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时代使命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时代使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曾熙,东莞理工学院讲师,硕士,广东东莞523808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45-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人们的公民意识也不断增强,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而公民社会则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公民意识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有尊法守法的意识。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并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一政策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中公民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公民意识培养比较薄弱的实际,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时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公民群体,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实现大学生由“准公民”向“现实公民”转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与其他系统相比,学校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就具有更强的系统性、组织性和目的性,更利于广泛地提升公民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行,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提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公民意识。只有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才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才有可能吸收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大学生的现代转型。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和谐的社会,其公民必须能对自己的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参与等公民意识有一个理性的自觉。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说,公民意识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础,公民社会则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多元利益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要求社会成员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并遵循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平等与自由等各项市场经济规则。这就要求作为国家建设重要后备力量的大学生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对这些规则予以认同和内化,明确自己在其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从而为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价值观念基础,推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其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公民意识中的自主、平等精神,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现代公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性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普及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推进民主政治。
最后,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和谐社会基础的道德教育应以公平正义为其基本内容。公民道德所反映的自觉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正是对个体权利、义务关系的主体意识的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拓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一)促进民主化的教育与管理。孕育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受制于大学生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参与其中的政治实践。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政治参与和民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生成和积淀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高校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呆板说教的教育方式和过于严肃的管理方法,代之于民主开放、平等对话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例如学校管理方面需要校务公开,欢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强化学生会职能等等。而在教学方面则要求师生平等,注重对话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还要加强交往,这种交往应该是师生双方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
人意志的工具”。再者,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等。总之,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本身就要民主,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
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对公民的权利义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并可以达到知行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自觉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公民教育才有感染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当前,高校公民教育要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把公民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辟公民教育的新领域,拓宽青年学生成长的公共空间,如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文明修身工程、爱心募捐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熟悉生活,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培养其公德心、公共责任感、公共生活规则意识。总之,学校要鼓励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激发公民意识的产生,只有让他们体验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有公民意识的升华。
(三)整合校内外多方教育力量,形成以高校为主导的强大合力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在其成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家庭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打下基础并对大学生影响深远;社会(尤其是网络等大众传媒)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大课堂”,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着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正面与负面交错并存;学校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与其他系统相比,学校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就具有更强的系统性、组织性和目的性,更利于广泛地提升公民意识。
篇2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 缺失; 归因 ;对策
新加坡的一位校长曾说过,“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国耻” 。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公民,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接受良好的文明教育。知廉耻方能知进退,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懂文明,有礼貌,堂堂正正的人,然后才是成名、成家,这是广大教育工作中者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却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堪忧。从而社会上发出“青少年道德滑坡”的惊呼!本文将从现阶段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缺失入手,探究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现状和缺失
虽然在总体上讲,学生的文明礼仪方面有值得可定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诚信守时观念淡薄,不能按时、守时、诚以待人。
2.审美观念扭曲,奇装怪服、长发、染发、怪发,以奇为美。
3.网络道德缺失,因网络问题发生的纠纷不断。
4.自私自利、心高气傲,尊老爱幼、和睦同辈不够。
5.遵守社会公德有需加强,损人不利己的现象时有发生。
6.好高骛远,难以脚踏实地。
7.爱慕虚荣,攀比现象严重,攀比成风。
8.勤学苦学不足,弄虚作假屡见不鲜。
9.法制观念淡薄,暴力事件频频出现。
10.交友尺度失衡,交友缺乏标准,甚至是饥不择食。
…… …… ……
二、造成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道德底线的一次又一次地被击穿:“我爸是李刚”、“瘦肉精事件”、“小悦悦事件”、“留学生归国机场捅母”、“研究生、公务员打爹骂娘”等等恶性事件,比比皆是,不得不让人拷问:道德价值为何?要文明礼仪何用?
2.家长对子女培养目标的错位:“读好小学 读优质中学 读名牌大学读研留学”和“读好书 上好大学 赚大钱(做大官)”,文明礼仪对学生的发展处何地位?又如何能够坚守?
