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儒家私学弟子入门时要交纳束脩,这不仅表示尊师,更是办私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2.东汉时期的视学制度表明皇帝对太学的教育非常重视。
3.隋唐崇尚儒术但不独尊儒术,还兼融佛道。
4.盛唐时期亚洲各国派大量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朝廷给留学生的待遇非常优厚,让他们享受中国官学学生同等待遇,所有官学都向留学生开放。
5.书院最早出现时是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实际上就是皇家图书馆,宋代书院因此得名,宋代书院是官办的教学机构。
6.科举中的“乡试”是指在县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统称“秀才”。
7.洋务派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及相关思想。
8.我国高等教育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才有了完备的学位制。
9.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才正式接收女子教育。
10.苏维埃大学是苏区培养高级专业干部的学校,因此苏大学员直接参与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
11.古埃及的职官学校是为政府培养官员的学校。
12.夸美纽斯在教育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具体措施。
13.“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对象不断扩大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普及教育的必要手段。
14.英国的国民教育制度起步较晚,1870年出台的《福斯特法案》可以看作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开端。
15.近代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始建于19世纪末期。
16.19世纪末在日本出现的“高等学校”是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开端。
17.杜威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的生长,因此提出“教育即生长”。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冲击了旧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教育呈现崭新的面貌,成为欧洲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19.法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即5——16岁。
20.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为了加强联邦对教育的领导,成立联邦教育部,即便如此,联邦也不直接干预学校教育。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22.在汉代一些的私学中由于弟子人数太多,教师难以一一授课,于是常常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种教学方式叫做“________”。
23.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________”。
24.北宋的三次兴学和教育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培养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
25.朱元璋创设了“八股取士”制度,并规定以朱熹的《________》作为标准答案。
26.清政府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________,它是一所外语学堂。
27.《癸卯学制》分为直系与旁系两大部分,直系为________。
28.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________》,从此开始了“六三三”制。
29.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________,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0.“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________的校训。
31.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________、法国和英国。
32.大学的学位制度起源于________。
33.夸美纽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他主张,0到6岁的儿童应该进入________学校。
34.1833年法国出台关于初等教育的法令《________》,从此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制度。
35.美国公立学校运动最积极的倡导者是________。
36.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________。
37.20世纪初由尼尔创办的________是一所国际私立寄宿制学校,它被赋予“世界自由学校的代表”。
38.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的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的生长、________的生长和道德的生长。
39.英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年颁布的《________》。
40.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实行________的教育管理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察举制”有哪些主要的教育管理功能?
42.简述元代书院管理的官学化表现。
43.简述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建制特点。
44.简述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内容。
45.《1944年教育法》作为英国现代国家教育行政制度确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何在?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篇2
论文摘要 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带来的产物,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交流日益增强,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比较教育中民族性的发展与演进,浅要探讨了民族性的思想内涵,并在现实的借鉴意义及价值方面提出了自己浅薄的见解。
1 教育国际化所提出的问题
首先,教育国际化使世界各国家在教育制度的制定上越来越受一个共同所认可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国际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愈来愈频繁,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领先的教育理念会迅速地在全球范围传播开来。然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说,当下的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个真正公平的过程。西方国家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所处于的领导与支配地位是十分明显的,第三世界的国家大多处于不利地位。全球化对教育的第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为世界普遍所认同的国民教育制度,并将国民教育制度输送并强加给了其他的国家”。①对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则意味着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出于本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信息交融、资源互补的过程中,被迫地接受被强加的理念,其本身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则受到冲击,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在面临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危机。
于是,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新的难题:教育国际化是否意味着国家民族性教育模式的终结?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教育做不好,强国大国也就无从谈起。该如何设置教育体系,如何导向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承担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使命,如何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民族性的基本内涵
2.1 民族性的发展与演进
民族性概念的提出是在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人才辈出,涌现出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等一批著名的比较教育研究者,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拥有着共同的比较教育思想和方法论,其核心即为民族性。
民族性研究的先驱者是英国的萨德勒爵士。他的主要意图是想用比较和历史研究中获取的经验来影响英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虽然考察别国教育制度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改进本国教育制度,但绝不是认为或者暗示一种教育制度可以适用于每一个相似的国家,基于此看法,萨德勒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出现了民族性概念的萌芽。
康德尔的民族性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他的导师萨德勒爵士。他认为,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观念和文化不同,他们对各种情况和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他们会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教育问题,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制度。换言之,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础。②但在康德尔的民族主义问题和民族性的阐述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汉斯综合了萨德勒和康德尔的观点,但是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汉斯的民族性研究没有局限于历史法,他在证明有关黑人和白人在智力上不存在差异的观点上就运用了心理学智力测验结果。汉斯的因素分析法是他的历史法的实际体现和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历史法和其他方法的融会贯通构成了汉斯独特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2.2 民族性对于国家教育的内涵
每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差异性,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才造就了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人一样,国家也是如此,而这一点的体现就是民族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它的发展和改革都不能脱离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完全照搬别的国家的现成模式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特征民族性的教育。各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育制(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度的设置都应当体现出本国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等特性。教育必须担负起保存本国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当今世界,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性。也正是因为具有了民族性,世界没有大一统,才具有了世界交流的必要。
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③民族性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唯一可以依托的因素,只有依据本国民族性发展的教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教育脱离民族性,那么它就没有生命力,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
