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电工技术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电工技术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国分类号:G718.5

今天,电子电工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很多中职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已把电子电工专业当作重点培养发展的专业。电子电工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因此,电子电工的实训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在职业学校教学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探讨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一、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现状

1. 动手实践项目老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今很多学校的电子实训教学很少注意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老师在每次实训前要花很长时间去讲实训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学生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结果,学生失去了实践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研究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2. 实训监控指标陈旧,内容缺乏质量监控

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尽管在内容上已经逐渐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与学结合的模式,但是对实训教学监控仍旧沿用原有的课堂教学的监控指标,使得监控结果可信度大大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3. 实训反馈机制迟钝,成绩缺乏有效反馈

在理论教学中知识集合和理解需要时间过长,而实训教学重在技能的临场运用,学生动手操作的表现及时反馈才能生效,而大多数学校依旧使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反馈实训教学效果,严重影响教学消息的反馈质量。

4. 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体系的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对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与整合,使其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电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确定实训教学监控体系的准则

在现代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用户的满意程度”。实训教学质量可以用以下8个准则进行监控:

(1) 学生满意度:学生对整个实训教学的操作过程、结果及反馈的满意程度。

(2) 老师满意度:上课老师对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的满意程度。

(3) 学习可靠性:在完成实训项目之后,学生应该具备解决与该项目难度类似的问题和能力。

(4) 效果可见性:提供实训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记录及实验实训报告及总结,使得每次实训都有据可查。

(5) 企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对实训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和对实习生(毕业生)动手能力的满意程度。

2. 体系的组成内容

质量监控体系是把行业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实训管理人员及实训的硬件、软件条件、实训的手段、实训的信息等有效组织起来的一个综合的监控管理系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相关的实训设备和技术支持,制定一系列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与方案,对实训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制定配套的措施,激励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激励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

(2) 良好的制约制度。建立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训督导组、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训社团等。各个层面直接应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形成良性循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控教学过程,使质量得以保证。

(3) 合理的质量监控。完整的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数据和信息,如实训报告、实训总结、实结、课堂作业、心得体会等,根据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准则,形成质量监控报告。

(4) 良好的反馈机制。将收集的实训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及时反馈给实验室管理员、上课老师和学生,对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最终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3. 实施的步骤

(1)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记忆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其核心在于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以维修电工为例,将电工电子实训分为采用电气安装与检测、机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自动控制电路装调维修、基本电子电路装调维修等模块,使项目的设计贴近生活生产实际。

(2)确立实训教学的中心地位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确立以实训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纽带,将课堂、实验室、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从政策上、制度上规范实训教学,使得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质量保障。

(3)量化评价指标

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准则进行指标量化,综合运用运筹学方法以及其他相关教学法,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三、 总结

电子电工实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而就,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用科学的方法,将实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监控体系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卫兵.电子电工技能训练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2)

篇2

1.1侧重理论知识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授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但是电子电工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掌握电子电工的基本技能,当前一些学校在电子电工专业方面理论课程设置偏大,死记硬背的现象偏多,不能体现综合素质的动手能力强的教学模式。

1.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的能力欠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就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参与其中的几率非常小,不能让学生发挥出其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教学手段的落后也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

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电子电工技能训练方面只有让学生觉得有乐趣学生才能够产生学习的乐趣,在基本训练中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动。例如,在练习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时,出现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老师通过实践可以把启动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感到非常的好奇,很多学生就有了学习电子电工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

2.2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让学生增强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将电子电工类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子电路知识,很多学生对电路图的分析头头是道,但是要是设计一些电路图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但是在案例教学中要对案例的实用性及典型性进行筛选,同时还需呀案例要有启发性和综合性,案例应该将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2.3教学手段的改革每一任务的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协调者,引导和激励学生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专业实训设备完备的有利条件下,采用模拟器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手段,使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方式。对电子电工专业来说还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方式的改变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院校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量地引进现代科技,出现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还能够节省在课堂上画电动机、常用控制电器的时间,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让一些传统的抽象的图像更加形象化,更有立体感,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在讲单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通过利用Multisim对单管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后,学生好像置身于实验室,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负反馈的作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

3总结

篇3

电子电工实结报告【1】

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有太多收获了:

