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

篇1

2015年3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区而言,是在高中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既是区域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品牌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需要。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落实我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有利于改变育人模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建设“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扎实实践《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

一、我们的思考:坚守与突破

《指导意见》的重点,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是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是按照课程功能进行分类,以前我们习惯按照课程管理权进行分类,把课程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类课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功能

管理权 基础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

国家课程 大部分 小部分

地方课程 一部分 一部分

校本课程 小部分 大部分

《指导意见》要求:“开齐开好两类课程。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认真研读《指导意见》,结合我区课程实施现状,我们认为,开展小学课程改革要坚守,更要突破。

(一)坚守:规范化实施基础性课程

1.坚守常规底线。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就是要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鄞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为学校教育教学准则,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守。

2.坚守课程底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强化两个领域:一是强化德育课程。树立“大德育”理念,进一步梳理每个学段的德育目标,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二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四大块内容可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可以整合实施,三者的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尤其必须保障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时间,课程计划内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3.坚守课时底线。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既做“加法”也做“减法”,给学校更多课时安排自,今后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表。我们对课时安排设立两条底线:第一,不得增加、不减少周总课时、周教学总时间和学段总课时;第二,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二)突破: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

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落实《指导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基础。

那么,怎样实施个性化拓展性课程呢?我们应该在差异教育理论框架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课程整合,统筹实施各门各类课程。具体实施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强调整合

(1)三级课程整合。要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内容重复、相通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2)跨学科教学整合。要加强各类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让学生在相同时间掌握更多内容。

(3)学科教学内部整合。学科教学不要面面俱到,建议采用主题教学、板块教学等策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统筹实施

(1)统筹学校课程实施。要统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2)统筹设置课程表、统筹安排课时。要统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的课程安排;要统筹安排每一个学期的课时安排。

(3)统筹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开设。要统筹开展体艺特长类、综合活动类、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开发与开设,不能随意开设。

(4)统筹教师的配置,培养全科教师。在师范教育没有全面跟上课程改革的现状下,根据教师特长安排课程、课务,在区域、学校内部培养全科教师是当前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二、我们的行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一)探索德育课程横向整合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显德育”太多、“反德育”太多。需要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系统梳理、整合。

《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做到这些要求,就能体现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和原则。

我们可以探索侧重“德育”的整合课,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能唯教材、唯课堂,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少先队课、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地方课程(特别是我区《弘德敬廉》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整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按照主题重组、整合,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对多学科进行梳理后实施教学。

(二)推动综合活动纵向整合

提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两种极端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最前沿,最有活力,最指向核心素养,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有人认为,这是最游戏化,最娱乐化,最空泛,最低效的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师资,也没有平时的扎实实施,有的只是应付、应景的课堂教学!

《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确保课程计划内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可以构建侧重“实践”、侧重“研究”的综合实践课程。

(1)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省市地方课程《人 自然 社会》《我看宁波》、校本课程活动内容等,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整合,进行校本化的教学实施。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主题;校园民谣的利与弊主题;视力与生活习惯关系主题;等等。程序为:选定主题、分组研究、成果展示。

(2)结合周边地方资源、家长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学习基地,多学科多岗位协同,实施研究性学习、实践。如:生存学习一周;国防学习一周;农事学习一周;劳动技术学习一周;等等。

(3)安排课程表时可以单独安排。适度集中,3~5天集中有效使用,可以利用每个学期期中或期末的一周左右时间开展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三)探索社团活动课程化整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社团活动课程主要是指体艺特长类课程。

要以学生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宗旨,以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两翼,推进社团招生制度、活动制度、考核制度建设。安排课程表时可以适度集中,2~3节联排,采取长短课的形式。同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以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1)规范社团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处理好兴趣和特长的普及、提高的关系。

(3)尝试开展分类、分项的跨年段走班。

(四)尝试始业毕业教育课程整合

可以确定每年9月份为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研制幼小衔接小课程,打破学科界限,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相应的,六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小初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初中一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小衔接周”等小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高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

