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20 09: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学研究

篇1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在根管消毒方面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但传统的等离子体装置仍不能用于根管治疗,主要是由于根管的直径太小,等离子体笔很难有效地进入根管使其产生的活性成分很快衰变所致。国内外实验室争相研制在牙齿根管内部能产生等离子体喷流的微小装置,让气体在根管内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并发挥高效,无毒的杀菌作用。XinPeiLu[4]等研制了针状等离子体装置,它简便安全且极易操作,且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直接放入牙齿根管中,不会引起过热、疼痛和组织损伤。在体外作用于引起根管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后的结果显示,针状等离子体可以有效杀灭根管内的细菌,并认为细菌的死亡主要与O和·OH自由基密切相关。ChunqiJiang等[5]研究者运用He/1%O2气体纳秒脉冲放电产生了长度大于2cm直径小于2mm的细长等离子体,作用于根管内附着于管壁的细菌生物膜后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区生物膜消失,玷污层被去除,暴露洁净的牙本质小管管口。ZhouXinCai等[6]将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处理牙齿根管模型内接种培养的粪肠球菌生物膜样本发现当等离子体和5.25%的NaClO的共同作用具有最好的杀菌效果,说明等离子体载药后,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孙科等[7]比较辉光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两种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产生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根管内粪肠球菌更具优势。目前,研究者对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根管内细菌及生物膜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关于细菌死亡的原因国内外有以下学说。1)胞膜破裂说:Montie等[8]认为脂肪酸的过氧化使细胞膜快速破裂。也有观点认为膜的破裂是由于电荷累积造成[9],高速电子冲击在细胞膜上产生瞬间电势超过临界值而导致胞膜电荷分离,从而引起细胞膜破裂或功能受损,其通透性改变。2)生物大分子损伤说:Laroussi等[10]认为可能是活性粒子穿透外膜屏障,直接与胞内生命物质作用导致细胞死亡。主要有3个原因:1)不饱和脂肪酸受到·OH作用,发生脂质过氧化;2)蛋白质氧化;3)DNA氧化形成加合物。3)亚致死说:Laroussi等[11]通过研究发现细菌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对于很多物质的代谢能力减弱,在只含有这些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迟缓或者不能生长而死亡,所以认为等离子体可以改变微生物代谢酶的活性,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大多数学者认为胞膜破裂,内容物漏出是主要机制,但是,细胞膜破裂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反应如何进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根管形态变化多样、侧副根管的存在、牙本质小管的存在等,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是否完全杀灭残留于根管内的细菌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同时该项技术要进入临床应用之前,也需要研制出可以随根管形态变化而调节形状的新一代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2牙美白

牙着色可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冷光美白和激光漂白技术是临床上针对牙着色的主要治疗方法。运用的漂白剂主要有过氧化氢、过氧化脲和过硼酸钠,它们最终主要是依靠过氧化氢来发挥漂白作用,它在光、热、电离时分解的·OH或HOO·自由基可以切断着色牙内有机大分子中未饱和的二价键(着色分子锁),将其氧化形成小分子物质,达到脱色或者颜色变浅的目的。但是目前的这些美白方法治疗时间长、漂白效果较差、易复发[12]。近些年来,有些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和带电粒子,为加速美白过程和提高美白质量带来了曙光。PengSun等[13]对大气压直流低温等离子体的美白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短时间内(10min或20min),等离子体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凝胶的美白效果。Lab色度系统对处理前后的牙齿进行颜色测定和分析时,等离子体处理组E的改变是单纯过氧化氢凝胶处理后的两倍或三倍;同时,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检测自由基,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双氧水后的·OH自由基峰值是单纯双氧水的两倍,因此推断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并发挥其氧化着色大分子的功能。HyunWooLee等[14]研究结果也显示,低温等离子体也可以引起牙齿表面的蛋白物质的变性,使其与牙齿疏松连接或脱离,加速美白产生。PengSun等[13]检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牙齿表面的温度为37°C左右,并用验证实验证明此温度对美白无明显影响。虽然,低温等离子体和过氧化氢一起美白的治疗时间短、漂白效果好,但是仍没有脱离过氧化氢的环境。高浓度过氧化氢仍然有引起牙体硬组织微观结构上的改变,对成纤维细胞有毒性,引起细胞活性降低等副作用。因此,脱离过氧化氢,单纯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自由基进行美白效果评价是下一步牙齿美白研究的重要方向。

