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形式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世界经济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2009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
如果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要先分析一下2009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了,中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整个2009年是世界经济从“二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困难的一年,同前年相对比,世界经济的萎缩率超过2%,为防止今后世界经济再出现危机前失衡的状况,我们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政策挑战是怎样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来改变世界各国的一些经济结构,从而促使经济能够更加平稳地增长。
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影响
2008年9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对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继续维持强大的政策支持,来确保经济进一步复苏;如何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巩固,使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平稳有序地退出,将是2010年世界各国政府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通胀预期及货币政策进退两难的影响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根据货币和经济景气决定通胀高低的一般规律,经济低谷时期的过剩货币供给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而在后期宏观景气回升的时候就释放为通胀压力。因此,2011年下半年全球通胀风险加剧的可能性非常大,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不确定。各国央行为缓解信贷紧缩而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缺乏退出机制和有效的工具,很难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依赖于政府的大量支出与央行的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将不可持续,反而会埋下通胀隐患,如果不通过结构改革来改变困境,世界经济有可能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三)美国金融生态与房地产动向及其影响
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的干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规模。美国政府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而美国房价企稳是判断本轮金融危机见底时机的重要依据。200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居民住房市场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9月份,美国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攀升至19%,但此后两个月连续下滑至17%,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的购房免税和信贷优惠的政策将在11月30日结束。美国国会通过投票决定将该政策延长至2010年4月份,明年该政策退出后会怎么样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四)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可能性及其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救市所迅速积累的财政赤字与美联储实施的“定量宽松政策”影响到市场主体对于美元的信心。随着美元的贬值预期加深,东亚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随时会面临缩水风险。而且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提供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制衡机制,美国仍然可以按照“我的美元、你的问题”的逻辑我行我素,让全世界分摊其救市成本。同时,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反映一个国利益的美联储手中,因而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三、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我们对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
预估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速在3―3.5%之间,实现低水平的缓慢复苏。但是,估计今年世界经济恢复的速度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快,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高失业率的影响。我们从去年失业率预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那些欧美国家是相当高的,像去年1月份美国有7.6%的失业率,到去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0.2%。这不仅超过了10%这一重要的心里关口,而且也超过了以前专家们的预计,使人们对今后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担忧。去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做了一番预测,预计今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都要高于去年,像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特别是欧元区要达到11.7%。
二是主要由政府的政策刺激等短期的因素推动了当前经济复苏的缘故,并不是由企业和市场推动的结果。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的GDP大约有3%的增速,在补库存方面就贡献了2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了60%,这表明企业投资和企业投资居民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是很小。另外近几个月增加失业保险福利等等政策也刺激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因此,虽然美国的经济已见底了,但是今年出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三是不断积累的通胀风险是由公共债务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从去年10月份IMF的预测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国家去年的财政赤字占世界GDP的百分比平均为6.7%,比前年增加了4.7%,其中发达国家平均为8.9%,高于前年5.4个百分点;公共债务占GDP的百分比也非常大,去年世界各国平均为68.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平均高达91.9%。如此高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仅使下一步的财政支出和减税等政策面临资金不足的硬性限制,而且使潜在的通胀风险不断积累。
(二) 对国际贸易走势的预测
从去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复苏从年中开始出现的,但是全年减少的贸易额还是很大,整年减少了11.9%。我们预估今年的贸易额会有所增加,预估的增加量将在2.5%左右。在国际贸易状况相对改善的状况下,去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连续几个月的出口降幅远远低于进口降幅,是在国际贸易状况相对好转的状况下,因此我们说贸易状况正在不断改善。
国际贸易好转主要表现为:
一是大宗商品贸易慢慢恢复。从路透社商品价格指数来看,去年7月份到去年11月份的商品价格由2000美元增加到2250美元,4个月的时间已经增加了12.5%的幅度;波罗的海的综合运价指数也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一直增加,但是总不能稳定下来,起起伏伏的,到去年6月份开始回落,但是到去年10月份的时候又再次上升,从2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从去年10月份到去年11月底,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增加到两倍。
二是外需持续萎缩局面出现了改观,去年5―8月短短的四个月的时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被美国出口环比给扭转了,去年6月份和去年7月份欧元区环比的增长幅度分别是0.9%和4.1%连续增长了两个月,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也从去年年初的下降趋势转而开始回升。
