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创新范文
时间:2023-03-19 06:0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政府行政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党的十也指出:“要坚持四个全面,深化行政改革,以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基本契机,切实做好提升行政效率的相关工作,为政府行政改革、职能转变、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以及行政效率相关单位通过充分的调研,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来一揽子解决方案,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第一,针对现阶段政府行政效率极其相关原因的研究。在此部分研究过程中,系统地总结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效率的基本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相关战略计划出台以及可行方案落实提供必要指导;第二,对优化行政效率过程中的政府作用进行探究,分析行政效率提升对各方带来的优势以及作用,进而提出其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化的紧迫性,为切实落实行政效率改革提供重要基础;第三,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导向思维作为核心指引,切实对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进行优化布局,并构建相关的评价体系,确保其执行的有效性。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可行对策依旧是现阶段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研究热点。为此,我们通过对政府行政效能的分析,探究现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行政效率提升的角度下提出公共管理创新优化的可行对策,为后续的优化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二、政府行政效率现状及其存在的可能问题
就现阶段的行政管理现状来看,其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行政机构比较繁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机关已经经过四次改革,但还是未能完全到位,机构行政职能交叉、重叠。第二,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各自分工不同,有时候一些事情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共同管理的。但我国目前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上是不会主动配合,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导致一些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很难处理。第三,审批程序复杂。效率的提升与简化审批程序息息相关,也是行政管理效率低的关键所在,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依旧有个别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办事不力。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多第四,具体行政工作人员的能力及其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复杂的公共管理体系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有较高的个人能力。同时,现阶段的公共管理经常出现业务交叉、多元化咨询、首访负责等相关事务,这些事务的出现不仅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本领域的业务知识能够熟悉掌握,还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业务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整体效应与一站式体验。然而,现阶段的培训体系还主要是在系统内部开展,对于联合业务以及其他范围外的业务知识涉猎不足,也缺乏必要的体系建设,进而无法从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上有所突破。
三、提升效率视角下的公共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对政府工作效率现状以及存在的可能问题与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我们需要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进行创新,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以十要求的深化改革为基础,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通过机构职能下放,形成上下一体的行政关系;通过机构职能重合部分的分离与规划,理清机构职责之间的责任边界,做到“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进而形成更高的效能,为后续的行政效率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3.2建立联合行政平台。行证效能来源于广泛地部门联合,执法需要联动、行政审批需要联动、政策制定与执行更需要联动。为此,部门间的联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在后续的行政管理创新过程中,“政府搭架,部门唱戏”要成为一种常态,进而构建更高平台,更多部门,更畅通道的多维联合行政体系,切实形成行政行为一体化与一站式模式。
3.3审批权力下放基层。机构整合要与权力下放相结合,以县(区)级政府为平台的行政机构是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同时也是行政效率最需要提升的。为此,在具体的行政效率提高构建过程中,将权利进行下放是一种有效模式。此外,我们应该注意权利与能力建设、人员编制等倾斜的一体性,避免只给任务,不给权利的畸形情况产生。
3.4增加基层职员培训强度。除了上文讨论的一系列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针对基层员工的基础行政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体系构建。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尤其是在连续行政、行政管理上下游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重点施为,切实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与办事效率。
四、总结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行政效率的要求有所提升,在较高的要求下,现阶段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急需在公共管理创新方面有所建树。为此,本文以提升行政效率为核心目的,以公共管理创新为基本方法,对具体行政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创新策略与具体的优化方案。
作者:贾鹏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讨论了经济增长实质,从效率角度将经济增长质量阐释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产量增长,而且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资料效率提高及消费品消费效果增长。Barro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很宽泛,指的是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受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健康状况、法律和秩序发展的程度以及收入不平等等。从国内研究来看,任保平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提高的结果。叶初升则认为,在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经济增长质量既不是狭义上的增长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也不是增长方式(结构)、增长稳定性(波动)、增长持续性(资源环境代价)等速度之外“量”的范畴中的增长问题,而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或“部分质变”。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增长质量涉及“质量”这一价值判断属性,因此,不同学者的定义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然而,虽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表述不同,但基本都将经济增长质量理解为一个“规范性”概念,体现出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收益角度考察经济增长的优劣。相比于经济增长数量仅仅将经济总量规模扩张作为关注的重点,经济增长质量则将经济增长引起的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代价也纳入考量,是实现除经济以外,社会、生态等更广泛领域的发展变化。作为从宏观上协调人类共处协作、具有社会管理特征的系统化大学问,公共管理是一种公共组织职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指向下,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行为。从公共管理的职能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来看,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公共管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载体和必要保障。首先,公共管理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类公共管理主体,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而规定基本任务和行为方向。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表现在确定管理框架及其制度、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调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再分配社会收入等方面,这些职能目标体现着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其次,市场失灵作为市场机制不可避免的弊端而广泛存在,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公共产品提供、生态环境治理等社会和生态环境领域,只有通过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和配置,才能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实现经济规范集约化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最后,公共管理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其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即在明确的公共管理目标指引及约束下,运用法律框架和组织工具,在全社会范围内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宏观社会效益,这体现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求推进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公共管理机制创新的经济基础和现实依据。首先,现实中经济增长质量相对于经济数量增长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单纯追求“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在外部性作用下产生高昂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非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导致只能依靠公共管理机制来纠正社会资源配置失效,但是,长期僵化的公共管理机制导致市场失灵基础上产生政府失灵,大大降低了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公共治理职能无法有效实现。其次,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主体多元化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导致各方利益开始博弈并互相斗争。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改变市场的混乱局面及无序状态,为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保障。
二、经济增长质量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
国外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公共服务”活动来溯及主体的,认为凡是“为追求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就是公共管理主体。梅戈特指出,“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公共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政府为核心、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组织系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基本属性决定了其作为公共管理首要主体以及公共管理核心的必然性。但是,单纯以政府为主体执行公共管理职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公共管理供给主体单一。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度转型期,而前期改革所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凸显,如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恶化、金融市场动荡、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均相当严重。社会公共事务范围的扩大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但目前公共管理职能的供给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全盘管理公共事务,而非政府组织、公民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作用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效能的发挥。第二,政府主体的管理方法陈旧。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管理方法已经超越了工具性的意义,其在达成政府管理目标、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仍表现出主观性强、强制性高、透明度低的特点,主要以“行政命令”方式采取审批、取缔、查封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在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公众意识逐渐觉醒,公众的利益追求更多体现在对社会发展及自身价值实现上,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实现对公众利益需求的满足。
(二)公共管理的理念
公共管理的理念体现着公共管理主体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原则,其在观念层面规范着主体行为取向。现阶段的公共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唯GDP论”。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普遍不惜以城乡失衡、地区失衡、产业失衡与贫富失衡等社会发展失衡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我国经济奇迹”。但是,过分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并将经济发展简化为GDP增长目标,形成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公共管理绩效、评价官员政绩的公共管理理念,忽视了公共管理中的社会福利分配、公共服务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经济增长质量目标。这种将GDP指标作为社会发展和官员政绩决定性指标的管理理念,导致经济走向粗放型、非均衡的状态。第二,无限政府理念。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受计划经济体制残留的影响,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相当普遍,个别政府官员更是本着“官本位”、“权本位”、“钱本位”、数量理念、管制理念的特征,将自己塑造成“全能政府”形象,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提供服务,公民无权向政府提出要求,更无法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提出意见。
