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范文
时间:2023-04-01 11: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主创新就是指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科技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创新实践活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走别人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前人的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而打开新的局面。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先进制造技术,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使自己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有利于形成创新的辐射和聚集效应;有利于国防和国家经济安全,但自主创新需要较强的、综合的技术基础,与创新技术其他的获取方式相比承担的风险最大。
目前,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管理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弊端,如果不尽快改变不利于自主创新的大环境,我们可能会在科技自主创新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被边缘化。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从市场换技术、资源换技术到技术换技术的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产业由大变强等挑战问题的必由之路。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虽然我们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但是我们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庞大、经济结构复杂的发展中大国,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问题,我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奠定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探求自身发展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一些国家则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学术界把后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其共同特征是: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在充分吸收别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最终突破。对知识经济的特征以及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没有自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但是全球化仅仅为那些有所准备并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机遇,没有自身的准备,就无法利用这一机遇,差距就会愈拉愈大。无数事实证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多年来,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民经济粗放增长、低效运行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问题,已从数量结构变化转变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传统的主要着眼于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的思想和方法很难见效。新的思路和途径就是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结构调整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极为迫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现有的资源、能源、环境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将难以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只能继续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得短期的经济增长。所以,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只有科技和人才要素的全面介入,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高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三农”问题是我国新世纪直面的严峻挑战之一。按现在的农业用水和耕地生产力水平计算,2010年农业用水的缺口是1000亿~2000亿立方米,耕地缺口是2500万~2800万公顷,已成为我国食物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保障粮食、食物和生态安全。
其次,我国已有8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属于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很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制造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必须形成强大的产品与工艺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和重大成套装备及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的供给能力,以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再次,战略高技术是现代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因此,我们必须把国防科技发展摆在国家科技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发展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保持有关战略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求,确保国家安全,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环境,为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
编者按:9月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作了长篇发言,发言包括三个部分:汽车工业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以及下一步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
苏波发言主要思想是中国政府支持自主创新就应该是支持中国本土的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不仅仅是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不断地通过政策的推动和扶持来真正地提高我们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番发言遭遇业内舆论一些非议,《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实际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汽车业的实际现状以及政府部门的深谋远虑。以下经过本刊记者重新编辑整理过的讲话或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苏波讲话意图。进一步理解可参阅本期特写文章《合资自主第二季》。
现在,大家对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内涵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致使支持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针对性不强,支持力度不够,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2012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降至22.8%,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能力弱,新产品推出明显落后于国外大公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
我所理解的自主创新,绝不仅仅是占乘用车19.4%的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而应该是中国国土上所有汽车的自主创新。汽车工业由大到强发展道路的核心,就是加强本土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模式,把合资企业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等于把我们国家汽车制造力量最强的乘用车80%以上的主干力量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
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建设是一流企业最重要的指标。目前的问题是我们不断拿别人的产品来仿制,或者只是一般性的加工制造,没有创新能力。老拿别人的品牌和技术,怎能够成为汽车强国呢?不可能!
目前仅有少数合资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品开发工作,大部分合资企业还停留在依靠国外设计和品牌、引进组装生产的初级阶段。对外来技术和品牌的长期依赖削弱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这一道路已难以持续。
有些同志不赞成所有本土企业的创新,认为自主创新就是民族资本的创新,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不言自明,那就是目前这一种主体的企业靠花高价拿国外技术和品牌长期占领市场,而且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我们的自主品牌只能越来越困难。
自主创新就是本土企业一定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而且技术是可以完全支配的。如果老外愿意把大量技术拿给我们无偿使用,让我们支配,让我们作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一种进步,至少比目前花高价去买品牌和技术要好一些。
我所理解的自主创新,就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国政府支持自主创新就是支持中国本土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不仅仅是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就是本土所有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
如果我们80%以上的企业永远把重点放在不断地获取国外的品牌和技术上,不做任何转变,不是提高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合资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话,那么汽车工业走不出自主创新这一条路来。
我们应该促进外资在华企业进入企业创新的主战场,共同开发新产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确立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才能不断地通过政策的推动和扶持来真正地提高我们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觉得如果这个通道不打开,政策扶持就非常困难。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政府扶持企业的发展,为什么只支持总体只占有百分之十几的民族资本,而不支持在本土上我们中方至少占了50%股份这样的骨干企业呢?这样是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还是延迟了行业的发展?这个结论已非常清楚。
因此,支持本土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首先要明确自主创新的主体和自主创新的内涵,否则这个政策很难出台。国外一直在质疑我们自主创新的提法,说中国的自主创新就是排除国外技术的引进,就是排除在中国本土的一些外资企业的发展。
另外,我想对外资企业说一点建议。外资企业要求中国政府在汽车行业管理方面一视同仁,但是有时候就出现一些矛盾。比如说要求获得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方面政策的支持,但是又要求政府不对其研发费用、专利、知识产权提出任何要求。
既然要争取政府支持,就应该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骨干企业,不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其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要达到3%以上。
现在中国汽车生产主体是合资企业,作为合资方占有50%股份的中国民族资本,在自主创新里面有没有发言权?作为中国土地上的本土企业,合资企业有没有远大的目标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强大的一流企业?
