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篇1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

篇2

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学校教学从目标到方法将迎来全新的改革。基于未来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角色将被重新界定。结合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向,并从婴幼儿的学习中得到启示,教师应成为“守望者”“学习顾问”和“评估者”,以帮助学生成为自我指导者,获得支持平台,并发展自己的智能强项,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走向终身学习。

关键词:

教学改革;未来趋向;教师角色

学校教学的危机往往源于人类生存的危机。21世纪以来,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社会变革速度加快,带来一系列人类生存的危机。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被彻底改变。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新知识、新信息日新月异。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一次性学校教育、依靠固定的知识体系就可以终身够用并能够一辈子只从事一份职业,人们再也无法充满信心地把握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一个全新的变革时代和技术时代,为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了动力和支持,并将最终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发生整体转换。

一、学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教学改革顺应时展,积极回应人类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变,从教学目标到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从“目标教学”到“创造教育”“学案导学”,再到目前的“三性教育”“生本教育”———这些学校教学改革的追求和探索,尤其是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领域实现的创新突破,帮助学校重塑了知识教学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并提升了区域教学的质量。综合集体视导、学校质量监测等途径获取的信息,结合传承并深化教学改革经验的需要,教学改革有四个方面的未来趋向。

(一)学校以“终身学习”为使命

学校担负的使命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在越来越快的职业变动和社会变动中生存和发展。为适应这种需要,学校教学改革要把培养适应性人才作为首要的任务。“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限于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1]一个需要用终身教育来解决终身生存问题的时代到来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教学首要的变革在于走向终身教育,着眼于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随着教育“顶层设计”的纵深推进,各学校在办学目标上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但是“让每一个人(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成功的终身学习者”,并没有普遍成为学校教学的新价值和新方式。以“终身学习”为担负的使命和教学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今后学校教学改革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在变革知识观的前提下重塑学校教学观和师生观

曾经,“客观主义知识观”(也称“旁观者知识观”)主宰了整个知识领域,学校教学主要是对客观知识的教与学,并建立了基于行为主义强化学说的学习理论。这种适应于客观知识教学的强化学习理论忽视了作为学习者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个人经验和个人化见解的价值。历经多次教改实验,我们发现,一部分老师对“知识观”的理解仍停留于此种客观主义知识的范畴,这种理解使其无法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和20世纪末期出现的复杂科学推动了知识观的变革。新知识观(参与者知识观)不再是纯粹客观的、普适的简单规则,而是与观察者个人、与认识者个人的参与相关。个人的热情、个人的探究、个人的见解都构成知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知识本身就蕴含了个人系数,知识获得过程就是认识者个人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观变革的前提下,教学观的重构显示为“教学即对话”:在“对话”与“互动”中求知;学习即“知识建构”;教学就是让学生置身真实的复杂问题情境。而师生观的重构显示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是课程意义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新的师生观强调,教师要亲自参与学校课程开发,教师即课程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平等的首席”。“教学即对话”、学习即“知识建构”……教师对这些字眼耳熟能详,但是不少教师却未必知其所以然;而在实践领域,依书店售卖或网上下载的教案授课、不允许学生表达和不允许教师预设不一样的想法等乱象仍频频出现。引导老师关注知识观的变革并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及师生观,从而促使其教学方式的根本的整体转变,这仍将是今后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

(三)注重创设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视导和课堂展示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教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先前的经验;学生经常被训练去记住必要的信息,却很少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或含义;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外部的奖赏和认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情境化的,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每一项智能都可以有多种表现方法;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如果找到了适合的学习方式,每一个学生都可能获得成功。新近的脑科学研究发现,脑是一个终身可塑的脑,丰富的环境不仅有助于脑的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脑的生理结构。脑是一个情绪的脑、运动的脑、整体的脑,这说明适于脑的学习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整个人所处环境、已有经验、情绪状态和身体运动等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脑科学研究的支持,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师理解并相信,学生必须以很多不同的方式接触学科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复杂而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比单纯的“讲授—接受”式好得多。基于新技术的教学设计,基于课堂情境的教学设计,基于真实生活的教学设计,基于小组学习的教学设计等等,都注重为学生创设丰富、复杂而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知识和表现知识。注重这些丰富的、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成为今后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

