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后的康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康复指导
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其术后并发症日渐增多,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更多的重视。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减少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功能受限,减少住院时间,大大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2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对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追踪随防,取得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手术患者中,男54例,女66例,左髋68例,右髋52例,年龄60~91岁,平均65.4岁,新鲜股骨颈骨折头下型86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4例,120例均有功能障碍, 且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本组均采用国内假体。82例采用骨水泥型固定,30例采用非骨水泥型固定。8例采用混合型固定,住院14~20 d,平均17 d。经系统的康复训练至出院,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和康复训练。本组术后2周拆线,切口均甲级愈合。2例出现关节周围粘连致髋关节活动度小,功能受限,4例因患者锻炼不当致脱位。1例术后1个月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处理得以康复。5例骨折前活动能力差且有严重并发症,但能耐受手术,出现皮肤压疮。术后第5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90分)68例,良(80~90分)40例,尚可(70~79分)10例,差(
1.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改良后外侧切口,由同一组医师负责进行手术,术中证实假体稳定,术后X线摄片显示假置良好。
2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1 皮肤压疮、肺部、泌尿系感染 本组为老年患者,骨折前常合并有心、脑、肾等方面并发症,手术耐受力较差,术后卧床时间相对延长,术后早期行功能训练较困难,而老年男性患者往往又合并有前列腺肥大,止痛泵的应用和导尿管的刺激等影响使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延长,易发生皮肤压疮、坠积性肺炎及沁尿系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后1周内以平卧为主,经常检查后凸部位皮肤情况,特别是背部和尾骶部皮肤,做到定时翻身,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②深呼吸及有效咳嗽;③扩胸运动:患者平卧位,双上肢握拳相对上举,然后向两边尽量分开,10 min/次,2~3次/d,进行上肢拉伸锻炼;④对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给予口服克拉唑嗪2 mg,1次/d,晚上服,并嘱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 500 ml/d,以对尿路起自净作用。术后第2天起定时夹闭尿管,即2 h开放1次,训练膀胱功能,5 d后拔除导尿管。
2.2 切口感染及关节腔内感染 由于手术创面相对较大,剥离较深。且有金属植入物,易有死腔形成,加上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较差,全身和局部抗感染能力低,易合并切口感染,诱发关节腔感染,造成化脓性髋关节炎,致手术失败。预防措施:①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包扎是否完好,清洁干燥,如有渗湿,及时更换;②及时排除切口内的渗血、渗液、消灭死腔、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缓解组织张力,利于消肿;③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指导其适时、合理的康复训练;④L-S多功能激光照射切口,2次/d,20 min/次,促进渗出液吸收,保持创面干燥,加速水肿消退,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本组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部损伤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可引起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致手术失败,并可引发致命的肺栓塞,应予以高度重视[2,3]。预防措施:①麻醉清醒后,督促患者早期开始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及趾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并辅以向心性按摩,以消除静脉血的淤滞;②患肢予以适当抬高,并避免小腿后方的肌肉受压,以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③遵医嘱适量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④加强巡视,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浅静脉充盈情况,有无肿胀、肌肉疼痛及压痛,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⑤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补液,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油腻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 康复训练与指导
本组均按统一训练计划,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分别于术后1~3 d开始康复训练,术后第1、5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第一阶段(术后2周内,住院期间)
重点是患肢的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强股四头肌和绳肌的肌力,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由护士帮助实施相关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②踝关节主动背伸背屈运动;③主动臀收缩运动;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⑤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
第二阶段(术后2周~3个月,即出院指导)
重点在改善患者步态,加强患肢的负重能力,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延长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此阶段主要是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两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③坐位到站立位点地训练,扶双拐站立,患肢不负重;④站位到行走训练,从脚尖点地至部分负重,再至完全负重,负重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20~30 kg(≤自身体质量的20%)直到完全负重。术后第1个月内建议使用步行器或双拐,第2个月使用单拐,第3个月可弃拐或用手杖行走;⑤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扶拐上下楼梯行走训练;⑥借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穿脱衣裤、鞋袜等动作,直至功能恢复。此阶段以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落实并指导其出院前后的康复锻炼,嘱其出院后应坚持锻炼,并与主治医师保持联系,定期来院检查髋关节的功能,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式,并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4 小结
随着老年人群数量的快速增长,材料、医疗技术和配套设备的成熟与发展,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日益普及,手术指征较以前有所放宽[4],由此而带来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增加。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已成为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在护理上,由患者密切配合,医护患三者及时交流和沟通,把重点放在背部及尾骶部皮肤、肺部及防止切口与深部感染和髋关节的脱位上。要充分利用床上的提手装置,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上肢拉伸锻炼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率。在康复训练方面,提倡术后早期适当的训练,对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周围肌力群的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指导患者合理进行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四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银波.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现代康复,2001,5(5):12-13.
2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4-543.
3 沈素红,陈柯,张江涛.髋部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中医下骨,2004,16(1):7-8.
4 李伟宝,盛璞义,韩士英.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2.