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真正的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各类企业处于同一个政策支持条件之下,处于同一个自主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当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
影响我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深层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快,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根源除了技术基础薄弱、技术领军人才匮乏、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等一些常规问题外,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支撑机制不完善也是重要问题。
2.零部件配套各成体系,尚未形成开放性的市场化配套环境。一些合资和内资的汽车零部件也很难相互进入对方的配套体系,形成了人为的市场分割。主要自主品牌企业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合作也需要加强。
篇3
关键词:企业战略;自主创新;核心能力;企业文化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及其界定的几种主要观点包括: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进行自主创新的分类以及自主创新内涵和外延的界定[1-4];从是否形成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企业核心技术与新产品价值的辨析[5-6];从技术创新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区分[7]……。但笔者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和政策法规角度分析居多,而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上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尤其是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中的要素分析欠缺,更多的是对“创新”的认识,习惯采用各种创新标准对自主创新进行划分,这样虽然容易从某个创新的角度理解自主创新,但并不能抓住自主创新活动的共同特征,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主”的理解不足。本文从企业战略层面讨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导向和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着重分析“自主”性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表现,进而揭示自主创新活动在企业微观层面上的共同特征。
一、自主创新与企业的核心能力
Hamel和Prahalad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企业能够形成某种竞争优势。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管理能力都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且每一种能力还可以继续细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或资产,企业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别是决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了企业的效率差异。尽管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稀缺性(某一企业所特有的)、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等特征。
自主创新的提出在宏观层面有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含义,落实到微观层面主要就是引导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企业的核心能力里,技术能力是最根本的核心能力,其他核心能力都是以一定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技术的改变从根本上要求其他的核心能力要与之相适应。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并不符合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只有技术创新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在微观层面就是企业能动性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来源上讲,技术创新主要有三种。①模仿型技术创新。模仿型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模仿已有的技术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而产生与原有技术的差异性,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它是在率先者成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的技术扩散,尽管可以回避研发风险,但其毕竟是一种跟随创新,所以形成的核心技术档次一般不会太高,而且具有扩散性,易于模仿,在市场上存活的时间不会太长。②自主型技术创新。自主型技术创新是企业依靠自我技术力量进行的以满足或创新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其优势是使企业拥有率先独占性的核心技术并进而创造消费市场,但这种创新方式需要企业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比较雄厚的资金等作为保障。③集成型技术创新。集成型技术创新是企业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等多种技术范式有机地组合起来,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构成一种新的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对经济、技术、资源等各种要素的合成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利用技术之间的协作性和系统支持性使创新后的新技术、新产品要比单一技术的贡献之和大,亦即1+1>2。一般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的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集成创新的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某些在单一技术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却能通过集成创新在整体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然而,集成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技术范式彼此之间的契合需要经过反复尝试和试错,因此要求企业拥有一定的人才和资金等作为保障[8]。
以上三种技术创新方式都可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最能体现出自主创新自主性的则是第二种方式,因此也被称为原始创新。然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自发展战略不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第一种技术创新方式通常是最经济、最实用的创新方式,此时模仿性技术创新方式作为企业核心能力,其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在模仿创新过程中对模仿(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集成创新往往要求单个企业具有足够的规模,此时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集成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自主性也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自主创新与两个导向的沟通
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创新,要解决自主创新的企业导向问题,首先要从技术创新与企业导向的关系入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受两种企业导向的影响。①以企业家为导向(entrepreneurialproclivity)的技术创新,这种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密切联系,它通过企业家管理的一般过程在技术创新中表现出来。Schumpter认为,企业家特有的精神就是愿意打破既定的框架,更容易推动企业突变式的创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从而以技术为根本优势确立市场优势,并进而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9]。②以市场为导向(marketproclivity)的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企业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快速捕捉和反馈为主,表现为相对竞争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深的层次满足顾客偏好。Hamel和Prahalad认为,市场导向会将企业的注意力仅限于客户已经表达出的需要上,因此市场导向型企业可能更多地关注现有产品线的延伸,而不是寻求对现有的和新客户的潜在需要的更深挖掘,会忽视在新市场中寻找新机会和开发新产品[10]。Christensen和Bower则认为,市场导向的创新容易使企业资源配置倾向于与现有市场相关的渐进式创新[11]。
显然,以企业家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以企业家为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生突变式创新,而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渐进式创新。那么,对自主创新而言是否存在着这样两个企业导向,从而有突变式自主创新和渐进式自主创新之说?笔者认为,从企业家精神、市场导向与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出发,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既要求企业家精神体现出“自主”的特性,又要求通过市场导向反映出“创新”的价值。
对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早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34)[12],他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五点,即企业家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成功欲望、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的精明与敏锐、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首创精神、成功的渴望、承担风险和乐观精神、精明强干、进取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构成了自主创新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关键。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企业家作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除了必备的个人素质培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家的凝聚力、感召力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愿意为技术核心能力的构建发挥各自才能。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为技术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内生的动态过程,即不断地通过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来推动创新的过程。创造性破坏的灵魂是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反过来,也只有不断地实施和推动创新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而自主创新的过程正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追求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征,它的形成受到企业家的个性、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13]。因此,企业家精神不可能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人们只能通过某些表现形式来体会企业家精神的巨大作用。企业家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核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组织研发、发现新技术以及克服困难、开拓市场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对于自主创新而言,企业家的价值除了组织研发、承担研发风险、管理创新过程,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将技术成果引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微观层面上自主创新的形式是模仿及消化吸收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其中原始创新最能够体现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也是企业家导向最集中的体现;而模仿及消化吸收创新的自主性表现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这也体现了企业家精神,但是此时的市场导向要强于企业家导向,企业模仿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占领市场,满足顾客需求;集成创新的自主性更体现在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力上,而创新的效果则需要市场的检验,因此集成创新最能够体现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融合。图1给出了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导向在自主创新各形式中的体现和相互关系。
三、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制度、企业精神、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外显文化,即显露在外部的人们可以直接察觉到的诸如企业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等,这些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即制度层面、结构层面和经营层面;二是内隐文化,即较深层次的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诸如企业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内隐文化影响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却首先是在外显文化上,进而影响内隐文化。因此,就微观层面而言,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相互影响,彼此协调。
内隐文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目标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企业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对自主创新有影响,但通常情况下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要求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主要表现为通过自主研制自主开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短期目标除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外,还应为自主创新积累力量,一味依赖引进技术去达成企业短期效益的做法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危险的。二是企业价值观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企业的价值观是比企业目标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通常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制定。企业无论具有一个充满朝气、自强不息的价值观还是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价值观,都会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前者可以在资源、制度、组织等方面给企业自主创新营造各种有利的环境,而后者极有可能使自主创新流于形式和口号。三是企业精神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企业精神是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它源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个人品质、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正如不是每个企业都存在企业家一样,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有企业精神,而一旦企业家的精神影响了企业中每个人,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能够领悟并贯彻这种精神,那么企业家精神就会上升为企业精神。罗宾斯(S.P.Robbins)和库尔塔(M.Coultra)认为,在企业中文化首先是一种领悟,个人根据他在组织(企业)中的所见所闻来理解组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中更为内在的、不易察觉的构成要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在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企业中,每一个企业成员都会察觉到一种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种领悟能产生对企业理念、道德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的认同感。从前文对企业家精神与自主创新的讨论得知,存在企业精神的企业也一定是积极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因此,塑造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及塑造企业精神本身就是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
同时,自主创新也会影响企业文化,这种影响主要作用在外显文化即对制度层面、结构层面和经营层面的影响。自主创新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本身对外显文化的影响,二是“自主”性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而后者也就是以自主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为指导的内显文化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见图2。
技术创新在企业中以一种内部变革的形式存在和发生作用,结果体现在促进企业制度中各种保证技术创新启动、运行和扩散的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由于技术创新在企业中发生,因此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企业的制度层面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具体地说,技术创新活动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计划、组织和人事管理等所表现的外显文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创新而发生变化;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这必然导致企业结构的变动调整,此外,技术创新也内在地要求对技术创新成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掌握更多的企业资源、拥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这都会引起企业结构的变动和重组;技术创新引起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改变和外部消费者对企业的重新定位。技术创新会引起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的变动,依靠新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认同并改变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这样就要求企业协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制定最佳的市场策略。
自主创新的自主性则要求企业在制度、结构和经营上体现出企业家精神,比如,原则性与灵活性并举的人事制度能给予人才充分的施展空间,扁平化和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有助于迅速决策、共享创新资源并抓住市场机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可以创造新的顾客需求。
四、结语
企业真正将自主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实现全面振兴的基础,自主创新是企业能动性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这种自主性不是靠行政命令和资金投入就能够获得,而必须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企业战略层面的一般要素也对自主创新产生影响,其中将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有意识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体现自主性的重要标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两种导向,以企业家为导向的更偏重于原始创新,企业家精神是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则偏重于消化吸收创新,为自主创新打下市场基础;集成创新既体现了企业家控制力,又注重市场检验,因此最能体现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不仅要在制度、结构和经营层面体现企业家精神,更要深入到企业目标、价值观和精神层面,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尚勇.从科技经济两个方面把加强自主创新落到实处[J].中国科技产业,2005(3):16-17.
