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彭柯凡(1991-),女,陕西汉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面上项目“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编号:SM201210853001),主持人:苗耀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92-05
近些年,我国开始了学徒制的试点与实践工作,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在2015年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但在初步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题,如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施措施与制度保障不完善等。现代学徒制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的技术传承机制,学习和借鉴国外学徒制的经验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启示意义。瑞典的学徒制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表现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紧密、学习框架明确、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等。因此,研究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学徒制实施的核心要素对我国学徒制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瑞典学徒制教育体系概述
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了由经济衰退带来的失业率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岗位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瑞典政府为改变这一局面,开始了职业教育结构的改革,逐渐开始重视实际技能训练,学徒制成为培养青年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学徒制的实践缩小了学生与企业/工厂之间的差距,促使瑞典的职业教育向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瑞典的学徒制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三年制高等中学教育(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program),辅以至少15周工作场所的培训;高级中学学徒教育(upper 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简称USAE),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会花一半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学习;学生以雇佣学徒(Employed apprentice)的身份在工厂生产、学习,工厂会根据学生的生产效率支付相应的薪水。
由于在工作场所产生的学习可以被看作是在社会环境中的持续性活动,那么这种学习就包括在工作目标导向下参加的各项实践训练。澳大利亚学者Billett认为学生所接受的支持和指导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进入职场的准备都大有裨益[1]。除了学生能接受到的支持和指导之外,目标(学生个人目标,职业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目标)以及工作场所提供的活动都会很大程度上促进或者阻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从新手到技能熟练的能手,学徒的培养必须经过一个严格的培养程序,才能保证其培养出来的就业者符合岗位的要求。在这个程序中,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目标、指导和支持、实践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核心要素,它们是学徒制能否在职业教育中产生效能的基础。把握这些核心要素,是我们在构建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把握学徒制的现代性特征[2],构建基于现代职业人才需要的学徒制教育体系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二、瑞典学徒制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瑞典的学徒制教育课程框架借鉴了Stephan Billett提出的工作场所课程框架,如图1所示[1],这个框架展示了学徒从新手到能手(即从边缘性参与到全面参与)的学习过程,学徒在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接受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后,实际操作技能实现了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框架中,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实现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提升;2.通过合作学习获得学生个体不可能学到的知识;3.接受学习过程中直接与间接的指导[3]。
图1 学徒制教育课程框架
从图1可见,无论是参加USAE项目的学生还是雇佣学徒,明确的目标、获取指导和支持、实践训练是在工作场所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
(一)教育目标与工作任务目标
不同类型的学徒制项目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且目标的来源不同。瑞典的国家职业教育系统为USAE项目的学生制定了工作场所的课程大纲,而雇佣学徒需要遵守相应行业为他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如建筑业的雇佣学徒的学习目标是由瑞典建筑委员会SCITB制定的)[3]。在工作场所中,参与活动才是学习的主要途径。然而,USAE学生参与工作实习后的学习成果是由国家制定的课程大纲中的教育目标来评价的。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大纲中的教育目标与自己个人目标不一致,在他们看来,参与学徒教育就是为了找工作,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就是达成了目标[4]。导致了课程大纲目标、学生个人目标与工作任务目标之间的互相矛盾。
与之相反,雇佣学徒的学习成果是由企业/工厂的同事(技术熟练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的工人)根据其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定的。由于这部分学生已经被雇用,因此他们的学习就不是以找工作为目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工厂的任务需求。因此,参加USAE项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总体来说是不明确的,雇佣学徒更多的是把学习目标与未来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相结合,官方制定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这就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教育系统的目标与工作场所活动任务的目标可能是相互约束的,且在工作场所中教育与工作的边界也很模糊。但从总体上来看,虽然过程中的目标有所冲突,但工作场所的学徒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互相吻合的。
在学生进入工作环境后,企业/工厂的第一要务是帮助此类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和岗位技能需求,树立对学习成果的期望和合适的职业发展目标。在这过程中,至少需要确定两个级别的目标:整体任务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指导者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了解任务目标的途径,为学生明确每个岗位的技能与责任要求,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这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在树立总体目标、了解岗位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实际行为不会与目标偏离。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使短时间的工作场所学习效率最大化。在学生了解工作任务的目标后,工作场所也应该在其实践过程中提供有结构、有组织的帮助。
(二)指导和支持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在工作场所参与活动、获得指导与支持能帮助他们明确并理解工作目标,并且在难以独立完成任务时通过他人的协助而获取相应的知识或技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指导可分为间接指导与支持、直接指导与支持。
1.间接指导与支持。在参与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间接指导,如观察同事,学习相关任务的产品模型等。工作环境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它是工作中进行思维和行动过程中的重要组件[5]。间接指导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其他工人提供的间接帮助,包括在专家、同事、同行或其他工人进行工作任务时或在讨论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所得到的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指导可以明确完成每个人特定任务所需的程序。这种形式的指导并不只是对新手学徒有价值,有经验的工人也会通过观察来使得自己的技能水平顺应岗位的需求变化而提升。第二种指导取决于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任务的性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的线索、线索的价值等构成了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6],但这种指导的功能性并不是确定的,大部分取决于学生能不能意识到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及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利用率。工作场所在为学生提供间接支持应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参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与他人互动的机会、理解任务目标的途径及参与同事之间的讨论等[7]。以上两种间接的指导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测量自己学习进程的标准,学习者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比自己与其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操作水平,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提升自己的操作效率。
2.直接指导与支持。工人之间的讨论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讨论的过程就是经验和实践性知识的直接来源。来自有经验的同事的直接援助和指导为工作场所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种帮助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中,有经验的的同事能判断自身和学习者的水平并选择难度与之相适应的任务,他们能在适当的地方进行解释、操作指导和监督,以及给学生传授一些他们自己不可能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诀窍”。但前提是经验丰富的同事能理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目前的学徒教育中,这样直接的互动方式为大多数接受学徒教育的学生所选择,当然,学生对这些经验的组织也是工作场所结构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指导者与接收指导者的互动水平,可将直接指导与支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指导包括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并且监督他们的学习进程;第二阶段的指导包括根据工作任务和目标帮助学习者获取所需的知识,这一阶段注重合作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后,在确定学习者能单独操作的基础上,逐渐撤销指导;第三阶段的指导旨在使学习者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同的环境或者任务中,关注学习者知识迁移能力、自我预测及调节能力、自我监控评估能力[8]。
