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主要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的主要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的主要课程

篇1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中流舐柱。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

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此为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同时要求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能力为本、实践为主、需求为重”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需要设置课程,明确教学内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要求“贯彻产教结合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专业、创业的本领”。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培养的人才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应有所突破,还应具有控制和处理生产技术的综合知识结构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构。要贯彻落实上述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层次的中等性、知识的实用性、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就业去向的基层性,突出技术性和技能性,就必须对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课程价值取向问题与分析。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略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及具体规定。其主要原因:沿袭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没有很好地把“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和就业目标”作为价值取向的依据,部分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未突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仍处于第一年上基础课、第二年上理论课、第三年上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培养规格与要求不够明确,课程设置的观念陈旧,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

2.文化课程设置问题与分析。文化课被删减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学校只开设主干文化课程,有的甚至少开设或不开设文化课程,削弱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课与专业课不对接,教学无用的东西过多,脱离学生生活现实,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社会要求、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受“企业需要什么教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教什么”、“重专业课程、轻文化课程”等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学生文化基础差,易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和学生对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观点认识不足,使文化课开设与不开设、多开设与少开设成为争论的热点。

3.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与分析。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过难,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使学生学习失去方向,难以学会、学好、学精;二是强调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本学科课程的系统性,未按照不同学科间相关性的逻辑顺序进行开设,使职业技能课体现不明显,职业技能训练有所淡化;三是课程设置缺乏论证,缺乏产业、行业、专家的参与,缺乏市场调研,使某些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四是课程设置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不相适应,给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种“合格证书”、、资格证书”等考试带来难度,难以获得多种证书来增加自身就业竞争的筹码;五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困难重重,实践、实习教学主要建立在校企之间的感情之上,缺少法律、法规的激励与约束,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受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对社会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对职业种类的变化难以适应,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种资格考试要求不能很好地实现有效衔接。

4.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在中职教育的文化与专业课程、实习与实训领域虽然有一些规划性教材进入课堂,但仍未改变教材增增补补,个别教师依靠经验来统领中职教育课堂的局面。现有教材理论性较多,结合生产实践内容较少,缺少企业专家或一线岗位技术人员的参与论证,针对性和现实性不强。教材资源贫乏,新教材短缺,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职业发展迅速,职业种类增多,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资金投入不足,知识更新加快,教材更新难度大,教材难以跟上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要。

5.教师队伍问题与分析。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有的教师被“荒废”,有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年轻教师快速增长,往往是“先上马,后备鞍”出现课程开发与教师开发双重矛盾;不少学科教师专业局限,知识单知识陈旧落后,传授的知识与未来学生职业劳动实践直接联系较少,不能满足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中职教育大幅度扩招,学校规模膨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培养经费短缺,培养机会不多,互相交流合作很少,几乎都是自己单独摸索,每个教师的特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在1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对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1.课程设置思路。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方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实行灵活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把培养方向定位于既有多种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又有转岗和继续教育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把课程设置定位于既有弹性和综合性特征,又有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的实际,更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城乡居民对中职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课程设置观念。逐步实现三大转变:培养方案从单一型向复合型、操作型向智能型、就业型向创业型、终结教育型向终身教育型转变。着力改变过去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加强人文、历史、环保、健康知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度、忠诚度等非职业技能因素的教育与培养,达到以岗位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设置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着力打破过去原学科课程体系,达到课程、教师、教材配套开发与建设的目的;课堂教学从文本模式向实践模式转变,实行“工学交替”教学,让学生早期接触企业、早期接触岗位、早期接触工作,进一步改革学年教学与评价制度,达到学用一体化的目的。

3.课程设置框架。开展岗位调研工作,确定岗位课程目标,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是什么、岗位任务是什么、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是什么以及支持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元素进行设计。按照“岗位、任务、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六个项目组织课程设置,构建中职教育岗位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框架结构,使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得到合理布局,最终形成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课、岗位实训课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的岗位课程结构。同时,努力探索与构建“先具体后一般、先应用后基础、先实践后理论”的创新课程模式,使学生在实际中发现差距,从实际中激发兴趣。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师把握不准教学重点,教学方向不明确

传统的英语教学使不少教师习惯于根据考试大纲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重庆市普通高考英语考试大纲2012年秋季学期才出台,要到2014年高考才执行;加之教师对教材模块内容与模块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心中无底。所以大部分教师感到茫然,摸不清高考重点在哪里,对教学的重点把握不准,教学方向不明确。

