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篇1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得比较好,在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特别在校舍等硬件设施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我驻地附近的这所高中占地几百亩,有宽敞的广场、高大的办公楼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当然还有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体育场等,功能齐全、豪华气派。

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的教室,我们却有一种失落感。教室里挤满课桌,课桌前挤满了学生,学生面前的课桌上挤满了各类教辅资料,与我们当年几乎没有差别。要说差别,就是多了个不能投影的投影仪;多了个不能加热的饮水机,墙上多了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黑板的右上角写着距离期中考试还有155天。学生个个面色青黄,精神萎顿,显然是过度劳累,饮食不佳所致。不同的是桌子上的书明显多了,每个桌子都用书立将不少于20本的书夹在桌子上。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几乎没有别的,因为实验楼太远了,图书楼也不近,课排得满满的,课间短短10分钟连到图书楼、实验楼都不可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讲,很少有别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教育吗?

现代化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 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 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 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 机会均等, 资源共享, 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 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 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 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 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 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 或称全员发展,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 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篇2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从各方面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这就要求德育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还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科学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保证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人类文明史上,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带来了教育技术的全面更新。这种深刻的变革必将对德育课教学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改革

当代中职学生不论是政治观念还是思想认识、道德行为都带有明显区别于信息时代前青少年的特征。他们并不是盲目地“惟书”“惟上”,不加分析地接受广播、电台、书本、教师、家长的要求,而是十分注重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切身感受。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中职生是现代应试教育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下的落选者,心理问题多、厌学情绪严重、行为习惯差是他们给大众的印象。如何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找回自尊,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是全体中职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将之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

本研究对中职德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是从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确定哪些内容、哪个环节适合使用何种现代信息手段。同时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中职德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引入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是视、听、触等多感官的人体外部刺激,比单纯的“听”效果好得多。

1.多媒体课件中插入的图表和图片,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示当节课程知识的条理与逻辑关系,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物品的外形和结构,可以简单清晰地再现事件的人物与情感。如:对学生进行禁烟宣传,苦口婆心讲道理,比不过一张肺癌患者腐烂的肺叶照片更有说服力。在交通安全教育中,一张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照片就能瞬间起到警示目的,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多媒体课件播放的优美的音乐,能更快地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在情境中思考和体验。例如,教学《生涯规划》课程的“生涯幻游”内容,在安静空灵的舒缓乐曲声中,连最调皮的学生都安静下来,沉浸于对自己未来的幻想。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中,师生一起跟随《向快乐出发》的音乐,共同歌唱起舞,掀起了欢乐的浪潮,激发出奋斗的勇气。

3.多媒体课件的视频片段和动画,则最能吸引学生的关注,鲜活的人物、缤纷的色彩、有意义的故事,使学生既集中了精神,又能结合情节进行学习思考,反省自身。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播放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案例视频,学生观看这种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犯罪案件时十分认真,并能联系学过的法律条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事件中往往参杂着错综复杂的人情法理纠葛,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黑白分明,学生各持所见,甚至激烈争论。经过讨论,大大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人机交互学习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的中职学生,年仅十六七岁,已经有不少人是“资深游戏玩家”和“拇指一族”,他们对游戏界面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如果在德育课程学习中,使用交互软件和平台进行教学,使教学带有游戏性质如:学生

软件中做练习题,每次答对,都会跳出“恭喜你,答对了!”,学生像在玩游戏一样,乘胜追击,乐此不疲,必定是学习兴趣浓,学习效率高。而且交互式软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同时能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快慢。这种自己作主、自己决定的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责任感。

(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有效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上把上网称为“网上冲浪”,大概是因为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和求证的素材,这是过去传统课堂教学,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读课本中陈旧稀少的德育故事远远不能比拟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开放性探究学习任务,如:“本专业职业群探索”,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目录和网址,学生上网查找,完成任务,并制作研究报告课件,最后由学生进行展示和汇报,全班讨论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发挥,提高了学习能力。通过经常性地浏览,学生们增长了见闻,开阔了视野,还能够形成接纳和包容的健康心态。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郭琴.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0(6).

