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整合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整合管理

篇1

关键词:数字资源;整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3

1 本院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现代管理组织缺失

网络时代对数字资源的管理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以纸制图书资源为主的时代,管理组织相对固定,所管理和组织的范围也有限。但进入数字资源时代之后,所需要面对和处理的数字资源往往来自许多其他单位及其系统,组织管理工作涵盖的面积和范围更加广泛,所需要处理的资源与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对于用户来说,数字资源能够让他们快捷的查询到所需要的资料,而这背后需要对遍布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搜索和管理。这需要有着足够的技术水平、资金能力,以及管理组织。可以说,数字化将图书馆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中心,不再以印刷文献为主,而是能够提供文字、声音、图像的计算机终端与各个信息中心进行联网的载体。作为高度信息化的,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数字资源管理中心,很容易产生信息堵塞,服务或管理落后的问题。根据国外的经验,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需要合作部门保持高度的协作,以便对数字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

目前,本院图书馆管理组织仍然基本属于原有纸制媒介时代的管理组织,馆藏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仍然被视作“院内的业务”,没有从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出发对管理组织进行调整或优化,自有系统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信息共享”,“不同信息中心之间的高效传输与链接”等重要要求,导致一些系统和软件与协作单位不匹配,使得用户在搜索资料时,无法使用外部的一些重要数字资源。

1.2 业务流程体系落后

数字资源整合中除了对自有资源进行电子化和信息化外,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对外部的数字资源进行挖掘、评估购买、管理并维护。目前针对数字资源整合工作的业务流程体系也属于传统模式,利用原有的馆藏管理经验来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数字资源的整合需要面对大量的内外部电子化资源,需要在业务管理流程上进行高效运作,而目前的工作机制十分低效。

采编部在挖掘新的数字资源时,往往依赖各数据库生产商电话或者电子邮件推荐新的数字资源产品,或是在中心网站上进行产品展示以供各单位进行选择,但目前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保障及时地获取新产品的通知,即使获取了相关信息,在庞大的信息量面前,采编部也难以胜任工作量。

在挖掘到新的数字资源时,还需要对其资源评估,和传统纸制资源的评估不同,海量的数字资源使得有限的工作人员难以处理这种巨大的工作量,许多数据库资源从表面上看具有较高的价值,信誉度也较高,但实际上其所含内容与现有的馆藏资源有着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因此容易导致采购资金的浪费。而且目前的采编工作采用半自动化的工作模式,很容易在的精确度上发生失误。

数字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同样非常重要。目前本馆在高技术的管理工具使用上仍然比较缺乏,工作人员在对资源描述信息、合同条款、内容提供商资料审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零散。而且在对数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知识库作为基础,许多工作也还是以手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维护,海量的信息使得其管理与维护工作显得十分低下。

1.3 绩效评价方式滞后

目前虽然有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但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工作,比如图书的保管效果,图书的丢失与损坏率,图书的出借与利用情况等。针对数字资源下的各项工作还是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数字资源整合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包括数字资源的采购管理,所采购的数字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如何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协调,采购成本的控制、所拥有的数字资源在用户的使用情况等等方面,都需要建立起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2 数字资源整合的管理对策

2.1 建立新型管理组织

由于在推动数字资源整合之前,已设立了采编部进行图书的采购与管理,也设立了技术部对相关的信息系统等进行管理,为了更好的推动数字资源的整合工作,避免部门重置,可以设置单独的网络采编部,专门负责数字资源的管理工作,而将原有的技术支持部合并到数字资源整合管理处,主要负责数字资源整合方面的技术工作,同时也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信息管理部则主要是面向用户进行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职能的设置上,数字资源整合管理处的主要职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采编部:主要对馆藏的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将其提供给技术部。并将收集起来的文献编成二次文献和检索信息,让用户能够快捷、方便的查询和下载所需资料;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如数字资源提供商、科研机构、高校电子图书馆等进行联系与交流,开展协作研究等。

技术支持部:主要是对数字资源的收集、分类、整理,信息交换等方面做好技术支持,对数字资源整合管理处的成员提供技术培训;开发数字资源的文献著述与阅读方式;为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结合用户需求和数字资源特点开发出新的增值信息服务,以及在共享网络的广告栏上对新进的文献进行广告宣传,一些有预定或特定需求的文献或资料还可以直接以短信方式通知用户等;为用户提供委托登陆或测试的相关业务;研究面向全球不同语言的自动检索与翻译处理功能等。

信息管理部:主要是面向用户,将网络采编部、技术支持部所收集、处理的数字资源,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更好的向用户进行介绍与推荐,作为用户与网络采编部、技术支持部工作的中介。

2.2 业务流程优化

本馆现有的业务流程还是基于传统纸制印刷本的资源采购和管理流程而设置的,而数字资源在资料采购、运作模式,存储等方式都和传统的纸制印刷本的运作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已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显得十分的必要。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本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形成以数字化资源管理为中心的业务和服务流程,实现资源的网上采集、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图书借阅的电子化等。

业务流程优化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一个跨平台、跨学科、跨数据库的,拥有统一的界面和集成检索功能的查询系统。用户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界面的数据库进行统一的检索,而不是需要通过多个入口查询到大量相似的资料,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读者信息需求以及信息资源分散的现状。目前本馆主要是利用OPAC和导航系统进行数字资源整合。其实现主要过程如下:

(1)用户登陆本馆数字资源检索网页,登陆后填写检索内容并提交。

(2)查询界面接受用户所输信息,并由用户特征提取模块对用户所输信息中的特征语义信息进行记录和提取。

(3)进行全局后台多电子文献库检索。

(4)对后台电子文献库检索得到的异构信息结果进行提取集成处理。

(5)以统一的信息表达方式把检索结果返回给用户。

2.3 建立新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该评价体系有以下主要作用:

(1)对数据库内容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数据库内容”及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全面评估其数据库内容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是否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2)通过“数据库检索效率”及“数据库利用”及相应的二级指标,从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功能、界面等方面评估其是否符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尤其是现在科研人员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一些年长的科研人员是否能够熟练的使用这些数据库获取资料,具有很相当大的意义。另外,从数据库登陆次数、浏览及下载次数等可以得出该数据库的利用率,这也是评价数据库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3)通过“数据库成本”及“数据提供商服务”这两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级指标,评估数据库的性价比,有些数据库虽然内容非常好,科研价值非常大,但是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不值得单位长期购买。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科学高效的数据库资源评价体系,对促进电子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调整电子资源的学科分布,调整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的比例,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了解用户需求等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通过对电子资源结构的调整和使用情况的分析,促进检索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的开展,使电子资源及其服务更符合用户需要,提高其利用率并降低成本。统计报告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用户对电子资源的学科、类型和软硬件环境的需求,图书馆可以据此调整电子资源建设方向和服务内容,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闫.基于知识链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和模式[J].情报杂志,2011.

[2]文小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1.