3.对学校的评价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升学率绝对是重要的指标。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能抓好安全教育就不错了,还在乎文明礼仪教育?
4.学生的审美偏差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使得文明礼仪的教育难见成效。
三、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一)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有什么思想,就会有什么行动。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才能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也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应通过媒体、报刊、简报、板报、电视台、家长学校、社区座谈会、学生演讲、学生辩论赛、征文比赛、手抄报、专题美术作品展、专题音乐演出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有效的宣传,并形成共识,为文明礼仪的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过程中,整合语文、品德与社会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在班会活动课上开展了具有教育意义的“美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歌舞、情景剧、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让学生针对生活中出现的文明礼仪的种种缺陷与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结合中心校举行的“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这个契机,随着学生深入地探究和挖掘生活中、校园中缺乏文明礼仪的种种现象,编排出了“争当文明监督员”的校园情景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得到了文明礼仪的教育。
(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大讨论,学“规范”, 明是非,识美丑,营氛围
“真理越辩越明”,所以应该大力开展“新时代是否需要文明礼仪?”、“传统的文明礼仪过时了吗?”、“新时代需要哪些文明礼仪?”等问题的大讨论,让学生从思想上、从内心深处感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一种氛围,氛围本身就是一股教育的力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制约性,进而让学生自觉接受文明礼仪,化外加为内驱,从而事半功倍。
同时要组织学生系统学习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在学生掌握“规范”的内容,明确“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的最低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规范”待人接物,同时要加强对 “规范”的训练。通过训练,真正让“规范”成为学生内在的规范。如:全校性集合排队,进场秩序、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规范性等等。这样学生既有准绳,又有训练,就为全面的文明礼仪教育奠定基础。
(三)制定必要的制度和公约,开展行为规范评比,奖优罚劣、惩恶扬善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具有强制性,对违规者要有惩戒权,文明礼仪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统一思想、明确是非的前提下,就必须制定必要的制度和公约,对违规者给予制约和惩处,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制度和公约必须取得同学们的认可,实施惩戒时,必须让受惩者心服口服,并且留有余地。 同时,开展以仪容仪表、卫生、纪律、文明礼貌、诚信守时为主的行为规范评比,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使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开展。
(四)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因此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是比较有效地教育活动之一。“一善”就是一件好事。也就是要求学生尝试、并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善事”不一定是“大事”,是遥不可及之事,只要“善”就行!如:擦黑板、捡垃圾、帮助同学、提醒同学……,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久而久之,必成文明之美德,反之,在日常教育中也要注意“小恶”的纠正和整改,以免让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成自然”。
(五)改革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理念,以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评价永远具有指导性。新课程所提出多元评价观、动态评价观都应该落实。要坚决杜绝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不管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评优评先、毕业鉴定等等都要考虑文明礼仪素养的评价,在评优评先时,甚至可以采用“一票否决制”,从而真正让学生重视文明礼仪的养成,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学生,评价他人和自我
文明礼仪素养的形成既是一个让外部评价和认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个体内省和反思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班会、队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让学生经历自评、他评、老师评价的过程,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应是“对事”与“对人”的有机统一,重点在于发扬文明,改正不足,扬长弃恶,目的在于促进和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
(七)注重家校、社会的联动,实现全面育人
篇3
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那么,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怎样体现她成功的一面呢?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 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比如:在教第三册的第40课时,圣诞节在当时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如何让学生溶入这个氛围,在轻轻松松中掌握要学的东西,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这时,多媒体充分帮了我的忙,我从网上采集了大量国外过圣诞节的资料,然后作成集声,像一体的播放资料,一下就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学生在优美的歌声,动人的画面下情绪高涨,思维极度活跃,知识乘虚而入.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 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 Grapes are sour.就可以通过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物或人物的夸张表情,让学生先想象这应该是吃了什么,随他们说,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后通过实践再下结论.