篇2
关键词:无痛康复方案;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膝关节
伸膝装置粘连是累及膝关节面的骨折、关节腔感染和膝关节滑膜等病变的常见并发症[1],一般认为屈膝功能小于70°且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障碍的,需进行切开或关节镜下进行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2]。阿片类镇痛药、NSAlDs目前使用广泛,可以缓解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疼痛。PCA技术应用亦广,但操作复杂携带不便、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不容忽视[3]。PCA止痛须短期拔除预防穿刺孔道感染,不列入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传统术后镇痛康复方案20例患者做对照组,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实施无痛康复方案的22例伸膝装置粘连患者做研究组,并随访术后6个月~1年以上。
1.2分组的依据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案组:术后患者痛时给药,肌注曲马多或者口服用药直到出院后在未使用止痛药条件下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无痛康复方案组:术后1w(多为住院期间)内早晚2次/d肌注特耐(帕瑞希布钠)并辅以疼痛剧烈时加口服曲马多胶囊2粒,术后1w伤口无红肿渗液,检查无关节腔积液等,予出院后继续加强功能锻炼,术后1月内以曲马多肌注或口服为主进行术后镇痛,在锻炼前使用,起效后开始锻炼,防止疼痛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影响,术后1~3个月口服西乐葆为主止痛,加强功能锻炼,避免屈膝角度的反弹。之后锻炼时疼痛轻微并可以忍受即不提倡服止痛药。
1.3方法 依次按照不同时间定期随访并记录数据,随访内容包括术后疼痛程度,屈膝角度,肌力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疼痛评分按照VAS疼痛评分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轻微的疼痛,尚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能忍受;7~10分:患者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及睡眠。本研究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屈膝角度数据统计计算平均数值(x±s)列入表1中。
1.4手术方法 区别于Thompson股四头肌成形术,此次研究采用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方案[4,5]:连续硬膜外麻后,于大腿近端绑气囊止血带。取大腿下段前外侧至膝前外侧切口,多数情况下有原手术瘢痕的沿着原切口[6]。切开皮肤逐层分离达股骨,徒手将股外侧肌及股直肌的粘连松解剥离[7],彻底松解股中间肌,继而股内侧肌;骨膜剥离器沿股骨骨膜表面松解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与股骨干的粘连,上行至正常软组织间隙。继而向下松解髌上囊、髌后、髌腱下等髌骨粘连组织,外侧支持带、内侧隐窝及扩展的内侧支持带即后撑开松解,少数病例内侧支持带粘连挛缩严重,此时做膝前内侧短切口后手法适度力量持续、缓慢屈曲膝关节,逐一手法探查松解内侧支持带及旁粘连组织,反复屈伸膝关节被动屈曲达125°左右。涉及骨折存有内固定的病例此时可取出内固定[8],冲洗伤口后放松止血带,电凝充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VSD负压吸引,屈曲膝关节90°位缝合各层软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即开始镇痛方案实施,特奈每天早晚肌注或静推,并辅以疼痛剧烈未缓解时加药2粒曲马多胶囊,将患肢置于CPM机上进行被动伸屈膝关节锻炼,逐渐增加屈膝角度和运动时间,1w后开始主动伸屈膝关节锻炼,此时即开始测定屈膝角度和术后VAS评分及肌力等级与术前对比,记录数据并交代随访事项,并告知术后每天坚持屈膝锻炼至少到6个月后。
1.5统计学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的成组设计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结果
见表1,表2,在无痛康复组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案组的比较中,无痛康复组的术后疗效较传统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疗效有显著差异,术后疼痛评分减低(t=4.58,P
3 讨论
伸膝装置粘连发生有很多原因[10,11],Salter认为,膝关节固定大于4w,就容易导致膝关节发生病变,并可导致膝关节僵硬。比如股中间肌纤维化、挛缩及粘连,髌上囊粘连以至完拿消失、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发生挛缩、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面粘连、后关节囊发生粘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和股骨下端骨折和关节内病变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不屈伸锻炼后,是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12]。所有这些骨折等在合并膝关节感染时伸膝装置粘连发病率更高。膝关节面骨折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等都是造成伸膝装置粘连的原因。另外,合并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手术效果不佳。
术中注意了完全髌上囊、髌股关节、髌旁支持带以及髌下脂肪垫的松解,解决好完全髌骨松解恢复髌骨正常移动和功能[13],术中必须止血彻底避免关节腔积液或积血,发生后将严重阻碍屈伸膝关节康复锻炼,也有效避免了关节积血对软骨毒性损伤,避免关节纤维化和再度粘连。
帕瑞希布钠虽较曲马多等止痛因为昂贵,但止痛效果明显,可以肌注或静推,起效快。它的使用降低了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疼痛,优于痛时给药,起到预防疼痛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和情绪的作用,在术后1w内住院期间,患者避免承受剧烈疼痛,有利于后期勇敢的屈膝锻炼。膝关节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是改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成功与否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主动活动锻炼以大小腿肌肉舒缩活动为主,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跖屈、背伸等。无痛锻炼不但是患者的期待,也极大促进术后康复,屈膝角度增加和促进肌力恢复,股四头肌经常收缩可以很好的减缓其纤维变性,肌力恢复迅速并且明显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膝关节的肿胀,以利于伸膝装置粘连术后的康复。
伸膝装置粘连患者满意度以无痛康复组为优,大多患者对术后疼痛和疗效回复表示满意,患者承受痛苦进行恢复性训练和术后屈膝未达到期望值,是患者对手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无痛康复的实施可以让患者缓解心理承载的压力,在承受外伤、经历手术后,不再需要承受疼痛带来的痛苦,患者能充满信心地积极的康复锻炼,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无痛康复计划的实施很有临床必要性和可行性,应推广实施,可以促进前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高,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M,张朝春.股骨中下段骨折修复后伸膝装置粘连的医源性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4053-4056.
[2]高清元.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59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25):148-149.
[3]陈兴民,冯明录,郑德鹏,等.伸膝装置粘连的功能重建[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43-44.
[4]李兴华,贺长清,吴卫新.膝关节周围及关节内松解联合伸膝装置成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僵硬[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4):328-331.
