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篇1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育技术教学;改进创新;多媒体技术

信息时代条件下,要想促进教育技术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就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和发展要求,明确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怎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促进该目标的顺利实现。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一、信息时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不断推进,整个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技术学科也取得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教学和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还强调综合技能的提高。

1.知识要求

当前,信息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并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有强劲的需求。而要想培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首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并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为以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技能要求

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通过落实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将来的工作需要。主要技能要求为能熟练操作和应用信息技术,以整个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为指导方针,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时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教育技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具有积极作用。但一些学校和老师未能很好地顺应这种趋势,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待创新和提高。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和趋势,笔者认为今后可以采取以下改革创新对策。

1.健全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自身综合实力,首先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科学部分,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育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转变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都有合适的信息技术支持,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2.重视理论和应用科学教学

理论教学包括教学设计理论、远程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等,还涉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与方法,并有合适的信息技术支撑。应用科学指的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所需要的方法、策略,主要内容为资源库建设、网站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检索与存储等。这些都是满足教育技术教学所必须开设的课程,也是任课老师有效开展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必须具备的技术支撑,教学中对此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3.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发挥其形象直观的作用,推动课程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给学生更为深切和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还可以播放视频、展示表演、列举典型案例等,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又如,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多媒体课件具有三维动画、交互性课件、实验仿真课件等,以丰富的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让他们自主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能直观形象地解释说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4.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图像、声音、文字并茂,通过丰富资料的列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用于辅助情境教学、参与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推动课程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具有共享性、开放性、互等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时代条件下,教育技术教学面临新的机遇,教学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激发学生的热情,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和人才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技术,2007.

篇2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4-02

一、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与网络虚拟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的思想随着互联网的盛行,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果还墨守陈规,没有创新的话,必然跟不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当前,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思想僵化,对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变化应对不足。过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传达一些有关学生管理的文件,开开班会,找班干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学生在校园内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避免在学生当中出现一些恶性事件。尽管网络已经普及,但学生的手机持有率不高,受网络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学校的严格管理,基本就能够满足学生管理的需求。但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的每个时段,都会出现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学生不能有效地抵制网络的诱惑,出现了网瘾、网恋、逃课、上课玩手机、辍学等一系列不良现象。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学生接触网络这一具体事实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以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网络时代学生思想管理的需求。

2.当代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致使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失灵。网络信息时代的世界是宽广的,人与人之间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虚拟条件下网民的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平等,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同时网络也给他们带来了新奇、自由、满足、快乐,而且他们不希望时刻受到教育管理者的监控,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和生活轨迹。高校的学生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完全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跟踪监控和干预,而更多地要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这样,就需要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改变过去的思想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个性需求,因势利导,来加强教育管理。

3.传统的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管理的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通过开班会、上课、谈心、说教等多种方式进行,而受教育者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之后把教育者的思想外化为实际行动。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过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甚至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强。学生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使得教师原有的说教方式在学生面前已经失去了他固有的功效,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从内容到形式能够采取更为民主、更为平等、更为自由、更为多元、更为公开、更为公正的方式进行。

4.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者思想和管理手段的落伍也需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格魅力,也要熟悉和精通网络的一些术语,比如微信、微博、虾米、灌水、斑竹、马甲等,更要精通一些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他们来说,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网络知识和英语水平,就有可能缺乏大学生所崇拜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格魅力以及亲和力。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网络新知识,同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需求心理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大学生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

二、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作为高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更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肃清网络环境,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网络监管。在学校内部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内网络服务的管理和监管。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大学生的健康上网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甄别和审视能力。同时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网管服务人员要恪守职责,规范网上行为,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屏蔽不良网站的网址,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高校辅导员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大学生要不断自觉强化道德自律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履行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2.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网络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发展和创新。网络文化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思想去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环境,从而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bbs、学生聊天室等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和学生交友、畅谈,利用网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沟通,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网络交流只有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才更能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热情,进而达到教化的目的。关键在于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引导,如何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易参与性和自由空间来实现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活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信息时代,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大学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文化活动,如创新比赛、网页大赛、作品大比武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活动中各取所需,从而达到文化熏陶的效果。

