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物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如果忽略了物理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那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就一定是偏离了主线的教学,一定是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教学。想要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那就不能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家去观察水壶中的水在炉子上沸腾的时候,水是翻滚的,但是从炉子上提下来,水就不会再翻滚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学习液体的汽化与液化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去观察水壶,可以看到水壶的壶口处有大量的水汽冒出,那么这些水汽是从壶口就出现了,还是离开壶口一段距离之后才出现的?学习光线的反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白天的时候从屋子外边向屋内看,再从屋内向屋外看,然后在夜晚开灯的情况下从屋子外边向屋内看,再从屋内向屋外看,看看有什么不同,你能猜到是什么原因吗?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然后再从物理专业视角出发进行提问、分析和阐释,可以培养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在物理?n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和更大程度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面对那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要层层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地进行逻辑分析,顺利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设计问题,实现学生学习的层层深入: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台灯吗?那么谁家的台灯是可以调整亮度的?学生家中一般都有亮度可调的台灯,因此纷纷给予肯定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你们说,影响台灯亮度的因素是什么呢?因为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电流。教师继续提问:谁能说出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开始回答:可以改变电压或者电阻。教师提问:那么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呢?哪种方法是最为简便的?这样一来,学生很直接地就从改变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几个因素中选择出改变导体的长度这个最为简便的方法,并引导至对于滑动变阻器的学习。这种提问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在物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篇2
基于此,学校近年来面对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给学生选择权,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以提升,成为“自信个体”“成功学习者”和“负责任公民”,从而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确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与途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学校确立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具体要求,坚持本土和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明晰了“具备本土文化意识兼有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
为使育人目标具有更清晰的指向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十大核心素养:身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语言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生态素养、跨文化素养。这十大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谐性、互动性。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的落脚点。学校通过核心素养有效地联结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图1所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在设计时即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十大核心素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如下:
【身心素养】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对自已的健康负责;具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沟通、积极交往,能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管理素养】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 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动机,敬业乐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能够合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善于自我反省,在经验中获得成长。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设计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对现象能够进行反思质疑;敢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实施。
【语言素养】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
【审美与人文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各种美的事物,理解其中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品质;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关注人,尊重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数学与科学素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素养】能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恰当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道德及法律问题。
【沟通与合作素养】能够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友好交往,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积极倾听,勇于发问,能清晰、富有逻辑地思考,能运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和资讯清晰地传递;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学会宽容、平等、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生态素养】关注、爱护环境;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能基于生态知识的掌握,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态行为。主动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活动;关注个人健康,热爱运动;积极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跨文化素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和欣赏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能以全球化视角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怎样培养人”的策略与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融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为一体的培养机制,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构建
2014年2月,学校高一年级开始了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传统的班级管理和育人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学校探索、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
1.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
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为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学校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
学校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完善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3.优化选课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分类分层走班制度
学校在总结以往选课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程制,编制好《选课指南》,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定位和功能、各学程的课程具体安排、考试要求、选课程序和要求等,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修习方案;切实保证学生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选课工作。
学校还进一步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下的管理组织体系,修订与新课程、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安排、学段设置、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的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实施学分制和综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与核心素养体系相配套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突出过程评价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增量评价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通过教学巡查、满意度调查和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学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合理规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参加全部必考科目的考试,反对过早偏科;指导学生参加相应选科考试和高考,发展自身长处,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方案建设
遵循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
1.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
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培养。核心素养具有的可教、可学、可测特点,为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学科属性,所关联的核心素养也有所差异。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间的关联是实现核心素养塑造的前提,学校着力于研讨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表现,使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构建学科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三个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体现具有跨学科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各学科围绕本学科所关联的核心素养,按学段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课程目标,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精心选择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融合,使之互为补充与促进,从而克服学科知识本位的行为,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着力于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并借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引。
3.建设特色选修课程群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建设五方面的特色课程群。
(1)架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开发与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大学专业介绍等课程,并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等活动课程为载体,重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
(2)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在原有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六大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
(3)重构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凸显文化融合,如利用学校新疆部的民族优势开设“大美新疆”课程,利用国际部的文化优势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等,对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进行改造。
(4)完善以“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在原有的经典阅读、思维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AP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关课程,如“绘本与哲学”课程等。
(5)统整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原有的ICT课程群包括虚拟机器人、Flash公益广告设计、Office Visio应用制图、电子商务、Visual Basic入门等,课程群有一定的规模,且子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围绕数字化素养的下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对ICT课程群进行统整,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系统完善
为寻找有效的学教方式,落实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校根据《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教系统。
1.学教内容进行分层与分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倾向,对七选三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和信息)]和一些自主选修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同,对体育、艺术课程实施分项教学。
2.学教方式凸现自主与探究
为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转变“被动、单一、无视学科差异”的方式为“主动、多样、尊重学科性质”的方式,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微课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效能。
3.学教策略侧重合作与竞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案等载体,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并通过小组合作、组际竞争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角色。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教师发展论坛,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培养规划”和“青蓝工程”,并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功修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深化校本主题教研
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文化,建立注重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通过主题研讨,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相关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组进行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制定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4.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编写了《杭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创办了《杭师大附中教科研》等刊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改建体育场馆、实验室,完善图书馆、音乐厅、天文台、学科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生态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成立新知社、简舞社、漫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广播社、心理社、MAX电脑工作室、环保社、爱心社、E音乐社合唱团、歌舞团等众多学生社团,开办“附中大讲坛”“附中好声音”,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建立“家长正能量工作坊”,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成人节、毕业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