国家教育应当围绕国家利益为中心,而民族性教育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点。民族性教育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把民族观念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民族性载体的民族与国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两者互为载体,民族为了保卫文化共同体的边界,需要成为国家,而为了建立统一的文化,国家也需要树立民族性。因此,具有主权地位的国家建立,是民族性的最高体现,捍卫国家主权也成为民族性的主要目标。作为民族意志而体现的民族性必然本能地与维护国家利益相关,忽略国家含义的民族性概念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建立有本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3 民族性的现实价值
第一,我国应该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来建立教育体系,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国家的东西。教育体系的设立一定要注意民族性、本土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都曾经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二战之后虽然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但是其按照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却没有随着殖民地的消失而改变,这种比其本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反而被当作追赶发达国家的有力手段而不断加强,使得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当今的教育国际化更是加重了这种影响。
第二,在建立我国教育模式的同时,忌盲目排外,要对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众所周知,清朝的闭关锁国制度是导致近世纪来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闭门造车,只会是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下,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争辩,可以厘清教育模式建立中的思维和逻辑,笔者认为这是比较教育学研究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教育会在批判性的借鉴中发展,尤其是我国教育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性需求,所以积极地批判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三,在批判吸收外国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我国应该发扬改进我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上下传承五千年,沉淀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等一系列的优良传统。我国在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这些传统美德融入进去。当然,我们也不能不加以选择地“一锅烩”,毕竟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不见得会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当积极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对不适应当前时展的部分进行改造或摒弃。
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当以本国的教育国情为基础,以民族性、传统文化为依托,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移植国外的先进理论,使之与我国本土的教育理念、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适合我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到这些:“从传统教育理论中继承和改造一些有生命力的教育话语”。④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教育处于世界发展的前端。
注释
① 常新,史耀媛.全球化视域下教育体系民族性问题的再审视[J].理论导刊:2010(8):89-91.
②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2,78,90.
篇3
一、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一词广泛出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众多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界定。Capling, Considine, Crozier认为:“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出现了无法控制的市场力量及新的经济实体,比如跨国公司、国际银行及其他的金融机构。”[1]本文中的“全球化”,采用了Capling, Considine和Crozier的概念。
虽然全球化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其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却真实、广泛。全球化直接导致许多新教育方式和新教育理念的诞生。全球化对人才结构和素质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引起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调整。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教育改革
新加坡历来重视教育,其每年用在发展教育上的经费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3%~4%[2]。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像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人力资本是他们拥有的唯一资源,获得和培育人才是新加坡发展生存的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公民的潜力,适应全球化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新加坡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坚持不断加大在教育、终生学习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投资。1997年7月,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提出,要建设“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方针,并已成为当下新加坡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一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思考技能、信息技术和国民教育。
(一)培养开创性思维。新加坡政府很早就认识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必备资源。新加坡注重学校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开创性思维的培养。1987年,新加坡开始在部分学校尝试引进波诺的思维训练课程。1995年又把五所中学作为试点,引入以马札诺的《学习的维度》为蓝本的新的思维课程,并逐步推广到中学。新课改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思维技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指导决策和解决问题。
(二)加速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历经金融危机后,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新加坡把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确立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命脉。信息化教学是获取技能的关键途径,它能加强学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拓展和丰富学习环境;能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生机。新加坡采取的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举措主要有以下两种。
1.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投资。早在1996年,新加坡教育部就制定了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策略,并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投资20亿美元,用来增加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性设施,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到2002年,所有中小学的学生电脑比例都达到2:1[3]以上。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加坡教育部认为,除了增加投资,改善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外,还应注重教师信息化培训。1997年至2002年,新加坡通过“四层扇形”结构的逐步推展,完成了全国范围内所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
(三)注重国民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加坡国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为:灌输新加坡成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刻苦耐劳、爱国爱民、勤于学习、善于思维、开拓胸襟和视野、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力求上进的精神”[4];加深对新加坡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勇于面对未来挑战。新加坡公民通过接受具有国民特色的教育,会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并时刻牢记自己是新加坡的一员。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国民教育通过在课堂上列举与国情相符的实例实现,这些实例可以用在问题解决中也可以是在实际操作中。
此外,全球化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加坡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在中学开始儒家伦理课程,以期培养具有崇高品格的新加坡公民。为确保学生品格健全、稳定发展,新加坡政府声明,要根据社会的变化,迅速对公民和道德教育标准作出修订。
(四)倡导教育的分权化和市场化。
1.教育的分权化 。教育的分权化是教育重建策略之一,目的是通过权力下放增强学校的灵活性,从而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更高的配合度。新加坡建国之初,在中小学管理上采取的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不断民主化,新加坡在中小学的管理上逐渐走向分权化。目前,新加坡已经有很多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程。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学校开创有意义的创新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2.教育的市场化 。全球化使更多的商业元素渗透到教育中,比如竞争、私有化、权力下放等,这些观念深入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为了避免政府对学校的干预,新加坡政府很注重激发学校的内部动机,并赋予学校更多自我管理权,以增强学校系统的市场机制。当市场概念进入教育系统时,选择和竞争就变得更重要。在新加坡,学校可以开设很多与市场接轨的选修课,例如游戏设计、网页制作、电子小发明等,学生可以凭借这些课的学分考取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转变原来的集中管理录取体制。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可借鉴之处