无论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都需要为学生提供以下支持:1.帮助学生以合理的方式组织活动以适应他们的发展需求;2.工作场所应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观察的机会,这是学徒学习的基础和主要的方式;3.活动之间的切换之前应确认学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9]。直接指导对学徒的影响不局限于引导实际操作,指导者与学徒之间的互动已经从简单的解决问题延伸到理解需求、应对需求、理解概念性知识与发展学习。
总之,在工作场所学习还是应该落实于活动的参与上,无论是日常还是非日常的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和指导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地决定了学生在工作场所学习的质量。大部分工作场所都可以为学徒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但在其他地方很难创建或者模拟出能替代真实环境的学习场所。如有的大学为了让学校里的护士拥有实践经验,在学校创建了模拟病房,然而有工作经历的护士反映,模拟病房并不能完全表现出真实医院中的现况:如实习生一周工作70小时;护士之间的关系不友好;病人有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病人故意破坏医院工作秩序等现象,这些都不可能体现在学校模拟的环境中。真实的工作场所并不简单只是一个物理环境,而是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活动是由以人与人相互影响为前提而进行的,这种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三)实践训练
学习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学生通过参与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日常实践训练不断学习,工作场所的实践训练由于学习者的⒂攵更加丰富。学习就产生于参与实践训练时的思维变化和认知矛盾。这种过程中学习质量的高低将取决于:个体参与的实践类型;引导个体进入工作情景的因素(支持和指导);在工作情境中个体如何参与实践训练,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将学到的知识传译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10]。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影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成果质量。
在工作场所中,理解学习的中心在于学习者个人参与的任务与实训,包括各种已经熟悉操作的(“常规”)和一些新的(“非常规”)实训。“常规”实训在这里表示学习者日常生活或生产需要或依赖的活动,被视为是“常规”实训的一般都是发生频率较高的活动。“非常规”实训是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从未或很少遇到过的活动[11]。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实训,都需要学习者的思维和行动上的参与,才能对构建、加强或者组织知识发挥实质性作用。
1.“常规”实训。“常规”实训是学徒进行学习的主要活动类型,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这种性质的实践训练实际上是巩固加强在生活中习得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去。这个过程几乎没有新的知识,即使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实践,如给汽车换轮胎,也是一个加强已有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将学习者脑中的概念逐渐转换成单一,熟练的动作程序,这样的过程称为“编译”[12]。“常规”实训为学习者提供将头脑中的概念与实际相联系的机会,然而这种机会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里面是很少见的。在职业学校中,每个任务中学生只有一到两次重复练习的机会,他们常常将学到的概念囫囵吞枣,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没有“编译”的过程来帮助他们理解并联结各个概念间的关系。
2.“非常规”实训。除了调整、加强自身的认知结构之外,参与工作场所的“非常规”实训是学习者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所谓的“非常规”实训是指学习者在工作场所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他们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实训的部分甚至全部都是新的体验。学习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面临比预期更多的选择以及一些从未遇到的状况。但对其操作程序熟料以后,学习者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新的东西,对实训任务本身的认识、新方法的学习等。随着知识的扩展,脑中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的新的联系。
在尝试新的任务时,学习者们倾向于利用现有知识和工具来缩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差距。不同于已经程序化的“常规”实训,“非常规”实训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在进行新的任务时,熟悉任务中的所有变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者不得不利用额外的资源(如模型,半成品,成品等)来更好地理解任务从而进行有效的尝试。
总之,在参与“常规”和“非常规”的实训后,学生应该体现出知识及技能上的变化,如能完成复杂性越来越高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强的责任感;在理解任务目标和了解任务完成程序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以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瑞典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瑞典已经将学徒制教育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并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效果显著。瑞典学徒制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工厂培养目标明确,责任分明,针对不同的职业开发具有不同特征的学习框架,在实际的操作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与全方位的指导。时下,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的构建。我国虽然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学徒制,但是现代学徒制与其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体现为:功能目的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性质从狭隘到广泛,制度规范从行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利益相关者机制从简单到复杂;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从核心要素的视角分析国外基于“现代工业人”塑造的学徒制,尤其是把握其核心要素可为正处于试点阶段的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带来系列启示。
(一)加强学校与企业或工厂之间的合作
瑞典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的学徒制注重基础知识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责任分明。学校和企业在学徒制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两者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学生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虽然目前颁布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但实际上可操作性较低,仍然缺乏具体的制度上的合作机制。瑞典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为学徒制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导向和操作框架,在保证不偏离目标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对学徒的培养。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学徒制教育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在不能保证实际利益的情况下需要破坏正常的运营秩序,并分配资源到学生身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直接影响了工厂的效益,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为学徒制培养提供支持。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在确保企业效益的前提下利用各项激励措施来激发企业的参与度。
(二)课程内容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生产任务为核心
学生参加学徒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具备未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和企业应保证学生在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充足。在瑞典的学徒制系统中,大部分学生有1/3到1/2的时间都在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参与难度不等的工作任务来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组织运用起来,并渐渐熟练技能。与学校不同的是,工作环境能提供的不是教学,而是“强调个体参与实践的过程”。[13]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在学习者进入工作环境之前就应该帮助他们清楚认识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学习的目标;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任务难度应递增,最后达到职业标准;最后,在学习者参加工作任务时,企业应分配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工人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设可观察讨论的机会。
(三)制定工作环境学习框架,树立课程学习目标
瑞典将实行学徒制的目标明确定位为“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个总目标的导向下,不同类型的学徒制制定的不同的学习框架,各自涵盖不同的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应该树立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并含有促进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发展的总体培养目标,然后由教育部、学校、企业共同制定学徒培训条例与课程体系,建立注重实用性的不同功能的课程框架。
在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各自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来考核是否达到培养目标。阶段性考核得到目的是企业和学生自身监督学习进程,避免偏离学习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30,126.
