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篇1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一、对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予以优化和完善

教育改革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凸显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专业性,而并非进行信息化方式的简单组合。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进行课堂的素质教育引导,并真正贯彻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宗旨。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从主导教学过程过渡到逐步地辅助、指导和点拨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提升其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引导学生质疑,不断活跃和拓宽其思维

在中职计算机新课内容导入时,教师可将已完成制作的平面效果图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如下:卡片相机不仅机身十分小巧、单薄,而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逐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有效数码产品。由此引出让学生为某一个品牌的相机厂商设计一个非常简单且有创意的相机模型,要求外观时尚、小巧,功能比较全面,操作简洁方便。对于此课题,为了给学生提供比较清晰的设计理念,在学生制作设计时,可为产品进行颜色的衬托,比如利用紫蓝色的背景对产品予以衬托,让学生能感受到优雅、简约、高级等。这样不仅传达了设计的理念,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促使其主动思考之后进行设计、制作。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情况,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使其思维更为开阔,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力,由此渗透“乐学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核心素养。

三、对计算机教学模式予以创新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可将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其中,扭转过去传统计算机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无法使其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形式,课前让学生进入学习平台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展开自主学习过程;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提出各种关键性问题使其进行合作学习;课堂学习结束后,通过安排一定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之后完成。在这样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发挥主导教学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样不仅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集体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还引导学生面对疑难问题勇于探究,培养了其坚忍的意志和学习能力。另外,还可以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采用项目化的教学引导,选择和确立项目主题。同样是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模拟项目运作的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确立项目任务,制订具体的计划,计划的具体实施,经过检查评估之后完成归档。通过这样的运作流程引导学生综合、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使其学会分工、协作、配合共同来完成作品。这个过程即是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

篇2

CDIO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1]。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缩写[1]。CDIO工程教育的设计灵感源于工程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将此融入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作中,旨在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全面的工程师。

1 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浙政发[2006]41号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就全面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提出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明确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入学和就业竞争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等六项意见。笔者学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2011年4月开始就开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全体师生都积极参加了实践教学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大力推行工?W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笔者从当前职业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出发,力求完善电梯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加强实训环节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2 CDIO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电梯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电梯结构和原理、加工和制造、安装、维修、检验和调试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从事相关工作实践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以科技为基础,将教育过程置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大的作用。

2.1 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往届毕业生反馈信息、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的调研,了解社会对电梯专业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以CDIO能力大纲为指导纲领,确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目标,构建了由基础实践能力目标、综合实践能力目标、创新实践能力目标和社会实践能力目标组成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2]。

2.2 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按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模块化、系统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将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到核心课,设计由单一到综合到复杂的实践训练模块,循序渐进地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2]。

(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是验证性的实验,主要是学习实验的方法和基础技能。

(2)专业课。专业课重点学习电梯专业方面的知识,将基础知识应用在电梯方面,设计、制作、调试和完善电梯方面设计的任务。

(3)核心课。掌握电梯的专门技能,如电梯零部件制造、电梯安装维保和维修等。针对岗位实施项目任务。

2.3 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及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经费保障等[1]。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激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专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掌握CDIO的教学方法的要领。

校内外实习基地及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需要满足产学研要求,为教学提供从基础到综合到创新实践的物质保障。因此,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获得学院和政府的资金支持非常重要。

2.4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实践考核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2]。根据CDlO理念的指导思想,主要围绕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价值取向,构建从技能到素养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完成从基础设计到综合设计再到创新设计的全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训练。

3 CDIO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

3.1 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设计

基于CDIO思想制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内容如下[3]:(1)基础知识的培养:学科知识和工程应用基础知识;(2)专业素养: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思维的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对企业及商业环境的认知能力,设计和实施能力。

3.2 实训模块的设计和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设计电梯课程实训流程[3]:按专业课程特征设计基于6S的实训规范制度和安全文明准则;给定题目,项目小组资料查阅和设计分析;项目小组内部设计方案研讨和论证;项目小组内模块设计论证和分析;项目模块的设计制作和实施;项目模块的调试和完善;项目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以及数据报告的分析;项目成果总结与分析;单元测试与存在问题的校正;项目整体报告的汇总和提交;教学反思。以上实践教学的实施,每个子项目的时间可以因课、因时制宜地调整。