[3]曾小苑.谈中职德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前言

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学科在学生化学素养、科学精神、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化学知识抽象、深奥,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学不会、不愿学的学生普遍存在。面对这一局面,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战略,引进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人增强化学教学形象性、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融合路径进行研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升学生听课效率

学生在上课之前认真预习课本,上课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听课也就更有目的性、针对性。然而,很多学生预习方式不科学,其课前预习仅仅停留在浏览课本、背诵概念和公式等层面,这样的预习费时低效,不能发挥出真正价值。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一局面进行改革,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以《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为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首先,化学教师仔细、深人研究教材,掌握本节所讲内容。其次,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再则,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符合实际学情的微视频。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化学学习能力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如“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且能够使用NA进行计算”等,设置相应的练习。最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观看微视频,在看完微视频之后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这样的课前指导能够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预习,加上微视频的指导,学生可以实现高效预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精彩课堂导入,唤醒学生听课兴趣

课堂导人十分重要,但是很少有化学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在很多教师看来,课堂导人占用时间,会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实则不然,精彩、有趣的课堂导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虽然占据一定的时间,但是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讲解《硫和氮的氧化物》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空气质量预报图片,图片中的“城市主要污染物”一栏中包括可吸人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对学生来说,这样的预报图片比较常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会是城市污染物,它们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利用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再给学生呈现出酸雨危害环境的图片。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可视化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讲解抽象化學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各种元素、离子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高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理解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换言之,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抽象的、肉眼看不见的知识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吸收,并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效内化”。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变化以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动漫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相较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绞尽脑汁地解说,这样的视频呈现能够促进学生快速理解、消化。不仅可以减轻化学教师教学负担,还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实验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难以开展,如教学时间紧凑、化学实验试剂或仪器缺乏、实验具有很强的危险性等。这些情况下,化学实验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甲。此外,化学实验一般仅操作一次,而学生难以在仅有一次的实验中完整地记住实验现象、实验操作过程等。上述这些问题,在信息技术的介人下均可以得到解决。例如,在进行有关于硫酸的化学实验时,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硫酸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化学实验现象以及操作过程,又能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又如,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或者实验现象稍纵即逝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讲解,利用多媒体的慢放、暂停功能,一遍放映一遍讲解,使学生做到充分理解、有效掌握”。除此之外,在每一次讲完化学实验之后,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化学实验视频给复制给学生,让学生课后的时候再次观看,通过反复观看做到透彻理解。

五、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促进学生吸收消化

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每节课的容量都比较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很多学生经过课堂上的学习,产生了很多疑惑,还有很多尚未弄懂的知识点和问题,这些都需要课后的时间去解决。然而,很多时候,学生仅仅凭借自己个人力量无法做到除所有的学习障碍。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化学交流群。一方面,化学教师让学生将自已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疑惑或者课上还未弄懂的知识点等发送到群内。化学教师则在群内给学生解答,其他的学生若是能够给予解答的,也可以进行解答。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可以以微信群为平台,经常在群内给学生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如视频、文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这样的学习平台,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化学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不再累积,而是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这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这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篇4

一、体系的构成

“至善教育理念”由“核心理念”和“四维理念”两个层面构成:

第一个层面呈现理念的核心内容,为“核心理念”——“人本发展,止于至善”。关键词是“人本”和“至善”,前者是大前提,是基本原则,后者是落点,是发展的目标,故将区域教育理念简称为“至善教育理念”。

第二个层面依据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从公平性、优质化、终身化、开放性四个维度分解和阐述核心理念:维度一是教育的公平性,表述为“追求公平”;维度二是教育的优质化,表述为“达致优质”;维度三是教育的终身化,表述为“服务终身”;维度四是教育的开放性,表述为“深化开放”。

二、理念的内涵与提出依据

(一)第一个层面“人本发展,止于至善”,涵义界定为:区域教育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1)“人本发展”

我们这样阐述“人本发展”的含义:教育发展着眼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教育发展依靠人(教师等一切人力资源),教育发展的成果为人共享(教育公平、均衡)。

(2)“止于至善”

我们这样阐述“止于至善”的含义:区域教育以至善至美为终极目标,追求卓越,创造卓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建设幸福花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第二个层面“追求公平、达致优质、服务终身、深化开放”。

1.“追求公平”

我们这样阐述“追求公平”的含义:以城乡一体、高位均衡为着力点,保障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提供人人有选择、生生有个性、个个能成功的教育。

2.“达致优质”