(三)公共管理的体制
公共管理体制是多元管理主体以及它们组成的网络结构,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或承担管理责任的方式与方法。公共管理体制本质上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目标实现。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僵化落后的公共管理体制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第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强调的是在一个官僚制的组织体系下,遵从严格的从上到下的等级制,以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和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为前提。奥斯本和盖布勒曾指出: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第二,公共管理的政府供给与实际需求相错位。由于政府在提供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过程中享有特殊地位,而被管理者处于劣势,导致被管理者无权要求和选择管理者所提供的服务,公共管理的实际供给与其需求不相符合。自发的经济增长进程往往导致社会福利分配不均、生态环境退化等外部性成本,因此,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求公共管理供给服务于纠正社会、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引发的经济失衡,但政府却将更多的资源用于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经济增长进程。由于政府的公共管理供给与实际公共管理需求相错位,导致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低下,经济失衡状态长期难以扭转,经济增长质量难以提高。
(四)公共管理的模式
公共管理模式指的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方式以及政府对自身的管理方法。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模式主要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政府干预仍然占据公共管理主导地位。我国的政府组织机构都是按层级化设计的,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行政领导的指挥线路、行政信息的传递渠道以及行政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均具有规定性。而且,对契约、形式以及规则的重视是官僚制的基本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距离企业化政府、灵活政府、全民化政府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还相差甚远。例如,出于行政改革的需要,许多人将企业化政府(即将企业运作方式引入政府)简单看作官僚制政府的替代物,在企业化政府的运行过程中,滋生出诸多权力滥用现象。又如,灵活政府模式下设置的临时机构、雇佣临时人员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管理过程、责任感缺乏。
三、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公共管理创新机制
现有的公共管理机制在主体、理念、体制、模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公共组织机构在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过程中绩效不高、效率有限,进而导致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作用受限。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对现行的公共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一)公共管理主体创新
公共管理活动需要依靠一定的个体或组织来完成,主体创新就是由这些创新的个体或组织汇集而成的。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公共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不断扩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逐渐取代政治目标而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核心。因此,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应该从政府单独实施的结构变革为以政府为核心、各类公共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组织管理结构,实现社会共同治理。首先,要将公共管理供给主体扩展到非政府组织部门。政府管理应当主要涉及国家政治性事务、宏观经济性事务以及部分社会性事务,而其他部分职能可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从经济效果来看,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等非政府组织能够有效发挥基础资源的配置功能,节约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并且,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能够通过非政府的社会公益方式吸纳社会组织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管理,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通过公共管理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变革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范围。严格限制政府的统治职能,以社会利益和要求作为政府职能实现的参照体系,依据社会变量决定政府的结构、权力及运行方式,减少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的干涉,将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减小到最低限度。最后,加强非政府主体的公共管理职能。依靠人民共管、非政府组织协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最大限度地优化社会治理资源。例如,在经济发展带来的如气候变暖等环境负效应方面,通过与众多机构合作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环境治理,从而实现质量型经济发展。
(二)公共管理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必要前提,在质量型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理念要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全面发展转变。首先,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追求物质生产对人类生活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需求,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人的发展成为本质要求。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明确指出:发展是扩展人民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发展能够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而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因此,在追求社会公平发展的质量型经济增长阶段,公共管理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其次,从权制思维向服务思维过渡。在服务思维引导下,公共管理者应取代原有的命令型方式,从不服务、被动服务逐渐转向主动服务、质量服务,以服务于民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公共管理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统一于经济发展中。最后,从数量观念向质量观念转变。物质产品的总量增长只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而经济质量方面的拓展才是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共同选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公共管理者应改变以往只注重数量、规模的管理目标,设立增长质量、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型管理目标,通过对新目标的追求而更加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改善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的运行机制,其本质上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组织管理成本及政府运行成本等制度成本,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及利用。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在于:第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基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权力运行置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和竞争性参与中,通过竞争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经立论,在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国家可以利用人们对私利的追求,用平等交换、互通有无的市场管理机制,促进专业化和社会生产效益,达到国家财富的增值。第二,建立及完善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以经济结构、福利分配、环境治理等经济增长质量标准来衡量公共管理组织的绩效。要以社会需求为起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范式,将经济增长的目标重新扩展到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改变当前公共管理体制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计成本的管理方式,以新的全面标准评估公共管理绩效,不仅以经济增长作为考核基准,更要将社会福利分配、生态环境治理等内容作为公共服务收益纳入绩效考核。
(四)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篇3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容易发生变革与创新,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体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地方政府的变革不仅包括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变化,而且包括地方政府本身治理结构的变革;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微调,也有制度领域的深层变革;不仅包括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调整,还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不仅包括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调适,也包括政府权力的内部转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国地方政府改革潮流具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二战以后,西方主要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经历了建设福利国家的过程,政府公共开支逐年上升,最终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财政危机,财政危机是促使地方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对政府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90年代,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不满引起的合法性危机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改革势在必行。
全球化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同时加剧了地方政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的竞争,只有改革和创新才能增强地方政府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主动的自觉的行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是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刻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自英美率先进行了新公共管理改革后,这场改革迅速在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大陆推开,至今仍未结束。
有人将这次改革称为“重塑政府”、“政府再造”或“治道变革”,或曰以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并列举了改革的十项原则: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善于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重产出而不是只顾投入;顾客导向和服务意识;注重收益而不要浪费;重预防胜于治疗;更多协作与分权而不是加强集权;重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指令。新公共管理改革包涵了许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概念,而其共同的基本原则是参考、仿照私人部门的组织、运行和市场导向原则,以克服“(福利)国家失灵”和“公共管理失灵”的现象,但其做法和后果在各国大不一样。
篇4
目前我国区域间政府合作问题已引起国内公共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研究的重点还侧重在基本问题的厘清上。如学者们分别对区域间政府合作的动因、主要类型和模式,以及体制障碍、构建思路和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针对某一特定公共事业的具体研究相对薄弱。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区域内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合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毕竟公共事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基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理念,以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卫生管理为主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卫生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对于当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卫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体政府理念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专业化、结构性分化、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行效率,但是分工和专业化却带来公共服务中的碎片化和部门利己主义,从而引发公共部门对协调的需求。作为21世纪公共服务改革最具鲜明特征的整体政府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以增进公共价值H,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同利益方的通力合作,为公民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整体政府以合作的跨界性为核心特征,以实现跨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多元整合的组织结构、追求整体价值的文化理念为基础成为当代政府管理的一个新模式,是西方基于对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而形成的新型政府管理理论。