[3]刘洪,高华,邵怡.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

作者简介:吴大羽(1981.08-),男,安徽宿松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信息与网络中心)馆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单位信息化方面工作。

篇2

摘要:煤矿如何搞好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生产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也是煤矿安全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分析煤矿资源整合矿井的特点及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指导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

一、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的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矿井安全管理基础差。给日常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2.人员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新工人补充不及时,培训不到位,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

3.矿井各大系统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亟不可待,有的通风系统抗灾能力脆弱,一旦发生“一通三防”事故,将会给整个矿井带来毁灭性打击。矿井的主扇风机配套设备老化,通风设施不达标,需要淘汰更新,否则影响主扇的安全、稳定、良好运行,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4.矿井“一通三防”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一通三防”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低、文化低、安全知识缺乏、瓦斯检查员专业职责不明,安全隐患大。

5.矿井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力度和技术不到位,容易发生机电事故,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6.巷道顶板的支护安全管理存在误区和盲区。

7.职工安全培训走过场,图形式,应付检查,起不到学习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二)资源整合的煤矿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技术人员贫乏,满足不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2.技术管理不规范,现场施工与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脱节,深入现场不够,措施的监督执行力差,落实不到位。

3.编写的安全技术措施漏洞多,无法有效正确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存在不结合实际的抄袭现象。

4.工程技术人员在区队的安全管理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贯彻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存在只签名不学习现象,职工不懂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5.矿井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虽有通风科,但人员配置不到位,现有人员不专业。日常“一通三防”管理难度大,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差。

6.矿井局部通风机的供电设计存在缺陷,容易造成停风引起瓦斯事故。

二、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

(一)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按照“分区管理、三级负责、强化监管”的整合煤矿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对资源整合煤矿实行省公司、区域公司、矿井三级安全管理模式,明确三级机构对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生产职责。

2.完善资源整合区域公司、矿井两级机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实行资源整合区域公司领导和机关业务科室包矿制度;细化公司机关生产部室业务保安工作考核及奖罚办法,编制公司、矿井两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落实各级管理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机制

1.健全资源整合矿井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职责。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到区队、班组和个人。

2.实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各级干部带班和值班、跟班责任落实。

①矿井实施专业挂钩和区队包保制度;区队实行包保班组和个人联保,实现公司、矿井、区队三级联保;

②严格落实矿级领导带班、区队干部24小时值班、跟班制度,并对跟班质量、跟班查处隐患和跟班汇报进行详细的规定;

③矿井对区队每月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并与奖励挂钩;

④加大对矿井各级管理人员的带班和值班、跟班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和不定期保持各级干部靠前指挥,使各类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三)实施三项战略构建资源整合矿井安全长效机制

1.加大投入,实施科技兴矿战略。通过加大投入,补还安全欠帐,改造老设备,提高资源整合矿井的装备水平和综合机械化程度,改变井下密集型作业方式;通过安全工程改造、系统优化、产能升级完善各生产系统,健全安全设施,消除大隐患,进一步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通过高新科技的投入使用,更好地预测、预防煤炭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煤矿专项技术的研究开发,解决由于采掘活动向深水平延深、边界及复采区开采带来的煤炭自然、瓦斯涌出不均衡和防治水等技术难题,增加职工作业的安全系数。

2.广引人才,实施人才强安战略。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要用公平、事业、待遇、感情稳定现有技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从整合矿井中选拔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职工到煤炭专业院校进行学习深造,逐步解决煤矿专业人才接续危机。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要着眼于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将安全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搞好岗前培训、班前培训、现场培训、班后培训和重点人员、关键岗位、特殊工种培训,实现培训工作“自上而下全员化,分层分类个性化、形式灵活多样化”。通过培训,不仅要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知应会知识,而且能够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3.实施“质量保安”战略,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要认真开展安全质量达标竞赛活动,大力创建“标杆工程”和“亮点工程”,强化“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质量标准化”的思想,不断丰富形式,深化内涵,推动达标工作从重投入向重管理深入,从大巷硐室向采掘现场深入,从强制达标向自觉达标深人,以此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逐步实现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由点面达标向系统达标、由硬件达标向软件达标、由检查型达标向制度型达标转变。通过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资源整合矿井的基础、基层和基本技能建设稳固提高。

(四)加强安全“双基”建设、力争在安全观念转变上取得突破

1.安全管理要以“双基”建设为抓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细做实。做到工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要兑现。区域公司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从内在体系建设和机制运行上帮助指导工作。“双基”考核要做到日常考核与月末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持续改进考核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以区队、班组建设为核心,在基层实行规范化管理。健全区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班组长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严格准入、选拔、管理、淘汰机制。明确班组长管理职责,规范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用制度固化管理。班组长选拔使用要经过区队班子推荐、分管领导审查、职工评议、考察前公示、矿考核办公室考察批复等程序。各矿要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班组长考核办公室,并制定公推公选班组长办法。

(五)资源整合矿井突出安全工作重点

在“一通三防”管理方面,要把通风系统优化、瓦斯管理、防自燃、防煤尘问题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难度,予以充分认识和把握。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和煤矿瓦斯治理五十条,坚持“三先三后三落实”,着力“完善大系统,预防大事故”。要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简化通风网络,降低通风阻力,增加矿井风量;搞好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配备、校验和使用管理,确保瓦斯监测系统的稳定和可靠。在防治水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水灾预报体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杜绝矿井防治水责任事故的发生。

另外,资源整合矿井还要坚持依法治矿,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家及政府有关对资源整合矿井的有关规定,严格依法依规经营,杜绝非法生产现象。加大对整合矿井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篇3

一、工作目标

在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治乱”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治散”。完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力争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普通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矿山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市矿山总数不超过450座,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开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及主干道两侧、旅游风景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对前期“治乱”工作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彻底改善矿山开采、加工、运输环境。按照“关、停、并、转”的要求,对巢庐路、巢无路、合裕路、合巢芜高速公路等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和风景名胜区周边的矿山一律予以关闭;对可视范围内的破碎机一律拆除或搬迁,新设加工区域破碎机械一律安装除尘设施,否则,环保部门依法查处,国土、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暂扣直至吊销相关证照,供电部门不予供电;加强源头管理,深入开展“治超”活动,严禁运输矿石的“黑头车”、“超载车”上主干道,所有上主干道和穿过城区的矿石运输车辆,必须加盖雨布,杜绝抛洒滴漏现象。

(二)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修编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深度加工,限制砖瓦用粘土和普通建设用砂石的开采总量;二是具体划定并扩大现有的禁采区范围;三是加大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四是明确现有矿山数逐年减少的目标,全市矿山总数不超过450座,并将整合、关闭任务,分解到各县区。

(三)优化矿业权布局。一是对一矿多宕口、大矿小开、矿山布点过密、生产规模过小和个体矿山集中区以及矿区范围平面或立体交叉重叠的地区进行整合,重点整合露天开采的普通建筑石料和砖瓦粘土矿山。二是按照“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关小并大,实行“统一开采、集中加工、分散经营”的模式。对拒绝整合和未达到《安徽省24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规定的10万吨以下矿山一律予以关闭。三是对条件成熟的矿区,由政府统一收购,重新划定范围进行出让,用出让所得的矿业权价款对小矿合理补偿后全部退出。

(四)严格矿业权管理和审批。一是严格新设矿业权市场准入,加强矿产资源开采资质管理,整顿期间,不得新设采矿权。确需设立的,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并实行公开有偿出让,坚决制止以招商引资为由,干扰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工作。二是严格现有矿业权管理。矿山企业办理采矿权延续、变更,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补充、完善相关手续,并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27号文件规定的出让基准价执行。三是对不属于撤出和关闭的现有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矿采矿权到期后,原核定矿区范围内资源量采完的,不再办理延续、变更手续;对要求扩大矿区范围的,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1048号《关于小型以下矿山申请扩大矿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

