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属加工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c)-018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icacy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post-operational patients with hyperparathyroidism secondary to uremia.Methods 43 post-operational patients with hyperparathyroidism secondary to ur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given general nursing service;another 43 patients from March 2016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given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degree of anxiety,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scores of SAS in two groups(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AS in two groups were all decreased,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Uremia;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Hemodialysis;Complication;Satisfaction degree
?^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般见于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患者主要表现为机体循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机体血清钙、磷代谢紊乱,由于尿毒症患者可能存在长期贫血、机体血管及其他心脑器官受到损伤,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2]。针对此种疾病主要可采取药物及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患者在术后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但由于患者机体健康状态较差,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可能性较大等原因,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本文旨在探索优质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6~65岁,平均(48.2±5.0)岁;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12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2例。选取2016年3~11月收治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5~66岁,平均(47.2±4.5)岁;文化程度:初中20例,高中11例,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4]:①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②均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③临床表现包括骨痛、关节疼痛等、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明显、彩超提示甲状旁腺增生;④遵医行为较好。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障碍患者;②其他机体严重并发症患者。本次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本人同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手术过程讲解,为患者共同分析术前不良心理情绪,提供健康教育,告知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血液透析护理要点,为患者强调手术治疗优势,帮助患者缓解内心不良情绪,主动关心患者;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术前用药指导,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提供术后护理服务,加强病情监测,提供24 h连续性心电监护护理,记录基础体征变化,及时告知清醒患者手术结果,告知后续血液透析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提供出院指导[5-6]。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首先此类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护士应在术后治疗期间积极查看伤口敷料,及时更换,观察引流管表现,进行引流液量记录,手术后一周进行无肝素透析。②体征监测:护士应及时遵医嘱使用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保持血钙平衡,定时遵医嘱为患者抽血检查血钙指标;护士应在住院期间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密切关注透析期间机体反应,对于存在机体不适患者,及时对症处理,做好护理记录。③并发症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机体表现为出现呛咳、声音嘶哑等,此时护士应协助患者饮水,告知家属每日患者饮食原则应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嘱咐患者进食缓慢,避免发生呛咳;护士应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抚措施。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磷摄入,治疗期间保持合理饮食。⑤心理护理:护士应秉承人性化服?绽砟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积极评估患者主要存在护理诊断及机体需要,护理诊断包括心理焦虑、机体健康状态较差、自护能力较差,护士应针对上述护理诊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包括与患者积极沟通,鼓励患者多与同类型疾病患者交流,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进行血液透析知识讲解,告知患者治疗进展,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重视患者主诉,了解其主要身心需求,讲解家庭导管护理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满分为100分,标准值为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为60~69分;重度为≥70分[7]。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内容包括围术期护理、血液透析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服务态度、生活需求满足等,调查问卷包括3个指标,即为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护士负责回收与评估调查结果,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8]。③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伤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肢体麻木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加强血液透析护理服务
首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室治疗环境,每日定时消毒,协助患者完成日常基础生活护理行为,积极倾听患者主诉,并提供解决方法,缓解患者身心不适情况,由于血液透析治疗需数小时,因此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床单位;血液透析前嘱咐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治疗期间护士应加强观察患者,积极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如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提供肢体按摩,缓解肌肉酸痛感。透析治疗前,针对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值遵医嘱选择适宜透析液。透析治疗期间护士应加强巡视次数,及时陪伴患者,观察患者面色及其他体征变化,倾听患者主诉,做好穿刺针头固定,防止脱落[9-12]。
3.2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饮食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篇2
一、长葛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长葛市是河南省民营经济起步较早的县市之一,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机械加工、建筑机械、卫生陶瓷、棉毛纺织、电瓷电器等产业雏形,90年代又逐步形成了人造金刚石、食品加工、有色金属、人造板材等产业集群。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目前,长葛市拥有各类企业43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天交所挂牌企业2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4家,省百强、百高企业6家,工业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已逐步形成再生金属加工、金刚石制造及制品、现代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和卫浴陶瓷、人造板材、胶印板材、建筑机械等8个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以食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综合考评名列全省十强、县级第一;以再生金属加工为主导的大周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62平方公里,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的8个特色专业园区已全部在河南省发改委备案。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如下:
