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27 17:4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产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彼此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在某区域聚集。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低成本,高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是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基础和前提。分析产业集群的特点、模式,探索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的原则和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的特点
1.产业集群的特点一是关联程度高,产业链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是在某一产业领域,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纵横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服务产业。如花卉集群,形成花卉生产,花卉运输,技术培训,化肥生产等。或者根据生产流程进行专业分工,形成相关的企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及法人机构中,相互关联度高,互补性强,产业链条比较长,企业原料和需要的配套服务都能得到满足,形成多品种集中生产,多企业集中采购,公共产品集中供给的格局。企业能在产业流程,相互配套服务方面,相互互补,不断发展,使产业链条愈来愈长,愈来愈完善,分工愈来愈细,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
2.是运输成本低,竞争力强。企业落户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低成本的专业化元件,比如零配件、机器、企业服务,更容易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之内的互补性,使每个企业都集中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而把自己缺乏优势的生产服务环节让渡给其它有优势的企业,专业化更强。由于产业集群在某一领域,具有共通性,加之产业聚集,法人机构和公共物品的利用效率更高。由于成本降低,企业优势得以最大发挥,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
3.产业规模大,聚集度好。产业集群内企业成本普遍降低,竞争能力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相关企业便会向产业集群地迅速聚集。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使产业集群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群发展的区域经济。在产业集群发达的城市,一个地级城市如温州的财政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全省的财政收入。
4.创新能力强,创业机会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相互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能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顾客需求。企业在产业集群内更容易了解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专业化信息。与客户近距离打交道,更容易了解客户的情况,更能迅速认清客户的趋势,及时觉察客户的需求变化,有利于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发展趋势,超前创新,提供客户未来需要的产品。在产业集群内,更容易获得新技术、新的经营方式。在产业集群中,创业所需的资产、技能、元件、人员更易获取,围绕集群主导产业进行相关创新更加容易,使企业有更多创业机会。
二、产业集群的模式
1.要素型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及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相应产品,拥有的技术越先进,生产的产品就越具有竞争力,拥有的技术越具有垄断性,生产的产品就越具有竞争力。
2.原料型产业集群。依靠当地资源,加工原料形成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便是原料型产业集群。
3.是市场型产业集群。市场需求以及形成有形市场,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易,容易聚集有关商贸流通企业及相关生产物流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这种依靠市场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便是市场型产业集群。如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产业集群。
4.区位型产业集群。利用区位优势或区位机遇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便是区位型产业集群。荷兰的运输产业集群便与坐落于欧洲中央,拥有网状水道,鹿特丹港口及海运历史有关。昆山市,东依上海,西邻黄山,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受上海大城市的辐射,把上海不要的企业吸引到昆山,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形成了光电产业集群。
三、产业集群规划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资源的微观配置必须按照市场规划,由市场进行,要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确定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的领域,明确主导产业,各有关企业在本地选择是否进行投资,按市场规则和规律进行决定。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企业之内的互补配套,相互服务,协调和竞争,也必须遵守市场规则,依据市场规则来进行,地方政府不能采取行政措施,干涉企业自主权利,超越市场,代替市场,影响企业间的正常竞争。
2.发挥优势原则。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将资源配置到高效率最好的领域、产业和企业。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就是各地优势资源得到最大发挥和利用。事实上,各地发展经济,只有发挥当地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绝不会通过当地劣势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优势和劣势是比较而言的,其一本地各种资源相比,那些富裕,那此贫乏,其二当地资源和其它地区相比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经济发展涉及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金融服务、同际化程度,社会管理机制,政府服务等,涉及地理区位因素等。必须在充分分析当地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根据县域优势,确定产业集群的领域和主导产业。
3.配套互补原则。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较长,使各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从整体上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这种相互配套,相互补充,协作与竞争,使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元件及原料供给便捷、容易且成本较低,形成了产业集群的低成本优势。
4.集中布局原则。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相关产业和服务配套的企业集中在某一地点,通常是一个园区或相连的几个园区。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与靠近,有利于最大可能地减少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原料供给,人员互动的成本,增加了企业之间协调的便利性,更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降低产业集群整体成本。因此要考虑产业集群的相关配套,互补企业的发展,又要根据产业集群不同企业进行功能分类,实行专业分工,同时按照功能区将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区域分成不同功能区,让同一类型,同一功能的企业集中在同一功能区内 。不同功能区集中在产业集群规划集中区内。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功能分类,便于服务,又相对集中,便于协作。
5.企业主体原则。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是主体,不管那一个地方,拥有什么优势,能给企业提供什么发展要素,企业在该地投资不投资,从事什么产业,由企业决定。相关产业来不来投资,也取决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取决于该地投资效益和前景,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投资成本,最终决定权在于企业。企业之内的互补及配套也完全由企业决定。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主体,企业拥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自主权,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市场规则进行经营生产活动。当地政府只是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不能干涉企业具体经营活动,在产业集群规划中,要突显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主体作用。
四、产业集群规划的内容
1.产业集群规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首先成立机构。由经济管理部门牵头,相关的土地、交通、财政、电力、水利、电讯、供热、供气等部门参与,成立县政府经济分管领导为组长,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域产业集群规划领导小组。其次调查研究。产业集群规划必须从调查分析当地优势劣势出发。
2.产业集群规划的基本内容。产业集群规划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六个方面。其一是主导思想,提出产业集群发展应坚持的指导原则,产业领域,主导目标和关键措施等。指导思想应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其二优势劣势。就产业集群目前的现状,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县域可依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进行分析。其三,总体目标。就近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重点,所要做的主要工作,达到的基本目标进行表述。对五年十年产业集群中投资规模,相关产品产量,主导产业配套产业,服务机构发展的总体目标,予以明确。其四,产业布局。就不同阶段,不同功能互补产业中布局的具体面积,方位,进行明确。对功能区用图表的形式予以确定。其五规划期发展重点。就规划期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工作,比如各功能区的建设等。其六是主要措施。包括优惠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等。