[5]胡进,赵劲民,杨志,等.改良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CPM功能锻炼治疗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强直15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5):773-774.
[6].陈兴民,强晓军,冯纪川.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J].中国骨伤,2009,22(3):185-186.
[7]王战朝.股四头肌成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附18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9):847-849.
[8]沙广钊,沙磊,颜连启,等.膝关节伸膝装置粘连性僵硬的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7,20(11):781.
[9]尹洁琳.早期康复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1,08(1):91.
[10]M Griffin,S Hindocha,D Jordan,et al.Management of Extensor Tendon Injuries[J].Open Orthop J,2012,6:36-42.
[11]David L.Boothe,Avis H.Cohen,andTodd W.Troyer,Phase Locking Asymmetries at Flexor-Extensor Transitions during Fictive Locomotion[J].PLoS One,2013,8(5):e64421.
篇3
【关键词】跟骨骨折;依从性;护理干预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较难处理,长期以来临床对手术治疗持谨慎态度,近几年来对于移位较重、形状变化较大的跟骨骨折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一般都能获得理想的疗效。为此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而长时间的关节和肌肉活动被限制,局部血液和淋巴淤滞,会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的活动度和牢固性的改变,甚至残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促进骨折处的愈合,预防失用性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已被临床接受,但对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丛性了解偏少。笔者将跟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开展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院在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跟骨骨折并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的患者共52例(9例是双侧)。按Sanders分型,III型41例,IV型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骨折分型、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跟骨骨折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跟骨骨折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是指加强健康宣教及督促,内容包括:制动对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抬高患肢小腿使后跟悬空禁负重的意义,早期康复锻炼对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的作用,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精神调节和自我放松方法,正确用药、定期复诊指导。观察组除常规健康宣教,还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设立档案,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较高健康教育能力的护士负责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用药督导。具体措施:实施就医环节管理,由专科护士接诊;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每月1次)或督促及时复诊(早期1次/周,1个月后改为1次/2周,3个月后改为1次/月,直至痊愈,不适时随诊);发放病情记录卡、健康教育卡,以方便复诊,强化患者及家属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1.3评价标准参照有关文献设计依从性评价标准:①了解康复知识;②掌握锻炼方法;③每日完成康复计划;④保持心情愉快;⑤进食和休息正常;⑥正确用药;⑦按时复查。达到以上前3项者为依从性好,反之为依从性不好。疗效评定标准:按马元璋的疗效评定标准:优:步行及活动时患足无疼痛,足外观正常,贝累角>30°;良:患足行走较好,跟距关节轻微疼痛,能坚持正常工作,足外观大致正常,贝累角>20°;差:步行及活动时跟骨及跟距关节、跟骰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足弓明显减小,贝累角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2结果
2.1治疗1年后2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情况,(见表1)。
2.2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X线检测,调查自我症状,按马元璋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比较,(见表2)。
3讨论
3.1依从性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P
本次研究发现,术后早期康复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康复知识缺乏、康复方法不正确、沟通不够、害怕疼痛、怕麻烦、耐力不够、内固定的影响,缺乏社会支持,复查就诊不方便,经济拮据等。
3.2依从性与疗效纵观表1及表2,2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依从性程度不同,疗效也是不同的,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3提高依从性的措施针对本次研究发现的原因,一方面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沟通工作,发挥联合护理干预潜能。医生、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乐于接受医生、护士的术后早期康复指导。再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早期疼痛仍明显,使患者不敢活动患肢,害怕牵拉伤口加重疼痛及增加出血,影响内固定效果。所以早期减轻患者痛苦,做好沟通工作,循序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运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达到早日康复效果。部分患者因麻醉反应及卧床等影响,肠蠕动减慢,营养吸收稍差,故应加强饮食指导,减少对病情康复的影响。另有部分患者复查不方便,可就近复查,及时汇报结果给医师,便于随时指导康复。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对断指再植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将断指再植术、早期康复及晚期康复对300例(指)断指再植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全部病例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结果 术后4个月,全部病例手指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部分基本恢复正常状态。术后6个月,150例(指)基本恢复80%以上,130例(指)功能明显改善,20例(指)功能无进一步改变。结论 再植术后应用综合的、系统的长期的康复方案是保证再植指功能康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康复训练;断指再植;功能恢复
我国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目前已达95%左右,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再植指功能优良率各单位相差甚远,总的来讲,再植手指功能康复并不令人满意。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的功能是目前手外科医生的研究课题之一。我院康复科从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300例断指再植患者,通过早期的健康教育及早中后期的功能康复指导及训练,使离断指体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男200例,女100例,年龄18-45岁。均为急诊手术,其中完全离断128例,不完全离断114例,多指离断58例。均为再植术后指体成活且稳定,术后2周。
2 治疗方法
2.1 早期康复训练(0~4周)术后的第1周主要是保证再植指体的存活,此时期康复一般不介入。2周后可作适度用力的手指主动、被动运动以防止肌腱粘连。在再植指体成活的前提下,鼓励患者早期起床,下地行走;教育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患指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及烫伤;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同时配合物理疗法,如蜡疗、红外线照射等,既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又能加速组织的愈合,软化关节,预防关节僵硬。我科运用蜡疗多年,觉得蜡疗在促进再植指体功能恢复方面帮助很大,可起到明显软化关节的作用。