我们这样阐述“达致优质”的含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创造优越的教育条件,提供优质的区域教育服务,谋求优良的教育质量,培养优异的现代人才。

3.“服务终身”

我们这样阐述“服务终身”的含义:一是教育过程奠基终身,教育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二是教育体系关怀终身,建成类别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相互贯通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4.“深化开放”

我们这样阐述“深化开放”的含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和高度包容,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适应国家中心城区副中心、空港门户城区建设需要。”

三、理念的实践

(一)坚持“二十字”工作方针——为理念实施提供工作原则与总体要求

在本区规划纲要中,我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并使之与区域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一是把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二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三是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导向,五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实施“十项重点改革”——通过改革促动发展

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本区规划纲要中,“体制改革”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本框架整理出以下十项重点改革:一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公民办协调发展的办学体制,二是完善“上级支持、以区为主、镇(街)补充、社会资助”的教育投入机制,三是建立政府为主、成本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民办教育管理体制,五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六是深化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七是完善中小学入学和招生考试制度,八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九是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十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三)实施“十项重点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发展

本区《教育规划纲要》根据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拟定了十项教育重点工程,力求通过项目带动发展:一是学前教育改革工程,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两项工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是深化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四是现代教育装备工程(教育设备标准化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五是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工程,六是中等职业教育集群化工程,七是民办教育扶助工程,八是师资队伍整体优化工程,九是科研兴教工程,十是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篇5

就电子商务交易额而言,B TO C交易额由3.9亿元增加为25亿元,年均增长153.18%,同期,B TO B交易额由767.7亿元增加为1784亿元,年均增长152.44%。可见,就增长速度而言,B TO C交易额的增长快于B TO B交易额的增长,慢于网上购物人数的增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企业之间成交量大于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成交量、网上购物人数数量增长高于个人与企业之间成交量的增长、点击次数高于成交次数的特点,说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成熟。

事实上,国外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仅就网上购物人数占网民人数的比重而言,2002年3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购物者在网络使用者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5%,其中,美国最高(32%),保加利亚基本没有网络购物者(见图4)。相对而言,中国的电子商务差距甚远。

流通产业人员素质指数

流通产业人员素质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在流通产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通过流通产业人员素质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可以衡量中国流通领域人才素质的现状、差距及今后人才培养、教育的重点与方向。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以行业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批发和零售业中大专学历的比例为4.1%,本科为0.9%,仅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住宿餐饮业;在以职业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商业服务人员的大专学历比例为2.8%,本科为0.4%,仅仅高于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以受教育程度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商业服务人员的大专学历比例为6.2%,本科为2.7%,研究生为0.7%,仅仅高于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因此,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中国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从原有的庞大指标体系中筛选、抽取出来的这十个方面的核心指标及其运用分析出的部分结果,虽然不可能覆盖流通产业的全部,但基本囊括了最主要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目的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表达和评价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真实情况。

另外,还有两类核心指标及其具体设置问题很重要,但比较复杂,暂时空缺。一是非国有经济在流通产业所占比重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状况;二是流通产业领域的诚信指数。这类指标如何精确化、数量化、可操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建立和分析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的几点思考①

建立和分析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时,要注重宏观研究

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要注重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对流通现代化进行审视,提出宏观层面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在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的选取比较分析时,要力求从宏观视角考察和提出问题,从而使流通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流通产业内部的事情,而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力求为流通现代化问题进入宏观经济研究层面提供新路径、建立新平台。

在建立和分析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时,要注重趋势、对策研究

不仅要注重对流通现代化程度的测定与衡量上,更要注重为中国流通现代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趋势分析上。要根据宏观思路和中外对比分析的现状与差距,针对中国国情,提出切实依托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强化流通功能,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能,加快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对策。中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创新,塑造传导机制,提高流通效能,优化产业结构,完成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突出强调“第三个转变”,强调首先从宏观层面解决问题,是从中国的实际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绝非画蛇添足,也不是对“两个转变”的简单重复。时至今日,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地区无不叫喊“资本不足”、“资金短缺”,但同时又放任经济节奏的缓慢、迟滞和结构扭曲,任凭已经投入的巨额资本沉淀、凝固或隐性闲置。现在看来,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到处缺钱”,而是循环太慢,缺少“动感”,几个钱不顶一个钱。