1.2教师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不能进行有效“重组”和“取舍”

走进新课程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变化很大,特别是内容增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组。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把握不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始终担心学生在高考中吃亏,因此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没有根据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取舍”,而是像传统教学一样,习惯性围绕教材中每一个细节问题进行“挖掘式”教学,不自觉地加大了教学难度。结果人为增加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课时不足。

1.3词汇量大影响了教学进度

词汇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初中、高中所选用教材的词汇不衔接,造成词汇缺口,据统计,约700个左右;二是现行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学生学起来很吃力,特别是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教师为了与新课标的词汇目标接轨,又根据教学经验增添词汇,致使词汇教学时间偏多,只能放慢教学进度。

1.4综合测试卷的命题方向不明确

在命题方面存在着一个问题:检测题的题型难以确定。传统的英语教学使教师习惯于按高考考试的题型进行命题,重庆进入新课改后,2013年的高考英语命题是使用新教材后的第一次命题,新的高考方案还未实施。所以教师在平常检测命题时,在难度的把握和题型的确定方面,心中无数。

2. 高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要把握好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学方向

由于许多教师平常总是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对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就谈不上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和改进教学。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关系不大,研究教学理论是教育专家的事。新课改后再坚持这样的观点,教学的方向一定会模糊。所以广大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才能明确教学方向。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的体现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2.2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和“取舍”

掌握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才能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取舍。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高中英语教学应力求做到“依托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教材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2.3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先解决燃眉之急,把急需掌握的单词整理出来,让学生强化记忆,从而迅速补齐单词缺口;二是从学习单词的技能引导入手,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了解字母、音标和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单词的拼读规则,从而使学生掌握“新词、新意、新拼写”的英语构词特点与拼法。

2.4弄清命题依据

历年来,高考所考的都不是教材上原原本本的内容,而是能力的迁移。现行高考英语命题的原则是“能力立意,依纲不据本”,似乎学什么知识并不重要,但出于对三年后学生的高考负责,必须弄清命题依据。不管教材是什么版本,编写都是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完成的,所以方向是一致的,不会超纲。新课改倡导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只是体现了“殊途同归”、“一纲多本”的新课改理念,不会对高考造成影响。

2.5尽快缩短教学适应期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多数教师都处在适应和摸索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新教材、真正体现课改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只有在朴实和扎实的教学道路上行走,找到新旧教学方式的切合点,走出一条既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特点,又符合课改理念的英语教学途径,才能尽快走进新课程的教学,缩短适应期。

篇3

大学教育是一个多专业和多学科的系统,而大学体育教育是这些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的手段之一。体育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大学体育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在校学生,使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个性得到个性充分发展,即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也是大学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发展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此,在新形势和新课程教育理念及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无疑是大学体育教育研究者们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推进体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适应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个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企图形成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策略,以真正地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1 体育教育个性化诠释

1.1 个性与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它表现共性并丰富着共性。在心理学上的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主要是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而后者是个体在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因此,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在教育学中,个性主要是通过教育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独特整体,即个体素质的整合与提升。所谓个性化,主要是指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的发展变化,形成事物的特有状态。从教育学上,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的发展,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教育一般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和发展个性才能。这要求教师应当使所教内容要尽可能符合学生个人的需要,强调素质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

1.2 体育教育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导思想,主要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化、体育教学个性化以及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三方面。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教育。因此,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和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素质发展,充分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使得体育教育本身具有针对性。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个性化最终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人格完善方面。个性的充分发

展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做到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

2 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状况

2.1 体育教育个性化认识状况。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个性化,首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只有对体育教育个性化进行认识和了解,才能继续深化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例如,在对其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方面,有的师生认为要以健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有的师生要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而有的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除此之外,有的师生认为大学体育教育要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指导思想,即是思想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当前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出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实践证明,无论是健身教育,还是全面教育,无论是终身体育还是快乐体育,都应该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主体思想来实施和开展大学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在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状态方面,也是呈多样化的观点。例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在体育教育中强调个别化的要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体育教育的人文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发展学生个性等。可见,当前大学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有一定的视角,但这种视角恰好说明了认识体育教育个性化的本质和深刻性方面还不足。因此,未来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方向和要求。