[2]朱高峰.自主创新:把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N].光明日报,2005-11-13(A3).
[3]王元.探寻自主创新三大要点[J].深圳特区科技,2005(7):56-57.
[4]彭纪生,刘伯军.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科学学研究,2003(4):423-427.
[5]温瑞珺,龚建立,王黎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9):68-69.
[6]毛建军.自主创新从概念走向实践[J].科技促进发展,2006(6):36-46.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6-45.
[8]李宇,高良谋,关伟.企业控制力的视角: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动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485-488.
[9]约瑟夫•熊彼特.企业家的职能[J].冯文光,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3):61.
[10]HamelG,petingforthefuture[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4:57.
[11]ChristensenCM,BowerJL.Customerpower,strategicinvestment,andthefailureofleading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197-218.
篇4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自主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它是“发明+发展+商业化”,是把创意变为现实,将设想推广到市场使之商业化,“创意”和“市场化”是研发的起源与最终有效应用。
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应是一个“哑铃模式”,创意与市场化是其两端重点,研发与生产在中间。无论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管理学角度,自主创新本质上都应该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强调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整合。
自主创新的根基:技术与市场整合
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必须使创意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即必须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它的成功标志是“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自主创新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不断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而不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那么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做到成功的创新。因为,技术领先并不能保证创新成功,有时反而会阻碍创新;同时只有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对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才能从中挖掘出价值。毕竟,任何企业的创新产品最终都必须面向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
微软希望员工是“具有商业头脑的技术天才”,就是强调技术与市场整合的具体体现。海尔则认为,发明不一定是创新,发明者也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能把发明转化为社会经济活动并且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才是自主创新。同时,创新并不一定要应用前所未有的技术,即便是一个平常的技术,只要得到市场肯定、顾客接受,就是好的创新。
自主创新的关键: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整合
从一项创新技术到一个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创新产品,其间必须跨越“达尔文之海”――从基础性的研究、发明,到初建创新企业,再到大规模产业化之间,存在众多的鸿沟,限制了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以及产业创新的有效联结――成功的企业家只有依托独特的想象力、基于精算的冒险精神、坚定执著的毅力,才能率领团队实现从创意到商业价值的成功转换。传统的创新理论重视基于研发到市场价值实现的过程描述,指导全球众多企业穿越了创造到实现第一次商业价值的鸿沟,部分地穿越了“达尔文之海”,完成了熊彼特式的初始创新过程。然而,企业必须在后续的商业进程中不断地自主创新,才能在企业的持续进化中获得永续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自主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其不仅表现在技术的不确定性,而且还有市场和战略的不确定性。绝大部分自主创新的失败,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失败,而是由于企业在市场调查、销售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因而,要搞好自主创新,必须把研发工作和市场工作很好地协调组织起来。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研发部门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部门或某一群精英分子,它应该成为所有涉及人员的首要工作,必须深入到组织中每一角落,深深地扎根在公司每个部门之中,特别是营销人员的心中。
营销指引创新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不足,并不全是由于研发与技术部门的能力缺陷,而是由于企业的营销能力薄弱。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竞争情报、领先客户、市场战略定位、营销信息知识管理、营销信息数据库挖掘、未来市场的预见等管理功能均十分薄弱,这使得中国企业的研发工作缺乏强烈的市场信心和动力,研发的目的也不甚明确。
当前,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除了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经常保持沟通等常规做法外,亟须提高的是营销规划管理能力。真正的营销,需要有市场竞争情报的准确动态获取、市场及品牌的规划和布局、市场和渠道政策的策划,市场一线的攻坚通常属于最后一个执行环节,而前三项内容才是营销最关键的功能。建立起与企业商业模式设计配套的营销规划管理流程,才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强大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
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在其新著《管理大未来》一书中指出,一个受顾客青睐的产品毫无疑问会给公司带来狂热的订单(如Dason公司的无袋真空吸尘器),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专利保护,许多产品很快就会淡出市场;另外,技术的迅速变革使得产业新贵能够快速超越昨日之星。结果是,即使具有突破性的产品也很少能给公司带来持久的产业领先地位。然而,战略创新――它常常提出一项新的大胆的商业模式――却能使在位的成熟企业时时提防,爱尔兰航空公司(Ryanair)、苹果的iTunes音乐店、飒拉(Zara)时髦而价格适宜的女装均是经典之例。
我们可以预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将更多地源自商业模式的创新,如阿里巴巴、共合网等的成功探索,而通过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营销对研发的指导才更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研发与营销的结合才更为可靠。
创意的源泉
创意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创意的来源有多个渠道,其中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自己的产业客户,特别是挑剔的、想法很多的客户,西方叫“LEAD USER”(领先客户)。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领先客户提高自己的创意能力,具体方法是建立领先客户管理流程,导人领先客户管理办法,持续获得来自行业领先客户的关于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等方面的创意。3M公司每年都组织自己的领先客户会议,请他们对新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颇有所获。
篇5
重组前的中国重汽曾在五年多的时间里由行业第一的位置急速下滑到几乎破产的境地;重组后的中国重汽又用五年的时间重返行业第一的位置。呈“V”字型的巨大转变如何得来?