将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结构评价体系

一是督促政府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过程中更加重视流通产业的运作,并通过对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的细化和分阶段目标的设置,使运行质量和结构问题更加精确化。二是科学地评价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到改善,为工商企业加快资本周转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援助。三是通过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指数的分析,使更多的人了解,流通现代化绝不止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事,更要关注农村和中西部;流通现代化也不止是第三产业的事,更首先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头等大事。

上述各项指标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分析研究中应注意其时间性和连贯性

由于数据难以获得以及比较复杂等原因,有些指标(流通环境、诚信指标、国企改革等)没有编入到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体系之中,但我们一直在关注,一旦条件成熟会马上补充进来。因此,上述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做相应的调整。 (全文完)

参考资料:

1.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贸参考,2003

2.宋则,加快流通创新,促进流通现代化,财贸经济,2004(4)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03,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4.江小涓等,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姜玉山、朱孔来,《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统计方法》,2002年第1期

6.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统计方法》,2002年第7期

7.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部、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8.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

9.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业白皮书(2002)》

10.国家经贸委市场流通局,《中国连锁经营现状、问题和趋势研究》

11.《中国连锁经营年鉴(1999-2000)》、《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1)》、《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2)》,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和2002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当前,现代化的大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现代化改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是历史的需要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转型的过程。①目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表现为:经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现代转型,但是社会价值观、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理念、人格特质的形成和文化的转型依然没有完成,或者说是正在进行中。近期,中央政府相继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其中都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只有启蒙思想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共识后,加之以有效的集体行动和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②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输入,以及我国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诸如道德失范、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等,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复杂的环境。受中国传统的影响,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一切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人本主义思想尚没有达成共识。现在,很多制度设计都无视教育对象的差异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未能紧跟形势的发展。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未实现广泛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还存在学校关注度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现代化手段不足等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高校还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的使命感,积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积极作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在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革。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和受教育的实践活动,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更加突出。③思想政治教育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则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进行现代化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包括施教者和受教者),客体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载体等,因此,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就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入手,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进行现代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教育者的意识、观念要实现现代化。教育者要结合实际和社会需求培养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具有了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方针、目标、主题、任务,并得以顺利实施;其次,受教育者的意识、观念要实现现代化。社会的急剧发展,促使人的知识结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观念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日益增强,这就同时需要意识、观念的现代化。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他们需要具有科学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法律意识、自我意识以及人文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精神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而竞争意识也是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首要表现。但这还不够,要想走向世界,就应该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要具备开放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同时,还应具有法律意识。只有具备这些意识,才能打开社会的大门,才能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空间。有了现代的意识,还应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世界观,其关键就是要学会做人,同时要陶冶情操,增加发展动力。

第二,能力的现代化。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纪,教育也必将是高度信息化的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作为其主要载体,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来源。我们应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他们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具有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开创美好未来。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现代化建设。主体现代化为客体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客体的现代化必将进一步推动主体的现代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代化,其客体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同步进行。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网络信息化对当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时刻把握机遇,坚持与时俱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第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不仅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许多工作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在课程教学中,应结合信息现代化的实际,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努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同时,要开发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搭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网络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提交批阅、考试考核等全部教学内容的网络化,探索边讲边练、网上讨论、在线答疑、网上考试等的教学新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主渠道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拓展其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如建立现代化的党员引领性机制;现代化的学风建设机制;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改善民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健康成长;强队伍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效途径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把单一转变成复合,避免空口说教和形式主义,把简单转变为复杂,运用多学科知识,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建设、门户网站建设、博客、手机报等专题网站建设。及时了解、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交流障碍,使一味地说教为互动交流所代替,由此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上、内容上、模式上等方面,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改革和探索,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篇7

1.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理解窄化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强调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更多地强调知识的应用。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是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或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是同层次且等值的。

2.职业教育政策支持相对薄弱

与瑞士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瑞士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设有直属联邦议会的职业教育联邦委员会,各州设有理事会,全国性的学科委员会参照行业要求和欧洲标准规范职业教育体系。美国、英国等国政府近些年来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用于扩大技能培训以及改善教学设施。而我国还未能够形成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度。

二、对职业教育新的认知和探索

纵观整个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创新还是从构建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对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认知也需要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开放性教育

