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年龄阶段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的年龄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的年龄阶段

篇1

弹奏钢琴的姿势是以一个相对舒服的坐姿来进行的,所以学琴的琴童无论多大都可以以一个舒服的姿势来演奏,因此学习钢琴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即使力量弱的幼儿也可以学习钢琴,经常有家长问多大的小孩可以学琴呢﹖这个真是因人而异的。根据孩子的成熟早晚,男孩儿女孩儿也有一定的差异,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要我说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无论多大学琴都可以,关键是喜欢,从心底里接受钢琴、并且喜欢音乐。这就要求教师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启发和正确的引导来教授钢琴。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本文通过对儿童年龄的划分,把儿童的年龄分成三个阶段。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通过不同阶段的钢琴学习,来开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潜能,抓住儿童的教育关键期,比如幼儿阶段儿童的大脑还处于生长阶段,在大脑的生长阶段儿童的发展有很多种可能,经过研究发现学习钢琴能够开发大脑的智力,通过手指的触觉、眼睛的视觉以及耳朵的听觉,让幼儿可以在协调好这些感觉神经的基础上,激活脑细胞的生长,>,!

........

第一章 儿童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一、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同时心理过程还包括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对各种客观事物产生各种主观的态度体验。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在情感的推动下,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欲望更加强烈,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人们在克服各种困难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他们三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又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意志对认识和情感上又起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在教育学上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他们是统一而又联系的整体,教学过程同样跟心理过程紧密相关。心理过程是人所共有的,但是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与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不同,所以每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构成了人的个性差异也就是个性心理。

二、对传统钢琴教学现状的分析

传统钢琴教学的方式,一种是一对一小课、另一种就是几个孩子一起上的大课。一般要是一起上的大课,也不要学生太多,因为这样会顾忌不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大课也要在三到五个之间比较好,这样既有学习的氛围,又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回课情况。当然大课有大课的优势,小课有小课的特点。只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有一点相同的问题就是,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老师当堂“灌输”的知识。目前的钢琴教学方式,大多数是以钢琴教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的看老师在讲、听老师在弹,学生并不知道学钢琴的意义,只是在模仿老师弹琴的样子,当然不得不说学生的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儿童,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当然模仿也是一个很好地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老师要求要做的样子,只是感觉学生没有和老师互动起来,只是在简单着回着上堂课老师教的内容,老师呢只是帮学生纠错,听有没有错音,纠正着学生的手型和指法,学生把这一课弹“过关”了,老师再去寻找下一课,然后还是重复上堂课那么教,教学生一些技巧性的难点,回家练熟下堂课再听。

第三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解决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4

一、钢琴学习的动力.................................... 24

二、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 28

第四章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儿童钢琴教学的展望........................................ 34

结语................ 36

第三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解决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学习的动力

在钢琴教学中,要让儿童参与到其中来,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所以教师要用儿童的语言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这点可以运用到乐理知识的学习上,在第一节钢琴课的教学中会教儿童不同节拍的中央 C,分别是全音符的中央 C 数 4 拍,二分音符的中央 C 数 2 拍,四分音符的中央 C 数 1 拍。在幼儿完全没有接触过节拍名称的时候,这些乐理知识对于幼儿非常陌生也不好记忆。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全音符圆圆的长得像什么呢?对,长得象圆圆的鸡蛋。同样的方式问学生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分别长得像什么,儿童说二分音符比全音符多一个符杆,长得象小球拍;四分音符符头是实心的也有小符杆,长得像小蝌蚪。这时教师可以把音符与节拍编成小歌谣方便儿童理解与记忆。“全音符像圆圆鸡蛋数四拍,二分音符像小球拍数两拍,四分音符像黑黑蝌蚪数一拍。”这样儿童通过自己原来就认识的实物和新学的音符进行比较和联想,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提高儿童的注意力,通过歌谣的演唱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二、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钢琴的学习中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演奏者要注意感受旋律的丰富变化,根据旋律的风格感受音乐的特色,在进行钢琴演奏之前,可以发挥想象力来创设演奏意境发挥音乐本质的功效。如何将抒情的乐句用柔美的音色来把握,铿锵有力的音乐又如何去释放力量,这些都需要听觉去感受和判断。当手指弹奏时,耳朵要倾听音符时值是否弹满,并要学会辨别声音是否好听。比如在教授儿童弹琴时,有的儿童力量很大整个手都砸向钢琴,我会告诉儿童砸下去时虽然声音很大,但是有杂音不好听,声音也传不远。有的儿童力量弱,在钢琴上手就像在琴上摸着弹,这种声音是虚的,像是飘在空中声音也传不远。跟儿童讲解钢琴声音的发声原理,并且告诉儿童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而造成的。

........