1.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虽然曾经也做过简单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那都只能算小儿科。

2.对焊接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看着我们的焊点从最初的惨不忍睹到最后的爱不释手真的很有成就感。

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们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随着实习的进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相信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4.对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也认识到了所见和所做的差距,尤其是当我们满头大汗颤颤抖抖焊集成块时,才知道原来保持抓烙铁的手不抖都是很难的。

5.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经验。我们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才一点点分析,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最终完美解决了问题。

6.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虽然抓烙铁的是一只手,可是后面有许多个头脑在指挥和支持着,大家一起分析电路图,一起解决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难题。

实习心得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实习课程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很多实用的东西,通过组装一个光控报警电路让我们将在课本中学习到的一些电路的组成以及一些电路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其正常工作的检测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得到延伸以及拓展。不仅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也同时深化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找寻问题的所在,并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解释,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我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电路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硬件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

通过了电子电工实训,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帮家里安装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由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够强,结果把电路接成短路,还好因为电路原先装有保险丝,才没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我就掌握了比日光灯电路安装更标准的电路,学会了许多。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

通过了这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习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们能更多的接触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电路学着排查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不致毫无头绪,对于今后的生活学习等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因素。希望以后能多点类似此类的实际操作课程,将实际与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电烙钱的正确使用的方法,避免意外的受伤。

总的来说这次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以及我们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的精神。

电子电工实结报告【2】

姓名:

学校: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一、实训目的

电工实习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对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实习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我们由学生角色向工人角色转换的训练和检验。在将来的就业中,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使学生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习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掌握继电器控制线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电工技术知识及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通过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

二、实训内容

1、电工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1)目的要求

a.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

b.掌握简单照明线路的基本接线

(2)线路图:(略)

(3)步骤:

a.按图接好导线,并固定在木板上;

b.检查线路;

c.通入电源,通过开关控制日光灯和灯泡,观察并记录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2、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会产生高电压,而被测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者设备事故。因此,使用前要做好以下各种准备:

(1)测量前必须将被测设备电源切断,并对地短路放电,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对可能感应出高电压的设备,必须消除这种可能性后,才能进行测量;

(3)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4)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0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0位置,开路时应在位置;

(5)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且远离大的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在测量时,还要注意兆欧表的正确接线,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误差甚至错误。

注意事项:

(1)兆欧表用接线应用绝缘良好的单根线,并尽可能短些;

(2)摇测过程中不得用手触及被试设备,还要防止外人触及;

(3)禁止在雷电时或有其他感应民产生可能时摇测绝缘;

(4)在测电容器、电缆等大电容设备时,读数后一定要先断开接线后方能停止摇动,否则电容电流将通过表的线圈放电而烧损表计;

(5)摇测,以均匀速度摇动手柄,使转速尽量接近120r/min,由于被测设备有电容等充电现象,因此要摇测1min后再读数。如果摇动手柄后指针即甩到零值,则表示绝缘已经损坏,不能再继续摇,否则将使表内线圈烧坏。

由此可见,要想准确的测量出电气设备等的绝缘电阻,必须对兆欧表进行正确的使用,否则,将失去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接线方法;

b.了解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

(2)线路图:(略)

(3)步骤:

a.按图接好导线;

b.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4.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顺序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

b.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线路图:(略)

(3)步骤:

a.按图接好电路;

b.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c.先按下绿色按钮,再按下黑色按钮,观察现象;按下红色按钮,再直接按黑色按钮,观察并记录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5.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正反转控制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

b.通过操作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c.能够组织复杂的接线。

(2)接线图:(略)

(3)步骤:

a.按图连接好导线;

b.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c.按顺序,先按绿色按钮,再按下黑色按钮,观察现象;然后按红色按钮,反过来,先按黑色按钮,再按绿色按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归还实验仪器。

三、实训结果

通过这次的电工技术实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

2、了解了一般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串联、并联电路,日光灯,兆欧表、插座的安装;

3、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4、本次实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5、综上所述,这次实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能融入实践当中,让我对所学专业更有信心。

四、实训总结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对就是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的去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这次的内容包括电路的连接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的安装。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电路安装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本次实习的对我们很重要,是我们机电一体化学生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这一次的实习正如老师所讲,没有多少东西要我们去想,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看着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操作,就不会懂得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们这次的实训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不过,我坚信自己的是有一定能力的。

