A股仍然颇具吸引力

篇6

成长性投资仍是中国最好

TBR:我看到您写的文章,信中利的意思是,相信中国就会盈利。

汪潮涌:直接的翻译是这样。这是巴菲特跟我说的一句话:在中国做投资一定要对中国有信心,就像他坚定地做多美国一样。

TBR:过去十多年,中国的VC、PE同样和中国很多行业、企业和个人一样,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于投资而言,盈利会比以前困难吗?

汪潮涌:对于我们来讲,不存在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投新兴产业,永远站在产业升级转型的前沿。16年前,我们投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企业;10年前,我们投了华谊兄弟为代表的新媒体、娱乐影视行业――这个行业过去十年增长了四十倍;5年前,我们开始布局体育产业。当然,高科技领域里,互联网2.0、3.0、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3D打印、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所有这些高速成长的领域,永远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

TBR:也就是说,从您的视角看,目前中国高速成长的行业和领域非常多?

汪潮涌:是的。我们投资涵盖的这些领域,我们叫三高三大三兴,高科技、高端制造、高品质的服务和消费;大文化、大健康、大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模式。这九大领域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代表了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机会。这些领域的成长性,比GDP增速要高好几倍。所以在我们的眼里,没有经济下滑,困难主要在传统行业,和我们的投资方向没有太多交集。

欧美PE,主要做杠杆收购,收购公司、拆分公司、合并公司。而在中国,主要的投资机会,还是来自于对成长性的投资,成长性投资机会,我觉得中国是最好的。领域也很多,企业也很多。

创投培育企业家精神

TBR:您怎么评价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股权投资环境?

汪潮涌:1998年,成思危提出《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也就是风险投资“一号提案”以来,创投和PE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非专业到专业化,这四个方向的转变。

我们认为,现在创投和PE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去年咱们国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加了一条,我说要叫三创,专业创投。没有创投资本的支持,创新创业做不大,创业创新就不能成为很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把创投资本和高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创业的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推动经济的发展。

创投要加限定,叫专业创投。创投不能全面开花,不能全民PE,全民创投,而是要走向专业化,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过去十多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从早期外资的创投、PE主导,转变成现在人民币的创投、PE,现在人民币的创投、PE规模已经超过外资。

过去募资的渠道在境外,退出也在境外;现在募集资本、退出都主要在境内,甚至一些中概股在海外上市还回归。我们说从两头在外,变成了双向流动。而且,现在中国的资金也往外走,去投硅谷、欧洲。例如我们信中利,我们第一支基金是在欧美募集的,主要投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搜狐,主要在海外退出,都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境内募集人民币,境内人民币LP出资人很多,因为创业板的开设,中小板开设,去年新三板大发展,我们有退出渠道。

TBR:尽管VC、PE在过去十多年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根据清科的资料,美国PE投资对 GDP贡献度1.4%,中国PE股权投资占中国GDP0.7%,所以我们设想一下,如果VC、PE发展更好,会对我们的整体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

汪潮涌:美国创投协会NVCA每年有一个报告,统计美国VC和PE对就业、税收和GDP的贡献。VC、PE对美国GDP的贡献应该在8%~25%。中国差了很多。

VC和PE作用不仅仅在于对经济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对中国创业文化的树立,对社会阶层的流动,对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

中国前三代企业家,没有创投的支持,没有硅谷创投文化的背景,他们创业是带着镣铐跳舞。当初王石、陈东升创业,都没有股份,挂靠在国企下面,他们是很好的企业家,最后的价值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第四代企业家十六年前诞生于互联网和影视娱乐,以BAT、光线、华谊兄弟为代表的体验经济领域。现在是第五代企业家,他们是公司股权的所有者,VC、PE买的是他们的股权,这是一个最大的转变――把人才的价值、创业的价值、商业模式的价值,进行市场化定价。所以创业者团队拿的是大股,VC、PE资本拿小股。这就把资本和企业家的关系搞对了,这样创业者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去创造和创新。硅谷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创投的机制和企业家精神。这是激励机制的转变。

现在的创业者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创业大街人潮汹涌。为什么?因为创业者一旦创造一个好项目,找到资本的支持,他们就是未来上市公司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马云、刘强东、马化腾、李彦宏都是现在年轻人的榜样。所以创业创投的壮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文化,以前是中国社会不允许失败,所以很多人创业怕失败,失败了别人怎么看?家人怎么看?现在没关系,失败以后可以创办第二家、第三家企业,这是社会文化上一个巨大的转变。这种社会文化的转变是创业创新繁荣的土壤。