三、实施步骤

大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各县区对所有矿山作进一步梳理,认真摸底排查,填报《各县区在册矿山调查明细表》(附表一),对每一在册矿山提出保留、整合或关闭的初步意见,汇总填报《各县区年度矿山关闭、整合计划表》(附表二)和《各县区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时间表》(附表三),于11月底前报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审定后,按审定意见由各县区组织实施。

(二)制订方案。各县区政府依据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审定的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时间表,组织编制矿区整合实施方案,报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批准后实施。整合方案应包括整合矿区矿产资源概况、已有矿业权设置情况、整合后拟设置矿业权方案、整合工作进度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三)开展整合。按照批准的矿区整合方案,确定整合主体,分年度组织实施。明确拟设置采矿权的矿区范围,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安全、环境评价等资料,换发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并严格要求按整合的矿山生产技术方案组织生产。

(四)组织验收。各县区政府于2009年10月底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整合工作进行自查,并向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提交自查报告。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对全市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向市政府和省整规办报告。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资源整合和矿山生态恢复工作负总责,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整合工作取得实效。

篇4

关键词:兼并;重组;管理;资源整合

兼并企业的资源整合是指兼并双方相互使用、复制对方的优势资源并形成良好的资源关系。这种转移包括有形资源的转移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兼并使企业克服了市场失灵而能在企业间转移、交换公司特有的资源,兼并也促使公司重组其业务组织。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业务成长,改变公司业务的品种和服务,改善公司业务的技术和组织系统。重组使公司可以通过改变业务运行方法提高公司的效率和效益,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从规模的扩大等获得效益。

一、企业资源系统

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能够产生持久的超正常利润的资源集合。资源是一个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知识积累、财务资产、物质资产、人力资本等一系列的有形和无形的要素;是指公司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属性、信息、知识等,能被公司控制并能够提高公司战略构思、制定与实施的效益。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资源是资源要素、资源要素间关系以及资源间关系等要素及其关系的集合体。要素关系形成资源,资源关系形成能力。企业的价值不是由单一资源要素决定的,而是由全部资源要素集决定。不同的资源要素集可以达到同样的战略效果。因而企业是资源与资源关系的双重集合,它不仅是独立资源的集合,更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间形成的特殊关系的集合。

利用企业资源是资源及其关系的集合体并结合企业兼并的特性,本文将企业资源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物性资源,即直接从外界获取到的资源,外来资源,实物性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固定资产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刚引进的人才称之为劳动力,经企业培训后的人才称之为人力资源)、引进的专利、区位要素资源等;另一类是对获取到的实物资源的利用能力,可称之为再造资源,再造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市场资源、组织能力资源等。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于再造资源之中。企业兼并后的资源整合应注重企业再造资源的整合。本文研究基础结构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

二、企业兼并中影响资源整合的因素分析

兼并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在受到资源本身特性(特别是资源的转移性、模仿性、交易性)影响外,资源的转移还受到兼并类型赝源的相对强度以及企业在兼并中的相对地位的影响。

1 资源本身特性的影响

从整合的角度,引起影响的一般要素是资源转移的不完善、模仿的不完善和交易性问题。

资源模仿的障碍主要来自三方面:

(1)资源的默许性,即从工作中学习与积累到的技术、经验等,存在较为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对人的依赖以及对环境条件的依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2)复杂性,来自公司内部多种不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技术与组织程序,不同组成部分处于有着一定联系的不同价值链环节,并且通过复杂的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

(3)专用性,指仅适用于特殊交易中的资源,当组成战略资源的技术与组织程序相互间的适用性提高后,这些资源就成为互动专用性资源。

2 兼并类型(战略动机)对资源转移的影响

不同的兼并类型由于其战略目的不同,其获取资源的相关性不同,会要求有不同的资源转移。

(1)在横向兼并的企业中,由于兼并企业从事相同的产品生产,管理手段和方法相似,技术相似,并且兼并中一般一方占优势,所以会有更多r&d资源规造资源、管理资源、营销资源的转移。一般地,在横向兼并中,r&d资源等生产服务的支持职能系统,收购企业会要求有更大的控制,以获得强大的协调经济性。出于生产开发的横向兼并,则一般会将目标公司的整个系统纳入到收购企业中,而保留目标公司强大的营销系统。如衢州啤酒集团的整合以及海尔集团对收购公司的整合。

(2)纵向兼并涉及相临的生产阶段,r&d资源更倾向于重新配置,以保持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连续性。r&d资源的配置将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以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并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同时,如果整合的相临阶段是具有生产规模经济的,那么后向生产阶段的营销资源将被削弱而更加强调最终用户的营销资源的培育,管理资源的流动并不重要,因为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或许需要完全不同的管理技能。

(3)混合兼并的情况相对复杂,混合兼并可以分为管理型混合兼并、财务型混合兼并、同心圆式混合兼并。财务型混合企业向它们所经营的各个部门提供资金,执行控制功能,并且还是财务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3 兼并的相对地位对资源转移的影响

收购一家公司可以是为了利用过剩的管理能力的需要,将管理能力配置于目标公司可以使收购公司保留有才能的管理者并获得目标公司业绩提高的利益,同时,收购公司的管理者会由于自信能管理好目标公司而不使用目标公司原有的管理人员,因此,收购公司通常通过输出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控制目标公司。另外,收购公司一般会给目标公司提供财务资源,这是由于资本市场的限制,因为小公司很难或需花大成本才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行为动机理论指出,管理者也会出于运用闲置现金的需要而输出财务资源。

三、基础结构资源的整合

1 价值性整合

企业的价值链代表了企业为获得最终产出而组织企业资源的能力,收购企业可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来识别资源的类别、强弱。分析企业的价值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企业各种各样的功能性成本,使管理者理解并辨认出可能的差别资源,从而理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价值链的分析还能使管理者明白两个企业之间所能获取的关联以及价值链组织的合理性。企业的任务就是检查每个价值创造活动中的成本和绩效,并寻求改进。

2 组织结构签合

组织结构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企业的战略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才能实现。兼并完成后,收购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组织机构,收购公司有时把被收购公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加以管理,有时则将被收购公司分解,合并人收购公司的相关部门。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中,要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决定如何将兼并双方的管理决策层分配到组织中去;其次必须对双方的人力和组织任务进行分组。组织整合就是在组织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寻求协调双方员工和职能以实现合并后的组织任务,包括整个机制和全部组织控制机制的组织与再组织。而整合的重点则在于以下两方面:

(1)建立垂直控制系统在了解兼并双方组织匹配的基础上,

组织整合的第一步是构建垂直控制系统,建立兼并双方各管理层的员工、任务和职能联结在一起的报告关系,选择最有效的与实现企业并购战略相适合的管理层次及其相应的控制范围。垂直控制系统有两种模式:扁平型组织结构和高耸型组织结构。

(2)建立水平控制系统垂直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企业合并后的部门权力和责任的划分,而水平控制系统则用以实现企业各业务部门和组织部门的组合,它可通过部门化和组建战略经营单位的方法来实现。