[2]关晶,石伟平.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 教育研究,2014,10:97-102.
[3]Billett. S. Constituting the Workplace Curriculum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06(1):31-48.
[4]Akkerman.S.F. Crossing boundaries between school and work during apprenticeship[J]. Vocations and Learning, 2012(2):153-173.
[5]Scribner, S. Studying Working Intelligence: Everyday Cognition: 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9-40.
[6]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138.
[7]Metso.S,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enhancing workplace learning[J]. Education+Training, 2014(2):381-396.
[8]Magnus Fjellstrom Per Kristmansson, Learning as an Apprentice in Sweden[J]. Education+Training.2016(6):629-642.
[9]Aarkrog.V,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A Study of Learning in a Dan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05(2):137-147.
[10]Stephan Billett,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1:123-139.
[11]Jones.B, 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war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 People and Pla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2014(1):34-50.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体化课程 教学设计 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与升华。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基于工作过程,将整个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成功的教学源自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师如何运用职业教育的规律,根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方案,提高教学能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核心
1.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结合,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职业素质的外化。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专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态度的表现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工作过程的协作能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标明了方向。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也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尺度。开发任何专业的一体化课程,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才可能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就业市场标准的对接。
3.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对人的职业成长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中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有较大的开放性。简而言之,典型工作任务是某一职业工作领域中包含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能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人,也是拥有某种综合职业能力的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均要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把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与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开展,把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起来教育教学。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职业活动原则”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活动为向导。教学的项目载体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体现实际工作流程,依次设计教学的内容和顺序。
(1)职业活动过程向导原则。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需要运用好这一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职业活动过程,首先把职业活动过程介绍给学生,然后按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特别针对数控、模具等机械加工专业和维护维修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较固定的职业环境和过程,因此职业活动过程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2)职业活动情境导向原则。职业活动除了有过程,还要在一定职业情境下进行,有时这些职业情境随机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随着这些变化,从事这些职业活动的人员需要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职业情境,调整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增减职业活动。对于具有这种特点的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设定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情境,以先易后难和过程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于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旅游、商业等各类服务专业具有深远影响。由于这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随机变化的职业情境和过程,职业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就变得具有非决定性意义,这时职业活动的情境将成为更重要的影响教学设计的要素。
(3)职业活动效果导向原则。有些职业活动的过程和情境都不那么重要,而追求职业活动的效果。对于这类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展示各种效果,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职业活动过程、情境,去达到或者超越学习开始时所展示的效果。这项原则适用的专业一般是艺术类或其他专业中涉及艺术的教学内容。
2.“能力本位原则”要素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条件的,单项能力形成的条件,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中对能力的条件定义,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综合能力的形成条件是具备相关单项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不要出现能力形成条件缺少的现象,以避免能力形成条件缺失而影响能力的形成的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对能力的过程定义,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每个环节又具有不同特点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编写中,应注意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保证教学心理逻辑顺序得到贯彻。避免因出现能力形成过程环节的缺失,而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最终影响教学效能。
3.“抽象层次原理”要素
教育技术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是人类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得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并用概念、范畴、规律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过程。抽象层次原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所用的语言、术语、图像等所有呈现信号的符号,都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使用,使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2)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预备知识与技能情况,也就是一门课程的设置既要有前面的课程做准备又要和后续课程相衔接。由每个学科构成的整个知识结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几门学科构成的综合学科,其内容的编排也是如此。
(3)恰当运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两种基本概括形式,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是直观概括,主要是通过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加工,从形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外部特征。理性概括是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灵活使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4.“重复作用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复作用是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呈现。如机械类专业中的工程图样的识读,始终贯穿整个专业的学习,在不同的工种实训场合中重复出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理论层次上,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以不断深化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学习一个概念,掌握一种技能,一般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认识过程。一方面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去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去认识。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都是符合重复作用原理的。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重复作用体现的尤其明显,一个优秀技术能手在技能操作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训练才练习成功的。