金刚石制造及制品业以黄河集团为龙头,总资产达40亿元,从业人员9000多人,已形成年产人造金刚石50亿克拉的生产能力,是亚洲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
机械装备制造业以森源集团为龙头,所属奔马公司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龙头,现有加工企业300余家,总资产4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具备年生产三轮汽车、中/轻型卡车、专用汽车、电动汽车40万辆、三轮摩托车30万辆的生产能力。所属森源电气为现代电力装备制造业龙头,现有企业200多家,总资产42亿元,从业人员6000人,GZSI中置柜产销量居全国前10位,GN系列隔离开关产销量全国第一,高压电瓷产品生产规模居全国前5位。
再生金属加工业以青山金汇为龙头,拥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6家,从业人员3.5万人,已具备年产80万吨不锈钢、60万吨铝型材及板带箔、10万吨再生铜加工能力。
食品工业以众品公司为龙头,现有加工企业108家,总资产80亿元,从业人员2万人,年屠宰生猪800万头,年加工蜂产品2.5万吨,是河南省第二大生猪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蜂蜡出口基地。
建筑卫生陶瓷业以远东陶瓷为龙头,现有生产企业73家,总资产20亿元,年产量4500万件,是全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医药化工行业以新天地药业为龙头,主要产品为对羟基苯甘氨酸及邓氏盐,产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占国内市场的42%,新天地药业是国际市场五大主要生产供应商之一。
人造板材行业以翔宇板业为龙头,拥有60多条生产线,从业人员5000人,年产各类人造板60万立方米,是河南省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国三大人造板材基地之一。
胶印版材加工业以飞龙印刷为龙头,已形成60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居全国前5位,是全国最大的再生胶印板材生产基地。
建筑机械制造业以巨霸公司为龙头,现有企业及个体300家,从业人员7000人,是河南最大的小型建筑机械生产基地,已连续三年承办全国建筑机械行业博览会。
二、长葛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布局分散。除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集中在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再生有色金属加工集中在长葛大周产业集聚区,金刚石制造及制品集中在市区北部,其他产业在市区、乡镇都有同类型企业的存在,产业集聚集中度仍需提高。
二是整体实力较弱。除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实力外,多数特色产业集群相对较小、较弱,竞争力不强,如零部件多为小型铸件,90%以上为外地其他成套企业配套。
三是产品层次低。科技含量低、产品层次低、自主创新水平低是各产业存在的普遍现象,部分产业集群以生产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商品为主,有些仍处在原料或半成品供应阶段,基本上都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四是产业链条短。多数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短甚至是“有产无链”,企业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完善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关联带动能力差。如金刚石制造业虽是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但下游企业和配套产品却不多,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三、长葛市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根据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和长葛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今后长葛市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是:依托长葛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基础优势,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平台建设,重点培育主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进一步集中集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集群招商,合理引导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延伸和高端化发展,全面提升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是加快产业集群平台建设。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长葛市共规划建设了2个产业集聚区、8个产业专业园区,努力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今后将进一步加大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力度,为产业集群、项目入驻打造发展平台。
二是强力推进主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于主导产业集群,通过加快专业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链延伸等路径,促其转型升级,努力发展成为占有国内、国际市场较大份额的现代产业集群。其中:金刚石制造及制品业巩固发展上游产品全国领先地位,重点研发金刚石系列应用产品,创办和吸引一批下游企业,加快长葛超硬材料专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金刚石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业依托众品、普瑞等品牌,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着力发展肉类、蔬菜、蜂产品加工业,建设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肉制品精深加工基地和肉制品研发中心。再生金属加工业以大周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载体,突出废旧不锈钢、铝、镁、铜回收加工,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机械装备制造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等为重点,引导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同步开发、就近配套,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上下游企业相互支撑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是切实提高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度。对于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政策引导,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加大平台基地建设,引导相关企业进区入园,尽快形成规模集聚优势。
四是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集群招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再生金属加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根据产业集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创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基地。
五是注重区域品牌创建,提高集群知名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整合,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延伸,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拓展,拉长集群产业链和价值链。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支持各行业、各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品牌,不断培育产业集群的自身品牌,提高集群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六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业。通过直接扶持和政策引导,建立与产业集群配套的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扩展和完善各产业产品营销渠道,降低整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商业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产业产品竞争力。