3口腔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在高分子聚合物及其他材料的改性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温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一般保持在在300~500K,压力则为130~1340Pa,其对材料的表面修饰仅在于表面几百纳米的范围,在不会改变材料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对材料的表面起到一个活化的作用,改变材料的湿润性,细胞相容性等等,使其生物活性发生变化。有学者[15]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对口腔陶瓷材料进行作用,通过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对材料类骨磷灰石的形成和表面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有利于材料表面类骨磷灰石的形成,并最终提高了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吴峻岭等[16]将氧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于口腔非金属桩核修复系统-纤维桩,观察纤维桩-树脂核之间粘结强度的变化,认为纤维桩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与导入系统的氧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含氧基团,使表面分子链上产生极性,大大提高了其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了纤维桩和核树脂之间的粘结力。卢光等[17]对比了NH3、CO2和O2低温等离子体表面修饰聚羟基丁酸戊酸脂材料的生物活性,应用气泡法对接触角进行测量,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元素,荧光染色、电镜和MTT法分析了接种细胞的增值情况,发现修饰后的膜在接触角、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状况各方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证明了NH3、CO2和O2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团,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血管的表面修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口腔医学领域,低温等离子体被用来建立高分子聚合体表面湿润模型[18]和提高树脂基托的湿润性及粘结性时[19],均取得满意效果。等离子体作用材料表面的机理非常复杂,处理效果易受多因素影响,如处理气体的选择,处理的时间,处理后样品的后续处理等等,导致的最终结果大有差异,同时最终检测方法未标准化,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定量化的检测手段和明确反应基团的原理将是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未来的重点。

4低温等离子体消融

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又称冷融切技术(Coblation),通过强射频电场使刀头和组织间的电解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薄层中的加速带电粒子打断组织的分子键,使靶组织以分子为单位解体,使目标组织细胞直接气化或变性、坏死、脱落。其工作时组织表面温度一直保持在55℃以下,不灼伤周围组织,恢复快;因系低温下汽化,只作用于目标组织的表层或黏膜下层细胞,保护黏膜且减轻疼痛,有微创、有效、高安全性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将Coblation技术引入口腔领域,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OSAHS是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种睡眠疾病,其发病原因是上气道发生狭窄和阻塞,通常发生在鼻及鼻咽部、口咽部及舌根部等多个平面。传统手术方法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疗效仅有40%左右。利用Coblation术可以局部消融鼻甲、软腭、悬雍垂和舌根组织等多个平面,使得治疗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然后瘢痕收缩使体积缩小,达到扩大气道的目的。Co-blation手术在治疗OSAHS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0世纪末其疗效报道从46%~78%不等[20]。Powell等[21]1997年应用Coblation开展软腭打孔减容手术治疗OSAHS病人,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平均最低气道压及平均睡眠效率明显改善,74%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单纯的软腭打孔减容术对中、重度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阻塞原因、部位判断不明确,手术方式单一、缺乏个体化方案等因素易影响手术疗效。目前认为,在明确阻塞平面后,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多部位、多平面的Coblation治疗[22],显示了其微创和一期手术中同时解决多平面阻塞的独特优点,结果明显优于单纯打孔,为轻中度OSAHS患者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是重度OSAHS患者补充治疗的有效方法。另外,Coblation也开始应用于血管畸形和口腔肿瘤的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儿童舌淋巴管畸形,创伤较大,复发率高,切除过多影响到舌功能及发音。Coblation手术治疗利用EVac70刀头直接消融至舌黏膜下层,术后1d即能进食,创面愈合快,随访1年未见复发,舌外形和功能均未受影响[23]。PsaltisA[24]把Coblation应用于舌、口底、口咽、喉癌及下咽癌的治疗,并与CO2激光切除作对比,认为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小、碳化少,术后复发时间延长,激光只能作直视下切割,Coblation可变换多角度,适用于T1~T3口腔、口咽部恶性肿瘤。但目前应用于头颈肿瘤的报道,特别是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数还不多,远期疗效有待观察。随着设备研究的开发完善,治疗手段进一步联合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在外科消融治疗中会得到更广阔的前景。

5低温等离子体抑制癌细胞

Fridman等[25]研究显示FE-DBD可以引起黑色素瘤癌细胞的凋亡,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生物化学反应使癌细胞在作用后几小时到几天后发生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中大分子以可控的模式分解为小碎片,细胞降解的同时不会损害周围的细胞,也不会引起感染的发生。黑色素瘤细胞在接受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发生继发的破坏和凋亡的这些结果,提示低温等离子体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杀死癌细胞的潜力。如果可以利用它选择性地标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分开来,将会在治疗癌症中有重大意义。随后,为了深一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的抑癌机理,众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Lee等[26]认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导致细胞从基底脱落,诱导黑素瘤细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α2,4,以及细胞表面FAK的表达,并使得机动蛋白纤维成为扩散状。Yan等[27]利用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等离子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周期被抑制在G2/M期,且这部分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会发生凋亡。Kim等[28]研究发现等离子体诱发癌细胞的凋亡并导致DNA破坏和Mitochondria的功能紊乱,活化了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即细胞凋亡蛋白-3.且处理过后的细胞积累了gamma-H2AX(DNA双链裂解的标志)以及相应地出现了p53肿瘤消除基因。Sensenig等[29]认为低温等离子体可以产生以上作用均是其中的活性氧集团在发挥主导作用。