5.“最小代价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最小代价原理是指用最少的篇幅、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最经济的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属于高能耗的专业,实训工种需要考虑好最小代价原理,教学设计需要把实习材料、刀具材料等耗材系统地充分考虑在内,前一个项目的实训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实训项目的材料或用做于综合项目的零部件。
在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特征,也遵循“同课异构”的开放性特征,更多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条件和资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我们只有把握住其核心问题和基本要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能效。
参考文献:
[1]张俊英.职业教育教学素养五项修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初中生;数学素养;核心素养;学生发展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线,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环境下,按照初中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完成三维性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上去教学目标非常的多,但是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在设计中要有所侧重,同时又不是偏薄。初中数学一堂课的时间也就是几十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只能适得其反,让学生感觉到烦躁和不安,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讲究轻重缓解,并且做到明确清晰。针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强化目标设计,围绕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不重视数学课程的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多数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然后依据笔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其实,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生活实践,把理论的数学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只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很难提高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课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摆正“教”“学”的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数学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四、巧用微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探究微课程在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和策略,首先就要清楚微课程的制作方式,一般来说,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式有:利用微课笔或者电子白板制作的微课视频、利用手机相机录制的微课程视频、利用PowerPoint办公软件制作的PPT课件微课程;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制作演示或操作微课程等。PPT课件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也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这种教学手段较为简单,在微课教学中通过PPT课件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利用PPT课件的时候,可以是单一的PPT课件,进行点击操作,也可以通过转变保存方式,把PPT转化为视频,供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渠道学习。初中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很多的知识点和内容不易于用文字和D片来说明,而是需要多元化的图像和影像在完成,所以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选取“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将屏幕显示信息动态地录制下来,形成视频微课程。数学教师在微课程制作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数学微课程知识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整合其他环节的关系。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外,还可以把数学核心要素的教学设计、习题集、学生测试等辅教学资源与微视频一起呈现给学生。其次,录制微课程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要素和构成部分,针对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手机、录像机等携带方便的音像录制工具来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要讲究录制的稳定性,不要晃动和抖动画面视频。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篇4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个人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网络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积极、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要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的问题、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篇5
国务院工作报告提出的现代教育体系强调,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产学做一体化,校企无缝衔接的核心枢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坚持以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强化职业素质教育,着重为行业企业发展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高职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剖析了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软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一)夯实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契合企业用人标准,有利于塑造就业敲门砖众观国内外公司发现,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公司,还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无不把“人才的道德品质”作为选人的科学标准和用人的金科玉律。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强调,人品在智商、情商、激情和创新等人才所有素质中位居第一位。微软同样表示,职业道德作为公司选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聘者必须经过严格化笔试和结构化面试的考核,来检验他们是否诚信和正直。由此可见,职业道德是企业单位用人标准中的核心要素,更是职业素质之本。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契合了企业用人标准,与高职教育体系不谋而合。素质教育涵盖了职业道德、法制和人文素质等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第一要素,既要强化学生养成敬业奉献、勤勉好学、求真务实、厚德诚信、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又要强化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需要。高职院校注重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而且有利于塑造毕业生的就业敲门砖,从而更好地协助初涉社会的毕业生迅速地完成由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重视职业技能素质教育
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职场竞争力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历程中要掌握的专业技术和岗位能力。职业技能将直接决定学生就业创业能否成功。国务院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既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主动性,迅速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可见,这一点对职业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在“唯学历而独尊”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日益成为就业竞争的重要筹码。众多高职院校已将“职业道德高尚、行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实践能力突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标准。唯有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齐头并进,高职毕业生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的青睐,走上满意的工作岗位。
(三)加强职业精神素质教育
培养敬业创新精神,有利于提升个人巧实力职业精神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它们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协同促进职业精神的形成,其中职业认识是核心,发挥旗帜引领作用;职业情感是动力,点燃发展引擎功能;职业意志是保障,提供提振职业精神的支撑点。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认识,强化职业情感,确立职业理想,历练职业意志,塑造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成就职业人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既有助于燃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所从事职业的崇敬感和自豪感,热情澎湃地树立起神圣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直面激烈竞争、迎接挑战、客服困难、追求进步、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决心,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场巧实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进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职业人才。
二、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路