实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学到的比我们在学校一年学的还要多,以前我们光只注意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专门的练习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次的实习使我意识到我的操作能力的不足,在理论上也有很多的缺陷。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需要更努力地读书和实践。

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有太多收获了:

1.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虽然曾经也做过简单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那都只能算小儿科。

2.对焊接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看着我们的焊点从最初的惨不忍睹到最后的爱不释手真的很有成就感。

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们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随着实习的进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相信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4.对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也认识到了所见和所做的差距,尤其是当我们满头大汗颤颤抖抖焊集成块时,才知道原来保持抓烙铁的手不抖都是很难的。

5.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经验。我们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才一点点分析,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最终完美解决了问题。

6.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虽然抓烙铁的是一只手,可是后面有许多个头脑在指挥和支持着,大家一起分析电路图,一起解决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难题。

实习心得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实习课程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很多实用的东西,通过组装一个光控报警电路让我们将在课本中学习到的一些电路的组成以及一些电路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其正常工作的检测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得到延伸以及拓展。不仅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也同时深化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找寻问题的所在,并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解释,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我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电路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硬件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

通过了电子电工实训,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帮家里安装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由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够强,结果把电路接成短路,还好因为电路原先装有保险丝,才没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我就掌握了比日光灯电路安装更标准的电路,学会了许多。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

通过了这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习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们能更多的接触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电路学着排查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不致毫无头绪,对于今后的生活学习等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因素。希望以后能多点类似此类的实际操作课程,将实际与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电烙钱的正确使用的方法,避免意外的受伤。

总的来说这次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以及我们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的精神。

电子电工实结报告【3】

这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实际生活和生产车间的电有了一点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体间的携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四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家用供电线路实训,主要目的是要学会日光灯电路,一灯两地控制,灯光可调电路,声光延时电路,铡刀控制电路的正确接法。以前我对家用供电线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线,零线。一些开关的连接,再实际生活中电是危险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接的很顺利,声光延时开关必须用东西包住才能使灯泡亮。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家用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三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最后一个试验是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线路实训,要求我们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有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方法,并掌握行程开关的作用,以及机床电路的应用。这个试验很复杂,我们接完线,打开开关,可机床不动,我们检查线路,发现一个地方没有连线,我们把线接上,机床动了。虽然和试验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很高兴,因为它动了,我们有把线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很着急,把高频调到低频,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把1、2、3、4它们换个来,机床动了,我们成功了。

一周的实习期瞬间结束了,但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还在那实习的场地依依不舍,特别是对咱们的指导老师很是敬佩。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加油,其实这蛮好玩的嘛。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准备让我们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也因为电工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不会认真去注意的常识,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怎么连接导线)、电气照明(主要是日光灯);还有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意所布的线布的先后顺序,比如说布线时应把其他的线都布好了之后再布开关的线,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行程开关的用法;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意义;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恩,总之,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四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注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

篇4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创新;改革;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创新与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最后展开讨论,做出总结。另外,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三、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子电工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采用模块法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2.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五、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六、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①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那些难度大的内容,理论性强,暂时略讲或删去(与其花较多的课时去讲解这些内容,情同浪费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实际操作中,等到学生实验做得很好的合适时机,再回来讲这些必需的难懂知识)。这样就使得原教材的授课时数大量压缩,进而有大量课时补充实用性电子技能课,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兴趣状态下,下意识地获取电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原教材可作为技能教学中精简教学及及时查阅的教本。在技能操作的合适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教学原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做就分解了难点,增加了教与学的现实性与兴趣性,避免或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课堂电子理论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与直观性。实践表明,这种教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率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②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学时,动手操作作为先导,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配以适当的操作过程及传统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的指导、讲解。有必要时回过头来讲解原教材中那些当时略讲或删去的内容,也就是讲讲做做,边做边讲,讲做结合,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它作为一项新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摸索出有效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篇5