董事长马纯济说:重要的是我们提出了自己的企业哲学,并不断地实践。这就是:不断地否定昨天,科学地安排今天,勇敢地挑战明天。其核心是自主创新。
从70%到5%
20世纪60年代,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研制出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8吨载重汽车;20世纪80年代,中国重汽又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斯太尔系列重型汽车的整车生产技术。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重汽在国内同行业间一直居绝对第一的位置。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重型汽车工业的巨人却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步步滑入困境。短短5年多的时间,产品市场占有率由70%以上迅速下滑至不到5%,濒于破产边缘。
2001年,中国重汽实施重组。当时5%的市场占有率居然还排在行业第三的位置,但与前两名巨大的差距使“老三”的位置徒有虚名。重组后的中国重汽决策者意识到,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走“技术领先、产品领先、经营模式领先” 之路,并将企业定位于“做中国重型汽车技术的领导者”。
公司将核心技术的提升及新产品开发放到了战略高度,并采取“内抓提升,外抓引进”三步走,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步,利用自身原有的强大科研开发力量,通过斯太尔技术的提升,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第二步,借鉴吸收国际当代重型汽车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出我国最高水平的重型汽车,逐步缩小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三步,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优势,加大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对外合资合作,生产世界一流的重型汽车。
从不敢动到自主开发
翻开中国重汽的产品目录,到2005年底,上公告的产品就达1200多种。五年的时间里,中国重汽先后开发出9个系列产品,成为国内驱动形式最全和吨位品种最多的重型车生产企业。速度之快,让国内外同行感到吃惊。
公司总经理助理朱自全回忆公司重组之初产品开发的情景时说:那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的工作就是对引进的斯太尔技术进行消化。别说一个车型,就是一个零件也不敢改动。是市场竞争迫使中国重汽加快了创新的步伐。由于斯太尔技术的扩散,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的竞争日益加剧,结果只好相互打价格战。此时中国重汽果断决定向引进17年的斯太尔技术开刀。
2001年,以改进驾驶室为重点,开发出斯太尔飞龙系列;2002年,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大幅提升整车性能为重点,开发出斯太尔王系列产品。2004年,斯太尔王产品已达到全年销量的69%,中国重汽迅速从同质化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摆脱出来。
朱自全说:两次产品的开发意义不仅在此,更重要的是培养锻炼出一支企业的技术创新队伍。现在给我们的技术人员一个设想,他能完成从设计到实物的全部工作。
2004年底,中国重汽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HOW07系列重卡产品。全新的驾驶室、全新的车架系统、全新的车桥,设计全部无纸化,多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被专家称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产品。HOWO的推出,完全摆脱了斯太尔技术平台,改变了斯太尔技术主宰重型汽车市场的局面。2005年,HOWO车投放市场,当年销售过万辆,当年实现了批量出口。
每年都要“折腾”出新东西
中国重汽引进国外技术,生产斯太尔汽车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国重汽从开发自主品牌的产品到大批量出口,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其中奥妙,用公司总经理蔡东的话说,就是根据市场环境和用户的需求,每年都要“折腾”出新东西来。“我们的产品创新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自己不创新,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上的成功及再创新,使中国重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大大增强,得以采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多种手段,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加快缩短与世界先进重卡技术的差距。
中国重汽自行研制开发的HOWO系列公路桥是世界最大的单级减速桥,载重能力大,油耗却比老产品降低10%以上。HOWO重卡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四点悬浮驾驶室,小到阅读灯的细节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国际先进的设计趋势。而中国重汽自主开发的CAN智能电器总控系统,则在国产重卡中率先实现了驾驶环境的轿车化。
2005年,中国重汽又推出了HOWO8欧Ⅲ系列产品,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国Ⅲ”排放标准认可的重卡产品。2006年还将推出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重卡。目前,中国重汽投放市场的已有HOWO、金王子,斯太尔王、黄河少帅、黄河将军、豪运等七大系列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己超过40亿元。
通过专利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重汽创新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手段。2002年,中国重汽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专利126项,实现了“三天一个专利”。2003年,申报专利190项,实现了“两天一项专利”。同年,中国重汽在中国国际专利和名牌博览会上荣获两项专利金奖和一项银奖。截至2005年底,中国重汽拥有专利技术610多项,居国内汽车行业前列。其中发明专利占三分之一,而HOWO系列产品的专利近200项。
视野更加开阔
在中国重汽,每一名员工都知道这样一个没有数字的企业发展目标――“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中国重汽要有超常规、大踏步的发展;在市场需求平淡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市场需求低迷时,也要保持适度增长”。
从2001年重组到2004年的四年间,中国重汽以每年65%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收入由重组当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30亿元。整车产销量由重组第一年的7000多辆,迅速提高到45000辆。市场占有率增长了3倍。增长幅度是全重型汽车行业平均增幅的4倍。2005年,在国内重型汽车市场整体下滑33%的形势下,仍然持平,市场占有率再提6个百分点。出口整车5000多辆,比前一年增长了十倍。
篇6
由广州广晟数码公司开发的“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被行业采纳,成为国家标准,这是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家标准制订的成功尝试。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非常重视这一标准的颁布,不但亲临会现场,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支持标准的制订,以标准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使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这是今年信息产业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恰好体现了今年信息产业部标准体系的大方向。
标准出台并不顺利
我国数字音频核心技术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我国音频产品相关企业每年要向杜比、DTS以及MPEG等国外企业和组织交纳的数字音频技术许可费用高达数亿美元。随着数字音视频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DRA技术是广州广晟数码公司开发的多声道音频信源编解码技术,已申请了两项国际发明专利和12项国内发明专利。然而,其从研发到形成标准的过程却历经坎坷。
2006年7月份,媒体曾经报道,广晟数码研发的DRA数字音频技术在成为广东省的地方标准之后,也将成为我国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国家标准,但此消息一直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确认。
在此之前,为了推动标准的申报进程和促进项目产业化应用,广东省曾经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广东省数字音频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动此事。2006年7月,该技术规范获准开始进入标准报批稿公示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媒体开始披露此事。
而在当时,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在DRA数字音频技术方面的研发已经进行了5年左右的时间,5年以来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都相当庞大。
2006年8月21日,《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报批稿)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网开始公示,业内各大设计音频的硬件与软件厂商十分关注。经电子行业标准管理部门审核编制之后,今年1月20日终于正式为“中国数字音频电子行业标准”。
据了解,本次的音频标准能保持24比特以上的采样精度,可支持的声道设置除了常见的立体声、5.1环绕声、6.1环绕声和7.1环绕声之外,还为未来的音频技术发展预留了空间(最多可支持64.3环绕声)。 从技术角度上看,这一标准已经十分完善。
标准执行仍需推力
“DRA技术被确定为行业标准是工作的第一步,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做好产业化工作。” 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极其赞赏广晟数码的勇气,他说:“在音视频领域中,世界上敢于独创的企业并不太多,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困难,这项工作不仅在技术上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负责具体研发,还有巨大的产业支持和市场实现的难度。”
王联同时指出,确定为国家标准,并不是意味着这项工作的结束,相反,它可能只是一项工作的开始,“标准通过后,这个技术和标准能否取得市场上的成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近年国内呈现出一种‘自主标准’ 制定过热的情形下,大家对于新出台的标准不免有一些质疑。因此,广晟数码下一步将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挑战”。
王联认为,这些挑战包括:一,改善这项技术和应用环境的适配,比如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适配;二,与节目的数字传输、音视频存储介质等的适配和融合;三,和播放终端的适配和融合;四,为了达到产业化的目的,和播放终端的芯片的适配和融合,这些大量的工作都是今天标准颁布以后需要做的努力。事实上,从目前应用实验来看,广晟数码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产业化过程中,广晟数码的DRA技术与我们自主标准衔接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广晟数码也表示,他们将会在下一步推进中,把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加快DRA与各种新的数字广播系统的衔接和配合上。
应该引起关注的是,标准制定工作广晟数码已经承担了,那么当标准已经成为行业规范以后,后续工作是不是或者说还应不应该由广晟数码来独自承担?
