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导论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
城市景观环境中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场所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较深刻的印象,可作为某段街道的标志性设计,体现出城市建设的独特性。因此要尊重历史,继承并保护好历史遗产,对城市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将城市的历史演变、自然地理风貌、文化传统、居民心理和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分析认知揉和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去,从而使城市街道环境文化与城市风貌融为一体。
(二)整体性
理想街道环境设计要从城市总体出发,注重城市总体设计理念,要统筹规划道路、灯光、人、周边环境绿化等街道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使街道环境设计与城市自然景色和历史文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街道空间道路与周边环境等化作一个景观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传统建筑符号,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最终使社会、当地文化、地方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都融合在街道环境设计风格中,充分展现出城市整体形象,又不失城市个性化和人性化,达到理想街道环境设计地方性、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三)可适应性
这就强调了城市居民在街道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城市理想的街道景观设计、建设以及各种道路服务设施的配置,都要从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日常习惯、喜好等进行空间规划,如合理设置休闲长椅、石墩、等公共汽车站点和座椅、公用电话亭、街头小卖店、夜间照明、绿化植物等,以期为行人提供最佳的街头服务。
(四)保护、节约和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也随之被破坏,因此理想的城市街道环境设计还应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满足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土地、水、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破坏,提倡节能节水,增强物质循环使用率,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维护自然界生物的本土性和多样性,缓冲并调节自然界本生功能,促进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想街道环境设计
(一)路面的人性化设计
传统城市街道的任务就是承担重要的交通,在街道的路面规划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尺度,通过塑造街道两侧的凸凹角空间来缓和人流与车流的冲突,利用“边缘效应”或“弹性空间”丰富街道空间层次,形成“路从景出,景由路生”的街道路面景观效果。而现代化街道除了这项交通重任外,还力求从街道侧面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形象,着力于“大”、“宽”路面的设计,忽略街道两侧建筑与路断面的比例,尤其一些小城市盲目模仿大中城市路面尺度进行建设,极易导致街道尺度失调。理想城市街道的路面设计中,应本着以人为本、协调统一的设计理念,既突出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和适宜的比例尺度,又不偏离城市设计理念与综合处理方法。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石材、木材和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为人工烧制。
其中沥青类和混凝土类材料适用于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以交通为主的街道,当前用于交通性街道的较为先进的材料为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经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其主要作用、性能和施工工艺与传统沥青相当,抗高低温、寿命长、耐摩擦,不易出现开裂、剥离等路面破坏现象,而且较之传统沥青色彩鲜艳、使用更持久,还有很好的透水性,能提高雨水循环利用,适应环保、人性化设计要求。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等生活性街道则追求性能多样、色彩鲜明、造型自由、欢快活泼的人工烧制材料,由砖材、陶瓷材料混合木材、石材、砂土等天然材料使行人行走在上面更感觉自然、亲切、舒适。理想街道路面材料选用和设计还讲究透水性和非透水性,根据路面的非透水性,利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创设街道水景景观;混凝土路面设计地面坡度和雨水渗透口以便于雨水均匀渗入地下,半硬质路面采用可渗透性材料最大限度的使自然降水渗漏,丰富地下水资源,同时有利于地表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二)节点环境小品的人性化设计
节点小品是理想街道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理想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设计更注重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及魅力风格,让人赏心悦目。由于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致使不同城市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各异,这就为具有城市特色的街道景点小品设计提供了广泛的素材,需要设计者依据地方发展背景发掘出能彰显该城市品味及内涵的街道节点小品,与街道景观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市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相呼应。如街道两侧的护栏、树围进行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街道色调采用淡黄、青绿、灰白等,点缀各类奇花异草,映衬蓝天、白云、艳阳,其间错落有致的花草小景被设计为数字、图形艺术;在街道景点小品周围大多与长椅、台阶、坐凳、石桌和石墩相连,清洁美观,既是一道风景,又方便了群众,设计思想要呈现自然、有趣、轻松,可摆脱陈旧思想,大胆将座椅、报亭、广告标示牌艺术化;还可在社区街道旁边绿化带里设置多功能座椅,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孩子等建身、娱乐,符合人类聚居学特性,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拉近了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的距离。
(三)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篇2
高职生 职业道德现状 解决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不仅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就讲过:“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无才弃之用。”她的观点和现在许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不谋而合,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看重的是此人的职业道德素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诚实信用、吃苦耐劳,等等。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亦应看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状况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情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
1.缺乏诚信
高职生由于比其它高校的学生入校时成绩差些,有些学生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作弊已成普遍现象。有的为了求职成功,在求职简历中制作虚假信息,还有的随意修改自己的成绩单,还有已经签约的毕业生不顾学校、单位的利益,擅自违约,等等。
2.在择业观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一些学生往往对所提供岗位的待遇、工作地点更为关注,大城市、高收入几乎是大多数高职生的共同愿望,所以,一旦工作岗位和自己的就业期望不符合时,往往不能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
3.缺乏敬业精神
有些刚参加工作的高职生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结果,在哪里都干不好,在哪里都没有收获。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现在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所以好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怕苦怕累,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5.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独生子女的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刚工作时表现出傲慢自负,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缺乏互助精神、团队意识和应有的礼仪修养,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二、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重要途径