6低温等离子体促进凝血

创伤治疗中凝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来新兴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并不是通过热效应来达到凝血的目的,它是在不损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特定凝血机制来达到凝血作用。在体外凝血试验中,FE-DBD可明显加速凝血[30]。健康捐赠者的血液样本置于不锈钢器皿表面,经过大约15min凝固,而对血液样本进行15s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凝固时间缩短为1min以下。FE-DBD用于体外器官的凝血实验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当它作用于人类脾脏切口处30s后,结果发现切口处血液凝固。检测处理区域的温度显示仍然保持在室温(甚至用FE-DBD处理5min),并且伤口处仍保持湿润。在体内凝血试验中,等离子体同样有效。Fridman等[31]在SKH1小鼠身上的隐静脉和尾部静脉切口处进行15s的FE-DBD作用后均可见明显凝血效果。低温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具体生物化学通路仍不清楚,研究者从已经观察到的事实推测了许多可能的机理[30]。首先,低温等离子体通过触发自然的凝血机制而不是热效能来发挥作用;其次,实验中观察到钙离子的释放和血液PH值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引起凝血的发生。最后,低温等离子体对血液蛋白选择性作用并能够促进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丝生成,启动凝血进程。凝血块形态学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得到证实,即等离子体并不是通过“cook”血液,而是启动和促进了正常的凝血机制发挥作用。凝血一连串反应的第一步为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随后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丝。

7其他应用

Stoffels等[32]发明了一种可以手持的针形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直径0.3mm的针头,直径0.8mm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导管,长约10cm。在装置的尾部以13.56MHz的频率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用来治疗龋病时发现它可以有效灭活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并初步研究了它对口腔内真核细胞如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作用的生物化学原理。等离子体治疗也已经逐步应用于慢性龈炎、口腔黏膜局部创伤、溃疡、慢性感染并发症、种植体周围炎和其他一些软组织黏膜类疾病。

8结论与展望

篇2

学术学位是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申请人在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学术水平,其为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学位,如医学、理学或工学等;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学术称号,学术水平与学术学位具有相同级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针对特定职业背景,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等。[2]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应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学科体系将设置专业学位,改变我国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3]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改革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诸要素之中,具有统摄作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培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学位不同,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及技术创新,能独立处理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症。

(二)入学形式。入学形式指结合培养目标和对象,为达到培养要求制定的入学资格、方式、途径等基本条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2009年招生政策改革后可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应届本科生,但对于往届生要求具有口腔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在招生条件上限制了部分往届优秀本科生报考。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培养方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组织性的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培养类型,为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涵盖了培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生按培养方案完成相应学年学习,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在教学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为依据,监控培养过程,检验培养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除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等制度外,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术学位论文不同,专业学位论文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强调临床实用性研究,需体现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将现有口腔医学理论和规律运用于临床实践,分析与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临床专题研究、典型案例报告、临床问题分析或发明等。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部分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方面尚存在不足。[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质量是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借鉴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部分发达国家已具备较为系统、成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尚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微弱。[5]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结合既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和相关机制,结束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状况,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招生环节决定了专业学位生源质量,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特点改革招生相关条件,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篇3

[关键词]根尖封闭;Cortisomol糊剂;染料渗入法;微渗漏

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封闭根管系统,尤其是根尖1/3,以防止细菌进入造成根管的再感染。而糊剂的使用是根尖封闭质量的关键[1]。据统计,根管治疗失败有近60%是由于根管封闭不完全造成的[2]。因而研究者一直都在寻找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和方法以彻底封闭根管系统。Cortisomol是目前国外常用的一种根管充填材料,现在国内也开始使用,关于其减轻根尖术后的疼痛及对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有较好的疗效[3]已有报导,而其对根尖孔的封闭能力报导较少。本实验通过染料渗入法将Cortisomol糊剂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作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Cortisomol根管糊剂(法国碧蓝公司生产),粉由1.1%醋酸强的松龙盐、多聚甲醛、氧化锌、红色氧化剂及赋形剂等组成,液为丁香油,应用方法为粉液调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其主要成份为氧化锌和丁香油,使用时两者调拌而成;牙胶尖(广东协禾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样本收集和分组收集离体单根管恒牙44颗,要求牙体完整,牙根长度近似。超声波去除牙面肉芽和结石,10%福尔马林液浸。