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带来巨大挑战。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逃避国内科考严酷的竞争,或为了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选择自费出国留学。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1年度中国留美学生达15.7万名,占全部在美留学生的22%,为美国贡献了至少44亿美元。留学热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近100万,其中因留学而弃考比例达到21.1%。高考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然而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国民对现阶段国内教育的恐慌和失望。当基础教育中那部分最优秀的学生投奔国外名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才的流失,更有由此带来的对我国教育制度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一)与时俱进,加速教育范式变革。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产业结构重组,推动着教育领域范式变革。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要求培训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势必要加强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现“走创新型国家之路”。
其次,从教育影响方式上,积极融入信息元素。进入21世纪,信息革命已静悄悄地在我们身边发生。新加坡政府较敏锐地提前意识到这点,并早在20世纪末就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在2014年至2017年间,完成对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培训工作,这项培训势在必行。
(二)开设儒家课程,培养优秀国民。新加坡国民教育的经验表明,我国有必要在校园开设儒家课程,通过儒家经典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国很多儒家经典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作品的渗透和影响,以期提升学生的修养,形成崇高的人格,最终实现培养优秀国民的目标。
(三)权力下放,引入竞争机制。目前,我国教育仍被看成一种福利事业,政府对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政府是唯一的办学主体,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提供,入学机会由政府统一分配主要由国家供给,公立学校一直在整个学校系统中占据垄断地位,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学校规模取决于财政支持。以浙江为例,1999年的相关资料显示,教育部给浙江各大高校的财政拨款,排名第一的浙大有14亿,排名第二的工业大学却不到3亿。这直接导致各种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许多学校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供给单一,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的概念已经深入教育领域,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的分权化和市场化很好地迎合了这一变化。教育市场化改革正是为了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学校系统,促使各个学校提高质量,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供给,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针对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必须赋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权力,以结合地方所需,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此外,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支持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及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教育发展。
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不变的目标。为了应对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吸取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制度化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62-02
大学理念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占主流到英国纽曼提出的博雅教育、到德国洪堡所倡导的科学研究,再到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威斯康辛思想”,从保存、传授、发展知识到担负起为公众服务的职能,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通识精神的深切关怀一直贯穿于其变化发展过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与全面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公民意识,能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并且创造于社会有意义的价值。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发展之初,便负有富国强兵、民族自强的责任,因此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色彩,与自由主义价值发生冲突。然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界人士大都支持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并且将之与儒家知识分子的“土”加以结合,目标就是完成传统文化中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衔接。他们也都强调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文理课程的平衡性,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
从理念构建上看,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提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912年的《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两项教育宗旨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即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在内的完全人格的教育。
从制度化保障的实践上看,当时的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提出废除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l引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一项为共同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外国语、国文、哲学、社会学和科学,体现了“兼习”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前能具有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并且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选科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通识教育课程从共同必修科目扩展到更多更广的范围供学生选习,大大改善了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结构,丰富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从纵向的发展来看,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经过一系列的变迁,在不同大学产生了不同层面的效果。以民国时期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南开与北大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铺垫与基础;到清华的“黄金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既学习与借鉴外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又具有本土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一、通识教育的基础层面: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准备
南开在1904―1916年问秉承的培养目标是“实行一种通才教育。其重点是除加强爱国爱群公德的训练之外,强调基本理论和技能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涵盖,以及较强的实用能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南开的课程体系具备一定的通识性。这种通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非常重视道德培养和人格熏陶,四年之中都设有修身课程。第二,重视兼顾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平衡。课程范围涵盖人文学科中的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社会学科中的法制、经济;自然学科中的数学、簿记、物理、化学、博物,设置比例恰当。到二十年代,南开开始实行文理沟通:一二年级学文科的学生要兼学理科课程;学理科的学生除了必修中文之外,还要选修一两门社会学课程。三四年级均为选修课。第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
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南开的教育越来越注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强调职业训练,最终决定把重点放在培养企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上。同时,国家要昌盛,就要先谋富,要谋富,就要发展商业,因此尤其注重商学院的建设。而相对来说,文学院的发展一直比较薄弱,院长一职调换频繁,学系也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南开所体现的是基础层面的大学通识教育,其定位是鼓励职业的、实际的和技术性的学习。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准备和补充,主要用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以纠偏导正。因此,专业教育是主,关系谋生就业;通识教育是次,是一种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深厚人文素养以及“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精神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层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平衡
民国时期的北大,深受教育理念的影响。他提出的完全人格的大学培养目标,从早期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发展到后来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并举,他所开展的关于学术分离和文理融通的教育实践,通过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得以实现,此外结合学分制和选科制的通识教育制度的尝试,无一不是与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相一致的。
北大的通识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接受所应接受的教育,具体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即要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新人的目标。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以满足建设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进行美感的教育,以实现对学生形而上的终极关怀。该模式充分体现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在学分制和选科制相结合、共同必修课程和分类必修课程等通识教育制度和课程的实践,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为全面、扎实的文史基础。
然而,通识教育并不是北大的治学宗旨。“大学设立之目的,除造就硕学通才以备世用而外,尤在养成专门学者。”培养专门人才的治学目标一直贯穿北大的发展历程。北大是中国第一所完成现代转型的大学,在对通识教育的建设上,制度层面往往重于理念层面,不可避免地出现引进和移植多于吸纳和融合的现象。
