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零基础学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零基础学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零基础;生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各学科建设深化改革,如何把钢琴专业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都在深思的问题,很多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校基础较差,毕业时专业水平一般,在就业上屡屡受挫,以致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改行。追其根源,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笔者根据凯里学院音乐学院的情况,对高校学生“零基础”学习钢琴的局限性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基础差、起步晚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贵州本省,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钢琴学习的普及率较低。很多的家长也没有相当的经济条件来让孩子学习钢琴。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里兄弟姊妹较多,父母都靠务农、打工养家,生活拮据。很多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受过钢琴学习,甚至有些学生都未曾见过钢琴。钢琴本身作为器乐类中较难学的一门乐器,是需要经过长年累月刻苦学习才能学出成绩,这无疑是本校学生学习钢琴的一重大问题。
钢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音乐素养知识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钢琴学习的成效。识谱、节奏是钢琴学习的基础,本校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也未曾接受过相关的学习,很多同学连五线谱都不太熟悉,所以在后面的钢琴学习中甚为“吃力”。一首599前部的练习曲对于有相关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识谱和基本弹奏,而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则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课中,经常会出现识谱错误、节奏混乱的情况,尤其在变化音、调号较多、节奏有变化的作品中。有时还会出现双手节奏不对称的问题,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把错音、节奏这些基础问题改正过来。所以老师在钢琴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要进校系统的钢琴技巧的讲解,还要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
二、生理上的局限性
大学生进校时都差不多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身体生理条件已经形成,可能有些同学从生理条件上不是那么适合学习钢琴。
首先,从运动器官上看,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等骨骼肌肉都已经发育完全,各项身体机能都已成熟。很多同学在进校之前又未接受过相关的学习,所以在学琴时大都出现手指紧、手腕僵硬、发力呆板等问题。手指紧张、手腕僵硬基本上我校零基础学生中80%都存在这个问题,手指很难独立抬高,尤其是4、5指,力度较差。有的同学为了让手指弹奏出结实的音,就想借助手腕的力量压,这样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手指得不到正确的练习,手腕越来越僵硬。生理条件上的欠缺和不足对钢琴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虽然通过长年累月的手指技巧训练,能弥补一些生理上的不足,但耗时太长,而大学生学制短、学科门类多,所以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大成效。
其次,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来看,很多学生并未经常接受听觉上的训练和熏陶,导致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较差。在钢琴的触键、发力方式、放松状态的感应上相较于学习过钢琴的学生差距较大。对节奏、旋律线条、音色变化没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和听觉分辨的能力。
三、心理障碍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表演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由于进校以前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相较于有基础的学生心理难免自卑和不自信。来上课时怯头怯尾、战战兢兢,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在琴房练习时都可以把技巧、速度很好地完成,但一旦上课或是考试或是开音乐会的时候就会弹得“乱七八糟”。钢琴是一门表演性的艺术,必须要接受舞台的检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学好钢琴的条件之一。短暂的钢琴学习很难取得较大的成效,加上学生本身心理不自信对钢琴学习较槲肪澹长此以往便很难学好钢琴。学生从信心满满地开始学钢琴到慢慢的不自信、自卑,到最后慢慢放弃这门学科。所以,克服好心理上的各种困难,也是零基础学生学琴的关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零基础的钢琴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学生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弹奏方法和练习方法,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好好把握宝贵的四年学习时间还是能够学出一定成效的。以上是本人对高校零基础学生学习钢琴局限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对高校的钢琴教学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德育 中职英语教学 渗透
一、引言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德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生基础较差,如果采取中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中职学生,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就如何把德育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淡谈自己的看法。中职学生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渴望得到肯定,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感教学
德育中的“德”即情感策略。情感策略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英语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增强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思维,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意志旺盛、精力充沛、想象丰富活跃、思维敏捷深刻、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减弱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情感教育。
1.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
1.1在中职教育中,深入教学内容的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而且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文章任务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自己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
1.2用言语来表达情感
教师在上课时应充满激情,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那么他们对老师会更加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对英语有种恐惧,认为学好英语是不可企及的事情,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对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并放大学生优点,让学生肯定自己,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常用“Very good”“You are so clever.”“You have done a good job.”等话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1.3用表情传递教学内容的情感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一种交际环境,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有助于语感的培养。但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学生而言,英语始终是不可企及的学科。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词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老师:“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please?Put up your hands.”时,可举起自己的手予以示范,同时满含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英语中的德育教育。
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德育教育。中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向学生渗透德育。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我在中职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有学好英语的能力,但由于对英语缺乏兴趣,最终导致放弃英语学习。当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应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较差,所以大多数在英语课堂上缺乏学习热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把教学内容简单化、趣味化。比如在英文字母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反映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教学效果欠佳,我采取兴趣教学法,使学生从字目的形象上记忆,如字母k的小写形式就如同怀孕的妇女,这个比喻使学生立刻记住了所学内容。
2.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1)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2)为达到该目的而作出一定的努力。学者Gardner和Lambert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综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类。前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等(束定芳,1996)。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就业没有帮助,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学好英语帮助就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动机,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逐步从“工具型动机”转变为“综合型动机”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
2.3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情感和认知是紧密联系的。积极的情感使人努力克服困难,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必定爱戴和尊敬其教师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会转移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上,从而主动积极地学好该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精神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教育,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并善于用表情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大多数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受老师重视,自卑心理很强,但他们却又异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爱,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培养学习的积极性。若中职英语教师能够爱生如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那么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这篇文章重点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中职学校英语的教学可行性,从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入手,指出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不同之处,并对英语教学作出客观的评价。要使中职学校英语教育的现状立刻改变绝非易事,中职教育并非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要将德育教育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英语课程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河北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略;广告定位;广告策划;广告传播
作者简介:姬晓惠(1974-),女,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广告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1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130-03 收稿日期:2007-06-06
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理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与提供给顾客或者潜在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来源的信息的流程,以驱动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保持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忠诚度”(2002)。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强调将整合思想运用到企业的营销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种营销传播渠道,协调实施,实现与目标顾客的有效沟通。尽管整合营销传播宣告单纯过分依赖广告传播以实现商品营销的时代的结束,但这并不代表广告不再重要或行将灭亡,广告在IMC战略中仍然应该居于首要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整合营销传播甚至是广告的一种广义延伸。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对广告的定位策略、策划和传播策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光广告定位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从另一方面即营销传播的层面,明确提出营销传播整合的概念,着重强调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与宣传、人员推销、直接营销等各种营销传播推广要素的组合与协调(张金海,2002)。广告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广告定位就是广告主与广告公司根据社会既定群体对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把自己的广告产品确定于某一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的目标消费者出售,以利于与其他厂家产品竞争。
从依赖广告传播到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变化过程,是企业经营理念变化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它们同时又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环境条件的变化。
在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面对的主要矛盾依次是产能问题和质量问题,由此形成了企业经营的生产理念和产品理念。与生产理念相适应,广告定位体现了一种“告知型”的观念。大家通常认为广告是企业付费的商品宣传(范登・伯格,2006),即把广告服务定位成销售代言。卖方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局限于大众化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形成了企业经营的所谓产品理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美国的罗瑟・瑞夫斯提出广告应有“独具特点的销售说辞(UniqueSeHing Proposition,USP)。他强调在广告中要注意商品之间的差异,并选择好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特点作为广告主题(1998)。”
进入富裕经济买方市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市场开拓和产品趋同问题,进而形成了企业经营的营销理念。企业的广告思想都以树立品牌形象为核心,以推动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大卫・奥格威最著名的命题之一就是,“每一广告都是对品牌印象的长期投资”。这种思想演变的结果就是广告应使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位置。正如艾・里斯和杰・特劳特所指出,“想在我们传播过多的社会中成功,一个公司必须在其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创造一个位置”。“在定位的时代,去发明或发现了不起的事物并不够,甚至还不需要。然而,你一定要把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首要之图。(2002)”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信息竞争、意识竞争等发展到企业的整体性形象竞争。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要求广告在销售代言的基础上,协同其他资源,走向整合营销传播,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广告定位思想也进而发展为系统形象的广告定位。这种广告定位思想变革了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定位的局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也改变了以前广告定位的不统一性、零散性、随机性,更多地从完整性、本质性、优异性的角度明确广告定位。