(四)走向个别化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和脑科学的研究也表明,个别化教学是必要和可能的,统一的班级教学有诸多弊端。班级授课方式与新的教育精神也不相符。新的教育精神强调“自学”,要实现每一个人有效的“自学”,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近年的教改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规模”和“教学效率”的追求上,追求同步的、无差异的教学超越了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关注。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学校必须考虑并积极实践“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目前区内很多学校都在实践“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但是对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解及运用有很多误区。“分组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同质分组,实质是促进自学。“合作学习”是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以“异质分组、任务专门化、有互助合作的角色任务以及小组奖励体系”为主要特征。“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将是学校教学变革的基本策略。由于大多数学校都完成了“校园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将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和个别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未来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着眼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向,教师的角色和任务需要重新界定。

(一)从“讲授者”到“守望者”:让学生成为自我指导者

人类最成功的学习当属婴幼儿的学习。婴幼儿学习受内在好奇心的驱动。他们主动了解这个世界,并且不辞劳苦,喜欢的事一定要玩到筋疲力尽为止。儿童既是问题的解决者又是问题的生成者。“儿童试图解决呈现给他们的问题,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挑战,他们不但要面对失败,而且通过对先前成功的建构,精心推敲以及改进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他们持之以恒,因为成功和理解是自我激发的。”[2]婴幼儿的学习,印证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E.詹森教授的观点:“学习者天生就拥有一种动机机制,无须老师传输或操纵就可用。我们的脑永远渴望吸收、整合、理解和记忆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应用。”[3]儿童是一个主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者,这应该成为未来学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婴幼儿的学习中,指导者(成人)往往作为一个“守望者”,让孩子享受在过程中。在指导婴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成人提供恰当的支持,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环境,帮助婴幼儿在新情境与熟悉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在互动的过程中,婴幼儿经常能看到成人耐心的示范、积极的鼓励与反馈,成人与婴幼儿保持同样的兴趣和投入。孩子就是在这种有效互动中,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并不断得到发展。婴幼儿的学习给教师以深刻的启示:学会引领比学会讲授更重要,要成为一个“守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引领的同时给予学生自我成长的空间,充满信心地鼓励、欣赏、分担与期待。同时,为免于学生丧失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还要避免出现下列行为:强迫、控制和操纵;很少或不正确的反馈;反复的机械学习;不恰当或有限的学习方式;讥讽、贬低;用单一媒介呈现内容。

(二)从“知识权威”到“学习顾问”:为学生提供支持平台

在婴幼儿学习过程中,成人(父母)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助儿童建立起新情境与熟悉情境之间的联系。“他们通过引导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经验结构化、支持他们的学习意图以及规定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来维持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2]未来教学,教师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像婴幼儿的父母那样,尽量帮助儿童建立起新的知识情境与所熟悉的真实生活情境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和教师善于运用社区的既有知识基础,并将校外经验与课堂经验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富有成效。如前所述,知识是蕴含个人系数的知识,学生从一开始就将他们的信念、理解和生活实践带进知识学习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意义。因此,教师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信赖其学习能力,乐于质疑和纠正不成功的教学方法,并致力于继续寻找新的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另外,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也给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面对课程资源极大丰富、近乎泛滥成灾的情况,教师更要保持清醒,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亲自经历的事件与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开发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辅之以尊重、宽容和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对话并注意聆听,而不论学生的表现如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也要更新教学手段———超越学校场景,扩展课程资源,设计更加个性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获得更真切的体验和理解。为促进积极学习,教师开始转变为所有他们可支配的重要的教育和人类资源的组织者!综上,未来的教师将不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而是成为“学习顾问”———运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持平台,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从“监测者”到“评估者”:激活学生的智能强项

“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是独特的、丰富的、具体的。不过,遗憾的是,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很多话题都有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但却缺乏同等的展示或发展他们特有能力的机会。在整齐划一的教室中,这种情况更是经常出现。”[4]改进这种情况,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学习方式,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估。“让评估靠近儿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一大贡献。它强调在多元智能情境中的真实性评估和个性化评估———提供一个材料丰富并能够激发儿童多元智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可以参加不同领域的活动,并真实地展示自己的智力光谱。为此,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涉足更多的学习领域,以识别儿童的强项领域,并利用儿童的智能强项改善其整个学业表现。“与辨识儿童智能强项同等重要的是为儿童提供支持。例如,为了培养儿童在机械—建构区的智能强项,教师可以全天开放此区域,经常更新材料;还可以鼓励儿童进一步探索、开发新的项目;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经验;把他们的作品贴在学校走廊的墙上或者家长接待室。”[5]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儿童担任其强项领域的“管理者”来培养其强项,并把儿童的智能强项告诉他们的父母,让家长为儿童强项领域的能力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0.

[2][美]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8.

[3][美]E.詹森.基于脑的教学: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梁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5.