NC、PE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刘强东是江苏农村的,沭阳县;李彦宏是山西阳泉的。他们都是寒门子弟,草根阶层,通过创业成为财富英雄。不仅仅他们自己成为财富英雄,BAT加在一起,还在中国创造了几千个亿万富翁,这些人都是靠头脑、智慧、勤劳、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有这些创业公司,他们创造的新商业模式,颠覆和解放了很多过去国企、政府控制的资源。又比如,现在的顺丰,大街小巷的三通快递人员,他们脱离了国有体制,干得很欢实,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通过阶层流动,一批勤劳智慧的人得以发挥才能,促进了中国社会资源、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

所以,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经济转型新的增长点。去年电商增长35%,电商物流增长了55%,消费电子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几,影视行业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几,远远高出中国GDP的增长。服务、消费、高科技、新产业,这是中国的未来增长点。而这些增长点背后,是一大批成功的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几乎百分之百背后有风投和PE的支持。

走出去带动结构调整

TBR:十三五规划非常明确提出加快资本走出去的力度,对中国的企业和资本来说,自身的发展将与全球经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汪潮涌:跨境投资是一个新的趋势。我们两年前在硅谷参股了丹华基金,最近准备在硅谷设点。好多清华校友在硅谷设立了很多基金,清华紫光在硅谷收购了半导体公司,华为、中兴、联想都在硅谷设研究院,BAT投了很多美国的高科技公司,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

TBR:而且中国企业和资本全球化的速度将会非常快?以前“拿过来”是单向的,现在“走出去”是双向的。

汪潮涌:第一是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必须要企业、资本、人才走出去,这个是为什么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国策;第二走出去也要分阶段,第一个阶段卖产品,产品走出去,第二个阶段在海外设厂,产能走出去,第三个阶段资本走出去,做投资。资本走出去的阶段,需要很高的专业化要求。资本走出去,会把资源、产品、技术、品牌、渠道引到中国来;资本走出去的同时,也会把中国的产品、服务往外推。联想的产品、小米的产品,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阿里巴巴的境外支付,中国的微信,现在海外发展也很快。

TBR:按您的预见,中国未来五年走出去是什么样的图景?

汪潮涌:去年,中国资本走出去已经是一千四百亿美金,超过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二。再往后五年,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资本输出国。

TBR:那其实难度会很大,像人才的问题,可能很难快速解决?

汪潮涌:其实还好。因为中国现在的人才储备很多。我们一些大的央企的跨国经营基础,已经不错了,我们的几大银行,已经开到全世界。我们海外留学生也有很多,我们国内的IT人才、技术人才越来越多,投资方面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当然刚出去肯定是要交一点学费,但是慢慢地,这些人才能够走出去。我们比日本当年走出去时候的人才储备要好。

走出去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是很好的推动力。

政府要转变支持方式

TBR:创业创投对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是重要的动力,中国社会应该进一步去深化这种动力。我们觉得还是不太够,您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去为创业创投创造更好的环境呢?

汪潮涌:我觉得现在的势头应该继续延续下去,应该是可以支持经济升级转型,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好的变化――地方政府的资金,通过引导资金的方式进入到创投和PE领域。以前更多可能是财政拨款,或其他一些非市场化的手段,那就效率低,效果不好,比如说以前政府一讲到支持高科技,就搞产业园,路修得很宽,地整得很平,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产业化的资金从哪儿来?政府觉得风险高,跟我没关系。现在政府的支持方式在转变,通过创投基金和PE基金,引导基金,产业基金来支持。像湖北率先推出四百亿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来引导一批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把政府的四百亿资金放大到四千亿,投入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汽车、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高端制造的光机电一体化、无人机、通讯、IT软件。

TBR:以色列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比较成功。

汪潮涌:以色列做得不错,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我三年前去以色列见过《创新的国度》作者,也见过以色列总统。尤其是高校成果转化,以色列做得非常好。学生、教师在学校发明的东西,学校占一半,个人占一半,进行产业化。不像在中国,说这是职务发明,跟你个人没关系。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很多经费,来支持你做研究,但不给你钱做产业化,所以很多科研成果完了,专利申请完了,束之高阁。中国的科研经费每年投入真不少,但是产业化做得非常差,资源很浪费。