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而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现代治理的社会活动。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_定区域内多个经济主体互动影响进一步加深,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协同处理跨界问题成为普遍的选择,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治理形态。区域公共管理要求政府打破行政区划的刚性桎梏摒弃狭隘的行政区行政的种种制度缺失,建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视野下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框架。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以城市圈(群)为主要形式,为了实现区域的整体利益,构建城市圈(群)间的政府合作机制是关键。整体政府为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
二、卫生一体化及其现实意义
卫生一体化是整合特定区域内各地区、各层级、各部门的所有卫生资源,围绕卫生服务提供的连续性、通畅性和协作性的卫生体系目标实现,而设计一系列有关卫生服务筹资、管理、组织、提供等方面的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健康产出、增进卫生系统绩效1保障区域卫生一体化发展的一种卫生改革模式。
卫生一体化不是卫生体系某一层面的一体化,而是一个区域内整个卫生体系的一体化,是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概念。首先,卫生一体化在宏观层面体现为卫生体系功能的一体化,是卫生系统运行过程中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能活动间的协调。其次,卫生一体化在中观层面表现为组织机构的一体化,通过组织机构间、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合作达成。再次,卫生一体化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连续的、协调的卫生服务提供,是最终个体层面的患者服务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具体体现在患者接受不同类型、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卫生服务时,服务间的协调和无缝隙,也即医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等不同卫生服务间的有机衔接;基层医疗机构、二级、三级医院等不同层级卫生服务机构间服务的各尽其责又通力合作;个体在接受分属公立、私立、第三部门这些不同部门组织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时服务的连贯、通畅。卫生一体化实际上是通过宏观层面功能的一体化,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层级卫生机构的资源,通过卫生组织和医务人员间的协作,最终实现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过程。
卫生一体化是修复卫生服务碎片化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理想策略w,能缓解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减少管理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因而成为各国卫生改革的核心内容nw4],也是未来卫生改革的一大趋势气。
三、卫生一体化需要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一)我国传统的行政区行政对卫生一体化的制约
近些年,我国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各种城市圈层出不穷,这些城市圈的出现一方面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卫生一体化的发展;另_方面也对政府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传统的行政区行政以条块分割为特点,有明确的地方政府行政管辖区域限制。尽管这种封闭式的行政区行政管理模式与我国的条块经济管理体制结合,曾取得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的良好治理绩效D6],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圈的出现却使得诸如异地就医之类的公共问题具有了跨行政区域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与政府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产生矛盾。这种单个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困境迫使区域内政府间加强合作,通过消除行政区域的政策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来实现社会发展上的互惠共荣。
(二)目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体系的局限
目前的卫生行政管理体系仍沿用我国政府传统的垂直和水平双重管理模式,水平管理体系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其所属各职能部门间是平级关系,分别对当地政府负责垂直管理体系是由部门领导负责制定和颁布相关规章制度,由中央到地方形成层层管辖的上下级关系,下级部门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对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容易陷入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之中。而且,卫生部名义上拥有和省政府同样的等级,但是管理省级卫生领域官员的权力却在省政府手中™这种人事权的分割也容易带来地方政府忽视整体利益维护的问题。
具体而言,省卫生厅受卫生部的领导,负责本省卫生事业发展的全面规划,但其下属的各市级地方政府卫生管理部门也有制定本市卫生规划的权力,由于省和市优先发展权有时无法统一,甚至产生整体利益和部门利益矛盾,容易造成地方政策与省级政策导向冲突问题。而农村处于垂直管理体系的最下层,比城市经历更多的上级主管部门,面临的冲突可能更多。同样,水平管理体系中同级卫生管理部门间也可能由于利益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增加部门间的冲突,而且水平管理体系权力的分散还容易增加部门间协作的成本。以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为例,我国三大医保分属同层级不同的部门管理:职工医保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医保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又由民政部门管理,政策间要衔接并轨,需要多部门的协作。而且,处于同级水平管理体系中的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间也缺乏横向联系的通道,使管理链在同层级断裂,不利于资源在同层级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卫生部门本来就是资源依赖型、缺乏资源产出的部门n8],我国卫生管理中的这种格局不利于有限卫生资源的配置,以及区域卫生一体化的发展。
为了满足区域卫生一体化发展需要,提高卫生部门治理水平,提升卫生系统绩效,必须进行区域卫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在卫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政府的职能和定位,妥善处理好相关关系,建立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和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多元整合的卫生组织结构,从而有效地推动卫生一体化的运行,确保整体价值的文化理念在卫生管理中实现。
四、卫生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
那么如何确保卫生领域地方政府间和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昵?相关运行机制的建立是关键,根据目前我国各地卫生一体化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卫生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如下运行机制。
(一)区域卫生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
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资源形成是卫生体系的一大功能卫生服务的提供建立在卫生资源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卫生组织的运作实现(见下图),卫生体系的另外两大功能一管理和筹资是连接资源、组织、服务提供的桥梁。由上述的卫生体系框架可以看出,卫生资源是卫生体系功能实现的基础,是联系各地区、各部门、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纽带。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卫生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各地区、部门、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可能各自为政,医疗卫生资源不能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难免会重复配置,从而导致卫生服务的提供最终呈零乱、碎片状态。因此,卫生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在卫生资源配置与管理上做到统这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建立联盟。其次,在卫生资源的使用上做到共享,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如果能够形成一张相互联系的网络,那么提供的卫生服务做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无缝隙对接才有可能实现。这张网络的形成依赖于信息资源特别是患者健康信息网络的建立,目前我国还缺乏相关信息库的建设。因而,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信息收集中的作用,建立网络连接共享信息,是当前实现区域卫生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关键。
(二)区域政府组织、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协调与协作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但是各专业和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仍然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不同服务机构间的相互联系成为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关键,卫生一体化可从政策层面解决专业分化所带来的卫生服务碎片化问题。卫生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依托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那么资源如何整合共享昵?合作、协调、协作机制的建立也许是其中最好的粘合剂。合作是在独立的机构间达成有限的协议,协调是独立机构间通过协议的形式采取联合行动,协作是通过制定结构、程序和技能弥补组织机构间、人员间的不同1这三种机制都有助于建立伙伴关系。
在不同医疗卫生组织机构间构建合作、协调、协作关系是实现卫生一体化的最佳工具策略。卫生一体化体现为最终卫生服务的一体化,需要宏观层面的功能一体化、中观层面的组织机构一体化为基础。因此,建立地方政府机构间、医疗卫生组织机构间、医务人员间的合作、协调、协作机制是一体化实现的关键。建立的合作、协调与协作机制可以是实质性的也可以是虚拟性的,实质性的地方政府间合作、协调与协作关系的构建可以通过成立一个卫生一体化工作指导小组实现;虚拟性的合作、协调与协作关系构建可以通过政府间签署协议、定期召开高层会议实现。同样,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协调与协作关系构建既可以通过机构合并实现,也可以通过形成协议或形成战略联盟达成。医务人员间的合作、协调与协作关系构建既可以通过组建跨专业团队,也可以通过临时性不同专业的人员一起工作实现。
(三)有效的区域卫生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
区域卫生一体化的实现依赖于区域内卫生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医疗机构合作、协调与协作,但是我国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推动和规范卫生一体化的进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仅在各地区存在不均衡,地区内也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在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规模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质量上良莠不齐,大量优秀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相对缺乏,农村地区则更为贫乏。要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卫生一体化,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卫生资源的共享,促成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落后地区、贫困地区的流动。
新医改后,我国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卫生投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移,改变了原来重医疗轻预防保健的倾向;也正在通过制度建设促使人民群众在卫生服务利用上改变原来过多占用大医院资源的现象。但是因为相关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中,医疗卫生机构还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卫生机构间合作、协调、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特别是使得拥有优质卫生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与其他机构实现资源共享的动力。此外,因缺乏专门的协调部门或牵头部门,使得卫生一体化工作不能常态化。目前我国开展卫生一体化实践的一些地区只是将卫生一体化工作融入其它工作中实施,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卫生一体化的有序进行。为此,应在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中建立目标责任制,借助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励约束相关组织、人员的行为,这对于推动区域卫生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十分必要。
(四)区域卫生一体化实施的长效机制
卫生一体化是整个卫生体系的_体化,是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在我国卫生体系碎片化特征明显的现阶段要实现卫生服务一体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建立卫生一体化实施的长效机制,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落实,以保证制度的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卫生一体化探索还是分散性的,有的侧重于在乡村建立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有的侧重于从筹资上建立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有的侧重于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的具体内容现已在不同地区进行试点,但没有全面铺开,要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卫生服务一体化网络需要综合这些措施,需要围绕卫生体系功能的一体化、组织机构的一体化、卫生服务的一体化分阶段、分步骤地逐层落实。而且,长效机制的建立还有赖于将卫生一体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程序严密、执行顺畅的区域卫生一体化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卫生一体化的有序进行。
