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创新范文

时间:2023-03-24 13:2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业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创业创新

篇1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

创业是大部分大学生毕业潜在的就业路径。近七成的学生萌生过创业的想法,两成多尝试过创业。两成多当中失败的人数占68%。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将创业视为一种出路。大多数学生在资金的缺乏、学校教育的缺失、个人能力的不及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未能付诸实际行动。而有过创业经历并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只有不到三成。造成终止创业行为主要原因有:资金断链、竞争压力大、思想准备不足、先前实践经验缺乏等。如果将创业作为一种就业方向,将会解决相当数量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创业方向与就读专业不相关。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行为关系不大。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尝试。

学生大多对创业持开放态度,认为在读专业不会影响创业行为的产生。这也使部分学生忽视了创业准备的过程。而近一半的学生愿意在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尝试创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基于兴趣出发的事情总会较不感兴趣的事情坚持的长久,这更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行为。

学生活动经验有助于创业行为的展开。在已经创业的人群中,81%的人在校期间负责或参与过各种形式的大学社团活动。44%的人负责过学生工作,而进行社会兼职和与参与相关实践的人数占到了89%。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活动经验都有助于创业成功人群数目的增长。分析得出,社会经验及工作经验会有利于创业行为的发生,并会在创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

对创业的扶植政策不了解。超过八成的学生不知道这类政策的存在,极少数学生能够清晰的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部分。

通过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宣传度力度上有所欠缺。这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联系,校方对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宣传的不到位。

渴望资金的支持。84%的学生希望在创业的启动资金方面得到帮助。

可见创业者成功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资金的有无。部分学生有想法、有能力却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导致了想法的流产。资金问题的解决途径还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进行来大力的开展、大范围的宣传,才能起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

课题组对34个创业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度追访。发现在创业过程中,知识层面的成都可以左右创业行为发展的方向。

知识层面的需求。31个创业者谈论到知识层面的创业需求,有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

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知识能力不济会对创业结果造成十分大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于创业的实体管理一直处于摸索与调试阶段,对于资金流的管理又像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合作协议与合同的签订也是漏洞百出,主要的根源在于在创业前期没有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研究。

个人能力的要求。34个创业者普遍认为创业需要的能力主要有:领导能力、全面的思考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

创业的发起者往往会成为创业团队的领导者。创业者清晰的认识到创业对领导能力的要求十分高,要求创业者具有:思维、社交等各方面综合的能力。因此,创业者必须要全方面完善自己的能力。创业者可以不是团队内每个领域最有能力的人,但必须是最全面的把控者。

良好的沟通能力。20个创业者认为经营活动中与成员的沟通的有利因素有:全面的人格、公私分明、大局观等。

创业者的思想要贯彻在整个团队之中,因此,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他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运作。

优良的礼仪。27个创业者重视开展外部事务时所需要的基本礼仪。

创业者谈及,很多情况下,礼仪的好坏决定着交流是否能往下发展。有的创业者甚至将礼仪培训作为了团队的必要的学习课程,要求每一个成员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规范的礼仪去应对一切活动。

创业者综合素质欠佳。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是否全面,将会直接影响到创业的大局。

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全面。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与较高的综合能力。创业者往往不只是依赖自身的某一项技术水平为生,而是要与社会全方位的接触。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创业者的特殊能力的市场要求。

对创业的困难准备不足。创业者在创业之后往往由于对于创业前的准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准备的不充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学生过于自信,过分相信自己。创业是艰苦的,更是困难重重的。因此,在开始创业之前一定要对情况进行评估与全面、细致的准备。

社会经验积不足。访谈者都谈到了工作经验的缺乏。凸显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问题。有些学校组织了实习工作,将学生轰出校园,却不检验实践的效果。学生则是持应付的态度开始实习工作。双方都存在问题。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2-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走过了近五个年头,形成了一套适合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即“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教育架构,真正构建起了一个基地――创业实训基地、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创业实训第二课堂、三类活动――以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和党团活动为特色的“123”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担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对责任认知不足 创业教育在多数高校流于形式,甚至是空白。此外,大学生创业的政府责任认知亦明显不足,忽视了政府在创业激励与引领、创业政策与服务、创业环境支持、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创业教育手段落后 各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如创业激励机制、公共政策与法规机制、创业流程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明显匮乏,创业宏观政策、创业服务引领体系明显不足,存在政策空白、政策冲突、政策模糊、政策误读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孤立运行 重理论,轻实践,少教育,缺服务,高校、政府、企业三联动的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没有落实,对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问题缺乏实证研究,缺乏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等,致使大学生创业脱离实际、缺乏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可操作性差。