四、关于促进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长葛市产业集群发展实际,为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突出集群集聚集约,在一个省、至少一个地市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布点,形成一地一特,避免资源浪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中,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一个省只批一个,这种思路和布局应借鉴推广。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上,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这也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集聚区外的产业集群,应鼓励规划建设省级的产业专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区的第二梯队,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予以引导。
篇3
【关键词】国内 铜行业 发展现状 思考
一、国内铜行业的发展成就
(一)持续增长的产量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铜材产量达1009.27万吨,同比增长13.6%,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
(二)铜资源的勘探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近年来铜价的持续走高,国内铜矿勘探及开采工作的发展步伐也日益加快,许多大型铜矿得到开发。在注重国内铜矿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注重对海外资源的开发,比如五矿有色联合江西铜业公司收购了加拿大北秘鲁铜业有限公司。
(三)铜冶炼企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
早在2011年,大冶有色集团的突破35万吨,产量均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他铜企业也不断扩大了生产规模。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集中度也日益提高。至2011年,国内的铜冶炼行业的集中度已接近中等水平。
(四)铜产能规模迅速扩大
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建铜板带产能约120万吨、管棒型产能45万吨、铜线杆和线产能260万吨,全国铜加工产能将新增425万吨。
(五)铜加工工业的技术及其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我国铜加工业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同时,还引进了一批先进的铜材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为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六)循环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增强,再生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至2010年,国内的再生铜产量已达240万吨,并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再生铜生产企业,大力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铜行业发展遇到的挑战
(一)对外依赖性高
国内铜行业对外依赖性较高,这给我国铜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困扰。比如,国内铜行业的结构不合理,且许多中高端铜加工材仍靠进口,使得整个铜行业的对外依赖性较高。
(二)发展环境的的稳定性不高,企业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快加快,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而各国的货币、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加大,使铜价出现了较大波动,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很大影响。此外,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及信息化进度的不断加快,铜企业也将面临更多的环保压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布局。
(三)海外铜矿资源的开发压力增大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领域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这给国内铜矿企业开发海外资源带来了较大压力。目前,世界上的大型、优质资源均已被欧美等国垄断,对中小矿山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这使得我国铜矿企业开发海外资源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国内铜矿企业的发展思考
现阶段,国内铜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既有国际上的竞争压力,又有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方面的压力。所以,国内铜行业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竞争模式,重新构造新的商业模式,才能提高铜行业的实力,求得长足的生存与发展。详细地说,国内铜矿企业应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并优化产业布局及物流体系,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现有的营销体系及运行机制,以利于规避不利的市场风险。在生产中,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科研技术的引领作用,以促进新型商业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本
铜行业属于资源行业,故其发展以资源为本。因此,国内铜企业应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并在人才、资金及技术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资源开发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托、私募股权及外资等社会资本,形成资源开发合力。
(二)对现有价值链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铜企业应对现有价值链进行整合,将不相关的资产或业务剥离,让资源积聚于价值链的某一端,比如向上资源积聚,向技术、服务及设计环节积聚等。同时,将发展模式由原来的依靠大量资本投入、依靠消耗大量资源转变为依靠提供服务业务为主,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加快加工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步伐
当前,铜加工行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强,这使得铜加工产品流通企业链条长、增值弱的局面将面临根本性的改变。因此,铜加工企业必须对流通环节进行压缩,实现渠道扁平化;并加强剪切加工、物流金融等业务的发展,尽快实现贸易服务化。此外,还应尽快形成一体化、集成化的贸易服务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加工、金融等多种服务,早日实现服务集成化。
(四)注重与国际优势企业合作
具有一定优势的铜企业,可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与国际优势企业的合作,比如与有营销网络优势、资源优势等企业的合作。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有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股权合作战略联盟等合作方式。通过合作,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国内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大对综合利用及尾矿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
注重对综合利用及尾矿利用技术的探究,在做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当前,国内9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采选综合回收率仅为60%左右,而国外的高达70%~85%左右,两者相差较大。国内尾矿利用率只有8.2%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的则为24%左右,若我国的尾矿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大大提高我国的保障能力。所以,铜行业必须加大对综合利用及尾矿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技术,以提高我国的资源保障度。
(六)建议国家出台利于铜行业发展的政策
篇4
关键词:轧制油;铝冷轧机;分段控制;喷嘴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工艺系统是铝带冷轧机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核心,工艺对冷轧过程的产品表面质量、板型控制、轧辊寿命和提高轧制力利用率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厂轧机数字化改造后,在速度、压下量方面都有一定提高,从而的对工艺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铝加工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打造一套适合我厂设备自身情况与生产实际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系统被不断提上日程。
1 循环式工艺系统简介
我厂冷轧机组采用的是循环式工艺系统,简单表示如下图:
系统主要由油过滤系统、净油输送、污油回收、分段冷却四部分组成,系统具备污油过滤处理、供油、控制油温等功能。分段冷却控制可以实现各喷嘴的启闭、流量调节、喷淋宽度控制等功能,通过轧制油控制轧辊各段温升,形成需要的轧辊热凸度,达到控制板型的最终目的。
2我厂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
