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三品一标”的概念与发展
1.1无公害农产品指使用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对农产品实施无公害认证,是政府为了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市场准入和消费安全,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带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官方评定措施。认证工作不收费,属公益性质,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制度,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产品认证由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代表农业部组织实施,主要解决上市销售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和快捷市场准入问题。
1.2绿色食品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既安全又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绿色食品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物,引领消费潮流的官方注册品牌。绿色食品追求安全、优质、营养和环保,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制度,实行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推动模式。如果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的一种公益性认证,则绿色食品是政府创建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是官方为确保农产品及加工品既安全又优质的一种公信力认证。绿色食品较之无公害农产品而言,除了鲜活农产品外,还包括食用的农产加工品。
1.3有机食品(农产品)指按照特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品,并使用特定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是一种亲环境产品,它追求生产消费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市场看,主要是利用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服务于农产品出口市场。
1.4农产品地理标志官方登记保护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保护和利用,是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倍受大家推崇的一种农产品产地品牌培养发展模式,目的是提升农产品产地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实施的是行政保护,定位为地域性公权保护和社会公益性质,登记工作不向申请人和标志使用人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纳入县级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预算年度计划。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范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调整的范围一致。
2.我省“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可以划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90~1995年),重点进行绿色食品的示范试点探索和建立绿色食品开发的发展模式和工作体系,绿色食品生产主要是由部分农垦企业来进行,但品种单一,仅限于大米等少数农作物;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2000年),主要是突出面向市场需求,坚持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走产业化的路子,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大幅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跨越式发展阶段(2001年~2005年),主要是提出了建设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奋斗目标,相继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做到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稳步提升阶段(2006年~今),主要是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扩大总量规模,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品牌公信力。目前,我省的“三品一标”得到了有序、有效、有力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1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三品一标”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和实现现代农业这一宏伟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重突出区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由单一产品认证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迈进。产品开发逐年扩大。从产品认证内容看,由单一的绿色食品认证扩展到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环境等方面。从1995年~2009年,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由13个发展至1073个,开发认证产品由19个发展至3154个,分别扩大了23.8倍、3.5倍和40.4倍、4.1倍;产量产值逐年增多。1995年~2009年,实物总量由4万吨增至3340万吨,年产值由88.2亿元扩增至487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增长了174倍、4.8倍和29.4倍、5.5倍;农民收入逐年提升。截止2009年底,“三品一标”生产带动农户278万户,户均增收2086元。较2005年的带动农户130万户,户均增收1500元,增加了2.1倍和1.4倍。
2.2形成了标准化生产的态势多年来,“三品一标”工作按照工业化思维、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思路,建立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体系,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开发管理模式,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载体。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三品一标”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是在“三品一标”生产中必须遵守、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它既是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规范,也是认证的基础和质量保证的前提,是国家行业标准。对经“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目前,“三品一标”标准包含六个方面:产地的环境标准、生产的技术标准(生产资料使用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的质量标准、包装标准、贮藏运输标准和其它相关标准(推荐肥料标准、推荐农药标准、推荐食品添加剂标准)。这些标准对“三品一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既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又保护了产地环境,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2009年,我省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13项;创建了示范作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三品一标”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我省先后启动建设了12大类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制定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办法》。目前,全省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9个,有机食品基地5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0个,绿色农业示范区7个,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参与”的标准化生产方式。
2.3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态势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三品一标”生产主体的主要经营模式。近年来,我省“三品一标”申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有关数据统计,2003年有8户绿色食品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有12户绿色食品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户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的悄然兴起,将原来单一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转化成为有组织、成规模、见效益的产业化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三品一标”认证申报主体新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三品一标”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00多个,比2007年增长了3.7倍。
2.4形成了市场化推动的态势从我国农产品的消费导向看,推动品牌农产品发展最主要的措施是抓好“三品一标”。也就是通过积极稳妥地发展“三品一标”,打造中国最知名的农产品和农产品产地。通过打造、提升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使农民不断增收。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各生产经营企业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全力开拓市场,“三品一标”市场占有份额和产品信誉度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产品开发多元化。面向市场需求,围绕打 “长白山牌”、“绿色牌”和“特色牌”,我省在产品开发的品种上,实现了由单一粮食作物向林特产品、多种经营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开发的转变。由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转变,培育了吉林德大鸡肉、长春皓月牛肉、吉林天景玉米、宝利祥蜂蜜、吉林精气神猪肉、东福米业大荒地大米、增盛永花生、长白山红松果仁、黑木耳砖、通天葡萄酒、金士百绿色纯生啤酒等一批知名品牌;市场开发多元化。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举办了8次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并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的广州、北京、大连、澳门、云南、福州、上海、香港、烟台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吉林绿色特色优质农产品展洽活动,集中展示了12大类3000多种“三品一标”产品,产品展销现场交易额和合同协议金额逐年攀升。同时,加强了省内绿色特色优质农产品展洽中心建设,开展了吉林农网、吉林绿色食品网的网上远程交易和网上农博会活动,完善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吉林绿色食品配送中心,我省“三品一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领域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的触角逐步伸向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有许多产品已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形成了法制化监管的态势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三品一标”工作已走上法制化轨道,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目前,我省“三品一标”监管工作主要依据《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实施办法(试行)》、《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工作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制度、产品抽检制度、企业年检制度和市场监察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属地监督、分层管理”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管队伍建设。目前,我省从事“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已覆盖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培养认证、监管人员278人,“三品一标”质量安全内检员884人,涵盖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长春地区、辽源地区、松原地区的工作部门,已得到本级政府的执法授权,主要依据《农产品质量法》进行依法监督管理,效果十分显著。