四、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

市场资源产生于企业与其市场和顾客的有益关系,由品牌、声誉、分销渠道、商、有利的经营权、用户档案、服务知识和使企业享有竞争优势的其它因素组成。兼并完成后必须积极开展对两个公司市场资源的整合管理,以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市场资源的整合可统一为三方面,即品牌整合管理、分销渠道整合管理以及同企业外部的界面管理。

1 品牌整合管理

品牌是最直观的、也是最为人理解的市场资源。品牌能够强有力地影响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即使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同样的产品,如果用不同的两个品牌商标,其对顾客的影响力以及产品的价格都会不同,原因就在于品牌影响力的不同。名牌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顾客的信赖程度更高。品牌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2 分销系统的整合管理

分销系统的整合包含两方面,即被兼并企业营销组织的设置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兼并企业一般有两种应对策略:分立或合并。作为一个独立企业,使用分立策略是应该的。但是兼并一个企业绝不是为了保持其独立性,因此,分立总是相对的。通常,分立时被兼并企业的整个体系将作为一个事业部的形式进行活动,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说,它更象一个战略经营单位,清华同方同山东鲁颖电子合并对分销系统的合并采用的就是这一方法。将被兼并企业的营销组织合并入被兼并企业是我国企业兼并中的一贯作法。此时,被兼并企业是作为一个生产基地,或者更简单的作为一个生产车间而存在的,兼并企业统揽了所有的营销工作,对兼并企业是绝对的控制。海信兼并企业的一贯作法就是将被兼并企业作为自己的一个生产基地,统揽了全部的营销策略和工作,以充分发挥其营销优势。

3 市场资源整合中的界面管理

兼并一个企业不仅仅只涉及到两个企业内部的重组,兼并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企业外部。新收购的子公司的客户及持有合同的卖方可能催促制定更好的价格和条件方案,原有牢固的银行、政府关系现在可能变得很紧张。总之,兼并的结果可能是失去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支持和信任。兼并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对企业同外部边界的管理。

(1)供应商界面管理一定的供应商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通过长期公关策略和互动建立的,没有具有优势的强大的供应商,一个企业将很难获取其所需的投入物,将提高其价值创造的活动成本,对供应商的界面管理关键应做到:

①保持供应商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从战略观点看,总是期望从那些能够维持和改善姿势竞争地位的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和劳务,以获得优秀的质量、成本的产品,同时,保持供应商的稳定性又为企业进行内部的整合提供了时机和条件。

②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的审计。审计的内容应根据企业整合战略的需要出发,对供应商的质量、成本、供应条件、产品开发、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或有重点的审计,使企业的基础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向后延伸以确保兼并后的产品、服务有实质性的改变。

(2)顾客等营销界面的管理兼并可能使企业失去客户对目标公司原有的信任感和良好关系,或者一开始客户同目标公司的关系就已经恶化,这要求收购公司开发出强有力的策略保持或重建目标公司客户的信任和关系。保持和重建的策略一般为:沟通、承诺及一定的促销措施。

(3)处理好政府、银行关系

篇5

一、理论创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机制的经济体制。政府作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之一,管理和服务是其基本功能。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部门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侧重资源分配性质的部门,其手中掌握了大量市场资源、要素的直接配置权力。如发改委、财政、金融等部门。二是侧重依法规范性质的部门,其拥有法律赋予的对企业违法市场行为进行监管、规范和惩处的权力,包括工商、质监、物价等行政执法部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和企业对政府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职能履行又衍生出新的需求,这就是资源整合职能,其主要职能内涵就是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和行政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信息、规划调控、政策引导、行政指导、政府采购、项目发包、特许经营、环境营造、基础建设,以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培育等柔性政府行政举措,促进存在于市场内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行政资源,改变其一维、单向、分散的存在状态,向世界经济调整趋势、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区域经济规划方向、地方市场紧缺项目的三维流动、多向集聚和无障碍整合,从而有效刺激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和区域内商务成本的降低、企业获取资源能力、效率的上升,通过实现经济的不完全依赖于新增投入的内涵式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急迫要求工商部门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审时度势,既从国际间产业分工、投资分布,又从国内区域梯度发展的需求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从资源整合的新高度,创新对产业、行业、企业服务机制。

工商部门因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工商部门改革的指向标。近年来,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治理模式的改进,工商部门的职能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克服广为诟病的“重监管、轻服务”甚至是“重收费、轻监管”问题,高举服务旗帜,在坚持“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成本、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以实现企业分类监管、推动新农村建设以贯彻城乡统筹战略、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食品安全工程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自身行政行为以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和冲动,以期在履行监管与服务两项基本职能中寻找统一和平衡点。这些职能的调整都应视为工商部门在继续依法履行行政监管的同时,创造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探索性举措。这些举措也在实践中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场的一致欢迎。因此,主动树立资源整合理念、履行资源整合职能,将是工商部门未来在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排序中,获得有利位置的极其重要的举措。

二、决策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影响各级工商部门未来发展的环境变量、资源变量,或者说全局工作决策的基础,主要有六个方面。对这六个方面变量进行战略思维,使部门加快完成适应过程,谋划职能调整方案,创造新的工作领域、工作体制机制,进而不断开拓新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在全国的统一停止征收。这不仅表明了政府要在商业运营活动的便利性、市场准入和税费制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的决心,更直接带来了工商部门收费职能的灭失,公共财政对工商经费供给体系的调整,以及工商部门职能体系重构、行政力量重新分配的迫切需求。

(二)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出台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压力。新“三定”方案中并没有明显反映出“大部制”改革的走向,但已经开始比较明确地反映资源整合的职能导向。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即将启动,各级工商部门如果不能在巩固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地位的同时,有效获得政府在促进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则部门仍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三)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决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这个我国未来发展的大局也就是各级工商部门今后履行服务职能、促进资源整合的主战场之一。全国工商系统过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算是先行了一步,耳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深化和继续落实的问题。

(四)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势力的重新组合。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在工商的职能履行上得不到充分响应和体现,那就直接意味着我们的服务方向和能力出问题了。

(五)各级政府分管领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政府分管领导即代表政府直接抓工商工作的最高领导,其思路就是工商部门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对部门的看法就是政府对部门的看法,另外,分管领导又是部门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适应其要求并主动工作,是部门的份内之事。

(六)目前全国各级工商队伍的现状。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工作能力尤其是工作视野、创新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行政效能、吃苦耐劳精神等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一个部门必须要培养一批既能认认真真埋头拉车,又能与时俱进抬头看路,及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进行战略思维的领导干部。开展各类领导干部培训,将是建设一批战略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改革路径

工商部门在履行好传统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同时,应该按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思路,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指导体系建设。解决好在监管过程中和行政行为相对人之间的矛盾。

篇6

[关键词] 实验平台 实验资源 整合

一、引言

目前,财经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等专业,该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ERP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等,这些课程所用软件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借助网络来运行,即计算机网络与各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因此,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将这些模拟软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课程功能分析

1.ERP实验课程

ERP 实验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获取现代管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最佳途径。 目前,该专业设有《ERP生产运作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系统》等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可在金碟ERP-K3系统、金算盘ERP等模拟操作系统上运行,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工作站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2k、WinXP。