(五)研究基础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从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对基础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进行必要的归并、精简、整理、补充、加工、调整等。建议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要指向核心学习内容,以模块学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删繁就简,指向学生基础课程中的核心素养。

(六)探索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

(1)基础性课程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成绩报告单与描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免试评价,模块游考评价等方式。

篇2

关键词:语文素养 内涵 意义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两个课标都如此的强调语文素养,可见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语文素养的含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段文字所包含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有: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基本要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知识的内涵很广: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现当代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等等,内容博大而宽广。语文能力包括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不仅终身受益,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有力措施;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口语交际能力则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语文实践的过程与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全面提升能力的保障。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久的学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沉淀,而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不断语文学习的根本。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表明了新课标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级向高级的连续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知识与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最终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素养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语文园地也会更有活力。

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曹宗祺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对整个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扩大阅读面,提高写作量

从功利上讲,阅读与写作在中、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故将阅读与写作作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头戏是无可厚非的。从长远来看,阅读有利于学生性情的涵养、知识面的延拓、人生阅历的丰富、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升。写作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有逻辑的表达,想象力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北大语文教研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说:读书养性,写作练脑。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习绝不应只拘泥于书本,学生应该在学好语文课本的前提下,大量阅读经典,还要有读完整本书的习惯。如高中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大多数教材都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时教师就应鼓励乃至要求学生将《边城》读完,进一步亲近这位差一点就获得诺贝尔奖的沈先生是如何用手中的笔构建那座“人性的希腊小庙”的。教师还可以将沈从文其他至纯至美的作品,如《三三》、《长河》推荐给学生阅读,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写读后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涵养。

(二)在大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语文课程的实施来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践行”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就可以进行充分的实践,如贾红老师在进行“关于生命诚可贵的综合性学习”时,把高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与地坛》、《花未眠》三篇课文整合对生命的思考,体认生命的价值,并要求学生:(1)组织模仿电视“实话实说”节目――“轮椅上的梦”,与史铁生、张海迪对话;(2)小品表演:海子、川端康成、史铁生三人相遇,共同探讨生命的话题;(3)编辑集子:《走进屈原》等;(4)写出了这样一些散文,如《海子,你本应该更好的生活》、《川端康成先生,诺贝尔奖难道没使你更快乐吗?》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素养,而且加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3

各区、市、县教育局,市直各高中阶段学校,师大附中、贵大附中、省实验中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教基发〔2017〕214号)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贵阳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的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回应人民群众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端正育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改革目标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录取模式。

三、改革原则

(一)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原则。围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过程性,按照“综合考核、客观评价”的原则,对学生初中三年的综合表现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

(二)坚持正确激励导向原则。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加强对评价机制的改革,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引导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人才观。

(三)坚持学段有机衔接原则。立足学生的阶段发展与长远发展,坚持初高中阶段教育有机衔接,引导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加分项目,建立科学公正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机制,加强考试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保障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五)坚持分步逐年推进原则。在现有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稳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改革任务

(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符合贵阳市教育实际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规范加分项目,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部分身份类加分。

(三)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

五、重点工作

(一)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研制《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技能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毕业考评实施办法》《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

(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继续坚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13科。综合实践活动其它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成绩呈现。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

分数呈现科目及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含听说能力3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7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共750分。

等级呈现科目及比例: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按参加考试人数划分等级,原则上设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20%、B等级40%、C等级35%、D等级控制在5%左右。根据不同学科情况可以细分等级层次。

3.考试命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兼顾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功能,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考察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命题要多用开放式、探究性内容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提高命题质量。

4.结果运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三)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校、社会、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的重要手段。

1.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六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初中学校分年级制定评价细则和评价方法,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

评价结果分为四等,用A、B、C、D表示,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价结果在配额生录取时以分数呈现。

