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篇1

一、“生活即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体现

“生活是教育的泉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陶行知这一句至理名言诠释了“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内涵和作用: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敢想。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等裹头布层层包缠着。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要把这些裹头布一块一块地撕下来;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他认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要让他们有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多问。他认为,中国的习惯是不许小孩子多说话。要允许他们敢于提问题。他们有了言论自由,特别是有了问的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多学。他认为,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仍然不是鸟的家乡,鸟的世界。要把儿童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土、农、工、商。儿童的空间得到解放,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他认为,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各种考试又多,“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儿童没有机会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只有解放儿童的时间,儿童才有学习人生的机会。

新课改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社会即学校”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体现

“社会即学校”要求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他要求扩大教育的范围、对象和学习内容,把教育推广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环境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形成真正的教育。 他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社会是学习创造的大课堂,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拓宽了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道路。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此来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可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成立科技兴趣小组,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夏令营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做合一”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体现

传统的教育理论往往只是提倡教与学的统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老师只是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认知活动,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知识的认知。而陶行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再创造,把“教与学”改造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我们就要怎么学,做事怎么学我们就要怎么教。所以教学做合一的关键是在“做”,教学做合一也是做学教合一,我们要想获得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新课程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或经历过的,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

篇2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六大解放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1]这是陶行知眼中的一流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敢于创造。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弊端重重,陶行知摆脱了旧中国教育的枷锁,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在他看来,师生要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个人,不仅教师要具备创造能力和意识,更要通过“六大解放”来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一、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产生

(1)杜威的教育理念对陶行知的影响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师杜威的启发而成。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教育状况有创造性的总结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构思对当时“师为生纲”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2)对旧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中国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谓的破旧与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教育学界几乎无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期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了。国难当头的旧中国,需要用教育来唤醒无知和愚昧的民众,也需要用教育来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因此无论在教育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变革性的调整和创新。陶行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上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深恶痛绝,在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分支上形成了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5],这种所谓的人才在他看来几乎与“死人”无异,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深度上只停留在机械的教学层面,根本不存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与形式。他对当时的“会考”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学生只会学习如何去应考,教师只会教考试会考到的知识,“会考”的选拨机制也毫无科学性可言。“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3]。二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广泛度即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极其片面,只有书本教育,无系统的德育、体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软手软脚”、“笨头笨脑”,无法对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在批判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倡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认为,教育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生,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慢慢丰富起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体看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陶行知在1933年发表的文章《创造的教育》为分界线,在1933年之前,陶行知大力提倡试验教育,他曾说“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4]试验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去旧”和“革新”,想要摆脱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桎梏,必须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试验教育就是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推崇。试验教育大体有以下内容:(一)“提倡试验的心理学”,反对唯书本论的心理教育。(二)“设立试验的学校”,反对教育目的和方法一刀切的学校教育。(三)“注重应用统计法”教学,反对主观偶然的教育方法。(四)“注重试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创造教育鲜明的说法,但试验教育正在一步步发展成为创造教育,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创造教育的萌芽。

在1933年之后,陶行知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理念。《创造的教育》对创造二字进行阐述: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随后,发表的文章《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创造宣言》又对创造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得到逐步的丰富和发展,更在实践上对原来创办的晓庄学校有了壮大和突破。从萌芽阶段到丰富发展,不难看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基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弊端而成形壮大的,陶行知创办学校的实践证明,创造教育思想适合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 创造教育思想内容解析

中西方教育学者对什么是创造教育有各自不同的定义,陶行知认为:“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手脑并用是关键,他强调实践的价值,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突破,除此之外,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还包含以下内容:

(一) 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注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不难发现,他所指真善美的活人可以理解为手脑并用、德智共同发展的人。陶行知从人类文明几千年进化的历史中发现,历史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手脑并用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手脑结合的力量。因此,立足于旧中国的教育状况,陶行知提出了要培养出手脑并用,有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创造教育目标,这一教育目标从如今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看来,也是具有可取之处的。陶行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试验教学的基础上,他的创造教育理念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后来,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时,陶行知把教学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6]这五大目标不仅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他全面发展人才观的直观阐述。

(二)冲破传统教育的牢笼,提倡“六大解放”