2.2 体育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状况。体育实践课程主要表现为体育显性课程体系和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向学生传递有形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对此,有必要对大学体育显性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现状进行认识和概括。有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合理、有一定学校特色,也基本上符合学校的实际,但也有不少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的随意较大。同时,有的大学加大了大纲规定的弹性,重视教学大纲的弹性化指导作用,有利于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但也有不少的学校没有进行教学大纲的修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还不够。除此之外,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教师转化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形式,不断改变技能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也有不少的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体育教学方法对育人的作用,缺乏因材施教,其教学组织形式也缺乏多样化。由此可见,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实践课程改革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力度,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在此方面比较忽视,未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地去挖掘和实施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同时,也说明了个别大学还没有真正适应个性教育发展的需求。

2.3 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个性化的现状。学校体育课程除了显性的实践课程外,还包括隐性的课程和要素,如体育学习环境、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这些课程内容具有隐蔽性特点,但其作用绝不能忽视。它们直接具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可见,加强对这些课程内容的认识,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现有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无不说明了大学体育教育还存在各种问题,有的来源于教师自身,有的来源于学校环境,有的来源于学生自己,等等,但不管何种来源于何种因素,都说明了现在的大学体育教育在这些方面发展和重视还不够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通过访谈,有不少的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的热情细致不够,师生互动关系和课堂气氛还要不够和谐和民主。也有的学生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隐性的内容和要素,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认识和参与,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 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策略

3.1 构建特色化的国家、地方和校本体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组成。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与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实际和特色实际,是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主要表现形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它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实现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各个大学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遵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特色化和个性化。

3.2 加强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的个性化。首先,体育教学目标个性化。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也是评价教学的依据。构建体育教学个性化目标体系,有利于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等。同时,实施体育教学目标个别化、特色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充分发展。其次,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发展必须体现在内容编制与选择上,体现在实践计划与安排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不同课堂的特点,不同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只有这样,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和个性。再次,加强教学组织与方法个性化。组织与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办法。学生的身心特点差异、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条件不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不同等,决定着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不同。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和积累。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篇5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篇6

论文摘要:田径普修课程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是田径课程制定教学实施的主体,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考评体系,本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的现状做出分析,旨在为更科学的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提供参考。

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课程目标分析

1.1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根本问题,而且也是教育目的在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得以应用的中介。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教育正在进行不断地改革,过去确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日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落后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为主。2005年的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扩展。但综观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这种情况已渐渐成为社会现实中供需矛盾集中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依照原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加入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并且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要求,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相近,同时提出了对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注重了对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应用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很强。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领域,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编制具体课程时就必须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课程目标。从而既有助于学科逻辑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更贴切地反映出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间的关系。

1.2课程目标现状与分析

确立课程目标,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衔接关系,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总体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分别在2005、2008年设立了两套课程目标,表述内容是不同的。2008年比2005年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重点。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应用上,并且适应中小学校田径教学与训练的要求。2008年田径普修课课程目标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逐步发生了变化,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因与当时的形势、社会需求不同而不同,2005年以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体育科研和体育管理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上,体现了目标设置的时代性。田径课程的目标也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样发生了变化,向着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方向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北京市中小学校田径教学与训练工作要求。

2、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任务分析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通常首先描述为学生设定的教学目标,然后用逆推的方式将目标逐步分解,直到列出必需的先行条件。任务分析有三步:1.确定先行技能:即学生在上课前已经知道什么;2.确定子技能:在完成终点的目标前,学生应习得哪些子技能;3.对子技能如何形成终点技能作出计划和安排。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应考虑下述问题:1需要什么样的先行知识和技能;2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步骤;3.完成步骤时应遵循什么样的顺序。教学设计的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需要的先行知识的技能,及遵循的顺序;确定学生的起点技能。教学任务分析主要指对教学目标,学习者起始技能、学习结果分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确定学生的起始能力;有助于教师分析教学重点和关键;有助于教师分析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确定教学顺序;有助于帮助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针对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大纲中的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教学任务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教学训练和竞赛裁判技能四个方面。主要是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笼统分类的。

3、结论

篇7

1学校教育

1.1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命的人都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化属性,学校教育是促进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被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说,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追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它既重视个体内向性,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同时也追求社会与时代进步的理念,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