4.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初中生毕业和普通高中统招生、配额生以及学校自主招生(含特长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四)改进招生录取办法

1.全市统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

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统筹力度,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配额生分配、公民办学校网上招录进行全市统筹。

从2021年起,在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6个区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有条件统筹,并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全市统筹。

落实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规模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继续将公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调整现行配额生分配办法,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从2022年起,普通高中招生调减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配额生比例。调整配额生录取办法,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配额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得分按20%计入总分参加校内或单元排位。

2.坚持阳光招生

继续深化我市普通高中网上录取改革,规范和完善网上招生录取办法,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3.规范自主招生行为

普通高中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按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5%申报自主招生名额。学校应根据其办学特色明确1-2项特色项目,招收具有学科特长、体艺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不得招收与学校办学特色不符的特长生。

(五)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教基发〔2017〕214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考加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黔教基发〔2018〕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从2019年起,普通高中招生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市本级确定的加分项目(市级优秀初中毕业生、国家二级运动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成立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在市教育局的统筹组织下,各区(市、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有序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各门课程。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教学需要。

(三)提升保障能力

市、县两级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探索以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建立市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

(四)加强招生管理

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五个统一”: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录取。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编制下达并根据当年招生情况适度调控,未经批准不得超计划招生。各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规范招生行为,自觉遵守招生工作纪律,坚持阳光招生。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五)提高服务水平

围绕贵阳市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特殊群体子女升学服务工作力度。落实教育精准扶贫相关工作要求,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力度。结合贵阳市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核流程,完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筑升学办法。

篇4

关键词:古代诗文;朗读教学;体悟

【中图分类号】I222

在璀璨的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诗是最瑰丽多彩的。人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追本溯源,诗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情感世界息息相关。中国又是散文的国度,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里,就走进了一片神奇而美丽的领域。教育部颁布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专门推荐了必背古代诗文,这无疑成为中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熏陶其健康情趣、培养其美好品德的重要举措。作为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从精粹的语言中,体悟真善美的真谛。

一、诗文朗读须了解写作背景。

诗文是作者在生活或情感过程中的一种宣泄或抒发,它用一定的格式或韵律,表达出作者的感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异彩纷呈;豪放派、婉约派风格迥异;田园诗、边塞诗等题材丰富;杜甫、苏轼等诗(词)人个性鲜明。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诗之魅力。在诗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忆,进行反复的背诵,学生往往对诗意理解肤浅或是根本不理解,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我用较多的时间详述写作的背景,如曹操的《观沧海》,我给学生交代了诗人在作此诗时,正是政治和军事达到鼎盛的时期,曹操削平了北方的群雄,又打败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直捣南方地区,天下便可一统于手。这首诗就是曹操打败乌桓归来途中登临碣石山,面对广阔的大海和波涛汹涌的海水,生发出热烈豪放的感情而作。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后,一改往日对曹操奸雄形象的偏见,对诗人的雄心壮志产生了强烈的崇敬之情,朗读时的感情更加充沛了。再如《水调歌头》一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七年未得团聚,词人面对一轮明月,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有了这些背景的铺垫,在朗读中,学生除了对词人政治失意的同情,还对他们兄弟分离有了更深的感怀之情。以上这些背景的交代,看似环节繁琐,却在诗文朗读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理解了诗人作诗的缘由,朗读感情更加到位,诗意更加浓郁了。

二、诗文朗读须不断探索新法

往往在诗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仅强调多记多背,忽视了诗文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果善于发现,并运用合理的方法,便会使得教学异常轻松,学生领会自如。如:刘禹锡《陋室铭》一文,“铭”本事古代刻于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活陈述自己功德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而用韵的文体基本上都能用歌曲的形式唱和出来。在朗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了押韵的字名、灵、青、丁、经、形、亭,并且总结出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ng,这就为《陋室铭》的演唱埋下了伏笔,在让学生听过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童丽演唱的《雨霖铃》《钗头凤》、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后,我配乐为学生演唱了一首《陋室铭》,曲调清幽舒缓,韵味十足,学生听后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神奇与魅力,对于这篇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学习演唱,唱过几遍后便能轻松记忆了。