三是对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的预测。估计今年整个经济复苏将会促使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波动向上。但是在美元持续疲软的强烈预期下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国际资金追逐大宗商品,这大大地推动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从指标数据分析来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向上增长的趋势不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来看,去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是每桶61.5美元,今年将增加到每桶76.5美元,增加24.4个百分点。黄金价格也将不断上升,虽然前年发生了金融危机,黄金价格有所下降,但价格下降幅度不是很大,黄金价格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冲破了1000美元大关,在去年11月底又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165美元。
四是对国际直接投资趋势的预测。去年下降的国际直接投资是非常多的,下降率也是相当大的,由前年14%的下降率到去年又继续下降30―40%,今年将会有缓慢的增加,估计会增加16%,到明年的时候直接投资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篇2
摘要: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上涨,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随之调高,汽车的使用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中,如何提高驾驶技巧来节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汽车驾驶经验并结合车辆运行特点和规律,总结归纳出几点节油操作方法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使用成本 驾驶技巧 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rise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the domestic refined oil prices will be higher, the cost of car use is also rising rapidly, how to improve the driving skills to oi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his many years of driving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vehicle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summarizes some saving operation method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Use cost Driving skills Measures
引言
目前,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油价上涨,因而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构建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现代汽车而言,任何一辆新车不仅要具有可观的动力,而且要使油耗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从理论上分析这两者似乎有着矛盾,因为油耗与发动机的排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和一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技巧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本人就自己多年来的驾驶经验对汽车节油驾驶做几点分析。
1车辆的正确操作
1.1缓慢驾驶
汽车一般用低档起步,然后缓慢加速,比起有些人起步猛加速,一脚将油门踏到底的方法,在达到同样中等车速时,燃油要省不少。这对于在城市行驶的汽车,每天要起步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采用缓慢加速,节油量应是很可观的。
1.2使用经济车速
车辆在道路宽直,视线良好的道路条件下,应以不超过40公里/小时的速度,节气门开度为40%—50%的经济车速行驶。因为,汽车在经济车速时,是汽车磨损最小,油耗最低的状态,是最节油的。但在繁华路段,十字路口等,应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1.3车辆缓加速时,要脚轻手快
脚轻手快是指脚踩油门要轻,而缓抬,手换挡要快而及时,不要拖档,更不要低速档,高速行驶。轻踩油门能节油主要是因为一般化油器中,有加速、加浓装置,若猛踩油门踏板,加速、加浓装置起作用而“额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若猛抬油门,会因发动机转速突然下降而起牵助作用,抵消一部分行驶惯性,而使油耗增加。驾驶员换挡时,动作要准确、迅速、及时,不要拖泥带水,换挡动作快,可缩短加速和换挡过程,避免发动机功率无谓损失。尤其是丘陵地带或陡坡上行驶时,换挡的时间越短,汽车的动力性就发挥的越好,就越能节省燃油。
1.4根据车速和道路情况及时加、减档
汽车在用不同的档位行驶,油耗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道路条件和一定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而发动机的负荷越低,有效油耗率也就越高,而使用高速当时,结果相反。所以,一般尽可能使用高速档行驶,少用中间档,不要长时间使用中、低档,但也不要在高速档勉强行驶。例如,在上长坡时,单靠高速档的惯性,不能冲到坡顶,在动力感不足,速度下降时,要及时的换入较低档位。如果发动机较长时间处于大负荷,低转速的工况还会使发动机冷却效果不好,条件恶化,容易造成发动机磨损,给发动机带来不正常的损伤。还应避免在低速档位高速行车。因为靠提高发动机转速提高车速的做法,不仅车速提高有限,而且会因发动机转速太高而使实际油耗大大增加,并使发动机过热,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加剧。由于低档高速和高档低速同样费油费车,都是档位选择不当造成。所以应依据车速变化及时变换行车档位,从而达到省车、省油的目的。
1.5正确使用制动
制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任何不必要的制动都意味着燃料的浪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制动,也是节油的一项有限措施。除紧急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在通过交岔路口,转弯,下坡等复杂路段,应提前抬起油门,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省油,而且还能减少机件磨损。
1.6行驶中的安全滑行
汽车在行驶中,解除发动机驱动力后,靠汽车本身的动能或下坡的势能继续行驶,成为滑行。滑行时一般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发动机只消耗很少的油。因此滑行是一种节油操作方法。滑行可分为:加速滑行,减速滑行。即:①加速滑行,也称为人为滑行。在平坦宽阔的道路上行驶,当车辆加速到一定速度(经济车速或稍高),可脱档滑行。待车速降低到经济车速的80%时,再挂入高速档,继续加速行驶,如此周而复始操作,能收到节油的效果。②减速滑行。在预定停车地点前的适当距离、前方发现障碍物、会车或遇红灯等场合,减速滑行(采取脱档不关电门的操作)能充分利用车辆的惯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急制动,不但可以节油,而且可以减少机件的磨损和冲击。
2车辆正确维护和保养
节油的前提就是爱护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做好“三检”工作。对车辆的正常使用,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减少车辆故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⑴行车前:注意检查车辆的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燃料,发动机的油,冷却水等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然后启动发动机,预热3-5分钟,观察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⑵行车中:行驶中注意观察各种仪表,发动机,底盘有无异响,制动是否有效。必要时,进场维修,坚决不开带病车上路,确保安全行车。 ⑶收车后:检查轮胎气压,打开放污开关,放掉污水,补充燃料,关闭总电源。
3 提高车辆驾驶技术和加强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有关汽车操作技术和理论知识。掌握汽车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道路上的驾驶操作技术,要勤于动脑,勤于钻研,才能熟练掌握驾驶车辆省油的方法。本人从事驾驶员工作二十多年来,通过多次的有关汽车驾驶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车辆一般保养,维护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驾驶工作中去,也多次请教技术过硬的老驾驶员,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掌握了一些正确驾驶的要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总之,在当前石油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燃油经济性已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和节油措施,从而达到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积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慧.机动车驾驶人必读[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现阶段的现状,应对