参考文献
[1] 董军贤. 我省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思考[J]. 陕西综合经济, 2006, (06)
[2] 曾凡银. 安徽县域产业集群问题研究[J]. 理论建设, 2007,(05)
[3] 王彦勇. 中国县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06)
[4] 王小花, 潘锋. 对河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思考[J]. 特区经济, 2008,(12)
[5] 许桂红. 辽宁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09,(12)
[6] 张玉龙. 关于长丰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8)
[7] 魏进平, 徐大海, 胡宝民. 优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4)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的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要以此为导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为了城市建设,耕地占用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且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场辐射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环境的污染,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乱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全球,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危机冲击下,市场急剧萎缩,信心极度低迷,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流动性严重不足,原材料价格和运价大幅度波动,经济形势更加低迷复杂。
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高科技投资直线下降,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总体发展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7%;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9.8%。产品出口和利润大幅下滑,集成电路、彩电、计算机等行业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如何促经济保增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才能抵御经济危机的侵蚀。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不断满足了人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也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据初步测算,信息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仅相当于单位GDP能耗的1/7,相当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1/15。信息技术还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而且有利于调结构、上效益。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并确立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一完善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软件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这对我国信息产业化危为机,共度时艰,加快全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要实现《规划》的要求,产业各环节还需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加大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支持电子整机和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骨干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二,组织实施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致力于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造血机制。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积极实施“家电下乡”,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农民购买电脑、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这项拉动内需的重大措施,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有利于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空间。据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第五,大力支持TD-SCDMA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3G)建设。继续支持TD的产业化,发展壮大TD产业链。我们已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向3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放了3张3G牌照。预计未来3年我国3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约为4001)亿元,将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有力拉动。特别要加大对宽带通信领域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关键产业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形成新一代产品。
篇4
关键词: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5]侯碧波,易丰,艾卓玛措.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青海统计,2009,(5).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guide the roadmapping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ith the use of frame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Roadmapping (Technology Roadmapping, as TRM). The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three layers is established, includ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bearing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each layer of the framework is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with method of TRM, the roadmapp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hich includes three main stages is developed. At last, we structure the typical roadmap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关键词: 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技术路径规划(TRM)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gration;roadmapping;Technology Roadmapping(TRM)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09-05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技术路径规划方法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该方法成为企业或行业为其未来发展识别关键要素(包括技术、组织能力、产业政策等)、从而规划发展路径的有效工具。其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如下六类:①产品-技术规划;②业务重组;③流程开发;④战略评价;⑤研究网络的开发;⑥部门预测,并体现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1]。值得一提的是,TRM方法在新领域的每一次大胆尝试,都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甚至引发了本领域管理思想中的文化变革[2]。尽管TRM方法的应用背景千差万别,但是均依托于包含多个层次的概念性框架,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将各层次的核心要素和指示要素演变的时间轴纳入最终的路径图,从而引导具体实践。这一思想可被产业集成的路径规划所借鉴,用于制定对地方乃至国家产业集成进程有指导意义的路径图。
我国目前对产业集成路径的研究主要在于集成路径的关键点提炼上,对产业集成的研究则侧重于其内涵和特性,以及对该理论的经济学解释[3-6],缺乏可用于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本文以TRM的结构框架为基础,建立指导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以期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TRM的结构框架