三、诗文朗读须多读多练

篇5

一、从“知识本位”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熟知的词语。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盲”不再只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继续学习、不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物理就其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联系程度,应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物理课程必须服务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才有益于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发展。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现行初中物理课程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重心是“知识点”,教学多是“围点而教,围点而学”,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及发展需要。如《大纲》的教学内容按知识体系,从“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物理基本计算”、“物理实验”三个方面列出知识点,在“教学要求”一栏,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知识的重要程度分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有 “常识性介绍”“理解”和“掌握”,对物理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这样的教学要求重视了“双基”的目标,但缺少对学生终身发展更为有利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这种只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发展的需要的课程结构对未来公民的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因此,《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义务教育的任务及初中物理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内容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中过于强调“知识本位”的现状,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入手,由近及远,由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物理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物理变化”、“物理与社会发展”等5个内容主题。同时,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既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从“课程是知识”到“课程是经验”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我国目前仍然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大纲》所强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是知识”的观念的具体表现。这种“知识课程”曾使我国基础教育在知识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却暴露了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能力相脱离的弱点。例如:我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却至今无人获得代表物理发展最高水平的诺贝尔奖。我国的众多学生在面对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只能纸上谈兵,仅从学科角度考虑问题,与实践严重脱离。这些暴露了“知识本位”的物理课程与实际的背离。《标准》以“经验本位”的课程观取代了“知识本位”。明确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物理的重要性,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明确的提法凸现了新课程的经验本位观,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内容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增设“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理解学科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从“接受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

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执行;现状;对策

课程执行是指学校将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实验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在学校具体落实的过程。2001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要求课程的设置既要坚持以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要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面临一定的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笔者从课程执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分析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门第”之见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本没有主科与副科课程之分,但学校、教师、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小考、中考为指挥棒,功利性地把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分为主科课程和副科课程,对主科课程,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家长关注,学生努力;对副科课程,学校轻视,教师敷衍,家长忽视,学生应付。上海曾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研究报告)》中,把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令人担忧的是,重视主科课程也只是关注基础性课程中与中考相关的科目,如工具性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目中的物理、化学,与中考无关的基础性课程如劳动技术等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扩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更处于一种疲软状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恰恰是要注重学生特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却把这些课程视作副科课程,课程执行带有明显的“门第”之见。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开设的缺失,尤其是和升学无关的课程缺失比较大。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例,据资料表明,只有23.44%的学校完全执行了国家课程方案,没有开过校本课程的学校达到29.69%,没有开设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达到43.75%;二是开设课程课时的缺失。根据课改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虽开设了规定的所有课程,但课程课时能够得到保证的依然是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科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周课时数占学科课程周总课时数的50.82%(五四学制)、50.42%(六三学制),与中考无关的课程课时却经常缺失。以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为例,它是国家规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必须开设的基础型课程之一,但只有在初中一、二年级时或多或少地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歌声,一到初三,音乐课就只停留在课程表里,课堂上歌声荡然无存,音乐课早被与中考有关的课程所占据,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探究型课程,要么是课表里虽有,但课堂上却没有;要么是课程表里和课堂上都没有,课时缺失相当严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有碍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碍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有碍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质量的缺失。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围绕四个方面来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与我国2001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国的课改也是要通过开设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储备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价值观的迷失,教育行为的偏离,导致开设课程的教学质量缺失,课改的目标难以实现。以美国中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历史作业为例,通常教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比如,教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教师先布置学生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去图书馆查资料,网上下载相关图片,看纪录片谈感受,没有捷径可走。但国内的历史课,只需要一盏灯,一本书,背到深夜12点,考试可能就会过关。历史年代和史实固然要记住,但在美国,不动脑子不动手是很难完成作业的。笔者在此处援引美国中学的例子,绝不是崇洋,而是觉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历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和美国PK一下吗?尤其是那些与应试教育无关的课程,其教学质量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各方面的。