[4][美]艾伦•韦伯.有效的学生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7.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英语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人工智能概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提出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智能起步期、专家系统推广期和深度学习期等阶段,而在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和运用深度学习算法的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等。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已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必将不断被融合到教育领域,并为大学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人机交互与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与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可以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教师备课提供智能推荐支撑。目前,学者们已对人工智能对英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高华伟分析了外语作文智能评阅与形成性评价融合策略;刘洋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和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张艳璐对人工智能在给英语教学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究了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赵生学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变革与策略;严燕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成绩评价体系与英语领域科研等方面。针对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二语习得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了大学英语教与学资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大学英语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互联网上含有丰富的英语视频与图片等资源;在线教育平台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课程资源,如中国大学生慕课、雨课堂等,它们各具特色,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还可根据大学生学习目标与学习习惯等为其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同时,很多网络资源可下载或者回放,这样可以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而言尤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其中,百度教育大脑的智能备课系统便是典型应用案例。其依托百度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整合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此平台可按照教学进度为教师提供经过筛选的教学素材,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丰富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往往以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方式。可利用网络平台,如雨课堂、慕课平台等,开展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或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习得的效率。

(三)提高了大学生英语习得的效率由于英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学习动机等密切相关。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焦虑、害怕等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英语习得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英语习得效率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学习动机与使用另一种语言的兴趣密切相关。而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以及英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形成了大学生英语习得分析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是以大数据为依托,可以跟踪和记录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而可形成大学生英语习得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如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和回归预测等,可以挖掘大学生英语学习背后的规律特征,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构建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画像,如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课程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和学习方式等。可为教师形成可视化的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学情分析报告。因此该数据库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掌握学生个体差异,为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策略提供支撑。同时,上述数据为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习得的研究也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人工智能的消极影响

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对教师与学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他们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师的消极影响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往往需要改进此教学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虽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使用,会给信息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造成压力。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大学英语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学生人数等影响,势必会减少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造成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失业的压力。进而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根据语言资本理论与期望价值理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主要是经济期望价值。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与学习目的和行为密切相关。比如大学生英语学习经济期望价值主要体现为学习英语对未来找工作很重要,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领域的应用,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如人工智能翻译机的出现,使得各种语言之间翻译非常容易。即使不懂英语,也可使用它进行英语交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领域的应用,将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值,进而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目的。

(三)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弱化。学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地收集到自己需要的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英语讲座视频和英语文本资料等,甚至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但这些将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从而隔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历史;运用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是一种比较感性的学科。想要学好历史,不但要有努力和兴趣,运用一种有效地教学方式和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表现出了接受程度也不同的现象,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提高自我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变得明智,掌握更多古人的经验和文化。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位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在1983年提出的,其中有一本书对人类智能理解的范畴做了一个比较全面、详细的介绍,一般至少可以从逻辑数学、音乐、语言、肢体运作、人际等多个方向进行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对人的潜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强调和尊重个性的差异。它最早被应用在幼儿园行业,因为很多教育学者认为应该从幼儿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从最基础开始做起,并慢慢的向其他领域扩展。教育实践证明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仅对幼儿园或小学适用,初中、高中到大学都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教学。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还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和手段作为教学内容,使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得到具体的、充分的运用。

(一)在教学设计方面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讲课按照怎样的思路和具体安排什么样的过程进行设计,也是对讲课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把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状态,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对历史教学进行设计。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培养。比如可以在讲课之前用一个比较经典的典故或有趣的故事来引出本堂课的内容,通过这个典故和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基本技能,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思想。

(二)在教学方法上面

针对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风格。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讲课方法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但必须在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计划做好教学设计的每一步。

想要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首先就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具有的强项,并让学生对自我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充分的认识自己,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达到多元智能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学生主动性及自信心

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存在发展的潜力,是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学生按照兴趣分类实施分组教学,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而且通过分类分组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联系。这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促进班集体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中运用的意义

(一)改变和丰富教学方法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智能,充分认识每个学生在智能方面的特点,并利用自身的强项去带动弱项,帮助学生发展智能的多元化。智能的多元化会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变和丰富教学方法。

(二)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由于每个人智能的强弱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智能发展方向,不同的智能方向导致了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开发并培养学生的语言、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的多元智能。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发展。

通过文章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介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对教学方式改革和促进学生智能多元的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多元智能理论不但对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而且对整个教育领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课标下,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性潜能和智能情况进行分析和掌握,让他们的个性和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90-91.

[2]韦海敏.浅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1.

[3]陆亚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09:27-28.