篇3

关键词:会计课程;教学;考核

1引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会计的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承《初级会计学》,启《高级会计学》,而目前,中级财务会计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存在一些不足,这都直接影响《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效果和与岗位的对接,因此研究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2.1重核算,轻管理,不注重知识与岗位的联系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授课主要介绍以制造企业为例各项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缺少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职责、制度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会导致学生只懂做账,而缺少与账务处理相关的管理、岗位制度等知识,最终会影响高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忽略了岗位技能和岗位知识与所教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具体联系,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2.2重理论,轻实务的考试模式

目前一般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模式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考核所占比例30%左右,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在70%左右。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出勤、上课提问回答情况、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由于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人数较多限制了点名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此外平时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业务题等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导致教师根据这些给予的平时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同样的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大都设置考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业务题,考题设置很难考核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2.3忽视职业素养的教育经过对多家公司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会计人才除了核心技能比如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之外,在能力结构上,更加重视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素质结构上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社会交往、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职业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能力,而这些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中欠缺的。

3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设想

3.1模块案例教学法的设想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核心作用,将该课程与会计相关岗位对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认为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取代“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可以采取模块案例教学法,以课堂讲授和实训练习为主,同时将课程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划分为相应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资金核算会计岗位、出纳员岗位、存货会计岗位、资产会计岗位、往来结算会计岗位、职工薪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会计岗位、纳税会计岗位、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块进一步细分,模块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练习为辅的教学形式进行。采用此法是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大。教师在不同模块和内容中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通过布置实训和作业题、课外拓展案例分析和项目研讨、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3.2实训和课外拓展相结合的课程实践的设计思路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根据每个模块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训和课外拓展环节,完成课程目标和相关岗位的训练,同时训练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故作业形式应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传统形式巩固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岗位实训练习和课外自学案例分析可以强化岗位技能,通过课程拓展项目研讨报告和文献综述的训练可以开拓思路。

4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设想

为了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我们要打破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禁锢,重视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调整结果考核即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1)平时考核以作业、实训、课外拓展为主进行,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增加到50%,具体考核内容设想如下:①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各岗位知识和技能实训练习并进行考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实训内容,可见表2示例。②学生选取教师于本学期初布置的任一与本课程相关的研讨项目选题,参加科研项目小组进行讨论,并完成研究报告,每组成员通过互评和自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设置案例分析,如果《中级财务会计》课时有限,我们可以采取此种方式完成自学部分内容的考核。③《中级财务会计》设置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为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形式可以灵活设置,比如随堂测试,比如某些岗位的综合实训能力检验等,通过期中考试可以使学生对前半学期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整理,当然,我们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期内进行1-3次的阶段性小测或者阶段性的岗位实训能力考核。

(2)期末考核我们要减少其占总成绩的比重,同时改变以往单选、多选、判断等传统题型设置,而转变为以实务账务处理操作技能,以技能考核为主,比如,我们可以整个试卷按照某些重要岗位模拟企业业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岗位的业务处理。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与我们教学模式的改革相互匹配,才能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5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客观需要,是一个全面和动态的过程,既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进行改革,也需要我们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不断探索,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路,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奔.能力本位的“三全”会计实训[J].会计之友,2007,(1).

[2]余毅.《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企业导报,2011,(17).

篇4

2013年,张家港市以“美丽课堂”为核心价值追求,开启了区域内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三年来,港城教育人在“美丽课堂、生态教育”理念的统领下,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归宿,立足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和学科教学本质探寻两个基本点,将区域教学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

“美丽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理念执守,是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提炼总结;同时,更是对课堂教学发展方向的一次探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科学性,则是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基础。如何通过教学的科学性实现课堂的高效性,越来越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研究重心。以张家港市区域内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研究样本,以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和学生学习的生成性为主要维度建构起来的美丽课堂,试图以张家港的教育人对教育的理解,来引领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建设规范化、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这是区域内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话题研讨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美丽课堂”作为一种区域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这种路径对教学改革的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美丽课堂”本身应该是教学改革不断发展过程的一种选择。

篇5

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研室工作计划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课堂改革、评价改革、创客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1、加强校本课程的监管力度,系统研究课程管理和学业评价,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体系,继续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学习,加强质量检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发挥和西悦城一小、二小教研共同体的作用,多组织学习培训,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工作要点:

(一)根据学校师资特点,狠抓教学常规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要求实习教师和自聘教师执行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三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做到,每月不定期检查一次,加强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要与教师年度考核紧密挂钩。