TBR:但是大家对政府的产业基金可能会心存疑虑,不知道政府资金的透明度、公平和效率会怎么样。

汪潮涌:这是个逐步完善的监督过程,通过基金的专业化,尤其是专业化的团队来管理就透明了,加强对基金的审计,提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工信委的资金,以前是拨款,没有考核,没有回收机制,如果现在和基金合作,可以提要求,要求保本加上回报。

TBR:就趋势而言,中国VC、PE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会越来越大。我们肯定会往这个方向去吗?

汪潮涌:方向应该不会改变。

TBR:您对股权投资整体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也是非常乐观?

汪潮涌:是。唯一现在比较看不准的,就是资本市场的退出通道这块,因为大的股市环境不好,所以新三板尽管上市公司很多,但是流动性、后续的融资能力,还是问题。总体上资本的退出通道,还是不够顺畅。

对经济增长有信心

TBR: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普遍忧虑,认为未来三五年会比较困难。

汪潮涌:我觉得困难每年都会有,只不过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6%以上的GDP增长,在全球可能仅次于印度,但是我们的基数比印度大。所以不要太担心GDP增速的下滑。关键是我们的实业没有出大问题,就业也很好,通胀也比较低,银行呆坏账没有爆发,也没有大面积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充满信心。

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战略新兴产业,光一个大环保,起码有三十年以上的成长。农村的治理、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水源、土壤污染的问题,起码要投资三十年到五十年。

篇7

“以地产基金为切入点,在细分市场迅速站稳脚跟,积累管理规模,再做横向延伸。”这是长富汇银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长富汇银)成立时董事长张保国制定的发展规划。

仅用三年时间,长富汇银资产管理规模就逾百亿元,并在地产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延伸至影视投资、二级市场并购基金以及PE投资领域。

“我希望将长富汇银打造成一个以地产金融为主业的多元化资产管理集团。”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张保国坦言,“长富汇银的资产管理能力,一定是通过投资项目的价值提升来实现的。”

拉大增值空间

回顾过去的五年时间,房地产私募基金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2010年被称为地产基金的元年,此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2014-2015年地产基金又转而进入风险集中爆发期。在此历程中,一些地产基金脱颖而出,而更多的是被迫转型甚至销声匿迹。

“投机和不专业。”是张保国对近两年大批房地产基金死亡原因的总结。2012年左右房地产行业呈单边上扬态势,地产基金行业属于一片“蓝海”,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参与到其中的机构基本都会获取不错的利润,大量鱼龙混杂的机构甚至高利贷企业纷纷进入,希望分得一杯羹。

“以前现房抵押很简单,但是介入开发领域,有2000多个开发节点,还有如何控制资金和项目之间的平衡等,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很难去做这件事情。”张保国说,“一大半机构都不具备判断项目优劣的能力。”随着野蛮增长势头消去,风险必然而来。

在VC/PE领域有十余年投资经验的张保国,同样看到了房地产基金的机会。在房地产基金发展初期,更多的是一些地产开发商在参与。但张保国认为,房地产金融最终一定是金融属性大于地产属性,必须要以金融的思维来做地产基金。

长富汇银成立伊始,公司就组建了研究部门,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2014年初,张保国就预言:“2014、2015年将是地产基金风险集中爆发期。”

为此,长富汇银在项目设计的退出时间上,刻意避开风险爆发周期。另外在项目选择上也更加明确,首先优选交易对手,和品牌开发商合作,这类开发商不仅在拿地、开发、销售等环节均有良好的运作能力,而且注重品牌信誉,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另外在区域上,着重选择一线城市、二线核心城市,如武汉、南京、成都、西安等,以及部分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的三线城市。

除此之外,长富汇银还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改既能享受政策红利,且大多数区域对棚改融资仍然采取政府信誉担保的模式,还款来源有保证,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有明显的动因。”张保国表示。

去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出现结构性下滑,一些工程接近完工但资金链断裂,“这类也可以选择并购,并购之后交给更专业的团队把它完成,这里面是有价值空间的。”张保国说,“其实所谓资产管理,一定是通过你的资产管理能力让增值空间拉大。”

多元化延伸

截至2015年底,长富汇银的资产管理规模逾百亿元,在地产金融领域建立起品牌和影响力之后,长富汇银开始进行多元化延伸。

“以地产基金作为切入点,在细分市场做到前列,之后再做横向延伸,相对容易。”成立之初,张保国就提出,长富汇银的定位不是一个单纯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而是要成为具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公司。

既然多元化发展,那么延伸的业务方向又该如何选择?