二、制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因素

1.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使命感

使命感是人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据使命感的含义,可以把教育使命感理解为教育工作者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在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使命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学识、技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修养,使他们真正拥有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7届国际教育会上所言:“确保所有青年人有个性、公民意识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管理者恰恰缺少了这种教育使命感,不少管理者功利心厚重,在课程执行的实践中,缺乏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使命感,更关注与小考、中考有关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效果,即追求高升学率,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忽略那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隐性效果,成为素质教育的阻碍者。

2.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理想的缺失

教师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信念,它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教师进行正确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理想缺失主要体现为教育理念陈旧,它束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体现在课程执行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缺少了一份责任担当——育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忽略了全面发展的素质观,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把提升学生分数成为培养人的唯一焦点,正是这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使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状况不尽如人意。通过这样一个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否具有社会竞争、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要忘记,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立足世界,兴旺发达。

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足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和教师任教专业学科能力的不足。这与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理念还未真正达成共识密切相关,尤其对教师是否需拥有教育学科专业素养仍存在一定困惑,依然对“教育是一门科学”以及教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构建的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从理论到可实践的原则——专业技术,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鸿沟。伴随着教师认证资格条例及教师聘用制的实施,教师任教专业学科的能力基本具备,说其不足主要是与应试无关的课程存在教师兼课的情况,这些任课教师在入职后因忽略对其的专业培训,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造成任职教师要么只有任教的专业学科能力,要么只有任教的教育学科能力,造成义务教育阶段结构性师资专业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课程执行的力度。

三、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为国家的未来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缺位、不到位,与我国教育管理者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沉迷于与考试有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功利密切相关。世纪之交,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曾发表过两份报告书,即《什么最重要?为美国未来而教》《做什么最重要?投资于优质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者,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最重要和做什么最重要这两个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就课程执行而言,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归结为一点,即为国家的未来而管理。只有如此的志向,才能淡泊名利,对课程执行不再有主次、厚薄之分,真正做到为国家、民族培养可塑之才去管理,为促进教育公平而管理。

2.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为国家的未来而教

党的十七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可见,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依赖于教师专业化水准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执行的力度。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准亟待提升,尤其要建立专业信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只有提升课程执行的力度,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做到:我们的教育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为国家的未来而教。

3.倡导素质教育,为国家的未来而学

2010年国务院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该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再度重申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的重要性,如何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在强调学生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为国家的未来而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就课程执行而言,必须摒弃课程的门第之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只有如此,方能把占据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应试教育逐出战场,还素质教育以庐山真面目。让我们的学子成人、成才、成事,为国家的未来而学。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基础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着主导作用,课程教学是其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实现梁启超先生的梦想,有待于全社会关注义务教育,有待于教育管理者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松林,谢利民.关于课程执行的调查: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3.

[2]刘松林,谢利民.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探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0,3(9):18.

[3]郑秀英,周志刚.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

刘永萍,生于1967年,女,山西人,山西省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篇7

关键词: 拓展课程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比较

引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以下称“指导意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努力完善课程改革结构。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W习内容。“指导意见”同时指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分类建设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可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三类。“指导意见”一出,各学校着手拓展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尤其是试点学校,已经尝试拓展课程的实践。与此同时,关于拓展课程的思考不断出现。各学校原先就有许多个性化课程,比如四点钟学校课程、社团课和兴趣课等,名称上略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基础性课程的一种拓展和延伸。现在又提出“拓展课程”,那么拓展课程和这些个性课程之间是否存在交叉重复?拓展课程相较于原先的个性化课程,又有哪些个性化的内容呢?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丰富的拓展课程,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分三个学段走班制的形式加以落实。同时,四点钟社团课是存在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拓展课程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而四点钟社团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主报名,并不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其次,拓展课程是体现在课表上的其中“一课”,并不占用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而四点钟社团并不是课表上的“一课”,而且根据课程需要可能会占用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在拓展课程与这些个性化课程的比较中,似乎能看出拓展课程的一些端倪,但笔者想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一探究竟:拓展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交集,彼此又有哪些个性化的“领地”?