一、工程实训教学的“轮班制”实施方案

每个高校的工程实训内容根据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大致基本包含了机械制造和电子电工技术两个大类,由车工、焊工、钳工、铣工、特种加工、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等组成。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授课方式一般是按照教学大纲顺序逐一开展,每周每个课程只能进行40人次/40学时,这难以适应工程实训教学任务(每个年级若有3000人,则每周通常要完成500人次/40学时),因此采取“轮班制”如下。

1.多个工种同时进行

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的前后章节内容联系紧密的特点,工程实训课程里包含的工种所培训的技能的关联度不大,因此可以同时安排多个教学班进行不同的工种训练,然后通过轮换的方式,保证每个人都保质保量训练到每一个工种。通过此方式轮换,能将该课程每周的学生容量和设备利用率成倍提升,但设备负荷损失成本提高。

2.每天分成早、晚两班

为了进一步扩大工程训练每周的学生容量,除了使多个工种同时进行轮班的形式,还可以将两个作息班形式的教学结合起来。工程实训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练习的时间最好相对连续,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获得。将早上8:00~14:00作为早班,14:30~20:30作为晚班,每个班折算成8学时,因此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学生容量扩大一倍。

这两种制度结合就构成本文所讨论的“轮班制”,这种制度保证了学校能用少数的设备开展大量的实训课程,大大提升了设备利用率,但是,这样长时间使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会使设备故障率也大大提升,缩短了设备寿命。

二、典型工程训练设备的故障率与使用时长分析

为了研究设备故障率与工作时间关系,便于找到设备的最佳工作时间以指导轮班制教学,笔者通过对几个典型工种的设备进行随机抽样,进行多次实验,加以统计分析,得出下图所示结果。

图中横轴表示每天连续工作的时间,纵轴表示实验半年后统计出设备的故障率,反映不同设备分别进行不同的连续工作实验测试,得到的故障率各有不同。每天连续工作5~8小时设备的故障率普遍较低,超过8小时后,每种设备的故障率上升的趋势明显增大,还可以知道涉及精密电子元件的设备的故障率要比车床设备高,但故障维修成本较车床低,恢复速度也较快。

三、设备利用优化措施

“轮班制”下设备的故障率与设备利用率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每天的使用时间越长,使用率越高,故障率也会越高。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可以知道几种典型工种的设备在“轮班制”教学中设备较优工作时长。在实验中,还发现设备的故障率与使用者的操作和保养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初学者使用普通车床和普通铣床产生故障的概率要比熟练操作工使用所产生的故障率高出很多,车床上油是否及时和是否进行必要的清扫也影响机器的故障率;电子电工设备故障率与实验的项目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复杂、操作难度大、大电流、大电压的实验项目中使用的设备的故障率要比一般的实验项目高出许多,3D打印设备故障率与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温湿度、空气清洁度关联较大。

因此,在“轮班制”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下,优化设备的利用率,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恢复速度着手,分配“轮班制”的设备工作时间,以成本代价为导向,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同时,应注重对使用者的使用技能培训,强调安全细节,注重保养,共同作用使设备利用率和故障率达到较优化的比值。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得到几种常见的实训设备的维修成本、恢复时间以及故障率的关系,如上表所示。

表中显示普通车床和普通铣床故障率每升高0.1%,则对应维修成本需要增加3000元,维修时间增加36小时;电工实训台和ABS型打印机故障率每增加1.0%,则对应维修成本增加600元,恢复时间增加5小时。根据工程训练课程几种工种并行进行轮班的特点,需要找出一个都比较合适的工作时长。以此数据为例,综合分析可知,在8~10小时工作时长区间内,电工实训台和ABS型打印机的维修成本以及恢复时间与普通车床与普通铣床基本持平,可选此时间区域为设备的工作时间,保证“轮班制”开展的时长最大,故障维护成本和利用率比值较小。若工程训练课程有其他工种或不同的组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按照此法需要合理的设备连续工作时间区域。