一方面,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到了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所讲的只是共性的、普遍的、放之诸业皆准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而且所占篇幅较少,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职业渗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学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与专业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熟悉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课教师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科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2.利用实习、实训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和实训是高职生在学校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一方面,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情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这段时期,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3.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任何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不同于其它高校,应突出敬业意识和服务意识。所以,应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宣传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请劳动模范或成功人士作报告、进行企业文化讲座等,也可以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例如,教室、实训基地、楼道的墙壁上可以布置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名言、优秀毕业生图片、作品等,突出先进的企业理念、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专业的特点等内容的宣传,注重开展企业设计比赛、专业技能竞赛、作品展示活动等,让高职生在耳濡目染中体验,增强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情感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升华。
4.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来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要强化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恪守职业道德的表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5.通过拓展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拓展训练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沙漠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在拓展训练活动中,许多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从而使参加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受团队精神的洗礼,感受团队的力量和个人能力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拓展训练中还有利于磨练高职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他们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的勇气和信心。
三、结论
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世界工业中心,规律性,启示
一、导论
1、产业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他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目前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有具大作用。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变动,也就是说由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移动,是产业区域间的转移,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横向或者纵向移动,本质是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转移。①
2、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两个方向。产业转移的主体不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对产业转移的企业或者国家、地区来讲,他的积极作用是延续企业的寿命,扩展市场空间,或者说是为了新的企业进入或者为了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来讲,积极作用是指某些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产业链的延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竞争力的增强等等因素,也可以讲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产业的消极作用是针对承接国或者说地区来讲的,产业转移大体上都是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向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转移,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比如说政治上、经济上。发达国家或者地区都不想让不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富裕起来,所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大都是有选择的、有保留的。这就会造成承接国或者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所偏差,在核心技术上产生对发达地区的依赖,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使不发达地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始终受制于发达地区或者国家。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世界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产业转移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纽带。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论文,实现了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轮新的国际产业转移,他与以往的产业转移不一样,呈现出产业结构高度化、转移方式多样化、第三产业成为产业转移重点领域等一些新的特征。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机遇。那么,50年代以来发生的4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呢,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回顾
国际产业转移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进行的,他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或者地区都被卷入到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到目前为止,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四个阶段,许多理论界人士称之为“四次浪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形成,应有两个基本的判断条件:一是国家产业转移时间长,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国家产业转移规模很大,对所有参与产业转移的国家或者地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产业的跨国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是为发达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城提供了历史机遇。(见表1、表2)
表2、1 5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历次的国际产业转移
年代
转移的方向及主体
备注
18世纪-19世纪
英国-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历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总体呈现多层次追赶和相互作用的发展态势。传统产业一般采取梯度转移方式,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往往采取跳跃的方式。由此,发达国家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获得了吸纳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加速发展的契机论文怎么写。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美国-日本、德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日本-亚洲四小龙(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篇4
朱延福,安徽桐城人,汉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至1982年6月,在山东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0年1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迪金大学(Deaking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部主任等行政职务。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社会兼职有:曾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等职。
二、学术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问题。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初就撰文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补上中国所缺的资本原始积累课程。其过程可能不是民主主义的,而是权威主义的。用权威主义推进一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东亚各国现代化的普遍道路。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在自发状态下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而是需要在一种特殊的、人工创造的条件下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根本条件是公有制在受控的条件下的分权经营,其中最困难的是其临界点的把握和控制。如果分权不足,则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经济;如果分权过度,则公有制的性质会发生质变,可能会炸毁社会主义的外壳。