一、拓展课程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差异

(一)性质

拓展课程是课程领域的概念,具备课程的一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从性质看,拓展课程和语、数、英等基础课程一样,具有“课程”的地位,具有课时的硬性要求。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囊括在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个性化学习形式,要求学生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语文专题学习,是对语文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语文学习的内容之一,并不是单列的课程。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的读书故事”,教材中设置了与之配套的综合性学习,即围绕“读书”开展实践活动。

(二)内容

拓展课程的内容设定是丰富多彩的,包括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笔者所在的学校就为五六年级学生开设了“艺术类”、“生活类”和“素养类”三大类别的课程,又细分为“音乐陶冶”、“实践生活课程”和“语言表达课程”等九个子项目课程。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则是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之一,所开展的活动都紧紧围绕“语文”。

二、拓展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共通

拓展课程对于基础课程而言具有个性化特征,但从它涉及的内容看,带有“全面”的烙印。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来说,有其个性化的开展方式,但它服务于语文学习,不具备拓展课程的“全面”。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故事”为例,笔者曾让本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分成小组后,小组长组织完成综合性学习计划表,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组员及分工以成果展示形式等几项内容。在计划表审核通过后,小组开展活动,最后以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汇报活动成果,整个活动时间约两周。本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图书分类”、“名人读书故事”和“名言警句大搜查”等主题活动,从最后的成果汇报看,收获是喜人的。有几个小组还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比如请擅长多媒体制作的舅舅帮忙制作课件。经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学生对“读书”这一主题的认识更多元、更立体,对“读书”的认识也更深刻。但这仅仅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补充,并不是独立课程的范畴。笔者认为,“读书”是个广博而深远的话题,能否将它延伸开去,上升到课程的地位?这样就可以在课表上单列一节“读书”的拓展课程,让年级组全体学生参与这门课程。笔者结合学生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全面考量,曾尝试简单编写“读书”这一拓展课程的大纲,呈现如下:

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和拓展课程之间存在共通,那么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共通性呢?

首先,内容上存在共通性。上文已提及,拓展课程的内容覆盖面比较广,其中就包括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这一点说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可以开发成相应的拓展课程的。的确,两者在内容上是存在交集的,比如拓展课程中“语言表达课程”就是力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朗诵、辩论等形式开展。

其次,课堂组织形式上存在共通性。拓展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一般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上课地点以教室为主,同时根据课程需要,可以适当向课堂以外延伸。比如家政类课堂可以组织学生大型食堂参观并实践体验;语言表达课程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大学生现场辩论赛;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同样也可以课堂内外相结合。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将语文综合性实践的内容开发成相应的拓展课程是存在可操作性的。

再次,学习成效的评价上存在共通性。拓展课程是有别于基础课程的个性化课程,因此它的评价方式是个性化的,呈现多元化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基础课程以“考试”为主角的单一化评价方式。同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并不囿于单一模式。因此,从学习评价的角度看,两者之间的渠道是畅通的。

最后,学习主体上存在共通性。拓展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主体都是学生,这一点“共通性”是最核心的。拓展课程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子项目课程所涉及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子项目课程可以学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在相同的大主题下,分小组分子项目主题开展活动。也就是说,不同子项目所涉及的学生不一定相同,但原则上年级组每一位学生都在参与相同大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单说来,由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发而成的拓展课程,就是拓展课程大体系下的一个子项目课程。