“个体本位”这一观点形成于西方社会,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的精神的核心所提炼出来的对个体价值的高度认知,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中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近年来,对于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禁锢与束缚的反思,促成了解构现代性为主要任务的后现代努力,也将对个体价值的这一追求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社会本位”这个概念在传统思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建立在发达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民族,传统的儒释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教文化。儒学强调“君,丞,父,子”这样的相对伦理概念,将个体的需求与发展的价值完全压抑,巩固其人与人之间的裙带关系,它符合农业文明及其生产力的需要。当然随着东西方文明的全方位的交流,特别是在思想领域的融合,将个体与社会诉求的利益协调统一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东西方文明,在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上取得了惊人的统一,而这个价值体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个体的尊重,对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包容,也就是关怀生命的价值追求。

1.2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在学校教育改革这个层面上来构建新的教育基本理念的话,课程改革无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就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钟启泉教授在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一文中说到:“跟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J。2008年,李永仁在其论述中,概括了“关怀生命”这一终极目标的基本理念,总的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育人为本”的教学培养观,“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兼顾差异”的课程实施观J。新时期,新一轮的以学校教育改革为大背景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遵从学校教育新的价值诉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培养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人作为最终目标。

2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体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运用身体练习,健康知识等手段,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促进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早操与课间操与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学校体育系统。张洪潭教授在其著作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其事,仅应以学校当局正式设置的体育课的时刻为起点,体育课上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以体育内容为课程中介的教学活动…”_3这一观点也突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做了以下定义: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价值诉求

3.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观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健康的理解趋于多元。一方面对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的重新定义,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从其名称的演变看,体育课与体育与健康课虽然仅仅只是几字之差,但是却体现着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健康二字的加入,体现了新的课程在基本的关注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突出了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事,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概念中就明确了其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它是作为一个“大课程”为其范围,包括了学生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学校体育比赛等诸多方面。就其功能性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仅仅只是通过其对学生的具体身体活动的教育,健康知识的讲座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对健康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及基本的锻炼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健康从来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可以说,学校体育只有也只能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方面有所建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角度,在人的生物性上找到个体利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提高每个生命是质量也就是提高了整个国民素质,是两个完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对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细分,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这个细分可以理解成对个体人的不同角度的多元要求的延伸,首先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是基础,体现了人作为生物的动物本性。其次,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向内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形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依据,即思考的能力,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的保障。最后是社会适应,这一健康则更具有外延性,是人在社会化以后对每个个体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向前的基本要求。这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观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个体的人到社会化的人的不断演变,最终要实现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2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遵循的理念,课程是设置以身体技能为依托,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认知,情感的教育与培养,最终体现在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这个设置的思路完全是以人的发展为顺序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能繁衍发展,主要在于其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从活动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人的最大优势。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在各种身体活动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同时与老师,同学及个体自我的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知,激发更高的运动热情,自发自愿的投入到下一次运动活动中去,行成一个良性的自循环。这是新体育课程改革在结构设置的最高追求。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心,以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人”。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学校教育都存在两个相互独立有联系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产生思想的交流,提高双方生命质量。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其理念的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其终身锻炼的基本动作技能。生命从母体中生产出来后,可以说是一个原点,他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中历练发展出不同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中心,其实就是在强调学生发展出不同维度生命的权利,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另外,对学生生命权的尊重体现在对个体主动性的支持中。生命是相对于死亡,静止,无限这些概念存在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生气,活动,有限之中。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本能的希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在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认可与支持。从尊重教师价值的角度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彻底的转变。相较于老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威,教师主导体育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虽然没有强调教师的地位,但是由于课程只是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以目标引领内容为指导,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同时由于对教学评价的多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升。