3.做好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3.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理顺管理职能,提高队伍建设
发展好“三品一标”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机构健全是保障,队伍精干是基础。强化组织领导。主要是将“三品一标”工作纳入到各级工作绩效考核中来,《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全程全面监管,生产经营者负首责、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参与和监督”的监管理念。农业部门要按照上述监管理念的要求,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引导生产经营者提高重质量、重信誉、重自律的意识,逐步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强化机构建设。在“三品一标”大发展期间,我省9个市(州)均成立了相对独立的工作部门,部分县(市、区)配备了工作人员。然而,从事“三品一标”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中,独立的少、加挂的多,专职的少、兼职的多。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多,速度的加快,要求建立一支机构健全、人员精干、设备齐全、经费充足的工作体系队伍。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作用,根据“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和趋势,重新界定各级工作机构职能,争取执法授权。目前,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大部分还集中在省级工作机构,基层工作机构还存在职能不明确,职责不清楚,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由上至下的工作体系急需强化完善;强化队伍培训。“三品一标”工作包括产品认证、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市场开拓、质量监督、宣传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批懂政策、精业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我省具有资质的有机食品检查员3人,绿色食品检查员15人,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278人,要面对几千种产品认证的现场检查和质量监管工作,其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质量难保。应加大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解决“三品一标”生产前沿检查监督力量薄弱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3.2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工作进程
“三品一标”工作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承载着不同时期内历史所赋予的重要职责。调查研究准确定位。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对 “三品一标”工作最明确的功能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强化机制、界定职能、依法监管、制定标准、建设基地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求真务实,夯实工作基础、勇于创新,开创新的业绩。实施好“五大工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主要是围绕国务院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以我省“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为依托,建设一批蔬菜、水果、肉牛、肉羊、奶牛、生猪、肉鸡、蛋鸡、水产品等“三品一标”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和农业大县为重点,稳步推进一批“三品一标”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主要是围绕我省“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引领优势主导产业实施质量提升。以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加工骨干企业、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和出口企业为重点,发展产品认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工程,主要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培育引导一批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合作紧密、规模生产的专业组织,成为“三品一标”申报主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品牌和经营的水平,促进农超对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新兴产业品牌提升工程,主要是紧紧围绕我省人参、鹿、林蛙、食用菌、山野菜等新兴战略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实施“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扩大新兴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市场培育工程,主要是紧紧围绕“创品牌、保质量、增收入”这一主体,开展基地与企业对接,企业与商家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市场,设立“三品一标”专柜、专店,做到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开拓市场,提高“三品一标”市场占有份额,在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中,打好“特色牌”,唱好主旋律。
3.3积极协调沟通,加大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品牌效益
篇2
XX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三绿工程”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绿色消费影响广泛,深入人心。老百姓购买食品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从价格优先向价格与**全并重方向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变化,有些企业自筹资金购买检测设备;各级政府机关都从执政为民高度,把食品**全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形成了推动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舆论监督氛围。二是绿色市场发展迅速,把关作用增强。主要表现在加强硬件建设,实现设施设备现代化,购物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建立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有的还建立了业户档案,加强了市场把关。三是绿色通道的数量不断增加,流通效率得到提高。**市已开辟8条绿色通道。其中,跨省通道2条、省内通道3条、市级通道3条。四是食品**全总体状况逐步好转。据市三绿办对市场的蔬菜农残检测,XX年平均为93.5%,XX年达到98.3%。五是创建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我们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了26个,无公害农产品已经到了50个,绿色食品到了11个,**徽省名牌农产品到了20余个。六是建立起了三层检验机制,这三级检验就是企业检验,第二层就是社会检验,第三层就是权威检验;七是开展了“放心豆腐”生产的专项整治。
三绿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地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实施三绿工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深入推进三绿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XX年**市将在三绿工程方面重点作这么几件事: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食品**全为目的,以 “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行基地、检测、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反弹琵琶”的思路,从提倡绿色消费抓起,积极培育绿色市场,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引导绿色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一是“反弹琵琶”,从消费抓起,通过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全意识,并在市场提供简单易行的食品检测手段,使污染超标的食品无法销售,从而引导生产;二是实行全程卫生质量控制,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手段,在每个环节都建立食品**全保障体系;三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四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先以抓好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制品等卫生质量为重点,再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
(三)工作重点:总体上是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全法制保障、技术支撑、政策扶持、社会信用、组织保障和舆论监督六大体系。具体目标:一是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使政府、企业、消费者增强食品**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确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科学消费模式。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严把市场关,尽快形成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三是继续开辟绿色通道,使进入绿色通道的食品都能符合卫生质量标准要求,鲜活食品运输采取保鲜措施,公路运输的白条肉实行吊挂、封闭运输,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面向社会的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得到较大发展;四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强化政府对三绿工程的领导。五是根据国家已经颁布的《绿色批发市场标准》、《绿色零售市场标准》和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规则,加大培育创建绿色市场力度,加强硬件建设,实施现代化管理;六是继续加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的建设。XX年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真正成为**市农副产品供应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继续抓好“放心豆腐”生产基地建设, XX年力争建成1—2家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使基地日产黄豆原料18万吨(约占市民日消费量的50%)。七是继续强化市场检测体系建设。