在陶行知看来,个人的创造力不仅跟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更和后天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在旧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下,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科技和工业发展要比西方国家落后百年甚至千年。在认清这一现状后,陶行知大力提倡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并提出六大解放。一、解放头脑。头脑支配行动,不解放头脑,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传统的教条、世俗、迷信把人的头脑无形的禁锢了,要培养儿童创造力,就要先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从人脑中剔除,让学习和创造的本能不受这些世俗偏见的影响。二、解放双手。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手脑并用,鼓励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三、解放嘴。对中国传统教育而言,嘴只是学生背诵诗文的器官,不允许发问和质疑,学生的创造力被这种专制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因此要解放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四、解放眼睛。传统的教育让学生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要解放他们的双眼,让他们从自然,社会多种渠道中观察反思,看清问题的本质。五、解放空间。学校不是唯一可以学习知识的场所,自由的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要让他们从家庭和学校中解放出来,亲近自然,感受社会,去“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六、解放时间。让他们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发展个性。这六大解放对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机制,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三)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是指:“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老师的指导为方向,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发挥自己创造力;也让老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出发,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体现自身的指导价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树立了崭新的旗帜,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三、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对当下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体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践行。这种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先驱体现。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旨。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提高了我们对创造教育理论的认识水平,同时对于当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也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启发自动的教学方法,就对中学教学课堂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在他本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作的,而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在渐渐成熟和丰富。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模式至今并不多见,办学的实践也证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方式。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师生新型二元关系的构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经典名句是古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在感叹教师职业魅力之余,恐怕古人联想更多的是教师的威严。在鲁迅的散文中,但凡提及到教师,便是对教师的敬仰、畏惧,这也是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缩影,教师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学生则是不容反对的求知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陶行知眼中是严重畸形的,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他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体现教师价值、学生创造力为要义。他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而这一论述也深刻揭示了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践行者,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要陪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让教师学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金林祥.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1-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篇3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社会;陶行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令人堪忧的农村教育现状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的地位与处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昌盛,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未来的发展。他曾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曾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认为中国乡村教育规模小、数量少,并且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他提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

1924年,陶行知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主张,提倡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改造中国当时农村社会现状。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在各种生活实际中接受教育,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他认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陶行知主张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据地,通过学校造就出“文化细胞”,再进一步结成“文化网”,从而使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方面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效力,以最终实现“农夫农妇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针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的这一现象,陶行知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行动,只有从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格局和政治格局密切相联。“礼失求诸野”的说法表明民间文化的重要地位。陶行知对中国与世界既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又有非常直观的感性经验。陶行知以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搞不好,中国农民就无法出头,国家也断无翻身之日。

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94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本世纪初,国家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的攻坚计划,我国终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二)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向上向前”并富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农民,然而这种新农民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落实。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单一,突出表现为单一的应试教育,这种一元化的培养目标,对农村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1.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

2.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目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明显,存在着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扩大“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还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拨款占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

3.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学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有利于消除贫困、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三)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陶行知提倡“教育下乡”,他建立了许多乡村示范学校,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其次,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再次,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同时,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使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举措,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光明之路与希望之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生活教育;课堂教学;多元化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课堂既是一种教育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既是用生活来教育,又是给生活以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向前、向上的生活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要建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知识补充进来,把思想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商标》一课是商标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整个商标法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一、以教材知识为基础

本节课教材内容有三个:商标的概念、商标的特征和属性、与商标相关的几个概念。教材的三个内容是基础,本节课主要围绕它们展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补充课外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渗透。

二、以课外知识做补充

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课外知识补充,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主要补充内容有新闻、常见商标、商标抢注、广告语、无锡中华老字号、英语等知识。

1.新闻知识。以“莫言醉”商标作为导入新课的开篇,并由该商标联系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以及诺贝尔人物简介。

2.常见商标。在理解商标概念的基础上,多媒体图片展示常见的商标,如食品、家电、汽车等。

3.商标抢注。国际国内的“职业注标人”“商标倒爷”抢注我国的知名商标,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商标的意识。

4.广告语。在讲解商标与广告的区别时,引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锡是个好地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并引导学生从广告词中学习知识。

5.英语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插入英语口语、词汇等,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英语知识来表达思想。例如,用“trademark” 代替课中间多次出现的商标一词,举例中国经济体在世界上的排名时用“No.2”等等。

三、以思想教育做渗透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积极和健康的人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1.思考意识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很重要,而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更重要。在引用“莫言醉”商标后,总结该商标持有人因为“思考”才有了这一创意,然后强调“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思考、勤于思考。