1.2.2根管预备和充填将以上所有牙均用金钢砂片于釉牙骨质交界处切除牙冠,拔除根髓后测量并记录根管工作长度(根管口至根尖孔上方1旁mm处的距离),用K型根管锉按常规法清理并扩大根管至40#,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根管后吸干。采用冷侧压法按测量好的工作长度进行根充,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根管仅充填牙胶尖;A、B组各20颗分别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拍X片证实充填良好后,将以上各牙根管口用磷酸锌粘固粉封闭。

1.2.3染色和微渗漏的测量将以上所有样本置于37℃、100%湿度孵箱内8d,待根充材料凝固后,取出吹干,阳性对照组根面不涂指甲油,阴性对照组为整个牙根包括根尖孔涂布2层指甲油,A、B组为在距离根尖孔2mm以上根面均匀涂布2层指甲油,静置24h。将牙根垂直悬吊浸入6mm深1%亚甲蓝液中浸泡6d,取出牙根,流水洗净吹干,将牙根沿长轴纵形剖开。在带有目微尺的光学显微镜(×50)下,测量染液自根尖孔向冠方渗入的距离(精确到0.01mm),以双侧长度的平均值作为最后测得值并记录。对测量结果通过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上操作均由1人完成。

2结果

阳性对照组染色距离均为6mm以上;阴性对照组染液渗入距离为0;Cortisomol糊剂组平均微渗漏距离为1.21mm;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为2.17mm。经均数的显著性t值检验,P<0.01,两组渗漏值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根充糊剂的微渗漏结果见表1。

3讨论

根充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根尖封闭,以防止细菌的侵入和细菌产物从根管系统扩散进入到根尖周组织[4]。理想的根充材料应该具有易操作、阻射、体积稳定、不被吸收、对温度不敏感及能粘附于牙本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5]。影响根充材料封闭效能的因素很多,除了与根管壁的清洁度湿度根管预备状况有关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材料的理化性能。临床上选用何种材料作封闭剂,一般是基于材料的封闭性能以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两方面考虑。本实验通过国外常用的Cortisomol糊剂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采用美蓝染色法对其根尖孔的封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阳性对照组美蓝渗入明显,说明亚甲蓝有良好的渗透和染色作用,阴性对照组无美蓝渗入,表明本实验所用保护剂封闭能力良好,从而保证该实验的可靠性。超级秘书网

Cortisomol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同属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已知氧化锌不溶于水,颗粒细小(<200目),流动性好凝固时间长(24h),具有一定的X线阻射力,因而其根尖封闭效能颇佳。它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根充糊剂,疗效肯定,以它作对照组对于评价一种新的根充糊剂是合适的。Cortisomol根充材料主要含1.1%醋酸强的松龙盐、多聚甲醛、氧化锌、红色氧化剂及赋形剂,其工作时间为30min,凝固时间2~6h,溶解度≤3%。同国内常用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相比,主要增加了醋酸强的松龙盐和赋形剂成份。醋酸强的松龙为糖皮质类激素,根管内用药可减轻根充术后根尖周围的肿胀和疼痛;多聚甲醛可使根尖残留的牙髓组织干燥硬化和消毒根管;红色氧化剂便于清楚操作;而其赋形剂可增强糊剂与根管壁的粘附,从而增强糊剂封闭根尖孔的能力。Cortisomol根管糊剂不可吸收,吸水性小,能长期固定在根管中[7],也可防止因微渗漏引起的根尖周炎的复发。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也说明了Cortisomol糊剂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可见Cortisomol这种新型的根管糊剂具有止痛、根管消毒、减轻炎症反应[7]和根管封闭性能好等多种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充填剂。

参考文献

[1]YareGM,BouDagherBF.Sealingabilityofthevericalcondensationwithdifferentrootcanalsealers[J].JEndodontics,1996,22(1)∶6

[2]MartinCL,LuqueF,RodrigueaG,etal.JEndod,2002,28(6)∶423-426

[3]常世民,韩培彦,邢汝东,等.CORTISOMOL根管糊剂根充术后反应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1)∶19

[4]FogelHM,PeikoffMD.Microleakageofroot-endfillingmaterials[J].JEndodon,2001,27∶456-458