学校还要充分发挥那些学有余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过硬的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如学生会、班委会、网络兴趣小组等学生团体的作用,言传身教,用他们自己的成绩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短片、视频剪辑、微电影等方式,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经典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教化。

4.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现在学校为学生在寝室里开通了网络绿色通道,学生随时可以在网络上遨游浏览,甚至还可以把不同寝室的电脑联网建立局域网。那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者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好学生建立这些局域网,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活动,挖掘网络正面引导的教育和教化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通过举办网络小说、网络征文、平面设计、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从而对他们进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组织学生“虚拟联欢会”,开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节目,也可以开展网上民主生活会、交流谈心和心理解答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学生开展“网友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组成网上交友活动,开辟异性空间等,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一方面可直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现状。另一方面,思想教育者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开展自由对话,可直接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放到学生面前,绝大多数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

5.加强网络监管,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奇心很强,极有可能在网上丧失自我或做出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高校也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上网没有节制而造成学业受挫。在高校肄业和留级的学生中,80%以上是由于无节制地沉湎于游戏和聊天造成的,甚至有不少已经上网成瘾。针对这些状况,学校应该对学生上网的机房、图书馆、实验室配有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制止。至于寝室学校可以实行定时熄灯制度,对于学校附近的网吧实行禁入制度,一旦发现从严处理。

6.开展大学生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由于无节制地在互联网上漫游、聊天、游戏,不仅耽误学业,损害身体,甚至出现了各种症状的“网络心理障碍”,更多地表现为上网成瘾、自我封闭、心理焦虑、人际孤僻等。对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怎样预防诸如上网成瘾、心理焦虑和人际孤僻等,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出现不同程度的“网络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和治疗工作,促使大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淑玲.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12).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学习风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一、学习风格概述

从学科角度来看,学习风格理论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对研究对象学习风格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将有效地提升教育活动的现实效用,进而确保教育活动信度与效度的实现。学术界对学习风格给出了不同的内涵解读。如研究者谭顶良认为,所谓的学习风格是指主体借由其在以往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同时,此种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能够在主体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导向性效用。此外,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学习风格方面亦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对于主体学习风格形成的影响性因素包括主体所处的学习环境、周边人群对其的影响、主体从事学习的内在动因以及主体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等。

二、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风格特征分析

1.感知偏好

先前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属于动手操作型,大部分教师的教具是黑板及练习讲义,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讲、记笔记和做讲义。而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多数情况下,学生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视听混合的渠道获取信息。与纸质教材和传统的课堂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图画,清晰的表格,视频、音频、影像等形式的输入。

2.人格特质

当今大学生反应迅速,喜好从交流中获取信息,并通过团队合作与竞争习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家人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他们更能包容差异并善于分享。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

3.思维方式

科技加速了生活节奏,信息瞬息万变。因此,与前辈相比,大学生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数采用直觉型信息加工方式以及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喜欢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多数学生采用闭合型信息接收方式,这虽然说明他们“勤奋、好学”,但是这一特点是我国应试教育传统的结果,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这种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微n或者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慕课开展英语教学,这些教学条件为视觉型学习风格、听觉型学习风格和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创新信息加工的方式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良好学习风格的养成同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到: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讲解投入度不高,而当教师赋予其实践操作的学习契机时,其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这部分学生习惯于通过反复演练习题帮助自身实现知识的巩固;而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则希望在课上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学生表现出的学习风格,是源自其外部信息感知和内在信息加工,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便使学生感知到教师所传递的正向信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

3.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时代,教师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例如,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这部分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或倾听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现在大学生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设备,教师可以将英语资料通过网络传送给学生,让学生保存下来反复听,从而使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能够加深印象,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时代已变迁,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在校大学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的学习风格必将会呈现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应尊重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情况,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治中.从实际出发,求实际成效――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5).