“以企业为主体参与标准的制定,其前提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某业内标准化专家指出,“标准制定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一个标准会涉及到其他相关行业,单纯一个企业是无法站在这样高度的。”这位专家说,虽然在国外,政府已经完全退出了标准化工作的舞台,但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和法制的不健全,对企业行为的约束相对而言较差,因此政府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标准制定中占主导地位。
他同时指出一个问题,他说,“中国企业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大企业,是不可能出现像奔驰与克莱斯勒那样的强强联合的。他们更习惯于自己干自己的。尤其当涉及到企业的自身利益时,更需要政府将其联合起来,通过工作组或产业联盟的形式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标准产业化尚存挑战
华录集团公司是DRA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实践者,其董事长陈润生告诉记者,该项标准在技术层面已经取得成功,但下一步是如何在产业链上取得成功,还面临很多挑战。
“在产业化上,政府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但可以从两方面推动,即政府采购和税收政策。”业内人士张先生提出了建议。
张先生认为,产业化其实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只能通过支持引导、加大投入、整合力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给予扶植和推动。“例如,为了吸引外资,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就比内资企业的低,不管是成本还是对人才的吸引,国内企业都略逊一筹。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企业有利益驱动,才有动力和能力去创新。”
而韩俊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自主创新的好处是减少了专利费带给企业的负担,但自主创新也要让企业赚到钱。”他说,发展基金的支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树立一个模板,让众多企业看到自主创新的企业是赚钱的。
但是让企业对“依靠自主创新赚钱”畏难的,还包括我国目前的一些专利管理模式,一位专家特别指出,例如AVS专利池的管理模式,会拖慢产业化的进度。他说,AVS“1块钱”的专利政策,“能够让很多企业少交很多专利费,按说应该有企业蜂拥而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他的观点是,由于专利池是开放的,有很多企业将“垃圾”专利放进去,购买了专利的公司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分辨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也间接导致标准推出难。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此类问题的出现还是有准备的,娄勤俭表示,信息产业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在行业规划、标准制定、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继续向创新企业倾斜,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联合体系。据悉,这次广东省就已经着手将数字音频标准与已经推出的数字视频标准相结合,以整体推进产业应用,目前在设计和应用开发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评论:有水好好游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将标准的制订比做鸭子划水。水,是政策环境,鸭子,是标准制订的主体,就是企业。标准推进的快慢不是取决于水,而是鸭子的划行。
篇7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明确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上
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
们应当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着力于引导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促使学生的主动
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关键词】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主动发展回归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新课程标准》这一理念,明确强调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
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就应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
动地去探求新的知识。然而,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相对
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
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
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狭窄、
单一、沉闷、杂乱的现象。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学生的
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打个比方吧:如果说数学教学是长身体(知识)的骨骼和
肌肉,那么情感教育则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强壮的身体是可怜的,但缺乏健康的灵魂是可悲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可
以很轻松的完成教书和育人的教育目的。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
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我们
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
对话与交流;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
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
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
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
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
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
,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
知心朋友、学习伙伴。其实数学课就好比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情理结合,倾注自己的
情,倾注自己的爱,才能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正因为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
要作用,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二、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
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为此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
,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
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例如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首先可以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
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给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
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和小明说得一样。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是不是很聪
明,同学们都说是,我说小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并不是比你们聪明很多,而是用的是我们今天所学得知
识来算的,你们学完也会和他一样聪明的,学生瞬时对这节课有了很大兴趣,听讲也很专心,这节课达
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把所学知道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篇8
论文关键词:整车业;零部件业;自主创新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技术开发不足,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紧密的技术联盟。
2005年,我国汽车整车产量是570.7万辆,销售汽车575.82万辆。分别增长12.55%和13.54%。汽车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特别是轿车发展迅猛,产量已经占汽车总产量的45.9%,货车占汽车总产量的27.6%,客车占汽车总产量的26.7%。[1]
一、我国汽车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情况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已经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福特进行了合资合作。东风汽车集团(原二汽)与法国雷诺、日本日产、台湾裕隆、韩国现代等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合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五十铃开展了合资合作。北汽集团与韩国现代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现代,与戴-克集团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吉普。广汽集团与日本本田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本田,与日本五十铃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五十铃。另外,江淮集团与韩国现代组建了格尔发重卡,与德国凯斯鲍尔组建了安凯汽车。
我国零部件业总计有4413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已近800家,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当中,其中35家已在我国设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如德尔福、博世、伊顿以及米其林等世界著名零部件跨国集团已经进入中国创办了独资、合资企业。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尔福汽车在我国已设有15家合资和独资企业,为一汽、上汽等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厂商供货。其他的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著名企业,采埃孚伦福德汽车底盘技术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及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等,都在我国设立了独资零部件企业。
从我国汽车业的合资合作情况看,一方面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与国外著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展开了全面合作,主要汽车产品的技术均来源于合资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全面进入我国,在我国国内开展了实际上是国际汽车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争夺战。
二、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分析
2005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16.19万辆,同比下降8.06%。进口额为51.52亿美元,同比下降5.06%,这是我国自入世以来汽车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进口汽车平均价格为31822美元,远高于出口的9196美元。2005年我国共计进口越野车65966辆,增长86.83%,占进口汽车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0.1%提高到40.75%;进口轿车76542辆,下降34.06%。轿车仍是进口主力,并呈现大排量、高档化趋势。
2005年,轿车出口量为31125辆,增长233.42%,市场份额为18.03%;出口额为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2.23%,均价为8693.3美元,同比下降301.9美元。轿车出口量占同期国内轿车产量的1.125%。小客车出口平均价格为5433.5美元,同比下降71.2美元。四驱越野车出口量1844辆,增长136.71%,出口额0.224亿美元,同比增长53.8%。其平均价格为12159.0美元,下降6554.6美元。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尽管我国汽车的出口已经有了增长,但是,无论从进口和出口的数量,还是从进出口的金额方面相比,出口的份额都是相当小的。