一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农副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农残检测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检测的时效性和扩大检测面,争取检测面达到60%以上;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超市以及农贸市场建立蔬菜市场农残检测点,加强企业自检和自律。八是继续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一是结合三绿工程宣传月,积极做好蔬菜、肉食品、酒的畅销品牌推荐工作;二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并争取XX年**市在食品质量最高层次---有机食品上有所突破;三是继续开展“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扩大参评企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我市餐饮行业的一个品牌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周谷堆农产品市场“放心菜”配送工程、**天恒食品有限公司“徽商放心肉”连锁店等一批流通领域食品放心工程龙头品牌的建设;五是大力推进“放心豆腐”建设,争创“放心豆腐”品牌。九是继续加强三绿工程法规制度的建设。一是加大推进已经出台的市政府各项法律法规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的实施力度;二是争取尽快出台《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实施细则》;三是鉴于商务部等部门即将联合颁布出台《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为此,我们也将结合我市实际,拟订《农副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为农副产品的市场准入确立法制依据,从而使我市的流通行业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十是推进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在XX年在已完成的供需双方申报基础上实现其对接,实施试点方案,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建立供需双方信用档案,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最终实现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信息网络化流通模式,提高食品质量**全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十一是进一步深化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肉品市场准入制度,扩大肉品监管范围,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手段,开展肉品检验,促进定点屠宰和肉品流通管理工作再上台阶;做好定点屠宰场的规划工作,合理布局,以逐步提高屠宰场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档次;继续加大力度,强化生猪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我国于2006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规划设计部分) 》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运行使用部分) 》等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文件,指导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五年的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1 年启动修编工作。同时各类绿色建筑的标准已在陆续编制。各地也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写了更加适宜地方建筑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市颁布实施了地方标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二)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2007年原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出规定。2008年开始,又根据标识工作实践,对相关管理制度和评价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完善或修订,了相关评价管理文件。2009年6月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明确了对于具备一定绿色建筑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地区,经申请审批通过后,可以开展本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截至2011 年底,我国已有江苏省、浙江省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机构,颁布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三)绿色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m2,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地区从过去的18个省区发展到28个,其中,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及香港实现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零的突破,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9个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分析,社区的绿化率可以达到38% ,平均节能率达到58% ,节水率达到15.2% 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7.7%。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前十位的省市如图8所示。整体来看,绿色建筑的面积每年增长都较快,尤其是2011 年获得明显的加速 [1]。
(四)通过LEED认证项目日益增多
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7日,中国大陆通过美国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的项目已达到200个。这表明,LEED在中国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当前USGBC网站上登记的中国大陆的项目总计为850个,认证项目与注册项目的比率约为1: 4[2]。从认证项目数量上看,中国LEED认证项目的数量,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之间数量日益增多,达到年间认证量85个的规模(图10)。从认证类别来看,LEED-CI(绿色室内装修)、LEED-NC(新建筑)认证项目在全部已获认证的项目中占据主体,具体如图11所示。
(五) 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日益增多
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绿色建筑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
现行的《建筑法》颁布实施时间较早,也没有任何关于绿色建筑的规定,仅在第四条规定:“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建筑活动的法律《建筑法》对建筑节能、新型建材和建筑科技等工作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而是采用了“支持”、“鼓励”等的文字表述,明显缺少强制性,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作为部门规章,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法律地位较低,推动实施与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3]。
(二) 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绿色建筑消费需求不旺,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 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少数专家、研究人员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绿色建筑就是多点绿化。正因为如此, 如果让人们增加投资去接受绿色建筑, 显然会阻力重重。所以, 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开发商、民众、政府都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及其投资回报和长远利益, 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三) 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提高。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绿色建筑更加节能与环保,从长远来说更加经济,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本身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加上目前消费者偏重商品房的价格、位置与安全,对于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环保、健康价值认知不够。
(四) 技术选择存在误区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还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一些项目为绿色而绿色,堆砌一些并无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过分依赖设备与技术系统来保证生活的舒适性和高水准,建筑设计中忽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施,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在市场推广上难以打开局面[3]。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2012(5):1-4
篇4
建设绿色基地 管控源头质量
2003 年,第一个 3000 亩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在汉源建立,通过逐年发展,现在五丰黎红公司绿色食品花椒基地达到 4.8 万亩规模。2014 年为实现产业升级,公司进行了 1000 亩有机花椒认证,取得花椒有机认证证书。
“发展绿色食品,源头是关键。我们每年对基地提供大量的资金,对花椒基地进行花椒苗的补种、发放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对基地内的椒农进行技术培训,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等,并派出专职人员对花椒基地进行管理,为椒农进行技术服务的跟踪指导,公司每年支付乡镇技术服务费近 10 万元,并在基地内寻找对花椒有研究的带头人作为基地管理人员,从源头保证绿色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谷学权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花椒基地现有花椒树 650 万株,产量 800 万 千克, 带动当地农户 6000余户, 户均花椒产值达 2.8 万元。在收购环节对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内的花椒进行保护价收购,每斤高于市场价为 0.2 元,使椒农在公司的发展壮大中得到真正的实惠。通过有利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当地农民的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让其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社会增益的多赢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产品品质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五丰黎红公司从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按以“用心选料、精心制作、不断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为质量方针”, 开展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治理。