一、企业劳动争议的现状分析
1.深刻带有2008年经济危机的印记。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我国已经存在用工荒,企业出现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危机,政府开始制定政策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而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用工荒的现象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企业开始大量裁员。有些企业不裁员也采取了降薪或变相降薪措施来应对。在此种情形下员工也只有接受现实。我国劳动者保护政策也因经济危机而中止。而时至今日,企业还是借经济危机的影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企业劳资矛盾大量存在。
2.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世界经济的依然脆弱,随时都有衰退的可能性。现阶段美元贬值、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违约风险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将来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而南方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更是证明现阶段企业生存的困难程度。这就造成了企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而延续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的员工待遇成为很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3.用人单位和员工的诉求差异变大。降低员工待遇则造成了现阶段用人单位和员工诉求差异比以往情形增大,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保护的加强,员工可以因为企业违约而得到更多的补偿。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甚至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人,完全违反劳务派遣用工三性的规定。完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劳资矛盾。
4.当前CPI高企进一步推动劳资矛盾。CPI高企造成劳动者生活成本上升,生存压力加大。同时,CPI高企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升高,利润率下降。这就造成了劳资矛盾的升高。《工资条例》迟迟不能出台恰恰说明了劳资矛盾化解的困难程度,这就从国家层面说明了这种矛盾是现实存在的,而过去的20年来工资在GDP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这就进一步推动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二、企业化解劳动争议的应对方案
1.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从现阶段的情况来讲,企业为了避免经济下行的情形再次出现,不分岗位性质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甚至以非全日制用工的名义来雇用全日制工人。这虽然从表象上解决了企业现阶段的用工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但是其实际上是更加进一步积累了用工矛盾,最终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以至于有的企业在这种矛盾的影响下最终破产。
作为企业来讲,依法用工是用人成本最低的方式方法。劳动合同法对违法用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一般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比如企业未按规定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支付双倍工资,而超过一年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则需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调解仲裁法也加重了用人单位一方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很难免除责任。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也是企业需要依法用工的重要原因。
从员工的角度来讲,企业能够做到依法用工,这是企业获得员工尊重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企业连最起码的依法用工都做不到,这个企业也不过是员工暂时落脚之地,一旦有更好的单位则员工势必会跳槽。而这个企业会进入下一轮招聘面试培训新员工等一系列重复工作,最终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能提高。有的企业老总就讲,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能够缴纳社会保险看起来是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你只要看到企业的违法成本和企业不一样的人才竞争力你就不会觉的这是负担。所以,依法用工不仅是企业的用工的底线,也是企业良好经营的起跑线。
2.资方应当敢于面对劳资矛盾,善于解决劳动争议。由于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存在,企业经常以经济危机和现阶段通胀预期造成的成本上升为借口来应对劳动争议,资方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劳动争议自己没有过错,从而对劳动争议不能理性积极应对,从而造成被动。甚至有的企业形成了集体性的劳动争议,大大的影响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对劳资双方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个别企业连续出现员工非正常死亡,使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工会组织,形成资方和工会的合理互动,资方更好的了解员工需求,资方设定的企业文化才能贯彻到每个员工,员工也会感觉的自己受到资方重视,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资方的重视。其次,建立企业内部独立的劳动争议解决方案,争取企业矛盾在企业内部得到化解,从而平息企业内部的不良势头。第三,出现劳动仲裁和诉讼,资方应当积极应对,和员工形成良性沟通,不能一概以对抗的形式来解决。一来能够降低企业的仲裁和诉讼成本,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来在企业内部的员工中形成正面影响,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3.建立于企业效益挂钩的工资激励机制。劳资矛盾集中体现在利益关系中,现阶段劳动者也能够理解企业的困难,而劳动者的收入不稳定和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当前劳动者的困境。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式,企业应当建立与当前经济状况相协调的劳动者工资与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应当与当前的经济状况相关联,劳动者的收入应当与企业的命运相关联。现阶段银行银根紧缩,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同时民营企业在今年开始出现投资热,所以民营企业的在今年应当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人才才是在此次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基础。
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工资激励机制,但是随意性太强,资方不能自己遵守,当员工提前完成订单任务时资方随意增加订单任务,从而取消原来定好的奖励标准。有些企业为了调高利润率设定较低的奖励标准,使员工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动力。这都不利于企业长期效益,不利于企业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现阶段的经济状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抓住机遇的企业才能最终胜出。这期间劳动争议的化解能力体现了资方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在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基于此,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以其广泛性,接近经济一体化的理想状态,但恰恰由于全球化这种一体化方式涉及范围太广,各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性使各国对一体化的基本考虑往往难以形成共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而区域化以其多样性蓬勃发展,卓有成效地推动经济一体化在局部地区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全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以比较优势基础的国际格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比较利益的普遍存在,是传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后兴起的跨国投资的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