关于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边界划分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二者调节的范围和边界要以调节成本为标准。
关于劳动工资制度改革问题。主张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工资标准制订上,要充分考虑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差别,既然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上是简单劳动的倍乘关系,那么复杂劳动者的收入也应该是简单劳动者收入的倍乘关系。同时,在国内学术界较早提出引入劳动力竞争机制、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后来被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所吸纳。
关于大国开放与湖北区位优劣的判断问题。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但是,大国开放与小国是不同的,它有一个地区的差别或梯度的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沿海、沿边地区是开放的前沿地区,具有相对的区位优势,而中部地区则具有相对的劣势。因此,湖北的地理区位,不仅不是“得中独厚”,而且具有相对劣势。2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三、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民生福利标准与公共产品退出机制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湖北省工业产品质量问题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课题《当代资本主义重大问题研究》、国家水库移民局《中外水利水库移民政策比较研究》、企业委托《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浙江外向型经济对策研究》。1992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确定为财政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经济学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主要论著
1、宏观经济学(MBA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2001年再版。
2、市场经济国家中的计划,人民出版社,1996年。
3、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外资国民待遇问题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5、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是同一概念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5期。
6、论劳动的复杂度,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7、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财贸经济,1986年第12期。
8、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中国高等教育,1987年第11期。
9、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8期。
10、经济形势与紧缩策略,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1、对我国经济效益下降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12、科斯的交易费用与马克思的流通费用比较研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3、民生统计应配套使用中位数指标,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4、试论国际资源利用的难题和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15、论我国基本电视服务向纯公共产品的回归,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16、论投资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湖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篇5
【关键词】中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构建
一、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特征及重要性分析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商务英语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出来。作为一种连接世界经济贸易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迫使我国的商务英语口译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必须迎合时代的需求做出改变和调整。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首先必须对商务英语口译的特性有所了解。
商务英语口译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英语,与其他商务英语内容相比,口译的难度系数较大。口译的难度系数是因为商务英语口译,通常具有现场性,所谓现场性主要是指商务英语口译的进行一般是在交易的过程中进行,在交易中,口译人员一般对双方的情况事先没有较多的了解,对进行的交易内容也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却要担当起让交易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易的重任,这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口译人员必须保证能够正确的理解双方的意思,并且不带有主观色彩的将需要翻译的内容传递给对方,这就对口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应当有较高的品格和素质。除此以外,商务英语的口译工作人员除了学习英语技巧和英语知识,还需要对商务、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因为从学科范围上来看,商务英语带有交叉学科的色彩,单纯的英语知识无法满足这一学科对口译人员素质的需求。
商务英语口译的难度系数大,与商务英语口译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在当前这一时期,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内容。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扩大的情形下,对商务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多。这就对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教学与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学规模还是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都应当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其次,商务英语口译的专业性能够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提升和发展。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工作的语言工具很多,但是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就是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口译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种类,它既是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它也推动了世界经济贸易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的提升和发展,这将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趋势都带来重要的影响。
二、中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中职商务英语的教学体系中,口译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口译的实用性决定了在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对口译课程的安排必须要重视实践性,因为只有通过实践课程的磨练,才能让学生对具体的应用知识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重要性有较为宏观的了解,通过这些知识和感受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但是,在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中,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虽然已经展开并初具规模,口译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设置却并不科学,这其别是对于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课程的设置,更是停留在一个最肤浅的阶段,这是制约中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当前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实践教学在中职院校中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课程设置始终影响着一门课程的具体开展效果。商务英语的口译实践课程,在当前的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这主要表现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里,实践教学在课程的时间设置和阶段安排上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参与具体的实践课程时,不能很好的了解每一次实践课程的目标,需要达成的效果等具体内容,这些会直接影响口译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这是当前中职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2.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课程的硬件设施不完备。实践教学与一般的教学方式相比,除了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要求以外,还要对相关的教学设施有要求。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对技巧和熟练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客观的演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增加熟练的程度。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实践课程的方式还较为单一,对于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就必须大量的依赖教学内的实践课程。这种教学内的实践课程,就要求完备的教学设施,对于口译实践而言,就是需要配置相关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但是我国的中职院校受制于其整体的发展水平,在这方面的欠缺很明显。很多院校的硬件设备落后,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实践课程的魅力,使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误解和忽视,阻碍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发展。