因此,北大的理念目标是在宽厚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精深的专门人才,两者相互平衡、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北大是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领头羊,这种发展型层面的通识教育为全国的大学通识教育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客观上促进了通识教育在清华大学理论化、体系化的确立与蓬勃发展。
三、总结
要实现完善型层面的大学通识教育,需要继续构建理念,以及进行相应的制度化保障的实践,而不是简单地增加某些课程,或是改变某种教学方法。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层次性: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综合类大学与专科类大学、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目标应该属于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同时,同一个大学也会经历不同的改革阶段。另外,目前的大学通识课程本身也没有很好地保持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与具有交换价值的知识课程比起来,通识课程和教材明显落后于时代。造成的结果是,通识课程常被视为广博空疏,且因不切实际而受到贬低或忽视。因此,要对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分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需要加强相应的学分规定、坚持学业标准与适应学生个性相统一、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配备不断优化的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因素的整合协调。
篇5
(一)社会经济原因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产业也不断市场化。知识经济兴起以后,教师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教师的劳动慢慢地被赋予商品的价值。但是,教师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教育也面对着社会经济的诱惑。此时,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价值,受到个人利益至上的负面影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村教师的工资低、待遇差和工作环境恶劣,部门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导致现实中许多职业的待遇和发展前途,短期上都较教师待遇好。有些教师迫于生活压力,将教学中心更多地向经济层面考虑。教学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部分老师的第二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意识的加剧也加大了各个行业的危机意识,部分教师的传统价值观此时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部分教师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尊师重教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现状却令人失望。受编制、经费不足和待遇较差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这个行业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师资队伍也得不到完善。小学教师的频频辞职和转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学校自身原因
学校,是承担着教育活动的场所。因此,学校的教学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师德水平的高低。在现实中,制约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师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具体如下:学校制度不完善、师德考核体制不科学、师德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自身不完善,是一个制约师德建设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实现,许多小学的教育理念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对于教育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成绩上,并不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学校内部评比和选拔的标准,一般并没有将师德考虑进去。除了学校制度不健全以外,也有许多农村小学对有限制度的执行,也没有严格到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了对于师德不合格的教师考核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但是在执行中,学校并没有严格执行。由于师德的评价难以量化,许多学校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并没有严格地制定一套量化的考核体制。“最重要的是,对于师德的考评,学校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学生评价的缺失,也使师德评价体制效果甚微”。此外,师德教育制度也没有有效建立起来。目前,许多地区都缺少经常性和体制性的师德教育活动,
(三)教师自身原因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师德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化大环境和学校自身小环境,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滞后是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就是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两方面。知识构成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是限制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是有条件限制的。目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也越来越狭窄。与此同时,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出大而无力接收。因此,有一些老师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给学生上课都是按照教案设计上面的照本宣科,既降低了教育效率,又耽误了学生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是制约我国师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些人容易受我国封建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导致现实中一些优秀的师范专业学生,由于害怕辛苦或者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等原因,对到农村当教师有排斥心理。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以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为引导
学校教育担任了传播兴国之魂的重任,在我国今后农村小学师德建设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原则来引领师德建设的方向,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来推进师德建设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教师的爱岗奉献精神。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坚持师德建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教师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必须用主流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应该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各方面。国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德才兼备、允公允能的优秀教育人才。同时,坚持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新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上,要敢于创新,善于转化,因人制宜,积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断提高自己职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忠诚于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二)优化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
改革教师职业终身制,实现教师聘用制,在市场中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提高我国小学师德缺失的重要举措。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必须与时代同步。目前,上海、北京均传出消息称中小学教师资格终身制将打破,教师每5年将认证注册一次。如果考核不合格,将退出教师岗位。一个行业只有不断更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既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更好地教书育人,也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因此,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优胜劣汰,有利于激励教师终身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同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国家也应该严格农村教师进入制度,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在师德建设上,国家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教师的基本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
(三)改善教师的物质条件
“教育脱贫,首先是教师要先实现脱贫”。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师队伍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数量扩大了,文化与学历水平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也远远不如城镇孩子。这既是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也是农村小学老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任务重等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常年工作、生活在条件很差的地方,而且由于农村教师资源匮乏,很多教师一个人要承担多项教学任务,甚至还要担心生计问题。因此,国家要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岗位津贴普遍较低,教育改革有待进一步发展,国家要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程度,适时地提高教师岗位津贴。此外,国家要建立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机制,对教师师德的培训进行长效资金保障。
(四)建立师德考评和监督制度
篇6
关键字:成人教育课程设置 现状分析 优化措施
【分类号】G720
教育事业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最大民生工程,只有全面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进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业因此迅速发展,各地区纷纷开设成人继续教育学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成人教育由于受到起步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成人教育事业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其中的课程设置问题更是“脱颖而出”,成为了制约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只有从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出发,积极开展优化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工作,进行单一教育向多元课程教育转型发展,才能确保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招生规模,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幅。据2014年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无论是待业青年还是就业人员都想方设法提升自身能力。为此,进行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希望之路,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成人教育机构是社会为待业青年和就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任。优化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是一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方式,然而对于社会而言,其不仅仅代表着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代表着成人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考验。进行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是成人教育机构响应“全民教育”号召的一大创新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继续教育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契合