3.创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一体两翼”(本部+新疆部+国际部)的多元办学格局,为建设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杭州地方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培育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篇3
【关键词】危机阶段;审美培育;缘起与观点;内容与预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简介】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关元素刺激着高中学生的感官,混杂于网络、动漫、游戏、通俗读物、广告等庸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科学认识审美教育和智育的关系,导致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功利化。学校审美教育的严重缺位以及高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学生审美取向的混乱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我国也愈来愈重视普通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艺术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逐步由自发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审美素养发展的“危机阶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正确的引导,非常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江苏省淮阴中学立足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现实基础,面向审美素养的培育目标,围绕校内外资源,开发、转化、运用所需要的各类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系统内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课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谐融通的,并逐级推进的审美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观点
对于“审美素养”的定义,目前美学界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和结构划分。我们尝试将“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自然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对艺术作品、自然物态、社会生活、科学探究等领域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审美创造行为四大维度。
我们把项目课题界定为“普通高中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态重构”,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个观点:
(1)高中审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侧重审美素养的培育。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途径。
(2)审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是审美教学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进而美化生活,提高现实的乃至未来的生活质量。
(3)审美教学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既区别于为升学而进行的专业性训练,又区别于以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作为人生目标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体育的附庸,它只是学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种既独立于其他“育”之外,又与其他“育”有密切关联的教育。
(5)审美教育的全民化应当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必由之路。
(6)审美教育必须摒弃功利意识,严格遵循规律,扎实循序渐进。
二、项目内容
1.研究高中生审美素养现状与发展需求。
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必须建立在λ们审美素养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学校与相关高校、专家合作,以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抽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为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研制出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深入探究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学校美育重建和社会美育发展的沟通机制,体现“重构”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程生态。
开发、开设“高中美学课程”,整合、重组与提升已有的艺术课程;吸收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开设一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审美必修或选修校本课程,如戏剧(含地方戏剧)、表演、设计、篆刻、陶艺、摄影、创意表达等;加强非艺术课程审美要素的发掘与整合,逐步形成各类学科完善的课程美育方案和实施细则,引领非艺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整合,如“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新型跨学科审美课程;探究、设置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新的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体的、不同门类且逐级提升的审美课程群。
3.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堂生态。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不仅是艺术课程及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其他所有课程及其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追求“教学美”的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美育渗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加大对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如艺术课程的单科切入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交叉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及相互关联的系列课为单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本项目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
4.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活生态。
从根本上说,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态度、习惯和品位,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审美生活的环境生态。譬如,改造或重建艺术教室、创意表达场所等审美环境,实践以“美”为核心的班级生活,开发以审美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校园系列活动及平台,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建与改革原有的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
5.研究c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评价。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有序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评价,为审美素养培育评价的生态重建提供方向和标准。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的定量、定性测评,非艺术课程、课堂的美育目标达成评价,美学课程的达标评价体系建构及实施,学生审美实践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施。
6.建设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配套项目。
成立“审美素养研究中心”,选聘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建设一支胜任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创设培养和升学的“高端平台”或“绿色通道”;改建、扩建学校艺术楼,设置更多更先进的艺术功能教室,提供更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以地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校外美育基地;自筹建设一个配套的校内“美育课程基地”,引领艺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以上六项内容与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反映。
三、项目实验成果
本项目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探索,力求科学、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群体的审美素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强化对高中生审美基本素养的培育实践,积累更多审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适性经验,重新建立合乎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生态,引领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果明显。
1.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热爱自然生态,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学生艺术素养较为突出。
学生多次参加省、市艺术展演或评优活动,均赢得高度评价或奖项;学校交响乐团应邀参加维也纳国际音乐节。
3.师资队伍审美素养良好。
篇4
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外在表现
1体育精神的内涵
所谓体育,“体”是人体,“育”乃教育。人体的教育除了强壮体魄外,上升至精神层面就是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它是通过体育运动展现出来的人类的勇敢、智慧、力量、进取心等积极的社会意识,是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它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2体育精神的外在表现
体育精神包含着人们在体育活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宝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接受的积极意识。而体育精神在运动层面的核心表现为:其一是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代表的一种运动状态的“全力以赴”精神;其二是“公平、公正”为代表的公平竞争精神以及重在参与、追求美好等几个方面。它的最高宗旨是对人的教育,最高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人。体育精神不是体现在获得多少奖牌,而在于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懂得什么是坚强,拥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更健康、幸福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则是在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不畏艰险、排除困难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友谊,重在参与,超越自我的勇气和终身锻炼的理念。我们可以把体育精神的外在表现总结为健康第一的意识、终身体育的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勇敢无畏的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科学精神、重在参与的精神、求善求美的精神等方面。
体育精神培育是发展职业素养的新思路
1体育应当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是高职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理应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出有益的贡献。当然,内在职业素养不可能由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完全承担,它必然是一个综合培养的体系。但是体育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体育精神的培育同职业素养之间有天然的结合点,它必定在内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去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是将健康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忽视了体育教育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
2体育精神培育能够促进内在职业素养地提升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体育活动最终升华而成的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在培育体育精神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在心理、技能、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尊重科学的意识、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意识、公平竞争的意识以及求善求美的意识等等。这其中科学精神体现在按规律、按规章办事,有组织性。求善求美的精神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的价值判断上,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使命感、正义感和正直的品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都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属于通用能力范畴。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意识体现在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毅力上。而公平竞争的意识则体现在尊重自己尊重对手,注重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由此可见,体育精神同职业素养之间有相互融合的部分,内在职业素养的部分诉求内容和体育精神的一些外在表现是一致的。因此,本文认为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必定能够促进学生内在职业素养的提升。
体育精神的培育的途径
1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体育精神培养
高职体育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公共性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把握体育课堂教学是最全面地培育学生体育精神的机会。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发现和挖掘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阐述,它有助于学生对体育精神认识地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并通过其后的实践加以感受,使认识得以升华。教学过程应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利用已有条件创造和利用最佳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从而到达体育精神培育的目标。
2利用体育文化建设进行体育精神培养
体育文化是内涵丰富的文化,它具有以体为主、身心并重、着眼完善、易于交流的特点。体育文化可以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可以对学生的性格、意志、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它是培育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的主要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为体育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例如,当前,在全国各地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同,为体育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富有各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自觉锻炼的意识和兴趣,进而在体育锻炼中达到体质健康促进和体育精神升华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因此,除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外,高职院校还因该加强校企体育文化合作共建。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体育文化的都是以人为着眼点,均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校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即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适应岗位的人才,那么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就业的企业员工,在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上面是一致的。加强校企体育文化建设,既达到了丰富学生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尽早融入到企业中去的要求,也能促进校企双方的沟通与信任。通过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升华,使体育精神的培育深入学生和员工,进而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达到双赢的目标。