2.实践意识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动员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举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商标、广告语、无锡中华老字号等,进而说明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阐释“心动不如行动”的道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青年学生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

3.质量意识教育。在讲解商标的价值时,有一个重要的词汇:商誉。展示一些商标,讲解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一个民族品牌的覆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自主品牌要走向世界,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化,以质取胜是必经之路。

4.德才意识培养。在学习商誉这一概念时,在了解一些商标、商标背后的故事的基础上,提出德才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鼓励学生争做有益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

5.忧患意识培养。对莫言获得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褒奖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一些民族品牌消亡的惋惜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培养有理想、有创新的青少年一代,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必经手段,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来引领课堂的多元化建构,则是实现生活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一、“生活即教育” ——数学来自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他很早就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是:数学教学要面向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

二、“社会即学校” —— 社会是教育的舞台

社会的主体是人,一切社会的活动,究其本质都是人的活动。而社会需求的都是“成熟的人”。因而人不但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人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社会这个大舞台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真正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认为:“社会即学校”,他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他认为,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就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每一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这样的道理告诉我们,要想真正让孩子的素质有所提高,要想让学生们读到真正的书,就要让学生们真正的接触到社会,学校图书馆内的书毕竟是有限的,学校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家庭所能提供学生读得书更是有限,而社会这个大舞台所能提供的营养却是无穷的,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郊游……都是让学生汲取知识的好方法,古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告诉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弥补自己读书不足的缺陷。

三、“教学做合一”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针对传统的教授法他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事怎样做就应当怎样学,怎样学就应当怎样教,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明确阐述了教和学、学和做、教和做的关系。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根据,为学服务,教的原理要根据学的原理。在教学方法上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主张把培养能力和思考能力结合起来手脑并用,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在新课程改革也特别要求过程学习,过程体验,过程评价,沉浸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体验,提高技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6

一、学校理念文化的功用和影响

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理念文化的确立,是时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理性折射,是学校文化背景的浓缩,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追求。先进的理念文化可以外塑形象,内集人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熟的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之“魂”,它指引着办学方向,体现着办学特色,引领着育人方向。因此,学校理念文化关系到学校是否生存的大前提,关系到学校是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关系到学校是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大课题。说到底就是“学校向何处去”!

二、我校践行“行知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内涵

一般说来,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应体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一训三风”、治校方略、校园精神、校徽校歌等理念文化上。我校在20多年的教育实践、研究和思考中,通过师生们的学陶、师陶、践陶、研陶活动,得到了启示和体验,经过学校党政领导的多方论证,征求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生成了我校的行知理念文化,要办陶行知特色学校。这既是我校办学以来的总结性提炼,更是未来发展的科学方向。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其红线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以人为本,德育为根,德育为先。用“创、新、活、人、实、行、真、爱”八个字可概括出其真谛。我校的理念文化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理解和认同,其内容和内涵如下:

1.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们办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求真”:追求的是真理,即真科学、真本领、真知识、真才实学。“真人”:追求学会做人,做真人,即为人中人。崇尚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做一个与人真诚以待之人,做一个理直气壮的中国人。基于以上因素,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办学思想:以教育“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陶行知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理念: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2.校训:“三求”——求知求真求新

“求知”:第一要义是探索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二要义是探索知识。

“求真”:第一要义是树立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真科学真本领真知识,真才实学;第二要义是培养辨别真假的能力;第三要义是学会做人,做真人,做人中人,做一个自然本来面目的人,用真心去换取真心。

“求新”: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办学管理者、教学者、求学者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等都要体现“新”。要不断变化,发展前进,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做长久的现代人。

3.校风:“三至”——至真至善至美

“培养真善美的人”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至真、至善、至美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是师生知识技能、思想素质、做人水平、自身形象所应达到的最理想状态。

4.教风:“三为”——为师为范为友

“为师”:即学高为师。知识多,见识广,胆识大,是为师者所应具备的。

“为范”:即身正乃范。模范、示范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富有力量的教育。

“为友”:即提倡教师不仅要当学生的老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学生的心里,以心换心,方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效果。

5.学风:“三学”——勤学活学乐学

“勤学”:一个人只有勤奋学习,才会知识多,见识广,才会博大精深。

“活学”:只有活学,才会做到教学做合一。教育回归生活,才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乐学,才不会厌学、弃学、失学,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6.办学目标:“三优”——优美的环境、优秀的品行、优质的教育

“优美的环境”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指的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即校园是公园,是花园;第二层面指的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即校园是乐园,是家园。