二、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
整合营销传播本质上是以达到与受众“一对一”沟通并促进购买和形成忠诚顾客为目的的一种系统营销观点。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主旨在于影响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那么该方案的策划就必须紧紧围绕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这个轴心来开展,自始至终贯彻“由外及内”的指导原则。我们从广告心理学角度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与以往广告策划依据上的本质差异。
1、广告策划以消费者的心理图式为基础
广告策划要建立在消费者资料库的基础上。策划人员首先要分析不同类群顾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诱因是什么;然后要考察本品牌产品是否适合该类群体,并挖掘本品牌产品更深处的新颖性及存在于产品中的惊奇,同时还要考察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又是如何认知它们的;接着,通过与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品牌网络构成,进而明了本品牌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以及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是怎样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本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利益点和独特的品牌个性。若广告讯息不能影响或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图式即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类别网络,那就很难达到和实现预期效果。舒尔茨等人基于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并结合广告理论,提出了“由外而内”的全新观点,其核心就是要在了解消费者心理图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达到改变他们心目中品牌网络类别之目的,即在消费者心理上的到位。
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广告讯息传播特点,有关研究认为,广告受众(消费者)对广告讯息加工有两层意义:一是认知,包括选择、加工与储存信息的过程;二是衡量,包括增加与使用已储存的有关信息。这两层意义充分反映了消费者对广告讯息认知的主动性和主观性。这里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感性或情感上的感觉,即主观认知而非事实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依据往往是自以为重要、真实、正确无误的主观认知,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或认真比较后的思维决策。从广告策划的角度来看,主观认知就是要策划消费焦点和改变消费者心理图式中品牌类别网络系统,以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信息加工,进而形成购买意向。广告策划的着眼点是怎样使消费者关注你的广告讯息而不仅仅是注意到你的广告讯息。这在广告策划观念上就是要你注意消费者而不是要消费者注意你。另外是保证信息能被加工、储存和使用以改变消费者对有关商品的类别网络结构,即广告讯息
要到位而不仅仅是定位。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心理图式变化是一个累积过程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简单取代。在品牌网络建构过程中,消费者原有的观念和他们认为的重要事实要与广告讯息不断地发生作用并相互影响;而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广告讯息的概念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要实现上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关键要根据消费者心理图式的变化,不断建构消费者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不仅包括收集信息,更重要的还要有对有关信息的加工与分类。只有根据资料库作出的广告策划,才能保证焦点落在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身上,而不是放在公司的营销目标上。
2、广告策略与执行的协调是广告策划成功的保证
成功的广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广告策略,即解决“消费者想听什么”;二是广告执行,即解决“你如何说出消费者想听的”。广告策划就是要能成功地将广告策略通过执行有效地表现出来。
消费者想听什么,从本质上讲应是一种双向沟通。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存在着一种讯息交换与分享共同价值的关系,这在营销学中称为“关系营销”。随着消费者的日趋成熟,以往那种使用同一策划对着所有的人传播同一个广告策略的单向传播方式只能使受众获得模糊不清的效果。整合营销传播主张采用一种全新的系统视角即“一果多因”式。这就要我们通过对消费者资料库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和确定各种类型消费者对有关产品或类别的看法以及看法形成的原因。只有深入人心了解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诱因,才会形成好的广告创意,广告才会是消费者真正想听、愿听的。同时还要注意竞争者已经说了什么,这在策划消费者想听什么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广告策划人只有在竞争性利益点、令人相信的理由、产品的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做到充分了解,才能把广告策略的意义充分表现出来。
当然,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很好的执行手法,也难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整合营销传播不仅要把信息以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要有一个能够让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对本品牌产品产生信赖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源自于产品本身,也可以是认知上的支持点亦或是沟通上的支持点。整合营销要求信息的传播是一种双向循环沟通过程,即企业发展传播计划并加以执行,消费者予以回应;企业从回应中得到有用的讯息并根据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在传播沟通上的需要与欲望,迅速调整和修正传播计划,然后将这个流程循环下去,能够使消费者与商家达到“双赢”的境界。若执行策略能达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建立了品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循环沟通关系,从而使消费者产生“一旦拥有,别无选择”的一份情感。执行策略的核心是要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并且通过执行广告策略不断维系这种信任。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的奥秘就在于此。
3、消费者的“真实反应”是广告策划的评估依据
以往广告理论中的心理学原理是源于行为主义观点,其广告评估观念则是把广告作用与购买行为视为线性关系加以联系。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心理学观点认为,广告作用的重要方面是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关于品牌的态度网络。该理论认为,在广告影响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其品牌的态度网络改变都是广告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告效果的评估应注重测量和评价消费者有关品牌网络态度的变化。同时,整合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态度与购买行为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循环且非线性的关系。这种新的广告评估观点认为,消费者品牌网络的改变可以视为从广告到购买行为发生之间的中介因素,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的“真实反应”或心理变化特点。这比起行为主义对消费者单一购买行为的广告评估观更有实际意义。广告策划人一但了解了潜在消费者的态度变化,就不难了解消费者购买或不购买行为的真实原因了。据此产生的广告策划才会更有针对性,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或改进广告效果。
传统的广告理论特别强调一步到位的短期作用,认为若广告作用没有到位,很难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整合营销理论认为,广告作用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测量整合营销传播的效果,首先要树立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传播的观念。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长时期测量。因为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所建构的品牌网络随时都在发生变动,传统的测量只能反映单一时间点的情况,而整合营销传播主张测量一段时间内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情况以反映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品牌网络的变化,这样做还使企业对消费者过去已接受了什么一清二楚。二是多层面或多维度的测量。这是由于消费者的品牌网络是一个非线性的结构,运用多层面方式测量有利于了解消费者品牌网络的变化。
整合营销传播评估观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认为终点又是起点,即评估是下一步广告策划修正的依据。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循环系统。我们可以不断地修订消费者的资料库,一个终点又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而每一次循环都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次质的提升的过程。
三、整合营销中的广告传播策略
广告的传播需要借助各种媒体,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很大的技巧。如果传播信息无效,受众不能从广告中接收到有用的东西,则可判定广告失败。在新闻传播中,人们可以从媒体上直接读取信息,不需要去分析和研究。然而广告却不是这样的,它需要受众记住广告信息。如果广告也像新闻一样不加修饰地直接,受众就没有兴趣来关注它,更谈不上会有很深刻的记忆了。这就要求广告制作者在制作广告的时候,要关注更多的内容,才能保证它的传播效果。平淡无奇的广告,受众会乏味;寓意太深,又会有许多人不明所以。要特别注意的是,广告必须明显突出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传播信息是有效的。
设计有效的广告传播策略是IMC战略成败的关键。广告传播策略必须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定位战略相结合,这一职责应由传播管理通才――营销传播管理者来承担。应通过营销传播管理者规划全面性的传播方案,整合、控制各个传播专业人员的各项营销传播活动,使企业的传播策略达到内部的一致性,确保设计信息与企业的定位和主题保持一致。这样做还可以协调传播活动的时间,减少活动重叠的现象,确保经过设计的信息之间没有相互矛盾的情形(曲飞宇,2004)。具体而言,传播策略的设计过程包括:(1)根据利害关系者的分析和企业的总体战略确定传播的目标对象(包括目标顾客和潜在的利害关系者)和传播的目的。(2)依据传播对象的特点、传播的目的确定信息传播的媒体工具。这就要求营销传播管理者对各种媒体工具的优缺点有确切的了解,能够依据传播的目的设计出整合有效的传播策略。(3)由营销传播管理者将传播所需的资源分配在各个媒体工具上。这种资源分配是基于零基预算计划的。
IMC所选择的接触点和信息传播策略主要集中于找到一些因素。这些因素蕴含在促使消费者和营销传播者互动、持续进行对话并获得一定传播效果和消费者反应的方法之中。具体是指:(1)传播系统的双向性;(2)传播过程中对双方反应的把握程度;(3)传播关系的个人化;(4)数据库技术的使用。IMC强调的是如何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筛选效率高并能达到最大效果的接触点。通过对接触点“质”(包括时间、场所、场面和情境)的控制把不同的媒介类型整合起来,发展为更加有效的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要求广告的传播必须找到将各种媒体整合到当前传播计划的方法,同时要求实施一个以数据库为导向、对消费者进行细分的传播策略,即制定一个互动的整合营销传播计划,与消费者进行持续的、互动的对话和交流,传达产品、服务和品牌信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抢占消费者心智,以赢得持续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
篇4
Explo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under Figure Theory
XUE Qingli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Listening has been a difficulty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organize the classroom to become active again, how can we improve listening skills and other issues are worth exploring. In this paper, to schema theor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hearing problem, and pointed out the basics of the language is weak, the lack of cultural background, namely lack of accumulation of drawings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hearing problems.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try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figure theory; rural students
0 引言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扩大高职高专的招生规模,这有利于改变我国教育领域重理论研究、轻实际操作的倾向,改善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状况;也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讲,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普及开来了。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不容乐观。
由于教育体制上的一些不平等,农村孩子的选择面实际上是较窄的。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农村生源占据了学生总数的大部分。就英语学习来说,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十分薄弱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零基础。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进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是需要我们高职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听力一直都被学生视为畏途。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们,他们的听力水平提高得更慢,有些学生甚至因此而放弃了英语学习。分析高职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困境,探索解决的办法,对高职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指出,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和认知之上的。认知心理学上的图式理论就此发展起来。根据华南师范大学何广铿教授的定义,“人们大脑中存在着的知识称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的结构又称为图式”,它是一切信息加工过程的前提和结果。当人们理解、吸收、输入新事物的时候,他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经历、认知等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取决于头脑中既存的各种信息图式,也就是认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图式理论对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很多专家学者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对英语听力教学的提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在此,笔者想以此为依据,分析高职学生听力困境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1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的语音基础较差。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学生一张嘴,哪怕就读一两个单词,就能基本了解他中学阶段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学习情况了。特别是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对音标、单词的发音和语调读不准,有些甚至是连字母都读错。G和J不分是常见的,有些连H、W等字母也不能正确读出。读和听是密切相关的,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听力水平。学生们反映,他们当中很多人在中学阶段,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标等语音知识,加上一些县乡中学教学设备不足,听力课上得很少,每逢上听力课,老师就拿一台录音机播放听力录音,并且在播放过程中,往往还带有杂音,这很难让学生听得明白,更谈不上能准确模仿了。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语言图式层面(Linguistic Schema)上的欠缺。换言之,学生缺少语言上必要的基础知识。
第二,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围绕着课本展开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做题,对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对英语听力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学生听到某个话题的时候,脑子里已有的认知会给他很多提示和帮助,相关的背景知识越多,听的时候理解的准确性也就越高。这种文化图式(Content Schema)层面的不足,也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第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听得不清,说得不准,相关背景知识积累又少,造成了这些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缺乏兴趣。即使有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上口语听力课的时候也是不愿张嘴,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甚至有时候,整个课堂会鸦雀无声,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 图式理论下对听力教学的探索