篇5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根平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社会变革的发展趋势。从关注教育手段和环境的改变,到关注教育的系统变革,重构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以技术提升教育智慧正逐步成为未来教育的常态。

深圳市南山区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两大抓手,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在对未来学校教育、学习和技术发展变革趋势的预测与判断的基础上,探索新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机制和策略,并创造性地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应用到教育实践。

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也是技术。教育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地反复实践,需要尊重基本规律。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艺术、技术高度融合的一种境界,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具体表现,是优质教育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

教育智慧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

教育环境的智慧。表现为支撑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系统等软硬件环境的智能化程度。

教育过程的智慧。表现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机制策略、课程资源建设、教学与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个体、社会关系(包括与计算机的互动)的交互系统的完善程度。

教师的智慧。表现为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对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等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

技术如何提升教育智慧

1. 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和重新设计学习环境,助推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变革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并催生了人们对学习环境智能化的深度思考和应用。

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共享。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教育管理云平台等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教育云服务。学生在学校可用数字化学习终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与老师、同学互动学习;在家里则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复习与预习。教师可在网上研究学习并获取资源,在云端教学平台上放入教学素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汇总学生学习情况,辅导学生学习和进行家校沟通。教育管理者可以凭一个账号进入多个管理系统,进行便捷的管理,获得基于有效数据的决策支持服务。社会公众可在网上参与网络教育,每人均有自己的学习空间,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实现终身学习。

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和社会交互模型,按照学习环节组织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将学习活动的相关群体有机整合到学习管理系统中,实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家庭辅导和自主学习管理环境,“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因此成为现实。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开展学习,通过数字化平台也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智能化引导。教师随时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情分析报告,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一目了然。学校等管理机构可以便捷开展教学管理,清晰地管理学生学习档案和教师教学进度,辅助教育决策和预测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多种功能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是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教师利用分布在多个物理场景用以监控实验过程的物联网系统,可以自动统计实验结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物联网关联的增强现实、3D打印技术正逐步进入学校教育应用。基于3D打印的教与学,能够帮助教师制作个性化教学模型,创新学生课程学习设计,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教育发展。

2. 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和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

“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在内的学习科学研究的主题。面对技术给未来学校教育带来的变革,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确定21世纪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和清晰可靠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对关键能力的掌握程度?如何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

新技术有利于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征,学习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在提升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翻转学习等。在技术环境支持下的学习交互模式中,学习者在每次知识建构、剖析、探究和问题解决中进行反思、总结并提炼有价值的内容,并在互联网上与其他学习者分享,在互动中激发了学习者的深层思考。海量数据与多视角处理特征,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融合的愿望,发挥整合和协调多学科的能力。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常规学习、课后学习和其他学习形式提供了支撑,拓展了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互助,满足了他们的多元学习需求。

新技术提供了相对真实的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技术虚拟的情境下,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一起学习与互动,并将新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某一特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专长,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习惯。问题解决、沟通协作和社会适应力等关键能力的养成,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3. 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推动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叶澜教授提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教育智慧是教育认识、教育情感和教育实践的统一,是教育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具有知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特点。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加强培养规划,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推动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的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随后制定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以加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相应地,在课程标准中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深圳市南山区的创新行动

深圳市南山区的每个校园都在开展着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和创新行动,新的教育技术正被广泛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正深入课堂,新的教育实验聚焦课程创新。技术正提升教育智慧,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引领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

1. 建设“泛在学习”环境

深圳市南山区是教育部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目前,南山区高标准实现了全区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有线、无线双网全覆盖,正优化升级“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南山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等综合服务一体化。以“南山教育城域网”为例,建有“网上办事大厅”,提供及时在线的“问答咨询、资料下载、审批办理”等工作端口。每位南山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开展虚拟教研,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继续教育选课及学习、网络课程申请、教学随堂满意度测评和诊断反馈等。资源平台提供微课等优质课例共享,支持网络课堂直播、在线远程协同学习等;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反馈报告,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者教育决策等提供支撑。

2. 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深度变革

推动MOOC体系开发。聚焦未来教育对MOOC的推动,依托在线学习平台,构建“学生精品课程、教师生涯提升、家长幸福力培养”三级MOOC课程体系。

推动教学模式变革。向南小学等学校参与“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项目,开展了网络环境下“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实验,从核心学科延伸至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和社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开展“八岁能读会写”学科教学实验,加入C20慕课联盟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后海小学等学校将iPad引入课堂教学,开展创客式教学与游戏化学习探索,引发了音乐教学、美术绘画、科学探究等课程教与学行为的重大改变。同乐学校等学校利用“课堂诊断仪”“课堂互动仪”等辅助仪器,课上同步投票、讨论、小测验,生成了“游戏化”导学模式。全区现有150多个自带终端(BYOD)班级开展“泛在学习”实验研究。