(1)轧制油流量小、分配不合理,分段冷却轧辊的能力不足。冷轧机在数小时的连续轧制后,工作辊热膨胀加剧,热凸度处于不可控状态,无法保证轧制所必须的工艺条件;据生产时观察,特别是在切完边的轧制道次中,卷子温度升高后,操作手将负弯辊力用到最大仍无法有效控制辊型,轧制出来的板型缺陷明显,在夏季气温偏高的季节表现的尤为突出。
(2)工作辊辊型不能稳定控制,生产中只有通过降低轧速或将产品轧制至成品前冷却后再轧制,致使生产效率低下和供货期延误。
(3) 由于部分元器件的损坏,操作手不能及时根据产品的质量进行轧制油流量控制,轧辊轧制油边部喷嘴不能按板宽需求启闭。
(4)喷嘴有堵塞现象,导致轧制油不能喷射到辊面,影响轧辊冷却。
3工艺系统的改造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厂冷轧机无板型仪、速度低等特点,以最经济、工期最短、效果最佳为根本出发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造。
3.1对轧制油流量小、分配不合理,辊型、热凸度不能稳定控制问题进行的改造。
在维持现有喷射梁数量、布局与喷嘴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1)参照目前大部分新轧机分段冷却不设计下支承辊喷淋的现状与实际使用效果取消下支撑辊喷淋,增大上支承辊与工作辊轧制油的总流量。
(2)将工作辊宽喷目前由一根油管供给两个喷嘴,改造为一根油管负责给四个喷嘴供油,调整工作辊宽喷供油量。根据目前主导产品宽度范围,对工作辊宽喷和窄喷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两端宽喷各缩减一个喷嘴,增加到窄喷,提高窄喷适应能力。
3.2轧制油流量控制与边部喷嘴控制
(1)改造后系统开启后工作辊与支撑辊窄喷为常开,通过流量调节阀无级调节工作辊与支撑辊窄喷流量。
(2)分别在工作辊宽喷,4个供油管路中设置通断及流量调节阀,针对不同的板宽可独立控制启、闭与流量调节。
(3)根据检修观察验证,喷嘴堵塞是因为系统中控制阀门密封材料脱落造成,此次改造后将F3阀等关键的、动作频率高的阀门都换成了铸钢硬质密封阀门,杜绝了喷嘴堵塞现象的发生。
3.3改造后、分段冷却实现的控制功能
原理如上图
(1)、在操作台实现工作辊、支撑辊宽喷启、闭,调节各段轧制油流量。
(2)、根据不同板宽,参照工作辊宽喷阀门启闭表,启闭C1-C4阀门调整工作辊喷淋宽度。
(3)、供油系统总阀F3阀开启时工作辊、支撑辊窄喷均开启,通过调节阀A、E阀门开口度调节流量。
(4)、调节B阀门,可调节支撑辊宽喷流量。
4改造效果
此次改造技术不是最先进,但是是最适合我厂设备实际配置与生产需求而进行的改造。相对于目前主流轧机采用的板型仪与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喷嘴的电磁喷射梁来说,整个改造过程后资金投入少,工期短,效果比较理想。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造,达到了轧制油的合理化分配,工作辊热凸、辊型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宽喷和窄喷的通与断、流量大小控制,可根据不同的板宽启闭边部喷嘴。目前我厂冷轧机轧制出的产品板型比较理想,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板型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成材率。改造后进行了数月的生产实践,证明改造效果明显,能满足产品的市场要求。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9-033-04
信贷资源的行业配置指商业银行将所拥有的资金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在不同行业间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客观、准确地对各个行业进行评价,是信贷资源行业有效配置的基础,是制定信贷政策执行细则的前提,是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持续发展有各商业银行特色信贷业务的有力保障。
一、影响信贷资源行业配置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
2011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5.4%,6月份的CPI更是同比上涨6.4%,创下35个月新高,管理通货膨胀成为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此,央行将采取汇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齐动的方式,三种手段对抗通货膨胀的着力点不同,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抑制内需,而人民币升值则主要是降低原材料的进口价格。由于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为减缓国内经济面临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未来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2010年全球经济体复苏疲弱、失业率高企、美国等国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也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推动因素。
人民币升值对某一行业的总体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出口依存度(出口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和国内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出口依存度和国内成本比重均较高的行业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而蒙受损失;而出口依存度较低、原材料进口依赖性强的行业将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更多。人民币升值的赢家是依赖大宗商品进口的重工业,如石油加工和天然气生产行业、金属加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和金属采矿业;办公设备行业和纺织服装行业将受损,主要由于这些行业更依赖于出口或其供应链主要在国内;电子产品制造业、电气设备行业和通用、特种设备行业小幅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这是因为其使用的原材料较大部分来自进口,国内销售受益程度大于出口受损程度。
(二)我国产业发展政策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和区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业、服务业是未来持续高成长的行业,具有战略投资价值。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到2015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将对消费行业带来长期的和实质性的利好。一方面,通过收入增长和财税改革扩大消费总量并实现公平分配,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普及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预期,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将为服务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选择服务业的投资方向: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消费结构变迁的角度(如医疗服务、旅游等);从生产业的转型创新角度(如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等);从政策推动的角度(如社区商业、文化娱乐等)。
(三)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专业色彩越来越少,同质化趋势严重。如建设银行,截至2010年底,其信贷主要分布的前10大行业与工商银行几乎完全一致,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信贷偏好行业,这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将信贷资源配置于实体经济最需要的行业。根据建设银行2007~2010年数据显示,平均62%左右的贷款余额集中在排名前10大行业,78%左右的贷款余额集中在排名前20大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余行业的发展空间。另外,2007~2010年间建设银行持续贷款余额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行业有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黑色金属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业,共六大行业,这些行业部分在贷款余额中占比极小,部分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行业,并没有体现出建设银行的行业发展前瞻性。
要想成为国际领先银行,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全面发展基础上,应该形成具有行业发展特色与优势的信贷业务,改善银行之间业务日益趋同,竞争日趋严峻的形势,将有限信贷资源配置到符合各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行业中,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业景气水平
有些行业虽然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如新能源、新技术等,但由于目前配套设施等的不足,未来将会出现低效和低附加值的风险,因此还需从行业本身的景气程度加以把握。行业景气指当行业处于不同的周期节点时呈现的不同市场景象。银行信贷资源只有投放到那些景气向好的行业,银行本息才有保障。
对于生产性行业,反映行业景气的指标首先应是利润指标,毛利率反映了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净利率反映了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控制情况;原料价格指数代表了行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成品价格指数和销售收入反映了行业需求变化状况;总产值说明行业的生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量是判别产品供应量的总量指标;产能利用率和库存率反映的是行业生产和销售状况。因此,毛利率、净利率、原料价格指数、成品价格指数、销售收入、总产值、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量和库存率等因素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生产性行业的景气程度。服务性行业与生产性行业指标的差异在于无原料价格指数、成品价格指数和库存率,但多了服务价格。