3利用“拓展训练”,促进体育精神的培育
拓展训练模式,这种新兴的户外活动是让参与者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或者任务中完成规定的项目目标和要求,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会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体育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设定特定情景,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这个模式来进行启发式教育。拓展训练这种培训方式,能够使抽象的内容较为具体化,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内涵意义和外在的表现内容。
篇5
唯美教育;学校特色;发展
几年来,延奎小学一直思考如何把各特色项目提升为学校特色,受“十”提出的中国梦的启发,学校以追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最大、最优、最美的教育效果,提出了“唯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唯美教育”是帮助师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与实施。“唯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雷锋精神树美德、艺体特长扬美育、课程实施塑美感 、校园文化创美景、师生发展圆美梦。
一、雷锋精神树美德
在“唯美教育”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雷锋精神立德树人” 的育人理念,提出了“雷锋精神树美德”的大德 育观。
2012年12月18日雷锋诞辰日,坐落于校园的雷锋雕像落成。为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内涵,将雷锋“求上进、爱学习、有才艺、乐奉献、行节约、追幸福、有信仰”作为雷锋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学校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分队”,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学雷锋小组,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为配合雷锋雕像落成,学校同时建设了“雷锋文化长廊”,从雷锋人物简介、雷锋典型故事、雷锋生活图片展、时代先锋、学生榜样、品美德、赞美德、最美红领巾爱心箱、红十字爱心箱、爱心伞等专栏,营造了深厚的学习氛围,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让延奎师生争做雷锋式的人物。为了让雷锋的好榜样植入孩子心田,学校组织各中队每周轮流在雷锋雕像前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开展讲雷锋故事比赛,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开展各项自愿活动,鼓励班班续写《雷锋日记》。近年来,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从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展系列“校园道德讲堂活动”,力求在全校师生中营造“讲道德、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雷锋精神树美德,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每个师生成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践行美德的使者。
二、艺体特长扬美育
2010年9月,学校开始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通过组织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全校一半以上学生参加艺术类、体育类社团活动,形成了艺体教育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为确保“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学校制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的评价体系,评价突出全面发展的原则、主体发展的原则、个性发展的原则、同步发展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采用积卡升级制,定期评选“艺术之星”“体育之星”,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特长发展,为培养全面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奠定基础。
几年来,延奎小学强化素质引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体教育。学生在艺术殿堂上争奇斗艳,在艺体赛事中崭露头角,3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参加“曲苑杂坛”“少儿春晚”“激情广场”的演出,2次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国家级赛事“中国第三届诗歌节”及“全国第四届艺术展演活动”的表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代表厦门艺术水平的“鹭岛花朵”比赛中,2013年民乐、舞蹈分获器乐和舞蹈类金奖第一名,管乐合奏获厦门市第三届萌芽杯管乐比赛第一名。《海峡导报》和《厦门教育》大篇幅报道延奎小学“体育、艺术2+1全面开花”。
三、课程实施塑美感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核心文化之一,它的构建对推动师生教与学的幸福生活起着促进作用。构建唯美的课程文化过程,也是师生享受学习乐趣、体会成功喜悦、感悟生命价值的过程。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探索建构合乎自己学科特点、合乎自己教学实际的“唯美”课堂。
1.精美的学科课堂,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是减负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学好知识,家长才放心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发展特长,全面而有特长的发展才有保证。
语文学科基本素质:写字、阅读、朗读、听力训练、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等。
数学学科基本素质:口算、思维训练、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小作文等。
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口语、句型、听力、阅读、朗读、演讲、情境表演等。
每项内容以考核推进,落实在课堂训练,纳入智慧星的学科素养评价体系,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学校每年举办“学科节活动”,学科节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各个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信,展示自信,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2.多彩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有所长
学生的个性差异既为教育者提出了挑战,也为教育者提供了机遇。为发展不同学生的各自优势潜能,2010年9月以来,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和兴趣,选报校级社团和年段社团,采用跑班上课的形式。社团项目覆盖琴、棋、书、画、体育、文学等内容,活动辅导老师由外聘、外援及本校教师担任,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这样的社团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家长进课堂传授才艺是我校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特色。三年来,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带着他们的特长进课堂,其中包括社团课的日常上课,更有“六・一”节的各班家长才艺展示,家长带着他们的拿手才艺走入课堂,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艺术课,带领孩子一起剪纸、变魔术等,学生完全投入到“玩”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美好生活的乐趣。
3.人文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几年来,学校以“观鸟”亲近自然,从观鸟兴趣小组,到亲子观鸟活动,再到花卉种植,形成了花与鸟的特色教学。通过编印富有文化韵味的《花鸟文化》校本课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厦门、特别是海沧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低年级则加强“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充分利用社会、社区资源,培养学生了解闽南、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
四、校园文化创美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制度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延奎之星”评价体系由美德星、智慧星、艺术星、体育星组成。美德星包含5个小星,智慧星包含五项内容,艺术星和体育星指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学科的课内外表现。学生获得所有的四颗星就可以晋级为“延奎之星”,也就是传统上的“三好生”,使“三好生”真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六・一”节集中表彰。
2.精神文化引领师生成长
学校以“唯美教育”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朝气、有战斗力的群体。充分利用校园中的雷锋雕像,组织师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引领教师立足岗位做奉献,引领学生争当雷锋式的好少年,培养全面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通过精神文化引领,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培育和谐发展的校园生活。
3. 环境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教育的功能,建设富有文化熏陶的校园美景,通过中国诗歌长廊、弟子规长廊、三字经长廊的文化熏陶价值,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建设中外书画赏析长廊,从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品质;建设“才艺秀”舞台,每周四不同年段安排才艺展示,在表演中提高成就感、幸福感;建设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等等。让一幅幅的校园美景,引领全校师生不断陶冶情操,让师生在优美校园中,自然地、健康地、快乐地、有尊严地、有梦想地生活。
五、师生发展圆美梦
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土地资源管理;改革
作者简介:蔡太义(197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黄会娟(1975-),女,河南许昌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助教。(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11050)、河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JA1102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33-0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质量。[1]只有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的发展目标,国土资源保障是关键,其中创新型土地科技人才支撑是重点。本研究围绕培养土地资源管理创新人才这一根本目标,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探索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力求在土地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进而为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顶层设计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立足于河南理工大学地矿院校的特色,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其他高校的有益经验,融合管理学、3S技术、经济学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贯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土地学科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发挥兴趣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思路,以“管理学科工科化”为途径,整合资源,走“工管结合”之路,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矿与工程技术特色,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与专业型高素质人才,凝练出集“专业素质教育,产学研结合、多平台协调培养”为一体的复合型土地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科学设置“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根据国土行业管理业务及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并结合测绘、地信、遥感、城乡规划专业培养需要,提高测绘、信息技术的课程比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和事件能力,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测量知识为基础、土地学科为核心、地理信息技术为前沿的学科平台课程,按学科知识平台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人文素养知识平台、专业基础知识平台、专业能力知识平台(国家土地督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土地调查与评价、规划与利用、整治与开发、土地产权市场评估专业、调控与监测)、创新能力知识平台等在内的学科知识结构平台,形成基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3]
1.加强学科知识结构平台建设
融合通识教育知识平台、专业基础知识平台、专业能力知识平台和创新能力知识平台建设(图1)。[4]
图1 学科知识平台结构设计图
人文素养知识平台:注重学生个人人文素质以及个人修养的培养,通过大学语文、大学美育、文艺鉴赏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体现对社会、环境、职业的责任。
专业基础知识平台:通过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具体应用,掌握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基本具备专业运用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科研创新提供支撑。
专业能力知识平台:立足专业,突出特色,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运用分析土地资源管理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具有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创新能力知识平台:通过对学生第二课堂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专业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和人际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2.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打通、减少、增加、分类、弹性”等调整方式,在构建学科知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在满足学生必需的基本知识要求外开设人文、自然科学、素质教育等通识课,扩展学生的基本知识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通过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做到土地资源管理工管并重,基本科学素质有保障;构建核心课程体系能够体现重素质、能力教育理念、扩宽专业面、突出优势、打通专业方向的特色。
3.着力建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构建以“平台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块(图2),体现弹性学习要求,发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引领作用,促进课程群各课程建设与发展,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辐射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共享专业建设成果。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深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1.精品课程与双语课程建设
以专业核心教材建设为抓手,以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为带动,围绕专业发展前沿与技术需求,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引领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改革,重点建设“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土地管理学”和“土地利用规划学”等精品课程、“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和“土地生态学”等双语课程,积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加强本专业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建设。