3.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课程的模式单一。实践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凡是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都应该用来为教学服务。当前的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反复训练、模拟的方式,这种方式固然可行,但是针对于当前形势多变的商务贸易来说,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很好的了解当前的具体情况。这就会导致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所需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不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发展。
三、中职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相关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视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作用,是改进我国中职教育中商务英语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中职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教学模式,我们结合上文的现状分析,提出的对策如下:
1.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教学内容阶梯式设计,体现商务知识与口译技巧相结合的职业综合素质。商务英语口译以日常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大商务环境经济发展阶梯式递进,各教学模块的编排体现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环环相扣,口译技巧的训练也穿插于教学内容当中,学生在完成口译内容的同时,技巧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不仅仅是指学科内容的规范,而且应该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的把握,特别是将课程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相结合。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要延伸到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每年的毕业实习期间,学生根据顶岗实习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毕业设计的撰写,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指导理论的能力。期间要求对(涉外)贸易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经营状况、业务范围以及与商务翻译、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涉外秘书等岗位群相关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流程,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本课程团队,以便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指引方向。
2.学校积极的发挥对外拓展作用,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的发展依托于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学校作为一个肩负着社会责任的重要组织,应该认清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并积极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更是应该充分的发挥优势,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天地。在当前,我们比较推行的方式就是以校外企业为载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引导学生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已与北海利博盛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由企业给学生指定辅导人员,负责对实训学生的传帮带,企业人员对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工作氛围,更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强化实地教学。把学生带到校外实训基地及其他企业进行现场实地教学。例如安排学生参观博览会会展中心;组织学生考察当前的市场需求;带领学生到公司见习。通过实地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所需技能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建立多种模式的有效配合与协作。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网络通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中等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应当紧扣这一时代脉搏,以网络为平台,构建网络互动学习系统,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结合。建立了课程学习网站,构建网络课堂、口译实战、情境模拟等模块,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在线收看视频节目,并同步进行口译练习,也可通过论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使用校园无线电台,向学生播放英语教学节目,使交际技能的训练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成为可能。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就是应该充分的利用不同教学模式的特性,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并且将这些模式有机的融合联系起来,有效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燕,樊红霞,熊咏萍等.论中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张小兰,刘艳锋.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与教学措施[J].榆林学院学报,2006(4).
[3]宋丽.跨文化交际导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
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
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
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国际财政若干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满红.区域财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1
[10]柳剑平,谭本艳.现行国际投资制度的缺陷及创新趋势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11]郧文聚.从国际援助的发展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J].西亚非洲,2000,(2)1
[12]李风华,郭畅.论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J].欧洲,2001,(2)1
[13]陈淑芬.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5,(16)1
篇7
关键词: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资源;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60-02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已渗透到整个经济中,与经济共同构成了一个存在紧密关联和互动的庞大系统。金融的不稳定往往会引发整个经济的动荡。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时,任何国家和地区不能忽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更不能忽略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金融资源及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的发展涉及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生态环境这两个重大问题。一方面,金融发展以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内涵纳入到经济发展的函数之中;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以其在经济的社会性生态环境方面的内涵进一步补充了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性。这样,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地联系和统一起来。
二、典型国家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较