自1995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以来,相关成人教育院校就已经开始关于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工作。当前国内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善,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与成人教学实际无法契合,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①课程类型单一化发展,欠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理念;②课程内容脱离实际,过于重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被严重剥削,实践课时缺乏,不利于接受成人教育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③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轨。课程设置多以主考学校所提出的教学大纲要求为准,与成人教学实际无法适应。
(二)课程目标重学历轻实用性
接受成人教育的群体大多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就业人员和部分高考落榜的待业青年。从现代社会企业招聘人员的门槛设置来看,学历无疑是牵涉到个人利益方方面面的重要证明,这也使得了就业人员和待业人员开始通过不断学习而获取相应等级的证书。然而,在社会的生产竞争活动中,靠的并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需要与学历相关的能力、专业技能。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历型的教学目标,偏向为学历而学习的教育模式,而在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实用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的学历与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形成正比。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成人教育存在其所特有的特殊性,在课程内容的编写上,我们应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设置,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也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脱离传统课堂教学的禁锢,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合。然而,目前的成人教学绝大多数还在采用普通高校的通用教材,在教学方式把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上,缺乏了对学生在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导致该有的教育功能未能全面发挥出来,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人教育难以发展。
三、新时期优化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可行性对策
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意义重大,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前提与核心。可以说,课程设置体系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成人教育体系的发展,关系到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人教育学校和机构只有充分意识到优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找出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进而对症下药,进行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才能达到提升成人教育质量,推动成人教育发展的目的。
(一)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开发课程新模式
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接受事物能力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他们的处事能力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意识也相对较好。这是由于他们多为已经就业的社会人士,大多都经历了社会的磨练,具备了将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故此,成人教育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以他们需要的教育需求为导向,脱离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禁锢,开发出新的课程模式,有针对性地发挥“成人学生”优势,以提升成人教育质量。
(二)完善课程建设,凸显人专业培养特色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立足当前国内经济市场的发展现状,综合经济发展潮流对各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成人教育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要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入手,设置一些与时代接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特征,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能脱离学校发展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事先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先进技能,而不仅仅让学生把精力花费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
第二,在优化教学手段上,针对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实践应用需要,尽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一些符合专业学习需要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同时,教师要注意课程的授课方式,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偏向枯燥乏味,教师最好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三)拓展实践途径,挖掘课程新资源
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可见,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要强化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教育外,还要把实践环节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因此,成人教育学校应从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品质的要求出发,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训练,强化专业技能。
例如:针对接受电子商务教育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完成理论知识课程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现场环境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模拟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都代表一个指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角色,角色安排完毕后再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老师构建的实践平台上,掌握EDI的基本原理,在虚拟的贸易活动中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等等,电子商务运营的理论知识也在无形之中得到强化,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质量。
(四)创新评价体系,开发课程考核新体系
创新,是教育领域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永不满于现状,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在时代潮流里生存下去。同样的,成人教育作为全面落实全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从评价体系入手,不断创新,完善各项评价制度,才能使成人教育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提升国民教育质量的目的。故此,一方面要加强成人教育学校和机构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杜绝各行其是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成人教学计划要按照教学大纲做到基本统一,以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加速成人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同时,还要采用多元模式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加强进修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加强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是一些应用型较强的课程。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经济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教育发展事业的竞争,要想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就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机制,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发展地位,相关部门必须立足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致力于课程设置的优化,使课程真正地做到为教学服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才能促进国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艳秋;李桂萍;;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篇7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过建立全面、全程、全员的管理系统与考评系统,让每一个人有明确的岗位,每一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每一个岗位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形成公正、公平的优良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学校的建设,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现代。只有理念的先进,才会有行动的科学,才会有现代学校发展的灵魂。现代学校的构成,必须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在现阶段,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协调、民主、先进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发展到现代化阶段,教育的价值取向已逐步走向人本化。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如果不注重以人为本,就会失去自身的核心价值。这里所指的人本化,是教育行为中的一切人,包括学生和教师。学校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实点,都应体现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此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才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依附走向自主。确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传统学校迈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一切有志于建设现代学校的人们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