创业理论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 创业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基因,在整体上尚处于起步和评述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以介绍借鉴研究为主,理论本土化及实证应用研究未有明显突破,以致理论研究对创业教育实践缺乏实际指导价值,立足于本土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尚未形成。

创业创新教育实施过程

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由创业类公共选修课(如增设《创业管理》课程)及创业类限选课(含定期举办的就业与创业讲座)构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其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创业类限选课是指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为基础,为学生开设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开展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我院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技能提升”、“实践强化”三大模块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推行“三三三”制教学,即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各占1/3课时。理论教学由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承担,侧重就业与创业理论教学,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现场教学以企业家为主、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进行就业与创业实务的示范性教学,体现真实性和感染性;实践教学以学生及技术专业导师为主,企业家、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强调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自主设计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建构“四互动”的创业课堂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互动创业教育中:一是第一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少讲、精讲,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训和案例分析研讨,让学生大量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思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二是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动。考虑到第一课堂教学受时数和场地及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空间的限制,我院尝试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起来,第一课堂指导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补充和强化第一课堂,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创业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举办“名派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加“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举办多场次、多方面的课外讲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点面结合,开展个别辅导,完善课堂教学的细节,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互动。学生创业指导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为此,应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实现学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创业教育指导的效果。四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民间组织)的互动。由学校学生处(办)、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等构成的学生工作机构是学生创业指导的正式机构,负有义不容辞的指导职责。此外,积极吸纳校内的各种学生社团作为非正式组织(又称为民间组织),利用它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这些非正式组织积极互动,采取社团合作、工作指导、总结评比等方式,引导它们为学生的创业指导服务。

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 我院在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实践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在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实训平台,在企业建立创业体验基地、设立创业基金,引入风险投资,与企业界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的构想。同时,由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名派创业”大赛,将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与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创业实训、行业实训、专业实践、资格证书实训等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训机制,深化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以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几年来,学生的创业实践证明,在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的支持下,我院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形成广东地方高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 创业教育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新格局。一方面,主动联合政府、企业,全面拓展校外就业与创业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把政府和企业请进来指导校内就业与创业基地建设。同时,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在校园内开辟固定基地供大学生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突出就业与创业培训、政策帮扶和技术指导,真正落实我们所倡导的“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实施效果

本项目研究明确提出了建构广东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这一新的创业指导工作发展观,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创业工作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是科学人才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实践。

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创业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初步形成,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院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阶段、技能提升阶段和模拟创业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体系,建构了“三三三”创业教学模式,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土化。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具有特色,通过学习能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获得职业岗位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职业规划的能力可得到培养和提高。

创业大赛等活动孕育校园创业文化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创新大赛,营造了我院学生浓厚的创业意识和氛围,孕育了校园创业文化。在2008年“金钥匙”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团体赛)上,我院共有三个项目获奖;“消费地图导购引擎”项目获2009年第一届广东大学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创意奖;“Z客4+1”等两个团队获2010年“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入围奖;在2011年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中,我院一名学生的“准妈妈舒心家园”获得一等奖,同时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囊括了“最具创意奖”、“最具市场前景奖”、“最佳团队奖”三个单项殊荣。“名派创业”大赛吸引了336支团队参赛,近1000人参与。我院与顺德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160多家企业(组织)合作共建创业实习基地,组织了4000多人次进行创业实践。

毕业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与政府和合作企业举办创业培训、行业精英与专业精英实训等工作,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高。如在2010年获得名派创业大赛一等奖的我院某毕业生,在佛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优评网”,并担任了总经理职位;获二等奖的某学生在广州一家科技公司任主管职位,实现了在岗位创业。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近20家,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构建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创业运行机制,该模式强调创业教育是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提出创业教育要形成合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创业创新教育新格局。以“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为核心,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建构“四互动”创业课堂教育模式,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模式,可以使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从而更具本土化色彩,该模式的创立既升华了创业理论,又丰富了社会实践,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佘敏.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2]纪玉超,沈文青.以融合的理念建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3]毕馨爻.传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报业,2011(14).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5]胡建英.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2).