听力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听力理解的过程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被动的心理过程,而是一个牵涉到合成和分析的主动的心理过程,并且还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关。传统听力课上那种“放放录音,对对答案,反复多听几遍”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改进的。针对当前这些学生听力学习的问题,陈晓湘教授提出的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英语听力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听前导入阶段、收听展开阶段和听后强化阶段。下面阐述笔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实践。
第一,听前导入阶段。听力理解是根据声音建立意义的,运用语言基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字面上的理解是基本能力。学生的语言知识越扎实,词汇量越多,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常用词组、习惯用语,对常见句子结构以及英语特有的逻辑表达方式越熟悉,就越容易理解相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对英语的语音语调掌握得越准确,听的时候就会对相关信息越是敏感。所以,在听力开始之前,要先系统地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语言知识。比如先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对将要听到的一些高频词汇、短语等,先讲解清楚,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尤其必要。笔者的听力课进度稍慢,原因就是花了很多时间来纠正学生的发音,补充必要的语言基础,事实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做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正确的引导,学生会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听力材料的标题、图片和问题等线索,能够帮助学生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积极的预期。所以在听前导入阶段,要多做一些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这一方面要靠老师充分备课,但最有意义的还是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课前自主搜寻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种学习任务,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二,收听阶段。要强调先理解材料的主旨大意,在放完第一遍录音时,笔者不会急着放第二遍,而是先会问几个特别简单的小问题,并且也不会都要求学生回答,这些小问题能起到提示和引导作用。再次放录音时,才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细节上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并不需要学生逐字逐句地听懂听力材料,而是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信息点,舍弃一些次要内容。句句不放过的听力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不利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建立。在放完录音后,先让学生相互交流,看看彼此对材料的理解如何,这种交流有时要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最后才是教师的答案讲解,而这在听力课上只是一个补充而已。
第三,听后强化阶段。听后的强化很重要,其有助于学生将短时记忆的内容尽快储存到脑海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这一阶段,主要结合说的方式来加以巩固。根据所听内容组织问答、讨论、复述等活动,以达到巩固、提高和深化听力教学的效果。这些说的内容要尽量简单一些,争取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听力学习兴趣。
篇5
幼师不仅在幼儿园担任多学科的教育工作,还要担负多种园内角色和职责,然而幼师尚有专业理论与技能不扎实,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通过中考入学的五年制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一是在学生来源上,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生源不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大大不同于音乐专业的要求,许多考生只需经过文化课考试就能升入大学,无需经过专业测试和面试,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到专业领域。他们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训练,音乐基础差,为学生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生源减少。由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都以进入高中和大学为第一志愿,学历较低的幼儿师范吸引力自然下降。另外,国家虽然规定幼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量流失,招进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升学无望的学生。加之生源减少,学校不断降低标准,使招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源头上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教师配备上,队伍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较差。比如音乐声乐专业教师可以担任乐理视唱练耳课,打击乐专业的教师可以担任合唱指挥课,钢琴课教师可以担任音乐欣赏课,使教师变成全能型,针对性培养不强。目前,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他们中学术性人才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幼儿园实践经验,甚至到幼儿园调研的次数都很少。因此,也很难站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他们承担的教学实践中,仍按照培养音乐、舞蹈等专业人才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另外,有的高职高专学校升格后,继任的教师角色调整不到位,仍然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加之与幼教机构联系少,得不到进修的机会,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实际性培训,因此他们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常与现代幼教办学理念相脱节,达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完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较低,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有相当份量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理论知识课,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狭窄、层次较低。相对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情况至少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因为对学生技能与技巧的传授虽多,但学前教育专业也多是以课堂讲解、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难有实战和演练的机会,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从业技能差。所以一旦到幼儿园工作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岗位,用人单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费时费力。二是因为专业理论教学深层次的,诸如培养幼儿情感、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少,而且过于陈旧与单一,使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教育原理掌握得不深不透,所以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工作中有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只把教会幼儿唱多少首歌、跳多少舞蹈、做多少手工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而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对策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制约这种能力的因素,如何走出困境,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寻求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要强化主体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因此,学校第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时,与未来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侧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文化知识考试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加设面试,对一些具有音乐特长又热爱学前教育的艺术特长生可适当有所倾斜。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承担者,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其发展方向,明确其职业生涯,加强岗前培训,尽可能多地为这些教师学习学前教育的知识和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培养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是要创新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应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理论课在课时与比例方面要开足开够。理论课首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开设相应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强化学生人文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要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电教教育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语言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等各科教学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教规律,熟悉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传授和组织管理幼儿的方式方法。再次在艺术教育课程上要有所侧重,在教学上要重实效,使学生能写能唱、会弹会舞、可演可画,并让其着重擅长一两项,为学生将来提高幼教工作质量打好基础。实践课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途径,应增加学生参加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切实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活动。
篇6
关键词:中职 卫校 英语水平差异 措施
一、中职卫校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以城乡学生差异为例
(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兴趣程度不同
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从小英语就被列入教学范围,且形成竞争,竞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并且有着自己的明确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了对英语的兴趣,而且学校和家庭也可以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所以这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了扎实的英语功底;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在学习环境、学校软硬件配置以及家庭状况方面都远不能和城市学生相比,此外,传统观念的存在也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他们从小就没有培养起对于英语的兴趣,所以自然在后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技巧和兴趣的缺乏导致农村学生面对英语时候表现自卑,很少开口讲英语。
(二)学生之间英语基础存在差异
对于城市学生而言,英语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基本天天都会接触到英语,而且城市里有适合于各种年龄段的英语培训班,由于环境的影响,家长也很乐意投资于英语辅导方面,可以说,城市的学生一直都在强化对于英语的学习;而农村的学生,无论是培训班方面还是家长的观念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相比,而且匮乏的师资力量甚至无法保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因此在初中入学之前,农村学生基本是英语零基础。
(三)学习资源分布不同
城市学生英语学习资源广,基本每一所城市的学校教室都有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设备,这种课堂自然会深深吸引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此外,参数众多的图书馆以及学生可以频繁接触到的电子词典、复读机、电脑等设备都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和有趣地进行英语的学习;而农村学生由于经济状况、交通闭塞等原因,学习资源非常稀缺,而且学校的设施较为简陋,除最基本的纸质版课本之外,没有太多资金进行校园宽带、教学软件以及英文图书的购买和构建,这就造成了学生只会书面表达,一旦涉及到口语和听力,就立刻表现出问题了。
二、如何消除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一)分组合作,形成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从整体上而言做到了语言教学活动中一种动态因素的多维度互动。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可以以全班学生为分配基础,依照每组5人分配为若干小组,并且要保证每一组成员的英语水平都不同,这样才能达到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可以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此外,每个小组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小组负责人以及发言人,主要由他们来负责与其他组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小组自身是一个合作的团队,但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其实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延伸。适当的小组交流,可以营造出活泼、和谐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可以让组员不再拘束和心不在焉,而是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学习交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和协同讨论的能力。小组间的讨论不必局限于简单的交流,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研究、互查以及相互竞赛等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其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较好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相对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更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机会都平等,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发言和表现自己。而且与那种面对教师的学习环境不同,这种小组环境更为随意,可以让学生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中学生之间存在的水平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二)借助数字化多媒体设备
学校教室应配备有专门的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文字、图像以及声音方面的英语教学,使得英语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符号以及较为简单的图片,可以说,多媒体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二维”教学,而是突破到“三维”的领域,借助视、听、说三种感觉来让教学环境不再枯燥,变得更加得形象和具体化。
(三)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适当创新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其实也就是考试的分数,却一直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习结果,而不管是用何等手段。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所以学生成绩较差就直接进行批评,而不关注学生是不是认真学习,这就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和进步的信心。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也就是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是否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是否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自身的成绩等等。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曾亦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09.