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 体育健康 地方特色

一、选题依据

2001年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及学生的的适应性”。体育校本课程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通过在本校课程建设资源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人力资源的增强、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优势,改变了以往教学过死的局面,在构建具有“健康第一”基础教育理念的同时,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权交给了地方和学校,迫使每个体育老师都要参与课程的建设。需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增进学生健康、突出学校特色的前提下,走出体育课程校本建设之路。已成为21世纪初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从查阅的教育研究文献可见,对于校本课程建设的系统研究甚少。据此,本研究为校本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推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对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本文分析了校本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校本体育课程的现实函义,阐述了校本体育课程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小学教育体育是整个教育阶段重点环节也是也是基础环节,学校体育课程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和文明建设,对于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性格所以,孩子的终身体育要从小培养,从兴趣培养,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以增补学校传统体育课程面值得摸索和探究 。我国地幅辽阔,怎样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文化领域下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单位,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发展特点,利用学校的各方面资源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以合肥市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为调研对象,并以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状况作为个案调查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具有代表的经开区3所小学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根据校本课程建设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经验,以及采用相关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从三级课程概念、校本课程建设者、各地区学校自身拥有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编制相关问题如学校课程内涵、建设特色、人力、物力资源发展状况。 分别对经开区3所小学的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回收率为100%。问卷内容主要用于收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见,在问卷设计上要清楚地表明调查问卷需要的信息。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3.实地访谈法: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学校领导和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交谈和询问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统计整理后计算出相关统计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1.教师对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和态度及参与程度在所调查的15教师中,13名教师始终对校本课程建设持支持态度,只有两名在执行过程中才对其认可;在参与程度上,15教师都积极的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这说明体育教师对校本体育课程建设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其不仅有积极的态度还有积极主动参与的行为。

2.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课程意识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从表1看出,70%的教师被要求集体备课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70%的教师遵守规定的课程设置,90%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等成效对其进行考核。

3.依据本地文化特色、人力物力资源整编校本教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经开区3所小学中贯彻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学校采用的物质资源主要体育场地和器材占50%,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知识和技术技能)占40%,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来自体育教师占60%,班主任占30%,校外专家占10%,

(二)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自身爱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图表2可以看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师工作中要求集体备课的占90%以上,学校根据本校特色优势发展特色课程的占70%,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建设。

1.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体育设施的改善和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国家课程的发展模式除了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外,很难实施各区、各学校的特色性与差异性。而校本课程重要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以学校为主,在国家统一要求下,立足本校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发展本校的办学特色,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2.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国校本课程建设过程存在一些隐性问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物力资源存在差异性,加之我国在校本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及充分的规划与组织能力,没有一个让学校具体观摩的标本。另外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很难融入到新的理念中来。

图1 指标得分、变异系数图(B1101-B432)

表和图中所有汉字为宋体五号,英文、数字采用Time New Roman,行距为最小值12磅。并且与正文空一行(如表1)。图注和表注8号字体,行距12磅。

表1 专家结构一览表

注:专家是指……。

表格采用三线表。可采用表格样式中的“简明型1”。

四、结论与建议

(一)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课程改革行动

强调主要以学校为主体,尊重国家和地区体育课程的基本精神。与此同时,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水平。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需要高效的内部管理和质量监控。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一,各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学校在文化、经济、师资和学生方面差异很大。其二,各小学的办学模式有私立和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办学自上有较大优势。其三,每个年级的学生也会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因素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等特点。

1.体育校本课程组织管理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在学校层面上的到落实才能算成功,首先,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还要能够保证运行畅通。其次,校长的领导与支持,校本课程建设主要领导是校长,因此,校长对校本课程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对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领域,引导体育教师进行变革与革新,从而实现学校在教育理念、办学宗旨上的统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全校人员的工作富有创造性的话,那么这方面的工作就不应该摆在第一位,它完全从属于教育过程。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2.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态度 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又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体育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素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精深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承担体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专门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认识。我们认为很重要一点,教师在学校里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该能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承担体育教学任务,也必须具备上述体育专业知识。

(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保障

1.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教学课程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的体育课程资源,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

2.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包括体育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领导、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和校外的专家学者。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从问题的诊断、教学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等环节,都要依靠体育教师来完成。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主要是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决策的讨论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创建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游戏。学校主管领导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作用很重要。首先,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拥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校教师形成共识,通力合作。学生家长参与教学工作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他们能够起到发挥咨询、桥梁的作用,能够让学校教师能够清楚的对学生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体育的兴趣爱好更有效的了解。他们还能集思广益对教学提出合理意见,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根据学生、学校的需求的调查分析

1.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是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也可以说是对某一年级、某一班级的学生群体。所以,建设者既要对学生群体需求必须的调查分析,还要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分析其间的个性差异。

2.学校体育资源的调查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该校体育建设的条件和限制,其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1)体育教师参加的数量、知识、经验、态度、和能力等;(2)教学辅助人员;(3)体育设施,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器材、质量、使用率等;(4)各种体育课程教材音响的使用率。

3.问题调查分析:问题调查分析的目的要发现问题,看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状况如何;是否有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是否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相悖。