推动未来课程建设。一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南油小学以“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筹”为带动,与国内外项目试验联盟校共同开展以“桥”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二是STEM课程。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等一批实验校以国际化的STEM课程理念统整学校课程,用技术变革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模式,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校园NO.1”网络竞技,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创造吉尼斯”的理念。

信息化推动教育国际化。南山区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无边界的优势,引进国际项目,推动校际、国际远程合作。全区20多所学校参与ISC国际学校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Quest和“视像中国”等国际项目。与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开展合作交流,与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共同开展“学生潜能预测”等信息技术前沿应用研究,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经验开展“未来学校”“未来教室”等研究与实践。

3. 开发教师培训MOOC平台

在原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南山区启动教师培训MOOC平台的开发工作,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仅共建共享教师培训网络资源,还开发了一系列南山师资培训网络精品课程,包括特色培训课程、师德培训课程、学科整合课程、专题探究课程、校本研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人文社科课程、通识技术课程等,实现教师的移动学习。

篇6

融合。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已成为“新常态”。需要指出的是,融合其实已经成了时代的

关键词 ,如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融合使得在虚拟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就成了未来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放。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微课、MOOC、翻转课堂的流行,使得“没有围墙的校园”似乎成为可能。在技术的推动下,学校将进一步向其他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开放。此外,个人观念上的开放更加重要。

协同。新技术的支持,开放的理念,将使协同越来越引人注意。一方面是大中小学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另一方面是产学研协同发展。

创新。创新首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其次,创新也要体现在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上。

变革。要想真正促使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就要想办法利用信息技术促使教育流程再造,包括教师角色再造、课程模式再造、组织机构再造和管理方式再造等。

智慧。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再度崛起,智慧教育又备受各界关注,许多学校提出要打造智慧校园。

“智能”是其中的核心,2015年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篇7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应用;高中教学场景

一、绪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经历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逐渐步入到当前可初步以“智能”定义的新阶段。“智能科学”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AlphaGo取得人机大战的压倒性胜利,到无人驾驶技术的火爆,以及智能音箱的入户、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在众多公共场景的应用。无疑,人们已开始转向基于数据、信息和科学技术的智能工具,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必将成为智能时展的基础与风向标。

二、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计算机技术成熟与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研究领域。其综合了信息论、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以及脑科学、生物智能等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借助日益发达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从而实现模拟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活动,并最终在计算能力、感性认知等方面改进并代替人的能力。智能科学与技术,一方面在于研究和发现机器智能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则强调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对智能科学理论的应用。不难看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基因工程等尖端科技联系密切,并呈现引领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在智能科学的基础下启动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就曾明确指出:“人智能则国智,科技强则国强。”总之,智能科学与技术就是让机器实现智能化,代替更多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而极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1]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一)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图灵等计算机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计算本质的思想及人工智能。此后,智能科学发展陆续经历了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1969年第一次人工能联合会议;至二十世纪末期的AI知识的实践应用等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最终进入当前的飞速发展时期。时下,智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多学科门类的交叉渗透的新型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医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门类下的众多专业。

(二)智能科学与技术在目前社会中的应用

随着智能科学与技术不断成熟与发展,其应用已广泛在我们身边开花结果: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完成上路试验;CBD(计算机辅助诊断)、指纹和虹膜识别技术等已经在各类智能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上得到广泛的使用;一些大数据智能算法与决策系统在日常网络浏览智能推荐中已经屡见不鲜。基于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的智慧城市安全网络的建设方面我国也已经走在前列。同时在医疗领域、医院系统中,智能科学也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些智能的应用不仅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还大大提高了安全保障和医疗手段。当前,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已经逐渐衍生出基于大数据的系统控制与决策、智能检测技术与仪器、智慧农业、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智能交通、无人系统与自主控制、智能电网与智能制造、智慧教育、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智慧医疗与健康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系统生物信息技术、计算感知与模式识别、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流程工业智能化等诸多具体可实施的研究发展领域。[3]

四、智能科学与技术在学校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构想

当前,很多学校教学过程中已经引入了一些智能化设备,计算机、信息设备在很多日常教学中已不少见。如触屏智能黑板、校园一卡通、智能签到系统等都在高中教学场景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我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在高中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未达到对智能教育以及学生智能科学理解学习的促进作用,远不能满足使我国2030年成为全球智能创新中心和机器人最大的制造市场[4]的迫切需要。智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手段与技术的智能化,但现在很多学校中应用的智能化设备,其重点还是在对教育过程起到支撑作用的工具进行智能化、提升其适配性,本质上是对教育环境的优化。这样的应用场景只是停留在智能技术的硬件层面,而未曾真正应用智能科学的理念来解决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定制,将智能科学与技术广泛应用于基于学习交互数据的分析、个性化学习方案、基于大数据智能教育平台、立体化综合教学场所等组合而成的智能校园。真正实现通过智能科学的理论基础完整学科交互,培养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能、形成信息能力和运用信息方法,营造更真实的学习氛围。