[3]R.F.斯莱文.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1994(1):33.
篇7
关键词: 中外合作班 德语基础课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和国外先进办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外合作专业,办学模式以3+1为主,即在国内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采用中德两国高校和机构联合培养,在国内的三年学习中,把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汽车服务作为专业,培养既懂德语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作为德语基础课的老师,如何搞好前两年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工作,对学生顺利毕业或今后去德国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中德合作班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学对象
第一,作为地方高校,本地生源占绝大多数。据笔者观察,部分学生在没课的时候经常回家,很少留在学校图书馆或自习教室,对需要课外自主进行的德语训练表现不够积极,真正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一位男学生坦言,他每天打游戏到12点左右才睡觉,而同寝室的同学几乎都是天天如此,而一位女学生竟因为想周一返校,来不及上周一早上的课,而想掉换班级。
第二,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相当部分不是第一志愿选择这个专业,而是通过调剂过来的。由于本专业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所以在情绪上难免有点不情愿,学习动力不足。德语基础课作为外语的入门课,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一旦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就会对今后的德语学习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较少。德语基础课由于从零起点开始,要达到三年后出国留学所需的学时数量和语言技能,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公共英语课,课时比较多。以大一为例,每周8节,一学期总课时达到150课时,这样在前四个学期,也就是基础阶段学生可以上到600个学时的德语课,但要达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中等水平是不够的。以在欧洲许多国家承认的德语语言大纲中的中级B2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标准为例,学习者能够听懂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多数谈话及有关本专业的比较长的发言或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够清楚、详细地谈论很多一般性的观点或当前话题,阐述的观点语汇丰富(王京平,2005)。一般中国学生要强化德语800-1200学时后才能达到中等德语水平,这在我国高校普遍压缩学时和学分的大环境下是不太现实的。此外,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有应试压力,即要求在第四学期相当部分同学通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而这项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样,包括听力、阅读、写作、选择等,对于零基础、处于基础阶段的只学了四个学期德语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要准备《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教师必然会随着这根指挥棒,强化词汇和语法,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材问题。如今市面上关于学习德语的教材繁多,大多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自学或以留学德国参加“德福”考试为目的的教材。而且很多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很难兼顾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笔者所在的专业主要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德语》,后改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德语》。这两套都是针对德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阶段教材,也是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内容详尽,练习繁多,加上配套的《练习手册》和《听说训练》,需要学生对德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节课后都需要掌握词汇,模仿句型,整理语法,学习任务的繁重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师资问题。如今,承担基础阶段教学任务的主要是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外语教师。其中很多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以前并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心理学或外语教学法,基本是自己摸索教学方法、边教边学,缺乏一些老教师指导性的带教和帮助。
第四,教学辅助手段。外语教学是一门实战性和互动性很强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使用除单纯话语外的其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刺激,激发他们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少数学生在大一对德语学习兴趣浓厚,但到了大二就觉得枯燥。原因在于大一的语言材料中对话多,易于活学活用,而且听力内容简单,让学生有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成就感。而大二的内容以长篇课文为主,词汇量大,不容易马上口头运用,加上语法内容日益复杂,把重点放在此类词汇语法学习上,学习兴趣下降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英语学习对德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在词汇、语法都有相似之处,如good-gut,god-Gott等,有扎实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德语语言知识有一定好处的,但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英语的语言现象已经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过多强调其相似性,而忽略两者的不同性,学生容易拿英语现象套在德语上,反而很难掌握德语新知识,以致练习德语口语时,没几句话就蹦出英语,写文章记不住德语词就用英语代替。
其次,由于学校把四级考试和毕业时的学位挂钩,一些德语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学生眼看通过德语四级无望,干脆放弃德语,转而集中精力准备英语考试,希望借此顺利毕业,这样当然影响他们的德语学习效果。
以上笔者从三个大方面指出中外合作专业德语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下面谈谈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二、如何应对德语基础课教学的挑战
1.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
虽然高校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严格选拔,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一门即学即用的语言类课程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而且如果一开始并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今后深层次学习和交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对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也会举步维艰。(胡凯,2004)。
要突击提高外语水平效果不明显,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听、不读外语,很快就会变得生疏。德语也是这样,由于德汉两种语言差异太大,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如果平时不有意营造外语听说读写环境,就会很快遗忘。要克服这种差异性,培养德语语感,德语专业学生就必须勤练,坚持不懈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循环复习已学知识,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要求并督促学生进行早读,背单词,背课文。早读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语言环境,通过早读复习已学语言材料,纠正发音并培养语感。背单词和背课文比较机械无趣,但外语和其他专业不同,仅仅记住语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当熟悉,直至背诵下来,才能做到脱口而出,流利表达。如果不背诵课文,而完全套用已理解的德语语法框架组织句子,则不但不流利,听起来也不地道。所以背诵是强化记忆、学好德语的必要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大学生都是成年人,自尊心强,接触德语这门新语言时,常常不敢开口,害怕讲错,对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要鼓励他们多说,而不是马上纠正他们的表达错误。此外,让他们在课外结成两人组的“对话伙伴”,练习用过学过的内容,谈论身边的事物,最后用书面的形式把对话内容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不会出现已经学过了两年德语,见了德国人只会自我介绍的尴尬了。
第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堂外。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内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应当在课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助学课件。在开始一个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网站,引导学生上网查询,下载生动的、真实性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并鼓励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及课堂展示。
通过这样的课外引导,使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文化信息成为教学目标的共同媒介,使语言学习和社会生活相沟通,延伸课业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课本上的文体、句型和词汇学习,更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探索、认识世界的学习(王春花,2008)。
2.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
要取得良好的德语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执行,但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科学和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的主导,教师要从单纯的语法、词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过来,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营造教学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监控者、解难者和终身学习者。
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少语法,注意听说。传统教学是读写在先,听说辅助。教学时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平时语法讲解时一定要概念清楚,脉络分明,但同时要避免较难掌握的、用途不多的语法,如虚拟语气,也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大量语法练习上。因为一些语法练习带有应试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一部分学习精力放在听说上,明确听说和读写一样重要,带头在课堂上尽量全用德语上课,并同样要求学生只讲德语。
第二,强化德语,弱化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过多使用英德对比,强化相似性,而应该指出差异,并提醒学生加以注意,让学生从母语思维中直接加入德语,而不要加入英语这个中间语。笔者就尝试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一首德语歌曲或者一段谈话录音,在听觉刺激下积极思维,由汉语过渡到德语,而不一定要就听力材料提出相关问题。总之,教师要尽量创造德语的语言和文化氛围,避免学生以英语作为替代语。
第三,广泛提高学生学德语的兴趣。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角度地介绍德国的音乐、文学、工业、宗教等,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德语和德国国情,使他们产生了解德国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会激发他们学习德语的热情。当然这样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而要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德语角,甚至德语晚会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第四,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目前中外合作专业使用的教材都是德语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注重翻译和书面表达,而工科专业学生,如汽车技术,需要掌握一些科普类和汽车类专业德语,以便在大四去德国能和那里的技术老师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教材内容,而要删除一些偏文学的课文,加入一些科普类或科技类德语,强化一般性话题的口语应用能力,使学生顺利适应今后在德国的学习培训。
中外合作专业的德语基础课教学以培养德语应用型学生为目标,目的是使他们顺利适应德语国家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和小语种的教学,其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和特殊性,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和实证研究不多。本文仅作抛砖引玉,期待德语教师同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凯.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交际教学法实施初探[A].桂乾元,日耳曼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春花.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程虹.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 形成原因 打破对策