1、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2、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使经济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GATT到WTO,从APEC清迈宣言的相互货币支持到欧元启动,世界已经创造出了130多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方式。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将在区域内和全球范围内同时增长.由于生产的跨国特征与全球经营,使全球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将更大面程度地依赖于贸易。
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二者又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相互促进。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
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
区域化通过区内优惠安排实现了区内较为充分的合作,但却造成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而且还表现在优惠安排的攀比与竞赛,这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组织间差别的缩小,竞争的结果使其中一些组织消亡,而另一些组织则在不断壮大,作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多次磋商,乌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转变,虽然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完成了向一揽子贸易自由化的过渡,这构成了本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坚定基础。
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应对之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那麽,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作为,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
其次,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第三,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技术和管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入能力和占有份额。
第四,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第五,随着参与全球化、区域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
篇5
关键词:水路运输;低碳经济;优势;研究
低碳经济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因为,世界上的可利用的资源逐渐减少,而且这些资源往往是化石燃料,这些资源在使用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极易造成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因此,在多国的倡导之下,低碳经济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多种运输方式,这些方式是保证经济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是,多数的运输方式也是以化石燃料为主,这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而水路运输是目前一种比较环保的运输方式,它的承载量更大,而且耗能更少,非常符合低碳经济的需求,因此,它也成为我国运输业的重点内容,研究水路运输的优势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一、水路运输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与公路运输发生关系,这也是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具有运输方式灵活,在小范围内运输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公路运输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它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就会丧失自己的优势,无法完成远距离运输的任务。航空运输目前与人们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航空运输的优势是在长距离的运输任务中,效率更高,但是,它的运输量较小,而且具备高能耗的特点,铁路运输的方式具备上述两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它能在长距离的运输任务中完成运输,而且运输量很大,但是,铁路运输受铁路线的影响,无法明显的提高运输的总量。这些运输方式或多或少的会存在自身的不足,而且,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难以完成低碳的要求,因此,这些方式需要一种更环保、经济的运输方式进行替代。而水路运输是目前一种非常高效的运输方式,它在我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运输方式非常适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即使运输量很大,也不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而且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量越大,它的低碳性更强。除此之外,据官方数据显示,水路运输方式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仅占全球全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5%,比例可谓非常低,要知道全世界的水路运输的总量是非常大的,国际上具有内陆河或者临海的国家,都会建立自己的水路运输体系,可见,水路运输的总量非常高,而它的低排放的优点更是被世界各国所推崇。目前,水路运输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集装箱船,这种船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运输量非常大,能更加有效的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量,是我国运输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成本是非常少的,它比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更加节省能源,它的这种优势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更能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因此,水路运输方式值得在国家的运输方式中推广,它的节能、经济等特点与低碳经济挂钩,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追求的低碳经济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优势
在得知水路运输的方式之后,水路运输在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例如我国在明朝时期就使用大型的木船进行出访,最远能够达到非洲,而且,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也是在水路运输的帮助下完成的,因此,在非常早的时期,水路运输就已经被人们所应用,它的优势在当时就已经显现出来。当前,我国的现代社会正在倡导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目的就是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地球能够为人类服务更长的时间,因此,就需要使用环保的生产方式,而水路运输的种种优势恰好适合这种经济形式,因此,重点介绍其优势,具体如下:
1.经济性以及低碳优势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许多国家都处在破产的边缘,尤其是一些欧盟国家,它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就需要更多经济性的生产生活方式,降低人类生产生活的成本,减少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水路运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的经济性非常强,因为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它能利用自身的特点,减少能源的消耗,避免出现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的可能,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寻找石油制品的替代品,目的就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水路运输所需的石油非常少,所以水路运输仍是最经济最低碳的运输方式。