技术路径规划的过程就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过程。技术路径图有很多形式,最普通的一种是描绘目标如何与资源、能力联系起来的多层图示,并辅之以时间轴,以指示特殊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例如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路径图中,会使用时间轴指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阶段付成果。特定应用领域的概念性框架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基础,然而概念框架的建立除了依赖所应用领域的特定知识体系外,在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间关系上还依赖技术路径规划本身的结构框架,表现为技术路径图的层次及层次间关系。
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包括外部市场和产业趋势与驱动(社会的、技术的、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基础设施的),以及内部商业趋势和驱动、里程碑、目标等,根据评价标准识别目标是技术路径规划的第一步。中层代表对顶层的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例如随着时间将要交付的产品、服务或能力,这常常直接与产品(特征和绩效)的演进相关。商业视角和技术视角通过中层得以沟通。底层通常与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相关,包括基于知识的资源,例如技术、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资源,例如财政、伙伴关系和设施,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为了使技术路径图尽可能完整的反映路径规划的各个阶段,可根据实际需要把每一层扩充为多层。技术路径图一般指明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水平方向的路径指的是市场、产品、技术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竖直方向的路径反映的是研发计划、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路径。技术路径图就是由这两个维度纵横交错而成的[7]。
2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
产业集成是当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紧密联系所形成的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创新集合体,其实质是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动态性和网络特征的复杂系统。
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是基于技术路径图的层次结构构建的。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鉴于产业集成是依托所在地域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要以产业集成为载体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应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的顶层。技术路径图的中层代表对顶层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成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技术路径图的底层代表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用以获得中层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产业集成的承载力。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与技术路径图结构的对照如表1所示。
2.1 顶层: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成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载体。首先,产业集成使交易成本从本质上降低,进一步促进集成内外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内外经济联系,增强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降低区域产品成本,使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增强;同时令区域经济系统的分工与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强化其主导产业;再者,产业集成的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的聚集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的范围和程度扩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使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增强,从而加快新的优势产业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2 中层: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增强是产业集成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产业集成是由产业集群演化形成的,且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验证,因此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是与一般的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有其特殊性。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以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结构优势为主,辅之以其他优势。
2.2.1 成本优势
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体现在成本节约的广度和深度上。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离不开由于地理位置临近而引发的成本节约,包括处于同一产品链上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与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相同生产领域内企业通过合作和联盟等形式共同进行原材料采购,使议价能力提高,节约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产业地理集中能够共同分享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节约设施的重置成本;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良好信任基础的形成能够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集中可引发人才的集中,劳动力的获取和使用成本也得到降低。产业集成特有的成本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通过集成网络紧密联系,频繁的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产业和服务的分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方面产生更高需求,从而形成正反馈,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另一方面,产业集成的网络特征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更大的空间展开,有利于企业改善官僚制的组织形式,从而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从更深层次上节约成本。
2.2.2 创新优势
产业集成具备长期的创新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产业集成内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了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除了群聚使得群内知识和信息不断累加从而为共享提供可能性外,集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完善的集成网络使信息的交流壁垒减少甚至消失,加快信息的交流速度,节约企业的学习费用,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与扩散,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第二,产业集成内的分工协作降低了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需承担的风险。集群使得风险由于行为主体数量增多而被分散,但更主要的是集成后其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使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并缩短技术研发和商业转化之间的时间差,从根本上降低了需承担的风险。第三,产业集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便于其长期保持创新优势。产业集成能够突破因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集群锁定效应,保证区域内不断有新的行为主体加入,使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涌入并得到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的发生,为集成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竞争和发展空间。
2.2.3 结构优势
产业集成内的产业结构虽然也是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构成,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产业集成内的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灵活地在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间转化,同时仍享有其支持性产业所提供的便利,从而不会因主导产业衰落而失去竞争优势。一方面,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可以互相转化。当主导产业已经成熟,竞争者之间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时,企业内的人员和设备往往随着内部创业而重新配置,伴之以产业间的技术转移,促进了新的相关性产业产生。然而,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成长需要,往往是同一时间进入到了同一相关性产业中,由于新的相关性产业是由不同领域的不同企业转化而来的,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能汲取各方面新技术,产生活跃的创新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相互融合。为了使产业间信息流通顺畅、服务更加完善、应变能力增强,处于主导产业的企业往往和其支持性产业中的供应商互相投资控股,企业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使主导产业衰落企业转而进入相关性产业时,仍可获得可靠的产品或服务。上述分析与产业集成的经济学解释相一致[5],进一步证实了产业集成的结构优势能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个优势以外,产业集成也具备其他优势,如营销优势、融资优势、组织优势等,在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时,要根据产业集成的实际情况以及要取得的预期效果选定。