21世纪初开始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说”。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要学生主动对某一话题“说”出自己的观点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缺乏主动性,即使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会主动回答。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们经常是抱怨,而学生们则是三缄其口,沉默不语,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近几年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比较关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形成的因素。这些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失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能力的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而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是B.Amy,M.Tsui所作的《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沉默与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该研究是一项对中学生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她发现沉默主要与焦虑有关。另一项是Jackson在用英语讲授商务管理的课堂上进行的研究,他发现教育、社会文化、情感等因素导致了学生的沉默。这两项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我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从其他角度进一步阐述,旨在多层面找出课堂沉闷的因素,希望能解决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一些焦虑。
一、课堂沉默的因素
1.“基础不好”造成对英语没有兴趣。
我所执教的高中是双鸭山市的市重点。所招收的学生在全市是7、8、9等。一个班级60人,能学习的也就是20人左右。高一入学成绩最高分600分,而最低分180分。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不佳而且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产生讨厌英语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学习都有困难,让他们学英语并说英语更是难上加难。
2.相当多的学生都不喜欢英语老师。
调查中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喜欢英语课,老师讲得很多,说得太快,听得一知半解,心烦!不像语文,政治甚至是数学那样,最起码能听懂。英语老师每节课都在说天书。还有的学生只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对于年龄偏大的老师根本不接受。学生不喜欢英语老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外部输入只能相当于或略高于当前水平,相对于学生“习得语言”的需要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使用量显然过大,学生“心烦”,这应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完全是由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多讲”造成的,但是导致学生出现英语基础薄弱,跟老师在课堂上自己“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必定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老师说太快,学生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就必然导致班级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英语课、不喜欢英语老师。
3.学生缺乏自信。
在调查中,有80.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选择沉默,探究其深层原因是缺乏自信。在课堂上,面对那么多同学,心理紧张,害怕找不到相应的词语,害怕表达不准确,害怕不但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和引导,甚至还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戏弄。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面子这一问题在中国或许会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学生不仅极力使自己不丢面子,同时也帮助别人避免丢面子。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或讨论可能导致自己、同学、老师丢面子,因此在不知自己怎么回答或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全面子。这样,每个学生都把回答老师问题的责任寄托在别的同学身上。在调查中,63.5%的学生不习惯在课堂上发言,还有38.9%的人不喜欢出风头,不愿惹人注意。顾晓乐曾把中国学生因文化因素而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总结为五条。一是,中国文化属重语境文化,即认为好多常规性的、听话者应该知道的东西不必说出口。二是,中国文化重“和睦”,认为不同意某人的观点就是与他个人过不去,严重时可能会付出与对方终生不和的代价。三是,中国文化重“集体”,凡事讲究随大流。四是,中国文化强调“顺从”,认为孩子在家应顺从父母,在学校应顺从老师。五是,中国文化很重“面子”。因此说,中国学生的沉默应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4.教师的提问有问题。
调查表明,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沉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提问方式导致了学生以下的消极反应。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使他们答不上来,只能沉默;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便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抗议”;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为避免出错令教师失望,他们宁可选择沉默;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不成熟,所以选择沉默。
如学生认为有时老师的提问太难,以至对相关话题内容知道甚少。有时老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语言学习的独特性还在于与学习其他课程相比,学习者更易于受到批评和负面的评价,因为在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更多。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教师过高的期望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老师失望。老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像我所在的学校,很多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要求和问题。
二、解决课堂沉默的对策
1.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早在古代,苏格拉底就提出“产婆术”。即助产术,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其母亲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对于刚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并不容易,尤其是我所在的学校,可以说很多同学英语是零基础,那么对于他们来英语像天书一样。学生本身排斥,教师如果再没耐心,不了解不接触学生,整天一副严肃的面孔,无形中与学生又拉大了距离。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笑容,在教学时多使用些肢体语言,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2.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84年提出了对情绪历程的解释,他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即大脑对身丹麦生理学家朗格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称之为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应在课堂气氛上下工夫,刺激学生产生要开口说英语的情绪。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对英语课堂上的氛围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数学生的应对之一为保持沉默,那么少数积极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从学生角度看,教师营造一个博采众长、宽松的英语学习课堂氛围,鼓励所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高中生有着爱说、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3.教师要提高提问技巧。
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课堂师生的交流所起到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而且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这一内容的能力,使学生想表达的愿望强烈于保持被动沉默的愿望。教师的提问也应该增加趣味性,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话题。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以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愿意开口说。
4.设计好提问的时间。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一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立即请学生作答,学生因为没有时间多加思考,因仓促导致紧张,无法回答或错误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自信心不足,教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此提问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的作答。教师还可以在一位学生答题之后追加问题,延长等候时间,同时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把班级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生的回答,这样,又可以做到师生互动,全面参与教学。那么,在学生回答之前究竟需要多久的等候时间?这个问题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同等重要。等候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无益的。一般来说,在问下一个问题、重复前一个问题,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应至少等待3秒钟,如果是开放性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并对各种可能的回答权衡时,15秒的等待时间是恰当的。
5.英语教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及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奥苏伯尔说的,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
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是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沉默原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力求为教师准确解读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提供依据。通过对几种对策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破沉默,使外语课堂成为外语学习者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与其他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未必相似。“多学少讲”的课堂模式是否真正适用于其他程度的学生,由于未作尝试还不得而知。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应通过实践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最好的方式方法或载体。但对于有效课堂教学来说,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及自信心的提高,无疑都是十分关键的词汇。相信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这一课堂模式值得一线教师去思考、去践行。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力争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总结和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同仁们有所贡献。由于所学知识有限,本文只在粗浅的层面解释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到底如何打破高中英语课堂沉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注释:
①教育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08.9.
参考文献:
[1]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ELT Journal,1967.3.
[2]Jackson.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Anxiety and aspirations[J].System,2002.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4]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K.M.Bailey and D.Nunan(eds.),1996.
[5]Smith C.Stanley.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M].San Francisco:W.H.Freeman & Company,1967.
[6]顾晓乐.中美言辩观之差异对中美语言学习课程的影响[J].中国英语教学,2005,(5).