2.政府扶持水路运输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这是应对全球环境逐渐恶化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在低碳的要求下,实现经济进步与环境优化的双赢。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实现这一目标具有较大的难度,必须要让社会企业一同努力。对企业而言,实行低碳经济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任务,需要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的改革,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低碳经济转变,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一定的创新。因此,对于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政府是非常支持的,这就使得水路运输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为水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国家更加鼓励企业进行水路运输,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让我国的运输业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企业的淘汰。
三、发展水路运输的建议
我国已经倡导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水路运输行业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发挥自身额优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下逐渐脱颖而出,并且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也得到了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关于发展水路运输的问题,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从而可以更好的味低碳经济服务。
1.发展国家的内河运输
在各大城市中,交通拥挤、交通阻塞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生活方式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因此,政府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减少车辆的使用,在具备水路运输的地方,推广使用水路运输,尤其是我国的内河运输的建设,从而缓解城市的交通阻塞现象,公路运输造就不堪重负,高速公路堵车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新奇,水水中转以及水水联运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2.海运以及铁路运输的有效结合
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的实现等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但是为了确保可以收货更多的利益,将快速的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相结合是我们新提出的一种办法。水路运输与铁路运输实现完全无缝的对接之后,我们的海铁联运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从而提高运输的速度以及运输的广度,从而与低碳经济更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以及国内的贸易逐渐增多,运输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要想使运输行业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经营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运输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各个企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其中水路运输的优势能够为自己的竞争获取筹码,它对能源的需求程度更低,它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它的运输量是非常大的,其他的方式难以达到这一水平,因此,这种运输方式更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值得在我国进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璐,田贵良,许长新.基于碳交易的低碳水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水运管理,2012(07):12-15.
篇6
Abstract: Computer Internet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hich is the biggest application trend in the future. E-commerce is a new economic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eople's lives are inseparable from e-commerce, and e-commerce development also brings new issues to China's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common security problems in e-commerce,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techniqu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e-commerce in the computer Internet.
关键词: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安全保密
Key words: computer Internet;e-commerce;security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04-02
0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的支持,即材料、能源和信息,由此可知信息的重要性。本文所说的信息主要是指IT信息技术方面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且在互联网+的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战、数字化生存、网络营销、互联网+等新概念不断的涌现出来。
当前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面对这种现状,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一些问题涉及到了国家方面,比如经济运行与监管的安全问题,具体例如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日益猖狂的网上诈骗问题、股票市场安全问题等。此外金融网络和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国计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若我们不对网上从事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可想而知危险是很大的。试想若一个人能够随意的调动银行的资金进行网上招股,其后果将不可预计。一旦经济信息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只要涉及到网上交易,就会存在信息被更改的风险,影响交易的真实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未来网络会越来越普及,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商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其挑战也无处不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有调查结果显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电子商务经常出现信息泄露、网上诈骗等安全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
1 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80年代的信息安全被理解为保密信息,在这个阶段人们除了关注系统的保密性,还十分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例如某人想在网上银行转账资金一百元,但由于信息泄露并被篡改成转账了一千元,此时明显客户遭受到了损失,但这个损失由谁负责成了问题。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打电话追究回资金的概率是很小的,这就要求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更加完善,因为一旦出现系统崩溃等问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安全意识出现了明显变化,这个阶段更多的谈论可控的问题和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的行为不可否认的问责问题。
过去我们谈论的是计算机安全,昨天我们在谈论信息安全,今天我们在谈论信息保障。