2.会计电算化实验

该实验开设初、中、高级电算化,都是在多媒体会计实验室操作平台下进行实验,主要完成账套的建立,总账系统的管理,利用工资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的日常工资业务处理等操作。本软件也都以WINDOWS 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3.证券、外汇交易实验

证券交易包括股票交易、外汇买卖、期货交易等。该实验是在世华模拟股票财税系统V2.0平台上进行业务处理,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了解证券交易的主要流程, 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工作站(包括学生机和教师机)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2000、windows98。

4.电子商务实验

该项实验开设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用技术》等实验,通过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 来完成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借助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网上资源,掌握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流程及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本软件也是以Windows 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从以上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功能要求,以及对同类院校的考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可以看出在财经类高等院校中实验室建设中大多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形式建设,主要是财经类院校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相应实验大多是采取软件模拟的实验方式,以验证性实验居多。因此,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实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为硬件平台,以各专业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材料, 可以搭建一个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平台,以达到资源共享。

三、实验教学平台建立

1.硬件资源整合

(1)服务器配置与建设。服务器的作用主要用于网络版教学应用软件访问、数据存贮、数据交换等,由于实验教学数据的重要性,特别是金融专业证券期货、外汇交易及其他等课程实时在线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服务器管理不仅要在速度、软件调用等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学院网络中心服务器规划采用硬盘阵列形式,支持RAID的级别有:RAID ADG,RAID 5,同时硬盘的阵列形式可以自由扩展、获取最佳兼容性,并对系统数据采取容错保护。由于金碟ERP-K3系统等软件运行的要求,要求服务器配置要高些,运行速度要快,存储容量要足够大。目前实验中心服务器配置:配置两个双核Intel Xeon 5110处理器,配置4 GB (4 x 1GB) PC2-5300 全缓冲DIMMs (DDR2-667)内存,64MB高速缓存,集成双NC373i多功能千兆网卡等。另外,选用性能较好的CISCO4006交换机为核心交换机接入和级联,用HP高性能服务器作为整个网络硬环境支撑的平台,在学院整体网络结构上,由多台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组成网络平台,校园网主干为1000M以太网,实验中心100M 交换到桌面。采用这种模式,实验中心可为工商、电子商务等专业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并可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课程提供实验场所等。

(2)服务器安全管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用服务器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院每台服务器均设有实时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管理,以防止本网及外网的非授权访问和病毒攻击造成服务器瘫痪等现象的发生。

(3)工作站配置与建设。工作站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操作的主要工具,在选型上要充分考虑工作站运行速度快慢、性能稳定等因素。因此,工作站除了安全管理外(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还配有各专业应用软件供学生进行实验。目前 ERP 机房硬件环境。学生机基本配置:CPU:

INTEL赛扬处理器346 /512MDDRII533 内存/硬盘80G7200转SATA接口/主机:INTEL915GV芯片组等;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XP Professional 多重操作系统,

把基础软件和低版本的软件装入Windows 2000,把专业软件分别装入Windows XP上,为保证专业软件的正常使用,每台工作站上都安装硬盘还原卡,对计算机硬盘实施保护。

2.软件资源方面

有了硬件平台,要发挥实验室的功能,软件建设尤其重要。目前学院也非常重视软件建设,购买正版金碟ERP U8、纳税申报实验室、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世华模拟股票系统V2.0、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等正版软件。

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模式分析

随着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快建设的步伐,建设了大批实验室,提高了硬件配置。同时,财经类院校校园网络平台都日益成熟, 合理利用学院的网络规模,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应用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接入Internet 的方法,进行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采用用户使用最多的网络协议--TCP/IP,建立基于B/S的网络模式。同时实验平台上应给每位学生与教师、管理员设立唯一账户, 给每位学生设计像资源管理器式的专业课程实验数据存放文件夹,建立学生、课程、班级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如需要某门课的实验数据, 只需选上课教师所对应上课班级的学生的课程实验数据文件夹进行汇总,就可快速得到实验内容。同时还将实验的原始数据如统计数据、证券数据等不断的存储在数据中心, 为今后的实验室评估及科研开展积累数据。

五、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思路

学院实验网络的建设,我们在考虑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要考虑各专业特性和特色。增加形式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实施实验考核制度,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目前我院建设的ERP实验中心、国际贸易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硬件配置上都已具有较高的水平,还要把新颖的实验项目与教学方案加以融合和渗透、采用优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良好的管理理念方法,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才会显示出专业特色,才能造就出类拔萃的人才,才能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才,这就是整合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基层烟草公司;财务管理;财务资源整合

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使基层烟草公司成为了独立的经营实体层。这一改变使得其财务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使财务管理模式更好的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对基层烟草公司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其优化配置显然已成为大势所趋。

1.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资源主要包括知识资源和实物资源,而具体到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则涉及到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以及资产、负债的整合等多个方面。目前,烟草公司在财务资源整合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业绩考评制度欠佳

财务管理本身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等特点,但是现有基层烟草公司的考评制度却难以体现其严肃与权威。目前存在的考评制度对于员工业绩的评价被限定在了报表之上,诸如会计、业务报表,这些报表当中所呈现的信息成为了考核结果的依据。然而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却无人关注,这样极易造成考核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局面。

同时,基层烟草公司将其业绩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利润、销量等可见的财务性指标之上,而对于其他非财务性的指标却涉及甚少。这种局面极易形成片面的业绩考核观,造成业绩考核失真的现象。

1.2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于企业的财务监督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监督机制在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基层烟草公司财务整合过程中却出现了监督力度不足的状况。

对烟草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首先,就内部监督来说,烟草企业的财务与监管部门一般都是一体的,监管人员审核自己做的账目,往往很难发现其中的纰漏。同样,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管,往往会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1.3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但是,在许多改制后的烟草公司,却存在着财务人员短缺,专业知识偏低等情况。在这些改制后的基层烟草公司,由于待遇相对较低,加之没有较为健全的人员培养晋升体制,导致专业财务人员流失严重。再者,基层烟草公司对于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薄弱,许多财务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具体的操作问题也略显能力不足。因此,加快基层烟草公司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显得相当必要和迫切。

1.4资产、负债的整合不到位

在烟草企业改革中,基层烟草公司成为了独立的经营实体,因此,其财务资金必须明确无误,然而,现有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对于烟草企业财务情况的清算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单位不顾企业的利益存在着虚报、谎报公司财产等恶劣行为。在清查、汇总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不细致而导致许多纰漏,造成公司资产的流失。在对负债整合、分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失职。导致对公司整体价值的评估与实际不符,不利于整个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2.加强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的建议

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的整合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制约,若要实现其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需要我们从知识资源和实物资源等多方面入手。针对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完善业绩考评制度

实现公司财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而公司员工的业绩考核制度作为评价员工工作实效的标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体到基层烟草公司的业绩考评制度,需要我们在以往考评的基础上增加非财务性质的考评标准,例如将财务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工作中的错误出现率等标准增加到业绩考评之中。对于财务性的评价标准而言,对考评报表中的各个数据,不能走马观花,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基层烟草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财务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2.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基层烟草公司改革中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财务改制的监督管理必不可少,只有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的体制,才能够确保财务的明朗准确,才能够实现财务资源整合的合理。具体来说应该从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两方面入手。