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创新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场景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场景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color is the door?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画布上有一张门,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录音机播放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得到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让我们的课堂得到了最优化 ,但纵观目前多数学校多媒体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本人以为仍有几个问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要认识到推行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事情。实施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的整体改革,只有实现了教育的整体改革,教育技术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否则便会束缚教育技术的手脚,使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发挥不出潜在的作用。实施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所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只有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才能全面推广。这就需要得到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与关注。我国的教育技术部门工作人员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但毕竟只占教育界的小部分,长期以来只扮演教辅的角色,其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势单力薄是现实情况。将推行教育技术的责任完全落在教育技术部门的身上是不合情理的。
其次是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信息化条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因此,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不知道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之教育自身的惰性相当大,正如当代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讲述的一个虚拟故事那样:“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了一间现代化的手术室,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机器到了现代化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叶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因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 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上。”故长期以来,有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工具较少投入使用或被搁置,有的仅作为供上级检查和其它单位参观的摆设,经费紧缺的学校,则更何谈什么购置。
其三,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了,学起来太麻烦,加之目前仍存在“高考”、“中考”的压力,多数人忙于应付日常教学,突击性工作等,或各类
文化进修,对计算机这种“可有可无”的教学媒体置之不理,导致一些教师不努力探索,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热了一阵,参与人数逐期减少。
其四,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对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存的课件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出售课件的制作部门往往考虑市场商业因素,真正适合教学的课件数量不多),以至使一部分教师心存反感,故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进,也造成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较少涉足多媒体教学。这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使教师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只能敬而远之了。桑新民教授谈到:“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已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则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相当部分的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 为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使用或临时请人帮助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匆匆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的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环境又不熟悉,课件设计、制做别人做,上课出现些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多媒体技能的掌握滞后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将多媒体权当作单一媒体来使用,放一段录像、一段音乐,出现一些文字内容,课堂整体效果可想而知。
当然,也有的只为体现本节课“教学手段的先进与时尚”用多媒体取代教师的教学,忽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勿庸置疑,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些功能代替。它与传统的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怎样做、怎样学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可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仅将它当作一种摆设和装饰,将毫无意义。所以这些问题未澄清,将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陈至立部长提到:“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迫使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多媒体技术则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所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有很多优势,其表现在:⑴形式直观,能增强学生的记忆。⑵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精神。⑶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突破难点,也有利于个别教学,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只要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其优势,教育改革和前进的速度就能大幅度提高。
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技术,不仅要求教师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要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外,最好形式就是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边讲边上机操作,这样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果。
篇4
目前的教育却存在着“学”和“用”严重脱节的现象,知识很少被验证和实践。学到的知识无法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到读书无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缺乏好奇心,让学校教育沦落成了培养考试机器,知识学习越来越枯燥,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效能越来越失衡,学校教育的路子越来越窄,找不到出路。学校教育不是教育创客,而是通过创客教育让学和用对接起来,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他们的个性成长。
在完成必修学科的基础上,组建学科社团或俱乐部,让课程放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引导学生成长的不是工具,而是践行的体验和独立的思维。创客教育培养的不是技工,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只有学生真正形成“内在驱动力”,感受到科技创新的乐趣,才能有发挥的余地。我校在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时,学生制作中国河流的沙盘、中国的电子地图、各种模型、电子用具、手工艺品、陶艺品、布艺品,有些学生还试图修理破旧的收录机等,忙得不亦乐乎。
在科技创新上,也可以借鉴上海的“STEM+”模式: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为主线,人文艺术、社会心理等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式。加号代表了综合能力的延伸,包括人文艺术、社会心理以及个人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培养。“STEM+”不是一系列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内容或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探索和解决真实问题为原动力,以提升科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弥补分科教学中的学科壁垒、应用性不足等问题,也不是目前基于“见招拆招”的层面。
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辅相成,教育创新有助于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并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只有科技与教育共同发展才有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在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和基础作用。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型人格特征的培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那么,如何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促进教育生态的全面优化呢?