篇2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3

〔关键词〕儿童;认知发展;实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8-0017-030

一、问题提出

从儿童发展研究的先驱皮亚杰到现代儿童发展研究者,一直将认知发展变化作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早期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很难对认知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直接观察和量化研究。随着实验方法的日趋严密、巧妙,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领域的实验设计在许多传统的研究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模式的梳理,既有助于研究者从中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更有利于研究者发现过往研究的优劣,以扬长避短,为儿童认知的研究找到更科学有效的途径。

二、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三大学派

(一)皮亚杰与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熟的作用。儿童的认知足够成熟时,他们就会达到认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认知的发展表现为经过同化和顺应,适应环境,维持身心发展的平衡。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儿童认知得到发展。很多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他的实验进行了重复性的检验。基于皮亚杰的理论进行的实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儿童什么时候会达到什么阶段的认知发展。探讨某种认知能力在儿童某个年龄阶段出现,或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种认知能力所表现出的年龄特征,经典的研究内容有:客体永存、可逆性能力、认识到永恒等。据统计,仅关于“守恒”一项内容的验证实验就达3000次以上。

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而今天围绕皮亚杰理论展开大量的新研究,就构成了新皮亚杰主义。新皮亚杰理论试图克服皮亚杰理论的不足,为认知发展寻求一种新的理论依据,以符合现代认知心理研究的总体趋势。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与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理论在几个基本的方面是相互对立。维果斯基提出,认知是儿童将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内化的结果。换句话说,儿童是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社会文化论还把“内化”视为连续发生的,因此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阶段。维果斯基的理论强调儿童所处环境的重要性。这表明他认为在不同的认知领域,认知发展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这取决于可供儿童利用的信息和提供给儿童的鼓励的多少。

维果斯基及其同事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因果发生分析法,试图把握心理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变化性。同时,他从“意识是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用“单元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要素分析法”。

(三)信息加工论

信息加工论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理论,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研究方法。它试图从不同年龄的人是如何在头脑中加工和表征信息的角度,来理解认知发展。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当前认知发展的研究日趋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主流。正因为如此,认知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发展主要被看成是连续的过程而不存在明显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项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认知心理学家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常通过记录反应时、计算机模拟和对被试发声思考的记录、编码等方法客观记录儿童的认知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

概括地说,皮亚杰学派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是儿童如何通过语言、语调、学习、情绪、他人期望等文化中介启发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研究儿童在具体领域的认知是如何进行加工的。

三、当前研究状况

(一)对2001年~2006年《心理学报》的文章进行检索分类,筛选标准

1.对“儿童”范围的介定。0~3岁为婴儿,4~6岁为幼儿(幼儿园阶段),7~12岁为学龄儿童(小学阶段),选取以幼儿园和小学儿童作为被试的实验。

2.认知。采用认知心理学的结构定义,将认知定义为: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文章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

3.实验。只选取实验研究的报告,主试对实验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通过改变自变量来影响被试反应的研究。进一步将实验方法细分为:真实验―准实验;单因素―多因素;实验室―自然实验法;组间―组内―混合实验设计;计算反应时―口头报告法―通过率。

4.模式。主要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论作为分类。

(二)实验设计统计

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符合统计标准的文章44篇,可以看到近几年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儿童的认知发展备受重视。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1)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与研究领域之间相关显著(p

(三)对近几年认知研究活跃领域的分析

1.感知觉、注意

这是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在认知神经科学的介入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儿童感知觉和注意的研究与智力等因素相结合,成为研究儿童信息加工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单纯研究儿童感知觉的实验几乎没有,都是将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作为其他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来研究。目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中最主要的进展主要来自脑功能成像技术。许多精密的仪器,如脑电仪等成为实验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2.记忆

这几年对记忆的研究相对减少,并且着力点不在于研究记忆的规律,而在于发现影响儿童记忆效果的因素,因此,研究多采用组间实验设计。让不同的被试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实验材料进行表征、记忆,用成绩的差异说明不同条件下记忆效果的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开始关注学业不良儿童的记忆发展,周楚、刘晓明、张明(2003)通过瑞文测验等对儿童进行分类,通过记忆任务的考察来对比学业不良儿童的元记忆能力的差距。时间分配策略以及当前认知研究的热点――执行功能研究中三个维度: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注意灵活性的工作记忆研究等问题,都归入到记忆策略中。