(一)坚持一条主线立足岗位与服务社会需要一技之长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需要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通过“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融合、“教学内容+实践实训+顶岗实习+评价标准+校园生活”的融合,实施一技之长与综合素质互融的教育主线,力求实现人文素质与专业能力,科学素质与方法能力,职业素养与社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相互融合,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达到“乐于做人、善于做事、肯于学习、力争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推动二个抓手高职院校要着力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扎实推进校企双主体渗透式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以有效解决学生职业素质薄弱的问题,具体有以下五种途:第一,校企联合订制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设专家资源库,把脉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共同修正打造核心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校企共同开发素质教育课程。结合麦可思对毕业生的跟踪报告,与企业共同开发素质教育课程。第三,校企合作搭建文化讲坛。建立行业专家资源库,创办行业沙龙和企业讲坛,开展“润物细无声”式的企业文化育人模式。第四,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岗位零距离接触,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第五,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启动创业项目,通过KAB俱乐部、项目孵化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三)构建三种体系
1.素质教育课程化体系
素质教育课程化是指专家指导委员会立足企业需求,问诊人才培养目标,把脉职业素质,优化专业课程设计,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和素质基础,合理设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科学探究分级模式的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化是指在总结长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必修模块,占两个学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化是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项目围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以师资队伍和素拓基地建设为主线,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人交流和相互协作等能力,并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素质拓展标准化体系
素质拓展标准化是指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在开展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的基础上,以省级示范性建设项目“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模板”为运作模式,统筹规划并合理设计校园文化、社实践和多彩课堂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高职院校应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深入开展基于职业发展的思想、职业和身心等三类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品牌活动。
3.素质评价多元化体系
素质评价多元化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注重评价过程,采用标准化纸笔测验、网络测评等技术手段和方法途径,对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道德品质、自主学习、健康审美、行为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性。高职院校可通过素质拓展奖学金和学分对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情况进行校内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评估用人单位的社会需求,跟踪掌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撰写《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用于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
三、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构建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平台
做好“辅导员、班级导师、社团导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可为实施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保驾护航。首先,建立年龄性别比例适中,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加强管理,将推进素质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和学生工作年终考核;其次,配备“思想素质好、专业素养强”的任课教师作为班级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进行指导,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督促学生完成学业;然后,选配责任心强,专业技能高的任课教师作为社团导师,把关活动内容和质量,指导性地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团氛围。最后,选拔“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大三学生作为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
(二)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平台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为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提供有力依托。第一,多形式搭建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戒毒所、看守所等基地参观实习,量身开展荣辱观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意识,树立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多渠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服务地方和社会民生责任意识。第三,多途径拓展顶岗实习基地。与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实习实训渠道,提高学生的岗位素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第四,多样化打造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到地铁站、高铁站等单位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培养其综合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第五,多角度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推进创业园建设,通过校市省国家提供的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实体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搭建素质拓展训练平台
搭建素质拓展平台,能为学生提供众多锻炼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级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加大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聘请企业家等进职业学堂,为学生补充科技信息、企业文化等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成为奋发向上的毕业生。成立兴趣爱好型、理论研究型、志愿服务型和专业学习型等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四)打造校园文化平台
篇6
关键词:生物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培养措施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实践能力作为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生物实践能力则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编教学大纲在“课程目的”第3条规定为: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中学生生物实践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上能力较差。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影响中学生生物实践能力的因素
影响中学生生物实践能力的因素有学生主体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学生主体因素是影响学生生物实践能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学生本人是教学主体,他的生物实践兴趣、态度及动机等都对能力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是制约中学生生物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的学校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只是教师讲实验,画实验,让学生背实验。也有的学校“做”实验,怕学生犯错误,模仿书本的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机械性强。以是否记住书本知识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家庭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生物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就是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内容,安排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大纲要求让学生有效、安全地完成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努力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实践验证等方法,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首先是教师的原因,要从课堂教学上真正实现由重视“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高效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切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另外,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扩展生物课程资源,加强家校联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
近年来高考对生物实验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高三学生对考纲所列17个实验都要熟悉掌握,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对实验现象、结果能够解释、分析和处理。考查对生物问题的初步探究能力,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方案,解释处理数据,并作出合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扎实学好生物知识,又要提高实验和探究能力,最终提高生物学素养,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7