(五)有效的区域卫生一体化评估机制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可以考察政策过程各阶段、各环节的运行状况,对政策产出和政策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从而判断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以决定政策是终结、调整还是继续。建立有效的卫生一体化政策评估机制,有利于及时掌握卫生一体化实施现状,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及时修正政策、完善政策,以使一体化政策目标顺利达成。政策的评估需要有效的信息、科学的评估工具、实施评估的制度和人员机构。因此,卫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围绕卫生一体化工作设立相应的一体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建立卫生_体化政策评估制度,组建评估机构或团队。具体可在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有效的卫生一体化政策运行状况信息收集系统,由主管部门及时将收集的信息汇集,聘请专业机构或专家学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由此形成一个由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学者、公众等多方参与的卫生一体化评估体系。有效评估机制的建立便于及时发现政策的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卫生一体化政策的执行不偏离预期的轨道,保障一体化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篇5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近年来,具体的公共管理措施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占比呈现增长趋势,导致公共管理的环境因素和时空背景产生一定改变。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对大数据资源的管理、使用和调度具有明显优势,可由此推进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与此同时,大数据具有一定的繁杂性、不确定性、技术性等特点,为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各级各类公共管理主体需要强化大数据意识,建立有序的协作关系,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1大数据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内涵及意义
1.1内涵
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界定和共识,从其内涵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应用的数据量庞大。大数据分析是数据分析的一种,但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数据分析,是基于大数据下的海量信息分析,最明显的特征为衡量数据的单位从TB提升至PB并快速迈向ZB的量级,数据分析总量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整个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数据信息体量比较大,无法估量。②储存和提取渠道及应用方式多样,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应用的复杂性。大数据时代海量的网页、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分析应用上比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数据信息要复杂得多。③数据处理速度快。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产生快速是大数据本身的属性。其中,对信息数据处理的快速性体现在数据储存、导入、分析等技术上,目的在于及时通过大数据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以保证相应预测、决策的实效性。
1.2意义
往往大数据的价值都隐藏在海量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提取和分析,从而利用可视化技术呈现其价值。大数据在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最大的价值之一是预测价值,主要是集合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式匹配数据处理技术,进而明确数据中潜藏的趋势及模式。通过预测分析可以推断和预测特定人群甚至个人的行为。例如:在公共管理中需要切实解决和平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教育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择校热”就是较为直观的体现,相应的考生及家长会通过表面信息如学校占地、学校基础设施以及升学率等作为择校的依据,并没有从实质上分析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内涵、教学质量等。这样的考量显然不能客观反映出学校的教书育人水平,并不可取。而对于学生及家长盲目择校的行为给社会公共管理在平衡教育资源的工作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形成一些学校招生超限而一些学校名额未满的局面,使当地教育的发展失衡。因此,大数据下的公共管理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择校行为进行预测,利用更科学精确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加以有效管控,实现更优的教育资源分配,继而促进公共管理中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
2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2.1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大数据的应用
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无疑是发展与应用的核心要素。而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囊括一身的大数据应用更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极大需求。从大数据应用的3个环节即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来看,涉及数据的全面采集、精确筛选、科学转换和有效整合,只有具备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从中发掘信息和规律。同时这也是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必须重点研究和考量的要素,因此大数据技术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工作者均为政府管理人员,均没有过硬的大数据技术背景。他们的职业素养更多偏向于管理领域,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并不擅长。同时,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并没有根据大数据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引进或者培养相应的大数据技术人才。所以,造成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专业技术人才上形成一定的空缺,影响了具体的大数据应用。
2.2各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对数据信息整合形成一定阻碍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即是有效利用庞大的数据信息来提高相应的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且达到高度精准化的服务与管理。而数据本身如果不能有效应用则会失去实际意义。目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创新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由于“信息孤岛”现象存在,对大数据整合并有效利用公共管理形成阻碍。一方面,源于各部门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关系不够紧密,几乎形成一定程度上“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兼容不畅,从而加剧了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信息孤岛”效应。另一方面,传统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是根据业务流程管理和服务系统建立的,导致电子政务信息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相互沟通和分享,继而对各部门间的信息整合形成较大的阻碍。
2.3大数据意识薄弱
由于大数据技术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以至于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及国民在大数据意识上均较为薄弱。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部门人员大多不具备大数据意识,导致他们在各自的决策和管理时仍然依赖传统的惯性思维和过往经验,让具体的决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很难保证相应的决策精确性。如果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科学先进的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提高决策管理的效率、精准度和客观性。实际上,我国政府的数据收集手段并不欠缺,但公共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并不具备通过数据协助决策管理素养培养的能力,大数据意识亟待提高。
2.4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呈井喷式增长。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大量出现,且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极速性和难控性,让大数据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涉及的保密数据、隐私数据等越来越多,相应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国防军事机密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面临着剧烈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再加上政府部门在数据信息资源上具有比较强势的调度和使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公众在此背景下并无实质的隐私。因此,相应的数据占有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在大数据纷繁的背景下有可能成为最大的信息隐私泄露者。在实际的公共管理中,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妥善解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3公共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对策
3.1加强公共管理中大数据技术队伍的建设
根据大数据特点及其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将由具体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科学管理来综合决定。因此,建立和培养一支具备大数据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是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要求,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着手建设。①内部建设的角度。仔细分析公共管理中大数据技术工作所需的知识理论体系,并科学规划如管理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培养,继而有力加大队伍内部建设力度。②外部引入的角度。利用引入、整合等多手段、多途径来有效扩大公共管理中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队伍规模,从而逐步壮大具备大数据分析素养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③学习和深造的角度。大数据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当建立具体的“再学习”制度,通过外出交流学习以及组织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制度。3.2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建设对于信息共享局面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在公共管理部门与公民共享数据信息的层面。以往人们对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处于一种模糊甚至不知情的状态,而相应部门所占有的数据信息资源某种意义上属于公共资源,对公民了解与自身生活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公共管理部门与公民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中应该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信息,除去涉及国家安全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相关部门都应积极公开,从而实现大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共享。其二,针对公共管理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间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能够促进大数据资源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打破“数据碎片”“各自为战”和“信息孤岛”局面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发挥出大数据在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在这样的数据信息共享格局下,社会对公共管理的监督能得到相应提升,同时公共管理工作的效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3.3加强大数据思维意识建设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门通常注重收集信息,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在收集原始信息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大数据思维意识建设。学会在决策和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利用大数据优势提高工作质效的能力。大数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交往网络化和信息资源数字化两个方面,相关的公共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适应和有效融入,并利用大数据意识切实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建设。这也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全球信息化发展态势的必要条件,同时更是贯彻实行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提升管理质量、健全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管理思维存在一定的保守、主观、片面、不确定等因素,已经不适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应从思想意识上改进和变革。
3.4建立健全与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安全问题是贯穿大数据应用发展始终的核心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中,首先要解决好信息安全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需要切实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力度。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公共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据有效统计,我国80%左右的网络用户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保护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变得十分紧迫。另外,也需要及时出台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存储、信息加工和产权归属等各层面的法律,尽可能建立适用于我国数据应用的法律体系。具体如相关部门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有义务先行告知用户相关信息应用情况,让用户能够切实保障自己的知情权;而在实际应用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整合及应用,严禁侵犯隐私甚至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而让公共管理中的数据应用在信息安全上得到相应保障。
4结语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数据井喷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相应的公共管理模式需要从专业人才建设、大数据意识、法律法规建设和数据共享等层面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决策管理客观、准确、全面、高效、智慧,从根本上实现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费保升,方海,等.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2]刘奥.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8(1).