职业教育连接了职业与教育两大领域,因此,职业教育应突破“围城”,大胆创新。当前的学者则认为,企业及工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发源地,知识的传导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的。强化与行业的企业的合作,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具体来说要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职业教育是体现人性、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

学校必须把育人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同时,还要做到面向人人,即建立面向人人的学习方式,创新办学模式和改革教育内容,为不同对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

3.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60-05

大学文化建设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动力。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使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教育制度和管理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物质条件的改善,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大学制度的完善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则关乎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并深层次地作用于办学的实践路径,影响了大学“四大职能”的实现。这种精神层面的影响正是大学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如何发挥大学文化的力量,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本研究旨在构建“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自强”的理论框架,阐释如何以大学文化的力量,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基础。只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才能知道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建设高质量的文化,实现文化自强,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以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自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于:以大学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责任,激发“大学人”担当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以大学的“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文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以大学的“文化自强”,形成品牌文化,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一、以大学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责任,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

1997年,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命题,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张楚廷教授认为“大学独特的文化,当然需要独特的文化自觉,自觉其文化之深邃,自觉其文化之独特,自觉其文化之意义与价值,从而,自觉到大学之为大学”。大学的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大学是知识分子最集中和最活跃的地方,理应保持“先觉”。大学如果缺乏文化自觉,就容易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这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背离。

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大学文化自觉的实践,重在培育文化责任。首先应是大学使命意识上的自觉,勇于担当大学在新时期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次,从大学办学实践规律来看,必须在质量建设和特色发展上高度自觉,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的大学,迟早是要消亡的大学;特色则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

1.发展使命上高度自觉

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必须对文化有一种促进其发展的担当,有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有一种理性革新的使命。一要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当前传统与现代、雅致与庸俗、一元与多样、本土与外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大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的责任。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包含对大学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自觉维护,包含着对大学文化传统的主动发展和创造。这种主动发展和创造,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品位、文化价值追求的实践之中,体现出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对当地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关切和贡献之中。三要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安全是国家的深层次安全问题。西方的文化霸权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大学应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以战略的意识、世界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不断彰显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2.质量建设上高度自觉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因此要在质量建设上高度自觉,形成一种新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甚至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心智模式,在背后支配着大学的整个质量活动。优秀的大学质量文化能够体现大学的使命与办学理念,是大学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统摄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一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的育人文化的要求:质量是核心。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文化的独特基础,它最能代表一所大学的核心理念与精神。因此。育人文化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二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的科学研究文化的要求:创新是重点。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建设科学研究文化的本质是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潜心科研、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三要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的服务社会文化的要求:合作是关键。服务社会文化的特点是进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对话,关键是培植合作文化,以合作的理念,开放的机制,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大学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

3.特色发展上高度自觉

大学缺乏个性,千校一面,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同质化现象阻碍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求实”字样的分别有68所、65所。校训普遍存在“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缺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一方面,办学特色是形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大学要清醒地分析竞争主体,找准竞争优势,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如地方院校要与“学术型大学”、“重点大学”注重培养“学术型”、“精英型”人才的发展模式相错位,走“应用型大学”之路。另一方面,要以大学特色文化凸显办学特色。一种大学文化是否有活力,是否有竞争力,在于其是否彰显了学校的优势。大学特色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熏陶、思想引领等功能对办学特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英国牛津、剑桥的博雅之风,德国柏林、海德堡的研究之气,美国哈佛、耶鲁的引领潮流,巴黎高师激荡灵魂的“高师精神”等,都是以特色文化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典范。

二、以大学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文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创新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生命,是大学文化的存在之本和发展之源。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大学文化。走出当前“千校一面”的困境。要以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彰显办学特色。大学的文化创新是一个体系。关键是要抓住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下的育人文化、科学研究文化、服务社会文化的本质要求。

1.在人才培养中打造特色文化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与研究型大学或重点大学错位发展,打造“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能力为本、重在应用”,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贯彻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为主的原则,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迁移与应用。能力为本是对传统“学历为本”的育人观念的超越,能力为本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重视文化“化人”,使学生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深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以更好地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