2.3 底层:承载力
“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应用到产业集成领域,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区域对其竞争优势的支撑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集成的各个竞争优势是由不同的承载力以及承载力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的,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行为主体承载力、社会资本承载力、体制政策承载力。
2.3.1 环境承载力
产业集成所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是其竞争优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地理环境在产业集成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硅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适宜的气候吸引了先驱企业进入,其持续衍生与裂变又为集成产生了新的进入企业。基建环境由交通、用水、电力、通信、休闲设施、公共建筑设施共同构成,其中便利的交通与通信条件是影响产业集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使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及时并充分共享,实现企业间业务协作,为整体竞争优势获取提供物质保障。同属于环境承载力的还有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及发育空间决定了产业集成内资源的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的周期,开放的市场环境能够保持集成行为主体的异质性,从而促进新知识获取和创新,从而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形成。
2.3.2 行为主体承载力
产业集成的行为主体与产业集群一致,包括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构成了产业集成日常运作的核心,是影响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位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等行为获取利润,同时还通过经验与知识共享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产业集成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其不仅为集成输入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更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速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在硅谷地区大学与产业界之间建立了产业联盟,加强了本地公司与整个地区基于知识的动态竞争优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各种服务中心、事务所和金融机构等,此类组织在形成产业集成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缩短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搜寻与选择的过程,通过综合比较优势、沟通供求信息和规范企业行为等方式促使其走上协同。
2.3.3 社会资本承载力
社会资本是指行为主体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基础之上的持续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共享知识、规范、合作和信任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它能够给拥有主体带来利益。例如硅谷内的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各种隐性经验类知识的传播,使其区域内信息和知识得以有效交流和扩散,成为其创新优势的来源之一。社会资本有利于拥有主体间信息、知识的快速流动,使拥有主体获取社会稀缺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产业集成正是这样一种关系网络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由于特殊的地缘、亲缘、学缘和行缘等多重关系,在长期的、频繁的交互作用中能够形成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使所属区域具有比大企业等级组织更灵活、比市场效率更高的优势,从而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降到最低[8],从这一角度来讲,社会资本承载力是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显著来源之一。
2.3.4 体制政策承载力
体制政策承载力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体制政策外,主要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对产业集成的特定体制政策支持。在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都是由政府规划而产生的,并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资吸引政策、人才保障机制等来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区内集聚,特别是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进入园区,从而有效推动高新区走向产业集成的进程。新竹科学工业园在规划伊始为了保证园区的高科技品质,建立了严格的高新企业审查机制,确保入园企业均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使园区发展迅速,产业特色很快形成。班加罗尔工业园则是借助印度对软件产业实行的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等措施,成为全球最成功的软件外包中心。由此可见,源于政府的体制政策支持是产业集成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以上对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各层的分析,如图1所示。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反映整个框架,特在承载力一层下设微观要素层,作为对承载力层的支撑。
3用TRM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
鉴于路径规划的演变是由管理实践引导,而不是源于管理理论,因此,对于该方法的每一次应用都需要根据特定背景和目的进行定制[9]。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由三个核心阶段组成,分别是竞争优势选择阶段、承载力评估阶段和规划制定阶段。此外,在路径规划正式开始前,还需建立规划小组、确定规划目标、制定规划进度表,在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制定完毕并付诸实施后,还需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将其反馈到先前路径规划的制定流程中,由此开始新一轮的集成路径规划。三个核心阶段具体如下。
图2是按上述方法绘制的典型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图。规划图中的各层与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的层次一致。ME1,ME2,ME3,BP1,BP2,CA1是对应层次中权重较大的要素,各层中的要素个数可根据路径规划背景和计算结果选定,通常情况下,要素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多。水平方向的路径指明了各要素随时间推移的预期发展过程,可通过添加字母下脚标的方式区别各时间点的要素状态。竖直方向的关键路径在图中用粗箭线表示,即路径ME2b-BP2a-BP2b-CA1b-REDb。其中ME2是微观要素层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权重最大的要素,BP2是使ME-BP路径权重最大的承载力,CA1是使BP-CA路径权重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纵向路径需要指明路径中各要素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添加字母下脚标对要素状态进行区分。在图中,路径ME1a-ME1b-BP1a-BP1b-CA1a-CA1b-REDb和路径ME3a-ME3b-BP2b-CA1b-REDb是除关键路径外的另两条纵向路径,连接着各层中权重较大的因素,对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样有深远影响,故不可忽略。
路径规划图本身,尽管概念和结构相对简单,包含的具体信息也十分有限,但却基于组织内大量的支持性分析,从不同视角整合了组织内的微观要素、信息资源、工具和方法,代表着路径规划过程的最终精炼产出。纵观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整个流程不难看出,路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而灵活调整,以维持其生命力,便于其效果的持久发挥。
4结论和展望
将TRM方法应用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是一种大胆尝试。该方法的结构框架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构建提供了有益指导,概念性框架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和承载力构成了路径规划图的三个层次。路径规划流程很好地整合了各层中的核心要素,通过现有的分析技术和分析工具有效地建立起层级间的联系,从而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指导。然而,还需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实践中提炼出涉及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新内容,并将其他有效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合理引入到规划流程中,从而提高此方法的使用效率并拓展其适用范围,这是后续研究有待深入的方面。
参考文献:
[1]Robert Phaal, Clare Farrukh, David Probert. Customizing Roadmapping.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47(2):26-37.
[2] Alec McMillan. Roadmapping――Agent of Change.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46(2):40-47.