[3]张玉龙.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篇6
长期以来,对于绩效管理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管理路径都是定位于效率取向的,而实践中效率与公共性的割裂导致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片面性和偏颇性,因为经济效益仅仅是政府有效性的一个维度。社会的和政治的影响,具体的政策措施带来的可能对公众日常生活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事实上,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远远超越了节约财政和改进服务的意义。[6]过分强调经济效益或过分强调社会和政治价值都是片面的。公共价值的主张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个片面性。通过与其他已有公共管理模式相比较,公共价值管理的基本主张是关注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推行网络治理、重新定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全面应对效率、责任与公平问题。[7]这些主张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始得到推广实践。如英国BBC广播公司于2004年公布“建构公共价值”宣言,并根据公共价值制定了一套绩效评估制度[8];美国学者根据公共价值的变迁重塑科罗拉多州水法[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官员利用公共价值理论分析开展公共投资回报率研究等[6]。将公共价值理论应用于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采购是一项特殊的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公共性的根本特征赋予其与私人采购和纯粹经济行为不一样的涵义,采购规模和采购数量的增长是政府采购绩效的一个方面,不是绩效的全部内容,同样,节支率也不应该成为衡量政府采购绩效的唯一指标,“豪华采购”、“天价采购”完成的是财政支出任务,而政府采购的公共价值却在这样的绩效追求中异化。因此,采用常规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认知判断来分析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并不科学。用新的范式思考政府行为、政策制定和服务供给能为公共管理者带来重要的启示。目前主要存在几种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传统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共价值管理模式等。国外有学者总结这几种公共管理模式的特点,对比分析其区别如下: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下,公共利益由政治家或专家定义,政府通过对投入的成本和资源进行管理以及自上而下的责任实现模式来实现绩效目标,对利益的调节寄希望于层级制以及专业化的自动调节。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私人部门和公有机构都能够表达偏好,公共利益是个体偏好的集合,由“顾客”选择决定公共利益的实现,通过对投入和产出进行管理以及自上而下和由内而外的责任实现模式来实现绩效目标。而公共价值管理模式界定公共利益是个体和公共的偏好,这种偏好能够通过共同协商得以明确,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绩效目标是多元的,包括服务产出、满意度、结果、信任和合法性等,在实用主义主导下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绩效目标,监管政府的公民、作为使用者的顾客、作为投资人的纳税人对绩效目标的实现共同起作用。由此可见,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下对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绩效管理更多的是解决效率、速度以及投入产出的比率等问题。而公共价值管理模式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并不只是以顾客为导向,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群体组织及企业均能表达集体偏好,政府通过保障服务质量,对公民或组织的偏好、授权和信任作出回应,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与顾客、公民、重大利益相关者多层面和多元化的合作,创造公共价值。在这种模式下的绩效管理更为重视的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对目标的完成,更多的是解决价值链的实现。在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当中,处于价值网络的不仅包括供应商(企业)、采购机构,还包括采购人、政府财政部门、采购管理监督机构、公众。让公共性回归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以单向价值创造过程的价值链延伸到整个管理系统的价值网络,沿着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走向,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可以设定三个方向:提升企业竞争价值的管理、提升价值链价值的管理和提升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平台价值的管理。顺着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脉络,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人、采购机构、供应商、公众都会成为价值网络中的一员,选择彼此协同合作、共赢共生、共同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交付,这将是大势所趋。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不仅包括公共价值运行的机制呈现,更体现了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建构和价值链的实现。第一,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的绩效必须符合公共价值的要求。在传统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中,关注节支率、关注合法合规、关注采购数量和质量的达标成为主要绩效要求。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把公共价值作为判断绩效结果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第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以政府采购绩效的价值建构为基础。公共价值运行机制贯穿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公共价值的表达和最终实现。第三,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关注公共价值的变迁,整个绩效管理系统能随时面对变化中的公共价值信息做出调整和回应。第四,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有能力的组织运行和合法的运行环境,在价值建构的基础上,达到公共价值最大化。第五,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得到广泛的内外部支持,这是一个包含采购主体、评标专家、监督机构、机构和公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的过程。
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创新的思考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不是简单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评估一种交易行为。莫尔的价值链图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一是价值的取得不仅取决于组织的行为、过程和目标控制的科学管理,也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要重视合作伙伴的共同作用,公共价值只有通过合作生产才能形成;二是客户满意度取向取代了效率取向。政府采购不同于市场采购,与其他政府职能性的行政管理活动也不一样,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与公共价值二者之间的对应点。(一)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基于对实践中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实际问题的反思,从公共价值角度对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进行思考,本文尝试建构一个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模型(PublicValue-basedGovernmentProcurementPerformanceManagementModel)(如图2所示)。图2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架构提升政府采购价值,首先要体现和完善政府采购本身的公共价值。政府采购的实施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其职能本身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公共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公众的需要是公共价值存在的主观依据。政府采购强烈的目的性正是其自身作为公共价值主体的自觉意识,在这一内在尺度的指导下,政府采购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需要流程、方式的设计,需要第三方委托和监督评判,以确保在政府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公共价值的实现而服务,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运行不使公共价值流失或被个人利益侵蚀。政府采购中针对违规的严厉惩罚措施、确定公开招投标的采购方式和专家评审、集中采购目录的审定,这些内容都是政府采购自身公共价值意识的行动表达,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实现公共价值。提升绩效管理的价值,一方面,要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和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改革这根主线,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贯穿政府采购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约束,合理确定政府采购目标,减少政府采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要围绕公共价值的实现,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测量政府采购各项绩效指标,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采购绩效。此外,要从技术层面打破地域界限,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减少行政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将公共价值的实现落地。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将各个参与主体纳入进来,既包括政府采购权力主体,也包括私人机构和公众,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形成统一多元的利益表达。在政府采购的各参与方的价值关系中,政府代表的是公共的利益,供应商代表的是私有者的利益,政府采购的实践活动是连接公共价值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给政府购买权力带来了自主运行的空间,私有者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采购的公共价值经常被湮没甚至被扭曲。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以公共权力为后盾,能够保障竞争自由但又维护公共秩序,从而避免因私有者利益而使公共利益被破坏最终使私有者利益也无从实现的双输的结果。(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是一个价值理念和公共权力、绩效目标和实现机制、根本原则和路径选择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通过什么样的实现机制,是政府采购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的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政府采购实行分级管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同一部政府采购法的指导下,建立各自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原则和要求对中央和地方具有统一的约束力。地方可以按照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各地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既有中央对地方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也有地方对中央自下而上的微观促进。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引导来实现。绩效目标的实现和绩效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赖于政府采购各相关方对政府采购政策目标认同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政府对公共利益和集体偏好的集中与引导,以及这种集中和引导所创造的采购环境。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要传递被引导的公众偏好,而这种判断需要来自包括政府官员、利益相关方和公众多方参与协商才能做出。[10]因此,要为公众建立完善而广泛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表达的渠道,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就无法实现集体偏好的收集,没有对来自集体偏好的分析,也就无从吸引公众的参与,对公众偏好的研究和主导也将失去根本。(三)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协同管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政府要在履行权力、发挥职能的过程中,在和社会、市场、公众的协作关系中,找准定位,协同合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社会分化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和需求出现多元化,因而必然使公众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表达,政府职能也随之由管理逐渐向服务转变,“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契约代替了层级”,[11]管理的绩效不仅依赖制度的控制、方法技术的运用,还依赖于政府的跨界协作能力。从政府采购的委托关系来看,所涉及的关系人有:纳税人、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各级采购单位、直接采购人、供应商、招标公司、评标专家。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关联范围广泛,不同的采购领域、不同的项目又使得政府与社会各行业领域、公众之间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上,许多地方性基本项目的采购得到中央支持。可见,采购项目执行需要超越组织、部门、层级的合作与协调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不应该是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线管理,而应该是多方参与、多方合作的协调管理。(四)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优化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是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指标体系的建构是绩效评估的关键性工作,其科学性如何,将直接决定着绩效评估的结果。近年来,采购部门提出“绿色采购”、“电子采购”、“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电子评标”等采购理念,体现了生态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有的已在采购中被明确要求执行,由此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绩效考核指标发生了调整,也正在进一步探索完善,这将促进政府采购绩效考核指标的进一步优化。优化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从政府采购的实际出发,遵循政府绩效管理的规律,充分考虑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性,以系统思维进行全面的关联性思考,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针对货物和服务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重点考察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围绕政府采购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绩效指标的价值指引与激励功能,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4个维度,构建政府采购绩效的宏观指标。在微观层面上,需从整个采购项目周期的全过程的绩效评估来考虑,评估包括项目立项、预算、招投标、采购结果验收、采购资金支付、采购结果使用满意度、采购过程监督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级次的量化的绩效指标,不能定量的指标需要进行恰当的定性处理。在微观指标确定之后,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及分值。优化后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指标体系建立后,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政府采购绩效评估。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现场管理;管理创新;后期施工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peed up the pace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rket competition can be said to be more and more intense, each construction units and enterprise in order to be in so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bette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whol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inal engineering project total goal, the final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wor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ter-period management work on some of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study.