篇4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 

0 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类在进化;观念在更新,世界在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个人电脑为操作工具,互联网为运行平台,数字化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外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后方法时代:当代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下文简称ITC)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在这种宏大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语学界也不例外,英语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专家重要的研究课题。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他强调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 

1 理论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地改变美国公民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柯有安,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的倡导者、也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之一、更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的坚定支持者。(Eliot,1994/2007)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总统克林顿根据“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的调查建议,从美国信息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资的力度,支持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方面的长期技术研发工作(The White House of the Press Secretary,1998)。新世纪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与认可,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化的传播与发展,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作为一个新元素,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三大要素,“相应的有三类学科:物质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郭广灿,2005:116)。信息化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显然是一个挑战。 

2 大学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的学生群体,作为语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英语教师能有效地将ICT与英语教学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语言的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信息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能力(critical literacy for the 21 century)(Bruce 2008:7)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兴国的国策,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00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旨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两个教学改革项目明确提出了“立体化”、“分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无论是从教学改革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 

[1] [2] [3] 

Doyle()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指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分辨、获取、评价、组织、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余胜泉(:)指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识别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可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的信息能力:获取、处理、整理、沟通和研究精神。 

3.1 获取能力:是指运用ICT获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检索和下载。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这些资源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能力。Google并非只是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还是一个资源检索工具、语言学习工具、词典、资源库,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老师,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Google的高级搜索技巧。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必须学会通过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网站和一些相关软件或工具获取并下载相关英语教学资源。

3.2 处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的能力。因为大部分语言教学素材是非语境化的,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加工,将其转换成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加工后图像、音视频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更贴切、真实的输入,使学生对此更感兴趣,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更为明显。为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Word、Cool Edit、Total Recorder、Total Video Converter、Photoshop等,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加工。

3.3 整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储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对网络资源的获取、管理与应用水平已成为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适应时代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除了传统的资料保存工具,如移动硬盘、U盘和DVD光盘等,网络硬盘、网络收藏夹、网络笔记本等,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3.4 沟通能力:是指运用ICT与专家、同行及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沟通交流的能力。网络交流打破了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简单、快捷。利用ICT进行的跨时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掌握的技能。目前,网络交流软件或平台包括QQ、MSN、BBS、博客等。 

3.5 评价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热烈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3.6 研究能力:是指运用ICT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能力。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所以,研究型也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特色,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化的高速快捷的信息与交流技术,要不断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外,不断跟踪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会议,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程体系的修改提供依据,使自己成为掌握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家型、通才型和智慧型人才。 

4 结语 

篇5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到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利用计算机的直观性,做了如下设计――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时的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线路,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创设情境,让数学生活化

在教学《元角分》时,为了让学生走进生活,而又得在课堂中的40分钟内完成任务,可以做如下安排: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书店,去买几本书吧!

老师扮演售货员。(电脑背景)

师:欢迎你们来到小小书店。我们书店里有很多书,请你和小组同学讨论好买什么,然后准备好钱来购买。

学生讨论,指名购买。

生1:我们想买一本格林童话,它的价钱是28元6角,我给您一张20元、一张5元、3张1元、一张5角、一张1角。

生2:我们想买一本安徒生童话,它的价钱是30元4角,我给您一张20元、一张10元和2张2角。

生3:我们也买格林童话,我给您2张10元、4张2元和3张2角。

生4:我们也买格林童话,我给您5张5元、3张1元和6张1角。

生5:我还有其它的付钱方法:我给您1张10元、3张5元、1张2元、1张1元和3张2角。

生6:我给您3张10元,您找我1元4角。

……

三、创设情境,展开练习

如在设计动物游乐园这一练习环节时,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巩固新知、激发兴趣,可以做如下安排:

多媒体播放:动物游乐园。

师:大家快看呀!这是什么什么地方?