[5]刘敏川综述,邓惠妹审校.根管充填方法的现状述评[J].国外医学,1995,22(5)∶285

篇4

为了保障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质量,我院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现代化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包括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正畸与修复、口腔技工室等四个实验室;拥有口腔模拟教学系统、高级仿真头模、口腔综合治疗椅、铸造机、烤瓷炉、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视频展示台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可供学生在模拟医疗环境中,按照带教教师的指导,完成所有的口腔医学实验操作,并进行口腔临床技能训练。该中心是齐市地区唯一一家专业化、现代化口腔医学实验室,其设施与环境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该中心还可承担本地区的口腔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技能考试等任务,也可为本地区的口腔医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开展综合性实验训练项目并与课间见习有机融合为了更好地配合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院购进了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口腔内科实验室),该系统完全模拟临床,学生可以在仿真头模上进行各种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的模拟训练。对学生而言,这种训练使其更适应在口腔这个狭小的环境内进行各种操作,也使学生更早地进入医生角色,避免了在初期接触患者时无从下手的慌乱。为了配合课程的实施和提高综合临床技能,我们开展了口腔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学生针对教师设计的简单病例,从问诊,到临床检查、确诊、设计治疗方案,到最后在仿真头模上模拟实施治疗计划等一系列训练,使学生提高了综合性的临床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课间见习,这样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更好地熟悉医疗环境。在课间见习中,不仅强调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学生团队意识、交流合作、人际沟通艺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还可获得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培养爱伤意识,以此来弥补在纯粹实验室教学环境中的不足。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项目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只是有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受实验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对所有的操作练习只能机械式模仿一遍,不能达到熟练或掌握某项技能的要求,更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此现象,我院增加了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项目数。实验项目由学生自行选定并上报,实验室教师负责针对学生所报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根据实验室可开放时间将可实施性强的项目名称及开放时间公布,根据报名的学生数进行实验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身技能掌握程度自行选择参加的实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既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又避免了盲目的全员性的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实验室资源。我们体会到在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根据实验项目配备实验指导教师,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外,在学生实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给予评价,可以促进实验室开放的规范化和提高学生实验的有序性。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技能的目的,从而在面对患者时有足够的自信心,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顺利地开展治疗工作[7]。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院非常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开辟了一批医疗资源雄厚、技术力量精湛、拥有优良师资队伍的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目前除了我院的第一、二、三、五、六和十附属医院外,我院还开辟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齐齐哈尔北钢口腔医院和哈尔滨市口腔医院等教学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课间见习和生产实习的需要。

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典型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综合病例、疑难病例及医患纠纷病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就所提供病例讨论治疗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提前认识临床工作的复杂性、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医疗的高风险性,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生产实习实行导师制带教制度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在第五学年安排42周的时间到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进行生产实习。根据实纲的安排,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每位学生的每一实习阶段都有明确的带教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导,由导师按照实纲要求结合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习计划,要求学生要与导师共同值班处理日常工作及急诊等。每一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严格的出科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以保证实习效果。

改革实践

篇5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的核心是人,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2]。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核心是以人为本[3-4]。医学人文精神的涵义可理解为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关照。对于医学院校来说,人文精神教育应与医学理论和技术教育同步。

2口腔医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精神教育未能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步伐同步,医学领域同样如此。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于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未能重视学生的人文课程渗透,对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素质缺乏严格考核,甚至没有专门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团队。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已具备严格的标准和激励制度来选拔优秀带教教师,医学人文课程贯穿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整个阶段。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变革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躯体疾病,也要综合生物、心理和社会3个因素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口腔医学的教育方式同样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然而,我国一些口腔专业教师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技巧的训练,同时在我国部分院校,存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脱节,强化了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5]。此外,教师配置方式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合格的带教教师易对学生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随着医学发展,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新的指导思想对未来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6]。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精神培养的改革模式探索

篇6

口腔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常见以及多发口腔疾病,例如口腔粘膜病、牙髓病以及牙根尖周病等,是一门应用性以及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1]。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比较适合应用于口腔医学的教学中[1]。

一、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临床学科,口腔医学会涉及到很多的临床病例,这也正好适合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感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的医学素养与能力等。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我们也要合理地采用PBL教学法,以此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开展PBL教学之前,首先教师要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只需要将概念性的内容保留即可;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可以发散学生临床思维的部分保留,其余部分均由PBL教学完成[2]。除此以外,还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病例,要基于口腔医学教材,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作为主线,收集一些临床上多发的、常见的口腔疾病的病历资料。例如,口腔粘膜病、牙周病以及牙髓病等。要为每一个病例收集尽量多的、比较详细的资料,而且要保证其中所涵盖的知识面不但要包含口腔医学知识,例如疾病的病因、诊疗方法等,而且还要涉及到口腔伦理学以及口腔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口腔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口腔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扎实的相关技能。以“牙髓病”为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牙髓病”相关的病例。在学习“牙髓病”相关内容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以及知识点,要向学生发放一个与这一疾病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对临床病例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与概念,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对牙髓病病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病例提出问题,例如,牙髓病的治疗有哪些有效的方法等。