2.2 中期(5~12周)原则:以运动疗法为主辅以物理疗法(蜡疗、电疗),防止关节僵直,活动粘连的肌腱,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①拔除克氏针开始主被动伸屈活动。②指关节活动度训练,理疗+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 。③作业疗法,如打字、书写及模拟应用工具等。④手指固定支架 ,手指屈曲运动器,橡胶皮条手指运动器,分指板,握力圈等。嘱患者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和手指被动训练强度,力度从小到大,逐渐增加〔1〕。进行BTE和手功能综合评估。骨关节运动度,按AMA法。神经恢复测定 两点辨别觉(S2PD和M2PD)痛觉、 温觉和位置觉。BTE进行二指捏、三指捏、其它断指与拇指捏力和手握力评估。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推荐的中野玉井的手掌与手指再植后功能评价标准,根据以上评估结果制定出后期康复计划。
2.3 后期(13周以后)原则:以大强度的主、被动训练为重要手段。此时骨折已愈合,肌肉、神经和血管愈合已牢固。此期可加强被动活动和抗阻力运动,康复的重点是继续减少水肿、软化瘢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练习、功能活动训练等。除上述训练外根据患者条件进行家庭训练及职业训练,并结合患者工作或将来能适应的工作选择相应的作业疗法,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3 结果
术后4个月,全部病例手指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部分基本恢复正常状态。术后6个月,150例(指)基本恢复80%以上,130例(指)功能明显改善,20例(指)功能无进一步改变。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推荐的中野玉井的手掌与手指再植后功能评价标准,优(80~100分)150指,良(60~79分)100指,中(40~59分)30指,优良率达83.3%。
4 讨论
康复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近年发展倾向以下特点(2):①侧重于康复预防。②康复服务由横向转为纵向发展。③不同学科医师应用多种手段参与康复。④康复训练由短期医疗模式转化为长期医疗模式。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紧密结合,使患者得到了在医院、家庭的不间断治疗。
早期适当的物理治疗〔3〕对康复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有消肿、消炎、促进渗出物吸收和组织损伤的修复。蜡疗可起到明显软化关节的作用。末节断指不涉及关节和肌腱,术后功能最好。远指间关节平面离断者,行关节融合术后功能好。此平面断指康复主要是要早期活动伤手各关节,预防或治疗正常关节的僵直。近节指骨平面离断者,康复中最主要矛盾是指屈肌腱粘连和指间关节僵直 ,此平面是康复的重点和难点。影响康复的因素:手术修复肌腱、神经的方法特别是骨折固定方法及时间;患者的心理因素和伤指疼痛程度(心态积极乐观的患者恢复效果比消极的患者明显要快要好一些);医疗经费。
断指再植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手术和部分早期康复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出院后其康复治疗就已结束,要想尽快恢复手功能,尚需进行系统的后续康复治疗。康复时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循序渐进、个别对待及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训练思想。②尽管有医生和社会的帮助,但大量的训练工作主要靠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前对其进行康复培训实属必要。③定期进行功能评价,及时了解康复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方能保证最终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蔡仁祥,丁任等.手掌严重创伤患者一期修复后的早期康复.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 14:127.
篇5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创伤性骨折;疗效
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主要由意外事故或暴力原因所致,进而引起关节脱位、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等,给患者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临床治疗时间长且恢复慢[1]。近年来研究发现,专业性的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观察探讨了早期康复治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50.3±4.6)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在29~69岁,平均年龄(48.7±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性的护理,治疗期间知道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步行训练等,一般为1次/d,30 min/次),同时注意休息,保证日常的营养供给[2]。
1.2.2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专业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后建立病情档案,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分析和评估,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点:①与患者进行前期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基本需求,对存在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有效引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化解其不良情绪,医院可定期举办关于康复治疗的知识讲座,让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消除有害怕疼痛心理的患者疑虑等,保证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同时知道患者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咳嗽、咳痰,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保持患者固定的;手术后卧床的患者,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避免术后身体不适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②详细记录患者治疗的情况及体征变化情况,依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上肢功能锻炼采用手指训练器进行,通过关节松动技术进行康复引导,临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康复治疗进展,随时与康复治疗师沟通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3]。下肢训练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引导患者模拟正常人的步行规律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下肢肌肉,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最终达到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同时进行下肢肌锻炼,通过适当的伸缩训练来使得背屈踝关节得以舒展,具体方法为: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以此循环。此外,还指导患者进行双足足趾、踝关节运动及如何正确使用拐杖等。患者训练时间一般为1次/d,30 min/次,6次/w,以60d为1个疗程[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物理康复训练是指通过应用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有温热疗法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有效把握湿热疗法,即患者及家属将毛巾浸泡在50℃以上的热水中,然后取出交替热敷患处,时间为3~5min,或者使用热水袋。但在采取湿热疗法过程中要确保毛巾或热水袋温度适当,不能太烫,以免造成患者皮肤烧灼。
1.3评定方法 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后通过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四肢运动功能评分:0~34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步行能力分级为0~5级,级别越高则步行能力越好[5,6];日常生活能力(ADL)测定、住院时问比较评定由专人负责,于康复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四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一般多为意外创伤所引起,进而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因为病情复杂、恢复时间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负担,严重的影响到其身体功能和正常生活。临床治疗的目的在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此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热为,创伤性骨折的治疗重点在于复位、固定以及必要的功能训练,治疗过程中因为对骨折部位的长期固定,所以很容易导致肢体的废用性猥琐,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或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展,治疗中需要将治疗和训练结合起来,在治疗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消退软组织肿胀、促进肢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肌力,防止关节僵硬,最终使得骨折部位逐渐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范燕娜,廖亚琴,林彩霞,等.老年髋部骨折109例的康复护理[J].现代医院,2009,1(5):75-76.
[2]王斌,王静.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1(6):815-818.