(二)充分发挥教研共同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组建设。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安排各学科负责人,和教研共同体学校结合,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除了参加教研共同体和协作组教研,坚持根据新老师特点,重点进行备课、研课、听课、评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补差、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

3.以学科教研组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课堂形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趋于完善。

(三)深化评价改革,继续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学习。

几年来,我们在学业评价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本学年,我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自主学习的办法加强学业评价相关理论的学习,本学期将更加努力做好评价改革的实验,并及时总结经验,以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在核心素养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语、数、外的学习情况,还应该重点考查学生品形、能力、情感、价值观、法律意识、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等素养,从引导学生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应该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在评价中应该通过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学管理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

(四)加强信息技术和编程交易,积极参加系列培训。

1.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细化解读课标、编写课程纲要、基于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上对我校新教师进行培训。

篇6

关键词: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251

0 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学校教育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处于孤立状态,教学工作逐步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而基于此的现代学徒制衍生与发展,则有效引导了学校教育摆脱困境。

1 现代学徒制解析

所谓的现代学徒制,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是对前者不断发展改进的结果,两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师徒结构关系发生了转变,对学校教育及企业教育都提出了相应要求。根据《教育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学徒制更多地充当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实践性发展,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价值功能显著。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学校常常处于孤立状态,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探索和满足不尽如人意,最终影响了教学工作成效。而现代学徒制在汽车专业教学领域的引入,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需求的联结,对提高教学实效意义重大,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化实施工程,其实效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学校、教师等。作者基于上述认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促进校企合作

根据上文综述,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实施要点在于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为此项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新时期,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主导下,学校及企业应尽快打破行业领域壁垒,深刻意识到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优势,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共同探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作出相应努力,促进教学研一体化发展。具体到相关事务上,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现代学徒制发展,确立校企合作关系,助力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人才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学校需全面调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要点,发挥自身人才培养阵地作用,吸引企业参与,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监管机制,量化校企合作事宜,明确双方权利与职责,保证此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而企业也需进一步扩大社会价值,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整合自身资金、资源优势,支持学校实践教学,获取丰厚的人才竞争资本。

2.2 注重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和重塑,其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对象、牵引者,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影响了此项工作实效。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化,学校生源数量持续积累,对其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过程中,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问题越发突出。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重视师资建设,强调量的积累与质的改变,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服务。简单来讲,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全局,合理整合与分配资源,适度加大对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其福利待遇,充分利用自身人才阵地优势,吸纳优秀人才,补充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还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借助企业生产优势,丰富其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学校可定期组织企业高级技工到校培训,与一线教师进行理论、经验互换。

2.3 优化课程设置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是一项全方位改革工程,在上述支撑条件完善的情况下,应强调课程设置优化,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机制等。从根本上讲,现代学徒制是对素质教育的延伸与表现,着重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新时期,学校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以此为核心目标,借助现代学徒制之势,真正地将教、学、做融合在一起,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教学模式层面上,教师则需致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深入调研企业岗位需求,以汽车教材为主线,注重外延知识的汇入,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涵养,辅导其做好职业规划,以激励他们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奋进。同时,教师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可利用多媒体优势,还原企业生产环境,使学生对未来岗位、职业有更深刻的认知,并由此提出任务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此外,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学生有效学习行为。

3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专业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未砗艹ひ欢问逼谀冢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落地生根还有很深的探索。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更多大家参与此项研究,深度剖析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内涵及要点,结合汽车专业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钟文浩,黄伟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04):87-89.

[2]鲍强,王晓怡.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6(07):9-11+51.

篇7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意义分析

(一)满足新时期音乐人才储备需求

核心素养作为素质课改背景下主导教学思想,在音乐表演专业所具有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体现在学生音乐乐理知识储备、音乐演唱基础技能,综合表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就音乐表演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所呈现的意义十分显著,能够切实满足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储备需求。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针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提出全新素质要求,市场更加看重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因此,学校有必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做好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

(二)促进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综合性培养学生专业品质,提高专业教学效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考虑,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能够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下,积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以及专业学习质量。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理念、方法和渠道的创新。