[6]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只有不断实现创新,一个民族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而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等原因在创新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如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业不能取得成功等。因此,要求高校和教师要积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在当前国内众多高校中,都已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在校内也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创业协会和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以求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较大提高。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也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大量缺点,如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有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与提高学生的技能方面,在实践教学体系当中还没有引入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相适应,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不能体现创新创业能力。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虽然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很多都是利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增加学生实践内容、训练学生的动物能力来形成的。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还是较多应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存在于大学四年教育当中,只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谋划教育过程,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总之,高校只有具备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才能自理论上解决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有利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才能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对策

1、加强课程建设

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利用选修或必修的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存在于人的思想当中,而应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才有利于创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培养课程讲座,可以聘请校外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一定成就的专家或学者前来学校讲座,讲座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以此保证此类讲座具有品牌效应,使学生自觉把听到的内容与自己当前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加强课外活动,构建项目体系

一是借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学校教务、学工部门、团委应该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讨论沙龙、交流研讨和学科竞赛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可以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培训班”,定期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制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计划,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开展培训,在校内创建创新创业环境,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系统。

二是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创办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二课堂。同时学校宣传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能力比赛、挑战比赛、职业能力规划比赛、数学建模比赛等,依靠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创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环境;借助立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应该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创业项目重点开发科技型创业,在设计方案时要具有操作性。学生的教师的帮助下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学生可以借此完成论文申请专利。因此学校必须具备完善的科研立项式实践训练体系,全面管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在经费方面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利用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形式下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加快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造较好的学术气氛。

3、加强管理,构建保障体系

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学生管理机构、招生就业机构都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缺少联系与沟通,课上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不能实现衔接。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系统性不强,要想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教务、学工等部门实现联合,组建一致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要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聘请校企联合的单位企业领导做学生的辅导工作。严格管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创新创业能力档案,自大一入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到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再到结束时的能力测试,要求在学生的档案中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才有利于进行系统的管理,可以应用学分制,利用分数表现大学生在校内校处参加的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利于观察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长,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4、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实践平台。

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搭建实践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实践平台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在此可以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存在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创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不同的模式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同,如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园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仿真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以提供实习和实训为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创业基地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捕捉商机的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创新创业理论,提高创业能力。建设实践平台与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为了让实践基地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求建立完善的实验基地规章制度,要求高等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总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中,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依靠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高校只有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创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完善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作者单位:1.安徽省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2.安徽省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沈镇波.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1(05)

篇4

1.突破性创新的三种情形。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主要有:需求不确定性、竞争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等,其中竞争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因此,通过非市场与低端市场进行突破性创新就成为不确定性下战略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产品的性能结合了技术和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仅决定了产品性能的发展方向,也决定技术市场化的成败。Christensen正是观察到技术发展的轨迹与市场需求的轨迹不同步,二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偏离现象,由此提出性突破性创新理论。驱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力是杠杆作用最大的产品性能特点,它是潜在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Paap和Katz指出突破性创新的技术替代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现有的主导驱动力中仍存在相当需求没有被满足,但是旧的技术已经成熟,难以再将产品性能作进一步的改进,而新技术能大幅度提高主导驱动力中包含的产品性能。第二种情形:现有产品的性能已经完全满足了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也就是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杆杠点,消费者对既有产品的主导性能已经不关心了,转而关注其他性能,而旧技术不能满足新的性能需求,只有通过新技术才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第三种情形:环境的变化往往促使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这就引起了新的主导驱动力的出现。当原有技术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时,技术替代不会发生,但是当原有技术不能满足新的主导驱动力时,将会形成产生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

2.创新流程与模糊前端。模糊前端是突破性创新的早期阶段,主要活动是产生创新构想、确认机会和初始机会评估(Leiferetc,2000)。这一组动态的活动构成了突破性创新生命周期过程的初始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突出的模糊性特点。模糊前端的特点是设计、影响项目结果的自由度是很高的,但改变的成本却很低。与后阶段相比,其信息量少、不确定性高,由此限制了其优势的发挥。创新构想的产生是突破性创新的起点。

二、大学生创业突破性创新模糊前端的实施方法

突破性创新项目需要明确顾客未来的需求,明确创新的出发点,冯希普尔通过研究表明,促进创新的决定力量并非生产商,而是用户和供应商。

1.领先用户法。顾客大多满足于现在产品提供的服务,不能预想将来的需求。“领先用户”则具有这种能力,许多研究证实了自己提供解决方案的创新用户的存在。如滑板运动、滑雪运动、冲浪运动的创新研究表明:几乎每种产品开发的源泉教师运动员而不是运动设备的制造者。