本文分析了“轮班制”的模式带来的设备工作时间比普通教学时间过长所导致设备故障率上升的问题,并通过实验得到a生问题的各因素之间的简单曲线,以其结果指导工程训练教学轮班制的时长制订,以及分析其他制约故障率的相关因素,综合处理以得到优化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4-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工学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基础的好坏、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实验实践技能的高低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职校教师应在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动力不大的环境下,在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实践课比重大等特点,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将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通关节,架好桥梁,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双重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与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又与专业课和电工类实际工作结合紧密。虽然学生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接触过电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职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而电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对电学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准确运用和各种器件参数、安装使用规则的了解,以及安全用电规则的遵守和执行等。否则,不可能完成电器(气)安装或维修工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简单的熔断器(保险)的更换,若不按要求更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理实结合的课程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感性认识,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充分利用实验实践条件,实施理实结合的教学课程模式 笔者从事过电工和电器修理工作若干年,有着比较丰富的电器(气)安装、维修的实践经验,符合现阶段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且《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和思路,对2010级机电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授电子元器件时,在实验室里可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型号、规格、参数等,并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比较,这样学生就有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学习电路时,直接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连接串并联电路(不指定电阻数量及阻值大小),学会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值,并总结串并联电路特点。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互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这样做可以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使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在理实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把理论教学分解到实验实训教学中,并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也可与《电子电工技能培训》课程结合进行):第一阶段,以最常用的电工工具、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般识别使用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判别。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由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入手,学习自动调光电路、机床控制电路、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使学生掌握电路安装的规范操作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第三阶段,设置简单故障教学,锻炼学生电器(气)检测维修的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了教学难度,既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又能使教师有的放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分析推理而获得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进行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八项要求

通过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迎合了学生好动和好奇的特点,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要求:(1)课程教学要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教师担任,或由理论课教师与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共同担任;(2)学生分组时,注意动手能力强弱和男女生的搭配;(3)将教学任务按理论+实践的模式分解到每堂课上,先理论,后实践,并让学生了解该堂课的目标和任务;(4)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师要耐心引导,运用教师手把手、学生熟手带生手的方法,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提高;(5)对学生实验时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正,有共性的问题可作为例子进行现场分析,应包括产生原因、产生后果及解决方法等,同时提倡学生间的互帮互学;(6)将理论考核改为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并可在适当时间采用实验实践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修炼技术,提高本领;(7)要做好课堂考勤、考核,对每个学生每堂课的出勤、纪律、听课及实践(实验)完成情况等做好考核记录,以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8)对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并做好总结。

工学结合、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非高深的教学理论模式,其实施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出发,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修正从教观念,树立以师带徒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本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坚持学习、实践、探索、改进和提高,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孙成林.《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做中教与做中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王颖.在电子实训中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4]支叶.现阶段中职学校物理课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0(7下).

篇7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45-02

1 教学内容及所处的地位

《电工电子学》是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唯一的一门电类基础课程。每年面向化工,机自,高材,印刷,包装,安全,非金属,材物,材化,应物,制药,成型,船舶,油储,设计等10余专业近2500名学生授课;同时开出实验近14400人次。它在我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的是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唯一的一门电类基础课程。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工电子学》的教学目的是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宽广的基础。由于课程本身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本课程通常被列为相关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或者作为重要的选修课。

《电工电子学》作为技术基础课,即不同于专业课,它更加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将来在工作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又不同于某些基础理论课,内容更接近工程实际。其次,《电工电子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新的器件和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既要抓住基本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所以电子电工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改的要求,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课程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改革与充实,优化了课程的教学体系,强化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措施和力度。

2.1 强化了学科间的知识技能的联系,注重于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重视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强化了学科间的知识技能的联系,不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注重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打破以前不合理的学科体系,以实践应用为基础,确立了几大实验教学模块。如教学大纲中电子器件的识别与应用部分,是通过对二极管等电子器件的认识与应用能力而展开教学,在纯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器件识别、测试、应用能力的训练;另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分析部分,通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一步步的制作测试过程,来学习了解直流电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些实验模块的学习,不仅掌握了各常用基本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而且对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过去学科体系教学转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存在联系的实际电子电路的实践分析的学习过程。实验课与电子技术课程有机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体现了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的课程特点。也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较好的衔接。

2.2 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课程教学的主线

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有困难,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动画演示等手段解决;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认识电路,分析电路等上,化解学生的难点,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其应用性的特点。

2.3 增加动手能力,培养合格人才

减少一些纯理论教学的课时,增加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培训基地及专业实验室的教学时间。把过去实验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思想转为用理论去解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增加对元器件的识别、单元电路的测试等实验教学内容。