既然两者之间存在共通性,语文教师就应该着眼于语文教材,积极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幽谌菘发成拓展课程。笔者整理了第三学段四册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更清晰地呈现,语文教材中就有丰富的拓展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就是语文综合性实践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如下:

这些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单独开发成拓展课程,也可以开发整合性拓展课程。比如《遨游汉字王国》、《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读书的快乐》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这四个内容存在共同内容,它们的核心都是“语言文字”,因此存在整合开发的可能。

笔者认为,要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发成规范的拓展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全面检索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有丰富的资料才能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完整的背景,规范的课程背后一定有丰厚的背景资料,这是课程的隐性内容。

其次,理清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学习体系。一般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各小组是平行展开活动的,并不呈现梯级螺旋上升的体系,也就是说,不同小组之间不存在前后的承接性,只有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要开发成拓展课程,就必须清晰地理出相关内容的层级体系,按学习内容的前后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最后要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方式等课程范畴的内容。待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真正开发成拓展课程后,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推广和学习,至少同年级组学生是可以共同学习这一课程的。既然是个性化的拓展课程,就要在实践中总结改进,以更趋完善。

三、开发“语文”样本拓展课程的策略

上文从“差异”和“共通”两个方面比较了拓展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说明了两者存在互通的渠道。那么,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开发“语文”样本的拓展课程呢?

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能提高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敏感度。知识广博的老师面对教材上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会有敏感的课程意识。相反,知识狭隘的老师,在面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是漠然的。

其次,要有相关的课程理论储备。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是课堂的实践者,还应该是理论学习者,甚至是理论的提出者。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只需要操作层面的知识即可,如果要将它开发成拓展课程,就要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万丈高楼平地起,准确的理论支撑就是拓展课程这座高楼大厦的坚实地基。

最后,要有服务于学生的满腔热情。其实,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不缺想法,缺的是实践的勇气。“勇气”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服务于学生的满腔热情是这一“勇气”的不竭源头。如果老师只安于教好一册教材,耕耘好一班学生的自留地,那么他的学生的所得就仅限于教材,不能获得丰厚的知识底蕴。

结语

拓展课程个性独立,它有着华美的服饰,但我们切忌被它的外表迷惑。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有满腹的学识,更要有一腔的热情,沉下来心,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瞄出点端倪,做出点事情,为“语文”样本的拓展课程献出绵薄之力。而这一切,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

[2]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在2010年8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6411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2.63%的老师认为“与旧课程相比,自己更愿意教授新课程”;87.51%的教师认为喜欢学习化学的学生多了。关于教科书(被调查者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96.41%的教师认为教科书编写结构非常合理、合理或基本合理;95.22%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符合或总体符合学生的发展过程;93.21%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活动性、开放性习题设置合理或基本合理,教师可以选择使用;98.19%的教师认为教材的栏目设计合理或基本合理。在课堂教学上,与实施新课程之前相比,99.45%的教师认为现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解释、质疑的机会,97.42%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机会多了,97.73%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多了,98.54%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教师更重视讨论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问题,98.97%的教师认为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93.12%的教师认为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此外,48.46%的教师平均每周开展一次探究活动,33.64%的教师平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11.31%教师平均每个学期开展3—4次探究活动。同时,调查也反映出了化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些问题,例如,59.45%的教师认为教科书多数章节中的习题数量偏少;10.49%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习题时难时易,缺少筛选,与教科书内容不一致;6.09%的教师认为教材有活动性、开放性习题,但不太符合教学需求,教师只是偶尔使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调查结果虽然只是来自于山东一个省,但是由于山东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加上调查对象覆盖了该省17个地市的6千多名教师,所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的。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文献研究,通过分析2001到2010年发表的1259篇初中化学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发现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实施与研究、实验教学及探究教学的实施与研究、教学情景设置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实施与研究、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教学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及其研究中得到积极反映。