[3]王海龙、武春友:《基于产业集成的科技创业企业成长路径――以路明科技集团为例》[J];《管理学报》2007(5):668-673。
[4]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7):36-42。
[5]黄建康:《产业集成:基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J];《宏观经济》2004(4):16-18。
[6]张立、王学人:《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财经》2002(7):56-58。
[7]李雪凤、仝允桓、谈毅:《技术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思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26-29。
篇6
关键词:农业规模化生产;问题;对策1张炎夏事例
张炎夏教授,曾是上海教授级工程师,2004年开始他下海经商成为海洋化肥商。在推销海洋有机肥的1年中,张炎夏发现农业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存在高额利润。于是张炎夏与他的合伙人一起,凑足了4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金山廊下镇,通过金山区上海金土地农业公司,首次租用了500亩土地进行试验。
由于张炎夏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大,在试验初起的进货渠道上,占有了很大的优势,农药和化肥比普通个体农户节省了20%,种子进货价格更是节省了整整50%。这大大降低了他的生产成本。
第一年收获时节,张炎夏平均每亩地收获了1000斤稻谷,共计50万斤。而当时稻谷在粮食收购站的价格只有8毛9分钱每斤,于是他决定提高成本,转卖大米,以获取更高收益。张炎夏自行联系酒店以及农贸市场,跳过了粮食贩子这一渠道,成功在第一年内以最高4元/公斤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粮食,在第一年内,获利10万元。这不光让张炎夏淘到了第一桶金,也同时引起了金山区政府的关注,金山区区委区政府与张炎夏合作创办了上海金廊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开始扩大生产,与当地农户沟通,在不征用农民土地的前提下,与农户签订合同。提供农户统一种子化肥以及技术一条龙服务,并承诺以1.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产出的稻谷,这比农户以往0.93元的稻谷出售价格高出了30%,受到了农户们的广泛支持,第二年该公司已经发展到3000亩地的种地规模。
在对张炎夏教授成功经验的采访中,他谈到,当种植规模变大时,传统的粮食种植过程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分工合作。例如农药采取的是飞机喷洒,收割采取公开招标,用较低的价格将收割工作交付给专门的收割公司,这些都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以及生产成本。在提高售出价格方面,张炎夏说到,目前市面上无公害产品的售价较高,但个体农户申请无公害检测成本较高,由于他们销售量大,申请政府进行无公害检测,相当于每公斤成本只需要几厘钱,这也大大扩大了公司的收入。张炎夏公司的经营方式,在没有改变农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而是采用集约化方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并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体现。
2日本农业规模化生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3万公顷,相当于我国的1/25。从1959年起日本对《农地法》数次进行修改。先后颁布了《农地振兴整备法》(1969)《农地利用增进法》(1980)和《经营基础强化法》(1995),这三个法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促进农地向有能力的经营者手中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日本为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和科技新知识。力求以科技的力量带动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日本松本市的农业经营为例,该市经营耕地2公顷以上的农户占农户总人数的79%,典型农户经营最少的有2公顷,最多的有46.5公顷,农业规模化为他们带来的收入也是十分可观,每个农户都只经营1~2个农产品,2004年中,该市收入最低的农户年收入32.3万元,最高的农户年收入约150.4万元,是白领阶层家庭平均收入(约35万元)的4倍多。可见日本农户的收入较之我国翻了好几番,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日本用不足我国1/25的耕地,解决了相当于我国1/12分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3我国目前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规模化生产早已在很多地方有过先例,其中不乏一些成功事例,但始终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时间比较短,存在部分问题:
①经济主体之间没有固定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确实解决了农民的农产品出售问题,农民不需要再通过市场去寻找交易对象。这样节约了大量的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与农户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但是又包含个人经济利益于其中。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法律的缺失,以及农业必须面对的来自自然与市场的风险,给双方生产和收入预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因生产单位众多,完全处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而收购农产品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往往竞争不完全,所以企业在加工与销售环节中获得的部分利益,很难通过市场转移到农民手中。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机制无法让农户达到利益最大化。
②龙头企业实力有限,无法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大力发展。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属于起步阶段,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目前只有大力推动农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4规范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几点建议
农业规模化生产在我国部分地区试行了多年,但发展始终比较缓慢,针对于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一些问题,规范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进程不得不加快步伐。
①政府部门要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正常稳定秩序。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分散的土地使用权集中到种田大户和养殖大户的手中,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基本举措。农业对于土地的依赖性导致了土地流转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仅仅只是可供流转土地用量的规模达到要求还不够,所以土地使用权流转靠土地市场的自我运行和搭配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政府的支持、干预和规范,才能让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土地问题得到良好的保障。
篇7
关键词:超薄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产业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069
随着人们对气候水平的不断关注,带动了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光伏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晶体硅太阳电池在我国的市场占很大比例,成本逐渐降低,太阳能行业朝着平价上网的趋势发展,这一发展趋势的实现离不开降低生产成本及不断提升电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以降低每峰瓦硅料的耗损料为出发点。在确保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硅片的厚度,进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1 硅片切割技术
多线研磨液硅片切割技术是较为传统的切割技术,传统切割技术是以碳化硅和PEG为媒介切割硅片,这种切割方式会对硅片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传统的切割技术无法得到较薄的硅片,无法进行产业化生产。金刚线切割技术是最新的切割技术,这种技术对附有金刚石的金属线进行切割,水是在切割过程中常用的冷却剂。采用此种切割技术耗费较高,但是,使用方便、快捷,运营成本降低,金刚线切割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青睐。PolyMax是由SiGen开发的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开启了超薄硅片产量化的局面。PolyMax切割技术是在硅锭中注入离子束,经过撕裂,将其分割成为厚度一定的硅片。这样的方式降低了原料的使用量,并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粘贴、切割、清洗等步骤。如果PolyMax切割可以进行产业化的生产,降低硅片的厚度和使用率,便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理论上说,硅片越薄,企业的生产成本越低。但是,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如何降低碎片率的问题摆在了企业的面前。事实表明,只有尽量减少制作的步骤,才能尽可能降低硅片的碎片率。