二、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一)完善音乐表演课程内容体系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建设[1]。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根据音乐表演市场环境,搜集相关的专业资料,并进行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统计调查。之后,教师深入音乐表演市场环境,对该专业人才储备需求进行掌握。然后,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建设。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当今社会领域不同音乐类型,以及音乐发展理论研究,以及现实表现等资料展示到课程当中。同时,教师需要合理搜集民族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音乐表演思想认知。此外,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与学生职业发展相挂钩的课程内容发掘与探索。在设计课程内容之前,需要对班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今后的发展规划。之后,根据学生具体的职业需求,合理设计职业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对音乐表演专业掌握,更加符合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音乐表演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音乐基本能力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效培养。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音乐表演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音乐表演学习的过程中,对高低音、音阶,以及和弦的乐器,形成准确的认知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具体。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节奏感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节奏感知训练。根据自身对节奏的掌握,进行肢体协调训练,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律动知识、技能更加科学、合理。在组织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感训练。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和律动特征,合理地配合相关肢体动作,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灵活性与感染性。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有效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全面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表演与演出。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表演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利用音乐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三)强化音乐表演技能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音乐表演技能培训[2]。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要素,就弹唱演导等方面进行能力培训,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加丰富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首先,在弹奏技能方面,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钢琴、手风琴等经典乐器弹奏技能培养,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音乐表演技能,在乐器的伴奏情况下,整个音乐表演更加生动、鲜活。其次,在歌唱方面,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音乐歌唱技能,以及歌唱类型的讲解与渗透。让学生充分掌握民族、美声等多种唱法,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演唱技能更加全面。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音乐演唱与表演建立有效联系。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参与音乐剧以及音乐舞蹈等活动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对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演专业范围内创新和创造能力有效培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当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艺汇演进行编导,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作能力。

(四)拓展音乐表演教学渠道

音乐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改革,需要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对教学渠道进行创新与优化。首先,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微课视频,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微课视频资源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知识,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乐理知识,以及音乐表演方法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自主性。同时,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下载音乐表演专业资料,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校音乐表演人才进行沟通和互动,围绕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素养。

(五)健全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专业品质建设的关键[3]。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从而实现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有效提升。首先,在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向学生渗透与心理调节有关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之前,能够有效调节自身心态和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姿态,保证音乐表演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其次,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规模性、规范性的音乐表演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端正音乐表演活动的训练态,和表演习惯。让学生参与多次的表演实训,进一步强化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像对待正式演出一样,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找寻音乐的表演的自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规的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认知,从而以端正的心态,面对音乐表演和演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能够临危不乱,从容淡定。此外,针对音乐实际表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地渗透给学生。并在音乐课堂上合理地进行案例分析,情境演示。引导学生当遇到演出或者表演事故时,应该做怎样的专业处理。如此一来,如果学生在真实的表演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也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六)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领域,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效贯彻,需要加强评价体系创新。在评价思想上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表现。其次,教师需要重点强调评价方法创新。将学生音乐表演活动表现制作成视频,站在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身具体的学习表现,以音乐表演学习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学习经验。同时,教师需要贯彻全过程评价模式,从学生音乐表演专业学习态度、演唱技能、表演形象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与评估,保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具体,为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提供重要依据。再者,音乐教师不妨创新教学评价载体。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在课堂当中,在训练中以及在比赛中的音乐表演,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教学评价活动环节,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临场反应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然后,将自身的表演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分析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音乐表演能力。此外,音乐教师为保证所获得的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不妨利用的信息技术,构建学生专业学习电子成长档案,将学生在不同时期专业领域的学习进展,以及所取得的专业成绩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之后,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当前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然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保证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更加有效。

三、结语

综上,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需要重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表演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学习动力,健全学生专业学习品质,提高音乐表演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篮球;课程改革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术界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方面的探索越发广泛,其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为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讲,核心素养即是指人之成为有用国民的素养,是各阶段、各学科教育必须要珍视的问题之一。未来,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势将引领高中体育教育发展新潮流。

一、核心素养理念概述

早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启动了“素养的鉴定与遴选”。时至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世界性课题,已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范关注,对其内涵的剖释研究也越发深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梳理,世界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分为四种取向,包括成功生活取向、终身学习取向、个人发展取向以及综合取向,其最终指向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不确定性现实生活情景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体到高中篮球课程教育事项上,核心素养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运动技能、健康体育意识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等。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基于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高中篮球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提升教师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主导,其综合素质及能力表现直接影响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实效。新时期,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作为推动此项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应适时、恰当地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积极灌输核心素养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教学服务能力及综合素养,使之主动承担起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实现培养育人的目标。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需认真学素养理念相关知识,准确定位自身岗位职责,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扩展科学视野,全面审视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工作,扬长避短,及时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思维开放,加之良好的科技支撑环境,为高中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具w的课程实践中,部分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过度强调自身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利于其个性成长,同时略显拘谨、死板的课程教学氛围,还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参与兴趣和能动性,使之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组织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之余,检验他们各阶段的水平情况,进以作出全面、针对性的指导。