打造“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可以通过“创业+专业”的教育模式。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创业教育学科和教学研究体系。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中创业教育正在逐步开展,如一些高校开展了“依托创业先锋班改革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等。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一是缺乏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创业学相关的学科发展缓慢。据统计,美国已经在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2200多门创业课程,其中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创业学相关学科发展最快。我国创业学相关的教材和课程不足,创业课程的开设没有系统化。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系统。二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衔接,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因此,进一步融合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中的师资、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局面,营造“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氛围。

2.在科学研究中打造特色文化

目前大学的科研存在着上不着天,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下不着地,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因此要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社会需求”为主线,打造“顶天立地”的创新文化。一是培植崇尚科学的学术追求。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学术制度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英国剑桥大学的纸片文化,对培植学术追求具有特殊意义。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叠叠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走廊、过道……甚至连厕所里都有。这些小纸片是为教授、学者们摆放的,以方便他们随时记录突然冒出来的灵感,也成就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思想、创造、发明和发现。二是建立跨学科的组织文化,进一步激发以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和团队之间的协同攻关,对有组织的跨学科的重大科研、团队合作、交叉学科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等进行倾斜支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三是做到“立地”,使科研有用武之地。在科研选题上,要“水土相服”。学校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真正摸清当地风土人情、产业结构等特点,消除科研与地方发展需要相“排斥”的现象。在研发的过程中,加强与当地企业的互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并积极吸收企业的研发力量,提高研发的效率;在科研的结题阶段,注重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提升科研成果的研发效率。

3.在社会服务中打造特色文化

通过大学的学术文化与社会的创业文化的交融发展,把办学之根深深扎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中,以争创服务地方的出色业绩实现高校的自身价值,走校地协同创新之路。

找准服务地方政府决策中的切入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特色,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密切关注、主动跟踪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瞄准政府需求,并通过主动调研、走访政府、行业协会等方式,主动了解情况,发现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智力优势,逐步成为企业、政府的“合作者”、“智囊团”,有效地输出学校的思想、人才、成果。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中找准着力点。一是构建服务地方的机制,建设校地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用”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研讨,掌握地方产业、企业需求信息和高校的科研成果信息,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二是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在学校、学院、团队等多个层面,搭建面向区域的虚拟运行与实体操作相结合的各种研发平台。如校企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网络合作平台等。三是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研发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教学与科研人员互聘合作等形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支柱产业发展与新特产业崛起,也提升学校的质量。

三、以大学文化自强,形成品牌文化,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大学文化自强与文化自觉、创新是一个整体。大学文化自强,是大学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标,使大学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文化自强的典型特征是大学品牌文化的形成,从而实现大学文化从特色发展向品牌发展的跨越。为实现文化自强,大学可以通过战略规划推动品牌文化建设,以文化名片塑造品牌文化。

1.以战略规划推动品牌文化

构建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自强的战略框架。文化自觉是基础,是为了激发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文化创新是手段、方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的目的是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三者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文化自觉阶段,要注重责任意识上的高度自觉、质量建设上的高度自觉和特色发展上的高度自觉;在文化创新阶段,要在育人过程中创新文化,在科学研究中创新文化,在服务社会中创新文化(参见图1)。

践行基于传统、面向未来――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战略思路。当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生命力、品牌是目标。文化品牌的打造则首先要基于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同时要面向未来,创新文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文化,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进而推动品牌文化的建设和进行品牌学校的打造。《盐城师范学院文化建设纲要》提出了“培育高境界的文化精神,体现高效率的文化管理,开展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建设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环境”的品牌文化打造思路。

2.以文化名片塑造品牌文化

领导、教师、学生是大学延续的根本力量,是大学组织的骨架,他们也是大学文化自强的根基。大学的文化自强则是经历文化自觉之后,依靠文化创新逐渐实现的。为了塑造品牌,建议打造“领导、教师、学生”三张文化名片。

领导文化名片。校领导是学校品牌文化的“招牌”。一张薄薄的校领导名片却应反映一所学校的厚重底蕴。校领导应具有独特的教育哲学,善于洞察和找准学校文化的发展点和增长点。梅贻琦的“大师”论,竺可桢的“求是”精神均是流传的典范。同时校领导应善于汲取传统文化、关注当代文化,融人多元文化、切入热点文化,以彰显名片的魅力、增加名片的影响力。如最近几年的“根叔现象”,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30次掌声打断,现场7000余名学子数次起立高喊“根叔”,原因是一位大学校长以草根精神,及时汲取当代热点文化,契合学生心灵,与学生实现了有效沟通并获得信任。