[7]郝永林.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8]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01).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级在读教育硕士)
篇9
相对直接法在其语言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根据教学环节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导入与展示、理解与建模、模仿与操练、交际与运用、纠错与巩固几大流程,由生到熟、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相对直接法将常用词汇和日常会话句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教师运用实物、图书、手势、情景等较为直观的辅助媒介展示语言材料,这样有助于将语言信息与其实际意义建立起直观联系。相对直接法认为,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既有感性成分也有理性成分。教师利用推理法、归纳法等教学手法帮助学习者将通过感性获得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作用。通过简明扼要地分析和讲解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则,理解其意义、构成和用法,帮助学习者建立清晰而富于规律的语法意识模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内容与形式有灵活与机械之分,还有是否完全遵照书本上语法知识的差别。在练习的内容与形式上,相对直接法不仅强调练习的内容需是活的语言,还努力营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地交际;在是否遵照语法知识的问题上,应区分其在读写与听说中的比重,读写对语法的要求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要不同课型不同对待;在容错度上,相对直接法遵循“大错必究,小错宽容”的原则。
语言的学习最初就是通过模仿达成的,相对直接法十分重视由模仿练习到实际的交际运用的过程。因此模仿与操练、交际与运用两个环节充分利用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反复刺激学习者的感官,让学习者能进行准确模仿,再模拟不同语境反复操练使学习者达到流利并灵活运用的程度。设置相关日常生活情景,让学习者根据这一具体环境的语言交际需要,组织语言,演练对话。在模拟情境中,适当加入表演、游戏等娱乐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者的各项感觉器官,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和突出交际口语的练习。在最后的巩固环节,教师需找出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材料进行交际时出现的错误并加以指正,学习者对所犯错误通过“理解――操练――吸收”的过程对语言材料加以巩固。
二、相对直接法教学课堂
徐子亮指出:“如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我们的研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现其实践意义,实现其应用价值,这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而实践也是探寻教学法功能作用的必要途径。针对留学生这一特殊对象,我们不能像对待中国学生一样只采用闭卷考试、撰写论文的检验方式,还应根据语言教学的总目标制定新的测验方法。所以我们设定在教学开始及结束时进行笔试和口头表达测试,再就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与记录。
课堂教学的对象为某校随机抽取的8名留学生,受试年龄在21~26岁,分别来自韩国、墨西哥、印尼。调查对象均为来华前未学过汉语,现已学习汉语近两个月;之前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法多为语法翻译法、直接法等;内容以讲解词汇、语法和课文段落为主;课堂练习以让学生熟悉所学习的词汇、语法和课文段落为目的,会话练习内容偏机械化,且时间十分有限;课外与汉语的接触仅限在偶尔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或听中文歌等娱乐项目。整个课堂教学为期半年,除课堂观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外,其它几种调查方式分别在课程开始和结束进行,共获16份笔试试卷、32个口头表达录音样本、284次观察记录(每周3次汉语课,如涉及测试便未开展课堂观察)。
试卷测试以课本内容为测试范围,前一次测试参照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一级听力、阅读两种基本结构,八名学生的分数依次为66、73、80、65、57、71、62、48。后一次测试在听力、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书写部分,学生笔试的结果分为74、87、86、77、66、79、72、63。当确定两次测试成绩样本相关后,我们运用了假设检验的统计方法。先假设 ? = ,而根据成绩样本和计算公式得出 值为9.201,大于自由度分布表所对应的 值(1.895),即否定了原假设。说明相对直接法的运用对于提升学生成绩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确有帮助。由于无法控制学生的个人因素(如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所以该方法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应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分析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进而采取了从描述每个句子的句法结构、会话中三种话语的使用比例、表述时采用的交际策略三个方面收集数据。首先,我们对学生口头表述时采用的句法类型(按主谓句、非主谓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等15种分)进行了梳理,发现学生在事件叙述1时使用的类型众数为3,而事件叙述2时类型众数为7。在相对直接法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使用的句型仅限在主谓句等较简单的句型,当他们尝试使用其它较复杂的句型时,往往会犯错。而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们的口头表达在句型多样化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在问答环节,虽然有些学生表现出易受考官思维影响的倾向,自由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但众数仍达到了6。鉴于相对直接法注重营造真实情境,因此在明确主题的角色扮演中,随机分组的同学互相协助,类型众数为7。学习者由起初使用句型的单一化到如今的多样化,相对直接法教学起了不小的作用。
会话需要功能性、承接性、叙述性话语的协调性作为保证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将三种话语所占比例也纳入了数据收集整理范围内。不同的会话各有其特点,而三种话语在实践叙述与问答这两种考察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本身就具有不平衡性,故我们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分析其比例。四组学习者的功能性、承接性、叙述性话语比例差别不大,区间分别在21%~29%、14%~23%、55%~60%,较为符合交际实际。相对直接法教学不仅注重口语内容的训练,还加强了三种话语搭配的训练,让学习者在交际中趋于成功。
我们通常认为交际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母语或媒介语为基础,另一种是以目的语为基础。我们注意到学生在事件叙述1时母语或媒介语交际策略色彩颇重,而在课堂教学结束时逐渐转向两种混杂或目的语倾向。学习者在口头表达时使用交际策略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类型方面有以母语或中介语为基础朝以目的语为基础发展的倾向,说明学习者随着口头表达能力的逐渐提高试图用目的语解决交际问题的愿望也越发强烈。目的语交际策略的使用说明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的熏陶下,表现出了目的语思维的进步。
除了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检验,我们还安排了课堂观察,并按照教师课堂教学目的语的使用、课堂练习内容及频次课堂交流环节的特点及各自对应的学习者行为进行了记录。通过大概每周三次的课堂观察,其中记录到在采用相对直接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师采用目的语进行授课的比例区间在75%到85%。而学习者由于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听,所以心不在焉、做小动作的现象比较少。教学进行到3~4周后,学习者逐渐习惯目的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生词或句子翻译成母语或媒介语的现象越来越少,与教师、同学交流时更多也是使用汉语。后期学习者更是尝试使用汉语向教师提问,频率由从不向经常递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区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同学的性格特点,将他们混合进行练习,避免了课堂气氛的沉闷。而在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上,教师往往由机械性练习带入,再就符合实际的语境进行活的语言的操练。我们还发现相对直接法教学课堂交际环节的特点是适量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才是课堂的重头戏。前一种交流主要是课堂问答,而后一种则为会话练习、小组讨论等。
三、相对直接法功能探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为社会所认识。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注意到了在吸收借鉴国外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但并未对此进行深入挖掘。回观相对直接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其取得的良好成效,有力地说明了该教学模式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
在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直接联系和转换联系的过程中,相对直接法完善了对外汉语目的语课堂教学。直接法所倡导的幼儿学话式的全目的语教学,这里的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这在加拿大浸入式第二语言学习模式中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对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在完全不了解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直接联系十分容易让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Krashen就曾对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阐释到:人类习得语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靠理解信息,靠接受“可理解性输入”。可见理解信息、“可理解性输入”对于语言的习得也是相当重要的。且成人学习语言与幼儿有所不同,他们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对语言知识点进行切分掌握等。相对直接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75%~85%的目的语既有效地保证了学习者第二语言语感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实验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与教师、同学说话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向使用汉语转变,教师也注意将通常不容易懂的意思翻译成媒介语,让他们在理解后更好地运用。相对直接法中语感加适当理解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运用目的语思维进行交际,为对外汉语教学目的语课堂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例子。
从机械性会话到扩展性会话再到实际性会话,相对直接法对交际语境的设置实现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任一知识点都是零散的,不具有连贯性的,语境的作用便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们都十分清楚语境的设置对会话练习的重要性,但围绕课本而展开的机械性会话始终占据主流。相对直接法在交际语境的设置时,按照主题分类法将情境分为学习、生活、工作三大类,三大类再具体细分,如生活类又可分为购物、问路、运动、旅行、点餐、看病等。主题分类法是围绕课文归纳的材料语境,而真正能体现交际特点的应是加入即时语境的扩展性会话和实际性会话。所以在相对直接法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材料语境明确、具体化,加入情节让一种情境可能出现多种结果,让交际语境具有开拓性或延续性。在练习中,通常会把学习者分为三个(教师加入,每组3人)或四个小组,对某一话题进行评论或根据主题、情节对话。看学习者是否注意三种会话的协调性,能否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音语调语法用词的准确性等等,这样的练习才是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
篇10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生命周期;生态资源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008(2011)05-0083-06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纵观学习媒体的发展历史,教育信息载体依次出现了纸质载体、电子化载体、数字化载体和网络化载体。与前几种类型的教育信息载体相比,网络教育信息载体具有如下显著本质特征:
第一,信息载体的可复用性。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可复制性等特征,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诸如学习网站、网络课程、资源库、网络教学情景等,突破了传统载体(例如课本、磁带、光盘等)的一对一的限制,可以同时供多个使用者使用,其服务对象范围远远超过了其他载体。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单一媒体的利用者可以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
第二,信息载体的动态交互性。纸质、电子化以及数字化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往往是单向传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限制。例如,由于纸质教材的私有性以及页面空间的有限性,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基本上使用该本教材的几个人之间传播或基本不被传播;而电子化教材(录音教材、电视教材等)以及数字化教材(光盘等)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记录反馈信息的功能。与这些媒体形式不同,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交流互动平台,学习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浏览他人的观点,并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