“优秀的品行”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指的是在元洪高级中学成长起来的教师品行优秀,师德高尚。第二层指的是所培养的学生品行优秀,德才兼备。

“优质的教育”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指的是优等的育人质量。第二层指的是优等的教学质量。

7.治校方略:“三校”——质量立校、特色活校、文化名校

很显然,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的系统的理念文化充分透射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他的教育思想真谛和精髓,自然表达了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学校正在努力践行行知思想、行知精神,发扬元洪人“行知先行,创先争优”的精神来创建行知特色学校。

三、践行“行知理念”对学校的影响

先进的理念文化能够影响学校办学管理者、教学者、求学者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于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确立学校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教育观具有重要影响。毫无疑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我校颇具陶行知教育思想色彩的理念文化领跑我校的发展,仅针对学校办学管理者、教学者和求学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它的功能就可见一斑了!

1.对学校办学管理者的影响

陶行知很具奉献精神的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校自创建元洪师范以来,历任的领导班子和行政干部一直都奉行着陶行知的这句格言,并成为我们一种行动指南和基本态度。作为办学管理者的我们形成了在管理当中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形成了在管理中的能动性和自我完善。在管理中首先确定了“学生是校园的主题”这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中,我们时刻在思考:学生的立场是什么,他们会怎么想?学生的体验是什么,他们会怎么干?学生的收获是什么,他们怎么看?其次,在管理者中我们突破了学校常规管理的框框,大胆尝试包干管理,让不同的层次干部、不同的老师,甚至不同的工勤人员和临时聘用员工都能够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每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都建立了项目管理标准,这样便形成了处处放光彩的管理格局。再次是工作方式,在“求知、求真、求新”的校训引领下,当前已形成了饱满的热情,细腻的视角。我们在校内倡导阳光班子,坦荡做事,阳光做人。学校的氛围让管理者找到了一种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了一种就是我们自我管理的状态。有几位现任的班子成员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在这里已经找到了温暖的港湾,很想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2.对学校教学者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曾说了这么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的未来交给了老师”。我们的广大教师正是因为深深读懂陶行知的这句话而深感教育工作责任重大,并成为认真对待教书育人的动力源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对我校的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教师观、教育观、求学观、课程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它的引领下,我校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自然生成了“为师、为范、为友”的教风,对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我们教师的眼里,他们是教育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自主学习、自我选择、自由创造等各种权利。我们的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更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心里健康。教师的人才观也有了新的理解,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展他们的特长,使之有了正确的价值准则和伦理道德,有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有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良好的身体和心里素质、审美情趣、劳动观念和技能,从而符合未来社会的需要。由于教师形成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我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项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获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在全国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竞赛中频频获奖,体育、艺术方面名扬全省,成为传统特色的项目。尤其是中、高考,一届优于一届。一位毕业生的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在元洪高级中学就读,我们信得过,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下一代。”

3.对求学者的影响

篇7

白云行知职校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命名,学校地处广州大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麓,现有同和与天平架两个校区,目前正在建设人和校区。学校占地63亩,建筑面积43500多平方米,有公寓式学生宿位2200个,开设有会计、计算机、汽车维修、幼师、烹饪五大专业,目前在校学生2500多人,年培训量5000人次以上。学校拥有汽车新技术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电子阅览室、点心实操室、电子电工实验室、语音室、数码钢琴室、舞蹈室等72间(有工位2080个)省内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场室。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教师62人,双师型教师82人。

建设一流的名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强大保障。白云行知职校通过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为教师转岗培训提供优惠措施、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下厂实践、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召开教育讲座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学习平台,教师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一支业务强、师德高、扎根职教的名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师德师风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该校党总支多次组织民主生活会,坚决反“”,针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庸、懒、散、奢等问题开展严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全体党员树清风、扬正气、以身作则,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会先后组织了经典诗文朗诵、妇女先锋岗评比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的提高。例如,财经科组经学校评比推荐后参加广州市评比获“巾帼文明岗”称号。

注重培训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该校各专业“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85%以上。2014年,该校有2名教师参加了全国骨干教师培训,1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参加市级培训的人数更是达到40人次以上。全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级别的学术研讨会,既开阔了视野,又宣传了学校。坚持派遣一线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该校制定了《广州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实践学习规定和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在以3年为限的周期内,到相应企业实践学习2至3个月。近5年,学校下厂实践的教师共有10名。这一措施,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紧跟社会和企业的步伐。