2 自动化生产
近些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市场的影响,部分国外光伏企业没能经受住考验,相继破产,但是,我国光伏企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光伏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的人力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当光伏产业中的超薄电池成为主要产品时,由于超薄硅片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破损,手工操作会加大硅片损坏的概率,所以,采用大量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已经对超薄硅片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未来太阳电池的制作将以生产全自动为主要方向。
3 电极制备
电极的制备是指网丝印刷和烧结的过程。电极制备使用的是减反射膜的太阳电池。首先,要在电池的反面刷上银浆,经过烘干后,刷上一层铝浆,再继续烘干,将电池的正面刷上银浆,将温度升高到800-88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进行烧结,晶体硅光伏电池的正负极制作完成。
浆料的不断改进有利于太阳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当硅片的厚度不断下降时,浆料经过高温作用后的翘曲率较低。如果电池片的翘曲程度过高,不仅对电池的性能产生严重破坏,还会增加制作过程中的破碎率。
电池生产过程中已采用Ni/Cu/Ag等结构的前电极电镀和背面蒸镀铝工艺。在经过电镀和蒸镀铝过程后,只需要经过低温的退火过程,能与欧姆产生良好的接触,从而避免翘曲现象的发生。电镀和蒸镀铝技术的使用对电池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简化,有效地降低了碎片率。电镀工艺因其制作成本低、工艺过程监督等优势成为企业研究的重点工艺,也是未来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制作发展的趋势。
4 电池结构改进
超薄电池的翘曲问题得以解决离不开对浆料的改进。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电池结构取代传统的电池结构。背面钝化的局域金属接触结构的背面反射器、背面钝化的性能较为优良,是未来电池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双面电池结构,由于不具备全铝背场结构,对解决硅片翘曲问题很有帮助。但是,在双面电池结构中,只有安装优良的反射器才能将光的透射程度降低。
5 制绒及后清洗工艺
当硅片的厚度小于100微米时,使用传统的碱制绒工艺会起到双面制绒的效果,当晶硅“金字塔”的高度为5微米时,双面“金字塔”的高度会达到10微米,会对超薄硅片造成一定的威胁,导致电池的碎片率增加。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小绒面结构,也可使用单面碱制绒等新型工艺进行单面制绒。
现阶段,主要使用滚轮单面去背结流水线为后清洗设备,硅片的厚度有明确的要求,应控制在140-160微米,对于较薄硅片的产业化,使用单面化学湿法腐蚀去背结,会导致硅片边缘化受到侵蚀。当硅片的厚度过小时,硅片的韧性会得到充分体现,在后清洗的过程中,硅片会出现弯曲的现象,现有的设备难以去背结。所以,需要依据硅片的厚度对设备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进行生产工作。
6 p-n结制作
通过热扩散、离子注入的方式可以完成p-n结制作,但是,热扩散法制结能够达到产业化生产目标。热扩散法制结是将V族杂质加入p型或者n型硅中,这个过程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的。杂质元素会在加热的条件下通过扩散进入基体,温度不同导致杂质元素在基体中的分布不同,对电池的电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扩散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扩散所用的器材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要保证相关试剂的纯度符合标准。热扩散之后,硅片周围会产生扩散层。实现光转换必需的硅片光照面被称为前结。在接下来的工序中,要想办法将p-n结及扩散层去除。
硅片切割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的不断改进,晶体硅太阳电池越来越薄,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通过对晶体硅太阳电池关键工艺的分析描述,并提出产业化的想法,希望能为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关键工艺及产业化的发展指明方向,更好地发挥出太阳电池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谋取更大的福利。
参考文献:
篇8
一、音乐剧产业麦当劳化的提出
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在经过对麦当劳餐厅以及众多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和总结之后,在其着作《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快餐餐厅之特色的过程,即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麦当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全球连锁快餐店。它从一家为过路司机提供餐饮的快餐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快餐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认为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与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全球的任何一家麦当劳连锁店都可以为顾客提供相同质量、统一标准的食品、服务和用餐环境②。也因此,麦当劳的经营模式才能够被成功的复制、输出,并实现规模效益。所以,标准化是麦当劳成功的核心。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着麦当劳化的路子。有人曾经提出质疑,认为在中国演出的音乐剧《猫》是盗版,不同于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演出的《猫》。我们有这样的质疑声,是因为我们对于音乐剧这个产业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就如《猫》的制作人所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剧场,《猫》的演出规格是一致的,不论是在百老汇、伦敦西区,还是今天在天桥剧场,你们看到的将会是跟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模一样的《猫》”。所以,以《猫》为代表的商业性音乐剧,无论在全球哪一个城市上演,它的内容、场景、服装、道具,直至每一个细节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音乐剧制作标准与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毫无区别。商业化音乐剧的制作和演出就如同在麦当劳的连锁店里烹饪标准化的汉堡包一样创造出标准化的艺术产品,然后在全球不断地复制,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营销模式将其推向世界市场,并获得丰厚的利润。由此可见,麦当劳、星巴克等快餐业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与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的制作营销方式没有区别。所以,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麦当劳化的道路。
二、文化与麦当劳化
由于文化领域呈现出麦当劳化的发展特征。所以有人提出,文化领域要反麦当劳化。因为它会使原本应该多元化的文化走向单一和凋零之路。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下反对文化趋同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只是“产业”的修饰词,归根到底,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当然,文化产业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能够正确引导大众审美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现在更多地听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更经常地看到了对于艺术品生产的投资。这些投资并不是在做慈善,而是看到了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可以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艺术产品的生产不再简单的停留在“买方市场”,而是为了取得更丰厚的利润,朝着“卖方市场”方向发展。通常,产品的生产是根据市场上消费的需求来决定的。