在课前,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所给的牙髓病病例以及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搜集资料,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图书馆翻阅图书与文献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在学生的资料收集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3]。在每个小组挑选出一个小组长,然后学生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对病例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小组某一成员进行发言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认真地倾听其回答,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或是对其发言进行补充,最后由小组组长对全体组员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总结出一个最终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适当地指导与引导。

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每个组的组长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与此同时,班级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质疑与补充。然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全班同学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点评,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口腔内科临床,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以解除学生心里存在的疑惑,并且要总结在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口腔学知识,且要对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进行梳理[3]。

二、教学效果分析

篇7

关键词 口腔医学技术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18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Technology of Oral Medicine

SHAN Changli

(HZ Domestic Profession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2743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Z Domestic Professional College train practical talents of the specialty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school and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joint efforts, finally reached the effect of three-win of school, enterprise and students.

Key words Oral medicine technolog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校企合作机制的指导思想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高度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坚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服务口腔临床医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找准学校与合作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学校、合作企业、学生三赢的目标。

2 校企合作机制的合作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而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对学生进行的是则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校企互利的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校企合作的运行,我校老师有机会主动深入合作企业调研,了解熟悉合作企业的用人标准,技术能力的需求,让我校培养的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合作企业用人的要求。合作企业可以对我校的学生择优录用,同时也可以对操作能力不高的学生进行淘汰。①

(3)统一管理的原则。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项的活动,因此要求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的统一,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确定机构的组织成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统一管理,使得校企合作有序地进行。

(4)校企互动的原则。我校会定期组织专业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现场接受培训,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也会将合作企业的口腔高级技师请到我校进行修复体制作过程的讲座。通过校企的双方互动,我校的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并提升了能力,同时企业技术人员也加强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打基础。

3 校企合作机构的合作模式

(1)学工交替的模式。学工交替的模式是合作企业根据单位的用人需求条件,向我校发出具体的用人订单,并且与我院密切合作,我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并执行的职业教育方案。该方案为我校学生在学校上口腔医学技术理论课的同时,可以去合作企业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技能的练习,合作企业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就业开辟渠道。

(2)教学见习的模式。教学见习是我校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亲自到合作企业对各类义齿的操作流程进行现场学习观摩,还让我校的学生提前接受合作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纪律教育,这不仅培养了我校学生强烈的责任感,而且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顶岗实习的模式。即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前一年半在校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后,②通过我校推荐或者学生自荐的形式,让我校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一年半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需要我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尽快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用人单位真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4 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

4.1 学校层面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理念,积极地寻找好的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的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就业开辟渠道。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要成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还需要建立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评审考核制度。 (下转第97页)(上接第35页)

教师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将教师培养成在专业方面具有相当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口腔医学专业专业教师必须熟知口腔修复义齿的一线生产过程中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义齿加工行业的最新技术。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技术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口腔专业的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常见临床口腔修复体制作工艺的流程,所以,我校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口腔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列为核心课程,同时增设了“美术基础”和“牙体的雕塑课程”,对其他课程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取消了“组织胚胎学”、“医用化学”、“生理学”等基础选修课程,使我校培养的学生能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口腔修复科、义齿加工企业从事各类义齿的生产加工,同样也会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及良好的发展空间。

4.2 合作企业层面

我校与合作企双方共同研究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和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制定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带薪定岗实习方案、实习、就业一条龙方案及校企双重管理制度。合作企业领导首先要愿意支持学校的职业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合作企业的长远目标的实现,更关键的是为自己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员工,使合作企业可持续发展稳步前进。对合作企业而言,今天的学生可能就是合作企业明天的员工,对学生精心栽培既能有后续员工数量上的保证,同时又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质量上的保证。自从我校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我校与珠海市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等7家齿科公司签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与义齿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和管理。

4.3 学生层面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需求,合作企业让学生进行具体项目的顶岗实习。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所凭借的绝不是单纯的技能水平,还应体现在职业技能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水平、智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上. 没有这些支撑,所谓的高技能人才真正进入企业就难以成为技术工人中的核心力量,更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不会完成创新性活动以及从事管理实践等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所学的口腔理论知识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让我校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开阔了眼界,为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小结