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的培训。在学校工会、教务科的积极动员和精心组织下,该校教师们踊跃报名,共有46位中青年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9位)参加了广州市教育局、教育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园丁美――2014年广州市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各专业组充分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汽车、财经等专业组实现了100%进入第二阶段的决赛,最终共获得1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获奖率达70%。通过这次比赛,表明学校年轻教师成长迅速,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如汽车专业的廖榕光、温巧玉分别获得第4名和第8名;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袁艳萍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该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展现出该校的教学风采,为白云区教育局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白云行知职校紧紧围绕“爱满天下,学做真人”的校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努力实践“培育真人”德育模式,“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已经入选广东省中职德育创新成果集。

2014年11月,该校“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入选德育创新成果集,被编写入广东中职学校德育文库系列丛书,本次成果获得了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这是该校探索育人新模式及德育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在全新的教育时空下,该校寻找到突破学校德育工作瓶颈的路径,培育真人德育模式能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很好地解答了德育方式落后、德育内容僵化教条、评价体系单一等难题,在全省范围内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贯彻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墙报、主题班会、背诵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学习,并结合学校常规管理、经典诵读、跑操、每日行一善等活动渗透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良好,已在校内掀起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坚持学习陶行知爱国思想和教育理论。长期坚持学习陶行知思想是该校一项优良传统,本学期学生科更加大力度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和理论。该校重新编写《学陶读本》,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并组织全校学陶主题班会,深入领悟陶行知爱国思想和教育理论;每周组织全体学生诵读陶行知名言,全面理解陶行知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努力实践“爱满天下,学做真人”的校训。

继续开展“每日行一善”活动。根据以往开展活动的情况,该校重新编写《“每日行一善”活动指引》,力求使师生更加清晰认识日行一善的目的、方法、记录、反思等。组织全校班级举行“每日行一善”主题班会,共同学习如何日行一善。通过活动使师生明确树立以小善立大德的道理,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真人”。

强化经典诵读活动。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该校多年来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内容上要求诵读弟子规、古诗词、陶行知名言等,并将组织重新编写诵读读本;时间上明确要求每周一天的早读课进行全校诵读经典,并根据情况,适时安排所有班级到操场诵读。

特色,是对教育个性化的诠释,是学校文化的自我重构,有特色才能创出学校品牌。一所学校的特色,有助于学校寻找到发展的未来途径,提升学校特色品牌,有助于提高学校在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多年来,白云行知职校通过突出特色,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蓝领人才。

该校现有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学校在课程设置、实训场室建设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在计算机楼安装了空调并更新了三个机房的计算机,和广州铁路工程职业学院合作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办学,为学生的升学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通道。

学前教育是学校的市级重点专业,在市内有较大的影响力,但省内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较多。为规范管理保证培养质量,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198间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学校在接到通知后,对相关的办学情况、成果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提炼,检查过程中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如果省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办学都能像白云行知般规范,则不用花大力气进行此次检查了”。2014年12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学前教育专业点予以备案的通知》,学校是通过办学资格的审查和予以备案的31所学校之一。学校以此为契机,继续完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严格比对国家有关生均指标(如生师比、生均建筑面积、设备值和图书册数等)要求,控制办学规模,规范专业建设和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更上新的台阶,为白云区学前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烹饪专业是该校骨干专业,就业出路好、待遇高,每年都深受初中毕业生青睐,招生人数众多。为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学校和广州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培养,并面向高校或大酒店、餐厅等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授课,使学生技能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在2015年的省市比赛中,中餐面点项目均获一等奖,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在扬州举行的国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陶行知 求真

“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课改10年来,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强;习作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是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笔者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疑惑多遍潜心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试图用大师的思想烛照当下的问题。细细品读后发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至理名言,“真”是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文章30万字,涵盖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而这“真”理念,正是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症结的去根之药。

疑惑之一:展示性课堂。当下的课堂,教师是激情的演绎者,而学生的学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样精彩纷呈、迭起的课堂建的是外表鲜亮的“豆腐渣工程”。课堂不应成为教师为主角的表演。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教学合一》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称为好先生,而当下课堂中的教师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先生。

课堂应成为“真”课堂。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陶行知明确定论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对于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弊端。如果让教的法子适合学的法子,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疑惑之二:应试性习作。当下的学生作文处在“无我”状态。为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地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成文。所谓精美的语言、新奇的立意建的是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楼。