2005年,国产零部件不能全面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豪华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的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同时,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根据商务部的资料,200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93.04%,进口总额6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1%,出口金额32.52亿美元,增长32.1%,进口金额远远大于出口金额,贸易逆差达到近30亿美元。在出口的零部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型零部件,如汽车轮胎、减震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较少。
三、结论
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合资合作占据主流地位,自主发展的企业只出现了奇瑞和吉利等企业,从生产规模以及技术上还不能够和主流合资企业相抗衡。汽车产品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出口的单车价格都大大低于进口汽车。汽车的品牌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自主技术开发及自主品牌不足。
我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改变整车企业与部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关系,形成利益联系密切的技术联盟。我国的汽车部件厂商在与整车厂商进行技术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尽管一些零部件厂商具有设计开发能力,但是,一般都是根据整车厂设计好的图纸组织加工,这种单向的技术传播方式,不利于整车整体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零部件设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三年来,玉环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3700万元,共实施本级科技计划206项,省级以上立项166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科研项目26项;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其中国家级3家),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1个,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9个;新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家,全县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达到11家,占台州市的近1/4。专利授权量快速增长,2005年共授权405件,其中发明专利公告数83件,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件,专利申请量、授权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万人拥有专利比均进入全省十强。2003年和2005年,玉环县两次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传统产业改造全面铺开
1.主动设计攻关,解决技术瓶颈。根据玉环产业情况,在工业方面重点抓汽摩配和阀门行业的改造和提升。在汽摩配产业,开展对汽摩配产业基础的调查和研究,寻找制约玉环县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浙江骆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流变液力悬挂装置项目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获得了省厅80万元的资助。通过重大科技攻关,积极推动了玉环县汽车减震器领域的研发走向全国前列,并形成部分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提升了产业的科技含量。主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联合企业重点加强汽摩配生产装备的共性技术攻关。深入企业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共征集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7项,有9个项目正处于面向全国科研单位的项目公开招标中,6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每个项目的平均扶持力度超过50万元。其中与县锐利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汽车转向、悬挂球形接头多功能耐久试验机研制,与浙江利中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汽车球销类产品滚压铆接技术改进及专用设备开发,与台州宏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球笼测试设备攻关等新装备的研发,设计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对玉环汽摩配生产装备的升级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以县级重点项目为载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关键零部件和系统件开发上,主动设计课题,积极与企业联合组织攻关。如浙江双辉剑有限公司实施的DDZ-1型电动式动力转向柱总成项目,成为国内率先研发成功的第四代转向系统(EPS系统)的产品,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获得国家创新基金85万元的资助。台州耀强公司开发的层叠式蒸发器,是国家规定汽车空调不能使用氟利昂以后开发出来的一种替代管带式汽车空调的产品,正在小批量生产。台州易宏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电喷系统。通过省级重大攻关、县级重大攻关和县级重点项目,开发出一批新产品,这些产品大多达到了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有的甚至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水暖阀门产业,针对制约产业提升的材料、表面处理、阀芯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玉环在材料上,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在浙江新颖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水暖管道研发中心,成功地开发出无铅青铜,有效地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目前已小批量出口美国;在工艺上,与北京科技大学、沈阳自动化机床研究所合作研制自动化生产专用机床,样机已开始试用;表面处理上,金源比特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多弧离子真空镀铬设备及工艺顺利通过省级鉴定,镀铬质量不但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一般电镀过程中90%的环境污染问题;电镀清洁生产工艺”双靶磁控溅射与多弧靶复合技术“成套设备及示范工程项目列入省政府专项,获得120万元经费支持。省级水暖阀门检测中心已落户浙江新颖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标准也将由玉环县牵头组织制定。另外,由清港模具厂负责的阀芯制造攻关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农业方面,重点加强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和培育特色农业。文旦的深度开发上,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的以柠檬苦素为原料开发国家一类新药(治痔疮),完成临床前一系列试验,正向国家药品监督局申请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同样以柠檬苦素为原料开发的降血脂保健品――调脂顺肠胶囊已获得国家卫生部批准,开始小批量生产销售。文旦品种优化上,玉环柚脱毒良种工厂化育苗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千株无毒砧木可全部培育成第一代两个品系无毒母株,为建立母本园进行工厂化育苗完成了基础工作。海产品深加工上,玉环西泠冷冻厂和杭州商学院合作,相继开发了以养殖大黄鱼和美国红鱼为原料的”卤制大黄鱼“和”卤制红鱼“,获得浙江省农副产品金奖,市场供不应求。海山乡引进紫菜加工生产线,其生产的小包装”玉环岛“牌紫菜荣获省农博会优质奖。海水养殖上,浮式软体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在中鹿岛推广应用获得成功,去年经历了三次强台风洗礼,表现突出,显现了这种新式网箱的抗风浪优良特性。
2.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一是用信息电子技术改造制造工艺设备。2004年玉环着手研究开发阀门专机,制造出六工位的样机,并开始在试点单位运行。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方面,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装配和检测技术,凯凌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的摩托车制动器网络化智能检测装配生产线的研制,对传统的装配生产线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150万套提高到450万套,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在汽车配件厂又对燃油泵传感器总成智能装配检测生产线进行了研制。这些设备通过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二是推进电子信息在传统产品中的应用,即产品电子化。几年来,玉环县在汽摩产品的电子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重点扶持了电动转向系统、离合器电子控制装置和磁流变流体减振器项目,使玉环县在汽车电控技术方面的技术储备大大加强。在环保行业,经过几年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从原来的传统环保设备逐步向智能化的环保设备过渡。如中昌公司的污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净化集团的水厂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此外,中捷公司的微电脑控制缝纫机和苏泊尔的微电脑智能电饭煲等产品都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嫁接的结果。而企业也在产品电子化的过程中提升了产品档次,培养了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针对玉环县阀门行业管理基础薄弱、生产批量小品种多、面向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市场需求变化频繁等特点,开发了专门的ERP资源管理系统,集成了销售报价模拟、销售价格控制、客户产品编码管理和客户订单管理等15项功能,目前已在万达公司成功实施并验收。针对汽摩配产业,与浙江骆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联合开展汽摩配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研发,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还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积极开发”智能“型ERP项目,目前已在宏利和裕丰等公司组织实施。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1.建立以产品为载体的培育体系。为了有力促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国家级新产品进行大力扶持,对列入省级高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给予税收上三免两减半的政策奖励,有效激发了玉环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截至去年,玉环县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3个。2005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4项,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个,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51项,较上年增长37.8%。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以上新产品,有效地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玉环县2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额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22.9亿元,占产品销售额的61.8%,比上年增长55.8%。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2.以省级海洋高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海洋生化产业。为了加速海洋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和产业化,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支持关于开展虾类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二十余项,并获得重大成效,相继开发成功了甲壳素、虾青素、氨糖、类透明质酸等系列产品,并抓住以虾壳废弃物为原料的衍生物新产品开发这个关键环节,与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宁波大学、武汉大学合作开发高端产品,仅玉环海洋生化有限公司正在小批量生产和技术储备的就有25个新产品,其中类透明质酸壳聚糖等4个产品还申请了专利。去年,新开发的甲壳素衍生物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就有5个,占全县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的45%,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全年实现销售额超过3亿元,有90%以上的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玉环县雨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雨生红球藻诱变种1号的培养、虾青素提取的研究项目也进展顺利,为我国饲养业、食品、医药业提供优质的虾青素创出一条新路。浙江南洋药业的国家级一类新药――人工泪液开发,列入省级公开招标项目。立足玉环县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生化高新产业开始迅速壮大。