菏泽家政职业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中,校企双方制定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带薪定岗实习方案、实习、就业一条龙方案及校企双重管理制度,既加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又使我们的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践操作,通过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课题名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1ZCJG319

注释

篇8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55)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培养目标、入学方式、培养方式、质量控制等构成要素的特点,在借鉴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研究生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20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42—02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课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4183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1—17

作者简介:孙海涛(1983—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专业学位的级别和名称确定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M)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这标志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1]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00年起正式实施,但受限于起步较晚,培养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内涵界定尚不清晰,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含义

学术学位是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申请人在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学术水平,其为侧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学位,如医学、理学或工学等;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学术称号,学术水平与学术学位具有相同级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针对特定职业背景,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如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等。[2]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会议决定: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应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学科体系将设置专业学位,改变我国学位规格单一的局面。[3]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改革和完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诸要素之中,具有统摄作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指向,培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学位不同,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及技术创新,能独立处理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症。

(二)入学形式。入学形式指结合培养目标和对象,为达到培养要求制定的入学资格、方式、途径等基本条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多面向在职工作人员,2009年招生政策改革后可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应届本科生,但对于往届生要求具有口腔医学医师资格证书,在招生条件上限制了部分往届优秀本科生报考。

(三)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培养方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为组织性的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培养类型,为达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涵盖了培养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生按培养方案完成相应学年学习,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在教学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为依据,监控培养过程,检验培养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除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等制度外,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术学位论文不同,专业学位论文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强调临床实用性研究,需体现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将现有口腔医学理论和规律运用于临床实践,分析与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临床专题研究、典型案例报告、临床问题分析或发明等。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部分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方面尚存在不足。[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质量是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借鉴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部分发达国家已具备较为系统、成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尚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微弱。[5]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结合既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和相关机制,结束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状况,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招生环节决定了专业学位生源质量,高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特点改革招生相关条件,加强和规范研究生录取前的复试工作,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学科结构。鉴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素质、提高科研能力的基础课程与学术学位学习相统一,将提高临床能力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相结合,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型及临床教学课程。既要使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要注重对其临床技能的培养。在学科结构方面,注重不同学科、专业交叉,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广阔的眼界和雄厚的知识。

(四)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估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主体是社会,其评估机构包括:非官方性的地区性或全国性鉴定组织和机构、学术团体、其他相关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英国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具有系统的评估体系,主体为政府和社会,评估体系还包括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及社会评估体系,包括了专业资格认证和新闻媒体排名等多种评估方式。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组成的多元质量评估体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健全评估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孙子林,季红,蒋犁等.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2).

篇9

1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存在形式及内容

现有24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见表1),其中14种为综合期刊,8种为专科期刊,2种为文摘类期刊,几乎涵盖了口腔医学的所有领域,其中13种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数字化情况调查结果

2.1版权页调查对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版权页的调查显示,有21本标注了电子信箱,占84%;只有9种期刊建立版权网站;标有2个网址的有1种。分布情况见图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相对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与国外期刊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CNKI收录全文情况除7种期刊(占总数33.33%)缺失首期或最早数期,《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更新至2007年止,其余13种期刊(占总数61.90%)收录自期刊创刊以来所有全文。

2.3国外数据库收录本研究以PubMed为代表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至2008年9月止,PubMed年收录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只有3种(占收录期刊总数的12%),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其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自1987年1月刊~2008年2月刊共2770篇论著的英文摘要,小部分早期论著的摘要暂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收录1997年2月至2008年8月共1404篇英文摘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1992年6月~2008年8月2064篇论著,其中1960篇提供全文PDF链接,2008年全部则只提供英文摘要。

2.4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4.1主办单位网站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5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拥有主办单位网站的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依托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提供一般性信息包括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甚至全文PDF文件下载,相关链接较全面,构架完善,并设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的链接网页则仅提供版权页等一般信息,不具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文献下载等功能,支持网上投稿。

2.4.2版权网站期刊建立版权网站可借助因特网方便、快速的特点,在提供期刊文献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快、更广泛的医学信息服务[3]。《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是国内目前拥有版权网站的口腔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以印刷版本期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站,其提供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文献设有HTML和PDF两种链接,但全文未上传,也未见留言信息。

3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绝大部分停留在"拷贝阶段",在形式上是单纯印刷版的重复,甚至是印刷版的简单扫描,出版时间明显滞后,且网页设计过于简单;在观念上认为网络只是给读者一个新窗口,没有对编辑流程进行调整;形式上还是一种单向传播,未通过整合内容形成跨媒体的一体化服务,不能满足编辑部及读者多方面需求[4]。这其中的原因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考虑可能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主要负责人对网络了解不深;②缺乏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人才;③网络技术缺乏;④编辑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适应等。