对于写作,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进行精辟的论述,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身体力行的笔记中找到端倪。透过《陶行知教育名篇》中鲜活的材料,丰富的文体,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文章很杂、很率性、很真实,他用最直接、最质朴的语言,即最“真”的方式在不断地诠释、深化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真”。他不讲究名词术语、旁征博引、结构严谨,喜欢通俗的打比方,深奥的理论、高深的思想在“真”语言中显出了他的“真”价值。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重视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挖掘、训练学生最本质的作文,让他们最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状态,显然已经偏离了许多。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人,记“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疑惑之三:机械性练习。当下的学生练习机械、粗糙、繁琐,繁重低效的课业重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9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适应性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6-0016-0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而科学,作为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了他教育思想的始终,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对于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基本内容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也要通过生活发挥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体内容,反映了他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即生活本身就是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因此,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就此,陶行知先生举例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2]可见,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是由生活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同时,教育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生活,教育还能改造生活,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2]另外,生活与教育具有同时性,“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因此,陶行知先生后来也提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1.2 社会即学校

关于进行教育的场所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整个社会都是教育进行的场所,“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1]。这就表明,教育活动并不应该局限于学校之中,他反对将学生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接触社会,不了解社会。提出必须“开笼放雀”,要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但这又并不意味着陶行知主张取消学校,而是强调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来创办人民所真正需要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办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因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3]。“社会即学校”把整个社会作为一所大学校,极大地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学习内容和范围。

1.3 教学做合一

在教学方法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1]。教师通过做来教,才是真正的教,学生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强调知行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体现了实践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做为中心,而不是在传统教育中强调的死记硬背上下功夫,否则会丧失行动和创造的本能。在由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思想,再由思想支撑进行实践而产生新价值,这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行-知-行”的认识论哲学。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紧密结合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大量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根本特质,在很多方面都反映出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重视生活、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带来了一些启示。

2 适应性学习系统概述及现存问题

适应性学习和适应性学习系统是近年来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教育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从学习活动进行的场所来讲,学习活动不仅发生在课堂中,还发生在工作、休闲等众多场所。传统的学校教学、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的要求。远程教育和各种各样的移动学习工具迅速发展并普及开来。从个体的学习活动过程来讲,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包括个人知识背景、学习目标、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等。即使是针对个体自身而言,由于知识状态等的变化,在其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适应性学习和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

适应性学习,英文为Adaptive Learning,Adaptive在一些研究中还常被译为“自适应”,其词根为adapt,有“改编、适配”之意。适应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与适应性学习系统进行交互活动来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4]。这种学习方式以个别化作为核心特征,充分体现了学习活动中学习行为的个人化特征,强调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创设个性化的教学环境进行因材施教,是一种基于资源的主动的学习方式。适应性学习系统(Adaptive Learning System),是一种针对学习者的差异性而提供适合其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的系统,本质上是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它会给目标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等。

当今,普适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的计算环境,即泛在学习环境。适应性学习系统实际上就是要在网络和泛在学习环境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资源,以方便学习者更好更快的学习。当学习者运用适应性学习系统进行学习时,在他发出学习请求后,系统应用技术手段自动获取和处理学习者所处的环境的信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所处情景等,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指导及练习,使得学习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获得最有利于当时学习的学习资源。但目前已开发的各种适应性学习系统在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系统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无疑为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方向指导。

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适应性学习系统 研究发展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要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结合,并为社会生活服务,学习的场所是整个社会,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做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1 将学习融入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因为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内容,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另外,学习不能局限于学校中,整个社会都是学习的场所。这些思想现在依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在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还是将这一系统作为课堂学习支持的辅助工具,或让适应性学习系统充当虚拟课堂的角色。而未来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的一个目标应是将学习活动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真正融入到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中,做到在生活中进行学习,使学习者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利用该环境中的工具进行学习。并且,这种学习与环境又是紧密相连的。适应性学习系统应为学习者提供与他们所处环境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结合真实环境、利用环境中的真实事物进行学习。这样学习者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更深刻的学习经历。