今天的教育改革,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改变那种在应试教育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与“豆芽课”之别,“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这一定位一定要清楚,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筐”,什么内容都往里面装,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能把什么所谓的教育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一定是那些稳定的、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积极的长期作用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多元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以实践能力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要素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基于一种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追求,而更多是来自基层各种教育改革实践特别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实践层面的支持,而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得到理论层面的支持――需要得到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的支持。
从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看出,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多种因素在内,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观点是一致的。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而这五个方面都基本上能够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得到印证。加德纳教授把“智、体、美、劳”解释的非常透彻,而对德育,加德纳教授却从智育的角度把其解释为自我认识能力。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更是把它作为一大教学原则确定下来。多元智力理论承认个体的智力存在差异性,这与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并付诸具体实施的“因材施教”策略是一致的。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作用,不同的个体在包括智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教育方法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这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的表现。
很多人在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考试能够得高分,但是当遇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点,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多元智力理论从智力的概念中就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这与素质教育的特点高度一致,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生存问题;优化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许多新型的观念开始出现,外来文化与外来思想也开始涌入我国,这些因素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冲击,我国国民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始出现了变异,这对我国目前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一、思想道德素质解构
(一)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性
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行为以及行为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对人行为以及行为效果具有完善作用。人与人之间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事物的功能有事物的结构进行决定,想要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结构来进行依托,如果要改变事物的这一功能那么也必然要从它的结构开始进行入手,人们为了证明素质的结构通常会对素质实行划分,素质可以被分为社会性素质、心理性素质与生理性素质,社会性素质可以被分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又可以被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素质的划分依据仍旧是素质,并不是素质之间的结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都只是级别较低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思想道德素质中主要的构成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在实质上包括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以及大量的理论知识,思想道德目标由能力、知识与价值这三个方面组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教育目标都是结构性与整体性的存在,这一要素不可偏废,更不可以或缺。我们可以将能力、知识与价值这三个要素视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对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内在结构最好的证明,实践上与事实相符合,理论上与逻辑相符合,能力、知识、价值这三者既能互相转化,又能紧密连接是最为重要的,它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各自功能与整体功能之间的转化,能力是素质的现实形式,知识是价值观念与能力的基础,价值观念是将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和关键因素。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观察思想道德教育的程度、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改变程度就可以衡量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这也就直接体现了素质是一种概念,一种结构,因此,我国需要将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目的,这就要求教育活动需要通过素质的构成要素来进行展开,否则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或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在以往进行的教育中提到的“提高能力、传授知识、培养素质”难道不是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吗?人从小开始就接受与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教育,可为什么思想道德低下的人越来越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越来越差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要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要素,不只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自身的问题,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与这些相关的问题不应该被忽视,需要认真地进行对待。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能力与知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素质,本文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结构。那么组成结构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能力越强、知识越多那么素质的整体功能就越强,但是同样,能力和知识是可以被用来做坏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力越强,知识越多,那么素质也就越差。思想道德素质构成要素的价值观念是能力越强、知识越多、整体素质越高,可以这样讲,在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能力是操作体系,知识是工具系统与材料,价值观念是调控系统,那么素质便是其中的灵魂与核心。
(二)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
知识、能力、价值观念是社会性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知识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成果,按照其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思维科学知识,按照其获取方式可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牵涉到各方面的知识,在这里不进行列举,但是思想道德素质构成需要的知识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需要的知识不同,后者要多出前者太多。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涉及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有些需要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教学,有些则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理解与接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教学知识是他们所需求的基本知识。能力指的是人们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问题的本事,它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能力只能成为本能,知识无法对能力进行直接的体现,在素质结构中,价值观念是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决定因素与关键环节,能力需要价值观念来进行引导,如果没有价值观念,那么能力就只能被隐藏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的有无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因此,能力是人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也是综合素质的外在形式,它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对自己进行表现,不同的价值领域内知识体系与价值观体系都不尽相同,因此,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个人的历史方向感、价值本位观念、社会规范意识、社会秩序信念、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既包括了社会,又包括了个人,还包括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全面的概括。对价值主体与价值课题的理解与掌握是价值观念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价值的本位问题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客体,价值的归宿问题是将什么人当做最后的主体。价值本位问题与价值归宿问题对于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们决定了此价值体系与彼价值体系的不同,成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三)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