首先,就内部监管而言,基层烟草公司要建立单独的财务监管审计机构,将监督机构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去,确保监管部门的权威性。监管部门在审计财务部门的财务明细、核对相关烟草数据时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做到准确、务实、高效。其次,作为对基层烟草公司进行监管的财务、审计等相关外部机构,也应切实履行其职责,对于工作过程中发现的违规烟草操作行为应严厉查处,坚决制止。在实际操作中,财税、审计等部门与烟草公司联系密切,作为这些单位的政府工作人员则应该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国家也应该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于监管烟草公司过程中存在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从而规范烟草公司的外部监管机制。

2.3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

基层烟草公司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难度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也是相当必要的,在此背景下需要从人员体制构建和专业人员培训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基层烟草公司面改革后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还需要企业能够留住人才。这就要求基层烟草公司能够制定出台针对财务人员的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晋升体制以及相关的薪酬体制,特别是对于烟草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过硬的员工,更要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让员工明白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而对于基层烟草公司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则需要公司下大力气进行人才的培养,定期向相关财务人员讲授专业财务知识,传达烟草行业最新的政策法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

2.4认真整合公司的资产、负债

基层烟草公司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要理清公司的财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财务资源的清晰明朗,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财务人员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对负债表中的每个数据都做到准确无误的核实。必要的时候还要邀请相关的第三方参与到资产负债的整合过程之中,从而保证公司各个账目的准确无误。

3.结语

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整合事关企业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实现其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个基层烟草公司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整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到知识资源与实物资源。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更好实现基层烟草公司财务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州烟草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金融管理;资源整合;机制重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1-0051-04

一、引言

2003年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货币发行、外汇管理、国库经理、资金清算等职能更为明确。但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管理和宏观调控部门,人民银行仍需在金融管理中发挥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不可替代的职能。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人民银行在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进行操作时,直接与金融机构密切往来,可及时、详尽获取金融机构相关信息,金融管理有利于基层央行准确辨析信贷资金投向的合理性,客观评估货币政策对各类经济主体的影响程度,并采取措施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政策时滞。随着金融行业跨业经营、合作趋势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跨系统、跨行业传播特征日益突出。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仅能在自己的监管范围内进行管理,往往只注重微观效益而忽视宏观效果,容易形成“监管滞后”和“监管死角”,这与银、证、保业务日益融合的综合型金融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作为最后贷款人,人民银行需站在国家金融安全高度对金融业系统风险和交叉性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另外,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具有天然联系,其货币发行、征信管理、支付清算、外汇管理等公共金融服务的供给相当程度上依托于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只有参与到金融管理中,才能促进金融机构规范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人民银行的金融管理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管理,其管理范围和对象已发生明显变化,即由先前主要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机构设置、高管审查等监管转向对金融稳定、金融市场、公共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但在职能转换和工作重心转移过程中,先前承担大量具体业务监管工作的基层行出现了各种不适应,无形中弱化了人民银行督促金融机构有效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依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近年来,各基层央行特别是县支行围绕如何提升金融管理效能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理念滞后,管理目标模糊,影响了基层央行的管理效能。一是管理资源分散。人民银行现有的管理职能分散在会计、统计、征信、外汇等多个业务部门,由于各部门工作协调难度大,很难对各类管理资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使用,管理的整体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部门业务与管理的角色冲突。当前,县支行内设部门业务与管理功能交叉较多。由于业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很难有精力对不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容易导致业务部门管理职能的异化,弱化了管理的实质性效果。三是管理力量薄弱。一方面,基层央行特别是县支行人员少且老化,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杂的金融管理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在监管职能分离后,大部分监管人员划归银监部门,基层央行还没有培养足够既熟悉业务知识又熟悉行政执法的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中央银行征信、统计、支付结算等公共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稳定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金融管理职能弱化对基层央行有效履职的瓶颈约束更加明显。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央行管理机制,提升其管理履职效能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为适应职能转换,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提出了“两管理、两综合”(两管理即开业管理、营业管理;两综合即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经上级部门批准,2011年3月,人民银行滕州市支行(以下简称“滕州支行”)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率先增设管理检查部门,专门行使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检查职能,通过整合基层人行的监管资源,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依法规范经营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运作的实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滕州市经济金融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28.1亿元,增长11.1%,居全省县级第二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2亿元,增长33.3%,居全省县级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2亿元,增长24.3%。金融发展也日趋活跃,2011年末,滕州市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8.76、373.14亿元。目前,全市共有银行机构10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证券公司1家,保险公司12家。2011年,滕州市列全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15位,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并被山东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八部门确定为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之一。

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滕州市金融管理发展相对滞后。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县域最为重要的金融管理机构,滕州支行在县域的地位更为突显。

(一)拥有足够的管理职能资源

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承担着外汇管理、国库、支付结算、反洗钱、人民币流通、征信、金融统计等业务,并兼具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管理职能。可见,县支行并非缺乏管理工具,制约其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管理资源分散于多个部门和岗位,如将其拥有的各类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多个管理部门协同实施管理,将最大限度发挥合力效应。

(二)有其他监管部门无法比拟的机构与人员优势

与其他监管机构相比,人民银行机构派驻面广,县支行几乎遍及全国所有县域,在网点设置、人员储备方面具有其他监管机构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

(三)县域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要求与之对应的金融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县域金融快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大幅增加,业务急剧扩张。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监管步伐明显滞后,监管的密度、深度、力度不足,难以及时揭示和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县域经济中最为主要的金融管理机构,人民银行县支行大有可为。

2011年3月,滕州支行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率先增设管理检查部门,专门行使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检查职能。

在成立管理检查部过程中,滕州支行首先整合了其拥有的各类管理资源。一是整合职能资源配置。把分散在综合业务部、调查信息部的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外汇管理、国库、支付结算、反洗钱、人民币流通、征信、金融统计等职能全部集中整合到管理检查部,改变了以前监督管理职责由多个职能部门行使、各自为战的局面。二是整合人力资源配置。在管理检查部设立综合管理岗、管理检查岗和非现场管理岗3个工作岗位,在全行范围内挑选5名综合素质较高、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到管理检查部门工作。

在管理机制上,对管理流程、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化、标准化。各业务部室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如发现金融机构有违规行为或风险隐患,可及时在行务会上提出书面建议,由支行统一研究立项,管理检查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从执法立项、组织执法到执法评价、处理执行都由管理检查部集中实施,并将监督检查报告报送处罚委员会,供其研究处罚意见,再由管理检查部门把最后处理结果反馈有关业务部室,以便监督金融机构整改。对上级行安排的所有现场检查项目,统一由管理检查部门组织实施,处罚委员会提出处罚建议后,及时上报检查报告、移交检查档案。而对合规性检查涉及专业比较复杂的,由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牵头或由内部业务科室抽调人员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实现上下联动和内部联动,充分利用外部管理资源。