Key words: the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Lat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的持续加快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业的发展主要借助的是社会环境下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在这些对于建筑业有利的条件都相对减弱的情况下,整个建筑行业要想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就必须从自身管理工作抓起,只有这样,才会使建筑行业拥有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这样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一.目前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现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为了节省人员的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的话就造成了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起了部分管理人员要身兼数职的现象,如果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2.管理制度不足
近年来,各级建筑行业部门都加强了管理,中央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而这些相关的管理制度也都是由国内最知名的建筑行业专家共同研究的。但是这些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等下发到各级管理单位之后,就变成了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的实际作用,充其量也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已,除了这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这些管理制度在建筑行业难以深入,是现行建筑管理行业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3.技术的创新存在很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已经逐步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体制。现在在建筑施工上还存在的主要是生产和技术创新出现了脱节的现象。由于市场不完善,看重的是经营和利润,而忽视了生产,因此搞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始终得不到改善,迫使一些技术人员另谋职业。加上创新的资金投入不够,科技投入量也不够,这严重的制约了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产业的升级处在滞缓的状态。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1)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的管理要求。为了将整个施工生产活动协调好,施工现场的很多要素都要坚决的服从统一的管理,只有这样的话,才能真正的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最终建立起科学的现场作业秩序。
(2)经济效益的原则:现在很多施工现场管理只抓进度和质量,而忽略了成本和市场,因此一定要克服这种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单纯的生产观。项目部应该多考虑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在生产经营的时候,精打细算,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杜绝一切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2.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材料关没有把好。现在的投机倒把的人很多,伪劣的产品也很多,有很多没有取得任何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商,所生产的质量多半不合格,有的甚至是属于极其劣质的,而且有些建筑材料商即使有生产许可证及相关证书,也有很多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质量根本就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市场上面比比皆是。在选购材料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现场的材料、配件和在订货前的样品不一样,让消费者或者建筑单位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2)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现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有重质量、轻安全、中标等现象的问题发生,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以后,可能会出现经费不足,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来购置生产中安全管理所必须的一些器械、设备及宣传资料等,这样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施工现场无法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可能性。在生产或者进行施工时,由于有的工人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法律的概念薄弱,会在进行有的项目时进行违章操作,而且很多的企业单位对于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虽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但是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者施工现场中的每一个工人的身上,工人的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这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工程正在进行人工挖空桩施工,因为下雨而暂时停工,雨停了以后,工人们又返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施工,不一会,又下了一阵雨,大部分工人停止施工返回到了宿舍休息,其中有两个桩孔因为地质情况比较特殊仍然需要继续施工,而就在此时,由于配电箱进线端电线没有穿管保护,而被箱体割破了绝缘层,造成了电箱外壳、提升机械以及钢丝绳、吊桶带电。工人江某几个人在没有进行任何检查的情况下,习惯性的按照以往的正常情况准备施工,当他触及带点的吊桶时,遭到了强烈的电击,后经过抢救无效死亡。试想,如果江某几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施工之前先认真检查,就肯定能避免这场惨剧。
(3)建筑施工的现场对于重大的危险源认识严重缺乏。重大的危险源指的就是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而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者薄弱的环节。案例:某建筑工地内有一条10KV架空线路经东西方向穿过,高压线距离地面的高度约7米左右,当完成土方回填以后,架空线路距离地面净空只剩下5.6米了,在此期间施工单位曾多次要求建筑单位尽快迁移,但始终未得到解决,而施工单位也就一直违章在高压架空线下方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冒险施工、事故发生当时,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12名民工,将6米长的钢筋笼放入桩孔时,由于顶部钢筋距离高压线过近,而产生了电弧,11名民工被当场击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三.施工管理的创新
1.提高整个建筑施工队伍全员的文明施工意识
俗话说,意识的能动性不可忽视,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促进文明施工,全面提高整个建筑施工队伍的现场管理意识。很多优秀施工企业家对抓好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共识,提倡要把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转化成全过程、全方位施工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凝聚群体的导向行为,对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要是一个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对施工时抓好现场管理不是很重视,那么根本不可能把施工现场管理搞好。因此,要在施工中不断的对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进行培养,意识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是在整个实践中早就被证明了的。
2.培养一批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
项目管理队伍包括的管理者很多,有高层、中层、基层、职能、项目经理等人员,管理阶层不仅是相应的项目管理执行的人,还是同一层次的决策的人,决策者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未来和前途,说的更直接点,就是影响着整个企业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为施工现场的管理提供很多的优秀管理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着这样的管理队伍,能直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所以,企业应该建立规划性的培训,规划性的重点是对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理念的培养,将这支队伍用到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去,将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
3.合理的配制施工的资源
在施工的现场合理的配置施工资源,能使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得到最佳的组合,从而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的需求量在变化,在配制资源的时候要根据进度编制进场的计划,还要根据材料的用量进行材料储备,做到人、机、料统一协调。
四.后期的施工设施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进入到装修阶段,就是所谓的后期施工管理,在这个阶段,人员杂,工种多,用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维护比较难。因此,在后期管理的时候,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1.加强总体的协调
先对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管理组织,以便方便进行统一的指挥。大力的推行施工总承包,这样的话,凡是进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应该由总承包企业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协调小组,全权负责现场安全生产协调管理的责任。
2.强化安全监控
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监督、检查和控制,确保能及时的制止违章行为,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现场的有序施工及安全施工,要是有条件的承包商,也可以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安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在真正的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切实的站在企业生存的发展高度上来认识工程质量,多建好的工程,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企业,从而拓宽市场,赢得市场,以便于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必须随时做好准备,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黄建军.如何搞好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6,7,32(14)
[2]史向东.工程现场管理制度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6)
[3]夏书章.对现代公共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J],河南社会科学,2005,(3)
[4]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条件下,根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研究并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改进、改造,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达到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过程。总体来看,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基础。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就必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要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把政府和社会纳入到同一价值体系中,并发展为一种集体行动意识,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完成协同治理的社会发展目标。
(二)创新社会管理法制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应当不断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社会规则,明确各方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边界。从政府来说,主要包括各个层面管理上的总体制度的设计和改革。从公民来说,需要以制度化方式确立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
(三)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社会管理手段上的创新,面临着制度推行、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组织变革等难题,都将产生“执行”上的障碍和瓶颈,而问题的核心却不仅仅是管理思想的本身,更多的是如何落实执行管理思想的问题。这些工作单纯靠人、靠思想都是很难实现的,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有效解决信息难以互通、责任难以落实、统计难以进行、制度难以维系、执行难以保障等等社会管理问题。