3.语言

对语言的研究主要出现两种不同的研究模式:一种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式的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共同完成同一任务,通过比较正确率和反应时来比较年龄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另一种模式是以信息加工的方法来研究,经典物理法与启动范式在当今的研究中依然有广泛的应用。在加入了认知神经科学之后,语言的研究具体到大脑的各个区域,这种精细的研究,表现出了心理学向科学的日趋靠拢,但是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并没有得到直接体现,需要通过其他领域(比如,人体工程学、消费心理学)的进一步转化。

4.问题解决

针对儿童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典型的实验设计会先为儿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①让儿童自己尝试―错误―尝试……探究儿童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水平。②由主试向儿童演示一个相似的策略,儿童在线索启发下学习,并将策略迁移到更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这样的实验已经日渐走出实验室,让儿童在自然、熟悉的情境下显露实验者所要研究的行为。

问题解决中,研究最多的是儿童阅读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研究者认为,儿童问题解决的成败一方面是理解水平,另一方面是解决能力。儿童可能理解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途径,还可能是因为没理解问题所以不能解决。因此对儿童问题解决的研究,既要研究策略,还要研究理解。

理解:主要是阅读速度和质量的研究。这一过程集注意、表征、记忆于一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配合仪器捕捉儿童眼动、心理表征,使研究在可量化的数据中得到客观科学的分析。

推理:在实验中,研究者并不仅仅发现儿童推理能力的年龄发展特点,许多实验是加入了实验者的“启发”干预,将自由思考组和启发组进行对照比较,找到儿童推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同时,实验还要求儿童报告出思考的过程。对“推理”的研究可谓集三个学派的研究方法于一身,采众家所长。

四、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趋势与问题

通过对六年来《心理学报》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点趋势和问题:

(一)多验证,少探新。从问题提出到研究结果,儿童认知的实验中许多是验证性的,即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更精细的分析得到预期的结果。而通过实验得到前人未发现的或前人研究的尝试型实验较少。

(二)多团体,少个案。实验研究的取样总体上有几种情况:

1.随机选择被试,进行年龄间的差异研究,这样的取样方法仍然作为目前心理实验研究中最为常见的。团体实验多为自然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对年龄越小的儿童所使用的指导语就越需要特别考究。例如,在研究儿童性别认知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儿童在听指导语开始就产生性别偏好倾向,需要录制男、女两声的指导语,保证儿童既听清要求,又不会造成实验误差。

2.对特殊儿童进行取样,例如超常儿童、问题儿童(常见的是学业不良、智力缺陷)等,通过比较找到特殊儿童与常态儿童差异的认知发展水平或认知方式。这类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筛选标准,最常用是的瑞文智力测验,部分研究用到了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将特殊儿童进行组间或组内实验,将常态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差距所在,说明问题。对特殊儿童的实验研究,多是信息加工的研究方法,用具体的任务考察特殊儿童的信息加工速度和质量与常态儿童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3.个案研究,很遗憾的是这几年缺乏此类研究。但是在质的分析开始得到重新重视的现在,未来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可以再次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找到新的研究思路。

(三)亲自然,重仪器。实验室研究与自然实验并驾齐驱,各展所长。将心理学带进科学殿堂的理想依然鼓舞着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需要在精密仪器的控制下,得到可验证性的结果。同时,儿童认知的发展必然受到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亲近儿童现实环境的设计更能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的真实情况。

(四)重分析,慎定论。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分散的实验研究,而是从一系列的研究中得到相互关联的结果。这也正是为什么近年的研究报告中已经出现多个实验研究共同分析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的现状。

从以上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进展的梳理中,我们看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不仅体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而且也体现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因此,通过实验建构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存在许多新的困难,应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整合在一个新的框架中,才能对儿童整个认知发展变化过程进行预测,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佟秀丽,莫雷,Zhe Chen.国外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的最新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6,29(3):735~739.

[2] Siegler R S, Crowley K.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A direct mean for study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46:606~620.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篇4

(一)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1.优化培训内容。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绩效,因此我们要在培训内容中重点培养员工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态度的养成需要公司从培训的角度入手,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企业培训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融入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培训方式中,如研讨法、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地形成一个对积极心理学作简介和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各种积极情绪养成的方法,包括乐观情绪的培养,感激的培养,同情心的培养等等。通过培训让员工养成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利于他们稳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篇5

一、了解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心理机制

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通过外界刺激,才能使人类的大脑做出反应。因此,学习外语最关键的问题是把大脑的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人脑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归纳,这也被称为认知。学习语言的过程既属于模仿行为,也是创造行为。’进行单纯机械的模仿不能学好外语,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一一思维。初中生的语言系统和成年人的语言系统并不相同,人类的语言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由于人类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在人类语言的学习中起到作用。