二、 构建现代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赖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一是以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反映出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导向。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也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课程体系之上。我们要从学校出发,建立基础型、拓展性、研究(探究)型课程体系,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开始走向科学、正规、系统化。只有当我们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具有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才会有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载体,现代学校制度才会在现代课程体系的支撑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 建立现代管理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作为管理理念来说,应该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社会监督。无论是制度设计,操作过程,都要“目中有人”。作为管理制度来说,应该有科学、系统、精细的制度体系。例如组织管理制度体系、目标计划体系、管理操作体系、业绩考核体系、质量评估体系。使学校的组织机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及实施、人员考核奖惩、校园安全等各方面都有章可循,并处于良性运作之中。作为管理手段来说,应该更先进、更高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精确度和实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只有建立起科学、高效、先进的管理机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的内涵。
四、 建设现代学校文化
篇8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立德树人;教育
一、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在教育教学当中什么最重要,教学质量最重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教育事业中自始至终的目标。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要传授现代汉语言理论的基础,还传授者现代汉语言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在教育教学当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位置,但是因为近几年教学方法的不得当,教学效果的不显著,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这种尴尬局面。同时由于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只重视成绩、不看重德育的现象在现代汉语教学也非常突出,导致出现学生的分数上去了,文化水平上去了,但个人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因此将立德树人融入现代汉语教学将是必然的趋势,将会产生好的影响,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读
“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立德”即树立德行,语出战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是第一位的,无德则无以立功、立言。“树人”一词出自西汉《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寓意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尽管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却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共同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纽曼的核心思想――大学的使命是培养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孔子育人的“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文学、事政”,更是将“德行”放在首位。
十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要坚守这一传统教育理念,更要以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应当看到,立德树人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正所谓立德先要立师;同时,面对信息海量化的新环境,要将“立德树人”深入人心,还需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使学生承担新的教育规范和要求。
三、现代汉语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融入之道
要成才,先成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时,是这样回答的,“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十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将是汉语教学的必由之路,如何做到,具体包括一下几个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要“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首先,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其次,要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与时俱进,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不能与社会脱节。最后,教育要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首要追求。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可言传,德行需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2)强化教师的笃学意识。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造力的源头是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和科技一体化進程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就必须通过刻苦钻研、强化笃学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中做好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索,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思维。
(3)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理念为新的教学方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完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制订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案,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3.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合格接班人
(1)关联引申法。即利用教材某一语言理论知识和德育在某一角度的同一性或者关联性,巧妙地加以引申,由语言知识到品德素养,在语言课中融入德育教育。比如,在现代汉语教材中谈到:“词汇和词的关系就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教师便可以由此引申出“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集体,个体要在集体中才能凸显其独特的作用”的道理,进而让学生明白个体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对学生的“尊重个体”和“集体意识”的教育。
(2)比喻领悟法。即把抽象的语言理论知识用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事例作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和道理来理解深奥难懂语言知识,又可以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性、教育性的例子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3)语例感染法。即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语言实例,所选例子既是语言知识的典型代表,又能兼顾到语句内在的思想教育意义,能给学生以人生启迪。
四、结束语
语言和品德、语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就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一般彼此依存、互相促进,语言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契机;好的品德的养成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多角度的教育和影响;现代汉语课程会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们的大学生涯,如果方法运用得好、结合的妙,现代汉语课程终会成为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周如东,张东,李晓静.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和理论基石解析[J].前沿,2013(21)
篇9
证书分为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国家教育部承认学历的证书被称为学历证书;其它各类培训所得证书则归到非学历证书一类。非学历证书是具备一定工作技能和能力的证明。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国内外众多考试机构、部门合作,设计、开发出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少儿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人NIT、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管理、剑桥秘书证书、电子商务证书等数十种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这些证书考试项目一经推出,就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获得蓬勃发展,日益凸显出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一)非学历书考试的大众
化、开放性和灵活性,符合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和学习机会的开放性,它们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概括了学习型社会的内涵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特点符合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教育的要求。首先,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大众化和开放性是任何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向全社会广泛开放,为全社会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报考者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已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身体条件等的限制,凡有志于更新知识、提高科学文化和专业水平的社会公民,均可以根据其所掌握的知识、生活和工作需要选择考试项目,参加考试。其次;非学历证书考试方式灵活、方便,参加哪个项目的考试、什么时间考,报考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自行安排;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培训、考试也可以根据社会和考生的要求灵活安排。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这种大众化、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与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全民学习的需要相吻合,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广大报考者的青睐。