网络化教育信息资源与其他类型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实现了基于网络教育信息平台的学习者之间时空交错的立体化交流,以及互动交流所产生信息的公开与共享。Web2.O使得互联网信息内容由专业人士生成变成由用户生成,知识创新不再是教育专家或者研究者的专利,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拓展了交流沟通的渠道,增多了人们思维碰撞的机会,进而为每个人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创造了条件。在基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其他学习者的留言、跟帖的浏览及思考,进而使得对原始资源的理解程度不断深入,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习者”,学习者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即将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信息资源。所以,从上述角度考虑,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有研究者认为,Web2.0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开放性、提供长尾化服务特点,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长尾理论为网络教育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颠覆了人们一直遵循的二八原则,即教师和专家作为资源建设的主体,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20%。由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开放便捷的环境,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专家,会有更多的用户融合到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最终这80%的用户通过集体智慧产生的资源的价值,可以与占主流的资源价值相媲美。
网络资源发展的关键在于网络资源建设群体建设。里德(DavidReed)认为:随着联网人数的增长,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价值呈指数级增加。帕克特对里德的观点进行了修订补充,认为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与开创一个群体需要的努力成反比。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社会性软件的普及,使得群体的形成变得极为简单。Web2.0哪境下的网络社群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互动领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成为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Web2.0境为网络群体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得群体的创建已成为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利用社会性软件能够非常简单地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群体创建不再是实现群体交流网络价值的障碍。
研究者们从生态资源观的视角,寻求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支撑点。生态资源观赋予资源以生命的意义,认为资源具有一个发展并逐渐成熟的过程。例如,网络生态链方法为研究互联网资源的分布规律及主题资源的获取与主题网站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985年Honon指出,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其生命周期由一系列逻辑上相关联的阶段或步骤组成,体现了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并定义了基于信息利用和管理以及信息载体和信息交流的信息生命周期。之后,许多学者继续围绕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展开了研究,并衍生了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生命力离不开用户的参与,并且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与资源建设与利用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有研究者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信息交互行为和信息创造行为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推动力。并有研究者认为双向动态交互(用户一网络之间的交互研究)是未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有研究者在分析了网络社会信息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Web2.0环境下基于SNA的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其中用户信息行为包括自我表达、资源储备和自我建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且三个阶段的用户行为是呈周期性波动的。用户的信息行为是受用户心理活动控制的,可以从用户需求或用户心理来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研究者从用户需求入手,分析了用户信息行为的心理动机,认为用户信息行为与用户信息需求存在互逆性的特征。还有的学者探讨了长尾理论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里德定理及长尾理论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展利用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之前的研究从宏观上把握了
网络资源的分布规律,从生态学视角围绕资源的生命周期概念展开研究,以及对资源的建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大量针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主要围绕信息行为概念、分类,以及从心理学视角探究信息行为或其过程。这些研究对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发展至今,更多的研究则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把握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规律和本质,进而使该方面的研究更加具有实践价值。群体智慧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下资源建设的标志性来源,所以,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与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当前研究要摆脱二者割裂的现象,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纳入网络资源建设或利用的研究中去。信息资源是用户的作用对象,信息资源的变化是用户信息行为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将从更为广义的角度,将网络信息行为理解为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呈现的规律,也将从更大范围上涵盖用户信息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模型构建
(一)研究目的意义
网络环境下诸如精品课程、网络课堂、专题网站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已相当成熟,且形成了相当程度上可遵循的模式及标准。但是一方面,网络使得学习者的范围扩大,对学习内容变得更加苛刻,之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另一方面,在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立体化、公开化、共享化,进而变得十分活跃,在交互过程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具有价值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在教育信息资源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些资源对于信息资源发展与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注重原始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但是忽略了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用户利用者生成的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机制,深度挖掘学习者在资源开发和发展中的角色,总结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发展变化规律,进而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利用提供指导,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应对策略。
(二)模型构建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高度共享,而共享的最终结果不单单是教育信息被单向的传播,还包括学习者基于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反馈与评价,进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学习者的反馈信息的反哺,使得资源在量上不断得到积累,质上得到升华,并且学习者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本文以web2.0“信息开放、资源分享、用户创造内容、以及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为基础,契合目前提倡的web2.0与教育资源库深层次整合的时机,结合对社会性软件诸如Blog、QQ、wiki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建构了“网络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的资源动态利用模型”,见图1。
(三)模型解释
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不仅是教育信息资源诸如网络课程、资源库等原始资源的载体,而且它还是学习者通过镶嵌在其中的交流互动平台所做出的评价及讨论等反馈信息的载体,即反馈信息以留言、跟帖形式存在于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上。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是连结学习者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内核。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是流动的。模型中提到的初次使用者、二次使用者、N次使用者,是按照使用者利用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时间先后编号。本研究从两个角度理解使用者的含义:一是简单地理解为使用者个体,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使用者利用资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同时网络系统本身处理跟帖等资源时存在排队的情况,因此,会造成个体在访问资源及跟帖等活动上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问题;二是可以理解为使用者群体,即将集中某段时间使用资源的使用者划为同一层次,划分的依据则主要是资源本身的价值和面向对象等因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之间处在动态的不间断的关联中,资源及平台为使用者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而使用者利用资源的活动,则是使用者沟通交流的动因。
使用者与资源之间的具有互动的关系。模型中显示使用者浏览、学习呈现在平台上的资源,即资源被使用者利用,进而被使用者内化;反过来,由于受原有知识结构以及自身认知方式的影响,在内化的过程中,使用者会对这些资源进行同化或顺应,同化或顺应的外化主要以使用者跟帖、留言等形式体现,以具体的可见的资源形式呈现在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上,该部分的资源是对平台上所呈现的资源的一种反馈。
模型中两条曲线之间距离在变宽,这表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地增多。其增加原因在于:初次使用者首先就原始资源进行利用,并且在利用的过程中结合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对资源内容发表评论;二次使用者不仅可以学习原始资源,还可以浏览初次利用者发表的评论,并且可以继续对原始内容进行跟帖,或者就初次使用者发表的观点进行讨论……N次学习者在学习原始资源的基础之上,继续对前期使用者发表的观点进行浏览、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伴随后续使用者数量的增多,使用者留言、跟帖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自然而然,教育信息的总量是在不断地增加的。而图中的新资源是则意味着原始资源经过动态利用后内容上得到了丰富,即教育信息资源发生了质的发展,进而形成新资源。但是,形成新资源不是终点,而是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一个新的起点。如前面的动态发展流程一样,教育信息资源继续以资源平台为支撑,不断地实现从人的智力资源向教育信息资源的转化,所以,图中的曲线将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该模型在体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在量与质的方面发生变化的同时,还暗含了使用者的思维上的变化。该变化主要体现在:使用者的思维在广度得到拓宽,利用平台提供的交流互动功能,使用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其他使用者。这种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使用者,促使使用者对问题的认识角度呈现多样化;思维的深度得到加强,即使用者对资源的利用不再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层面,而是在其他使用者发表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性的思考。换言之,使用者的持续的参与,问题探讨的深度会随之加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使用者思维的深度化;使用者不再盲从权威资源,而是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资源创造者,同时,也把他人的跟帖等资源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使用者淡薄了权威答案的观念,更愿意拿出自己观点或就别人的观点进行讨论,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成熟对事物的看法。
四、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量的变化研究
(一)案例选择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海量的,它们的内容、表现形式迥异,同时,由于各种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不同。导致面向的对象及对象的范围也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发展变化出现差异。但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都具有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这为学习者提
供了自由、公平的学习及信息反馈的条件。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任何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都遵循着基本的量的变化规律。为了获取较大的样本量以及便于数据的统计,本文选择了易于被学习者获取、学习对象范围广的凤凰网中以科普为主题的《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作为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案例。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学习者在学习原始资源后,可以直接将已有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互动平台以留言、跟帖的方式呈现出来。无需置疑,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网络信息资源,进而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在总量上得到增加。由于每条跟帖内容不一,所以对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研究,采用跟帖总量随时间变化的跟踪统计方法。虽然一些跟帖对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增加是无效的,但跟贴总量随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参与情况,进而间接地反映了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情况。