(五)行业贷款风险
除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外,收回本息、获得利润是商业银行贷出资金的主要目的。近几年,商业银行总体信贷业务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838.82亿元,下降为2010年的647.12亿元,年均下降12.17%;不良贷款率从2.21%降为1.14%,信贷质量持续改善。然而,研究仍发现有个别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其下一年的行业贷款余额增速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未来仍需把好行业贷款风险关口,从贷款资产质量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贷款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
二、“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
信贷资源的行业配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符合宏观形势与政策的需要、引领未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而且要将信贷资源投入到发展良好,能满足银行盈利性需求的行业,因此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第一维”: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突出商业银行行业发展优势和前瞻性视野
这一评价体系是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能与国际先进银行竞争而建立的。将所有行业分为两组:一组为商业银行战略发展行业;一组为商业银行非战略发展行业。行业的选择应与各商业银行长期定位相结合,两组行业在数量上不要求相等。
(二)“第二维”: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体现行业发展现状与潜力
行业吸引力评价包括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行业景气水平三个方面。行业景气水平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静态与局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在不断的变化中,并给行业带来机会与挑战,为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带来动态与宏观的信息。
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如下:首先,由于这一评价体系中涉及到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为了量纲的一致性,对所有指标均采用评分的方法,分值为1~5。对于定性指标,如“十二五”规划强调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按照这一政策对每一行业的利好程度分为五级,非常有利为5,有利为4,无利害为3,不利为2,非常不利为1。对于定量指标,如净利率、总产值等,在全行业排名前20%的行业,分值为5,以此类推,排名后20%的行业,分值为1。其次,根据所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各自的权重,权重相加为1。最后,加权评分结果就是行业吸引力评价的最终得分,以此为基础将所有行业划分为两组。
(三)“第三维”: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强调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本质特征
这一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各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基础进行评价的,方法如下: (i=1, 2, …… n-1, n),其中,Ai为行业i的贷款风险指数,Yi为行业i的贷款余额,Li为行业i的不良贷款余额,行业共有n个。
可以看出,如果Ai>1,说明该行业的贷款质量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贷款风险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贷款资产质量较好,贷款风险较小;反之,则说明该行业的贷款资产质量较差,贷款风险较大。
(四)基于以上评价体系,建立“三维”行业分类模型
“三维”行业分类模型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评价,建立了立体的行业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区域(如图1所示)。
图中的1、2、3分别代表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和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体系,每一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所有行业分为两个组合,如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将所有行业分为战略发展行业和非战略发展行业两个组合。以此类推,“三维”行业分类模型将所有行业分为八个组合:A表示三项评价都较好的区域,仅占一个行业组合,这一行业组合符合商业银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行业吸引力强且行业贷款风险低,是信贷资源应当优先配置的行业;B为两项评价较好、一项评价较差的区域,包含三个行业组合;C为一项评价较好、两项评价较差的区域,也包含三个行业组合;图中无法显示的D在A的对角线,是三项评价都较差的区域,仅占一个行业组合,是应当逐步压缩的行业。
三、“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的优点与灵活运用
(一)解决了行业评价中的众多难点问题
在行业评价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行业影响指标众多,很难对行业进行全面评价;某些指标评价较好的行业,采用其他指标评价结果较差,无法对行业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量纲不同,无法对行业进行统一评价。在“三维”行业评价法中将影响行业信贷资源配置的指标归纳为有代表性的三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子;由于采用的三种评价体系落脚点不同,在对行业组合进行排序时,只存在评价体系侧重点的选择,不存在其相互矛盾的情况;采用加权评分法,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统一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中。
(二)突出了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重要性
在行业评价中将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考虑,这不仅是银行竞争加剧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商业银行未来特色化经营、长久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必要举措。
(三)部分行业组合可灵活排序,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八个行业组合中,除最优(A区域)和最差(D区域)行业组合,B区域和C区域各三个行业组合之间可根据需要灵活排序,更重要的是应当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行业贷款风险评价较低,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还款来源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如行业发展战略评价较低,则应更加关注战略与盈利之间的平衡取舍。
(四)综合评价体系可根据建设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
指标选择。可根据宏观形势、产业政策、行业影响因素等的变化不断增减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将其归入相应的维度。
权数确定。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中,不同指标的权数可根据各商业银行认定的重要程度适时调整。
行业分布。在三个评价体系中都不要求将所有行业平均分组,即较好与较差的行业各占50%。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中可将加权评分结果中前10%的行业认为是行业吸引力较大的,在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中也可以将贷款风险指数较大的前10%的行业认为是贷款风险较小的,此时综合评价后处于区域A的行业组合比平均分组得到的行业组合更优。在信贷业务具体审批中可以减少此类行业的审批流程,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行业信贷资源配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一致性。
评价体系精细化。本文介绍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是将所有行业划分为八个行业组合,如果在每个维度的评价中将所有行业分为三组,则最后产生的行业组合为27个,行业分类更加精细化。
参考文献:
1.中金公司. 大多数行业会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R/OL]. 网易财经, 2010-06-21.
2.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R/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10-18.
3.李正豪. 产业政策刺激行业景气指数[J]. 通信世界, 2010(13): 15-19.