通过加密可以有效保密计算机的安全,例如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听懂两个讲中文说的话,但是听不懂两个讲俄语的人的话,对于对方来说这就是一种加密方法。计算机加密是必要的,它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的安全,现在,如果你的系统崩溃了,如何恢复?新网络犯罪的摩尔定律,网络犯罪18个月翻一倍。
电子商务是安全问题十分复杂,不仅仅是网络安全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具体如下:
①管理问题。目前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都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和评价标准,且多数网站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缺乏抵抗黑客攻击网站的能力,一旦遇到黑客攻击,通常都会导致服务器瘫痪,影响网站的信誉。
②技术问题。尚未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当前世界虽然电子商务安全产品众多,但真正认证的产品是有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世界的网络安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强度安全技术薄弱,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国外虽然比较先进,但由于受到政策影响,我国要想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受到很多限制。
③环境问题。电子商务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法制建设的影响,要想确保电子商务建设的发展,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
2 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中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中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①加密问题:确保识别和认证用户的需求,数据存储和加密数据的保密性,保证其在线交易支付的可靠性,更方便的安全管理,以及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
②政府关注:任何机构都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行事,电子商务亦是如此,经济安全和执法机构都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物流配送问题;二是法律保护问题;三是有偿的技术问题;四是信用机制;五是改变问题的问题;六是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上述因素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③计算机网络的问题:电子商务依赖计算机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几乎决定了电子商务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为一旦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事故,电子商务就会中断进行或者进行错误的操作,而无论是哪种操作对于电子商务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类网络安全设备,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④信息安全问题:我们想来看看究竟什么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安全不是绝对的,它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安全是一种成本和价格,采取安全措施除了会影响到一定的便利之外,还会增加成本和价格,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为了降低成本和价格,导致很多安全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息安全标准是安全投入的10%的资金,这是第一个明确公布信息安全标准配额的行业部门,由此我们也知道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都没有达到10%的信息安全标准,大大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
3 解决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技术
①解决电子商务支付的安全性可分为直接支付和间接支付。根据银行账户可以分为如果有一个支付账户和基于电子支付的支付账户,可以分为基于信用卡支付和电子支票支付,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以货币为基础的电子现金或数字现金。您是否必须与三分之一方在线联系,也可分为在线支付和线下支付。基于信用卡的支付协议的应用主要有两个:SSL和SET。目前,中国是通过电子信用卡支付的广泛应用,中国的网上银行使用SET协议的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卡是SSL协议。
②CA问题也是存在的安全问题。我国建立CA时间较短,在经验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40多个CA(若包括地方政府和行业,有人说可能超过了80多个),但这些CA普遍存在缺乏标准的问题,我国电子商务缺乏标准化,这也是导致其安全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CA的安全设备也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无论该设备来源哪里,如何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科学的检测,也是电子商务安全的一项基本技术。
③电子签名,技术层面的统一规范。除了具备一般的签名,电子签名所应具备的功能,根据签署的文件的性质不同,签名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特点:例如,签名可以证明一方当事人愿意受合同的约束;一个人的授权是文档作者证明;对一个人通过其他人的内容书面同意证明;证明一个人某时身在某地的事实。
为了确保受认证的消息将不会简单地因为不被认证的文件和独特的方式,以否认其法律价值,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将《电子商务示范法》通过一个综合的方法来实现。
因此,《示范法》的用意为以下两种情况下提供有用的指导:一例完全是国内法律由当事人决定注册数据信息,另一种情况下的国内法签名要求通常是强制性的,这样的要求不能由双方协议并做出改变。
电子商务中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技术层面,相互操作影响互联互通。国际标准一万七千以上干,如果标准有超过3000个的,真正在电子商务的标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发。标准不仅要提前,你也应该铺平道路。游戏的标准规则,没有规则,没有标准。你先制定标准后,以后银行也好,交易也好,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在管理方面,从不同部门管理的松懈政策,导致管理混乱。法律和法规现在还不够完善,电子签名法还没有出台。如果在互联网上出现邮件攻击的问题该怎么办?出现责任怎么办,谁来负责?安全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安全措施也是一个问题,与直接投入跟适当的技术措施是相关的,与成本也有关系。我们不能使用资产的价值高于我们的成本做安全。如网站上的盗信用卡号码被盗了,谁来承担这方面的主要责任?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应的规定应为安全承担连带责任问题,如果安全保护出现了问题必须被追究责任。
最后,要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否则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或成为一个发展的瓶颈。提高沟通的速度,否则就变成纯粹的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不能搬到商城内,许多东西我们无法看到,也更谈不上交易。降低成本,包括硬件成本、通信成本和计算成本。
4 展望
综上所述,在应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出现,虽然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真正成为一个领先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必须有更多的安全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突破。什么是重要的功能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是小设备和服务的大设备。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应具有一致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一致性和经济性的安全监督和符合信息安全管理一致性的信用体系。
国家应该有相关的电子商务CA管理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式,规范和管理的CA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建设和采购中一定要考虑安全因素建设,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张毅.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7).