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民生领域有广阔空间,以信息资源的应用推动民生服务高效方便,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服务领域方面,除社会和经济领域以外,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劳动就业、法律等领域都能够应用电子公共服务。不断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应用范围,可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全方位融合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使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进社区、到家庭、惠民生。其次,在服务方式的方面,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创新了政民之间信息交互方式,达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时性和信息采集、处理的电子化等。
(二)提高行政效能
社会治理的效率理念要求政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首先,在政府办事效率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能够优化和扩展政府部门的业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服务方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快速传输信息,可以通过无纸远程办公方式,提高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反馈速度。其次,在政府治理成本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政府治理的成本。一方面为政府管理减少冗余环节,降低人力、资金、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政府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了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了政府的有效运作。
(三)实现“善治”目标
当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首要方向和目标,就是把社会、政府、企业、公众视作平等契约主体,使用信息技术达成各方的交流与互动。第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条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各类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可以公开,公民还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反馈。第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政府拥有大量信息资源,并且有权调配、调节、引导信息资源,因此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消除公共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
三、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我国政府已经完成了海量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庞大的设备投入急需转化为实际应用效果。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能适应国情,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普遍适用,并能灵活变动。因此,我们提出了目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模式
(一)信息公开政府的信息公开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政府的各类文件、数据、资料都将通过这一渠道进行公开,这也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主要的渠道。
(二)增值业务开发简单来说,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就是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一是对内部的增值服务。集成和利用政府内部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和首脑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对外部的增值服务。通过委托、采购的方式方法进行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应用。
(三)公共数据库公共数据库主要是是利用新型网络技术,通过需求分析和建模后,或是对政府基础数据库进行整合、加工,或是根据政府业务部门的需要归集特定用户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分析,有系统、有组织地把这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数据存储在在数据库进行来统一管理和维护。针对社会管理中的差异性需求,可以建设卫生、教育、金融、信用等公共数据中心。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211-03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约占高校学生的一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科研及科研管理水平却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因为科研工作是高职内涵建设、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如何开展,科研管理机制如何创新,如何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石,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将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一些可行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限制和阻碍了高职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因此认识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研基础薄弱,管理意识滞后
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成人高校、职工大学升格或合并而来,一方面,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科研意识淡薄,意识不到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多数仍停滞在以前的习惯做法,致使科研与教学相脱节,管理人员在这一关没有把握好。换句话说,就是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造成科研在某些方面与教学脱节,滞后于时代潮流。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重,对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对科研有心无力,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二)管理体制僵化,经费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程序混乱,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归根结底在于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僵化,长期以来,只注重做表面工作,没能从根本上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致使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鱼龙混杂,没有能够深入挖掘一些年轻的更有潜力的高素质科研人才,这也是由于科研管理体制不够灵活造成的。另外,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经费主要来源于本校拨款。由于连年扩招,学校用于科研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能有较多的增加。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已在教师工作量的考核中,科研课题也列入了考核的内容,但因缺乏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搞好科研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三)优势专业较少,科研队伍薄弱
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在各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力量上单薄且分散,一个专业、一个系的科研项目往往只包括了该专业的研究方向,集约化程度较低,缺少交叉优势和新的学科生长点,难以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专业群;科研队伍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科研工作缺乏深度的积累和纵深发展;科研范围窄小,科研成果形式单一,大都是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教材,而真正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面向生产实际、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科研项目较少,而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研管理人员的梯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四)科研重视不够,管理手段错位
在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竞争激烈、办学条件须达标的压力下,摆在学校领导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付日常教学。因此,作为衡量办学水平重要指标和提高教学质量基础的科研工作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相当部分教师也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搞不出什么名堂,只是做课题、评奖、应付职称而已。这样,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的现象。当前,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于科研管理的手段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轻视了科研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所处的位置,不能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既轻捷又高效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不能降低科研管理的繁琐程序。
二、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路径选择
诚然,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发掘这些特点是做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一个学校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主要有如下对策。
(一)创新观念的确立是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前提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观念的创新是前提。要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因材施教、张扬个性的规律性,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和目标,把学校的一切工作统一到为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上来。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
2.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出精品力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订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
3.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科学工作者需长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少数个体是无法完成的。
4.确立打造科研特色的观念。打造科研的特色是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科研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特色意识,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理区位的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有意识有侧重地进行优势力量的整合,打造本校的科研特色,形成品牌。
(二)建立健全开放的管理机制是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只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创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必须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向多样化的管理机制转变,建立新型的、适合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从宏观上对学校科研活动进行调控,增加协调,强化服务,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充满活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1.竞争机制创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科研竞争大多体现在个体之间,导致课题小型化、单干的倾向,个体之间彼此封锁信息,难以开展联合攻关,难以形成创新群体。为此,提倡群体竞争、团队竞争,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竞争机制,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倡导竞争的同时强调合作,保证科研人员能加强联系与合作,促进其在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合力。
2.激励机制创新。高职院校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机制激励、情感激励等。高职院校在参考这些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激励机制的整体规划,使激励成为促进其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并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兼顾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差异来进行激励。同时,对科研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时,还应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弱的事实,合理设置激励的“度”。
3.约束机制创新。约束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科研行为的规范,无论是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还是对论文质量衡量上都必须进行约束,否则将给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损失。如有些学校的管理文件中规定实行科研项目中期汇报制度,然后由科研处汇总向学院领导汇报,纵向课题还要向上级有关机构汇报。还有的学校规定项目到期如尚未完成研究任务或不符合结题条件的,应及时提交申请延期的书面报告,科研处签署意见后,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且项目延长期不得超过一年。
4.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其对科研工作实际意义和效果的评价。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必须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应将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既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更鼓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使科研人员在数量中求质量,在质量中显数量,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在质与量上达到统一。