第一,在基础教育中,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教材中、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求异思维和探究精神。如在教学中渗透归纳式教学法,让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渡,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立足课堂,让探索问题成为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关键。
第二,创建科技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人的个性化是促进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类学校正是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选择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过去那种千校一面、千校一纲、千校一本的“标准件式”的生产方式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
第三,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验室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想象,教师不应该再是传递知识的工匠,而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引者,创新实验室中的资源、设施恰巧为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第四,开展实验探究。除了课堂实验教学之外,以学科社团为主体,以探究实验室为阵地,结合所开设课程,进行诸如生物多样性、工程结构、创意机器人、模型与力学、创意制作坊、天外观地球、地理沙盘、考古发掘、数学建模的开发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创意识。
篇5
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活动的基本形式。当前,我国正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民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而现实的道德建设,离不开对历史上道德教育传统的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德治精神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对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质的重视。因此,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的传统文化承接起来。但如何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有关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最近有幸拜读了王晓昕、李友学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一书后后,偶然发现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对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道德行为的能动性,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极大地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且,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而“知行合一”论的重点在于强调“行”,知不离行,强调道德“践履”、“笃行”。人们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2]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人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通过“行”才能转化为人们个人的品德。因此,在德育实践中,人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必须强调道德实践,不仅让人们懂得道理,还要强调让人们切实去做,因为“知行并进”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王守仁在“知行合一”论中还强调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在他看来,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他通过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的生活经历体会到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的力量,认为依靠道德的自觉,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从而帮助人克服私欲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在人们的内心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意识,要在人们的内心积聚道德的力量,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去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二、尊重学生个性,量力施教
王守仁主张道德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拘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3]这就要求掌握住儿童好动好学的特征,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认为学生是有独特心灵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教育应该从每个个体出发,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度而进。在教学上王守仁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月化”。
王守仁还主张老师给学生讲学时,“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力争少而精,使学生在学习上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只可授以一百字”,使学生“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使学生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并且,在教学量度方面,又主张“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要逐步加深,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有效化。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学生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和不足。这要求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否则,不但不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从而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重视学校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事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由心派生出来的。王守仁指出:“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于其本而泛焉以从事,高之而虚无,卑之而支离,终亦流荡失宗,劳而无得矣。是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在他看来,“良知”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人们认识和道德的本体。因为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