篇7
1.1社会经济及电力产业发展形势
我国出口经济为主的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冲击实体经济,如东部沿海非正常的小企业停产、歇业、破产等出现,经济下滑、失业严重等问题。能源经济面对危机,需要电力企业要抓住契机,推进企业改造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转变增长方式,开拓新市场,推动新需求,加大环境能源方面的技术投入与改造创新,扩大内需,实现科学发展,抵御风险,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化解经济危机。
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保持总体平衡态势。2008年,电力行业经受了多重困难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全国经济运行和奥运的安全保电任务,全国电力建设与投资结构继续加快调整,电力新增生产能力持续较快提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力消费需求减缓,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电力节能减排继续显现成效。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253万千瓦,同比增长10.34%。全国发电量增长5.18%,用电量增长5.23%。
全国电力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增加。2008年,电力基本建设总投资额达5763.29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电源、电网投资额分别为2878.73亿元和2884.56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10.78%和增长17.69%。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结构加快调整的态势,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分别为71.85%和88.10%,火电基本建设投资额同比下降了21.99%。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例达50.05%。
面对当前全球的经济危机,结合能源与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如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进节能和科技装备进步;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和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能源行业管理等,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来破解危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2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应对经济危机与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对这次全球危机的对策,首先,要尽快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给,强力扩大投资规模,强力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下滑,防止企业倒闭,防止失业增加;其次,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扩大内需,从结构上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实现经济科学发展。
从长期均衡看,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每增加1%,会促使经济增长0.66%,能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短期内,能源消费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变动有反向调整作用。当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靠能源消费、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的情况下,电力结构急需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1]。运用多种赢利模式,把握好我国能源战略的安全性与发展优势,这在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中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拉动模式。
中国经济受经济陷入衰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我国电力加大产业投资与结构调整,可以合理地规避经济衰退影响,有效进行经济增长拉动,以及促进就业等。
2电力产业结构依存的能源战略框架影响因素我国电力在能源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受制于及影响着能源的整体发展。在国际能源竞争的加剧和更加复杂,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各能源战略的影响因素应该进行资源合理匹配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高效的能源战略管理组织体系。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持续推进,包括煤炭的市场化、电力系统的改革、石油系统企业的战略重组等,特别是国家能源部的撤销,对我国的能源战略产生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乃至以后的几十年中,能源的紧张供求矛盾会更加尖锐,是否能建立起有效的能源战略管理部门来对能源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和能源布局,比激活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营利能力水平将会更加重要。
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决定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4%,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仍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能源的利用率低[2]。能源关键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也严重不足等。能源利用效率反映出我国能源战略中高技术含量的比重。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选择。我国煤炭行业整体规划不系统,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我国煤炭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矿区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低,资源损失和浪费严重,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煤炭产业的发展应该向清洁、高效、煤化工等先进方向积极发展。
越来越多的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原油进口大国,石油供应愈加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原油进口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国际原油已经超过每桶100多美元,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石油消耗面临石油价格和消耗用量的双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的依赖,以及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尚未发生作用,海外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重视环境与气候的世界潮流,要减少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物排放,新能源发展是最佳的选择。因资源、技术、效率、成本、缺乏由政府职能部门引导等原因,新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发展缓慢。针对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发展和世界范围能源供应紧张形势,我国需要加快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保证我国在世界各国大大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的形势下取得优势。
3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与拉动经济模式分析
3.1电力发展与产业投资速度控制模式
电力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电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控制电力工业适度超前的发展速度,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十五”期间的电力短缺的本质原因是未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发展的需求电源规划选点要与电网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目标网架相适应,保持电力产业的适度超前发展。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体现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关系的宏观指标,综合反映了经济增长对电力需求的拉动作用。预计未来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大体保持在1左右。到2020年总装机需要达到10亿千瓦,电力产业应当保持6%~7%的年增长速度,控制好电力发展与产业投资速度模式。
3.2优化电源结构匹配模式
我国的电源结构基本上是以火电为主、水电等为辅的格局。这种电源结构应当是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并为现有的资源所支撑,符合电力产业的运营要求的电源结构;是火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各种资源发电,以及各种容量和技术水平的机组合理布局、相互补充的电源结构。如从燃煤机组74%,水电机组24%,核电机组1.70%,风电机组0.14%的结构来看,火电比例过大,因此要优化发展火电。加快水电开发的速度,尽快提高水电的比重。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把开发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作为今后优化电源结构的一个重点。实现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多元化,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坚持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电力领域,将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电站,鼓励新能源发电,加快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现电力的中心地位[3]。