篇8

关键词:物联网;创新教育;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47-01

物联网的概念从1999年被提出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的重要方向,被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在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在社会变革等领域影响空前巨大的人的创造性,将成为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正如同志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顺应时展大潮,我们共同探讨物联网在创新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研究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一、物联网时代创新教育新解读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第二,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本身的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感知层,承担信息的采集,包括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其次是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借用现有的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即可实现:第三是应用层,实现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问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二)解析物联网时代创新教育

1.目标与内容。创新精神教育: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主观条件和个性心理特征;创新人格完善:理想、信念、务实的作风、浓厚的兴趣、责任感和事业心。

2.策略与方法。实施综合化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采纳开放式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教育对象的具体教学方法;充分尊重个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3.资源与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制度完善以确保创新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创新教育硬环境建设的投入。

二、物联网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特征

1.数字化的实验:把刻板的理论描述和课本教学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用动手实验方式展现出来,让平常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变得亲切易懂,例如“看”到“皇帝的新装”,“看”到自己的声音,“看”到空中传播的信号等。

2.积木化的教学:实验的主体构造都是积木化的。包括积木化的电子模块、积木化的外形等。由于积木的灵活性,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可随意改变、组合的相辅相成的多元化模式,使物联创新教育的课堂变得新颖而奇特。

3.个性化的作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学们的实验作品不设立统一标准和答案,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实验的评分标准也是完全个性化的“只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进取的勇气。

4游戏化的过程:搭建创意作品,培养思考力、训练创造力、养成专注力、激发想象力,配合故事、图片、名言、案例、还有轻松的课堂氛围,小组化的合作方式,使物联创新教育课堂像游戏一样充满愉悦和快乐。

5.整合化的展示:学生们的实验作品综合展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文学创作和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审美艺术能力等,是学生全面提高科技知识和创新素质能力的一个综合表现。

(二)应用案例展示――能听会说的温度计

1.创设故事情境。人类早就对大自然中不同温度有所感受了:夏季的酷热,冬季的寒冷。不过,那时人们对温度高低的辨别并没有一个标准。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同学们会制作温度计么,能够想象出别致的神奇温度计么?那今天我们就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创造一个――能听会说的温度计。

2.认识模块和搭建电路。试验中用到的模块有:麦克风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控制模块,热敏电阻,喇叭等组成的。各模块功能:控制模块―用于编辑存储处理信息;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喇叭―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3.学习与探索。在实验中学习用于采集温度的传感器,并思索以下问题:(1)本次实验用的是什么温度计?最高可测量温度为多少?(2)举出你使用温度计的十个例子。

三、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刚起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加入,相信其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展望物联网在创新教育中的发展,总结以下几点:构建交互与智能化的教研环境;利用物联网实时的教学测评;丰富学校教学实验器材;利于建立全面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9

 

信息技术日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要求教育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

 

《今日教育》: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是否也会对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呢?

 

余胜泉:我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表明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然而,从文件起草、颁布甚至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工具,只是起到工具性的作用,怎么可能对教育产生革命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从“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及其对教育的要求来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开始了以互联网、分布式新能源以及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制造、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制造。这就需要大量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人才。工业时代以班级授课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形成灵活多样、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实施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多地跟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环境,而是一个被数字技术所改造的人工环境,是一个虚拟和现实交合融合的空间。当技术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教育生态的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技术还仅仅是单纯地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吗?不是的!技术将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将改变整个教育生态,将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

 

“90后”“00后”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技术对他们来说绝不仅仅是游戏、聊天的工具,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所面对的是信息爆炸、日益复杂的时代,要应对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具备人—机结合的思维。人与电脑、智能设备、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教育大厦,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人。所以我们不要故步自封,而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的变化和变革。如果我们像昨天一样教今天的儿童,将会剥夺儿童的未来。

 

“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

 

《今日教育》:有研究者指出,在20世纪,教育技术曾经几度引进学校教育,但并没有给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带来巨大突破。甚至还有人指出,互联网技术不过是将传统教育的内容搬到了网上,将强化应试教育。在您看来,“互联网+教育”与以往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余胜泉:技术对教育的异化现象,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当一个新技术出来的时候,人的习惯性的思维就是用技术来完成我们传统的流程。比如,现在学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课堂上使用PPT非常普遍,有一些学校还开始尝试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实行微课教学。多媒体给课堂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出现了从“人灌”到“电灌”的问题。课堂的容量、直观度增加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弱化了。教师变成了课件、视频放映员,技术变成主导的东西,人变得无足轻重了,这就是教育领域内典型的技术对人的异化。