2.4 完善指导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水平

完善教学大纲,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各种电子实验、实训指导材料。制订了相应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2.5 拓宽教学内容,联系设计大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中,适当安排了和电子设计大赛相关的综合教学培训模块:如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综合内容。在进行该模块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逼近应用和开发实际,有查找资料、有工艺设计、有实际装接、测试,还要完成实践报告,最后回答指导教师的相关提问。这种重基础、分层次、宽口径、模块化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理论教学。

《电工电子学》课程组教学中以能力为中心,符合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等的教学原则,并且在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实践教学中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整合,减少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采用新颖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经过课程组多年的精心建设,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个个教学模块,以能力、素质教学为中心。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一个个模块中的项目作为教学的单元,首先虚拟演示、动画或实际测试作为课程的引入,然后介绍其工作原理、特性等相关理论,再回到实际中依靠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培训基地的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来验证学到的理论。这样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验证再提出问题”的循环之中,把教师的课程知识传输过程转化为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目前较难解决的“教”与“学”的矛盾问题。

3.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借助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虚拟技术、模拟演示技术等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电子专业实验室和机房等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学生进行实验、实践等基本教学内容的需要,另外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3.3 综合实习开展课程实际训练

在课程结束后,开设《电工电子学》综合实际训练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教师作基本的辅导,提出实践要求;(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定实践课题内容,进入图书馆寻找资料,并做出设计电路;(3)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装接、排故、调试并作相应电路参数的测试;(4)根据实践内容,写出总结报告或设计报告;(5)最后指导教师组织对每个学生根据设计的结果和报告内容进行答辩,确定实际训练成绩。

3.4 考核内容及方式的改革、评价标准的制订

《电工电子学》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与传统相比,作了较大的改革。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仪器的使用和对单元电路的分析测试等综合能力的测试,通过强化平时的实验环节的考核力度,重视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

4 教学组织管理

本课程教学组经过长时间的实际教学,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与时俱进,制定与完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的指导纲领,课程组定期讨论《电工电子学》教学的新形势、新技术、新方法,并把研究得到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在集成电路飞速发展的今天,紧跟时代步伐,使电工电子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始终保持先进地位。

4.2 加强教学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

严格要求教师上课纪律和学生听课纪律,要求主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并作相应记录,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按照教学日历进行授课,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形成了集中备课、作业批改制度。集中备课制度的采用增加了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有利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动态,探讨微机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集中批改作业制度,使得学生作业中反映的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反映,有助于教师在上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建立互相听课制度,定期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4.3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课程组的主讲教师个人积极进行教学研究的同时,也踊跃参加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和实验研究项目的申报。

4.4 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注重网络资源的更新

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使本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络化,使之成为同学学习、交流的工具。课题组已经将部分内容放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站,如电工电子学教学课件,其他网络资源,如教学网站、课程录像、电子教案、实验讲义、习题集、课程相关内容的新动态等正在加紧研制,争取早日挂接在学院网站上,使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

4.5 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并适时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争取使课程组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相关技术培训。

制订了详细的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以提高课程组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

5 结论

《电工电子学》课程经过教学改革,无论从对学生的教学,还是教师的科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该课程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军玲,陈晓平,李长杰,朱孝勇.关于“电路”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讨.江苏大学学报.2003,25(4):98-100.

[2] 秦增煌主编.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60

目前,由于生源减少等原因导致中职生的质量有所下降。他们典型的特点是:基础知识水平低,学习习惯不好,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下,他们注意力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会逐渐对电工失去兴趣,很快变成厌学、惧怕,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正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一般包括五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过程评价。下面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为例来探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

1 提出任务

任务是计划好的,原则上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任务的设定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后能够完成为准。最好能够让学生在开始时就能看到自己最终完成后的样品。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围绕着这个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安装好电路,用这个电路演示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此次所要完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研究和实践的欲望。

2 分析任务

教师视具体情况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分任务”,逐步细化。通过细化任务,可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各自完成整个项目。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保证任务及时地完成,利于学优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把整个任务分解为:①了解各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检测;②理解常态、自锁、互锁的基本原理;③理解“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与过程;④安装电路;⑤调试、测试电路。各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层次进行分工,让他们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互相帮助,最终共同完成任务。