英语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得到提高。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把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叫做“语言习得机制”。人类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天赋,通常来说,儿童学习外语,学得既快又好,主要是因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才能。同样,初中生正处于语言的形成阶段,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注意观察,同时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

二、利用心理学原理组织英语教学

1.利用心理学原理组织听说练习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性格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少年时代的性格可塑性强。初中生性格外向,害羞心理少,模仿能力很强,而且爱说好学。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教育时机,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浓厚兴趣。

学习英语要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来掌握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心理学上刺激反应理论来进行听说训练,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口语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最终掌握听说技巧。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吸取了听说法的教学原理,强调用听说法进行教学,加强言语技能的训练。

2.利用心理学原理组织句型和语法训练

此外,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初中教材及教学过程等都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句型训练的过程。对于词汇的要求也是要通过句型、话语去学,说单词时尽量不用汉语。初中的语法学习要在句型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句型操练与语法教学,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两者又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英语句型的学习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使用材料,这些句型有助于学生总结初中语法规则,进一步学会语法知识。可以说,初中的英语句型是学习英语语法的起点,同时学习英语语法也有利于英语句型的发展和提高。句型语法学习的过程也体现出心理学中“实践一一理论一一再实践”的过程。

三、发展初中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初中生的智力因素

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初中生的智能是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在外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力能力的活动应该在学习的气氛中进行。例如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利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练习材料要新颖生动,教学形式尽量要做到灵活多样,同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智力活动,而非“填鸭式”地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认知、加工、创造等心理能力的联合运用,提高语言水平。

2.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注意发展初中生智力的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情刺激因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兴趣不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驱力就可以主动地去克服困难,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心理状态。初中生学生年龄尚小,兴趣还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通过鲜活的手段,生动有趣的游戏等使学生始终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毅力,加强信心,培养初中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四、教师与学生心理的协调

篇6

【关键词】心理辅导;语文学科;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教育基础改革更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健康人的观念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应指身体和精神双重健康。教育不仅应培养学生的“头脑”,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协调配合,而作为最具人文色彩的基础学科——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它与人的生命、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心理辅导的重任,怎样在语文学科中有效地渗透心理辅导,成为语文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亟须心理辅导的介入

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各种问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如,现在很多独生子女被宠溺成性,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厌学贪玩,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入中学后,有的由乖巧听话变为背叛逆反,有的由积极开朗变为沉默孤独,有的更自以为是了,有的更自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多,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由心理问题导致极端的案例,例如离家出走、自杀、伤人等,比比皆是。而当前的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在“应试”大旗下,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刻板烦琐,脱离人文精神,成为纯工具性的训练,教学效果极不理想。语文教学之所以走进这种误区,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要从误区中走出来,就应以学生为本,实实在在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这就需要心理学的有效渗透。心理学渗透到语文教学有利于研制有效的语文课程,给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创设真实而丰富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使教学变得高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

二、语文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教育学认为人类面向未来的过程就是自身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它因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更能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更是潜移默化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体,在培养民族感、道德感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它与人的生命、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更加自然地渗透心理辅导。

三、语文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的策略要点

(一)心理辅导应与语文教学有机紧密结合

顾黄初先生曾说:“借用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命题构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再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作为例证加以发挥,总让人感到理论与实例是两张‘皮’,充其量只能算是半生不熟的果子。”就是说,如果仅给语文教育披上一层心理学的外衣,本学科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要做到有机融合,需要灵活渗透。如: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人物形象,感受正面形象的感召和负面形象的警示,教师再加以推动,顺势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生搬硬套,强加灌输。

(二)应灵活运用语文学科中蕴涵的心理辅导资源

语文学科中蕴涵的心理辅导资源十分丰富。如:听说教学以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为目的,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克服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教师运用的鼓励性话语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热情的态度,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学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另外,我认为写作教学非常适合进行心理辅导。它既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活动,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升华的过程。在此,分阶段一一举例说明。1.命题阶段。教师可灵活命题,设计一些针对学生客观生活或社会实际的题目,学生对题目的选择可体现出其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使其人生态度得以显现,对于显现不合理倾向的学生可及时了解并进行教育。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设计一些特别的题目。如:我们常会听到同学说:“我要是个男生(女生)就好了。”针对这种现象,可命题为:“假如我是男生(女生)”,这般换位思考,使学生更加尊重异性,并在相互讨论中,增进了解,优化人际关系。一些特殊的写作形式,如:心理独白、日记等,与心理学中的“疏泄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由吐露心声,倾倒心理垃圾,解压降压。此外,学生心理的一些不利倾向,也能从中得以体现,让教师能及时发现并疏导。2.批改和评讲阶段。评语是师生间的“悄悄话”,学生不合理的心理或行为,可以在这里委婉地告诉他,所以切勿忽视这个心理辅导平台。评讲阶段,一句真情赞美,可让学生体会到巨大的幸福感,自信心和积极性飙升;一些问题行为的匿名指出,也会让更多的同学自我审查,防微杜渐。