2.领先供应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创新管理成功的关键。更多的制造企业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时,把视角转向供应商,与供应商联合进行技术创新。Akira认为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在知识开发、资源利用、联合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产品概念提出时,领先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能够刺激创意的产生。例如环保材料的产生,就使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定位产品计划。在产品设计阶段,供应商早期参与能够确保供应商提供创新设计中指定的部件,并且提供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培训方面的投资。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会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的错误和减少下游创新过程中由于反复改进付出的高昂代价。因此,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将会得到低成本、高效益的产品和满足制造企业特殊需求的高质量部件。在新产品测试阶段,通过与制造企业的密切合作,供应商将获得早期的信息,包括技术特征、需要改进的部分。它还将获得更多的客户需求信息,并且尽早地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客户的满足度,这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益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供应商深层次的参与这些阶段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创新具有突破性的特性时,供应商参与对资源匮乏的制造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性与贡献将更明显。因为在每个参与阶段中,供应商专用性投资既增强了供应商对制造商的依赖程度,又为制造商提供了产品创新所必需的特殊资本;双方承诺的对称性确保了供应商与制造商高质量的互动和目标的共享;双方知识的互补性驱使双方不断弥补知识与信息差距,创造突破性创新所必需的新知识。Truffer认为供应商在不同阶段参与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涉及到双方不同层次的员工,他们中也许有人正在寻求一个恰当的时机来推销他们的突破性创意,一旦供应商参与合作成功,便可以将这种突破性创新商业化。供应商参与的程度越深,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的绩效越高。然而,当需求发生突然或急剧变化时,企业的下游客户会及时向上游企业反馈需求信息,企业也会在恰当时机与新的供应商建立关系。Hakansson认为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在突破性创新的早期阶段产生,需要同于产品需求稳定阶段,产品需求的不确定促使供应商与制造企业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可产生更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同时也能纠正努力方向,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求越不稳定,供应商参与对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作用越大。不同于产品需求稳定阶段,产品需求的不确定促使供应商与制造企业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可产生更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同时也能纠正努力方向,满足市场需求。

三、结语

篇5

    我国大学生创业对于解决就业、激发社会正能量、改变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具有正面作用。但是创业不能只靠激情,理智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创业创新。这就需要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改善创业创新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通过对三百多位学生的实践模拟课程的调查、以及通过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比赛的观察来看,大学生创业缺乏关于创业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尚不足够,较多的创业创新项目缺乏资金来源或者来源不足,;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技能欠缺。据调查,78%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其中仅有42%的学生愿意接受创业课程的指导。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的外部环境还不足以支撑大学生创业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氛围需要大力改进.

    创业教育意识薄弱,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束缚。学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业能力比较弱,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

    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大多是学术专家出身,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局限性。

    大学生普遍缺乏资金。技术、经验和能力.思想准备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市场化经营运作经验不足,资金贷款困难重重,创业带有一点盲目性。创业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普遍不够高,“质”与“量”不并重。

    二、SMELL模式内涵与教学实践检验

    (一)SMELL模式内涵

    SMEiL模式(STRATEGIC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Learning),即战略性创业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该模式是一些大学自2006年以来,结合国际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围绕强化学生创新知识转化能力建设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力求探索出一套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业创新型综合能力人才的新路径。

    其中STRATEGIC是指(如图):

    Simulation Learning----商战模拟学习。主要学习形式是要促进学生参与全球创业实战模拟、全球创业计划大赛、案例大赛以及各类科技作品大赛;

    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协作学习。即学生是创业创新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

    Role-play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角色扮演和互换学习。强调创业创新教学过程的角色扮演和互换性,以及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问题的解决过程;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tegrated Learning ----知识整合应用学习。强调创业创新教学导向是以引导学生整合运用所学综合管理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为前导;

    Target-oriented Learning ----目标导向型学习;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

    Entrepreneurship Chain Learning----创业学习链;教学程序是基于“创业活动 + 双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 的创业学习链进行的;

    Global Environment Learning----全球化商业环境学习;创业创新教学背景是基于全球化商业竞争的环境的,国际创业论坛,国际创业交流平台,国际创业培训师的培训项目为此提供良好的全球化商业学习环境;

    Innovation-driving Learning----创新驱动学习;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这也是创业创新教学效果最终评价的依据。

    Competition-pushed Learning----商业竞争推动式学习。创业竞赛、模拟实验室和创业平台是主要教学工具,通过竞赛机制,这些工具能够为学生的商业竞争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SMELL模式下教学实践检验