“我们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从组织层面确保各项管理举措得以强有力的实施,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目标,确保目标落地;同时,加强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和 OHSAS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四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 《绿色食品花椒基地管理办法》、《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产品召回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对预案进行演练。建立健全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监督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实施绿色食品质量追溯系统,规范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谷学权说。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目标,对原材料、过程、半成品、成品和流通等环节进行产品标识,对产品质量的形成全过程进行质量追溯,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可追溯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放心的产品。
积极开拓创新 增强发展后劲
以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结合方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五丰黎红公司在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上下功夫,把精益管理融入标准化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档次,2010 年进行技术改造迁入汉源县食品工业园区,自主研发了产品加工生产线,引进新工艺和设备,使花椒油系列产品年产规模达到了 2 万吨,基础环境、设备设施有了极大提高,花椒油生产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确保技术领先优势;同时,突出市场销售,按照“发现市场、挖掘需求,超越对手、差异制胜,整合创新、赢得忠诚”的销售思路,将经营产品转向经营客户,坚持“抓餐饮,进超市,保流通”的销售策略,以成都等中心城市建立销售中心和销售办事处,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完善扩大销售网络,努力拓展市场销售份额;同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与四川大学食品系合作,就“花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展开深入研究。组建“食品工业园区检测中心”,按实验室认证认可要求进行设计装饰,与合作单位共建产学研基地和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依托中心人才、技术、设备优势,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节约了生产、研发成本,拓展了研发思路;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确保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品牌强企 追求卓越绩效
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存在的灵魂,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五丰黎红公司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利用多种展会平台,如春糖会、绿色食品博览会、香港美食博览会,著名商标展会,品牌会等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网站、报纸、各高速立柱广告等媒体或方式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品牌宣传和影响力。
篇5
文章标题:农业局农产品质检站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行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站人员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为服务“三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进行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了“湘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方案,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下乡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技术培训讲座8期次。
二、认真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上半年对县城范围内步步高、万客源、易俗河农贸市场、裕丰、长江等宾馆及响水、京竹等蔬菜基地菜进行重点抽检4次,所检样品全部合格,在日常抽检工作中,以超市、农贸市场为重点,坚持经常性的抽检。目前已抽检样品76个,其中不合格样2个,对不合格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群众消费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管理。紧紧围绕优势产业,认真搞好我县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工作,下基地、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以确保已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树立良好的品牌优势,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中国湖南首届(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推介我县优势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以到位,同时必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逐步走向规范化。
2、检测设备不齐,检测技术力量薄弱,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责任重大,工作经费不足,建议政府增加投入。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认真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
2、认真搞好市场、生产企业、基地的日常抽检工作。
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87-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过去的2013年,“镉大米”、“奶粉掺假”、“假羊肉”等问题,给百姓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保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一、从国家层面着眼设计,建设黑龙江省“中华安全食品大厨房”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稀缺的寒地黑土资源,盛产的水稻、玉米是国内稀有的优质品种。全国各地期盼吃到绿色食品,希望从国家绿色食品生产重要基地,转化成为国家绿色食品安全生产基地,让更多的安全、健康食品走进全国百姓的厨房。
全国百姓吃不够绿色食品,农民又期盼着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实现增收,这两种需求同时存在,说明黑龙江省的绿色产业发展得还不够。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有四个第一:产量全国第一,2013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总产值1600亿元,占全国的1/6;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全国第一,超过全国认证总面积的1/4;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国第一,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全国总面积的1/2;绿色食品产品抽检合格率历年来都是全国首位,2013年达到99.37%。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销量在全国却不是第一位的。这和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种植,却在无形中忽略销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国家应充分发挥寒地黑土资源优势,把黑龙江省从“中华大粮仓”帮扶成为“中华大厨房”。为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对龙江食品产业发展给予支持,设立绿色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产资料的研制、人才培训和市场品牌建设等方面。同时,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化生产给予支持,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安全食品链。为“三品一标”的地产资源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投入资金,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稳定原有补贴政策的前提下,还应制定出台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和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向社会提供更多健康和安全食品。国家还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水资源治理也应给予资金支持,以净化农业生态环境。
二、强化政府推动支持作用,合力刻画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形象
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健康性需求日益强烈,这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带来了宝贵的市场机遇,但机遇不意味必然会成功,要靠智慧和苦干才能把机遇变成结果。政府部门要有紧迫感,要引导企业在生产环节上不能取巧,要确保产品质量,还要下大气力加强市场营销。为把绿色食品产业上升为全省重大产业、培育绿色品牌及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体系,开始建立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与政府推动支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推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长期稳步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和优质优价水平,巩固在高端绿色食品市场的领先地位。
去年,黑龙江省制定并公布《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举办中国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19.9%,上升为黑龙江省工业经济中的第二大产业。今年,针对农产品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实际,强化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市场营销环节,出台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省政府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其中投入2亿元推动营销渠道建设,在哈尔滨建设黑龙江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组织省内企业在有关大城市举办并参加全国高水平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全国开办100家黑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3000家独立品牌连锁店,进入上万家主流超市,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营销,促进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渠道推广相结合,强化质量安全,让黑龙江绿色食品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做到产品供给信息充分、渠道畅通、品牌可识别、安全有追溯保障。
在政府推动支持下,黑龙江省成立了绿色食品展销协会,合力刻画龙江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形象。协会由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组成,将在政府与绿色食品企业之间、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产地和销地之间构建一座畅通无阻的联系桥梁。目前已有46家团体会员,12名个人会员。