3.3农业生物质-电力-生态经济模式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资源。当今人类面临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三大环境问题,都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能源生产与消费(包括电力工业)对三大环境问题都有重大影响[4]。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机组效率,切实减少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要大力提高电力经营水平,形成电价与环保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联动机制。
在环保政策要求下,需要重视生态学的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将企业看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同类企业就形成种群,而区域范围的产业体系就可以形成生物群落[5]。通过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信息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通过以物质循环和能量分级流动为特征的闭路循环工艺构建电力生态产业。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清洁能源,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形式。科学家估计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6]。生物质能源生产与应用可以实现CO2的“零排放”。生物质能源开发符合农业经济的基本原则,同时生物质能的深层次应用如生物质-电力-生态经济形式,达到调整电力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提供一条农业与工业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4应用循环经济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出于对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需要不断提高煤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但防止环境污染则在于煤电生产企业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从煤的储存、传送(全封闭进行)、燃烧,到副产物的循环、加工、再利用都尽可能节约、清洁。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从法律、体制、机制、政策、技术、观念、伦理等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指导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大力推动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城市与社会的试点发展。我国已经组织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项目,希望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5应用节能减排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5.1节能减排经济模式的应用
中国经济虽取得了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乃至过度消耗获得的。从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GDP与能源消费的比率)上看,中国能源消耗增长已大于GDP产值的增长,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能源高消耗支撑GDP的增长,这是一种落后的,难以持续、令人担忧的增长方式。据统计,中国万元产值平均能源消耗为1.445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4倍。降低能源消耗,向节省能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努力开发替代石油、煤炭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大大地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向节省能源的先进化方向转变[7]。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能源消耗:一是通过开发节能产品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二是开发可替代性资源、能源,降低现有能源的压力。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加快技术更新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贡献率,降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
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通过加强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在有效控制和科学优化投资(尤其是重化工工业)规模、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以人为本、集约化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准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体制,鼓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5.2清洁发展机制(CDM)模式的应用
国际社会最近对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开发和应用十分关注。《京都议定书》第12条“清洁发展机制(CDM)”中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帮助发达国家实施减排项目,并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服务。CDM项目是可再生能源的天下,以规模较小的水电和风电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如同一个基础产业,不仅自身在发展,还带动了关联产业,如核实、认证、中介服务、咨询等一系列商业活动。先行的CDM项目在开发、准备、谈判、额外性评价、基准线确定、价格、融资方式、核实等各方面为中国实施CDM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经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将为绿色电力发展及其市场拓展提供一个机制。假如绿色电力能以一种经济成本有效的方式引入,达到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它将通过能源消费者快速形成能源消费需求,大力刺激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发展动力。
6应用新能源经济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新能源作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和永续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迎来大发展的新阶段。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形势,同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
核电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利用铀裂变技术,但也是会枯竭。海水的利用技术,第四代或更新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2050年前后核聚变发电技术有可能实现商业化。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力缓解煤炭消耗的压力和环境压力。
太阳能的发展。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28亿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每秒钟辐射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17万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总消耗量的3.5万倍。另外,太阳能资源的数量,分布的普遍性、清洁性和技术的可靠性,都优越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有热能和电能两种主要应用形式。太阳能热能应用在我国已经普及和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而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我国应制订太阳能推广长远规划,尽快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结合各地实际,采取风光互补、小水电站与太阳能互补,户用光伏电源系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等多种形式,独立系统与并网双通,综合开发应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打造新能源经济增长点。
风能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几乎不消耗矿物质和水资源,与常规燃煤、燃油发电方式相比,具有可减排CO2、SO2、NOX及烟尘等污染物、调整改善电力工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等各种优点,风力发电的经济指标逐渐接近清洁煤发电,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风能协会预计到2010年,风电装机可达230吉瓦;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会达到1231吉瓦,年发电量相当于届时世界电力需求的12%。而目前世界上风电仅提供约0.4%的电能。风电会向满足世界20%电力需求的方向发展,并创造179万个就业机会,风电成本下降40%,减少排放10多亿吨二氧化碳废气。因此,风力发电已不再是无足轻重的补充能源,而是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兴能源产业。
- 上一篇: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 下一篇: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