随着高科技,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艺术品的生产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消费者的要求,而是朝着积极主动地诱导消费者审美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不断扩大其覆盖的范围,并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传媒在让尽可能多的人们分享相同审美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所覆盖的范围具有趋同性的特征,使人们在艺术和审美的欣赏与爱好方面表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就是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艺术品的生产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特征。它决定了音乐剧《猫》的全球演出必须像麦当劳的全球连锁厅一样,必须遵照一个模式、同样的版本。也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演出,不论由哪位演员担任剧中角色,都要严格遵守音乐剧《猫》的最初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全球演出,保证了音乐剧《猫》的品质,但是与此同时也抹杀了不同地域带给《猫》的别样的创作灵感,使其丧失了创造性。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传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用貌似高雅的艺术将人类文化与审美爱好无趣地引诱向同质化与平面化,艺术中那些最具艺术与人文价值的内涵,必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使艺术原本可能拥有的美学深度经过无情的快餐化处理,堕落为它的平面化了的镜像③。
艺术与文化的趋同性并不等同于艺术的低劣化。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即使我们现在的艺术产品不以思想深刻为首要诉求,但是我们艺术品制作也更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以及一流的艺术制作团队。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标准化的艺术品制作比起传统的高雅艺术更需要大资本的投入和更多的智力和创造力。在对于艺术品生产大资本的投入中,有70%以上是用于吸引有才能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的。虽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不是仅仅几个人的创意就能成功的,但是那些超乎常人的艺术家的非凡智慧与创造力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以《猫》为标志的工业化音乐剧是以精致得无可挑剔为特征的,但是商业至上的诉求决定了技术层面上的精致与思想和艺术上的平庸,必然并行不悖地存在于所有这些作品之中④。
三、音乐剧产业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概念逐渐被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和鲍恩很早对现场表演艺术中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选定的11个交响乐团样本中,大多数乐队每场音乐会演出的成本都随着每年演出场次的增加而显着下降。在典型情况下,单位成本不会在产量的整体范围内出现下滑。更确切地说,对于某地管弦乐队而言,单位成本在其每年的音乐会场次达到90—150场之间时,将达到一个最低值,并在此之后趋于平稳⑤。
规模经济现象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支管弦乐队无须在排练上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提供更多场次的演出。例如,如果乐队可以提供三个时段的门票预订服务(假设分别为周四晚上、周五晚上以及周日下午),那么它就可以在一周中将同一乐曲演奏三次。如果需求上涨到可以加演第四场,那么这支乐队就可以在无须增加任何排练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第四场的演奏。规模经济的第二个原因(与前一个相比或许不那么重要)就是,经营管弦乐队所需要的行政开支不必随着演出场次的逐一增加而增加。因此,“经常开支” 能够被更多场次的演出所分摊,从而随着演出季度的延长,使每场演出的平均固定成本不断下降⑥。
出于同以上两个原因的相似性,规模经济对舞台演出剧目、歌剧、音乐剧、芭蕾或其他舞蹈形式的制作商来说同样适用。因此,我们认为规模经济能够在所有的现场得到实现。经济学家史蒂文·格洛伯曼(Steven Globerman)和萨姆·H·布克(Sam H Book)运用了与鲍莫尔和鲍恩略有不同的方法,对一个由加拿大交响乐团和戏剧公司构成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证实,当交响乐团的表演达到每年约115场次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他们还发现,戏剧公司规模经济的延伸范围要更广一些:“每场演出的最小成本……在演出达到约210场时得以实现”⑦。他们推测,与交响乐团相比,在戏剧活动中,规模经济的范围越大就反映出其每件作品的固定成本越高。
最后,在1985年,马克·兰格Lange等人共同编写了《Cost Functions for Symphony Orchestras》(《交响乐团的成本函数》)一书,他们采用了相对于鲍莫尔和鲍恩的研究范围更广的一组数据,并运用了与其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同样证实了交响乐团中存在的规模经济。他们发现,当每年的音乐会场次在1—65场之间时,每场音乐会的平均成本是随着场次的增加而下降的,在67—177场这个广阔的区间里是不变的,而在其后的更高产出水平上,成本是急剧升高的⑧。这就是规模经济的临界点。
现场表演艺术在生产上表现出系统的规模经济。当我们用演出周期或演出季度作为规模衡量的标准时,产出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任何一个作品或任何既定常备剧目的固定成本会被更多的表演节目分摊。随着个人平均收入的增加,门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售出的门票数量会增加,演出季度也会延长。由其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抵消由生产力滞后所引发的成本递增的影响⑨。
既然规模经济对几乎所有表演艺术来说同样适用。那么,我们认为规模经济也能够在音乐剧的制作中得以实现。音乐剧具有需求双重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从供给角度看,音乐剧作品的制作和设计成本较高,若要呈现一台音乐剧,音乐剧制作公司会投巨资创作和设计,但一旦音乐剧制作完成,它的复制成本则相对较低。随着音乐剧作品的复制数量(上演的次数)的增加音乐剧的长期平均成本便会逐渐下降ww需求角度看,随着音乐剧上演的次数增多,观看音乐剧的观众数量也随之增加音乐剧的平均价格将会下降。四、音乐剧产业的麦当劳化是实现
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
篇9
产业规划密集出台
据统计,2011年11月份,共有18份“十二五”产业规划出台,仅11月28日一天,工信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就出台了包括《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8个产业规划。目前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还有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软件行业、家电、医药包装、节能环保业、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据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和卫生部共同组织规划的生物医药规划在内的“四个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上报,预计的时间将在2012年初。
由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5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
医疗行业也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包括《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产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等规划也将在近期出台。此外,通信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规划也已上报有关部门,预计将在近期出台。
“保增长”新动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3%大幅下滑到9.6%,为了解决经济增速、工业增速快速下滑的问题,我国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功拉动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时至今日,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有进一步衰退可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也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到了下滑的十字路口。专家普遍认为,加快寻找、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的基础,更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为了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并以此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华融证券分析师肖波认为,以往我国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依赖国家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要得到转变,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为了转变现有的经济模式,这也是“十二五”规划出台的大背景。