(三)细心研究各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分学段进行心理辅导

根据发展心理学,人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就是说,语文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之上。我们应加强对不同阶段学生不同心理的研究,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情况,对各学段的语文教学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把心理辅导介入语文学科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徐菲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研究笔迹与个性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个性形成的规律,揭示个性特征的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职业的选择、人才的甄选、案情的侦破、疾病的预测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十五中学、苏州商校、苏州大学等部分学生(男1053人、女844人)以及××部队士兵(199人)和超常生(57人),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试。汉字笔迹测量法可分为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标准状态自选书写动作法及自由状态书写法三种。本文采用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①采用统一的标准规格400个方格稿纸(规格为40克书写方格稿纸);②每张纸下塾有5张空白纸(规格为57克白道令纸),并用回形针固定;③统一规定用园珠笔;④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组织测试;⑤按规定的文字抄写。笔迹测量指标有: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定压力、书写稳定性、字位置、字斜度、字端匀、字独特性等(具体测量标准,另有规定说明)。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测量指标有:1、2、3表总阅符号数、联合测验平均得分值和神经类型。上述两项测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笔迹指标测量与分析

2.1.1 字高度、宽度及其比值

统计数据表明,书写字的高度与年龄、性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其规律是7—8岁年龄组字的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10—12岁年龄组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3岁以后字的高度又有增高的趋势,直到成人达到相对稳定值。书写字的宽度7—8岁年龄组显著宽于其他年龄组,其余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本变化规律与字的高度类同。字的高/宽的比值,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比较,字的高度、宽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

2.1.2 笔迹心理特征分析

笔迹心理特征是指从个体书写动作特点和规律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特征。书写形式是反映个体思维、行为方式特征的指标;书写速度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速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活动效率和灵活性特征;书写压力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强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行为的能量水平特征;书写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及情感倾向性的指标。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笔迹心理特征各指标测量统计结果,有如下规律(见表1):

第一,年龄越小、笔迹心理特征表现为以直笔划、重笔划、光边占比例越高,而曲笔划、快笔划、轻笔划、毛边占的比例越低。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形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笔迹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分化。即有相当部分个体的笔迹形式,由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直笔划,逐渐分化发展,形成直笔与曲笔之间的中间过渡形式,部分个体发展为典型的曲笔形式。测量资料表明,特别是在14岁年龄阶段这种变化来得迅速而明显。当然,还有部分个体始终保持为典型的直笔形式。在笔迹边缘特征中,年龄越小其毛边占的比例很低,而到13、14岁年龄阶段,毛边笔划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在书写速度特征指标中,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速度随之提高,一般在14、15岁年龄阶段接近或达到峰值,日后处于相对稳定,然后,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一般是在25岁左右)其书写速度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上述笔迹心理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加速成熟期在13—15岁年龄阶段。

第三,不同群体的笔迹心理特征相比较,表现为一般人群以直笔和直曲之间、重笔和轻重之间、中速、光边占的比例高;小学生以直笔、重笔、中速和慢速、光边占绝对优势;大学生则以曲笔和直曲之间、快速和中速、重笔和轻重之间、毛边和光毛之间占的比例很高;中学生的笔迹心理特征介于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而超常学生以曲笔、快笔、毛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2.1.3 笔迹形态特征分析

统计表明,不同群体在字体型、字端匀和独特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字体型指标,大字型以小学生和一般人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的低;小字型是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学和一般人。字端匀指标,小学生字端匀所占比例为82.47%(年龄越小字端匀占的比例越高),这个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而字不匀,以一般人群体占的比例最高(占47.42%),中学生、大学生、超常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字独特性指标,以大学生和超常生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小学生群体占的比例极低。

上述资料说明,笔迹形态特征的形成与人的人性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笔迹属于模仿笔迹,年龄越小其模仿程度越大。所以,小学生的笔迹表现出字体大、字端正匀称,几乎是一个模子铸成,完全没有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小学生的笔迹形态特征并不是他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学生的笔迹形态开始分化,表现为字体变小,字不匀、潦草的比例在显著增加,字独特性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和成人的笔迹形态特征表现为字体适中、字书写的多样性和字运笔的独特性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他们自身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 笔迹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类型是个性心理的生理基础,故神经系统类型与个体所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较密切的内在关系〔2〕。

表1 不同年龄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较(%) 形式

速度

压力

年龄 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 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7岁 14495.14 4.86 0.00 23.6346.5129.8689.18 9.43