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3]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一生不断兴建书院、举办社学,坚持讲学,把道德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他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或长于政教,或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意思是说,学生的才能各有差异,专长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成德”为前提。他坚持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这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
篇6
在我国并购中,政府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虽然从经济层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政府依然控制着资源,使得企业在并购以及其他决策时仍然受制于政府。罗党论、唐清泉(2009)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家通过参与政治,构建政企纽带,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资本,为企业带来更多政策帮助。因此,在探究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时,当然不能忽略政企纽带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地,关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一直在学术界进行,近年来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逐步成熟,不断有学者将其引入各专业领域的研究中。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及资源禀赋,进而会导致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决策、受政府干预等情况的不同。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理清政企纽带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对企业的并购决策有深远意义。
一、政企纽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不考虑政企纽带因素的背景下,政企纽带对企业并购绩效随着样本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文献支持政府“扶持之手”,有的文献支持政府“掠夺之手”。
比如,Aggarwal等(2012)等以美国的竞选活动作事件研究,发现在竞选活动中参与捐献活动的企业更倾向于并购活动,但也同时体现了政府的“掠夺”行为,参与政治捐献活动企业的并购绩效比没有参与政治捐献的企业差。相反的,政府的“支持”行为也体现在Niessen 和Ruenzi(2010)的研究中,他们以德国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构建政企纽带企业的会计绩效都要明显高于非政企纽带企业现金流的增加为企业股权投资和并购提供了内源性资本,降低外部过高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并购绩效。同样,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李增泉等(2005)以我国1998-2001年期间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当有政企纽带的企业处于较好的经营状态时,并购活动实际上体现的是政府对企业的“掠夺”行为,会使得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下降,反之增长。潘红波等(2008)的研究也得到了与李增泉等(2005)类似的结论。但李善民和朱滔(2006)用与李增泉等(2005)几乎同样时间段(1998-2002)的样本研究却发现,建立了政企纽带的同时管理能力又较差的企业更容易通过多元化并购提高利润水平。如果考虑到企业的生命周期因素,我们就能解释上述研究结论差异。处于较好经营状态的企业往往属于成熟期,而管理能力或盈利较差的上市公司往往可能处于成长期,如果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成长期企业而不是成熟期企业时,我们就能观测到上述差别。
二、生命周期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政府主导的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有并购需求的企业很可能会更多寻求政府的支持,通过建立政企纽带、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企业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并购机会,并购后也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相对于非政企纽带企业来说,政企纽带企业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并购资源,表现出更好的并购绩效(Agrawal和Knoeber,2001;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
但是,对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政府对并购绩效提升的积极影响程度不同。一般而言,成长期企业在市场上相对弱势,其并购是为了市场扩张需要,也更需要政府关系的扶持。特别是需要利用政府关系获得更多的资金,以解决成长型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高松等,2011;周霞,2014)。而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并购绩效则更多取决于他们自身而非政府扶持。具体而言,成熟期企业已经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市场地位本身就能够为其带来较多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并购绩效,政府的支持作用相对较弱。衰退期企业并购绩效好坏则更多取决于企业的转型方向是否正确,并不是取决于所得到的资金多寡,而政府在帮助企业选择转型方向方面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另一些文献则主要集中讨论生命周期本身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但亦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即使将并购类别分解,实证证据也不统一。Anand和Singh(1997)最早将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于并购领域,发现衰退期中横向并购的绩效比混合并购更好;Maksimovic和Phillips等(2008)发现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并购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国内学者有研究发现成长期企业倾向于横向并购,成熟期企业倾向于横向和混合并购,衰退期倾向于混合和纵向并购(杨艳等,2014);但同期亦有研究得出有区别的结论:姚益龙等(2009)受“产业生命周期假说”启发,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企业并购的“企业生命周期假说”,基于2003年的并购样本,研究发现发现成长阶段横向并购绩效最好;成熟期内,纵向和混合绩效优于横向并购;而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其混合并购绩效最好。干惠娜(2013)发现成长期企业横向并购绩效最好,成熟期企业混合并购绩效最好,衰退期企业纵向并购绩效最好。