(三)优化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是高中篮球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亦是转变学生主观思想,引导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模式下,篮球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大,其目标定位仅局限于强身健体,而在较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往往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此科目上,继而影响了其核心素养培养。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需着重注意完善评价机制建设,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等水平,潜移默化中引导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具体而言,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就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进行优化,确保师生全方位参与,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及建议,保证反馈结果公平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在此之后,认真分析评价结果,给予表现优异学生奖励的同时,审视篮球课程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进以为核心素养理念实施奠定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高中篮球课程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高中学校严格落实《意见》规定,认真学素养理念,重新定位自身教育目标,结合篮球课程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改革措施,进而在全面发展学生的位面上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 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50..

篇9

[关键词]CDIO 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道广(1963- ),男,河南驻马店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系统与应用;史玲华(1982- ),女,河南驻马店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应用CDIO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SJGLX402)和驻马店市2012年度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CDIO模式与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8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06-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不仅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更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在2005年引入我国,目前,仅有五十余所本科院校中的部分专业开展了项目试点研究,在公布的试点院校中未见高职院校。当前,面对新的招生和就业形势,许多本科院校(主要指二本、三本院校)和一些普通专科院校把自己定位在应用型院校上,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来说,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其培养目标、基本特点与上述院校的改革目标形成了重叠。这些学校的改革和新的定位无疑会对高职高专的招生、教学提出严峻挑战。此外,从201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已经显现,学校面临生存考验。一些招生较好的高职院校或是有特色专业,或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恰恰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所要求的。同时,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和基本特点也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基于CDIO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高专的教学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熟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核心能力、岗位应用技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能在相关岗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上述目标、要求和特点来实施,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根据培养方案所设定的课程体系,必须满足企业对岗位的基本要求,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第二,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要求、行业的发展重新制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产品(学生—毕业生)、过程(校内理论学习与实践—校外企业学习与实践)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重新制订或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CDIO的要求,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满足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第三,根据设定的培养方案,按照CDIO提出的12条标准,从环境、学习目标、一体化教学计划、工程导论、设计实现经验、工程实践场所、综合性学习经验、主动学习、教师能力的提升、学生考核、专业评估等方面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要求的不仅是开什么课、做什么实验、考什么内容,而且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团队精神、专业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实施真实完整的项目为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第四,根据符合CDIO要求的课程体系,制定、修改、完善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的考核体系,通过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监控、完善和提高,落实课程体系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第五,CDIO理念要求我们在改革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能力的提升,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和意见,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考核学生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CDIO特色的优秀教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特色专业。

二、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高职教学改革进行了许多尝试,但是无论怎样改革,其核心仍是课程体系建设,重点仍是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难点仍是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述内容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实施高职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构建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应用人才为目标,具有CDIO理念和行业特点、专业特色的系统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高职高专目前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素质教育类课程、思想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校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其根本弊端在于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背离,只管“教”,不管“用”。按照CDIO教学理念的要求,高职高专的系统化、一体化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一个完整系统,因此,在进行构建时,要围绕专业目标、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既要避免教学内容脱离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又要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不必要的重复,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编排和优化,要按照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引入相关课程,要以真实项目的实施为主要教学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围绕专业进行组织、有一定梯次、难易适度、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前期技能为后续技能提高提供相应支持的各门课程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专业应用等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2.编制符合CDIO理念和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等,是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必须把握CDIO倡导的培养学生的人际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以及以真实项目的实施为核心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教学系统化、项目化,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要求一一关联,建立合理的对应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企业、行业专家、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符合行业、企业、社会需求的教学大纲。重新编制的教学大纲除包括原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外,特别要在以真实项目的实施为核心的“做中学”的教学实现上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学生能力、团队精神、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给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考核办法,这种大纲的编制对学校、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行业和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CDIO是一种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的工程。在其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人际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以及以项目为核心的“做中学”,对现行高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不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基本目标。在黑板上给学生讲理论、讲原理,不如把理论和原理演示给学生,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室教学生技能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练习,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技能。把“应用性”“实践性”这些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与CDIO教育理念放在一起思考,不难发现,这正是CDIO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探索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必须体现以真实项目的实训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继续学习等能力同时得到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所授课程的精髓,掌握所授课程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不仅能系统、透彻地传授理论知识,还能够指导、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的实施。