8岁 19493.30 5.67 1.03 22.1656.1921.6576.3921.78

9岁 11870.34 28.810.85 24.5849.1526.2755.9337.29

10岁 11957.14 40.342.52 25.2154.6220.1754.6241.18

11岁 17358.96 38.152.89 23.1253.7623.1268.7928.90

12岁 10569.52 25.724.76 25.7149.5324.7668.5720.95

13岁 27061.48 32.595.93 24.4449.6325.9367.4121.48

14岁 22463.84 21.8714.2926.7948.2125.0051.7943.75

15岁 11955.46 24.3720.1729.4147.0523.5356.3034.46

16岁 18447.83 30.4321.7426.0944.5620.3547.2842.94

17岁 19933.17 51.2515.5825.1348.2426.6345.1341.75

18-2224723.48 55.0621.4642.1145.7412.1556.2829.55

*** ******

** ******

X[,2]值 378.32230.69157.3135.3710.1928.18199.61103.65

年龄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7岁

1.39 1.39 12.15 86.11

8岁

1.83 2.58 17.52 79.90

9岁

6.78 6.78 44.07 49.15

10岁 4.20 11.76 47.90 40.34

11岁 2.31 13.87 42.20 43.93

12岁 10.4814.29 42.20 42.86

13岁 11.11 30.3732.59 37.04

14岁 4.46 42.86 12.50 44.64

15岁 9.24 35.29 11.77 52.94

16岁 9.78 38.59 6.25 54.89

17岁 13.1240.70 13.67 45.63

18-22岁14.1740.08 14.58 35.34

***  ***

*** ***

59.78262.18 226.76179.04

笔迹测量与80—8神经类型测量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直笔划以神经类型为谨慎型、稳定型和安静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曲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含亚兴奋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快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慢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重笔划以强型(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型、兴奋型、易扰型等)占的比例显著的高;轻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毛边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强中间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光边笔划以谨慎型、稳定型、安静型占的比例较高。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笔迹形式)和活动节奏、效率(书写速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强度(书写压力)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反映情感倾向性、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与神经类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可能是笔迹边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当时(或一段时间内)情景因素的影响,包括机能状态、心境及情绪状态等,对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3 笔迹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归纳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冷漠质、拘谨质、情感质等8种气质类型。

有关气质类型的测量与评价问题〔4〕,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而汉字笔迹研究为气质类型的测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统计资料表明(见表3),不同群体的气质类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一般人各种气质类型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以粘液质、冷漠质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62%、18.59%),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倾向表现为,粘液质的人情绪反应较慢,持久而不显露,安静、沉着,言语不多,但能把握时机,击中要害,处事不太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忍耐性好,行事稳重、冷静,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冷漠质的人情绪较稳定,敏感性较低,讲原则,遵守习俗和纪律,按常规办事,喜于安定,不喜欢凑热闹,对己无关的事不多过问,兴趣有限,忠实于朋友,但对损害他的人始终记恨在心,有时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淡,缺少热情。上述分析与评价,比较符合目前近半数的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的现实表现。

表2

不同神经类型〔3〕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例(%) 形式  速度

压力

神经类型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1—2型 83 30.6313.52 55.6869.3227.98 2.27 68.1831.82

3—4型 34243.8642.40 13.7116.9654.09 28.9555.5641.52

5—6型 48 8.33 47.92 43.7533.3362.50 4.17 45.8333.34

7-8型 59 30.5157.63 11.8644.0744.07 11.8635.5950.85

9型

23831.5151.68 16.8136.9753.79 9.24 49.1639.92

10型

12240.9850.00 9.02 18.0359.02 22.9539.3441.81

11-12型18124.3164.64 11.057.18 45.31 47.5143.0935.92

13型

72 51.3938.89 9.72 6.94 52.78 40.2847.2241.67

14-16型63 33.3344.45 22.221.59 55.55 42.8623.8139.68

****** ********* *********

X[,2]值

48.8272.12129.89205.429.79144.3951.978.06

神经类型边缘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1—2型

0.00 50.00 4.50 45.45

3—4型

2.92 45.61 11.12 43.27

5—6型

20.83 47.92 20.83 31.25

7-8型

13.56 40.68 27.12 32.20

9型

10.92 54.20 12.61 33.19

10型

18.85 33.61 26.23 40.16

11-12型

20.99 39.23 25.96 34.81

13型

11.11 29.17 18.05 52.78

14-16型

36.51 33.33 33.34 33.33

***  ***  ***  ***

X[,2]值

72.23 28.63 63.40 17.91

超常生则以胆汁质、多血质、和情感质的气质类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超常生其个性倾向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非常自信、好胜,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成就动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反应快,喜欢快节奏的活动方式和不断变化的活动内容,肯于钻研,敏感性高,情绪不稳,易变化,有时表现为放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外表平静,内心激动,考虑个人较多,个性独特。