(三)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建立是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保证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队伍,与长期形成的教学管理队伍、后勤管理队伍相比,尚未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因此,培养一批有才干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已迫在眉睫,应尽快使科研管理队伍知识化、专职化、高效化。
1.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自身观念要更新。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服务形式应表现为两个“强”:服务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效益观念强;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公关能力强。避免常规的思维套路,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既了解本校科研工作的目标与现状,又了解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及国家的科技方针与政策,在管理工作中具备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
2.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到位。科研管理者要彻底改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向以“协调、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坚持面向院系、面向基层、面向教学科研第一线,提高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应有服务创新意识,主动适应科技市场,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类科技信息、技术转化途径等方面的服务。
3.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求新意识要超前。科研管理人员需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辩证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科研管理创新意味着必须创造前人未曾创造过的管理成果,要敢于批判、善于质疑、正确对待权威。
4.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竞争意识要强烈。竞争意识既是忧患意识又是进取意识,在科研活动逐步面向市场的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要有紧迫感,把握住市场、企业需求的脉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在一般状况下难以发挥的管理潜能,提供高质量的全程服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四)良好科研管理平台的构建是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以本校的发展实际为依托,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引,清除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政策盲点,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决策咨询研究条件,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服务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平台。
1.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躬身下去,走到前面,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理清思路、创建体系、构建机制。学校领导既要搭台,又要唱戏;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只有领导重视科研,带头科研,营造重视科研、尊重科研人员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科研先进人物的宣传,强化精神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才能把科研上的“单兵”、“散兵”作战组织起来变为“兵团”大战,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2.增加经费投入是保证。对科研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必要投入,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高职院校重视科研工作的一项指标就是经费的投入,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的立项,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同时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专项使用。科研经费有了保证,不但可以购买供科研用的设备、资料,确保科研信息的获取,为科研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学校的教学与发展贡献力量。
3.人性化管理是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落脚点。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以“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界人才”为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关注社会需求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教师提升科研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科研主管部门还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有利于教师成才的目标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热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4.管理方法创新是保障。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反映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相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水平高、适应性强的公共管理软件,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减少低水平、难交互的管理软件的使用,使各类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日常工作、项目监控、评估和科学决策中。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也应以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路来考虑和安排,积极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其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过程必定是比较漫长和曲折的。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要用长远的眼光、战略的思考对待科研工作,从学校未来的发展看待科研工作,要克服短视行为,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真正把科研工作重视起来。科研管理人员要大胆突破以往旧的束缚,思想上要超前,行动上要快捷,走出校门,走向市场,贴近社会需要,尤其是专业对口企业的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并融科研于教学、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尽快让科研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明瑜.科研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58-359.
[2] 林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问题与建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7,(2).
[3] 田锋社.高职学院科研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4,(5).
[4] 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2008,(1).
[5] 汪云.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6] 孟学英,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Thinking of the countermeasure in the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high level vocation school
WANG Xiang-ling
(Guangzhou railway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Guangzhou 510430,China)
篇10
关键词:施工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the decision, and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time, cost, efficiency, etc.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will gradually open up, the market more competitiv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nly innovation continuously evolved to adapt to the market, not be eliminated, access to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severe market competition hold pos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importance,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现代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方向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施工管理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体系。现代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方向是: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并重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1]。
2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风险。风险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有效降低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施工项目的损害。通过风险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反馈和处理,施工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项目决策有据可依,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了一系列高效可行的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可以加强各施工单位的合作,提高工程项目全体人员的士气和效率,进而提高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综合能力。
再次,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资源平衡、资源优化、工作分解等一系列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地降低项目成本。
3目前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劳动力投入多,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筑现场施工时,往往劳动力投入会比较多,因而难以实现对每个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因此,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而影响到整体质量、工期的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物料的投入一般会较大较多,也很难实现全面控制。同时施工过程所用的砂石等材料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进入控制不严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2]。
3.2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做好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但是很多部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未能将这一思想意识放在战略高度强调,使得许多施工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
另外,强调安全更应该强调做好预防工作。与其出现事故或者问题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处理和弥补,倒不如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4施工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日新月异,项目施工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的进化创新,项目施工的管理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还要顺应市场的需求,按市场的客观规律进行调整,只有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满足变化中的实际要求。对于施工管理方面的创新,有以下几点建议
4.1体制创新
要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最重要的是进行体制创新。要从根本上解除对施工管理的束缚,为施工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平台。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有限责任制度,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明确,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其次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这样才能使项目部真正走向市场,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3]。
4.2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需要相应的创新机制。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和挖掘潜在的市场。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环境。
另外,也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4.3观念创新
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关键是改变人的观念,使企业高层管理者重视起来,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鼓励创新,调动创新,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
4.4组织机构创新
把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权责更清晰明确。
4.5技术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在技术上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5总结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的检验中不断发展壮大,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增效[J].节能1996,(10)
[2]刘元芳.施工项目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