3 自主学习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步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按分析任务中定下的五个任务各自去完成,采用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等方法,最后把自己的成果在组内进行汇报,供同学习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完成任务

此阶段是一个由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把之前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操作中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忌违规操作,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让学生按自己研究所确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教师应督促他们的操作规范、操作安全,引导他们互相合作、相互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完成任务。

5 过程评价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和长处,以及在任务的实施过程的收获与体会。其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出检测和评价,通过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同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以便安排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而任务的分解则可以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矛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自己“拿手”的内容入手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得到提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主动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目前,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探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第一,重思想、育兴趣,调整好学生心态,让学生认清专业教学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重过程,强调培养能力。第三,实施中教师应善评价,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促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进中职电工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篇9

(1)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创设课改实验环境。①改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条件,全面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增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本专业以“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高起点、适度超前和带有示范性”为建设原则,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1998年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弘艺馆,先后“武装”了数控车床实习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单片机实习室、PLC可编程控制器实习室、CAD/CAM实习室、自动化生产线、气动实验室,2005年又投资了66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业中心,添置了数控车床20台、数控铣床3台、加工中心2台、电火花1台、线切割1台。实验室、实习室的建设以实施性教学计划为基本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断的补充、完善、更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实习室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②营造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室的仿真环境。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营造良好的企业生产制造文化氛围,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教学,把学校相关实验、实习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训练环境。同时,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管理,做到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营造崇尚科学、从严管理的良好氛围。

教学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突出技能实训教学,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现场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实践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在工作情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的原则,把专业教育的课堂搬进实习车间(理实一体化教室),给予学生一个仿真工厂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模拟企业的工作过程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成长为符合企业需要的现代职业人。

(2)培育教师课程素养,提升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实施能力主要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实际本领,这种课程实施能力包括认清整体的课改任务,明确课程的实施标准,把握学校的课程需要,做出合理的实施对策,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等。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精良的师资阵容是实施项目课程的关键。机电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实习指导教师9人;硕士研究生2人,全部达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技师1人,技师17人;专业负责人是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县级职高机械学科带头人,是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械类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有5人出国参加项目课程培训,有7人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全部参加过江苏省“四新”培训。2005年许根祥老师、老师指导的作品数控铣床安全报警装置,胡亚军老师、储开生老师指导的作品锉刀水平测定装置在江苏省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二等奖;2006年张健主任指导的作品柱塞式真空、气压多用泵获首届江苏省职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同年老师在全国第二届数控大赛中获南通赛区教师组加工中心第二名,代表南通参加省里比赛获第八名,获得“南通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的称号,2007年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教师组一等奖;刘丽萍老师、陆美连老师在市优质课比赛中均获一等奖。

(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增强课改实验效果。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开拓,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性,专业设置突出市场需求性,课程设置突出职业性,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学校致力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了“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校把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作为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纳入学科及任课教师量化考核。现在,所有教师都能自觉采用新理念、新模式上课,专业课逐步向课堂与实习一体化过渡。

①采用“先做后学”模式。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深刻认识现行教学现状与时展要求和肩负输送“合格特长”专门人才重任的差距,积极寻求理论支撑,深入研究论证,大胆改革实践,努力探索“先做后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老师主导作用下,有目的地对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实习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记教学内容,并提出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连贯起来,并解决学生未懂得的问题。其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概括疏导巩固应用。在车工技能训练中,老师先布置本节课的项目任务车削圆锥面,并且告诉学生车削圆锥面可转动小滑板或偏移尾座。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尝试、归纳、总结,在何种情况下便于使用转动小滑板,在何种情况下便于偏移尾座。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老师在进行实际理论教学时,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先做后学”教学模式是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教学改革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

②践行项目教学法。我校教学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实践中应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我校自动化生产系统项目课程就是集机械、电子等基础课程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之一。该项目课程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依托,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相关的模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将机械系统、传感器及控制软件等机电一体化要素组成各种性能优良且可靠的产品的技术,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机电设备控制程序设计方法、系统综合调试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综合科技环境,使学生将学过的诸多专业项目模块在这里得到全面认识、综合训练和相互提升。

③推行教学“七合一”。推行教学“七合一”,即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具与工具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合一、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合一。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使之真正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新型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