生:动物游乐园。(孩子们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屏幕。)

师:在每只小猴子的身后都有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对了,就会在他的脑门上出现一颗智慧星。选题的小朋友,你要先向大家说明你选的是什么位置上的小猴子。好了,谁先来?

(孩子们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到电脑前自主选题,开始没有几个敢举手上来。)

生1:我选第一列第3只小猴子。(小猴子身后的题是让这个同学唱一首歌。小男孩很大方地为全班同学唱了一首《好汉歌》,而且引得全班同学一起唱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生2:我选第二行第4只小猴子。(小猴子身后的题是让这个同学背一首古诗。小姑娘大声地背了一首《登鹳鹊楼》,会背的同学也不约而同地一起背了起来。)

生3:我选第四行倒数第4只小猴子。(小猴子身后出现了这样一段话:“你真幸运,不用答题顺利过关。”这时班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篇6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已被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起来。同样,在幼儿园中,多媒体技术也被运用起来。实践证明,幼儿园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幼儿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上,能够为孩子们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使得孩子们的眼界更加宽阔,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和活跃思维;其次,多媒体技术增强了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丰富多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使孩子们投入到活动中,使教师与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互动;再者,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动态画面,使得孩子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直观的了解。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科学原理,可以将原理具体、形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后,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便于对教研活动的研究。

二是幼儿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

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幼师必须要加强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并查阅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对教学有用的信息,并将信息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储存,最终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孩子们产生互动,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多媒体技术经过精心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收到孩子们传达的信息,并及时对其作出反馈,调整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强调感官参与,孩子们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了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声音,让孩子们根据声音来找出对应的事物图片,如猫叫声、铃铛声、汽车声、打雷声等,对找对的孩子们,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比如奖励一个笑脸,同时对回答错误的孩子要加以趣味性的惩罚,鼓励孩子们继续加油。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变成了充满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二、网络对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组建了教师与家长们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家长利用网络可以实现“零距离”沟通。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信息。幼儿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多种交流平台,例如BBS论坛、交互式管理系统等,在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下,这些交流方式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其次,孩子们通过网络中的场景,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事物变化规律。例如,利用网络技术了解四季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的习性,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最后,网络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互联网不分时间、地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资源,在互联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幼儿教师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相关的教学资源;孩子们之间利用网络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学习;家长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家庭教育,可以搜索儿歌、故事、游戏等有助于启发孩子们智力的各种事物。

篇7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教育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并重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建构健全的性格发展机制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已经开始运行。然而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没有利用好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需要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创新,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存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甚至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会占用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学时间。其次,除了不重视以外,不科学的教学模式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仍旧恪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讲解理论,在学生并不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这样会е卵生的厌烦情绪,从而降低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毫无效率的收获,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几乎不存在交流和沟通,也没有任何操作性的配合,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交头接耳,开小差,不听课,睡觉等情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是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才是有价值的。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灵活的课程,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坐不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等都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现象。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本节课的学习,也不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探究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有趣的形象的图画引导学生学习数字,可以利用儿歌引导学生识数,可以通过小动画为学生讲解形状,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能够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资源是在信息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之一,虽然课本教材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教材的内容不会时常更新,一些较新的知识点未能立即在教材中体现,因此可能存在知识内容较为片面的情况,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此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师教学的视频,使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接触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改革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建立和谐融恰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学习时分秒为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几个卡通钟表的图片,如猴子钟表,小狗钟表,以及小猫钟表,每个卡通钟表的图片上面都有不同的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钟表上的时间,也可以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使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钟表上的时间,什么是时、分、秒,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通过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境

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趣味情境是一个较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通过趣味化情境的创设,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如:在教学制作幻灯片时,我准备了“龟兔赛跑”的练习图片,然后请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一位学生扮演“乌龟”,一位学生扮演“兔子”,一位学生扮演“裁判”,其余学生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组成的拉拉队成员,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把课堂氛围推向了一个,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改革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此种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J].黑龙江科学,2016,14(03):153-154.