要想运用适应性学习系统将学习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关注学习者的经历背景和当前所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学习者的经历使学习者具备个性化的感性认识。例如,教师以种植农作物为例讲授一个知识点,有种植经验的学生或接触过相关情景的学生,比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学生更容易学习这一知识点。因为他们具备相关的感性认识基础,能够更快的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合,从而更好的理解、消化,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适应性学习系统应该首先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相关经验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使其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这些内容能够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是有用的,是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或解决相关问题的。这样的学习体验就会非常好,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有利于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随后,系统可以进一步向学习者介绍其他的例子,扩展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学习者当前所处环境对适应性学习系统呈现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与学习者当前所处环境相关联,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要受到当前环境条件的制约,若学习者在图书馆等要求保持安静的场所,就不适宜呈现有较大声音的学习资源,若学习者所使用设备的网速较低,则不适合提供视频等材料。

3.2 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陶行知在阐释教学方法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强调知行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体现了实践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做为中心,在由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思想,再由思想支撑进行实践而产生新价值。将这一思想运用到适应性学习系统的设计和构建中,也是有其必要性的。

适应性学习系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精确地获取学习者所处情景信息,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经验、学习伙伴等相关信息,综合处理这些信息后,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符合其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及教学设计等。对于应用性和操作性的知识内容,适应性学习系统应该在帮助学习者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呈现适合于学习者能力水平和当前环境的实践任务。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巩固其显性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产生隐性知识,从而在现有知识中创造出新的知识,即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同时这也是创造的过程。这与陶行知提出的在做中学、知行结合相契合,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的过程,也符合其“行-知-行”的认识论哲学。

3.3 将学习行为变成一种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共始终。“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要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就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可见,学习行为随时发生在生活中且伴随人的一生。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每天需接收数量巨大的信息,学量的知识,以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因此,坚持学习,随时学习,将学习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适应性学习系统未来的发展应为:将这一系统赋予到各种移动学习工具之上,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工具,能够支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适应性学习活动,进而促进人们将学习行为演变成一种生活习惯。适应性学习系统使学习活动在自然生活环境中,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发生。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有机且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人们在进行这样一种学习活动时,并不将其视为一种刻意的学习,而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从而实现在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都对学习起作用,为学习服务,使学习者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33,634,633,289.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0,463.

篇10

“课程设计系指课程要素的选择、组织与安排的方法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评价的维度与方法等。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泰勒的“泰勒原理”都是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一套完整的课程理论。课程设计就像工程蓝图一样,用来说明各种课程要素在未来的实践中要如何分工、如何配合,以达到最大合力,实现其自身价值。我们进行课程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就是为了厘清各种课程要素的特性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但是,课程设计指向的是实践,并最终会对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不能仅仅依靠课程理论研究就可以完成,课程设计应以“实践”而非“理论”作为自己的依据,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实践性”的。

工程思维是本文另一个重要概念。工程思维是人在筹划一项工程蓝图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本文对工程思维进行以下四点规定:

第一,工程思维是一种个别性思维,能够有效地认知和把握各种课程要素。工程思维作为一种实践思维,指向的是“个别”。这种“个别”体现在工程思维中,就是一种对“实体”的认知和把握。本文所使用的“实体”是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性实体层面来说的,“实体,就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个别的人或某匹马。” 工程思维这种以“实体”为核心的个别性认识,是着眼于它对于“个别”之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

第二,工程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能够处理好各种课程要素在课程规划中的地位。工程思维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在第一点中我们所指出的,个别即实体的论断。这一点说明:任何一个实体,不论其自身包含多少种属性,都既“不相矛盾”又“不相联系”的体现在实体之中。

另一方面,工程思维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表现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实体性的课程要素,工程思维也将其全部非逻辑地复合为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或蓝图。从工程思维的角度来看,各实体要素之间,不论其关系是同质性的,还是异质性的,都在于某种价值诉求。也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诉求的存在,同质性与异质性之间的隔阂也就不必然的存在,他们成为了共同组成课程规划整体的部分。

第三,工程思维是一种有价性思维,能够满足不同个体对于课程的价值诉求。人们建构某项工程,在于实现人的某种价值诉求,如建构房屋以借人居住,建构商店以借人购物,建构艺术雕塑以供人审美等。总之,任何一项工程都反映了人的某种价值诉求,不包含任何价值诉求而被建构出来的工程是从来没有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工程并非自然生成而是人为创制的,是人为了改造自然或者改造社会,抑或是改造人类自身而从事的一项实践活动。如果人在建构某种工程时没有某种价值诉求,那么,最终会导致工程的浪费,或者说,它本身并不能被称为“工程”。课程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工程,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实存个体,这些个体在进入到课程中时,必然带有自己的某种价值诉求,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考虑到不同个体所带有的这种特殊的价值诉求。