“第一要符合我们大类资产配置要求、产品对冲的要求,同时我们要具备做的能力,不是所有东西都会去碰,而是一定要找出团队擅长的部分。”张保国解释,产品与产品之间最好能形成一定的对冲,有重资产有轻资产;有不同行业,如果某一个行业下行,另一个行业可能趋势向好,并且长富汇银还要求区域与区域之间要形成对冲。

在此基础上,长富汇银分析判断文化娱乐行业的兴起是一个必然趋势。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全年观影人次12.6亿,同比增长51.08%。

去年,长富汇银成立了3亿元规模的影视投资基金,由于新进入影视投资行业,长富汇银对此行业投资风控也相当严格。长富汇银的投资运作必须综合考虑影片的类型、核心团队成员、制作流程、影片受众市场以及上映档期等多项评估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严格的投资分析和判断,充分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对投资人负责为原则,选择优质的交易对手,选取一揽子标的项目,定制出相应的资产配置策略。

因此,长富汇银在影视领域并不是投资单部影片,而是投资多部影视剧的组合,并且规定单部影片投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规模的30%。按照此原则,长富汇银影视基金投资了《澳门风云3》、《翡翠恋人》等影视项目。

张保国对《英才》记者透露,“第一阶段我们投资影视项目,今年还会成立更大规模的新一期影视投资基金,后续会做第二阶段的延伸,围绕相应的影视产业链进行布局,比如好的发行公司、制作公司,我们都会考虑。”

此外,自2014年起,长富汇银开始积极关注我国证券市场,并发行了规模数亿元的二级市场并购基金。张保国表示,长富汇银未来将围绕标的上市公司平台展开资本运作,利用自身专业力量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改组、管理重组、财务优化等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或通过注入优质标的资产,实现基金增值。“并购重组将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法,也将成为二级市场的热门投资主题,相关的投资机会值得参与。”

篇8

去年春天,温州金改的主题投资让主力游资创造了浙江东日(600113)16个交易日从6元上涨到17元的炒作神话。今年春天,主力游资神秘般的消失,主题投资如过眼烟云,涨停启动后缺乏了连续攻击性。上周笔者提示的城镇化概念股由于传闻全国城镇化会议不在4月召开,使得以海南岛、崇明岛为龙头的城镇化概念股经短暂上冲后偃旗息鼓,笔者判断其炒作周期后延。

目前市场投资风格最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流通背景下机构控盘新长庄牛股模式流行;投资标的主要是绩优股,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的中小盘成长股更是风生水起。

本周市场主流热点,主要通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文化传媒、摘帽概念股、城镇化概念股得以表现。

国土部关于《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确定在上海等十省(区、市)开展试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城镇化概念股的土地流转概念股形成利好。中华企业以拥有崇明岛4655亩土地资源和上海自贸区多重题材表现靓丽。此外现代农业概念中的全柴动力、益生股份也表现不错,更有建材板块中的巢东股份、光正钢构、浦东建设也是涨势喜人。

另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全球新技术革命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惊人的发展,一是云技术带来的互联网;二是智能技术;第三是生命科技。本周涨幅居前的小盘成长股印证了以上的观点,以得润电子、士兰微、掌趣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类股票,以千红制药、四环药业、江苏吴中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类股票,以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传媒类股票,成为弱势市场中一道风景线。

由于沪深交易所了新的退市规则,摘帽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发生的巨变,公司业绩或许出现拐点,星美联合、青鸟华光、罗平锌电等低价摘帽概念股出现连续上涨。

篇9

票房成股价风向标

笑料不断、热带风情浓郁的《泰囧》成为近期娱乐圈、传媒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泰囧》的投资方——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光线传媒(SZ 300251)更是名声鹊起,赚了个盆满钵满,成为最大的赢家。受《泰囧》票房奇迹刺激,借着A股强势反弹的东风,在创业板上市的光线传媒自上年12月以来连续大幅上扬,最大涨幅接近翻番,一个月内股价由19.28元飙升至37.30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泰囧》上映前半个月,11月30日影视传媒行业的老大华谊兄弟(SZ 300027)低开低走,盘中出现跳水,并最终跌停。短期暴跌的直接原因,据称与华谊兄弟2012年重磅大片《一九四二》首映票房低于预期有关。