篇10

【关键词】口腔嗜酸乳杆菌;口腔变形链球菌;静磁场;生长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磁性附着体属于一类义齿固位装置,可依据不同的磁场类型分为封闭性磁场与开放性磁场[1-2]两种类型,临床上可将其应用于口腔疾病治疗中,并且伴有相应的磁场泄露现象[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适量口腔变形链球菌ATCC 25175与口腔嗜酸乳杆菌ATCC 4356,所有试验菌株均由华西口腔生物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培养基 包括口腔变形链球菌、口腔嗜酸乳杆菌,并连续灭菌20分钟。

1.2.2 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包括静磁场加载器、厌氧培养箱等。

1.2.3 实验方法 将菌株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7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厌氧培养,连续培养24小时后将新鲜菌液取出,并采取比浊法配置菌液,菌液浓度控制在3×108CFU/ml,并用缓冲液将菌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100倍,使得配置后的菌液浓度达到3×106CFU/ml,收集初始菌液总量为60ml,两组分别有20ml,将实验组菌液置于12.5mT与120mT的静磁场加载器上进行检测,而常规组未加载磁场。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菌液的活菌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分析两组菌液活菌计数情况,由下表1,表2可知,相比常规组,当静磁场为12.5mT时,两组活菌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静磁场调整为120mT,比较两组活菌计数差异显著,P

3 讨论

磁性材料在口腔医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且应用历史较长,临床医师可依据磁力固位、磁力正畸矫治措施[4-5]等进行口腔医学研究。分析口腔科磁性附着体磁场情况可知其产生原理是由永磁体[6]产生,医学上将其称之为静磁场,使用早期主要采用开放磁路式方案,但是具有固位力小等缺陷,目前临床上不建议采纳[7]。而现今临床上较为受用的为闭合磁路式磁性附着体,且将其置入口腔中伴有磁场泄露情况,但是将缺陷可在理论上忽略不计,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附着体磁体部分的材质由涂层或者防腐蚀包壳组成,导致衔铁与永磁体抗炎不能保持完全紧密接触状态,因而可能出现磁场泄露情况。

口腔变形链球菌属于口腔菌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菌群,占据所有唾液比率为50%左右,占据所有牙菌斑与龈沟细菌比率为25%以上[8],属于牙菌斑的一类早期定植菌,也是直龋菌的一类重要菌群,一旦口腔环境发生改变时,导致其数量增加,微生态失调,从而引发龋病;而口腔嗜酸乳杆菌属于口腔内的一类正常菌群,其耐酸性极强,最佳pH值为5.5-5.8[9],许多学者提出,乳杆菌参与了龋病的发生发展,并导致根面龋与牙本质龋的一类致病菌,一旦口腔环境改变,数量增加时将引发微生态失调现象,从而容易出现龋病[10]。因而,对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口腔嗜酸乳杆菌进行静磁场研究对其生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采取不同强度的静磁场急性菌液计数检测,而常规组未采取不同强度静磁场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常规组,当静磁场为12.5mT时,两组活菌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静磁场调整为120mT,比较两组活菌计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情况可知,当静磁场参数设置为12.5mT时显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均无明显影响,当其参数值调整为120mT时将会上其生长情况进行一定的抑制。

参考文献:

[1] Guan, Xiaoxu,Zhou, Yi,Liang, Xue et al.Effects of compounds found in Nidus Vespae on the growth and cariogenic virulence factors of Streptococcus mutans[J].Microbiological Research,2012,167(2):61-68.

[2] Bitoun, J.P.,Liao, S.,Yao, X. et al.BrpA is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cell envelope stress responses in Streptococcus mutan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2,78(8):2914-2922.

[3] 王权,胡常红,冷卫东等.静磁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生长影响体外实验[J].口腔生物医学,2011,02(1):30-31,46.

[4] 段彦盛,李艳玲,牛文辉等.兰州市自然人群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分布[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4):525-529.

[5] 姜颖,张铁柱,王敬雯等.1.0%与0.2%葡萄糖环境中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表达的差异[J].天津医药,2013,41(3):200-203.

[6] 付雪峰.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检测及其与龋病发生风险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47-2748.

[7] 张恺,霍丽琚,凌均さ.口腔变形链球菌感受态刺激因子的蛋白合成及活性检测[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2,6(6):484-489.

[8] 王勤花.乳酸杆菌对变形链球菌体外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