在管理内容上,除开展日常业务检查外,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还通过综合评价、风险评估等方式积极强化对管理成果的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投向,自觉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一是建设完善了综合评价工作程序和调整评价机制,对23家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建立评价台账,每季反馈情况、每半年通报得分、年终再通报评价结果,对年度综合评价为“C”级的金融机构,对其主要负责人约见谈话。同时,加强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对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综合检查验收,统一组织对其拟任高级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考核。二是加强风险预警和评估。对地方性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对其流动性和支付能力进行预警。建立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信息评估体系,评估金融机构贯彻货币信贷政策效果,形成制度性的评估体系,综合评价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引导金融机构贯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意图。三是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式方法。滕州支行成立了枣庄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滕州分中心,由管理检查部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受理金融消费者的申诉,在法定职责权限内的事项,由分中心依法处理。通过建立金融消费维权信息沟通机制、行为监督机制、金融司法环境协作机制,联合市纠风办、市法院、市工商局、市仲裁委等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形成了部门间工作合力。

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央行在县域金融管理领域中的权威,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明显好转,特别是通过开展反洗钱、金融统计、反假货币、外汇企业资本金管理、人民币收付等多项业务检查,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的有效作为。银行、证券、保险业各类非现场监管数据、报表等资料报送人民银行的及时准确率由从前的不足80%,达到目前的100%。同时,滕州支行的履职效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如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信用联盟、股权质押和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等工作均得到了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有效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2012年,滕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双百”目标,并再次被评为“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

三、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成功运作的机理分析

(一)对监管资源的充分整合

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组织效率乃至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应该通过组织机构的创新降低交易费用。当双方的交易经常发生,就可以构造一个专门的治理结构。随着业务部门业务工作与金融管理角色冲突的加剧,基层央行金融管理在业务部门内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合作博弈的结果,通过整合组织的内部结构降低博弈成本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以前人民银行县支行管理职责和管理人员分布于多个部门,容易造成对金融机构的多头管理、无效管理,导致县支行管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滕州支行通过成立管理检查部,在将管理职能从业务部门分离出来的同时,还集中了部分业务骨干,使得管理力量的统一调动成为可能,管理检查部可以根据各专业工作需要,打破各专业之间的界限,灵活调配管理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管理,使得管理更为专业,管理成本更低,管理效率更高,管理资源得到了集约化使用、效率化配置,形成了合力效应。

(二)对管理范围的积极拓展和管理成果的有效运用

对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管理的初级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从影响金融稳定的热点入手,积极拓展管理业务的范围。如针对当前金融侵权事件日益多发、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不足所导致的金融风险,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积极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式方法,依靠央行权威、县支行业务职能和贴近基层的优势,建立了信息沟通、维权监督、金融司法协作三项机制,将维护金融稳定放在“大金融、大司法”框架下,有效拓展了基层央行的管理履职空间。同时,将管理成果运用作为推动基层央行履职的重要动力,以管理推动其他业务的开展。通过建立评价综合台账、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信息评估体系等,将金融管理目标由先前的促进金融机构合规合法经营、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向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货币政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转变,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

(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

组织结构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组织结构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行为主体会去推动实现组织结构变迁。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的成立既有上级行的强力推动,又有县支行的自发而为,是一种“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组织变迁的难度和成本都是相对较低的。强制性体现在,首先其成立是在上级行有意识的领导下进行的,分行和中心支行是推动县支行改革的主体,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推进组织结构变迁,以上级行的强制力优势降低组织变迁成本。另外,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的成立也体现了一致性同意和经济原则,具有一种基层自发、自下而上的组织变迁特征,成立管理检查部顺应了基层央行履职需要。而对滕州支行而言,先前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制对其有效履职的约束明显,县支行有通过组织变迁强化金融管理的内在诉求和动力,而这种诉求在上级行积极推动下实现起来是最为便捷和低成本的。

(四)基层央行与金融机构合作博弈中的双赢

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的运作涉及基层央行、金融机构两方。作为监管部门,基层央行博弈目的是通过有效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规经营,降低区域金融风险,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好货币政策。从金融机构方面讲,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上级考核、央行管理双重约束下,选择合规经营、配合货币政策实施将是金融机构的占优策略,而这也符合基层央行的博弈初衷。由于基层央行和金融机构在为实现各自收益的博弈策略中,均选择了符合对方利益要求的策略,从而促使二者合作成功。对基层央行而言,通过成立管理检查部,金融管理成本显著降低,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对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公共金融服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县支行业务部门也可以从先前金融管理、日常业务的双重压力中解脱出来,专心开展日常业务,更好地提供公共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改变先前被动应付检查的局面,根据人民银行管理和评价体系主动开展工作,更好地拓展业务空间。

四、相关结论

滕州支行管理检查部成功运作的实践表明,立足现有条件,基层央行完全可以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并以管理促进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但前提是必须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类管理资源,立足人行工作职能进行管理范围的拓展和管理成果应用,将业务管理作为推动人行其他业务工作的重要动力。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资源紧张是当前多数县支行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县支行管理履职面临的最大约束,因此,在县支行人员较为充实的情况下是可以尝试进行管理检查部的组织改革的,而对工作人员较少的县支行而言,由于日常业务压力较大,在现有条件下成立管理检查部的条件似乎还不够成熟。

参考文献:

[1]罗纬凡.对银监分设后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的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5).

[2]张伟.银监会成立后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J].济南金融,2004,(3).

篇9

然而,当前审计机关在人力资源整合上还存在整合方式单一、整合范围狭窄、整合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违背了整合的初衷,影响了干部成长,更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和整合的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当前来说,笔者以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扎实做好整合的基础性工作,增强整合的主动性

一是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个人的特长。一方面,平时要注意掌握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考评、参加重大项目以及个人特长等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参与整合、适合哪一类整合,以及在整合中担负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将参加整合的工作情况及时录入到干部个人信息资料当中,比如在整合时担任的角色和表现、工作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在整个审计项目中的分量、个人特长在项目中是否得到了发挥、在项目中是否展现出了新的强项和优势等,都要及时补充录入。这样循环往复,干部的资料信息就会不断充实完善,为以后的整合提供便利。

二是逐渐提高平时“小整合”的质量。目前的整合,更多的是在“外部增量”上下功夫,在优化本级“内部存量”上做的还不够。这也是导致整合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要注重抓好本级审计机关内部平时较小项目的整合,比如针对跨区域、行业的审计项目,处室之间的力量整合等,正是平时锻炼队伍的重要平台。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利用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项目,注重在本级机关内部组织处(科)室之间、与其他审计机关之间、与中介机构之间、与外部监督部门之间的整合,锻炼那些特长一时还不明显但有潜力又有良好愿望的同志,积累整合工作经验,不断扩大整合干部队伍的有效基数。

三是提前制定整合预案(计划)。一般来说,人力资源整合都是整合优势资源、直接资源、显性资源。但同时,参与整合的干部也有许多非优势资源、间接资源、隐性资源。而且,除人力资源整合之外,还可以整合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目前整合准备工作的一个不足就是平时没有预案,影响了整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在平时掌握干部各项基本信息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化,针对不同的整合内容、不同的人力需求、不同的审计要求,提前制定各种整合预案,做好人力、技术整合的计划准备,以更好地实现“内部存量”的最优化。如有可能,还可尝试开发专门用于人力资源整合的系统软件,集中收集审计干部的个人资料和整合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成长情况等,不断提高整合的主动性。