 

解决技术对人的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与人和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方面对教育进行全面重构,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技术工具观会严重制约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严重制约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过去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互联网”,那么,现在及未来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则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的系统生态。“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它跟以往单向度传输信息的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倡导一种技术的生态观,即从技术和人的融合共生关系的视角来考察教育,促进了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提升了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将融入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圈。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在形态的互动关系。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室、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景。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教育”为重新设计学校提供新的可能,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今日教育》:“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您认为未来学校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余胜泉:现代学校组织建立有两个经典假设,一个是教育必须将孩子集中到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时间的学习;第二就是采用基于年龄、学科的学生组织方式,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两个假设已经不成立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为我们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化技术设施,可以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教育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汇聚海量教育大数据,可以精确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提供的即时通讯和网络协同,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知识和反馈,实现跨学科、跨班级、跨学校甚至跨区域的协同。“互联网+”提供的虚实融合的生成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可以提供双重教育服务的供给。“互联网+”既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大规模教学,又能够实现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与每个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它们将呈现一系列重组教学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学习时间或者是其他因素来组织学习。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来组织。学校将会把互联网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更多的适应性以及更精准的教育。

 

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但会改变教育的基因,重塑教师的角色和价值

 

《今日教育》:正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有些学校体制外的在线教育机构人士,提出互联网教育将颠覆学校、取代教师。这一方面造成了学校教育界人士的“互联网恐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抵触心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余胜泉: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永远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知识,一是育人,教知识的功能有可能被互联网所替代,但是育人,人的社会性成长永远不可能被电脑替代。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应有足够的信心,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教师与学生社会性的互动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依然至关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随着知识信息的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陷入盲目,走入误区。不过,这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运转下去。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基本功能、基本运作规则、基本运作模式和基本办学形态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将会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灵活、开放、个性化、适应性、精准将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关键词,弹性的学制、弹性的学习组织以及融合的育人空间,将是未来学校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将得以重塑。例如,如果学校要推行翻转课堂,就会要求教师制作微课视频,这对老师来说就是一件要求更高且耗费精力的事情。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慕课等形式把全国乃至全世界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不一定是讲课了,而主要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等等。互联网技术将帮助教师从盲目的备课、枯燥的讲课和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未来的教师更像一个导师,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导为主,更加回归育人的根本。优秀教师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将得到充分放大。

 

“互联网+教育”将从学习环境、教育内容供给、教与学方式和管理评价等方面重构学校生态系统

 

《今日教育》:既然“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那么它将如何重构学校生态?校长和教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余胜泉:“互联网+教育”会重构学校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环境的重构。学校将从数字校园转型为智慧校园,通过大数据支持的学习系统、无缝获取学习服务的移动终端、丰富的知识建构工具等构建起系统互通互联、信息无缝流转的智慧学习空间。有人担心,信息化会加剧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未来,技术设备和数据流量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操作会越来越简单,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当然,要求每一所学校都把基于云平台的设备建齐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对农村学校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必须善于利用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提供的公共网络云平台,善于利用各种服务。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进来。这就为学校打造智慧学习空间,提供了条件。对校长来说,除了要建设实体校园文化之外,学校的云端空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学空间,应该加强云端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把虚实空间交织在一起,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和感受,这是未来校园文化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是教育内容供给的重构。教师和教材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在线课程将成为学校的常规配置,社会性的学习指导和服务将融入学校常态教学中,校外真实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将会越来越重要。教育服务不一定只由本学校提供,还可以由其他同类学校、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等来提供。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比学校的质量还好。在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以及终端的支持下,今后将产生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学生既可以获取校内的学习服务,也可以获取校外的学习服务,如作文批改、名师在线答疑等,并且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将成为常态。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利用云平台,把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在一起,并根据本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改造转化,为我所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教与学方式的重构。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水平,层出不穷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眼花缭乱、操作烦琐的数字设备让很多教师望而却步。教师缺乏理念上的提升,课堂教学结构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享受到了技术的乐趣,但并未掌握技术促进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互联网+教育”就是要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教学结构,使教学从关注数字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过渡到更加关注学习任务本身,实现“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对于学生,会更加强调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社会性学习、游戏化学习、仿真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实时协作学习、社会交互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上,则会更加强调从知识传递到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准备资源与工具、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前一些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就是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对教学流程的重构,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今后,将所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教学新的重点。