1.墨西哥的金融可持续发展:危机中总结教训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从金融可持续的角度分析,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灾难有其深刻的成因:首先,金融市场开放过急,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1992―1994年,墨西哥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350亿美元,外贸进口快速增加,但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在230亿美元的高水准徘徊。大量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为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融资,是导致危机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其次,以“汇率锚”为核心的反通货膨胀计划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高估了比索的币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受到打击。1991―1993年期间,比索累计高估了26%。第三,在实施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未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例如银行私有化的过程中对投标者的管理能力考虑较少,导致一些从未涉足过金融业者高价中标后或从事高风险的金融活动或无法发展业务,损害了金融部门的稳健性。第四,政府战略政策与调控失当。本币贬值和自由浮动的政策不仅未能遏止资本外流,反而使以外币计价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此外,政局不稳也为危机的爆发推波助澜。政局不稳打击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大量外流,造成外汇储备在不到两个月降幅达65%。
鉴于墨西哥的教训,我们可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经常保持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其次,在本国货币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央行对金融体系的调控手段和机制;再次,利用证券市场吸引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功效极为有限,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外资的构成和流向,同时重视建立本国的金融稳定力量。最后,稳定的国内政治形势也是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一个前提。
2.日本的金融可持续发展:“平成萧条”及结构式金融改革――得失中反思成败
日本的情况代表了另一类典型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明显放缓,经历了长达15年的“平成萧条”。问题出在哪里?首先,债券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日本国债市场的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其他债券市场如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和高收益债券都不发达,从而导致国内信贷衍生品市场发展迟缓,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信贷配置高度依赖银行或国家。其次,日本银行业务发展失衡且监管的市场化水平较低。银行金融零售业务的发展低于国际水平,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有限,消费者融资行业效率低、成本高。针对此问题,监管部门给大银行设置了提高中小企业贷款份额的定量目标,而不是以市场手段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三,股市发展隐患众多。“活力门”事件暴露了交易所的基础设施薄弱;东京的股票交易量与纽约和欧洲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争取中国、俄罗斯等高增长经济体企业上市的竞争中,东京也无力与伦敦抗衡。
为改变萧条局面,1997年6月日本大藏省制定出了金融改革的总体方案,以自由、公正和全球化作为总的指导原则,内容涉及扩大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品种选择范围、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建立便利的交易市场以及制定可信赖的、高度透明、公正的框架和规则等。具体的改革思路:一是放松规制。通过金融持股公司合法化等措施,加强金融领域竞争,提高金融效率。二是加强监管,在改革现有金融监督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查、监察、处分机制,设立独立的金融监督机构,引进早期修正措施,强化金融市场的超前调整措施。三是开放市场。使日本的外汇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利用外汇业务的自由化激活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四是理顺关系。修正和理顺大藏省、日本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限制大藏省的权限,增强中央银行金融决策的独立性,同时强化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的权限。五是完善制度,特别是金融市场、金融交易规则和制度的完善。
但日本的金融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因素。特别是金融改革计划的直接策划、推行者大藏大臣三冢博和首相桥本的相继下台,给日本民众的改革信心蒙上了阴影;二是经济因素。金融大改革是日本经济衰退、金融机构问题成堆的背景下推出的“激进式”改革计划,如执行不慎,就很有可能激化早已危机四伏的各种矛盾,使日本金融业雪上加霜。1997年实施早期修正措施所引发的“惜贷危机”就是典型例证。目前,日本政府正面临着金融改革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艰难选择。
3.英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两次“大爆炸”式改革――成功中寻找经验
英国是现代金融的发源地。上世纪初,伦敦作为全球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金融行业因缺乏竞争活力而面临进一步丧失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为挽救颓势,英国进行了两次重大金融改革,奠定了目前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
第一次金融大爆炸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1983年以前,英国证券行业实行分业经营,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等业务严格分开,证券经纪实行固定佣金制,金融市场普遍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这种状况不仅使伦敦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地位每况愈下,而且不能为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撒切尔政府实施了第一次金融大爆炸。1983年,英国政府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签订了著名的Parkinson-Goodison改革协议,交易所会员同意在三年之内放弃固定佣金制,同时结束自身的垄断地位,接受外国公司成为交易所会员。在对内放松管制的同时,英国对外开放了金融服务业。大爆炸带来的冲击非常大,改革后几年之内未形成混业竞争能力的英国本土证券公司毫无抵御能力,几乎全部丧失了控制权。但大爆炸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地位得以强化、英国在金融产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本土金融机构在爆炸中获得重生,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次金融大爆炸奠定了有力而适度的监管基础。这次大爆炸是在工党政府主导下进行统一监管机构的改革,主要背景是复杂的金融监管体系阻碍了金融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发展。政府将英格兰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使其专注于货币政策,同时成立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将分散的金融监管职能集中到FSA。从效果来看,一方面,配合FSA的成立,英国颁布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统一了监管标准,大大提高了金融监管效率;另一方面,FSA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监管资源配置和量体裁衣式的监管风格对提升英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发挥了推动作用。
三、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失败的教训,我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使目前分离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积极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大环境;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鼓励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
第二,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完善监管立法。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在国内外金融一体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混业经营进一步加剧的新形势下,要注重协调合作,同时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助于先进的电子技术,建立金融机构信息的强制披露制度,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面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监管法律体系。
第三,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加快银行业改革的步伐,强化央行的独立地位,加紧国有银行股改工作,提升各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治理水平。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发行债券和上市。加强股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股市规模,鼓励金融工具和制度创新,强化金融服务的功能。
第四,积极引进新的信息技术,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金融网络化水平。注重金融专业人才和金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五星.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
[2]胡章宏.金融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7.