2.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引入“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新模式,[4]即“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通过学生合作解决实际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过程,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测绘、地信、遥感等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协同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思想和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先导,吸收校外专家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创新理念;整合实践内容,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强化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开发创新性实验课程;整合认识实习、集中实习和毕业实习,形成理论学习与能力提高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力争形成求实、严谨、奉献、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全程化、三层次和五模块”的实践教学新模式。[5]全程化实现实验教学不断线;“三层次”是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培养实践基本能力的基础性实践、培养综合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研究性实践的三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五模块”是分别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科研平台、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合作培养平台五类资源,开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从而强化实践过程。
2.改革与创新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整合实验设备资源、重点购置先进的实验装备等提高实验硬件水平,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3.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围绕熟练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要求,对课堂实习内容、课程设计、集中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及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6]具体如下:
(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与调控、土地信息处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复垦、地产评估等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学分(学时)不低于25%。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内容。
(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课堂实习、课程设计和集中教学条件进行改善。
(4)加强校企协同培养。探索将土地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集中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以此带动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4.拓展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立的“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积极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焦作市中纬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企)等单位协同培养土地资管理创新人才。
5.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彻底改变传统的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按照新设置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及特点制订考核指标及权重,着重考核综合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土地管理工作必备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
2011,(11):5-7,16.
[2]李清泉.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36-39.
[3]黄贤金,刘友兆,陈龙乾,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50-54.
[4]张忠年.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体系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90-95.
篇7
摘 要 建立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是社会发展、体育院校自身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完成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重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构建学习型师资队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进而影响、辐射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行为;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育体育院校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进入“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等。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师资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
体育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重重任,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社会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任务提出的新命题[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体育院校在创新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有所欠缺。
构建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体育院校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塑造体育院校和体育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是完善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途径。通过组建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团队,将体育院校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细分化和具体化,有利于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试图以构建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为抓手,促进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日趋完善,进而促使体育院校为社会提供所急需的体育服务人才,加快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创新人才培养”中包含“学习型高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中搜索到57篇,以“创新人才培养”中包含“高校”为关键词搜索到4418篇,经过筛选,阅读了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180篇左右,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25篇左右,并在Internet上对全国十四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检索。
2.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部分体育院校教务处全体成员及二级院(系)院长(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及分管教学秘书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原理,对以上研究方法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直接引导者,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承担了重大的责任。但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思想保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视野狭隘的教师,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体育人才。因此,体育院校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要先组建一批具有创新素养的、由个体学习者转变为团队学习者、由个体化教学者转变为团队教学者组成的学习型师资队伍,试图从创新教学方法、精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去实践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一)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进而影响、辐射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行为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有实践创新教学的教师。所以,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创新行为,为体育院校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
体育院校要大批量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体育院校的教师要通过团队学习,探索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之路,为学生树立创新的直接榜样;通过团队学习探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路,以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团队学习探索以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引导、感染学生的创新能力之路,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体育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不断的出去进修、充电,而且还应该聘请优秀人才加入到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来,旨在构建一支高素质、优化配置、创新能力强的学习型师资队伍。体育院校教师要集集体之力量,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进而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二)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积极拓展知识面,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元性,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辅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利”等,这些观念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此,体育院校小的教师要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习型体育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寻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2];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推动学校的创新教育, 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三)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育体育院校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是塑造创新人才的关键。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共同学习制定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课程一般包括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等课程板块,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3]。体育院校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要有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而课程体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以及课程种类的差异上,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增加专业主干课程、扩校内大公共选修课程和扩展校外辅修课程是大部分高校的新选择。因此,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更要通过团队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发展体育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宜适比例的选修课、必修课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团队学习,摸索出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门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培养。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转化为新观点、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加强交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以防内容重复、脱节或者开课顺序混乱;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团队学习,选定出具有时代代表性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新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还要邀请校内外某一领域的专家进入学生的课堂,直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通过团队学习,选择那些能够培养体育院校本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以外,还要选择那些和本专业相邻的、交叉的学科知识进行讲授[4],引领学生探索新领域,在借鉴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实现本专业的创新;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通过团队学习,选择一些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门课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内涵以及创新的流程,并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欲望。
(四)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进入“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第二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另一重要阵地,是教师“授人以渔”的重要场所。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课堂”是指建立在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在空间和时间上无限延伸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目的的、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之外的“教育阵地”。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5]。因此,学习型体育院校的教师要进入学生的第二课堂,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要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例如,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在一线运动队的实践等的活动);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6]。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通过团队学习探索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之路,探索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路,探索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之路;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构建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学习型师资队伍。
2.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教的角色向导的角色转换、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更要通过团队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发展体育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宜适比例的选修课、必修课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要通过团队学习,摸索出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门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培养。
4.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要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开展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建议
1.体育院校学习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构建学习型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并从内心里支持和参与学习型师资队伍的各项活动才能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2.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构建学习型的师资队伍,更要构建学习型的学生队伍,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相互促进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浩军,屠平.体育院校构建学习型校园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6):5-9.