    在SMELL内涵理念下,对五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实战模拟教学,通过实战模拟教学实践,使学生体会到真实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思维效果,并对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锤炼。通过对教学结果的统计以及实践教学的体检,发现了以下成果与问题:

    1.smell模式下实践教学检验的成果

    (1)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加深了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体会。

    五个班级共二十五组,每个组都进行了职务分类,每个组成员根据自身的性格、特长、专业等特征进行了适当的安排。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分工合理的工作效率,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并能通过讨论、会议等形式灵活处理团队工作的效率问题。较好的领会了团队合作的实际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2)商战模拟与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实践领悟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面临着未知的模拟实战环境,往往会发现角色担任中的不适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分析进行角色互换等手段进行解决。另外,在商战中,还存在违约、欺诈等情景设置,为提高学生的契约意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而这些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所无法体会的内容。

    (3)以最终综合实力比较为目标,推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在最终考核中,以商业运作战绩作为考核结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业积极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多个小组又参与了挑战杯竞赛以及实际创业项目,目标导向在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专业知识的整合过程得到深化。

    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财务、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等知识需要完美的组合,深化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讲述性的专业链条无法让学生充分领会,但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较好的贯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与使用得到很好的深化。

    (5)教学各环节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创业促进了学习、商业化的环境以及商业竞争模拟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通过仿真的实践教学,结合着竞赛等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主要是由于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觉知识的缺乏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学习,弥补由于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缺憾。

    2.smell模式下实践教学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与竞赛等的综合观察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搭便车现象严重

    在团队合作中,有部分小组成员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影响了团队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小组的工作效率。由于没有解雇机制的存在,所以团队无法顺利的解决搭便车问题,这与实际环境有差异。如果设置解雇机制,则会造成学生考核没有分数,也包含了一定的强制性的特点。此问题需要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2)面对违信等社会常见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处理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生多起违信现象,经过统计:企业间交易出现三次违约现象。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未签订合同,口头协议被违信,导致公司出现业绩下滑等现象。学生的社会经验需要得到提高。

    (3)战略思维有待提高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大多缺乏战略规划,对战略型问题忽视情况比较严重。经过访谈,得知学生对于战略问题忽视的主要原因在于:战略被认为是纯粹的理论,认为理论性的东西不适合实战创业创新。这种错误的认识主要是由于大学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

    (4)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略显不足

    在所有几百名学生中,最终参加相关比赛的经过考察大约为20%,大部分学生对于创业创新的理念不积极,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创新的条件和能力,其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外部环境不允许进行创业创新。

    三、基于SMEiL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推广建议

    综上所述,推广smell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模式需要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改进两方面进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效率与积极性,并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就业和发展。