知识、能力、价值观念这三大基本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知识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和作用,首先,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知识多的人,思维会变得缜密,事情的处理速度也相对较快,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无知必然导致无能。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人进行认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都需要知识来作为支撑,一个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观察程度,取决于他对相关理论或知识的把控,知识是人思维的核心,在解决问题是需要针对问题对知识进行重组,让问题顺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其次,知识也是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代表的是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与理解,但是这种追求与理解是需要通过知识来作为前提的,如果人一无所知,那么他不可能对事物产生价值这一概念,人拥有的知识越丰富,他才能对事物产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与估量。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力决定着人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与获取速度,能力越强可以拥有的知识就越多、越容易,能力也让知识的功能可以实现,如果没有能力,那么知识也就失去了效果。能力可以体现出素质,而素质也能够表现出能力,如果没有能力,那么素质自身也无法进行观察、把握与确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具有引导性,如此一来起到决定作用的就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对人能力与知识的运用具有导向效果,决定着人的行为,所以说价值观念才是思想道德素质中的核心要素。
二、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环境信息含量较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大量内容随着信息革命的进行以及经济全球化,新媒体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媒体能够容纳许多信息,凡是存在于世界的内容都会有所涉及,这就给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大量内容。新媒体涉及许多方面,例如知识与信息的传递、教育实践与空间的组织安排、各种术语等,这些内容都在对教育结构进行这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旧时运用的演讲会、板报、报告会等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形式都需要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改进。2.新媒体更加形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新方式新媒体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音视一体、传输速度快,受教育者容易对它产生兴趣,去主动的学习而并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学习,青少年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时,对其中的知识记忆深刻,受教育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对想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寻找与探索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了解,慢慢的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是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新媒体让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地点发生了变更,学习不再是唯一接受教育的地点,将新媒体进行完美的利用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手段,新媒体技术具有如下功能:德育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德育信息储存的现代化、德育信息搜集的现代化、在教学中利用音频与视频等形式。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开发新的路径,通过新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它的灵活性进行了增加,对青少年进行了培养。3.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空间直接交互性与多边平等性是新媒体的特征。它是开放的,以多变形式进行连接,无论使用者什么身份、贫富与否都拥有使用新媒体的权力,参与到他们想要探讨的话题中,对事物有了情感基础,那么各方的沟通变得容易了。青少年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承、学术流派,这可以增加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化。
(二)新媒体环境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青少年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新媒体中,各种价值观都会有所体现,青少年没有足够的识别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行为准则与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动摇。新媒体都样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和匿名性,各种观念不同的文化在新媒体中交汇,青少年在接受优良信息的同时也容易接触到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青少年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这种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冲击。2.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对青少年的现实交往能力进行弱化网络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虚拟世界,网络社交、网络游戏全部包括其中,由于这些东西的虚拟化所以让很多原本真实的事情显得不真实了,新媒体真正做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是人们只顾着在网络上与自己的好友进行交谈而忽略了现实世界中与身边人的交流,长此以往,人与人的关系必然会变得冷漠与疏远,这就使得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弱化,并且增加了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从以前的人依赖人变成了现在的人依赖新媒体、依赖网络。过于依赖新媒体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缺失,青少年的性格会慢慢地变得自私、孤立与冷漠,对待现实生活也会显得漠不关心,甚至产生人格障碍。
三、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内在机制
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于人类的精神范畴,它的生成是以人类的身心发展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并与人类的身心发展互相适应,从幼儿时期到儿童、少年时期,再到青年时期,人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能力、需求、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幼儿期形成的是基础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性格,儿童期与幼儿期的内容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幼儿期侧重信任、诚实与同情心,儿童期侧重自信心、自尊心与是非心,注重礼貌、遵守规则是这两个时期共同的重点,少年期是人开始对社会进行认识的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了独立的能力,因此也会提出独立的要求,但是仍旧以道德观念作为主体。到了青年期就开始学会从政治角度提出自己对待事情的看法,他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的理解更加深入,网络、广播、报纸、新闻这些蕴含信息的媒介都是他们探索人生与世界的方式,这一时期的他们需要哲学思想与政治理论的帮助,青年时期是人形成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时期,包括正确的“三观”,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生成与完善的过程。
(二)结合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人思想素质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注重的就是对君子的培养,君子,指的是德行饱满之人,不仅对德有认知,也对德有实践,在处事上,“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在心态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人际关系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面对义与利的选择时,“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更是我们先人对我们的热切期盼,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小人得志,德不配位,所以要纠正中国现阶段的错误,改善思想道德问题,就应该从弘扬传统文化做起,以德立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志向,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面貌,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里面蕴含着无数的真理,现代的许多问题从其中仍旧可以寻找出答案,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纠正思想道德素质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工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从小接触什么样的东西,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将对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则尤为重要了。首先应该提出总体目标,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相结合,建立成型的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构成一个体系与模式,在家庭注重行为养成与道德人格,在学校注重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初步的“三观”教育,在社会注重思想道德行为的实践,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取的知识与从家庭、社会获取的知识具有一致性;再次,组织、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协同发挥作用,建立与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教育机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与年龄相匹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亮停.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7):66-67.
[2]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内在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9(5):35-36.