从2012年的电影贺岁档开始,电影票房激烈拼争的硝烟开始弥漫到资本市场。票房俨然成为贺岁档期传媒公司股价的风向标。电影票房成绩如此直接、有效地引发相关影视传媒公司股票价格大幅波动,在中国A股市场也是首次出现。而此前在票房上取得成功的《唐山大地震》、《画皮2》并未引起华谊兄弟股价出现较大涨幅,二级市场反应较为平淡。

《泰囧》如何造就黑马股

那么,光线传媒缘何单单能够受益《泰囧》票房,演绎黑马飙升的一幕呢?

首先还是得益于《泰囧》的超预期、创纪录的票房奇迹表现。黑马之所以成为黑马,在于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不为市场普遍看好或关注。小成本电影《泰囧》在上映前,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如今的火爆票房。即便首映日票房飘红,对《泰囧》总票房最乐观的估计也在5亿元,如今《泰囧》却有望冲击《阿凡达》13亿的中国电影票房历史纪录。因此“超预期”为光线传媒上涨的爆发性、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其次,小成本电影《泰囧》的狂赚,大幅提升了投资商光线传媒的净利润。与那些动辄投资上亿、堆砌超级明星的高成本大片相比,投资方光线传媒以较小的投入成本,带来了巨额的投资收益。《泰囧》自2012年12月12日上映,根据光线传媒的公告,到23日的12天中,该片的票房收入就达到约6.9亿元,预计将为公司带来2.62亿元的分账收入。

不少券商据此上调了光线传媒的评级。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按《泰囧》票房10亿元测算,将增厚公司当年净利润2.3亿元,对应EPS为0.95元,由此上调了2012年-2013年EPS至1.30元和1.50元,并将光线的目标价上调至37.5元。伴随着一批机构对光线传媒的上调业绩和推荐,公司股价也扶摇直上。

最后,12月以来A股市场结束调整,大幅上涨,为光线传媒的黑马表现提供了绝佳的市场环境。毕竟一个缺乏人气、信心低迷的熊市,没有资金入市,即便有实质性利好的公司,也很难在市场中激起大的涟漪。

下一个《泰囧》在哪里

《泰囧》黑马成就黑马股的一幕,或许只是诸多有利因素聚合的一个个案。但不可否认,A股市场有了《泰囧》和光线传媒的示范效应,电影票房成败和影视公司股价今后将存在联动效应。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波动将意味着中短期的投资机会。从国外成熟股市看,电影票房的确在一定时段内,对电影公司的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那么下一个《泰囧》是谁?蛇年元旦到春节期间,贺岁档电影精彩纷呈,目前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华谊兄弟将在春节期间推出的贺岁喜剧大片。《西游:降魔篇》。这是周星驰继2008年《长江七号》后,相隔4年再度执导的喜剧魔幻电影,无论是剧本、特效、选角上都酝酿许久,保密到家。在最新的预告片中,高等技术制造出的一群鱼妖、猪妖、猴妖,一起再现周氏西游的魔幻世界,文章、黄渤、舒淇三位演员的身份也正式曝光,短短的60秒,尽显周氏喜剧风格,吊足了影迷胃口。

从2012年12月底开始,这部拍摄期“零宣传”的电影继推出概念预告片、概念海报后,开始进行大张旗鼓的营销宣传。为给《西游:降魔篇》造势,除在北京举行影片会外,1月4日晚周星驰与马云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对话,更赚足了人气。作为继《十二生肖》之后,华谊在贺岁档的第二部重头戏,凭借春节档期的优势和周星驰的号召力,如能在票房上取得比《泰囧》更大的突破,届时华谊兄弟股价或许也要火上一把。

投资影视公司还需看价值

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到,票房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对投资该影片的公司股价有一定拉升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代表该公司投资价值就大。而且单个电影项目的成功与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外影视发展看,万众瞩目的大片上映后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投资影视公司,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业绩和持续成长性。