[2] 王怡平.对体育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8:5-6.
[3] 邹本旭,付海涛.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嬗变及存在问题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1):21-24.
[4] 王兴,司虎克,吴瑛.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7):72-75.
篇8
一、“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校的建校史就是一部课程的发展史。“3+x”一体化校本课程是在一系列课程内容、体系、形式变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概括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我校编制了《泰山学院附中学科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泰山学院附中实验教学实验细目》(以下简称“《细目》”)。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学校都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编制适合我校特点的《纲要》,并且每学期都进行全面修订,将修订工作贯穿在学期教学中,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结合《纲要》对上一周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教学进行研讨,对《纲要》中的问题加以修改。
例如,我们编制的《初中数学星级作业》分为基本水平展示、中级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学校精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训练题组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初步实现了五个功能:作业题目类型多元化,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类型;作业题量控制,实现有限覆盖;每一题目都标有星级,学生可自主选择;课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控制教辅资料,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分年组织编写了《细目》,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一一梳理,明确学期内容与整个学段或学年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
二是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整合。我校开设了12门国家课程,9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在时间上相当紧张,在师资上比较缺乏,在内容上部分知识重复、陈旧、脱离生活,如果不进行校本化整合,地方课程非但难以落实,还会效率低下,收获甚微。为此,我们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举办暑期骨干教师研修班,研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2016年7月28―30日,课程研讨会在先期实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多个整合方案,如《基于项目制学习的信息技术STEAM课程》《环境教育与情景英语课程整合探索》《环境教育课程纲要》《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整合方案》《安全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实施》《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还有关于校本课程的《“拼天下”STEAM综合课程深度开发策略》等。
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国家课程原有学科体系的整合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对内容、时间、师资和场地进行全方位整合,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探索整合课程的最优方式。在原有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提出了“‘3+x’一体化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设想。
二、“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构建
在课程开发上,我校放眼未来,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课程的整体性,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把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我们围绕“3”设计了一个“课程魔方”(见图1),这个“课程魔方”正面三部分依次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底面三部分分别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侧面三部分分别为七、八、九三个年级。
这个魔方有27个大小不同的小长方体也就是9维27个课程群,在每个课程群中,架构了多元、多阶、严密、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真正成为“一体”。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DNA”,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所有课程都必须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构建。多样的校本课程就像营养品一样,滋润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提供的课程群。这些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七年级主要开设“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定的基础课程外,我们又开设了七类基础型课程,将三级课程整合为一体。我们开设的基础型课程是:
①学科类课程(语文阅读与写作、散文游记选读、望岳文学编辑部、数学傲来峰俱乐部、泰山植被研究、泰山小导游、法律大讲堂、英文剧场、法语俱乐部、日语俱乐部等);②人文素养类课程(泰山文化之历史名人、泰山石刻、中华字谜、对联文化等);③科学素养类课程(数学思维方法、生活中的物理、生物实验设计技巧、丰富的生物世界等);④艺术素养类课程(播音主持、声乐技巧、美术欣赏、漫画设计、陶艺制作、布艺创作、剪纸艺术等);⑤身心健康类课程(乒乓球运动、溜冰与平衡技能、轮滑、定向越野、极限飞盘、心理辅导等);⑥信息技术类课程(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3D打印技术、机器人大赛等);⑦生活技能类课程(化学与健康、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插花艺术、水培生活等)。基础型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思路和理念在课程建设的集中体现,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校内开设的基础型校本课程排在了课表里,利用学校的“自主选课学习日”,教师人人开设课程,学生人人选课走班。课程的开设实行教师网上晒出课程方案,学生网上抢课,先到先得,额满为止,打破原有班级,成立课程班级,实施走班主题教学,这样就更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八年级主要开设“拓展型”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我校紧紧围绕着“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学生核心素养,创建了自己的校本拓展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我们的拓展性课程也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课程如开学课程、主题班会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习力系列课程(学长学姐谈学法、班主任谈学法、身边伙伴谈学法等)、知恩感恩系列课程、校园节日课程(体育与健康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演练课程(集会防踩踏演练、灾害事故应急疏散演练等)、开放周“家长讲坛”课程、“学友讲坛”课程。校外课程如攀登泰山体验课程、“远足励志”课程、“暖冬行动”志愿者活动课程等。
九年级主要开设“研究型”课程,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我校面向有特殊或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设了各种研究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成为一个共同体。我们的研究型课程主要以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这些课程不占用统一课表时间,学生来源打破年级。课程开发的教师也不固定在某个年级,有特殊技能的教职工都可以参加,活动场所也不局限于校内。学生和教师平等的组成课程团队,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家庭、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往往与杂志社、工厂企业或某些政府机构有联系。如我校的望岳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写作尖子生,其创办的《望岳文学》校园期刊,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校园期刊。我校的小记者团积极外出采访,进行写作训练,许多作品发表在《泰山晚报》上。我校的拱北石科技社积极与泰安市科协联系,走出去请进来,提高了科研能力,多位成员获得发明专利。我校的3D打印社积极开展活动,制作了多个作品,部分生陶醉在创客
空间。