[3]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2(6):327-328.
[4]刘倩.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05(2):102-103.
篇6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肱骨骨折;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83.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7562(2008)04-0274-0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该骨折分型复杂,处理不好预后较差,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中老年和女性中的发生率更高,目前各地治疗的方法较多样化,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为高效的方法治疗该骨折。自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23~83岁,平均50.7岁。其中低能量损伤20例,高能量损伤12例;合并肩关节脱位4例,合并其他骨折和损伤3例。按Neer分类法,其中Ⅱ型11例,Ⅲ型14例,Ⅳ型7例。全部采用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1.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或沙滩椅半坐位,肌间沟麻醉或加基础麻醉下,取三角肌与胸大肌间入路,暴露头静脉并向内牵开,充分显露肱骨近端并检查旋转肩袖是否破裂或撕脱。尽可能不切开关节囊(必要时切开),注意保护骨折片上的组织、关节囊和肩袖血运。骨折间接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LPHP安放于肱骨近端下方5 mm,结节间沟后缘远侧5~10 mm处固定,其中6例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C型臂透视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及锁定钉长度,肱骨头一般用3或4枚锁定螺钉,骨折远端为皮质骨可用锁定螺钉,也可用普通3.5 mm AO标准皮质骨螺针固定。如有旋转肩袖破裂或撕脱,冈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用5号普迪思不吸收线将其固定在接骨板的缝合孔上,同时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固定是否可靠。冲洗后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术后用颈腕带固定,术后3 d开始行腕、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周指导患者行肩关节摆动锻炼,3周行肩关节上举锻炼。患者锻炼应循序渐进,最好在专业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1.3 术后关节功能评判标准
肩关节功能评定采用Neer百分制标准[2]: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术后总评分≥9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2 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2~21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愈合。有1例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22例,良8例,差2例,本组优良率为93.8%。功能差2例,1例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功能锻炼不配合,术后功能恢复不佳,另1例为肱骨头坏死。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骨折的治疗效果与骨的粉碎程度有关。Neer分型中Ⅲ、Ⅳ型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术后的功能恢复较难。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有较多方法,多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手术方法有内固定及关节置换,传统内固定的方法有克氏针、T型钢板及三叶钢板。传统手术方法存在着不足,如术中需剥离较多组织,进一步加重了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增加了骨折不愈合和肱骨头缺血坏死率,而且普通螺钉对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患者肱骨近端,尤其是肱骨头固定的稳定效果较差。术后常需石膏外固定,必然影响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易发生肩关节粘连僵硬、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3]。本研究使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点:(1)锁定螺钉与接骨板连成一整体,形成角度固定的一个内固定支架[4],对骨折端产生良好的稳定作用,同时使接骨板与骨界面之间的压力降至最低,减少了钢板对骨折周围骨膜与软组织的干扰,有利于保护血运,促进骨折愈合,亦降低了肱骨头坏死率[5]。本组仅1例肱骨头坏死,与其他内固定方法比较发生率明显降低。(2)固定肱骨头的螺钉与钢板采用不同方向交叉设计,使内置物具有较好的铆合和较强的抗拔出能力,特别适合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本组无一例出现松动,就证实了这点。(3)LPHP为解剖型接骨板,术中无需预弯或塑形,螺钉为自攻自钻型,只需将钢板固定于肱骨大结节近端止点下方5 mm、结节间沟的后缘10 mm即可,手术剥离的范围较小,并且钢板的固定不侵犯结节间沟,钢板的形状与肱骨近端的形状一致,可减少钢板对软组织的刺激,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最大限度减少对肩峰的撞击。本组无一例发生肩峰撞击。(4)LPHP有着新颖的缝合孔设计,既可以作为克氏针临时固定的针孔,又可对移位的大小结节进行缝合固定,为修复关节囊、肩袖提供很好的着力点。(5)接骨板的远端使用LCP系统结合孔,给术者提供了选择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的余地,如固定第1枚螺钉时,最好用加压螺钉,使钢板比较贴紧骨面,同时利于骨折复位。本组病例均复位良好。(6)钢板插入端呈流线型设计,便于经皮插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骨膜和软组织的损伤,所以适合微创外科技术及桥接接骨板技术应用[6]。
我们体会,在使用LPHP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术前对骨折的恰当评估非常重要,术前应常规摄3个方向至少2个相互垂直的X线片,必要时作CT平扫及二维、三维重建。术中如何进行复位在术前要有几个预案,尽量采用间接复位,注意保护关节囊和与大小结节相连的软组织,这对保护肱骨头的血运非常重要。(2)对于伴有大小结节的骨折,一定要将其复位固定,同时尽量减少剥离骨折附着的软组织,特别是后内侧的软组织。要检查关节囊、肩袖是否损伤,有损伤要妥善修补,这对维持肩关节稳定,早期行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很关键。(3)注意大结节不能上移,接骨板不要高于结节最高点,以防术后产生肩峰下撞击。(4)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骨折压缩明显的若局部有骨缺损,术中适当植入自体或异体骨既能起支持作用,同时可以增强螺钉的抱拉力,有利骨折愈合。(5)正确使用导向器,保证螺钉锁定准确无误,才能充分发挥接骨板与螺钉锁定结构的优势。(6)术中应用C型臂X线机进行严密观察,注意避免螺钉突出肱骨头关节面。(7)术后正确指导患者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的最终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因为损伤和手术都可能造成肩部结构破坏,在愈合过程中形成大量瘢痕组织,导致肩关节僵硬,影响手术效果。本组病例均在术后3 d逐步开始锻炼,与康复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循序渐进,切忌求快求高;(2)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及时调整康复方案;(3)随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手法训练等。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使用LPHP较其他内固定有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充分认识肱骨近端骨折后的病理变化,注意手术技巧,使用LPHP固定,结合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疗效。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原则,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冠军,张春才,许硕贵.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25(4):216-218.