篇9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教育与社会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发展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在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发展等主要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即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国情。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也必须建立在国情(社会发展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国情)的基础上。

2、信息化对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

2.1、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更新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民主、开放、协作、交互、共享和创新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精神内核”,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成才、选择性学习和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等理念本质性相符相融。信息化教育的“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和系统开放化”等特征,能更多地满足学习者对个性化、多样化、公平和均衡等的需求。

2.2、信息化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技术带给教育最核心的是改变的精神。特别是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为发现学生个体差异、支撑个性化教学、评价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十二五”以来,浙江省以“融合”为核心,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先后开通了浙江教育资源网、浙江职业教育资源网、浙江省学科网络教研平台、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建成近千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和一批微课资源,建成15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教师网络空间覆盖率近70%;城乡同步课堂、网络学习社区、空中课堂、网络研修共同体、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2.3、信息化助推教育普及和均衡

从技术属性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一方面扩展了教育机会,另一方面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资源配置公平,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两轮“农远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基本建成浙江省教育计算机专网,实现省、市、县、校的高速互联互通,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建成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素材资源、视频资源、学科资源、网络空间等多种形式为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使偏远山区、海岛地区的教师、学生能够分享到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地区、学校之间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3、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

3.1、逐步形成一个核心理念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推进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个核心理念,是综合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是教育改革发展对于信息化的本质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个核心理念决定了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3.2、坚持两个基本思路

就是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针的基本思路,其中应用驱动是推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关键环节,必须始终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重点要推进三个“用”,即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课堂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普遍用是要求所有具备条件的师生都能用、都要用;经常用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用的时候都要用,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态化,使广大学校、教师、学生想用、爱用、习惯用。机制创新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努力构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特别是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引,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机制,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试点先行、典型引入的推进机制,协同推动的管理机制等等。

3.3、落实三个层次战略部署

第一个层次是中长期层面的规划,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于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第二个层次是中期层面的规划,就是十二五期间提出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的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部署。第三个层次是近期层面的部署,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当前七项重点工作的部署。三个层次的工作目标任务是一个整体,基本形成了新时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整体安排。

3.4、专项行动方案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落实,需要将宏大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细化分解,根据不同时期进行任务分解。教育部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教育信息化专项行动方案。2014年的教育信息化专项行动方案取得了可喜成果。例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截至9月底,全国5.9万个项目教学点中,除尚有少部分偏远教学点还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外,其余项目教学点已全面应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又如,“宽带网络校校通”项目,仅2014年第3季度,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增实现网络接入学校2262所,新增多媒体教室7.6万间,新增建有多媒体教室学校7126所。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1132个区县建设了教育城域网;61.2%的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网络接入。

3.5、企业参与建设

教育信息化从来都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与相关企业密切相联。国家教育部与相关国际与国内企业创新了合作机制,无论是国际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快速推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已全部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合作协议,共同支持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企业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参与学校宽带网络建设,而且体现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研究与人员培训。例如,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就先后资助了许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推进的科研项目;根据教育部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了“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微软、英特尔等国际企业推动了“微软携手助学”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起到了引领、示范以及推动作用。许多专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其与具体区域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也在扎实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总而言之,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随着网络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换代的,同时,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得到我们的重视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4,20:39-41.

[2]王善迈.创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科体系[J].教育与经济,2012,01:1-3.

[3]范坤.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篇10

关键词 中学生;人格教育;实施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阻碍了中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继而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以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为内容的教育。

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人格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重塑国民性格,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或任何一国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人民生活的现代化,依靠高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素质应是国民素质最核心的内容,不可或缺。因此在中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则关系中国的现代化走向,也是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现在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或者是检查,或者维护某种秩序,其态度粗暴、手段野蛮,;我们的一些公民法制观念淡漠、公德意识差,或者是遭到不法侵害,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中学生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重塑国民性格,为现代化的中国培养合格公民。“历史乃人文之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学习历史,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积蓄人类的发展经验,培养综合的判断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于人类的文明建设和改造,培养敏锐的社会观察与批判能力。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确立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措施

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科,包括了人类已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学习历史能最好的了解,领悟人文精神,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古为今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的道路。

2.见贤思齐,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要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