4.荣杰.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探究信贷资源配置失衡问题[J]. 经济与金融, 2008(12): 27-30.
5.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调结构”的信贷资源配置研究. 金融观察, 2009(9): 63-66.
篇6
关键词:煤矿瓦斯; 综合利用; 技术研究
Abstract: the gas use at present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for fuel, and the second is for chemical raw materials. For fuel gas according to industry is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civil fuel for power generation, fuel and industrial use fuel, with fuel and gas industry car with fuel and it kind of fuel. The gas chemical industry there are two paths: one is the gas chemical industry, the other is a synthetic chemic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ine gas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gas technology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ine ga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D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煤矿均为有瓦斯涌出的矿井,全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已成为我国煤矿灾害中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目前煤矿瓦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量小,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一个规模。煤矿瓦斯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瓦斯抽采较高的国有重点煤矿区,尤其是45户安全重点监控企业。现有煤矿瓦斯利用以民用和工业燃气为主,已达到80%,瓦斯发电则是主导发展方向,瓦斯化工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瓦斯利用途径与技术
(一)民用
瓦斯民用的基本技术条件为:①瓦斯浓度大于30%;②足够的气源、稳定的气压,当用于炊事时,气压应大于2000Pa;③气体混合物中无有害杂质;④完善的气体储贮和输送设施。瓦斯民用系统一般由抽放泵、储气罐、调压站和输气管道组成。中国目前有两类瓦斯供应系统:一类为低压一级供应系统,瓦斯压力维持在2000Pa以上;另一类为中、低压供应系统,中压为3500Pa,低压为2000Pa。在一般情况下,储气罐内的气压为5000~6000Pa。
(二)发电
瓦斯发电,技术成熟的工艺有:燃气轮机发电、气轮机发电、燃气发动机发电和联合循环系统发电,以及热电冷联供瓦斯发电。
(三)生产化工用品
高浓度的瓦斯以含瓦斯为主,因此,当开采或抽放的瓦斯是含高浓度纯净的瓦斯气时,把它作为原料气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高浓度瓦斯为原料可以生产炭黑、甲醛、甲醇和化肥等化工产品。
在化工行业,瓦斯的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化肥和甲醇等基本化工原料的生产上。目前,在世界合成氨生产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占80%,而我国仅为2%。瓦斯与天然气性质相似,适用于生产合成氨。用瓦斯生产合成氨具有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因此,用瓦斯合成氨相对比较经济。相关技术等问题有待解决和发展。
(四)瓦斯作工业燃料
瓦斯可作为洁净的工业炉燃料,能够减少污染,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工业炉主要包括金属加工工业炉、硅酸盐窑炉和工业锅炉三种。工业炉以瓦斯为燃料,可以增加传热效率,提高工业炉的生产率。
硅酸盐工业炉以瓦斯代煤作燃料,不仅能节能降耗,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例如,燃用瓦斯的陶瓷窑炉,产品合格率和一级品率比燃煤窑炉分别提高10%~15%和10%,热能利用率提高70%以上;水泥窑炉燃用瓦斯后,可比较容易地控制窑内温度和窑炉的生产率。
(五)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
1.瓦斯的提纯
(1)变压吸附技术
瓦斯提纯技术,大多还处在开发研究阶段。目前主要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变压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随组分分压升高而增加的特性,进行加压吸附、减压脱附。
变压吸附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了成系列的装置可供选择,它在瓦斯提纯领域里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合理性。对于低浓度甚至极低浓度的瓦斯气体的提纯工序复杂,经济性步高,实用价值不大。根据抚顺分院的实验,制取80%浓度的瓦斯,原始气浓度为30%时,回流比为0.43;原始气浓度为20%时,则为0.72,效率降低2/3。通风气流中瓦斯的浓度
(2)甲烷冰
目前实验发现瓦斯中的CH4在0~10℃、3~8 MPa下与水能够生成固态气体水合物,这种气体水合物在常压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分解时能释放出180~200倍体积的瓦斯,其巨大的储气能力和相对温和的储气条件备受重视,甲烷水合物制备过程同时又是对CH4的提纯过程,可以用来处理甲烷含量较低的瓦斯。
2.利用低浓度瓦斯发电
目前由山东胜动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500千瓦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次研制成功的发电机组利用的是低浓度瓦斯。通常情况下,只有浓度高于25%的瓦斯才能够用来发电,而低于这个下限,就容易引起爆炸。胜动集团通过在瓦斯变送系统中加装多道防爆装置,将瓦斯的利用范围扩大了20个百分点,即只要瓦斯浓度高于5%,就可以安全发电。
3.矿井乏风利用
矿井乏风的浓度很低,可以用于燃煤锅炉和燃气轮机,作为混合燃料的一部分。燃气轮机、内燃机、大型锅炉或窑炉是辅助燃料应用技术的主要对象;同时国外已开发出矿井乏风作主燃料的应用系统,如热力双向流反应器(TFRR),催化媒双向反应器(CFRR)和可以利用低浓度的稀薄燃气气轮机。矿井乏风的排放量大,一旦这方面的应用经济性得到验证,则通风瓦斯的利用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而中国的部分矿区也对通风瓦斯回收利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如果经济上可行,可以考虑开发利用。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现阶段的煤矿瓦斯抽采和瓦斯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瓦斯抽采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为第一需要,无论瓦斯量大小、瓦斯浓度高低都必须要抽,虽然瓦斯抽采量、抽采率较高,但瓦斯抽采量不均衡,瓦斯抽采浓度波动大;另一方面瓦斯利用为确保民用和满足设备性能要求,不仅需要稳定的瓦斯气源,且对瓦斯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不能低于30%)。要做好井下瓦斯抽采综合利用工作,要以瓦斯的抽放为基础,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为前提。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对瓦斯抽放的观念。不仅要把瓦斯抽放看作是防治瓦斯的方法,而且瓦斯抽放还是瓦斯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瓦斯抽放应纳入矿井开采程序来管理,要把抽出瓦斯同煤炭和其它共伴生矿产一样作为煤矿产品来经营。
(2)研究瓦斯抽放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水平。为了充分合理利用瓦斯,必需研究推广瓦斯抽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瓦斯的抽放水平,提高抽放浓度,实现稳定的抽放量,从而达到瓦斯利用的要求。
(3)加强瓦斯浓缩技术和储运技术的研究,消除矿井瓦斯抽放量和抽放浓度不稳定、储存和远距离输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可靠的气源供应服务,最基本的是保证供气量和供气浓度。
(4)开发瓦斯利用的新途径,改变目前大多数矿井抽放瓦斯主要供民用,利用形式比较单一的现状,加大用瓦斯发电、化工、工业燃料的利用的研究和投入,大力开展低浓度瓦斯的利用,如多孔介质燃烧、低浓度瓦斯爆炸发电和矿井乏风的利用等。扩大了利用范围,把瓦斯的利用从矿区内部的家属区供气,扩大到城镇的用电,工业用燃料等。这样把瓦斯利用作为煤矿发展多种经营的一个效益型项目来开发建设,确保瓦斯的合理利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煤矿井下瓦斯的利用刚刚起步,迫切寻求新技术开发新途径,对煤矿抽放瓦斯进行合理的利用,以用促抽,不仅刺激了抽放技术的发展,而且是一种新的纯洁能源的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所以改善我国瓦斯抽放利用现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赵旭生.我国瓦斯开发现状及建议.中州煤炭.2001,(6)
[2] 郑爽.中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煤矿安全.2003,34(9)
篇7