    (一)外部环境方面建议

篇6

第一部分保健行业

一、开按摩店,赚身心健康钱

二、健康保健花卉盆景有创业商机

三、开茶浴馆洗出身心健康

四、在校大学生开滑冰培训机构赚大钱

五、开家老年人看护中小型

六、钓鱼俱乐部休闲娱乐又赚钱

七、开心理咨询机构,市场前景無限

八、开心女人沙龙会所

九、开家私人健康顾问馆

十、夏季减肥销售市场好

第二一部分餐饮业

一、开家零售店,赚少年儿童钱

二、开家特色港式茶餐厅

三、开“醋吧”店,新鮮

四、开家油炸臭豆腐店

五、开家新式生活用水专卖店

六、杂粮研磨成粉生产加工店

七、开素食店赚嗨翻天

八.流动性夜店品味高

九、开农味店,野味十足

十、乡土文化风韵夜店

第三一部分服装行业

一、开家孕婴童时装店赚少年儿童的钱

二、羽绒服翻新店稳赢

三、调整型内衣店,时尚潮流又赚钱

四、开家日本动漫时装店赚年青人的钱

五、开家奇装店

六、开家服饰变身改动店

七、开家戏剧服装专卖店

八、开家知名品牌服装库存专卖店

九、开家手绘服装店

十、开家女士箱包皮具店

第四一部分节能环保产业

一、开家翠绿色洗衣店,时尚潮流又赚钱

二、返朴归真的农家院旅社

三、开家服饰翻修店,平稳赚

四、废塑料瓶生产加工

五、项目投资瓶装花,轻轻松松又赚钱

六、开卫浴洁具翻修店,稳赢

七、开家低碳环保绿色植物店(或低碳环保鲜花店),快赚稳赢

八、开家全手工紫砂壶翠绿色洗衣店

九、可提供选择的十个环境保护创业好项目

十、海面也能掘金

第五一部分机械加工行业

一、废水处理设备市场前景好

二、充电电池租用市场前景好

三、家用医疗器材赚钱创业好项目

四、制做紫水晶夜光字广告牌

五、流动性售后维修服务车本小好赚钱

六、开家环境保护洗车店

七、大城市里面开金矿石

八、开家陶瓷照片店

九、开家电脑翻新店

十、新式挡阳板

第六一部分家装行业

一、开家“蜡手”艺术创意店

二、开家“布头”专卖店

三、开家成人玩具店,时尚潮流又赚钱

四、城镇易物销售市场大

五、开家DIY银模店,品位使用价值两相宜

六、创立少年儿童KTV,赚足少年儿童钱

七、开家防电磁辐射用具专卖店

八、开家古典风格礼物专卖店

九、开家法术动画工作室

第七一部分教育培训行业

一、“三新项目”做好“业主”

二、开设畅销书籍专送业务流程

三、开戒烟戒酒中小型赚身心健康钱

四、开乒乓球馆

五、开儿童游乐店

六、好多个特色好项目

七、开家小故事影象个人工作室

八、好多个简易的少儿教育新项目

第八一部分美容业

一、开男士美容院

二、护肤品专卖店

三、技术专业熏香塑形减肥店

四、开DIY护肤产品店很赚钱

五、蔬菜水果护肤品专卖店

六、在药房里卖化妆品

七、开健康保健美容美发店

八、开家特色美容美发店

九、装饰品制造行业

十、黄瓜凉拖店

十一、珠宝首饰业财富显创业商机

十二、丝带绣专卖店

十三、个人名片扑克牌销售市场大

十四、全手工紫砂壶定编精品店

第九部分互联网制造行业

一、独特的借势购物网店

二、好用的在网上创业新项目

二、别具一格的在网上饭店

四、游戏加气站

五、网店推广的几类經典方式

六、在网上服装店

七、在网上赚钱的窍门

八、网游赚大钱

九、写文章赚钱也能赚大钱

十、网络创业方式优缺点分析

十一、网络创业的心理状态

第十一部分各制造行业自主创业取胜秘知

一、星巴克咖啡,饮食业榜样的启发

二、饮食业的营销战略

三、教你在网上服装创业12招

四、美容店怎样开发消费者

五、精品店的运营方法

六、珠宝销售造型艺术

七、小型网站也能稳赚钱

八、门店和店铺的有机结合

九、没钱也能网上开店

十、初自主创业时如何挑选适合的新项目

十一、一个互联网创业人的启发

篇7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业实践;培养

从15世纪起,人类的经济生活逐渐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组织领导物质生产的企业家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直接而明显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创新精神与创业的内涵和关系

创新精神又叫创新态度,是个体对于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也是思维方式、写作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与其它方面的科学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

所谓创业,是指创业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用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信息,通过认真思考,大胆实践,革旧布新,从而创造新的业绩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业必然伴随创新精神的产生。创业和创新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缺一不可,创业是创新精神的依托,创新精神是影响创业目标、创业行为、创业绩效的核心因素。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对创新精神的作用

1.对整体观的培养

对整体观的培养也就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系统思维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系统思维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在创业实践中学习,培养了自觉地把本地区看作一个完整系统,在分析综合中准确地把握本系统内部各局部的特点及其整体联系的能力。具备了系统思维的大学生创业者一方面,可以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按大局的要求抓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自觉地处理好大系统内部与其它企业的关系,与左邻右舍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共同前进。

2.对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区分本质和要害,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动态思维的过程,表现为思维途径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及“综合一体”思维程序。人有时会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会辩证思维就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在创业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搜集有价值的资料,从而使大脑中的实践储备,阅历增多。仅仅多读多看,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多接触社会,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在了解社会中学会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

3.对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学会求异思维有助于人们运用所学知识,拓展思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通过接触新问题,能使他们从多角度提出新的设想,通过分析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答案,变封闭式思维为开放性思维,认识不断向外拓展,直至提出创新。也能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探索规律,主动地发现新知识,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新颖性。