[2]杨瑜,刘庆圣.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1(11).

篇8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17-02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in Information Age//LI Lei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f the 21st century.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subject-based English; teaching mode reform

1 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面临多种教学方式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对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专业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点在专业性较强的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学英语所传授的知识不足以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灵活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和转型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2 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相比英语专业人文性、思辨性的英语学习理念,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通常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看待。当然,不提倡唯工具主义的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而是在此基础上补充以人文主义的教育,在中小学英语及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其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脱离实际生活使用的语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源于生活,也必须应用于生活。生活的各个层面应用的语言形式自然也是千差万别。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鲜明差异,日常语言和专业语言的风格迥异,都是这一现象在语言层面的集中体现。对于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影响了其学习态度和取向,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则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专业英语教学以往只注重词汇和阅读的教学,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缺少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联系,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化时代,基于大数据平台,很多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近年来流行的网络公开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新兴教学形式和方法,结合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实践之后,可以有效地提升专业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涵养,改善教学效果。

3 外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课程,是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课程形式。优秀的慕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制作设计精细、精炼,围绕集中的主题展示视频资源,包括内容、练习、反馈、讨论、评估等主体结构,逻辑严密,呈现完整;

2)视频一般要短小精悍(5~15分钟),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和学习,讲解精细,可以反复观看;

3)练习数量多且针对性强;

4)提供网络互动和答疑的平台等。

慕课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大规模的学员注册和交流平台,大容量的课程内容、种类和网络连接、翻转课堂内容等。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新型课程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成为可能,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团队建设。

4 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模式

囿于知识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师多为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外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且难以转型,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此外,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欠佳。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开创适应新时期时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主导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调整各自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以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前提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掌控着教学资源,控制学生和学习的过程。慕课打破了时空和国界的限制,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场,学生获得了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由此远离教师的控制,教师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致力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从知识传授者转向教学组织者和中介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慕课也提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的契机,促进教师队伍的分化组合和迅速成长[1]。专业英语教师应适时调整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反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发展。

以专业知识的内容为依托 以内容为依托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将语言教学建立在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尽管慕课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但都要求学生掌握学术英语语言技能,能快速有效阅读学术文献,记录并归纳笔记要点,参加研讨并陈述个人观点,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学术讲座结构和内容,并准确记录、阅读专业学术文献,撰写调查报告等书面材料。此外,专业英语教学还要加强思辨能力和学术规范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学习者获取专业前沿信息的学术研究能力[2]。

以多样化教学模式为主体 新时期的专业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慕课与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教师首先要接受线上培训,搜集并综合利用线上资源,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授课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布置一些慕课及网络视频学习资源等自主学习任务,线下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在网络课程中,如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PPT、电子书等。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完成碎片化的学习[3]。专业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阶段、有侧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

以医学英语为例,在线学习资源包括网络多媒体资源、英美医学类电影电视剧、英文医学期刊论文、医学英语新闻、英文医学研究网站等[4]。教师可采用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

tion,CBI)、作业教学法(Assignment-based Teaching)及Presentation教学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以科学的管理平台为辅助 慕课的学习者看完讲座视频后,通常要完成一些互动练习,提交作业和论文,参加小测验或考试。慕课平台可以实时记录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数据反馈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专业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分组讨论,通过分时段测验和成果汇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针对其学习过程和效果客观地做出评价。教学中的评价应由教师、同学和学习者自身共同参与,不但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建立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5]。

5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专业英语教学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应与时俱进,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的内容为依托,以科学的管理平台为辅助,构建新型的信息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也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97-101,120.

[2]吾文泉,周文娟.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7-63.

[3]原P.大数据背景下的外语慕课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158-161.