三、政企纽带、生命周期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还有一些文献与本文主旨也存在联系。一部分文献证明了建立政企纽带对企业进入行业门槛有重要的正面作用,这实际上提醒我们政企纽带可能对于成长期企业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Faccio(2006)研究发现,有政企纽带的民营企业更容易进入管制行业(如公共事业,城市建设,社会服务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和高回报行业(如煤炭和房地产等行业);同时,有政企纽带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补贴。当地政府可能会通过降低行业门槛,提供资金和土地资源,降低税率或提供优惠政策来帮助有政企纽带的企业达到多元化经营的目的。夏立军等(2011)发现,有政企纽带的企业更容易跨省经营。张敏和黄继承(2009),Li等(2012)也发现,政企纽带更容易跨行业实施多元化。吴周利等(2011),Chan等(2012)证明政企纽带可以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行业进入成本,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另一部分文献则分析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比如, Chen等(2012)认为政府一般将国有企业作为分忧的载体,闫雪琴和孙晓杰(2016)证明政府干预度越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越低,刘星和吴雪姣(2011)证明政府干预对于盈利企业的并购发挥的是“掠夺之手”的作用。但同时,黄兴孪和沈维涛(2009)认为政府适度干预有利于提升企业并购绩效。王凤荣和高飞(2012)发现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增加成熟期的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政府干预和政企纽带间有着密切关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政府干预是政府主动作出的行为,而政企纽带是企业与政府间建立的相互关系,企业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四、文献书评与展望
本文认为现有研究至少存在三方面缺陷使得实验结论不统一:一是对生命周期的划分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对生命周期的理解不同使得结论出现偏差(Owen和Yawson,2010);二是由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建立政企纽带方面的能力和倾向不同,政企纽带的作用会交织到生命周期的作用中去,使得研究结论出现偏差。比如研究指出建立政企纽带会促进企业的混合并购倾向,并影响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对并购策略的选择(杨艳等,2014)。但如果成熟期企业更容易建立政企纽带,那么成熟期企业的混合并购绩效较好可能并不完全是成熟期本身的作用,而是交织了政企纽带的影响。三是政企纽带和并购绩效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比如预期并购绩效好的成长期企业可能更容易提前建立政企纽带,而不是建立政企纽带对成长期企业的并购绩效有帮助。但是,已有文献缺乏对这方面的考察。
篇7
【关键词】士商交往 ;文人画 ;明代中晚期
任何艺术的历史都是社会生活与艺术家生活的历史,将艺术家放在历史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史,目的不是要掩盖艺术家头顶上的光环,而是要还艺术史一个真实。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来研究明代中晚期出现的文人画的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现象,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得以在明代中晚期出现的具体缘由,揭示士人热衷于绘画领域的“末业治生”的社会根源,探讨士商交往对其产生所发挥的纽带作用,展示一个明代中晚期文人画的创作――流通――消费的历史剖面图。
一、文人画的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现象
明人谢肇J在探索历代书画发展的轨迹时,发现了下面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自晋唐以及宋元,善书画者,往往出于一些缙绅大夫,而很少有山林隐逸之士依靠技艺而得以显名于世。但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布衣处士以书画显名者相当之多。他认为这主要是富贵者薄文翰为不急之务,溺情仕进,不再留心,所以使这些山林之士独擅其美。
令人欣慰的是,谢氏已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世变”,绘画的主体身份有了转变。换言之,出现了文人画画家职业化的倾向。这一事实,正好与美国学者列文森的判断相左。列文森根据晚明画坛文人画的重新崛起,官僚本人就是画家,籍此说明中国艺术存在一个“反专业化的文人传统”。
笔者认为列文森的观点是片面的。进一步说,虽然宫廷画家存在于初期、中期,而晚明主要是被文人画家所控制。列文森忽略的是,这些文人中,官僚仅是一小部分,而多数是布衣文人。这些布衣文人与以前的文人画的创作主体文人士大夫的身份有了不同,不再具有官僚这层身份,而成为以卖画为生的名副其实的文人职业画家,这就否定了列文森所说的中国艺术存在一个“反专业化的文人传统”。明人何良俊就对当时的画家按照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行家”和“利家”。《四友斋丛说》卷二十九论到“我朝善画者甚多,若行家当以戴文进为第一,而吴小仙、杜古狂、周东村其次也。利家则以沈石田为第一,而唐六如、文衡山、陈白阳其次也。”[2]这里所谓的“行家”是指宫廷职业画家,“利家”就是指靠绘画为生的文人职业画家,他将吴门画派列入了“利家”行列。吴门画派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画商品化的成功案例,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及后来的文彭、文嘉、陈淳、陆治、陆师道等都是靠卖画为生。
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查找到一些关于当时文人画名家的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售价,以项元汴的藏品为例,因为他常在藏品的卷尾写明购买时的价格以及他所估量的出售价格。
1.文征明《袁安卧雪图卷》十六两
2.唐寅《画嵩山十景册》二十四金
3.王宠《书离骚并太史公赞卷》二十两
这里的“金”不是指黄金,而是货币的计量单位,一金等于银一两。其实在沈周、文征明、王宠在世时其书画价格还远没有达到这个份上。沈周的画价,现无处查考,但文征明的山水售价是有记载的。詹景凤在《东图玄览》中说到:
“然太史初下世时,吴人不能知之也。而余独酷好。所过遇有太史画无不购者,见者掩嘴胡卢,谓购此乌用。是时价平平,一幅多未逾一金,少但三四五钱耳。予好十余年后吴人乃好,又后三年而吾新安人好,又三年而越人好,价⌒黎矣。”[3]
这段叙述多少包含一些詹景凤自诩鉴赏眼力出众的成分,但吴人喜爱沈周、文征明的画是无庸质疑的。不管价格的高低与否,当时文人画的商品化已经普遍化确是事实。
二、明代中晚期的士商交往的新动向
清人沈在《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中说: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然而睦A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4]
这段文字近人曾屡引之以说明宋元以后商人地位的变化或科举制度的经济基础,它透析出宋代以来的一种社会现象:商人的崛起。
在商业逐步提高的形势下,出现了士人重商、行商以及与商人交往、混杂的现象。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初期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凤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曰:“新安贾人见苏州文人,如蝇聚一膻。东图曰: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凤洲公笑而不答。”[5]对于这种士商相混的现象,归有光在《白程翁八十寿序》中进一步解释道:“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今新安多大族,……皆以畜贾游于四方……君岂非所谓士而商者欤?然君为人,恂恂慕义无穷,所至乐与士大夫交。岂非所谓商而士者欤?”[6]这些都说明了明代中晚期的士商交往是非常流行、普遍的现象。