(二)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社会化、终身化,符合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理念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支持个人终生学习的社会,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非学历证书考试符合终身教育这一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教育理念。非学历证书考试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方式,在设计考试项目时能立足于服务社会,紧贴社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行业对教育,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满足各种层次的教育需求,其科学的考试体系为社会提供了一个鉴别人才的客观标准。而且,非学历证书考试在组织培训、考试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形成独特的、开放的培训、考试体系,从而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为终身教育提供保障。此外,非学历证书考试具有终身化的特性,它以可持续性和非终结性的特点弥补了一次性考试定终身的缺陷,激发广大社会成员不断进取、自我充实的学习兴趣,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能力水平认定,使学习型社会中人们的终生学习行为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三)非学历证书考试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社会共享,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生学习、全民学习、组织学习。学习型社会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应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公民接受教育成为可能。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利用课余和工余时间培训和学习。在我国已开考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中,除部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以外,绝大部分利用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充分利用闲置的教育设施、设备和师资,利用社会上几乎所有形式的教育资源,促使各种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此外,在实施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培训和考试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上岗教师培训和教师的授课实践,提高了业务水平,加速了教师队伍建设,挖掘了潜在的教育资源。非学历证书考试通过开发教育资源和实现有效教育资源的共享,使社会成员的终生学习成为可能,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二、构建学习型社会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
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它是伴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知识和智力因素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出现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六大明确将建立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为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终身教育理念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将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支撑下,非学历证书考试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和支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个性与功能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张扬和发挥。一方面,终身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的否定,使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充分认识到非学历证书考试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使之从政策法规上有效地支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发展;另一方面,观念的转变也能促使非学历证书考试的举办者按照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组织考试,使考试的制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朝着有利于终身教育和服务社会的方向改革创新,从而为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发展和创新注入巨大活力。
(二)多样化的社会学习需求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
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学习机会的开放性。这意味着,学习机会不再为特定年龄阶段(如青少年)或特定阶层的人所独享,而是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学习既是个人的一项权利,也是个人的一种责任。在学习型社会,学习主体为社会全体民众,全体国民学习需求旺盛,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自觉学习行为。就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水平而言,要全面满足学习型社会创建过程中全体国民不断高涨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种教育形式,这就为非学历证书考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全体社会成员广泛的学习需求也要求非学历证书考试必须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在考试项目、内容、形式和途径等方面不断创新,拓展其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三)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提供了结构优势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形成结构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我国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在学校内进行的一次性国民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是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这就为包括非学历证书考试在内的各种教育方式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结构优势和制度保障。只要非学历证书考试抓住机遇,合理定位,不断创新,就能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寻求到发展机会与空间,发挥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四)学习型社会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
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这一方面体现在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各种教育方式中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体现在各种教育方式之间互相开放,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学习型社会强调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广开财源,发挥各自的长处与特色,加强各种教育功能与学习机会的有效合作,强调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建立有效的学习网络,从而共同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学习系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这就为非学历证书考试全方位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非学历证书考试创新
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首先必须适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理念为指导。非学历证书考试只有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只有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结构中,非学历证书考试才能真正确立和拓展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
(一)树立主动适应与服务意识
办好非学历证书考试必须首先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以人才市场的用人单位需求、公民个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如何树立服务意识,一是要求非学历证书考试必须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服务;二是要求非学历证书考试所着眼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用人单位需求为中心,满足他们对人才的具体素质要求,为用人单位服务;三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考生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服务对象,重视和满足考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考试机构在开办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时必须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状况和其他类型(行业)资格证书分布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只有对人才市场需求加以预测分析,了解经济发展对哪些专门人才存在需求,分析近期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办考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考试项目品牌化
非学历证书考试的项目和证书要获得社会认可,必须要保证质量。考生是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获取含金量低的证书的,这类证书一是不能反映他们的自身价值,二是用人单位也不会把信誉低下的证书作为选人用人的依据。因此,质量是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生命线。实施考试项目品牌化是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质量的有效途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说到底是一种服务,它的运作应该吸取成功产品和服务的运作经验,使之品牌化。这就要求:首先,考试机构所推广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必须符合社会的某种需求;其次,为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检查监督制度、向考生和学员的承诺(用承诺书的形式,保证质量要点的实施)等等;第三,以外在的包装促进内在质量,考试机构要花点力气为每一个考试项目搞一点自己统一的外包装,比如宣传资料、培训机构的布置等等,以形式化的外在包装带动统一的高质量的内涵,这一点对少儿NIT一类考试尤为重要,因为儿童对外在的形式比较敏感。