总而言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所设定的五大内容主题、19个二级内容主题,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所提供的具体载体和明确的学习标准,得到了从学科专家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初中化学课程基本是在9年级,也就是初中三年级开设,教学受到中考的严重影响,一年课程往往被压缩为半年,由于应试教学和大题量训练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由于观念问题、课时紧张、实验员缺少、硬件条件差等多种原因,实验和探究更多地停留在课标、教材和考试题上,学生分组实验没有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教学实效性问题依然存在。

《江苏教育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启动的?修订工作是怎样推进的?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2007年就成立了。从那时候开始,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调查分析和多次集中讨论与修改,修订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中央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本着对国家基础教育和下一代负责的精神,听取多方意见,逐条分析来自各地和各方面的修订意见;制定修订工作的计划,反复研究修订的方案,明确了修订的原则,确定拟修订的具体内容;执笔完成修订后的初稿。2008年3月到4月,在前后修订6稿和集体审读的基础上,形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讨论稿》。2008年4月到11月,修订组对《修订讨论稿》文本进行了多次细致的审读和修改。2010年1月到12月,修订组结合《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提出的修改要求,对标准《修订讨论稿》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审读,不仅对标准文本做了文字加工,而且重新撰写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11年1月到2月,结合各地的修订建议,修订组对征求意见稿内容逐条进行审核和文字修改,最后形成《修订送审稿》。2011年12月,修订稿正式。

在修订的过程中,2007年,教育部向29个省和42个国家实验区1742名教师下发了调查问卷,征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修订建议,调查对象涉及实验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化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2010年,教育部又一次下发问卷,征求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对象涉及12个省、7个大学课程中心和若干市县实验区及出版社。同时,修订组成员来自高师院校、教研机构和重点中学,他们各自利用本地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教材培训和教研活动等时机进行座谈征询或半开放性访谈10余次,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这些调查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修订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江苏教育研究》:这次化学课程标准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篇9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篇10

关键词:文本价值;语文素养;语感

一节阅读教学课之前,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即使教师教学再精彩,学生的所得也极有限。那么,如何对文本这些价值进行合理的教学选择呢?

一、“语言积累”价值――丰富学生的积累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语有云:“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形成。

我们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或有优美的词句,或有精彩的段落,或有引人深思的格言警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背、用等多种形式,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去积累、内化课文中有“积累价值”的文本语言。

二、“话语形式”价值――教会学生表达

这里的“话语形式”价值,主要指文本在表情达意方面表达形式的学习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于永正老师也说:“(课文)品了还不够,不仅要‘赏’,还要去‘仿’,去消化、吸收、外用,练表达,艺文兼得。”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更是强调:“语文教学要守住话语形式这一门槛,语文教学首先是同时也主要是理解文本为什么运用这样的文字,而不用那样的文字表情达意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老师认为只要把感悟情感作为感悟的全部――把感悟到的送进朗读里,就大功告成了。其实“这只是半程阅读,全程阅读不能到此为止,还有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去品读、咀嚼、欣赏课文中那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留意那些形式独特、与众不同的语言现象。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体会、仿习、迁移。

三、“语感培养”价值――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语感包括语像感、语意感、语音感等,语感能力是左右人言语活动质量的核心因素。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生动传神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把玩、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情感熏陶”价值――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学重视情感熏陶,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多处作出阐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渗透,必须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熏陶”价值,这样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酃、亲孝、坚毅、仁爱等,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五、“引向生活”价值――将学生引向课外

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事实上,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把学生往野外带两次,带他们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直倡导并践行“生活教育”,他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文本的“引向生活”价值,将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社会这所学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们在研读文本时,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等,对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教学选择。然后,再确定明确、集中、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宜多,一两个就可以。因为只有目标不多,教学环节才不会繁琐,目标达成度才会高,学生才能“一课一得”,才能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J].小学语文教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