[3]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1.
[4]席正阳.论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J].上海金融,2002,(5).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EDA;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
1 导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高等教育一个显着的发展趋势就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高职教育是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电子产业的发展呼唤着具有高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创造力的全新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大批出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引进了国外各种教学模式,引发了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热潮。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模式,无论名称有何不同,其基本特点都体现为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教育部《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强调:“要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要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前各职业学校都在大力开展综合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 研究的意义
通过实践的研究,在教学中引入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能够充分利用各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资源,有效解决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经费紧张和实验实习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能够使教师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学生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能够使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和电子技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1 有利于EDA软件与课程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国家未来20年的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21世纪,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必然是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2 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
电子技术实验,按性质可分为验证性和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大类。EDA软件的应用是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课脱节问题,改变传统的实验从属于理论的做法,将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合二为一,保证电子类课程实验改革的顺利实施。
2.3 有利于探索教学方式
现如今我国高校进行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在职业教学中,对于符合职教特点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研究还非常匮乏。随着电子课程综合化、模块化的转变和各种EDA软件的不断完善,在职业教育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2.4 有利于解决当前电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在电子类职业教育中,要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能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先讲授课程理论,然后把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的薄弱。
3 基础理论在电子课程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电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根据构建学习主义理论,以教师为主导利用EDA软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协作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分组,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电子教学设计软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愿望,开展组内学习和组内竞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在实训中,根据发现学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搜索并分析有关资料,让学生在展示论证的思维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理论讲述、实验验证、实训操作;将理论知识、EWB虚拟实验和学生动手实践三者有机结合一起。
4 在电子课程实验中利用EDA软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法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调整,制定了从大一开始到大二的教学改革计划。制定计划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遵循学生组内协作与组内竞争相结合的原则,遵循EDA软件在教学中的辅原则,遵循职业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结合的原则,遵循传统实验、EDA模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将计划分成了四部分。
4.1 将EWB引入电路教学过程
电工基础作为电学相关的专业基本课程,在电工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具有基本的电路知识,常用的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挑选和识别。在引入EWB的电路仿真前,学生应该要具体接触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在有一定实物接触后,就可以创设情景,将将实验室电路用EWB实现,利用虚拟仪器仪表将结果展示给学生;这样在第一学期就将EWB引入到电路实验培训中,有利于学生将实验室的实验与EWB设计相结合,有利于将实际电路、实际仪器仪表与EWB中的虚拟电路、虚拟仪器仪表相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习惯先用EWB设计、演示、仿真去探索规律,然后再用实际电路去验证,即便后面出现学校实验实习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也可以用EWB实现,这样就摆脱了很多学校因为资金、设备等方面缺乏原因造成的实验实习无法开设,确保实践中应该学习的相关知识。
4.2 将EWB和PROTEL 99SE引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
篇9
汇率对一国进出口贸易影响非常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的传导机制,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短期内本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提高了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影响了出口贸易发展;但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国外商品价格相对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国相对购买力,这会促进一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出现了大幅度的升值,同时日本进出口贸易亦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日本始终保持了高额的贸易顺差。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坚挺货币很难与经常账户贸易盈余长期同时存在。因此,日本这一独特经济现象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能源价格与非能源产出国经济增长呈现反向变动关系,这一现象早已被学者所发现。通常认为能源价格上涨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产生通货膨胀效应,进一步会弱化出口贸易品的比较优势,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负向影响。日本是一个典型受能源约束的国家,其能源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日本进出口贸易对能源价格波动反应敏感。能源作为一种约束性的自然资源,会限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能源约束也可能会成为一国技术进步的动力:短期内,能源价格上涨,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约束,但在长期,将促使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开发新的节能产品,尽力摆脱对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而在长期促进经济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日元汇率与日本出口贸易所呈现的独特现象、国际能源价格指数变动与非能源产出国日本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能够为正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和能源约束日益严峻的中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二、模型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