(三)加强证书的国际通用性,走国际化之路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教育的国际性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资格证书的国际通用性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证书认可现象,随着我国加入WTO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到来,证书的国际通用性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非学历证书考试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其证书的国际通用性。这就要求我国的非学历证书考试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证书考试方面的先进理念,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和考试交流合作项目,争取外方的技术支持,走国际化之路。只有这样,非学历证书考试才能在学习型社会中抢占考试制高点,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促进我国人才的国际化,提高我国人世后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四)完善考试管理体系
加强管理是非学历证书考试质量和严肃性、权威性的保证,我国目前的非学历证考试管理体系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非学历证书考试大发展的需要,需要改革和创新。首先,要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加强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统一管理,配备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其次,建立和完善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的各项管理办法,确保命题、培训、考务、试卷、考试实施、评卷量分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实行办学与考试严格分开,以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质量和信誉;第三,充分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考试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向计算机化发展;最后,加强监督工作,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篇10
关键词:职业认证;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的落后,在职业教育方面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的缺失:一缺经济支撑,二缺思想意识,三缺评价机制,四缺教学“软件”[1]。这当中最为致命的缺陷在于评价机制的缺乏,统一的标准是社会大分工与协作是现代工业的基础,统一的评价机制与标准也应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当前,与统一评价机制相适应的教育认证已经成为行业职业需求强烈的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先进国家在一些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认证领域已非常规范且颇具全球影响力,并正加快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我国教育认证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属初探阶段[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加快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教育认证体系已非常紧迫。
1中国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关键在于缺乏评价机制
中国职业教育缺“经济支撑”。中国的教育经费偏重于城市,城市里面偏重于高校,高校里面又偏重于重点高校,这是造成职业教育落后的经济原因。即使同属高等教育的高职高专,也受到“重普教轻职教”的社会观念影响,致使大量的生源流入普教,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从而影响专技人员的就业市场。进而通过“蝴蝶效应”影响到职业学校的生源和经费[1]。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源还在于中国现行教育评价机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成果虽然以学生就业率作为评判标准,但并没有以各学科在相对应行业的就业率作为评判标准,对于教育评估和招生专业的设置不具备指导意义,且没有跟踪学生毕业5至10年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行业的变化趋势。同时,教育的评价主体就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或是实施教育主体的主管部门,不具备实用性和独立性。此外,我国现有的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具有权威性,但也有局限性,仍然以考试为主,传统的“百分制”也无法满足对某些高技能行业的考核。此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仅在中国境内有效,在全球范围内普适性有限。最为关键的是国家执业资格证书覆盖的行业有限,无法覆盖职业教育教授的所有专业,所存在的空白区域使得职业教育的权威性无法体现。在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的评价主体通常是第三方,评价机制也是第三方通过社会及市场调查、评估后制定的,机制灵活。因此,为弥补中国职业教育所缺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权威的职业认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公认的质量基准,可推动职业类高校进行自我改进,并强化专业与职业联系,推进人才输出与引进。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企业在挑选人才时的成本,也便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反过来可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特殊类型的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也是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认证教育的根本目的。
2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认证体系的发展状况
职业教育认证内容主要分为:1)教育认证类;2)建筑认证类;3)工程教育认证类;4)管理教育认证类;5)医科教育认证类等。目前,我国教育认证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首先借鉴和引入了国外有关教育认证的经验和做法。建设部在建立我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同时,还建立建筑学专业评估认证制度。于1992年开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评估工作,首批对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进行了认证,并在2008年作为发起国签署了“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3]。2005年,我国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合作进行了三批认证,共有33所单位获准在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领域与ILT开展认证合作。2006年至今,我国开展了五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合作,目前已有55所培养单位获得资质认证合作资格。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有96所高校129个本科专业点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被认证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国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我国MBA教育认证也开始了正式的准备工作,2012年开展了第一轮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工作。中国大陆8所、港澳台地区14所高校获得了AACSB商学院认证;中国大陆10所、中国香港4所和中国台湾1所高校获得EQUIS认证;中国大陆18所、中国香港3所高校通过AMBA认证[5]。从我国教育认证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教育认证市场规模较大,且教育认证国际化程度正在加快提升。但是,我国缺乏自主的知名教育认证品牌,我国高校在取得国外相关教育认证时,需要周期性地向国外认证机构缴纳高额的费用。且由于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等原因,国外教育认证标准并非完全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特征。同时,我国对国际互认式认证参与度不高。
3在高职院校内开展职业认证教育的发展策略
从国外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看,教育认证都是首先在一些职业导向性强的专业实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整个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如工程、医学、教育学、MBA等专业。突出特色,研究认证理论体系。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认证体系建立,应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目标,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认证理论和成熟技术,掌握教育认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教育制度和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建立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反映中国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认证理论体系[2]。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开展职业认证教育,应首先以职业导向性较强的专业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逐步建立专业教育认证体系。在职业院校本身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可与具有认证资格的本科院校或信誉较好的独立法人性质的专业认证机构合作,通过付费的方式引进其职业认证体系,快速实现学生技能的规范化、标准化。还可将有官方性质的一些专业评估机构逐步过渡到独立法人性质的专业认证机构,并强化其市场敏感性,加快培育客观公正、权威独立的教育认证机构为职业教育服务。或者鼓励探索,联合多所高职院校共同建设一批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能够担负起专业教育认证任务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认证机构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认证体系机构。在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方面还需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衔接课程内容,以及依托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专业课程目标与模块课程[6]。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强化职业认证的市场风向标作用,引导学生强化就业技能。在最终实现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接轨以后,必将大幅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城洋.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的原因之我所见[J].才智,2013(10):40.
[2]李军,林梦泉,朱金明,王耀荣.教育认证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教育认证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29-32.
[3]秦佑国.堪培拉协议与中国建筑教育评估[J].建筑学报,2008(10):61-62.
[4]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12.
[5]MBA中国网:.
- 上一篇:有色金属基础知识
- 下一篇:农业推广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