表3 不同群体气质类型的比例(%)对象n 多血质 胆汁质粘 液质 抑郁质 神经质

一般人

19910.05

12.06

23.62 14.57

3.02

中文系学生 75 8.00

16.00

38.67 1.33

8.00

财经系学生 81 9.88

19.75

29.63 4.49

7.41

体育系学生 91 20.88

16.48

21.98 10.99 10.99

超常班学生 57 17.54

28.08

24.56 0.00 12.28

X[,2]

10.13[,*] 14.42[,**] 7.09 21.14

7.89

对象

冷漠质 拘谨质 情感质

一般人

18.59  9.05

9.05

中文系学生 10.67  12.00  5.33

财经系学生 9.88

7.41  11.11

体育系学生 8.79

7.69

2.28

超常班学生 8.77

5.26

3.51

X[,2]

7.43

2.21

7.71

体育系学生则以多血质类型占的比例(20.88%)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多血质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好强、好胜、好动,活泼敏捷,行为果断,动作反应快而粗犷,应变能力强,灵活性高,情绪反应迅速而不持久,热情、善于交往,注意力、兴趣易转移,精力易分散,缺乏忍受力和毅力。中文系学生则以粘液质、拘谨质气质类型占的比例(分别为38.67%、12.00%)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较强,思维层次清楚、深刻、细腻,行事稳重、冷静,忍耐性较好,肯于钻研,情绪稳定、持久,喜欢安定的环境,不善于交往,不够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办事认真、实在,小心谨慎,缺乏主动性,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财经系学生则以胆汁质、情感质占的比例较高,多血质的比例显著低于体育系学生和超常学生。

不同群体个性倾向特征是指个性的共性、普遍性而言的。诚然,任何一个群体都还会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两极性特征,这是由个别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而通过笔迹特征量化指标的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思维与行为方式和情感倾向性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构成个性心理结构装置—气质类型。

综上所述,划分气质类型可采用笔迹心理特征指标量化法,用此种方法对人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评,不仅是操作性强,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4 小结

4.1 汉字笔迹特征指标的测量、分析与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个性心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有效的测评方法。

4.2 反映个体的思维、行为方式,活动节奏、效率以及行为活动强度的笔迹心理特征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3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基本指标的不同组合,将气质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并编制出笔迹与个性测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表明,采用笔迹心理特征量化指标,来评定气质类型是可行的。此项研究在探讨气质的本质,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P·克利斯多法纳利,等.莫海蒂MORETTI方法入门及在汉字书写中的应用前景内部资料,1991

〔2〕A.A.斯米尔诺夫,A.P.鲁利亚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4:204—230

〔3〕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神经类型测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简·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987:1—161

篇8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

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挺秀的树自负

(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篇9

关键词 终身体育观 主观幸福感 幸福生活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对幸福进行了新的界定,认为幸福更多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因此在具体研究中提出了“主观幸福感”概念。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人们探讨各种方法来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

一、终身体育观的内涵界定

终身体育观念首先是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西方社会诞生的。本世纪六十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提交给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曼谷会议的提案中,首先提出广有关“终身教育”的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贯穿每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七十年代,他又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以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朗格朗从终身教育的基本教育思想出发推论出终身体育这一全新的体育观念。

朗格朗的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体育实践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在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并提出要推进终身体育观念;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把终身体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由此可见,终身体育思想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因此,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的发展需要。它体现的是整体而长远的体育思想,按照这一思想来理解,体育应该贯穿人生始终,与人生不可分割。可以说,终身教育也好,终身体育也好,都是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趋势。从整个国民体质健康发展和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终身体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界定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3]。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主观幸福感大致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文献便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969年时只有20余篇,现在己发展到了几千篇。据Diener(1984)报道,1968年至1983年共发表了600多篇。而Miehalos(1968a)用“满意”或“幸福”作主题通过计算机检索发现在1979一1982年间有2545篇文献。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这些研究呈现出几条线索:一是来自社会学家和生活质量研究者的研究,他们试图确定诸如收入和婚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二是来自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者,他们试图扩展精神健康的观念,认为精神健康不但是指没有抑郁和压力症状,而且还包括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第三种影响来自人格心理学家,他们研究快乐和不快乐的人的人格,试图找出人格与幸福之间的某种关系;最后是社会和认知心理学家的影响,他们研究知识和变化的标准如何影响幸福感。但总的来说,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界定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生活质量角度展开;二是从心理健康角度展开。本文探讨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展开,研究人们在终身体育意识支配下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