第四,工程思维是一种特定性思维,能够起到联结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作用。工程思维本身是一种筹划性思维,也就是说,人运用工程思维以进行某项工程设计,其结果是产生一个方案或者一张蓝图。它既不同于理论思维,即追问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不完全等同于实践领域的思维方式。工程思维之所以是一种筹划性思维,在于它是一种旨在设计出一套指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这套方案必然要在现实中得到实施,建构出某项工程才能最终完成它的使命。这就使得工程思维虽然指向实践,但并非完全从属于实践,而是人在设计、规划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新型的“理论思维”――只是它不以“解释世界”为目的,而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含着他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努力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尝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直接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影响。杜威力图改革传统教育,以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阵营,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观点。陶行知吸收了他的观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所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功效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由此,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最基本的论断,即“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本身也就是教育;同时,他还指出生活需要什么,就应该在教育中教授什么。因此,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就可以理解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生活。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即学校”的主张,这是要求“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它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是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也就扩大了教育的内涵和范围,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反驳。“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观点。陶行知反对将“教学做”分为三件事来对待,他认为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两个主张的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地位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特别是王阳明及其心学对于陶行知本人形成该理论的影响。据《陶行知年表》记载,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研究王阳明心学学说,并深受“知行合一”论的影响,方从“文”改名为“知行”。在《行知行》一文中,他更加详细地叙述了自己“改名”的历程,“在二十三年前,我开始研究王学,信仰知行合一的道理,故取名‘知行’。七年前,我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正与阳明先生的主张相反,那时以后,即有顽皮学生为我改名,常称我‘行知吾师’。”自此以后,陶行知正式改名为“行知”。从这段“改名”的历程,我们实际上能够了解陶行知在“知行观”方面思想的变迁。“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命题,它体现了人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宋明理学更是将这一“知行”问题作为一个核心问题加以研究,程朱理学提出了“知先行后”的知行观,而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以反驳程朱理学。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是因为王阳明认识到了由于“知先行后”说的弊端,“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所提出的“心即理”的主张。他认为“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由此,“理”在“心”中,人只要向着“本心”做功夫即可。也就是说,人应努力修养自身,这一修身过程中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学说对于陶行知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其个人的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包括“立真去伪”、“行出一真是一真,谢绝一伪是一伪”等自我概念。另一方面,则是促使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对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观点的批判,并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新主张,他认为“中国学子被先知后行的学说所麻醉,习惯成了自然,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所以才要“教学做合一”。

二、思维方式之分析

从其整个理论来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既受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学说的影响,又受西方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但是,“生活教育理论”又不是这二者简单随意的剪切或堆砌而形成的一种新理论,而是根据现实的价值诉求改造两种理论,从而形成的能够真正践行的课程方案。这种现实的价值诉求指的是陶行知认识到了过去种种教育失败的原因。

“我们先前以‘老八股’不适用,所以废科举,兴学堂;但是新学办了三十年,依然换汤不换药,卖尽气力,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老八股’与‘洋八股’虽有新旧之不同,但都是靠着片面的工具来表现的,这片面的工具就是文字与书本。文字与书本只是人生工具之一种,‘老八股’与‘洋八股’教育拿他当作人生的唯一工具看待,把整个的生活都从这个小孔里表现出去,岂不要把生活剥削得黄皮骨瘦吗?……中国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

基于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包含了两次“翻了半个筋斗”,实现了对原有理论的改造:一次是对杜威教育理论的翻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到了陶行知这便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前者仍然是一种与生活实践的脱离,是一种把小鸟放入笼中的做法;而将它们翻转,则更加突出了“生活”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另外一次是对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主张的翻转。这次翻转使得陶行知获得了“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同时,“自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试行以后,渐渐的觉得‘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行不通了”,因此,陶行知便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由此看来,这中外两种理论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着。陶行知合理地将两种异质性的理论融合于自己的理论之中,虽然我们可以从“生活教育理论”中看到这两种理论的影子,但是,这却是陶行知在批判地吸收二者之后,自己的一种创新,绝对不是照抄照搬或者改头换面,而是以一个整体――生活教育――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陶行知的两次“翻了半个筋斗”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根据社会现实进行的翻转。这种社会现实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诉求,既与杜威理论所处的美国国情不同,又与王阳明理论所处的传统道德沦丧的环境不同,是一种寻求教育救国之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