4.对灵感的培养

灵感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而在瞬间产生的、获得突破的思维方法,是在百思不得其解后突然悟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活动中,灵感有助于选择研究目标、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发现。灵感需要利用逻辑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只有将逻辑和灵感互补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揭示创造性的思维认识过程。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有时要凭自觉进行选择,特别是在一定问题十分模糊复杂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性并存,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答案又难以确定时,就更需要依靠自觉进行判断。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培养了灵感,灵感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预见,在复杂的事件和现象中,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正确地选择道路,避免走弯路。

三、如何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1.开办创业实验室,树立知识经济观念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合作和联合。一个人、一个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所享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合作和联合可以扩展已掌握的知识。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将具有创业潜质又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按照“虚拟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让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其在全真的创业实践环境中,体验真正的创业型公司的整体运作过程,学生通过对企业不同角色的体验与学习,在将来的创业中能更主动的去合作与创新。

2.组织创业大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和对创新的一种理性的认识两个方面。创新认知是创新需要产生的基础,创新需要是创新认知的目的。创造或创新成果的产生除了需要具有一定创造力外,还需要有将创造性观念转化为实际创新成果的创新知识,技能以及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创新精神品质,外部因素,如机遇、环境条件等。其中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就是唤起对创新意义以及创新性质的认知,并不断地升华为创新动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学生组成互补的竞赛小组,通过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商业计划书,使其具有商业上运作的可能性。通过在创业大赛过程中的实践,学校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强化了大学生的创业理念,提高了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创新意识。

3.走进企业,培养创新性格

人的性格与人的活动相联系,良好的性格品质,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从创新的本质来看,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经验或能力、技法问题,更要求创造者具有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性格。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性潜能,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是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或受到内部因素的限制。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访问企业家、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或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引导学生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学校还可以给学生联系一些生产经营的场所,让学生定期到这些场所实习,参与到生产和经营的活动中去,把创业文化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创业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性格。

4.校企合作,培养创新思维与新的管理观念

扩展思维视角,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是必备的条件,要想拥有这种能力必须得通过认真地学习。学校可以实施教学指导如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就业与创业等,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学校还应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采取校企共同培养办法,制订培养方案,关键的课搬到现场教学,学习在现场,考试在现场。同时将企业文化引进教材,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扩展创业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新的管理观念,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投资开办自己的企业,如大学生超市、大学生复印店等,每一个企业,可以让学生参与市场调研,预测与筹办。企业开办以后,学生可以介入管理,开拓市场与营销,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历炼,体验,在实践中培养新的管理观念。

5.建设校外基地,培养创新环境

校外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外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努力建立一批融多学科为一体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基地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创办创意工作室,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校内交流与校外学习相结合,不定期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开办训练营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技术应用、研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培养创业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创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2006.

篇8

为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考核,加强教学环节把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案如下:

一、实施时间和适用范围

自2019-2020学年起,全校本科、专科所有专业课程均实施过程性考核。

二、课程考核要求

1. 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学生平时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学生修读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每学期成绩=过程性考核40%+期末成绩60%。

2. 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混合式等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考核形式和内容

1.过程考核:

(1)日常考勤(5%):日常考勤5次。学生出勤次数,迟到、早退和旷课的情况;

(2)课堂表现(5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

(3)随堂测试情况(20 %):随堂测试2次,各占10 %。学生随堂测试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

(4)期中考核情况(10 %):期中考核1次。考核内容为商业模式画布的完成。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

2.期末考核:

(1)创业计划书与项目路演(40%):由学生自行组队,原则上8-10人/组。考核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是否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撰写创业计划书和项目路演中。

(2)课程体会(20%):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考核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四、相关说明

本课程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考核形式(课堂作业形式)、考核要求、评分标准与评分权重应在第一次课程开始时向学生公布,教师应按照课程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与教学内容布置考核内容,督促学生按时参与考核,并客观、准确、公正地评定成绩,登记成绩。课程结束后,教师按过程性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计算学生修读该课程总成绩,按时提交成绩。

篇9

对于大学生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了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且数量逐年上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越来越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劳动局经常都有免费的SYB培训班,想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去报名参加学习。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建议最好先到相关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并且了解相关的产品是很有必要的。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

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并更好地发展。最后,要有不服输的精神。

承受力差是大学毕业生的共性,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很难成功的。创业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所有大学生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我国高校需为教育创新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提,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温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基于25所高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5(03)

[2] 王彩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 双创时代 大学生就业 创业 促进机制

所谓“双创”,指的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这一理念最早是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的。在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现阶段高校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入手,对创业促进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1 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形式概述