三、终身体育观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现状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在终身教育运动的冲击下,许多教育家、体育家也提出了终身体育的口号。如保尔·朗格朗就明确指出:“应更好地使体育和整体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会的和公民的活动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贝内特等人所著的《比较体育运动》一书也指出:要注重发展用于余暇时间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具有延续性、终身性的体育运动。这正是终身体育的基本内涵所在。

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雅克布逊(Jacobson)以特殊的运动锻炼方式(即渐进放松的方法)来干预焦虑的研究,虽然这仅是身体锻炼与表现负性情感的具体情绪的研究,但这一研究可以认为是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情感维度的研究。

关于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途径方面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在增强人的体质健康的同时,促进了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心理效益,同时提高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由此可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指数,那么如何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无论何时都乐于积极的从事体育锻炼呢?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如果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树立终身体育观并受这种观念意识的影响,那么全民健身的目标也就真正得以实现了,可见终身体育意识是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众多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对终身体育意识与幸福感的关系展开研究。

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研究幸福感与终身体育意识两者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探讨的空间。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人从一生下来就无时无刻的在进行运动,为了个人身体的健康人们自觉地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保证了个体的身体健康,同时带来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无疑提高了进行体育锻炼群体的幸福感水平。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把人这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少年、青年和中老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由于还处于校园时期,体育锻炼方面有体育课予以保证,但是短短45分钟的体育课堂学生真正锻炼的时间实际上更短,课余时间的锻炼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可以督促其自觉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当人步入中老年时期时,身体机能水平下降,健康是这一群体最为关注的,由于早已脱离校园步入社会,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时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就更加的重要。由上可知,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其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受终身体育观的影响,终身体育观的确立让人们觉得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的必须,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就受到了终身体育观的很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体育锻炼提高了某一研究对象阶段性的幸福感水平,而很少关注人们终身的幸福感状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终身体育观对幸福感的作用,来验证终身体育观的确立有助于提高人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终身体育意识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一假设,为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四、终身体育观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展望

在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人们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将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学校的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公民,都生活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在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幸福体验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终身体育观树立的必要性。目前最重要的是编制评测工具,在目前现有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内隐式评定量表来拓展终身体育观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以获得全面而科学的研究结果。

篇10

首先,这是年龄特征困惑期的必然反映。心理学家把一定年龄阶段表现出的焦虑、困惑叫做年龄困惑期。高中学生大多处于向成年人的过度阶段,他们渴望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时时要受到家长的约束和教师的羁绊,他们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或朦胧的评判和看法,但这种评判和看法往往因教师或家长的一面之词遭到否定而得不到认可。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和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对话的渠道和机会,他们自认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很有见地的看法因教师或家长的研判、处理,只能憋闷地装在心里或遭到扼杀。这样,当学生宣泄的通道被堵死,不能畅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心里失去平衡的时候,剩下的一条通道只能是消极对待、无声抵抗,逆反心里的产生成为必然。

其次,这是教师缺乏全面了解的相应结果。一个几十人的班级出现问题往往具有多重因素,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班主任往往从经验主义出发,仅凭个人平时对班级的片面影响对出现的人和事件忘下结论,结果不但没有纠正错误和起到效果,反而引起了学生的不平和愤懑,学生屈于教师的威权敢怒不敢言,这时对抗情绪就悄悄产生,教师要求向西,他偏向东。教师制止、要求的的东西,他偏要顶风作浪。

再次,这是教师简单粗暴良成的后果。高中学生正走在成人的路上,他们迷惘但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任性但有自己的尊严,他们偏激但又抱打不平,这些双重性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他们在行为上出现闪失时大多需要的是宽容和谅解,如果单靠刚性的规章制度和高压的制服,结果就走向了愿望的反面。很多班主任在一个班级出现突发事件时常常怒发冲冠,既对学生恶语相加又给家长施加压力,很多学生由于心里脆弱,承受能力差,感觉好似灭顶之灾到来,在茫然之后,他们在心里上不自觉的产生了抗衡心里。一旦产生抗衡心里,他们对班主任所有的教诲就失去了信任的基础,逆反心理因此自然产生。

如何消除班级管理中的逆反心里,或者把逆反心里降到最低限度,这是班级管理中需要谨慎对待和处理的一个思想课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心里变化的规律,班主任要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细心掌握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心里诉求和需要,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要了解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里的期待出发,不能违背学生正常的心里规律,更不能遏制学生优势需要的实现,合理的排除产生逆反心里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