此前,国家曾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近几年我国GDP发展速度及规模测算,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达4.3万亿,2020年将达到11.4万亿,在2011年至2015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速,2016至2020年要实现21.3%的年均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长点,伴随2。12年进入经济调整期,我国经济增速与工业增长速度会平稳回落,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整体工业增速约10个百分点。
掘金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密集出台,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觉,也让市场担心如此多的产业规划是否都能落实到位,不过日前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18万亿元人民币),此举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力图让增长动力向清洁和高科技产业转变的决心。
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支持将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产业规划的陆续,市场将掀起一波“掘金潮”。
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政策微调的反弹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在政策出现实质性放松之前,市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业绩稳定的大消费行业以及政策导向明确的新兴产业。
瑞银券在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中国市场目前已体现出对传统周期性板块的抛弃和对消费新兴行业的青睐。2012年,投资机会更多存在于主题横行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中。
篇10
一、区域规划的定义、内容及特点
区域规划要依据该区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条件,从而明确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统筹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对该区域的总体建设,其中包括土地的利用、城镇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环境的保护等,针对这些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并提出与实施政策有关的长远发展构想,描绘该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通常认为区域规划应包括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发展的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体现在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规划决定了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处境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在规划国家的宏观布局时,关于确定各省份和地区的战略地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以及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都已经做出了相对应的安排与预设。所以,各个地区在做区域规划时,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
(二)各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力资源影响区域经济。劳动力资源极其富裕供大于求就会吸引投资方在该区域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的创新驱动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绿色发展。2.市场影响区域经济的规划。在发展壮大某一区域的经济产业链条的过程中,该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和容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那些和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会更快地占有该市场,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就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3.区域内及周边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果某个区域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去生产某一产品。政府如果能针对这一情况建设配套的设施,并且生产出能代表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就必然会促进该区域的外部经济的规模和范围的发展扩大。所有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就能享有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竞争力。此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条件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得以促进,这样有利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三)自然因素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赖以继续的物质基础。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调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因素,要确保该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该区域的经济。
三、合理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必要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做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就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争取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期间,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兼顾社会公平,杜绝出现偏废公平或者效率的情况。2.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首先,明确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指出发展方向,理应是区域规划的第一要务。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当有充分的依据,所以在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1)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情况。(2)规划区域的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该区域的相互关系。(4)可持续发展原则。(5)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其次,提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确保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不可背道而驰。一般是定性描述发展方向,定量体现发展目标。最后,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做好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1)在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兼顾好社会、生态以及经济三方面的效益,要因地制宜,要解决好退耕还林的问题和其他破坏生态的问题。(2)重点要做好工业布局,要依据规划纲领,遵循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业的合理布局。(3)同时必须搞好第三产业布局,因为它也是区域规划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分析之后还要整理资料
在完成上述要求后,接下来就要调查该区域的相关条件,并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准备工作的重点是要调查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三)设计、制定规划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方案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包括制定规划方案要有明确的依据,制定规划方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制定规划方案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后期执行规划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王文华 郑 洁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