关于此时出现的士商关系的变化、士商交往的研究,学术界多有关注,并且颇有成果,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关注的是士商交往在绘画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明晰士商交往对文人画的绘画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的确立所起到的纽带作用。
三、士商交往对文人画的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的影响
随着商人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必然会在文化上寻求改变自己的形象。在谈到商人的崛起对社会的影响时,余英时指出,16世纪以后商人已经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商品经济,但不断向其它领域扩张,包括社会、政治与文化;而且扩张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其它领域的面貌。改变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和文化。”[7]那么士商交往是如何影响文人画的绘画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的?这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1、士商交往对束缚文人画的商品化与画家职业化的因素的突破
仔细阅读中国古代画论,就会发现明代中晚期以前,反对文人画商品化的言论很少,而到了明代中晚期以后,反对以画谋利的言论就突然多了起来,我想明代中晚期以前少的原因,不是评论家不反对,而是很少有文人画商品化的行为,没有人敢冒这种天下之大不韪的危险。为什么鄙视民间画工的言论就屡屡有记载呢?这也从反面衬托出文人画走向商品化将是曲折的道路。
而到了明代中晚期这些因素已经不构成阻碍了,首先是文人画的创作者的身份由士大夫转换为士人、学子,他们失却了经济的保障,选择绘画本身就带有“治生”的功利性目的。再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对于“财”有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突破了“君子固穷”的狭隘观念。还有欣赏文人画不再是士大夫独有的审美方式,而是广泛地社会化了,这些转化都为文人画走向商品化扫清了障碍。可以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士商交往,才促使文人画的创作主体从“义利之辩”的选择中走了出来,对于“末业治生”有了新的认识,以卖画为生才变得名正言顺,真正参与商品化中去。商贾对艺术的附庸风雅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生活的艺术化,收藏、鉴赏之风渐盛,对文人画的消费市场有决定作用。而商贾对文人画的“货取”、“润笔”的交易方式也对文人画走向市场化有积极意义。
2、士商交往对形成文人画的商品化的原始产业链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教师使命感
教书,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①教师职业的性质与意义赋予教师崇高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体现在职业理想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首先使命感体现在职业理想中。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途径,在工作中领悟和体验教师职业的崇高,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师个人人格尊严与优越。教师的幸福感是真实的,他不是着眼于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层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尽管生活清苦,绝大部分教师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述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②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有得必有失,有取必有舍。当教师是一种有取有舍的选择,舍的是物质享受,取的是人格尊重与优越,因为从事了教师职业,才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淡定和睿智,徜徉在青青芳草地,守望那希望的天空,享受着内心的安宁与快乐。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沟通方面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和谐的亲切感。虽然教师也是平常人,却能够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大浪淘沙,依然牢牢把握正确价值取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乐教勤业,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
其次使命感落实在教育教学水平中。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职业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提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④这为教师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教师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辱使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学力建设。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教师仅靠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里,尤其是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同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由经验型教师转为研究型教师,用研究者的头脑去分析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性认识,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使命感能推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而教师的这种研究活动又是教师使命感的一种体现和诠释。
使命感落实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强烈的使命感能成为教师的工作动机和成就动机。何为动机?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⑤有了动机,教师就会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以饱满的热情、有效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于工作的每一方面,每一个点;利用好工作的每一天,每一时。勤恳敬业,励志进取,每天都播下希望的“种子”,每天都收获丰硕的“果实”。做靠想来指导,想靠做来证明,这样教师的使命感在动机、行动和效果的统一中得到诠释。
怎样做好事情?首先要有做好事情的愿望,其次要有做好事情的能力,关键是付诸行动,通过努力地工作去达成目标。教师的使命感首先诠释在教师的职业理想中,其次诠释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德、能、勤、绩”的表现上,而教育教学实绩是教师使命感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篇9