本研究主要考察日本实际有效汇率与能源价格以及进出口占收入比之间在短期和长期的相互影响。上述四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如下几种关系:第一,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出口依存度在短期和长期都将产生影响,本币汇率上升将不利于出口,却有利于进口。第二,对非能源产出国而言,能源价格上升提高了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短期内不利于产品出口,但在长期有可能迫使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出口;能源价格上升,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加大能源存储,防范价格风险,但在长期企业会通过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能源的依赖。基于以上各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建立以下计量函数:
LnMYt=αLnEIt+β1LnEXt+β2LnXYt+μt (1)
LnXYt=αLnEIt+β1LnEXt+β2LnMYt+μt (2)
在式(1)和式(2)中,EX代表日元的实际有效汇率,EI代表国际能源价格指数,MY和XY分别代表日本的进出口依存度。α、β1和β2为待估计参数,μ为非均衡误差,t为时间标识。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所有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IFS数据库;汇率是实际有效汇率,能源价格以指数形式表示,进出口依存度为比例指标。使用Eviews6.0进行计量分析。
(三)数据描述
1985年,西方国家与日本共同签订了“广场协议”,此后日元汇率不断升高,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1990―2014年,日元升值幅度达到26.83%。与此同时,能源价格指数一路上扬,过度的能源需求导致了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但随后出现的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能源需求不足引起能源价格指数快速下跌。日本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从图1中可以发现日本的出口依存度在1993年有微小的下滑,但随后快速增长,在2008年达到样本期间最高点即2.95%。在出口依存度快速上升的同时,日本进口依存度亦出现了快速上升,同样在2008年达到2.97%的样本期最高位。在日元大幅升值之后,日本出口依存度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在2009年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导致其占比显著下降。
(四)模型分析
ADF单位根检验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各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但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均为I(1)过程。采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通过比较AIC和SC最小信息准则来判断,最优滞后阶数为3。检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具体模型形式的情况下,在1%显著水平下至少存在一种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短期和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1. 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
第一,变量dEX和dEI是变量dMY的单向Granger原因,且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首先,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将引起日本进口依存度的显著上升,这一检验结果与传统观点相同,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意味着日元的升值,日元购买力加强,促进了进口。其次,能源价格指数与进口依存度呈现了显著的同向影响效应。能源是一种总量约束型的自然资源,通过两个机制影响日本的进口依存度:一是能源储备机制,由于日本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能源的需求弹性小,所以一旦能源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会加强对能源的进口以规避价格风险;二是通货膨胀机制,能源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在价格层层传递过程中会引起国内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此时消费进口商品所带来的效应要优于国内自产商品。
第二,变量dEX、dEI是变量dXY的单向Granger原因,dEX、dEI对因变量效应显著为正。首先,日元贬值将引起出口的显著上升,虽然日元在广场协议后的较长时间内处于升值状态,但在1992―1994年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促进了日本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其次,能源价格指数的上升带动了出口增加,这一现象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因为能源价格上升一定程度上会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相关产品出口价格比较优势的下降,常态下将影响出口贸易。而日本出现如此独特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世界对节能型产品的需求加大,而日本在节能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这引起了日本出口依存度的上升。
2. 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第一,变量dEX和dEI是变量dMY的单向Granger原因,dEX对因变量影响显著且其效应为正向,与短期检验结果相同;但dEI对因变量的格兰杰原因显著为负,与短期检验正相反。可能的解释是在短期,日本对能源价格上升反应敏感,因此在长期,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来降低对能源进口的依赖,能够主动根据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调整自身需求。
篇10
摘 要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方法论问题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注意。然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仅仅集中在经济理论本身,仍忽视对经济史的关注。有必要澄清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 经济史 经济学 方法论