新成立的绿色食品展销协会在省政府绿色食品市场推广联席会议领导下,负责制定旗舰店、连锁店、目标超市、电商平台标准和工作制度,并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和规范会员企业行为。主要任务有:负责“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方案”的组织实施;建设并完善网络交易、质量监控、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和物流配送等配套系统,常年对外展示和销售绿色食品;举办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提供交流、沟通、商谈、推介、宣传的机会和平台,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竞争力;组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及商务洽谈活动,为开拓市场和国际化经营提供服务;推动和支持企业借助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建设覆盖全国营销网络;指导和监督会员企业依法经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讲座、研讨会、业务培训;承担业务主管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交办的工作等。
协会将为促进食品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食品品质,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协会将引导企业抓紧解决好目前部分产品标识及外包装不符合销售地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参与不够、产品推广不到位、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等问题。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上,高端站位、精心策划,用好政策、抢占市场,严把关口、宁缺毋滥,抓住历史机遇,抢占发展先机,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强化食品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要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制定绿色食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做大“老字号”、培育“新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要全力扩大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坚持规划引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加强与流通领域企业合作。
合力刻画龙江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形象:一要强化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建设,把龙江食品的天然信用转化成市场体系中可识别的产品品牌信用和营销渠道信用,并通过政府监管信用使龙江绿色食品得到更广泛的市场认同;二要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下功夫,让包装设计为产品增添魅力和吸引力;三要重视各种营销方式,既要开办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独立品牌连锁店,也要努力进入主流超市,还要用好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渠道;四要注意产品标准问题,努力适应不同目标市场和地区的不同标准;五要用好物流体系,政府部门要搜集企业的物流需求信息,形成物流规模,降低物流成本。
三、打造管理升级版,形成大型企业营销新模式
发展壮大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生命力在市场,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和市场前景是营销网络升级的关键。企业自身要有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自己。北大荒集团作为全省绿色食品营销的龙头企业,抢抓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的契机,加快营销网点战略布局,打造垦区从产地到市民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现经营“北大荒”及旗下的“九三”、“丰缘”、“完达山”、“北大荒绿野”等品牌绿色农产品,包括杂粮系列、大米系列、山珍系列、食用油系列、饮料系列、酒水系列、籽粉系列、豆粉系列、蜂产品系列、酱系列、面粉挂面系列、休闲食品系列,累计12大类绿特产品,其中“北大荒绿野”品牌杂粮等产品,由企业制定了高于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标准。作为首批获得政策支持的企业,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团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加盟商拓展实施方案》,拿出2000万元分三年给予加盟商新开店支持,同时建立辅助区域“标杆店”拉动以及老加盟店带动新加盟店的“一带一”的展店帮扶机制,为去年营销网点的快速拓展提供保障。去年,公司新开拓营销网点93家,累计实现910家,辐射全国24个省110个市(县)。今年,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北大荒品牌优势,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按照强主业、定模式、精管理、增效益“12字”方针,全力打造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的北大荒农产品营销网络。公司按照“营销总部+区域公司+旗舰店+加盟店+销售点”的经营链条,辅助商超渠道、配套线上销售的经营模式。由旗舰店、核心连锁店、社区连锁店形成多种终端店面形式,为具备不同条件的加盟商打造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展会、网络等渠道招商,按照《北大荒绿色食品营销网络2014年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不同的终端形式,给予每店10万元至145万元不等的专项开店资金支持。今年重点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南京、广州、天津等核心城市,建立规模在200-500平方米的旗舰店7家,力争完成旗舰店20家,以核心连锁店和社区连锁店两种形式建设连锁店300家。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国北大荒绿色食品营销网点可达到1200家,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收入130亿元、利润6000万元。公司计划到2015年新增北大荒绿色食品旗舰店45家、连锁店300家(核心连锁店100家、社区连锁店200家),年底全国绿色食品营销网点达到1600家。计划到2016年年底营销网点累计达2000家,同时,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跻身中国连锁品牌50强行列。
网络扩张,要靠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实行制度管理“五统一”、连锁经营“九统一”。制度管理“五统一”,即资金、合同、资产、投资、人员统一管理;连锁经营“九统一”,即统一商品采购、统一服务、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信息管理、统一物流配送、统一供货价格、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宣传理念、统一视觉识别。公司完成了《公司中长期战略构想与2014年发展大纲》及《公司组织设计和薪酬管理》咨询、修订工作,为公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完成经理竞聘及部门定岗、定编、定责、定制度、定流程工作;制定下发了《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2014年绩效考评办法》,编制完成了公司2014年的《管理制度汇编》;依据集团的风险控制要求,制定下发了《公司食品安全关键点防控措施》和《公司关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并进行了内部培训。同时,公司强化层级管理,增强履职意识,制定下发了《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定下发了《关于控制费用支出的管理办法》,力求实现节本增效。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为绿色食品营销网络建设保驾护航。
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升级的措施
(一)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今年,公司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从生产到流通最终至销售领域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二)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对绿色食品从生产、加工、仓储、配送、终端销售到售后服务全产业链的管理,形成产业链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做好绿色食品管理的数据库建设,推进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销售水平,实现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
(三)积极开展合资合作
公司先后与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良玖粮油有限公司、天津市好收成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劣势对冲”目标。2013年,公司招商引资外方到位资金1.14亿元,完成北大荒商贸集团考核指标5500万元的207%,为实现“百亿大营销”和构建国际化物流产业集团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积极开展“拓域外”工作
公司紧紧围绕集团“拓域外”方针,积极捕捉市场商机,大胆开拓之前未涉及的领域及市场,本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加大力度开展新领域的项目调查研究。目前,公司进行中的“拓域外”北大荒(香港)有限公司冷库项目和恒浦(大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投资项目,进展及经营状况良好。
篇7
不过,这个奢侈品真的“有机”吗?有机食品市场到底现状如何?市面上,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乱象一:标志杂
“有机”真假难辨,好似奢侈品
眼下正值各种蔬菜大上市,蔬菜价格普降,菜场青菜价格1.0元/斤,鸡毛菜不超过3.0元/斤。在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黄先生站在蔬菜区摇摆不定。这边是20元1斤的娃娃菜,另一边是两三元1斤的普通蔬菜,黄先生想了又想,最终拿了几包有机青菜和普通葱蒜扔进了购物车。“葱蒜可能无所谓,但是青菜我还是想买好一点的。”当然,对于什么是“好一点”的,黄先生说,他评判的惟一标准就是菜品上的“有机食品”字样。
在另外一家超市的生鲜区,有顾客向营业员提出要选购“有机食品”时,营业员第一反应却是“绿色食品”,货架上“绿色食品”多,“有机食品”少,很多大类的食品甚至没有有机食品,即使有,其价格也远高于绿色食品等一般货品。在干货柜台,营业员还向顾客推荐了一款来自南美的葡萄干,并保证这是有机食品,不过仔细一看,包装上并没有“中国有机产品”和“有机食品”等标志,只有“有机”、“天然”等广告语。
据了解,有机食品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几乎等同于奢侈品,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何为“有机”。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有机食品的包装上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志,一是有机食品标志,另一个则是有机认证标志。然而,走访几家超市走访后发现,有机蔬果普遍存在标志不清的状况,有的产品只有有机产品标志,缺乏认证标志;有的不仅这两个标志混乱不全,甚至还缺乏公司名称;还有的则缺乏标明产地等信息的回溯标识,没有注明生产时间。
此外,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但市场上有机食品很少会主动标出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乱象二:认证乱
机构承诺交4万可获认证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已累计检查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808家次、获证企业22717家次。目前,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从2004年的36家已减少到现在的24家,减少了三分之一。
不过,上海一家不愿具名的认证机构透露,事实上,可以认证的远不止24家。有些认证机构,比如总部在北京,其在各个省份都可能有办事处,而这些办事处,可以独立审核,颁发有机食品认证。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能查到的认证机构外,市场上还活跃着大批机构。“只要肯出钱,弄出来的就是有机认证。”以茶叶为例,按照正常途径,茶叶生产基地的首次有机认证,自申报开始,必须经过2-3年的土地转换期。而一些公司承诺,只需要半年时间,全部认证程序走完,费用4万多元,保证“搞到的是正规的有机认证。”客户所做的只是提供企业证照和盖章签字等工作。