4.合理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课程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不但能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我们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一般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技能的考核一般上机操作去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形式的考核往往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求知态度、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的考核。所以,在基于CDIO理念下的教学考核体系改革中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符合CDIO理念和要求、多途径、多渠道有机结合的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既要考核学生对知识、能力、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应用能力等CDIO所要求的内容。考核的方法可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评估指标、内容、分值、范围,采取教师考核、团队考核、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教学要求的掌握情况,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

5.建设真实环境下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一批优质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要想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就需要不断进行实践。以往的校内实训多为模拟或演示,基于CDIO理念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做有实际意义,最好是来自企业第一线的产品、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内实验室建设时一定要按照“实践场所职业化”的要求去建设、去采购设备,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更加接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理想的状况是在学校学生实践是用的设备、做的产品、项目和企业是完全一样的。显然,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辉.高职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 计算机教育,2010(11).

[2]丁光彬,张红光,于佐东,李彦军.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估方法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3]薛元昕,王承辉,丁燕君.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通识教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高校的普遍共识,带来了新一轮中职教育发展的改革热潮。作为中职学校教育课程的基本组成,体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划分至通识教育范围,其不仅承担着增强中职学生身体体质与体育意识的学科责任,也具有着德育、心育及美育的重要功能,体现出现代教育个性化与自由化的显著特征。然而,在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阻滞着中职体育在通识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基于通识教育视域,探讨分析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一、通识教育与中职体育教学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中职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中职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素质教育较为类似,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非专业性与非职业性的显著特征,旨在破除学科之间的硬性划分,通过科学教育方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域与知识视野,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并兼顾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选择,促使学生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复合型“通才”。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中运用通识教育理念,能够加快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实现教学资源有效应用,调整与改进现有体育教学课程结构。此外,也能够对学生提供分类指导,满足分层次教学需求,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体育教学,进而确保中职体育教学目标有效落实,促使学生体育素养与体育技能综合发展。

二、通识教育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一)中职体育教学目标的适应性有待提升。从某种角度而言,通识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更为完善的人才。基于通识教育的中职体育教学,理应贯彻这种以培养学生内涵及能力为主的通识教育理念,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与体育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辨别能力,使学生成为体魄健壮与人格完整的全面发展人才。然而,在当前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的实践与落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着课程设置不明确、过于落后等现实问题。现阶段,许多中职体育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滞后,其教学目标仍旧延续着过去传统体育教学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提倡的教育理念不相匹配,表现为重体育理论学习与运动技术,而轻视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以增强学生身体体质与体育理论知识为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所注重的全面发展理念不相适应。(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与通识教育存在差距。如果说专业教育是提供专业化具体学科知识的深度教育,那么通识教育就是提供宽广基础知识的广度教育。这种基于广度教育的教育理念,在于通过拓展学生知识视域,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独立而全面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使其形成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认知视角,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智慧的现代通才。而基于通识教育的中职体育教育,也应当为培养这种“通才”打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推动中职体育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然而,纵观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适应性亟待提升。首先,中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由于我国通识教育由国外迁移而来,其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因此,当下中职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往往出现不兼容的现象。比如,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结构较为简单,往往会过于注重体育课程的多样化,而忽视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其次,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随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体育教学内容也应当紧跟现代教育发展步伐,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教学内容。然而,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生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仍然以体育技巧与传统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涉及现代体育发展、体育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过少。(三)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在当前中职教育推进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趋向多元化,逐渐从传统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成为中职学校课程教育的普遍共识,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主要集中于三个层次。首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人格魅力,为专业教育做补充;其次是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视域与学科视野,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最后则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着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能力训练。由此可见,伴随着通识教育的开展,中职体育教学也应当加快整体改革步伐,优化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使得中职体育教学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一致。然而,当下中职体育教学中仍旧存在教学模式落后与教学方式单一的现实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学模式而言,中职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体育教学计划的践行与完成,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