一、引 言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与周边的中小城市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1][2][3],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基于产业层面,还体现在空间维度[4]。首先,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大城市周边往往会自然形成中心外围架构发展模式[5][6],要素流动会从中心向外围扩散,而扩散类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国家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如由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二是国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如中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第三类则是从大城市扩散到大城市周边,历史上不外如此,往往发展到特定阶段,大城市周边都会形成制造业集聚区[7][8],如上海与苏州、广州与佛山以及日本的东京与群马县等。其次,往往大城市周边的发展脉络和路径受地理因素制约[9],大城市周边的区域从地理角度上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理位置占优、地理条件优越的,如杭州周边的萧山、余杭,这类区域平原较多,可以发展成为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集聚较强的城市;另一类是地理条件不具备优势的地区,山较多、平地较少,工业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约束,但大城市扩张的范围依然也会延伸到这里,如杭州远郊的建德市。这些地理条件不具备优势的城市的发展,与大城市自身的发展也息息相关。[10]本文试图将这类地区与一般的城市、生态敏感区[11]区分开来,因此将这类区域在本文中被定义为大城市郊区的准生态敏感区。
二、准生态敏感区概述
(一)准生态敏感区与生态敏感区的比较
比较的具体内容见表1。
(二)大城市准生态敏感区的发展之于大城市发展的一般性意义
第一,往往在大城市有准生态敏感区域,这些区域或城市既有发展大城市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如区位优势、优先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等;也有发展大城市制造业的不利条件,如受生态约束、环评压力和能耗限制。第二,这类城市是大城市发展的托盘,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要素流动关系决定了大城市周边是制造业发展良好的区位。第三,由于历史原因,路径依赖原理,很多地理条件较差的区域有发展工业的传统。
大城市郊区的准生态敏感区在近几年的工业发展上受到了生态约束等多方面的限制而遭遇了瓶颈。杭州与建德的发展正是大城市与周边准生态敏感区域中小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德作为杭州远郊的中小城镇,在疏解杭州中心城市职能、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制约等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因此如何依托中心大城市的优势,并借助城镇化的浪潮找到自身的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成为了建德等一批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需求。本文下文中对准生态敏感区问题、转型升级思路与战略的描述均以杭州建德市为例。
三、准生态敏感区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杭州准生态敏感区——建德市的基本情况
建德位于大杭州范围的西南部,属于杭州的远郊,距离杭州主城区约150公里。全市拥有51.3万户籍人口,地处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上游,生态环境优美,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同绝大多数大城市远郊的生态敏感区域一样,建德在农业、生态、旅游、天然资源(原料、能源)上具有优势,但由于生态制约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建德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且近年来一系列经济指标和数据也表明,建德的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浙江省2013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排名上仅位列90个县(市、区)中的58位。此外,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劳动生产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单位工业用地情况及单位能耗产出情况等指标均居杭州市各市县区倒数。因此,如何面对生态敏感区的限制,破解工业发展瓶颈,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建德等生态敏感区域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建德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工业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由于工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具有规模大、产值高、解决就业等优势,因此工业发展成为各个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手段。而作为很多大城市的生态敏感区域,在城市发展之初都形成了工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生态发展形成矛盾,在当今生态保护的背景下矛盾更为激化。具有生态优势的建德就是一个传统工业区域,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水电枢纽设施所在地,进而带动水电、化工、机械、水泥等传统工业发展,而其工业发展的污染、能源与排放问题势必会受到地处杭州钱塘江上游的地理因素制约,进而缩小其工业发展的空间,影响整个建德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优势产业拓展受阻:因建德地处钱塘江上游,其优势产业即化工产业的环评审批困难重重。
2.产业发展机制落后
大城市远郊的中小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大多还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忽视了产业的内涵式发展,没有注重于大城市产业的联动发展。建德产业发展的机制就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和潜力产业与杭州的产业关联性较弱。首先,家纺、低压电器、五金工具这建德三大传统行业因近几年其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不强、市场结构较为单一、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原因,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同时潜力产业基础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在建德的发展基础薄弱,缺乏产业链的支撑、资源要素的支持,且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缺乏对高新技术人才、青年劳动力的吸引力。
3.区域定位存在偏差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千城一面”问题。因此,培育城市特色和个性魅力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对于大城市远郊的中小城市来说,区域功能定位,彰显个性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建德作为杭州的水源地,也就是新安江的所在地,不仅长期营造和维护着优质的生态环境,还有着为杭州提供资源和休闲、观光服务的历史传统,与杭州存在天然的联系。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杭州庞大的休闲服务的消费市场势必将向建德延伸拓展,使建德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收获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建德作为杭州远郊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将自己定位于浙西偏远地区,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也未能充分利用好杭州的品牌。
4.产业转型升级受阻
大城市远郊生态敏感区域的中小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规模不够、人才匮乏、粗放增长等缺陷,使得其各类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阻力。以建德为例,第一,优势产业拓展受阻:因建德地处钱塘江上游,其优势产业即化工产业的环评审批困难重重;第二,资源产业发展受限:碳酸钙产业、建材水泥产业因能耗指标受限而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水产业因发展过于依赖农夫山泉而无法进一步拓展;第三,传统产业提升困难:家纺、低压电器、五金工具这建德三大传统行业因近几年其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不强、市场结构较为单一、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原因,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第四,潜力产业基础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在建德的发展基础薄弱,缺乏产业链的支撑、资源要素的支持,且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缺乏对高新技术人才、青年劳动力的吸引力。
四、推进准生态敏感区中小城市