2020年7月8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动员部署会,按照中政委部署会议精神,公安部、省厅、市局随即召开专题会动员部署相关工作。按照“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的总体要求,分局党委高度重视于8月14日召开分局“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动员部署会,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动员部署会明确指出,全局每一位领导干部、民警、辅警都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党委以及分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开展教育整顿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深刻认识此次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民警,深知此次教育整顿是一场铁腕治警、正风肃纪的攻坚战,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开展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把握总体要求、坚持精准发力,坚定扛起开展教育整顿的政治责任。紧扣主题主线、聚焦重点任务,强力推动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序开展,努力确保教育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我深刻认识到这次在全警开展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是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开展教育整顿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筑牢政治意识、迎接政治考验、鲜明政治态度这条主线,我要在政治上牢牢把握对党绝对忠诚这一建警之魂,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纪律上切实增强搞好教育整顿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坚持学习先进、勇于担当,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本职工作安全忠诚履职,让党和人民放心。我要坚决把上级党委总体思路和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从严从实抓好个人思想整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培育担当意识,发扬实战精神,不断开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整顿是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的重要举措,是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高度,从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使命任务的角度,从解决好公安队伍顽瘴痼疾的维度,充分认识这次教育整顿的重要意义,筑牢忠诚警魂,强化党的领导,优化政治生态,严明纪律作风,确保教育整顿收到实效。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强化忠诚教育,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筑牢、在思想深处扎根,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全面加强政治建警锻造过硬公安队伍专项教育整顿,锻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过硬公安队伍。
篇10
文化是一个院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弘扬先进的部队校园文化是培育优秀军校学员的重要途径。“中国梦”是当前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引领着先进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利于军校学员养成共同的理想形成凝聚力。纵观当今各大知名的军事院校都注重各自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内核,并与本国的价值取向很好的融合。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部队校园文化,必须以“中国梦”为指导,坚决抵制各种消极的文化的腐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梦”的提出紧紧抓住了构建先进部队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凝聚了军校学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意识。
二、“中国梦”是提升军校学员历史使命意识的必然要求
当今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履行多样化的任务,这为我军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军校学员应该树立牢固的历史使命意识,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完成国家赋予各种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必须要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引导。“中国人的个体梦并不排斥物质性追求,但它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它使军校学员有效的树立社会责任感,明确履行使命必须自觉担当时代赋予的神圣任务,自觉养成对自身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相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第一次如此接近,作为军校学员更应该对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所蕴含的使命倍感珍惜。“中国梦”的实现不能坐等,梦想不可能自动转化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军校学员应立足本职,以“中国梦”为契机,激发内在的使命意识,努力学习,为目标实现贡献力量。“中国梦”是当前加强部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必然为提升军校学员的历史使命意识提供坚定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梦”是促进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军校学员的培养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当唤起军校学员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自身的发展和理想的实现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军校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个人与国家共同发展的内在统一。“伟大的梦想必须落实到每个小小的梦想上,才能常开常新、永葆活力。”能否对个人与国家的利益统一,是影响军校学员实际行动的重要方面。“中国梦”的提出即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刻概括也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总结,它将人民群众的个体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共识,有助于消除当前价值多元化造成的价值取向冲突,有助于形成共谋发展的共识,成为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引导,有利于军校学员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理想,夯实军校学员的坚定政治信仰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四、结语
- 上一篇: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
- 下一篇: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