3.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突破口,鼓励企业向高技术领域延伸。以建设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契机,鼓励企业向高技术领域延伸,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迈进。去年,玉环积极开展基地创建,《玉环县汽摩配产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并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全省6个高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目前正按照规划要求着手实施,确定了6家骨干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骨干企业浙江骆氏集团实施的电流变液力悬挂装置项目,去年被立为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部分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实现为美国通用公司配套;骨干企业浙江双辉剑有限公司实施的DDZ-1型电动式动力转向柱总成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耀强空调公司生产的层叠式蒸发器制冷量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这些高技术项目的实施,为玉环县产业水平提升,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带来了希望。
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1.引导、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县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玉环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技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形成可支撑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对建立内部的研发机构逐步重视,并积极投资建设。中捷聘请世界顶尖专家担任企业的研发中心主任,三木公司把研发中心建到上海等。企业申请建立研发中心明显增多,目前玉环县拥有省、市、县三级研发中心31家,规模以上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技术部或技术科。为了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办研发机构,一批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的研发机构正陆续建成。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在浙江新颖公司组建了面向全行业的新颖水暖管道研发中心;依托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武汉理工大学分别设立了甲壳素研究开发联合实验室和金壳甲壳素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上海水产大学和杭州商学院设立了礁膜产业化实验室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中心。以玉环县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的玉环县海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这些研发机构的成立,为玉环县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全县31家研发中心的长期努力,已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各企业研发中心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仅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就有4项,开发新产品1000多项,申请专利200多项。其中11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9个国家级新产品,4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重点科研项目,31个省级新产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通过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聚集和形成了一支总数达190多人的专业科技队伍,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科技人员总数达119人,占62%。通过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增大了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科研装备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寻求更雄厚的技术智力支持。玉环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广泛与高校院所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科技合作,推动人才的”软性流动“,为玉环的技术创新寻求更雄厚的智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已先后同浙江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宁波大学等30多家高校广泛开展了以项目为基础的科技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玉环从2003年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的科技合作是围绕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次全方位科技合作,注重”三位一体“,使企业与学校、学校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可持续的”官、产、学、研“科技合作渠道。双方不仅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书“ ,编制科技合作手册,而且成立了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设立科技合作项目专项资金,开展优势学科对接等活动,多方位、全领域地开展科技合作活动,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科技合作新机制。其以项目为载体的科技合作,更是为玉环带来了丰富的智力流,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两年来,玉环县与武汉理工大学共签订了26项合作协议,合同标的金额超过4000万元。参与项目研究人员91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28人,博士16人,硕士8人。仅去年,武汉理工大学来玉环县开展科技交流达到300多人次,并有10余位专家教授被玉环县企业聘为长期企业顾问或董事,玉环县企业也先后有30多批次到武汉理工大学开展科技合作活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人才”软性流动“就建立起来了,并因此给玉环县企业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流和知识流,提升了玉环县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成熟,去年正式挂牌成立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形成了正常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深受企业好评,自发式合作机制正在形成。
在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的同时,去年,玉环又针对玉环县制造业装备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低下的现状,主动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目前已有2个项目成功对接,合作金额超过20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创新载体共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玉环县企业与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重型汽车研究所共建的5家创新载体被认定为市级共建创新载体。
3.创建信息化设计平台,提高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积极与软件推销商联系,组织专家对试点企业进行验收,根据试点情况组织召开了总结推介会,在全县二星级以上工业企业中推广,目前玉环县CAD示范企业已达31家,并逐步开始由单个企业示范应用转变为行业示范应用,系统性得到加强,优化了制造业的产品设计。二是加快省制造业信息化重大攻关项目的成果推广。凯凌集团开发的基于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设计平台是摩托车碟刹的专用设计平台,是省制造业信息化重大攻关项目,去年又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该设计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很短时间内设计出产品,同时又对已经设计好的产品进行优化,使产品设计时间节省2/3,设计成本降低2/3,设计成功率达到100%。目前着手实施的有骆氏实业、万邦等7家公司。三是开发特定产品的专用设计软件。为了提高家具产业的产品设计和虚拟展示能力,在大风范家具公司着手开展支持虚拟展示和客户定制的家具卖场销售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研发。该系统集成了户型三维虚拟场景生成、新欧式古典家具的建模、三维虚拟场景与家具模型的集成、家具虚拟展示和客户定制等功能,彻底突破了以往只能通过家具实体展示的限制,为商贸洽谈提供了便利,同时利用该平台可以进行家具的快速设计和优化,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产业化的同时,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还有像骆氏公司和金锋集团分别着手开发的液力悬置设计平台和汽车制动器设计平台都是专用的设计平台,这些专用设计平台的成功开发,将大大提高企业产品设计创新水平。
4.深化实施专利战略,加速企业自主创新。一是努力优化专利发展环境。应对玉环县专利发展新形势,积极开展调研,研究对策,拟订新的专利奖励办法,加大专利扶持力度。并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纳入镇乡考核体系,形成推动专利事业发展的合力。同时加强专利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全县专利机构达到4家。大力开展专利执法队伍建设,共有5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执法证,为进一步开展专利执法,加强专利权保护,营造良好的专利发展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优化专利发展环境,玉环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明显提升。去年专利申请量达780件,授权专利达405件,位列全省第9位。每万人拥有专利19.5件,位列全省第6位。其中发明专利公告数83件,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件,位列全省第8位,充分表明玉环县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在形成。其中部分发明专利亮点突出,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台州光辉自控有限公司去年开发的中央空调节能技术,集成了4项发明专利,空调节能率达到64%,得到省长三次批示,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产业化前景极为广阔。二是推进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培育专利示范企业,截至目前,玉环县已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县级专利示范企业13家和专利联系点企业12家,进一步夯实了全县专利事业的发展。通过专利示范企业培育,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台州方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专利战略,已拥有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形成了方向盘系列和汽车内饰系列的专利保护群,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确保了专利的排他性和独占性,产品已进入国际配套市场,在奔驰、宝马、VOLOV、通用等国际品牌上配套,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加强。