目前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很不利于经济学这两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任何一门学科,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范式,就会陷入自我维护的误区,力求自己内核的坚硬和保护带的巩固,很难实现进一步的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就只能求助于“边缘的突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要进行经济学研究,有三门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即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其中经济史最为重要。然而在中国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史的功用和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贬斥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将经济史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融会贯通的中国学者,至今并不多见,这就使得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另一方面经济史研究的严重滞后也影响了理论经济学研究的突破,针对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试图通过阐述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期引起经济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史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因而它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其他都属方法论,经济学理论是从历史的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但不能从这种抽象中还原出历史的和当时的实践,就象不能从“义利论”中还原出一个“君子国”一样。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熊彼特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二、经济史与经济学的辩证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不是相互包含或溶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分支学科。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任何理论的假设或命题,都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只有经验事实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方法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第二,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第三,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第四,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科学研究离不开假说。一种假说是所谓“解释性假设”:即建立一个假说或理论,用来解释经验和历史,即阐释历史。但经济学假说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公理性”假说,经济学从这个假说出发,对经验和现实进行推理性研究。从根本上讲,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从经验和事实的归纳开始,已有的理论成就,具体说就是符合经验事实的假设,同样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然而,本来作为经验科学或实证科学的经济学,一旦以假设作为研究起点,就有可能走进形而上学误区,即经济理论的验证,不是依赖于理论对经验事实的相符性,而是依赖于自身逻辑的严密性。所以,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假设的正确与否。
三、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家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独立范式。但是,经济史学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但经济史属于经济学而不属于史学,它与史学的共同点仅仅在于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叙述方法上有一定的时序性,以及用史料说话,但在研究者的信念、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的理论模型上,基本上都是经济学的。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讲,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等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历史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
但就中国的经济史学来讲,基本还是以史学范式为主导,目前的经济史家大多还没有习惯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史学界,所接受的经济学训练比较少,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较少经济思维;另一方面,也由于经济学家大多不屑于经济史研究,忽视了经济史对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作用,所以,还没有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没有实现与历史学的良好结合,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史学范式。
对于经济史,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经济史是“经济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中的经济部分,是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史不过是历史学科“类”中的一个“种”;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只是要“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即从时间上解释经济结构和实绩的演变, 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理解和阐释的历史。所以,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部分,其范式应该与经济学范式更接近。换言之,经济史学研究,一方面要依靠史实说话,但另一方面如何整理史料,如何用史实说话,却要依靠经济学提供的观点和方法。现代史学方法论认为,史料总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史料作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对历史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种史学方法论,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所以,经济史学范式革命的任务,就是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实现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可见,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取决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但另一方面,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相反,经济史的范式革命也有助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目前,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经济生活,走入一个尽善尽美的逻辑世界,甚至走进一个数学模型构成的公式化世界而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说,就是背离了原有的实证传统而走向了反面,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范式危机。然而,主流经济学范式革命至今仍未使原有范式被新的范式取代。这一方面是由于主流经济学范式仍是开放的,可以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通过不断的证实与证伪来实现理论体系的创新;但另一方面,还在于能够彻底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和主要命题的证伪性经验事实的不足。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传统,建立了一个及其严密的逻辑世界,而这个逻辑世界不可能用同样的逻辑武器去击破,而只能用事实证伪。所以,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可能成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一个重要环节,并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作出贡献。
从本质上讲,经济史与经济学都是“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这是两个学科相互结合和相互提供方法论的基础。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史结合,是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优良传统。遗憾的是,这个传统到李嘉图中断了,不少经济学家带着“李嘉图恶习”,逐渐背离了实证主义,陷入从逻辑到逻辑的循环论证;另一方面,经济史也脱离了经济学的分析传统。这就使两个学科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越离越远。这种经济史与经济学分离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高德步.世界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