篇10

作为第一个在新三板做市的影视公司,金天地(430366)之前并不起眼。创立于2002年,这家影视剧制作公司2013年的净资产不过6000多万元,但在2014年初挂牌新三板后,最新的市值已经超过15亿元,“新三板给我们这些中小规模的影视公司提供了一个跑道,让我们从以前的乡间小道切换到了高速公路。”金天地董秘兼财务总监袁圣新告诉《中国企业家》。

2009年华谊兄弟第一个登陆创业板,六年间市值增长了接近20倍,而后影视制作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向资本倾斜。

“垄断寡头的局面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小影视公司可能会面临要么被并购要么死的命运。”广发证券一名传媒分析师认为。新三板出现是一个转折点,为中小影视公司提供了颠覆这个格局的可能性。

2013年仅有4家影视公司挂牌新三板,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6家,而2015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100家,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希望能搭上行业大发展的“资本快车”。

新二三板的出现,对他们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吗? 新大佬

“新三板完全可以出现市值两三百亿的影视公司。”基美影业董事长高敬东如此评价基美影业登陆新三板。

作为一家主营进口影片版权销售和发行的影视公司,基美影业成立8年来从未进行过融资。作为公司大股东和董事长,高敬东一直对资本保持谨慎。

身材高大、眉眼十分英气的高敬东在固内颇为低调,他的背景跟华谊兄弟的王中军颇有几分相似――开始创立的是基美传媒广告公司,后来逐渐拓展到进口片和合拍片发行领域,近年来被称为圈内的“新大佬”。基美影业在电影业务上选择了国际合作的路径,陆续发行了《美国骗局》、《暴力街区》、《超体》等著名进口大片,其中《超体》在国内上映首周即超过1.24亿元的票房,让基美很早就受到资本注意。

“这一次登陆新三板和融资几乎同时进行的,而我们是或多或少被动地上了新三板。”高敬东坐在他颇具小资情调的办公室里对《中国企业家》说。2013年基美影业准备进行A轮融资,有券商对高敬东表示可以考虑同时上新三板。

打动高敬东挂牌新三板的原因只有一个――规范化,“我们是按上市公司标准要求自己的,所以两个月内就准备好了所有材料。”

2013年12月,首支“影视文化股”基美影业挂牌,并融资9000万元,创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融资”金额的新高。不到4个月,基美影业又完成了B轮融资。“我们在B轮之前做了一个路演,几百家机构都来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从募资到钱全部到账的过程。”B轮融资中,广东越秀文化、天星资本都成为基美影业的重要投资方。

这个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作为文化类的创新企业,原来融资很困难。银行很少能给他们贷款,实际上一开始新三板出来的时候,他们上新三板只是为了能够让企业经营下去,能吃一顿饱饭,结果新三板送来了满汉全席。”天星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研对《中国企业家》说。

作为专注于新三板的创司,天星资本2013年底成立,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投了138家企业,已经挂牌的企业现存到了104家左右。“我们现存的估值已经到了300亿元,到年底可能会超过目前新三板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科招商,到2000亿左右的估值。”刘研够“狂妄”,但不可否认,正是投资者对于新三板的疯狂追捧,点燃了“火种”。 抢跑者

“当别人在沉睡时,我们是在抢跑。”袁圣新说。实际上,金天地2009年就寻求过IPO,但因为体量太小而作罢,眼睁睁看着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成为“影视第一股”。为了避免因缺乏资本支持而“掉队”,在与同类型公司谈判并购IPO未果后,金天地选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挂牌。挂牌时间是2014年1月24日,“连股改加报材料,整个过程不过一个半月就完成了,整个新三板公司里还没有比我们更快的。”主导了挂牌新三板整个过程的袁圣新对《中国企业家》说,这与金天地2009年就开始筹备IPO有关。

2009年到2014年,整整五年时间金天地是在焦虑中度过。“寻求过并购、也找过银行贷款,但影视行业其实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作为轻资产的公司连拿出资产质押的可能性都很小。”袁圣新作为公司财务总监,很清楚一个小影视公司在财务上的困境。成立十年来,金天地甚至之前都没有成功完成过一次融资,在净资产6000多万时曾经想卖掉算了'却少有人问津。