五、建议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互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体育教师,其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反馈,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反作用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互动情况关系着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培养与体育改革的成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互动发展方面存在不少现实问题:(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2)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过于成人化,忽视了基础教育学生的年龄特征;(3)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基础教育体育改革普遍了解不深;(5)双方缺乏交流和共同研讨;(6)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的习得,过分“竞技化”,没有足够重视师范性;(7)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没有及时有效地反馈到高校;(8)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接触基础教育课程的机会较少,其主动性也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现良性互动,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一是不少人对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精神认识不清;二是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化,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三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当代应试教育背景下受重视程度不够;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五是基础课程体育课程标准在执行后未能及时调整修改。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互动性发展的路径勾勒

1、做好高校人力资源培养规划,转变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观念

中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各个领域的观念都在变化或微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很少接受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培训,不少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更谈不上与时俱进。要转变体育教育师资队伍观念,一靠培训,二靠基层实践交流,三靠领导层做好人力资源培养规划以实现体育教育师资队伍有序的培训与培养,四靠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有效接轨。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师培养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培养规划,转变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观念,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间良好互动的先决条件。

2、调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建构合适的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与体育认知。根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要根据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需要,适当拓宽师范类基础课程,及时调整理论课与技术课的比例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3、注重体育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竞技性

师范性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注意的问题,要求教师在理论与技能教学中做到示范清楚,语言表达清晰。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教学展示的表达,我们往往把学生的竞技能力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要考核标准,极少关注学生传授技能的能力。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更要具有传授体育技能的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要适度淡化竞技性,只要学生掌握的技能足以满足日后的教学需要即可;每门技术课程的考核应该涉及传授技能的能力。

4、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观念上与时俱进

作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培养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观念上要根据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应注意转变角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注意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技能,还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师范性;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成为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者;不仅要把握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要研究和把握学生的生理特点。

三、体育教育模式的改进

1、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课程的设置同样需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即:宽口径、厚基础。各类体育高校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适当调整与修订体育课程的设置。做到以上两方面,我相信体育课程的设置会较以前来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具备长远性。

2、体育教学内容的改进。大学体育教育内容的设置要更加注意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喜欢程度。因为学科的实用价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致将来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而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教师和学校是主要角色的扮演者。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和学校要认真研究社会形势和学生的各方面条件,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

3、体育教学目标的改进。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专业的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实际需要为主要目标。大学体育教育要注重基础的宽厚和教育的现代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之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新型的体育教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4、提高高校体育生的自身素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白学校设置此类课程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对自身以及未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校体育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有高校体育学生自身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快地融入其中,并且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理清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互动性发展中凸显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间的良性互动,既要从转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调整课程体系方面考虑,又要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反馈、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师;责任意识

前言: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体系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体育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体育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不会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如美国课程理论家平纳和格鲁梅特就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他主张不要从设计、教材、学程等角度来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讨论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及内涵

(一)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

我国学者吴志超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周登高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他在评论说,“这一界定比较强调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对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关注不够。

(二)体育课程是活动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体育课程主要是相关体育教育活动的组合,如于小霞认为:“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毛振明教授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他在评论时说:“这一界定主要是强调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对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关注不够。”

(三)体育课程是诸课程的整合

根据他对上面体育课程含义总结和评说,他认为:“体育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了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比较具有鲜明的运动认知性、生活教育、情意性等课程特点,它是综合性课程。”表明了体育课程内涵的复杂性、区域性或情境性、辩证性和尊重不可一言喻性等后现代的课程特点。

二、课程意识概念及内涵

课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意识主要是指向教师教学观念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着教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们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或观念支配,不同的教育行为,反映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或观念。不同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都会反映在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之中。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

三、体育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观对体育课程意识影响

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因此,量化研究成了主要方法,甚至是惟一方法。开发各类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科学评价方法。因为,他们相信越是开发和利用在技术上高度复杂的方法,就越能准确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课程变革的计划的制定者与计划的实施者之间是单向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控制。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创造和选择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四、学科观念对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影响

以前对课程的理解就是学科,而且是文本形式的,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就导致了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规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实际要学生学到什么。并且,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在教学上,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这些,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之间,与班主任之间,以及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较少,有的甚至不联系现象。忽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需要以整体的教育思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作,而是各自为政的浪费资源现象。

五、结语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认识到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计划,还有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件,而这正是体现教师和学生主体性解放和创造能力的展示,这才是课程的灵魂。认识到课程的价值负载和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机整体性、生成性,以便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