课程魔方把三个级别、三种类型的课程和三个年级都交织在一起,纵横有序,高低衔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式网状结构,使各种课程成为一个有机体,集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给学生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x”是一个未知量,可以无限地扩大增长,意味着学生有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这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存在于学生身上,难以预料又即时生成的具有课程价值的活动,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自我开发。这种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过程由学生自主实施,效果由学生自我评价。因为是即时生成,又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统称为“x”课程。例如,我校八年级女生自己开发的“剪纸小组”,男生自己开发的“吃货小组”(烹饪),小作家范开源和同学开发的“创作小组”等都属于我们的“x”课程。“课程魔方”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各种课程的“一体化”,再加上“x”课程的补充,我校的课程构建可以说达到了高度的“一体化”。
三、“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3+x”一体化课程是一个立体网状结构,千头万绪,复杂繁多,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控制程序是很难实施的。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课程管理科,三个年级分别设立三个课程实施小组,配备两名工作人员。每学期初,我们先发动组织师生申报自己开发的课程,然后写出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交给课程管理科审批,批准后按计划具体实施。课程管理科的任务非常艰巨,首先要定好课程的主要承担者,安排好各种课程的实施时间、地点,协调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各种关系,分配好实施资金和器具,然后是实施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是一个最难的工作,不做好过程控制就很可能使课程的实施有头无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下雨”。鉴于此,课程管理科安排了专门的课程监察人员,按时检查课程实施情况,做好课程实施记录,从细节管理上严格要求。期末要求每个课程小组都写出总结,学校给予书面评价和一定奖励。因为课程管理科工作做得具体扎实、细致到位,所以我校“3+x”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我校整合开发了200多门校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我校教师开设的英语配音课程将手机与多媒体连接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便捷的表现平台。通过配音这个过程,配音者能更精妙的把握英语语言的细微之处,更深切地体会到努力付出之后“成功”二字的内涵。可以说,每一段配音的成功都会催生内心巨大的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当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他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通过配音,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心生强烈的内驱力并由此辐射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学习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9
本文以高校立德树人为基点,结合舞蹈教学实践,以辩证的维度,分析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正负影响,固优势补不足,探原因寻良策,提出并探讨如何发挥舞蹈教学的独特功能,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舞蹈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将舞蹈列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正确处理舞蹈、体育、文化、专业教学的关系,开辟舞蹈与心理教育融合路径,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健全、专职教师配备不完全、课程内容不落实等问题,有效促进高校多元文化渗透,推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1]。只有了解学生缺失的需要,辅以成就动机的训练,才能达到心理的求知与理解。毋庸置疑,高校舞蹈教学以其特有的直觉、动作、节奏、造型性,寓抒情于形态,融视听于心理,丰富了教学元素,完善了育人层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事物的发展总要一分为二地看,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要辩证地分析,既要防止舞蹈育人功能被夸大,又要规避对舞蹈的片面认知。为此,在肯定舞蹈育心健体的“利”的同时,也要认真审视因教学主体素质差异、施教内容片面、育人方法单一所带来的“弊”,进而多措并举,固强补弱,双轮驱动舞蹈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通发展、创新发展。
一、固本守基不动摇,在利中坚守阵地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多专业、多课程、多内容、多路径支撑,最主要的就是保留每门学科其本身独有的价值。舞蹈专业院校,将舞蹈作为教学的主业,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组织专项学术研究,开展理论授课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舞蹈的资源配置作用,打造独特的办学品牌和风格,培育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学正在突破专业界限,逐步加入传统体育教育体系。部分院校将舞蹈作为体育必修课的有效补充,加强硬件建设,丰富教学内容,配备专职教师,稳步开展舞蹈教学工作。事实上,无论高校处于何种层次,将舞蹈教学作为必修内容,精心搞好课程设计,有序组织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育人体系,都顺应了社会发展形势,吻合了高校创新发展节奏,满足了大学生对多元化知识与技能的主观诉求。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集聚育人有机元素,健全学生成长架构,促其全面成长。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讲,舞蹈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主要通过人的形体语言,动态化塑造人物思想,形象化表达精神世界,视觉化渗透人的情感,既抽象又具象地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层联系,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心理及健全的情感世界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切身沐浴艺术的甘霖,感受舞蹈的内在美,进而净化心灵,塑造高雅气质,增强审美情愫。舞蹈教学之所以能起到以上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坚持固有的教学原则。原则通常是指推进事物有序运行的科学化依据和合理化准则。具体至高校舞蹈教学层面,就是在坚持课程分层性、选择性、整体性、展示性、调节性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教学的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正确处理素质与应试教育、教师与学生互促、个性与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转化的关系,有效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硬件设施等制约瓶颈,彻底消除“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顽疾。坚持直观性原则。舞蹈的外在展现性,决定着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将“师长”变“学长”,通过动作示范教学、直观教具演示及语言、肢体的运用,丰富外在感知,激发内在领悟,学生由后台进入前台,尽快了解理论知识,掌握舞蹈技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文化知识一样,舞蹈教学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牵引,更需要遵守认知与实践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教学路径中,同频共振,同幅进步。坚持协同推进原则。舞蹈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3]。可以说,离开了领舞与伴舞的支撑,舞蹈的外在形态表现与深层内涵的投射,终将失去运行依托。在把握核心教学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舞蹈教学功能和价值发挥到最大,进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一些高校在我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将育德、育体、育智、育心融入舞蹈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育人潜能,以舞蹈教学的小进步助推“中国梦”的大实践。众所周知,舞蹈的外在表现性,能够促使肢体与心灵的深度融合,有效培育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其目标并非将每名大学生培养成舞蹈家,也不要求其在舞蹈领域取得较深的造诣。大学生对舞蹈理论的熟知、表演技能的掌握、艺术作品的创作,只是舞蹈教学的赠品,真正塑造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补充的是厚重的人文文化,输入的是做人做事的道德素养。另外,学生在舞蹈动作训练中,可以有效矫正不良形态,增强个体敏捷度与协调性。不同的乐曲,不同的舞步,赋予了舞蹈定格与流动的造型,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增强自编自演的创造力。“舞则人之天性”。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促进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舒畅的心情、较强的自信、平和的心态,有望在优美的音乐和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形成,进而缓解精神压力,消解不良情绪,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辩证分析找问题,在弊中认清现状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改进美育教学,开齐开足艺术课”。