“就算是通过有机认证的商家,卖出的也未必全都是有机食品。”上海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有机蔬菜用肉眼很难分辨。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一些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乱象三:缺监管
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指出,政府部门应保证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在评定具有认证资质单位的同时,还要建立淘汰机制,适时清除不达标的认证机构。
针对认证机构存在的问题,国家认监委负责人表示,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查处”的原则,一旦发现严重违规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将坚决撤销其从业资质。
权威人士表示,当前不少认证机构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这些机构没有专职的管理部门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没有条件开展有效的跟踪检查,缺乏问题的发现机制、获证单位退出和信息披露机制、问题溯源追查机制,因此加强后续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CEO透露,事实上,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巨大。比如他们的有机农场,土地往往需要“休养”两三年。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菜蓝子”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为切入点,实现对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全面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机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产品标识规范、农产品检测等为重点,用3-5年时间,分批分次推进初级农产品产地准出建设,力争达到“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目标,全面推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内容
(一)试点时间及品种
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试点时间年6月1日起,试点品种为蔬菜、生猪、水果等。
(二)试点范围
在我市辖区内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品”种养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较大规模种养殖场等农产品生产单位。
(三)准出条件
1.种植业产品产地准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有农产品生产地所在村委会出具的产地证明。
(2)“农产品生产单位”出具的产地证明。
(3)具有自检合格报告或委托检测合格报告。
(4)在有效期内的“三品”产品须提供由认证单位颁发的认证证书复印件以及近一年内有资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附加标识。
2.生猪准出条件: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耳标标识,方可进入定点屠宰场。
对不满足以上条件的种植业产品,农产品所有者携有效身份证明按《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入生鲜食品批发市场交易。
(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
在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的基础上,选择4家专业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同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
按照“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先行示范、探索经验、逐步推进。从年6月1日起,在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旺元隆蔬菜专业合作社、青云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捷圣生态农业种植园等4家生产基地开展追溯试点试运行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见《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追溯试点实施细则》,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全市主要种养基地。追溯试点试运行初期,要求市级相关人员分别到各区,与各区农业部门开展为期5天的分片督导。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出监管。一是落实责任主体。各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与基地(试点)各合作社或生产企业,以及未加入合作社的专业大户和规模种养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各农产品生产单位确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在追溯试点中必须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产品检测、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准出基地和追溯试点基地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
2.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结合“菜篮子”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推动基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农产品生产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使用违禁药物行为。积极引导和鼓励基地准出(试点)与农产品销售市场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实行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机结合。
4.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自检工作的指导。一是推动各区建立检测室或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二是逐步引导各基地(试点)建立快速检测制度,完善自检条件,开展自检工作。三是强化技术指导。定期组织合作社和相关基地(试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准出基地(试点)自检水平;四是不断规范基地(试点)农产品检测报告或产地证明。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并积极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检员积极性,确实承担起质量安全日常监管任务。
(二)加强协调配合。农业部门主要是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立足法定职责,坚持依法办事。该负责的要依法履职,该其他部门管的要及时通报和移交,该参与的要主动配合。
篇9
发展现状与优势
1.现状。一是产业规模与布局独具特色。过去20多年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总体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三地”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439家,绿色食品产品种类为1394个;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上升至322.78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3.6万亩,基地产量为143.9万吨;绿色生产资料获证企业14家,产品达27个。河北省凭借其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成为绿色食品产业主要聚集区,北京、天津凭借其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优势后来居上(京津两地2014年新增认证企业占认证企业总数的近50%),北京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认证企业和产品数量居于区域乃至全国领先水平。二是核心企业绿色食品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获证数量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速最快(2009-2013年年均增长391%),核心企业认证种类呈大幅增长趋势。核心企业布局仍以河北地区居多,总数高于京津两地之和。河北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及其产品种类在全国均排名第一。但三地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创新能力和对产业链带动、统筹、辐射能力均有待提高。三是产学研的合作潜力巨大。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品质。尽管三地坐拥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一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研发、产品和环境监测技术、疫情防控技术等领域具备强大科研实力和丰富研究成果,但区域内产学研对接不畅。三地高校、科研机构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亟待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四是产业链有待紧密衔接。绿色食品产业链构成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研发、产地环境的维护和监测、优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绿色产品生产和认证,绿色食品商业流通体系的构建及流通模式创新,标准制定、质量认证、监督管理和综合服务等管理创新和技术监测的跟进。目前三地产业链的上下游还未有效衔接,急需通过培育或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知名企业集团,实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2.优势。一是资金实力比较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政支农、金融创新等政策优势明显,能够为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满足绿色食品产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资金需求。二是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条件多样性特征明显,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区位特点鲜明。具备郊区绿色食品区、农村腹地绿色食品区和偏远地区绿色食品区,现代化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为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产业基础良好。京津两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程度和科技创新水平,依托京津地区的科研优势在绿色食品产业投入品研发、环境监测和产品监测技术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竞争力。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不高(2014年该区域用标企业总数和产品种类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05%和6.59%,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7%和1.42%,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不足全国的1%),但技术、资金、市场、资源、政策等产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实现京津两地的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的有效对接,形成产业分工、协作、集群效应,促进产业配套协同发展,亟待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内涵、建设路径和发展目标