篇9
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素质是我国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通过教学理念的科学严谨性展现、系统经典的专业教学模式,以期强健学生身体素质,塑造过硬心理素质,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该研究着重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1存在问题
通过对很多高校体育教学措施的分析研究,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改革措施,由于实施过程中对很多政策未能贯彻到底,改革不是十分成功。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传统经典的教学方式;(2)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发掘学生潜力;(3)教学按照学生体育的指导进行;(4)强身健体的教学形式;(5)氛围轻松愉悦的教育方式;(6)侧重体质能力拓展。经典的教学方式是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广泛采取的方式,主要以训练跑、跳、投为这些体育项目为主要体质监测工作,侧重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针对全体同学进行集体训练。
1.2完善改革后的现状
现在随着广泛推行的一系列高校体育教改举措的和体质素质教育的普及,广大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日趋完善,终身体育思想、全民健身活动得到采纳进入大学体育课堂,促进了体育专业的培育和稳定良好发展。其次,广大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素质教育的发展,着力于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形成了新的定义,进行了多种教育教学创新,很大程度上大幅度提升了大学体育教学效果,但经过深入的大量细致的调研报告表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方向,主要趋势是没问题的,但一些弊端和尚未完善的地方还是渗透到日常体育工作之中,严重的误差甚至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个教改举措的贯彻落实到位情况,对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具有损害作用的。另外,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具有科学实践指导性和知识理论示范作用欠缺的现象,广大同学存在缺乏实际训练的现象。对很多厌学学生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起不到思想的转变作用。体育实训中的健康知识尚未适时普及,健康教育的开展亦不是十分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让学生了解健康常识,在训练中注意身体素质健康,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1.3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总结
(1)独树一帜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拓展领域作用举足轻重。①传统民族体育素质教育。②传统民族体育教育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③传统民族体育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④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个性的培养。(2)大学体育教学将呈现“地方化”发展趋势。(3)向多元化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发展。因此,大学体育改革的重点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根据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深刻背景,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简称“标准”),提示我们想要发挥高校体育教改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勇于创新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发挥最大作用,尝试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标准”结合高等学校发展的发展任务、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的体育改革进度做如下所述:①学校教学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认识不足,指导思想上缺乏系统的规划。②落后的教学观念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③教学内容和形式枯燥乏味,古板单一。④高校体育教学设施的落后,种类、数量的相对不足。⑤教学人员上: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的教学量普遍偏高,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广度和深度。学生思想上: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单调,尚未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1)根据当今世界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学生“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体作用,确保立德树人功能的最大发挥,就需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教师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的意识并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体育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2)当前体育教学形势要求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要求和推动当地政府及健全高校体育长效的保障机制,学校经费预算囊括体育教学培养方案,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期稳步增长,提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急待改善,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薄弱的问题,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师生健身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有利于基础能力的建设与保障水平的提高。(3)为了引导大学生对体育的情怀,各高校应该定期举办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大型公益讲座。利用大学校园大型公益性的讲座、先进的课室教学设备和社团等资源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走一条体育课开课前、开课后、开课结束的全程服务的道路,达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缓解当前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4)体育课外活动项目的多样化,时尚化,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确保课外活动时间,以期解决校内、外体育社团建设薄弱的不良情况,着力解决校园体育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单一问题,形式枯燥等问题。体育工作者应该尝试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比赛法、讨论法、自评与互评法、互相保护与帮助法(含教师指导)、学生裁判法、专题性教学法、学生自我设计教学法、学生自我组织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造性的练习,鼓励和启发学生,使他们在活动中娱乐,在娱乐中得到锻炼,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蓬勃开展。(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经典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和增强体质三大方面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些概念过于笼统和虚无。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这个问题,逐步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之上,首先就是要树立多维综合评价观,减少期末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评价所占的比重,在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学评教时候,不仅要从生物学角度,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测评。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当注意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的不同和差异,进而选择不同的学评教形式,充分发挥学评教的积极作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有利于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学生体质的不断提高。
3高校体育教学校本化改革的建议
篇10
能够合理地使用每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所以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使之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教师是非常必要的,这也能提高他们在将来工作中的竞争力以及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潜能。
师范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需要。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同时,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也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指导原则。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就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人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如何才能终身学习。也正是因为人们看到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必要条件,各国教育界已经开始加大力度着力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2005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更是称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范畴
从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师范生应该主要掌握的信息技能应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选择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能力,编辑信息的能力以及拒绝接受传播被污染的信息的免疫能力。
(一)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传统的手段或多媒体设备从互联网及其他的一些媒体设备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运用信息的能力。会利用一些工具,编辑运用所获取的信息。运用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工作学习。
(三)选择评价信息的能力。当获取信息以后,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获取来的信息进行选择,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运用获取的信息之后,还要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培养信息素养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发展信息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不仅仅作为一个基础课程能力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信息素养更是成为了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也反映了这个信息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课程与教学改革自身的发展需求。
(一)信息素养是基础课程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不同时代,基础课程能力的组成是不同的。对于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社会形态也随着信息的发展产生了变化。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多种形式的信息遍布在各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适应信息化的社会,能够更好地在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取到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与其他的一些基本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的学习者在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一定要具备的基础能力。
(二)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培养一名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已经被列为一门渗透在基本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它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要素。在知识与信息的时代,知识信息的产生、利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越来越开的态势急剧缩短。如今的教育要想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将就必须调整学校课程教学安排的内容,剔除已过时的、繁琐艰深的内容,增加一些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及与当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并将之作为渗透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校师范生对信息问题的了解情况调查
- 上一篇:计算机人工智能就业方向
- 下一篇:劳动课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