1.1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与学生在校学习经历和经验积累有关。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等。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强,其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就可以作为基础,通过这种自主创办公司的形式(也可以是同学合伙创办公司),可以有效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减轻就业压力。

1.2加盟连锁机构

还有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更加倾向于商业经营,并且以加盟连锁店的形式来解决就业问题。他们从中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大大降低创业之初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一些较为知名的连锁机构,自身都具有较为完善的长远发展规划、目标以及策略,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借鉴资源,可以在充分参考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逐渐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而且也可以在强化经营管理的作用下提升经营效益。①

1.3电子商务创业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了进一步的拓宽。随之兴起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就业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这方面会更得心应手,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他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销售商品,通过网络这种快捷化平台来把产品信息及时展现在客户面前,这种创业形式具有实时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阐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划分为了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从这一理论的构成依据来看,它包含有三个基本假设。

首先,人类要生存下去,自身的需求就会影响到行为举止,而只有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才可以对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已经满足了的需求则不能作为激励性工具。因此,人类的需求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层层相扣,每一层的需求标准会不断提高。

其次,把人的需求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列为一定的顺序,这种排列原则是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基础,之后在各种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再向上一层次的需求发展。需求越向上,标准就会越高,这也是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第三,只有当人们的某一级需求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之后才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整个需求满足过程是环环相扣、密切相连的。如此反复下去就会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观点来看,人的需求有一定的层次性,越高层次的需求就会越难满足,人们的行为产生是由需求刺激决定的。

那么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校就要仅仅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来展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工作,并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制定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激励机制。

3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3.1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全面

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还较为保守,只追求所谓安稳的工作,没有看到创新创业的优势所在,对自主创业还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全面,往往会认为自身实力还远远达不到创业的标准,认为这是极个别优秀学生才可以胜任的活动,这就是思想观念落后的体现,没有对创新创业进行全面考虑。除此之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待创新创业的态度时常发生变化,犹豫不决,最后不得不放弃自主创业的念头。

3.2创业活动的技术含量较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低

吉林省最新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现阶段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活动大都集中在家教、电商以及零售等行业中。不难发现,这些行业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技术含量较低,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创业、软件等高新科技行业的选择就占比非常少,这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性的严重缺乏。此外,很多高校在学生就业实践活动中缺少激励机制,很多学生的参与性很低,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认识层面,也就导致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的低下,难以对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3.3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模糊,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团委或者是思想政治研究部门来共同负责完成的,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研究的部门,并且很多高校在教务部门中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参与程度明显不足,还停留在表面,而且这些部门的领导层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也了解甚少。这种混乱无序的管理形式就必然会影响到创业教育教学和专业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会对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而现有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其结构也过混乱零散,没有和现有教学体系相联合而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4 “双创”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完善对策

4.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建立高素质创业伍

对于高校人才机制管理而言,其需要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融合学校的专业教育,并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特点,实行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之后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后再将其贯穿在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中。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思想和理念进行强化。其次,还需要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开设时下热门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后期进入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学校管理者还要选择各方面条件优秀的教师组成一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队伍建立之后也可以聘请实业家进行现场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的交流沟通,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2重视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氛围

高校在履行自身的教学职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服务创业和支持创业的责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支持下加大自主创业宣传教育力度,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多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支持,对于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要及时宣传到位,第一时间让学生明白政策上的重心所在。在学校的宣传带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氛围和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实现。

4.3成立专门的创业基金部门,强化监督监管机制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学生刚进入社会,手中并没有很多可以支持创业的资金,而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高校可以专门组建大学生创业基金部门,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构建以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创业绩效评价激励机制以及创新项目评价体系等等为核心的监督监管机制,保证高校的各个方面资金支出有据可查,从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在专门的创业基金部门成立之后,还需要完善监督监管机制,通过实时化的监督来保证创业基金的合理运用。③在对创业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在学生层面可以通过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设置来将其归纳到专业教育学分组成部分中,同时还要构建具有包容性的科学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奖惩相结合的形式,对优秀的创业学生予以鼓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多予以赞美和肯定,使其保持自信。

4.4政策上的完善和扶持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吉林省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学生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尽可能地降低或者是减免税额,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尽可能地选择大学生创业所生产的产品,并且在各种活动中做好产品宣传工作,使大学生可以尽快进入创业的稳定期和上升期。

5 总结

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了更为丰富的渠道,不同的创业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当前高校在创业激励机制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管理者在把握自身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激励机制的运行效率。

注释

① 郑丹.“双创”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6(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