[2]Wanner G A, Wanner -Schmid E, Romero J. Intem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ith two one-third tubular plates [J].J Trauma, 2003,54:536-544.
[3]文良元,薛庆去,黄公怡,等.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41-644.
[4]Tuedi T P, Sommer C. From the classical AO compression plate to the new intemal fixator principle[J]. Chin J Orthop Trauma, 2003, 5:212-217.
[5]Gardner M J, GaiffithM H, Dines J S, et al.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plate fixation of the proximal humerus[J]. Bull Hosp JtDis, 2004,62:18-23.
[6]罗从风,高洪,杨发民,等.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2004,6(1):66-69,77.
篇7
【关键词】 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
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56到82岁,患者平均69岁。术前诊断如下:11例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7例骨性关节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2 术后康复护理
2.1 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床旁的生命体征,并注意病人的意识和肢体的血液循环,应及时报告的异常就医。②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面状态:定时挤压管,使其充分引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和引流液回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一般情况是24至48小时后排水
2.2 饮食排便护理 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饮食需要营养丰富,这样容易消化。指导病人每天需要,顺时针按摩腹部数次或热量,促进肠蠕动,吃流食,粗纤维丰富的食物易消化,睡前应该喝一杯蜂蜜水,喝在早上空着肚子喝盐玻璃。三天没有排便,上述方法是无效的通便药物,或针刺的方法,对大肠俞,天枢,脾俞,足三里,行气清洗,如果有必要,需要灌肠。
2.3 并发症的预防 ①感染:1周后,受影响最严重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其变化切割,检查伤口敷料,并行局部治疗后的并发症。②出血:血液400-800ml肌注每天在上午的手术时止血区,加上静脉出血止血手术的术前准备。密切监测脉搏,血压的变化,和伤口出血后,找出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渗出湿敷料,包扎,换药,局部冷敷,直到出血停止。保持负压引流排水平滑和准确的记录,引流管拔出后48小时。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肢抬高15-20cm,下床直到病人的肢体,穿弹力袜长从山脚到大腿,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鉴于传统的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药物,结合康复锻炼,三天后,在被动功能锻炼和使用足底压力泵,以帮助患者被动活动两天后,逐渐增加运动的范围,促进腿部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
2.4 功能锻炼 ①指导病人的脚趾和踝关节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功能锻炼1天。②3-5D的基础上,结合CPM机运动范围从原来的。一般从20°-30°,每日2次,每30-60min,每个三维上升至10℃,同时,引导病人肢体直腿抬高训练,鞋跟20cm的床暂停10秒在空中,然后放下,如此反复,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③3天之后你的医生,以帮助患者摆脱床拐杖锻炼,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始终保持步行患肢外展,而不是重量。行使步伐应该不会太大,速度不要太快。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在同一时间,以保护病人,防止跌倒摔伤。
2.5 出院指导 ①自我导向:在床上,双上肢和对侧肢体的支持2天指导的前病人出院,下床在协助他们的家人。②定位指南:仍然平卧平卧或半卧位,三个月之内,以避免一侧的座椅扶手,3周屈髋45°,然后屈髋程度逐步提高,但不大于90°,而不是物理帧或盘腿在另一条腿上,站在六个月四肢外展患肢,避免内收内旋动作。③肌肉和关节出院指导:培训和重量训练在床上,需要坚持锻炼,慢慢增加训练的时间及强度。非患肢负重,朱双节棍行走,患肢负重逐步3个月后,单杆,直到这一章,但需要避免屈髋下蹲,帮助双节棍。④每天的日常活动的指导:正确指导病人的衣服,穿袜子,鞋子,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烟草和酒精的拐杖,尽量不要单独活动,当他们弃拐外出使用拐杖,尽可能减轻重量的髋关节和侧压力的风险。结果本组患者住院13到15天,平均14天。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3个月)。在随访期间,有25人能独立行走,使用拐杖。
3 小 结
规范系统的康复护理,是确保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关键疗效要求,不仅是一个出色置换手术,而且对患者的医务人员制定出一套规范化康复方案。术前指导,使患者了解手术和手术后康复的目的,消除顾虑和恐惧。个性化,进步和全面的术后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的三项原则。
参考文献
[1] 丁悦.骨质疏松症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篇8
[关键字]四肢骨折;骨折愈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09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s fracture.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imbs fracture and who accepted treatm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treated with th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nd were given the roun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anti infection and limb function training guidance after the operation while in the study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treated with the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Then,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Limbs fracture;Fracture healing;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Clinical effect
四肢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且发病率相对较高,由于四肢受到外伤进而引发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1-2]。若此时不尽快进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患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骨痂生长较慢,严重影响患者骨折愈合,同时还可能引发患者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因此,在治疗四肢骨折时,不仅要提高治疗的相关技术,同时还要给予有效的药物辅助治疗,并且积极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目前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和毒性反应不一,给临床选择用药带来一定困扰,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合理的辅助药物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3]。本研究给予四肢骨折患者治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辅助治疗,且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9~73岁,平均(53.74±11.3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44 h,平均(27.23±4.71)h;骨折部位:下肢骨24例,上肢骨16例;致伤原因:摔伤12例,车祸受伤15例,高空坠落致伤9例,砸伤4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1~76岁,平均(55.43±13.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7 h,平均(28.41±5.12)h;骨折部位:下肢骨26例,上肢骨14例;致伤原因:摔伤14例,车祸受伤13例,高空坠落致伤11例,砸伤2例。纳入标准:①通过四肢骨折诊断标准[4-5];②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③无多系统损伤的患者;④均择期进行手术,且术后具有疼痛和肿胀情况;⑤未接受过激素治疗的患者;⑥患者及其患者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后常规给予对症治疗、抗感染处理,同时给予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指导进行干预[7-8]。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进行治疗,具体包括:给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通用名:(迪可安)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规格:25 mg,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730]50 mg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或250 ml的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接受20 d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不采用其它止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骨折愈合时间,其中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①0分:无疼痛;②1~3分:轻度疼痛;③4~7分:中度疼痛;④8~10分:剧烈疼痛。