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1.努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科技社会化服务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主体。为此,玉环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搭建创新服务平台。玉环的科技中介机构刚刚起步,做得比较好的是玉环县经理人俱乐部。去年邀请专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培训讲师来玉环为企业讲课20多次,参加人数达5000人次。还开展了玉环县科技教育中心建设,并通过省科技厅评估,认定为省级星火学校(全台州只有3家)。一批涉及数控机床培训、机械设计、管理咨询的科技中介机构相继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环县的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2.引导成立行业服务机构,开展行业技术服务。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创新辐射面,弥补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力量的不足,玉环积极鼓励企业研发中心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为行业服务。依托于玉环新颖水暖器材研究所而成立的玉环新颖水暖器材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始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为整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成立了水暖阀门检测中心,并取得省质监局的行业检测授权,成为中心对外开展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目前共完成各级监督检查及企业委托检验超过2000批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受企业委托开发了新型环保材料――无铅青铜,并打破了欧美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环保技术壁垒。该项新型材料的应用推广,提升了我国水暖阀门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在新工艺应用方面,帮助10多家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篇10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效能;径向基神经网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个阶段是我国迈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新一轮稳态过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自主创新,因此,经济新常态下,研究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以来,我国陆续成立了七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是最早成立的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内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三个地区构建创新体系的经验具有典型借鉴意义。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创新驱动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军民融合的示范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示范区和中西部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为中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模式,创造经验。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经验借鉴对象,探索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
1创新体系效能及其评价
1.1创新体系效能的内涵效能的基本定义为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创新体系效能强调创新体系内部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资源的合理利用,创新机制的有效发挥,创新环境的友好营造。它与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效率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创新体系效能与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强调创新成果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能力,关注创新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绩效。创新体系效能强调系统内各个影响因素协同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创新和成果的产业化,因此创新体系效能注重体系建设的良性运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绩效。创新体系效能比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内涵更广,能更好的衡量创新体系建设的成效。第二,创新体系效能与创新体系效率。创新体系效率强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比例的改进,低投入和高产出代表较高的创新体系效率。创新体系效能强调创新过程协同互动,良性循环,而创新产出是衡量效能的标准之一,因此,与创新体系效率相比,创新体系效能包含的内容更多,能全面反映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
1.2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影响因素创新体系效能注重创新过程分析,创新产出是衡量效能的标准之一,因此创新体系效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知识创造。知识是创新的来源和基本要素,知识创造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区域内知识创造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创新体系知识资源的拥有程度,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造的主体,因此,主体数量,资金支持力度和知识创新成果等均能衡量地区知识创造的实力。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知识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因此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发企业的数量、技术创新成果和成果产业化程度是衡量它的主要因素。第三,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推广被采用的程度,技术扩散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驱动力,决定了创新体系的成熟程度。这个过程中中介机构是推动技术扩散的重要主体,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状况等都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第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上三个因素是创新体系效能发挥的必要过程和主要因素,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则是对以上三个过程的高度整合,它强调不同创新主体的协调互动,合作发展,它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影响创新体系效能的主要因素。
1.3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现实条件。图1是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评价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一级级指标,如表1、2、3、4所示,相应的一级指标评价由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
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效能评价
2.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和长株潭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及时有效性,用2013年度数据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四个地区包括地域范围不同,为了研究和比较分析的精确性,本文搜集的数据除了单位为百分比和定性数据以外,其它数据以人口为基础,进行了平均化处理。数据来源为三个方面:第一,基于直接获取数据进行处理后的数据,直接获取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度《国家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武汉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中国知识产权统计年报》、各省市《第二次R&D资源清查公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方网站统计信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网统计信息、张江高技术园区管理委员会统计信息等;第二,少量定性数据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和发放调查问卷搜集。笔者参与湖南省某高校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了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查研究,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纸质、邮件和电话三种形式,四个示范区累计问卷调查723份,收到回复的问卷调查557份,其中有效问卷调查结果为438份,根据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得到三个定性指标的数据,包括合作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度、合作创新成果对企业的适应性和合作对学研发展的促进程度;第三,部分数据采用研究对象所在行政区划市的数据。这种数据针对中关村、东湖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原因在于数据搜集的局限性、基础设施正的外部性以及制度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对应的指标是创新环境所对应的四级指标;第四,缺省的数据。由于数据涉及内容较广,极少量2013年的数据未能查到,本文根据前5年的趋势预测得到相应数据。
2.2评价方法选取径向基神经网络为评价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方法,为改进神经网络算法评价精度,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元件连接而成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网络,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和非线性关系的实现。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属前馈局部逼近型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给定的任意非线性映射,且具有较快收敛速度。
2.3评价结果利用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3年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计算评价,其中,输入层为表1~4中对应的三级指标,输出层分别为区域创新体系效能,一级指标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以及二级指标知识创造主体、创新资源、知识创造成果、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成果、技术扩散主体、技术转移程度、创新环境、合作创新投入和合作创新产出,根据四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各指标上下限划定分级标准,采用线性等距插值获取样本点,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指标具体得分值如表5所示。
3结论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长株潭地区创新体系效能较低,并且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值均比较低。长株潭示范区可以借鉴中关村、张江示范区的人才和资金吸引聚集政策,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和推动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学习东湖示范区规范和激励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改善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PatricR,CamlineH.1nnovasioninRegions:WhatDoesReallyMatter[J].ResearchPolicy,2005,34(8).
[2]Michael-Trippl,FranzT.DevelopingBiotechnologyClustersinNon-HighTechnologyRegions:TheCaseofAustria[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7,14(1).
[3]RevillaDJ,KieseM.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M].Mnster,2009.
[4]BroekelT,BuergerM,BrennerT.AnInvestigationofTheRelationBe⁃tweenCooperationandTheInnovativeSuccessofGermanRegions[D].PaperinEvolutionaryEconomicGeography,UtrechtUniversity,2010.
[5]柳卸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条件和关键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3,(1).
[6]柳卸林.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郭淡泊,雷家骕,张俊芳,彭勃.国家创新体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12,27(2).
[8]王元地,刘凤朝.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实现模式及中国路径[J].科学学研究,20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