篇9

中小学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1020年)》特别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在近几年里国家实施的“薄改”计划大力倾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学校的领导层也应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校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建议学校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或自制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可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学校应建成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因此,要及时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

四、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篇10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普及,把网络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在中学生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他们上网的目的是获取各方面的信息,比例占58%;其次是获取学习资料,占53%;娱乐,占43%;还有聊天和交友分别占23.3%和21.3%。所有这些都表明,网络已经真实地融入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之中。但在中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同时,由于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是非难辨,对尚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中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面对这种客观现实,加强中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势在必行。

一、网络信息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毋庸讳言,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许多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也给我们造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

1.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化、无控制、多元化、自由化的特点,它允许人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取信息,因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组织团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文化、道德规范等信息也可以长驱直入、毫无阻碍地进入中学生意识中,其中不乏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相抵触、敌对的信息内容,如西方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与极端自由化。中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很可能因为缺乏引导和思考、分辨能力不强,而产生困惑,陷入迷途。这都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2.对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使中学生可以隐匿真实身份,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由于上网不受社会和道德习惯的约束,不考虑后果与责任,将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不利影响,这可从各种聊天室上充斥着粗俗语言、弥漫着不健康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得到反映。网上黄毒肆虐,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与针对互联网本身的犯罪问题严重,对中学生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些学生上网成瘾,尤其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往往逃避上课,在网吧包夜进行网络游戏,不但严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而且极易导致心理病症与情感异化。网络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有的学生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面对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目前,因沉迷网络而引发的中学生人格扭曲和犯罪现象已经引起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对中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知识能力,远离不良行为,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二、加强中学网络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要消除网络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洽结合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适应信息科技的发展, 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知识经济带来信息化热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网络化和多媒体。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跟上和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与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就必须熟悉信息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从网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了解国内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信息。我们应把普及网络技术作为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具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和对各类信息的敏锐度。此外,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校还应注重选择精通网络技术的科技人才充实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思想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推进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和创新。

2.加强规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各级政府、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办法及技术对策。网络存在着相当多的法律真空,所以,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比较完备的网络法律,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使包括散布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黑客行为等网上犯罪受到应有的惩处。这样才能抑制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后果,法律和道德建设相辅相成,才能够促使人们思想道德风尚的提高,形成正确的网上道德氛围,防止不良道德倾向传播。当前,国家建立全面的、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住信息网络环境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律法规或相应的管理、技术对策是空白的。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修订和完善《预防未面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科学技术推广法》等,在支持和鼓励青少年运用网络学科学、学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网络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依靠技术手段,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形成新的有效的网络信息“把关人”。

3.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中学生是现在和未来主要的网络使用者。目前在中学生中间因为使用网络确实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急需正确使用网络进行教育引导。学校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所没有的硬件条件和人力资源,可以经常组织一系列有关网络的讲座、竞赛、征文、讨论等活动,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才有可能真正解决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

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虚拟社会”,空白点较多。由于网络监控和监督技术目前还很不完善,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网上违法犯罪案件直线上升。法律规范和行政手段对他们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毕竟是有限的。因为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监管和侦破难度较大,因此,特别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靠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使之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有计划地增设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支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网络,致力于网上道德建设,使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网上行为时刻听从道德责任的“命令”,使学生的道德良知也体现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5.利用网络,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有条件的学校要加紧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互联网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体,应该成为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当前,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增强抵制西方思想侵犯的自觉性。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出击的主动性,必须建立一批具有鲜明立场和观点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积极开展网上的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传播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占领学校的网络教育阵地。其次,要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新的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通过开发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制作包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力的国内外文学、艺术和音乐等名作电子出版物,筹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学习、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正确思想引导下健康成长。再次,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监控系统,不断消除网上的各种信息垃圾,使信息网络安全健康地运作和发展。要努力提高网上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并力求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同时还要注重网络服务功能的开发,通过有效快捷的服务,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6.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良是青少年人格扭曲及至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学校与家长要密切配合,可通过建立双方责任制度和联系合作制度,更好地实现合作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密切相关,只有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社会体系当中,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完整的教育环境。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应当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努力搞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春晖.关于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04(6).

[2]袁云、郭小学、邱勤.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