二、注重加强整合期间的管理工作,提高整合的科学性

一是思想工作不能松。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人力资源整合要想取得效益最大化,首先思想工作的效能要最大化。要注重战前动员(项目开始前的思想发动)、节点转换(审计重点、场地的转移)、难点攻关(重要问题的审计、处理),以及与被审计单位就敏感、重大问题的有效沟通,把握参与整合的审计组长、业务技术骨干、其他干部等不同层次人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这不仅是保持队伍思想稳定的需要,也是做好审计组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是业务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审计现场管理,认真落实审计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开好进驻会,管好审计办公场所,做好审计资料交接存放保管工作,规范审计组内部办公秩序,控制审计进度,确保审计质量。一要建立审计组交班例会制度。交班会可采取每天小交班,每周大交班的方法。审计组长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努力将交班会开成情况通报会、信息交流会、研讨攻关会,引导审计组成员对照审计方案,检查进度,分析实现审计目标存在的难点;及时通报审计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剖析原因,交流审计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一步审计方向、思路和重点。二要加强对现场实施的检查和指导,可采取检查、抽查、巡查、自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把好审计质量第一关。重大项目可实行审计撤点审批制度,以确保现场作业的质量。

三是互帮互学要体现。一个整合项目,仅仅项目本身出成果还不够,还要通过项目使得参与整合的审计人员每个人都有收获、有提高。在审计组内部,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研讨、交流、提高的氛围。根据人员素质情况可采取强弱搭配结对子、新老组合传帮带等方法;根据审计进展情况可采取各阶段重点内容集体研讨、难点问题集体攻关、疑点事项集体剖析等方法;根据项目整体进度可采取审计组之间电话联系、现场学习、互相交流、简报宣传等方法;还可以穿插研专题讨、以老带新、分工负责等方法,把互相学习渗透到日常的各项工作之中,真正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加强对整合的考核和研究,增强整合的实效性

一是加强后续总结和评估。在认真做好再次认定审计查处问题、撰写审计报告以及总结审计方法等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及时组织参审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即围绕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整个审计项目实施情况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一看审计目标是否实现;二看方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查到,结果如何;三看方法步骤哪些有效,哪些还需改进。还可将总结的情况形成案例性资料归档,方便以后查阅利用。除了这些业务方面的总结评估之外,还应对整合期间审计干部的审计能力、特长表现、突出业绩、作风情况以及缺点不足等进行评估,并登记在案。对审计组或审计人员的成功做法或失败教训,可在各局、业务部门、审计组之间组织交流,或编辑成册,供学习借鉴。

篇10

公共性资源的整合

在博物馆工作者的视角中,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较为缺乏公共性而难以真正发挥博物馆功效。这一印象的形成主要由于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多数缺乏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综合发展实力,因受到资金的限制而难以真正实现博物馆的各项功能。基于博物馆建立的先期条件,民办博物馆一般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和内容丰富的多样展示。民办博物馆在这些不利因素下,若能整合公共资源则能更多地发挥本馆的资源功效。横向的馆务联系是整合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联系可以是地域概念上的集合,也可能是关联专业的博物馆联合。

在博物馆群概念建设及实践所带来的巨大文化经济优势的促进中,拥有条件的城市或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具有多功能的文化片区,而博物馆则成为这一建设的重心。集合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文化设施的浦东文化艺术集聚区由此悄然兴建中。而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苏州,以苏州博物馆为中心连接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其他纪念馆的集群建设,也切实提供了当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提升可能。由此可见,在过去以独立形象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发展策略在今天全球化融合的过程中难以呈现最佳的状态,但地域上的联合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形成整体性的资源则需要更深入的发掘。对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而言,其所处的汾阳路周边文化和旅游气息浓厚,而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式建筑,以传统文化与海派特有的城市格局特点为基点,也可能形成与周边片区旅游资源的结合。

就博物馆之间的联合而言,国际间大型博物馆之间的展览交流合作是最为典型的模式,尤其是属性相近的博物馆之间资源互通,对双方都具有促进意义。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发展到现今,除了拥有过去工艺美术大师所留存的实物作品,也留有非物质形态的技艺传承和相关研究。而与之相关的上海民族民俗民间(以下简称“三民”)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上海纺织博物馆等都能够成为其合作的对象。尤其是“三民”在对非物质文化上的研究和推广都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馆馆之间若能够在活动推广、研究互助以及展览协助中形成有效的联系,则能获得单一个体无法获取的双向效应。但在这一联合之前,首先作为个体存在的博物馆本身,又需要先行明确其定位与功能。文创品开发的意义所在

在资金短缺的状况下,博物馆需要获得发展动力,就必须开发自我资源的运用。而文化创意(以下简称“文创”)对于博物馆而言,其真正意义在于这是博物馆发挥功能并由此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内涵。从近年来博物院对“翠玉白菜”的文化创意商品开发所引领的热潮来看,博物馆通过文创品开发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和品牌知名度,也间接为品牌注入具有创新生命力的文化内容。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的“创意”这一要素,同样在博物馆文创品开发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翠玉白菜”的成功确切而言并不直接源自这一博物馆典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相反,是在当下对其准确的“创意”定位中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对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而言,文创开发就不单纯是对馆内藏品资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利用博物馆在本行业内所独具的工艺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有利条件,而其文创产品的开发更是基于这一条件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结合工艺美术研究所一并承担着对上海本地砚刻、牙雕、绒绣等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在民间工艺流失严重的今天,技艺的传承本身是无法完全复制的,但在文创品开发中,表征和民艺的独特性成分在其中显现程度的不同,意味着可能将文创品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而并非就单一创作者的作品进行批量复制,或者一味强调单一作品的艺术成分。以绒绣为例,具有较高技艺成分以及艺术特征的作品并不适合进行批量制作,但这类作品更需要把握题材和表现形式;而静物、花卉等题材、中小尺寸等相对普通化的考虑,并能够进行多数量复制,这类作品则更容易被一般消费者所接受。

如何形成价值链也是文创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而言,也必须进行这样的思考:工作室产品如何得到分层;不同文创品所对应的分众市场是怎样的形态;文创产品最后如何面向消费者等等。在今天的文化产品市场中,工艺美术无法限制于民艺的文化身份探究,如何在文创产品开发中找到平衡是关键。

而在博物馆进行产业开发常受到舆论对其“非营利”身份的质疑问题上,多数人对“非营利”始终抱有不能与经济利益有关联的认定。对于亟需资金扶持的民办博物馆而言,除了政府支持、社会捐赠的外部支持以外,博物馆内部完全可能通过利用馆内资源进行文创品授权、加值的自我发展。尤其对于拥有行业支撑的博物馆而言,更是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博物馆业务的发展提供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人才培养与教育推广

对于以技艺传承为重要接合点的传统文化相关行业而言,行业人才匮乏是迫在眉睫的困扰之一。尤其在民艺的师徒传承问题上,由于现代社会已然缺乏了传统师徒工作制的特定社会要素,这一技艺及文化内容的传承就必须从被动接纳转为主动传播。这其中也包含了文化教育的推广和馆校结合的教育资源整合。

综合实力强大的文物博物馆能够结合藏品资源、引入特别展览并组织教育性强的学术活动或亲子教育,这些优势是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而成,也必须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完成。而这些博物馆通常具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对于综合实力较弱的多数民办博物馆而言则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尽管如此,主题性质更强烈的中小型博物馆并不一定强调基于观众群体最大化的教育传播可能性,相反可以集中在所对应的某一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