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的跟帖观察自2010年11月22日第一个跟帖开始,到2010年12月15日结束,跟帖总量为658条。该资源的浏览量为4282407。以天为单位统计累加跟帖总量,最后得出跟帖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
(三)讨论与分析
图2曲线显示,在0-1天时间段内曲线的上升趋势并不明显的,在1-3天时间段内曲线显著性的上升,然后,曲线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平缓。曲线表明,资源的跟帖总量是在不断地上升,其上升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先慢后快再慢的过程,这间接地反映了动态发展利用中该信息资源总量变化的趋势。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们基于教育资源信息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活动,促使人们之间思维的碰撞,进而人们潜在的智力资源以留言、跟帖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智力资源的转化决定了该教育信息资源的量总是不断增加的;其次,曲线的初始阶段增加比较缓慢,主要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与人们获取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以及人们对《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这类信息量较大的教育信息资源的了解需要一定时间;第三。造成人们在很短时间内跟帖急剧增加的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学习该资源的对象发展呈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一旦有学习者发起讨论的话题,那么话语共同体也就形成;第四,曲线渐趋平稳上升,主要是由于该对象的学习者在这一阶段达到饱和,同时人们讨论话题的深度及广度也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该资源的跟帖量的增加速度变得缓慢。
事实上,上述阐述的原因是网络环境下所有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共性,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教育信息资源总量变化基本上遵循先慢后快再慢的发展趋势。但是,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的面向对象、组织管理方式、时效性等不同,必然会导致动态发展}Ⅱ用中的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在遵循基本的规律的情况下出现差异,不同类型教育信息资源的量的变化曲线具有各自的特点,其表现在:跟帖总量由缓慢上升到急剧上升以及再到缓慢上升的两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不同、跟帖总量增加的持续的时间不同。
五、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质的研究
(一)质的研究的含义
本研究从量的发展和质的发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规律进行研究,其中量的发展利用主要是指资源数量上的变化;质的发展利用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不仅包括教育信息资源内容上的变化,也就是跟帖的内容对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做了怎样的有价值的充实或者修正,而且还包括学习者是如何对动态形成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由于条件的限制,质的发展利用研究是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的发展展开。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选择凤凰网教育新闻2011年1月3日08:57的《湖北部分学校推删节版盂母择邻被删》作为质的发展利用研究的案例,其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通过原始教育信息资源以及跟帖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主要从经典读本部分句子保留或删除理由、经典读本例句、跟帖者提出的建议以及与原始资源无关的信息资源5个类目,研究该教育信息资源的质的发展利用,其研究结果如图3。对“与原始资源无关”一项进行了内容分析,主要是对跟帖内容呈现的价值观或者对事物的是认识方法、知识应用、推荐资源以及其他四个类目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4示。
(三)讨论与分析
图3显示“保留或删除理由”,“例句”以及“建议”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的,而“与原始资源无关”是在零基础之上产生并不断增加的。这说明,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不仅是原始资源基础之上的发展利用,其发展利用还包括超越原始教育信息资源本身、涉及面更加宽广的一些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图3还可以看出,与其它三个围绕原始资源发展的类目相比,“与原始资源无关”在所有类目内容中质的发展利用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这说明网络环境为跟帖者在该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图4显示在跟帖者提供的“与原始资源无关”信息资源的其涵盖面是非常广的,不仅包括跟帖者的价值观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还包括呈现了跟帖者的知识应用、推荐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各类目之间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研究还发现,该比例与跟帖量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即随着跟帖量的增加,各类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发生变化,但是变化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跟帖者在认知上存在差异,以及无法预测后续跟帖者的特征,进而导致质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
针对上述个案研究,得出了该个案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特点。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不受约束地主动表达观点,所以,其他类型资源的质的发展利用与上述个案质的发展利用具有共同点,即跟帖者都会发表一些“与原始资源无关”的信息资源,其中跟帖者价值观及认识方式的表达在其他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中一定会得到体现,但是增加的“与原始资源无关”信息资源所涵盖的类目,以及各类且信息量之间大致的比例关系则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具体内容有关。同时,在质的发展利用中,增加的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类目划分,以及各类目信息资源量之间大致的比例关系,则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关。
总之,结合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内容在广度与深度上得到发展。基于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的复杂性,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在质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增加的信息资源的内容类目呈现出多元性,而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迥异性,将导致增加的新资源的类目个数(广度)以及各类目信息资源之间的比例的不同,并且随着跟帖量的增加,各类目信息资源之间比例关系将呈现不可预测的变化。
六、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研究
(一)生命周期的含义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而上升的实质是有价值的学习者的留言、跟帖等信息,可以笼统地称为动态新资源;同时螺旋式上升也表明,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是一个原始资源到新资源之间不断更替的过程,不断的更替意味着动态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其更替的实质就是动态新资源。动态新资源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产物,这间接地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其生命周期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使原始资源发生质的飞跃的、较为系统的成熟的动态新资源集从孕育到结束的时间。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基于动态新资源的生命周期,可以间接地反映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单位时间内教育信息资源的跟帖增量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动态新资源的发展过程,所以,通过跟踪统计教育信息资源的跟帖增量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采用凤凰网中教育专栏的新闻《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减负”试点,力推素质教育》作为研究案例,该则新闻于2010年12月13日09:00,截止到统计日期2011年5月19日14:00,共有84条跟帖。事实上,由于新闻类信息自身的特点,以及网络新闻的刷新速度较快,该则新闻的84条跟帖时间集中在2010年12月13日9:00以后,2010~t-12月14日7:00点以前。下图5为其统计的结果。
(三)讨论与分析
图5曲线是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波峰和波谷,这表示跟帖量的增加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生命周期表示一个事物的生长过程,图中曲线显示出了跟帖的增长速度是先慢后快,达到峰值,之后速度开始变慢;之后,跟帖量的变化又开始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即经历同样增长变化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峰值越来越小,跟帖增量基本上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跟帖增量为O,但这并不意味着跟帖量停止增加。最终跟帖量变化会有两种趋向:一是曲线仍旧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但是曲线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直至跟帖增量为O,且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跟帖增量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跟帖增量开始变得活跃,进而进入跟帖量增加的下一个生命周期。造成资源动态利用再次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诸如网址转载、具有指定性且面向不同阶段对象的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原因,使即将被网络上的海量资源淹没的该资源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该资源的面向对象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某一跟帖突破之前跟帖思维的限制,再次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讨论话题。
结合案例分析,可以将该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分为以下阶段:孕育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衰减期和衰亡期。孕育期即自资源到开始跟帖之前的时间段,该段时间主要是一个缓冲时间,在该段时间内,学习者不同程度地获取并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缓慢增长期,经过孕育期学习者数量以及学习者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者开始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时期跟帖量是缓慢增加的,教育信息资源面向对象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快速增长期,之前两个阶段无论是学习者人数还是学习者知识熟悉程度的积累,为该阶段跟帖的数量及跟帖内容广度与深度做了良好的铺垫,这个阶段单位时间内跟帖增量呈现突飞猛进的跨越,并且达到高峰;衰减期,由于资源面向对象以及跟帖内容的广度及深度达到了阶段性的饱和,所以,单位时间内跟帖增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衰亡期,由于网络资源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教育信息资源随时都可能被海量的新资源所淹没,同时又因为网络上资源可以长时间存在,所以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衰亡期主要表现在跟帖增量很少但迂回波动的特征。由于资源类型、面向对象、资源管理方式等不同,进而将导致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在遵循倒“u”形曲线走势规律的情况下,曲线上的峰值、周期长度、弧度等存在不确定性。
七、结论及后续研究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上海量的原始教育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建立了基于跟帖浏览的学习者之间的纽带;另~方面,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在经过学习者的跟帖内容的充实后,其在量上得到不断地积累,质上得到升华。犹如自然界拥有一定的规律一样,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同样也具有一定规律,只有把握住该规律,我们才能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摆脱旧模式的柬缚,进而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并激发学习者智力资源向教育信息资源的转化。因此,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第二,构建的模型勾勒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整个过程,具有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具体的网络环境、教育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等因素不同,另外,主要参与者――人在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扮演的角色、认知方式、干预手段等不同,所以构建的模型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绝对性。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具体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尽可能地使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效果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