1.4疗效评价标准
①优:患者的骨折愈合,患处关节活动完全恢复;②良:患者的骨折愈合,患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30°;③可:患者的骨折愈合,患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30°,日常生活受到影响;④差:患者的骨折愈合,而上肢关节旋转受限,下肢关节疼痛,均无法负重[9]。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四肢骨折术后无法避免疼痛,70%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疼痛感,从而降低活动量,严重的影响以后的生活及工作。同时由于患者骨折部位出现血液循环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术后骨折部位的肿胀程度,造成软组织出现粘连等情况,最终导致患者疼痛感加重,活动时部分关节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该情况,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能造成患者后期出现慢性疼痛,对预后造成严重影响,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失用性骨质疏松。由此可见,四肢骨折术后给予及时的抗炎、镇痛以及消肿等治疗尤为重要,是加速患者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10-11]。
临床表明,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以及手术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的患处均容易出现充血和软组织水肿的情况,导致患者产生局部疼痛、肿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2-14],因此,在治疗四肢骨折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辅助药物来促进骨折的愈合,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15-16]。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是一种由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和猪四肢骨骼分别提取后割成的无菌冻干品,其包含有多种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和骨代谢活性肽类物质,能够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甜瓜籽提取物可有效降低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度,并阻碍炎性扩展,降低其血液黏稠度,提高患者血液循环,从而解除骨折部位的血流障碍,消除血供不足的情况,最终起到镇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肢及下肢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这表明注射用骨瓜提取物除了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外,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术后给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辅助治疗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梅杰,彭昊,尹东等.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的文献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1):22-25.
[2]王斌,邓高鹏,侯平,等.骨肽与复方骨肽治疗中老年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764-3765.
[3]黄咏红,伍瑞云,覃茂林,等.鹿瓜多肽与复方骨肽治疗四肢骨折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129-130.
[4]陈晓波,李丽.骨瓜提取物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1,20(3):73-74.
[5]张雷,林艳.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388-8389.
[6]杨晓.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8-89.
[7]平少华,曹凤英,杨健,等.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四肢骨折肿胀和疼痛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9):71-72.
[8]程建文,苏伟,谭桢,等.Ilizarov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4):7162-7166.
[9]张传开,史跃,刘英,等.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41例[J].山东医药,2012,52(2):95-96.
[10]徐海栋,陈勇.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3,(21):2468-2469.
[11]王成伟,艾尔肯・阿木冬,李璐兵,等.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9):1667-1670.
[12]樊洁,徐宏辉.MIPPO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0):61-62.
[13]卢强,陈华,许猛,等.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6):468-469.
[14]赵锦秀,王红霞,刘淑萍,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22-1523.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33-02
在临床中,糖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累及其机体的重要系统及器官,极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1]。手术可诱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加患者发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对术后机体康复及生活质量等均存在不良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保证骨折手术顺利开展,且可以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2]。而围手术期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方面具有理想的作用,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共70例主要分析将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观察对象均为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经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1例与14例;平均年龄为(63.39±3.06)岁;平均骨折发生时间为(2.89±0.84)h;平均糖尿病病程为(5.17±0.62)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63.41±3.09)岁;平均骨折发生时间为(2.78±0.92)h;平均糖尿病病程为(5.25±0.68)年。对以上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均未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开展科学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即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遵医嘱安排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接受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其详细干预内容见下文所示:①由于骨折疾病发生突然,极易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详细掌握,并且结合其特征为其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将手术过程、方法、优势、治疗目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告知患者,同时向其例举治疗效果理想的案例,以此将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提升。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患者适当开展运动,并且手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记录,根据其血糖变化情况对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此外应当针对患者卧床治疗期间机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结合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将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完善,一旦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可结合其病情以及身体状况等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控制。