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音乐、美术教育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基础,但是舞蹈则更多地独立于主流教育之外,多以培训机构,舞蹈教室等形式存在。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将“三学期制”引入教学改革,突出学术研究、专业设计、课程实习等重点环节,拓展教学资源的利用空间,缩短基础知识与前沿领域距离,不断提升学科之间的融合力,增强课程创新发展力。除舞蹈院校外,其它综合类院校集中优势,着力破解同质化瓶颈,努力在特色化办学上取得进展。当前,由于高校改革路径、内容、领域不同,发展基点不一,加之片面强调特色办学,一度关注“话语权”和“显示度”,在特色课程突飞猛进、基础学科相对薄弱的境况下,高校课程很难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高校育心体系坚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协同,搭建教育、创新、服务、文化、组织型平台,构筑社会、基地、项目、课程、专业、多元化机制,需要纳入德育、心理、美育等要素。舞蹈教学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片面强调特色学科的重要性,高校建设的立足点、创新发展的着力点、育心体系运行的依托点将发生偏移。为此,在特色学科的牵引下,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均衡性和育心体系的完整性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点片面地认为舞蹈教育只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这种思维惯性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舞蹈教学的育人育心功能。在一些大学生中间,“心流感”蔓延、心理问题频出,因心理扭曲变形发生事故案件的屡见不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舞蹈的育人环节不容忽视。实践中,有的高校在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上“一锅烩”,将不懂教学业务、不懂舞蹈专业的教师放在舞蹈教学岗位上,致使专业不对口、方法不对路。有的教师倾注于舞蹈实践教学和理论学科研究,人为忽略舞蹈的内涵性,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使舞蹈过于形体化,从而违背了舞蹈的育人价值。在教师这种浅层化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舞蹈的真正内涵了解不透、领悟不深,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因素隐性增长,很容易使其身心失衡、价值观错位。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高校改革新任务、舞蹈教育新内容,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舞蹈教学理念,而有的教师套用老思路、硬搬旧教材,不注重以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为背景,固化以人为本理念,导致教与学挂空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的感悟性无法生成,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舞蹈教学实践证明,“练功式”的教育方法仅把舞蹈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给学生的身心带来的诸多益处。从心理学上讲,心智是思维活动的沉淀与储存,它涵容着智能和潜能,贯穿着学习理论、应用知识与抽象推理。实践中,树立先进的舞蹈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心智的培育和形成,否则,单一的方法、机械的重复,将会阻碍舞蹈育人功能的发挥,制约良性心境的培育。当前,一些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简单采用注入法,单凭“一张嘴、一双手”,输入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一些难以掌握的舞蹈技能,没有结合大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生理特点,科学设置讨论、展示、实践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语言与动作示范性不强,内在激励性不够,缺少有效的思想引导和氛围感染,致使教学方法与大学生接受能力、心智现状相互脱节。从学生个体分析,由于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有的吃苦性差,心气浮躁;有的功利思想严重,总是幻想着一夜成名;有的在“为什么学、为谁而学、怎么样学”等基本问题上徘徊不定,影响着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着眼育人谋发展,在趋利避弊中寻求良策
实践证明,舞蹈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方面,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复杂,其潜存性强,危害性大。在舞蹈教学中,针对一些大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理想信念缺失、职业生涯迷茫等问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采取心理教育方法,全方位打造良性心理环境,多层面渗透心理素质内涵,交叉式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进而缓解心理压力,帮其走出心理误区,校正职业价值取向。一方面,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相结合。舞蹈训练是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化转换过程,也是舞蹈教学的关键环节。训练中,由于大学生骨骼与韧带相对成型,柔韧性不强,掌握表演技能有一定难度,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怕苦怕累情绪。另外,一些大学生急于求成,肌肉或韧带拉伤在所难勉。基于以上情况,如果心理干预工作跟进不及时,大学生思想情绪就会产生波动,进而形成郁闷、烦躁等心理问题,舞蹈的育心功能就会慢慢消失。在舞蹈训练中,要将心理干预融于其中,及时纠正不良心态,使其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全身心融入舞蹈训练。通过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有机结合,搭建多条育人路径,配制“育心处方”,消解心理问题。针对当前一些高校重特色学科轻基础学科的问题,在坚持特色办学的前提下,着眼于大学生全面成长进步,吸收、配备专业舞蹈教师,趟出“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培训之路,提升教师主体素质。将舞蹈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构高校综合育人体系,均衡设置育心课程,使高校宏观教学结构趋于合理。高校舞蹈教学通常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技能表现、欣赏教学。实践证明,高校课程施教的成效,不仅在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规范化的课程运行体系,更在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而校园文化的培育和生成,主要来源于“第二课堂”的开展。针对当前舞蹈教学“第二课堂”路径不多、空间狭窄等问题,要结合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实际,在经费上多“投”一点,在场地上多“挤”一点,以满足舞蹈教学的顺畅开展。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可在校、院(系)两级成立舞蹈教学督导小组,充分调动机关的辅教功能。另外,由学生成立舞蹈社团,适时开办培训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将舞蹈教学蕴含于校园文化,折射于物质形态,充分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增强其文化价值的公共性和实践性。基于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大德实际,一要填补教材盲点。本质上,教材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局限性。社会在发展,高校在改革,而教材的创新远不及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可构建校本、生本舞蹈教材,既要吃透材融进来,又要结合实际走出去。如,区别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划分通用与专用教材,将心理学知识渗透于教材的制定与落实,以育心教学助推育人工作。二要突出人文教育重点。针对一些教师观念滞后的问题,要前置人文教育功能,将教师从单纯的技能教学认识中解脱出来,并运用启发式、激励式、心理干预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感悟性,提升艺术的熏陶性。同进,要坚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舞蹈知识的讲解,融入审美情愫,塑造舞者气质。三要解决教学方法难点。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施教潜能。采取媒体教学法,融入教学课堂,体现舞蹈教学的现代性和科技性;融入心理疏导法,解疑释惑,排解心理障碍,推动舞蹈教学与实践。
总之,对于舞蹈教学育德、育心、育体价值功能,我们要固守坚持;对于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客观对待;理性分析舞蹈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扬长避短,将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效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打开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马钟范 柴觐 于思化 吕娇阳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1.