1.内涵和建设路径。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指在京津冀三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相关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基地等主体,开展跨区域、跨组织、跨文化的合作创新活动,形成涉及制度、管理、技术、产品、市场、业态等多方面联动创新、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应由农业部主管,其他相关部委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协管,中国农学会牵头组建,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行业协会、商贸物流公司等主体,通过各级政府政策扶植,整合三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优势资源,创新各类组织模式,调整科技资源、产业发展、园区的空间布局,优化运行机制,推动联动发展,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以整体提升京津冀区域内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发展目标。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整合京津冀三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土地、市场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协同创新,整体提高区域绿色产品的研发水平、增强绿色食品供给能力,打造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并形成新的业态,推动绿色食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研发能力位于全国前列,产品供给能力较“十二五”大幅增加,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增加到800家,产品数量突破200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加到30个,基地面积和产量均增加一倍;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上升到600万亩。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创新主体和空间布局
1.创新主体。一是管理和制度协同创新主体。农业部主管,并与财政部、科技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京津冀地方政府开展相互协作,支持共同体的发展。三地政府和相关主体在利益诉求达成高度共识的基础上,完善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需要有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支撑。二是技术协同创新主体。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和农业协会构成技术创新主体,其中京津两地要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突出优势,承担主要研发责任。技术创新重点在于构建覆盖产地环境、绿色生产资料、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监测检验等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加强有机生物肥、生物农药、生态修复、绿色食品保鲜、储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绿色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疫情防控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尤其是精深加工技术瓶颈,提高产品的深加工度,延长产业链;强化对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建设,促进技术产业化发展与应用。三是产品协同创新主体。京津冀三地科技园区和生产基地承载技术应用和实现产品创新的重任,其中河北省凭借其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在积极承接京津技术转移、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应通过完善质量认证、过程控制、全程监管和商标管理等综合手段和措施来提升绿色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不断实现产品创新。四是市场协同创新主体。京津冀三地商贸流通公司、商贸流通中心和园区要加强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和绿色食品市场,不断创新商贸流通模式。加强绿色食品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商业流通模式,包括B2B、B2C、C2B等,打造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品牌,提高绿色产业的附加值。2.空间布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分工、产业布局及园区的分布等方面。一是科技创新分工。进一步发挥北京大都市的技术、人才优势,通过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使北京成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技术创新总部、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创新人才聚集中心;天津一方面要吸收北京的重要技术创新输出,另一方面通过重点提高自身绿色食品产业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转化能力,逐步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创新中心、技术研发转化基地;河北省重点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推进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及产业升级试验区。二是绿色食品产业布局。从产业布局来看,河北省要充分发挥在京津冀三地中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主导地位,发挥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借助京津冀环境的改善,有步骤增加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产地环境监测面积等,着力提高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发展品种丰富、层次多样的绿色食品产业,使河北省成为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的主要功能区;北京在加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方面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发展水平,打造更多的高端绿色食品产业的示范基地;与北京相比,天津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借助天津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节奏,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与产量,积极培育更多的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合作组织,并通过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三是京津冀科技园区的布局。要突出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北京园区要发挥首都资源的优势,突出高端引领的功能,不断向津冀输出先进的科技成果;天津科技园区既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也要加快对北京创新资源的承载能力,布局和利用好重大创新资源,培育更多的领军企业;河北科技园地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之地,要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同时提高河北自主创新水平,在企业集群化发展上下功夫,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1.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理事会。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牵头并联合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业学会及行业协会等,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及理事会。理事会全面负责协同创新共同体相关工作,负责维持共同体的稳定运行;理事会牵头讨论共同体的发展方针、工作计划,审议共同体的重大事宜,制定共同体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协调科技资源的分配等。成立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等组织机构,制订共同体章程、经费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人事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2.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金投入机制。协同创新共同体各单位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基金。各单位共同参与和任务分工,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激发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各共同体单位的优势资源,有效开展产业研发、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实现双赢及多赢。3.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鼓励共同体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优势互补与叠加、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服务的创新,力争把京津的科技优势转变为京津冀的优势,把科研院所的高端研发成果辐射扩散到企业、基地。建立创新资源的互通共享机制,借助农业部委托中国农学会创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京津冀三地科协联合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逐渐完善绿色食品产业数据库、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专家库、评价体系和服务规范等,有效推动三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助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4.加强企业研发联合体协作机制。绿色食品产业的相关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中不可或缺。要加快建立三地企业研发联合体,共同建设企业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特色产业基地,完善公共技术平台、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聚集,形成对产业升级及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5.建立地方政府创新协作联动机制。三地政府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出台促进共同体发展的政策措施,破解共同体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区域内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的政策环境。在科技资源配置、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上要统筹协调,从以往单纯对企业、产业的扶持,转向扶持三地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开发与管理上,积极促进三地人才支持政策相互衔接,逐步建立三地人才政策的共享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流动,依托全国涉农科技社团加强引导三地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政府应支持跨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对接平台与科技金融超市,逐渐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在政府主导的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三地政府要加强管理、服务的协同创新,应联手通报动植物疫情信息,实现区域间绿色联防联控;消除绿色食品流通的技术和行政壁垒,加快实现具有法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共同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检查。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政策建议