 

四是管理与评价的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评价将会变得重要。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分析与决策更加精准化、科学化,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实时进行教育运行状况的监控预警。重构后会发现,以前很难做到的事情现在能做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业务形态,比如家校协同育人、集团办学跨校选课等。通过学习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支持真正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估。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数据也将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更为真实的过程性记录。走班制是一个适应高考选择性的措施。走班后,老师不一定能像原来那样了解学生,在平台上建立学生档案袋,用数据揭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有了选择的权利,但他并不了解自身的个性和能力倾向。这时,就要通过数据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特征和情感特征,并对学生做认知诊断。

 

总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学校在各种主流业务中扩散与应用,将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合、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服务业态转型升级,推动整个学校的运作流程发生变化,构建出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的新生态体系,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这就是互联网对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篇10

关键词:人工智能;档案管理;应用

档案管理是一项重复繁琐、枯燥乏味、并容易出错的工作,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局面在未来将会有较大的改观。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推动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智能化、用户使用便利化,对档案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影响会是革命性的,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景。

一是存储数字化,档案柜架消失。这包括档案的数字化采集和数据库建设。档案数字化采集指使用专业化的数字设备,将实物与声像档案中的图文,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实现档案采集的目标;数据库建设则是用数据库将收集和编码的档案数据存储和管理起来。概括起来就是档案生产资料的智能化。

二是无人档案馆,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智能化,这包括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智能收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智能分类与检索、智能化档案价值鉴定和智能化档案安全管理。在档案工作中可以应用人工智能,包括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相关科学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分类,以及应用神经网络算法来让计算机做档案开放鉴定,它通过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和处理数据,建立大脑神经网络系统传递信息,分析图像、声音和文本。机器鉴定档案会有以下三个优点:鉴定标准统一,效率高, 无须相关专业知识即可鉴定。简单说,人工智能将使档案管理生产力大幅度提升。

三是档案管理关系将被重新定义,呈现的是全时空机器关系。常言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需要相互适应,并且在矛盾中相互促进发展”。人工智能进入档案管理领域,也将带来档案 管理关系的重大变化,这种关系的解读可以从人工智与档案工作者、人工智能与档案服务、人工智有与档案使用者。任何一种新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初期都会使档案工作者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势会颠覆档案工作者的原始认知,这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其应用也将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中可以实现智能分类检索与智能安全管理,满足用户对档案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如2019 年由浙江省档案馆与国家级AI+档案联合实验室(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为“国家级成果应用示范基地”揭牌。一项用于档案管理的“黑科技”—科大讯飞档案机也在今天正式亮相。AI赋能,成效显著。目前实验室成功利用智能语音识别和实时转写技术实现口述征集,实现了智能语音档案著录,音、视频数字档案检索利用等这些革命性成果,极大的提升了档案工作的效率;用OCR技术识别民国繁体文书类档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识别率85%以上,达到可用级别;尤为重要的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研制及知识库建设,利用OCR识别与智能语音“双结合”方式以及档案行业规则和知识库学习,对数字化加工应用的创新,整体效能提升40%以上。这些先进成果和技术应用,为联合实验室和浙江省檔案馆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合作以后,联合实验室将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产品、服务等核心优势,浙江省档案馆提供权威、专业的档案管理研究资源支持,双方共同制订“人工智能+档案”科研成果应用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案规划设计,共同推动相关成果在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华东)中心和浙江省档案馆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口述历史采集室建设运行、音视频档案整理利用、档案开放鉴定、档案著录等工作中的成果转化及推广,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提升“智慧档案”建设水平。联合实验室首款产品—讯飞档案机,以档案信息安全为基础,具备高保密性。可随时随地进行口述史的征集整理;重大活动全过程记录建档。产品上手简单,操作便捷,是实验室首款既有颜值又有才华的档案专业人工智能创新型产品。浙江省档案馆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口述历史的抢救性采集整理工作,从此前走访浙江籍名人,到接下来走访浙籍老艺术家、抗战老兵,包括档案机在内的人工智能黑科技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基于技术革命的大胆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变革,将会是人类智慧的一大挑战。综上所述,传统的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方式一般包括阅览服务、展览服务和咨询服务等被动方式实现,而新型的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方式主要是网站服务、新媒体服务、精准推送服务等主动方式实现。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及时准确地掌握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地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现代档案服务,包括“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无时不在”“无处不联” “无所不有”的等智能服务特点。

参考文献

[1]张江.浅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决策探索(下);2018 年08 期.

[2]杨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 年07 期.

[3]李晓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 年2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