篇10
一、关于体育的本性的反思
什么是体育?体育界许多学者认为就体育的基本概念不太容易给出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满意的回答。一方面,体育项目的分类越来越细,而且现实中越来越专门化,人们很难明确“体育”包含的精神、意义和价值,无法对体育的意义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另一方面,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好,各类大型比赛金牌总是名列前茅,因此一些人认为体育就是拿金牌;同时,最近几年,休闲体育及大众体育的良好的发展,使人们愈加难以对体育作出统一的概括,从而对什么是体育这一问题产生许多疑问。
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先生1912年创作的《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让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由此可见,“体育”一词并非简单的体质的训练,它所包含意义决非像造出某个产品那样的工具性的具体知识,而是社会、人生方面的一些本原性的东西。显而易见,所谓“体育”,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涵义,乃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的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的追问和探讨。
从最原初、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体育融合体质及智慧的追求为一体,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对自身的探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生的一种反思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对人自身的探索,比如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极限问题;②极强的实践性,即任何体育的形式都是通过身体的表现而实现其目标;③理想性,体育历来是追求完美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对体育的思考,实际上就是人类一种自觉的探索意识,即一种对社会的理性认识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精神的探索,一是对体育行为的探索。但这两者并不是彼此分开、互不制约的,相反它们是统一的。因为对体育精神所进行的思考,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体育的存在对人类与个体的效用,从而使体育对社会与个体的发展变得更有价值;而体育行为的探索实质是其现实性问题的思考与展示,其涵义是说体育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对此两方面问题的研究,不仅表明了体育的真正任务,同时也揭示了体育的存在形式及其与现实中存在的人的关系。离开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体育的意义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体育的这种实践性,要求体育工作者在实施体育行为时必须使体育能有效地对人们加以影响,即使人们真正看到体育的价值。理想性实质上指的是体育自身的一种超越性,它要求体育在扎根生活的同时要超越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理想性表现为一种价值关怀、一种立场,离开了这种价值关怀和立场,离开了这种理想性,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就自然受到人们的怀疑。但是,体育的这种价值,与人们一般的生存的理想或价值又有所不同,它不是追求物欲的那种理想,而是寻求终极的那种理想;不是寻求个人当下成功,而是“寻求生命的意义”,正如顾拜旦所说,体育在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这是体育表现出的一种人生境界。
二、关于体育的功用的一种认识
关于体育的功用,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些质疑。在当今时代,这些质疑愈演愈烈,几乎将要危及体育自身的生存。面对这样的局面,体育界人士常常进行一些辩护,但大多难以超越体育乃强身健体的迂阔之论。客观而论,面对人们对于学校体育产生的轻视,不能仅仅从外部因素方面去寻求原因,而应当从体育自身的现状方面去加以反思。从体育的现状来看,体育自身的原因要比其当下面临的外部环境能够更加深刻地说明问题。体育受到轻视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体育与个体发展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不如说是由于体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体育所寄予的希望和要求。如果要认真地审视这一问题,这便是体育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体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体育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活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众所周知,体育本身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但同时又是一种智慧活动。例如,体育技能的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智慧的要求,它与数理化完全相似,需要学生认真听老师对动作的分析、讲解,并且理解技能学习中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把对技能的理解与领悟通过肢体表现出来。若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不仅仅需要艰苦的训练过程,比赛中还要求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认真准备、研究交战对手的特点,并根据对方的整体实力选择适当的战术,而战术应运中的创新能力又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实践中发现,高水平的运动员无论在智慧与体能方面都是最优秀的。由此说,体育不只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应该说是一种在智慧控制下的实践行为,它从不同方面对包括心理在内的精神系统产生着有效的影响与依赖。
体育对人心理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体育活动中的一些项目有较大的危险性,比如体操或强度较大的长距离跑等。这些危险的项目,在某种意义上激发与培养了学生的冒险意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体育教学中不可能避免的危险性使一些学生可能受到伤害,一些学校也因此取消了这些项目的教学活动。殊不知,只要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来教学,存在的这些危险都不会发生,而正是由于这些貌似危险的因素的存在,才增加了体育本身的魅力,同时增强了人们探索自身潜能的动力。从哲学意义上说,体育是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或人生理想,它主要地表现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反思性的理性思维活动,始终在理论和实践中给人以启迪与智慧。
三、关于体育的一些意见
体育对发展中的人的体质及心理训练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就体育及其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我们的确很难知道,究竟是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体育决定了体育的现状,或是体育的现状决定了体育的现状?因此很难确定到底应从哪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奏效。然而,这种困难的局面并不妨碍我们对体育的任务进行思考。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在体育的目标方面达成某种共识,那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莫大的益处。
体育的任务应当是着重培育人的体育素养。体育素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技能的训练,一是体育精神的培育。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体育自身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要求,由于体育在其自身的内涵及形式上的独特性,使得体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而,技能方面的训练只是基础性的,不能说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在于体育精神的培育。培育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提升人的体育意识、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人生的境界。
而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通过体育提升人生的境界?并在体育教学中行之有效?首先,从理论上提高人们对体育的反思意识。自体育诞生之日起,许多有识之士,如顾拜旦,认为体育是对人自身的探索、推动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如现代奥林匹克起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体育竞赛而实现对人类和平的期望。如果没有这种理论的反思意识,那么体育的发展甚至体育自身都将是不可想象的。其次,增强体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及自身的实践感。一个人的体育素养与他自身的文化品位、知识素养、开阔的视野及远大的胸怀密切相关。体育蕴含着人生经历与人生态度,体育素养、体育精神更是人的实践经验的折光。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由于生活实践及生活阅历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思想境界,体现不同的理论成果。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思考和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出一流的体育学术研究,带来体育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德.顾拜旦.奥林匹克回忆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00-747-3.2007年11月出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