篇10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回顾
(一)、抓宣传培训,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生产科教科、检测、农技、植保、种子、土肥、蔬菜、果树、茶叶、农广校等各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督导和协调工作。
2、认真搞好农业标准化的培训。为确保培训到位,我们成立了由25名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讲师团和由60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联户”小分队,根据春季生产特点及各镇、村的需要,及时深入到镇、村、园区、基地及到田间地头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为种植大户提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的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解决被联系户在种植管理、作物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广科技实用技术;及时为种植大户讲解涉农政策法规,提供政策咨询等其他服务。通过课堂讲授、发放明白纸和现场指导、示范相结合,有效地提高种植大户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1-5月份讲师团和联户小分队共深入到46个村,联户了180户,上门技术指导400余次;先后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个,新技术10项;组织赶科技大集13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1场;培训农民和科技人员5900余人次,示范带动农户1万余户;印发技术材料2.5万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标准化生产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手段,对农民、农资经营户、生产加工户、商贸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用药用肥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农村天地》栏目,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及丰富经验;结合开展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等活动,把标准化生产、安全用药用肥、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等知识宣传到千村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不断营造人人关注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来共印发、张贴宣传标语、《无公害农产品药肥使用知识手册》、《无公害蔬菜农药、化肥使用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宣传资料9500余份。
(二)、抓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基地作为源头事关全局。今年我局重点加强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对已认定基地的管理。
1、规范基地管理。一是对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严格按照《青岛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施“基地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检测制度化、产品无害化”规范管理;二是对于已取得“三品”认证地所有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生产农户,都要求他们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青岛市政府《通告》的要求,建立起生产过程记录,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三是把好基地农药、肥料的“进口”关,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倡使用有机肥,大力推广应用沼液肥,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2、加快“三品”认证步伐。一是搞好已认证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3月下旬,对2004年通过认证的青岛大场农业服务公司、青岛胶河农业服务公司、*市海青茶叶研究所、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4个单位的10个产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二是加大新基地、产品的培育、申报力度。完成了宝山宝花花生、黄山岳家蜜桃两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材料的编写上报和产地环境的现场检查工作;组织申报了康大嘉府牌马铃薯、大根、胡萝卜、园葱四个产品的绿色食品和大村海峰绿茶1个产品的有机食品认证。
(三)、抓监督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严把源头关,积极开展基地环境抽检工作。4月份,根据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对基地内有产品的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大场草莓生产基地和马铃薯生产基地、海青蔬菜生产基地、胶河马铃薯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农户对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未发现违规用药现象。同时抽检了康大蔬菜基地、海青蔬菜基地、海青茶叶基地和大场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共抽取了10个样品点的20个样品(其中的灌溉水样10个、土壤样10个),检测指标100余项。基地土壤分别对重金属铅、砷、汞、铬、镉进行了检测,基地灌溉水分别对铅、砷、汞、六价铬、镉进行了检测,根据《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和《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判定,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基地环境条件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2、严把出口关,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为了监控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我们对基地产品进行定期抽检。1月份,为了让全市人民过一个祥和安乐的春节,对我市重点园区、基地的番茄、青椒、芹菜、菠菜、油菜、香菜6种产品的14个样品进行了抽检,3—5月份,抽检了芸豆、草莓、西红柿、黄瓜、青椒等6种产品18个样品。上半年共抽检农产品样品32个,检测指标416项,根据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结合我市农民用药实际,重点对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三唑酮、等13种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分析,所检产品全部合格。另外,三月上旬和五月下旬,配合农业部、青岛农委对我市以王台农业精品园为主要代表的保护地蔬菜栽培产品和全市的8个茶叶基地进行了安全质量抽检,共抽取样品28个,其中无公害基地蔬菜样品5个,市场蔬菜样品8个,企业茶叶样品15个。所检样品未出现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现象。
(四)、抓整治,不断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1、认真搞好基地环境检查和基地档案建设检查。上半年,根据市农委《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农业局党委的整体工作安排,由检测站、执法大队和信息科联合成立了专项检查小分队,对全市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纳入青岛、*两市市级管理的基地及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基地管理和档案建设,并察看了田间操作记录。共检查无公害基地25个;绿色食品基地4个;有机食品基地12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3个,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本次联合执法检查对促进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规范投入品的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加大了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市农业局根据农时季节和农资经营特点,采取重点检查与面上检查相结合、市场监管与引导企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有效地整治和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推动全市生产经营秩序的好转,维护了合法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上半年,共出动农资执法人员330多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业户490多个(次),查处标识不合格的农资产品127.5吨,其中种子7.5吨、化肥117吨,农药3吨,查处不合格商品标值总额35.9万元。其中,查缴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4种高毒高残留农药42箱,折合256公斤。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5起,有利地打击了制售不合格农资产品的各种违法行为,规范和整治了农资市场秩序。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得不到落实。不合格农产品虽然难以进入城区市场及各大超市,但进入集贸市场得不到有效控制,出了问题也无法追溯。
二是检测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很高,但在资金、专业检测设备方面配备不足,尤其是基地、产地市场速测点建设缓慢,已经建立的也没有专职检测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体系不健全,存在着上紧下松的局面。镇处农业技术员要参与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技术指导。另外,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检测工作财政预算经费没有落实到位,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检测仪器设备不够完善,影响了检测参数的完备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基层速测点建设缓慢,不能满足监控工作需求。
四是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落实不到位。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难以落实,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部分蔬菜种植户对安全用药用肥的意识不强,给基地统一管理带来了难度。
五是品牌建设发展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的海青茶叶、漕汶蔬菜、张家楼苹果、宝山花生、黄山芋头、大场萝卜、胶河土豆等特色优势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品牌不够响亮,品牌效应不够明显,市场知名度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对重点农产品,特别是容易发生农残超标问题的蔬菜和茶叶产品,实行以专项抽检为主要内容的例行监测,确保每个基地抽检2-3批次,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提供依据,同时将抽检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对检测不合格的基地及时查找原因,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2、继续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力度。争取市财政扶持,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名牌1-2个;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推荐工作力度,争取年内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有机)食品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