大多数情况下像金天地这样的公司只能被“贱卖”。新三板的出现,让它抢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原来跟我们体量差不多的影视公司,如果去年没有挂牌新三板,即便从现存开始准备到完成挂牌,至少也需要八个月的时间。”袁圣新说,有一些影视公司想要尽快挂牌,通过购买“壳资源”实现借壳新三板,中介的报价甚至达到了三千万!“这三千万实际上就是买的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共有22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254次股票发行,累计融资111.19亿元。

挂牌新三板后,金天地不到一年内完成了三次定增。到2014年11月做第三次定增时,袁圣新的感觉是,“简直太容易了。”由于一开始信心不足,前两次金天地的定增价格为平均12到13倍市盈率,结果市场的热情超过他的想象――到第三次定增时,公告发出去不到一天资金就已经超募了。

“速度”,几乎是所有参与新三板的受访者提到的关键词。在广证恒生副总经理袁季看来,新三板对于中小公司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定价、融资和资源配置。

“有了定价之后为后续的资本运作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第二是融资,融资以后对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第三个功能是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袁季认为,过去一些中小影视公司如果不能登陆资本市场,通过外延式扩展和收购面临的障碍比较大,有了新三板之后,资本市场的并购空间就提高了很多。

而另一方面,新三板的融资效率和便利性也非常惊人,“在一年内挂牌的新三板企业可以无限次进行定增,这对于急切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简直是核武器。”袁季总结道。据统计,目前新三板总挂牌企业数达到2287家,其中做市转让企业数达到250家,大多数企业在一年内都完成了两次以上的定增。

过去融资困难的中小影视公司,一旦获得了资本的助推,如同安上了助燃器。“比如说,原来一个亿资金,要拍两部戏,我们只能控制成本,做不出影响力。现在资本进来了,两个亿、三个亿资金,仍然拍两部剧。那么我就敢选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线的演员。”金天地创始人张香永表示。

“拍电影并不真的赚钱。”袁圣新也认为,敢拿一个亿来拍一部电影,票房至少要达到3亿以上才保本,但资本市场会形成放大效应,“从股市里上涨的市值远远超过了电影的票房本身。”假设没有登陆资本市场,中小影视公司的收入只能依赖于票房,而新三板的出现至少提供了出现在同一个跑道,甚至“弯道超车”的可能。 狩猎者

“这个行业的趋势是分层会越来越明显。”一名拟挂牌上市的影视公司高管告诉《中国企业家》,以阿里、腾讯等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有垄断第一层影视资源的趋势,而华谊、光线等传统影视业大佬紧随其后;登陆新三板的影视公司则作为支撑“第三梯队”的中坚力量,或有追赶第二梯队的机会,而未登陆任何资本市场的公司则彻底沦为底层。“甚至连被并购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残酷。”该高管评价道。

毫无疑问,在新三板的巨大财富效应下,暗流涌动的是资源的重新配置。“我们正在谨慎考虑上新三板事宜。”剧角映画创始人梁巍对《中国企业家》小心回应。而在一年前,剧角映画首选的是创业板上市。

天星资本是剧角映画B轮投资机构,“我们看好剧角映画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跻身中国影视集团第一梯队。”刘研表示,他们从影视营销的龙头公司起家,已经布局了一个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全产业链。

天星资本曾于2014年6月投资剧角映画,当时估值才3个亿,目前最新估值已超过9亿,“假设剧角在新三板挂牌,市值很有可能会超过30亿。”刘研说。

在将剧角映画推向新三板的背后,是无数像天星资本这样如狼似虎的狩猎者。“我们现在以每周不下于15家的速度在投新三板公司,目标是投资新三板里15%到20%的企业。”刘研连续抛出一串天文般的数字,“新三板今年底会有5000家公司,预计到2017年有一万家,而天星资本投资的公司可能会到2000家。”不管是不是痴人说梦,券商和私募机构的热情正在将整个市场的情绪推到顶点。

“大钱,大机会,一直是我们梦寐追求的。”去年底,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便表示,“现存的新三板就如同1992年的股票市场,过去十年的房地产,是十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在本刊记者所进入的多个与新三板有关的微信群中,“历史机遇”、“超募”、“中国纳斯达克”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

另外一个准备从新三板中掘金的是明星们。4月17日,新三板迎来首个重磅影视公司――经历了IPO失败、并购重组遇阻的青雨影视,最终选择了新三板作为下一站,孙红雷以持股3.07%成为前十大股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