②加强术前疼痛护理干预,避免患者的血糖水平受疼痛症状的影响提升,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于术前可通过耳穴疗法将患者机体的疼痛症状减轻,对其血糖水平进行合理的控制。③手术可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应激作用,患者术中的血糖水平可受手术的影响出现波动。医护人员应当将滴注胰岛素的专用静脉通路提前建立,术中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结合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实时调节,将患者术中的血糖水平维持在7.0~10.0 mmol/L之内。④术后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手术位置对其进行摆放,以减轻其机体疼痛感。对切口感染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对家属探视的次数进行限制,降低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力度加强,对其切口是否存在感染、红肿以及裂开等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对切口敷料及时更换,保持其干燥性。手术结束后1~3 d内患者均以流食为主,术后4~6 d则为其开展糖尿病饮食指导,将健侧肢体运动训练力度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前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观察与统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均经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为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以(x±s)表示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与术前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并且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术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中的糖尿病发生概率伴随着生活质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出现明显提升的趋势,该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及较多的并发症,患者常有骨代谢紊乱情况存在,减少骨量及诱发骨质疏松,提升骨折发生的概率。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以后,其机体受应激状态的影响,血糖水平可进一步提升,诱发四肢乏力、代谢紊乱、烦躁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加之手术治疗可以加剧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提升感染发生概率,降低患者骨愈合的能力,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极大。相关研究指出[3],将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力度加强,可以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在控制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同时将死亡概率降低,对患者机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篇10
关键词 创伤 肢体肿胀 四肢洗方液 雾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2-0094-02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创伤患者也日益增加。肢体肿胀是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影响创伤性骨折的愈合,严重者将引发感染。2005年2月-2010年2月,笔者使用四肢洗方液雾化治疗30例创伤后肢体肿胀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6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片证实为四肢骨折。其中,股骨粗隆骨折10例,股骨髁上骨折6例,胫腓骨双骨折9例,肱骨髁上骨折5例。肿胀分级:1)轻度肿胀――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纹存在,有5例;2)中度肿胀一皮纹消失,但无水疱,比健侧肿胀高0.5~1om,有13例;3)重度肿胀――皮肤重度肿胀,出现水疱,肿胀高度大于1cm,有12例。
2 方法
2.1肢体功能康复方法
常规康复训练:下肢训练法,术后要求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锻炼、足背屈伸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防止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术后第二周在原基础上进行直腿抬高运动,以防废用性萎缩无力。屈膝训练,让患者坐于较高的床边,膝下垫薄枕,用健腿压在患肢远端,进行伸屈活动以增加患肢屈曲角度。
上肢训练法:术后要求患者进行伸肘、屈肘、伸腕、屈腕、握拳、伸展手指等锻炼,以防手指僵硬及上肢肌肉萎缩、肘关节功能障碍。
连续被动运动训练法:主要适用于髋部手术后患者,对他们先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功能训练,开始角度为15~30度,每天增加5~10度。每次训练30min,2次/d,总的以患者耐受为原则。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同时也要进行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和直腿抬高训练。
2.2四肢洗方液雾化治疗方法
除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外,还给予四肢洗方液雾化治疗。煎汁500mL,将煎汁滤过2次,无药末,温度在40℃,放入雾化器中,治疗肿胀肢。每日2次,12d为一疗程。但治疗过程中接触皮肤温度不得超过40℃,以防烫伤。因此时肢体皮肤感觉减退,对热刺激相对敏感性下降,对热耐受差,所以每次时间约为20min。对有水疱者,要覆盖一层油纱布,然后进行雾化治疗。对有表皮破损者,要覆盖一层庆大霉素液纱布,再进行治疗。
2.3评价方法
由专人定位测量肿胀患肢。上肢周径测量位置为腕横纹上5cm,下肢周径为髁上5cm。显效:患肢与健肢周径基本相等。有效:患肢与健肢周径比较下肢相差1.5cm内,上肢0.7cm内。无效:患肢与健肢周径比较下肢相差3cm内,上肢1.2cm内。
3 结果
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患者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0%,效果较为理想。
4 讨论
中医认为,人体损伤,通常会伤及气血,以致气滞血瘀、瘀积不散。瘀血滞于肌表,瘀阻经脉,水湿停滞则为肿胀,阳气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使得肌肉得不到营养,造成患肢的气血运行不畅,要使其畅通无阻就必须依赖阳气的温煦。本临床所用的四肢洗方液由红花、桑枝、桂枝、接骨木、伸筋草、防风、公丁香、油松节组成。其中,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功效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接骨木味甘、苦,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功效解痉止痛;公丁香性辛,味温,归肺、脾、胃、肾经,功效温中散寒;油松节味苦、涩,性温,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本方组方功效:滑利关节,舒松经络,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方中,桑枝、桂枝、公丁香、伸筋草温通四肢关节,配合红花、接骨木活血舒筋,油松节、防风化湿通络。诸药配伍,关节得以滑利,邪去瘀化,疼痛自除,直接作用于肿胀局部,使患肢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了药用和局部热疗的双重功效。神经、肌肉与血管三方面相互促进,恢复功能,对于肢体肿胀的治疗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雾化治疗要控制温度,防止烫伤,因创伤后的肢体肿胀,皮肤感觉减退,对热刺激不敏感,对热的耐受力较差,容易造成烫伤。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0min,时间过长易造成烫伤,温度应控制在40℃以内。对有水疱者,一定要覆盖油纱布。有表皮破损者,加用庆大霉素液纱布覆盖,这样可以避免造成感染而加重水肿,但对中药过敏者一定要慎用。在雾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雾化疗效。在使用前应检查机器装置是否有松动或脱落等异常情况,雾化缸内应注入四肢洗方液500 mL后才能开机。雾化时必须由专人守护,以防患者触电及损坏器械的意外发生。雾化时,雾化口与皮肤保持4~5 cm的距离,温度保持在40℃以内。
组织细胞对力的适应不同,取决于所承受的压力。骨组织也随所受的应力而改变。机体的耐力与肌力有关,不活动肌力每天减弱30%,是由于肌肉、血液循环及肌肉线粒体内氧化酶浓度的减少而使其耐力下降,所以功能训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对肿胀的下肢,尽可能将其抬高,不要下垂。在雾化结束后,要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上肢做伸肘、屈肘、伸腕、屈腕、握拳、伸展手指等锻炼,下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伸膝、屈膝、抬肢等功能训练。每天患肢总训练动作量为500次,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
参考文献
1 康国喜,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50例,新中医,2003,35(3):52
- 上一篇: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下一篇:企业并购后如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