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一)加强与大城市的有机互动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作为中小城市的建德,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面临上述困境及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由于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尤其在与中心大城市的协调发展这一环节的投入较少。小城镇需要产业兴镇,大城市杭州需要疏解功能,两者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既解决小城镇的产业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又可以解决中心大城市的拥堵问题、场地问题、环境问题 、宜居问题。因此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上,建德应充分利用杭州这一中心大城市的品牌、知识及产业这三大优势与本身具有的产业特点、本土资源、生态优势等基础相结合,实现建德与杭州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并依靠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带动自身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提高中小城市自身的集聚效应
提升集聚效应应从产业集聚和产能集中两方面入手。首先,在产业集聚方面,由于集聚不足,由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集聚效能的低下,形成众多中小城市当前的碎片化的工业发展空间格局,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的工业总量难以提升。据此,中小城市工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通过数量整合和合理规划,减少工业集聚区数量,提高质量,一些具有严格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要全部集中于特定产业集聚区,以便于集中治理和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其次,在产能集中方面,要推进产能向少数企业集中,扩大规模经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产能集中的过程,是规模经济不断扩大的过程,是企业优胜劣汰、做大做强的过程。
五、准生态敏感区域中小城市
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本文转型升级路径的提出,主要针对中国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一般性问题进行探索与归纳:第一,中小城市如何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特色,借助市场区位、土地成本低等竞争优势推进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中小城市如何借助大城市的优势并与其实现产业分工、功能互补的协调发展模式。
(一)利用大城市品牌推进自身品牌建设
中小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捷径之一便是加快沿产业链的升级,即将原来传统的工业产品高附加值化,其手段之一就是打造品牌,发展品牌经济。首先,建德属于杭州市的远郊,在杭州市域总体规划当中,建德是浙西综合交通枢纽与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距杭州主城区仅一小时的高速车程。建德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重视对“杭州”这一优质区域品牌的运用,主动打出“杭州建德”的区域品牌,利用相较于杭州而言更低的土地成本、更靠近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其次,在充分运用杭州品牌的同时,建德还应切实加强自身的实力,并通过增加建德自身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曝光率、演绎宣传品牌故事、提高建德区域的美誉度等方式,树立建德品牌在全国市场上的良好形象与在公众心中的深刻印象,以逐步打造建德区域与产业品牌;同时,在各市区、乡镇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因为GDP考核压力而引进落后产业、低端产业的问题,避免其损坏建德产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占用建德的工业用地、拖累建德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
(二)吸引大城市人才实现自身产业升级
人才和技术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智力与创新源泉。近年来,中国许多人才与技术已经高度集聚的区域中心大城市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对智力和创新要素的专业化、高端化要求越来越高,已难以完全满足不断膨胀的人才创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和设施需求。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处于大城市边缘的建德应凭借其上佳的经济区位、较低的生活成本和优质的环境资源等优势,持续吸纳杭州转移而来的智力要素。在吸纳人才的同时,建德还应充分利用杭州的人才优势专业加强自身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建设:第一,要将引智招商作为建德发展的第一号工程,将引智放在招商之上,制定计划和指标,层层落实,定期考核和检查;第二,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提高来建德工作的高新技术人才与高学历人才的收入和待遇;第三,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和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城市经济,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文化生活环境,做到能吸引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三)结合大城市产业进行自身产业选择
产业是小城镇的生命,而光靠小城镇自己寻找产业是极其有限的,小城镇产业的低端 、分散、 不成规模 、零敲碎打的现实,决定了其产业必须借助外力进行转型升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在加快旧城镇改造的进程中,疏导不适合在城镇内发展的产业,合理开展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用途调整,推进旧城区转型更新。同时,鼓励开发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因此,政府在落实国家规划的过程中,应帮建德选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定位。配置建德产业功能时,应该积极主动与中心城市杭州的功能疏散对接。
建德充分利用杭州产业优势并发挥自身产业特点的途径是实现产业融合。建德与杭州的产业融合应从宏观上注重如下三点:一是注重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融合。由于建德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因此作为杭州市的远郊,可以利用其新安江的水资源和生态、农林资源优质为杭州市提供观光、休闲、旅游等服务配套。二是加强建德与杭州的产业关联性,如汽车产业的研发与创新环节放在对人才更具吸引力的杭州,而汽车零部件生产这类产业链则由建德来完成,以实现产业链上的互补及协调发展;同时,建德还可利用杭州的产业高端化这一优势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先导,加快建德自身的家纺、家具家居、日用轻工等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链融合促使这类行业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三是加强大中小城市的产业间融合,即根据不同城市的功能不同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创意产业与制造产业融合、战略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产业融合、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合、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融合。
(四)增强集聚效应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
小城市应将自身已有产业进行梳理,分类进行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定:第一,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改变原有经济区域中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并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头作用,实现产能集中,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如建德的电子电器、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属于当地传统行业,但企业多、小、散的现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第二,通过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的集聚提升外部性与规模效应。如建德的化工行业,在经历“杭州钱塘江水源污染事件”后,应通过建立化工的产业园区,创造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共同分享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并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进行化工产业下一步发展。第三,对落后及低端产业进行逐步的限制。中小城市很多夕阳产业、低端产业占据有限的工业用地、利润较低且高污染高能耗,从中长期来看会影响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如建德的建材水泥和低端家纺。建材水泥这类产业主要依赖特定的自然资源,属于高能耗和产能过剩产业;低端家纺产品质量低、竞争压力大、利润薄,现有的企业家普遍文化水平低、目光短浅、转型意愿不强,因此从中小城市地方政府经济规划的角度,这类产业在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思路上应予以限制。
六、总结性评论
- 上一篇:电工电子实训收获与体会
- 下一篇:经济开发区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